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2024-10-23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精选8篇)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篇1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摘要:2008年是及不寻常的一年,伴随着华尔街投行巨头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正在演化成一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而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金融危机对企业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与企业财务风险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及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而论述如何在金融危机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美国经济对于世界整体经济来说影响是重大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

1.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降

美国消费的锐减和美元的贬值,直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中出口就会下降5%―6%。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由于人们对于金融危机环境的示来前景悲观,不断地缩减了消费,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的不断下滑,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注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这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从出口金额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了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这些看似很小的数字,但对于整个中国企业仍至中国经济来说却影响重大。从国有企业的报表资料可以显示,受美国仍至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2008年国有企业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许多企业出现了急剧亏损的现象,四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逐次递减。除了利润指标外,企业的净资产收益也同比下降,据资料显示,2008年前在个季度,企业净资收益率仅为6%,比上年同比下降了1%。

2.投资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008年下半年连续几个月来,中国股票市场跌幅之大,并不亚于西方主要的股票市场;仅是2009年3月,上海和深圳的股市跌幅均达20%以上。不仅如此,与以往的反周期形态相反,自去年夏天以来,每一轮中国股市的跌宕,都与纽约、伦敦等西方的主要金融市场紧紧相随。不仅以股票等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受到重大冲击,所以企业来自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就在所难免,许多金融机构当然受当其冲,由于经济不景气,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一方面,投资会极剧萎缩,另一方面,原有的投资会带沉重的债务负担,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由于在2007年上半年及以前期,我资本市场仍然很活跃,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很大,许多企业都扩大规模,为了做大做强,实行跨国跨行业的发展,纷纷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而由于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有许多企业不能如期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不能在额度和期限上获得保证,当然金融机构也不能如期稳定的提供预期有利率,这样就导致那些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借款费用和压力,形成难于抵御的财务风险。再加上,我国市场行业本身就竞争不规范,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筹资风险是难于估量的。

4.外汇汇率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仍然还是以美元作为主要的交易货币,当前正当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国际上能源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却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由于对美元预期的低落,这种价格的上涨幅度实际上大大超过了美元实际贬值的幅度。而中国是一个原材料和能源短缺的大国,同时又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

可以想象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对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高度依赖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据资料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14%。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一步加大。

5.应收账款坏账的财务风险

(1)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的企业违约率慢慢上升,所以,不可避免,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坏账率增长了300%左右。对美国出口的企业80%以上都受了外部信用环境的影响。

(2)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国内许多行业和企业,这些受影响的企业都普遍出现了违约现象。

当然,坏账的财务风险并不是独立的,坏账的财务风险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货款是企业现金流的生命,没有了货款,企业的现金流就难于维系,企业的生产、仍至发展也有受了威胁。

二、金融危机下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国企业要想打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久点,就应当把防范财务风险放在第一的位置。所以,企业应当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尽可能的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本文从以下同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提供建议。

1.要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要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财务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基金。如产口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行业企业可计提一定的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企业的财务风险损失。

(2)应当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财务指标或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现金流量。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或库存商品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尽快用于偿还债务。

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投资决策是事关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也务必采用科学的、谨慎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决策的各种复杂的因素和环境,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行之有效的决策分析。对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判断。

财务预警机制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金融危机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应当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3.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练好内功

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金融危机下,更应当规范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等。在特殊时期,企业要趁机大胆革新,要丢弃企业开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和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要充分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得到实现。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当实施特殊政策,比如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应当管理精细化,成本控制节约化,权力控制制衡化。

4.加强资产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特别要提高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2008年,我国企业业绩普遍下降的时刻,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盈利能力和水平,而保持高的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能在危机中脱身的企业,其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并非来自于另一个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围等措施,促进企业在危机时期提升盈利能力,同时,较高的盈利能力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享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能使企业在危机中增强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5.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由于多数企业深受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业绩普遍下滑。而这时候,控制企业自身的成本和开支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强化细化各项费用标准和预算定额。做好近紧日子的长远打算,在成本管理上要进行分析和细化,挖潜增效,加强企业自身的采购管理,在企业内部倡导节约意识,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尽可能的把原材料采购控制在预算内。在薪酬制度上要进行规范和控制,减少不合理的薪酬开支,尽可能缩小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距离。

6.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在金融危机时期,更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因为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显得十分的重要。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不仅仅要懂得基本的业务操作,更应当替企业分忧,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要做出应有的贡献。财务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懂得企业内部的业务,也要懂得如何在“危”中寻找“机”,为企业在困难时期寻找更多的投资决策提供财务指标的参考。

7.应当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的现金流正如企业的生命线一样,牵动着企业发展的步骤。如果没有现金注的维系,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所以,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如果说,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那么货款就是企业的生命里的血液。所以,企业要特别注重坏账率,要设置特别是坏账预警制度,对于坏账要进行专项性的管理。企业在实际当中,应当加快和重视与客户的对账工作,对于货款要及时进行催收,对于应收账款要实行动态的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总之,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难于在危机中独善其身。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财务管理活动的运作得当与否,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否,直接与企业的生存命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特殊时期,应当使用特殊政策,本文从不同方面提供了一些重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些措施。当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牵涉到方面,需要客观环境,但在危机面临企业更需要信心、更需要主观的努力,更需要企业自身来自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 华: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6):116-117.[2]王 ?S 徐 坤:如何做好财务风险的规避[J].今日科苑,2009,(04):102.[3]赵国忠: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之对策[J].当代经济,2009,(01):124-125.[4]许雯君 王春桃:浅谈我国港口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09,(02):67-69.[5]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2):23-24.[6]李 丹: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06):209-210.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篇2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 关键是如何了解风险的成因, 加强防范, 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 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 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 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 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 其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 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 而中国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 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 反应滞后, 措施不力, 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二)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 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 造成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 盲目投资, 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 筹资综合成本高, 造成负债比重加大, 财务风险增高。

(三) 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 为使其更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 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 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 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 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 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 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 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 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四) 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 缺乏风险意识

任何系统的运行, 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高素质的理财人员, 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目前的情况看, 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 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 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 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化解财务风险, 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因此,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构建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 就短期而言, 企业能否维持下去, 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 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流动资金, 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 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 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对企业而言,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 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 企业要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 出现产品积压, 质量下降, 应收账款增大, 预付账款增加, 成本上升, 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 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降低危害程度。

(二) 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

为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三) 通过资金预算控制财务风险

强化资金预算控制是从根本上保证资金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预算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 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其实质是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内控机制。为了满足各部门、各环节对资金的合理需求, 准确测算和供应资金, 实施资金精细化管理, 健全完善资金运营管理制度, 实施风险抵押责任承包, 加强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资金占用量的严格控制, 监控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对资金实行追踪问效管理, 按预算供应和配置使用资金, 保证资金正常运作, 降低交易风险, 减少交易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

(四) 利用科学管理方法防范财务风险

目前, 财务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科学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散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 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 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 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 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 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 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 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 所以, 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 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转移法, 即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 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

总之,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必须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提高警惕, 并加强管理, 才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财务风险, 使企业财务管理有序有效。

摘要: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使企业面临风险的威胁。文章在分析财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清华.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出版社, 2002.

[2]、刘建明.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关系问题的研究[J].北京:中国总会计师, 2008.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篇3

摘要:2008年是及不寻常的一年,伴随着华尔街投行巨头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正在演化成一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而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金融危机对企业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与企业财务风险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及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而论述如何在金融危机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美国经济对于世界整体经济来说影响是重大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

1.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降

美国消费的锐减和美元的贬值,直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中出口就会下降5%—6%。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由于人们对于金融危机环境的示来前景悲观,不断地缩减了消费,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的不断下滑,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注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这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从出口金额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了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来看,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这些看似很小的数字,但对于整个中国企业仍至中国经济来说却影响重大。从国有企业的报表资料可以显示,受美国仍至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2008年国有企业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许多企业出现了急剧亏损的现象,四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逐次递减。除了利润指标外,企业的净资产收益也同比下降,据资料显示,2008年前在个季度,企业净资收益率仅为6%,比上年同比下降了1%。

2.投资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008年下半年连续几个月来,中国股票市场跌幅之大,并不亚于西方主要的股票市场;仅是2009年3月,上海和深圳的股市跌幅均达20%以上。不仅如此,与以往的反周期形态相反,自去年夏天以来,每一轮中国股市的跌宕,都与纽约、伦敦等西方的主要金融市场紧紧相随。不仅以股票等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受到重大冲击,所以企业来自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就在所难免,许多金融机构当然受当其冲,由于经济不景气,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一方面,投资会极剧萎缩,另一方面,原有的投资会带沉重的债务负担,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由于在2007年上半年及以前期,我资本市场仍然很活跃,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也很大,许多企业都扩大规模,为了做大做强,实行跨国跨行业的发展,纷纷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而由于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有许多企业不能如期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不能在额度和期限上获得保证,当然金融机构也不能如期稳定的提供预期有利率,这样就导致那些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借款费用和压力,形成难于抵御的财务风险。再加上,我国市场行业本身就竞争不规范,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筹资风险是难于估量的。

4.外汇汇率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仍然还是以美元作为主要的交易货币,当前正当美元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国际上能源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却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由于对美元预期的低落,这种价格的上涨幅度实际上大大超过了美元实际贬值的幅度。而中国是一个原材料和能源短缺的大国,同时又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

可以想象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对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高度依赖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据资料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14%。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一步加大。

5.应收账款坏账的财务风险

(1)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的企业违约率慢慢上升,所以,不可避免,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坏账率增长了300%左右。对美国出口的企业80%以上都受了外部信用环境的影响。

(2)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国内许多行业和企业,这些受影响的企业都普遍出现了违约现象。

当然,坏账的财务风险并不是独立的,坏账的财务风险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货款是企业现金流的生命,没有了货款,企业的现金流就难于维系,企业的生产、仍至发展也有受了威胁。

二、金融危机下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国企业要想打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久点,就应当把防范财务风险放在第一的位置。所以,企业应当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尽可能的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本文从以下同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提供建议。

1.要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要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财务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基金。如产口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行业企业可计提一定的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企业的财务风险损失。

(2)应当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定期对相关财务指标或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现金流量。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或库存商品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尽快用于偿还债务。

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投资决策是事关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也务必采用科学的、谨慎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决策的各种复杂的因素和环境,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行之有效的决策分析。对各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判断。

财务预警机制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金融危机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应当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3.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练好内功

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金融危机下,更应当规范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等。在特殊时期,企业要趁机大胆革新,要丢弃企业开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和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要充分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得到实现。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当实施特殊政策,比如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应当管理精细化,成本控制节约化,权力控制制衡化。

4.加强资产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特别要提高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2008年,我国企业业绩普遍下降的时刻,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盈利能力和水平,而保持高的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能在危机中脱身的企业,其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并非来自于另一个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围等措施,促进企业在危机时期提升盈利能力,同时,较高的盈利能力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享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能使企业在危机中增强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5.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由于多数企业深受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业绩普遍下滑。而这时候,控制企业自身的成本和开支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强化细化各项费用标准和预算定额。做好近紧日子的长远打算,在成本管理上要进行分析和细化,挖潜增效,加强企业自身的采购管理,在企业内部倡导节约意识,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尽可能的把原材料采购控制在预算内。在薪酬制度上要进行规范和控制,减少不合理的薪酬开支,尽可能缩小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距离。

6.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在金融危机时期,更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因为财务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显得十分的重要。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不仅仅要懂得基本的业务操作,更应当替企业分忧,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要做出应有的贡献。财务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懂得企业内部的业务,也要懂得如何在“危”中寻找“机”,为企业在困难时期寻找更多的投资决策提供财务指标的参考。

7.应当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的现金流正如企业的生命线一样,牵动着企业发展的步骤。如果没有现金注的维系,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所以,在特殊时期,财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如果说,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那么货款就是企业的生命里的血液。所以,企业要特别注重坏账率,要设置特别是坏账预警制度,对于坏账要进行专项性的管理。企业在实际当中,应当加快和重视与客户的对账工作,对于货款要及时进行催收,对于应收账款要实行动态的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总之,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难于在危机中独善其身。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财务管理活动的运作得当与否,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否,直接与企业的生存命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特殊时期,应当使用特殊政策,本文从不同方面提供了一些重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些措施。当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牵涉到方面,需要客观环境,但在危机面临企业更需要信心、更需要主观的努力,更需要企业自身来自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 华: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6):116-117.

[2]王 赟 徐 坤:如何做好财务风险的规避[J].今日科苑,2009,(04):102.

[3]赵国忠:加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之对策[J].当代经济,2009,(01):124-125.

[4]许雯君 王春桃:浅谈我国港口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09,(02):67-69.

[5]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2):23-24.

浅谈如何防范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篇4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问题及应对措施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基于成本分摊协议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 公司财务分析——以中石化财务分析为例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注册会计师行业收费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某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

论现金预算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以某水泥公司为例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法国兴业银行”事件说起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管理 快捷连锁酒店财务战略研究 商誉会计研究

某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动因研究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公允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某公司会计舞弊治理研究

本题目是会计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799 7579 38

煤矿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对手工记账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

出口外贸型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某公司模式研究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某农行支行会计报表分析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与应用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以某制衣公司为例 对增值税政策转型的思考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作业成本法研究

宏观调控政策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启示 某机械制造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 建造合同准则的应用及国际比较 某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

融资决策对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云南白药为例 浅议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浅谈我国企业如何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资产减值准则在企业运用的研究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论中小企业财务战略

基于可持续增长战略的企业现金流控制研究 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我国软件行业的纳税筹划研究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管制方法的思考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节能减排的绿色税收政策安排 中小企业动产质押担保研究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的改进及其运用――以xx公司为例 国外绿色税收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启示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变革与发展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规避措施 股票回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某公司尾货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研究

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 某公司杜邦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及重构 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研究

服装生产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设计——以某服装集团为例 基于EVA的系统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研究 论大型企业柔性战略管理会计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基于EVA的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成因及对策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及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财务报表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以某市政工程公司为例 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市中小物流企业为例 试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流动资产管理研究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基于金融危机的新思考 浅析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对某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某建设公司投资结构问题研究

论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成因及其对策 企业资金管理新形式--现金池业务

基于竞争背景下的阿里巴巴投资策略研究 企业资产减值准则实施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基于税收筹划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

服装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以某服装厂为例 论对会计诚信的研究

审计主体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

我国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 论机会成本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钢铁企业战略成本研究 浅谈现代企业目标

xx公司低碳型体系建立研究

会计舞弊防范的思考—以xx生物制药公司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问题研究

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策略探析——以某钢铁公司为例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研究—琼民源公司为例 xx印刷公司研究

铸造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房产税的现状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与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探讨 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研究—以某厂为例 某公司股票期权问题研究 xx制药公司财务分析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

财务比率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以某公司为例 某集团体制研究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研究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审计失败风险与审计风险的比较、计量与管理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 浅议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浅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 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零售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成长型企业资金链风险控制的研究 有关或有事项的探讨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以某公司为例 以顾客为中心的某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海尔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相关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及独立性的思考—以xx公司为例 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探析

从内部控制角度谈财务舞弊的防范 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存在的问题研究 企业绿色体系设计

强化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督机制的对策 家族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会计诚信研究——以某食品厂为例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分析 某集团盈余质量研究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

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某集团内部控制现状及解决方案研究

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的影响分析 环境会计问题探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资产管理研究

对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研究

采购成本控制——以xx纤维有限公司为例 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上市公司应用的研究 负债经营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研究

保利地产现金流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企业税收筹划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规避——以某公司为例 中小企业债务重组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 纳税筹划影响因素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某公司问题研究

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成长型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的问题研究

我国网络公司盈利模式研究——以淘宝网为例 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问题探究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企业会计伦理问题探究

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治理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审计项目成本控制问题探讨

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保险业的投资风险分析

某建设监理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 企业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相关问题研究 某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民营酒店预算控制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研究

关于组建农家坊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 某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论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某会计师事务所防范独立审计风险策略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问题分析——以无形资产项目为例 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

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企业集团股权管理分析 公允价值在我国适应性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IT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关于我国MBO的实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问题研究——以xx为例 基于EVA的电力企业业绩考核研究 电子商务下的创新

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篇5

——《税务稽查案例精选》读后感

日也

用了两周时间,把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的《税务稽查案例精选》这本书仔细地读了一遍,受益颇深。这本书由一批领军人才税务稽查班的学员集体创作,案例都是改编于每个人的一些工作实践,凝聚了一个团队所有人的思想和智慧。读过之后,让我内心很受启发,这本书从税法稽查实践的角度让我理解了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去规范税务风险——了解每一个业务环节的涉税问题,用税法约束和规范企业管理。下面就通过书中的两个小案例谈谈我的一些学习感悟吧!

书中的案例10:通过真实的合理怀疑——某海上运输有限公司偷税案。

这个案例主要的违反税法行为是:隐匿账簿少列收入和适用税目错误少交税金。书中描述的税务人员从细节出发采用外围检查寻找突破点,搜集到了该公司的违法铁证,并且在最后对该税务问题法理评述中,对该公司从事“海上运输”观光业务应适用何种营业税税目的理由及相关规定做了详细分析,对税款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的偷税行为是否可定性为偷税做了详细的法理分析并寻找相关征管实践支持,还指出了由于总局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而存在的基层执法风险。税务人员的职业敏感及办案能力让我折服,由此也联想到自己曾经实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在营改增之前就经常会为收到的发票到底属于营业税还是增值税征税范围弄不清,记得当时有一个“水质检测费”的发票,对方单位出具的是地税发票,而根据2013年8月营改增的税目我认为应该属于增值税税目,所以就拒绝收取对方发票。因为根据规定如果属于营改增后应该取得增值税发票的而错误取得其他发票,该发票是不能作为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而今年全面营改增后,许多的地方政策指引及解释更让我们感觉不知所措,这就更需要我们财务人员具有更清晰的法理分析能力,遇到问题要多寻求税务机关政策指导,了解营改增后各个税目的内容、税率及相关规定,不仅自己更好地依法纳税,也能够对单位相关业务的成本票据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与判断分析,从源头上规范业务环节,控制税务风险。

书中的另一个案例:信息比对大起底,内查外调锁证据——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偷税案。

该案例通过对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查处,查找出来房地产行业的征管漏洞,并且也暴露出了征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书中不仅总结了查出的经验和暴露的问题,还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业务探讨。由于我现在所在行业也是房地产行业,所以关注的就比较多。该案例中的被检查人在当地有很大影响力,涉税事项比较多,财务人员业务精湛,但却对公司的涉税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可能是许多公司存在的通病,在日常业务发生时,不注意税收筹划,总想着出现问题后可以通过领导和税务机关进行协调,而忽略了事前筹划,从而产生税务风险。但随着全面营改增的实现,金税三期的推进,房地产行业的信息将逐渐被税务机关所掌握,如果企业自身不能够从流程各个环节严格规范涉税事项,可能会在事后增加许多不可弥补的税收成本。房地产行业的税种很多,特别是营改增后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很多,对于一些政策不明确的事项,作为财务人员更要积极与税务机关进行探讨沟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其他的案例我就不再多做描述了,总之看了这本书,我很佩服这些税务人员对业务的敬业认真,不擅于写文章的我没有能详细的向大家描述出本书的精华,只有一些自己小小的心得,了解了这些税务人员的办案经验和技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地学习税法知识,对自身业务多一些更深的了解与探讨,用税法来约束规范业务,用规范来管理企业,做好业务环节税收筹划,最大限度降低税收成本和规避税务风险!让这本书作为我们财务人员的警钟,时刻提醒我们不可触碰税法的底线!

另外,这些有着税务稽查实践的税务人对自己的稽查思路与技巧的总结与探讨,也让我想到了我现在的视野知行社的会员们——一个对财务工作有着许多思考的大家庭,管理员也曾经提出过我们可以共同去创作一本属于我们的书,我们也有着知行合一的理念,也都有着对财务实践一些独到的理解与提炼,也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通过和会员的交流与思考得到了知识与思想的提升,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创作的启发与思考。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篇6

(一)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原则

以并购财务风险为对象的防范控制活动,与一般的管理控制行为有较大的差别,其原则也不同与一般的管理控制原则。

1.柔性化原则。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是一种柔性化的活动,具有较强的转换变通能力。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柔性化特征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那就是应当在并购决策的起始,预先对并购的动作规划进行理性设计,一方面要保证计划方案的执行可行性,即有相应的硬性指标要求,如预期的收益值、资本经营的增长率等;另一方面又要使并购规划留有余地,以便在遇到风险情况时,企业的整体并购活动能随机应变,使自身所受的干扰趋于最小,这就要增强并购规划的应变性。

2.满意化原则。由于风险防范属于非结构化问题,这类问题本身很难精确定义,因此在并购的风险防范活动中,一般追求一种满意化的准则和效果,而不是常规意义的最优化,这就给企业处理风险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在风险防范中,从目标设置到标准选择都有较大的弹性它允许建立一定范围内的缓冲区。

3.注重关键性原则。企业并购活动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会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波动。为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应针对具体的并购过程确定关键风险,将其作为风险防范的骤变点进行关键管理。

4.注重突变性原则。风险防范是一个充满突变性的行为过程,由于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防范活动会随着风险的突然爆发而呈现波动态势,并且经常发生跳跃式的变动。

5.注重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和突变性是相互联系的,但动态性主要指并购防范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完善的状态之中。

企业如何防范经营风险 篇7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成因,防范,控制

一、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 认识理解不准确, 执行不力

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完全了解内部控制, 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准确, 不完整, 有几种倾向:一是认为内部控制的建立是整章建制, 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归集, 忽略了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机制;二是认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 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重要, 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制约, 对内部控制手段与方式方法没有整体认知。上述认识的不准确, 不完整, 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配合有关部门检查、审计工具, 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控制措施难以落实, 失去了其应有的刚性与严肃性。

(二) 费用支出增加, 亏损加大

一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 对业务招待费、汽车运输费等没有加以约束控制, 使原本利润不高的企业出现了亏损, 而亏损企业则亏损加大。还有一些企业财产物资管理薄弱, 材料采购和营销体系松散, 存货采购、检验、储存、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 存货的发出没有进行限额审批, 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 多年来的积压、滞销、报废、毁损等和物资不做处理, 致使库存中隐匿了一部分潜亏, 造成企业盈亏不实, 连年亏损。

(三) 对外投资失控, 损失巨大

在许多企业, 对外投资失去控制, 虽有部分投资失败是出于对新入领域不熟悉所致, 但有相当大一部分投资失败完全是由于个别领导决策失当, 投资失去控制;同时坑蒙拐骗等现象也大量存在, 造成了巨额亏损和诉讼纠纷。出现问题时, 这些领导避重就轻, 企业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四) 权力制约失衡, 资产流失严重

表现在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行为、决策行为缺乏责任感, 制度约束性差, 出现少数不法人员损公肥私。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业务经办人、财务人员利用内部控制的漏洞受贿、贪污、挪用公款, 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勾结, 使用假发票, 非法侵吞企业资金及其收益, 牟取不正当利益;自发的或非正式的私有化, 在承包名义下实施控制权的转移;在企业组织转型或公司制改造过程中侵吞国有资产。

二、企业防范与控制风险的策略

(一) 加强市场开发选择营销战略

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必须开展市场调查, 进行市场开发, 走专业化道路, 在市场营销战略选择上下工夫。一是实施寻隙营销战略, 避实就虚, 看准大企业未注意到的细分市场, 在市场的空白点中成功经营, 而获得竞争优势。二是实施营销服务创新战略, 应用新知识、新观念全面提高营销技能, 运用网络营销、重复营销、定制营销、绿色营销等, 加强营销的针对性。三是实施占领市场的特色营销战略, 运用地理区域特色、文化特色、技术特色、目标市场特色等, 形成自己的特色。四是实施避强的营销战略。 (1) 联盟战略, 几个中小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采取联合营销战略, 避免两败俱伤或被大企业吃掉。 (2) 依附式战略, 以一家大企业为龙头, 为他们提供零部件或某一工序的加工, 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3) 转移战略, 进行地域转移、消费群转移或产品转移。

(二) 实施科学管理实现企业目标

1、搞好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 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 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 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 所以要层层落实, 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2、成本管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经济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从降低成本的目标出发, 需要考虑从哪里购入材料所付出的成本最低, 资金投向那里效益最佳, 采用什么手段管理最佳, 用什么结算方式回收资金最快最好最安全, 这些都需要企业经营者用清醒的头脑进行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

3、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任务要服务于企业战略。首先, 要以最经济的方式, 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框架内, 筹措生产经营需要的资金。其次, 以最合理的标准运用资金。再次, 以最快的方式收回资金, 最后, 以最佳的比例分配资金, 实施财务监督。

(三) 实施企业战略规避经营风险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制定规避经营风险的切实可行战略。本文提出如下策略:

1、以取得外部规模经济作为战略选择, 走“小而群”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 因而使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 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有效地构成了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可见, 通过企业集群化, 既能够促进其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 减少生产投入, 提高经济效益, 改变单个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地位, 又可以利用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的特点, 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 从而有力地推动企业经营和发展。

2、依托大企业、大公司, 实施“小而专”和“小而配”的协作化经营战略。一方面与大型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 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之一;另一方面, 大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为其提供零部件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当前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内大量的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应当摒弃“小而全”和“小而散”的经营模式, 跳出外延式扩张的窠臼, 避免规模不经济, 力争成为与大企业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外围企业, 依托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 逐步走上以小补大、以专配套和专、精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 强化主业发展的选择。

3、根据中小企业贴近顾客、贴近市场的有利条件, 采取“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战略。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贴近顾客和市场, 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原则来选择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进行目标营销, 通过突出特色经营和个性营销, 着力满足批量的特殊用户需求, 以与众不同的服务或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 占有那些批量小、个性强、营销微利的市场领域, 从而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国内外消费品贸易中, 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营销方式的主流, 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其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和显著的经营特色, 在满足多样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中呈现优势。

(四) 构建起健全、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

1、建立起经营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一是事前控制, 即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 既需考虑获得的收益, 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经营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客观分析, 制定出灵活可行的管理措施, 以便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付。二是事中控制, 即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利用各种凭证、票据来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发生,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及时性调整财务活动, 控制偏差并制定出新措施。三是事后控制。企业应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 以经营风险各种资料作为评价、指导未来财务管理行为的依据, 制定今后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

2、建立和完善经营风险预警机制。规避对外投资和资金管理风险最有效途径是建立经营预警系统, 加强经营危机管理, 对企业的资本营运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通过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 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着手应变, 以避免或减少损失。

3、实行全员风险管理, 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实行全员风险管理, 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 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做到权、责、利三位一体。

三、结语

目前世界的经济环境非常的复杂, 国际化的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企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而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问题, 这不是经济体制的退步, 而是在经济活跃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 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应该被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对经营风险做出合理的评估和科学的管理才是大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保障。随着科技的发展, 相信会有更为完善的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体制诞生, 企业也会向着更为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宾爱琪.论我国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与控制[J].学术论坛, 2009, 10:120-124.

[2]李明.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价值工程, 2015, 17:40-42.

[3]郝宗涛.浅析企业经营风险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 2008, 07:76-77.

企业如何防范贸易风险 篇8

关键词:企业;防范;贸易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企业失去了国、内外市场分割带来的保护,必须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大大改变了企业面临的市场政策、市场规律。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不太了解,再加上原有贸易思维惯性的影响,往往在扩张中加大融资力度,使得大额贸易规模越来越大,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加大。那么,企业如何防范贸易风险呢?

一、企业面临的贸易风险

(一)信贷风险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弱点,难以获得信用机构的支持,同时在出口贸易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也处在劣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我国企业来说,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出口贸易。做出口贸易必会加剧扩大,大额贸易规模越来越大,面临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加强管理,只要管理得当就会给大额贸易带来好处。因此只要企业有支付能力,可以将出口信用评估与出口信用托收业务分包出去,也即是说可以从与专业金融机构的合作中获益。不管什么情况下,企业进行大额贸易,必须提高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尽可能提高对方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从而明确信用等级,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风险管理机构。

(二)贷款风险

对企业来说,大额贸易必会涉及到贷款问题,尤其是大额国际贸易更应该防范贷款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贷款收付主要有先结后出、先出后结、托收和信用证支付等四种方式。前两种方式明显有利于一方而有损另一方,一般情况下贸易双方不采用。托收支付中,企业应注意一些风险:银行有权利拒绝出口商的要求;即使银行承诺,也仅仅是出口商的代理人,不能保证如期收妥货款;银行只时按照出口商递交的申请表格上的指示办事,不需要进一步代为审查单据内容;如果买房拒绝付款,代收银行不负处理的责任。对进口商来说,采用信用证支付方法时,应该了解银行只时负责处理单据,没有责任处理单据项下的货物,只注重单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的内容规定,没有必要深入了解货物是否和单据相符。因此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时要注意考查开证行的资信状况。企业应了解贷款风险,只有这样才能防范贸易风险。

(三)合同风险

企业大额贸易中都会有贸易合同,特别是国际大额贸易一般采用FOB贸易合同,这种合同具有一些优势:只适用于全程水上运输方式;进口商安排货物运输,支付运费;货物装运后一切风险由进口商承担;出口商不用为货物投保运输中的风险,由进口商决定是否投保。对海上货物运输一般有租船运输和班轮运输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贸易双方一般都是通过货运代理办理租船订舱。与此同时,合同风险也是普遍存在的,如物权控制风险。货运代理多属于中介,主要是以揽货为主的,本身不是真正的承运人,所以比较难以控制物权。企业大额贸易都会涉及到合同问题,合同条款模糊或者有利于莫一方,都会使对方面临风险。

(四)汇率风险

企业大额贸易中会面临汇率风险,因为现在很多国家实行的都是浮动汇率制,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货币的汇率也会上浮或者下浮。一般来说,大额贸易的交货期限比较长,所以从订货到履行合同,往往需要一个周期,在这期间可能货币比值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会对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产生较大影响。在实际贸易中,为了达成交易,有时候不得不采用对自己不利的货币时,为了减少外汇风险,可以根据该货币可能的变动幅度,上调或者降低进口价格。同时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订立外汇保值条款,这样能将价格变动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合同的正常履行。

二、贸易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精心选择贸易对象

大额贸易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选择好交易对象,严格调查交易对象的资信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有效帮助企业规避贸易中的风险。资信调查主要涉及到企业的真实状况,就是说要摸清对方底细。如查验对方企业的营业执照的正本与副本,调查对方信用的真实性,可以从公开的信息如媒体发布的企业形象介绍,工商注册资料、税务登记资料等方面了解企业效益、规模等,分辨清楚其主体资格。

(二)利用技术手段转移风险

大额贸易中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转移有关的贸易风险,这样虽然会有所损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总的来说技术转移风险是必要的。尤其是国际大额贸易中,转移风险的途径是多样的,我国贸易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理的转移技术手段规避风险,如运用贸易信用保险、投保货物运输保险等,这些技术手段能有效帮助企业转移大额贸易中的风险。

(三)合理使用贸易结算方法

大额贸易中,会面临货币结算问题,会使用物流与资金流。但是国际大额贸易中会涉及到不同的货币结算问题,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因此要选择合理的贸易结算方法进行贸易结算,应选择能同时满足双方需要的安全结算方式,这样的结算才是最佳的,主要包括汇付、托付、信用证支付等,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从而降低贸易风险。

(四)提高贸易产品质量

对企业来说,应提高贸易产品质量,这样能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当今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不是简单的靠价格取胜的,更多的要靠产品质量与服务取胜。所以企业大额贸易中,一定要谨记只有提高产品质量,从粗放型的经济模式转向集约型的经济模式,不断依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才能为企业赢取更多的机会,从而规避各种贸易风险。

(五)按照贸易管理严格操作

企业大额贸易中要严格按照贸易管理规范操作,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按照国际通则、规则来调整贸易战略,签订合同、办理结算时要按照这些惯例进行。同时要认识到贸易风险的复杂性,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做好合同管理,多方面协调贸易合作,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总之,企业应认识到贸易风险是时刻存在的,只有树立贸易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企业贸易风险,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楼杨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1(08) .

[2]李梦媛.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及防范[J].时代金融,2011(18).

上一篇:微信文章素材下一篇:西餐厅厨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