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教学(精选12篇)
民法教学 篇1
1 教育的内涵
在这里大家可能会对题目有些疑问, “教育”和“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教学”中没有“教育”吗?我们现在学校进行的到底是“教育”还是“教学”?勿庸讳言, 我们现在学校进行的只是知识的传授, 而少有育人, 所以只能称为“教学”而不能称为“教育”。现在的“教学”已经失去了真正意义上“教育”的内涵。
《说文解字》中对“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 也就是以身作则。“育”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礼记·学记》中“教也者, 长善而救失者也”。可见,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学生成为善人,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有道德的人”。
2 寓教育于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寓教育于教学中是对教育方针的落实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2 寓教育于教学中是为师的职责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在的学校是“技能传习所”, 只是授业, 没有传道。而“传道”不仅仅是教伦理学、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和辅导员的责任, 而是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不能教学生如何做人, 那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2.3 寓教育于教学中乃当务之急
当今世界, 人人整天烦恼、社会动乱不安、天灾人祸不断。要想挽救当前的局面, 只有把教育摆在第一位, 也只有教育才能解决问题。《礼记·学记》“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教育有四种, 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而现在家庭教育基本没有, 因为为人父母者都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 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再有社会教育, 正面的教育很少, 而不健康的教育倒是很多, 不少电视与网络大都有一些不适宜中小学生看的东西。宗教教育被人视为迷信。为挽救世道人心, 为人师的我们应该从我做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才不愧“师”的称号。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3 教育内容的选择
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 思想观念非常重要。那么要选择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呢?我们应该选择中华传统文化, 特别是孔孟学说。当前我们主要用《四书》和《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 古圣先贤的教诲是“道”。他们教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道。这些并不是圣贤们发明的。孔子讲他“述而不作”, 他们讲的是天然的大道, 天然的秩序。“圣”是觉悟的意思。他们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的人。圣贤们只是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并把它如实地给我们讲出来而已。 (2) 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的联合宣言中提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 (3) 《弟子规》的七个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纲领。《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义, 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4 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实践建议
(1) 在讲到民法是私法, 契约自由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相邻关系时, 按照课本讲在民法领域里, 最大限度给予民事主体以自由, 最大限度地排斥国家的干涉。
但给学生讲自由是有限度的, 自由不是绝对的。真正自由的人是遵守规则的人。在遵守法律, 不损害公共利益, 不侵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才是真正自由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讲“仁”是会意字。是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汉字也是文字中唯一的智慧的符号。使学生生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仁”是两个人。哪两个人?是我和他, 就是想到我就想到他。在《论语》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给学生讲“仁者不忧”“仁者无敌”的真正含义。讲《弟子规》中“泛爱众”篇。
(2) 讲到诚实信用原则和缔约过失责任时, 讲何谓诚?曾国藩在《读书笔记》讲“一念不生是谓诚”。讲信的重要。《论语·颜渊》中答复子贡时说“民无信不立”。讲《弟子规》中“信”篇。
(3) 在讲到关于胎儿利益的保护时, 教师应针对学生未婚先孕的状况, 提醒学生生活如何检点, 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要求女生应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并讲堕胎的严重后果告之学生。
(4) 讲监护人的职责时特别强调如何教育子女。从胎教开始, 讲胎教的正确方法。用《弟子规》教育。重点是教育孩子不自私。自私是所有烦恼的根源。
教育子女, 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是母亲的最重要的任务。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讲“三太 (太姜生泰伯、促雍、季历三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和周公) ”的故事, “太太”称呼的来源。印光大师教诲“世间最大的功德, 莫过于善教儿女。世间最大的罪业, 莫过于不教儿女。以儿女贤则有益于国家社会, 不贤则有损于国家社会故也。“治家平天下之权, 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乃今之女流, 多不明此义, 而妄欲参政揽权, 思做大事, 遂将家庭培植根本之道, 置之度外。此真聚万国九州之铁, 也铸不成此一个大错, 深可慨也。”“至乐莫如读书, 至善莫如教子”。
(5) 讲到货币时, 就跟学生讲《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说:“读书志在圣贤”不是志在赚钱。钱只是我们生活的条件, 而不是目的。如果把它当做目的, 就会变成金钱的奴隶。一生不会幸福。《大学》中“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在于控制自己的欲望。
教育学生生活要低标准, 不要攀比。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子曰:“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弟子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富在知足, 贵在受尊。
教育学生真正的赚钱的方法在《大学》中。所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 财者末也。外本内末, 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 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 亦悖而出。”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目前家、国、世界都在“上下交征利”所以家、国、世界都危矣。
(6) 讲配偶权时。讲夫妇一伦是五伦之首。“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妇”。只有夫妻关系处理好了, 其他四伦才能处理好。讲离婚的严重后果。讲要“慎于始”。给学生讲《朱子治家格言》中“嫁女择佳婿, 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 勿计厚奁”“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教育学生在找对象时要用《弟子规》作为衡量标准。最重要的看其是否孝顺父母。讲什么是真正的爱。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言语是正直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
讲夫妻应如何相处。只看对方的优点。“各自责天清地宁, 各相责天翻地覆。”
讲到配偶权中贞操忠实义务时, 针对社会上婚外性行为的普遍, 人们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的情况, 给学生讲,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 失之则禽兽耳。”“万恶淫为首”和宋弘的故事。
讲夫妻有互相扶助的义务。当一方有病 (不能发生性行为) 时对方离婚是否道德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7) 在讲到家庭共有财产的主体时, 提醒学生由于自己对家庭财产的形成没有做过贡献, 所以在分家时就没有自己的份, 要往后站。如果哥哥姐姐分给自己一些, 那是对我们的恩赐, 我们要怀有一种感恩的心;如果哥哥姐姐没有分给我们, 也不要抱怨, 这是应该的。在父母去世分割遗产时也要记住:《弟子规》的教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兄弟叔侄, 需分多润寡”。“居家戒争讼, 讼则终凶”。给学生讲《弟子规》中的“出则悌”篇。
(8) 在讲到《婚姻法》《继承法》作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时。我们讲到做人的根本就是孝。给学生讲《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孝顺父母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讲行孝要及时。以免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讲尽孝的好处。“诸事不顺因不孝。”
(9) 在讲到物权法维护利益的公益性、抵押权为何为“担保之王”、添附存在的意义、共有财产分割方式、相邻关系中对越界建筑的处理、取得时效、合同法中为何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 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等时, 给学生讲, 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是珍惜物力使物能尽其用。
如果每个老师都能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不抱怨, 不等待, 把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不遗余力地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有德行的人, 走向社会就会是对社会有益的人, 结婚会幸福美满, 教育孩子也会成功。如果这样代代相传, 我们的国家就会万世永康。
参考文献
[1]2004年中共中央第16号文件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九州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第272页。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九州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第1209页。
[4]陈戍国:《礼记校注》, 岳麓书社出版, 2004年5月第1版, 第268页。
民法教学 篇2
在教学中,如何适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变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年中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经常被提及,但民法的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扩充各类实践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深思。
民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集中反映经济利益与人身利益最为直接、最为普遍的关系。目前虽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学生民法课时差异较大,但其课堂教学多为教师精细讲解概念、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偶尔会穿插一些案例进行说明,终未能突破从理论到理论的限制。这对于初学民法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更易被纷繁复杂的民法术语所困惑。
案例教学在民法课堂中的选择性运用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哈佛法学院对学生的职业训练中。1875年,哈佛法学院首任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德尔,明确提出把案例法应用于法学教育,认为案例能够成为理论法学最为有力的媒介,唯有通过仔细分析法官在判决重要案件时的推理过程,方能洞悉潜在的法律原理。有学者认为,所谓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资料,将学习者引入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变。i案例教学其实质在于情境运用和师生互动,这对培养和提高法学学生理解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丰富民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检查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很多民法概念如民事法律行为、物权等比较抽象,概括性、逻辑性强,如能运用典型、生动的案例教学,通过分析讨论,更易使学生融通不同知识之间的层次,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然而,案例教学在民法课堂教学中并不应是频繁运用,亦或不论总论、分论均有一定课时比例进行案例教学法,而应进行选择性应用。
(一)案例教学选择性运用的缘由
源于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法具有判例法的传统,其要点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和回答,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重在激发学生独立地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推理、分析技能和法律实践能力。而学生也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判,提高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法律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辩争中寻求真相。这一模式和通过对不同判决的研究去寻求法律规则并加以运用的传统,甚至是英美等国的法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ii在大陆法系国家,有法学家长期研究法律的传统,存在成文法的立法习惯,在实践中更是援引成文立法规定进行判决。对法学学生的教育以系统的法学知识讲授为主,侧重于灌输给学生法律的基本理论,更注重学生对整个法律体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势必让学生首先掌握学习运用成文法的基本思路,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可就民法的部分内容选择性进行案例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组织
著名的法学家E博登海默先生认为,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除对学生进行实在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外,还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案例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之一。在选择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时,应当考量这一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和以案例方式进行教学的可行性等。目前大多数院校会在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民法课程,此时学生对于整个民法体系或不同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是很清晰,因此应当选择难易适中的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在期末阶段,则可针对综合性较强或较难理解的内容,设计出案例教学,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整门课程的理解。
民法课程教学工作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民法 教学工作 现状研究
民法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核心课,同时也是众多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法内容丰富,理论博大精深,要将民法知识全面准确地介绍给学生,实非易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多年从事民法课程教学工作,其中既包括法学本科专业民法教学,也包括非法学专业民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对其加以分析,为今后民法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民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民法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积极性不高,抱着应试的心态来学习,学习效率不高,不愿意主动思考、探讨。这是基于一些同学只重视专业课,而忽视了公共课程的心态导致的,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停留在表面,甚至有些同学平时上课从未认真听讲,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背几天法条,做几天练习,只求考试能过关,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家学习民法课程的热情,完全无法掌握民法的精髓。殊不知,民法课程的学习对于今后大家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民法规则的掌握对于今后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的解决,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很多院校对于民法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课时的设置不够合理,对课程的定性不够准确。有些学校将民法周课时设置为2课时,对于民法课程教学工作而已,2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民法课程包括民法总论、民法分论两个部分,其中民法分论中涵盖债权、物权、婚姻、继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只涉及到民法总论部分,必然不利于同学掌握整个民法知识体系,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掌握民法具体规则,不利于今后实践中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也就无法发挥民法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笔者曾在任教班级就学生对民法学习的兴趣点做过一个调查,85.6%的学生认为民法学习的重点应该在民法分论而非民法总论,现行课时安排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民法知识学习的要求。
3.教学手段有限。由于民法课程相对于其他法学课程而言,理论性较强,除了课堂教学以为,很难引入其他教学手段,如模拟法庭等。这就导致民法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相对固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加强课堂互动,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解决民法教学工作中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根据对上述民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要求,笔者对如何加强民法课程学习,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民法学对于整个法律体系而言,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现行的《民法通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单行法之一。掌握好民法的相关法律规则,可以为学习其他法律打好基础。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每位公民都应当掌握必要的一些法律知识,对于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奠定良好的法律知识体系基础,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只有同学能认识到民法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转变心态,加强认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2.适当增加民法课程的课时,彰显民法课程的重要性。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增加民法的课时量,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安排每周六课时,共开设两学期,才能完成民法总论和民法分论的课程讲授;非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安排每周四课时,开设一学期,在讲授民法总论的同时,适当讲授民法分论的重要知识点,虽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民法知识体系。充足的课时安排,能保证教师有充分的课时来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梳理相关知识点,最大限度地扩充知识结构。
3、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可以尝试教学形式多元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民法院旁听民事案件的审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灵活性。组织学生旁听之后,要求学生提交心得体会,并适时地利用课堂实训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動,将所学知识与司法审判实践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力度,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最新的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必能在民法教学工作中取得突破和创新。通过向学生介绍民事法律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可以使学生了解民事纠纷或民商事法律事务中当事人的目标,并切实感受当事人在实现目标过程的优势和劣势,达到融会贯通理论知识点.解决未来职业实践中难点问题的目的。
民法学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基础教学活动,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关注,以期未来能实现规范教学,发挥民法学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语湘.公安院校民法课程的改革和建设[J]福建警察学学报.2016年第1期
[2]孟朝艳.民法思维能力培养需求下的“参与式”实践教学法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民法课堂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4
一、民法教学的理念
(一) 以学生为主体
民法教学不能只关注自己准备的教案内容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而是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对教案内容实际掌握程度上,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注重学生的感受和面临的问题, 改变以往与学生之间的被动交流方式。
(二) 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
大部分教师在课外与学生的交流少之又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 有很多学生没有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也不甚了解, 只通过考试的形式来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 这样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课程内容, 无法达到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学习目的, 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双向发展, 扩大学生的视野, 并要求学生阅读一定的课外读物, 促进教材与课外读物的结合, 并指导学生完成适当的课外练习。
(三) 掌握学习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 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教材知识, 而实践教学理念中则是提倡学生“会学”, 强调的是活学活用, 触类旁通, 自主获取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因为在我国法律制度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新旧法律的更替越来越迅速, 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从法律的每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传授。法学教育的精髓在于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固定的, 具有凝固性的知识。
二、加强民法课堂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一) 教学改革需要
民法专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讲授民法知识和理论, 深刻剖析案例详情, 从而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民法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手段, 将所学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去, 培养学生从事法律工作的能力。在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下, 民法教学课堂要始终贯穿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理念, 并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感官, 提升学生的务实能力。
(二) 司法实践需要
根据很多实习生返校后所反映的情况可以得知, 在各级法院中最忙的当属民事法庭的法官, 每天都有大量的案件需要审理, 并对这些案件进行深入思考, 最后再作出合理合法的判断。实习生们还发现, 社会现象五花八门, 个人案件千差万别, 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面非常广泛, 甚至还延伸到其他学科, 实习生们将民法课堂上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概念运运用到司法实践工作中往往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存在很多知识空白点。要促进民法课堂法律规范和社会司法实践工作的有机结合, 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 而且还需要很多课堂之外的能力, 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民法课堂的教学实践性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形成体系化、有深度的民法思维。
三、提升民法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 民法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民法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五个模块:1、课内实验。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师穿插一些真实案例进行讲授, 促进学生对民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课堂模拟。包括模拟现实法庭中开庭、听辨、庭审、宣判等实际工作进程。3、模拟实习。在校内尝试性的开展实习活动, 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校外实习敷衍了事的状况, 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类似于司法实践的环境, 提升学生的法律技能。4、校外实训。主要依托省监狱、省女子监狱、市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法院等司法机构进行校外实训, 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实训机会。5、其他实践活动。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投身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走进基层进行社区普法宣传、社会调查、3.15消费者权益法律宣传等等。
(二) 案例教学法
早在19世纪70年代, 哈佛大学法学院就在对学生的职业训练中率先使用案例教学法, 明确提出将真实案例应用到法学教育中, 使案例成为促进理论法学和司法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媒介。学生只有通过仔细分析真实案例中法官在判决案件时的推理过程与决断能力, 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法律原理。案例教学的根本在于创设情境和师生互动, 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民法教学课堂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对民法基础知识的理解。此外, 很多民法概念比较抽象、逻辑性和概括性教强, 例如物权法、民事法律行为等等, 学生不容易理解, 若能运用真实生动、典型有说服力的案例,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能有效促进知识概念的融会贯通, 提高教学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 在民法教学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要适可而止, 不应该频繁过度的运用, 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和概念选择性的运用。
目前大多数院校会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开设民法专业课程, 但此时学生们还不是很了解整个民法体系和不同法之间的逻辑关系, 因此, 在教学初期中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进行案例教学, 在期末阶段则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内容, 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同时, 案例教学要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首先要将民法的基本概念讲授清楚, 例如自然人、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等等, 之后再针对民法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案例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包括代理及无权代理、担保物权、债务的不同类型、遗产分割处理、民事行为等等, 最后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民法概念和法律关系的理解, 例如侵权、不当得利、合同关系等等。在教学方式上可将案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准备阶段、实行阶段、总结阶段。
(三) 辩论教学法
相比于传统教学法, 辩论式教学法主张以学生为核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提高其综合素质, 是民法课堂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民法课堂中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教师在辩论式教学开始前, 首先要充分了解一些基础的辩论规则和技巧, 并熟悉辩论程序, 能结合教学实际和社会问题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规则, 同时能设计好辩论课的流程环节, 以及总结辩论结果等等。教师可以组织小部分同学, 和自己一起组成评委会, 对辩论结果进行合理有效的判定, 下面以一场成功的辩论式课堂教学进行说明:
1、确定辩题。
合理的辩题是有效开展辩论式教学的基本因素, 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辩题, 例如社会热点、民生百态, 或者是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 包括法律的时效性、侵权责任是否要涉及到专家, 保证正反双方都能找到丰富的资料, 从而产生具有说服力的辩词。
2、展开辩论。
整个辩论式课堂教学的重心就是在课堂正反双方展开辩论, 一般要遵循以下过程:首先, 正反双方分别从立论、证明、结论三个步骤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要求观点明确, 论据充分;其次, 正反双方辩手依次展开自由辩论和一对一攻辩, 将双方各自的观点和论据通过唇枪舌剑的辩论充分体现出来, 在激烈交锋的同时也能让台下学生了解到辩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一步骤是辩论式课堂的核心程序;再次, 分别由双方最后一名辩手对己方立场和辩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作扼要的总结, 侧重点在于驳回对方观点, 重申己方观点;最后, 评委会根据双方辩手的具体陈述和表现进行评判, 在公布结果前给出10分钟时间让台下学生根据辩题、论据、辩论内容和观点向双方辩手进行提问, 由辩手作出解答, 旨在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总结评价。
有效点评能提高辩论式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学生理解概念, 吸收新的法律知识起着积极作用, 具体可分为教师总结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 在学生评委代表进行客观点评后, 教师可根据整个辩论过程以及双方表现进行公正合理的总结, 并指出正反双方的独到之处和不足之处, 促进学生体会到与民法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产生的意义。另外, 辩论结束后可安排学生对整个辩论会进行整理, 根据自己所体会到的观点和认识写成课后作业, 进一步深化对辩题的分析和理解。
在民法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结合民法概念, 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民法的兴趣, 通过开展案例教学、辩论教学等方式, 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提高其民法思维、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提升民法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 为我国法律事业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理论论文 篇5
民法的发展自成体系,但也不是封闭的结构,从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的比较可以看出民法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其建立的基础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作者通过比较分析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的建立的基础判断、民法理念和价值判断等相关基础理论,希望对民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一、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的平等性和互换性
1.近代民法是指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于19世纪欧洲各国编纂民法典而获得定型化的,一整套民法概念、原则、制度、理论和思想的体系。在范围上包括德、法、瑞、奥,日本及旧中国民法等大陆法系民法,并且包括英美法系民法。所谓现代民法是指近代民法在20世纪的延续和发展,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近代民法。现代民法,是在近代民法的法律结构基础之上,对近代民法的原理、原则进行修正、发展的结果。
2.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建立在对当时社会生活所作出的两个基本判断之上的。这两个基本判断,是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制度、理论的基石。近代民法第一个基本判断,叫平等性。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法学者和立法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出一个基本判断,一切民事主体都是平等的,叫做平等性。
第二个基本判断,叫互换性。所谓互换性,是指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在民事活动中频繁地互换其位置,在这个交易中作为出卖人与相对人发生交换关系,在另一个交易中则作为买受人与相对人建立交换关系。于是,主体之间存在的并不显著的在经济实力的差别或优势,因为主体不断地互换其地位而被抵销。在平等性上的不足,因互换性的存在而得到弥补。
3.我们可以说近代民法所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都是奠基于这两个基本判断之上的。民事主体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因此国家可以采取放任的态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意思,通过相互平等的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所订立的契约被视为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不仅作为他们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准,而且作为法院裁判的基准。
这就是所谓的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当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造成他人损害时,由造成这一损害的主体承担民事责任,并且只在他对于损害的.发生有故意过失时才承担责任。这就是过错责任原则。因为民事主体存在互换性,这一个事故的受害人,在另外的场合造成他人损害时,也适用同样的原则,如果他不具有故意过失也同样不承担责任。可见,正是因为有互换性这一基本判断,使自己责任或过失责任原则获得了公正性和合理性。
4.近代民法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逐渐进化到现代民法平等性与互换性的丧失。其一是企业主与劳动者的对立,其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劳动者和消费者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弱者。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已经充分说明,许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不具备规定的劳动条件、安全条件和卫生条件,在雇佣契约中订入各种苛刻的、违法的条款,例如要劳动者交保证金、押金的条款,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甚至对劳动者施以打骂、罚跪和人格侮辱等等。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主和劳动者应当是平等的,但实际上经济地位和实力对比悬殊,并无实质上的平等,迫使劳动者不得不接受苛刻的条件。
二、近代民法的理念――形式正义和现代民法的理念――实质正义
民法本身蕴含着正义,贯穿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这种追求,叫做民法的理念。民法之所以区别于技术规则和经济规则,关键正在于此。现在看来,社会正义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别,而作为近代民法理念的社会正义,只是形式正义。
例如按照契约自由原则,自由订立的契约就等于法律,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契约的约定履行义务,即所谓契约必须严守,当发生企业事故,雇工遭受损害时必须证明雇主具有过失,才能获得赔偿。如果不能证明雇主有过失,便不能获得赔偿,其结果显然是不公正的。因为,过失责任原则所体现的社会正义,仅仅是形式上的正义。
而在20世纪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近代民法前提条件的平等性和互换性已不存在。导致民法理念由形式正义转向实质正义。换言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迫使20世纪的法官、学者和立法者,正视当事人间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现实,抛弃形式正义观念而追求实现实质正义。基于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学说和判例创立了各种新的理论和判例规则。
例如情事变更原则,两次大战后各国法院都面临大量情事变更的案件,如战前订立的契约战后来履行,约定的金额在战前是一笔巨大的财产,而战后履行时因货币严重贬值实际上已经变得一钱不值,如果严格按照契约履行将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于是,法院创立情事变更原则,强行干预、变更契约内容,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再如各国法院在战后依据公序良俗原则,干预契约内容,确认某些契约条款无效,以协调当事人利害冲突,保护消费者和劳动者利益,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正义。
三、近代民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安定性和现代民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妥当性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类型的案件,应适用同一法律规则,得出同样的判决结果。这就叫做法的安定性。而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即使属于同一类型的案件,相互间也有种种差别,有各自的特殊性。用同一法律规则去裁判同一类型案件,所得出的判决结果不可能都合情合理。
近代民法取向于法的安定性价值,当然有其理由。尤其19世纪是一个市场经济平稳发展的世纪,要求裁判结果的可预见性。确保法的安定性,有利于维持一个稳定的法律秩序,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由欧洲大陆法所确立的近代民法模式,其集中表现为:其一,抽象的人格。其二,财产权保护的绝对化。其三,私法自治。其四,过失责任。
法的安定性与判决的妥当性两种价值有时是相互冲突的,近代民法在这种情形常牺牲妥当性而确保法的安定性。而20世纪由于发生了两极分比、贫富悬殊、社会动荡,以及各种各样的严重社会问题,迫使法院考虑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试图作出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判决,使判决具有社会妥当性,而这样一来势必要变更法律规定,即为了确保判决的社会妥当性而损及法的安定性。
如日本《借家法》规定房屋租赁契约期限届满,如果属于出租人“自用及其他正当理由”,可以收回房屋,但日本战败后面临极度住房恐慌,出租人收回房屋之后承租人很难再租到住房,因此法院在对借家法上述规定进行解释时,认为在判断出租人要求收回房屋是否有“正当理由”时,不仅考虑出租人一方的必要,还应考虑承租人一方的情况例如能否很快找到住房等。这样一来,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出租人要求收回住房的请求都不被法院认可。
民法教学 篇6
[关键词]诊所法律教育 民法教学 主动性
[作者简介]宋莉(1979- ),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陕西 西安 710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不动产异议登记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以房屋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KJ067)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09-02
苏力曾说过:“中国法学院所提供的知识有许多并非法官所需要的,而法官所需要的又非法学院所能提供”,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国的法律教育和现实的脱节。随着中国法制的日趋完善,对法律学科相应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要具有专门的法律职业素养,法律知识、法律语言、法律思维、职业信仰、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等构成了法律职业素养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具有全方位的素质和技能。因此,教学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一、诊所法律教育与中国传统法律教育的关系
诊所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师生对标准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已经落后于美国社会对法律学生的要求,诊所法律教育的出现恰好符合当时美国的社会需求。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借鉴了医学院学生诊所式临床实践的方式,法学院学生则在“法律诊所”里,在法律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为当事人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和解决案件法律问题的各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技术、法律职业思维等培训,诊所法律教育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是一种必要的法律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上很快地进入“法律人”的角色。
中国传统法律教育与诊所法律教育都是法律教育的方式,它们都能够让学生学到新的法律知识,二者在法律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1.教育的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法律教育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法学理论知识为核心,包括概念、原则、制度等,尽管在法律教学课堂,教师也会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来授课,但最终仍然会用理论知识本身来解答案例,即传统的法律教育要求学生先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案例把他们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个过程是先有理论再有实践,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传统教学始终认为不先掌握理论知识,就无从联系实际,很少考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诊所法律教育则认为实践是诊所法律教育的核心,学生通过具体办案,寻找法律问题,学习法律理论,并分析它,然后运用到案件当中,最终理解该法律理论。具体案例对学生有着全面的要求,除了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技巧和方法等。
2.教育的环境差别很大。中国传统的法律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讲授,或引入模拟法庭教学的方式,或到法庭旁听案件进行现场法律教育。诊所法律教育的教育环境是非常广泛的,它是实践性教育,可能在课堂上讨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整理材料、思考问题、会见当事人等;也可能直接参与庭审活动,当代理人或任辩护人;还可能在校外取证,获得案件所需要的物证、证人证言等。相比较而言,诊所法律教育的环境广泛,传统法律教育的环境单一。
3.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不同。中国传统的法律教育以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知识为主,学生是传统法律教育的接受者,而法律教师则是教育的主动者。诊所法律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动者,他们要解决所接案件中所有的问题,接案、了解案件、取证、准备代理词、辩护词等各种法律文书、出庭、辩护、结案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主动迎接各种挑战,法律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指导作用,不具有主动性。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教育方式主动性主体不同,但主动地学习知识,带着问题去学习,其效果要比被动去学习的效果好很多。
二、民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民法学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法律的课堂上总是有一种一成不变的规范体系约束着民法学的发展,这种规范体系试图想解决每天都在变化的生活中所有的人身、财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也用这种理论体系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但是学生到了社会上会发现,以前所学的典型案例很难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使学生在理论和现实中无所适从。
现在的民法学教学仍然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并不以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一,民法学的开设主要是以部门法划分的学科和民法基本法为标准,并不以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标准来开设民法学;第二,民法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以传授该课程的体系以及围绕该体系的法律理论和相关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为内容;第三,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民法学也有了新的挑战,特别是涉及财产类的法律制度,例如物权、债权,也要开设一些比较法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创新能力,但是现在的民法学教学却忽略了这些;第四,民法学教学也吸取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等,但是这些教学的方式往往也都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讨论,缺乏在真实环境中整体的教学环节,并不以培养学生成为法律职业者为目的。
三、诊所法律教育与民法教学的有机结合
民法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系统的民法理论知识,而且要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同时掌握民事法律职业者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这些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获得,诊所法律教育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
1.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应用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民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中国社会经济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同时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民法条文的增长速度令人震惊,学生在学校不可能学完所有的民事法律制度,老师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民法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使用法律才是法律教育最为重要的。诊所法律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处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寻找相关民事法律,并分析、解释、使用它,这些都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互动式教学达到的。诊所法律教育要求民法课的学生从办案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法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法律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应用,同时注重对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要学生学会像律师一样去思考问题,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注重学生对法律执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民法教师只在这种教育方式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3.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民法教师从法律援助中心选取既真实又适合学生的案例。将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老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办案的始终,但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去经历,无论是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是对与人相处的艺术,学生都在此过程中亲身感受,既达到了诊所法律教育的教育目的,又援助了那些需要被社会援助的人。
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的课程,其中以北大、清华等7所高校的法学院最具代表性,它们开创了诊所法律教育的先河。实践证明,诊所法律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状态,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诊所式的民法教育模式,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法律理论知识,它会促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去理解法律的精髓,更好地应用法律,并且处理好与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是民法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J].法商研究,2004(3).
司法背景下的民法教学改革探究 篇7
一、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的现状和原因探析
1. 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现状
在司法背景之下,国家不断推出新《民法》,致使民法教学增加了新的教学任务。且司法考试中民法占据非常大的比例,也对司法考试的成绩有着决定的影响,从“得民法者,得司考”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民法》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并且, 《民法》涉及的内容可谓是纷繁复杂,结构体系也是非常庞大,所以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民法占据了大量的课时,通常教师需要两个学期课时的安排才能将民法课程内容讲完。
毫无疑问,这对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是极具挑战的任务。加之《物权法》与《债权法》《专利法》的变动更增添了教学难度。
另一方面,目前司法考试一般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将以往的考试重点和难点讲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与民法精神背道而驰的。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对民法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对处理实务的能力。
2. 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脱节的原因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无论是民法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教师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接受新知识,但是这样就完全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思维方式和模式逐渐形成了定式,最终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这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民法教学中的运用,很难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或者解决问题。
司法考试通过案例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民法实际教学过程来看,民法凭借着自身内容和体系的庞杂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极易导致教师只能有时间将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无法通过案例的分析进一步剖析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是属于被动接受者,在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上都有所欠缺。
二、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的改革措施
1. 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法律的不断变革和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法律职业的细化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依据现阶段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单位,理论研究部分与司法实践部分主要是两种形式。因此,在法学本科新生学习法学之前就可以根据其个人喜好和就业定位,将法学的教育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不过,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法学本科学生学习的第一学年,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是划分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在法学学习的初期,教师应以基础知识讲授为主,专业引导为辅。经过一年学习之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并结合一年的基础学习,再次选择专业方向。
就理论型学生而言,应重点培养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实践型学生而言,就需要偏向案例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作出科学的判断。
2. 优化课程设置
2008年开始,普通高校第二年应届毕业的法学本科生可以当年就报考国家司法考试,即法学本科教育的时间为四年,但是由于司法考试政策的改变和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环境的影响,实际的教育时间变为三年。根据这种情况,法学本科教育课程就可以设置“2 + 1”模式。
“2 + 1”课程设置模式就是在民法本科教育开始两年,按照各高校民法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重点将注重理论和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侧重民法基本理论、概念和制度的学习,如此就加强了学生民法理论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为其他法学课程学习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民法教育的最后一年,高校应当根据参加司考的学生的情况,设置一些与司法考试或者与法学事务紧密联系的课程作为选修课,便于提升学生在司考中的应试能力。
3.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
学生的素质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教师的素质同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高校法学院系的教师队伍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较少参加司法实务,导致法学教师在实践经验上有所欠缺。这样就容易出现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司法脱节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民法教学的课堂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司法考试的成绩。司法考试改革之后,考试的内容不再只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对学生运用司法知识的能力考察,这就要求教师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民法的教学中就需要建立健全师资队伍。教师不但要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基本的法学素养,进而通过教师的能力来促进民法教学的改革,使教学的内容得以优化。最终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司法考试中灵活地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民法考试的大纲是现行民事法律,考察重点包括民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考察范围既有针对性考察,也有综合性考察。针对司法考试的特点,民法教学就需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缺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应与司法考试的目的一致。具体来说,民法教师备课时就需要熟悉与司法考试相关的内容和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吸收和理解与司法考试有关的知识。经过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民法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而,民法教师有必要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课堂中。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事法律规范不断完善,本来就知识丰富的《民法》又增加了更多的新内容,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是教师主导性的课堂模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司法教学与司法考试存在脱节的现象。在司法考试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民法教学作出改革,可以通过实践型和理论型的分层次培养和“2 + 1”课程设置模式来改革民法教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同时民法教学还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案例教学等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司法考试中运用司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维护人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同时,在法学的教育中,《民法》也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司法背景下民法教学现状出发,同时简要分析民法教学脱节的原因,最后就民法教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论实践型民法教学模式的构建 篇8
一、民法教学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在民法教学中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是由该课程自身性质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决定的。民法学是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和典型案例的剖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民法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在民法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应仅停留在原则的范畴,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得到充分体现。只有采用适当并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民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看、听、说、写、做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自身潜力,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目的。
2.民法学教学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是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法学教育既是一种人文教育,又是一种真实的职业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必须考虑司法实践的需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许多实习后返校的学生反映,各法院中最忙的就是民庭法官,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审理大量的案件。在认真地审视这些案件并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后,学生们发现,由于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和个案的千差万别,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明确肯定的法律规范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显得有些模糊或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而要把法律规范和社会现实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需要理性的思维能力,还需要许多的书本和法律条文以外的功夫。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从学习民法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被要求像民庭法官或主办民案的执业律师那样思考,学习如何具备独特的思维能力,如何理顺错综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何搜集并分析与个案相关的事实材料,如何与各种有关人员打交道,如何制作各种民事法律文书,如何出庭发表民事代理意见或出具判决意见等。同时,他们还应逐渐树立深厚的人文精神,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不拘泥于具体个案的界限,不拘泥于机械地运用民事法律条文,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民事法律规范。这就需要通过实践型民法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形成体系化的法律职业技能和有理论深度的法律思维模式,加强对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民法教学应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型民法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真实或模拟案件的“体验”、“模演”与“实做”,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课堂配角转化为实践知识的主动汲取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具体来说,应当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组织见习、模拟法庭、诊所教学和专业实习等活动,构建多种形式并存、贯穿民法教学过程始终的实践型教学模式。
所谓“体验”,属于认知型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指定期或不定期带大一学生到实际应用民法的不同部门(包括法院、律师事务所和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等)见习,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形形色色的民事案件,明确民法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应用价值。在不同部门的见习中,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应各不相同。如在法院见习的主要方式是旁听庭审。学生可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明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各方代理人选择的切入角度、法官就特定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规定及判决依据等。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与法官或代理律师就案情交谈或座谈,探讨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在律师事务所见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辅助律师处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文书,熟悉案件的代理步骤和代理律师对各种案件的处理方法,为专业实习和正式执业奠定基础。而在社区法律服务中心见习的主要方式则应是向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并可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所谓“模演”,属于操作型实践教学的范畴,指在校内斥资建立模拟法庭,组织大二学生根据在法院、律师事务所获得的经验,组织开庭活动,就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民事案件进行模拟审理,或就法律关系复杂并存在争议的民事案件展开对抗式辩论。在学生以真实或模拟的案件为素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案件的选择、角色的安排、排练的组织和庭后点评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熟知案情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对案件的分析意见和代理(审理)思路,并充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支持自己的观点。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该活动,可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组讨论,由学生分别模演。在每次模拟庭审后,教师都应归纳、点评,必要时可向学生提供个别指导,以便学生不断提高。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实战环境,有利于学生逐步训练地掌握民法中有关的疑难问题以及审判程序,可促使学生在亲自完成代理或审判、体验法律运行的全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中学会综合运用,从而将书本上的民法知识转化为诉讼技巧,将理论沉淀成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实做”,属于综合型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指诊所教学和专业实习。诊所教学是在真实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直接就处于困境中的贫弱者面临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民事代理的形式向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诊所可常年开设,诊所学生可从法学专业大三学生中选拔,每期诊所的学生限定人数,学习合格者可取得一定学分。通过接待真实的当事人,接受真实的委托,办理真实的案件,提供真实的服务,解决真实的纠纷,可以真正领悟职业道德的内涵,逐渐掌握执业技能,形成较完善的法律人格。在理论学习与法律实践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充实和快乐。专业实习是大四学生在法院、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或社区法律咨询服务部门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与法官、律师、法律顾问或法律咨询服务人员共同工作,承担民案审理、代理或咨询服务的部分或全部工作任务,更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实现执业技能与司法实践的“零距离”接轨。民法教学大纲应就上述实践教学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保证其切实执行。
三、民法实践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帮助学生将其自身的潜力尽可能地开发出来,才能使学生在开放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采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民法学教师不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能够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和教学中的种种挑战,而且要在知识、能力和经验等方面有足够的实力,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
1.民法教师应具有以学生为本的正确理念。 在从事实践型民法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去做,承担起负责地从实践经验中学习的责任,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教师自己则起到适时、适度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学友般的平等交流关系,尽可能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指导过程中与学生成为平等的讨论者和分析者,从而真正了解并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并侧重考虑案件事实和教案的关系,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具体指导,达到因材施教并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的目的。例如,在组织模拟法庭时,教师应以平等的案件参与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准备角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出问题,引出各种可能性,引导学生对案件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材料、有关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诊所教学中,教师应居于建议者的地位。除非学生的决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决定和选择。在实习中,更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求真、求实,努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民法教师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并具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和较强的驾驭实践型教学的能力,以便自如、有效地向学生提供指导。首先,教师应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在系统掌握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师不仅能将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且应当经常进行继续教育,学会熟练检索和处理新信息,不断扩展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从而能够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并具有理论高度的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 其次,教师至少应有一年以上的实际办案经验,并定期到法院民庭参加庭审或到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在与学生一起置身于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像真正的民庭法官或执业律师那样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和强化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讲授职业道德;不但要就专业技巧言传身教,而且要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那些尚未学习过的法律,分析解决从未碰到过的问题,关注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师应具备并不断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在诊所教学和专业实习这些真实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会遇到许多从未学到的或虽曾学过却从未想到过如何在实践中使用的、甚至根本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法律问题。要像真正的民庭法官或代理律师那样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已拥有的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充分利用这种传统课堂教学忽视或无法提供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自身的灵活应变能力,恰恰是每一位教师要在实践型教学中完成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最后,教师应具备公正评价能力。教师应适时并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使其有信心担任不同角色,在模演和实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在学习民法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会更为牢固和持久,才能真正学会法律思维的方法,获取执业所需的各种技能,锻炼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摘要:对法科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可采用模拟法庭、诊所教学等方法,构建起贯穿民法教学过程始终的实践型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和较强的驾驭实践型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实践型,民法教学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试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法学家.2003(6).
[2]焦富民.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法学教育的改革[J].法学家.2003(6).
[3]章皓,陶容.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环节中去[J].中国讲师学院学报.2001(12).
[4]朱志媛,刘道义.试论高校的创新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5]邵军,肖建国.法学院校内教学实践环节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S0).
[6]李海燕.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环境设计构想[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民法教学 篇9
一、《民法》新课程标准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6号文) 中提出, “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此要求下, 传统的《民法》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亟需改革。新课程标准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民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1.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法课程是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其开课时间是一年级, 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新课程标准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 将原本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确定, 将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项目任务的解决来进行,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更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学习情境, 每个情境之下又设立项目任务, 广泛采用六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 对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和民事纠纷的解决进行介绍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了解民事法律关系领域中的基本原理, 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方法和依据, 并能解决民事法律纠纷。整个课程的理论教学以解决项目任务为主要实施过程, 学生接到任务后进行分组、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 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3.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入学之初自信心相对缺乏, 大部分学生怯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 部分愿意表达自己的学生其表达能力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任务的讨论、解决, 鼓励学生形成法律思维、形成自己的看法 (观点) , 并能够通过收集、消化资料获取有用信息, 用于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能有条理地表达。24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能够使得绝大部分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并通过重复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下, 课程教学场所为固定教室, 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 教学方法上也采用的是讲述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但教学场所单一,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但由于课堂教学地点和教学模式的限制, 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
1.“教学场所多样化”流于形式。一直以来, 教室就是固定的教学场所, 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都在教室里完成, 教学场所单一。近年来, 许多专业进行教学场所多样化改革, 将教学场所搬到厂房、车间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法律专业就业面向较为特殊, 只能选择律师事务所或模拟法庭等场所作为新的教学场所, 且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进行的教学都是综合性的案件分析与解决, 需要学生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法律知识学习经历,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体系。而《民法》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其开设时间是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 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培训背景, 更谈不上专业知识体系。如果照搬别的专业的教学经验, 机械地将本课程的教学场所扩展为律师事务所或模拟法庭等地点, 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边做边学, 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2.案例教学法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案例教学法是法律专业教学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过去的教学实践证明, 案例教学法在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民法》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初学者, 对于那些源于生活的综合案例, 他们没有能力进行分析。教学案例往往内容单一, 仅仅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所编写, 过于枯燥, 且案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 可信度相对较差。再加上大部分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 多采用“教师介绍案例→学生思考→解决案例问题”的三步骤教学, 未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应有的作用。
3.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多年, 各课程教学也在进行不断改进, 但很多改革仅仅是注重形式上的课堂互动, 并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为主体多体现为各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发言等。其中, 回答问题多用于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后做出回答, 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讨论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思想的碰撞, 但由于课堂组织的缺陷及忽视小组成员个人力量的发挥, 往往流于形式。
传统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能满足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再加上法律专业的教学特殊性, 更需要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
三、新课程标准下《民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民法》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能够掌握民法知识, 学会认定法律事实, 解决纠纷, 并在学习中逐渐养成法律思维, 习惯使用专业语言,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民事纠纷本身又是法律纠纷中最常遇到的类型, 民法是法律从业者使用最为频繁的法律部门, 课程教学就必须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民法课程教学应以学习情境设计为主线, 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 培养学生专业术语的使用。
(一) 教学场所多样化
学习情境是在学校内仿真法律职业环境中对真实法律过程的教学化加工, 以完成某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跳出教室这一固定场所, 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教学, 而综合性的案例分析或模拟审判又不适合初学者使用, 故本课程在仿真或真实的教学场所进行时, 多采用学生观摩、提问的方式进行, 辅之以一定的动手操作。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而言, 法律职业是个令人向往但又敬畏的职业。为了更好地完成“将学生领进法律之门”的任务,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将现场教学作为首要手段, 通过与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法院等行、政业联系, 利用“法院开放日”等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法律职业工作场所。律师、法官作为现场教学的老师, 为学生讲解律所、法院的部门设置以及主要工作内容甚至是一些休闲放松的活动;学生则可利用现场教学与律师、法官面对面交流, 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律职业, 并对该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职业自豪感。但是, 这样的教学不宜重复进行, 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中只能使用一次, 且应在课程开设初期进行。
学生虽然还不能解决综合性法律问题, 在实际案例中却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本课程在教学中, 利用“法律援助中心”这一集实训基地与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平台, 充分开展教学活动。在法律援助中心,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咨询当事人接待、咨询内容记录等任务, 对于一些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案例, 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 提出解决方案。涉及到诉讼的案例, 学生还可以帮助准备文书、整理资料, 参加法庭旁听。这样, 在真实的教学场所, 学生直接接触实际案例, 通过个人努力、团队合作等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
(二) 不断改进案例教学法的使用
案例教学法作为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广为使用。民法课程在教学中, 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 在传统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案例教学。
首先, 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场所, 在带领学生赴校外实训场所现场教学前, 预先与校外教师联系, 从法院、律师事务所历年案件中筛选出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民事案件, 以便在现场教学中结合参观场地, 向学生讲解案件内容及法律关系。其次, 重视书面案例分析的训练。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相关案例以书面形式分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将案例分析整理成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 可以查阅书本、法律条文等相关资料。这样的案例分析训练旨在锻炼一年级学生查阅法条、理解法条的能力, 同时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为法律文书撰写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 以法律援助中心为平台, 以真实案例分析为载体,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参与接待当事人, 听取当事人的案情陈述, 从中筛选、记录有用信息。对于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案例, 可以直接答复当事人, 对于复杂案例, 鼓励学生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再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并和学生一起分析需要改正或完善之处, 得出解决方案, 并由学生负责与当事人联系, 作出答复。对于需要进行诉讼的案件, 主要由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具有律师资格的老师承担, 学生作为老师的助手, 帮助收集证据、制作文书, 并参加法庭旁听, 真正地体验案件解决的全过程。这样的案例分析教学融知识学习与实践为一体, 案例真实,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新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1. 小组讨论法的使用。
在使用小组讨论法进行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将课堂任务更加细致地分解,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相对独立地承担任务。首先,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分解, 应尽可能地考虑课堂教学特点, 教师预先模拟课堂教学过程, 将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点逐一分解出来, 并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或任务。其次, 对于学生课堂任务的设计, 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讨论、发言、书面报告等任务分配给小组成员后, 要求各个成员各司其职, 并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也能防止个别学生“浑水摸鱼”。学生上交的书面报告, 应列明小组成员及分工, 并将讨论过程中的原始材料一并上交, 以便教师评价每一位成员的表现;而小组成员的总体评价则是根据小组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进行, 使得学生既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也要注重团队协作。
2. 项目教学法的使用。
项目教学法多在民法分论中使用, 以遗嘱继承为例, 教师首先将教学内容按照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进行分解, 分别设计五个项目任务, 要求承担任务的同学通过对书本知识和法律条文的查阅学习, 为每个项目中的当事人选择最适合的遗嘱形式, 并根据自己的选择为当事人草拟一份遗嘱。在任务完成情况的展示中, 每组的展示人还应当说明其选择的遗嘱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展示环节之后, 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本组及其他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讨论评价, 最终完成课堂学习。
作为高职法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民法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 民法的教学又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甚至是专业的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目的, 注重体现职业性。教学组织上, 将民事法律基本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 创新性地以学习领域情境为教学单元, 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基础, 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将理实一体化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完整地使用学做结合、专项实训、法庭旁听、法律咨询服务等教学全过程, 使学生完成知识储备、专项动手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锻炼等学习、提升过程。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 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改革, 教学场所更加多样化, 传统教学方法应进一步改进, 并不断进行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民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11) .
[2]龙昱, 江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研究[J].商情, 2011, (24) .
[3]徐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职教论坛, 2010 (33) .
民法教学 篇10
案例一
在讲物权法时,对于担保物权,需要给学生们介绍一下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使之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担保物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能解决什么现实问题,这是学习和理解担保物权的前提。学生们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那么学的知识就是死的。因此,我将这一部分内容列进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如果我按照教材对担保物权的功能进行一一列举,势必陷入理论的说教,学生们就会不感兴趣,收不到好的效果。于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启发式教学,反复修改了教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问,课堂效果非常好。下面我结合教案来谈谈我的做法。
首先,我通过这样一段话引入这一话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其中物权法中的所有权制度明确了物的归属,这就为物的交易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因为所有权制度明确了某物归某人所有,这就为该人处分该物提供了权利依据。我们还了解到,在商品经济社会,虽然要明确物的归属,但这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赚取利润,使财产增值,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钱放在自己家里,是不会生蛋的;只有通过物的流转、通过交易,才能使我的钱下金蛋,使我的财产增值。因此,交易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那么,要交易,必然得与特定的人发生交易关系,交易关系在民法上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合同关系,债的关系,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接下来,我设问“债权人和债务人,你更喜欢充当哪个角色?”学生们的回答各不一样,有的说愿意做债权人,有的说愿意做债务人,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在杨白劳的时代,当然大家是想做债权人;但是在文明社会,债权人是很不好当的,债权人从成为债权人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忧虑之中。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买卖合同,来分析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为什么会一直处于忧虑之中,债权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于是,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案例:甲公司销售棉花,乙公司是一家棉纺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需要棉花。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棉花的购销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先向乙公司提供棉花10吨,每吨1万元,乙公司验收后2个月内付款。后来,甲公司如约向乙公司提供棉花10吨。甲公司如约履行后,就成为了乙公司的债权人,对乙公司享有10万元货款的债权。
案例介绍到这里,我适时提问:“甲公司作为债权人,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学生们回答是担心债务人乙公司不付款。
我又问:“为什么担心呢?”这一次学生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会儿,有人在小声地议论着,我就让他们站起来回答。然后,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只能请求对方为给付,而不能直接支配对方的财产,债权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乙的履行。正是因为债权的能否实现不完全取决于债权人本人,自己无法控制其结果,所以债权人才会担心。如果债权的实现能像物权的实现一样,仅依债权人自己的行为就能实现债权,那他就不会担心了。”很多学生点了点头,说明他们理解了这一点。
接下来,我问:“如果乙公司后来拒不付款,那么甲公司该怎么办呢?他能不能跑到乙公司把乙公司的财产搬走抵债呢?”有了上个问题做辅垫,学生们几乎都回答不可以,因为那是侵权行为;他只能起诉到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后,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我又问:“那么是不是只要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甲公司的债权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甲公司就高枕无忧了呢?”这一次,学生们没有立即回答,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大胆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我进行了总结:“当然不是,即使甲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甲公司的心还是不能放下来。其一,如果乙公司同时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且所有债权人的债权总额超出了乙公司的财产总额,此时,所有的债权不可能同时实现,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根据破产的理论,因为债权的平等性,所有的债权人的债权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破产时,就要按照各债权的比例来进行清偿。此时,甲公司的债权并不能够全部得以实现。乙公司清算后,就不存在了,甲未实现的债权也就永远不能实现了,他当然不可能高枕无忧了。其二,债务人的财产处于不断地流动中,债权确立之时,可能债务人的财产充足,但债权需要实现之时,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严重恶化,财产出现不足,而且债权不具有追及性,不能追及到财产所在,来实现债权。这种情形也会使得债权人愁上加愁。”
总结完,我接着说:“上面这些都是作为债权人最最担心的地方。那么这些担心,会不会使人们在交易时有所顾虑,从而降低交易的信心呢?”学生们又一次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会。”
我进一步问:“那么法律能不能提供一些途径,消除债权人的这种担心,从而增加人们交易的信心,促进交易的成功呢?”这一次,我没有等学生们回答,说:“当然能,这就是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制度。通过债的保全和债的担保制度,就能保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担保债务人债务的履行,从而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其中债的保全制度,你们到下学期将会学到,在这里,我就不再提了。我们来说说债的担保制度。所谓债的担保制度,就是担保债权到期能够实现,担保债务到期能够履行的制度。它可以进一步分为‘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人的担保指的是保证,金钱担保指的是定金,物的担保就是担保物权担保,它就是为了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确立的一种物权制度。下面,我们就看看,担保物权是如何实现担保债权人债权的。在上例中,甲乙在签订合同时,甲为了防止乙到期不支付货款,要求乙以其一套生产设备设定抵押权,并且进行登记。这时,如果乙企业到期不支付货款,甲企业就可以与乙企业协商或者申请人民法院,拍卖或者变卖该套生产设备,用换得的价款来实现自己的债权。此时,只要该套生产设备价值足够,甲企业上述担忧便可一一排除。首先,抵押权是物权,具有直接支配性,如果到期乙企业不能清偿债务,甲企业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拍卖该套生产设备,不必借助于乙企业的行为。其次,如果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因为甲企业的债权是有抵押权担保的债权,优先于一般债权,甲企业的债权可以就抵押物的变价优先实现;即使是在乙企业被宣告破产时,甲企业也享有别除权,可以将该生产设备从破产财产中提出,单独实现抵押权。再次,乙企业将该生产设备转让,根据物权的追及效力,甲企业仍可以追及至物之所在,来实现抵押权。”
最后,我进行了全部内容的总结:“这就是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它在于为交易提供担保,从而促进交易的完成;同时对债务人而言,在不丧失担保物所有权的前提下,获得了一定期间内的融资。”课后,我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发现学生们都理解了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及其适用的具体情形。
这是我在教学中运用得很不错的一个教学案例,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有针对性地设问,引起学生们思考,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对于引导学生们在具体事务中理解抽象的理论问题,效果是非常好的。
案例二
在讲债法时,对于债的保全部分,为了使学生们在刚接触到这一事物时,对于其含义、作用、适用情形和种类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我还是结合一个简单的案例,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达到目的。
我先给学生们设定了一个案例:甲向乙借了20万元,约定了偿还时间。可是快到偿还时间时,甲对还钱的事,闭口不提,却把自己的彩电等值钱的家电低价卖给自己的哥哥,并且将自己的房屋赠与自己的妹妹,同时甲还免除了丙(其表弟)欠自己的5万元债务;丁欠甲10万元的债务,已届清偿期,甲也不主张自己的权利。对于甲这种为了逃避债务而转移财产的行为,乙感到很受伤,找甲理论。甲说:“我虽然欠你钱,但这些东西是我的,我爱怎么卖就怎么卖,别人欠我的钱,我想不要就不要,这是我和他们之间的事,你无权干涉!”
案情讲到这里,我先问了学生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甲的行为讲诚信吗?”我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回答不讲诚信,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债的保全这种对债务人行为干涉的行为不是不合理的。正是因为债务人的行为不诚信在先,所以对这种不诚信的行为进行干涉,是合情合理的。
学生们的回答是不诚信。我点了点头,又问:“甲的行为会不会危害到债权人乙债权的实现呢,为什么?”我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甲的行为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危害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因此,法律有必要在此时赋予债权人一定的权利,从而干涉这种行为。学生们的回答是会,并讲了理由。我进行了总结:“因为债务人自负债之时,其所有的财产就变成了债务履行的一般担保,是为责任财产。责任财产的多少是债务人清偿能力大小的体现。案例中,甲的行为必将导致其财产的不当减少,财产的不当减少必然造成其清偿能力的下降,该下降必然会威胁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在前两个问题做了辅垫后,我顺势提出第三个问题:“此情此境下,法律应不应该构造出一种制度,使债权人在此情此景下有所作为,确保自己债权能够得到实现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应该。我的目的达到了,通过上述三个问题,学生们认识到,债权人此时对债务人与第三人行为的干涉,是有法理依据的。
我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构造出一种制度,使债权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权利获得救济,显然对于债权人而言,是不公平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此情此景下,债权人可以行使两项权利,确保自己债权的实现。第一,他可以通过行使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甲对丁的债权,以使甲的财产增加,使自己的债权的实现有一定的财产保证。第二,他还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撤销甲故意把自己的彩电等家电低价转让,将自己的房屋赠与他人的行为、免除自已的债务人的债务的行为,以收回甲的这些财产,使乙自己对甲所享有的债权的实现有一定的财产保证。这两种权利的行使,就属于债的保全制度。即当债权人的不当财产处分行为危害到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法律便构造出债的保全制度,通过赋予债权人两项权利,确保其债权的实现。”
最后,我对整个案例进行了总结:“通过这个案例要求大家掌握以下三个知识点:第一,是债的保全的概念,即债权人为确保其债权的实现,而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的一种手段;第二,债的保全包括两种权利;第三,债的保全是债对第三人发生的效力,这是债的相对性的一种例外。”让学生们理解这三个知识点,是我结合案例设问的目的。通过具体的设问,我达到了这个目的。
结语
在这两个教学案例当中,设问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有针对性的设问,留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出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理论性内容的教学。对于抽象的理论,进行层层递进的有技巧的设问,引导学生们自己领会理论的内涵,与填鸭式教学相比,其优越性还是非常大的。
摘要: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 针对抽象的理论性问题, 可以结合案例, 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技巧的设问, 进行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促使学生自己领会理论的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两个真实的教学案例, 探讨了设问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民法教学 篇11
关键词:联系;民法规则;民法原则
法律后果、构成要件组成的法律规则就是民法规则,其特征是具体明确。而民法原则主要体现了经济基础的特征、民法的本质,是判断民事行为、抽象价值的重要准则。在民法的全部领域都可以使用民法原则,而民法规则则适用于民法的特定领域。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应用中提供便利,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判决。
一、民法規则与民法原则的内在联系
在民法领域范围内,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都适用,他们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促使两者之间存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在审判时两者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的裁量
文字和语言等方面的局限,使得法律体系自身的主要意思在表达上,无法全部准确、清晰的、完善的表达,而且也没有使用文字来完整的记录民法规则、民法原则,在具体的审判案件过程中就要求法官自由裁量,根据原有的法律基础进行参考,对于裁量的范围也不是无限的扩大,有理有据才是参照的标准。审判也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里所表述的字面意思,若是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来审判,就很容易产生越权的问题。这一缺陷在法律体系中已经存在,所以在审判案件的时候,立法者就赋予了法官相应的自由裁量权力,并对法官的这种权利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完善立法,实现明确法律体系自身的目标,保证在案件的审批过程中法官可以有法可依[1]。
(二)两者都具有民法精神
追求正义、遵守道德、解放人性是民法精神主要表现的特征,在对案件进行审判的过程中,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都要求法官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而且审判的结果也要与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相符合。保证在审判案件结束之后,整个审判的结果可以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并防止公民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正确的引导公民做出合法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做出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活目的。以此来激发出民法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使更多的社会公民养成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实现民法的根本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维护。
(三)在整个民事立法过程中两者都可以体现出来
被人们所熟知的民法法律中的婚姻法和物权法这两部法律,都需要通过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进行指导才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在个别案例的审判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公正、公平的法律本质,法官在审判时还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的考虑,所以在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时候,印度刚基于相关的法律规则,同时结合相应的法律基本原则,从而保证社会各界对审判的结果产生认同感,达到其理想的社会价值观的实际需求。另外通过这种全面考虑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的方法可有促进法律公信力的强化[2]。
二、民法规则与民法原则的主要差异
(一)使用方式方面的差异
在使用民法规则的时候,主要是裁定个案的时候使用该规则,由此可以看出既定的事实是民法规则规定事实的要求,也可以说民法规则规定的事实是有效的,并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可以参考民法规则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若是民法规则在制定的时候不能按照事实来规定,那么在审判中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法律作用。与民法规则相比,民法原则在使用的时候,在不同的案例中具有不用的适用度,而民法原则的适用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指导裁判个别案例的作用,在这时其他的民法原则会因为在适用度较高的原则下而发生失效现象。所以在比较特殊的个案中,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会因为案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适用度的情况[3]。
(二)适用范围方面的差异
根据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各自的内容来看,其不同的法律内容就决定了两者在适用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较为抽象、以及较强的概括性特征决定了民法原则的适用范围较为宽广,在民法的所有领域都可以使用该法律原则作为审批依据。而较为明确具体的民法规则内容,就决定了其在适用的时候,只是对某种具体的民事行为、特定类型的民事关系比较适用。
(三)内容方面的差异
民法规则、民法原则两者在内容方面具有不同之处,差异较为明显。民法规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部分,即法律后果、构成要件,且这些构成要素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明确性,极大的限制了审判者的自由裁量权。然是与民法规则相比,民法原则的主要内容中就没有法律后果、构成要件,也没有做出相关的说明,民法原则的内容相对比较而言更加抽象、更具概括性,所以在使用民法原则的时候,审判者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要补充相应的社会价值观等内容[4]。
(四)作用效果方面存在的差异
与民法原则相比而言,民法规则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而且在实际使用这两种法律标准的时候,依照民法规则来形式裁量权更加贴近法律要求,而使用民法原则则容易发生偏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民法规则和民法原则之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存在相互区别的关系。只有深入认清两者在使用方式、适用范围、内容、作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够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判决结果,从而维护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崔建远.编纂民法典必须摆正几对关系[J].清华法学,2014,06:43-53.
[2]郭少飞.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郑州大学,2015.
[3]马黎.民法目的性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曾聪俐.原则与规则之间: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适用——从两则案例谈起[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7:94-97.
作者简介:
朴秀妍(1993.03.30~)女,朝鲜族,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民法。
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 篇12
一、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联系
民法原则是民法规则的基础和前提, 法官在对某件案子进行审判的时候可以根据民法原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裁定, 由此可以看出, 民法原则比民法规则要更加完善和成熟, 它可以很好的弥补民法规则中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具体来说, 二者有几下几点共同之处:
(一) 在民事立法的过程中,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起到贯穿作用
民法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贯穿于所有的民法制度中, 对相关的民事法律的建立都起到了给予指导意见的作用。比如在第三者与原配争夺死者遗产案中, “公序良俗原则”成为法官判案的关键依据。因为在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中, 原配所拥有的合法权益是“第三者”所不能比拟的, 后者在道德层面上至今还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原谅。因此法官在对此案进行审理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主流价值观念, 更要对原配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毕竟原配才是死者遗产的合法继承人。这一判决不仅符合法律上对原配的权益进行保护的规定, 更符合道德上公众的主流价值观念。在增强法律公信力的同时, 也体现了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在民事立法中的重要作用。
(二)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本质上都诠释民法的真谛
民法的精神, 是释放人性的自由, 遵守道德的约束, 实现对正义和光明事业的追求。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在这方面对法官的工作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范和管理, 因为法官是一件案子当中权力的执行者, 是能掌握人命运的生死判官, 因此在审判的过程中,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对法官的行为有着一些要求和限制, 不仅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要符合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下,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从而达到审理案件不仅是警示世人的作用, 而且希望通过对案件的审理达到教育世人的积极效果, 这是民法制度建立的目的, 也是民法制度的精神和意义所在。
(三)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在执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模糊性
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并没有真实的文字记录规定, 而是法官在对具体的案件进行判决时自行使用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无法用实际的语言和文字对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内容作出相应明确的规定, 一切均由法官自己来衡量和把握尺度。这是民事立法制度对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内容进行规定时暴露出的一大缺点, 没有明确的文字上的依据, 法官在行使职权时容易造成超出职权范围, 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因此, 法官的过度“自由”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事立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要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首先要规范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制度的建立, 使其有明确的法律文字依据, 这样法官在判案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才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发展。
二、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区别
二者在定义上就存在着一些区别。民法原则是适用于民法的某些领域甚至全部领域的准则;民法规则是由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组成的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则。由其定义的不同可以看出其他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二者在内容上的不同。很明显, 民法规则要比民法原则更明确并且更具体。因为概念上说民法规则是一项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则, 这说明在具体的审判过程中, 法官可以根据具体细致的法律条文规定作出相应的判决和审理, 而民法原则相对抽象化, 它只是适用于民法的某些甚至全部领域, 概念相对模糊, 没有明确、具体的构成要件。
其次, 在适用范围上, 民法原则由于涉及范围广泛, 抽象性强, 是民法的通用价值准则, 对民法立法制度的建立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基层民众对某件事情的普遍认识;而民法规则内容具体明确, 只适用于某一单一类型的民事行为或者民事关系, 内容上比较局限, 涉及的范围有限的缩小, 因此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 民法规则比民法原则的强制性要高。民法规则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基础, 法官不能擅自超越自身职权范围去挑战法律的权威, 民法规则在这方面对法官的约束性比较高;而民法原则由于界限极度模糊和抽象, 故而对法官的约束力没有那么强。法官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 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发挥自身的知识水平, 做出有利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正确判断。但这光靠法官个人的力量只能发挥出渺小的作用, 只有建立健全民事立法制度, 不断巩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加强立法工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 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相比, 相对独立。由于民法规则有着明确且具体的构成要件, 所以受用的范围较小, 而民法原则则由于概念模糊抽象, 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案例时显得较为独立。因为很多事情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在对一个人的名誉权进行审理的时候, 找不到法律上的相关依据, 但是法官还要继续对案件进行判决, 这个时候民法原则就会显示出其独特作用, 而民法规则却无法对此类情况作出相应的补充和说明。
结语
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社会制度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人们遇到和运用民事法律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 了解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的联系和区别, 对保护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 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发挥正确、积极、有效地社会导向作用有着深刻的意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建立,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达到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建远.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江汉论坛, 2014.0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