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共11篇)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1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摘要: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类型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保证企业稳步向前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指导思想
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制约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财务管理同时直接制约着其他管理水平,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深化企业改革,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当前金融危机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制定怎样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本文以下就此做了一些阐述。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大都采用利润最大化的指导思想。因为他们觉得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长得就越多,越接近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没有考虑取得的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实现的高额利润可能是牺牲了的大量的经济资源而获得的。
第二,没有考虑获取的利润同其承担风险的关系。投资决策仅仅局限于比较不同项目收益的大小作为决策的依据,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第三,难以协调企业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为了追求经营绩效,企业往往会将收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经营和投资的风险。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四,没有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润最大化目标只是一种短期性目标,这会使投资决策往往倾向于短期行为。
此外,我国企业在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存货周转缓慢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经济才能更好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政府要积极扶持企业,帮助其融资
政府应加快组建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抓紧提出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机制政策,推动信用担保评估和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商业银行主动为企业贷款;帮助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提升信用水平;实行和规范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服务;号召银行和担保行业结成同盟,可使企业融资空间扩大数倍等。
2.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当前,部分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逐年逐月增加的问题,使流动资产失去应有的流动性。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货款回收问题,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提高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减少贷款极其利息,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的经营责任制。公司应与有关人员层层签约,明确责、权、利,并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回笼额、回笼率、产品销售费用、差旅费等,其中,资金回笼额以上年实际为基数,每年增加额将按一定比例给予销售人员奖励,每年减少额将适当扣减销售人员奖金与工资,同时,销售人员岗位采用“末位淘汰制”。
3.稳健财务管理,科学投资,适时扩展
企业要靠持续地创新和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来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但是这种强烈的成长意愿却与其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筹资能力及管理能力的缺乏产生了矛盾,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思想要比大企业更为稳健,切忌操之过急,盲目扩展。当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规模,进行科学投资。
4.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功夫。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长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参加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姜明伦: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6.(3).[2]蒋旭星: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J].审计与理财.2005(3).[3]陈旭东:对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几点看法[J].财务与会计.2006(5).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2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 职工队伍的构成、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由旧变新、由虚变实。系统性的务虚教育应减少, 日常的针对性教育应增多, 脱离经营活动的教育应减少, 密切经营管理的教育应增多, 普遍性的灌输教育应减少, 针对性的改革政策教育应增多。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细”
在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注重针对性, 要做得细致, 必须掌握具体方法和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一是细心观察分层次, 调查研究讲方法, 细心观察, 并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方法, 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二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只有在道理上讲清楚, 才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三是处理好主动做与被动做的关系, 对于主动找上门来, 找领导谈思想解决问题的, 应热情接待耐心听。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解释、批评、鼓励。对于不能马上解决和答复的, 要研究后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情”
在新形势下,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环境、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除了从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外, 还必须从方法上加强和改进。由过去的强制性、指令性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参与性、指导性, 与有情管理相结合, 创造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职工广泛参与并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建立起与员工深厚的感情, 要真心实意, 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 像对待自己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人、体贴人, 使对方切实感受到温暖, 感受到你为他好。要学会换位思考, 倾听不同意见, 只有设身处地, 以心换心, 才能真正理解人, 说服人, 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致力于“帮”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在帮上下功夫。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应多到员工中去, 对员工进行形势教育, 引导员工从企业生存的大环境中知形势, 明方向。
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凝聚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首先要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员工反映的实际困难, 不管能否解决, 都不能回避, 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只有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职工“所思”、“所盼”、“所想”, 积极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 才能使职工心情舒畅的干好工作, 为企业发展奉献聪明才智。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新”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的新情况, 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当前, 全球经济正在发生变化, 物价的上涨势必给职工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这些都要求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职工, 化解他们的顾虑。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只有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想职工群众之所想, 急职工群众之所急, 多做得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才能努力开创一个生动活泼、扎实有力、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六、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活”
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科学手段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起来,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陶冶情操, 提高觉悟。这种形式既易于为人所接受, 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引导人的价值取向, 对思想政治工作能起到较好的帮助或辅助作用。
总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们应与时俱进, 在创新、“适应”上多动脑筋, 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为生产经营服务中体现“生命线”的作用, 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和向心力。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 职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是我们亟需认真研究和努力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改进,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徐红梅.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就业与保障, 2007 (07)
[2]、温涛.浅谈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科学之友, 2007 (07)
[3]、王晓锋.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 2007 (06)
[4]、王辉.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 2006 (05)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3
摘要: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类型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保证企业稳步向前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指导思想
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制约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财务管理同时直接制约着其他管理水平,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深化企业改革,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当前金融危机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制定怎样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本文以下就此做了一些阐述。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大都采用利润最大化的指导思想。因为他们觉得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长得就越多,越接近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没有考虑取得的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实现的高额利润可能是牺牲了的大量的经济资源而获得的。
第二,没有考虑获取的利润同其承担风险的关系。投资决策仅仅局限于比较不同项目收益的大小作为决策的依据,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第三,难以协调企业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为了追求经营绩效,企业往往会将收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经营和投资的风险。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四,没有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润最大化目标只是一种短期性目标,这会使投资决策往往倾向于短期行为。
此外,我国企业在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存货周转缓慢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经济才能更好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政府要积极扶持企业,帮助其融资
政府应加快组建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抓紧提出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机制政策,推动信用担保评估和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商业银行主动为企业贷款;帮助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提升信用水平;实行和规范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服务;号召银行和担保行业结成同盟,可使企业融资空间扩大数倍等。
2.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当前,部分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逐年逐月增加的问题,使流动资产失去应有的流动性。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货款回收问题,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提高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减少贷款极其利息,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的经营责任制。公司应与有关人员层层签约,明确责、权、利,并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回笼额、回笼率、产品销售费用、差旅费等,其中,资金回笼额以上年实际为基数,每年增加额将按一定比例给予销售人员奖励,每年减少额将适当扣减销售人员奖金与工资,同时,销售人员岗位采用“末位淘汰制”。
3.稳健财务管理,科学投资,适时扩展
企业要靠持续地创新和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来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但是这种强烈的成长意愿却与其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筹资能力及管理能力的缺乏产生了矛盾,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思想要比大企业更为稳健,切忌操之过急,盲目扩展。当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规模,进行科学投资。
4.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功夫。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长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参加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姜明伦: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6.(3).
[2]蒋旭星: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J].审计与理财.2005(3).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4
我国目前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但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当前我们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臵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工作中不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而是为自己着想、为政绩着想,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一些党员干部把自己甚至把党放在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如某地一领导面对记者采访时竟质问“你们究竟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群众说话”。
(二)工作方法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多元化,群体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增多,解决难度增大。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不加强学习,缺群众工作的本领,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方法简单粗暴,喜欢命令式强迫群众服从。在信息化背景下,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少数基层党员中出现“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的现象。一些人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三)不会协调群众利益过去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则主要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群众与地方政府、群众与企业以及群众间的利益冲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少数党员干部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既:遇到难题绕着走,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众前门来,领导后门溜,群众烦心事,一躲了之;怕暴露问题,影响升迁,掩盖矛盾蒙混过关;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
二、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分析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以下原因: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弱变强,是因为我们老一辈的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信念,为广大穷苦百姓打天下,谋福祉。当我们党执政60年后,党内少数领导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极少数党员干部更是见利忘义,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站到人民的对立面。
(二)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深入基层的扎实工作作风。一些干部工作在县里住在市上,或者工作在乡镇住在县城,下基层也是车来车往,蜻蜓点水,干部不认识群众,群众也认不到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工作作为负担,觉得群众素质低打交道麻烦,看见上访群众就头痛。遇到群体性事件,就束手无策,举措失当,驾驭不住局势。一旦为群众做了点应该做的事就大肆宣传,自以为是。群众形象地说:交通便利了,干部离群众反而更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反而更难了;干部文化水平高了,群众工作水平反而降低了。
(三)工作目标错位漠视群众需求发展是第一任务,但也不是经济繁荣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今经济发展了,一些地方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却降低了。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在抓发展时牺牲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甚至漠视群众利益,与民争利。所以有识之士指出:干部在GDP的迅速增长中陶醉,而群众却在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的不断下滑中埋怨。当前,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强烈,希望党和政府化解他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的被剥削感,不公平竞争导致的被侵害感,社会保障有限导致的不安全感。作为执政党,我们不能回避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
三、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建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再次强调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人民谋福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核心是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利益。建立融洽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关键还是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党员干部要深入体察民情,了解民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带领广大人民共同致富,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拥护党跟党走。重点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物价、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现实利益问题。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毕业大学生、城镇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目前,首要的就是控制好物价。受金融危机、美元超发影响,国际大宗物品价格快速上涨,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的双重压力,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遏制物价较快上涨,确保人民生活质量。
(二)建立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公平正义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已成为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第一次分配注重效率,第二次分配要注重公平。我们在把经济规模做上去的同时,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接近0.5,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又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发生偏差,导致普通群众在工作就业、创业致富和参与社会管理、参政议政等多个方面受到阻碍。社会流动性差,阶层间流动性减少,社会群体出现阶层分化,有固化、僵化危险,甚至会转化为阶层对立,这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充分利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工具发挥好调节收入的作用,切实做好第二次第三次分配,在民政救助、住房保障、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上下功夫,逐步实现均富和机会平等。司法机关要固守公平正义的社会底线,防止把改革的成本和补偿代价推向普通群众。我们不仅要让群众生活得更好,还要生活得更有尊严。
(三)建立群众利益冲突协商机制,化解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动态多元的社会,必然导致各类利益冲突增多,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建立有效的群众利益协商平台,完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保障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要建立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收集民意、聆听民众声音、了解群众诉求。除领导下访、群众上访外,还应该通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多途径多渠道收集民意,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其次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抓经济促发展,关键要协调好维护好群众利益。抓项目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上项目前要做好稳定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等。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政府主要是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不要越位,不要包办过多,如对敏感的征地拆迁、旧城改造、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要让市场主体去与群众协商,政府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就行了。第三完善利益冲突协商制度。我们共产党人不怕矛盾,不怕冲突,有时这些矛盾和冲突恰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关键的是我们要协调好矛盾,增进社会和谐,团结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要建立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通过行政听证制、信息公开制、与民众对话制度,保证群众能通过合法规范的渠道、程序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利益的协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多次的博弈,主要是要把双方的博弈纳入法制的轨道,平等理性的进行,最后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
(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做群众贴心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一个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近年来,党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群众工作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我们要建立一支善于化解矛盾、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现在亟须做的,是让干部在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面前,不断增强服务本领,化解社会矛盾,把中央精神与上级要求转化为服务百姓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要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方法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群众工作方法和本领,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讲话让群众“听得进”;提高依靠群众贴近群众的能力,交往让群众有“亲近感”;提高准确把握群众心理的能力,处事让群众 “信得过”;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法司法让群众“心里服”。领导干部要大力开展网络问政,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共产党员要主动上网、上线,设立电子邮箱和“留言板”,提高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的能力。积极倡导党员干部进万家门,知千家事,解百家愁,爱民利民为民着想,依法公正公平办事,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5
基层党组织建设
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基础。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经济领域中的执政能力。下面,我结合学习,就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问题谈一些体会。
一、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党组织在企业中所体现的价值
如果说企业党组织是一个支点,企业党建工作是一条杠杆的话,那么它所撬动的就是企业人才的向心力和资源的集聚力。作为企业经营者,追求的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希望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党建是企业潜移默化周期性较长,可产生不可估量实效的软投入,其投资回报虽然在短期内是无形的,但对一个企业和国家来说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收益。
1、党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党组织通过加强对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为企业献一计”、劳动竞赛等活动,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克服了职工的“雇佣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与企业荣辱与共,同心同力。
2、党建为企业树立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企业没有精神,等于没有生命力。我们党组织充分发挥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作用,帮助企业培育企业文化,发扬“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以“创造社会财富”为企业的核心理念,把企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都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为企业建设铸造-1-
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3、党建工作在塑造企业品牌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品牌的塑造,源于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合作经营和持续经营等。而党组织就是坚持以“诚信生产、诚实做人、诚心待客、诚恳守信”为核心,对企业进行诚信教育和引导。另外,企业有党组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信用度。
(二)党组织在企业中的目标利益与企业的目标利益具有同向性和一致性。无论是从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作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看,还是从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看,企业党建工作既是党组织在企业党建工作的需要,也是企业在社会上经营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两者是相互依托的组织共同体和目标利益共同体。
1、从宏观上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在增强国有经济在基础经济上的控制力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稳定就业、推动创新、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级党组织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致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从微观上看,企业党组织一个重要职责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组织活动,通过有效的党建载体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
经济效益的提升,以便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活跃程度高、发展速度快的优势;通过积极推进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使全社会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创造能量充分释放,为和谐社会建设增添新力量;使企业能更好地承担起吸纳就业、支持公益事业等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
3、从思想文化上看,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互相融合、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能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对文化建设具有指导和保障功能;企业文化建设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改进、补充的功能。
二、新时期企业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一)现实定位问题。现实中,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不能把握好在企业中的定位,就位不准。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生产经营,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部门,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也不是生产经营指挥者,但是《党章》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找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明确任务。
(二)职责范围问题。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工作时应当有自身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企业中的党务干部往往把精力放在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上,忽视基层党组织基本任务。
(三)群众威信问题。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性质不具备企业中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人力资源调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不能自如地帮助职工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导致了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不强、党务干部地位不高、在党员和群众中威信不高的局面。
(四)开展的活动少、形式老套。部分企业党务干部认为衡量企业工作好坏的惟一标准是看生产经营业绩,一切工作都要给生产任务让路,这导致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淡化、弱化、惰性化,党内“三会一课”和其它一些好的活动方式已经不成规范。
三、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一)党组织根本任务要与企业发展目标同步实现
1、发挥政治把关作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发展和经营方向。企业党组织要全过程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为企业发展和经营把关定向,这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对此,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判断标准,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改制企业中的贯彻落实,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2、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广泛宣传企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宣传企业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宣传企业发展的市场形势及有关知识等,不断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坚定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鼓励职工为企业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3、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职工队伍是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企业党组织一方面要不断扩大党员的覆盖面,把企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党组织保证体系。
(二)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与企业管理机制同步运行
1、建立党组织参与决策机制。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仅仅是基础,还必须通过制订制度,进一步明确界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使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在企业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2、建立党员先进性绩效考核机制。企业内所有党员和职工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的企业发展目标。但作为党员,应该在工作责任、岗位绩效上高于普通职工,切实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因此,企业应在制订全员岗位绩效标准的基础上,制订出标准更高的党员岗位绩效标准,为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创造环境条件。
3、建立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机制。企业党组织要按照《党章》要求,建立“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监督、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发展等一系列制度,用落实制度来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规范运行。同时,要建立党组织建设督查机制,使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做到有部署、有责任、有考核、有奖惩、有实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同步开展
1、党建活动要突出针对性。企业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人员构成等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即使企业内部条件完全具备,但外部市场条件也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变化,必然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党组织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制订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攻坚克难,促进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
行。
2、党建活动要注重实效性。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是开展党建活动的基本原则。企业党组织要善于利用企业现有的活动资源,围绕生产经营、增强素质、提高效益、塑造形象、扩大市场等内容,积极创设“企业需要、经营者认同、党员欢迎、员工拥护”的活动载体,使各项活动都能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3、党建活动要呈现多样性。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是保持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有效载体。企业管理机构精简,工作相对繁忙,因此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应根据企业特点,因企制宜,因事制宜,以“短、平、快”特色明显的活动为主。这样既能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又能吸引党外群众参加,从而收到增强企业党组织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良好效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6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的工作放到企业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把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理念付诸于实践,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共青团工作必须紧扣这一主题,以创新和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服务大局的最佳切入点。以服务企业为中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围绕提高青工队伍素质和企业安全生产中心,深入开展“青年安全监督岗”督查、“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工“五小”科技竞赛、“师徒结对子”、“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活动,创造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符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体系,以此促进团员青年在岗位上学习,在岗位上成长,为团员青年提供展现才能的舞台。
二、强化教育转变观念。一是要把服务作为团组织最根
本的理念,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切实把握好服务团员青年这一立足点,竭诚为团员青年服务。二是要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以建党、建团等重大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青年,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青年,切实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凝聚到企业发展的中心目标上来。
三、主动融入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是企业青年职工教育的主渠道,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催化剂,是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的思想保障。共青团组织要围绕建设企业文化的目标,主动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发挥好服务功能。要结合青年特点,发挥青年的特长,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践行企业精神、弘扬企业理念等方面有所作为。同时,引导青年职工做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模范,不断提高团员青年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本领。
四、夯实基础不断创新。一是加强共青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第一,加强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活力,抓基层办实事,使团的各项工作得以落实。其次,从增强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大局出发,大力加强团干部和团员队伍建设。再次,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都要设立团组织,没有党组织符合建团要求的也要建立团组织,不留团的工作空白点。第四,拓展工作渠道,延伸工作手臂,扩展工作对象,把共青团工作对象扩大到28~35岁的青年当中去,扩大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增强共青团工作的青年基础。二是探索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实现共青团工作理念上的创新。第一,树立“适应才会发展”的理念,注重从团员青年的心理思维特点以及他们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中去找工作的切入口和着眼点,引导他们增强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观念,不断结合新形势下的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探索新经验、寻求新发展。其次,树立“只要有利于青年成才,不管份内份外,我们都要主动去做”的理念。要积极为团员青年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的机会,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要积极维护青工的合法权益,敢于为他们的合理要求说真话,办实事;要积极为优秀青年人才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要积极做好“推优”工作,把优秀的青年人才推荐入党,把优秀的青年人才推荐到重要岗位上来,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团的工作才能赢得广大青年的认可和支持,团组织才有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最后,要跳出“就团论团”的小圈子,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整体工作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团组织优势,结合企业特点,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总结新经验,时刻保持共青团工作充满生机和
活力。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7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技术素质
0 引言
随着煤矿企业的良性发展, 外出创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煤矿企业推行了“科技+素质”的管理模式, 不断更新大型装备, 推进系统优化与装备升级, 同时也对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更多的高技能职工在工作实践中及时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难题, 企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1 职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 一些职工年龄偏大、文化偏低, 学习力不足, 安全技术素质未达到理想的水平。随着煤炭企业本部资源日趋衰竭, 生产条件复杂, 技术工人流失较多, 补充的新鲜血液相对较少。以当前徐矿集团张集煤矿技术工人为例, 46周岁以上的占技术工人总人数的39.86%, 41~45周岁的占技术工人总人数的26.42%, 36~40周岁的占技术工人总人数的17.50%, 35岁以下的占工人总人数的16.22%。从技术工人的文化程度来看, 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占技术工人总人数的1.98%, 高中文化的占技术工人总人数的52.02%,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技术工人总人数的46%。年龄特征和文化程度限制了职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的提高进程。
(2) 部分职工学技术、用技术劲头不足, 对提高自身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职工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工作不用心, 在技术钻研上缺少劲头, 似乎技术高低, 技术学好学不好都不影响他们工作, 不影响他们的收入。因此, 对学技术、提高技能素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上井后往往是聚在一起吃喝消除疲劳, 或是忙于家庭琐事, 愿意挤出时间学习的人不多;单位组织集中学习, 存在着应付现象。
(3) 部分职工未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安全技术优势。部分职工虽然取得了高级工、中级工的技能等级, 但他们重学不重用, 只是把取得技术等级作为获得待遇的一个平台, 学用两层皮, 没有真正在工作中勤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 未能充分体现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差别。
(4) 高级技师、技师的人员总量偏少, 不能满足企业的安全发展需求。技术工人的结构成“金字塔”形, 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职工的总体数量较少。近年来创业规模不断扩大、系统优化、装备升级、新质量标准化大力推行、深部开采的即将进行, 都对企业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更多的高技能职工在工作实践中及时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难题, 企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提高“双效”。
2 煤矿职工安全技术培训的新途径
2.1 积极营造“学技术、用技术”的浓厚氛围
一是整合师资, 因需施教。按照“专业对口、好中选优、突出实践”的原则, 从专业组、基层单位抽调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组成实用技术推广小组, 定期深入井下工作面, 采取面对面讲解、现场示范等形式, 指导工人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二是利用协会, 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培训+协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模式, 突出工种特点, 提高实践水平。通过召开现场会、编发简报等形式, 对采掘、通防、机电、车钳铆焊等技术协会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开展“青工拜师学艺”活动, 通过建立“一帮多”帮扶对子, 带动广大青工学技术、用技术, 引导全矿职工参与协会建设。努力营造学技术、用技术、比技术、钻技术、崇尚技术的浓厚氛围。
三是选取个例, 形成专题。采取录像的形式对一些操作技能进行展示, 努力增强学以致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一些典型的操作技能制成课件或采用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加大宣传, 形成舆论导向。
四是加大投入, 强化帮扶。对于技术传、帮、带中取得明显成效的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技术创新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努力提高创新项目的成活率和新技术的应用效益。
五是搭建平台, 以学促用。成立专家组, 以网络平台为依托, 建立煤矿安全技术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发布、网上授课释疑、视频下载等综合功能, 大力推行实用技术, 努力解决安全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利用职工活动、安全活动开展多媒体小课堂教育培训活动, 职能部门按采、掘、机、运、通专业制作短小精悍、可操作性强的课件供各单位使用。
2.2 努力提供“学技术、用技术”的各种保障
一是提供思想保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 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学技术、提高业务技能不仅对保证自己的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自己的晋升晋级、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也有现实意义。充分调动技校生、派遣工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尽快克服自身的弱点, 把他们培养成为单位的生产骨干力量。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 要通过经常性的思想工作、人性化的管理为企业留人。
二是提供制度保障。首先, 建立集中学习制度, 保证职工技能学习的时间。每月可以利用集休的最后一天组织职工集中进行培训学习, 这样职工既有时间、又有精力投入到安全技术的学习中去。其次, 建立技能培训考评制度, 保证职工技能学习的效果。对组织的技能培训, 可以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检查来考评培训的效果, 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再次, 建立技能津贴考核制度, 保证职工学以致用。可以适当地对技能津贴进行二次分配, 形成“懂得多、干得多、奖得多”的良好机制。建立技能人才储备制度, 保证企业发展需求。对一些重要工种的技能人才进行储备, 鼓励不在这些岗位上的职工取证, 以便在企业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补充到位。另外, 建立兼职教师挂职制度, 保证技能培训的师资。兼职教师每人一月作为专职教师使用, 由培训部门进行管理, 对相应的工种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三是提供经济保障。一方面由企业支付技能津贴费用,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扩大技术工人季度技能津贴范围。对爆破工、采掘电钳工等稀缺岗位实施特殊津贴;同时对技术作用发挥突出的, 要及时给予重奖。建立协会基金, 用于技术革新方面。
四是提供人员保障。加大新工人的招工力度, 为企业及时补充新生力量, 多招高职技校生, 确保职工队伍年青化、技能化。
2.3 大力铺就“用技术、比技术”的成就舞台
一是每半年召开一次“应用技术”交流会。让职工互相交流工作现场中用技术服务安全生产、为企业节约资源、提高劳动效率、增创效益的好做法, 让职工的应用技术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广泛地产生作用。
二是定期分工种组织技能型技术比武。突出实践操作的考核, 邀请相关人员为裁判, 按照大赛的标准进行考评, 评出名次, 并对比武优胜者加大奖励、鼓励力度, 激励员工加强学习, 提高技能, 营造学技术、提高技能光荣的氛围。
三是积极组织等级工的鉴定工作。等级工鉴定申报必须经基层单位同意, 对那些学用两层皮的人员可由单位提出延期申报。
3 结语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8
关键词 石化企业; 加强; 企业职工;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不良社会思潮对石化企业职工思想冲击也越来越大,面对繁重的油气生产任务,也必然带来部分职工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家庭压力进一步增大,导致一些职工心理失衡。针对基层单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加强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结合当前队伍建设的实际,以及职工的思想状况,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当前基层石化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对职工的思想情况了解不深、不细,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的方法、力度不够。
1.2 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对思想政治工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队伍中重业务工作,轻思想工作的思想倾向还普遍存在,有时往往把业务工作当成硬指标,把队伍建设当成软任务,是虚的、抽象化的东西,学起来没有什么意思,起不到什么作用,未能很好的理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导和保证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1.3 存在缺乏沟通,相互之间不团结。基层单位领导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讨论,缺乏有力的措施、办法。一些政工干部监督作用弱化,往往是单位行政领导说了算;有些基层单位班子成员甚至“各据一方”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合作;个别的甚至相互排挤、搞内耗,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1.4 教育过程图形式、走过场。在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强调原则性、严肃性,只注重教育的过程而忽略教育的结果和效果,有的单位片面追求“轰动出彩”的效果,怎样有影响就怎样搞,华而不实。对上级计划安排,不结合单位实际,照抄照转,学习教育也是照本宣科,传达文件,读报刊文章。不论是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论有无问题存在都程式化要求职工学习,职工疲于应付,往往记笔记写心得体会普遍是抄报纸、网上下载,凑数量,忽质量,应付了事,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也就流于形式。
1.5 专项教育活动太多太频繁。往往是一个专项教育接一个专项教育,一个整顿刚刚结束下来一个专项教育又开始,有时甚至是几个活动相互交叉,教育活动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教育形式也是千篇一律,分几个阶段、几个步骤,上下方案雷同,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吸引力,致使有的职工对这种教育形式产生了厌烦情绪,从而淡化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致使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流于形式。
2 加强石化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 切实强化“三种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队伍建设的生命线。企业要始终把对职工的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强化“三种教育”:一是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广大职工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反腐倡廉教育,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三是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通过不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职工的高尚道德情操,全面树立奉献意识,才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端正职工的工作态度,促进做好各项工作。
2.2 严抓职工纪律整顿,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教育职工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中石化十大禁令》等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教育年轻职工树立正确从业观念,切实增强辨别是非、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加强理论武装,抓好理论学习,自觉地把握好政治上的底线、思想道德上的底线和法律纪律上的底线,理直气壮讲大道理、讲责任、讲奉献。运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的纪纪观念,让职工充分认识当石油职工既有艰辛风险,也有温暖快乐,既有奉献,也有光荣,同时要大力宣扬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
2.3 强力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由于基层单位是一线工作单位。因此要不断强化政工以及业务干部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领导责任,积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并坚持长期贯彻执行,不断强化学习效果,切实把思想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齐抓共管,建立和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预防机制,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4 注重实效积极创新,全面激发工作热情。一是创新工作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的突破。必须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倡导创造性思维,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工作实际,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2.5 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全面落实从优善待职工措施。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倾听基层职工的意见,了解职工的心声,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及时做到解决好职工的思想问题。二是结合实际问题解决好职工实际困难,严格落实各项从优善待职工措施。
2.6 加强培训夯实基础,严格打造政工队伍。认真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的学习培训,定期组织政工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交流、参观,拓宽政工干部的视野,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使政工干部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理论水平,具备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对发生的个别重点问题,要认真解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析研究。通过研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7 齐抓共管增强联动,同策同力促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工一个部门的“独角戏”,必须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篇9
一、培养企业精神,增强凝聚力。
“人心齐,泰山移”。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 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文化的附加值。国为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从而也就不会有组织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协作与团队精神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它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感情紧密度、企业的团队精神、向心力等。任何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企业,都会建立一种感情投资机制。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同样,企业管理人员也会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整修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于某一方面,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面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荣誉融为一体。
二、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即构成了企业在公众 中的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吸引比同行更多的投资、人才和资源。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企业形象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中,企业内在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因而,我们坚持着力塑造企业良好的行为文化,使员工的举止中自然透出企业的文化底蕴,努力把“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贯穿于实践中,坚持做到三抓:
1、抓领导,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的人格化。企业领导者的价值取向和一言一行对行为文化的形成有导向性作用。
2、抓员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员工队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是行为文化的主体。员工队伍抓好了,员工在企业精神价值观的引导下,就能够形成一种符合企业改革和发展大局需要,与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人利益相协调统一的行为规范。
3、抓载体,把文明之风引向深入。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传达企业精神,灌输经营理念,塑造企业形象,沟通员工思想,培养团队力量是把企业文明之风引向深入的有效途径。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构建企业文化框架结构中,要重
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大多数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远景目标,充分反映出员工发自内心的愿望和要求,与企业的规划发展草图相适应,同时兼顾社会需求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最终建立起适合企业特色又具有社会意义的企业理念内容。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10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当前,面对铁路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笔者认为:
一、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用人机制上的变化。随着铁路企业的改革发展,在用人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推行了“一岗多责”、交叉任职等制度。目前,基层党支部书记有的是基层站队党政一肩挑;有的是兼职,既负责支部工作、工会工作,又主管生产和后勤等工作。与以前的专职支部书记相比,任务增加了,工作担子加重了,如何协调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使党政工团各项工作都齐头并进,是基层支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2、当前面临的形势。随着铁路建步伐的加快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高速重载是当前铁路运输的大趋势,要求基层站队人员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工作任务的加大,怎样更好的发挥基层支部在铁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政治保证,是当前基层支部急待解决的。
二、正视基层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支部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基层支部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找准自己的定位。一要正确处理好与
行政的关系。基层党支部的工作主要服务于安全生产,必须支持、配合行政开展工作,与车辆检修生产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工作才能有针对性,才能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否则,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就像两个道上跑的车,找不到发力点,基层党支部作用的发挥就无从谈起。二要正确认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为中心开展工作的关系。所谓“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工作”,不是降低了基层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而恰恰是摆正了位置。并不是说支部工作要依附和局限于安全生产,而是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引导和调动广大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层站队的凝聚力,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三要正确认识参与本单位重要问题的决策与行政直接决策的关系。基层党支部参与本单位生产经营重要问题的决策,不是参与生产经营具体问题的决策,更不是直接指挥生产经营,而是参与本单位带有方向性、全局性重要问题的决策,不是代替行政决策重要问题,而是对需要决策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基层党支部要切实增强参与意识,熟悉本单位生产经营工作,不断改进参与方式,提高参与水平,使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措施及办法
(一)提高支部书记的素质。在基层支部工作中,支部书记起着主导作用。基层支部书记要具备以下素质:
1、要熟练掌握党务知识,具备较高的党性修养,能够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认识、看待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好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成绩。
2、要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当前基层站队支部书记基本都是兼职,各项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很大。所以支部书记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要有牺牲奉献精神,才能把工作做好。
3、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敢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针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稳定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新路子。要弘扬正气,树立新风,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思想意识引导职工、激励职工,从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4、要具有亲和力。作为支部书记要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班组与一线员工沟通交流,解决员工思想上的问题。要善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化解各种矛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党支部的战斗力如何,关键在于支部班子。支部一班人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纪律观念、作风如何,对广大员工的情绪和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支部班子必须作风正派,求真务实,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在工作中,要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紧紧围绕本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实际,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集体,成为各项工作的坚强政治核心。支部每个成员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带动党员及广大员工为实现本单位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加强党小组建设。党小组是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支部的各项工作胜利完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优化小组配置,本着利于党员管理,利于开展各项活动,利于促进安全输油生产的原则,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合理划分党小组;把思想素质好、作风过硬、责任心强的党员充实到小组长的岗位上来。支部加强对党小组的领导,建立完善党小组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和当前工作目标,不断改进活动方式,更新活动内容,积极为党小组提供活动阵地,使党小组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支部的战斗力得到提升。
(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的发挥要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基层支部要从党员思想教育、技术业务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入手,强化党员先进性意识,使广大党员立足本职,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让员工群众切切实实感到党员的先进性。近年来,基层各站队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了 “党员先锋岗”、“党员承包班组”、“党员责任区”、“党员义务奉献区”、“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生日卡”等实践活动,增强了党员自我约束意识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意识,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找到了新的途径。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篇11
一、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目前,国有企业已形成了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渠道多种的监督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干部管理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监督意识淡薄。一是有的监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监督者怕伤感情,怕得罪领导,怕遭打击报复,往往不敢、不愿、不去监督;二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党内监督,只想行使权力,不想接受监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三是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时流于形式,参与度不高。
(二)监督主体发挥作用不够。目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看似已处在全方位的监督之中,既有党内监督,又有党外监督;既有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专门机关的监督,又有干部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既有上级、同级的监督,又有下级的监督。但监督主体之间大都自成一体,各行其是,在工作上的联系协同不够,未能形成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影响了监督网络整体合力的发挥。
(三)监督工作存在局限性。干部管理监督的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它包括政治上的坚定不移、作风上的清正廉洁、执纪上的一以贯之等,监督范围除了“八小时内”的工作圈,还有“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实际上,干部管理监督还存在“真空地带”。例如对于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裸官”的管理监督问题。近年来,一些“裸官”将以权谋私、疯狂敛收的钱财,非法转移出境,供妻儿在国(境)外高额消费,同时,自身没有情感约束,容易出现色情腐败行为。
二、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问题与难点,我们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着眼于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大监督氛围。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对干部管理监督意识不强的现象,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微信、报刊期刊、内外网站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和文件制度,宣传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全公司关心、支持和重视干部监督工作的良好风尚。二要教育干部监督者,树立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工作理念,克服监督工作就是“唱黑脸”的心理障碍,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强化学习,提高干部的认知水平和监督者的专业水平。教育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廉洁从业要求,带头反对“四风”,践行“三严三实”,强化规矩意识和红线意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干部监督者做到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搞通融,在执行纪律上不讲条件,对违反党的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和作风不正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出了问题的干部不包庇袒护。四是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干部管理监督工作。通过增设举报电话信箱、信访举报等,组织群众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民主推荐考察等活动,提高参与度,扩大知晓率,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二)发挥监督合力,确保干部监督齐抓共管。一是发挥党内监督的制约功能,规范干部的决策行为。要进一步提高干部监督机制与权力运行机制的匹配度,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确保干部监督和权力运作、重大决策同步并进,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重点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因私出国(境)审批等规定,落实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二是发挥社会监督的震慑功能,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举报热线、监督邮箱的作用,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大厂务党务公开力度,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群众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发挥大监督联席会的作用,坚持讲党性、讲原则,不怕得罪人,勇于批评和制止干部队伍中的不良傾向,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营造敢于坚持党性原则的良好氛围。
(三)把握关键环节,确保干部监督不留盲区。一是坚持在事前警示教育上下功夫。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强化源头管理,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打招呼,及时预警,帮助干部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二是坚持在事中制度监督上下功夫。将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干部监督的重点,用制度的硬性要求对干部实行刚性监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促进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三是坚持在事后问题查处上下功夫。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迁就,对违纪、违法、违规的必须从严从快处理,达到查处一个案件,健全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四是教育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净化生活圈,纯洁社交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推荐阅读: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12-14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06-17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06-30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09-21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08-27
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卷烟市场的专卖管理12-08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05-31
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10-20
浅谈新形势下创新人大工作的思路与对策12-16
浅谈新形势下的卷烟品牌培育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