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2024-08-25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共12篇)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篇1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就要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性, 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将损失降至最低, 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1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企业财务活动, 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 相应地, 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 即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即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1.1 在筹资方面, 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 企业筹资手段不够丰富。长期以来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还比较匮乏, 对资本市场的运转、资本市场的理论缺乏研究, 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与高负债形成的风险相比, 或有负债形成的风险更具隐蔽性, 对企业的潜在风险也更大。典型表现是企业的乱担保。部分企业对外担保数额大, 期限长, 甚至未经同意和审批, 董事、经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等, 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大部分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 也不按照制度规范在表外披露, 如果担保对象一旦无法偿债, 担保企业的或有负债就转化成负债, 突如其来的债务负担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 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1.2 在投资方面, 部分企业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在企业中, 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 热衷于铺新摊子, 盲目投资, 造成严重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 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 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 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 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 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

1.3 在资金营运方面, 我国企业在流动资金等

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些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 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 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 导致企业费用上升, 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 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 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 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 扩大市场占有率, 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 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 盲目赊销, 造成应收账款失控, 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 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 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1.4 在收益分配上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

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 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 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 由于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地发展, 一般较注重积累, 而不倾向于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较注重企业的经营成果, 即利润指标, 而对股价关心较少, 从而在收益分配上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不仅如此, 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 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 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2 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防范财务风险

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 因此, 防范财务风险, 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2.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 就短期而言, 企业能否维持下去, 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 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2.2 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 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反映资产获利能力的有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经济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3 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防范财务风险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 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 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

3.1 回避风险策略为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

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 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3.2 控制风险策略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

制和抑制性控制, 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 提出相应措施, 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 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3.3 转移风险策略指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 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例如, 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订立反担保合同转移担保风险。

3.4 分散风险策略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4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大部分财务风险的形成与企业财务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等有关。因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才能最终防范并化解财务风险, 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4.1 改变陈旧观念, 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

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也一直未能很好的分开, 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 “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 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 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往往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许多学者认为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将迫使企业调整和转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为此, 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管理的风尚, 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 紧紧围绕企业目标, 从大局上把握企业经营,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4.2 树立风险意识, 健全内控程序, 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

如订立担保合同前应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适当运用反担保和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 减少直接风险损失。

4.3 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 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 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 甚至破产。要避免盲目上规模、追求多样化的倾向, 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 对我国企业而言, 主要是做好以下两点:首先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克服“政治”、“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次,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还应搞好投资的概预算, 充分考虑到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 做好投资项目现金流量预测。只有充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投资决策, 才是较科学的投资决策,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 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 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 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 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 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篇2

摘要:2008年是及不寻常的一年,伴随着华尔街投行巨头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正在演化成一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而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金融危机对企业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与企业财务风险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及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而论述如何在金融危机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美国经济对于世界整体经济来说影响是重大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

1.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降

美国消费的锐减和美元的贬值,直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中出口就会下降5%―6%。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由于人们对于金融危机环境的示来前景悲观,不断地缩减了消费,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的不断下滑,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注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这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从出口金额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了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这些看似很小的数字,但对于整个中国企业仍至中国经济来说却影响重大。从国有企业的报表资料可以显示,受美国仍至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2008年国有企业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许多企业出现了急剧亏损的现象,四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逐次递减。除了利润指标外,企业的净资产收益也同比下降,据资料显示,2008年前在个季度,企业净资收益率仅为6%,比上年同比下降了1%。

2.投资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008年下半年连续几个月来,中国股票市场跌幅之大,并不亚于西方主要的股票市场;仅是2009年3月,上海和深圳的股市跌幅均达20%以上。不仅如此,与以往的反周期形态相反,自去年夏天以来,每一轮中国股市的跌宕,都与纽约、伦敦等西方的主要金融市场紧紧相随。不仅以股票等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受到重大冲击,所以企业来自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就在所难免,许多金融机构当然受当其冲,由于经济不景气,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一方面,投资会极剧萎缩,另一方面,原有的投资会带沉重的债务负担,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由于在2007年上半年及以前期,我资本市场仍然很活跃,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很大,许多企业都扩大规模,为了做大做强,实行跨国跨行业的发展,纷纷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而由于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有许多企业不能如期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不能在额度和期限上获得保证,当然金融机构也不能如期稳定的提供预期有利率,这样就导致那些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借款费用和压力,形成难于抵御的财务风险。再加上,我国市场行业本身就竞争不规范,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筹资风险是难于估量的。

4.外汇汇率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仍然还是以美元作为主要的交易货币,当前正当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国际上能源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却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由于对美元预期的低落,这种价格的上涨幅度实际上大大超过了美元实际贬值的幅度。而中国是一个原材料和能源短缺的大国,同时又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

可以想象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对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高度依赖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据资料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14%。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一步加大。

5.应收账款坏账的财务风险

(1)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的企业违约率慢慢上升,所以,不可避免,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坏账率增长了300%左右。对美国出口的企业80%以上都受了外部信用环境的影响。

(2)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国内许多行业和企业,这些受影响的企业都普遍出现了违约现象。

当然,坏账的财务风险并不是独立的,坏账的财务风险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货款是企业现金流的生命,没有了货款,企业的现金流就难于维系,企业的生产、仍至发展也有受了威胁。

二、金融危机下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国企业要想打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久点,就应当把防范财务风险放在第一的位置。所以,企业应当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尽可能的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本文从以下同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提供建议。

1.要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要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财务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基金。如产口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行业企业可计提一定的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企业的财务风险损失。

(2)应当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财务指标或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现金流量。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或库存商品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尽快用于偿还债务。

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投资决策是事关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也务必采用科学的、谨慎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决策的各种复杂的因素和环境,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行之有效的决策分析。对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判断。

财务预警机制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金融危机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应当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3.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练好内功

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金融危机下,更应当规范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等。在特殊时期,企业要趁机大胆革新,要丢弃企业开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和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要充分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得到实现。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当实施特殊政策,比如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应当管理精细化,成本控制节约化,权力控制制衡化。

4.加强资产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特别要提高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2008年,我国企业业绩普遍下降的时刻,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盈利能力和水平,而保持高的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能在危机中脱身的企业,其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并非来自于另一个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围等措施,促进企业在危机时期提升盈利能力,同时,较高的盈利能力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享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能使企业在危机中增强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5.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由于多数企业深受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业绩普遍下滑。而这时候,控制企业自身的成本和开支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强化细化各项费用标准和预算定额。做好近紧日子的长远打算,在成本管理上要进行分析和细化,挖潜增效,加强企业自身的采购管理,在企业内部倡导节约意识,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尽可能的把原材料采购控制在预算内。在薪酬制度上要进行规范和控制,减少不合理的薪酬开支,尽可能缩小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距离。

6.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在金融危机时期,更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因为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显得十分的重要。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不仅仅要懂得基本的业务操作,更应当替企业分忧,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要做出应有的贡献。财务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懂得企业内部的业务,也要懂得如何在“危”中寻找“机”,为企业在困难时期寻找更多的投资决策提供财务指标的参考。

7.应当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的现金流正如企业的生命线一样,牵动着企业发展的步骤。如果没有现金注的维系,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所以,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如果说,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那么货款就是企业的生命里的血液。所以,企业要特别注重坏账率,要设置特别是坏账预警制度,对于坏账要进行专项性的管理。企业在实际当中,应当加快和重视与客户的对账工作,对于货款要及时进行催收,对于应收账款要实行动态的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总之,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难于在危机中独善其身。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财务管理活动的运作得当与否,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否,直接与企业的生存命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特殊时期,应当使用特殊政策,本文从不同方面提供了一些重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些措施。当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牵涉到方面,需要客观环境,但在危机面临企业更需要信心、更需要主观的努力,更需要企业自身来自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生产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的强调了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因此本文就首先从对财务风险的基础认识开始,逐步加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一、财务风险认识中的几种不同观点

现实工作中要想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应该对财务风险有个明确的认识。现代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因此现代企业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现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態新的风险。这样的过程使财务风险不断形成和积累,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

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只是注重了财务风险的本质,而忽视导致本质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观点虽然对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从风险认识角度来分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在这里根据上述后两种观点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这是从财务风险的本质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2.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使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这是从企业经营的动态角度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3.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4.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武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2.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即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3.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篇4

一、学校风险管理与财务风险

(一) 学校风险管理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指出:“风险管理, 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 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根据以上定义, 结合学校的特点, 学校风险管理是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力资源,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具体包括对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的可靠性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

(二) 学校财务风险

不论学校规模大小, 财务风险是学校风险中的重要风险, 风险管理必须以财务风险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 学校财务风险的含义应该是广义的, 是指导致学校发生资产损失、财务困境等不利财务事件的可能性。资产损失指资产被盗、贪污挪用、意外事故导致损失等, 财务困境是指一个学校处于经常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 (如银行借款本息、商业信用等) , 导致正常运转受到影响, 而被迫采取改正行动的境况。财务困境可以通过若干方法解决, 如出售主要资产;减少资本支出及研究与开发费用;与银行和其他债权人谈判进行债务重组。学校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筹资、投资、资产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

(三) 学校风险管理在防范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学校战略规划、业务运营中的各种财务风险, 认识财务风险的性质和特征, 为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应对奠定基础;实施风险管理对学校财务风险采取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可以合理判断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及发生后影响程度的大小;实施风险管理, 针对学校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影响, 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能够提出回避、接受、降低、分担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风险管理审计定义及其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一) 风险管理审计定义

王晓霞在《企业风险审计》一书中, 给出企业风险审计定义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测试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RMIS) 、各业务循环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计活动, 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过程效率, 帮助机构实现目标。”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指出:“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 审查和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 并提出改进建议。”“风险管理包括组织整体及职能部门两个层面。内部审计人员既可对组织整体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 也可对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综合以上观点, 在内部审计中风险管理审计可定义为: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 围绕组织风险, 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从组织整体层次到职能层次, 对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 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鉴定和评价, 提出改进建议,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 风险管理审计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1、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可以协助学校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 能够从机制、制度方面强化对学校财务风险的管理。目前学校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 没有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对学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起到前瞻性作用, 能够提出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的合理建议, 使最高管理层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促使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 对学校财务风险实施规范管理。当学校已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管理过程时, 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监控、检查、评估、报告、提出建议, 能够协助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 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完善, 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

2、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

可以从学校整体出发, 从全局考虑, 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 及时建议学校管理层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能以独特的身份调控学校的风险策略, 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财务风险。

3、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

采取独特的技术手段, 检查、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取调查、取证、分析等手段评价主要财务风险因素, 测定关键风险点、风险度, 以判断学校财务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适当、监控报告是否充分有效;财务风险分析是否全面、措施是否完善;对管理层自我评估进行测试, 检查其依据是否准确;评估与财务风险有关的薄弱环节并与有关管理层进行沟通;评价财务风险管理方式与学校活动性质是否适当。

4、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

提供客观的风险管理建议直接报告给学校最高决策层, 能够引起高层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

5、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

能够对学校预算管理进行评估, 促进学校严格执行预算, 按预算使用资金,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风险管理审计, 防范学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 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 完善内部审计组织机制

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独立客观的监督学校财务风险管理, 帮助学校实现财务目标, 进而实现学校的终极目标。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以校为单位成立学校理事会, 小规模学校 (特别是公立中小学校) 可以以乡 (镇) 为单位成立学校理事会, 理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机构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对公立中小学校也可以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审机构向学校 (大规模) 或乡镇 (小规模学校) 下派专职或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内审职责, 实行对下进行监督评价, 对上进行职能报告的内部审计机制。这种方式必须进一步提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内审机构的地位, 确保独立性。

(二) 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确保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审人员专业水平高低, 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 是保障内审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学校高层管理者、内部审计机构要重视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 为内审人员学习内审领域先进的审计理念、技术、方法提供各种保障, 不断促进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只有永远保持专业水平的先进性, 才能有效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才能不断改进完善学校财务风险管理, 合理防范财务风险。

(三) 使用先进的审计技术, 保证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性

先进的审计技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 能够从内审角度对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应对进行评价, 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以使用的技术有:第一, 风险控制自我评估 (CSA) 。CSA是一种预防性审计工具, 即针对硬性控制也针对柔性控制, 是针对内部控制进行的咨询业务, 可以评估旨在减缓风险的各项控制以及有关政策和规程的全面遵循情况, 可以采取协调性小组讨论会 (专题研讨班) 、问卷调查、管理人员分析三种方法。专题研讨班可以采取:“目标-风险-控制-剩余风险-评估”的形式, 强调列举阻止实现目标的壁垒、障碍、威胁和风险, 接着对控制进行检查, 以确定控制过程是否足以对关键风险进行管理, 其目的是确定严重的剩余风险。第二, 头脑风暴法。针对问题, 把能想到的一切主意集中起来, 通过一群人的交流, 来激发新思想产生。第三, 德尔菲法。采用函调方式, 分别向有关专家提出问题, 之后将专家的意见整理、归纳, 并反馈给有关专家, 再次征求意见, 然后再次综合反馈, 这样多次重复, 得到比较一致的意见。第四, 抽样技术。第五, 共同研讨法。第六, 系统分析法。

(四) 确定财务风险重点领域, 揭示风险暴露, 加强风险预警

学校的财务风险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筹资、投资、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及使用。

1、筹资。

学校应重点关注债务风险。吉林大学陷入30亿元债务困境, 说明加强债务风险管理举足轻重。学校债务须经最高层批准,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分析学校的资产负债率、还本能力、还息能力, 揭示债务风险是否达到警戒状态。对资产负债率的分析既要看比率的大小, 又要分析预期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对于还本、还息能力分析应重点分析预期所有者 (各级政府等投资者) 是否不断增加偿还债务本息的投入;可以分析利息保障倍数 (预计不含利息费后的结余/利息) , 利息保障倍数至少为1, 越高还息风险越小。

2、投资。

应重点关注校办产业、工程建设、闲置资金的投资, 应注重投资效益分析, 如新建学生宿舍是否有效改善了学生住宿状况, 筹办产业企业的未来收益如何。闲置资金应投资于国债等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项目, 不要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投资, 天津大学发生违规挪用资金炒股, 造成巨额损失3750万元就是巨大教训。高校依托先进技术筹办产业企业, 内审人员必须对其风险评估进行审查评价, 可以采取贴现现金流量等技术。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项目申请, 是否进行招投标, 是否纳入资本预算, 在建工程支出控制是否完善, 以防范项目建设中的财务风险。

3、固定资产管理。

应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采购、保管和使用。内审人员应重点审查评价资产采购的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采购是否进行竞价选择;资产保管制度是否健全, 记录是否规范;哪些资产经常使用, 哪些资产不需用, 各类资产的年使用次数及使用效率。确定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控制、固定资产处理的控制是否恰当, 以判断其是否足以防范固定资产被偷窃等的财务风险。

4、资金管理及使用。

应注意资金 (现金、银行存款等) 实物接触控制不当、盗用及错误处理资金、潜在舞弊和违规、支出未经授权或审批、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等财务风险及暴露。如两免一补、中职、高教的助学金专款专用, 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评价风险管理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是否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 效益如何。

5、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对重点风险领域进行实时跟踪审计。

学校高层应授权内部审计机构参加重大财务事项的预测、规划等重要会议, 使内审人员以独立的视野分析各种财务风险, 提供合理建议。对重点风险领域应进行实时跟踪审计, 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积极预防, 及时防范, 避免学校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摘要:文章介绍了学校风险管理、学校财务风险的含义及学校风险管理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阐述了风险管理审计的定义及其在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对加强风险管理审计, 防范学校财务风险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校风险管,学校财务风险,风险管理审计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

[2]、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 (美) 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著;刘霄仑, 朱军霞, 李旭红等译.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 (美) 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著;李海风, 李媛媛等译.实施内部审计业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5]、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

[6]、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EB/OL].中内协网, 2004.

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篇5

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编制:

审批: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格库铁路新疆S6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二月 风险隧道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一、总则

为有效防范和规避隧道施工风险,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隧道风险管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结合本项目管理的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风险是指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落实“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的要求,减少风险的影响,以较低、合理的成本获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

项目部以设计阶段隧道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地质勘探成果,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施工揭示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结果,对隧道工点进行动态调整。

本办法适用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路新疆S6标项目部管辖的隧道风险管理。

二、隧道工程安全方针与目标

1、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长效管理机制。

2、安全管理目标

2.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1.1杜绝死亡事故、遏制重伤事故; 2.1.2负伤率小于10‰; 2.1.3杜绝重大交通、火灾事故; 2.1.4杜绝一般事故; 2.1.5尘肺检出率小于5‰; 2.1.6急性中毒发生率小于4‰。2.2环境管理目标:

2.2.1杜绝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2.2.2施工污水、烟尘、噪声、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其 他环境因素控制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三、施工风险及安全防范

1、洞口工程

1.1、洞口开挖前,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剂侧方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疏通排水沟渠,排除积水。洞口边、仰坡上方的天沟应及时施作,对土质天沟隧挖遂作,不使水冲刷坡面。

1.2、仰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洞门端墙处土石开挖应结合地层稳定情况、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进行。

1.3、洞口开挖的土石方应避免因弃渣堵塞造成排水不畅、过大土压力引起山体滑坡、坍塌,以及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

1.4、处于陡峭、高边坡的洞口应增设安全棚、安全栅栏或安全网,危险地段应采取加固措施。

1.5、当采用大管棚、注浆、地表锚杆等措施进行洞口地层加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棚施工时应遵循钢管吊装和使用时的起吊安全规程,并严格按钻机操作规程程序进行作业;

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好的保护用品,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好防护用品。施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有安全检算。

2、洞门施工

2.1、洞门应避开雨天和严寒季节施工,应及早完成。

2.2、基础必须置于稳定的基础上,当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时,必须结合具体条件采取加固措施。

2.3、洞门脚手架不应妨碍车辆通行。

2.4、洞门完工后,其周围边、仰坡受破坏的地方应及时处理。

3、超前地质预报

3.1、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时应防止2.:工作面坍塌、找顶不彻底、作业台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突水、突泥等。

3.2、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必须纳入现场施工组织统一管理,并应编制超前地质预报的安全保障措施。

3.3、对于地质复杂和较复杂的隧道工程,应选择有经验的队伍承担超前地质预报,3.4、对位于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应根据区域地质勘探资料,选择以钻探法为主,结合物探法、地质调查法的多种不同原理的预报方法,并对所测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提高预报准确率。

3.5、超前地质预报人员必须经过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3.6、特殊地层及存在高地温、地应力的隧道进行地质预备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含有可燃气体、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地段的隧道及存在高地温、地应力等地质问题的深埋隧道,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分析判断。

对含有瓦斯和天然气的隧道,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隧道地质预报时,必须先检测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应加强通风,符合标志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面。

3.7、通过煤系地层、金属和非金属矿区中的采空区时,应查明废弃矿巷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分析评价其危险程度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

3.8、地质预报工作应在找顶作业结束后(高应力区隧道应待工作面支护完成后)进行。开始工作前应观测空间上方、周围有无危险,特别是钻探工作面有。无危石存在,确保预报人员安全。

3.9、超强地质预报当使用台架时,设备应安装牢靠,操作人员应遵循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3.10、采用钻探法预报时,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编制钻孔作业指导书,开钻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采用电动驱动的钻机,施工用电由持证上岗的电工负责;孔口管必须安设牢靠;钻机使用的高风压、高压水的各种连接部件应符合要求;钻机前方应安设挡板,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区域。

3.11、在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的地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斜坡和反坡地段施工,当其处在富水区时超前预报应做好钻孔突涌水处置方案,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必须安装孔口安全装置,并将孔口固定牢固,装上控制阀门,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钻孔;当地下水压达到一定数值后,应在孔口管上焊接法兰盘并应锚杆将法兰盘固定在岩壁上;对软弱围岩破碎带,应设置止浆墙;钻探过程中发现岩壁松软、掉块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时,必须停止钻进,立即上报处理并排人监测水量;当发现情况紧急时,必须立即撤离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12、严禁在残孔内加深炮孔进行探测。

4、洞身开挖

4.1、隧道开挖前应编制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开挖方法、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隧道开挖应根据地质情况、断面大小、施工设备、工期等条件的变化,选择开挖方法;

4.2、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控制循环进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不应对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和施工设备造成损伤。

4.3、开挖完成后,找顶要彻底,开挖作业平台防护措施到位;爆破作业防护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

4.4、隧道开挖接近贯通面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当隧道开挖工作面距离接近100米时,必须采取一端停止作业并撤走人员和机具的措施,在安全距离处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4.5、隧道开挖使用的作业台架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检算,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台架四周必须设置安全栏杆。4.6、隧道找顶必须在通风后进行,并有专人进行指挥,照明应有充足的光照度,找顶后必须进行安全确认,合格后其他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开挖工作面作业。

4.7、隧道在开挖下一循环作业前,必须对照设计检查初期支护施作情况,确保施工作业环境安全。

4.8、采用全断面开挖隧道时,应控制一次同时起爆的炸药量,减少爆破对岩石的影响

4.9、在地质条件较差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隧道时,必须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或预加固,并控制循环进尺。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根据情况及时变换适宜开挖方法。开挖爆破后,先用机械找顶,然后用人工找顶。

4.10、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岩石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

4.11、当围岩地质较差、开挖工作面不稳定时,应采用段进尺或三台阶错开开挖或预留核心土措施,必要时采用喷射混泥土或玻璃纤维锚杆对开挖工作面加固。台阶上部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合理确定,并不的大于1.5米。

4.12、当围岩地质较差、变形较大时,上半断面开挖后立即施作锁脚锚管(杆)、扩大脚、临时仰拱等措施,控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量。台阶下部断面一次开挖长度应与上部断面相同,不得超过1.5米。开挖后必须及时喷射混泥土进行封闭。当有钢架时,必须及时安装钢架并喷射混泥土,严禁拱脚长时间悬空。4.13、仰拱应控制一次开挖长度(不超过5米),开挖后应立即施工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4.14、钻孔前,必须由专人对开挖作业面状况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15、钻孔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湿式作业,严禁在残孔中继续钻孔.钻孔作业中应注意工作面有无异常漏水、气体喷出、岩石变化等情况.4.16、凿岩台车工作前,必须检查泵、空压机、管路与接头有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确认各部位操纵杆、控制装置机仪表处于正常状态;4.17、装药作业前应对钻孔情况逐一检查,并检查开挖工作面的安全状况;装药时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和机具撤到安全地点,作业人员禁止穿戴化纤衣物;4.18、使用电雷管时装药前电灯及电线应撤离开挖工作面;4.19、装药时应用投光灯、矿灯照明,开挖工作面不得有杂乱电线;严禁钻孔与装药同时进行;4.20、装药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清点火工品数量,剩余的炸药和雷管必须由领取炸药、雷管的人员退回库房;

4.21、爆破前应明确指挥人员、警戒人员、起爆人员,并统一指挥;所有人员、设备撤离到安全地方并设置警戒标志.4.22、爆破后必须经充分通风排烟,15分钟后安全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主要检查有无盲炮、有无残余炸药及雷管、顶板及两帮有

4.23、无松动的岩石、支护有无变形火开裂灯,当发现盲炮、残余炸药及雷管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5、装渣与运输

5.1、隧道内装渣与卸渣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围岩失稳坍塌;洞内照明光度不足;找顶不彻底;作业区机械、车辆对人的伤害;出渣车留车、倾翻、挂碰;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5.2、隧道爆破后应及时进行通风排烟、照明、找顶和初喷混泥土等工作,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装渣作业.5.3、装渣作业应遵循下列规定: 装渣机械作业时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装渣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开挖面围岩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的岩石或有塌方征兆时,必须先处理再装渣;装渣时发现渣堆中有残留的炸药、雷管应立即处理;向运渣车辆中装渣时应避免偏装、超载;机械装渣的辅助人员应随时观测机械的运装情况,防止挤压.5.4、弃渣场应按设计进行施工,满足安全作业及环境保护要求。自卸汽车卸渣时,必须将车辆停稳制动,不得边卸渣边行驶,不得在坑洼、松软倾斜的地面卸渣;卸渣后应及时复位,严禁举升车厢行驶, 5.5、运输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 隧道运输最小行车限界不能满足或临时设施、支撑侵入限界;警示标志、联络信号设置不当,或有缺陷;进出洞人员不走人行道,不遵循有关规定;运输线路不按规定设置和维护;车辆装载不合理,超限、超载、偏载、捆扎不牢,人货混装;车辆运行时发生碰撞、檫剐、挤压等车辆伤害事故;

载人车辆缺乏安全保护措施车未停稳上、下人员.5.6、应在洞口、台架、设备、设施等位置设置信号和标志予以警示.5.7、运输车辆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不得人货混运,行驶过程中随时观察道路有无障碍和洞内其他设施、设备、临时支撑等有无侵线。

5.8、进出人员必须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抢道;严禁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5.9、车辆运输时,机械设备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使用前和作业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持机械状态良好与与运输安全;施工机械应采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械严禁汽油机械进洞;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施工作业地段的行驶速度不得大于5公里/小时;隧道洞口、平交道口、狭窄的施工场所应设置慢行标志,必要时设专人指挥交通;车辆接近

或通过洞口、台架下、施工作业地段以及前方有障碍物时,司机必须减速了望并鸣笛警示;在隧道内倒车或转向必须开灯鸣笛或有专人指挥.6、支护与加固 6.1一般规定

6.1.1、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工作面光照度不足;找顶不彻底;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高空作业台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6.1.2、隧道支护工具作业面用电应符合临时用电要求,其照明应满足安全作业的需要

6.1.3、隧道支护每道工序施工作业前均应对作业面进行检查,清除松动的岩石和喷射混凝土块;

6.1.4、隧道支护必须按初喷、架设钢架(钢筋网)、复喷、锚杆的程序施工。在爆破、找顶后,应立即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

6.1.5隧道支护施工质量必须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超前支护应在完成开挖工作面的加固后进行,每循环之间应有足够的达接长度与初期支护有效连接。

6.1.6施工作业台架应按要求设计、检算与审核;台架应牢固可靠、四周应设置安全栏杆、安全网和上下工作梯,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1.7特殊地质条件的隧道,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采取超前支护、预加固处理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6.1.8、应重点检查下列工作:

施工作业台架的设计、检算与审核程序; 各类工作台架使用前的验收程序; 审批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案; 锚杆数量与施工质量(砂浆饱满度、抗拔力);

验收喷混凝土厚度、强度,钢筋网及钢架垂直度、间距;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的施工质量;

预注浆加固围岩与止水的效果。6.1.9、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和工艺流程施工,负责各工序的安全检查,每次支护作业。6.2管棚和超前小导管

6.2.1、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查作业台架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6.2.2、管棚和小导管施工前应检查钻机、注浆机及配套设备、风水管等施工机具的安全性能,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钻机稳定牢靠,注浆管接头及高压水管连接牢固。

6.2.3、管棚和小导管施工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负责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安全观测。

6.2.4、管棚和小导管施工中应按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钻进、安装、注浆工作。

6.2.5、管棚作业换钻杆及超前小导管作业顶进钢管时,应防止钻杆、钢管掉落伤人。

6.2.6、管棚作业其吊钻杆及其他物件时,应指定专人指挥,统一口令,起吊范围内任何人不得进入。

6.2.7、进行管棚施工时应记录钻进的各项技术参数,观察钻渣排除和孔内出水情况,并于超前地质预备的结果核对。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6.2.8、管棚和小导管在运输时应根据运输机械、洞内临时存放场地大小、各类作业台架下净空限界确定运输长度和重量。6.2.9、管棚和小导管在作业台架上临时存放时,应根据平台设计荷载及安全性能检算结果确定存放高度和数量,同时应防止其滚落、滑下的防护措施。在洞内空地堆放除应采取防止其滚轮的措施外,还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6.3喷射混凝土

6.3.1.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清除工作面的松动的岩石,确认作业区无塌方、落石等危险源存在。

6.3.2.混凝土工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不慎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6.3.3.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6.3.4.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投料、送水和供风。

6.3.5.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输料管、接头的使用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托时应及时处理。

6.3.6.在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渗漏水进行处理,应将分散的渗水集中引出,严禁采用防水布或铁皮等遮盖材料大面积引水,造成喷射混凝土与岩面分离。喷射混凝土中采用特殊添加材料在有水地段直接作业时,应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推广使用。6.4、锚杆 6.4.1.锚杆的设置应沿隧道轮廓法线方向,倾斜岩层应与岩面或围岩主要节理面垂直。锚杆施工时应根据锚杆设置及围岩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锚孔角度及采用合适的钻杆和钻进方法。

6.4.2.钻孔钻进作业时,应保持钻机及作业平台稳定牢靠,除钻机操作人员外还应安排至少一人协助作业,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眼罩等防护用品。

6.4.3.锚杆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中空锚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中空锚杆技术条件》的规定。隧道拱部不应采取从杆体中空进浆的普通中空锚杆。各种锚杆必须上垫板、带螺帽,垫板与锚杆间不应采取焊接连接;垫板应紧贴孔口混凝土,并随时检查锚杆头的变形情况,及时紧固垫板螺帽。

6.4.4.在围岩破碎、自稳时间短、地应力较大地段,应采用早强砂浆锚杆或早强中空注浆锚杆,亦可采取增加锚杆数量、选用高强锚杆、加大锚杆长度和直径、加大钻孔直径、提高粘结材料的粘结性能等措施。

6.4.5.全长粘结型锚杆应抽查锚杆的砂浆饱满度;预应力锚杆应抽查预应力施加情况。

6.4.6.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在锚固材料终凝前不得悬挂重物。

6.5钢架

6.5.1.型钢钢架应采用冷弯工艺加工,严禁采取气割、烧割等损伤母才的弯制办法;格栅钢架应采取胎膜焊接;所有部件连接应焊接牢固;加工的成品验收合格方可使用。6.5.2.隧道内搬运钢架应装载牢固,牢定可靠,防止发生碰撞和掉落。6.5.3.钢架提升设备应有足够能力,埋设吊点应牢固。架设钢架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利用装载机作为安装作业平台。

6.5.4.钢架节段及钢架之间应及时连接牢固,防止倾倒,钢架背后的空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填充密实,严禁背后填充片石等其他材料;钢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施作锁脚锚杆,并与之连接牢固,钢架底脚严禁悬空或至于虚渣之上。

6.5.5.钢架的垂直度必须控制,不符合要求的钢架应返工重做。6.5.6.当钢架侵入限界需要更换时,应采取逐榀更换、先立新钢架后拆除废钢架的方法,严禁先拆除废钢架后立新钢架或同时更换相邻的多榀钢架。

7、衬砌 7.1一般规定

7.1.1、衬砌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

临时用电不符合规定,作业面光照度不足衬砌时机选择不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过长,高处作业平台失稳、安全防护失效;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缺失或下降;电线路短路,防水板施工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

7.1.2、衬砌作业面用电应符合临时用电的要求,其照明应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

7.1.3、一般地段隧道施作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和围岩变形稳定后进行;在浅埋、偏压、围岩松散破碎等特殊地段和洞口段应尽早完成。7.1.4、在软弱、破碎、高地应力、大变形的围岩地段,仰拱应随开挖面及时施作,尽快形成封闭环,并超前于墙拱衬砌,同时应合理确定与开挖和衬砌作业面的距离。

7.1.5、衬砌作业台架下预留通行作业人员、施工车辆以及安设风、水、电线路或管道的净空,应满足洞内车辆和人员安全通过的要求。

7.1.6、衬砌作业台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衬砌台车、作业台架组装调试完成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7.1.7、衬砌作业台架、仰拱施工栈桥的移动,应有专人指挥,慢速移位,作业区严禁非作业人员和机械车辆通行、停留,非作业人员、设备、材料、工具等应撤离到安全地点。

7.1.8、衬砌作业台架、作业平台四周应设置安全栏杆、密闭式安全网、人员上下工作梯,衬砌台车及防水板施工作业台架还应配置灭火器,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1.9、衬砌作业台架、作业平台上的各类用电设备应有绝缘保护装置,电线路还应符合洞内临时用电规定要求。

7.1.10、运输机械应按规定线路及行驶速度要求,过往台架、栈桥时应加强瞭望,倒车作业应有专人指挥,驻停时应有制动措施及安全警示标志。

7.1.11、每项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消除安全隐患,保持作业场所清爽、通行无碍。7.2衬砌台车

8.2.1、衬砌台车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7.2.2、衬砌台车的组装、拆卸应在洞外宽敞、平坦、坚实的场地上进行;当条件限制,必须在洞内组装、拆卸时,应选择在围岩条件较好和洞身较宽阔的地段进行。

7.2.3、埋设衬砌台车各类吊点、吊具应牢固可靠;组装、拆卸的吊装作用应符合起重作业要求。

7.2.4、衬砌台车组装完成后,应由专业人员检查台车个连接部件情况,确保各连接部件牢固可靠,支撑系统、驱动系统应经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2.5、就位后应按规定设置防溜车装置,按设计高程、中线调整台车支撑系统,液压系统应有锁定装置。

7.2.6、使用台车进行混凝土作业时应安排专人检查台车支撑系统安全性能。7.3防水板

7.3.1、防水板的临时存放地点应设置消防器材及防火安全警示标志,并由专人负责看管和发放。

7.3.2、防水板的铺设地段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7.3.3、施工时严禁烟火,钢筋焊接时,应设临时阻燃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

7.3.4、防水板作业面的照明灯具严禁烘烤防水板,其防水板间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

7.3.5、防水板作业时应指定专人进行观察安全状态。7.4钢筋 7.4.1、从事钢架加工和焊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7.4.2、隧道内运输钢筋应根据作业台架下净空、洞内设施情况进行装载并捆扎牢固,固定可靠,防止发生碰撞和掉落。

7.4.3、衬砌钢筋安装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支撑系统等防倾倒措施,临时支持应牢固可靠并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与过往机械不得踩踏、碰撞。7.5混凝土浇筑

7.5.1、泵送混凝土管道安设及连接应符合规定,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连接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管道的稳定性。

7.5.2、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时,应及时停止泵送,并逐节检查确定堵塞部位。堵管处应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章作业。

7.5.3、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浇筑速度,浇筑压力不得过大,并保证两侧对称浇筑。

7.5.4、衬砌台车端头挡板与防水板、台车间接触面应紧密,挡板支撑应牢靠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查挡板与支撑的安全状态和止水条安装位置。

7.5.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由专人检查台车受力状况,当台车出现变形等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应及时撤离作业平台,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恢复作业。

7.5.6、仰供应分段一次整体浇筑,并根据围岩情况严格限制一次施工长度,作业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7.5.7、仰拱施工应配备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栈桥等架空设施。仰拱施工栈桥基础应稳固,应进行防侧滑处理。栈桥两侧应设限限速警示标志。

8、监控量测 8.1一般规定

8.1.1、监控量测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

监控量测方案不合理,元器件损坏,采集数据失真;

监控量测工作面不找顶,支护不及时。照明光照度不足;作业平台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

施工安全性评估不准。

8.1.2、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进行监控量测设计,在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提供工程监测项目有关的技术参数,科学指导现场施工的监控量测工作。

8.1.3、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将监控量测纳入正常的施工组织管理并在监控量测工作前编制实施方案。

8.1.4、监控量测人员必须经过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掌握操作技术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8.1.5、监控量测时应配置安全员,在隧道监控量测过程中应设有安全岗哨。

8.1.6、监控量测作业区照明的光亮度必须满足数据采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的需要。8.1.7、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妥善保护收敛的元器件,并有显著的安全标识。在岩爆地段埋设量测元器件,必需对岩爆妥善处理后进行。

8.1.8、隧道内观察应在开挖面和施工地段分别进行,开挖工作面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和绘制地质素描图、进行数码照相,详细填写地质情况记录表,并于勘探资料对比,隧道内施工地段应随时观察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得工作状态。

8.1.9、隧道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浅埋洞身段。洞外地表观察应记录地表开裂与变形、洞口边坡与仰坡稳定状况等情况。

8.1.10、隧道穿越浅埋地段时,必须做好控制爆破和地表监控量测设计,并加强地表下沉观察和地面爆破震动观察。

8.1.11、隧道开挖工作面的地址素描及支护状态,地表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描述,应每掘进循环一次记录一次,必要时对地表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的描述频率应加大。

8.1.12、使用的作业平台等必须安设牢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8.2施工安全性评价

8.2.1、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施工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与建议。

8.2.2、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数据的适时分析和阶段分析。每天根据监控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提交异常报告,原则上按周、月递交报告,当情况特殊时必须紧急报告。检测实施单位应及时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反馈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并迅速处理。

8.2.3、根据量测结果,必须按施工安全评价流程开展工作。8.2.4、根据位移控制基准,应按施工安全评价分等级进行管理。8.2.5、根据施工安全评价确定的管理等级,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8.2.6、地表沉降基准控制应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

8.2.7、当出现变速加剧、应力和应变急剧增大并接近控制基准值,以及通过观察发现结构开裂与渗漏水异常、钢架压曲等情况时,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实施结构加固和补强措施,必要时可暂停施工。

9、施工排水 9.1一般规定

9.1.1、施工排水作业区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 富水软弱围岩、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排水设备不足或损坏、排水能力不够;

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散地段,施工用水浸泡地段;洞口地表水渗漏及冲刷边仰坡;

有水地段电缆线破损漏电;

施工排出的水质不符合标准,污染环境。

9.1.2、隧道施工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涌水淹没洞室,危及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9.1.3、隧道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预计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情况,估计水量,直到排水措施方案。

9.1.4、施工前应对地表水进行处理并及早修建洞口排水设施,防震地表水渗漏及冲刷边仰坡及危及结构和施工安全。

9.1.5、洞内施工排水沟应经常清理,保持畅通,防止淤积。9.1.6、洞内反坡排水应采用机械排水,并符合下列规定: 排水方式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线一次或分段接力排除洞外;

积水坑容积应按排水量合理确定,其位置应减少施工干扰;配备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的20%以上,并应有备用台数;

9.1.7、在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散地段,应铺砌水沟或用水管槽排水,洞内施工用水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9.1.8、对富水软弱破碎围岩、岩溶等有涌水突水风险的隧道,必须进行防突水专项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9.1.9、隧道内有水地段的高压线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铺设,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及防水灯头和灯罩。施工现场用电线、电缆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确保绝缘良好。

9.1.10、隧道内排水应重视环境保护,经过处理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排放。9.2斜井排水 9.2.1、斜井施工时,必须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并保证抽、排水设备的完好。

9.2.2、斜井掘进排水,应采用边掘边排的方法。当遇到涌水量较大的含水层、断层或裂隙涌水时,应采取分段截排水的措施。

9.2.3、斜井的井底应设排水泵站,采用相应扬程的抽水机将围岩裂隙水和施工污水经管路排出井外。排水泵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设在铺设排水管的井身附近,并应与主变电所毗邻; 洞室应能满足水泵、排水管、起重设备安装及运输要求; 泵站应留有增加水泵的余地,必要时,应辅以局部堵水、综合治理或选择潜水泵排水等其他治水措施;

9.2.4、斜井井下排水泵站的水泵及排水管,应根据隧道设计涌水量、水质和扬程等因素确定。

9.2.5、排水管的管材应根据水压、水质和敷设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排水管沿斜井敷设,当压力大于1MPa时,不应采用铸铁管。

10、通风、防尘与风水电供应 10.1通风与防尘

10.1.1、通风与防尘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供风量不足,通风不畅;隧道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粉尘超标;通风系统破坏。

10.1.2、隧道施工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10.1.3、隧道施工通风应纳入工序管理,成立专门的通风班组,由专人负责管理。通风方案应经过专项审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10.1.4、隧道施工应保证对每一作业人员供应新鲜空气不小于3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应小于3m3/(min〃kW)。

10.1.5、隧道施工通风的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不应小于0.15m/s,在分部开挖的坑道中不应小于0.25m/s。

10.1.6、长及特长隧道施工应有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源,保证应急通风的需要。

10.1.7、通风机、通风管安装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通风机控制系统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通风管沿线应每隔50-100m设立警示标志或色灯;人员严禁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

通风管安装作业台架应稳定牢固,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0.1.8、隧道施工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配备专用检测设备及仪器,按规定时间测定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

10.1.9、隧道施工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洞内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保障健康。10.2供风

10.2.1、供风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空压机附件失效;高压风管管材不合格,高压风管使用中有破损、漏风。10.2.2、空压机站应有防水、降温和保温设施,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10.2.3、空压机的使用、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储气罐、安全阀、压力表应按规定进行检验;使用前应检查空压机的安全状况,确认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转;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并作好交接班记录,值班人员不得随意离岗;运转过程中不得随意松动、拆卸任何管路附件和接头,防止设备内带压的气液混合体溢出伤人;检修或维护时必须停机、切断电源并排尽压缩空气,同时将配电箱锁闭,并悬挂“严禁合闸”警示牌,防止意外启动导致人员及设备的损伤。

10.2.4、高压风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压风管的材质及耐风压等级应满足相应要求,不得采用伪劣或不合格管材;

高压风管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当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时不得使用,管内不得留有残余物和其他脏物;

洞内高压风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路的相对一侧,不得妨碍运输和影响施工。

高压风管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风管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风管拆卸必须在空压机停机后进行。

10.2.5、供风系统使用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对漏风管路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10.3供电

10.3.1、供电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作业地段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隧道施工照明不足; 高压输电线路距人行道安全距离不够; 电缆线破损或线头裸露; 电工作业人员防护不当。

10.3.2、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供电线路应采用380V/220V三相五线系统;

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得大于36V,成洞地段可采用220V;低压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10%。

10.3.3、隧道内供电线路布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良好的塑料绝缘导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应采用橡套电缆,并应挂设在临时支架上;竖井、斜井应使用铠装电缆;

照明和动力电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为:电压380 V时不小于2.5m,10kV时不小于3.5m;

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以及斜井内的电气装置应采用双回路输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

V低压变压器应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壳接地,输电线路长度不得大于100m;

动力干线上的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装置。严禁在动力线路上加挂照明设施。10.3.4、在隧道内设置10kV变电站,应符合下列要求:

变电站应设置在干燥的避车洞或不使用的横通道内,变压器与周围及上下洞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0mm;

变电站周围必须装设防护遮栏和警示灯,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或“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安全警示牌;

变电站应采用井下高压配电装置或相同电压等级的油开关柜,不应使用跌落式熔断器。低压应采用成套组合电器或带有断路器的低压配电盘。

10.3.5、隧道施工用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双电源或自备电源。自备发电机组与外电线路必须电源联锁,严禁并列运行。

11、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 11.1一般规定

11.1.1、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隧道施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专项项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开挖方法选择不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不到位,分析判断不准确,初期支护施做不及时,支护强度不足;量测数据失真,信息反馈不及时;瓦斯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检测仪器未按规定配备,瓦斯浓度检测工作不到位,通风效果差。

11.1.2、隧道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11.1.3、隧道施工前必须针对不同风险源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施工中应有足够的抢险、急救物资储备。11.1.4、隧道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并根据地质预测、预报的结果及时调整隧道施工方案。

11.1.5、隧道施工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围岩和支护体系变形速率异常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严重时应将全部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11.1.6、每道工序作业前,应由当班安全员用班前安全讲话的形式,将作业风险和安全措施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安全措施执行。11.2富水软弱破碎围岩

11.2.1、隧道施工前,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埋深及地下水情况,选用地表注浆、超前帷幕注浆、降低地下水位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评估

达到要求后方可开挖。

11.2.2、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现浑水、携带泥沙、顶钻、高压喷水、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2.3、隧道施工时应按设计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加强初期支护的强度,尽早闭合成环。

11.2.4、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及时埋设监控量测点,并取得基准值,按要求开展监控量测;及时根据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性,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11.2.5、衬砌背后的排水盲管必须顺畅地连接到隧道排水沟,防止地下水在衬砌背后积聚对其形成压力。11.3风积沙和含水砂层 11.3.1、隧道通过含水砂层时,应将防水工作放在首位,可采用注浆、冻结等方法止水、固结。

11.3.2、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风积沙隧道开挖应遵循“先加固、后开挖”的原则;含水砂层隧道开挖应遵循“先治水、后开挖”的原则;

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根据其断面大小,应采用台阶法开挖,并应控制一次循环进尺长度;

开挖后应及时监测拱部支护的实际下沉量,当预留变形量过大或不足时,应及时调整。

11.3.3、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的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采用注浆方法固结砂层,以插板作超前支护;

支护应及时,边挖边喷射混凝土封闭,遇缝必堵,严防砂粒从支护缝隙中漏出。

11.3.4、含水砂层开挖地段,应采用排水管或其他设施将水引至已二次衬砌地段排出洞外。排水时,应采取过滤措施,防止砂粒被排走引起坍塌。

11.3.5、风积沙和含水砂层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早施作。11.4岩爆

11.4.1、对可能发生岩爆的隧道施工中,应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围岩特性、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11.4.2、中等以上岩爆隧道,应选择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施工方案,采用凿岩台车钻孔,用机械手喷射混凝土。11.4.3、岩爆隧道应根据岩爆强度大小进行分级,并针对岩爆级别分别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中等岩爆地段,应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外10-15cm范围的边墙及拱部,钻设注水孔,并向孔内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

强烈岩爆地段,应采用即时受力锚杆,同时挂设钢筋网和柔性防护网,防止岩爆落石。应在开挖工作面上钻应力释放孔或掘进小导洞,使岩层中的高地应力部分释放再进行隧道的开挖;应采用超前锚杆预支护,锁定开挖面前方的围岩。

11.4.4、岩爆隧道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岩爆地段的具体情况控制,并不应过大;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使隧道周壁圆顺,降低岩爆发生的强度;

采用机械手进行网喷纤维混凝土;

在拱部及边墙布置预防岩爆的短锚杆,挂网喷射纤维混凝土。11.4.5、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岩爆,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理措施:应停机待避,待检查确认安全后进行开挖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的位置、强度、类型、数量以及山鸣等;

增设摩擦式锚杆(不能替代系统锚杆),锚杆应装垫板; 及时增喷混凝土,厚度为5-8cm;

施工机械重要部位应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岩块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11.5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 11.5.1、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断面可采用圆形断面椭圆形断面。11.5.2、膨胀性围岩浅埋地段,对于地表低洼集水处,应先采取充填黏土隔水,并形成流水坡等措施措施处理,快速排走地表水。

11.5.3、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机械、人工等非爆破开挖方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控制开挖循环进尺和炸药用量,同时应确保开挖断面轮廓圆顺;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支护,封闭暴露的岩体,施作临时仰拱或横撑,支护应尽早封闭成环。

11.5.4、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加大20-30cm的预留变形量,避免因侵入限界而造成初期支护的拆除;

初期支护应做到“先放后抗、先柔后刚”,并可分层施作、逐层加强; 膨胀性围岩隧道开挖后应尽快初喷混凝土封闭岩面,控制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

应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喷纤维混凝土、长锚杆和钢架组合的支护结构。初期支护应与围岩密贴,保证初期支护城河与围岩同步受力和变形。

11.5.5、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隧道施工时,应控制施工用水,加强施工用水管理,防止岩面被水浸泡。

12、逃生及救援 12.1一般规定 12.1.1、隧道施工前,对下列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或应急预案: 隧道内火灾、坍塌等风险,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其他自然灾害(大雨、强风、雪、雷、地震)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应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12.1.2、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简述工程概况;预测、辨识和评估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对内、外部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要求;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制定具体详细的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应急措施。

12.1.3、参建各方必须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及预警、指挥系统.指定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

12.1.4、应与附近医院、消防队,临近施工队伍及其他救援组织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并做好相应的安排,确保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12.1.5、隧道施工中必须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器材,并设专人管理,对配备的应急救援机械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洗消毒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应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能随时投入使用。

12.1.6、隧道施工必须事先规划逃生路线,并在隧道适当位置设置避难、急救场所,避难处应准备足够数量的逃生设备、救护器械和生活保障品等。

12.1.7、隧道内交通道路及开挖作业等重要场所必须设置安全应急照明和应急逃生标志,应急照明应有备用电源并保证光照度符合要求。

12.1.8、隧道施工期间各施工作业面必须安装警报装置,警报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置警报设备的场所,应有应急照明,并在停电时能够识别;使用电源的警报设备应配备备用电源;警报设备应采用手动警报设备、自动警报设备、旋转灯、广播设备用的扩音器及其他警报设备,组合使用,互为备用,保证其性能可靠。

12.1.9、隧道施工期间通信系统必须保证畅通,必要时应采用远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必须在现场各应急组织相关部门、洞口值班室、开挖工作面及其他必要的地方设置通信设备;使用带电源的通话装置应配备备用电源,保证停电时不影响使用;通信设备应采用洞内有线电话,并保证其性能可靠。

12.1.10、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必须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桌面演练或模拟演练。演练前应结合施工环境改变和以往演练的情况制订计划,演练后应及时评审,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12.1.11、隧道内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救援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对健康的危害;熟悉应急救援程序;掌握必要的自救及互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逃生路线、集合地点及各种避难急救场所位置;了解各种警报含义,掌握警报设备、通信装置、避难器具等的使用方法。12.2应急救援

12.2.1、当隧道施工中发生险情时,应迅速作出判断,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并按响应级别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同时根据下列各项要求,迅速开展事故的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值班人员和安全负责人应立即通过警报装置通知隧道内所有作业人员紧急撤离;现场最高管理者应负责指挥疏散撤离,各级调度人员应坚守岗位,保持通信畅通,及时反馈人员撤离及险情出现情况等信息;应及时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现场应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收集事故物证,调查引发事故的具体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工程处理措施,上报建设、设计、监理和相关单位,按批复的方案对事故进行处理。

12.2.2、隧道内发生爆炸险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立即切断洞内所有施工及照明线路电源;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同时清点施工人数,确认人员伤亡情况;立即报告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并及时上报相关单位;派专人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组织人员现场勘察,立即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非救护队成员不得进洞抢救,救护队在执行任务前,必须了解事故性质,并制定侦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可进入事故区进行侦察,救护队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开展抢救工作,严禁个人单独行动;可供临时处置的供氧呼吸机、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医药卫生设备及时到位;救助受困人员至安全地带、撤离施工设备;事故处理救护基地,应设在安全区附近新鲜风流中的安全地带,对受伤的人员进行临时处治,防止伤势恶化;应立即与当地医疗单位联系,将受伤人员就近转送医院治疗;事故调查及处理。

12.2.3、隧道内发生突涌水险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突然遇到大面积渗漏水时,应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同时应对出水部位、水量大小、变化规律、水的浑浊程度等进行观测记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上报监理;在爆破作业后突然发生特大涌水,当洞内设有防水闸门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启动报警系统,关闭防水闸门,按既定的逃生路线进行洞内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撤离,并利用防水闸门处安设的大功率抽水机对突涌水段进行抽排水;当洞内未设防水闸门时,作业人员应按既定的逃生路线立即撤出;在开挖作业过程中发生特大突涌水,开挖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沿逃生路线迅速向洞外或避难所撤离,同时启动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迅速切断电源,启动应急照明,当涌水量较大时,人员可利用事先准备的救生圈、皮划艇等进行逃生;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突涌水保持稳定后,利用大功率抽水设备进行排水;在涌水量及水压降低后进行机械设备的急救;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突涌水进行封堵及事故处理。12.2.4、当隧道发生塌方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同时清点施工人数;必须按事故分级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单位报告,并立即启动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实施救援;组织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当隧道塌方造成人员被困时,参建各方必须在调查清楚塌方发生的部位、规模、被困人员避难位置等具体情况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防止二次灾害发生,可选择从联络通道、隧道另一端、隧道侧面、洞顶等处快速开挖一个断面合适的小导洞,将被困人员尽快救出;在开挖救援小导洞的同时,应利用高压风管等现有条件继续与洞内被困人员保持联系,并向洞内供风、供氧、供应食物及药品等;被困人员救出后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事故调查及处理。

12.2.5、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及时启动报警系统;起火初期,当火势不大,未对人与环境造成较大威胁时,应运用平时培训演练的技能,就近采用灭火器、水管等消防器材,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将火扑灭;当火势失去控制时,应判明方向,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组织作业人员按逃生路线向洞外或附近避难所撤离;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对遇险、受伤人员组织急救;事故调查及处理。

12.2.6、在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施工时,应有计划地采取下列相应的措施: 随时收集气象和地质资料。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警戒检查并采取防护措施。

在警报解除后,应确认无危险源方可进行作业。为防止大雨造成的灾害,隧道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 1)当洞口地质地形可能因降雨引发泥石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机械设备应尽早向安全场所转移或进行拆除,防止水淹、倾倒;3)可能发生漫水、沉陷或垮塌的地方,应进行加固处理,并设警示标志。(1)在遇强风、暴风时,对各种大型机械应采取防止倾倒及滑跑措施,对临时设备、脚手架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2)在跨冬季作业时,为了防止雪灾,施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施工设施不应设在可能发生雪崩的地点;2)必须对相关道路和施工用地进行除雪,保护车辆及人员安全,防止临时设施倒塌;3)对道路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3)为防止雷击造成的灾害,应设置雷电报警器和避雷针。当有雷击危险时,隧道洞内外应立即停止爆破作业,作业人员应退避到安全场所。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篇6

摘要:2008年是及不寻常的一年,伴随着华尔街投行巨头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正在演化成一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而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金融危机对企业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与企业财务风险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及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而论述如何在金融危机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美国经济对于世界整体经济来说影响是重大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

1.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降

美国消费的锐减和美元的贬值,直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中出口就会下降5%—6%。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由于人们对于金融危机环境的示来前景悲观,不断地缩减了消费,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的不断下滑,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注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这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从出口金额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了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这些看似很小的数字,但对于整个中国企业仍至中国经济来说却影响重大。从国有企业的报表资料可以显示,受美国仍至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2008年国有企业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许多企业出现了急剧亏损的现象,四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逐次递减。除了利润指标外,企业的净资产收益也同比下降,据资料显示,2008年前在个季度,企业净资收益率仅为6%,比上年同比下降了1%。

2.投资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008年下半年连续几个月来,中国股票市场跌幅之大,并不亚于西方主要的股票市场;仅是2009年3月,上海和深圳的股市跌幅均达20%以上。不仅如此,与以往的反周期形态相反,自去年夏天以来,每一轮中国股市的跌宕,都与纽约、伦敦等西方的主要金融市场紧紧相随。不仅以股票等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受到重大冲击,所以企业来自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就在所难免,许多金融机构当然受当其冲,由于经济不景气,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一方面,投资会极剧萎缩,另一方面,原有的投资会带沉重的债务负担,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由于在2007年上半年及以前期,我资本市场仍然很活跃,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很大,许多企业都扩大规模,为了做大做强,实行跨国跨行业的发展,纷纷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而由于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有许多企业不能如期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不能在额度和期限上获得保证,当然金融机构也不能如期稳定的提供预期有利率,这样就导致那些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借款费用和压力,形成难于抵御的财务风险。再加上,我国市场行业本身就竞争不规范,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筹资风险是难于估量的。

4.外汇汇率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仍然还是以美元作为主要的交易货币,当前正当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国际上能源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却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由于对美元预期的低落,这种价格的上涨幅度实际上大大超过了美元实际贬值的幅度。而中国是一个原材料和能源短缺的大国,同时又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

可以想象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对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高度依赖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据资料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14%。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一步加大。

5.应收账款坏账的财务风险

(1)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的企业违约率慢慢上升,所以,不可避免,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坏账率增长了300%左右。对美国出口的企业80%以上都受了外部信用环境的影响。

(2)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国内许多行业和企业,这些受影响的企业都普遍出现了违约现象。

当然,坏账的财务风险并不是独立的,坏账的财务风险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货款是企业现金流的生命,没有了货款,企业的现金流就难于维系,企业的生产、仍至发展也有受了威胁。

二、金融危机下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国企业要想打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久点,就应当把防范财务风险放在第一的位置。所以,企业应当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尽可能的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本文从以下同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提供建议。

1.要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要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财务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基金。如产口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行业企业可计提一定的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企业的财务风险损失。

(2)应当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财务指标或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现金流量。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或库存商品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尽快用于偿还债务。

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投资决策是事关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也务必采用科学的、谨慎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决策的各种复杂的因素和环境,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行之有效的决策分析。对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判断。

财务预警机制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金融危机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应当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3.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练好内功

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金融危机下,更应当规范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等。在特殊时期,企业要趁机大胆革新,要丢弃企业开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和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要充分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得到实现。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当实施特殊政策,比如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应当管理精细化,成本控制节约化,权力控制制衡化。

4.加强资产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特别要提高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2008年,我国企业业绩普遍下降的时刻,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盈利能力和水平,而保持高的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能在危机中脱身的企业,其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并非来自于另一个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围等措施,促进企业在危机时期提升盈利能力,同时,较高的盈利能力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享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能使企业在危机中增强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5.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由于多数企业深受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业绩普遍下滑。而这时候,控制企业自身的成本和开支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强化细化各项费用标准和预算定额。做好近紧日子的长远打算,在成本管理上要进行分析和细化,挖潜增效,加强企业自身的采购管理,在企业内部倡导节约意识,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尽可能的把原材料采购控制在预算内。在薪酬制度上要进行规范和控制,减少不合理的薪酬开支,尽可能缩小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距离。

6.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在金融危机时期,更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因为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显得十分的重要。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不仅仅要懂得基本的业务操作,更应当替企业分忧,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要做出应有的贡献。财务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懂得企业内部的业务,也要懂得如何在“危”中寻找“机”,为企业在困难时期寻找更多的投资决策提供财务指标的参考。

7.应当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的现金流正如企业的生命线一样,牵动着企业发展的步骤。如果没有现金注的维系,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所以,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如果说,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那么货款就是企业的生命里的血液。所以,企业要特别注重坏账率,要设置特别是坏账预警制度,对于坏账要进行专项性的管理。企业在实际当中,应当加快和重视与客户的对账工作,对于货款要及时进行催收,对于应收账款要实行动态的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总之,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难于在危机中独善其身。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财务管理活动的运作得当与否,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否,直接与企业的生存命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特殊时期,应当使用特殊政策,本文从不同方面提供了一些重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些措施。当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牵涉到方面,需要客观环境,但在危机面临企业更需要信心、更需要主观的努力,更需要企业自身来自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 华: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6):116-117.

[2]王 赟 徐 坤:如何做好财务风险的规避[J].今日科苑,2009,(04):102.

[3]赵国忠: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之对策[J].当代经济,2009,(01):124-125.

[4]许雯君 王春桃:浅谈我国港口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09,(02):67-69.

[5]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2):23-24.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篇7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

1.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在广义上来说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 因各种无法控制和预料的因素而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的后果, 或收益或造成损失。狭义上的财务风险则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指给企业带来损失的一种结果。

2.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 风险存在不确定性

既然会定义为风险, 那么这个名称自身就表明了其所具有的一项属性, 那就是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风险可能会产生影响而变成问题或损失, 也可能继续隐藏, 财务风险自然同样是具有这样的特点, 在企业的正常工作中对于财务进行的管理工作里面所出现的某些风险, 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不会在短时间内以很明显的影响能力产生很直观的问题和损失, 但是又确实作为一种威胁随时都可能发挥出不好的作用。对于风险, 是可以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的, 这样就可以找出其出现的诱因和使其严重化的因素, 然后就能够通过某些手段对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风险不是不能了解和控制的。当然, 对于风险通常也是不太可能形成完美的控制, 因为对其产生作用的因素通常有很多, 有一些是企业自身能够采用某些措施进行一定范围的控制, 也有一些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 客观存在但是又无能为力。

(2)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在企业的正常工作里, 在对财务问题进行的管理中, 工作人员是不可能解决掉所有的问题的, 有些问题是工作人员触及不到的, 因为在工作中受到的影响来自于很多的方面, 总是会有某种或某些风险存在于工作之中, 将风险完全解决或者完全控制是不存在办法的, 对此不应存有幻想和为此而产生不理智的想法。但是在这个过程里, 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很好效果的, 这样的投入是有价值和有必要的。

(3) 收益与损失是共存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企业应有创新意识, 加强管理, 改善经营理念, 这就有可能避免危机的出现, 而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利润。如果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不能有效的加以防范和控制, 一旦发生财务风险, 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想象不到的损失, 甚至危机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这就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收益和损失是共同存在的。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意义

1.利于企业适应外部发展环境

在整个全球, 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各地之间, 在经济的发展中互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这样就使得外部的经济环境总是会在各个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基本上是一直持续着的。我国在这些年来, 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企业运行的年头越多, 所经历的事情越多, 就越能体会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多么巨大, 对企业的影响不可忽视。由于经济发展中各国各地的互相影响愈加明显, 企业所在的所谓外部环境被扩大了很多, 有很多影响因素所产生的作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行业的参与竞争者越来越多, 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企业的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控制外部环境引起的问题。同样, 主动地参与到竞争中, 主动面对环境的变化, 保持积极的态度和采取科学的措施, 能够使企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 更加稳定和健康。

2.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与加强自身建设

财务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要规避风险或者防范财务风险, 就应努力适应市场环境, 加强自身建设, 优化企业自身资源配置, 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3.利于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由于各种原因, 对于现代化的科学性的企业运行方面, 我国在此方面的历史比较短, 没有多少本土化的非常合适的经验来供工作者参考, 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且确实适合我国特色的制度和标准, 因此在对财务进行的管理中所表现的效果不够理想, 一旦在工作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出现问题的时候, 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很难快速而且高效的把问题解决, 很容易出现损失, 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抱有积极的态度, 主动分析原因和通过合理措施对风险进行一定范围的防范这个过程中, 企业在工作中能够逐渐积累宝贵的经验, 使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工作的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 面对风险也能够更加有效的应对, 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不利影响, 使企业发展少走弯路, 更有前途。首先, 对风险进行积极的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生存现状和成长潜力产生很大的正面作用, 企业更加安全, 能够减少很多担忧, 是企业在进行开拓的工作中更能够放开手脚, 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创新上, 使企业更有潜力。其次, 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使外界对企业的评价更高, 更加看好, 使企业面对外界的变化更加适应和稳定。

三、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1.资本结构不合理

目前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率不合理, 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负债过高, 危机就在其中, 如果市场销售情况不好或资金不能及时回笼, 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也有一些企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借贷结构不合理, 极其依赖金融机构, 金融政策对企业就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企业经营出现问题, 融资成本过高, 金融机构就会抽取资金, 使企业出现支付危机;如果国家金融政策一旦发生变化, 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影响到对企业的融资。

2.企业的投资缺乏科学性的规划

企业进行投资时, 自然是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 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对企业产生相当大程度的打击。在我国, 有一部分企业其实没有相关的经验, 对于投资过程应该做哪些准备都不够清楚, 经常是决策层的领导产生想法然后合计一下就拍板了, 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也没有对投资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投资的时候准备不足就很容易吃亏。这种事情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风险。很多企业都难以承受投资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

3.资金回收率低

我国企业之间很多都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 然而这种销售方式却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回收利用, 部分企业对买家的信用情况不做了解就盲目赊销, 经常出现应收账款无法要回的情况, 最终成为死账、坏账, 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 很多企业的存货比例相当大, 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企业自身的资金流动性不足, 也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4.企业对收益的分配不够科学化

企业能不能一直成长壮大和稳定的发展, 如何对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是极其重要和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这件事情能够对投资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系到其是否对企业的未来具有足够的信心, 也会使外界对企业的评价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然就会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取足够所需的资金和之后的投资与运营。如果企业在对收益进行分配的时候, 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其过程中没有合理的使用收益, 就很容易使财务出现问题, 导致不应有的损失, 这其中自然有风险存在。

四、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一些原因

1.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变能力缺乏

企业的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 同样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也很大, 如一些不可抵抗因素, 经济政治环境、法律、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及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 倘若外部环境有所变化, 企业又不能适应各种变化, 就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2.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

既然是作为风险存在, 那么就确实会使很多人认为风险本身不会产生强大而直接的影响, 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总会有人抱有侥幸心理。有相当多的企业经营者在面对风险的时候不够重视, 抱有消极的态度, 经常是放任风险的存在而不作为。那么当风险遇上一些条件而表现其威力的时候, 有些企业自然显得没有应对能力, 不能把损失控制住, 对企业影响很严重。

3.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企业决策失误

在企业的正常工作中, 遇到选择问题时该怎么样做出决定, 这是需要一定的依据的, 也就是需要足够的数据和信息, 比如说企业的当前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是具有非常大价值的, 能够在企业面临抉择的时候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如果会计信息有问题, 那么就会把决策者带偏, 做出错误决定而导致企业面临不应有的风险。现如今的状况是, 很多企业做出决定的时候, 通常过分依靠经验而缺少科学的依据, 有时候会很盲目, 导致出现错误的决定, 使风险产生或严重化。

4.企业内部控制不足, 监管不严

如果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监管机制, 那么就会出现内控不足、监管不严的现象, 集团与子公司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 由于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收益分配没有严格的控制和监管机制, 往往会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这样的话一方面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上出现浪费, 不能把资金的作用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有时候会使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资金不足, 如果出了问题缺少足够资金解决, 容易引起其它问题出现。

五、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一些应对措施

1.企业应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企业适应财务风险抵抗能力

外界环境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是很大的, 企业不能够忽视或者小看这方面的因素, 外界的力量对于多数企业来讲都是难以对抗的, 这就意味着环境影响很大又没办法形成有效控制。因此, 对于企业来讲, 必须要对风险重视起来, 形成良好的防范意识, 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 并且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稳定性, 在风险出现时提早想好对策, 问题产生时能够更好的适应。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企业应该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吸取教训, 追求进步。企业越强大且稳定, 对于外界环境越清晰, 应对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2.企业应加强财务信息质量, 进行科学和客观的决策

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的作用, 决策意味着企业未来向什么方向前进, 也就意味着企业的未来和前途。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当下影响了财务会不会出现风险或什么程度的风险, 对未来影响了企业的前途命运。做出决策的前提条件是对信息的获取, 这是决策的依据, 想要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决策, 首先就需要确保信息的质量要足够高,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财务信息的质量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 不断提高相关工作的水平, 使其在决策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次, 企业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 应选取科学分析方法对可行性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找出适合本企业的方案, 才有可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3.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建立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 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在每一个不同阶段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尽可能的将财务风险对企业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小。对于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出以后的应对措施, 杜绝风险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韩静.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01) .

[2]闫秋萍.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06) .

[3]程咏春.试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03) .

[4]张引.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经营管理者, 2015 (03) .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篇8

企业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供、产、销各个环节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企业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 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 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 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

1.1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风险

1.1.1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企业因不重视或缺少对国家政策搜集和对外沟通的渠道, 导致在经营过程中做出违背国家相关政策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政策风险主要涉及国家产业政策、金融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

1.1.2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因在经营过程中不懂法、不守法, 用弄虚作假或侥幸心理投机取巧、以触犯法律法规为代价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美国能源巨擘安然公司就是在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中轰然倒下。

1.1.3 自然风险

自然主要指由于自然界发生地震、水灾等不可抗力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的严重性有时无法估量。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给福岛核电站造成的核泄漏污染, 已经给日本乃至周边国家环境和经济造成深远影响。

1.2 企业内部风险

1.2.1 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指企业在决策过程中, 由于主、客体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而导致决策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市场机遇瞬息万变, 企业为在市场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 不得不面临各种决策, 如果管理层在经营中不能充分对各种客观因素加以分析, 对未来不能作出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 主观上又受情绪等影响, 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造成企业损失, 而这种损失往往是致命的。可以说企业产生的任何风险与决策风险都是密不可分的, 最大的风险是决策风险, 企业经营中的任何一个重要决策, 都会影响到企业走势和发展。

1.2.2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是指企业对资金管理不善而给企业造成的不可预见性的损失, 它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 如不断扩张贷款产生的资金断裂风险、令企业资金慢慢枯竭的回款风险、不加分析贸然进行的投资投机风险、为人情面子的担保风险等。

1.2.3 人才流失风险

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企业的核心人才一般为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 他们一般呆在企业的时间较长, 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核心人才的流失不仅造成企业经营的不稳定, 而且会带走企业的技术秘密和市场订单, 使他们创办或参与的企业会与原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对手, 从伊利走出的牛根生一手创办了蒙牛奶业, 与老东家在奶业市场上分庭抗礼。

1.2.4 产品质量风险

产品质量风险是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企业重大损失,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从三鹿奶粉加入三氯氰胺, 到掺入大量返炼胶的锦湖轮胎, 事实证明, 面对越来越成熟的消费者, 企业连最起码的产品质量都不重视, 只能自取灭亡。

2 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2.1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构建适合本企业发展和控制的管理体系, 它包括企业组织机构构建, 部门和岗位的设立, 工作流程的设置等, 应涵盖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物资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等多个分项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控制, 严密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内部人财物实施有效的控制, 配合良好的机制, 做好信息传递及反馈工作, 就会很好的预防和应对内外风险的发生。

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 因企业管理者个人能力突出而使企业不断壮大成长的实例比比皆是, 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 拥有优质高效的高层管理团队更为重要, 纵观全球驰名企业的发展史, 光阴荏然, 斗转星移, 不变的是企业的名称和以董事会为核心的运作管理体系, 董事会的根本职责就是确保公司经营方向和公司管理政策要与股东的利益一致, 要以长期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公司治理是董事会的责任, 公司管理是首席执行官及其以下经理人的责任, 大多数公司的失败都可以归于战略方向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失误和失效, 要改变这种状态和避免这种厄运, 一个人专断的战略决策方式必须让位于依靠董事会集体智慧的民主决策, 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稳定的、能够更好发挥战略责任的董事会是改进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 一方面要执行董事会战略决策, 另一方面以公司CEO为代表的管理团队应在企业经营中具体担任起实施的责任。通过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抵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的发生。

2.3 激励和约束经营团队

企业的经营发展实际上始终围绕着对人的管理, 人订立了各项管理制度, 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企业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绝不是企业一把手的事情, 也不仅仅是高管层的事情, 而是全体员工的事情, 对于重大决策事项, 要充分相信现有管理体系, 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展开全面调研, 发扬先民主后集中原则, 群策群力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即便是发生了未预料的风险, 也要紧紧依赖团队的力量, 积极寻找和探索稳妥的处理方案, 使企业度过危机。

2.4 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

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建立一个电脑化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通过这些信息, 企业可以随时了解高端人才离职率变动情况以及离职原因, 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做好人才备份和工作分担机制执行。这样有利于保证企业不会因某些关键高端人才的流失而中断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使企业关键技术不会只被一两人独占;可以有效降低因高端人才流失而导致关键技术泄露的风险。

另外,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制度上加强对人的管理, 应提高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合理薪酬制度激励员工, 营造一个充分沟通, 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加强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随时了解和解决关注员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帮助高端人才在企业中完成职业规划, 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和企业的认同感。在对现有经营管理制度、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制定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与经营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组织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企业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财务环境制约, 如生产、技术、供销、市场、物价、金融、税收等因素, 对企业财务活动都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在理财环境的各因素作用下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 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及其变化, 才能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应对筹资风险时, 要加强对资金的防范与控制,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适度负债率, 进行企业经营, 负债比例应与企业总体资金占用状况相适应。应对投资风险时, 要对企业投资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 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在突出主业的情况下, 注意多种经营, 合理进行投资组合, 使其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应对资金回收风险时, 对于不同信用状况的客户, 采用不同的货款结算方式, 控制一定的信用额度, 另外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 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和防范处置财务风险的发生。

2.6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篇9

由于分析内容丰富, 现以连载方式刊登, 本期将刊登工程总承包合同的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第七部分, 敬请读者关注。

八、关于工程价款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工程价款是指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包括工程设计、施工、采购、竣工和缺陷修补的款额, 包括按照工程总承包约定做出的工程价款的调整。工程价款一般包括工程总价款、工程价款的支付、工程价款的调整三个部分内容。

工程价款是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核心条款之一, 不仅关系到发包人的投资控制与投资效益, 而且直接关系到承包人的经济利益, 因此, 引起了发包人、承包人的高度关注。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发包人的主要义务, 但由于工程总承包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内容多、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复杂及受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影响大的特点, 工程价款的总价款、结算、支付、调整等具有非常大的风险, 防范工程价款的风险是发包人、承包人特别是承包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工程价款的风险,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程总价款、工程价款支付及工程价款调整的约定不明确的风险;二是工程价款责任范围约定不明确或约定不公平的风险;三是工程价款控制的约定不明确的风险;四是工程价款结算争议处理约定不明确或约定不科学的风险。

防范工程价款的风险, 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 关于工程价款确定的风险防范

首先, 应当明确约定工程总价款。在国内工程总承包中, 工程总承包工程如果是招标工程, 工程总价款应当依据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发包人、承包人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如果是非招标工程, 工程总价款应当依据审定的工程预算 (或概算) 书由发包人、承包人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在黄皮书中, 工程总价款应为总额中标合同金额即中标函中所认可的工程施工、竣工和修补任何缺陷所需的费用。在银皮书中, 工程总价款是指总额合同价。

其次, 应当明确、具体约定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在国内工程总承包中, 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的约定, 主要包括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与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工程质量保证 (保修) 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限。在黄皮书和银皮书中, 尽管两种文本对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约定有区别, 但都均包括预付款、期中付款、竣工价款及保留金的约定, 特别是对拟用于工程的生产设备和材料的付款规定了具体的条件。

第三, 应当明确约定工程价款调整的条件、方法、时限要求及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在示范文本中, 对工程价款调整的约定不明确、具体, 且有照搬施工承包合同文本的内容。在黄皮书、银皮书中, 工程价款的调整, 主要有暂列金额、工程变更、工程索赔、法律改变四种方式, 对于工程成本改变是否作为工程价款调整的方式由发包人、承包人进行具体约定。

(二) 关于工程价款责任范围的风险防范

首先, 关于工程价款的充分性, 承包人应当对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工程价款的正确性和充分性负责, 一是除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另有约定外, 工程价款包括了承包人根据工程总承包合同应承担的全部义务, 以及为正确地设计、实施和完成工程并修补任何缺陷所需的全部有关事项的费用;二是除因法律改变的调整外, 工程价款不因任何税费、关税和费用进行调整;三是在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设备材料表和投标文件的投标报价中列示的工程量仅作为招标投标参考之用, 工程价款不因与实际工程量之间的差异而进行调整;四是投标文件中列出的任何数量或价格数据仅用于投标文件中说明的用途, 工程价款不因这些价格的差异而进行调整。在示范文本中, 此方面的约定不明确;在黄皮书和银皮书中, 此方面均有约定, 但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

其次, 关于工程资金安排, 发包人保证能够按照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约定支付工程价款是发包人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最主要的责任之一, 发包人是否有及时足额支付工程款的能力也是承包人的最大风险之一, 因此, 发包人的资金安排应当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作出明确约定, 一是约定在承包人提出要求的一定期限内, 发包人应提供工程款支付的合理证明;二是如果发包人拟对其资金安排做任何重要变更, 发包人应将详细的情况通知承包人。在黄皮书和银皮书中, 均有相同的上述要求, 但在示范文本中, 对此未作出要求。

第三, 关于工程价款支付的货币, 在国内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工程价款支付的货币是人民币, 如示范文本的规定;在国际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明确规定工程价款支付的货币及汇率, 否则, 承包人应当对工程价款支付采用当地货币及汇率采用基准日期当天工程所在国中央银行确定汇率的风险负责, 如黄皮书、银皮书均是如此规定的。因此,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一是应当对工程价款支付的货币是一种货币还是几种货币作出明确约定;二是如果工程价款包括工程进度款、暂列金额及因法律改变的调整的工程价款增减采用当地货币的, 应当明确约定当地货币和外币的比例和款额, 以及计算付款采用的固定汇率;三是应当明确约定损害赔偿费用的支付货币和比例;四是承包人付给发包人的其他款应以发包人花费该款项实际用的货币作为支付货币。

第四, 关于生产设备和材料, 一是应当明确生产材料和设备的所有权, 对于生产材料和设备运至工程现场时, 在符合工程所在国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其所有权属于发包人;对于尚未运到工程现场的生产设备和材料, 如果是被暂停达到合同约定期限且承包人按照发包人的要求标明生产设备和材料为发包人的财产, 在符合工程所在国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其所有权也属于发包人。在示范文本中, 未对此作出约定;但在黄皮书和银皮书中, 对此均有相同的约定。二是应当明确尚未运到工程现场的生产设备和材料的期中付款条件。在银皮书中规定的条件包括:生产设备和材料在工程所在国并已按照发包人要求标明是发包人的财产;承包人已向发包人提交了保险证据和银行保函。在黄皮书中规定了更为复杂的条件, 且规定了期中付款可以达到80%以上。在示范文本中, 对此未约定。

第五, 关于暂列金额, 暂列金额是指这部分工程的价格只是以暂定价的形式列入合同价格, 而在实际发生时按照发生的情况确定其实际金额。暂列金额是工程价款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发包人、承包人特别是承包人防范工程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黄皮书、银皮书中均有明确规定, 属于国际工程承包的惯例, 但在示范文本中对此未作约定。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对暂列金额进行约定, 并明确以下内容:一是应当明确暂列金额的支付范围, 包括发包人指定分包的款项;工程变更款项;在工程总承包合同签订时难以确定的工作、供货或服务的款项等。二是应当明确计入工程价款的暂列金额的结算, 除了承包人已支付或应付的实际金额外, 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利润的金额。三是应当明确暂列金额的结算是以实际发生数额进行计算, 因此, 如发包人要求, 承包人应当提供报价单、发票、凭证以及账单或收据等证明。

第六, 关于法律改变, 法律改变是工程价款调整的原因之一, 无论在示范文本中, 还是在黄皮书、银皮书中均对此有规定,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一是明确法律改变的时间, 在国内工程总承包中一般是指合同签订后工程竣工验收前法律修改,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一般是指基准日期 (即递交投标书的截止日期前28天的日期) 后工程移交前。二是应当明确法律的范围, 包括工程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政策性文件等。三是应当明确法律改变的范围, 包括新的法律的颁布实施、现有法律的废除和修改。四是应当明确法律改变对合同价款调整的条件, 只有法律改变影响到承包人对合同义务的履行且导致费用的增减, 才对工程价款进行调整。五是应当明确法律改变对合同价款调整的程序, 应按照工程索赔程序进行。

第七, 关于成本改变, 成本改变是否是工程价款调整的原因之一要根据发包人、承包人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在示范文本中, 只是规定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涉及承包人成本增减的, 需要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在黄皮书中, 对成本改变的调整作出了具体详细规定。在银皮书中, 对成本改变的调整只是作出了原则规定, 具体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如果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规定工程价款不因成本因素的影响, 承包人对成本改变的风险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规定因成本改变对工程价款进行调整, 一是应当明确成本改变的范围, 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及其他成本;二是明确成本改变具体计算方法;三是明确因成本改变调整工程价款的程序。

第八, 关于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是工程价款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在示范文本中, 还是在黄皮书、银皮书中均对此有规定,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应当对工程变更的条件与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特别应当关注以下条款:承包人在接到发包人变更通知后的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未提交增加费用的估算, 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工程价款调整, 发包人不再承担此项变更的任何费用的责任;发包人在下达的变更指令中, 未能确认承包人对此项变更提出的估算亦未提出异议, 自发包人接到此项书面建议报告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之日开始, 视为承包人提交的变更估算已被发包人批准。此类条款在示范文本中有约定, 但在黄皮书、银皮书中没有约定。

第九, 关于索赔, 索赔是工程价款变更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在示范文本中, 还是在黄皮书、银皮书中均对此有规定,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应当对索赔的条件、范围与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特别应当关注以下条款:在示范文本中, 发包人或承包人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30日内未向对方发出索赔通知, 对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一方在收到对方送交的索赔资料后的30日内未与对方协商或未予答复或未向对方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视为该项索赔已被认可。在黄皮书、银皮书中, 如果承包人未能在上述28天期限内发出索赔通知, 承包商无权获得追加付款, 而发包人应免除有关该索赔的全部责任;但对发包人的索赔, 只是要求发包人尽快提出索赔, 未对承包人的免责作出约定。

(三) 关于工程价款控制的风险防范

首先, 关于工程总价款, 工程总价款的控制的关键是工程设计, 而在工程总承包中, 工程设计是由承包人根据发包人的要求及项目资料进行的, 因此, 就发包人来说, 应当就工程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包括工程的范围与内容、工程质量标准等, 提供工程现场地下、水文条件及环境方面的所有资料包括项目基础资料和项目障碍资料等;就承包人来说, 应当及时审查发包人的要求及提供的项目资料的准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 并且应当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明确发包人、承包人的各自责任。此外, 对于工程总承包合同签订时难以确定的金额, 应当列入“暂列金额”。

其次, 关于工程价款的支付, 一是发包人的资金安排, 在工程总承包中应当明确发包人的资金来源, 包括自筹资金和贷款比例, 贷款是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 (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 贷款还是商业银行贷款;对于延期付款项目, 还应当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明确发包人提供的担保, 包括工程所在国政府的主权担保、商业银行担保、银行备用信用证或银行远期信用证等。二是工程预付款, 预付比例一般为合同总价款的10%至30%, 作为承包人来说, 为了降低风险应当尽可能提高预付款的比例;对于预付款的支付条件、支付时间应当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预付款的抵扣应当在工程进度款中抵扣, 具体抵扣方式应当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三是工程进度款, 应当明确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是按月结算与支付, 还是按付款计划表 (或分段) 结算与支付;工程进度款的结算与支付不仅包括工程进度款, 还应当包括工程价款的调整额、缺陷责任保修金暂扣与支付、预付款的扣减、工程变更价款的增减、索赔额的增减、尚未完成的修正费用或更换费用等;应当明确约定发包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工程进度款付款申请后审查并支付工程进度款的具体期限;对于拟用于工程的生产设备和材料的款项支付应当明确此款项支付条件及应当支付的比例等。四是工程竣工价款, 应当明确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的时间、内容和份数;明确发包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的期限, 应当特别明确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后的一定期限内未提出修改意见也未答复的, 视为发包人认可了该竣工结算资料为最终竣工结算资料;明确发包人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最终竣工结算资料后支付工程竣工价款的期限等。五是工程缺陷责任保修金, 工程缺陷责任保修金的比例一般为5%;在工程进度款支付时按照同比例暂扣;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支付全部工程缺陷责任保修金的一半给承包人, 剩余保修金在工程保修期结束时支付。六是支付的货币,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 支付的货币直接关系到汇兑风险, 因此,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尽量采用硬货币或加大硬货币的采用比例, 少采用工程所在国家的软货币, 货币选择一般不超过三种货币, 并且应当明确每一种货币的相应比例;应当明确说明汇率。七是支付的方式,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明确采用账户转账方式支付工程价款;承包人的项目经理无权收取任何费用;对于第三方代支付的, 应当有三方的书面协议等。

第三, 关于工程价款的调整, 一是暂列金额,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应当将发包人指定分包、在合同履行期间价格特别不稳定的生产设备和材料、预期难以把握的费率或税率、预期可能出现意外情形的地下和水文条件等列入暂列金额。二是法律改变,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政府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政策文件如政府有关部门的收费标准等的制定、修改或废除影响到工程价款增减的, 均属于法律改变。三是成本改变, 一般是指物价变动导致工程成本的改变。对于工期在1年以内的工程总承包项目, 发包人不同意因成本改变而调整工程价款, 承包人应当预测人工费、材料费等市场价格走势, 在工程总价款中考虑相应的风险金。对于工期在1年以上的工程总承包项目, 通常采用合理的价格调整方法, 按照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调价公式和约定的权威机构定期公布的市场价格指数, 对因物价变动导致承包人遭受的损失, 由发包人给予承包人调价补偿, 此时, 应特别注意市场价格指数的采用, 在国内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明确哪一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及信息来源;在国际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明确发布价格指数的机构名称和资料来源。此外,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工程价款的调整是否以物价变动超过一定比例作为条件, 并且还应明确工程价款调整部分是否包括一定比例的原基数。四是工程变更和索赔,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应当明确提出因工程变更增加费用要求的具体期限及提出索赔的期限;应当明确发包人对因工程变更而增加费用及费用索赔的审查和批准的期限。

(四) 关于工程价款结算争议处理的风险防范

首先, 应当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工程价款结算争议。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应当明确, 如果发包人不同意或无法核实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结算资料中任何部分, 承包人应当按照发包人可能提出的合理要求提交补充资料, 并按双方可能商定的意见, 对竣工结算报告和资料进行修改, 双方达成一致, 结清竣工结算的款项。

其次, 发包人、承包人不能就竣工结算整体不能达成一致的, 应当就竣工结算中双方无异议的部分达成一致, 结清该部分款项。

第三, 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 发包人、承包人应当共同委托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竣工结算审核, 按审核结果, 结清竣工结算的款项。工程审计与工程审价是不同的, 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对于发包人要求采取工程审计的做法应当慎之又慎。

第四, 因工程质量异议导致工程价款结算争议的处理。发包人对工程质量有异议, 已竣工验收或已竣工未验收但实际投入使用的工程, 其质量争议按该工程保修合同执行;已竣工未验收且未实际投入使用的工程以及停工、停建工程的质量争议, 应当就有争议部分的竣工结算暂缓办理, 双方可就有争议的工程委托有资质的检测鉴定机构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的解决方案执行, 其余部分的竣工结算依照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办理。

公司财务信息风险防范 篇10

一、财务信息存在的风险

1. 财务信息范围较狭窄。

目前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管理仅指以会计信息为主, 重点关注的是与会计报表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对于生产经营、市场行情、行业资料、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资料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其他信息未完全纳入到财务信息管理中。广义的财务信息则是指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 结合其他非货币性资料, 用来表明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及其特征的信息。会计信息是财务信息的前提, 财务信息是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信息对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而成的经济信息。

2. 财务信息管理未建立一个整体体系。

目前各公司对于内部各项信息的收集职能部门分工基本明确, 与会计信息密切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散落在相关业务部门。但个别公司没有设立一个综合的部门来汇总这些信息, 没有财务信息管理师, 没有一个财务信息管理团队。往往是谁需要, 谁就负责到各个部门查找收集资料, 资料是否完全, 只有整理后, 才知道。如存货管理, 不仅仅是对存货账实相符的管理, 还需要考虑其对资金需求、合理库存结构、工艺路线、采购模式、销售模式的全面综合管理, 需要生产、物流、采购、销售、进出口收集相关财务信息。偶尔进行一次合理布局分析, 虽然当时克服信息收集难度大的难题, 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但过后不会持续收集, 一方面会对前期资料收集造成浪费, 另一方面不能对存货管理持续改进。这说明财务信息管理还未集成, 还未形成一个闭环, 不能将散落在各个部门的信息综合并加工处理, 不能长期跟踪分析, 就会形成相对粗放式管理。

3. 财务信息管理的风险识别不够。

受财务信息分散的影响, 公司业务部最关注的莫过于是采购及销售市场行情、资源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对财务形成的影响, 而可能忽视形成财务信息基础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操作错误的风险, 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风险, 人为调整逃避考核的风险, 当这些信息失真程度较大, 又监控没到位时, 往往对基于财务信息产生的分析是致命一击, 这些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分析及建议就变得毫无意义。如某公司个别人为完成内部考核指标, 弄虚作假, 人为延后销售合同交货期, 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的交货期分析就显得苍白无力, 不利于公司内部管理改进。

4. 财务信息管理的保密性不够。

各公司对于内部资料的保密性, 都有制度要求。但各公司对于一些财务分析性的资料、数据底稿、成本情况、融资情况、资产情况、内部管理等资料的保密级别不明确, 就可能产生内部财务信息外流的风险。一些外国公司专门成立分析团队, 根据发布的论文资料、网上批露的信息、行业资料、各渠道获得的内部资料来破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5. 财务信息存在时效性风险。

会计信息受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学科自身的限制、再加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 使得会计信息的结果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它的时效性比较有限。而财务信息所受的约束较少, 其信息结果比起会计信息的结果而言, 时效性更强, 效用更高。但是财务信息的时效性风险也会存在, 如涨价信息滞后带来的财务风险。某公司销售订价依据市场行情及成本情况, 但是当时未能足够预计原料涨价后增加的成本, 直到结算时才将涨价差异计入成本, 导致前期制订销售价格偏低, 虽略有盈利, 但未消化当期采购涨价影响, 而后期销售市场价格低迷, 无法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消化前期涨价成本, 造成亏损。缺乏时效性会导致公司失去快捷的市场反映能力。

6. 财务信息的不对称风险。

公司如果有多个子公司, 那么子公司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有的子公司会提供较全面的财务信息, 有的提供不全;有的按规范要求提供, 有的按自行理解提供, 各家单位财务信息的不对称, 会导致财务信息汇总产生一定的偏差, 不利于合并层面的财务管控, 形成投资风险。

7. 财务信息保管存在风险。

例如某公司在2011年2月份就发生财务信息丢失的情况, 由于将所有数据库信息含备份信息均保管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当服务器损坏后, 信息已无法完全恢复, 造成几个月的基础数据丢失, 无法形成有效的会计信息。相当于将鸡蛋放入了同一个篮子, 这样的备份等于没有备份。

8. 未形成预警机制体系, 也未设立预警预案。

当各种财务信息风险刚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时候, 能否及时发现依靠个人经验。如某公司采购的一批物资在月末由物流转运到厂内, 实物当时被生产耗用, 但是过去近半年, 系统还反映该物资在途, 落实原因是在外延系统中录入了该实物到港信息, 但突然中断光缆, 导致部分数据未能成功上传到厂内。这么重要的财务信息中途丢失, 长时间无人察觉, 无预警, 直到按合同核对采购实物是否完结时, 才得以发现, 影响消耗的及时确认。

二、财务信息风险的防范

财务信息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公司只能通过风险防范、流程制度管理、流程控制, 达到减少或降低风险的目的, 将风险控制在公司能够承担的范围内, 确保财务信息的有效, 从而为高层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财务信息风险防范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建立财务信息综合管理部门, 形成财务信息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公司财务信息, 以财务信息管理师为核心, 召集各行各业的专家, 安排专人收集散落在各个环节的财务信息资料, 安排专家长期、联贯地分析这些资料, 让财务信息管理形成一个整体, 并成立专业项目组。例如将公司的专家工程师与财务信息管理师结合, 成立某专项对标项目组, 挖掘行业资料, 深入对标, 突破现有的局面, 达到挖潜增效的目的。

2. 建立独立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

财务信息不局限于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管理有专门的制度, 对于财务信息的管理, 也需要制度化、流程化。财务信息包括财务信息文档和财务分析文档。这些文档包括纸质与电子文档。财务信息文档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账薄、会计凭证。财务分析文档包括:法规文档、咨询文档、分析文档、管理文档。对财务信息的生成、财务信息的规范、财务信息预案、财务信息保管、财务信息查询、财务信息发布、财务信息场地等内容进行明确。并对财务信息密级进行确定, 建立保密管理要求。最后要建立财务信息管理奖惩制度。通过具体的操作办法来约束财务信息管理。

3. 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平台。

通过同一财务信息平台将资料统一收集, 通过完善投资管理制度, 规范、统一子公司报表和关联交易等重要财务信息的披露流程, 从而保障母子公司财务信息共享, 减少财务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建立集团综合信息平台, 整合市场、销售、生产、物流、法律、环保、信息系统等影响财务的相关信息, 从而实现信息的集成。

4. 进行财务信息风险评估。

财务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财务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 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成立财务信息综合管理部门, 统一规划, 不局限于会计账户风险控制制度, 只要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信息都可以纳入风险评估范围, 同等关注内部和外部风险, 逐一识别, 将对公司将产生负面影响的损失风险, 即影响预期财务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查找出来。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 使公司能及时采取措施, 防患于未然, 充分了解和认识造成风险隐患的原因和过程, 便于公司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手段加以控制。

5. 建立财务信息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财务信息风险预警机制, 并配套建立应急预案。

财务信息风险识别之后, 就需要建立风险控制制度。控制制度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财务信息管理的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实物信息保护控制、预算信息控制、会计系统信息控制、运营分析信息控制、绩效考评信息控制、信息沟通控制、信息时效性控制、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控制。预警机制是公司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 对企业未来的不利事件或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建立预警机制的核心就是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如果能将重要的财务信息设定合理变动范围, 超过合理指标就能预警, 那么就能让风险更加透明, 更便于预防。对具有一定特征的重大财务信息风险和突发事件, 则需要预先设置一些应对的预案。预案贯穿于应急管理全过程, 它是对突发事件处理经验的总结, 它能缓解风险和降低风险。

6. 加大培训力度, 树立员工财务信息风险意识。

加强财务预算 防范财务风险 篇11

企业置身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增加了环境的变数,企业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不断增大。财务风险的潜在性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代财务的风险观要求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的前提下,预防和避免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与发展。

通常某项活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未来结果,就是所说的风险,将风险与财务问题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贯穿现代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是由负债筹资所引起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财务信息不可靠性带来的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从资金流动来看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它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

一、财务预算在防范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基础上所做出的现金流量安排,以及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和一定时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预计,它是在财务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安排。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管理制度,也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关键。

财务预算一方面和市场机制(风险机制)相对接,另一方面和企业内部组织及运行体制相对接,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可有效地预防企业在以后的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预算能够积极防范企业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

就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而言,关键是处理好资金的结构问题。一般来说,在企业的各项资产中,流动资产过多,流动性较好,但盈利能力就会降低;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但相应的财务风险就较大。在进行财务预算时,首先要考虑公司的业务状况来安排企业资金的使用,并在风险与收益之间作出选择,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安排公司的财务结构。例如公司若没有最近到期的负债,盈利状况、现金流动状况较好,这时可以适当提高公司的负债比率,这样在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同时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如果公司近期的负债即将到期的较多,则要特别注意现金流动的情况,在编制现金预算时,减少一些可以延迟的支出,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推迟大的固定资产开支,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资产的变卖。

财务预算的核心是企业的现金预算,现金预算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使企业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和一定的流动性。通过编制财务预算,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管;二是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化;三是合理进行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四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五是能提高企业投资的谨慎性。

(二)财务预算能够有效防范企业资金回收风险

就企业的资金回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而言,重点是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时,一方面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并保持其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在财务预算时,要注意对应收账款时间上的安排,以及对现金流的影响。若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坏账的概率很高,现金流动状况不好,财务预算就应当减少各项开支,把成本控制作为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以达到增大现金流量为目的。

(三)财务预算能够防范规避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在编制财务预算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期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二、建立以预算为基础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在财务预算过程中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来防患于未然,将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众所周知,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可以看出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结果,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如果把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与企业财务预算联系在一起,可以分别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资本支出等各个环节分别进行预警,最后汇总得出预警结果。这样可以有效甄别企业财务危机的来源,有的放矢地消除潜在的财务危机。

(一)建立短期预警体系,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例如当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减少时,表明公司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公司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反之,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少于净利润,则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由于应收账款,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对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有很大的影响,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故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预警的警源,只要这三个项目的增量间达到均衡,便可避免风险。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二)建立长期预警模型,编制预计财务报表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预警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企业长期预警指标体系,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预警体系。长期财务预警体系是由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模块构成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偿债能力是降低财务风险的直接保证;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公司的发展潜力反映了公司的远景。(如上图所示)

长期预警体系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公司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对所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体系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另一个是不允许值;然后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的单项功效系数;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运用德尔菲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几何平均得到的平均数即为公司的综合功效系数;最后根据综合功效数的大小即可以进行预警预报。

三、企业财务预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对未来环境的分析往往是假设状态,因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始料未及的问题,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财务预算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就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确立“面向市场搞预算”的新理念,使预算指标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企业财务预算的基础是销售预算,只有预计的销售额确定了,一定时期的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各项成本与费用的预算、各种预算报表等才能最终确定下来。销售预算又是由预计的销售额和销售单价决定的,可见整个企业预算体系的基础是对市场情况的预测与分析。因此,企业只有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对市场可变因素的变动情况进行合理可靠的估计,才能保证预算指标数值的准确性。所以,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管理网络是提高预算指标数值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二)财务预算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

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因此必须提高财务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生产营销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企业的执行机构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并建立每周资金调度会、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等例会制度。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财务预算展开工作,使财务预算延伸到哪里,财务管理就渗透到哪里,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三)改进预算方法的选择,使财务预算更贴近实际

预算方法一般分为静态预算、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静态预算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不考虑预算期间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成本小,但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重大变化时,与实际常常脱节,所以对于变化因素较多的财务预算不适合。为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应合理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弹性预算是考虑业务的变化水平,把产品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部分,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工作成果的好坏。滚动预算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不断的保持12个月,每过去一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的预算期末补充一个月的预算。滚动预算不但可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与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用,所以滚动预算特别适用于日常的现金预算。

(四)与时俱进,以信息化为支撑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量大,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应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开发财务预算管理相关软件,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同时制定统一的产品代码、材料代码以及产品定额手册,建立企业历史数据库,为制定企业预算目标、审核企业全面预算提供依据。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篇12

1 我国企业风险的表现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 发展慢, 所以面临的财务风险繁多而且很复杂。人们不能很好地面对和接受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都是由于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强, 没有进行合理的决策然后滚雪球般的扩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其相应的具体表现如下所示。

其一, 我国企业的资金结构不是很合理, 负债太过严重。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小型、微型企业, 给予这类企业很大的资助,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银行的贷款政策, 企业主有了银行的帮助, 不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贷款发展, 而是能贷多少就贷多少, 甚至违背法律进行贷款, 贷款后因为自己实力所限, 不能取得很大的收益, 有的企业到最后资不抵债, 这都是十分危险的, 我们的企业一定要认清企业所处的战略位置, 切不可随心所欲。

其二, 企业的投资一定要清醒, 不可盲目跟风, 企业虽然决定投资这个固定资产, 但是在决策过程中, 因为企业对投资的项目根本不可能有相当透彻的研究, 而且加上企业自己搜集的情报的片面性, 还有决策者的能力比较低下, 由此, 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事故频频发生, 既然决策失误, 那么投资项目是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的, 投资没有回报, 入不敷出, 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此而来。

其三, 企业如果对外投资的引发失误, 那么带来的将是很多连带的打击。市场瞬息万变, 谁也没有办法紧紧抓住市场那只无形的手, 所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 充实自己对市场的了解程度, 在大方向上, 保证不会出现致命的错误, 小问题上也需要不断的摸索, 建立起一套机制。

其四, 企业存在赊销的情况, 而且赊销的比重占很大一部分, 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必要控制。现如今, 我国的市场是绝对的买方市场, 企业当然也相应地出现产品卖不出去的现象, 本来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 扩大所谓的市场占有量, 就采取赊销方式进行销售, 企业的资金吃紧, 同时。诚信问题越来越突出, 企业没有办法去了解客户的诚信程度, 因而就存在了很大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自己承担, 无论如何, 企业都会在赊销中失去一些利益, 达不到预防财务风险的目的, 更起不到帮助企业增加利润、扩大市场的设想。还有就是存活的流动性很差的话, 必然就会占用企业很大一部分资金, 而且企业为了这些存活还需要支付大量的仓管费用, 企业的支出成本明显增加, 利润受到压缩。而且进行长期的库存存货, 还要承担货物市价下降导致存活跌价的风险, 甚至是仓库保管不善的损失, 这些无疑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2.1 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制约

任何事物的活动都会受到当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也不例外, 甚至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外部环境包括很多的方面:大的方面有国家的信贷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的变更、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通货膨胀等, 小的方面则就是银行利率和汇率的波动。这些外部环境对企业来说根本就是无法捉摸透的, 而且这些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就比如说银行利率的变动就肯定会产生利率的风险, 利率的上升会产生筹资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增加的风险;反之如果利率下降了, 则现有的投资会收到较少的利息, 就有产生亏损的风险。

2.2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决策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行政体制不是很完善, 部门繁多, 人员冗杂, 而且权责不分明, 一件事情踢皮球, 踢过来踢过去, 事情怎么也办不好。而且上级权利握得很紧, 下面的员工没有发展的空间, 人心不稳定。简政放权不是一句空话, 给予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对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决策的方面也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变, 避免一言堂, 因为决策层没能更好地了解基层, 一定会出现偏差, 所以要集体决策, 多听意见, 民主决策, 给更多的人话语权。

在现代企业中, 公司组织结构本身就是公司战略中的一大重要因素。财务关系的混乱同时也体现出了公司在组织结构的选择上出了问题。企业在组织分工上有两个方面——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在纵向分工中存在两种基本形式:高长型组织结构和扁平型组织结构。在横向分工中则包含了较多的八种基本类型:创业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M型企业组织结构、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H型结构以及国际化经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谨慎选取适合自己的组织分工模式, 综合考虑集权分权问题、各阶层管理人员人数、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对工作的协调和员工激励等, 完善组织结构能够使内部财务关系更加有条理, 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2.3 企业财务管理依据的局限性

假设之所以为假设正是在使用时只能做到尽可能的真实合理, 企业在进行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难免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产生错误, 这是难以避免的, 也是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固有风险的成因, 正因如此, 企业才需要利用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力量来提高本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2.4 资本结构不合理, 负债比例过高

目前有很多的企业, 亏损还在不断的加剧, 而且资产负债率很高, 归根结底, 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 而形成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 究其原因, 也比较复杂, 涉及面广泛, 既有政策方面, 也有企业自身原因和社会方面原因。许多企业过分依赖负债, 因此出现了一种很失常的局面:当企业的投资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时, 会导致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增加, 有的时候会盈利, 但是当投资利率低于负债利息时, 导致企业利润减少, 严重时还会因为资产负债率过高或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3 应对财务风险成因的防范措施

3.1 提高企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得到长期的发展, 必须在自己的企业管理、决策等方面能力上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以不变应万变。具体的方式方法也很多, 建立健全国际化的企业规章制度, 用良好的规章去管事、管人。同时进行人性化的企业服务措施, 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付出, 这样在危机关头, 员工也会奋不顾身, 与企业同生死, 共命运。总而言之, 企业只能通过加强自身来应对各种多变的环境。

3.2 规范内部控制, 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员工组成了整个企业的基础, 没有员工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们必须加强员工的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首先就是要加强员工的风险教育, 告诉他们危机无处不在, 让其树立风险观, 同时可以进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 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团队效应。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强风险制度建设, 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与此同时决策人员必须学会采用多种科学的决策方法, 比如在筹资的决策中, 企业就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务经济状况, 谨慎地选择筹资方式, 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最好。在投资决策中, 企业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投资原则, 统一调配资金。企业财务危机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也给我们预防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做的可以有很多:首先就是企业应建立三维一体的财务预警系统。三维包括时间、空间和全面的监测, 把握好这三点, 预警才会准确有效。简单地解释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 顾名思义, 就是以企业的信息化为基本, 从而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覆盖面广泛, 贯穿于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举个列子, 该系统可以准确的制定现金流量预算, 从而将各具体目标进行汇总, 而且将未来预期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字量化形式表达。

4 结语

风险与收益同在, 没有谁只有利润没有风险, 更没有谁只有风险没有利润。所以为了规避风险, 我们必须做到上述所说的那几点, 进行企业决策研究部门的深化改革, 使他们无所不能, 再有就是加强职员的素质技能培养, 这样才能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当然, 财务风险是不能控制, 毫无预见性的, 我们只能做好准备, 在其到来之前,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 采用合理的、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 进行损失测算, 力求找出最优的方法来削弱或控制风险。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健全, 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也经历了洗礼, 有的浴火重生, 有的一败涂地。那些失败的企业, 大部分是因为财务危机而没有能继续下去。本文以企业财务风险为对象进行研究, 入手点为基本理论, 分别进行含义界定、原因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从财务风险发生前的征兆、发生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生后的补救措施进行分项说明, 以期将损失降至最低。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意识,风险预警

参考文献

[1]孔韬, 洪雨萍.公办高职高专院校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6) .

[2]郭书雁.财务风险特点及防范[J].科技资讯, 2013 (36) .

[3]晏丽军.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J].中国外资, 2013 (15) .

上一篇:降耗减排技术下一篇:市场营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