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本质(共12篇)
财务风险的本质 篇1
公司财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公司治理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司财务治理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一定意义上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财权配置模式奠定了财务治理的价值取向和一般逻辑, 对财务治理体系各个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具有决定性影响。财务治理体系各个部分有效运作都要通过财务权利合理配置来实现, 财权配置直接关系到治理结构的调整、治理机制的发挥和治理行为的规范, 有什么样的财权配置模式, 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规范, 有关财权的分配贯穿企业财务治理全过程。因此, 财务治理的本质是财权配置。
一、财权的含义
所谓财权, 是一种“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 即“财权”=“财力”+ (相应的) “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 是企业的财务资金或本金, 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的所具有的权能。郭复初教授认为:公司财权可归结为筹资权、投资权、留用资金支配权、资产处置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和分配权等权利。伍中信教授认为, 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 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但是, 企业财权作为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 显然不同于财产所有权。对此, 张维迎专门进行了明确辨析:财产所有权指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与转让权, 而企业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来看, 企业剩余的表现形式是财务收益, 企业控制权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
二、企业财权配置的主体权责
我们知道, 财务治理的主体主要指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作为财务治理的本质, 财权的配置就是把财权配置给这些利益相关者。因此, 他们也是财权配置的主体。
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一定的“财力”——专用性投资, 就要享用一定的收益, 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财力的性质不同, 所以享有的权利也不同, 即享有不同的财权。企业根据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力性质不同配置财权, 各相关利益者以此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分享一定的收益。
出资人将财务资本投入到企业中, 失去了一项资产和相应的权利同时获得另一项资产及其权利, 譬如获得了重大财务决策权、收益权和监督权等。由此可见, 出资者获得了财权, 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出资者将十分关心他们所得到的财权是否恰当, 责权利是否对应等问题。
经营者将人力资本投入到企业中, 获得一定的财权。他们依据财权获得一定的利益, 例如他们在获得固定合同收入的同时, 还要依据其业绩获得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等。这些绩效收入可能比合同收入高好几倍, 但经营者只是获得潜在的权利, 绩效收入能否可以获得应该根据一定的目标是否实现为条件。因此, 经营者将十分关心所获得的财权是否与所获得的利益和承担的风险相对应。
三、企业财权配置的实现机制
财务治理的客体主要指财权的配置问题, 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 “三权”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制衡, 从而使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得到落实, 其“剩余索取权”也就能有效保证。公司财务治理正是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决策权力和责任的进一步分配, 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 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 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的制度安排。财权的配置机制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
(一) 公司内部静态、纵向财权配置机制
公司内部静态、纵向财权配置机制是指财权在公司内部按照一定原则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之间进行的纵向静态分配, 进而使公司治理结构完整完善。在现行公司制下, 企业一般采用“一会两线”的并行架构模式, 即股东 (大) 会→董事会→经理层是一条管理层次线, 股东 (大) 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层是一条监督层次线, 它们最终的控制权归结在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一般享有处理企业财务事项的基本权利, 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则通过股东大会授权与分权, 形成了财务决策权、执行权和监控权“三权分立”, 相互制衡的基本权利配置格局。
1、公司财务决策权配置机制。
从理论上讲,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中, 股东 (大) 会掌握财务战略决策权;董事会一方面拥有财务战略执行权, 另一方面拥有财务策略决策权;经理拥有财务策略执行权。
2、公司财务执行权配置机制。
公司股东 (大) 会做出的财务战略决策, 由董事会、经理负责执行。其中董事会掌握着最重要的财务执行权, 并将其表现为对经理的考核与监督;经理受董事会委托扮演股东 (大) 会决议真正执行人的角色。
3、公司财务监督权配置机制。
在公司受托代理关系中, 每一级委托人都有监督受托人的权力, 公司应建立以监事会为中心, 财务总监、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监督机制。监事会处于财务监督体系的最高层, 是整个监督体系的中心。
(二) 公司外部动态、横向财权配置机制
公司外部动态、横向财权配置机制是指财权要随着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的变化进行横向动态分配。具体来说, 当公司无法偿还债权人的债务时, 债权人将依法接管、处置公司财产, 或干预公司的财务与经营, 公司的财权因此全部或部分地转给了债权人, 理财主体发生空间上的转移。财权的这种横向动态转移机制是约束公司经营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措施, 是维护信用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企业财权、债权人债权、出资人所有权三者之间相互制衡关系, 实现了财权的重新配置。
参考文献
[1]、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郭复初.公司高级财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财务风险的本质 篇2
发表于 2014-08-10来源于:上海证券报
近日,上海证券报(以下简称上证报)就利率市场化推进路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发展关系、金融机构风险配置等问题专访了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他认为,利率市场化后,利率不仅仅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资金的风险价值,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定价;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放得开”问题,最核心的是“形得成”和“调得了”。
以下是专访全文:
全面深化改革是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
上证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您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体现在哪里?
曹远征: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已经告别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从国际比较来看类似于1973年以后的日本,1998年以后的韩国。三者都是出口型经济,都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减速。但是深入分析又可发现不同之处,中国城镇化率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当时的日韩两国城镇化率都在70%左右,而去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53%。理论上,如果一个经济体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人数比)较低,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有潜力。但潜力释放有赖于一个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所以很有改革的必要。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地的城镇化,因此城镇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城镇化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生态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经济体制首当其冲,并坚持四个重要的原则:第一,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市场起决定的作用,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第二,市场应该是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分割的碎片化,不是分割的,不仅仅反映在区域一体化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要素市场的统一上。其中利率市场化就是要素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形成这样一个利率市场就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第三,市场应该面向全世界,是开放的市场。上海自贸区的安排,从金融上看,核心是金融开放,是向新的国际标准靠拢。第四,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讨论利率市场化就变得非常有意义。市场经济基本表现就是竞争性市场价格。在微观方面就是企业自主定价,反映在金融企业上就是金融产品的自主决定,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在宏观方面就是竞争性的市场形成,反映在金融市场就是各类风格不同的金融企业,竞争性地向市场提供金融产品。由此,利率市场化是各类金融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竞争地提供价格不同的金融产品,并由于产品的竞争性提供形成市场的利率基准。换言之,利率市场是金融市场竞争性价格机制的形成场所。在这个意义上,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资金价格变动,而是金融市场的发育。
利率市场化进程远比我们想象的快
上证报:您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前利率市场化推进到了哪一步?
曹远征:既然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伴随着改革而逐步展开并深化。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明确了利率市场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从那年算起到现在,改革已经持续了二十年。
利率市场化的两个目标是:第一,利率是个体系,是市场资金决定的各种利率水平;第二,这个利率体系是可被管理的,利率水平是可以宏观调控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这个目标描述得更细致、更精确了,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健全反映市场供求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由于利率和汇率是平价的关系,于是也就需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反过来,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可以自由化,利率也就可以市场化。
观察过去二十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可以惊奇地发现,其进展远比我们想象的快,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刻。在2011年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上,只有信贷市场上的存贷款利率进行某种管制,货币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是不管制的。到2012年,央行规定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下浮30%,存款利率上浮10%。一年以后,2013年,我们发现,事实上银行贷款一般在基准利率下浮10%左右,低了银行成本受不了,再高了企业也不干。这就意味着贷款市场竞争性利率开始形成,贷款利率的管制已无必要。2013年7月贷款利率放开了。现在唯一被管制的就是存款利率,但可以上浮10%。
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沿着先外币再本币,先贷款再存款,先长期大额再短期小额的路径推进。推进的节奏是“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放开不是目的,“放得开”的目的是促进“形得成”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形得成”的价格还是能够被管理。
上证报:要实现“放得开”,小额存款保险制度是关键?
曹远征:目前从“放得开”看,唯一管制的是存款。按照央行的说法,在一到两年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存款利率也可以放开。在今年体制改革的安排中,就有建立小额存款保险制度的计划。
我想强调的是,在大家的理解中,建立小额存款保险制度是对存款的保险问题,但是更核心是改革问题。请注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最重要的功能是为金融机构的退出市场提供一个条件。这意味着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机构将是商业机构,竞争性地向市场提供金融产品。如果竞争乏力,可能就倒闭。从这个意义
上讲,利率市场化是市场化机制作用的发挥,而破产倒闭是这一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目前存款利率市场化来看,也是沿着过去传统思路,先放开大额长期,后放开小额定期。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大额可转让存单已经放开。小额存款放开就是要建立小额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放得开”
上证报:您在“鸿儒论道”论坛上关于利率市场化要“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判断让人豁然开朗。相较“放得开”,“形得成”和“调得了”似乎有更多的内涵?
曹远征: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放得开”的问题,最核心的是“形得成”和“调得了”。从“放得开”角度看,只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小额存款就可以放开,放得开就基本完成了。但是,放开不是目的,放开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是否“形得成”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很关键。放开利率管制为竞争性金融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而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发展取决于金融机构本身的创新能力。更核心的是“调得了”,能不能形成新的市场基准,央行的货币政策管理工具由数量政策变成价格政策,他有没有足够工具,能不能“调得了”。这是因为利率和其他要素价格不同,利率也是宏观调控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实现手段。
如果从全面意义上理解利率市场化,我们发现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有一件更为长期的建设任务,就是要形成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从一天到三十年的国债收益利率,穿透三个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这三个市场有无数个产品首尾相接才能形成一个利率体系。这是金融市场建设问题、发育问题,而只有金融市场发育了,发展了,利率才有条件成为一个可被管理的体系。
上证报:那么,怎样理解和看待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关系呢?
曹远征:这一关系可以从利率传导机制上得到清晰的观察。利率是从短端向远端传导的,短端是货币市场,远端是资本市场,中间是信贷市场。通过不同市场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形成首尾相接的期限不同的金融产品谱系,进而贯通各个市场,造就了联接各个市场的完整平滑的收益率曲线,也就是市场利率。因此,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产品分化的过程,是金融深化的过程,也是金融市场发育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既是竞争性金融市场,也是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其核心是对风险的定价,每一个金融产品就是一个风险的合约。对风险的管理、识别、把握和定价就是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过去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只反映时间价值,是对远期收入的现金贴现。但是利率市场化后,利率不仅仅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资金的风险价值,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定价。因此,利率市场化更重要的含义是风险的释放,是对风险价值的准确把握。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尽管是融资机构,但是核心功能不是融资,核心是风险配置。金融机构是连接投资和被投资的桥梁,投资是面临未来的活动,未来是不确定的,不确定被理解为风险。
上证报:金融机构是怎样配置风险的?
曹远征:金融机构的配置手段大致有两种。风险从逻辑上来讲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未来不确定性要么沿着时间轴发生,要么沿着空间轴发生。因此金融机构配置风险也是沿着这两个轴进行。如果是沿着时间轴配置风险,我们就称之为跨期配置,这个配置核心就是积累良好流动性资产,或把风险化解,或把风险推向未来。这种配置风险的方式通常是商业银行业务,即资产负债业务,其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流动性。还有一种配置就是资本市场的空间上对冲的业务。它的核心风险管理理念是把风险分散到市场参与者身上。其风险管理要点就是市场的交易性。由于风险是服从概率分布的,大概率事件就是基础金融产品的交易、金融产品的买卖,小概率事件就是衍生产品的交易。更小概率就是衍生上加衍生的市场交易,于是对冲市场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由于利率市场化本质是对风险的定价,而风险配置是沿着时间轴或者空间轴,从而金融市场就表现出两种风格不同的金融机构,一种是跨时配置的商业银行业务,一种是空间对冲的投资银行业务。如果一个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那么这个市场结构就是间接融资机构。如果这个市场以对冲为基本特点,那么这个市场结构是直接融资结构。一般看来在金融市场发育早期,因为期限都是比较短的,通常跨期是可以处理的。所以商业银行业务是最早出现的,从而利率主要体现为中短端。因此,最早发育的是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期资金需求日益强劲,而依靠人为风险定价的信贷市场难以应付,于是就出现了资本市场,其风险定价是靠市场交易,交易决定价格,而不是人为制造。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率开始向远端延伸。而随着从事对冲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育,金融结构开始向直接融资转变。受这一转变的冲击或吸引,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开始向多业方向发展,这既是金融脱媒,也是混业经营的开始,事实上,中国利率市场化也正在开启这一过程。
上证报:您认为利率市场化中的“调得了”如何实现?
曹远征:过去,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商业银行业务风险配置的核心是流动性。所以商业银行有句行话,存款立行,因为存款不仅是可贷资金,还是流动性的来源。如果一个银行流动性不足,就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借钱。如果所有的银行同时遇到这个困难,短期拆借市场流动性枯竭,银行就只能向央行去借。央行的核心功能是最后贷款人,是最后流动性的提供者。从历史上来看,央行出现以前,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央行出现以后,金融危机概率降低,这就是各国都相继采用中央银行制度的原因。
通常,央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补充流动性的。中国央行的操作主要是央票。由于中国资本项目仍然管制,必须要强制结汇,外汇卖给央行,央行必然要
放出货币,如果流动性不足,央行就收回央票,释放流动性。由此,央票的发行基础高度依赖外汇占款,而外汇顺差则是不稳定的,外汇占款多流动性就会过剩,为了对付过剩央行就发行央票,收回流动性。去年上半年五月份以前,外汇顺差是减少的,外汇占款随之下降。央行补充货币的渠道是堵塞的,流动性就偏紧,所谓钱荒便出现了。它表明依靠央票操作是不牢靠的。
国外央行的公开市场工具是国债,国债的好处是稳定性,因为赤字可以控制,在控制赤字的同时依靠短期国债融资,可实现借新还旧的滚动发行。央行通过吞吐国债来影响流动性,而金融机构通过买卖国债来获取流动性,流动性的成本,即货币市场利率便成为基准利率,由于央行的国债会满足流动性补充的平稳型,公开市场操作影响金融机构获取流动性的成本,从而使货币市场利率从短端向远端传导,用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也就实现了。这就是“调得了”。
利率市场化促进金融脱媒
上证报:请您谈谈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曹远征:随着利率市场化提速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金融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出现了金融脱媒。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发展,企业需要有长期负债来源,出现了债券融资替代贷款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贷款端的金融脱媒。
从收入增长的角度看,中国社会基本进入中等收入社会,储蓄行为变成了投资行为,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去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很自然就出现一种新现象,银行的存款被理财化了,存款端的金融脱媒正在普遍发生。
财务风险的本质 篇3
在企业战略执行保障体系(SISS)中,把财务放在流程运营系统,似乎有点委屈它了。确实,一般企业中,财务部门的地位即使不一定高,但权力总是很大的,和高层的接触也更紧密。但是我们既然先谈业务,也就只好在业务模块都谈完之后,再来涉及财务了。
财务不是“账房先生”
提到财务,一般就直接和会计联系在一起。想到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做做账,管管钱,和其他人有接触的机会也就是发工资和报销。但是,即使拍拍脑袋也能感觉到,企业的运营,钱是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目标赚多少钱?赚这么些钱要用多少钱?怎么分配?这些和企业战略执行相关的问题当然是财务要思考和参与分析解决的。但是坐在办公室里拿着账本显然解决不了以上问题,财务必须要和业务结合起来,才能有足够的发言权。这种结合,并不是谁指导谁,而是相互理解并不断努力让双方配合得更加紧密,而不是各走各路。因此,落实到企业战略执行保障体系(SISS)中,则有两个子模块是与财务直接相关的,一个是计划预算,一个是财务流程优化,另外技术支撑系统中也包含有财务信息化的内容,这是对前面提到两个模块的落地支撑。再分得清楚点,就是计划预算和财务业务一体化。也就是说,财务贯穿了企业战略执行保障体系(SISS)的三个层次,这下业务部门可得重新审视这些过去的“账房先生”了。
计划预算,企业的航程表
如图3—12所示,计划预算考核在集团战略体系中处于肩负战略实现的奠基位置。
战略侧重于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对企业使命、愿景、业务方向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需要具有前瞻性、宏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而三年规划在战略与年度计划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关注重大举措和重要里程碑的定义,关注资源的分配优先级确定原则;规划目标逐年滚动。重大的全属性战略调整和各个项目中操作细节问题不是三年规划的关注重点。三年规划将逐年滚动修订,并对每年的年度计划和预算提供指导。
年度计划和预算则侧重于对短期市场和销售的分析预测,并需要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计划,实施方案关注某一问题具体如何解决及详细的实施步骤。
如图3—13所示,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高层把战略思想贯彻到日常管理程序中去的重要手段,也完全融入了企业在通过核心经营流程的运行来实现经营目标的每一个环节中。
可以说,企业预算是企业追求稳定及成长,在经营管理上所不可缺少的利器。是否编制预算,就好比航海时任意漂流与航程排定的不同;任意漂流,可能无法达到希望的目的;而排定航程,就能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虽然不能保证达成目标,但确实能使目标容易达成。计划预算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统一思想、掌控业绩和推动执行。
通过计划预算,统一全员思想
计划预算能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听上去好像这两者根本联系不到一块儿。实际上,计划预算的制定过程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通过沟通和传达,让企业内从上至下思想达成一致的过程。
制定计划预算的过程中,也同时就是制定企业目标及政策的过程。预算经过规划、分析,并加以数量化系统的编制,可使企业的目标及政策具体的显现。例如: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极大化?降低成本?或者是提高品质?全能生产?进而可以使每个子公司和部门都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使公司的日常经营始终保持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不偏离航道。这样,从决策层到操作层的所有人都对企业的目标达成有共识,并且对将要采取的政策形成一致的认可。
另外,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预测未来的机会与威胁,并让大家在达成共识,思想统一的前提下,提前做好准备,同舟共济、共同面对将来可能的困难。企业的问题错综复杂,如果不预先规划,一旦问题发生,恐怕就难以补救。预算就是促使组织成员,对各项环境变数,事先加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划虽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但可以使组织成员了解组织本身的优缺点,了解未来潜在的机会与威胁,将风险降到最低。
但是,企业的目标可以无限,资源毕竟有限。因此,规划是一种选择过程,在各种替代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加以实施,达到企业最大的满足程度。而这种选择的最终确定,也必然是一个通过不断沟通而达成共识的结果,这也是思想统一的表现。
企业如果想达到目标,各部门必须同心协力,团结合作,抛开门户之见及本位主义,以企业总体利益为根本。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各持己见,难免会造成计划与目标脱节或各部门步调不一致,此时只有借助预算,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工作,并统筹运用企业有限的资源,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企业为求生存并谋求最大利益,必须不断观察并适应外界变动的环境;预算可迫使各阶层主管不断对外界环境加以审视及分析,从而拟定最佳决策,以适应瞬息多变的环境。这些思想都是通过制定计划预算这个过程来贯彻下去的,通过不断在各部门之间做思想工作,最终让大家的思想达成统一,形成开拓未来的合力。
合理的计划预算,是掌控业绩的前提
规划与控制是相对应的两方面,如果只有规划而没有控制,规划易流于形式;如果只有控制而没有规划,控制将没有依据。因此,规划与控制必须前后相对应,密不可分。预算在控制方面的功能如下:
1、依既定目标执行
控制依据在于目标的制定。因此,预算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随时注意一切经营活动,是否背离目标?背离的行动是否可以容许?如可采取必要措施以导正行动,继续朝原定目标进行等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准确测算对应业务量下的收入、成本、费用指标,使经营者心中有数,更能通过预算调整以及弹性预算等方法使预算值与实际值在统一的作业量水平下进行对比,预算不再形同虚设。预算可以使成本控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各部门用推迟付款完成现有计划之类的短视行为。
2、通过信息的反馈,了解执行的困难点
通过绩效评估及信息的有效反馈,可了解差异发生的原因,根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采取纠正行动,以利于目标的达成。
3、可避免浪费与无效率的产生
由于绩效考核的实施,每一部门与员工对所分配的资源,将会充分的使用。因此,可以使资源浪费或经营不力,降到最低程度。
4、作为将来规划的依据
过去的偏差是将来改正的依据。管理者应定期检讨过去,策划未来。
简单地说,计划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业绩信息反馈,并及时分析业绩信息,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并循环跟踪,形成管理闭环。因此,计划预算的合理制定,就是未来掌控经营状况和业绩完成情况的重要前提。
全面的计划预算,是推动执行的关键
以经营计划为基础编制的计划预算,使预算的制定有据可依,财务部与各成本中心不必再讨价还价,制定好的游戏规则可以作为评价标准,大量减少内耗并节省许多时间。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投
入到更重要的执行工作中去了。
预算是全体员工精心规划的产物,而不是主管当局的命令。因此,企业为了编制出令人满意的预算,必然要扩大参与层面,积极鼓励员工提供意见,促使员工目标与公司目标相结合,并顺利达成组织目标。因此,可以说,利用制定计划预算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积极性。而计划预算作为全体员工共同劳动的成果,在其日后的执行过程中,执行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
有了明确的计划预算,就可以将未来工作的阶段性目标进行明晰,并设置控制的关键节点和里程碑。进而可以在预先设定好的时间或进度节点,考察工作的执行情况,并根据结果决定控制的方向和手段。因此,有了计划预算这根尺子在身边,所有员工都不得不自觉按照计划预算的设定去激励自身的执行了,这也间接推动了执行。
当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预算目标应该是合理且具备可达成性的,才能有效激励员工的潜力,预算的执行应配合奖惩制度的实施,如加薪、升职、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等,促使员工全力以赴,在满足员工个人的抱负时,达成企业目标。
计划预算,并非万能
实施计划预算制度虽可替企业解决不少问题,但我们必须了解到计划预算并非万能,它有几项限制条件,决策者在使用这一工具时应该特别注意。
(1)预算并非精确的科学
预算是对未来各种未知条件,加以估计、汇总的数字计划,因此,不可能完全精确。遇到情况变更,修改是不可避免的。决策者不可完全拘泥于预算,墨守不合时宜的目标和方法,这是指“适应性”。
(2)预算的实施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
预算不是一项口号,本身也不具有自动执行或成功的机能,所以预算编成后,还需经营者的悉心指导,员工的全面投入,才能达到预算的既定目标,这是指整体性。
(3)预算并非代替管理
预算金额控制,并非用以代替日常经营管理的决策地位,它只是提供一项较详细的数字资料,以辅助决策。经费是否支出,支出的金额多少,都应视决策时的实际需要而定,而不要因为僵化的预算数字,而危害公司整体目标。
(4)预算的设立须花费时间
预算的设立及实施,并非一朝一夕可得。尤其对初次执行预算的企业,资料的收集、整理,人员的训练、指导,会议的召开、研讨,都需花费甚至多时日。显然,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限制条件而只一味寄希望于完成了制定计划预算这一件事的话,恐怕就会还未杀敌一千,就已自损八百了。
“财务业务一体化”花儿为谁而开?
“花儿为谁而开”?换句话说,谁更需要“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部门、业务部门、还是决策者?以往很多情况下,大家总会觉得财务作为服务部门,就是为业务部门服务的,那“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收益者当然也是业务部门了。因此,财务部门在这件事上总是打不起精神,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首先看看什么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很遗憾,除了大堆的广告之外,网上也没查出个明确定义。其实简单说,就是利用信息化工具,突破目前因职能分工和管理工具落后所造成的信息屏障,从而在资金流方面对财务和业务进行的一种整合。
如下是一个业务价值链的示意:
订货——>采购——>出库——>生产——>仓储——>销售——>配送
上述业务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财务所需信息,因此,虽然财务和业务之间互有信息交换,但从流向来看,信息主要是从业务向财务流动。从这个角度出发,财务业务一体化打破信息屏障后,财务相对业务更能受益。也就是说,“财务业务一体化”首先解决了财务的信息采集需求,而这个需求平时要占到财务部60%左右的工作量,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进。再看看具体的几个方面:
(1)会计核算
“财务业务一体化”之后,由于数据采集自动化,对财务最大的改观就是会计核算变得更及时、更准确。这个道理很明显,由于业务发生在前,财务记录在后这种天然的差异,财务信息必然滞后,从有些企业要到本月20日才能结上个月的帐就可见一斑。滞后的财务信息的参考价值当然是相当有限,因此,企业管理者所做的工作就是尽量缩短财务记录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差,减少财务记录的重复工作,理想的状态就是业务直接驱动财务,这是触发“财务业务一体化”最纯真的动机。通过信息系统。业务直接驱动财务——>直接产生会计凭证——>生成明细账——>生成二大表,总账会计的工作轻松多了。
(2)财务监控职能方面
“财务业务一体化”促使控制过程自动化,淡化财务在过程中的参与,从而提高整体流程效率。
比如,预算管理:实际一点,预算的制定还是在系统外做好些。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信息系统自动调用具体预算和费用标准进行控制,简化财务工作,财务主要在形式上参与,如审核发票是否合格,费用项目是否填错等。预算的评价需要人来做,但不一定非要财务来做。
再比如信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客户的信用额和发货回款情况,自动进行控制,不需财务参与。还有资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采购和销售模块,以及费用计划,结合实际资金,自动生成资金计划。至于如何向银行融资,才是财务的事情。
(3)财务分析方面
财务风险的本质 篇4
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概述
1.非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产品作为一个产品, 在运营和发展的同时, 伴随着一定的企业管理风险, 许多违法犯罪活动都瞄准了互联网金融产品, 这也给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营风险带来了提高。这其中包含的非金融风险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战略风险。互联网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取决于互联网公司管理层决策的发展趋势。因此互联网产品战略风险能够影响到企业管理和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普及和推广, 人们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需要针对这一变化积极的在战略高度不断的提出新的金融产品完善规划, 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有效管理战略风险, 企业高管应有清晰的战略头脑, 应综合考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收益与成本, 要制定清晰的实施计划, 并进行有效监督。
其次是声誉风险。声誉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是互联网公司立足于激烈的互联网环境的基础, 是互联网企业壮大的命根。一旦因为产品的需求定位不到位或者由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不当引导, 会给企业的金融产品带来负面的影响。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后果。金融机构对于传统的金融产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能够让客户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理财产品的风险和盈利模式, 而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进行信息的推广和传递才能让客户深入的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优缺点。就当下而言, 互联网金融产品是没有入门的限制的。许多非法的机构会打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旗号进行诈骗活动, 这也对其他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使得客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心理阴影。
再次是信息技术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是与当下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的, 很大程度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服务体验, 影响客户的体验感受。有数据表明, 客户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安全担忧远远超过了对互联网企业其他方面服务的担忧。就互联网金融产品而言, 信息技术安全关系着金融产品的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风险包括非法入侵者盗取互联网产品的相关信息, 对客户隐私信息造成泄露;病毒的攻击, 造成企业系统的瘫痪;系统本身的设计不过硬, 造成客户体验极差。
2.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产品说到底就是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集合, 所以传统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同样也会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风险。比较突出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常见的传统金融产品的风险, 也是各大金融机构主要针对的问题之一。信用风险往往是借款人不能够履行合同的职责所带来的风险。就传统的金融产品而言, 信用风险的来源主要是信息调查和更新的不及时所造成的, 一个是借贷人有意隐瞒, 谎报虚假信息;另一个是调查人员的调查态度不端正, 工作时的责任心不够。就互联网金融产品而言, 企业是通过互联网与各个客户建立起的金融服务关系, 这样以来就缺失了传统金融产品中, 经营人员与客户全程接触的过程, 这给借贷人的信息核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客户是否诚信直接关系着企业金融产品的经营状况。
其次是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风险与传统的金融产品所要面临的市场风险相差无几。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市场风险的交易成本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产品而言可能会更低, 因为在金融产品的利率、资产价格等信息发生市场波动时, 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自行进行迅速的调整, 这也就避免了市场风险带来的巨大利益损失。同时, 互联网金融产品投向的资产 (如房地产行业) 也会因为商业周期的波动而带来收益的变化, 从而影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价值, 进而影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的特点和意义
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有传染特性。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正常情况下, 金融风险由于其产品结构的特点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能够向下进行分散, 但是结构的网络化造成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传染性也较为突出。在金融风险来临的时候, 虽然能够很好的进行分散和减少, 降低破环程度, 但是传染的个体会呈指数型进行增长。在金融体系动荡的时候, 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速性, 各个客户能够在同一时间可能做出同样的决定和动作, 从而存在加速传染的可能性。
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够帮助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就互联网金融产品而言, 产品是足够透明化的, 这样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产品能够极大的促进整体社会信用风险的降低。当下新的经济市场中, 很大一部分企业就是因为企业产品信息不够透明, 许多投资方不能够直接观察到产品的优劣和发展情况, 因此给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能够极大的缓解这一难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民间金融风险的降低。民间金融系统的风险之所以比较高, 主要的原因就是借贷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够透明, 同时民间金融体系的债权结构错综复杂, 各方的信息和行用风险都得不到良好的评估和预判。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引入也能够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互联网金融产品流程的高度透明化和规范化给民间借贷带来了新的生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来说, 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互联网金融产品结合现代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技术, 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基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点, 传统金融产品要想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共同服务于市场, 就需要与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结合和调配。
参考文献
[1]罗颖.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J].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5, (1) :36-37.
[2]王一佳, 杨琳.金融衍生产品与风险管理[J].中国货币市场, 2003, (9) :54-57.
财务风险的本质 篇5
人的本质在于创造-试析卡西尔《人论》关于人的本质
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也给出了很多回答,但这些回答几乎都是从静态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把人的本质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实体。卡西尔则一反常规,对人的本质加以动态界定,从而给我们认识人及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路数。
作 者:田义双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 硕土研究生,贵州 贵阳 550001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6)分类号:B151关键词:人的本质 符号 文化 创造
走进圆的本质,走近数学本质 篇6
[关键词]圆 本质 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64
【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圆的本质特征,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及圆的文化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圆
师:黑板上出示画好的圆,这是什么?生活中见过吗?
生(交流):游乐场的摩天轮;学校校徽上有圆;硬币也是圆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圆”。(课件出示奥运五环、庄严的国徽、汽车方向盘等)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了圆。
师: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称:“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激趣,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实践操作——感知圆
师:要认识圆,光看是不够的,大家会画圆吗?
生:会。
师:请取出圆规,试着在练习纸上O1点画出一个圆。
(学生尝试画圆。师生交流圆规画圆的方法。课件演示画圆(定距,定点,旋转))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画圆的方法,但老师有个小小要求,大家能画出一样大小的圆吗?
生:只要圆规两脚距离一样就可以。
(电脑显示圆规两脚距离为3厘米。学生再次在练习纸上的O2点尝试画圆)
师:请剪下圆。手中的圆一样大吗?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在与学过的平面图形比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圆与平面(直线)图形对比)
(师生交流得出圆的特征:光滑,匀称,曲线图形)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圆的内涵的认识。】
三、自主交流——认识圆
师(指着手中的圆片):我们怎样来描述它的大小呢?
生1:用半径3厘米表示。
生2:我用直径6厘米表示。
师(板书:半径,直径):这些都是圆的名称,还有一个名称——圆心。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学生自学。师生交流圆的名称,并在黑板上画出,用字母表示)
(课件出示练习:辨一辨圆中的半径和直径)
四、合作探究——深化圆
师:其实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动手实践)
师生交流:圆有无数条半径、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1:我是通过画图发现的。只要在圆上不停地画半径、直径,就能画出无数条。
生2:我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按不同方向对折,多折几次,便会得到很多条直径。如果把圆对折、对折、再对折、一直对折,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无数条半径。
生3:我是通过量发现的。圆中这些半径都相等,直径也相等,直径刚好是半径的2倍。
……
(验证学生发现。让学生生第三次画圆,从而体会圆上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理解圆的本质)
【设计意图:建构圆的模型,让学生理解圆的本质】
五、课外拓展——丰富圆
师(课件出示:“圆,一中同长也。”):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
(学生发出赞叹声)
师(课件出示《周髀算经》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
【设计意图:渗透我国的历史与文化。】
六、画龙点睛——创造圆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快乐吗?有什么收获?圆这么美,你会创造圆吗?
生1:甩动手臂一周画出一个圆。
生2:固定一脚,另一脚画出一个圆。
生3:固定三角板的一个角,旋转可画出一个圆。
……
(学生大胆想象,用各种工具和方式创造圆。教师用电脑播放各种神奇而美丽的圆)
【设计意图: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乃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以及在低年级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教学的,由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本节课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构建学习环境的优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学生三次尝试画圆,建构圆的模型,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找出直径、半径的规律,最后交流探讨,掌握圆就是到定点等于定长所有点的集合本质属性。整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借用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开课,渗透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思想,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内涵与外延,走进圆的本质,从而走近数学本质。
财务本质理论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财务本质,财务活动,财务关系
一、关于财务本质的几种观点
1、资金运动论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资金关系论”一直是我国财务学术界对财务本质认识的主流观点。较早出自1964年邢宗江等人:“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 体现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财务。”夏乐书等人在1964年也提出“财务是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称为财务活动, 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称为财务关系”的观点。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 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是财务的现象, 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中体现的经济关系是财务的本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自然蕴含着经济关系, 因此用不着从理论上把“经济关系”单独提出来, 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为企业资金运动就行了。该观点的缺陷在于阐明财务的本质时主要强调资金运动中体现的经济关系, 而把资金运动 (财务活动) 视为财务现象, 显得偏颇。
2、价值分配论或分配论
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财务本质新观点, 由王广明、刘贵生在1989年提出, 他们认为, 企业财务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价值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其论据是从企业经济角度考察, 企业财务正处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
3、本金投入及收益论
郭复初教授在1996年提出了这种观点, 资金按经济性质与用途可分为本金与基金, 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 具有周转性与增值性等特征;而基金是国家行政组织和各类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与运用的专项资金, 具有一次收支性与无偿性等特征。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关系。这样, 可以把基金与本金加以区分, 并划清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线, 突出财务的经济属性。
这个观点很有创新, 但它是在“国家财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因而似乎偏重于站在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角度来考虑财务的本质, 基本应归属于“所有者财务”的范畴。
4、财权流论
伍中信教授提出的财权流论是最近比较新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 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 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 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 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 即财权流。这种观点强调产权管理, 强调产权必然涉及财务主体, 要维护主体的产权权利, 有一定的新意。
“财权流”是在吸取了“资金运动论”、“价值分配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但是笔者认为, 该理论并没有完全概括企业在现实环境中的财务关系。
二、对财务本质理论发展历程的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1) 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不同人对“什么是财务”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同, 财务的不同定义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财务现象的认识水平, 反映了财务实践的不断发展; (2) 历史观点没有考虑现代新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对财务本质的影响; (3) 多数人认为财务研究的对象既包括财务活动又包括财务现象, 多数人也赞成企业财务是典型的财务, 应以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企业财务、细化企业财务。
综上所述, 财务本质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代, 学者对于财务本质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货币”展开。例如, 货币收支活动论和货币关系论都是把财务理解为“货币”, 这种理解不完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经历了上述阶段之后, 对财务本质的理解又发展到“资金”层面, 即“资金运动论”。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继续发展, 在经历了将财务的本质理解为“货币”、“资金”和“价值”的阶段之后, 对财务本质的理解开始丰富起来, 出现了对财务本质不同角度的界定。例如:从职能角度理解财务的本质, 即财务职能论;从本金和收益角度理解财务的本质, 即本金投入与收益论;从两权分离的角度理解财务的本质, 即所有者—经营者财务论。
最后,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 出现了比较完善的财务本质理论, 如“财权流”观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论。以前的几种观点, 都是把财务的本质理解为与“财”有关, 后来不断发展的财务本质理论也都是从某一个方面来理解财务的本质, 没有把“财”和“务”结合起来。但是, 现代财务本质理论重视对“财”与“务”的结合。
三、财务本质理论研究价值及继续研究方向探讨
财务的本质 (性质) 是回答财务“是什么”的问题, 即财务管理的对象 (内容) “是什么”的问题。我国财务理论界一向主要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的起点, 因此, 财务的本质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石。正确认识财务这一客观范畴的质的规定性, 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认识财务的内涵和外延, 认识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推动财务管理学科的向前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财务的本质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至今众说纷纭, 尚未得到明确和定位。
随着技术进步与各国开放政策的推动下, 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 同时引进西方先进财务理论成效显著, 系统的财务理论论著相继问世, 我国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方向应该是重视人的因素, 更加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这可能是一种思路, 更能体现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也可能随着财务理论的细化, 各种不同性质的财务主体有各自的财务本质理论。笔者相信, 用发展的理论还指导实务,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作为社会经济核心的功能, 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梦:《对企业财务的本质的思考》, 《财会通讯》, 2008;3。
财务风险的本质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经历了从“货币运动”及其“货币关系”, 到“资金运动”及其“财务关系”的转变, 表现为“现金流转”过程的管理。对此, 目前国内外主流公司财务学教科书都是以资金运动或现金流转为核心或对象的, 财务管理的职责定位于财务经理层次 (非CFO, 只是资金主管) 。这样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保证资金运动的循环, 也即现金流入、流出的平衡, 通过预算管理等手段进行财务控制。在这里, 企业财务作为融资的职能是首要的, 早期企业财务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讨论融资 (沈艺峰, 2001) , 而这也是符合“Corporate Finance”内涵的———公司融资即公司财务。国外许多财务管理教科书往往将企业的现金流转纳入到统一的社会资金流动体系中, 企业财务管理也由此而定位, 这也是导致“Corporate Finance”被称作“公司金融”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 这里首先出现的一个逻辑悖论及困惑就在于:企业财务目标到底是什么?即使按目前主流观点, 通常企业财务目标定位于各种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等, 但只是财务经理的现金流转管理能完成上述目标吗?这也是至今为止关于企业财务目标问题仍争论不休的关键所在。如果企业管理没有进入到激烈竞争、知识扩散、信息充分流动的价值管理时代, 或者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为导向) , 企业财务管理地位与职能只停留在财务经理对现金流转的资金管理表层现象上, 而非统率其它管理职能的基于价值创造的深层次财务管理本质特征上。那么企业财务目标是无法达到基于一定公司治理前提下经营者管理决策的价值最大化层次的, 而只能是财务经理层次的现金流转循环的合理。
虽然财务管理上提倡“现金至尊”, 现金是价值的终极表现, 基于此许多公司财务学教科书认为对现金流转的管理也就是对价值的管理, 但关键是企业财务目标是盈利———价值创造, 或价值最大化, 仅仅是现金流转表层现象的管理能达到这一目标吗?事实上, 在以管理决策为核心内涵的公司财务学内容中, 虽然表面上是现金流转过程的管理———融资、投资、收益分配, 但实质的投融资决策内涵却是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而这里的成本———收益分析并非完全是现金形式的, 而是真实价值。如投资决策的初始投资现金支出往往会成为沉没成本, 真正的成本是机会成本;而投资决策作为风险折扣 (其内涵是风险回避假设下的成本) 的贴现率, 以及资本结构决策与股利决策时的成本———收益分析, 也都并非是基于现金数据的。甚至于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是使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还是经济利润折现法等方法更为有效, 尚存在争论。
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到底是现金流转, 还是现金流转内在的价值 (创造) 管理, 这成为揭示财务管理本质的关键所在。目前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教科书对此是不做区分的, 因为这里既有“现金流转”又有“价值管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务学界对此做出了较大的成就。我国财务理论界首先系统提出与建构了以“现金流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财务控制理论, 如“两权三层”架构的财务控制体系 (汤谷良, 1997) , 以及以“财权”为核心的“财务治理”体系 (伍中信, 2000, 2005) ;但同时又注意到了财务的价值 (创造) 管理特性, 提出了“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郭复初, 1997) 、“价值创造论” (罗福凯, 2003) 、“打造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 (汤谷良, 2003) 等。虽然我国财务学界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至今仍没有一以贯之的逻辑, 将这些方面整合起来, 建立起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发展的思考
事实上, 基于“现金流转”财务管理内容本质的混淆关键在于现金———货币的形式的。这与货币的四大职能有关系:即交易媒介———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价值标准) , 以及价值储藏和延期支付或将来支付的标准 (周大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在这四大职能中, 前两者是最基本的。货币的产生首先是作为第一个职能———一般等价物的形式,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基本的信用关系的产生, 使人们的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转变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大大降低了人们的交易成本, 而随着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产生, 作为交易媒介作用的“金融”便出现了。“银行的前身是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它们都早在古代便已出现, 主营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货币保管和汇兑。” (钟起瑞、王建民、张斌, 1993) 而对于“金融”的内涵与职能, 美国著名金融学家兹维·博迪与罗伯特·C·莫顿 (后者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金融学》一书中给出了金融六个方面的核心内涵:转移资源、风险管理、支付结算、集合分配、信息与激励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 2000) 。由此可见, “金融”主要内涵在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方面。
而货币的另一重要职能———价值尺度, 表明货币代表着交易价值 (客观价值) , 即代表着购买力, 是财富的表征物, 是人们通过交易获取消费满足———实现效用价值的源泉, 也是衡量人们劳动成果———劳动价值的尺度。因此, 对货币管理的背后实质是对价值的管理, 以货币 (现金) 为形式的运动过程, 其实质是价值的运动过程, 这才是以货币———现金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财务”的内涵。财务的本质是关于价值的管理。探讨为什么要进行价值的管理, 就可发现财务的起点与真正内涵。因为价值包括效用价值、劳动价值与交易价值等不同形式, 货币只是价值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而且并不是有了货币才有价值, 财务并不天然与货币相联系, 所以财务管理的本质也不只是对货币的经营管理。
在实务中, 财务管理与会计其有更紧密的联系, 两者随着人类社会价值创造过程的不断深入发展, 迂回生产及资本利用不断深化, 分工与交易日益复杂化, 金融———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机制, 对实体价值创造的财务管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首先, 现金好比企业财务管理的血液, 企业通过投资与经营创造价值的过程需要现金流转输送;其次, 价值创造的最终实现要通过现金来表现。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包括企业金融活动———融资及其营运资金的流动性管理, 其交易的效率———表现为交易成本的节省, 应是判断企业融资行为 (包括金融市场) 合理性的根源。但对现金流转本身的管理并不能创造价值, “钱生钱”的根源在于现金流转背后的实质价值管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应包含了上述两方面的内容。
从历史与实务中考察可以发现, 财务管理与会计具有更紧密的联系, 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对资金运动背后的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只不过会计更为明确的职能在于确认、计量及报告的手段反映这个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 而财务管理则是直接对现金流转形式及其价值的管理。只是因为财务管理中包含了企业金融的成分,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而与金融市场及其证券投资发生了互动的关系, 导致与金融学产生了学科内容上的交叉。但由于其内容纳入到整体“Finance”学的主流经济学静态均衡分析范式, 而使目前主流公司财务学与其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存在着逻辑悖论。
财务本质理论研究综述 篇9
关键词:财务本质,资金,价值,货币
1财务本质理论相关观点及评析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就是财务本质, 因为财务本质是对财务现象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最基本解释。由于不同的学者对财务本质的研究视角不同, 因此在财务本质漫长而深刻的发展历程中, 出现了价值分配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货币收支活动论、资金关系论等诸多理论, 本文在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下, 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并作简要评述。
1.1与资金有关的理论
(1) 资金关系论。
自从这种观点在我国出现后, 其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对财务本质理解的主要依据。这种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流动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就是财务的本质。邢宗江等 (1964) 提出, 社会主义工业财务是由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所导致的, 能体现企业的各方面经济关系, 并形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荆新、王化成 (1994) 也赞同这一理论, 认为企业的资金收支以现金为主的称为企业财务活动, 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则称为企业财务关系, 对这两者进行管理的工作则为财务管理。同年, 陆建桥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 也认为财务是一种体现资金的经济关系, 是由资金在社会生产中运动所产生的。
(2) 资金运动论。
在对资金关系论的不断研究后, 有学者提出了资金运动论, 认为经济关系是由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产生的, 资金运动包涵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分配, 因而其才是企业财务的本质。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由于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关系, 因而从理论上将“经济关系”提取出来没有多大意义。
1.2与货币有关的理论
(1) 货币收支论。
该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 其对财务本质进行了简单的定义, 认为货币的收支活动其实就是财务。笔者认为财务活动绝不仅仅局限在货币性这点上, 企业的财务其实还包含了许多非货币性经营活动。
(2) 货币关系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流通所产生的关系是财务的本质, 其包括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种关系, 是企业的最基本财务活动。1992年徐大海认为, 货币关系论对于社会主义的财务活动、意义以及作用定义的非常好。这种理论扩大了财务的范围, 并引入了关系概念, 但对财务本质的理解仍然只是局限在货币相关的范畴内。
1.3与价值有关的理论
(1) 价值关系论。
这一理论是由资金运动论发展而来的, 认为价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关系才是财务的本质。耿汉斌 (1991、1992) 先后两次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 其认为价值的范畴要大过资金, 也就是说企业资金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其价值的运动, 因而对于财务的本质, 其实质就是价值运动。
(2) 价值分配论。
该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 王广明、刘贵生 (1989) 认为财务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的分配, 主要体现在微观的层面上。刘贵生 (1993) 后来还指出, 财务的本质是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生产要素和成果的分配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关系。由于企业财务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的分配过程, 其影子可见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分配等多方面, 因此该理论对于财务本质的定义有所缺陷。
1.4与契约有关的理论
(1) 财务契约论。
2008年张正国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财务本质进行了定义, 他认为财务本质为一种契约, 或者说其包涵了契约的属性。之前对财务本质的定义, 从很多理论来讲都只考虑财务的活动过程, 而该理论从财务的内在属性来研究, 从某些角度看来更为合适。
(2) 财权契约论。
该理论由宋丽梦 (2008) 提出, 她认为企业的财务本质上是一种产权价值的交易过程。由于投资者对于风险偏好、财富约束、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于是对于企业的契约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要求。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利益冲突, 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达到和谐的状态并让企业能够不断发展, 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对企业财权的安排。因此可以说“财权契约”是企业财务的本质。
该理论与前面的财务契约论都将“契约”与财务的本质相连, 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财务契约论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财务本质, 而本理论则是基于产权的角度。
1.5经济关系论
1988年徐兴恩提出了这种观点, 他认为财务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 是由财产的数量或形态的变化所导致的。但后来郭泽光 (1995) 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经济关系一说是属于政治经济学, 如果财务的本质是经济关系, 那就将财务纳入到了政治经济学当中了。
1.6财权流论
财权流理论是从现代产权理论角度来分析财务本质的。伍中信等学者认为财务管理实质上是“价值”与“权利”的管理, 而这一过程是通过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以达到控制产权来完成的。财权流理论说明企业财务的本质是处理企业中相关“权利”的财务关系问题, 这一理论可以说是由原先的财务本质理论在吸收了现代企业制度中产权的思想而出现的, 是财务本质理论的又一进步。
2研究总结
通过对财务本质相关文献的简单梳理, 笔者认为:财务本质理论大体经历了货币到资金再到价值的过程, 后来逐渐从不同的视角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 如生产力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契约论、财权流论等。
财务本质理论研究综述 篇10
财务本质问题,是财务理论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财务本质反映了财务现象之间内在、必然的联系,体现了财务的内在规律性。对财务本质认识的角度、深度不同,直接影响到对各种财务问题的理解。综观财务本质的研究史,前人们从理论上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逻辑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曾出现过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关系论、资金运动论、价值分配论,财权流论等观点,本文将其分为七类,并进行简单评述。
1.货币论。
(1)货币收支运动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前苏联,认为财务实质上就是货币收支活动。杜英斌等(1988)认为“企业财务就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货币收支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对货币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它注意到了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但忽视了财务关系的表述。
(2)货币关系论。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财务学家A.M·毕尔曼提出了货币关系论。他认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总体,表明生产的财务方面,构成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财务。N.H·日夫加克也指出,企业联合公司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是种特定的货币关系体系。这种货币关系体系是客观地发生于货币基金形成和使用时。
我国有些学者受苏联学者的影响,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如吴水澎(1987)认为“财务通俗地理解为商品生产者同各方面的货币关系”。针对货币关系论这种观点,陆建桥(1994)指出其中一个明显的缺陷:任何经济范畴,都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财务与商品经济下的其他经济范畴一样,都反映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货币关系,不能以共性的东西来作特殊范畴的定义,即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讲没有抓住财务的本质特征,所以说,货币关系论只适合逻辑性判断,不适合做逻辑性定义。
笔者认为,该理论指出了货币运动背后的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突出了财务的社会属性,有利于通过制定恰当的财务政策与制度去处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但该理论忽视了财务活动的量的规定性,仍然把财务的本质局限于“货币”的范围内,不能全面反映财务本质。
2.资金论。
(1)资金关系论。这种观点是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的,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邢宗江、刘凤钦、顾志晟(1964)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体现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财务。”曹侠(1992)也赞同资金关系论,认为:“随着企业资金周转、补偿、增值和积累的有规律的不断运动,企业也同国家、投资者、其他企业内部环节、职工居民以及国外有关方面发生着种种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的特点就在于它是通过企业资金运动而形成的,这就是企业财务关系。所以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或财务关系。”陆建桥(1994)也持这种观点,认为财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资金各方的经济关系。
郭复初(1996)指出:“这一观点较全面地概括了财务的内容、形式与社会属性,较好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但这种观点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过于重视对资金运动过程的描述,对财务的本质内容突出不够,同时把财务关系归结为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给人一种包罗万象之感。”笔者认为资金关系论把企业财务、财务活动和资金运动三个概念等同起来,把经济关系和财务关系等同起来也是值得商榷的。
(2)资金运动论。这是在“资金关系论”流行之后出现的一种观点。它认为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企业资金运动,而企业资金运动就是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自然存在着经济关系,用不着把它在理论上单独提出来。如王庆成等认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就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即财务关系。”
“资金关系论”认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而“资金运动论”,则认为“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企业资金运动”,表达中未加“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但同时又认为“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自然存在着经济关系,用不着把它在理论上单独提出来”。可见,上述两种观点其实并无差别。
3.分配论。
(1)价值分配论。针对资金运动论的不足我国学者又提出价值分配论,它认为企业财务同国家财政除范围、手段、方法外,没有本质不同。国家财政是宏观价值分配,企业财务是微观价值分配,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和分配都是微观价值分配。因此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价值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张国干(1979)认为,财务的实质“是个分配问题,分配是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特殊矛盾,体现了财务关系的性质,制约着财务活动的内容”。王广明、刘贵生(1989)认为:“企业财务的实质,是以社会主义企业为主体所进行的微观价值分配活动,以及这种活动中所形成或体现的经济关系。”
刘贵生(1994)指出:“透过千差万别企业中纷繁复杂的财务现象,我们看到在这些现象的背后,企业财务孜孜以求的正是企业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正是这种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高速高效化地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基于上述,我们认为,把财务作为一种分配看待,有利于扬资金运动论之精华,抑资金运动论之弊端,在理论上能更深刻地解释财务现象,在实践中能更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工作。”唐与仕(1987)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认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参与企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全过程的,除了企业资金的筹集和分配类似于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属于微观价值分配之外,资金的使用和财务关系并不都是分配问题”。杨守德(1988)也赞同价值分配论,针对唐与仕《浅谈企业财务的本质》中对价值分配论的批评,论证了企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全过程的这些财务活动都可以抽象为价值分配,并进一步提出“价值分配也是财务的现象,而财务的本质则是隐含在这些现象背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就是价值分配活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笔者认为,价值分配论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分配”,并将生产、交换和消费包含在分配之中,这种观点是可取的,也可以反映财务的本质。然而分配关系论从根本上讲,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从分配主体来着,有将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相混淆之嫌。
(2)劳动分配论。从经济活动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因素出发,郭泽光(1989)提出劳动分配论,认为“财务实质上是经济活动中和生产要素在物质形态上的组合相应产生的劳动分配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简言之,财务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配”。为了更加系统的阐明这种观点,郭泽光(1995)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中曾经讲过的关于鲁滨逊的故事分析,得出财务源于劳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启示,最终得出财务的本质是社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与产出比例关系的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结论。
4.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论。
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具体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方面。唐与仕(1987)提出用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来概括财务的本质,认为“财务活动是企业在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的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包括资金的投入与退出、资金的耗费与补偿、资金的收回与分配等内容。财务关系是经济范畴,即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会和有关方面发生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财政的资金下拨与税利上缴的资金分配关系,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与结算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相互协作和商品交换而发生的资金结算关系,以及企业内部所发生的各种财务关系等”。张惠忠(2000)也赞同该观点,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应该表述为企业财务活动及其发生的财务关系”。并针对理论界普遍认为的财务活动仅是财务现象,财务关系才是财务的本质的观点,我们认为“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都是财务的本质”。
针对唐与仕提出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论,杨守德(1988)提出其不足之处,认为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这种提法没有揭示出财务的内涵,而是“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5.关系论。
(1)价值关系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关于财务本质的观点,这种观点建立在资金运动论之上,认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耿汉斌(1991)认为,资金运动也只是财务的现象形态,资金运动过程实质上是价值的运动过程:“资金运动不过是价值运动的表现形式,因而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形式,乃是社会主义财务第一层次的本质。”耿汉斌(1992)进一步提出:“财务作为价值运动的一种形式是财务的最一般的本质,不论哪个社会形态下的财务都是如此,这是财务的共性。同时在不同的社会,财务还具有具体的社会本质(即财务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或称作财务本质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价值关系论”从共性和特性两个角度来阐明财务的本质,既注重财务发展的历史联系,又揭示了不同社会形态下财务的根本区别,将财务本质问题研究引向深入,而且将价值运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以同等重要的程度纳入财务本质的范畴。然而无论是“价值”还是“经济关系”,概念都过于宽泛,难以反映财务独有的本质。
(2)经济关系论。徐兴恩(1988)提出这种观点,认为财务的本质就应该表述为:“财产的增减变动或存在形态的变化所反映的经济关系。”郭泽光(1995)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众所周知,经济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把经济关系概括为财务的本质,岂不是把经济关系又作为财务的研究对象,或者是把财务又纳入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了吗?”
6.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基于财务本质不同理论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本金”概念在财务学研究地位的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国财务学家郭复初提出了本金投入与收益论。他认为“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该理论认为,本金是财务资金的代名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财务关系形成的起点,企业与企业所有者之间发生的本金投入及相应的收益分配关系,就是源于本金的一种财务关系。这种观点把资金与本金加以区分,划清了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线,突出了财务的经济属性,同时把“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变为“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关系”,也规范了财务关系的范围。
7.财权流论。
20世纪90年代末期,伍中信等学者从现代产权理论入手,提出了财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说明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的流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权力双方“财务关系”的过程。“财权流”的观点不是对资金运动论等价值流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吸收其优点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而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金运动论在字面上不能反映财务本质的缺陷。
二、财务本质研究的其他观点
在上述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这些理论都可视为对传统财务本质理论的发展和深化。
1.契约论。
(1)财务契约论。张正国(2008)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财务契约论,认为财务的本质是指财务活动固有的内在属性,无论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分配论,还是本金投入收益论、财权流论等,体现的都是财务活动的事实或现象,即使这些理论已考虑到财务的某些内在属性,但都不是具有抽象意义的一般属性“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将财务的本质定位于契约属性或许更为恰当”。
(2)财权契约论。宋丽梦(2008)提出财权契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企业财务本身就是产权价值交易过程与结果的体现。在产权主体(利益相关者)的交易(契约)过程中,其作为投资要素所有者在风险偏好、经营能力与财富约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他们对企业契约结构有不同的理解与缔约要求。如何不断协调由于这样的原因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以达到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状态并同时能使企业优于市场而存在,其关键就在于对企业财权的合理安排”。由此可以总结企业财务的本质为“财权契约”。
财务契约论和财权契约论提出的角度不同,前者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而后者是基于产权的角度,但最终落脚点是相同的,即都是把“契约”作为财务的本质从财务交易的现象中抽象出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资金流与权流的二元相对均衡论。
田超(2009)从财务管理的目的出发,提出资金流与权流的二元相对均衡论。认为对财务本质的界定应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应具有类似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元相对均衡的基本特征:“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矛盾运动的两个方面,应从这两个方面的内在关系及其相对均衡状态对财务本质进行规范,即财务本质是资金流与权流的二元相对均衡。其中资金流是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权流是财务关系的核心内容,二元相对均衡是资金流与权流的运动状态和趋势,也是财务管理的目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与财权流论虽然出发点表述不同,但实质差别不大,都是将价值和权力相结合,并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3.资本生产力论。
刘博,干胜道(2009)从生产力的角度提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为了解放资本的生产力。“财务的核心要素是资本,资本具有二重性,财务也有二重性:财务管理体现技术性,财务关系体现社会性,技术性与社会性都服务于为股东创造价值,即资本要产生生产力。”
三、研究总结
总结以上观点,笔者认为:
1. 财务本质理论的发展历程大体有三条主线: (1) 价值流的演进方面,经历了货币———资金———价值三个阶段; (2) 范围方面,从单一的对财务活动的描述延伸到对财务关系的描述,包括“经济关系”和“权力”; (3) 在前面两者的基础上,出现了对财务本质不同角度的界定:如从产权的角度,即财权流论;本金和收益角度,即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契约的角度,即契约论;生产力的角度,即生产力论等。
2. 理论不能解释一切,将科学的理论视为能够解释一切是对理论的庸俗化,因为相对于无限发展和无限丰富的实践,理论总是“灰色”的,它不像实践那样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理论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不应用一种不变的理论去勉强解释这种理论未曾预料到的实践中的新问题,而应在更新理论本身上下功夫。那么,在把握现代财务的本质问题时,传统的静态分析法和就财务论财务的狭隘观点已不再适用,而应采用动态分析法,与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现有的财务本质理论都是在特定发展阶段提出的,比较符合当时经济环境,但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可能就不再适合。例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解释为“分配关系”尚可理解,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将财务的本质与职能仅仅理解为某种关系或某种资金或现金的活动,就显得过于狭隘了。因此,现有的财务本质理论并非对财务本质的终极认识,而应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更新。
摘要:财务本质的研究对财务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 同时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关于财务本质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关键词:财务本质,资金,价值,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曹侠.关于社会主义企业财务本质各派学说的评价.当代经济科学, 1992;2
[2].郭复初.财务理论研究与发展.会计研究, 1996;2
[3].刘贵生.财务本质论.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4;4
[4].唐与仕.浅谈企业财务的本质.财政研究, 1987;11
[5].杨守德.也谈企业财务的本质.财政研究, 1988;7
营销的本质 篇11
到底什么是“营销”?
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就是致力于发现客户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营销就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有效重组各种竞争要素的能力。
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说:营销是一种生活标准的创造和传播。
菲利普·科特勒抓住了营销的普遍性(需求),强调了产品的重要性。迈克尔·波特抓住了营销的主线(竞争),强调了竞争力的重要性。汤姆·彼得斯抓住了营销的目标(品牌),强调了营销的境界。
我们不妨把三位大师的观点串起来,看看什么是营销:
营销就是致力于发现客户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有效重组各种竞争要素,最终完成生活标准的创造和传播。
三位大师告诉我们,科学的营销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动发掘需求而后产品化;第二个阶段,组合资源打造竞争力,产品利润化;第三个阶段:品牌运作,利润长期化。
然而中国的营销巨匠宗庆后的说法更干脆:“营销就是买和卖!”“买”说出了需求和调动需求的成功,完成了“需求产品化”;“卖”说出了竞争的成功,完成了“产品利润化”;不断的买和卖,完成了“利润长期化”。“营销就是买和卖”,七个字道出了营销的真谛!
营销真的这么简单吗?是的,营销听起来就这么简单!营销做起来还这么简单吗?一点都不简单,营销做起来很难!
营销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而人类具有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以利益为基点,人可以被划分为两类:需要我们关心的人,主动关心我们的人。做营销,就是要以利益为出发点,研究这两类人,研究他们的心理、行为,并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
营销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营销就像迷踪拳,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实际上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是根据对手的拳路变化予以灵活应对,也就是对自己的拳路(营销要素)不断进行组合,直到将对手击倒在地。
财务风险的本质 篇12
本质安全思想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航空技术的发展,随后被应用到多种领域。Risza Rusli[1]提出了一种项目阶段的本质安全设计定量评价模型,强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应从设计阶段开始。Fedja Netjasov[2]对民航的风险和安全建模进行了综述。Valerio Cozzani[3]构建了一种用于防止多米诺事故的本质安全方法。Huan-Jyh Shyur[4]为定量评估人为失误导致的航空风险,建立了一种基于事故和安全监测数据的解析模型。Michael Hadjimichael[5]认为在航空领域,对风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事故分析以及对飞行和维修的建模与仿真。李新春[6]、郝贵[7]、许正权[8]等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有效促进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然而目前对安全的评估都只注重对单指标的估计和衡量,尚未考虑各个指标间的交互和耦合作用。而事实上,各种事故的发生并非只是单因素所致,因此James J.H. Liou[9]提出了一种针对航线安全预测的综合模型,考虑了各个评价指标间的耦合交互影响。黎放[10]指出在各武器系统性能的相互耦合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许多不能确定的内部或外部的风险,风险影响的扩大会导致武器装备体系耦合性能的下降。因此系统内部耦合作用的存在,导致耦合风险的产生,从而危及航空装备的服役安全。为提供一种适用于航空装备的本质安全管理模式,本文将对事故致因和风险耦合理论进行研究,构建基于耦合理论的飞机本质安全管理图示模型,并建立系统安全度和耦合风险度模型。
2 耦合风险内涵分析
2.1 航空事故本质致因分析
安全是航空业关注的首要问题,对航空事故进行本质致因分析,是规避飞机使用风险的有效手段。而由于航空装备系统中各因素耦合规律的未知性导致耦合风险源辨识模糊性的提高,从而导致引发事故因素灰色度的增大。从图1所示的航空事故本质致因模型图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飞机的不安全状态耦合后,一旦超过飞机系统的安全风险容忍度就可能导致事故事件,在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后必然酿成航空事故。飞机系统的不安全状态受安全文化缺失、组织机构管理缺陷、安全信息模糊和不安全的服役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上述因素间又有相互耦合和交互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还与安全教育培训缺失和安全行为监控失效有关,飞机不安全状态又受飞机固有设计缺陷和使用风险扩大的影响。总之,航空事故的发生与各系统组元的本质安全度有关,同时与各安全因素的耦合有关,本质安全管理强调对未遂事件的有效管控,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2.2 风险耦合理论
物理学中的系统耦合理论认为耦合可以产生正、负效应,因此人们意图通过控制耦合过程来达到预期目的。航空装备在服役过程中,因各种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管理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常出现较大偏差,这种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就是风险。由于航空装备系统的综合性和高度复杂性,其系统组成元素存有个别风险(如飞机的设计缺陷),此外由于元素间各种耦合交互作用的存在,导致耦合风险的产生。
关于耦合风险的定义,黎放[10]提出了一种武器装备体系的耦合风险,指武器装备体系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体系在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过程中,由于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影响及偏离预定目标的综合。任秀梅[11]则认为风险耦合指的是系统活动过程中一类个别风险的发生及其影响力依赖于其他风险的程度和影响其他风险发生及影响力的程度,这种风险间的依赖和影响关系称之为风险耦合。风险间的依赖和影响程度越大,则风险耦合度越大,反之风险耦合度越小。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耦合风险定义都强调了耦合风险存在于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中,耦合作用的对象间相互依赖和影响。而事实上,在子系统内部也有耦合风险,以航空系统中的人为例,不同的人之间有交互作用(如安全文化辐射效应),单个人自身也有交互(如较高的安全意识会提高行为的安全度,较好的安全行为也会强化安全意识),因此耦合风险存在于系统组成元素内部和系统组成元素之间。
导致耦合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各系统组元在容错性、兼容性和标准化等方面存有缺陷,同时受系统组元自身本质安全度高低的影响。席酉民[12]提出的“问题导向”基础上的“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双规则互动耦合机制的和谐管理思想为提高系统宏观安全度提供了新途径,即在提高系统非智能组成体的本质安全度的同时,强化系统智能组成体的容错性和自组织性,使两种组成体形成互动耦合,对耦合风险进行分散和规避。
3 基于耦合理论的本质安全管理
3.1 本质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宇航领域,最初的概念主要指设备拥有与生俱来的
抵抗风险的能力。目前煤矿行业对本质安全管理研究较多[6,7,8],但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本质安全化上,即只注重系统组成元素自身本质安全度的提高,忽略了系统微观元素间及微观元素内部的耦合交互作用,且缺乏对安全成本的控制和安全效益的分析。因此本质安全管理应是指在控制安全成本并注重安全效益的前提下,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理念、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对系统中的未遂进行预控管理,考虑系统微观元素之间及微观元素内部的耦合交互作用,对个别风险和耦合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和分散,使系统的宏观本质安全效应达到最大的闭环管理过程。
3.2 本质安全管理图示模型
根据系统耦合理论,系统宏观安全度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个系统组元自身的本质安全化,而且与组元之间及组元内部的耦合交互作用有关。从图2所示的基于耦合理论的飞机本质安全管理图示模型可知,飞机系统包括人、机、环、管四个基本组元,组元中人机、机环、人管和机管之间存在强耦合作用,而人环、环管间有弱耦合作用。强耦合作用说明耦合交互的对象间相互影响和依赖的程度比较高,如人机交互就是一种强耦合,它们之间存在人机行为交互和人机情感交互等耦合过程。耦合作用越强,说明交互作用面越大,从而可能导致耦合风险也越大,因此对于飞机提倡本质安全化设计和注重飞机寿命资源的科学使用,对人加强安全培训和监控安全行为,就是为促进两者间的正耦合效应。
在组元自身的本质安全化上,通过严格人员准入制度、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和矫正人员安全行为可以有效提高人的本质安全化,人员的安全行为矫正可以采取行为自检互检、行为监督检查和行为监测预警等步骤来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化依赖于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组织包括安全专家顾问和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制度包括安全资金投入与使用制度、安全人员激励与约束制度、安全监督与监察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和安全物态文化建设等;环境方面,包括来自于自然环境和战争威胁的影响,通过实现单机寿命匹配消耗,可以弥补目前飞机使用中日历寿命和疲劳寿命消耗不同步的现实,而优化机群寿命资源的配置可以实现新旧机型的搭配使用,最大量地保有现有的战斗资源。为减弱自然环境对飞机寿命的影响,则需要强化飞机涂层的防腐蚀工艺和提高材料的抗疲劳能力,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来自于飞机设计阶段或者维修过程,即飞机的本质安全化过程;提高飞机的本质安全化,一方面需要在设计时采用本质安全化设计方法,提高飞机的固有安全性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单机寿命监控,科学预测飞机的剩余寿命,通过适时科学地维修对飞机进行科学延寿,从而减小飞机服役风险,提高其本质安全水平。
在系统组元的本质安全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后,能大为强化系统组元内部及系统组元之间的正耦合效应,从而实现对耦合风险的有效管控,对系统宏观安全度的提高也有较强促进作用。
4 系统安全度和耦合风险度建模
从耦合理论可知,航空装备系统的宏观安全度在于系统组成元素本质安全度的提高以及各组成元素内部组成元素之间的正耦合效应,一般而言较高的组元本质安全度会有助于组元间的正耦合交互作用。因此可以提出了基于耦合交互机制的系统安全度模型[14]。
(1)当系统为线性系统时
S=S1×S×…×Sn (1)
(2)当系统为非线性系统时
①仅考虑系统组元内部的耦合作用时
②仅考虑系统组元和外界环境间的耦合作用时
③同时考虑系统组元内部和系统组元和外界环境间的耦合作用时
式中,S为系统宏观安全度,Si,i=1,2,…,n,为系统组成元素的安全度,Se为外界环境安全度(不同于系统的内部环境);n为系统组成元素的个数,σij为元素i和元素j间耦合作用的相关系数, γie为元素i和系统环境耦合作用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σij和γie可以取正值、负值和0,当取值为正时,表明相互耦合对系统宏观安全有促进作用,其结果表现为取得正耦合效应;当取值为负时,表明相互耦合对系统宏观安全有削弱作用,其结果表现为产生负耦合效应;当取值为0时,表明相互耦合对系统宏观安全没有影响。
根据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函数模型[13],设Si (i=1,2,…,n)为系统组元的本质安全度,wi为各个组元在系统宏观安全度中所占的权重,则可得到系统耦合风险度M关于组元本质安全度的公式为:
通过构建系统安全度模型和风险耦合度模型,为提高飞机系统的宏观安全性和管控耦合风险提供了量化手段。
5 结论
为提高航空装备的安全服役水平,本文做了如下工作:
(1)对航空事故的本质致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耦合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系统组元在容错性、兼容性和标准化等方面存有缺陷,同时受系统组元自身本质安全度高低的影响;
(2)构建了基于风险耦合理论的航空装备本质安全管理模型;
(3)建立了系统安全度和系统耦合风险度的计算模型。
由于耦合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在航空装备的设计研制阶段就应该对耦合风险进行重点规避,同时在服役阶段通过采取隔断风险传导路径的方式,切断风险间的耦合,这样就能使航空装备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