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2024-06-06

典当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共7篇)

典当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篇1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房地产典当行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活跃程度较以往也大大增强。要想确保房地产典当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就应当充分重视房地产典当存在的风险因素, 并采取相应办法以有效避免风险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典当存在的主要风险, 进而提出了房地产典当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以期为房地产典当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典当,风险,防范

一、房地产典当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 绝当风险

在房地产典当面临的所有风险当中, 绝当风险是风险性最大且造成的损失破坏程度最严重的经营风险。所谓绝当风险, 是指客户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造成违约, 使得房地产成为绝当[1]。绝当情况下, 一些房地产难以有效变现, 占用典当行大量的资金, 使得典当行既无法实现资本运转, 以扩大业务量, 同时也因变现过程难度较大, 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绝当风险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因此, 需要典当行充分重视并有效避免其发生, 保证典当行资金的安全性。

(二)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客户道德素质问题, 利用虚假信息进行典当, 典当行无法掌握客户的实际有效信息, 造成相应的风险产生。比如, 一些客户通过伪造房产证, 利用虚假的房产信息进行典当, 在获得资金后即消失。典当行无法追回损失的资金,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完成施工后获得销售许可, 并依此为凭证进行房地产典当。获得典当资金后, 又将典当的房产低价售出。这样一来, 几方利益交织在一起, 造成典当行的巨大风险。2012年7月青岛晚报, 青岛市一典当公司“男子找俩人装妈和妻去典当行诈骗22万判四年”, 请大家加强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三) 法规风险

当前存在的法规风险, 主要体现在《典当管理办法》和《合同法》、《担保法》以及《物权法》之间的冲突上[2]。当房地产典当出现相应的法律问题时, 法院往往优先依据其他法律进行判决, 而不会把典当相关的管理办法优先考虑到判决和决定当中。比如, 如果企业在进行房地产典当时, 出现破产情况, 其名下的财产包括房产将优先用于税务和债款的偿还, 造成典当行的被动地位。同时, 出典人利用房产证进行典当, 其扶养的家属生活必需居住房屋将不允许用于抵债, 导致典当行在房产变现上的巨大困难。

(四)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 是指典当行内部人员在进行房地产典当操作时, 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 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 导致典当行面临巨大风险。比如, 在对出典人的身份和信誉以及典当房产的使用和收益情况等信息进行核实时, 没有落实到位, 存在较大的绝当风险和道德风险。同时, 对于房地产的估价不准, 或房地产证件没有登记相关信息, 造成操作上的失误, 从而引发巨大风险。操作风险的出现, 除监管制度不力外,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五) 其他风险

除上述的风险之外, 房地产典当还面临着如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房产受损或损毁的风险。由于诸多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往往具备较强的突发性和不可控, 对于房地产典当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典当的房产如受到损坏或损毁, 对于房产的价值形成极大的削减。如对其进行维修和修复, 则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对于典当行形成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巨大。

二、房地产典当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 加强典当风险防控

加强典当风险防控, 需要在典当操作过程中, 对出典人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并进行有效评估。比如, 出典人的房产质量和房产价值, 以及其个人的信誉状况, 资金的主要用途和还款来源等信息, 应当进行全面掌握, 并根据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以确保对客户信息的准确把握。对于存在还款逾期的客户, 进行有效追踪。询问客户当前的财务现状, 以及未及时还款的主要原因, 要求其尽快还款[3]。

(二) 使客户多元化, 分散典当风险

为有效避免大业务造成的巨大风险, 应当实现客户多元化, 并分散典当风险。多元化的客户能够避免单一类客户造成的巨大风险, 能够确保在个别客户存在经济危机或道德风险时, 典当行能够抵御相应的风险。多元化的客户需要在大量稳健型项目的基础上, 突出优质项目的优势, 在确保典当行安全性的基础上, 进行业务的有效开发, 实现典当行的不断发展。同时, 可对典当房产进行投保, 以转移风险, 提高安全性[4]。

(三) 呼吁国家相关法规的健全

当前典当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造成典当业在发展运行时的巨大阻碍, 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法规风险。应呼吁国家对典当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和完善, 通过明确相关权利和责任, 以减少典当行与其他利益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健全的法律法规不仅能够保证金融行业的良好秩序, 还能为房地产市场和典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典当业有了明确且具体的法律依据, 也就能够实现其发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 加强典当内部管理

加强典当内部管理, 规范典当的操作过程和责任制度, 能够有效消除典当业中的操作风险。典当行应当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 对于业务操作过程进行严格规范, 确保工作人员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 并能拥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水平和职业修养[5]。在对出典人的身份验证和信誉审核上, 以及典当房产的价值评估上, 都应做到严格规范, 确保信息准确, 有效避免操作风险情况的发生。要建立有效落实制度的长效机制, 强化管理责任, 制度分解到岗, 责任到人, 建立责任定性、考核定量的管理考评制度, 建立合适的风险控制的奖惩制度, 对各类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决不姑息迁就。可以参照银行的风险控制办法, 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法, 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 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

(五) 尝试出典人对出典房产投保

面对房地产可能遭受的火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和不可抗力造成的巨大风险, 典当行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有效转移风险, 确保典当行的安全。典当行可有效利用保险这一良好的风险转移方式, 通过尝试出典人对出典房产投保的形式, 将自然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出典房产面临的受损或损毁的风险拥有保险承担, 能够有效分散风险, 大大降低典当行的风险度, 确保典当行的运营安全。

三、结语

随着房地产典当业务的不断发展, 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的不断变化, 房地产典当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风险主要包括绝当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和法规风险, 此外, 还包括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各种自然风险。只有保证房地产典当的安全, 才能有效保证整体典当业的安全, 充分发挥其作为金融业重要的补充和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显洋.论典当行的经营范围[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06) .

[2]王刚, 李佳芮.我国典当业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与政策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5 (01) .

[3]何百炼.从服务民生的高度重新认识房地产典当公证[J].法制与社会.2011 (11) .

[4]王福明.我国房地产典当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8 (03) .

[5]陈鹏飞.浅析典当业务风险管理与规避[J].财经界 (学术版) .2014 (19) .

典当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篇2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逐步深入,典当业务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业务中隐含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关注。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典当业务规范体系,严格按照《典当管理办法》进行操作,防范业务经营中的风险,使典当行的业务操作不再具有人为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保证典当业务整体运行能够始终如一地顺利进行,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

一、要防止资金集中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为防范业务风险促进典当业务健康发展,典当监管机构加强典当业务管理的各项措施陆续出台,各典当行对业务的管理也日益严格。在典当经营的业务中,房地产抵押典当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抵押房地产所占用的实有资金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因此房地产典当的业务做好了会成为典当行很重要的一个利润增长点。一般来讲,典当行发放贷款,就像商场销售商品一样,是其基本业务。按市场经营原则分析,发放的典当贷款越多,利润就越大,效益就越好,发展也就越快。而现实并非如此,如果做不好,可能就会造成典当行资金的亏损,形成不良资产,甚至会造成典当行的倒闭。可以说,房地产抵押业务做得好坏关系到典当行的成败。因此,房地产典当业务要本着“资金分散,客户众多”的原则,要以典当住宅民房为主,以量取胜。我们近几年在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少,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以下案例,可以看出如果资金集中投放某一具体项目,往往会产生潜在资金损失风险。

2005年7月,我省一大型酒店向我公司借款,用于该酒店购置设备及开业营运资金,借款期限为三个月。同时该酒店与我公司签订了抵押协议,抵押协议约定该酒店以其一、二层楼房产及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并进行了产权抵押登记和强制执行公证。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届满后,该酒店未依约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我公司因多次向该酒店催款未果,遂向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请求强制执行该公司抵押财产,后在省高院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该项目还款难,客观上确实有因政策、市场、管理等原因导致资金不到位,资金缺口大,项目不能如期投入正常营运的问题,而主观上也反映出典当人员对项目前期调查了解不细,只考虑到该项目产权比较清晰,没有产权纠纷,但未看到该项目存在着投资过大,资金严重不足,致使该项目正常运转盈利水平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根本就没有能力一次性赎当,同时对绝当后处置抵押资产的风险认识不足。虽然我们与当事人对于综合费收取有约定,也没有违背《典当管理办法》的规定,但因为《办法》是部门规章,在处理典当行抵押财产纠纷的案件中,一般法院都会按照法律优先的原则,认为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效力,所约定的息费率收取过高,违背《民法通则》公平、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而不支持典当行在绝当后按约定收取息费的诉讼请求。另外当事人与管辖地法院的人脉关系都会对案件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进入诉讼程序后,典当行应收未收的大额息费无法收回,资金不能正常周转,必然使典当行陷入进退维谷的艰难困境。而且对项目的主要风险和第二还款来源缺少分析能力,对项目的财务效益评估和不确定性分析没有提出可靠方案,项目的资金风险过度集中等问题都没有在项目调查评估阶段很好地体现。

二、要注重防范信用风险

要实现典当业务低风险、快增长、高效益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营造稳健、风险可控的风险文化氛围。对抵押人资信调查也是典当行防范业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传统典当行的经营理念是“认物不认人”,随着客户群体和传统当物的变化,加上目前有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墨守“认物不认人”的规矩易给典当行造成损失,尤其是房地产抵押业务增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现在典当业务操作不仅要看它的产权是否明晰,变现能力如何,而且要看物的主人——当户的资信情况,借贷资金的用途和还款来源是否可靠,尽量减少因诉讼造成的时间、人力和资金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规避典当行的风险。所以我们做业务第一要看当户的信誉,第二要看经营情况,第三才是看物。办理房地产典当业务时要在严格审查产权的基础上,还须严格审查借款企业或个人的融资动向与“背景”,以防陷入“预谋争议”的漩涡和法律范围外的风险。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借款人的第二还款来源,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因此一般来讲最好以两处住房同时办理抵押。如果不考虑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和第二还款来源,一旦大额典当周期拉长,必然会“挤压”出各种形式的风险。

三、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的措施 一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一个好的典当行必须要有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对一定规模的项目要实现风险事项集体决策审议,避免暗箱操作和简单决策带来的风险;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细化业务流程,对业务操作程序进行统一明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是加强对典当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由于客户经理办理业务直接面对客户,处理方式没有绝对的统一标准,容易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道德风险,因此要建立与客户谈判双人或项目组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四是当期较长的大额典当业务要加大监管与催讨力度,大额典当业务典当费用成本高,越长越有风险。一旦长期拖欠典当费用,即使本金在协商时无风险收回,也是典当行在典当费用上大作让步,如此案例已司空见惯。所以,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当期应作为发现风险与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表现及其防范 篇3

(一) 财务风险定义

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一种导致企业收支不确定的可能性,对财务风险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日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外界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2.财务风险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即指企业到期偿还债务能力的不稳定性。

(二)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表现

财务风险是每个上市公司都面临的风险,然而不同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却各有各样,主要有表现形式如下:

1.到期无法偿还债务

2.现金管理不确定性加剧

3.投资风险加大

4. 对市场认知的局限性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角度

1.筹资角度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主要的筹资方式有二:股权筹资与债券筹资。

股权筹资,资金来源稳定、数目大,且不用到期还本付息,但资金成本高;

债权筹资,资金成本虽低,资金成本虽低,但大量的债务筹资会影响企业的在筹资能力。两者都是利害双行的筹资方式,企业在对筹资方式及比例安排不合理时便会增大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2.投资角度分析

良好的投资决策回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企业的投资有可以简略分成两个部分:主营投资、闲置资金投资。

主营投资多数是投资到一些实体经营或具体项目中,这部分投资的风险虽不是一层不变的,但相对于闲置资金投资的风险来说已经是较低的了,在这部分投资中,只要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分析便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闲置资金投资,这部分投资的风险是投资风险中较大的,因为这部分投资通常是投资于一些投机领域。以股市为例,在股市中闲置资金通常用来炒短线,然而股市的变化可谓是瞬息万变,变化快、变化大,因此闲置资金投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角度分析

未雨绸缪一直都是中国祖辈信奉的原则,而对于当今的上市公司而言,未雨绸缪亦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管理上。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便是这未雨前的绸缪,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提前辨识风险,在风险来临之前帮助企业做好打算,进而帮助企业在风险来临时更好的度过,而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的企业却只能在风险来临后后知后觉,只等挨打。

4.管理层对市场认知角度分析

市场经济是当下的主流,公司是市场中的公司,管理更是市场中的管理,因此,管理层对市场的合理认知是十分必要的。公司管理层对市场认知的不客观、不全面就会使管理层高估或低估市场形势对公司本身的影响,会影响到公司在市场产品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再者管理层对市场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层对风险的对待意识,如果错估市场便有可能造成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进而给公司带来不可预见的损失。

5.企业对外风险连带角度分析

在金融产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了“银企”等关系网中,为了获得更好的资信保证,企业联保则成了当下的“宠儿”,但随之而来的对担保企业的连带风险又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连带风险是被担保企业到期无法如约履行义务是担保企业替位履行的可能性,这对于担保企业无疑是一种不可预料的损失,因此,在企业联保的大潮中,上市公司应谨慎参与,否则,一个意外状况便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外部环境角度

1.宏观政策角度

上市公司是面对广大民众的,是可以自由买卖其股票债券的,国家为了社会稳定或鼓励某些行业发展必然会制定更多的政策去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而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

2. 市场利率变动角度

市场利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率等,进而对企业产生跟进一步的影响。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优化资本结构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但是企业自身良好发展的前提,更是吸引投资的起码资本。合理的资本结构就要控制资产负债率,负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少则不足,多则过之,要恰到好处,但不同企业的“好处”也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充分了解自身企业的特点,从而对症下药,制定最适合企业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谨慎投资

投资有风险,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投资所带来的收益,更要考虑因投资所要承受的必要风险,最终根据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对收益的预期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切忌片面追求收益最大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不可承受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环境、帮助企业提早发现辨识财务风险,同时帮助管理者找到更好、更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在风险到来时可以实施有效手段帮助企业化解财务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责任中心、分解责任预算、加强决策管理、搞好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开展业绩评价等方式建立健全财务风向管理机制,降低自身的财务风险。

(四)加强管理层对市场认知程度

管理层是一个企业的领头羊,更也是一个企业的风向标,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同样一个企业管理层对市场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因而对企业来说极有必要加强其管理层对市场的认知,可以通过管理层培训等方式达到此目标,从而使管理层更好的预估市场、更好的适应市场,进而实现降低财务风险的可能。

(五)谨慎联保

在企业联保盛行的今天,上市公司想要不参与企业联保那是不太现实的,然而企业联保中却存在这这样那样可见的不可见的财务风险,因而,企业在参与联保的过程中给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一定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确保自身利益受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进而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应降低。

参考文献:

[1]邵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衡量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12.11.14.

[2]经济参考报,《超1/4上市公司财务有风险》,2013.05.17.

[3]罗美娟.《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及防制》,2010.04.09.

典当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篇4

一、山西省动产典当业务发展滞后

目前, 山西省共有103家典当行, 所有典当行都可以开展动产质押和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 61.17%的典当行可以开展动产和财产权利质押、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1但是, 实际运作中动产质押业务发展有限。

数据来源:山西省商务厅

一是从典当总额看, 房地产抵押典当为典当行的主要业务。截至2009年6月末, 房地产抵押典当发生额6.70亿元, 占典当总额的50.65%;动产质押典当占总额的25.04%, 财产权利质押典当占总额的24.31%。二是从利息及综合服务费收入看, 房地产抵押典当收益较高, 占61.15%的绝对比重, 且高于其典当总额占比。财产权利质押典当占比低于其典当总额占比8.85个百分点, 收益相对较低。三是从典当行业务种类看, 单一业务占比较高。部分地市典当行业务较为单一和集中, 如辖内朔州市典当行全部只开展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这种业务主要集中于房地产抵押典当的现实, 使典当行自身业务同质化, 而且与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趋同, 未能很好地体现行业特色, 突出行业优势, 不利于其经营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典当业务品种以房地产抵押典当为主, 抗风险能力弱。从2008年9月开始, 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适度宽松, 使得典当行在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上, 与商业银行相比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而且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 其市场风险也在加大。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 典当行必须加大其他业务品种的开发, 特别是做大做强动产质押典当业务,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动产质押典当操作模式、操作程序和风险控制

动产质押典当是指企业将动产 (包括汽车、商品、原材料等) 存放在典当行指定或认可的仓库作为质押物, 质押物在典当行的监控下流动, 企业据此向典当行申请贷款。质押物的品种灵活多样, 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均可以作为质押物。

(一) 操作模式

根据典当行是否直接占有贷款企业动产分为两种模式:

1. 直接模式, 即典当行直接占有质押动产模式。

贷款企业将质押动产存入典当行仓库, 以动产为当物典当借款。典当行以质押动产的最低库存量为限, 直接控制动产的进出。

2. 间接模式, 即典当行间接占有质押动产模式。

典当行、经销商和仓储公司签署三方协议, 约定由第三方也就是仓储公司对质押动产进行第三方监管, 仓储公司对动产的最低库存量进行控制, 并定期向典当行报送当物状况表。

在直接模式中, 整个借贷过程只涉及典当行和经销商, 与仓储公司没有直接关系, 典当行是动产仓储公司的客户, 动产仓储公司为其提供仓储服务;而在间接模式中, 仓储公司以第三方监管人的身份介入到典当业务中。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直接模式安全性高, 若绝当, 处理质押物比较方便;但由于直接管理库存和出入库事务, 典当行需派专人对当物进行管理, 且实际占有质押动产也不符合商贸流通企业的交易规则。间接模式操作简便, 省时省力, 但由于将当物的管理交给了第三方, 因此在当物监管方面存在着风险, 经销商若在多家典当行借款, 而当物又存放在同一仓库时, 典当行则难以核实其当物是否存在重复质押问题。

(二) 操作程序

1. 直接模式操作程序。

(1) 收当。一是进行资格审核:借款人向典当行提交企业的基本资料, 典当行业务人员对借款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 并结合借款人提供的拟质押动产清单, 报审贷委员会审批。二是收取当物:借款人将质押动产全部拨入典当行指定仓库。三是双方签订协议:典当行与借款人签订《当票》、《典当借款合同》、《典当质押合同》和《绝当物品处置合同》, 当期不超过1个月。最后由典当行向借款人发放当金。 (2) 续当。当期届满后, 若借款人要求续当, 典当行则需重新评估质押物的价值, 并根据质押物价值决定是否给予续当或要求借款人归还部分借款。 (3) 赎当。借款人将当金全部归还后, 典当行将质押动产归还借款人。

2. 间接模式操作程序。

(1) 收当。一是进行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与直接模式基本相同。二是收取当物:借款人提交由市场出具的其在市场的库存清单给典当行, 典当行派业务人员到货场对借款人库存的动产进行盘点, 核对库位号、品种、产地、规格、数量、重量等, 核对无误后在库存单上签字确认;同时动产市场向典当行提供《库存确认书》, 以确认借款人库存动产的数量和评估价值。三是双方签订协议:典当行与借款人签订《当票》、《典当借款合同》和《典当质押合同》, 同时典当行与客户及动产市场三方签订《监管协议》和《绝当物品处置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 并进入市场储运系统对借款人质押动产的最低提货数量进行锁定。最后由典当行向借款人发放当金。 (2) 续当。与直接模式基本相同。 (3) 赎当。借款人归还全部当金, 典当行通知市场对借款人的提货数量进行解锁, 若借款人只归还部分当金, 典当行则应修改客户的最低提货数量。

(三) 风险控制

典当行须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动产质押典当风险, 以保证在动产质押典当业务安全的前提下获得相应的收益。

1. 派驻专人管理质押物。

由于动产价格波动频繁, 若出现动产价格下跌, 一方面折当率的上升可能给典当行带来风险;另一方面, 借款人积压的动产可能会出现滞销或亏损, 并造成借款人因利益驱动而私自处置质押物。对此, 典当行应派专职人员驻守仓储公司, 这样既可以掌握动产价格的波动情况, 又可以对质押物进行严格的监控。

2. 严格对质押货物的仓储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 虽然典当行、经销商和仓储公司三方签订了协议, 仓储公司负责对当物进行监管并定期向典当行提交质押物状况报告, 但由于仓库管理的费用是由经销商支付的, 加上经销商与仓储公司关系密切, 仓储公司工作人员可能会放松对经销商的监管要求。此外, 仓储公司货物进出频繁, 也可能会忽视对当物最低库存量的控制。因此, 必须加强对质押物的仓储管理:一是对仓储公司进行准入管理, 选择资信和管理水平较高、与典当行合作紧密的仓储公司作为合作方, 同时要求借款人将质押物移至指定仓库进行管理, 以防范道德风险;二是典当行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现场监督, 不能仅依据第三方的监管报告, 致使出现当物大量出库后的信息滞后现象。

三、结论

发展动产质押典当业务可以优化典当行的业务和收入结构。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典当行都适合发展动产质押典当业务:一是这类业务要求典当行所在地要有较大的、管理规范的仓储市场;二是开展这类业务需要的资金量较大, 因此典当行的资金实力要强;三是综合费率要低, 因为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率并不高, 无法承受过高的资金成本。

摘要:当前典当业务品种以房地产抵押典当为主, 抗风险能力弱, 因此有必要改变单一业务结构现状, 多元化发展典当业务品种, 大力拓展动产质押业务。本文探讨了动产质押典当业务的操作模式、操作程序, 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典当行业,动产质押,风险防范

注释

典当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篇5

商务部为了更好对典当行业进行监管,保障典当行业平稳快速的发展所以对各商务主管部门下发通知。通知内容强调了典当行业的监管问题以及年审问题并加强典当行内部的制度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为促进典当业规范经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便利行业日常监管,保障典当业安全平稳可持续发展,根据《典当管理办法》(商务部、公安部令2005年第8号)及商务部有关监督核查和年审等规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典当业监管责任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典当行业经营的特殊性,按照《典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切实加强行业日常监管工作。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细化本地区典当行业监督核查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本地典当监管机制和组织网络,按监管职责落实分管领导和岗位人员;并定期对辖区内典当监管人员进行监管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开展监管经验交流,提高监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监管能力,确保监管工作不因机构调整和岗位变动而缺位,真正把典当行业管理工作做到精心组织,严格把关,落实环节,监管到位。

二、加强监督核查和年审工作。监督核查和年审是典当业监管的重要工作,也是强制违法违规典当行退出的重要手段。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典当业监督核查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商办建函[2007]34号)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典当行年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办建函[2008]20号)要求,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将年审工作与日常监管、规范核查、调查研究和指导服务结合,实行动态监管和全过程监督。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就年审的范围、审查重点和方法步骤进行细致部署,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对典当企业实际注资、出资人及出资情况、持续资本情况、经营地址变更、财务状况、组织机构及内部管理、统一当票使用情况、遵守法律法规及《典当管理办法》等情况逐一核实。指定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要针对典当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等全部资料、典当行资金来源及货币资金管理情况(典当业务涉及大额现金支取时要符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管理办法》等规定)等进行实地审计,审计报告要针对商办建函[2008]20号文第二项七条重点核查事项逐一形成审计结论。

三、定期报送行业核查和年审报告。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组织辖区内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商办建函[2007]34号文要求,明晰经营指标内涵,督促企业按时报送,及时审核汇总信息,按时形成分析报告。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分别在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和每年4月12日前,将本地区典当业季度情况分析核查报告和年审报告正式报送商务部。年审报告应包括年审的组织领导、工作程序及做法,当地典当企业参加年审情况及年审结论,本地典当业经营情况、核查和年审发现的主要问题,违规情况及违规企业,整改措施及效果,政策建议及年审规定的附表等。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审阅本地区典当业季度分析核查报告和年审报告,了解辖区典当业经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整改措施,真正将信息核查作为依法行政,提高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

四、及时查处违规典当行为。针对各地核查和年审中发现的违规企业和违规行为以及寄售、寄卖等机构非法经营典当业务等,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及时查处;发现超过规定限额或跨区域获取商业银行贷款、贷款资金挪用等情况及时向当地银行监管部门通报情况;对于未通过年审且连续两次整改不合格的典当企业,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及时公告,并会同工商部门按年审规定要求,收回《典当经营许可证》,并公告撤销其典当经营资格,责令其退出

典当行业。重大事件和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五、统筹规划典当行业发展。各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综合分析本地经济形势、典当业现状及融资需求等因素,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编制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典当业发展规划,确定本地区典当行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布局原则及政策措施;结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08年批准新增典当行工作安排的通知》(商办建函[2008]61号)要求,按照规范操作、公开透明、明确职责、从严把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新增典当行工作方案,落实组织领导、办事机构、工作原则、受理、推荐及公示程序等。各地发展规划以及新增工作方案应于每年2月底前报商务部。

六、完善典当公司制度建设。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典当企业依据《公司法》和《典当管理办法》,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和风险管理机制,增加典当制度和业务规则的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和监督,保证规章及制度贯彻落实的执行力度;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及时对新增典当企业进行行业准入教育,责其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强化经营者诚信守法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遵守经营规则,严格操作程序,保证新入行企业高起点,规范化运营。

七、推动典当行业自律。鼓励典当行业协会推动和促进行业自律,通过发布典当业防范经营和社会风险相关指引,推进典当企业修炼内功,科学操作,合规经营,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推动典当业适应宏观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业务结构,确立现代经营理念和品牌意识,在全行业开展公司治理和规范经营评价与监督活动,建立典当系统违规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引导社会舆论正面宣传典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典型事例,为典当业健康发展,更好地贡献于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此通知

与离岸公司交易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离岸公司;风险;防范

1.离岸公司的概念及特点

近年来,“离岸公司”(OffshoreCompany)的字眼频繁出现,伴随着“离岸公司”的发展,英属维尔京群岛(BritishVirginIslands,BVI)、开曼群岛(CaymanIslands)、百慕大群岛(BermudaIslands)、库克群岛(CookIslands)、巴拿马(Panama)、萨摩亚(Samoa)、毛里求斯(Mauritius)等原本鲜为人知的岛国和地区被引起关注,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投资领域中的重要角色。

1.1离岸公司的概念

由于离岸公司是离岸法域发展经济的需求、国际投资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和各国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需求相结合的利益综合体,因此其必然成为各国争论的焦点。所以在对离岸公司概念的界定上也存在诸多争议。

对离岸公司的概念界定有以下观点:(1)离岸公司是指投资者在其住所地以外即国外注册成立的公司。(2)离岸公司是指投资者在特定的离岸法域内注册成立的所有公司。在这个定义中,它并没有限定公司投资者是否具有当地的身份,也没有限定公司的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以上几种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离岸公司是指非具有当地居民身份的投资者在离岸法域内依据该区域的专门的离岸公司法规范而设立的,其经营地在离岸法域以外的其他地方的公司。

1.2离岸公司的特点

离岸公司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减免税务负担、无外汇管制三大特点:

1.2.1离岸公司的保密性

在海外某些国家注册公司,不一定必须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为了吸引外国企业前来注册,不少大洋岛国规定,海外离岸公司的股东身份、董事名册、股权比例、收益状况等资料高度保密并受法律保护,公众人士不能查阅,只有合法取得对离岸公司进口监管资格的信托管理公司才可以查阅公司的背景资料,同时,法律禁止信托管理公司对外任意泄露有关材料。这样一来,如果公司在经营期间出现与投资者的法律纠纷,往往可以逃避某些责任。

1.2.2离案公司能够减免税务负担

有离岸法区均不同程度地规定了离岸公司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免交当地税或以极低的税率(如1%)交纳,有的甚至免交遗产税,公司只需要每年支付当地政府一项固定的费用。还可利用离案公司妥善安排税务,合理合法避税。

1.2.3离岸公司无外汇管制

众所周知,由于外汇制度、赴海外上市制度非常严格,同时还存在许多人为因素,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国际融资。与其等待旷日持久的资格审查和批准,不如注册一家海外离岸公司,以该公司的名义进行海外融资及上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与离岸公司交易风险的来源

理论上看,离岸公司的所有活动都受到离岸中心有关法律的规制以及离岸中心当局的监管。但在监管实践中,离岸公司法律框架非常宽松,对离岸公司在境外开展的经营活动基本没有任何限制。

基于离岸公司的特殊性利用离岸公司进行欺诈,规避责任追究等风险便自然而生,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离岸公司严格的保密制度,难以知悉公司的真实财务情况。根据离岸法域的特殊规定,社会公众和机构难以得知离岸公司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难以得知该公司内部及与其他公司之间的资产和人事关系,难以得知资金调度情况。由于离岸注册地信息不透明,风险突出表现为虚增资产和虚增经营业绩。通过层层设立离岸公司制作虚假证明,比在需要信息公开的制度下制造假证明要容易得多。比如,通常情况下虚增经营业绩需要支付较高税收成本,但利用离岸公司的免税待遇,就可以实现低成本虚增经营业绩的目的。

第二,注册地对离岸公司宽松的管理制度,对其资信能力调查困难。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来说,离岸公司在制度管理上较为宽松。比如,在中国国内做一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要验资到位,而且可能按照不同行业注册资本也不一样,而作为离岸公司,注册资本没有验资要求,公司的经营规模可能远远大于公司本身所能承担的最大经济责任。在公司注册名称时,有些离岸中心在公司命名上没有任何限制,只要这个名称和之前已经注册的公司不相同,就完全可以注册。而且,因为注册地对离岸公司严格的保密制度,想从离岸公司的注册地全面获得离岸公司的资信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注册地当地政府也难以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

第三,离岸公司在制度管理上的特殊性,使得法律上对债权人保护的各项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公司法上对债权人的保护制度主要表现为:公司资本制度、公司设立的法律责任制度、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清算结束阶段债权人保护制度。但离岸公司注册程序简单,公司注册资料及文件高度保密及本身非经营实体等特点,导致在适用公司法相关制度时无法有效适用,使得离岸公司债权人在交易中面临较高风险,极容易被某些不法分子所利用。

3.与离岸公司交易风险防范的措施

3.1应尽可能要求离岸公司提供担保

离岸公司的风险之一便是责任追究困难,为了避免或防止这种离岸公司在出现责任时无法找到责任的承担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要求合作的离岸公司提供一定的担保,从而促使合作的离岸公司真心实意地履行合同。一旦风险发生,追究担保方的责任比直接要求离岸公司承担损失,更易于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中国信保海外追偿案例中,就成功通过对离岸公司担保方的追偿,最终帮助出口企业全额收回欠款。

3.2严格对其进行资信状况审查

如果从离岸公司的注册地难以获得全面或有价值的相关离岸公司资信情况时,可以从离岸公司实际控制人入手对该离岸公司情况进行调查。如从注册管理人处获取该离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通过调取实际控制人的资信报告,查清其实际控制人的背景材料,以往的经营状况和商业诚信情况,以及设立离岸公司的目的,从而较清楚的掌握该公司的资信情况。而且,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管理机构查询到一些离岸公司的有效信息。比如,对于开曼群岛上注册的离岸公司,可以从注册代理机构中查询到离岸公司主要负责人、成员、受益人和授权人的相关信息。甚至对于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通过当地的税务管理机构可以查询到对离岸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

3.3要求离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利用“揭开公司面纱”的法律制度,对离岸公司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追究其真正控制人的责任从理论上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措施,但出口企业在实践运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被揭开“面纱”者为离岸公司,最终的责任承担者也只能是离岸公司的实际投资人。由于离岸公司并不真正进行经营,只是作为资金的中转站,当成为责任承担者时,必须找到实际控制人,否则就算得以执行,其也不具有偿还能力。其次,最终承担责任的离岸公司的投资者要具有中国内地背景,以便判决后的顺利执行。若涉案离岸公司的投资者或控制人为外国法人或自然人时,无论是法院审理过程中的送达、取证期间,还是最后判决的承认和执行,都涉及到国际司法合作的问题,将面临重重法律障碍。最后,出口企业在主张离岸公司实际控制人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时,要积极运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科]

【参考文献】

[1]李荃.离岸公司国际规避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

[2]梅新育.打破黑洞——离岸金融中心及其对华投资问题探析[J].国际贸易,2004,(7).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行为与风险防范 篇7

企业为实现自身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通常采取并购融资的方式。而这样的并购融资行为不仅能够为公司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更能够使公司财务稳健。在金融资本与事业资本被打通的套利机制之下,公司将转向价值型取向的投资,更加合理、细致的分配资源。融资所需要的资金能否及时、足额的到位不仅关系着并购的结果,而且还影响着并购后企业的整合与发展。因此,在并购融资之前需要对融资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而研究融资的模式、分析风险以及如何选择融资模式对于公司并购融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的意义

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第一,可以有效的衡量各种模式构成的成本效用,在股权分置条件下有利于上市公司理性的选择并购融资模式。第二,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的研究能够预防经营风险,建立并购融资风险的防范体系,不仅加强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而且加强了融资领域的调控能力。第三,完善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预警体系,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公司财务做出预警,从而健全并购融资的预警制度,防止发生财务危机。

2 并购融资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

公司并购融资是一项以公司整体为资金融入对象的融资活动,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现状以及资金周转等情况,从公司未来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与多种渠道筹集公司生产、经营以及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公司并购融资作为公司的一种外部扩张的一种行为,并购融资需要内部和外部融资,来而实现并购款项的支付、改变内部股权、改变自身资本结构。因此公司并购融资前必须考虑到资金的来源、额度以及对于公司的发展等问题。

对于公司并购融资风险的防范理论有:第一,融资结构理论;第二,并购风险防范的方法论,即通过努力使风险频率和风险程度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通常包括防范措施与减轻措施。

3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的行为研究

并购融资环境的分析。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并购融资的方式上,公司的选择十分有限,我国的并购融资渠道少,并购融资的工具品种单一。低成本的融资理念、债券市场的发展缓慢、并购融资起步较晚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公司并购融资行为出现偏差。在股权分置解决之后,全流通的现象出现在中国股市,消除了股权分裂现象,改变了畸形的中国股市。

公司并购融资模式。对于公司并购融资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增资扩股。上市公司的中的大股东,在拥有经营权的情况之下,不仅要考虑公司本身的认购成本和一些小股东的认购意愿,而且还要考虑增资扩股的这种方式对其控制权、收益率、净增资产等财务指标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股权置换。股权置换作为公司合并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公司的并购活动中,并购方将自身的股票转换成现金支付给目标公司的股东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由买方来出资收购卖方的所有股权或者一部分股权,而卖方的股东在取得资金之后用现金认购买方的股权来增加所持股份,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资本集中而不需要额外的筹集资金;二是通过买方收购卖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资产,但是由卖方的股东来认购买方的增资股份,以此来达到集中资金的目的,

金融机构信贷模式。公司并购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就是金融机构信贷,这种贷款的方式与一般的商业贷款有所区别,因为这种方式需要并购方向相应的可能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提前做出申请,磋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贷款方式一般具有金额较大、偿债的时间较长、存在的风险较高等特点,需要双方长时间的商讨,因此提出融资要求必须在收购的初期。

卖方融资。并购双方在谈判时,会出现并购方推迟支付部分款项或者全部款项的情况,这是一种全新的有利于并购的支付方式,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某些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卖方又急于脱手等原因。这种融资方式需要并购方具有良好的经营模式和并购后的经营计划,有利于款项的分期付款,因此税负也是分期支付,从而使得税负延后,而且能够要求并购方支付更多的利息。第五,此外还有杠杆收购和利用信托资金。杠杆收购是并购方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大量的举债,还有的是发行高利率、高风险的债券来筹集收购所需要的资金,从而达到收购的目的,而所有的安全性都是以目标公司资产为担保。

公司并购融资行为原因分析。公司的自有资金通常是公司并购的内源融资,因为成本较低,手续简便;,贷款融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银行贷款虽然可以弥补公司内部融资资金的不足,但是银行的贷款期限较短;债券融资的限制。我国的债券市场起步晚,不够发达,融资的工具也比较单一,而一般的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也比较苛刻、程序复杂,现今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公司并购融资的需要。第四,权益性融资的限制,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上市公司大多使用定向增发新股的方式来进行筹集并购所需要的资金,但是限制条件过多,而且对于发行股票而言,需要通过的核准手续复杂繁琐。第五,公司的盲目性扩大,有些公司不择手段的来完成并购融资,对于并购融资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融资行为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公司自身的资金实力,盲目的扩大债务型融资,最终导致公司财务危机。

并购融资风险分析。在股权改革之前,法人股与流通股是两股分立的模式,增发的新股又受到种种限制,换股并购中的换股比例难以确定,使得股权型融资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困难。再加上企业本身的实力规模较小,如果采用债务型的并购融资模式,可能会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我国的投资银行以及相关的并购咨询机构尚处于初级阶段,并购融资过程中无法正确做出有效的风险评测以及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我国的并购融资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管体制以及措施,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行为也缺少相应的监控以及风险预警。

4 构建并购融资风险防范体系

第一,优化并购融资的结构,应根据企业的并购动机和企业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合理、科学的规划长期资金、短期资金的投入比例;第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公司在制定融资决策的時候,应该打开视野,做到内外兼顾,顺利推进企业的重组与整合;第三,充分发挥银行的桥梁作用,在大型的跨国并购业务中,投资银行应该是一个财务顾问的角色,主要是为并购方代理策划,参与并购合同的谈判工作,拟定并购条件,协助筹集资金。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做好公司并购融资所带来的风险工作,是公司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叙述了公司并购融资的模式,分析了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的原因,旨在构建一个适应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公司并购融资风险的防范体系,从而促进公司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机械工艺设计下一篇: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