民法教学模式

2024-08-07

民法教学模式(共12篇)

民法教学模式 篇1

1 教育的内涵

在这里大家可能会对题目有些疑问, “教育”和“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教学”中没有“教育”吗?我们现在学校进行的到底是“教育”还是“教学”?勿庸讳言, 我们现在学校进行的只是知识的传授, 而少有育人, 所以只能称为“教学”而不能称为“教育”。现在的“教学”已经失去了真正意义上“教育”的内涵。

《说文解字》中对“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 也就是以身作则。“育”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礼记·学记》中“教也者, 长善而救失者也”。可见,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学生成为善人,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有道德的人”。

2 寓教育于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寓教育于教学中是对教育方针的落实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2 寓教育于教学中是为师的职责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在的学校是“技能传习所”, 只是授业, 没有传道。而“传道”不仅仅是教伦理学、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和辅导员的责任, 而是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不能教学生如何做人, 那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2.3 寓教育于教学中乃当务之急

当今世界, 人人整天烦恼、社会动乱不安、天灾人祸不断。要想挽救当前的局面, 只有把教育摆在第一位, 也只有教育才能解决问题。《礼记·学记》“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教育有四种, 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而现在家庭教育基本没有, 因为为人父母者都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 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再有社会教育, 正面的教育很少, 而不健康的教育倒是很多, 不少电视与网络大都有一些不适宜中小学生看的东西。宗教教育被人视为迷信。为挽救世道人心, 为人师的我们应该从我做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才不愧“师”的称号。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3 教育内容的选择

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 思想观念非常重要。那么要选择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呢?我们应该选择中华传统文化, 特别是孔孟学说。当前我们主要用《四书》和《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 古圣先贤的教诲是“道”。他们教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道。这些并不是圣贤们发明的。孔子讲他“述而不作”, 他们讲的是天然的大道, 天然的秩序。“圣”是觉悟的意思。他们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的人。圣贤们只是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并把它如实地给我们讲出来而已。 (2) 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的联合宣言中提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3) 《弟子规》的七个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纲领。《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义, 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4 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实践建议

(1) 在讲到民法是私法, 契约自由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相邻关系时, 按照课本讲在民法领域里, 最大限度给予民事主体以自由, 最大限度地排斥国家的干涉。

但给学生讲自由是有限度的, 自由不是绝对的。真正自由的人是遵守规则的人。在遵守法律, 不损害公共利益, 不侵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才是真正自由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讲“仁”是会意字。是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汉字也是文字中唯一的智慧的符号。使学生生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仁”是两个人。哪两个人?是我和他, 就是想到我就想到他。在《论语》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给学生讲“仁者不忧”“仁者无敌”的真正含义。讲《弟子规》中“泛爱众”篇。

(2) 讲到诚实信用原则和缔约过失责任时, 讲何谓诚?曾国藩在《读书笔记》讲“一念不生是谓诚”。讲信的重要。《论语·颜渊》中答复子贡时说“民无信不立”。讲《弟子规》中“信”篇。

(3) 在讲到关于胎儿利益的保护时, 教师应针对学生未婚先孕的状况, 提醒学生生活如何检点, 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要求女生应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并讲堕胎的严重后果告之学生。

(4) 讲监护人的职责时特别强调如何教育子女。从胎教开始, 讲胎教的正确方法。用《弟子规》教育。重点是教育孩子不自私。自私是所有烦恼的根源。

教育子女, 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是母亲的最重要的任务。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讲“三太 (太姜生泰伯、促雍、季历三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和周公) ”的故事, “太太”称呼的来源。印光大师教诲“世间最大的功德, 莫过于善教儿女。世间最大的罪业, 莫过于不教儿女。以儿女贤则有益于国家社会, 不贤则有损于国家社会故也。“治家平天下之权, 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乃今之女流, 多不明此义, 而妄欲参政揽权, 思做大事, 遂将家庭培植根本之道, 置之度外。此真聚万国九州之铁, 也铸不成此一个大错, 深可慨也。”“至乐莫如读书, 至善莫如教子”。

(5) 讲到货币时, 就跟学生讲《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说:“读书志在圣贤”不是志在赚钱。钱只是我们生活的条件, 而不是目的。如果把它当做目的, 就会变成金钱的奴隶。一生不会幸福。《大学》中“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在于控制自己的欲望。

教育学生生活要低标准, 不要攀比。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子曰:“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弟子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富在知足, 贵在受尊。

教育学生真正的赚钱的方法在《大学》中。所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 财者末也。外本内末, 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 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 亦悖而出。”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目前家、国、世界都在“上下交征利”所以家、国、世界都危矣。

(6) 讲配偶权时。讲夫妇一伦是五伦之首。“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妇”。只有夫妻关系处理好了, 其他四伦才能处理好。讲离婚的严重后果。讲要“慎于始”。给学生讲《朱子治家格言》中“嫁女择佳婿, 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 勿计厚奁”“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教育学生在找对象时要用《弟子规》作为衡量标准。最重要的看其是否孝顺父母。讲什么是真正的爱。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言语是正直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

讲夫妻应如何相处。只看对方的优点。“各自责天清地宁, 各相责天翻地覆。”

讲到配偶权中贞操忠实义务时, 针对社会上婚外性行为的普遍, 人们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的情况, 给学生讲,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 失之则禽兽耳。”“万恶淫为首”和宋弘的故事。

讲夫妻有互相扶助的义务。当一方有病 (不能发生性行为) 时对方离婚是否道德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7) 在讲到家庭共有财产的主体时, 提醒学生由于自己对家庭财产的形成没有做过贡献, 所以在分家时就没有自己的份, 要往后站。如果哥哥姐姐分给自己一些, 那是对我们的恩赐, 我们要怀有一种感恩的心;如果哥哥姐姐没有分给我们, 也不要抱怨, 这是应该的。在父母去世分割遗产时也要记住:《弟子规》的教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兄弟叔侄, 需分多润寡”。“居家戒争讼, 讼则终凶”。给学生讲《弟子规》中的“出则悌”篇。

(8) 在讲到《婚姻法》《继承法》作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时。我们讲到做人的根本就是孝。给学生讲《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孝顺父母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讲行孝要及时。以免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讲尽孝的好处。“诸事不顺因不孝。”

(9) 在讲到物权法维护利益的公益性、抵押权为何为“担保之王”、添附存在的意义、共有财产分割方式、相邻关系中对越界建筑的处理、取得时效、合同法中为何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 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等时, 给学生讲, 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是珍惜物力使物能尽其用。

如果每个老师都能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不抱怨, 不等待, 把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不遗余力地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有德行的人, 走向社会就会是对社会有益的人, 结婚会幸福美满, 教育孩子也会成功。如果这样代代相传, 我们的国家就会万世永康。

参考文献

[1]2004年中共中央第16号文件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九州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第272页。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九州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第1209页。

[4]陈戍国:《礼记校注》, 岳麓书社出版, 2004年5月第1版, 第268页。

民法教学模式 篇2

在教学中,如何适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变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年中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经常被提及,但民法的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扩充各类实践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深思。

民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集中反映经济利益与人身利益最为直接、最为普遍的关系。目前虽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学生民法课时差异较大,但其课堂教学多为教师精细讲解概念、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偶尔会穿插一些案例进行说明,终未能突破从理论到理论的限制。这对于初学民法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更易被纷繁复杂的民法术语所困惑。

案例教学在民法课堂中的选择性运用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哈佛法学院对学生的职业训练中。1875年,哈佛法学院首任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德尔,明确提出把案例法应用于法学教育,认为案例能够成为理论法学最为有力的媒介,唯有通过仔细分析法官在判决重要案件时的推理过程,方能洞悉潜在的法律原理。有学者认为,所谓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资料,将学习者引入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变。i案例教学其实质在于情境运用和师生互动,这对培养和提高法学学生理解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丰富民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检查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很多民法概念如民事法律行为、物权等比较抽象,概括性、逻辑性强,如能运用典型、生动的案例教学,通过分析讨论,更易使学生融通不同知识之间的层次,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然而,案例教学在民法课堂教学中并不应是频繁运用,亦或不论总论、分论均有一定课时比例进行案例教学法,而应进行选择性应用。

(一)案例教学选择性运用的缘由

源于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法具有判例法的传统,其要点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回答,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重在激发学生独立地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推理、分析技能和法律实践能力。而学生也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判,提高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法律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辩争中寻求真相。这一模式和通过对不同判决的研究去寻求法律规则并加以运用的传统,甚至是英美等国的法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ii在大陆法系国家,有法学家长期研究法律的传统,存在成文法的立法习惯,在实践中更是援引成文立法规定进行判决。对法学学生的教育以系统的法学知识讲授为主,侧重于灌输给学生法律的基本理论,更注重学生对整个法律体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势必让学生首先掌握学习运用成文法的基本思路,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可就民法的部分内容选择性进行案例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组织

著名的法学家E博登海默先生认为,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除对学生进行实在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外,还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案例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之一。在选择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时,应当考量这一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和以案例方式进行教学的可行性等。目前大多数院校会在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民法课程,此时学生对于整个民法体系或不同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是很清晰,因此应当选择难易适中的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在期末阶段,则可针对综合性较强或较难理解的内容,设计出案例教学,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整门课程的理解。

民法课程教学工作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民法 教学工作 现状研究

民法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核心课,同时也是众多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法内容丰富,理论博大精深,要将民法知识全面准确地介绍给学生,实非易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多年从事民法课程教学工作,其中既包括法学本科专业民法教学,也包括非法学专业民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对其加以分析,为今后民法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民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民法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积极性不高,抱着应试的心态来学习,学习效率不高,不愿意主动思考、探讨。这是基于一些同学只重视专业课,而忽视了公共课程的心态导致的,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停留在表面,甚至有些同学平时上课从未认真听讲,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背几天法条,做几天练习,只求考试能过关,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家学习民法课程的热情,完全无法掌握民法的精髓。殊不知,民法课程的学习对于今后大家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民法规则的掌握对于今后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的解决,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很多院校对于民法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课时的设置不够合理,对课程的定性不够准确。有些学校将民法周课时设置为2课时,对于民法课程教学工作而已,2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民法课程包括民法总论、民法分论两个部分,其中民法分论中涵盖债权、物权、婚姻、继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只涉及到民法总论部分,必然不利于同学掌握整个民法知识体系,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掌握民法具体规则,不利于今后实践中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也就无法发挥民法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笔者曾在任教班级就学生对民法学习的兴趣点做过一个调查,85.6%的学生认为民法学习的重点应该在民法分论而非民法总论,现行课时安排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民法知识学习的要求。

3.教学手段有限。由于民法课程相对于其他法学课程而言,理论性较强,除了课堂教学以为,很难引入其他教学手段,如模拟法庭等。这就导致民法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相对固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加强课堂互动,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解决民法教学工作中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根据对上述民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要求,笔者对如何加强民法课程学习,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民法学对于整个法律体系而言,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现行的《民法通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单行法之一。掌握好民法的相关法律规则,可以为学习其他法律打好基础。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每位公民都应当掌握必要的一些法律知识,对于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奠定良好的法律知识体系基础,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只有同学能认识到民法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转变心态,加强认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2.适当增加民法课程的课时,彰显民法课程的重要性。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增加民法的课时量,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安排每周六课时,共开设两学期,才能完成民法总论和民法分论的课程讲授;非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安排每周四课时,开设一学期,在讲授民法总论的同时,适当讲授民法分论的重要知识点,虽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民法知识体系。充足的课时安排,能保证教师有充分的课时来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梳理相关知识点,最大限度地扩充知识结构。

3、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可以尝试教学形式多元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民法院旁听民事案件的审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灵活性。组织学生旁听之后,要求学生提交心得体会,并适时地利用课堂实训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動,将所学知识与司法审判实践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力度,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最新的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必能在民法教学工作中取得突破和创新。通过向学生介绍民事法律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可以使学生了解民事纠纷或民商事法律事务中当事人的目标,并切实感受当事人在实现目标过程的优势和劣势,达到融会贯通理论知识点.解决未来职业实践中难点问题的目的。

民法学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基础教学活动,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关注,以期未来能实现规范教学,发挥民法学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语湘.公安院校民法课程的改革和建设[J]福建警察学学报.2016年第1期

[2]孟朝艳.民法思维能力培养需求下的“参与式”实践教学法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论实践型民法教学模式的构建 篇4

一、民法教学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在民法教学中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是由该课程自身性质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决定的。民法学是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和典型案例的剖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民法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在民法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应仅停留在原则的范畴,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得到充分体现。只有采用适当并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民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看、听、说、写、做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自身潜力,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目的。

2.民法学教学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是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法学教育既是一种人文教育,又是一种真实的职业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必须考虑司法实践的需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许多实习后返校的学生反映,各法院中最忙的就是民庭法官,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审理大量的案件。在认真地审视这些案件并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后,学生们发现,由于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和个案的千差万别,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明确肯定的法律规范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显得有些模糊或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而要把法律规范和社会现实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需要理性的思维能力,还需要许多的书本和法律条文以外的功夫。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从学习民法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被要求像民庭法官或主办民案的执业律师那样思考,学习如何具备独特的思维能力,如何理顺错综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何搜集并分析与个案相关的事实材料,如何与各种有关人员打交道,如何制作各种民事法律文书,如何出庭发表民事代理意见或出具判决意见等。同时,他们还应逐渐树立深厚的人文精神,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不拘泥于具体个案的界限,不拘泥于机械地运用民事法律条文,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民事法律规范。这就需要通过实践型民法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形成体系化的法律职业技能和有理论深度的法律思维模式,加强对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民法教学应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型民法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真实或模拟案件的“体验”、“模演”与“实做”,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课堂配角转化为实践知识的主动汲取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具体来说,应当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组织见习、模拟法庭、诊所教学和专业实习等活动,构建多种形式并存、贯穿民法教学过程始终的实践型教学模式。

所谓“体验”,属于认知型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指定期或不定期带大一学生到实际应用民法的不同部门(包括法院、律师事务所和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等)见习,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形形色色的民事案件,明确民法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应用价值。在不同部门的见习中,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应各不相同。如在法院见习的主要方式是旁听庭审。学生可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明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各方代理人选择的切入角度、法官就特定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规定及判决依据等。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与法官或代理律师就案情交谈或座谈,探讨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在律师事务所见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辅助律师处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文书,熟悉案件的代理步骤和代理律师对各种案件的处理方法,为专业实习和正式执业奠定基础。而在社区法律服务中心见习的主要方式则应是向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并可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所谓“模演”,属于操作型实践教学的范畴,指在校内斥资建立模拟法庭,组织大二学生根据在法院、律师事务所获得的经验,组织开庭活动,就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民事案件进行模拟审理,或就法律关系复杂并存在争议的民事案件展开对抗式辩论。在学生以真实或模拟的案件为素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案件的选择、角色的安排、排练的组织和庭后点评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熟知案情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对案件的分析意见和代理(审理)思路,并充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支持自己的观点。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该活动,可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组讨论,由学生分别模演。在每次模拟庭审后,教师都应归纳、点评,必要时可向学生提供个别指导,以便学生不断提高。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实战环境,有利于学生逐步训练地掌握民法中有关的疑难问题以及审判程序,可促使学生在亲自完成代理或审判、体验法律运行的全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中学会综合运用,从而将书本上的民法知识转化为诉讼技巧,将理论沉淀成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实做”,属于综合型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指诊所教学和专业实习。诊所教学是在真实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直接就处于困境中的贫弱者面临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民事代理的形式向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诊所可常年开设,诊所学生可从法学专业大三学生中选拔,每期诊所的学生限定人数,学习合格者可取得一定学分。通过接待真实的当事人,接受真实的委托,办理真实的案件,提供真实的服务,解决真实的纠纷,可以真正领悟职业道德的内涵,逐渐掌握执业技能,形成较完善的法律人格。在理论学习与法律实践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充实和快乐。专业实习是大四学生在法院、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或社区法律咨询服务部门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与法官、律师、法律顾问或法律咨询服务人员共同工作,承担民案审理、代理或咨询服务的部分或全部工作任务,更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实现执业技能与司法实践的“零距离”接轨。民法教学大纲应就上述实践教学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保证其切实执行。

三、民法实践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帮助学生将其自身的潜力尽可能地开发出来,才能使学生在开放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采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民法学教师不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能够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和教学中的种种挑战,而且要在知识、能力和经验等方面有足够的实力,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

1.民法教师应具有以学生为本的正确理念。 在从事实践型民法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去做,承担起负责地从实践经验中学习的责任,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教师自己则起到适时、适度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学友般的平等交流关系,尽可能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指导过程中与学生成为平等的讨论者和分析者,从而真正了解并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并侧重考虑案件事实和教案的关系,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具体指导,达到因材施教并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的目的。例如,在组织模拟法庭时,教师应以平等的案件参与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准备角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出问题,引出各种可能性,引导学生对案件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材料、有关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诊所教学中,教师应居于建议者的地位。除非学生的决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决定和选择。在实习中,更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求真、求实,努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民法教师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并具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和较强的驾驭实践型教学的能力,以便自如、有效地向学生提供指导。首先,教师应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在系统掌握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师不仅能将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且应当经常进行继续教育,学会熟练检索和处理新信息,不断扩展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从而能够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并具有理论高度的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 其次,教师至少应有一年以上的实际办案经验,并定期到法院民庭参加庭审或到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在与学生一起置身于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像真正的民庭法官或执业律师那样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和强化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讲授职业道德;不但要就专业技巧言传身教,而且要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那些尚未学习过的法律,分析解决从未碰到过的问题,关注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师应具备并不断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在诊所教学和专业实习这些真实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会遇到许多从未学到的或虽曾学过却从未想到过如何在实践中使用的、甚至根本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法律问题。要像真正的民庭法官或代理律师那样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已拥有的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充分利用这种传统课堂教学忽视或无法提供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自身的灵活应变能力,恰恰是每一位教师要在实践型教学中完成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最后,教师应具备公正评价能力。教师应适时并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使其有信心担任不同角色,在模演和实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在学习民法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会更为牢固和持久,才能真正学会法律思维的方法,获取执业所需的各种技能,锻炼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摘要:对法科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可采用模拟法庭、诊所教学等方法,构建起贯穿民法教学过程始终的实践型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和较强的驾驭实践型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实践型,民法教学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试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法学家.2003(6).

[2]焦富民.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法学教育的改革[J].法学家.2003(6).

[3]章皓,陶容.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环节中去[J].中国讲师学院学报.2001(12).

[4]朱志媛,刘道义.试论高校的创新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5]邵军,肖建国.法学院校内教学实践环节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S0).

[6]李海燕.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环境设计构想[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民法教学模式 篇5

一、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

(一)民法是商法的基础与立法准则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法部门。我国自1979年进行改革开放起,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市场经济有了极大的进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始进行完善与管理。商法仅仅是针对一些商品关系、市场平等主体之间进行调整。针对这个关系,部分人认为商法是附属于民法的一个法律,是我国民法的一部分。因为民法几乎覆盖了我国商品经济活动,但是民法只是各个经济活动进行抽象化后的法律表现。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商法只是在某些具体的领域对商品经济的`关系进行调整,所以说商法只是民法的一种具体的表现。也就是说,我国商法是民法的一种具体补充。我国的民法与商法均涉及了经济交易的一些内容,这也就导致了一旦经济交易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去寻找到一个确定的界限,来明确它是属于民法范畴还是商法范畴。所以说民法是商法的基础与立法准则。

(二)民法与商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将民法分为了一般法与特别法,而我国的商法就是一种特别法。在那些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单行法相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特别法。而在那些民商分开的国家,商法相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特别法。对于这种区别来说,我国属于民商法合一的国家,民法通则对于民法典来说便是一种普通法,而破产法、公司法、保险法等商法便是一种特别法[1]。通俗来说,如果某一个法律事件在普通法以及特别法中均可以找到,那么执行法律便以特别法为准。虽然说我国对于民法与商法的争议仍然在继续,但是商法也是我国重要法律,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民法与商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三)商法与民法不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商法是民事法律法规的一种特别法。”但是这种观点是不开放的、有局限性的、落后的。他们认为,商法早在清代戊戌变法时期便有据可查,即《大清商律草案》。直到民国时期,民商合一的模式也开始实施,但是那时期的经济活动较为单纯,交易的关系也较为简单,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模式用在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因此,这种观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二、民商法立法模式

(一)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

将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从观点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便是民法向商法发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法在我国法律法规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以替代的。且商法中所包括的商品经济活动的法律基本囊括了民商事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因此可以将民法放入商法之中,制定出民法依附商法的法规。其二,便是商法向民法发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商法只是民法的一种特别法,可以依附民法,不需要单独立法。这种观点的依据为商法可以解决的法律问题的范围十分小,且在民法中基本全都包括了,所有使用商法解决的问题,使用民法也可以解决,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立商法。

(二)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民法有民法的法则,商法有商法的法则,不应该将二者混在一起[2]。这种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推崇,例如西班牙、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国家,均有独立的商法。基于这些成功的例子,我国不少法律专家认为,我国应该借鉴这些经验,采取民商法分立的立法模式。但是放眼全球,并没有一个能够让所有国家均信服的权威体系,因此这种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我国商法的设立,并没有既成的传统,也没有理论的依据,所以想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商法并不容易,也不现实。因此本人认为这种立法模式不适合我国的社会性质,也不适合我国进一步发展。

三、小结

总的来说,无论我国以后采取哪种立法模式,均要立足于服务社会与服务群众。个人认为采取民商法合一的立法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法律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还符合我国的国情,能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严宗杰.浅谈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及民商法立法模式研究[J].法制博览,2017(4).

高职高专民法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 民法学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21-03

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法是市民社会基本法,对整个中国法治追求的终极目标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民法学作为法学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学体系的树立、法律知识的运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试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训内容和时间以及民法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对高职高专民法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高职高专民法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明确

1.教学目标不明确。高职高专培养的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往往要求能够熟练掌握法律事务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具有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事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岗位主要是:律师助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律顾问,文员,司法助理。从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岗位可以看出,法律事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技能和技巧以及一定的解决、分析法律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民法教学一般沿用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师也用自己曾经在本科甚至硕士博士受过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采用“教”的方式,学生在座位上“学”的方式来进行民法教学。大部分教学只是停留在解释法条的层面上,注重理论知识。虽然有实训课程,但由于安排理论教学的时间太长,导致实训课程有名无分,所以实训课程的安排起不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技能能力的作用。大多的实训课程被拿来当作案例讨论、案例分析课程。所以实训课程大部分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法律能力、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目的。

2.课程设置缺少对学生律师思维的培养。目前高职民法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法官思维,即使案例分析也都是从执法者的角度出发,教师也习惯于以法官的角色教学,很多的案例解析教材和考题的参考答案也是执法断案式的结论。

[案例] 某运输公司为某食品厂运送食品,途中翻车,损失5000元。食品厂要求运输公司赔偿,运输公司认为是司机自己的过错造成翻车,应由司机赔偿。食品厂于是向法院起诉。

[问题] 法院应如何裁判?法律依据是什么?

教科书上像这样的同步练习还有很多,问题设置诸如此类,“法院应如何裁判?为什么?”“如果你是法官,你怎么判决?”等等。笔者整理了一下,发现大量的法学类教科书习惯从法官法院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后习题的设置,很少从律师的角度来编写,这并不容易锻炼学生法律角色的多角度思维,致使他们看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只从一种角度——法官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法官的思维,应是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教学目标。把本科的教学目标同样设置在了高职高专教科书上,有失偏颇。因为高职高专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事律师助理、文员、司法助理的岗位。如果教科书上的案例多数以法官的思维、角色分析来看待案件,那么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吻合。

模拟法庭的关于模拟民事案件的设置也存在同样的现象。通过模拟法庭塑造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本意无可厚非。可是在模拟法庭的设置上,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沿用本科学校的模拟法庭设置:注重诉讼程序,以法官的视角为本位,缺乏律师和辩护人的视角分析与锻炼。

(二)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1.缺乏稳定的专任教师结构。目前国内高校民法学学科建设势单力薄的局面下,民法学教学专任教师师资不足,笔者所在的某校法律系,包括外请教师共有任课教师38人,其中民法学专任教师5人,但实际需要的民法教师达到9人。民法教师不够,只能暂时让教其他课的教师来“救场”,这样才是勉强完成教学任务。与其说是教学师资队伍不足,不如说缺乏一支专任的民法学师资教学队伍。缺乏稳定的师资教学队伍,导致民法学科势单力薄,专任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提高,也致使集体备课和团队科研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得不到保障。

2.现有任课教师的专业性有待提高。笔者所在的法律系,担任民法教学任务的教师共有9人,据统计,民法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仅为1人,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民法学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究其原因,教师根据自身喜好、课程难易程度、学生打分情况等因素来挑课,造成一些案例少、理论多的法学课程无人问津,除非领导强押或学年度课时量完成不了,一些教师才“勉为其难”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民法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法学科也在不断发展。一名民法教师要深入了解民法,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这就需要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了解最近的学科动态。然而,很多院校对支持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论坛的力度不够大,教师缺乏民法知识业务学习的培训和进修。

3.任课教师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建设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科学的师资队伍,是搞好高职高专民法学改革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民法教师,光有法律知识和现代法律观念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具有社会实践经验,比如具有律师资格或有从事司法的经验经历。“纸上谈兵”是行不通和不可行的,因为培养法律事务学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那么怎样传道授业解惑呢?现在高校相当一部分教师“重返校园”,他们从高校硕士、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任教,所谓从“高校到高校”。他们固然通过了司法考试,拿到了司法考试证,但没有法律实践经验,对课本上的知识,也是从高校中的课本和课堂上获得,而没有实践锻炼的履历。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主,因为他们在高校也是这样经历过的,缺乏自己的经验、体会和见解,所以传授给学生时缺乏自己的理解,导致与实践实际相联系的匮乏。

模拟法庭教学是现代法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传统的辅助教学项目。学生通过参与情境,能有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实务问题,提高实务能力。通过模拟法庭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客观和直白地了解司法程序。模拟法庭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既能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分析法庭上的理论问题,也能在模拟法庭教学中规范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指导,所以模拟法庭对教师的司法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更高,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

(三)实训时间有限

从2004年4月以后,为了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学制从3年改为2年。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法律事务、法律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为2年半,剩下半年的时间用来实习。学制的缩短,就使得专业教学更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意味着原本就不多的专业课更加要浓缩和精短。许多院校为了填满理论课的课时的不足,实训课一般是被用来充当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课,使得真正的实训活动形同虚设。而民法和其他的法律学科相似,是一门理论性极强同时操作性不高的法律学科,课程的特点造成了实训难度的加大。

由此可见,传统民法教学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设置,缺乏与高职高专学生能力和就业岗位相配套的一系列相应措施。如果单单注重书本上知识的讲授,“照本宣科”,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那么必然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对策分析

(一)找准定位,明确教学培养方向

高职高专类法学教育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学制、设置都与本科类法学教育存在一定差异。本科类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学术类人才,并使其向研究型人才逐步转化。而高职高专类法学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培养法律实务能力”。这就是要求高职高专的学生不必追求法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只需掌握法学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具体到民法学课程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并掌握民法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将所学有效运用于社会实践。本科类法学教育学制设置一般为4年,像民法这类法律学科一般分为两个学期学,一个学期讲民法总论,另一个学期讲民法分则。而高职高专院校民法学的设置一般较短,只有一个学期。笔者所在的学校,民法学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课,也就是学完宪法、法理这些基础类法律学科之后开课,设置80个课时。而公安专业50个课时,法律文秘专业40个课时。基于以上原因,教师要想在民法学课堂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考虑到高职高专的特点,明确培养方向和学制设置状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1.开展案例式教学。民法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时,如果只是简单地用多媒体放映课件,然后进行民法教学,这依旧属于单项式灌输教学。学生在学习时,光听光记,仍旧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会削弱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遏制。因此,开展案例式教学的精髓还是在于教师,教师要能够主导课堂,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极大的热情和热心对待课堂,以及需要灵活会应变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中,如果发现事前设计准备的教学方法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不大时,必须当机立断采取另一个教学方法。学生对一门课是否感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通过课堂讨论、案情模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讨论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件积极思考,学生对案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在这里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而是通过对案件的谆谆善诱,起到引导的作用,是“引导者”,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民法的兴趣与增加学生学习民法的主动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案例教学,如最近网络购物非常兴盛,让学生结合这一热点,说自己网购的经历和见闻,引出民法基本原则中重要的一个原则——自愿原则,来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自愿原则在民事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民事活动中的重要原则、核心原则,任何民事活动都要遵循这一原则。此外,还能够通过还原案情,让学生角色扮演,演绎民法案例,使得学生们增强民法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法的基础知识与精神。

2.“现实中的法庭”与“模拟法庭”相结合。建立与利用法学教学基地,使法院的一些民事审判开庭地点放在学校,开展良性互动。学生通过旁听民事案件的法庭审理,加深对民法基本理论知识与民事审判程序的理解,再与模拟法庭相比较,完善模拟法庭制度。同时,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法院旁(下转第61页)(上接第22页)听民事案件的审理,使他们更加直观地对民事审判活动有所了解,激发他们学习民法的兴趣。笔者所在的法律系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研室,开展了让某法庭入校的活动,旁听的学生人数众多,激发了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效果良好。同时,应参照现实中的法庭,做好教学总结,不断调整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对模拟法庭教学不断创新,完善模拟法庭制度,以实现实务性的高职高专法科学生的培养。

3.利用院校优势,开展教学实训。笔者所在的院校是公安院校,可以利用公安院校与基层派出所的关系,请优秀的民警来学校授课,讲解基层公安对民事纠纷的主持与调节,并结合实际案例来说明民法知识对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加深学生对民事调解工作的直观认识。同时,双师型教师可以利用“双师”的身份,请律师事务所里优秀的律师来学校举办讲座,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民事办案经验、调解经验与法条解读,使学生不出校园,在校园里就可以了解接触民法。另外,笔者学校公安专业的学生会到派出所见习。在见习期间,他们会第一手接触到民事案件,他们接触的民事案件会促使他们翻阅民法课本,以及促进他们学习民法。

(三)加强师资建设

民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民法理论水平与司法实践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民法教学的重点,从而更好地提高民法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法科学生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民法教师定期调研,到实践中锻炼与学习;还需要教师不断累积自己的民法知识与实践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社会,避免学生“只知书本,不知社会”,避免“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马特.论讨论式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2]郑玉敏.民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梁恩树.应用法学专业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建设的构想[J].高教论坛,2008(5)

民法教学模式 篇7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理念

传统教育模式没有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作为目标的理念, 该理念直接影响整个教学体系。因此须首先转变教育理念, 树立全面的以养成学生主动法律思维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放弃那种只重理论教学或把学生培养成法学研究能力强的法学人才作为唯一教学任务的旧理念, 重新树立一种重知识输送更重法律思维培养的新理念。法学院教给学生的不应仅是知识信息, 更应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为主要目的。对法学理论、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与法律的具体使用之间的转化环节下功夫不够, 需要加以调整。民法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的定位, 应坚持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详言之, 即基于民法学的博大精深、体系严密, 系统讲授民法基本知识, 以法律关系理论特别是请求权体系为线索去系统理解民法体系;运用民法所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社会、道德、伦理、法律价值理念等培养学生职业伦理素养;结合民法的逻辑思维严谨、实践性强等特点,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适用能力、法律语言表达能力等法律职业能力。其中, 应突出民法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基本理论的讲授和法律基本技能的培养。

二、改善法学教学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法律思维

全面的法律思维应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的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并不是单纯指法律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对法律的理论和应用能力的理解外, 还应包括对法律职业的责任使命的感情。因此, 我们在开设课程中应兼顾以上内容。一方面, 为培养学生的抽象理论思维能力以及法的思维模式与法律理性, 有开设外国法制史、法哲学就和必要;另一方面, 更应开设诸如法律语言学、法律解释学等方法类、工具类的课程。而由于法律方法的核心的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 正是法律思维的关键部分, 使得开设法学方法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法律思维至关重要。

对于法律解释法律方法的重要性, 举一例说明:甲有狼狗一只, 出租给乙, 乙交其佣人丙看管, 丙看管失周, 狼狗咬死某男丁, 丁遗有养子一人戊及未认领之非婚生女庚各一人。问戊及庚就其非财产上之损害, 得向何人请求相当金额之赔偿。

关于此项损害请求权的当事人, 应分权利人及义务人两方面考虑:

1、就请求权主体而言, 其应究明的失, 戊及庚是否为婚姻家庭法所称之“子女”。养子女戊为该法所称“子女”, 应予肯定, 其所称“子女”是否包括非婚生子女庚在内, 则有争论, 则即为法律解释所要解决的问题。

2、就被请求人 (义务人) 而言, 应究明的是, 甲、乙及丙何人为占有人。甲为狼狗的所有人, 出租于乙, 甲为间接占有人, 乙为直接占有人, 乙将该狼狗交给丙看管, 丙系受乙之指示, 而对物有管领之力者, 故仅乙为占有人, 丙则为占有辅助人。问题在于法律所称之占有人, 是否仅指直接占有人, 抑或包括间接占有人及占有辅助人。此亦需要法律解释解决的问题。

整个民法适用的过程中都贯穿着法律解释等法律方法的适用, 法律解释, 本身乃法律适用的阶段之一。这类工具课程的设立对促进学生法律思维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 在民法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民法课程设置的改革要考虑内外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从内部来说, 应考虑民法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民法课程的教学体系应该是以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依据, 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民法理论基础、较强的民法思维潜力为主要目标。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可以给学生搭起一个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第二个因素则是就外部来说, 应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法律思维运行流程的整合

1、法律概念的阐释

法律概念是指对各种法律现象和事实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或称基本性范畴。民法是一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 其基础是一套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概念, 掌握了这套概念, 就掌握了民法的思维框架。法律概念是法律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法律思想的共同起点;在法的结构的三要素中, 法律概念是前提。其首要功能为表达功能, 表现法律上的基本意思, 同时也是表达司法判决的重要工具:其次, 法律概念也有利于提高法律的明确性与确定性。

2、“法言法语”的传达

法律思维依靠一系列的法律语词, 它包括法律科学概念、诉讼法律事务的用语、法律文书术语等。实际上, 有语词所表达的概念是所有逻辑思维运动都不可缺少的环节。思维进行赖于语言, 思维不仅通过语言表达, 且通过语言固定下来, 而且“法律思维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本身就是语言问题”。所以“法言法语”的训练和正确使用对于法律思维的养成至关重要。法律是一种专门的技艺, 而法言法语是法律人区别于普通人的基本功, 掌握运用法律术语, 对事物用法律人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判断。正如一位外国法学家曾经说过:法律是词语的职业。民法虽是人们生活的总结, 但作为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法律, 其有着自己的语言。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法言法语意识的养成, 尤其是在实践环节中。

3、法律条文的剖析

一个法律思想过程中有一个“抽象化”的环节, 而“抽象化”是一项严谨的法律思维过程,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把握法律规范体系, 同时深刻理解每个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在这里, 我们可以以具体案例为基点以提升法律条文的识记与掌握的实际效果。因为, “背诵记忆法律条文, 不求甚解, 易于忘记。而经由深刻思考, 亲身体验应用的条文, 将成为一个法律人生命的法律细胞, 终身难忘。

四、多元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运行

法律人从事的工作在于将抽象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的个案, 涉及到法律的解释、漏洞的补充等法学方法的问题, 而此应为法学教育的重点。根据民法学课程的特点, 其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 概而言之, 就是在清楚、准确地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 采用课堂讨论、质疑、分析案例、模拟法庭审判等多种教学方法, 这样, 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又能锻炼、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包括两个方法:一是运用具体案例来分析, 说明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二是适用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 分析解决具体案件。通过选择典型案例、自行设计情节和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从分析个案中理解民法的基本理念、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并就案件背后的法学原理、诉讼观念、诉讼原则进行分析和评价, 借此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 不论是在民法教学中, 还是司法实践中, 在对民法案例的具体分析上, 我国一直缺乏一套规范、严谨的分析方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思维模式来分析案例, 欠缺一种规范的分析方法, 而民法学的教学关键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具体案例, 为学生将来从事法律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所以案例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民法理论知识, 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民法案例的具体分析方法。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 法律关系分析方法是最适合当前的民法案例教学的方法之一。将案例教学融入民法教学的始终, 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较适合应用在所提及的民法思维培养的前两个层次, 即改变民法思维运行的前结构, 以及运用一定思维方式的能力。

首先, 必须对案例事实有彻底的了解, 以当事人的处境及利害关系去探究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关于案例事实的掌握, 除法律事实 (如合同、侵权行为等) 及标的外, 以当事人和时间最为重要。关于当事人, 最需要注意的是年龄, 此涉及到行为能力的重要制度;而法律上时间主要涉及消灭时效及除斥期间、要约及承诺期间、自始给付不能及嗣后给付不能、清偿期等。

其次, 简明的图示, 是掌握复杂案例事实的最佳办法, 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清楚地显示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有助于思维的延展, 不至于发生重大遗漏。在案例分析中有效地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法, 就能够从全局上、整体上把握现实法律问题中多种复杂的法律关系, 有条不紊地分析各种权利义务。在分清事实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地依照一定的逻辑思维结构运用法律, 解决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在这种规范性的实用训练中, 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得到了系统的培养和锻炼。

参考文献

[1]谢育敏、张捍东:《民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初探》[J]党史博采 (理论) , 2006, (06) .[1]谢育敏、张捍东:《民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初探》[J]党史博采 (理论) , 2006, (06) .

[2]张琳:《案例教学法与民法教学》[J]当代法学, 2002, (10) .[2]张琳:《案例教学法与民法教学》[J]当代法学, 2002, (10) .

[3]吴金和:《中外法律教育比较——法学教育向实践方向改革的建议》[J]当代法学, 2002, (12) .[3]吴金和:《中外法律教育比较——法学教育向实践方向改革的建议》[J]当代法学, 2002, (12) .

司法背景下的民法教学改革探究 篇8

一、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的现状和原因探析

1. 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现状

在司法背景之下,国家不断推出新《民法》,致使民法教学增加了新的教学任务。且司法考试中民法占据非常大的比例,也对司法考试的成绩有着决定的影响,从“得民法者,得司考”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民法》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并且, 《民法》涉及的内容可谓是纷繁复杂,结构体系也是非常庞大,所以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民法占据了大量的课时,通常教师需要两个学期课时的安排才能将民法课程内容讲完。

毫无疑问,这对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是极具挑战的任务。加之《物权法》与《债权法》《专利法》的变动更增添了教学难度。

另一方面,目前司法考试一般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将以往的考试重点和难点讲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与民法精神背道而驰的。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对民法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对处理实务的能力。

2. 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脱节的原因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无论是民法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教师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接受新知识,但是这样就完全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思维方式和模式逐渐形成了定式,最终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这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民法教学中的运用,很难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或者解决问题。

司法考试通过案例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民法实际教学过程来看,民法凭借着自身内容和体系的庞杂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极易导致教师只能有时间将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无法通过案例的分析进一步剖析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是属于被动接受者,在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上都有所欠缺。

二、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的改革措施

1. 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法律的不断变革和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法律职业的细化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依据现阶段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单位,理论研究部分与司法实践部分主要是两种形式。因此,在法学本科新生学习法学之前就可以根据其个人喜好和就业定位,将法学的教育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不过,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法学本科学生学习的第一学年,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是划分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在法学学习的初期,教师应以基础知识讲授为主,专业引导为辅。经过一年学习之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并结合一年的基础学习,再次选择专业方向。

就理论型学生而言,应重点培养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实践型学生而言,就需要偏向案例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作出科学的判断。

2. 优化课程设置

2008年开始,普通高校第二年应届毕业的法学本科生可以当年就报考国家司法考试,即法学本科教育的时间为四年,但是由于司法考试政策的改变和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环境的影响,实际的教育时间变为三年。根据这种情况,法学本科教育课程就可以设置“2 + 1”模式。

“2 + 1”课程设置模式就是在民法本科教育开始两年,按照各高校民法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重点将注重理论和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侧重民法基本理论、概念和制度的学习,如此就加强了学生民法理论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为其他法学课程学习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民法教育的最后一年,高校应当根据参加司考的学生的情况,设置一些与司法考试或者与法学事务紧密联系的课程作为选修课,便于提升学生在司考中的应试能力。

3.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

学生的素质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教师的素质同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高校法学院系的教师队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较少参加司法实务,导致法学教师在实践经验上有所欠缺。这样就容易出现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司法脱节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民法教学的课堂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司法考试的成绩。司法考试改革之后,考试的内容不再只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对学生运用司法知识的能力考察,这就要求教师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民法的教学中就需要建立健全师资队伍。教师不但要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基本的法学素养,进而通过教师的能力来促进民法教学的改革,使教学的内容得以优化。最终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司法考试中灵活地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民法考试的大纲是现行民事法律,考察重点包括民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考察范围既有针对性考察,也有综合性考察。针对司法考试的特点,民法教学就需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缺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应与司法考试的目的一致。具体来说,民法教师备课时就需要熟悉与司法考试相关的内容和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吸收和理解与司法考试有关的知识。经过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民法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而,民法教师有必要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课堂中。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事法律规范不断完善,本来就知识丰富的《民法》又增加了更多的新内容,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是教师主导性的课堂模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司法教学与司法考试存在脱节的现象。在司法考试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民法教学作出改革,可以通过实践型和理论型的分层次培养和“2 + 1”课程设置模式来改革民法教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同时民法教学还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案例教学等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司法考试中运用司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维护人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同时,在法学的教育中,《民法》也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现状出发,同时简要分析民法教学脱节的原因,最后就民法教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民法教学模式 篇9

一、《民法》新课程标准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6号文) 中提出, “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此要求下, 传统的《民法》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亟需改革。新课程标准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1.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法课程是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其开课时间是一年级, 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新课程标准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 将原本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确定, 将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项目任务的解决来进行,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更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学习情境, 每个情境之下又设立项目任务, 广泛采用六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 对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和民事纠纷的解决进行介绍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关系领域中的基本原理, 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方法和依据, 并能解决民事法律纠纷。整个课程的理论教学以解决项目任务为主要实施过程, 学生接到任务后进行分组、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 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3.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入学之初自信心相对缺乏, 大部分学生怯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 部分愿意表达自己的学生其表达能力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任务的讨论、解决, 鼓励学生形成法律思维、形成自己的看法 (观点) , 并能够通过收集、消化资料获取有用信息, 用于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能有条理地表达。24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能够使得绝大部分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并通过重复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下, 课程教学场所为固定教室, 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 教学方法上也采用的是讲述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但教学场所单一,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但由于课堂教学地点和教学模式的限制, 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

1.“教学场所多样化”流于形式。一直以来, 教室就是固定的教学场所, 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都在教室里完成, 教学场所单一。近年来, 许多专业进行教学场所多样化改革, 将教学场所搬到厂房、车间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法律专业就业面向较为特殊, 只能选择律师事务所或模拟法庭等场所作为新的教学场所, 且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进行的教学都是综合性的案件分析与解决, 需要学生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法律知识学习经历,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体系。而《民法》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其开设时间是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 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培训背景, 更谈不上专业知识体系。如果照搬别的专业的教学经验, 机械地将本课程的教学场所扩展为律师事务所或模拟法庭等地点, 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边做边学, 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2.案例教学法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案例教学法是法律专业教学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过去的教学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民法》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初学者, 对于那些源于生活的综合案例, 他们没有能力进行分析。教学案例往往内容单一, 仅仅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所编写, 过于枯燥, 且案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 可信度相对较差。再加上大部分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 多采用“教师介绍案例→学生思考→解决案例问题”的三步骤教学, 未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应有的作用。

3.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多年, 各课程教学也在进行不断改进, 但很多改革仅仅是注重形式上的课堂互动, 并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为主体多体现为各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发言等。其中, 回答问题多用于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后做出回答, 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讨论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思想的碰撞, 但由于课堂组织的缺陷及忽视小组成员个人力量的发挥, 往往流于形式。

传统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能满足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再加上法律专业的教学特殊性, 更需要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

三、新课程标准下《民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民法》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能够掌握民法知识, 学会认定法律事实, 解决纠纷, 并在学习中逐渐养成法律思维, 习惯使用专业语言,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民事纠纷本身又是法律纠纷中最常遇到的类型, 民法是法律从业者使用最为频繁的法律部门, 课程教学就必须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民法课程教学应以学习情境设计为主线, 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 培养学生专业术语的使用。

(一) 教学场所多样化

学习情境是在学校内仿真法律职业环境中对真实法律过程的教学化加工, 以完成某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跳出教室这一固定场所, 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教学, 而综合性的案例分析或模拟审判又不适合初学者使用, 故本课程在仿真或真实的教学场所进行时, 多采用学生观摩、提问的方式进行, 辅之以一定的动手操作。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 法律职业是个令人向往但又敬畏的职业。为了更好地完成“将学生领进法律之门”的任务,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将现场教学作为首要手段, 通过与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法院等行、政业联系, 利用“法院开放日”等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法律职业工作场所。律师、法官作为现场教学的老师, 为学生讲解律所、法院的部门设置以及主要工作内容甚至是一些休闲放松的活动;学生则可利用现场教学与律师、法官面对面交流, 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律职业, 并对该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职业自豪感。但是, 这样的教学不宜重复进行, 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中只能使用一次, 且应在课程开设初期进行。

学生虽然还不能解决综合性法律问题, 在实际案例中却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本课程在教学中, 利用“法律援助中心”这一集实训基地与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平台, 充分开展教学活动。在法律援助中心,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咨询当事人接待、咨询内容记录等任务, 对于一些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案例, 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 提出解决方案。涉及到诉讼的案例, 学生还可以帮助准备文书、整理资料, 参加法庭旁听。这样, 在真实的教学场所, 学生直接接触实际案例, 通过个人努力、团队合作等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

(二) 不断改进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案例教学法作为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广为使用。民法课程在教学中, 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 在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案例教学。

首先, 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场所, 在带领学生赴校外实训场所现场教学前, 预先与校外教师联系, 从法院、律师事务所历年案件中筛选出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民事案件, 以便在现场教学中结合参观场地, 向学生讲解案件内容及法律关系。其次, 重视书面案例分析的训练。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相关案例以书面形式分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将案例分析整理成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 可以查阅书本、法律条文等相关资料。这样的案例分析训练旨在锻炼一年级学生查阅法条、理解法条的能力, 同时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为法律文书撰写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 以法律援助中心为平台, 以真实案例分析为载体,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参与接待当事人, 听取当事人的案情陈述, 从中筛选、记录有用信息。对于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案例, 可以直接答复当事人, 对于复杂案例, 鼓励学生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再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并和学生一起分析需要改正或完善之处, 得出解决方案, 并由学生负责与当事人联系, 作出答复。对于需要进行诉讼的案件, 主要由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具有律师资格的老师承担, 学生作为老师的助手, 帮助收集证据、制作文书, 并参加法庭旁听, 真正地体验案件解决的全过程。这样的案例分析教学融知识学习与实践为一体, 案例真实,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新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1. 小组讨论法的使用。

在使用小组讨论法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将课堂任务更加细致地分解,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相对独立地承担任务。首先,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分解, 应尽可能地考虑课堂教学特点, 教师预先模拟课堂教学过程, 将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点逐一分解出来, 并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或任务。其次, 对于学生课堂任务的设计, 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讨论、发言、书面报告等任务分配给小组成员后, 要求各个成员各司其职, 并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也能防止个别学生“浑水摸鱼”。学生上交的书面报告, 应列明小组成员及分工, 并将讨论过程中的原始材料一并上交, 以便教师评价每一位成员的表现;而小组成员的总体评价则是根据小组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进行, 使得学生既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也要注重团队协作。

2. 项目教学法的使用。

项目教学法多在民法分论中使用, 以遗嘱继承为例, 教师首先将教学内容按照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进行分解, 分别设计五个项目任务, 要求承担任务的同学通过对书本知识和法律条文的查阅学习, 为每个项目中的当事人选择最适合的遗嘱形式, 并根据自己的选择为当事人草拟一份遗嘱。在任务完成情况的展示中, 每组的展示人还应当说明其选择的遗嘱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展示环节之后, 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本组及其他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讨论评价, 最终完成课堂学习。

作为高职法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民法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 民法的教学又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甚至是专业的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目的, 注重体现职业性。教学组织上, 将民事法律基本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 创新性地以学习领域情境为教学单元, 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基础, 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将理实一体化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完整地使用学做结合、专项实训、法庭旁听、法律咨询服务等教学全过程, 使学生完成知识储备、专项动手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锻炼等学习、提升过程。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 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改革, 教学场所更加多样化, 传统教学方法应进一步改进, 并不断进行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民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11) .

[2]龙昱, 江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研究[J].商情, 2011, (24) .

[3]徐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职教论坛, 2010 (33) .

民法教学模式 篇10

在一部法律诞生之前, 第一番论战便是围绕着要不要立法而展开, 德国民法典也不例外。在德国民法典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里, 德意志诸邦曾经有过施行于各邦领土内的不同私法, 法律极不统一。围绕着是否要制定全德统一民法典来统一私法领域, 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并出现了两派著名的对立阵营。牵头人分别是来自海德堡大学的安东·蒂博特和来自柏林大学的冯·萨维尼。两人都在1814年发表了针锋相对的两篇文章, 分别是《论全国通用的民法对德国的必要性》和《论立法和法学的当代使命》。[1]作为法理学历史法学派的奠基性人物, 可以说, 萨维尼站在了一个更为抽象的角度去看待统一民法典的制定, 他认为制定的条件还不具备, 民族精神中还缺乏对于立法的渴求, 而安东·蒂博特却是站在了一个更加现实、实际的角度, 虽然有些许激进, 但是也是联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最终, 随着1871年普鲁士“铁血首相”俾斯麦实现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和1872年、1873年两次宪法修改赋予国会立法权, 制定德国民法典还是提上了议事日程。最终, 在历经二十二年 ( 1974年到1896年) 的立法之路后, 德国民法典正式颁布。

德国民法典按照潘德克顿式的立法模式架构起来, 包括五编———总则编, 债的关系法编, 物权编, 亲属编和继承编。德国民法典相较于一百年前的1804年法国民法典, 不仅在体例上多了两编, 而且在条文上也是多了100条左右。在总则编的大约240个条文里, 包括关于自然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物、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代理、期间与期日、消灭时效、权利的形式、担保的提供等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四编的一般规定。[2]非常可贵的是, 德国民法典在罗马法和法国民法典已经有的一些民法重要理念、思想的基础上做了明确的界定。包括首创民法典中的一般条款, 第一次明确法人、法律行为等概念, 第一次规定具体的人格权, 以及彻底纠正罗马法中将债权放在物法当中的不科学分类方法将债权做了区分于物权的单独规定, 并且第一次对物权做了真正完备、全面的解读。以大总分的编纂形式构建起来的德国民法典内容丰富、全面却又井然有序。

然而, 诚如德国著名学者施瓦茨所言, 德国民法典实际绝非语言艺术作品, 而是“优良的法律计算机”。与德国人的严谨民族习惯相类似, 德国民法典在措辞方面采用了高度抽象、概括的方式, 包含着诸多的专业法律术语并且蕴含着民法中复杂的知识结构。虽然艰涩的语言风格使得德国民法典在普通民众中的流传与普及受到影响, 但单就这一步民法典来说“专家法”的风格也有其合理之处。从来没有人为了照顾作为法律服从者的普通市民而力图使它变得一目了然和通俗易懂, 因为人们信赖作为专业人士而受过严格训练的法律家。[3]毕竟, 社会生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谓瞬息万变, 如果作为一部民法典事无巨细地都顾忌到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长远性的。从法律的适用性层面来讲, 高度的抽象与概括实际上可以使德国民法典走得更为长远些或者说大大地增强了其稳定性而不至于大幅修改其基本框架, 利于其更好地适应和处理愈发复杂的民事关系。

德国民法典异于法国民法典, 设立了总则编, 并且其“提取公因式”的总则编纂方法可谓前无古人。然而, 从德国民法典产生之初, 民法典总则的正当性一直就遭受着各国学者的质疑。根据德国潘德克顿法学派的观点, 从人法和物法两部分可以抽象出共同的原则和规则。这是德国民法典总则编形成的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看到, 德国民法典总则编的设立有其合理性。首先, 非常好得保持了民法典体系的一贯性; 其次, 在德国民法典的总则编中将人身权法与物权法串联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另外, 总则的体系构成有助于培养法律人归纳演绎、抽象思考的方法, 形成法律原则的能力。[4]而且总则的抽象行为, 本身就是立法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 对法律材料深入研究的结果。德国民法典的一般条款为之后的一些国家所效仿, 包括日本、旧中国和韩国等。

然而,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当看到总则编的欠缺之处。德国民法典的总则编围绕着民事法律关系而展开, 在此处未规合伙而是将合伙放在了第二编债权编中。在自然人中也未规定监护制度而是将其放在了第四编亲属编中。抽象概括固然是好, 但却无法顾及到例外情形。例如, 法人只是财产法 ( 债权编和物权编) 里的主体, 不能成为身份法 ( 亲属编和继承编) 里的主体, 因而总则编中关于法人的规定就不是全部民法的“总”的规定。此外, 还容易造成理解和学习的困难。毕竟, 学习法律较为科学的方式是从特殊到一般, 这样便于理解也利于总结技巧方法和规律。而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会更为漫长, 没有具体的制度作为理解的基础和支撑, 难度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那么, 立足于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工作, 我们的法典编纂工作又能够从德国民法典那里借鉴到什么呢? 首先, 用语准确性与易于理解性应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统一。为了保持其规定的准确性、清晰性和完整性, 德国民法典常常追求一种形式上整洁严密的法官文体、复杂的句法、以及略带哥特语言的繁重性。[5]因此, 基于德国民法典的这一特点, 我国在进行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时, 要注意控制艰涩难懂术语的数量, 更加注重民法典的司法适用性。其次, 德国民法典演绎式的五编式体例结构不得不说是德国民法典的一个创举。总则之下统领各编, 将民法的不同调整对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整个法典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规则体系。[6]因此, 总则编的设立以及这种五编式体例结构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一点。

就对于我国的民法典立法趋势来讲, 德国民法典有着众多德国优秀的法学家及其较为完备的民法理论研究作为基础, 也有时代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 切实合理的科学采纳应当永远是我们不变的圭臬。自不论是大清修律还是民国时期的民法 ( 典) , 我们均采取了设置总则编的潘德克顿式的立法结构, 这也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传统, 然而面临着势在必行的我国民法典的出台, 总则编是否依旧适用应当是我们需要认真考究的。既不宜过分抽象、概括也不宜细致入微, 而是同时保持稳定性和适应性, 当然, 这也是我们将来的民法典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摘要:德国民法典在法国民法典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在正式诞生之前经历了德意志各邦的不同私法走向统一以及学术界激烈交锋的过程。以潘德克顿式立法结构构架起来的罗马法在立法体例方面作出创举的同时也因为艰涩的语言风格而被称为是“专家立法”。放眼当下,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或许也可以从优缺点相交织的德国民法典那里得到些许启发。

关键词:罗马法,潘德克顿式,总则编,五编体例,民法典

参考文献

[1]陈卫佐.德国民法典 (第三版) [M].北京:法制出版社, 2010.

[2]陈卫佐.德国民法典 (第三版) [M].北京:法制出版社, 2010.

[3]陈卫佐.德国民法典 (第三版) [M].北京:法制出版社, 2010.

[4]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5][德]K·茨威格特, H克茨, 谢怀栻译.略论德国民法典及其世界影响[J].法学译丛, 1983 (1) .

民法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联系;民法规则;民法原则

法律后果、构成要件组成的法律规则就是民法规则,其特征是具体明确。而民法原则主要体现了经济基础的特征、民法的本质,是判断民事行为、抽象价值的重要准则。在民法的全部领域都可以使用民法原则,而民法规则则适用于民法的特定领域。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应用中提供便利,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判决。

一、民法規则与民法原则的内在联系

在民法领域范围内,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都适用,他们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促使两者之间存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在审判时两者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的裁量

文字和语言等方面的局限,使得法律体系自身的主要意思在表达上,无法全部准确、清晰的、完善的表达,而且也没有使用文字来完整的记录民法规则、民法原则,在具体的审判案件过程中就要求法官自由裁量,根据原有的法律基础进行参考,对于裁量的范围也不是无限的扩大,有理有据才是参照的标准。审判也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里所表述的字面意思,若是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来审判,就很容易产生越权的问题。这一缺陷在法律体系中已经存在,所以在审判案件的时候,立法者就赋予了法官相应的自由裁量权力,并对法官的这种权利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完善立法,实现明确法律体系自身的目标,保证在案件的审批过程中法官可以有法可依[1]。

(二)两者都具有民法精神

追求正义、遵守道德、解放人性是民法精神主要表现的特征,在对案件进行审判的过程中,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都要求法官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而且审判的结果也要与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相符合。保证在审判案件结束之后,整个审判的结果可以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并防止公民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正确的引导公民做出合法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做出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活目的。以此来激发出民法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使更多的社会公民养成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实现民法的根本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维护。

(三)在整个民事立法过程中两者都可以体现出来

被人们所熟知的民法法律中的婚姻法和物权法这两部法律,都需要通过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进行指导才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在个别案例的审判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公正、公平的法律本质,法官在审判时还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的考虑,所以在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时候,印度刚基于相关的法律规则,同时结合相应的法律基本原则,从而保证社会各界对审判的结果产生认同感,达到其理想的社会价值观的实际需求。另外通过这种全面考虑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的方法可有促进法律公信力的强化[2]。

二、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的主要差异

(一)使用方式方面的差异

在使用民法规则的时候,主要是裁定个案的时候使用该规则,由此可以看出既定的事实是民法规则规定事实的要求,也可以说民法规则规定的事实是有效的,并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可以参考民法规则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若是民法规则在制定的时候不能按照事实来规定,那么在审判中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法律作用。与民法规则相比,民法原则在使用的时候,在不同的案例中具有不用的适用度,而民法原则的适用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指导裁判个别案例的作用,在这时其他的民法原则会因为在适用度较高的原则下而发生失效现象。所以在比较特殊的个案中,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会因为案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适用度的情况[3]。

(二)适用范围方面的差异

根据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各自的内容来看,其不同的法律内容就决定了两者在适用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较为抽象、以及较强的概括性特征决定了民法原则的适用范围较为宽广,在民法的所有领域都可以使用该法律原则作为审批依据。而较为明确具体的民法规则内容,就决定了其在适用的时候,只是对某种具体的民事行为、特定类型的民事关系比较适用。

(三)内容方面的差异

民法规则、民法原则两者在内容方面具有不同之处,差异较为明显。民法规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部分,即法律后果、构成要件,且这些构成要素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明确性,极大的限制了审判者的自由裁量权。然是与民法规则相比,民法原则的主要内容中就没有法律后果、构成要件,也没有做出相关的说明,民法原则的内容相对比较而言更加抽象、更具概括性,所以在使用民法原则的时候,审判者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要补充相应的社会价值观等内容[4]。

(四)作用效果方面存在的差异

与民法原则相比而言,民法规则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而且在实际使用这两种法律标准的时候,依照民法规则来形式裁量权更加贴近法律要求,而使用民法原则则容易发生偏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存在相互区别的关系。只有深入认清两者在使用方式、适用范围、内容、作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够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判决结果,从而维护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崔建远.编纂民法典必须摆正几对关系[J].清华法学,2014,06:43-53.

[2]郭少飞.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郑州大学,2015.

[3]马黎.民法目的性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曾聪俐.原则与规则之间: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适用——从两则案例谈起[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7:94-97.

作者简介:

朴秀妍(1993.03.30~)女,朝鲜族,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民法。

民法教学模式 篇12

关键词:债发生原因,未来民法典,规定,立法模式

一、我国未来民法典宜在债法总则中对债发生原因做专门的规定

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对债发生原因采用了分散规定的立法模式,但我国未来民法典对债发生原因的规定不应成为《民法通则》规定的简单重复。尽管包括立法传统在内的法律传统对于立法以及立法模式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应该看到,做为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定的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的体系并不完备,其规定的各项民事法律制度也需要进行适度调整以适应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需要。而制定《中国民法典》正是进行调整的机遇,因为《民法典》不是现有民事法律的简单集合和重复,相反,它应该起到提高我国民法的理性程度,进而为司法活动和法学教育提供便利的作用。因此,在变革的机遇面前,我们不应因受法律传统的影响而固步自封,尤其是当固守原有法律传统已经不适当时。

其次,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独立成编的现实已经使《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分散规定模式”很难得到延续。在我国《民法通则》当中,有关合同的规则和侵权责任的规则是比较简洁的,并且分别作为“债权”和“民事责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这就使得规则数量较少的“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得以与合同规则一并规定在“债权”这一节当中,于是就有了《民法通则》对债发生原因的“分散规定模式”。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都已单独立法并且将在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当中独立成编,这就给在未来的民法典当中延续《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分散规定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正因如此,目前已有的三种分散规定的方案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第一种方案是效法英美法系在合同法和侵权法之外设置“返还法”(the Law of Restitution)的方法,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各自单独成编。但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尚无使两者单独成编的需求,而且“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规则较少,若单独成编则与“合同编”以及“侵权责任编”在篇幅上存在差距,这样会使民法典缺乏形式上的美感;第二种方案是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界定为“准契约”,然后将二者在合同编当中进行规定。这种规定方式是罗马法的旧例,自《法国民法典》之后鲜有采用这种立法例者;第三种方案就是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所采用的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在民法总则中进行规定的方式,具体说,就是要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规定在总则编第5章“民事权利”的第2节“债权”当中。然而,“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权利只是规定民事权利的一般规则,从中突兀地冒出两个具体的非合同之债的规定,不能不让人感到不解甚至惊讶,且绝对没有任何法律逻辑的支持。”这样看来,在合同和侵权责任将独立成编的民法典结构下,债发生原因的规则只能统一规定在债法总则的债之发生部分,才能使“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单方允诺”以及“特别牺牲”等其他债发生原因获得立法空间。而且,我国的法学教育传统已为采用“统一规定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法律从业者在其学习债法时就已经了解了债法的总则与分则的结构,并对总则和分则的基本内容了如指掌。因此,将各种债的发生原因规定在债法总则专门设置的“债之发生”章或节当中不会给各类法律从业者造成任何的不便和困扰。

二、我国未来民法典宜在“债之发生”章/节中设置一般规定

债之关系应当适用债法的规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债之关系都能被规定于债法当中。就债的发生原因来说,由债法明确规定的债之发生原因并不是债之发生原因的全部,民法的其他部分,如物权法、亲属法、继承法都有债发生原因的规定,甚至在民事特别法中也有关于债发生原因的规定。这就要求债法应当具有具有开放性,即通过一定的立法技术,将这些债法以外的债的类型以及发生原因纳入债法的调整范围。一旦上述债及其发生原因所处的民事法律没有对它们做出特别规定,则可适用债法的规定。因此,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在“债之发生”章、节中设置一般规定,用以概括债发生的原因。

关于债发生原因的一般规定应规定哪些内容,王利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1153条做了如下设计:“债可以基于合同和其他法律行为而产生。债也可以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包括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缔约过失等事实”;梁慧星教授建议稿的第651条第1款规定:“债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单方允诺、缔约过失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发生。”可见,两位教授建议稿对债发生原因之一般规定的设计大体相同:首先,二者都是在对债发生原因进行类别划分的基础上分类列举具体的债发生原因。其中,王利明教授建议稿中的类别划分是将债发生原因分为基于法律行为发生和法律规定发生,而梁慧星教授建议稿则将债发生原因分为依债法规定发生和以法律特别规定发生;其次,两位教授的建议稿都在一般规定中对他们所认可的债发生原因做出了全面的列举;最后,两位教授的建议稿都对该一般规定采取了开放式的设计,为新的债发生原因进入债发生原因体系预留了空间。

笔者基本赞同两位教授对债发生原因一般规定所进行的设计,但结合一般规定后面对各种债发生原因的列举式规定,笔者认为,应对两位教授所设计的一般规定略做调整。王利明教授建议稿在“债的发生”的第1节“一般规定”中列出了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缔约过失5个具体的债发生的原因;但第2节到第5节的列举式规定分别规定了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悬赏广告和缔约过失四种债发生的原因;梁慧星教授建议稿在“债的原因”之第1节“一般规定”中列举了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单方允诺、缔约过失6个具体的债发生原因,但第2节到第4节的列举式规定分别规定了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和单方允诺四种债发生的原因。这让人觉得一般规定中所列举的债发生原因没有得到一一解释。两位教授为了避免规则的重复,没有在列举式规定中对作为债发生原因的合同和侵权行为做出规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若在一般规定中明确在“债发生原因”的列举式规定中列举的是除合同和侵权行为以外的债发生原因,似乎更为妥当。

综上,笔者认为,在债法总则的“债之发生”章/节应设置一般规定,并将该一般规定做如下设计:“债可以基于法律行为产生,也可以基于法律规定的事实而产生。除本法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所规定的合同和侵权行为之外,债还可以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特别牺牲以及法律的特别规定而产生。”

三、我国未来民法典宜“债之发生”章/节中应对合同和侵权行为以外的债发生原因做出具体规定

上一篇:驰名商标修改下一篇: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