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共9篇)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1
摘要:本文阐述了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对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应具备的功能、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及构建方法,希望能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更好地把握和实施财务风险预警及防控工作。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风险防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特别是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构建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和防控系统,提升财务管控能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条件下,充分认识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其功能、特点、方法,真正把预警和防控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发挥应有作用,是摆在广大财务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及防控系统的重要意义
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绝非突如其来,很多企业经营者风险意识淡薄,对风险监测和危机预警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内部管理水平低下,这些问题往往导致企业难以敏锐察觉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难以对财务危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一旦长期如此,必将导致危机爆发。
因此,建立企业财务预警防控体系,对企业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早预测潜在的财务危机,使企业经营者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方略,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防范因企业财务风险给债权人和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一般应具有以下功能:1.超前防范。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预警防控系统能准确把握风险的特点和规律,做到风险预判预控,关口前移,使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不让风险上升为灾难,给企业造成重大财务损失。
2.分析功能。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财务风险征兆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应能够及时分析并发现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企业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匡正功能。
企业经营者根据有效的预警和防控系统监测诊断的结果,对症下药,并坚持问题导向,从各个风险点入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补强企业风险弱点,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使陷入风险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上来。
4.预防功能。
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全面、系统、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的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预防性建议,让企业经营者吸取前车之鉴,通过采取响应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防控危机再次发生。
三、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的关键点
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系统性。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控系统的构建,应把企业生产经营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对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等各环节实时收集敏感性数据,并对比外部产业、市场等相关信息,经过汇总梳理和系统分析,对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做出评价,及时向企业决策层通报有关风险管理情况。
企业决策者可根据风险潜在的程度、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原有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以及预警指标,使企业向着完好的方面发展。
2.预知性。
企业风险预警及防控系统必须具备预测能力,能够根据系统适时获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数据资料预测其发展状况,发现危机前兆,及时消除危机根源。
3.适时性。
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必须能够适时反映其变动状况,通过适时数据采集,适时诊断,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及时地进行修正和调整,有效实施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控。
4.反馈性。
企业财务预警防控系统是对企业风险进行具体量化,依据其量化结果识别、判断企业的风险状况及程度,进而传递给企业风险管理人员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反馈给预警系统。
同时风险预警防控系统要对企业化解危机的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反馈风险控制措施执行过程及效果,使企业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危机的化解情况,以及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
5.成长性。
企业经营危机隐患消除后,其起因、处理过程、处理效果及相应的反馈与改进建议,要及时转化成企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企业改进管理的具体措施,增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免疫能力。
四、如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防控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防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将成为空中楼阁。
1.领导高度重视。
财务风险防控不仅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决策者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
因此,企业决策者必须对建设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防控系统高度重视,对工作流程、组织设置、人员配备、绩效考核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保证系统运行有序,作用有效发挥。
2.不相容职务分离。
不相容职务是指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就可能发生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的职务,所以对不相容职务必须实行分离。
企业设计、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时,首先必须梳理不同业务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以确定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其次要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各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之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制衡机制。
3.严格进行授权审批控制,即要求企业所有人员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都必须获得授权批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重大业务事项,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及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企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防控系统时,必须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企业所有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办理相关经济业务。
4.做好企业财产保护。
所谓做好企业财产保护,首先是要严格限制未经授权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其次是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完整。
5.完善企业考核评估制度。
所谓完善企业考核评估主要是对企业实施的各种风险防控措施、内控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使企业或个人达到少出问题、不出问题,绝对不能出现大的问题。
6.确保信息真实。
规范、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和防控的前提。
财务风险预警及防控系统的运行需要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财务风险预警及防控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效果。
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必然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背离,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也就无从谈起。
只有规范、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才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实现其特定管理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同时,保证其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完整,可以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7.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而建立的基本管理制度,它是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特定内外环境和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的,而企业经营管理内外环境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因此,企业应随其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可以提高财务预警防控的准确性。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财务预警和防控系统的根本所在。
8.不断探索风险防控方法,做到因事施策。
在当今社会中,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千变万化,企业财会人员在风险防控中,必须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辩证分析,不断探索风险防控方法。
在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查清问题的本质,只有防止教条、因事施策,才能有效防控风险。
企业强化财务风险防控的总体原则,不仅要求监管要到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力度要大,要做到管得住、管得好,同时还要不断探索适应企业风险防控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五、结论
企业财务状况的良性循环是保障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企业经营者应强化对财务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主动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和隐患,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R],-04-07.
[2]蒋屏,王珮.财务工程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具及运用[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2
一、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长久以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并未分离,在部门设置上交叉重叠,财会部门的职责主要是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重点一直是围绕账务处理、报表编制。所谓财务经理人员的职业角色其实就是一个会计主管的角色,财务人员其实就是会计工作人员,他们行使财务职能的时间很少,对流动资金与流动负债引致的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缺乏关注,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建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决策等有关的战略性管理问题,往往以被动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认为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能就是从事会计核算。
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的依据主要来自过去的、静态的会计核算资料,所谓的财务内部审核实际上成了秋后算账,缺乏基本的事前控制和事前预测。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甚至向企业领导建议取消财务预算,理由是市场经济不可测,难以把握。其实,这是某些财务人员怕麻烦、摞挑子,是专业技能欠缺的表现。他们也进行事中分析、事后归纳,但作用不大、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人们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财务”就是会计,财务与会计就是一家人。有些企业、有些人员甚至将出纳人员叫做“财务”,这说明人们对“财务”职责的概念还不甚了解,说明传统财务人员的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财务管理的地位被严重弱化了。
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国际资本、跨国企业纷纷抢滩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不再是单一的国内竞争对手,企业长期享受的一些垄断经营特权,也将不再拥有,一切按WTO制定的规则行事,竞争程度空前激烈,这些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也是管理的竞争。与国际化程度相呼应,近年来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也正在发生转移,如一些跨国企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纷纷将财务与会计的职能进行了分离,对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人员进行了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职责的再分配。
会计人员的责任,重点放在了实施会计核算、进行会计监督,体现的是面对外部利益人之间利害关系,并根据核算结果为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提供决策参谋,偏向的是战术层面上的管理。而财务管理人员被推上了企业管理的风口浪尖,其责任上升到了理财方面。他们需要集中主要精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从事财务分析、资本运作、资金运营,以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协调企业综合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职业目标,其工作职责体现在为内部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的战略层面。这对传统财务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提升自我能力的绝好机会。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面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将呈现五个发展趋势:(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2)无形资产逐步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3)风险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4)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5)网络财务势在必行。
三、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对策
面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变革趋势,现代企业要想实现成功理财,必须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
(一)全面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全新的理财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进行相应变革,最关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要全面更新,要以全新的理财观念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理财。企业理财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而要由经济效益观转向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观。要逐步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信息观念、无形资产观念、风险防范观念、知识化理财观念、知识资本观念、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创新和调整财务管理内容
1. 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
必须改变单一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明确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使企业经理及员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盈利、个人的资产积累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 把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从以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以无形生产要素为主,要重视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和管理,改进和调整原有管理指标,增设反映企业无形资产投入状况、使用状况、收益状况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是否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积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树立企业的产品品牌和公众形象等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为标准。
3. 建立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
传统财务会计很难反映知识资本的价值,随着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对知识资本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已是必然。设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
4. 改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
要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络财务化,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企业可以实现实时报告和远程在线处理,可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效应,便于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迅速整合财务资源以对市场做出快速互动的反应。
(三)加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1.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优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捕捉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尽量减少和避免投资风险。高新技术产业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可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进行摊销。
3.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预测和风险监控机制。企业财务预测是对未来融资需求的估计,是否准确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风险监控机制使企业具备风险自动预警机制,能对事件的发展状态、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应和修正,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四)实施企业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所进行的核算、分析、预测、决策等科学管理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七个策略环节。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对加强成本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企业要搞好成本管理工作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认真开展成本预测工作,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进行最有效的成本决策。然后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认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加强日常的成本审核监督,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各项基础工作,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此外,要定期开展成本分析,提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挖掘降低生产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潜力,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同时,安排好成本的考核工作,正确评价各部门的成本管理业绩,促进企业不断改善成本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为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已是当务之急。
1.要深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改革,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加快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2.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强化在职培训,适时进行知识更新,使财务管理人员既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现代经济、金融、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多变的世界,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理财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集约化管理 现状 问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 “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司深入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对财务提出了财务管理“四个一”,即会计核算“一本账”、资金管理“一个池”、财务监管“一张网”、财务应用“一个平台”。 财务管理“四个一”的提出是电力企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标志。
一、对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认识
1.概念
电力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就是集中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在管理过程中注重高效、约束和节俭,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务集约化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在以企业战略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建立起财务稽核评价体系、资产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产权管理体系、财务资金管理体系、财务危机管理体系以及财务队伍建设体系,从而形成集团财务管理中一个可以控制和掌握的企业运行系统。
2.优势
电力企业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电力企业防范经营风险:财务资源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电力企业财务资源的统筹运作及优化配置是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核心。电力企业通过财务集约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产权、预算、资金以及核算上的集中管理以及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及时有效的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②有利于电力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通过财务集约化管理把资金从分散储存转变为集中存储、从分散审核转变为集中审核、从分级使用转变为统一调配,在降低资金存量和防范资金风险的同时,还优化了贷款结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现状
1.会计信息滞后
电力企业的股权机构复杂,下属单位较多,存在管理战线较长的弊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无法得到保障。就目前形势看,财务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地方子单位的会计管质量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第二,电力企业的多元化业务使得会计管理难以统一,并未全面实施主辅分离工作;第三,会计管理战线较长,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最及时、准确的财务管理信息。
2.预算管控能力不足
电力企业目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曲解,未能实现充分的沟通协调,重编制、轻执行、弱控制、软考核以及预算的业绩评价流于形式等,总体来说就是电力企业预算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资本投资效益低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电力企业在一段时期内采取较为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体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电力企业涉及的领域较多,但由于管理人员成本意识的薄弱以及对其他行业的不熟悉,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导致资本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是无效投资。另外,与通信、金融、保险等联系较多的电力企业并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战略管理,也影响了资本的投资效益。
4.财务风险分散
电力企业多元化的经营,造成规模大、范围广、下属子单位多的经营局面,也就使电力企业产生的财务风险几率较大,包括利率风险、税务风险、价格风险、资金安全风险、投资担保风险等。其中利率风险、税务风险、价格风险属于外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投资担保风险属于内在风险,外在风险的因素一般较难改变,但内在风险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可以控制的。但由于电力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和规范的标准流程,因此无法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全面防范及有效控制。
三.电力企业构建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的相关举措
1.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体系
电力企业通过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确立统一的财务管理框架,在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标准、成本标准、业务流程方面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利用“一本帐”核算和“一键式”报表编制,提高会计决算规范性、统一性和实效性,有利于集团总部全面实时的了解全公司的财务状况,加强度对下属公司会计业务的控制能力。
2.实现预算的集约控制
电力企业实现预算的集约控制,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及预算跟踪制度、预算分析制度、预算滚动制度和预算考核检查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行”二下二上”预算编制流程,研究建立投资能力测算模型,提高中长期预算的准确性。深入分析成本需求的内在动因,逐步完善了标准成本制度,探索预算偏差考核。
3.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电力企业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将分公司、子公司等企业的资金集中到总部,再由集团总部统一调度、统一运作和支配,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不但保障了资金安全,还有利于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强了集团帐户管理,扩大电子支付使用面,有效推进集中支付与现金预算衔接。
4.风险在线监控方面
创新财务稽核方式,大胆尝试财务”集中诊断行动”,建立在线稽核疑点设别规则库,开展远程在线稽核试点.建立风险信息库,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形成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明确公司风险监控的重点和关注的方向。
总结:电力企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充分发挥财务集约化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坚持集约化管理方向,努力提升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为公司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坚强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姣君.论电力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2]钟锦锋.浅析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新财经(理论版).2011(3).
[3]刘春娇.加强财务集约化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水平.时代金融.2011(6).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4
本文作者:张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中小民营企业在财务办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本文研究了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办理现状,提出了增强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办理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财务办理 改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使其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与完善,这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办理尚不规范,存在着许多难题,因此咱们需要给他们提部分建议,这样有助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以下便是增强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办理谈点的个人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办理现状
1、财务办理观念和办理模式都比力老套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办理模式是统一高度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企业的经营者也是投资者,企业的领导者有严重的集权现象,并针对财务办理方面的内容缺乏认识和分析,这点他们需要认真反省。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没有创建起科学办理的观念,使得他们以权谋私,财务监督不严,会计信息不真实等。
2、财务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
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创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没有创建行之可行的内部财务控制体制,或既然创建了内部财务控制体制,只是将体制“印在纸上,挂在墙上”,有章不循,形同虚设。各单位权责划分不清,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岗位分工,对经济活动缺乏适当的监控,漏洞很多,办理失控。
3、投资本领比力弱,缺乏战略性决策
一是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随意投资性大,投资方向很难把握,科学不太合理。二是追求目标短暂,缺乏战略性决策。由于自身是小规模,投资贷款占的比重比大型企业要多很多,因此面临风险也大,它们需要想尽措施收回资金,考虑一下如何扩大自身规模。三是投资的资金严重短缺。中小民营企业所吸引的金融机构的款项比力困难。即使银行同意其贷款,但也由于风险高而提升贷款的利率,这样能增加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本钱。
4、融资困难,投资盲目,造成资金严重不足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金融办事严重滞后。这些企业得到的金融贷款所占的额度相当小,贷款资金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小民营企业认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融资困难。企业在发展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资金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堵塞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企业自身的原因,由于本身的经济实力不够,一般达不到银行所规定的标准,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不好,造成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很难取得贷款。二是本质的原因,银行的贷款倾斜于大中型企业,客观上金融机构从观念和行动上忽略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所产生的信贷资金的需求,在资金难题上,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只能以高于银行利息向民间资本拆借,其结果是融资小、本钱高。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财务办理方面的改善对策
1、增强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办理外部办理决策
增强财经法规建设,增大惩治力度。结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外国的许多经验,尽快制定并出台适用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特点的统一法规。并且,咱们还要经过法规明确中小民营企业和相关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增大对违法违规人员的惩治力度,从而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行为。
增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处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难题。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采取的资金筹集方法:向股东筹措资金是企业在创业阶段最安全、最经济、最便利的筹资渠道;企业的短期资本即营运资本可由商业信用来提供;巧用融资租凭业务,把前期投入的固定资产变为流动资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办理,以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产权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
强化外部监督,规范财务基础工作。咱们需要充实发挥中介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监督作用,让会计师事务所成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力量,并且经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程序和质量的再次监督,来促进中介机构提供优质的、公正的社会办事。
2、增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办理的内部治理对策
全面更新观念,树立财务办理新理念。健全财务机构,创建严格的财务控制体制。提升同财务办理者的素质,引进高级财务办理人才。在市场的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经营的环境十分复杂,风险也越来越大,要想确保利润的最大化,求得它们长足发展,咱们应确立财务办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发挥财务办理的作用。假设企业能抓住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控制好资金、本钱和利润,那就能有一个好的效果。可是要做到这一步,民营企业需要树立财务办理是企业办理核心的理念,还有便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办理人员需要树立全新的财务办理观念。民营企业一定能看到自身的财务情形,和国际接轨,实现财务办理核心内容、方法及本领等全方位的开拓与创新。咱们需要包管财务组织机构的健全,并且需要包管设置工作岗位的合理性,明确职责的权限,并形成相互的制衡机制。咱们还需要创建严格的、优质的、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财务活动整个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体制,并且也一定创建完善的存货及应收账款控制系统。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家需要增强财务办理的学习,在业余时间学习先进的办理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必备的财务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并且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家需要在财务办理等关键岗位上安顿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及业务本领的人员。
总之,财务办理对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倘若民营企业能处理好发展整个过程中存在的财务办理难题,并提升财务办理水平,那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的。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5
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裴陇华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跟不上,极易发生财务危机。作者通过自己的行业经验,认真分析了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在加入世贸以后,我国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与国际化大企业进行交流,显现出我国企业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保留的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企业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其发展仍然赶不上经济形势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件,它的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提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及其周转和循环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对钱的管理,别看这个简单的对象,却难倒了不知多少英雄好汉,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企业或个人敢说自己的管理手段是最好的。如石油企业,属国家经济命脉,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财务管理敢为人先,在国内众企业中是相当先进的,然而其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制度仍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资金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不是看到了问题就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共性问题如下:
1、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普遍素质偏低
我国的工业体制改革较为缓慢,主要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新要求的不断涌现,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得有与之合拍的现代理财观念和手段,然而仍有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过分依赖国家,轻内部管理,重产量指标完成,轻成本效益分析等。再如中小企业,虽然不受国家计划目标的影响,但存在管理不规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等诸多问题,同样也缺乏对财务管理认识。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代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构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是市场的元素,而市场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是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我国财务人员观念滞后、理财知识缺失、创新能力和主动性欠缺,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巨大阻力。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基层财务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国家为了解决人员素质问题,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然而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关心不够,大多选择为第二职业,专业素质根本不行。21世纪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很多时候表现为信息的竞争,财务人员素质低,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信息不准确、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致使财务管理工作失去良好决策,甚至错失投资良机。
2、财务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管理
在工作中,企业往往将财务工作放在会计上,对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作及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等工作做得很少,尽管企业已面向市场经济环境,但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各层理财权责不明,如企业管理层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不明晰,常现业务交叉的现象。此外财务管理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财会机构往往将会计与财务混二为一,在实际工作中,财会机构常常将重点放在会计上,对企业的资金运作、筹投资、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等工作做得较少。正因为如此,企业就难以重视先进的理财方法和管理手段,致使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动作困难,严重阻碍了大好形势下发展的脚步。
内部监督机制是企业进行正常财务管理活动的保障。然而在实际中并非如此,难以发挥规范和监督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内部监督机制中相关制度和规定缺乏必要的改进与新,难以约束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能对其有效监督和控制,使问题常常向负面扩大。另一方面,有效的监督制度和规定需要有强制力的配合才能充分履行其功能和作用,就现阶段大多企业财务管理状况而言,很难做到,执行的不严格性与随意性比制度和本身还要严重得多,因此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二、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针对当前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本文就是想通过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一些贡献。
1、树力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
21世纪强调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因此企业必须转变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管理观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以人处于管理的中心与主导地位,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财、物等要素进行管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指出经济增长除靠劳动力和物资投资以外,还要靠人的素质的提高。培训是一种投资,它是为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来讲,培训亦是投资且收益远大于投入。因此落实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每个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个条件需要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负责组织。培训内容应当涵盖价值观、企业文化、知识、技能、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等多方面内容,还应因地制宜,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特色化培训。另外,职业生涯是人在某个工作场所一生的经历轨迹,可极大的挖掘人的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其重点应从企业角度进行职业生涯开发活动,通过培训、咨询、辅导、教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2、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面对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找到一种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因此应当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把财务的战略运筹和决策支持职能落到实处,突出超前性、有用性,强化执行力、影响力。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要向全面参与经营管理和改进公司治理拓展。公司财务部门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将经营核算管理、财务计划的编制、财务纪律监督等工作落实到位。其次,企业可聘请高质量的会计人员,进一步指点财务管理工作,使其更加正规,严谨。再次,应当依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健全适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应当正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围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和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来确立内
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找出管理漏洞与薄弱环节,采取更可靠的措施,努力从机制、源头上加以防范和解决,真真正正将财务工作提高到现代管理的水平。
3、加强企业财务分析与控制,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分析与控制可有效、及时的规避和矫正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在市场经济当中,国家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财务面临的财务风险随之加大。因此,应当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风险管理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好资金筹划,优化融资和资本结构。其次,强化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得到更大的利益,其内容涵括开发过程中对于资金的筹集、占用、回收、分配等情况。同时也应注意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在当前企业会计控制仍然很薄弱的情况下,严格遵守政府相关法规,依靠会计中介机构,加大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审计监督,争取将各种违规违纪行为遏制在开始的阶段,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第三,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环境下,企业应当注意创新的管理方法。创新意味着改变并超越,超越从前我们所作出过的成绩,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保障。第四,要注重跟进企业生产经营及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和宏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事前预测和动态分析,善于洞悉市场先机,及时提出财务的观点,不断提高决策支持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有选择性地学习并运用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财务制度,一定要较好地处理好优秀品格的延续和改革创新的关系,使企业经验得以在市场导向的改革和资源枯竭的环境中得以发扬光大,走出一条适合财务管理创新之路。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它不仅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且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面对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找到一种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企业必须站在国家利益和全球经济的高度上,努力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剖析,健全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探索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加强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宏.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使用效益[J].甘肃科技,2003;7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小企业的发展中,相当一部分小企业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因而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
一、财务管理现状及风险目前,我国小企业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有限,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这类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1.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小企业相当一部分属于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2.财务管理地位不高。小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有着高效率的优势,但决策程序较粗糙,决策所需信息中,其决策模式主要为经验决策。企业财务管理未受到重视、财务管理在业主以外的管理中影响不大、地位不高。3.内部控制制度缺失,财务监控不力。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像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不健全;或者虽然建立了其中的几项制度,但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4.财务管理薄弱,资产管理不严。目前为数不少的小规模私营企业经营者简单地认为财务就是记账或算账,许多原始资料不提供给财务,把会计只当作纳税申报的工具,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作用。5.未配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人员。大部分小企业未配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人员,财务人员当作“记账”员。由于取得的资料不完整,往往造成存货、资金、往来、费用等不真实,账务处理简单化。6.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小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着种种风险,这些风险可以归纳为七种风险:开业后头3年可能出现的开业风险和现金风险,如经营者对市场上冒出的暂时需求匆忙做出反应,或者看到别人赚了大钱,也盲目跟着
楚都宜城网 iyd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7
企业在“谋发展、求共存”的战略实施中, 一是要认识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二是要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夯实企业发展内外环境。因此, 本文立足于对法律风险管理的认识, 就如何强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1 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多元化的市场环境, 强调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一方面, 实施法律风险管理, 是新形势下企业稳步发展的必然需求, 也是企业“谋发展、求共存”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 法律风险管理的实施, 促进了企业现代制度的构建, 以及经营管理的合法规范化。因此, 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十分显著, 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施法律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多元化的市场环境, 增加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风险因素, 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 新形势下的现代企业, 一是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夯实法律风险管理的实施环境, 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内部管理, 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健康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1.2 实施法律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 企业正面临发展的机遇, 但同时也遭遇着发展的挑战。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 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法律风险管理的实施, 一方面, 为企业制度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从责权明确到科学管理, 这都离不开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化、工作效率的提高, 需要法律风险管理作为支撑点, 为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提供“正能量”。
1.3 实施法律风险管理是培育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础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当前, 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国家应明确良好市场经济秩序培育的重要性。当前, 不少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法律风险意识, 在市场竞争中存在恶意竞争等行为, 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 实施法律风险管理, 一是有利于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中;二是为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培育创造了基础与环境。
2 企业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
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 也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 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是多样化的, 这也就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从实际来看, 企业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违规风险
违规风险是指企业所发生的行为违背了现行法律法规, 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从实际来看, 企业违规风险主要表现在: (1) 企业设立风险。如企业设立不符合法律规定, 并存在不规范运行等问题。 (2) 并购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需求, 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行为中, 由于并购涉及的法律面广, 且程序比较复杂, 这就增加了法律风险的可能性。 (3) 用工风险。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既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 也是确保职工合法权利的有力举措。但是, 由于用工行为不规范, 在违约、辞职等方面, 存在违反法律的问题较多。
2.2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中, 不按交易的约定履约, 进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现代企业而言, 违约风险比较频发, 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 企业违约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合同订立、转让以及生效、履行中, 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企业难以履行约定, 造成违约风险的出现。
2.3 侵权风险
在法治社会, 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如企业在发展中发生环境污染等侵权事件, 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侵犯知识产权等。
2.4 不当行为风险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出于对利益的追求, 进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当行为, 谋求自身的利益, 由此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并存。一方面, 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在相关行为的发生过程中, 缺乏对所做行为的正确认识。如在涉外反倾销中, 缺乏应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缺乏自我保护, 且对外部法律环境不是十分了解, 进而在法律问题的处理等方面比较缺乏。
3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现状
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这就强调法律风险管理的狠抓落实。但是, 从实际情况来看, 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如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缺乏重视、管理机构职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步伐。
3.1 法律风险管理落实不到位, 管理机构职能不完善
当前, 不少企业尚未建立专门的法律机构, 未使法律风险管理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 所建立的法律部门缺乏独立职能的体现, 受制于企业部门的管理或影响;另一方面, 管理机构缺乏完备的规章制度, 法律风险管理更多的是一时之风, 缺乏长效工作机制的构建。因此,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流于形式下的管理状态, 无益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作用的有效体现。
3.2 法律风险意识不强, 合同风险偏高
企业法律风险意识的提高, 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基础。而不少企业缺乏法律风险意识, 在主观能动性上缺乏行为的支撑。首先, 企业合同法律意识薄弱, 在合同行为的过程中, 规范程度不高、内容漏洞百出, 潜在的风险明显增加;其次, 企业缺乏有效的合同审查论证, 尤其是违约责任条款的落实, 是合同风险偏高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中, 一些企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 前期的调研论证工作不足、签约行为草率等, 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风险, 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3 法律风险管理缺乏重视, 相应的投入不足
法律风险的发生, 一方面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企业品牌的构建。因此, 注重法律风险管理的实施, 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内容。但是, 企业领导层缺乏对法律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管理工作缺乏实质性构建。首先, 专业人才缺乏, 不利于法律风险管理的落实;其次, 缺乏资金的投入, 尤其是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等方面, 缺乏相应的制度构建。
4 强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法律风险管理的强化, 关键在于如何夯实其实施的内外环境, 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健全监督体系, 从本质上优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那么, 具体而言, 强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强化法律风险管理意识, 夯实实施的内外环境
良好的意识形态, 是提高法律风险管理实施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 企业管理层要认识到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 狠抓落实;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层要提高文化素质, 尤其是在法律知识、风险防范等方面, 要提高相应的防范意识,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 首先, 夯实法律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确保法律风险管理落实到位;其次, 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扩大宣传力度, 提高企业上下参与其中的积极主动性;最后, 企业管理层要强化法律知识学习, 提高法律知识水平, 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纠纷处理等纳入法制化轨道。
4.2 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严格法律把关
现代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逐步建立完善的、专门的法律防范管理机构, 切实将法律风险管理纳入新的发展轨道。这就需要: (1) 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律管理队伍; (2) 推进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全方位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3) 立足企业发展改革的需求, 严把企业决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风险,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4) 坚持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的工作原则,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4.3 建立动态监督体系, 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企业自身要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自检制度, 改善法律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一方面, 企业要落实依法经营的责任, 确保企业在合法经营框架下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 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人追究制度的建立, 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 现代企业要强化法律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设, 让其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文化元素, 提高企业职工法律风险管理的意识, 让法律风险管理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
5 结语
总之, 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优化与调整的重要工作。当前,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仍存在不足和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其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 强化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在笔者看来,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强化, 一方面在于如何立足于当前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另一方面,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实现, 需要依托良好的内外环境, 以及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 以确保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摘要:法律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 也是新时期企业求共存的发展大计。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 然后阐述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论述了强化法律风险管理的若干应对措施, 旨在强化法律风险管理的认识, 并为进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秦惠芳.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及要点[J].商品与质量, 2012 (10) .
[2]苏彦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与防控[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4) .
[3]杨波.论电力企业依法治企及企业法律风险管理[J].大科技, 2014 (22) .
[4]江渊.新民诉法环境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J].中国石化, 2013 (04) .
[5]孙兆明.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 (09) .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 信息化 电力企业
0 引言
我国电力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部门,在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相比而言,我国电力行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起步较早,在电算化会计发展初期,也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到目前已经拥有独立的会计电算化模式,为我国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發展,电源和电网建设融资要以现代目标管理预算控制为核心,才能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的规范化要求。此时过去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管理的发展,需要更健全、更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之服务,本文针对目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
1 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及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相比别的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较早,伴随电算化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多种版本如:FOXBAS单机版、网络版以及曙光财务软件、用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远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功能上,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DOS命令下的记账、算账、报账替代手工劳动过程,到九十年代商品化会计软件引进发展,局域网的应用。2001年,在国家电力公司财务会议中提出了要“走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道路”思想,目前使用SAP公司开发ERP企业管控系统已经在应用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电力行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开始从业务核算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转变。
我国电力行业比较重视信息化的发展,不管是基础设施,硬件还是软件与人员都投入大量的资源。从IT产品和光纤网络到软件信息的开发,都投入了大量财力资源。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完成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人员方面,相关人员素质较高,很多高学历高素质技能人员,有专门的技能培训基地和人员素质提高的平台。电力行业的青年骨干力量90%以上都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我国电力行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只有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才更可能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2.1 电力企业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充分。在我国部分电力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在管理投入上缺少重点。同时电力企业存在只重硬件而轻软件状况,研发投入大而轻视应用等现象。电力企业高层领导和相关人员要提高认识才能冲破各种阻力,支持信息化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管理对信息化程度的较高要求,只有先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2.2 电力企业仍然缺少高端综合性人才。不仅在电力企业,在其它企业同样财务管理信息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整体不高。虽然在电力企业里的财务管理人员很多,都是比较精通会计业务,但是同时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较少,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有限,很多都是会计人员转变过来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如果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又对会计知识缺乏,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软件出现的问题。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从业人员缺少综合素质强的高端人才,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缓慢。
2.3 电力企业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设滞后于财务信息化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受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的影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距。边远地区经济水平不高,发展较慢,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另外,在资金投入上以国家电网公司和各网省公司投入较高,下级投入较低,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受到了限制。
另外,在电力企业也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的有效监督和激励机制,不能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有效约束控制,没有调动起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也延缓了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3 加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要加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信息化速度,增强信息化效率,必须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从各个方面加强。
3.1 加强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核心地位认识。信息流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在企业管理的信息中,从人员、财产、基础设施、采购、生产、销售等都会涉及到财务,企业管理信息的80%都来源于财务,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就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只有维持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才能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才能够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加快实现电力企业的管理现代化进程。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化,推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相关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控制风险能力,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差距。电力企业的财务系统经济业务繁杂,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应加大对于财务管理软件和硬件的投入,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快更好的为管理服务。加大偏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网络资源投入,使全国各地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差距缩短。提高电力集团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的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
3.3 引进和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端综合性人才。在国际竞争中,人才的因素是关键,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拥有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重要保证。因此,电力企业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机会,适当引进优秀人才。另外,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计算机和商务知识培训,电力企业也可以建立人才培训制度,给予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员工有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追求。除了基础的所有人员都精通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提拔优秀员工继续提高,在实践中有针对提高,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我国电力企业只有通过上述措施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优化资源配置,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鼓励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模式,才能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伴随电力企业的改革,及时、充分和创新性地掌握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同时对各种经营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继德.我国会计信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师,2007,(4).
[2]陈春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7,3.
[3]吴从曙.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会计之友,2007.
[4]李玉德.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1.2.
[5]吴晶晶.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
作者简介: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 篇9
【内容摘要】………………………………………………………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1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1
(二)财务风险和企业信用意识薄弱……………………… 3
(三)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5
(四)忽视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5
二、针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6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6
(二)加强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6
(三)煤炭企业领导者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7
(四)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 7
(五)加强内部监管………………………………………… 8
(六)加强资金管理………………………………………… 8
三、结语……………………………………………………………8
参考文献………………………………………………………………9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内容摘要】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将着力探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加大了兼并重组的力度,产品竞争向精细化、高品质化发展,太阳能、风能、核电等新能源开发建设的步伐加快,煤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企业强化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要加强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尽快的转变观念,从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向决策管理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转变,采用标准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抵制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煤炭企业作为经济形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作用,它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经济之一,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地位,国家对于煤炭等基础能源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使得煤炭企业即使是没有经营效益也不会面临淘汰出局,因而导致煤炭企业盲目性的扩张规模而不注重生产效率。然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及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使得国内的煤炭企业不得不重新认识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加强对于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管理好资金的流动方向,分析控制生产风险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讲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
度,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包括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两个层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集团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臵财务管理权限,其中又以分配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它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上层建筑”,对其“经济基础”企业集团的理财活动起着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当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模式选择问题;其二,部分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内控机制建设缺位问题最为突出。
1、存在误区——管理模式选择问题
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团与分权的有效选择。世界范围内,纵观那些发展历史较长、经营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财务管理模式没有一家是始终如一的,其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都具有一定阶段性。其常见模式主要有集团模式、分权模式、集团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等三种类型。具体到我国现代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当前,我国不少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过分集权,并试图一步到位。这一误区直接导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企业集团分权程度不匹配的矛盾出现。
2、紧迫问题——内控机制建设缺位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并经大量调研后发现,当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各项机制建设中,被广泛忽视和建设最为缺位的是内控体系建设问题。在内控建设方面的意识和积累还乏善可陈,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多见诸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文件中,而真正认清其内涵并付诸实际者甚少,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当前国内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在内控体系建设上普遍存在如下几类共性问题: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管控模式缺乏合理性;内控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企业集团成长过程中,很多企业集团都将精力过多地集中在追逐市场占有率及注重规模扩张等竞争层面上,风险管理、内控管理意识淡薄,在多元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下一味地寻求发展速度。
(2)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
内控管理意识淡薄,直接引致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问题。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内控管理组织不健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就不能有效制衡管理层的强大权力。
(3)管控模式缺乏合理性
内控风险管理组织建设缺位等因素,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没有合理的管控模式,在这一局面下,直接导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内控和相互制衡的机制,无法有效控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4)内控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成套风险管理体制,财务管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和内控体系的执行意识淡薄,缺乏对内控管理情况的检查、分析、监督和提升。
(二)财务风险和企业信用意识薄弱
煤炭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1、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煤炭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煤炭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煤炭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人资金。从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一旦市场销售缩减,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从煤炭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煤炭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煤炭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中国煤炭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投资缺乏科学性
煤炭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煤炭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肓目投资,导致
煤炭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煤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煤炭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问题。一些煤炭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 以增加煤炭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煤炭企业在信用 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煤炭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煤炭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煤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煤炭企业状况的判断,也会影响煤炭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煤炭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煤炭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煤炭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煤炭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煤炭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煤炭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煤炭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
所适从。
(三)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一些煤炭企业简单的将财务管理定性为会计管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而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更偏重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及煤炭产品的销售,对于财务管理往往在不了解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只重视财务目标的完成。某些煤炭企业将财务管理归结为记账加报表,财务控制和分析几乎是一片空白。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下一系列的分析、考核、核算、预测、控制工作在形成最终的有价值财务报告中作用。
大多数煤炭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企业管理模式影响以静止的观念管理财务,没有形成一套动态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未加强对于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管。而实际上财务管理需要对于煤炭的成本、资金运营进行模拟分析,所以财务管理必须在动态模式中进行调整、分析,唯有这样财务管理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突出其重要作用。比如一些煤炭企业长期以来持有的错误观念之一是只重视产量而忽视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率。企业的财务部门掌握着健全而庞大的财务信息库,而许多企业却不会运用这一优势进行会计和统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只满足于一般的财务和记账的指标考核,忽视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理论而言,财务是会计信息、统计信息的综合体,是一种信息管理,如果煤炭企业能够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煤炭行业在市场中的分配比例、市场份额及政府对于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指引,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就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足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忽视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大多数煤炭企业没有将市场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仅仅是以自身的对于当地市场的消化情况为生产基准,隔断了企业与整个宏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把财务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割裂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的联系。
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种经济个体都是整个经济链条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经济个体是受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的。煤炭企业不可能脱
离大的经济环境而自成一体,它也时刻受到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煤炭企业的调控就很有可能偏离经济既定的发展轨道。
二、针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逐步步入正规化道路,并且经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新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逐渐形成。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须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实现,从资金的投入到回笼到再投入是一个不断获得的循环的盈利过程。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有效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够为企业的再生产再投资提供可行性渠道。因此十分有必要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一方面,以企业集团的利益目标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集团内部建立以集团公司为中心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分出层次,各个层次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涵盖筹资、投资、使用、收人、分配等各方面的财务管理内容。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还要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加大财务监管的力度,以保证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财务监督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是企业进行再生产的保障。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低下必然严重阻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重视人员继续教育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实施措施。所以对于企业中优秀的、业务能力强、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应予以栽培,让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以提高企业的团队精神,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运营目标。财务管理涉及的知识面极广,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数学知识和统计、会计知识等,它对于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是一项极大的考验,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注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考核以期他们能够胜任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执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
职业道德修养,营造一种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对坚持准则、爱岗敬业、真诚守信的执业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执业人员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弘扬其守信守规的精神。建立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要选择合格的培训师资和场所,以提高人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执业水平。要性
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市场信息的把握和资金的回笼利用,好的煤炭企业发展经营模式总是会最快的捕捉市场新动向、最大限度的融资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更新技术设备、引进高科技人才。煤炭企业的领导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想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更新观念,特别是财务管理观念,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观念,肯定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管理地位和决策权,一切与煤炭企业经济财务相关的决策都必须结合财务人员的建议。一定要将煤炭企业中的会计核算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区别开,设立独立的工作机构。增强全体职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它的企业管理中心地位.首先,领导者要起到领导的作用,积极的领导各个管理阶层和职员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使得员工意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技术而忽视管理,从而逐步确立它的中心地位。其次,财务部门人员跟要对自己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重要性,财务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以高度饱满的热情来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四)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
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使得一些企业着手加强对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便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减少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企业资金运作风险。煤炭企业必须 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要素之中,结合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为企业的经营投资项目提供合理建议并根据市场评估报告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完整的预防机制。
(三)煤炭企业领导者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财务管理的重
(五)加强内部监管
由于财会人员是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的员工,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负责人决定,财会人员无法真正行使其监督职能。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国有资产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总经理负责。目前国有企业实行财务主管下一级的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直属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企业直接委派,其组织关系、工资福利在上一级单位,这样他就能无后顾之忧地行使财务监督作用。诸如这一类的财务监督机制,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逐步完善起来。
(六)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影响企业运作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的恰当与否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生产。有些企业的资金严重短缺,只有借助银行贷款才能解决财务资金困难,最终导致企业集团整体银行贷款金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集团企业内部的下属企业大量闲臵各种资金,使其得不到合理使用,这些都容易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形中加大了资金的管理成本。如何解决好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当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首要之举;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再次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缺乏、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暴露了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煤炭企业应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对企业实际管理水准作出实质性的改进并加以落实,进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臵系统,促进企业切合实际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应改进管理机制,树立财务管理预控风险意识,加强信誉观念,并采用新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统一管理水平,以保障企业在外部多变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企业财务现状分析05-25
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07-12
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对策12-25
企业财务分析论文05-28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论文09-07
企业管理中的财务分析01-2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11-30
企业财务评估报表分析论文10-23
企业财务评估报表分析论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