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精选12篇)
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 篇1
风险投资又称为创业投资, 是指将风险资本投入到高科技企业 (即创业企业) 中, 以期获得较高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由于它以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工艺流程的采用为投资对象, 所以风险投资不仅是一种资金的投入, 更包括人力资本的投入。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风险投资的投资者较其他投资者对“人”有更大的依赖性, 包括风险投资者对风险投资机构的依赖和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企业的依赖, 为人为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现实发展过程中, 风险投资为解决科技创新资金短缺问题而生, 又因为资金的缺乏而受到制约。咎其原因, 除了投资对象在市场和技术方面存在更高的风险外, 投资过程中极易隐藏的人为风险亦成为挫伤资金注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以笔者认为, 风险投资中对人为风险的防范是降低投资对象市场和技术风险的关键。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为了防止风险投资企业和创业企业在完成代理任务时发生道德风险, 为两主体创设一个自动履约机制是根本。自动履约机制的建立通过约束和激励相结合可以很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 其中除了外部监管的约束外, 主体内部特殊治理结构形成的激励机制发挥了更根源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相当数量的法律规定妨碍了这些有激励作用的治理结构的建立, 无法实现通过激励机制防止风险投资企业和创业企业发生败德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就风险投资领域中如何通过主体内部的激励机制防范人为风险进行相关阐述并进行一定的法律制度设想。
一、有必要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引入有限合伙制的公司组织形式
国外经验已表明:有限合伙关于资本的结构、责任的承担和利益的分配上的特殊规定极其符合风险投资人为风险防范的需要, 通过对风险投资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的设计有效约束了败德行为的发生, 又通过固定报酬和浮动报酬相结合的收入形式激励风险资金的管理者忠实谨慎投资。约束激励双管齐下, 防范风险投资企业人为风险的目的得以实现。但有限合伙制在我国却没有生存的法律环境。
我国《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都不允许有限合伙的企业形式, 为此, 我国应尽快出台或修改相关法律为有限合伙的引用铺平道路。但应注意:
1. 为有限合伙的企业形式专门立法, 时机并未成熟
在法律上完全为有限合伙敞开大门, 承认其与公司和合伙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从我国的国情看并不具有这样的条件。
首先, 法律承认的公司制采取资本实缴对社会信用机制需求度低, 且有助于整个社会信用机制的健全;合伙制无限连带责任制约了合伙人的败德行, 可见公司和合伙是较安全的企业组织形式。而有限合伙对社会信用机制的需求度较高,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尚未确立, 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整个社会的法制环境并不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为社会人文环境所决定, 并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 过分放任有限合伙恐怕会适得其反。从社会环境看, 有限合伙直接引入的时机尚未成熟。
其次, 有限合伙的专门立法不单单是风险投资中的问题, 还需其他相关法律的支持。目前只是在风险投资领域出现了有限合伙存在的必要情况, 而在其他的经济领域, 公司的资合特征和合伙的无限责任为经济运作的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没有必要引入有限合伙的企业组织形式。如果要专门立法还必须建立在对有限合伙或者说两合公司和隐名合伙详细研究和实际考察的基础上, 对实际需求充分论证同时依靠其他法律部门的配合, 如税法。
2. 在《风险投资法》或者其配套措施中承认有限合伙的合法
性, 做为《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特别规定
既然是针对风险投资领域考虑引入和规范有限合伙的企业组织形式, 那么在《风险投资法》或其配套措施中承认并规范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企业更具有针对性, 操作起来更加简便, 避免了“蝴蝶效应”。
非常遗憾的是, 为创业投资企业提供特别保护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对有限合伙却没有明确。相比之下, 地方性政府却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在地方性法规中承认了有限合伙在本地区的合法地位。如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和随后的配套规章《有限合伙管理办法》。但缺乏全国性立法的支持, 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 我国首家有限合伙企业——北京天绿创业投资中心的失败就是例证。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 尽快在风险投资领域为有限合伙“正名”很是必要。在内容上, 应包括:合伙人的范围、合伙的人数、出资方式、有限合伙人的最低出资额、重复合伙的限制、书面合伙协议的内容、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各自的职责, 以及有限合伙在税收上的特殊规定。只有在法律上承认了有限合伙的合法地位, 才能为实际已存在的有限合伙风险投资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风险投资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3. 在立法规定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企业之前的完善措施
在相关立法前, 为了对风险投资企业形成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机制, 可以考虑在现有的有限责任制、股份制和国有独资的风险投资企业中引进有限合伙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在《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就汲取了有限合伙的部分精华: (1) 承认以公司形式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 可以委托管理顾问机构作为“经理”负责其投资管理业务, 以更好的担负起风险投资家的重任; (2) 规定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从已实现投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对管理人员或管理顾问机构的业绩报酬, 为建立对管理人的业绩激励机制提供法律依据; (3) 规定“创业投资企业可以事先设立有限的存续期”, 存续期一到即可清盘, 从而有利于建立起对管理人的风险约束机制。作者认为:能否有效的防范风险投资企业中人为风险的产生, 并不取决于是否采用了有限合伙的组织形式, 而是取决与是否在委托-代理关系中通过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败德行为的几率。通过了解和掌握有限合伙优势所在, 并将之引入现有的风险投资企业形式加以应用, 比一味的追求有限合伙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在法律上承认授权承诺制的公司注册制度, 为投资者分阶段向风险投资企业注资创造可能性
投资者只有与风险投资企业重复博弈, 享有视其敬业程度和资金管理状况分阶段投资的权利, 才能有效激励风险投资企业忠实代理、谨慎代理。如果在与风险投资企业签定委托-代理合同时约定, 委托初期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 待约定期限届满, 由投资者判断是否继续与该代理人合作, 判断依据就是该代理人的专业能力、敬业程度、忠实程度, 以及投资对象的能力、信誉和技术市场前景。风险投资企业为了再次顺利的低成本筹资, 就会主动尽到代理人义务。同时, 由于风险投资对象资金需求的特点, 通过分阶段投资减少风险投资企业闲置资金拥有量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所以在法律上承认授权承诺制, 给予投资者享有分阶段投资的权利, 对防范风险投资企业人为风险是十分必要的。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注册资本授权承诺制, 就是风险投资企业注册时必须确定一个认缴基数并缴足一定比例的资金, 在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限届满时, 保证足额交纳注册资本。
但《公司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虽然规定“允许全体投资者承诺在注册后5年内不足”全部注册资本, 但对首次缴纳的最低资本额作者认为定的过高。为了确保风险资金的安全,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入资金, 政府有理由设计特殊的投资方式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利, 因此在制定《风险投资法》时可以考虑为风险投资企业的注册特别许可使用授权承诺制, 给投资者分阶段投资以可能。
三、股权期权制度和管理层收购——对股份回购的许可
在创业企业中建立一种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 将企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的成败紧密结合, 必能形成人为风险防范的内部机制。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创业企业管理者的可得利益包括股票收益权、股票期权, 以及可能的因管理层收购获得的企业控制权;知识员工的可得利益包括股票收益权和股票期权。由于国内法规的限制, 这些具体制度的引进还需相当长的时间。
在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制度首先就要解决来源的问题, 包括的企业所有者预留的股票或从二级市场购买来的股票, 这些来源方式在我国都无法实施;股票收益权的报酬制度和管理层收购风险资本也受到公司股份不得回购的法律限制。
为了顺利引入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和管理层收购的制度, 完善股份回购立法的问题亟待解决。
1. 股份回购原则的选择
目前我国《公司法》对股份回购采取了“原则禁止, 例外允许”的模式。这一原则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但该规定在具体内容方面还需完善。
2. 允许股份回购的情况
长久以来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只允许在减少资本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收购本公司股票。而将减少资本做为股份回购的例外显得的范围过于狭小, 仅风险投资行业就需要股份回购以实施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和管理层回购等激励机制, 所以适当扩大股份回购禁止的例外情况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 股份回购的比例和资金来源问题
因实施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和管理层收购而回购公司股份时, 要对回购股份所需资金的来源, 以及所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做严格的限制, 防止借“股份回购”之名行“减少公司资本、破坏资产结构”之实。
资金来源的限制包括, 除了因减资的情况外都要求使用可分配的盈余财产。日本在这方面除了对资金来源进行了限定, 还规定了因回购导致公司资金不足时有关董事的赔偿责任, 严格规范了减资以外情况下的股份回购行为。为此《公司法》中规定“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 有力维护了广大股东的合法利益。
为了使公司资本维持、资产结构健全, 还有必要在回购股份的数量方面进行规定。建议在参照各国规定的基础上, 规定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5%作为对股份回购比例的限制。
4. 需要限定的其他内容
虽然我国《公司法》在股份回购问题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和完善, 但在内容上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者认为在立法上还要确定合理的回购价格, 保护股东的平等受益权, 防止市场操纵行为;健全和完善回购的程序;规范信息披露以防止内幕交易;明确违法回购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四、结语
风险投资在我国刚刚起步, 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还处在磨合过程中, 但风险投资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金支持作用日渐清晰。由于风险投资各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技术、市场、管理风险以外的非预期风险——人为风险问题显露, 资金的供需双方无法有效沟通和合作, 直接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稳步发展。笔者呼吁, 为了积极推动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摘要:风险投资是利用社会资源为科技项目提供大量研发资金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风险投资过程中极度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大量的人为风险, 它已成为风险投资中市场和技术风险以外的第三类风险, 因此也成为能否顺利筹集资金和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结合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阐明风险投资中人为风险的概念, 并主要就通过自动履约机制防范人为风险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言献策, 探索性地进行了引入有限合伙制的公司组织形式、承认授权承诺制的公司注册制度、许可公司股份回购这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的设想, 以此保障本文提出的防范措施得以在我国顺利实施。
关键词:风险投资,人为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董正和张志刚: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利弊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4年3月, 第25卷第2期, 第118页
[2]章礼强朱凡吴清旺:创业投资组织形式抉择.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第25卷第5期, 第91页
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 篇2
五莲县地税局
随着全省地税系统新一轮基层建设的深入开展,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防范执法风险不但是当前经济税收发展的趋势要求,也是保护地税干部的迫切需要。今年来,五莲县地税局围绕省局“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制度创新入手,逐步建立起了以完善制度体系为支撑,对权力进行实时监控为核心的权力内控机制建设体系,探索出了有效防范执法风险、提高党风廉政水平的新路子,为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以提高认识为出发点,夯实内控机制思想基础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把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筑牢内控机制建设的思想基础。以“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和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理念为抓手,主要落实了“两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中层干部具体负责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小组,有步骤地开展制度建设;二是思想统一到位。把内控机制建设纳入党组议事日程,研究部署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推进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全面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宣传教育到位。各级地税部门以“熟悉内控、理解内控、掌握内控和参与内控”为目标,让内控机制理念深入地税人心。
二、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规范内控机制工作运行 一是构建内部监控基本格局。围绕“四级六权”,即:“一把
手、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涉及人财物的重要岗位四个层级,以及人事权、财务权、执法权、行政许可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六种权力,全面排查思想道德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对“两权”运行的全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二是明确人机结合考核的模式。在对税收执法进行内部考核、外部评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廉政风险防控平台和税务监察预警电子系统,对税收执法中易发、多发违法违纪各环节进行监控,进一步提高了税收执法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实施执法、行政监控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政务公开制度》、《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税收执法检查规则》、《税收执法考核评议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监控制度;四是规范加强责任追究。制定了《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税收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行政处理和经济惩戒两大类责任追究形式,进一步规范了执法约束力,防范了执法风险;五是推行政务公开。通过“政务公开”专栏、办税服务厅大屏幕、触摸屏和通告栏、便民咨询服务卡等形式,对纳税人涉税事项、政策法律等内容进行公开,推行预告式管理和定期回访制度,逐步形成了对税收执法权中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处罚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以体系打造为切入点,提高内控机制监督实效 全力打造岗位质量标准管理、执法责任追究、社会外部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内控制度体系。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的要求,以税务机关领导班子为主体,以职能部门为关键,以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运行为建设主线,建立地税
系统反腐倡廉预防格局;二是健全岗位质量标准管理制度体系。将廉政建设、文明创建、税收管理、税收法制、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指标分解,实行全面量化,进行月评月考制度,建立集“流程、责任、业绩、质量、评议、检查”为一体的量化考核制度体系;三是明晰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制定《岗位职责问责管理办法》,对各个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及各岗位间工作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建立了明晰的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体系,为各个岗位实施流程环节控制奠定了基础;四是严格社会外部监督。抓好政风行风工作,深入推进税务廉政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引廉”、“警廉”、“示廉”、“促廉”,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监督作用,定期召开座谈会,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防范执法风险。
四、以基层纪检为突破点,探索内部机制新模式
为加强地税系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推进全局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税、从严治队能力,全面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促进地税工作全面持续发展,探索实施了基层纪检员监察制度,对本单位的行政管理、执法情况、政风行风、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全面强化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现执法风险的“关口前移”。一是实行交流沟通监督实时化。在每个分局、中心税务所选拔一名原则性强,爱岗勤政廉洁,熟悉党纪、政纪、税务管理等工作的纪检监察员,代表县局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及时通过各分局、中心所干部职工进行沟通、交流,实现监督检查的实时化;二是实行基层纪检监察员工作制度化。修订完善基层纪检监察员廉政考核、走访座谈调查、票款抽查核对、工作联系汇报等十四项工作制度,细化行政管理权、税收执法权、政风行风、廉政建设等进行监督的具体工作职责,明确基层纪检
监察员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和渎职失职责任,并制订详细的考核与奖惩措施,确保各项基层纪检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实行基层纪检工作规范化。制定实施《基层纪检监察员上报或备查资料统计一览表》,明确所有上报资料的名称和时限,并由县局和分局、中心所分别建立纪检监督工作档案,实行分类分层次汇总整理,实行纪检监督工作档案管理的统一化。
五、以过程控制为关键点,改进内部监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事前监控。在实施税收执法行为之前,通过合理设置执法岗位,科学分解执法权力,明确各岗执法内容、责任和要求,强化标准指引,通过加强对全体税务干部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观和廉政勤政的教育,提高素质指引,通过征管、收入核算、信息中心等部门实行数据质量通报制度,规范异常信息的分析和传递,加强信息预警,进而强化对执法人员的规范指引和预警提示,于事前规避执法过错和执法风险;二是加强事中监控。首先,明确环节监控的职责,在建立规范的执法流程体系基础上,对流程中下一个执法环节设定对上个环节进行监控的职责。其次,明确监控重点,对执法流程环节进行梳理,明确细化自由裁量权,对容易产生执法风险的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再次,规范监控方法,根据业务流程和政策法规的要求,明确执法标准、监控内容、监控方法,既要监控程序,还要监控实体;三是加强事后监控。由监察部门牵头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定期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通过记录抽查、工作复查、绩效考核、一案双查等形式,对税收执法人员职责履行情况以及执法规范性、合法性、准确性实施监督控制,保障各项执法工作规范、合法、准确。
总之,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就是从源头上治理税收执法风险
科学构建恶意透支的风险防范机制 篇3
完善发卡行的内部管理机制
严格把好信用卡的审核发行关。信用卡的发放群体及其授信额度,决定了信用卡产品的风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未来信用卡业务的违约率。目前大多数银行在其信用卡章程中制定了信用卡发行审核的相关规定,然而此类规定多数较为简单,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均不强。因此当前发卡行主要需要从三个方面把好信用卡的发行关:一是要在风险最小化和发卡量最大化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发卡行应该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信用卡申请审批标准,从市场和银行自身情况出发制定具体的业绩规划和损益预算,在追求发卡量的同时,努力将发卡对象和授信额度的风险限制在可控水准。二是采用科学的资信审查方法。应避免对信用卡的审查流于形式,除书面核实、电话访问、单位实地走访等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间接方式,如核对其银行资产、房屋及车辆信贷记录、缴纳税款情况、调取社保信息等方式对申领人的资信进行审查。三是利用先进技术控制风险。如加入模块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将申请人的数据输入装有风险控制模块程序的电脑,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以及中国银联信用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内部信息平台,审查申请人的信用信息,在对申请人进行信用定级和透支风险评分后,再决定是否批准申请以及授信额度。
建立信用卡发放后的动态监管。发卡行应严格实行信用卡透支后的实时风险监测,及时跟踪信用卡透支情况,定期复审持卡人的资信状况,并应根据资信状况的变化调整其信用额度。特别是对于透支频繁、收入水平较低、职业不稳定、还款能力差的持卡人进行跟踪调查,一旦发现其资信状况恶化,立即采取降低授信额度、止付、取消用卡资格等办法防范可能出现的透支风险。对于恶意透支行为更应该做到早监控、早发现、早降额、早止付,及时了解持卡人的各类交易情况,对各种异常交易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信用卡业务风险评估机制。目前,银行对信用卡客户的风险评估并未形成制度性的工作机制,存在过分依赖业务人员的个人经验,准确性和客观性不足,不能有效地预警潜在风险等问题。对此,银行或监管部门应着力于建立包含不良持卡人信息、不良特约商户信息、信用卡诈骗信息等内容的风险信息数据库。应建立动态化、标准化的风险评估机制,通过用卡率、透支率、透支收息率、不良透支率、呆账透支率等重要指标的考量,确定信用卡的风险等级。要以信用卡风险的总体情况结合预先设定的金融风险程度为特定临界值作为预警的判断依据,对信用卡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金融环境、经济环境适时调整信用卡经营策略。
切实履行充分提示和说明义务。银行要降低信用卡业务风险,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切实履行对持卡人的说明和提醒义务。银行需要对信用卡申领合约中的风险提示、章程变更、全额罚息以及信用卡换卡、挂失等与持卡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条款对其进行充分提示。银行应告知持卡人信用卡使用的权利义务,如强调其申报材料必须真实有效,联系方式变化必须及时告知,违反合同规定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必要时将可能涉及的法律条款作为附件引用,以提高持卡人对违约责任的认识。同时,在行为人开通或使用信用卡后,银行也应当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告知信用卡使用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以便行为人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
强化催收措施和力度。催收是透支发生后减少信用风险的重要工作,各银行也制定了有关信用卡透支款催讨的各项规定。但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为了从超期透支、超额透支的持卡人处收取高额的罚息和滞纳金,往往不愿过早催收,这无疑会使银行风险叠加、透支款项收回日益困难,最后在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司法程序,因此,发卡行要把握好催收的时机,在信用风险与透支收益中寻找平衡。关于催收力度的设置,应在考虑银行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催收成本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客户分类采用不同的催收策略,如对资信良好的低风险客户,银行可以采用发出催收单或者电话联系的方式,直接提醒持卡人还款即可;对资信较差的中等风险客户,在前种方式无效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律师函或登门拜访等方式提醒其恶意透支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无法联系或无付款意愿的高危风险客户,银行则可以采用强硬措施,如账户止付、取消用卡资格甚至采用民事或刑事程序追讨欠款。
建立监管机关外部监控机制
完善信用卡监管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信用卡监管法律制度只在业务准入与业务管理上制定了明确的操作细则,但对收单业务、催收制度、风险管理等方面却没有具体的规定,只是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确立较为原则性的规定。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规范信用卡市场行为的专门法规,明确信用卡业务的操作细则和流程,统一信用卡发行使用和受理规则,规范信用卡支付行为,明确风险控制和信息安全要求,切实防范信用卡风险。
构建综合性的个人征信系统。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银行卡业务的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在个人信用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该系统在征信覆盖面、数据质量、信息共享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使得整个信贷业务仍处于高风险运作状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尝试将个人身份证明、个人资产、社会档案、税务情况、银行借贷记录、社保及三金缴纳情况、刑事犯罪记录、治安处罚记录都录入该系统,实现跨行业、跨系统的风险信息共享,从而帮助银行有效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强化对特约商户的监管。加强对特约商户的检查和约束是防范信用卡恶意透支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控制特约商户的准入标准,发卡行应对商户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系数等进行严格审核后,才授予其特约商户资格。对特约商户及业务人员做好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增强其辨别违规、违法行为和抵御犯罪行为的能力,同时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观念。对信用卡特约商户的交易状况进行动态监管,统计、分析、研判日常信用卡交易活動,一旦发现特约商户恶意套现的情况,应当及时加以制止。
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研究 篇4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 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研究, 保持清醒的头脑, 正视存在的问题, 建立完善的制度, 严格操作程序等至关重要, 只要商业银行在此项业务上做到人员到位、管理到位、结算手续到位,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便能得到有效的防范, 真正使其成为优良资产。
一、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
1. 选择项目的风险。
一种情况是个人住房贷款所选择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存在严重问题, 具体来说又包括如下情况:一是规划报建手续瑕疵。如因土地出让金未交而未领《国有土地使用证》等, 这些房地产项目极容易在购房户和开发商之间产生集体纠纷, 现实中这种纠纷往往造成购房户集体拒付个人住房贷款, 对这种项目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将给银行带来极大的风险;二是该房地产开发项目事先未做好市场分析, 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该项目本身根本就没有市场前途;三是开发商自有资金不足, 或者开发商缺乏经验, 没有高素质的人员组成的管理队伍等,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烂尾”或不能如期交房, 如果银行不慎选择了这样的项目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则该贷款从开始就面临成为坏账的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是个人住房贷款针对的商品房类型不同面临的风险有较大差别, 一般来说以投资为目的的客户的违约风险大于以自我居住为目的的购房户的风险, 商业房大于住宅, 而住宅中易于成为投资品种的小户型和酒店式公寓大于一般住宅。
2. 开发商引发的风险。
一是开发商的欺诈行为。一些开发商利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空隙和一些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不严的机会, 以其关联企业或有特殊关系的个人名义“购买”其开发的房产, 用以筹措资金, 甚至伪造购房人诈骗银行资金, 行按揭贷款之名, 作套取乃至诈骗银行资金之实, 一旦资金到手, 就挪作它用, 甚至携款潜逃。二是开发商将购房款入账后, 由于经营不善, 导致楼盘烂尾, 或因经济、地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自筹资金等情况的影响造成不能按时交楼, 由此引发购房人停还银行借款, 使银行被迫陷入纠纷。三是由于开发商所建楼房存在质量缺陷, 不符合合同要求等原因, 购房人以开发商违约为由要求解除购房协议不再履行按揭贷款协议。四是开发商所开发楼盘没有取得合法使用权或伪造使用权证, 无法取得房产证或开发商违法预售等原因, 导致银行风险等。
3. 借款人引发的风险。
一是借款人由于家庭、工作、收入、健康等因素的变化, 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贷款, 被迫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商业银行利益带来损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职工工作频繁变动、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变等, 都会影响借款人收入的稳定, 影响还款计划的顺利执行;同时, 由于目前商业银行无法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督, 对楼市的预测也相当困难, 较难对借款人资信的真实状况做出准确判断。虽然借款合同订立时, 信贷资产表面上是安全的, 担保也靠得住, 但随着借款人资信状况的变化, 尤其是房地产产权登记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 私下的房产交易盛行, 使银行贷款担保失效或悬空, 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二是购房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失踪, 继承人或财产代管人不再或不愿继续履行协议。三是购房人存在欺诈行为, 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如个人收入证明、营业执照等。四是由于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导致借款人丧失履行合同的能力, 而形成贷款风险。
4. 假按揭造成的风险。
一是开发商通过个人虚假购房套取贷款。开发商以其亲属、内部员工、关联企业员工甚至民工的名义按揭购房, 套取银行贷款用于自身资金周转, 并负责按月偿还贷款。二是开发商虚构购房行为或伪造相关手续套取贷款。通过伪造借款人身份证或购房合同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 或以伪造的产权证明作抵押进行虚假按揭。三是开发商与购房人或银行员工串通套取贷款。 (1) 开发商为解决部分购房人首付款不足问题, 尽快达成交易, 在售房合同中将房屋实际价格提高一定比例, 再向购房人出具首付款收据, 在没有真实首付款的情况下套取按揭贷款。 (2) 开发商与购房者相互串通, 以高于同地段的房价进行购房交易, 通过购房者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并分期向购房者归还超出真实房价的贷款本息。 (3) 开发商与银行员工勾结, 向虚拟借款人或没有真实购房行为的借款人发放按揭贷款。
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变化的原因分析
1. 银行管理不善, 形成不良贷款。
一是银行内控制度不完善, 贷款管理力度不够。由于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近几年才开办, 开展时间不长, 加之部分贷款到期, 一些银行规章制度尚不建全, 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跟不上, 形成贷款不良。二是信贷人员重贷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信贷人员对于逾期期数较短的贷款认为既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催收, 向借款人发出了拖欠银行贷款也没人管的错误信号, 不利于贷款的按期回收。三是个人资信评估制度不健全, 还款能力难以控制。在涉及个人还款能力评估时, 虽然银行要求借款人出具本人及配偶的工资、收入证明, 但其真实性、有效性及还款意愿的好坏, 只能主观被动地去评定, 缺乏统一的标准格式和制约措施, 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 忽视了第一还款来源的合规性。
2. 购房人违约, 形成不良贷款。
一是购房者由于投资方式的失败拖欠银行贷款。近年来, 由于房价的上涨, 购房者对市场的估计不够, 采取以租养贷等方式进行投资,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无力偿还贷款, 这种情况多在“第二套住房”借款人中出现。二是购房者由于收入水平下降, 无力偿还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 其还款期限通常要持续2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中个人资信状况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个人支付能力的下降导致信用缺失的情况很容易发生, 使银行的贷款形成不良。
3. 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一向把个人住房贷款当作一种低风险业务来发展, 只看重利润, 而忽视了潜在风险。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不规范, 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 造成放宽对贷款的审批条件, 增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二是个人住房贷款因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潜在着不确定的风险。
三、防范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对策
1. 加强项目前期评估工作。
通过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 严格客户的准入标准, 可以选择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从而避免项目选择风险、销售价格不实风险, 和开发商恶意套现风险。个人住房贷款前期评估工作包括的基本内容有:通过对按揭项目的建设条件评价、市场前景分析、开发商素质和业绩评价、项目的财务盈亏平衡分析和风险分析, 可以判断项目是否具备给予按揭支持的条件, 从而择优挑选好项目。
2. 加大力度严防假按揭。
拟提供贷款支持的按揭住房的期房价格进行市场评估, 经银行确认后, 确定合理的贷款成数。对期房价格的正确市场评估, 以避免开发商高价销售策略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同时, 通过评估还可以部分避免开发商的恶意套现风险。因为即使开发商组织假的购房者办理了按揭手续, 套取了银行现金, 但个人住房贷款毕竟拥有了合法有效、足值的抵押担保品——住房抵押, 在开发商仅能获抵押住房的公允市场价格的七成贷款的情况下 (银行还可以根据按揭住房在建项目的形象进度, 预留开发商对购房者的保证金, 以保证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 , 开发商终究会想方设法按月代替虚假的购房者归还贷款, 否则银行一旦处分抵押住房, 加上银行预留的保证金, 应该可以使贷款风险降到最低, 而开发商则得不偿失。对期房价格的市场价格评估, 还可以避免抵押住房的资本价值风险。
3.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
建立独立、公正、权威的资信评级中介机构。该机构应由人民银行进行业务指导, 能够调阅各商业银行的电脑网络资料, 出具的资信评级结论在各商业银行通用, 适用于一切个人消费信贷领域, 并可进行实时跟踪, 一旦发现不良信用记录, 随时调整其个人信用等级, 对近三年信用良好的个人, 可以按操作规程调高其个人资信等级。建立个人存款实名制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通过这两项制度的建立, 可以掌握个人真实收入和财产, 评价个人的还款能力。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联网查询系统。个人信用实码制就是将可证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资料都存储在该编码下。当个人需要向有关方面提供自己的信用情况时, 个人资信评级机构通过个人信用实码可以查询所需资料, 从而评定信用等级。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将目前个人收支以现金为主, 改为以个人银行账户转账收支为主, 个人只有零星的现金收支。这样, 银行对个人的货币化资产、不动产等非货币资产 (通过转账和税收确认) , 个人收入和到期偿付能力就可以全面掌握并进行评估。
4. 健全法规,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涉及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修订和完善房地产抵押法律制度、房地产转让和预售法律制度, 通过制订物权法、个人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 可以使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手续在合法有效的基础上更加完备、简明, 使抵押住房不存在权利瑕疵, 保障抵押权人拥有能够顺利、合法地处分抵押住房的权利。
强化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银行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档案, 实现电脑和文件资料 (原件) 的双重管理, 加强内部监督、内部牵制, 以保证业务档案不失真、不失实和不流失。通过电脑化管理, 对每月拖欠银行贷款的借款人进行及时催收, 并纳入“黑名单”, 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力度。
探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篇5
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权力运行特点,加强风险分析、风险监控和管理,通过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强化权力制约、及时提醒教育、完善考核、加强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预防在先,关口前移,是一种有效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近几年来,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力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
一是加强廉政风险教育。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有权力就有风险”的意识,深刻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对于避免权力滥用,促进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逐步养成勇于接受他人和社会监督的主动意识。
二是找准廉政风险点。认真梳理权力,界定廉政风险范围,制定职权目录,制作权力运行图。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岗位自查、上下链条互查、单位互查、分管领导评查、领导组审查等方式,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对排查的廉政风险点,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工作流程等方面,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按风险发生概率、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实际,突出重要岗位,认真查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
三是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围绕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针对不同的廉政风险,制定不同的防控措施。如:岗位风险,由本人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针对行业、系统风险,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究分析本行业、本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业务工作和自身实际,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规章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
四是建立廉政风险防范制度。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通过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前期预防措施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主动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中期监控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垂直抽查等三种方式,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后期处置办法则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和组织处理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责任追究。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应当做到4个结合:一要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相结合,避免查找风险简单化、廉政教育形式化、制度建设老套化、监督制约表面化;二要与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细化任务,严格考核,重点推进;三要与本单位实际工作特别是重点、难点工作相结合,与履行职责和业务工作相结合,推进和服务于中心工作;四要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解决本单位勤政廉政、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市场经济;风险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在当今理论界,对财务风险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观点,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这个定义是得到普通接受的。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
(二)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因为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入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的赊销、垫资比重加大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和产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和垫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承揽工程。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和垫资,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四)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
企业在不同成长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则说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企业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另外,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现阶段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六)企业理财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和方法
(一)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设计如何应对方案,否则风险来临时,企业毫无准备,必然会招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企业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制定科学的投资和资金计划
对新项目投资要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求,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际资金需求超出预算,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在生产经营中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严控制款项的收支。按订单采购原材料,科学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减少库存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企业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要预测全年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缺口,提前准备融资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防范,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负债结构要合理
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因此,企业应根据需要对长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应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进行必要的还款计提,以免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
(五)负债规模要适度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负债,量力而行,随时衡量自身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等,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企业所有者来讲,当企业资本收益率大于筹资资本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有利,但资产负债过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偿还能力,为筹资带来困难,对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率越低,风险越小。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理想是控制在30%~50%左右。
(六)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上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转移法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例如,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它企业。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时,选择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采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他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回避法
即企业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现实的基础上,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选择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承受风险得到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一般而言,股权性投资远大于债权性投资的风险。
3.分散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较大得到投资项目,避免因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一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以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企业对外投资多元化是将资金投资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4.降低法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财务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企业可以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也可以建立风险基金,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四、结束语
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研究 篇7
一、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 企业税务风险相对其他企业风险的特殊性
对于企业所面对的必不可少的纳税行为而言, 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被统称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由于国家税务部门征税行为的单向性与作为纳税主体企业的不对等性, 税务风险及各种涉税问题的发生, 这对于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具体而言,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 企业经济业务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其纳税行为的不准确, 导致企业在缴税过程中的数目上发生矛盾, 这对企业的经济结果反映不利。
二是虽然说企业经营会出现不确定性, 但是税务机关作为国家机关, 对于企业的税务行为会有法律意义上永久的追缴权, 所以在企业税务风险的时间上具有不可撤销性, 相对于企业风险而言, 在这点上极其特殊。
(二) 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针对我国企业纳税的税收规章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 2009年1月, 国家税务总局将占我国企业总税收20%的相关企业集团确定为总局定点联系的企业, 在随后的5月5日, 又针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下发了《关于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的文件, 这对于规范我国企业税务、完善企业税务管理、规避企业税务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我国各类企业的纳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然而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却是层出不穷。
二、当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 企业经营行为的不规范
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 对于国家的税收政策没有深入的理解, 从而在其经营过程中, 经营行为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了企业原本不应当承担的税款, 或者按照传统惯例处理特殊的经营问题, 错误的认为该经营行为不应当缴税,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造成了漏税行为的发生。
比如说在面对折扣或者折让的过程中, 我国相关税法规定必须出具发票, 而很多企业却错误地在制度上作出了相反的规定, 但是在缴税的过程总又按照扣减后的金额来计算税金, 由此导致了税务风险的出现。
(二) 企业运作过程中的财务行为不规范
财务行为的不规范是指企业的财务行为不符合相关税法规定, 比如说很多企业将交通补贴、津贴等相关薪酬补贴让员工通过报销的名义找票冲抵, 以此逃避个税, 这些大范围存在的代缴代扣行为直接导致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三) 缴税筹划行为不恰当
在企业的运作中, 为了更好的给企业带来相关的节税利益, 在企业的缴税筹划过程中,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以人脉关系作为节税的手段, 相信人脉关系、信任人脉关系, 将税收相关规定置于脑后, 从而无视税务风险进行缴税的筹划, 结果事与愿违, 更大程度上加大了税务风险的存在。
(四) 企业财务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缺少沟通
在企业税务申报的环节上, 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 经营管理中新增的业务环节当原来旧的业务环节进行处理, 经营管理同财务的衔接出现矛盾, 在税务申报环节上将增值税当做营业税申报, 将增值税以营业税的形式进行缴纳, 结果带来了严重的税务风险。
三、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构建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机制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 应当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入手, 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构建税务风险机制的前提
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空间界定, 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治理、制度建设、人员安排等方而。对于企业税务工作及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组织, 形成制度, 通过董事会在企业战略与经营计划中列入税务风险管理目标, 通过税务部门、税务顾问的共同工作, 对企业的重大税务问题、税务风险管理策略进行确认。同时,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日常纳税事项进行明细指引。具体来说, 企业应在管理层、事业部等分支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 或将纳税事项进行外包。另外, 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并且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 考虑引入税务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 结合自身业务与管理架构, 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 从而控制税务风险。
(二)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是构建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经营管理除价值流转外, 还存在着信息流转。税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之源, 需要流动才有其价值。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体制中, 要考虑纳税信息的流动性与途径, 引起相关关键岗位的重视, 以便采取措施。
首先, 要建立企业的基础税务信息系统。企业应及时收集相关的税收法规并定期更新, 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处理流程与原则符合最新的税法规定。
其次, 要注意企业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经常性地就可能存在税务风险的业务或事项进行交流。
(三) 构建涉税风险评估体系, 强化企业税务风险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相关指引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就税务风险防范而言, 其侧重点应在于风险控制全过程、风险评估与企业信息沟通、监督体制等。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将税务风险纳入风险评估的全过程。
具体内容上, 主要是对特定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失范围, 应用相关原理和技术方法, 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为制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税务风险进行防范与规避。
(四) 在企业内部监督中进一步引入纳税风险防范机制
内部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 对于纳税风险而言, 重点要通过内部审计与税收自查等进行预警。在内部审计时, 对于纳税事项进行格外关注, 通过重要性原则进行判断。此外, 企业应该定期对涉税业务开展检查, 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止。在具体操作上, 企业既要在内部审计对纳税事项进行同时检查与评价, 也要以聘请专业税务中介机构进行纳税审计, 消除风险隐患。涉及到特别重大事项如并购重组等, 企业应进行专项纳税评估与检查工作, 将税务风险的判断融入到决策之中。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要想进一步的规避风险, 为企业更好的实现最大化的价值, 构建税务风险防范机制必不可少, 通过内部控制的形式来规避和防范税务风险, 这既可以推动企业价值流转的良性循环, 又可以为企业创造税收价值, 最终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所以, 在关于税务风险的防范过程中, 该机制意义重大,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蕴.企业涉税行为研究 (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8.
[2]李淑萍.论税务风险的防范与机制创新 (J) .财贸经济, 2005 (11) .
[3]黄冠胜, 林伟, 王力舟, 徐战菊.风险预警系统的一般理论研究 (J) .中国标准化, 2006 (03) .
[4]王震寰.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 (J) .中国中小企业, 2002 (04) .
对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探讨 篇8
金融风险是指各种经济体, 包括金融机构在内, 在金融活动或投资活动中, 由于市场经济因素或金融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化而受到的损失的可能。根据其概念, 科将金融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等。
二、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点
金融风险的防范可以说是一个老话题, 然而, 由于金融在民生发展乃至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如何在新形势下, 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做到防范金融风险, 也就变成了一个当下的新话题。在不同的政策指导方针下, 面对的金融风险大不相同, 同样, 风险的成因也有所不同。
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飞速发展的经济给社会发展, 国力的增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机遇与风险并存。金融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是金融风存在根本原因。企业在金融活动中有自己的决策, 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行业的生产力都有剩余, 市场上约有30%的商品供求平衡, 企业都处于商品过剩的状态。这样, 使得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显得尤为困难, 这也就导致了金融风险日益明显。
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的是微观主体的影响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对微观主体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对地方的相关金融机构、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的一些企业、个人的影响。然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仅会使得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相互转化, 使得地方财政的风险向外转化, 对国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还会使得经济秩序发生混乱, 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就我国当前发展的特点, 目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 隐蔽性
我国的各种金融风险往往以各种形式变化潜伏在金融活动和投资行为中。
2. 集中性
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 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主要集中在银行。
3. 社会性
国家处于改革阶段, 在经济上的政策也是经历着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转化。然而, 群众的金融知识还不足够, 虽然金融意识有大幅度的增强, 但风险意识还十分薄弱, 人们渴望寻求投机方式一夜暴富的心理泛滥, 这样一来, 一旦风险爆发, 则会造成群众的慌乱, 这样不利于社会稳定, 不利于和谐社会, 反过来还会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三、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
1. 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干预过多
金融机构的管理大多遵循经济规律和管理策略, 有其自身的兴衰运行规则。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了一些不必要的干预。当然, 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运行, 不如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国家政策的人为宏观调控, 以有效规避风险, 加快发展。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干预多是为了解决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 这就给金融机构带来了额外的风险。最直接的干预措施就是政府任命金融机构的主要领导人, 或者政府出面干预主要领导人对于管理事务的决策。这样, 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就成了空架子, 成为了政府进行经济行为的工具。
2. 相应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
从银监会地方分支机构到人民银行, 再到农业银行, 都是不管调整监管主体, 这样极易导致金融监管出现权利真空的现象。第二, 上至中央监管机构, 下至地方监管机构, 都未能够明确其各自的职责, 使得目前不少地方的监管工作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第三, 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情况屡有发生, 使得金融监管也存在不够公正, 不足以服众的现象。
3. 金融机构本身的缺陷
金融机构本身的缺点是金融风险的源头。首先, 我国金融机构公司的法人结构在设置上缺乏科学性, 这指的金融机构在产权问题上就不够明确, 风险可见一斑;第二, 金融机构的包袱巨大, 原因在于我国政策当中的国家调控, 地方政府就借此机会介入到金融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当中, 许多情况下是用于解决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赤字问题, 因此, 金融机构的压力巨大, 包袱也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管理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第三, 部分金融机构的自身实力不足, 在激烈的市竞争中产生挤兑风险的可能性较大。未能良好有效的对自身实力进行提升, 使得金融风险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四、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防范金融风险主要分为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和微观金融风险防范。微观金融风险防范主要包括对个体、企业的经营管理, 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损失。宏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发生金融危机, 将经济的发展置于一个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中。
与宏观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相比, 微观金融风险的防范更加关注在整个运行机制中的个体。本文主要关注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如何对金融风险进行规避和管理, 因此, 本文着重介绍对宏观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
宏观金融风险防范主要调控对象是针对市场上的所有参与者进行管理。主要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订恰当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包括中央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直接实施或控制的全局性政策, 例如,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管理制度等。在我国, 经济政策是金融监管当局控制金融活动的方针和指导准则。因此, 对经济政策的改变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经济政策必须要能够调解市场, 但更重要的是, 首先它必须是适应市场的。因为对于经济政策的修改还是要通过改变金融风险的水平而体现出来的。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来调节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调解基准利率来调节资金的供求, 在外汇市场上购进或抛出外汇以保持汇率的稳定等。
2. 建立市场运行的法规体系
市场运行原本有其自有的法则。但除了其自身规律外, 国家需要对身处于其中的人或单位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市场运行中的不确定性, 从而降低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 制订市场运行办法和有关法律;第二, 制订经济实体经营范围的法律法规。
3.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从经济实体进入市场, 到市场运营, 到退出市场, 全程都需要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进行监管。首先, 金融机构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够被批准进入市场。在这一环节, 要设立机构必须有法定投资者的数量和足够额度的自有资本, 要有合格的业务管理人员, 以及其他必备条件。只有管理好准入条件并且坚决执行, 才能够保证进入市场的经济实体的质量, 为之后的投资行为和金融活动奠定合法健康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降低风险。其次, 对各类机构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管和金融风险监管, 具体可以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方式进行。非现场检查时指连续收集和分析某经济实体的各种数据高爆等信息, 从而推测其经营状况和发展模式。最后, 要对机构的市场退出进行监管。在市场运行过程中, 一旦有经济实体变得不再符合市场运行要求, 那就需要将其清理出场外。要建立对金融机构接管、合并、兼并、收购、破产的法律法规, 对吃出市场的机构给予及时的清算, 而且在整个清算过程中, 都要有监管机构的参与和督导。
4. 运用科学手段减少金融风险
在监管的过程中, 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对经济实体进行测算和监督管理。要能够综合分析监管对象的业务性质和特点, 能够预测业务活动所存在的风险, 并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防范与避免。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健康的角度, 还是从保持社会稳定的角度, 都是有利的。因此, 在整个的监管过程中, 需要依靠的是科学的手段, 而非纯政治维稳的手段。
当然, 科学的方法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要能够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特有的政治指导方针来实施, 而不是简单地将国外的相应做法照搬照抄。然而, 即使是在强调我国特殊性之时, 也不能够抹杀对外学习的重要性。当前, 国外通常会采取保值方式来减少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具体手段是通过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远期交易等工具, 或者多种工具进行组合。银行能够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 来确保信贷资金的正常运作。
可见,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能够使得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手段越发强大, 越发有力。
(5) 完善银行体系来强化金融体系本身带来的风险
金融机构自身的薄弱缺失是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金融体系的薄弱主要体现就是银行体系的薄弱。由于政府、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进行, 银行这一环节的薄弱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 只有将银行体系壮大完整, 才能在本质上强化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例如,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银行陆续开发出了企业化、商业化的运行模式, 但是在产权这一本质问题上却未能得到整合。可见, 对于银行体系本身的完善也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阎梅.金融安全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J].经济师, 2012 (06)
[2]祁晓维.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J].财政金融, 2015 (03)
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浅论 篇9
1 金融风险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金融风险是指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个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或投资经营活动中, 因各种金融因素的不确定变动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种类有: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购买力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 、证券价格风险等。
2 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点
金融风险的根本原因是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日益突出的原因在于: (1) 经济主体多元化。每个企业都要自己作决策, 连消费者也要自己决策, 所以风险问题明显化了。 (2) 经济机制发生变化。许多行业出现生产能力剩余, 据统计有5%的商品供不应求, 30%的商品供求平衡, 剩下的是供过于求。企业在投资方面存在着困惑, 导致风险突出。
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 集中性。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 使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 (2) 隐蔽性。我国各种金融风险以隐蔽的形式潜藏着。 (3) 社会性。我国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 人们的金融意识在增强, 但风险意识还很淡薄。一旦金融风险暴露, 就会引起群众不满甚至闹事, 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3 金融风险的影响
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金融风险可能转化为经济危机, 导致证券市场崩盘、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巨额外汇资产逃逸、银行出现疯狂挤兑、企业债务危机、金融机构倒闭等等。国家金融风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导致国家经济停滞、陷入社会动荡、政治风波乃至局部战争。
金融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金融风险可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直接的或潜在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加大经营管理成本;可能降低资金利用率、增大交易成本。严重的可导致个人倾家荡产, 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产生危机或者破产。
4 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4.1 宏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宏观金融风险防范着眼于整个金融市场, 防范者本身并无风险, 而是对市场上所有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管理, 目的在于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以便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金融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市场运行的法规体系。制定一整套市场运行的法律、制度和各种交易规则, 从而有效地消除市场运行中的不确定性, 降低金融风险。这种法规体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制定经济实体经营范围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金融规范化、法制化环境。这是宏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第二, 制定市场运行办法和有关法律。强化经济实体的经营管理, 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实体降低金融风险, 从而降低整个市场的金融风险。
2) 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金融监管当局调控金融活动的指导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措施。包括中央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直接实施或控制的全局性政策, 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外汇管理制度等。又包括对具体的金融活动所做出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如对商业银行规定利率浮动幅度、对企业要求开立“基本账户”制度、对证券交易制定涨跌停板制度等。经济政策是金融市场上影响重大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它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 因此, 经济政策必须是明确的、可操作的和可持续的, 否则会加大金融风险。经济政策还要适应市场, 适时调节。如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调节基准利率来调节资金的供求, 在外汇市场上购进或抛出外汇以保持汇率的稳定等。
3) 对市场进行监控和约束。金融监管当局要对各经济实体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进行全程监管。首先, 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立进行严格审批, 设立金融机构必须有法定投资者数量和足额自有资本金, 要有足够的合格的业务管理人才, 以及其他必备的条件, 把好金融风险防范第一关。其次, 对各类机构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合规性监管和金融风险监管, 主要有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方式。现场检查是指监管当局派出由专家和稽查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经济实体进行全面或某一方面的实地检查。非现场检查是指连续地收集和分析经济实体的各种报告和各种数据, 从而评价其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监管方式。最后, 对机构的市场退出, 也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管。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 并参照国际惯例, 建立健全对金融机构接管、合并、兼并、收购、破产的法律和法规, 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对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 须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金融监管当局要组织、参与或监督整个清算过程。
4) 提供适当的市场保护机制。金融当局对已出现问题的机构, 还可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挽救。如对出现亏损或有流动性问题的银行注入资金, 使之有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对已无独自经营能力的, 可指定或参与决定由另一家更稳健的机构来接管或合并, 以保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设立市场保险制度或保护基金, 为商业银行提供日常清偿力的援助。尽快建立我国的存款保护制度。要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类型较多以及分业管理的实际, 建立分业的存款保护体系。针对银行、信用社、证券、保险、信托的不同特点, 建立各自的保护体系。鉴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较大而抗御危机的能力较弱的实际,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面向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护体系, 如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保护体系。在形式上, 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护体系应以互助担保为主要考虑方向。
4.2 微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微观金融风险防范是企业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损失, 以便在日益动荡的金融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微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等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首先, 实行决策责任制。决策人员要对自己做出的决策负责, 执行人员认真实施, 监督人员对决策和实际操作都要进行严格监督, 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其次, 建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组织体系。按照工作特征和要求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责任和职权, 建立相互配合、相互督促、相互制约的内控制度。为了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各经济实体要特别加强各项业务的监控, 使所有业务和流程都置于监督和约束之中。
2) 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或工作细则, 规范操作行为。各经济实体严格依法办事, 不仅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且当利益受损时, 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经济实体在经营过程中, 还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 或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以防范金融风险带来的危害。如商业银行制定的防范信用风险的一些工作职责、涉外企业制定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管理制度等。
3) 采取保证约束措施。经济实体在交易中, 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 保证交易双方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 防止各种纠纷和信用风险的发生。如进口商与国外厂商预先约定汇率变动范围, 签订交易合同, 既可避免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争端, 又可转嫁部分汇率风险。在签订合同时, 还有一些附加条件, 如保证金、由银行开立保函、实行担保或抵押等, 这些附加条件也是防范风险的手段。
4) 运用科学手段来减少金融风险。经济实体在经营管理中, 要根据业务性质和风险特征,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利率风险可以通过将资产与负债的敏感性缺口调节为零来规避;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将资产多元化的方法来分散;在国外最常见的是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等采取的保值措施, 即通过远期交易、互换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工具及这些工具的组合, 在不改变原有暴露的情况下, 做一笔与原交易相反的交易 (或买进一种交易的权利) , 来冲销原来的暴露所可能遭受的损失。有的经济实体还建立了风险准备金, 如银行的呆帐准备金, 可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行。国外的这些防范风险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拿来主义, 以为借鉴。
宏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重在指导, 微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重在实施。二者不是孤立的, 只有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形成一张坚不可摧的防护网, 建立起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林后春, 蒋三庚, 成小洲.金融风险及其防范[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 篇10
关键词:资产支持证券,风险防范,次贷危机
风险管理是金融市场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波动, 风险控制又一次引起世人关注。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过度资产证券化和风险防范机制存在严重漏洞无疑是促使危机扩大化的重要因素。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尚处在起步阶段, 此次次贷危机无疑给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上了生动一课:风险防范, 永远是重中之重。
(一)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 但具有可预期性、稳定的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 并依托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买卖的有价证券的融资活动。简单的说, 就是将资产未来预期收益以证券的形式预售以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我国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 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在银行系统展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以2005年底开元一期和建元一期的试点发行为开始标志;二是在证券系统展开企业收益资产证券化, 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承销的联通收益计划开国内企业资产证券化之先河。
截止2008年10月, 我国资产证券化项目共计24个, 总体发行规模达到870亿余元。产品类型包括CLO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 信贷资产) 、NPL (Non Performance Loan, 不良资产) 、SAPM (Specific Asset Management Plan,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和REIT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房地产投资信托) 。从募集资金量来讲, CLO占比最高, 接近总量的60%, 其次是SAMP, NPL和REIT两者加总不足10%。由此可看,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主导是信贷资产证券化。
(二) 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因素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资产原始权益人将可证券化的资产出售SPV, 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 然后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进行包装组合, 再以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特殊的地方。鉴于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中的主导产品是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故在这里仅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分析。
1. 交易结构
工元2008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以下简称工元08) 是我国至今发行规模最大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里以工元08的交易结构为例, 分析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基本机构。见图1。
资料来源:根据工元08发行说明书研究整理
2. 风险来源
从工元08的基本交易结构图可以看到, 信贷资产证券化实际上是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之间风险的流动。风险流动起来才能得到有效分散, 金融机构的作用应该在于使风险流量化。从这个角度考虑, 信贷资产证券化确实使本处于信贷市场的存量风险流动了起来, 逻辑上应该使市场的整体风险降低了。进而说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化解金融风险的手段也就不足为过了。但是,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正暴露了证券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金融风险。原因在于, 信贷资产证券化虽然分散了一部分市场风险, 但由于制度上的设计, 现金流的运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各个环节之间联系极其紧密, 一旦一个环节的现金流发生问题, 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没有完善的风险隔离机制, 就会使风险进一步扩散, 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从交易结构图分析,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
借款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现金流的循环的过程, 一旦借款人的现金流发生问题, 就会使信托财产的现金流无法达到预期水平, 进而可能影响证券的还本付息。借款人的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造成借款人违约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来自于市场的, 如利率的上升可能造成借款人还款能力降低。另外还可能是来自借款人的道德选择。提前还款风险是指信托财产中借款人提前还款会造成信托财产的现金流量失衡, 从而与设计的现金流量规划不同。除受借款人自身的财务状况影响外, 市场利率的变化, 其他融资成本的变化等因素都将影响借款人提前还款。
这次爆发于美国并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就是源于房价的下跌和利息的升高致使次级抵押贷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人本身也存在巨大的信用风险, 信贷公司为了扩大规模, 滥用商业信用, 将本不具有贷款资格的对象拉进借款人的队伍中。当市场有一点风吹草动, 这部分信用等级低的借款人当然会弱化还款能力。可见, 借款人的信用审核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发行机构的资产选择。
资产池的组建是由发行机构 (银行) 来完成的。银行可以选择将优质正常的信贷资产入池, 也可以选择将不良贷款入池。优质信贷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测的现金流, 历史记录上保持低违约率、低损失率, 并且有相关担保品, 变现价值较高。而质量低的信贷资产正好相反。所以信贷资产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次贷危机中就凸显了此类问题。通常情况下, 投资银行打包的债券资产中, 次级贷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然而随着近几年美国房市的持续高涨, 投资公司设计资产池的结构时, 次级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甚至将其单独打包出售, 进一步刺激了次级贷款的发放, 成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推手。
(3) SPV的独立性。
从资产负债角度看, SPV的资产全部来自于向发起人购买的基础资产, 其负债只有发行证券所带来的债务。正是这一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安排, 使SPV具有破产隔离的作用。即如果基础资产的发起机构发生破产, 也不能用SPV的资产来清偿债务。从这个角度看, SPV只是一个空壳, 在制度安排上, SPV应起到隔离风险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 SPV的独立性尚待肯定。次贷危机发生后, 发行此类债券的SPV在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的情况下, 只好求助于母公司 (金融巨头) 。当这些金融巨头将附属机构并表加以反映, 或将表外业务的资产损失移入其资产负债表内时, 自然这些金融巨头都相继告示巨额亏损。事实上, SPV的风险隔离机制并没有发挥设计时预想的作用。
(4) 信用评级的准确性。
信用评级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信用评级, 将资产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区分开来, 投资者再依照风险偏好选择相对应的证券。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 信用评级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选择。然而, 信用评级机构所出示的信贷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并非完全与现实保持一致。因此, 信用评级的准确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构成了证券化过程的一个风险来源。此次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用评估机构对发行的证券给出了过高的评级。如某些证券的信用等级被赋予了AAA, 而AAA之前只是美国国债所能达到的等级。危机发生后, 标准普尔对612种按揭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进行了下调, 穆迪也相应对399种债券的等级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5) 监管机构的控制能力。
金融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控制。监管机构控制能力强, 能够科学判断整个经济走向, 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做到提前预知, 并设立相应的防范措施, 当情况发展触及警戒线时, 积极启动应急方案, 这样, 就能很好控制风险的持续蔓延。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 美联储监管不力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在2005年的时候房市已经开始降温, 房价也有所下跌, 次级贷款的还款违约率也随之上升, 导致了很多信贷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 危机的苗条已逐渐显露, 然而美联储并没有能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 使事态发展超出了可控范围, 最终发展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三) 我国现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机制
1. 市场准入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 (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 中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受托机构、信用增级机构、资金保管机构、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机构等从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活动的主体限定为金融机构。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的基础资产能够很好满足可证券化资产的要求:能够产生稳定的预期的现金流。另外, 金融机构一般规模比较大, 能够降低运营成本。特别的, 对于发起机构而言, 将范围限定为银行业金融机构, 从这点上可以看到, 我国对发起机构的范围限定比国际上的更为严格。原因可能在于,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资金规模、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具有其他金融机构无以伦比的优势, 而发起机构在整个证券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选择风险度较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可以预测到, 随着我国非银行机构的发展, 以及试点转向正常化, 发行机构的范围将会拓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进行了集中描述, 分别从社会信誉、公司治理、专业人员、业务系统、风险控制、历史记录等方面进行了限定。对于证券化参与的其他的主体, 也规定了所应具有的条件和活动权限。
2. 资产合格
入池资产的质量高低, 在很大程度先天决定了证券化过程中风险的大小。《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 拟证券化的信贷资产应当符合三个条件: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能够产生可预测的现金流收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银监会等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对于同质性的理解, 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同质性首先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 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或标志数值。同质性是总体的根本特征, 只有个体单位是同质的, 统计才能通过对个体特征的观察研究, 归纳和揭示出总体的综合特征和规律性。那么入池资产具有同质性, 才能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征, 便于招标和定价。从法律角度讲, 同质性是指金融资产具有标准化、高质量的合同条款。这样, 在进行资产池组建时可以降低沉淀成本。从经济学角度讲, 金融资产本身是作为一种无形权利存在的, 不同于实物资产, 其在不同部门之间转化时交易成本很低。另外, 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 使得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 比如开放式基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替代银行存款, 并比后者更能实现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三个角度结合起来, 同质性应该是要求入池资产交易时首先不存在法律方面的限制性条件, 可转让, 另外由于具有标准化的合同使得转让程序较为简单。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除了交易便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 存量化、流动性低很多情况下是高风险的代名词。对资产的第二点要求是“可预测的现金流收入”。证券化的信贷资产发行后需要不断支付给投资者利息, 因此在制度设计要求上需要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 才能保证资金循环活动正常进行, 不致出现资金链断裂。整体看来, 《监督管理办法》对资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3. 资本要求
我国《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应当基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经济实质, 而不是法律形式计提资本。商业银行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信用增级机构、投资机构或者贷款服务机构等从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只要产生了证券化风险暴露, 就应当计提相应的资本。从《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资本要求中的风险计量主要实行的是标准法, 即银行须按照一系列要求对证券化风险暴露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风险权重。其计量原理为:资本充足率= (资本-扣减项) /风险加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风险权重。
发起机构在计量风险加权资产时扣减被证券化的信贷资产, 所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与被转让信贷资产相关的重大信用风险已经转移给了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发起机构对被转让的信贷资产不再拥有实际的或者间接的控制。另外, 如果符合以下三种情况:发起机构对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机构不承担偿付义务和责任, 在信托合同和信贷资产证券化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中不包括的条款, 清仓回购应符合的条件。此时, 发起机构仍然应当为所保留的证券化风险暴露计提资本。
资本要求的规定, 使证券化各方行为的属性有了较好的定位。并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 规定了区别性的资产配置要求, 引导银行稳健经营和开展非投机性业务, 纠正市场上形成的资产证券化可以达到转移风险、逃避资本监管的错误观念。
4. 信息披露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信贷资产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及时与否, 对于能否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资产支持证券不代表发起机构的负债, 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机构的追索权仅限于信托财产。”意即一旦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出去, 证券所涉及到的债权即与银行无关。另外, “资产支持证券仅代表特定目的信托受益权的相应份额, 不是受托机构的负债。受托机构以信托财产为限向投资机构承担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义务, 不对信贷支持证券化业务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其他损失承担义务和责任。”这意味着受托机构也仅以银行交给它的信贷资产为限向投资人承担责任。在投资人的选择过程中, 主要依据的是发起机构和受托机构提供的信息, 如若信息有失偏颇或者时效性差, 就会导致其投资判断失误, 从而造成损失。《监督管理办法》对金融机构应当披露的信息做了详细说明, 并规定金融机构在每个会计季度终了后的四个月内披露信息, 这样保证了一定的时效性。
(四)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的措施
从上述资产证券化的现行风险防范机制分析可知,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机制形成了基本框架, 具备了基础性的风险防范功能。但是, 相对于前文对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来源分析所提示的风险多层级、多角度特性而言, 我国目前的风险防范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进一步规范银行放贷程序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后, 认购证券的投资人最终能否获得收益, 关键在于银行能否按期足额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如果本息不能及时到位, 整个资金链的流动性就会发生困难, 投资人收益受损。而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放贷程序来看, 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比如, 对按揭购房的借款人的资质审核主要采用书面审核的方式, 对借款人收益的长期性、稳定性缺乏详细的分类和量化标准, 对购房人未来无力偿贷时涉及处置抵押房产的可行性缺乏有效的调查和论证。这种有缺陷的放贷程序为银行按期收贷埋下了隐患。据金融监管机构统计, 全国虚假贷款约占房贷的10%。眼下各商业银行在房贷市场上的竞争, 有可能会进一步弱化银行放贷的风险控制能力。因此, 如何通过改善银行间的外部竞争机制和内部考核机制, 以强化贷款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落实, 是我们金融监管部门要着手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完善入池资产信息披露制度
从目前已发行的十一只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披露的信息看, 其完整性和准确性离投资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即资产池中的每一笔具体的贷款情况不详, 提供的数据、信息过于笼统, 充其量只是一个综合性的情况报表, 投资人很难通过具体的个贷来鉴别、判断打包资产的整体质量。以中国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以下简称工元2007-1) 为例, 比较而言, 本期产品资产池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贷款池预期现金流、平均贷款利率、相关费用等情况都没有披露, 因此次级档证券预期收益率无法得出, 使得投资人缺乏合理科学的判断, 产生投资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国开行2007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最后导致流标, 也与信息披露不充分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投资人日益理性, 其决策大部分要求建立的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推测上, 没有可供参考的信息, 那么投资人在选择时不免发生迟疑,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目前信贷支持证券交易相对来说较为冷清的原因了。
3. 改进风险计量方法
风险的监管首先来自于风险的计量。没有确定的指标, 很难准确了解风险大小, 以致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我国目前对资本要求的风险计量时主要采用的是标准法, 而标准法的风险权重并不区分资产池中的贷款出自较小风险的大型企业还是风险较高的小企业, 对于私人部门, 它赋予的权重是一样的, 对贷款质量不敏感是其最主要缺陷之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推重银行以内部评级法对加权风险资产进行计算。内部评级法与标准法相比, 最大的区别在于风险权重更加细化, 更能体现风险特征。因此改进风险计量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内部评级法, 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编.中国资产证券化: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谢平.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3]宋宸刚.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管理论析[J].社会科学家, 2008 (8) .
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 篇11
并购(M&A),是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兼并(Merger),意为“一个事务或权利被另一个事务或权利混合或吸收,一般来说,其中一方内有另一方尊贵或重要,不重要的一方将不存在。”收购(Acquisition),意为“成为某项财产的所有者的行为,或者获取任何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尤指通过任何途径取得物质性财产所有权”。
从并购的概念看,就是以一种企业间将其所拥有的目标企业的财产权或者经营控制权通过市场有偿转让给另一企业的民事法律行为。并购的主体是企业,客体则是目标企业的财产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不同的并购方式将对被并购企业而言将导致不同的结果,被并购企业可能将消亡或者继续存续。
二、我国中小水电并购的法律风险分析
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蕴涵着极为复杂和极易爆发的法律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律风险的控制能力与效果决定了并购重组的成败。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较高法律风险的法律举措。全球并购重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通过大量的并购重组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失败根源在于对企业并购重组过程的法律风险防范不够,从而导致并购重组过程中或并购后法律风险爆发。成功的并购重组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合适的并购重组时机及并购重组方式、并购重组整合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一复杂的市场运作行为必须置于审慎的法律筹划之下,才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1.政策法律限制风险
中小水电收购活动作为企业并购中的一种同样受到国家政策及法律的限制,这些限制政策获法律将无形增加并购难度,如电力输送地方电网还是省级电网消纳,上网结算实际电价是否能达到批复电价水平等。
2.并购转让方诚信风险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小水电收购目标公司转让方对目标公司资产、负债(包括或有负债)、潜在法律诉讼等信息披露具有很大决定权,如何通过有效措施对转让方披露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鉴别、判断,并制定措施方案应对已披露的信息中的不利因素,将是保障并购成功的重要工作之一。
3.转让标的价值风险
对目标公司的收购价格往往是以对目标公司资产评估价值为基础的,如果并购方支付给转让方的并购价格超过目标公司的价值,那么将会产生并购价格超额支付风险,可能导致收购预期收益目标无法实现,从而给并购方带来负担甚至引发诉讼等不利风险。同时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是决定交易对价的重要参考依据,评估价值是否公允、真实、准确对交易成本影响甚大。
4.目标公司存续合同风险
目标公司作为持续经营主体,其生产经营将涉及采购、融资、劳动人事甚至法律纠纷等方面,而各种涉及生产经营等经济往来业务基本都体现在有关的交易合同,对目标公司有关交易合同的审查结论性意见对并购方决定是否进行投资以及并购后的整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目标公司生产经营合同的收集、审查、判断及分析是关键环节之一,
5.信息不对称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最常见和影响最大的法律风险就是由于并购方对目标公司经营状况、资产完整、潜在诉讼等的整体了解是远远不如转让方和目标公司管理层,而造成并购方与转让方之间掌握的目标公司信息的不对称,这往往会造成在并购活动中产生许多不确定问题。转让方或目标企业往往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往往会将自身不利的信息对并购方进行隐瞒,甚至是无中生有创造、散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并购方很难在相对短的时间,对被并购方有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在并购后实施后,极易陷入“利益陷阱”,引发企业的法律风险。
6.反收购引起的风险
由于有些中小水电并购并非是目标公司或目标公司股东所愿意和接受的,目标公司或目标公司股东在面临非意愿的被迫收购时,为了不让自己失去对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往往会采取反并购手段。目标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实施反并购手段后,由于有的反并购有严重的自残性质,从而造成在并购后使目标公司陷入困境,一蹶不振。而对于并购方来说,可能大大增加并购成本,并购目的难以圆满实现。甚至造成并购方与目标企业同时陷入困境,并由此给并购方与目标企业在完成并购后造成法律纠纷和经营危机。
三、中小水电项目并购风险的法律防范对策设计
为了有效控制并购法律风险,就需要事先对并购活动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来源于何处进行了解和掌握。
1.慎重选择目标公司。
在并购实施之前,并购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对拟实施并购对象的整个市场进行深入细致调研,选择并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优质并购对象,认真做好每一个并购项目可行性研究。如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发现选择的目标公司涉及无法规避的重大法律问题较多,或者是无法满足并购条件,则应及时终止并购活动,若一味推进势必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问题和风险。
1.并购目标的法律调查。
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律尽职调查,从项目核准、工商登记、经济合同、对外担保、税务诚信、诉讼纠纷等方面,发现收购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障碍和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性意见,为收购方确定收购成本和设计交易方案提供依据。
3.有效甄别收购信息。
收购信息对中小水电收购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包括股权信息、资产信息、负债信息、经营信息和治理信息等。对转让方披露的信息应要求其做到使用没有歧义的语言进行披露,并对其披露的信息予以声明、承诺与保证。
4.设定严密的并购协议条款。
为了约束并购双方在并购过程中的行为,达到并购双方一致意愿的实现,通过设立一套内容完整、条款严密、语言严谨的并购协议法律合同,对整个并购交易涉及的各个方面和时间段详细的双方权利义务进行约定,以防范已知和未知并购法律风险,是保证并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5.拟订合理融资方案。
中小水电并购所需资金量较大,在并购活動中因未筹划好并购融资方案导致并购失败而引发法律诉讼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保证中小水电项目并购的顺利进行,并购方应以融资成本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事先做好并购融资方案。并购融资方案应根据并购所需资金总量,先测算并购企业在不影响其他经营业务开展的前提下能动用的自有资金数量,以及需要多少时间能将这些资金归集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并购企业能承担的最高负债融资点和需要负债融资的规模。同时,在并购融资方案中应做好并购企业发生突发事件或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造成融资困难时的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6.聘请高素质中介提供服务。
中小水电并购是一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并购活动,在并购企业准备实施并购活动前,应选择熟悉和了解水电行业特点、具有丰富并购经验以及影响力较大,并且与目标公司无关联和业务联系的专业机构为并购活动提供全过程专业服务。通过专业化机构全过程服务,及时对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服务,以达到防范并购法律风险,包括拟订并购法律风险防控方案、实施尽职调查、参与并购合同洽谈以及对目标公司实施外围调查等。
四、结语
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 篇12
在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环节中, 通过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的控制, 确保企业的自身偿债环节的控制, 实现企业的信贷风险的优化。我们就企业的回款期限问题展开分析, 确保其贷款的合理期限的界定, 从而避免企业出现到期无法偿还的现象。我们从财务管理环节来看, 企业获得存货, 就进入了销售及其收款的环节。在这几个应用模式间隔之间, 收回时间越短, 其资金的应用效率也就越高, 企业的资金收回风险也就越低。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主要财务指标, 对企业偿债能力有重大影响。企业应努力提高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 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完善应收账款的回收机制以规避风险;谋划好存货适时销售变现, 通过安全储备、合理订销、监控结构和及时进出来优化存货管理, 加速企业现金流转, 防范财务信贷风险。
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财务运作状况的分析, 可以进行企业的贷款规模的优化, 确保筹资方案的设计应用, 这样可以保证筹资量的控制, 实现资金来源的有效确定。当然了, 通过对企业的用资项目环节, 我们可以得知, 这是决定筹资量的条件之一。通过对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的控制, 进行用资项目的筹资量的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需要经过两种模式的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 分别是外部应用筹资渠道、内部应用筹资渠道, 这两者一是通过经营管理的加强, 进行成本的控制, 而是利用股票、债券等形式进行筹资的应用。确定筹资总量和每期需要筹集的资金额是筹资方案设计的第一步。确定筹资额首先要确定投资所需的资金数量;其次计算企业需要筹集的资金总额,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投资额可能不等于企业需要的筹资额, 因为可能存在本期投资上期已经筹集到资金的项目和下期投资而需要本期筹集资金的项目;最后, 计算企业内部筹资的数额, 从筹资总额中扣除筹资的数额即得到外部筹资的数额。确定筹资的资金来源是设计筹资方案的重点, 不同来源的资金成本不同, 风险也不同。
通过对企业的筹资方案的评价及其选择, 可以确保企业资金结构问题的解决, 促进其资金结构的优化。在企业资金结构判定过程中, 我们要了解其分析标准, 实现其企业资金成本的控制, 确保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发展, 这两个应用标准具备一致性的特点, 也就是并不矛盾的。在筹资方案的具体确定过程中, 要按照实际的需要, 确保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这样能够进行资金成本的有效控制, 从而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企业筹资方案制订完毕, 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股权筹资和债券筹资方式可能面临股票或债券发行失败的风险, 信贷筹资方式可能遇到利率变动, 筹资成本上升的风险。所有这风险的存在都要求企业重视筹资方案的实施过程, 如果遇到方案制订时未考虑的问题, 及时做出调整, 或是改变方案, 或是按原方案执行, 或者放弃筹资计划。
2 现代企业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健全
2.1 我们可以通过国内某些企业跳跃式发展案例, 展开企业信贷风险防范模式的分析, 比如巨人集团、三株企业等, 都是曾经辉煌却又迅速面临破产的例子。在企业财务信贷风险之前, 似乎人力都是卑微的, 一般来说, 每个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展, 都有其必然因素, 有其必然的征兆, 一不小心, 就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破产。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 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析, 可以得知财务信贷风险是可以进行预测的, 这需要我们进行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健全, 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所谓财务危机预警, 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 利用会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 采用比率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 通过掌握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早期特征, 设置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标准, 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管理行为。它能预先告诉企业管理当局有关企业内部财务营运体系所隐藏的问题, 使企业在财务危机发生之前采取调整和应对措施, 减少损失,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被得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我们要进行企业财务信贷预警组织体系的健全, 在国外的某些发达国家中, 其进行了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 从而确保其预警功能的应用。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通过对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可以满足企业对日常财务的应用需要, 从而实现财务部门的财务数据的有效控制。针对这一模式, 我们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外部咨询专家, 进行企业的内部经营模式的有效管理, 实现企业的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 保证企业的最大财务应用效益的提升。企业财务信贷预警的活动程序, 预警系统的运作需要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 才能保证其运行的效率。主要应遵照下列四个活动环节展开:确定预警活动的监测对象, 在建立企业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早期, 应本着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选择比较容易进行或比较熟悉的财务活动为监测对象, 并且评价指标应简单适用, 范围应较小。通过稳妥的逐步积累经验后, 监测对象可逐渐扩大范围, 指标体系也逐渐完善。
2.2 通过对对策功能的应用, 可以实现公司的财务风险的控制, 针对其早期出现的征兆, 实现及时的控制。这些早期征兆的出现是由各个因素进行集体积累的, 在对策活动应用过程中, 我们要分重点的进行控制, 实现财务信贷风险的优化, 确保企业的自身实力的提升, 从而优化企业的融资、投资渠道, 确保企业的信贷成本的优化, 进行企业的良好的信誉能力的控制, 实现经营过程中的各个融资关系的协调。在融资渠道的应用过程中, 应该通过一些方式让债权人了解自身的运用实力, 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誉关系, 这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的降低, 实现其短期困难的克服, 促进企业的健康经营。而企业和银行都不一定能预计到这些意外借款的确切数量和时间。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 银行愿意向“不缺钱”的企业贷款。因此, 同银行保持良好的信誉关系是明智的。当企业不需要借钱时, 应当让银行了解自己的财务情况和现金流状况, 为自己今后的借款建立基础。一旦真正需要借款, 便有可能按正常的条件借到需要的款项。现代社会中企业与银行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 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 企业与银行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逐步加深, 企业可以要求银行适当降低利率, 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信贷成本, 为企业与银行间更好合作奠定牢固的基石。
3 结束语
【风险防范机制的风险】推荐阅读:
风险防范机制07-13
廉政风险防范机制08-01
谈财务管理视角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05-08
风险的防范09-12
浅谈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分08-31
债券风险:风险防范10-20
审计风险的防范控制08-09
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11-19
财务风险:风险防范08-25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