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要求

2024-11-09

本质要求(精选12篇)

本质要求 篇1

1 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目标

从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看,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不和谐等社会问题的批判中产生和发展的, 可以说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不公平催生了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 只是一种新制度较之旧制度的历史合理性的胜利。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 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 即劳动力。”这表明,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根本的不平等基础上的;这个所有制上的不平等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本前提。即使在资本主义获得高度发展的今天, 这个不平等前提也没有消失。

在这个不平等的前提下, 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不公:分配显失公正, 贫富两极分化,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正如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指出:“在文明制度的立法中看不到这种公正的影子, 随着产业的发展, 文明制度的立法只会增加人民的贫困。”“在文明时代, 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

追求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恩格斯指出:“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 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 马克思主义把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目标, 把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作为无产阶级战斗的旗帜, 提出必须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

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公平的本质所在

按照唯物史观, 实现社会公平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基础上。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和谐, 越能体现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而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自由平等的最高境界, 未来社会应是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得到充分体现的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成了“劳动机器”,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能够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分配方式最能促进生产发展, 而这也应该是一种最公平的分配方式。恩格斯曾经说过:“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的全面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恩格斯在论及社会主义生产时提出:“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这种可能现在是第一次出现了, 但是它确实是出现了。”

保证“一切社会成员”实现人的自由平等权利, 体现了社会主义所特有的真实、普遍的公平。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和超越, 实现了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生存价值的提升。虽然限于主客观条件还不可能做到“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的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的能力”, 但由于劳动者已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获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权利, 已向“尽可能全面的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的能力”迈出了一大步。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 也是公平的最高境界。在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展, 物质极大丰富, 一切阶级差别彻底消灭, 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逐渐消失, 人们才能摆脱固定分工的束缚, 在生产领域和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实现完全的平等,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 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 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3 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

公平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的利益问题, 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 共产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党, 一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出发,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这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和光荣使命, 也是党坚持长期执政的依据和强大动力。所以, 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 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党的重要任务, 这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没有公平, 广大人民就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就无法得到体现, 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实现社会公平, 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以及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关系到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且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 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 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邓小平曾说, “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 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第一, 社会主义社会具备实现社会公平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具备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经济基础,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私有制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扭曲与异化, 是社会不公平的主要内在因素。虽然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人士也提出实现社会公平的理论主张和观点, 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作过努力, 并且在社会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利益的对立决定了在这两个阶级之间根本不可能实现公平。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扬弃私有制作为真正公平的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公平原则及人与人相互平等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消灭了剥削和压迫, 实行了按劳分配这一公平的分配方式。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劳动者恢复了人的尊严, 拥有个人发展的机会, 实现了人的真正平等, 从而真正享受社会公平。

在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是衡量公平的根本尺度和实现公平的基本途径。马克思说:“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公平, 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最能促进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 是分配方式上的伟大变革。从根本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物质财富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所以, 公有制的经济关系是社会成员利益关系平等的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的公平关系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现社会公平需要经济的高速发展, 物质财富的相对丰富。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国家和社会提供了让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环境、条件和机会, 使每一个劳动者与社会生产资料紧密联系在一起, 每一个劳动者都平等地拥有社会生产资料, 从而有力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提高了效率, 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正因如此,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从源头上为社会公平提供了可能性和保障, 也证明, 社会主义公平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可能实现的真正的公平。

第二,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确立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基础。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健全民主法治, 加强制度建设, 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优势,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基础。实现社会公平是我们党的目标和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要通过发展经济、健全民主法制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统筹兼顾、整合社会,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第三, 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为我们实现社会公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思想建立在三纲五常的基础上, 强调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 这种压抑人性的和谐是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关系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我国人民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和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标准,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人为本的公平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所形成的凝聚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基础。

总之, 社会主义社会具备推进社会公平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还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 都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从最广泛的社会层面维护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公平, 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引导人们共同走向富裕文明的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摘要:实现社会公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无论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看, 还是从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看, 都体现了这一本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 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公平原则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社会关系, 为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公平,社会主义,本质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本质要求 篇2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华电集团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究竟什么是本质安全型企业?我认为,一要做到人、机、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也就是设备和环境要符合员工安全生产的需要,当然这里的环境不但包括物质环境(安全设施、环境保护等),也包括人文环境(和谐、团结、奋发上进等)。而员工应当熟悉爱护设备和环境,对设备和环境有感情;二要做到可控在控。“在控”就是对企业安全情况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可控”就是随时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三要做到长治久安。我们要确保的并不只是一时、一年的安全,而且长期、可持续的安全。

为什么电力企业要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因为电力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又是社会公众型企业,电力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一座大电厂事故很可能造成电网瓦解,导致大面积停电,给人们生命财产甚至社会稳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座水电厂大坝垮坝,会影响下游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危。同样,华电集团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也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前提,所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贺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安全生产是“第一责任、第一工作、第一效益”的理念,说明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既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保证。

用刚柔两手,写三篇文章,努力探索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客观规律

电力企业如何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搞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有什么客观规律?通过总结已往经验,分析华电福建公司安全管理现状,我们提出了“用制度约束、文化熏陶的刚柔两手,写好人员、设备、管理三篇文章”的安全工作思路,并且通过创五星级安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反违章、安全性评价等有效载体进行实践。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识到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照此长期抓下去,发电企业是可以建成本质安全型企业的。

“刚柔两手”既包括严格的制度,也包括温馨的文化;既有“要我安全”的保障,也有“我要安全”的自觉,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三篇文章”则代表安全工作的三个要素,设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人的素质是保证。

在“刚”的方面,我们强调严格按制度管理,依法依规从严治企。

公司制订了《安全风险金管理办法》、《反违章管理办法》、《生产现场规范化

管理办法》等数十项安全制度,严格奖惩、重奖重罚。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责任事

故单位一把手“说清楚”、通报批评、事

故责任人严肃处理、星级安全企业表彰、安全管理创新项目奖励、安全生产和防汛抗洪先进奖励等。

左图:福建华电漳平电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做到边比赛、边交流、边学习、边提高,激励职工钻研业务、比学赶帮、争当标兵。

在“柔”的方面,我们一是注重人性化管理,二是强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三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可以深层次地对员工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言行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主动安全意识、自觉遵章的有效手段,为此公司对建设安全文化进行了策划和推动。

公司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安全文化主题,指出生命权是基本人权,违章是安全的天敌。任何事故都会造成生活质量的降低或生命数量的缺损,多数事故都因违章造成。“关爱生命”体现了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远离违章”体现了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规律。

公司发布了包括安全理念识别系统、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安全行为识别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公司鼓励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载体,安全演讲、亲情文化、事故通报、安全警句、安全游戏等许多活动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以本单位事故案例为题材的安全演讲,使许多职工深受感动和启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如池潭电厂的亲情互动,老妈妈的一句话“我最大的心愿是一家人天天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小儿子的一句叮咛“爸爸,你开车可千万注意安全,不要忘了家中还有妈妈和我”,使大家为之动容;

如金湖电力公司的“安全

游戏”软件,将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安全制度、安全技术知识融入网络游戏中,让员工在游戏中收获安全知识;如安砂水电厂的《学规程、反违章》学习图册、《安全生产历险记》,使员工掌握了反违章知识,强化了安全意识。

在“设备”这篇文章中,我们一是加大设备整治力度。公司针对设备老化严重、火电机组前两年长期高负荷运行的情况,在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挤出数亿元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使得近年设备“非停”大幅度减少,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如古田二级大坝在发现重大隐患后,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改造,使得大坝由几近病坝恢复为正常坝。邵武电厂二台锅炉因设计问题,过热汽温严重偏低,在投入2000多万元技术改造后彻底消除了缺陷,既消除了安全生产一大隐患,也明显降低了煤耗。二是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目前已完成所有电厂的安评工作,今年将狠抓安评整改,把整改项目挂在安监网页上,在线监督,包保负责;三是强化技术监督,发挥电研院专家和各单位技术监督人员作用,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四是推行标准化检修,以检修工艺卡、检修文件包等方式,规范检修工艺、作业检修和现场管理。五是突出锅炉爆管、电气故障问题专项治理,不断降低非停。

在“管理”这篇文章中,首先是依法依规从严治企。实践证明,凡是领导班子敢于从严治厂的,其安全形势就比较好。反之安全肯定会滑坡甚至发生重大事故。三年来,华电福建公司坚持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电监会、华电集团公司出台的一系列安全生产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许多制度,比如针对反违章工作,公司2004年在永安火电厂召开了反违章现场会,出台了《违章待岗管理办法》,开展了反违章工作督查。目前已有数十位员工因违章而待岗,有的还实行了严格的违章连带考核和积分制;如为了落实责任,我们坚持实行事故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向福建公司领导说清楚制度,坚持先追究领导责任,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等措施;如为了提高督查效果,我们坚持实行突击检查及查后通报制度。其次是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通过行之有效的载体,不断提高员工的主动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实现“四不伤害”。第三是创新载体,提高管理效果。如通过星级安全企业考评,规范安全管理在组织机构、基础管理、防火防爆、设备安全、事故调查、反措安措、安全活动、安全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营造竞争

氛围。如通过“飞行”检查,既保持安全管理高

压态势,又使其他单位举一反三。第四是防微杜

渐,及时控制不安全苗头。如针对一些单位现场

管理滑坡的情况,及时在金湖公司召开现场会让

大家现场学习,同时出台《生产现场规范化管理

办法》,对值班、巡检、无泄漏、现场制度配备、定置管理、文明卫生、检修管理等做出了规定。

右图:福建池潭水电厂积极参与建设本质安

全型企业活动,通过提高检修质量实现设备的安

全运行。

在“员工素质”这篇文章中,我们着力于员工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和安全技能的提高。为了让员工知道安全规定,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避免员工由“无知”到“无畏”。我们一是强化业务技能培训,由各基层企业自行安排,以仿真机和现场培训为主。对一些业务技术带头人,由福建公司组织培训,或送到集团公司、大专院校培训。2005年福建公司举办了一系列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班,如“生技科长培训班”、“电气工程师培训班”、“安监人员培训班”、“水工水文人员培训班”等。基层企业也针对本企业的实际,开展了大量的现

场培训、技能考核、技术比武。第二是抓好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的培训,如福建公司将《安全生产法》中与企业有关的内容按“条文”、“精神”、“法律责任”进行了表格对照,供各单位学习;如对领导和基层骨干进行安全规章突击抽查考试等。今年公司还将开发“安全知识学习/考试管理系统”,进行网络考试和培训。第三是抓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闽兴水电公司#1主变在吊芯时竟然发现厂家把螺丝刀掉在变压器里面,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责任心问题,职业道德问题。因此我们在培训时要求要上好职业道德素养这一课,要求大家不能玩忽职守,要有职业操守。2006年,福建公司还决定开展“提高职工职业素养年”活动,将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

闭环、坚持、创新,不断提高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水平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电力企业永恒的工作。我认为,在创建过程中有三个关键词必须时刻牢记。

一是闭环,探索了安全生产的规律,懂得怎么做,但做了没有?做得怎么样?有哪些好的值得发扬?有那些差距值得改进?都必须落实、检查、反馈,这就是闭环管理。通过每月、每季的PDCA循环,不断地检查、整改、反馈、提高,使创建水平越来越高,逐步接近本质安全型企业。福建公司这几年在闭环管理方面首先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随时掌握基层企业安全动态,设备状况。其次是实行“突击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第三是认真开好月、季度安全分析会,会议纪要中提出的问题作为下次安全分析会的检查内容。第四是偏差控制,一旦发现重大偏差,立即提出对策,实施整改。小偏差由基层企业整改,中、大偏差由福建公司层面组织整改。通过闭环管理,安全生产逐步做到可控在控。

二是坚持。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最伟大,一是集体的力量,“聚沙成塔”。另一是持久的力量,“滴水穿石”。天天抓,年年抓,长期不懈地抓,才能抓出成效,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三是创新。安全管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本质安全。如福建公司的创建五星级发电企业活动对安全生产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安砂水电厂的安全例行工作录音系统,把班组安全活动、重大工作事项等录音并通过网络随时查询,既提高安全例行工作实效,又减轻班组负担;永安火电厂的安全奖与安全积分挂钩制度,考虑了正负激励并用、终生挂钩、连带考核等综合因素,提高了员工主动遵章、主动发现违章的积极性。

本质要求 篇3

而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最终消灭经济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结底是为了消除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制度,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从本质上体现了公平正义的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将公平正义作为自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公平正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领导人民推翻压制公正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促进社会公正创造了根本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设计和建设,都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将公平正义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持续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也都蕴含着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提出了“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些论述都在表明一个主旨,那就是公平正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臾不可分的特征和要求。

本质要求 篇4

一、农机企业不适应市场的现象

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 市场竞争越激烈, 客户对企业产品价值、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农机企业应尽快满足, 避免患上市场营销“近视眼”, 忽视用户的需求。据调查, 客户对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焦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一是产品改进不快。一些问题经销商和用户多次反映, 仍然得不到快速、彻底解决。二是产品升级步伐较慢。在我国一些地区, 用户购买对象逐渐向节能环保型方向发展, 而一些企业仍用传统的产品巩固传统市场的举措, 进入不了新的市场。三是农机农艺衔接不畅。研发、制造环节与农艺脱节, 没有按照不同区域的土壤特性、耕作规律和用户操作习惯开发出差异化产品, 满足不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出现客户购机后进行自我改进的现象。

2. 缺乏信息平台支撑。

首先, 除实力较强的少数几家农机企业信息手段基本和市场保持同步外, 多家企业信息获取方式和反应速度滞后于市场, 在信息收集、电子订单、网上交易和销售集成方面仍处于传统营销阶段。其次, 一些农机企业市场信息传输仍是“口口相传”, 受部门利益阻碍, 经过层层加工和梳理, 往往一线信息到达决策者手中, 市场先机已经丢失, 这在一些传统农机企业表现尤为突出。最后, 一些信息化手段落后的企业对部分经销商的电脑等硬件设备未能有效共享, 没有完善的信息通报机制和流程, 缺乏利用电子邮件、传真、手机信息、密集调研等基础手段提高信息高效运作的互动机制。

3. 营销资源利用率低。

第一, 一些农机企业同区域经销商地域界定不清楚, 为了生存和发展, 同型号产品拼服务和价格吸引客户, 降低了经销商的忠诚度, 甚至出现一家经销商经销数家产品的现象。第二, 随着企业产品链不断延长和丰富, 一些产品尽管型号不同, 类型、功能接近, 加上宣传策划不到位、卖点不突出, 直接和老产品用户相互冲突。第三, 配件供应问题较多。在销售旺季, 企业生产准备困难, 主机配件供应出现短缺现象;在冬麦区, 客户平均一年的耕作经营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左右, 为保证服务, 农机经销商在主机厂配件供应不及时, 转向到其他公司购买主机配件, 不能保证用原厂配件服务用户。

二、农机企业要以实际行动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企业、市场和用户等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农机企业应以实际行动顺应用户需求, 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1. 加快推进产品结构性战略调整。

产品结构调整必须把量的增长建立在质的提高的基础上, 以质的提高促进产品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一是建立新产品开发的集成机制。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和新产品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以至于没有一个企业可能庞大到独自拥有所有新技术和开发生产新产品的人才和资本。因此, 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到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商 (下转10页) (上接11页) 参与新产品开发已成为制造企业的必然选择。二是建立产品改进快速反应机制。研发和生产制造单元应建立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营销部门应建立情况反映制度, 把握用户真实需求, 对经销商和用户多年反映、多次反映以及市场经常出现、反复出现的产品问题, 采取针对性措施, 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 且经论证后限期解决。三是巩固以市场为导向的重点扶持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对大中型、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加快研发具有市场空间且政府大力支持的环保产品和节能产品。

2.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立足两个市场、面向两种资源, 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 覆盖未来经营区域的企业信息运营平台。二是健全目标体系。建立以ERP、PDM、自主研发的ECC (Enterprise Control Center, 企业控制中心) 及门户系统等的管理信息化;运用三维CAD, 工艺全部采用CAPP工具进行设计, 关键和重要零部件采用CAE (有限元分析) 分析等的产品信息化;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化, 不断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三是发挥信息化作用。按照市场规律建立信息化平台, 发挥信息收集、竞争指导、决策经营、产品销售和服务支撑等为一体的信息化效应。

3. 加强营销资源管理。

本质要求 篇5

—— 对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一点思考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义淑

解放思想,不是空想,更不等于胡思乱想。

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所决定的,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所证明了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之所以是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思辩科学,正是马克思在深入洞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并继承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结果。

客观实在与主观思想如何有效互动并达到科学的统一,毛泽东同志将东方文明积淀的深沉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有机结合,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标准,真正把握了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事物,求就是探索,是就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不仅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解放思想的问题,也准确揭示了怎样解放思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永不停息地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们依赖客观世界产生的思想或理论,永远都只存在相对性,没有绝对性。要使这种理论或思想正确适应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就必然要求人们不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外而内,然后再由内而外 — 1 —的发展过程,其最终指向是客观世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不是空想,更不等于胡思乱想。

解放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是首次,更不是新课题。在解放思想方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很多,但有一条是我们永远应该牢记的,那就是凡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行动,都取得了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凡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行动,都最终失败了,并严重地桎梏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以人民战争为主的持久战”战略;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四次解放思想活动均以辉煌的成就载入史册。

大跃进时期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文革时期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踢开党委闹革命”,这两次貌似解放思想的运动,因其严重地背离了实事求是,最终不仅失败,而且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历史的经验表明,从历时性的视角审视历史,虽相对客观和清晰,但免不了有事后诸葛之嫌;从共时性的视角近观历史,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历史前进的动力常常是诸多偶然性和必然性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对人们的认识能力而言,必然性尚可预期,而偶然性则防 — 2 —

不胜防。事实证明,解放思想活动,作为探索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艰苦历程,永远是处于共识性的历史近观之中的,要准确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搏,绝非易事。唯一可期许的,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好实事求是。

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我国处于特殊历史阶段,党中央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作为解放思想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有科学的把握,对当地实际有科学定位,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要做到实事有别,求索有异,是则当有所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整个过程,不仅要坚持实事求是精神,更要有沉心静气的心境和功夫。

解放思想,文字本身就暗示了解放思想的路径和目标。解就是深入剖析,直指微观路径;放就是扩展宏大,直指宏观路径;思就是静观思索,直指理论思辩;想就是思而得之成“相”,直指理念与实践之结合。

因此,解放思想,首先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客观现实有清醒的认识,然后运用理论去检视反思,形成完整系统并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最后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抓好落实。

从解放思想本身所昭示和遵循的过程可知,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必然的本质要求,沉心静气是解放思想必要的心境和气度。解放思想本质上容不得主观臆想和盲目冲动,也忌讳急功近利,— 3 —

心浮气躁;需要的是大局意识和谋定而后动的淡定从容智慧。

解放思想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更需要有走自己的路,不追风的定力。

解放思想要有大胆实践的精神,更需要理论素养的指导。解放思想要有新的突破,更需要善于继承和扬弃。

解放思想需要现实成绩的佐证,更需要有持续发展的远见。由此,我们说解放思想并非虚功,恰恰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作好的实功,这是领导者的责任使然。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领导干部要对客观现实准确认识(既须个人努力,又要依靠群众),在此基础上,对引领发展有科学的定位,提出符合实际的战略目标并加以落实。

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篇6

摘要:作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社会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首先,共享发展体现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运动有着超乎以往那些革命运动的彻底性,它最终不是为了建立某个阶级的政治统治,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这种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和奉献情怀内在地蕴含着共享发展的理念。其次,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无论中国如何建设、如何改革、如何开放、如何发展,都始终围绕着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的要求,这就是共享发展。最后,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实现全民族的普遍利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将此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责任和担当将共享发展跃升为科学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共享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共享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研究共享发展的理论依据,探寻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制度保证,对于自觉地将共享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共享发展体现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本质特征

“共享”是一个表示社会的财富分配和人际关系团结与和谐程度的概念,夫妻之间、家庭之间、朋友之间、组织内部等都可以有共享。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下的共享具有不同的性质。“苟富贵勿相忘”是起义领袖们的庄重承诺;“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是江湖兄弟结义盟誓时的慷慨陈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些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共享发展就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概念,更是被压迫阶级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如果说共享发展是一种运动目标的话,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运动则有着极其广泛、极其彻底的共享理想和共享目标。在“工人阶级的圣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此作了揭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2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和宗旨。过去的运动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要说推翻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就是最具有“革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也都是为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谋利益的运动,运动的结果都没有跳出一部分人剥削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的制度藩篱。无产阶级运动彻底改变了这一境况,它本质上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运动,这个运动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

共享发展虽然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根本目的,但这一根本目的并非在运动的初期就能够实现。实际上,共享发展是需要条件的。从经济方面来说,必须消灭私有制,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45历史地看,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造成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只有实行公有制,才能为人的经济解放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政治方面来说,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52。就思想文化方面来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53。不难看出,共享发展只有在社会实现了经济解放、政治解放、思想解放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因此,共享发展是全方位的共享,而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局部的共享。

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为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证。究其本质,这一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只有这一运动才能在最大的范围内实现人的共享发展。“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3]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三次强调了“所有的人”,这就与以前只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划清了界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53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使用的是“每一个人”和“一切人”,从外延上来看,这仍然是强调数量上的大多数。这不是简单的用语上的一致,而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不仅充分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一贯性,而且,事实上,从马克思、恩格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之后,这个奋斗目标始终如一,从未发生过动摇。

现在,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关于人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太遥远,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种悲观主义论调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和“两个必然”的思想,正在被实践所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正在发生的全球化浪潮、经济一体化、互联网革命、命运共同体等理论与实践,不但没有证明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永恒,反而证明了共享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想的国际性和世界性,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者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者绝不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法国路易十五语)的极端自私自利者,相反,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人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生共存是科学发展之道,相互伤害的互害型发展模式只能是死路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所指出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4]这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享发展的理念和思想。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梦更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享发展理念,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所以,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如何强大,中国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搞扩张,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享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并没有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诞生,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诞生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5]在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社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保证,仅1942年河南灾荒就饿死300万人,占当时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面对的是经过多年战争留下的烂摊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非常困难,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国并没有因为贫穷与落后,就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而更加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毫不动摇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6]109新中国成立67年来,中共中央历届领导集体,都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国际社会把这条道路称为“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所谓‘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111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历史逻辑,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国内外有些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社会性质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人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指不论怎么建设、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怎么发展,我们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所以,对“中国特色”而言,社会主义的“名”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有名无实的。到底哪些是社会主义“名”的基本要求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做了明确回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6]110

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蕴含着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怎么建设、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怎么发展,都必须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之所以排在六大原则之首,是因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5。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通俗表述。必须看到,共享发展的目的性至关重要,没有共享发展,也不可能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因此,共享发展是发展的目的,掌管发展的方向。如果目的不明确,方向有错误,其他的所有发展都毫无意义。

懂得共享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享发展,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特别重视。

其一,在贫穷落后的国家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要避免犯急性病的错误。这可以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通病。因为穷,发展的要求就比较急切,就容易超越阶段,把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搬到现在来做。我国曾犯过急性病的错误。1950年代的“大跃进”“穷过渡”运动,就是急于求成的典型表现,结果不仅没有实现共享发展,反而造成普遍的贫穷。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不管我们有多么急切的愿望,都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正确选择。

其二,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不可忘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富裕也好,发展也罢,都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在内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没有理想的发展是盲目的发展,没有精神支撑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失去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就可能使社会成员成为功利主义者、实用主义者,甚至是极端利己主义者。当前社会上滋生的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其症结和根源都是由于缺乏远大理想。而共享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多少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们多少代人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6]117苏东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的信仰,是我们经受各种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精神支柱。

其三,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使更多的人有获得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目前还有7 017万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很大,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贫困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因此,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古人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表达了忧民的情怀:“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4]

不难看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国的发展道路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前景光明、一派繁荣景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6]109-110“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6]111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和贯彻共享发展的科学理念,将之作为引领中国道路的科学指南。

三、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

共享发展既是实践,又是理想和远大目标,更是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追求。共享发展作为社会理想,同任何其他社会理想一样,都必须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实现。这个奋斗必须有组织地进行,而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的领导责任:“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44共产党人自身的彻底革命性及其大公无私,为共享发展的顺利实现提供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织保障。

由于共产党“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而没有自己的私利,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共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堪称共产党人的典范。众所周知,如果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马克思会毫不费力地成为当时社会的“上等人”,成为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但他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拼命工作,从而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繁重的工作、困顿的生活使马克思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甚至需要依靠典当、接济过日子,孩子生病无钱救治,日常生活毫无着落,但他的奋斗目标始终如一。正如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像一名医生。在一般人眼里,医生都是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虽然他们深知病人痊愈后自己就将失去价值,但他们还是尽力地救治每一个病人。”[8]

本质要求 篇7

1.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人们思想道德存在客观差异,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主要在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这四方面内容并不直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但为构建走向大众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的重任,因此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出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出发,强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2.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将高中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人才保证。在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难以充分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只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接受选择的途径关注不够。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出发,以中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积极探索适合于中学生自身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中学生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的影响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接受内容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的过程,使中学生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

3.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例分析

张明是某中学高三学生。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校实验提高班,并任班级临时负责人。由于对网络形成依赖后,对现实对学业很迷茫,产生了厌学心理,已不能正常的进行学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出发,引导其自身行为的反思,并辅之以感恩教育的方式,使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认识到个人行为对家人以及老师带来的消极后果。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网络成瘾的原因出发,从经济上控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工作;让他当学生干部激发他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不失时机地赞扬他的每一次进步。生活中获得成功体验,自然会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恋。

本质要求 篇8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 也是他们构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点, 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 都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对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即“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恩格斯进一步解释为, 社会主义不仅要努力“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脑力获得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如果说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作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的话, 那么,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其本质要求中也必然包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定。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也十分重视人的发展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斩断了束缚中国人民的代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束缚, 他指出:“被束缚的个性如得不到解放, 就没有民主主义, 也没有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要求因材施教, 提倡个性教育, 从各方面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判断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中, 邓小平同志把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这一思想内在地蕴涵于自己的认识当中,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无一不是为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上来, 他在著名的“七·一”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过程中, 我们进行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并使之成为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这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集中体现, 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2004年3月10日,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 这里的以人为本主要指发展目的的问题, 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 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统一起来, 而落脚点始终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以往人们在谈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时, 大多是从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 从发展生产力方面进行规定的。诚然,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把握、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的社会主义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 才能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才能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境界, 也才能够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是仅仅从这一层面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不全面的。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 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过程都是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过程, 而且在一定时期, 导致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还相当之快,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所以, 仅从生产力发展是很难全面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社会主义的确与资本主义等剥削阶级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一区别的关键是不能从生产力本身去寻求答案, 而应从发展生产力是为什么, 即目的上去寻求———发展是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是否坚持以人为本。

在阶级社会中, 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期望值都受到了处于主导地位的统治者的意志的影响。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 统治者赋予发展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使自己永远处于统治地位, 并不是为了人, 谈不上以人为本, 而是为了一部分人, 即统治阶级自身。在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是以追求剩余价值, 增加财富, 提高生产率, 战胜对手以获取最高利润为目的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他 (资本家) 狂热地追求剩余价值的增殖, 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 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 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 并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引用李嘉图的话说:“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 在李嘉图看来, 人是微不足道的, 而产品则是一切。”

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成为了社会的主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而是团结友爱、平等互利、共同前进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关系。人既是生产的目的, 同时又是实现生产目的的手段, 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 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 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因此, 社会主义较之于资本主义、较之于私有制社会的优越性体现在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作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 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贯彻和体现, 才能真正显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否认, 在实现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我们曾经走过弯路, 遭受过挫折。改革开放以前, 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认识, 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 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民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把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理解为平均主义大锅饭, 把社会主义引入难以自拔的境地, 因此, 也就不可能谈得上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同时, 由于片面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使得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一致不协调, 甚至落后于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未能为最广大社会成员所共享, 使我们的社会因为贫富差距的扩大而显现两极分化, 这不仅有悖于共同富裕的宗旨, 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了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 必须真正确立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的理念, 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根本原则。

其次,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表明人是根本目的, 实现这个根本目的, 关键要靠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生产力的发展, 一切都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穷, 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将死灰复燃。”邓小平也一贯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 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在于发展生产力, 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首先就应该把经济搞上去,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并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这里要强调的是, 发展生产力只是手段, 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目的与手段不能错位或颠倒。如果把作为人发展的手段的生产力发展反过来变成目的, 而人却变成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那么, 人就会成为商业社会中的经济动物, 从而失去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也就根本谈不上以人为本, 无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再次, 要注重社会公正,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全体成员。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公平应该是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以人为本, 有利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公平。在现阶段,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 一是要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将直接导致社会不公, 如果社会成员收入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 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更无法实现以人为本, 会形成在人的发展上不公平。为此, 我们要坚持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布局, 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二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必须能够使社会成员拥有平等的权利, 使社会成员获得参与社会竞争的平等起点和分享社会利益的均等机会。机会公平是现代社会公正的核心和基础, 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准则。机会公平的基本含义是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平等, 人人都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平等机会, 如就业的机会、接受教育的机会、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等。有机会的公平, 才能保证社会成员拥有平等的权利, 在公平的起点上通过自己的劳动参与社会竞争, 获得自己满意的收益, 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 由此为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供广阔的空间, 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政府必须保护那些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中按规则进行竞争, 按贡献进行分配, 获得结果上的公平, 这是现代社会公正的基本含义之一。结果公平是指每个人得其所应得。由于不同的人拥有的资源不同, 在利益分配和占有上也必然存在差异, 因此, 在生活状态上也必然存在差异, 有的人甚至会陷于困境使生活不能得到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发挥调节作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通过利益的分配和协调机制保障弱势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和发展条件, 使他们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能拥有促进自己发展的可能。

又次, 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增加, 资源过度消耗, 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矛盾极为突出, 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不仅不利于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还威胁到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解决由于人与自然的对抗而造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就必须转变观念, 确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该维护和保护地球, 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克服人与自然的严重冲突, 消除生态危机, 需要人类做出深刻的反省和自责, 彻底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一方面必须抛弃片面追求急功近利的狭隘思想, 改变那种不顾后果而无限索取的生存态度;另一方面又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和家园, 自觉预见人类行为对自然所产生的影响, 充分考虑生态平衡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综合考虑, 统筹规划,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23、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本质要求 篇9

关键词:求真务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质要求

全国新闻界正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无疑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事。在学教活动中,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求真务实”的本质要求,使之与党的“求真务实”的精神有机联系起来,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极有必要。

1“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

向新闻从业人员讲清楚这一点,可以帮助人们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1],并强调“要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全面科学地判断形势,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到真抓实干上”[1]。这几段话阐明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意义,指出我们党贯彻“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要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同志早已为我们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2]。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表明党在理论的创新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指导原则,它所形成依据的理论基础自然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求真务实”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

2“求真务实”精神与新闻“真实性”的差别

也许有人会问: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本质的属性,在新闻实践中为什么还要强调求真务实呢?回答这个问题,仍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历史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矛盾。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去探求真理、服从真理,是我们认识真理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真实性”与“求真务实”的区别呢?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真”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的“真”是真知、真理,而非一般意义的真实。真实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而真理是对现实中全局性客观存在的高度概括、本质的规律性的科学总结。也就是说,客观事实的“真”也许接近真理,但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真理。从客观意义的“真”上升到全局意义上的“真”,需要一个质的飞跃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真实性仅仅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而已,绝非新闻的唯一属性,此外,新闻还有它的特殊属性。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新闻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这也正是新闻的特殊属性。从新闻宣传来讲,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新闻宣传要为上层建筑来服务,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思想就有许多佐证:(1)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2)党报党刊必须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按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作;(3)党报党刊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他们自己的报纸;(4)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个党有力量的表现;(5)党报党刊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6)党组织要加强对党报党刊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观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认为真理是静止的,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认识的过程。因此,用马克斯主义新闻观鉴别新闻“真”的标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真实性”的层面上,而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做到“求真务实”,它要求我们的新闻产品起点要高,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当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强调新闻的“真实性”,离开这一点,新闻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3 坚持“求真务实”要有大局意识

但是,在新闻具有上层建筑属性这一点上,西方一直与我们争论,这是个原则问题。因为承认不承认新闻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说到底必然会归结到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统领新闻宣传这个大问题上来。

站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立场上看,新闻宣传要讲究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新闻的上层建筑的属性决定的。而西方的一些人反对我们的观点,他们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说法,认为“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猎奇的新闻取向,使新闻宣传陷入商业化炒作的泥潭。此外,西方还泛滥新闻自由化的思潮,并且还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去混淆视听,这更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格格不入。现在,仍有人对我们的新闻审查制度不满,认为限制了新闻自由,这显然是受到西方新闻自由化思潮影响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极有必要澄清人们思想上的模糊认识。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暴露了部分西方媒体纯粹为制造效应的恶作心态。再从“阿拉伯之春”看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手段,先是舆论充当西方政治的急先锋,煽动他国民众反政府情绪,然后对他国进行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强行推动他国政权更迭,从“阿拉伯之春”的现实情景看,动乱使民众过不上好日子。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用事实来验证我们长期坚持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实际效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们坚持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闻宣传为国家政治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安定,为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迅速发展,其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有稳定的社会局面才能促进事业发展,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和原则出发,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维护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的大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从“理论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铁律,必须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们新闻事业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做到新闻宣传有利于推动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引导教育群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闻宣传必须坚持“两为一主”的方针,弘扬党的“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4 总结

客观世界纷繁复杂,新闻实践中要达到“求真务实”的境界决非易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有许多的客观事物不被我们所熟悉和认知,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新闻宣传中要做到“求真务实”,首先要做的是求真,必须努力探求科学理论之真、客观规律之真、实际情况之真和党的宗旨之真。学会了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所谓务实,就是新闻宣传要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务人民利益之“实”。

在教学活动和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要扎下身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开动脑筋,加足马力,把求真务实精神弘扬起来,把求真务实作风发扬起来,为党和人民的新闻宣传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光明日报,2014-01-13.

本质要求 篇10

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稳步和谐持续发展周期后, 用“发展方式转变”取代“增长方式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表现, 这种历史性变化意味着, 今后我国民生、资源、环境等一系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 都将涵盖进经济发展过程中, 这标志着那种“经济发展=GDP增长”的片面思维定势将被彻底舍弃。

1、认真实施与积极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每个产业的发展问题, 资源怎么配置, 发展路线怎么选择, 这实质上是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的问题。中国经济存在着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所谓不稳定, 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 信贷投放过多, 货币流动性过大, 外贸和国际收支顺差过高;所谓不平衡, 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所谓不协调, 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 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 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所谓不可持续, 就是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而且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好, 会从局部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 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当今全球产业发展的大势, 它彰显了产业组织、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 其内在力量则是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出现, 进而导致产业边界的模糊、淡化以至消失。欧洲委员会之所以将产业融合视为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动力源, 便出于它对产业融合定义的准确理解, 即“产业联盟与合作、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角度的融合”。根据上海资源储备结构的特殊性和城市发展目标的高位性, 其产业发展方向舍此别无他途。最近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朝着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努力;要全力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要努力占据产业发展高端, 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是壮大上海产业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创新是产业走向融合的前提。一是理念创新。只有当企业从传统的“单赢”竞争理念走向协同的“双赢”竞争理念、从传统的“坐商”经营模式走向现代的“行商”经营模式, 从传统的企业单体运作走向现代的企业生态体系, 企业界方能突破产业传统分立的制约, 去寻求产品交叉、平台交叉和收益共享的机会, 进而使技术进步的发生地从产业边界内部走向产业边界的结合部, 以促进资源配置在更为广阔的背景里展开;二是技术创新。20世纪90年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催生之下的数字技术, 掀起了全球新一轮替代性和关联性, 即通用性技术的降生, 进而推动一大批诸如光学电子、航空电子、生物能源、基因工程等边缘性、融合型产业的萌生。又如, 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 最终导致许多国家通过生物链将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了起来;再如, 信息传媒业之所以呈现行业独立和纵向市场结构特征的根本原因, 是其输入与输出终端机的单一性, 导致电信、广播电视、出版行业之间的信息难以互相转换。但是, 数字技术的融合彻底打破了这种产业壁垒;三是制度创新。企业进退市场的成本, 是市场有效性程度的重要标志。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作用性分工主要应当体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政府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去约束市场已无力约束的行为。

3、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强化劳动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昭示:人不能满足于分配、交换和消费自然本身存在的东西, 而必须用劳动改造它们来适应市场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相联系的劳动产品物质财富生产, 也由此成为极大多数人最经常的活动。它克服了人对劳动固有的厌恶, 它使人用积极活动替代了怠惰, 用热情武装起了勤劳的双手, 用忍耐克服了最令人厌倦和不适意的工作。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学者, 二十世纪末曾对美国和英国技术创新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 来自科技推动而进行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22%, 在英国是27%;来自生产需要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31%, 在英国是25%;而来自市场需求推动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47%, 在英国是48%。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需求已日益成为保证创新活动获得成功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需求是技术创新之母”。[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靠原有自然物质资源, 而要更多地依靠劳动者在劳动中形成的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如,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振兴装备制造业,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还有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建设,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着保障性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制度是一种稀缺型的资源。其他资源在人用制度创新创造了较好的制度资源以后, 才能因调动出人们的其他创新而被较好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 制度环境建设,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巨大。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市场制度, 与没有分工的自给自足经济, 以及有分工而缺少交换的计划经济制度相比较, 是一种能较好地调动人们科学利用各种资源的制度。我们用制度创新建立了这种制度, 劳动资源、物质财富资源等才因其他创新的发挥被开发利用起来, 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创新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多年的磨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和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步伐,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基本完成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结构的调整, 是新时期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明确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 各级政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其中,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动,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既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经途径, 也是国资监管方式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 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国有产权有序转让的法律体系和交易场所基本完善

为了强化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 国务院在大力精减机构的同时, 专门新设成立了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从成立起, 就将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推动国有产权有序流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不断完善进场交易制度, 积极推进依靠市场发现买主、发现价格的交易方式, 解决了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定价难问题, 并不断加大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 统一的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国有产权流动的方式已经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化机制转变。2003年12月, 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国有产权流动的配套文件, 使国有产权流动有了一套严格的以“进场交易”为核心的制度规范。

实践中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规范产权交易市场, 已经逐步形成比较严格的监管机制。国务院国资委按照“打破区域限制、立足规范运作、促进资源共享、利于长远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对产权交易机构的动态选择机制。目前, 经国务院国资委和各省级国资委认可的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的产权交易机构已有65家。截至2008年, 经国务院国资委认可可以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机构中已有北京市产权交易所、上海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天津市产权交易所、重庆市产权交易所可以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的交易。同时, 国务院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日常监管制度。[3]

2、产权交易系统的规范运作促进了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

经过科学规划、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 使我国的产权交易结构和产权交易系统实现了现代化和规范化运作。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实现了对国有产权交易全过程的动态监管。2006年, 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建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 已将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京、津、沪3家产权交易机构的国有产权交易信息全部纳入实时动态监测范围, 为将来形成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信息平台奠定了基础。加快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不但为国有经济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条件, 也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 不但为国有产权有序流动建立了合理流动的机制, 也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进场交易制度执行以来, 经过各级国资委和产权交易机构的共同努力, 产权交易市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已逐渐成为国有资本进退的主要通道、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和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有产权通过进场交易实现了大幅增值, 企业对进场交易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 2007年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2万多宗, 交易金额约3500亿元, 其中国有产权交易达1万多宗, 交易金额约2700亿元。在国有产权交易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让金额占30%, 外资企业或其他国际资本受让金额占约10%, 社会其他各类资本受让金额约占60%。受让方跨行业、跨区域收购的占全部交易项目的约三成。

3、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国有产权流动和市场资源配置体系

尽管我国在推进进场交易制度、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只能说是初步建立, 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设一个相对成熟的、为非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服务、满足国有产权流动和国有资本调整要求的资本市场, 是我们的既定目标。

其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国有产权的进场交易率和竞价交易水平。一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使应该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流动的国有产权全部进场公开交易;另一方面促进产权交易机构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创新交易方式, 提高竞价交易水平, 更好地实现国有产权在流动中的保值增值。

其二是要推进产权交易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在进一步总结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产权交易市场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国资办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推进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的相关法规文件。加快行业自律组织与自我监督机制的建立。按照市场化的原则, 加快建立产权交易行业自律组织, 发挥自我监督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作用, 通过行业自律组织推进产权交易市场业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其三是要进一步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市场化进程还比较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督促各产权交易机构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廉洁从业、职业操守、依法办事、公开透明上下功夫, 共同建设一个诚信的和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进一步探索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化。流动是资本的天性。资本流动的范围越广, 市场机制发挥得就越充分, 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目前, 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纽约、伦敦等为中心的证券市场体系, 而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服务的资本市场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正因为如此,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可以通过引入私募基金、风险资本、行业投资人等使中国众多的非上市公司与国际资本相结合, 也可将境外企业的产权转让引入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 使我国的国内资本能够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这个平台与国际上的产权资源相结合。[4]

三、通过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实现自主创新

“十一五”期间, 我国政府多次强调通过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重申必须坚持需求导向,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这一提法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强化自主创新扩大改革开放

自主创新就是指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 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

正确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是我国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环节。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在利用外资、扩大外贸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对外开放在创造就业、扩大出口和建立现代产业等方面中发挥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但是, 从国家发展新阶段、新要求来看, 我国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 引进外资注重数量增长, 外资对国民经济结构进步的作用有限。多年来, 实现外资数量的增长是主要的发展指标, 而对外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的贡献缺乏关注, 或者只是以外资企业创造的出口、产值、就业等传统指标来衡量。在外资与宏观经济统计中, 简单地把外资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含量看作为产业结构的进步。又如, 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脱节, 外资企业向国内的技术溢出有限。外商独资企业成为外资的主力, 截至2008年上半年, 我国外商独资占比达到75%左右, 对国内技术进步影响力减弱。外资企业采用独资模式是为了知识产权保护。我国企业可能通过竞争与配套服务促进技术进步, 个人可能通过在外资企业工作取得经验, 但这些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都相对有限, 更远非外资企业技术含量高所能体现。[5]

与此同时, 外资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力, 我国企业自身国际竞争力不足。2007年外资企业出口总值为国有企业的近4倍。表面上看出口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持续提高, 但实际上主要是来自外资企业的增长。在我国的总出口中, 本质上仍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贸易占到一半。

2、提高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是中国发展新阶段上的重大主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对外开放新目标。“开放型经济”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系统, 其中开放是这一系统的本质内容和基础机制。因此, 开放型经济不同于“转型经济”在局部或一定程度上实施开放政策, 而是把经济运行放在与外部联系的基础之上。开放政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而开放型经济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制。因此, 从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到建立开放型经济, 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跨越。在完成了入世的过渡期任务后, 今天国家又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 这就意味着开放型体制建设新阶段的开始。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只意味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领域的扩大, 而且更意味着开放在体制上更加规范, 政策上更加成熟, 宏观调控上更加有效, 效益上更加增大。自主创新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开放型经济中实现的。

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特别表现在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迄今为止, 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主要优势, 一是廉价劳动力, 二是巨大的国内市场。从长期看, 世界经济按产业链分工, 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只能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 获得相对较小的收益。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 真正的优势来自于科学技术。创造新优势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从国际分工的末端走向高端。当代国际竞争也是国家之间的制度竞争, 具有更强制度优势的国家就可能获得更多更高级要素的集聚, 形成更多更高级的主导性要素, 创造更高的全要素生产力, 赢得更高的国际地位。简而言之, 我国应当以体制创新为平台, 以科技创新为内容, 从科学技术的微观层面和制度效率的宏观层面这两个方面争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6]

3、坚持要求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

传统观点认为, 技术创新主要是由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要求所引起和推动的。然而现在许多研究表明, 市场导向问题, 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市场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只有有了市场需求, 技术发明适应了市场需求, 创新活动才会出现, 才会实现。另一方面,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企业对市场在创新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市场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 市场是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载体, 它也推动着创新思想、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开放中实现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批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并受到普遍欢迎, 但政策全面落地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跨部门的政策衔接也存在问题。科技创新促进政策要有行业差别和企业发展阶段差别;政策支持要切实有利于帮助企业克服发展中的瓶颈;政策实施要加强配套;引进国外高级人才要解决个人所得税过高问题。作为政府来说, 扶持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产业和基础培养而不是应由企业做的具体项目。要积极培育核心领域的核心技术, 以重大产业技术的战略突破来带动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增长。要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要构建金融担保机制支持企业创新, 特别是要推进风险投资和金融资信平台的建设。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要充分发挥我国中央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国家队”作用, 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要坚持需求为导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是需求。这里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需求, 即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第二层含义是未来需求, 就是着眼长远, 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当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坚持需求导向的同时, 还要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从而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 加快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张道根主编.现代企业制度丛书[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

[2]肖元真主编.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大趋势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翁华建著.新时期的产业经济[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刘丛生著.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5]李玉明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丛书[M].西安人民出版社, 2008.

本质要求 篇11

这轮“国进民退”,

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这轮“国进民退”不是偶然的,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说明白一点,是市场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不是那个政府、那几个人的主观作为,更不是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大目标,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平竞争创造了政治的前提。在改革开放中,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放开搞活到破产重组,从占国民经济80%的比重下降到20%多,6 000多万职工下岗分流,国企承担了改革开放的大量成本。在大力压缩国有经济的同时,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快速发展,其比重占到了国民经济的70%左右,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资本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利用中国富余劳动力多的条件,不惜一再违反中国的法律法规,根本无视中国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行野蛮管理,尽量压低农民工的薪酬,罚跪、搜身、无休止加班加点又不给加班费的情况经常发生,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出现了一批“血汗工厂”、“黑心煤矿”。连共和国的总理都出面为农民工讨薪。可以说,是中国几代、几亿农民工支撑了非公经济的发展,而他们所享受到的“改革成果”,就是每月那千儿八百的血汗钱。国家制订了《劳动合同法》,保护农民工最低的权益,也受到了资本的大力抵制,全国上亿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的,不到区区800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资本所有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扔下几千万农民工一走了之,让农民工们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农民工们只好拖儿带女,凄凉回家。今年初,沿海出现的“民工荒”,就是农民们在用脚投票!

反观国有企业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经过放权让利、减员增效、抓大放小、结构调整、破产重组、法人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的探索和努力, 在体制改革、机制优化上取得重要进展。近十年来,国有企业利润快速增长,职工收入增加,呈现一派兴旺景象。特别是在南方冰冻、汶川大地震、奥运安保、国庆大阅兵等重大事件上,发挥了共和国“长子”中流砥柱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刮得世界各国企业风雨飘摇,我国国有企业沉着应对,不裁员,不停薪,反而在危机中发展壮大。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发文,欢迎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当地的各种企业,一些已经把国企卖光、分光的地方,也希望重组国有企业,以增强地方政府在重大危机时刻的调控能力,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兼并重组,也反映了这种趋势。所以,这一轮的“国进民退”,是形势比人强的结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落后国家发展兴旺的必然选择。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这就是实践!难道不值得欢呼么?

值得辩驳的几个观点

对这一次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思想理论界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评论和观点,其交锋之激烈,是近十几年来少见的。而且这次交锋,各方都亮出了底牌:一方认为,“国进民退”是一次全面的倒退,国有企业不是要进,要不要搞好的问题,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国有企业。其基本方案是,把国有企业、土地等折成股票,分给全国人民,然后各自去玩;一些人历数了这次“国进民退”十几条罪状,或叫危害,坚决要求国有企业私有化,宣称如不这样,中国就要大倒退,大崩溃。

事情已把人们逼到了墙角:要么同意他们的观点,要么起而驳之,要么装聋作哑,已经没有了模糊的空间。

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民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是不相容的,只有国企全部私有化,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我们说,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本质特征。在中国,抽掉了“社会主义”讲市场经济,才是真正的倒退。

谁说市场经济就是民有经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照样有数量不等的国有企业吗?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其国有资本占到总资本的20%左右,在这一次拯救世界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还不是照样采取了国有化的办法,并称之为“用社会主义的办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效果还不错。可见,市场经济就是民有经济,是一个没有科学内涵的杜撰概念。市场经济是什么?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并没有多大关系。自资本主义产生几百年以来,市场经济引发的经济危机一茬接一茬,闹得资产阶级国家没有几个是安宁的。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对其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从“市场万能”到“市场失灵”,再到凯恩斯主义,以后又“政府失灵”,又到撒切尔夫人、卡特总统重新举起新自由主义的旗帜,再一次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终于在2007年引爆全球金融海啸!市场经济的弊端,引起了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全球反思,连美国那些著名的专家学者,说起市场经济,说起新自由主义,也不那么理直气壮,而是心里发虚。倒是中国的某些专家学者,依然乐此不疲,拼命把中国往那个火坑里拉,真不知其意如何?

马克思主义对市场经济有科学的认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了半生,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闹革命,深知市场经济的厉害,所以发明了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多次说:“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去不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计划和市场统一起来,创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社会主义的优势是什么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计划与市场相统一的调控手段等。市场经济有什么优势呢?市场经济可以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可以发挥人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竞争促进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但竞争的盲目性又可导致经济失衡、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既可通过计划的手段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又可通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促使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抵御各种经济风险,实现少折腾,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得起风吹雨打,无论是在政治风波,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风暴的大动荡中,中国都一支独秀,没有出现西方国家那种凄风苦雨、民生凋敝的现象,而是经济持续增长,民生继续改善,事实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路是走对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就因为中国还在讲社会主义,还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对经济还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奇怪的是,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怎么跟西方国家一个腔调?在中国,如果抽掉了社会主义,抽掉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抽掉了政府的调控作用,还剩下什么? 因此,不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国有企业私有化,才是抽掉中国发展的脊梁,开历史的倒车,这真需要全国人民认真讨论一番。

有人说,中国出现了权贵资本主义,而公有制企业就是权贵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的公平发展。我们说:权贵资本主义,是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公有制经济的资本属于全体人民,怎么可能成为权贵资本主义的基础呢?

现在学界,无论左派、右派,还是其他派,都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中出了问题:贫富差距拉大、贪腐现象严重、民生问题凸现,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这是大家都共同承认的。但成因何在呢?看法就大相迥异了。一派认为,这是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到位,政府还掌握了庞大的资源,包括庞大的国有资产,而国有企业由于有政府撑腰,政府可通过公权力扶持国有企业发展,形成权贵资本主义,从而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秩序,因而,出路就在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尽快把国有企业私有化;另一派认为,中国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没有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事实如何呢?

我们先说权贵资本主义,它至少应包括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权力和资本的结合;一是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就权力与资本的结合来看,中国有两种资本:一种是公有资本,也就是国有资本;一种是私人资本,包括国内私人资本和外国私人资本。国家权力和公有资本的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谈不上权贵资本主义。那只能是权力与私人资本的结合,才可能形成一个权贵资本主义,也可叫官僚资本主义。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严重贪污腐败问题,大多数是与私人资本有关的。在市场化的风潮中,党和政府中的一批不肖分子,与有的私营企业主、外国资本家相勾结,形成了一个对国有资产的掠夺集团,据统计,外逃的4 000多名贪官,卷逃了500多亿美元,人均一亿多人民币。国内惩治的贪官污吏中,其贪腐的财产也是以成百万、成千万、上亿计,其大部分是官商勾结所得。从揭露的大量案例看,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勾结的比较少。这就说明:权贵资本主义是同私有制经济密切相关的,不能把这顶臭帽子戴到公有制经济头上。

说权贵资本主义,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国有企业成了中国的经济贵族,目前最受诟病的是两条:一是国有企业的垄断;一是国有企业高管的高薪。垄断问题,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必须实行垄断经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至于垄断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那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与垄断没有必然的联系。说到国企高管的高薪,主要是在市场化和企业改制、与国际接轨,实行年薪制的时期形成的。就我们船舶工业来说,2000年前后,大企业厂长的薪酬每月也不过几千元。2002年的时候,一个大企业的厂长退休,退休工资不到1 000元,我在2004年撰写的《国企改革:一个不能不说透的问题》中作了充分的论述。当时,一批经济学家愤愤不平,认为国企高管贡献大,薪酬少,要与国际接轨,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鼓励管理层收购国企,实行年薪制、期权鼓励等等,推高了国企高管的收入,有的甚至达到了年薪数千万元的天价,就是一个外部独立董事,年车马费也在几十万,几百万元之间,在事实上形成了工人阶级中的贵族,拉大了国企管理人员与普通工人的差距,制造了国企管理层与广大职工的矛盾和对立。这就是所谓权贵资本主义的真象!就这个问题的性质而言,国企高管不是资本家,是有任期、有退休年龄限制的企业管理者,他所得毕竟是工薪所得,也是国家可以控制和调整的问题。然而,不过短短几年间,这批经济学家把脸一翻,又义正词严地声讨起国企高管的高薪来,如此反复无常,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的动机。

说公有制企业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这是加到公有制经济头上的又一顶大帽子。其根据有两条:其一是公有制经济有国家政权支持,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强势地位;其二是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挤压了非公经济的发展空间,所以,只有把公有制经济私有化,才能形成公平的竞争秩序。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老板”,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它的“老板”是代表全国人民的国家;对于非公企业来,国家不是“老板”,而是社会管理者,它的责任是毫不动摇地支持、关心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是那种性质的“老板”,关心、支持、爱护自己的企业,都是天经地义的。公有制经济作为全体人民的财产,国家的支持和爱护更是必要的。同时,市场竞争,强调的是优胜劣汰,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中,谁优秀谁胜出。国家既没有办法保护落后的公有制企业,就像上世纪90年代大批国有企业破产一样,也没有办法保护落后的非公企业。因此,近期出现的“国进民退”,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正是市场竞争规律作用的结果,它压缩的不是非公经济发展的空间,是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必然。

综上所述,把公有制经济与权贵资本主义扯到一块,是没有根据的,说公有制经济,也就是国有企业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也是没有道理的。不能说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符合市场经济秩序,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就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秩序本身,并不管你是什么所有制企业,只管你是否有竞争力,这才是事物的本质!

有人说,公有制企业的存在,独占了很多资源,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只有公有制企业私有化,才能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我们说:幸亏中国还存在数量较大、质量较高的公有制经济,中国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才有强大的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消灭剥削、削灭三大差别、消除贫富不均的问题,实现公平、合理的社会追求。这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只能产生两极分化,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严重对抗。只有公有制经济,才能实现公平合理。因为公有制经济与国家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所谓公有制经济,就是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由人民创造、人民自己管理的经济。它对于中国来说,有三重基本的意义: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时,是一穷二白,反观世界,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西方国家盛极一时,又对社会主义中国虎视眈眈,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如不采取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针,任由私有制经济自由发展,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吗?二是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社会几千年,都是剥削阶级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历史,是贫富极度悬殊的历史,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才能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实现人民在经济上当家作主,社会公平发展的目标;三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奋斗目标的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先锋队,不是独立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之外的政治力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人民谋利益为依归,单纯依靠私营经济,而不让人民在经济上做主人,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目标的。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必然的选择。由于党、国家、人民利益的一致,所以,在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上,必然受到党和国家的保护,依靠国家的资源来发展,这也是天经地义的。

对于两极分化,我们也要有实事求是、科学的认识。从整个社会层面看,我们确实存在贫富悬殊的问题,百分之几的人掌握了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财富,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这才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人民“仇富”,实质是“仇腐”的根本原因。在几年、十几年暴富起来的人,从现在揭露的大量情况看,确有一部分是官商勾结,侵吞国家资产暴富起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在把国企卖光、送光过程中暴富起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资产投机暴富起来的,在胡润中国富豪排名榜中,已有数十名富豪受到了司法机构的查处,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在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的是分配不公问题,加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在“中国劳动力便宜”这个比较优势,农业发展滞后的作用下,中国亿万农民工进城找工作,找饭吃,活跃了中国的经济,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基础,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农民工进城广受歧视,其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几十年来劳动收入远低于城镇职工,又几乎是长期不变。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资本所有者利益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农民工愈来愈穷,两极分化越来越快。

这个简单的分析告诉我们: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绝非是因为国有企业多了、强了,恰恰是因为国企控制力、影响力减弱了。如果我们把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两极分化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扩大,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有人说,国有企业强大,造成了政府和国企的强势,将破坏宪政的实施。我们说,国有企业的做强做大,正是实行宪政的必要条件。

把国企强大与破坏宪政扯到一起,这是加到国企头上的又一顶大帽子。我不知道这些人要实行什么样的宪政?在我看来,在中国实行宪政,肯定是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宪政,不能是别的什么“宪政”!

当前的实际情况,国有企业确需实行宪政,寻求宪法和法律的保护,确保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不受各种因素的干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十六条规定:“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所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清楚、明确地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经济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以及国家保障国有经济巩固和发展等内容。从上述规定看,我们现在的宪政确实还有缺点和毛病,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和支持还需加大力度,公有制企业内部改革还存在偏离宪法规定方向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推断不出公有制企业阻碍了宪政实施这个结论。从现实的情况看,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迫切需要充分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然而,我们的一些朋友们,一方面提出了国有企业私有化这个主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挑战;另一方面,却又把自己打扮成实施宪政的楷模,真不知他们想实行的是那个宪政?总之,不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政就是了。不然,《宪法》规定得明明白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发起这么严重的挑战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政,而人民当家作主,必须要有经济基础作保证。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如果把公有制经济私有化,全国必将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如果实行美国那样的宪政,只能是有钱人的宪政,资产阶级的宪政,就像美国的参议员、众议员、总统、部长,哪个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因为没有钱,靠什么竞选?美国的宪政,本质上是“金主”的政治。奥巴马一纸限薪令,华尔街根本不当一回事,何也?因为华尔街是美国政府官员的“金主”,美国政府只是听命于“金主”的总经理,真正的决策权在华尔街,而不在华盛顿。中国要走美国这个路子,无非是又回到封建社会,只不过社会的统治阶级由地主阶级变成了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由皇帝变成议会制,老百姓还是变成被统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政,就是人民的宪政,其鲜明的特点,就是人民有参政议政的经济基础。在城镇有公有制经济这个基础,在农村,广大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是土地的主人。如果我们把公有制经济全部私有化,工人阶级就将失去当家作主的客观条件。由是观之,只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才可能在中国实行真正的、人民的宪政。

统而言之,民进国退,还是国进民退,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中国经济本身都是好事。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从总体来说,进的总是比较先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业,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升级换代,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因此,应给予热情的肯定与支持。由一些人挑起的这场“国进民退”争论,却把中国经济领域内的正常活动,推到了要不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宪政这样的高度,那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有必要说清自己的观点。为此,笔者写了上面的话,作为一家之言,供讨论。

(作者系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本质要求 篇12

一、构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出发点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不同体现在:一是教育对象不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前和职后专科层次教育的双重性质, 其教育对象是具有中职或同等学力的社会成年劳动者, 是企业、行业、产业的在岗员工。二是教育机制不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一般具有指导性, 教育过程强调针对性, 教育形式多样化, 学制具有灵活性, 尤其是非学历教育表现更为突出, 完全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而定。

1.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本质”。

构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首先要依据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就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来讲, 是有一定社会和工作经历、层次多、范围广的成年人, 所以,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出发点首先应当满足成人的教育需求, 即所谓的“成人本质”。在教学管理中如何体现“成人本质”, 其关键点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要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入手, 寻找管理的切入点与出发点。

成人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为实现其在岗提升、转岗需求、完善知识体系等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具体体现为成人学习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对新的认知材料进行重新建构, 同时在现有社会角色的认识上, 对自我进行重塑与提高。所以, 成人的学习具有清晰的生活和学习目标, 但是在重新适应学习生活的过程中, 会出现角色转变所带来的焦虑体验。因此, 成人职业教育教学要从单纯的管理走向服务与管理相结合, 要依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在教学管理机制上体现“成人本质”。

2.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要求”。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教育过程强调针对性。所谓针对性, 是指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由于行业、企业技术的不断升级, 对企业员工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教学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必须高度体现与适应“企业要求”。

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举办成人教育, 但在其教育过程中, “成人本质”、“企业要求”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教学选择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 我国的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仍沿用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的专业班级式的学年制教学模式。由于该形式采用统一的专业设置、统一的教学标准和统一的考核, 直接导致无法满足成人高职教育对象个性化需求, 学生只能依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继续教育的选择性、自主性无从体现。

2. 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平等性和服务性欠缺。

由于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成人、在职提升、转岗需求”等特点, 决定了成人高职教育管理需要更多的教学服务措施, 但是在实际的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施教者本位的现象。其教学管理并未从满足学习者需求的角度来设计、实施, 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 教学管理注重过程, 规制强调严格、统一, 硬性管理多于弹性管理, 原则性强于灵活性。

3. 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决策灵活性和开放性不足。

行政型教学管理强调行政管理者的权威性, 往往依据权力意志做出教学决策, 未从企业、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实施教学管理, 忽视企业专家、教师、学生的参与, 缺乏完善配套的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 教学决策呈封闭状态。

三、基于“成人本质”与“企业要求”的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成人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要体现“回归成人本质、体现企业要求”, 必须从源头上重建符合成人学习动机和实现企业需要的教学管理体系。

1. 从成人学习者和企业的要求出发制定教学标准系统。

首先, 成人高职教育应为成人服务, 应体现成人这个教育主体的特色。成人已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因此成人不再是被动地受教育, 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身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能够自觉地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希望能够直接参与制订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计划, 评价自身的学习效果。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标准系统开发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与需求, 应把成人的学习兴趣、需求作为标准开发的根本依据。

其次, 教育过程要聚焦在企业和成人需求的变化发展上, 要从企业、成人的需求出发。成人高职教育要真正为企业服务、为成人发展服务, 要体现教学的价值与效用。因此, 其教学标准系统的开发不能当作一种纯粹的教育现象加以考察研究, 必须体现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职业规划的关怀, 及成人教育对象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成人高职教育教学标准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需要不同的成人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具体来讲主要有四类, 即成人高职教育机构管理者、企业专家、成人高职教育教师以及学习者。在标准开发过程中, 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管理者应根据学习者的职业需求, 遵循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对标准开发进行指导和决策, 并为之提供有力的支持系统。企业专家要提供企业对员工的培养要求, 参与标准的确立、目标的设计、教材的编写等工作。广大教师和成人学习者应是成人高职教育教学标准开发的主体, 他们应直接参与标准需求的调查、教学方案的设计、教材和教学多媒体的编写和制作等, 要将“计划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实施的教学内容”, 并根据实施结果及时对教学进行整改。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职教育教学标准系统由三方面构成, 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教学运行质量标准、成绩考核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模块、基本学时、教学准备等;教学运行质量标准包括集中教学模块质量、岗位训练模块质量、网络自学模块质量、教师管理、环节检查、事故差错标准等;成绩考核质量标准包含考核大纲、成绩评定和职业资格标准等。

2. 确立服务成人学习者、借鉴企业管理要求的教学监控系统。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决定了其教学管理服务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服务, 更应是一种适合非连续性学习的全时服务。成人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更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交往参与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成人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自我导向, 都需要其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为一种单向度的活动, 而应是一种互动的活动。成人更适合在平等、自由、合作的教学交往环境中进行学习。所以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教学模块的选择, 是教学管理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并针对这些因素设计教学监控系统。在这一系统中, 有两个要点必须涉及:一要全面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成人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管理体系中从教学计划的设计制定, 成绩的管理、考核, 质量的监控, 信息的反馈等都应有学校、企业的共同参与。二要执行有序。教学过程的监控参与主体应由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系部和企业车间、岗位训练工作小组、学生共同组成。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 制定出相应的制度, 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的有效实施。系部、企业车间和岗位训练工作小组作为基层教学组织, 其主要职责是对包括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活动、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检查和反馈。总之, 成人教学过程监控要以成人学习为中心, 将学生的满意度作为第一目标。

3. 建立学校与企业结合、师生合作和自我评价的教学评价系统。

目前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中, 教师是绝对的评价主体。这种评价模式忽视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因此,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系统必然趋向评价主客体和谐发展的模式。为此, 在评价系统的建立过程中, 要做到学校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师生合作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实现动态评价、过程评价。评价主体要有学校、企业、学员三方组成, 由于三方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因而其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所差异。以实践教学为例, 企业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分配实训岗位、落实专业岗位技能考核;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是按照各训练模块制订技能考核方案, 制订实训考核方法;一线指导师傅的职责是布置岗位实训任务, 进行岗位业务指导, 按模块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总结;系部教师的职责是按照技能考核方案, 定期到岗位进行现场检查等;职业技能指导师的职责为对整个实训进行阶段性指导, 提出技能指导意见和建议;学员自身则要根据企业实训的实际情况对所做项目做出自评、并对职业素质要求进行自检。

教学标准、教学监控、教学评价3个系统贯穿教学管理体系的全过程, 从最初的标准确立、到中期的监控管理再到最后的评价。3个系统所形成的成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回归成人本质、体现企业要求”。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在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进一步明确了成人与企业在成人高职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有助于提高成人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

(周国炳,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浙江杭州310053;王建林,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浙江杭州310053)

参考文献

[1]高志敏, 等.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

[2]徐博文, 陈晓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探讨[M].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9 (33) .

[3]陈春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解读[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07) .

[4]孙龙存.美国凤凰城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创新的典范[J].外国教育研究, 2009 (07) .

上一篇:二级C语言等级考试下一篇:自由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