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2024-09-25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共8篇)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篇1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文章标题: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高风险行业,自1951年诞生以来,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办社宗旨,在支农中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部分农村信用社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精神,选择“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实行县级联社统一法人。由于新体制刚开始运行,一些基层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出现了相对弱化的现象,试运行中暴露出会计管理上的不足。而会计管理上的漏洞,案件、事故时有发生,给信用社造成资金损失,带来不良影响。本文拟村信用社财务风险和防范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隐患

就目前而言、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不够高

1、认识存在偏差,风险意识淡薄。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已将发展代理保险、代理收费等为内容的中间业务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新的业务开展,一方面增大了业务工作量,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内控制度作保证,也没有从思想上树立起应有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有的麻痹大意,管理责任不到位,存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松懈。内控制度松弛,造成了财务会计核算有章不循,职责不明,没有严格规范化进行操作,业务处理随意性大。主要表现为自行串岗作业,自动变更帐务处理先后秩序,在原始凭证填写和记账时不按照规定进行书写、记载、以及错账冲正等方面都存一些问题。承担了中间业务必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一旦卷入民事纠纷的诉讼案件,势必形成了财务风险。

2、财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财务管理的需要。一些操作人员对内控制度不理解,在具体执行中忽视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削弱这些控制程序应有的作用。如在处理日常业务时不严格审核凭证,甚至受理了无效凭证。加之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财务业务需要通过微机处理,而微机操作员级别代号没有严格控制,出现记帐复核串岗作业,代号相互串用等情况。

3、财务人员流动性较大,新上的人员对专业技能不熟悉。有的信用社领导把财务部门当作培养业务人才,提高业务素质的基地,不少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财务人员相继被调到其它部门工作,又将未接受过财务教育教训,缺乏财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人员安排的财务岗位上。由于骨干人员调动频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接任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信用社业务。加之信用社存在着“师傅带徒弟”的知识传授方式,使得新财务人员对老财务人员形成一种盲目信任,使内控制度失效而增大了财务风险。

(二)内控制度本身不完善

1、内制度在设计上不科学、不完善。有的存在控制目标不明确,组织分工体系不明确,业务流程规定得不细,不便于贯彻执行。有的规章制度只是一些粗略的条文规定,不利于财务人员上岗操作,特别是在新业务的开展方面,内控制度建设目前未跟上,加之新制度在制定时很难考虑周全,有时甚至就没有相关制度来规范,使得一些新业务品种在试办过程中面临着较大风险。

2、原有内控制度不适新的应电算化管理。电算化的实施,会计业务处理上已基本脱离了原始的手工操作时代,在进行微机操作人员的监督方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统一规范的内控制度,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有效监督控制系统,如果有人一旦利用微机作案,势必造成事件时有发生。

3、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较多

一是有章不循,不按规定程序操作。有的信用社为追求完成上级规定的评比目标,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追逐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而弄虚作假。常用的手段是制造假凭证、做假帐、编制假报表,导致财务数据失真,使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规合法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是会计核算随意性大,有的信用社无视《商业银行法》等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为逃避上级信货规模监控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利用同会计类科目或过渡科目虚构业务,空转账务,透支、挪用资金搞帐外经营,使信用社的资产不真实。三是不相容职务不能相间职务没有得到有效分离。一方面是信用社人员编制少,人员分工不能有效细化;另一该分离的职务没有得到有效分离。如核算手续交接不清,凭证传递不按操作程序办理,进出凭证不换人复核,办理业务出现“一手清”现象,财务岗位长期不轮换,重要的个人岗位权利行没受到限制,时间长了难免不出问题。

四是账务混乱,核算差错频率高,总账明细账不符,以致达不到“六相符”的要求,造成金融案件多发。

五、未经上级授权随意修改计算机数据库文件和增加系统其它接口12全文查看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篇2

1.1 贷款操作的风险

1.1.1 大额贷款发放时逆程序操作

按照正常的贷款发放程序, 应该是贷款客户向信用社提出申请, 信贷人员贷前调查, 提交审贷委员会审批, 办理贷款手续, 其中, 对超过信用社审批权限的大额贷款还要报县联社审批。但是在实际执行中, 大额贷款客户往往先与县联社主任申请, 由县联社主任与信用社主任打招呼, 再由信用社主任指派信贷人员到现场调查。

1.1.2 到期贷款多次倒据

贷款到期后, 只要能够收清利息, 很多信用社都采取办理转贷或延期的方式, 有相当部分贷款特别是大额贷款到期后多次倒据, 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 使风险后移。

1.1.3 贷后管理不实

有的信用社疏于贷后管理, 特别是一些大额贷款发放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 贷款档案不全, 保管不善, 信贷员未按规定建立客户档案, 信贷人员岗位一轮换, 接任人员连借款户的基本情况、贷款的真实用途都难以及时掌握, 导致贷款管理出现“真空”。

1.1.4 贷款投向不准

在贷款投向的把握上存在随意性, 有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 以“流动资金周转”的名义掩盖贷款的实际用途, 对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或违反国家环保政策的项目发放固定资产贷款, 还有的发放跨乡、跨县贷款, 违背了农村信用社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经营方向。

1.1.5 放贷责任不清、追究不力

有些联社对放贷责任的有关规定未进行细化和落实, 执行标准不一, 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信用社主任或信贷人员调动频繁, 接任者“新官”不理旧账, 导致责任不清, 责任追究形同虚设。

1.2 柜台业务风险

目前, 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存款增量作为了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虽然调动了基层信用社职工吸收存款的积极性, 但也造成了不计成本、乱拉存款现象的发生。

在银企对账环节, 一些信用社不按期与开户企业进行对账, 或者只与来往频繁的客户对账、只与存款客户对账等等, 存在着明显的风险隐患。在银企对账单上, 只有客户印鉴而没有信用社对账人员的签字, 一旦出现问题也很难进行责任认定。

在计算机密码管理上, 密码不登记封存, 密码更换有规律, 应该由多人管理的分级密码由一人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人员相互顶岗现象多, 而且不及时授权, 有时出现“一手清”现象, 很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信用站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不及时登记、定期核对。对信用站业务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不定期与信用站的客户进行对账。

对于县联社与基层信用社内部的资金往来, 县联社和信用社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级授权, 往往是县联社一个电话, 信用社会计就办理划款事宜, 从面形成会计操作风险。

1.3 其他业务风险

如抵债资产管理失当, 降低了抵债资产的变现率;呆账贷款的核销缺乏原则性;违规购置固定资产, 严重挤占了信用社的信贷资金等。

2 操作风险的主要成因

对农村信用社员工培训工作不系统, 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风险教育不到位, 加之整体素质又不高, 造成了信用社员工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全面,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法制观念不强, 违纪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给正常的业务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

县联社稽核监督部门人员少、功能弱化, 在日常的稽核检查中, 往往把检查的重点放在基层信用社对县联社有关规定和重点工作的落实上, 而对业务的监督检查往往流于形式, 责任追究不严, 违规操作查处不力。

按照目前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应该向社员代表大会公布, 并接受全体社员的监督。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农村信用社不敢接受社员监督和社员不愿监督、无法监督的现象同时存在。信用社缺乏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勇气和胆量, 每年以疏通关系、交审计费的形式想方设法地逃避地方审计部门的检查, 致使操作风险越积越大。

3 防范操作风险应采取的对策

3.1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精神, 加快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在农村信用社中尽快建立起“三会一层”的管理制约机制, 按照“统一法人, 授权经营, 分级核算, 单独考核”的总体要求, 合理设定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权责, 建立科学的内部授权授信、内审、信贷、财务管理、劳动用工和分配等配套制度,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3.2 加快有关农村信用社业务管理的金融法制建设

结合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实际, 建立健全适应农村信用社业务需要的信贷管理、财务管理、非信贷资产管理等方面需要的法律法规制度, 形成强有力的内控约束机制。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尤其要搞好适合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特点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 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交易成本, 并通过良好的信用环境的建立有效预防制度性风险和人为操作风险。

3.3 培育内控文化, 以人为本, 建立合规文化, 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和防范意识

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构筑严谨的道德防线;积极开展法制教育, 使员工确立依法按规办事和合规经营理念, 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和法律政策水平,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使全员真正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员工内控素质。

3.4 健全内控制度, 规范操作流程

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能力, 构筑严密的内控防线, 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要紧紧抓住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机遇, 对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内控制度进行梳理, 及时废弃过时落后的内控制度, 制定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和新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内控制度。

3.5 强化检查监督, 严格奖惩机制

联社要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专业检查作用, 切实加大专业检查力度, 督促信用社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要改革现行的内部稽核体制, 逐步建立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稽核体系, 并直接对联社监事会负责, 在此基础上, 不断提高稽核人员的业务素质, 增加稽核力量, 引进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和技术, 不断提高稽核人员的综合素质。

3.6 加强要害岗位管理和监督, 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信用社作为管理经济的部门, 它的全部工作人员都应学习会计理论, 尤其是《会计法》、《会计学》、银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会计管理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 要有各级领导, 各业务部门和全体职工共同负责, 整个会计管理才能奏效。因此, 信用社的全体人员都要学习会计管理的理论的技术, 从而提高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搞好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

3.7 利用外部监督、约束内控执行

一是要充分借鉴国外银行的审计经验, 把积极引进外部审计作为内部稽核的有益补充, 可以委托专业审计部门, 如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部门, 对信用社内控执行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业审计, 以促进信用社内控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要积极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对信用社的监督作用, 增加广大社员, 特别是信用社的理事会成员对信用社经营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要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 对信用社执行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监督, 督促各项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

3.8 全面实行社务公开, 严防操作风险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篇3

流动性风险理论分析

流动性风险是指农信社为资产的增加以及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是农信社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要求。流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主要是指农信社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资产变现能力越强,成本越低,流动性越强;其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是指农信社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筹资的能力越强,成本越低,流动性越强。农信社的流动性一旦出现不确定性,就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农信社是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汇兑等业务,在辖内融通资金。由于农信社突出的高杠杆率经营特点,自有资本低,主要是靠负债进行经营,因此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等。对农信社而言,风险既是损失的可能,也是盈利的来源。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流动性风险是与农信社经营相生相伴的,自农信社的产生之日起,流动性风险就一直存在。流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流动性问题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流动性支付危机,并引发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近年来美国次级债风波,就深刻地揭示了流动性风险极强的破坏力,警示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有的内生于农信社制度本身,有的来自于其他风险的转化,还有的来自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对农信社的流动性而言,成熟的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这都直接关系到农信社经营过程中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负债的筹集能力,也就关系到流动性风险的可控程度。(2)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整个社会货币总量和信用总量减少,资金紧张,贷款需求旺盛,如果农信社无法筹集到足额资金满足内外资金需求,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3)农信社资产负债业务的期限错配因素。对农信社来说其经营的负债业务流动性相对较强,而资产业务则具有一定期限性,流动性较弱,这种期限错配的结构会引起到期日缺口,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无法正好弥补支付负债引起的现金流出,就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现状

(一)资产负债结构失衡。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从资产的角度来看,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农信社资产质量普遍较低,特别是不良资产数量大、占比高,且难以清收和盘活。近年来,随着中央票据置换、农信社打包处置等措施的实施,不良贷款有所下降,但资产质量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加之,农信社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强,违规放贷、超规模放贷、垒大户的情形依然存在,给农信社的流动性风险埋下了较大的隐患。从负债角度来看,农信社储蓄存款占比过高,稳定性差,且高成本资金占主要部分,由此形成农信社的流动性资产比例过低的窘境。正是负债来源的过度集中与资产运用的不合理,使得信用社的流动营运资金越来越少,沉淀的资金越来越多,应付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相对有限,隐含的风险越来越大。

(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由于农信社长期背靠国家信誉,享受国家政策优惠,倒闭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出现流动性风险,国家也不会置之不理,从而使得农信社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视资金投放、轻视信贷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虽然近年来农信社引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逐步构建起资产总量、计划和规模的管理体系,但风险关注的重点仍集中在保持信用社不会出现支付危机上,管理意识仍停留在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上,并未采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先进思想,从而造成了农信社流动性管理意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就外部政策环境而言,在中央银行和银监部门的制度约束下,农信社的经营范围、筹资渠道、信贷产品受到严格限制,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信社流动性风险的应对能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信社在完善三会一层的管理体系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下一步的改革走向,相关的政策仍不明朗,造成了农信社的各项体系构建缺乏政策性的引导和约束的窘境,部分农信社存在不作为或少作为的心态,甚至存在相当程度的违规经营的行为,风险防范意识亟待加强。

(三)行业监管职能缺失。受逐利性的驱动,农信社短期经营行为较为显著,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自我控制。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客户,他们往往会置有关规定于不顾,实行跨区操作。由于对客户实际经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信誉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之这些优质客户往往会在几家金融机构频繁借贷,其资金运动处于无序状态,许多突发情况都使农村信用社难以预料,这些因素也会使农村信用社产生流动性风险。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不断加强,但监管力度仍然不够,监管主要采取非现场监管的方法,要求农信社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它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但如果农信社不能保证其报送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甚至提供虚假资料,那么,监管部门的非现场监管将会失去作用,而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又确实是存在的。这种非现场监管的局限性,将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失去监督。

解决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的策略

(一)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流动性风险是农信社其他风险的集中和最终表现,危害甚大,农信社应当参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关良好做法和各国现有的监管实践经验,借鉴近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主动采取措施来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牢固树立风险第一的思想,坚持“稳步发展、稳健经营”的经营理念,着力做好流动性风险的宣传教育,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正确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第一要适度控制存量。适度的存量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存量过大,流动性过高,就意味着农信社盈利性丧失;存量过小,流动性不足,又必然危及农信社的正常经营,甚至使其陷入流动性危机。第二要适时调节流量。当资金流入大于流出时,需要及时调度资金头寸,扩大对盈利性资产的投入;当资金流入小于流出时,就必须弥补资金缺口,重新建立平衡。

(二)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农信社必须建立能够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系统,有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设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行资产与负债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在期限、利率、规模等方面的合理匹配,使资产与负债保持均衡状态。实行资产的主动管理,在资金的运用上预先规划,综合统筹,运用渠道多元化,使不同的资金运用渠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建立起快速有效的调整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富余资金在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收益分配和风险均衡关系;处理好保证支付与对外资金运作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外资金运作数量的最大化;处理好资金管理中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实现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协调管理。以此来满足农信社的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避免流动性风险,构建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三)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针对农信社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起步晚、水平低的现状,农信社要充分借鉴商业银行的成熟经验,采取科学的预测和度量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预警界定监测指标体系,以便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准确地监测和分析流动性风险。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准确地监测流动性风险,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以争取时间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对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信用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出现支付风险,要及时上报各级主管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组织有关部门进驻现场,并制定风险应急处理方案;风险信用社和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应急处理方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限定时间内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补救,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篇4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发展很快,贷款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但是,贷款操作风险也日渐显现,如何处理好贷款增量与质量的关系,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地防范贷款操作风险,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信贷风险

1、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实。一是贷款到期转贷较多。贷款到期后,只要能收清利息,很多农村信用社都采取办理转贷的方式,特别是大额贷款到期后多次转贷,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掩盖了其风险。二是通过转抵债资产的方式实现“双降”,并且抵债资产大多不能抵偿贷款本息,掩盖了贷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保证抵押流于形式。当前农信社规定了除小额信用贷款外,一般采用保证抵押形式,以防范贷款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保证担保贷款中,对保证人资信和担保能力调查不实,出现一人多保、交叉互保等情况,导致担保流于形式。二是对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偏高,在收回抵押物进行处置时,其变现价值不足抵偿贷款本息。而且对抵押物缺乏有效的监管,潜在风险大,监管措施不严,有些企业采取以次充好调换抵押物或者擅自处置抵押物,使抵押流于形式。

3、贷款管理不实。一是贷前调查不力,投向不准。对贷款实际用途不清,有的还存在放跨区放款现象。二是疏于贷后管理,贷款发放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贷款档案不全,保管不善,致使贷款管理出现出现漏洞。

4、内控管理不严。当前农信社建立了大量的信贷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制度流于形式。片面强调集体审批和审贷分离制度,认为只要程序“合法”的贷款就是“合规”贷款,而忽视了贷款的“三性”原则。二是农信社的各岗位之间、联社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会计、稽核监督人员在行使职权上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使内部监督与控制乏力。

5、贷款营销出现偏差。当前农村信用社为了开拓贷款市场,实行了贷款营销制度,把信贷人员发放贷款的多少直接与资金相挂钩,部分信贷人员一味追求贷款数量,而忽视贷款的质量,造成有的营销贷款形成了风险。

6、贷款责任追究不力。有些联社对放款责任的有关规定未进行细化和落实,有的地方信贷人员调动频繁,接任者不理旧帐,导致责任不清,责任追究也形同虚设。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1、坚持市场定位,立足服务“三农”。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的投向上,要始终坚持以“三农”为主、以小额贷款为主、以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农村信用社要加快发展,要占领市场,要提升地位和作用,决不能以偏离经营宗旨、出现贷款风险为代价,不能使贷款形成风险。农村信用社应更新思想观念,深入调查研究,创新支农服务水平,要站在大农业的高度来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继续加大对与“三农”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信贷投入,真正找准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土壤。

2、真实反映贷款形态,加大清收力度。农信社应按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特别是对办理转贷、收旧贷新、借新还旧或展期的贷款,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凡是生产经营不正常、担保抵押不足值、不能偿付所欠贷款利息的,一律不得为其办理。同时应制定农信社不真实反映贷款形态应承担的责任及相应的处罚规定。

3、严格担保抵押手续。担保的意义在于当风险发现时,建立一种补偿的机制,使农信社的风险得已转移和化解。一是在办理保证担保贷款时,必须加强对保证人担保资格及其能力的审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可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机构和担保机构,通过开办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当风险发生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从而降低农信社的贷款风险,或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以政府牵头,地方财政、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既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又有效地防范了贷款风险。二是在办理抵押担保贷款时,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关键要看是否易于保存,不仅要看原值,更要看可变现净值,必须签订抵押合同和办理有关登记手续,贷款不得超过抵押物变现值的70%。三是在办理质押担保贷款时,必须与出质人签订质权合同,并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贷款一般不得超过质物现值的80%。

4、加强信贷管理。要全面推行包客户、包发放、包收回的贷款责任制,把贷款风险从事后认定改为预警式管理,使贷款处于严密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之中,真正把贷款责任落到实处。农村的信贷员要实行包片包村,城区的要推行客户经理制,实行等级管理,通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等措施,增强信贷人员管好贷款的责任心,激发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审计稽核、信贷管理、财务会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贷款的跟踪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要建立委派会计制、审计稽查特派制、职能部门监督问责制相结合的内控制度建设,使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相互制约性,有利于违规行为及时的被发现和制止。

6、明确放贷责任。要把贷款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上,贷款调查人要承担调查失真的责任,贷款审查不严的要追究其审查责任,经联社审批的大额贷款,如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超过有关贷款管理比例规定,要承担审批责任,贷款发放后,要落实具体的贷款管理人员,对贷后检查、催收不力,发现借款人改变用途等不及时处置或报告的,应追究贷后管理不善的责任。要细化贷款责任,明确规范的贷款管理流程,使贷款管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改变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的现象。

7、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贷款管理,严把贷款的发放关。严禁发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超比例贷款,严禁发放跨地区贷款、化整为零、冒名化名、假担保和关联人相互保证贷款。对发放违规违纪贷款行为决不能心慈手软,要重拳出击整治,加大查处力度,把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落到实处。对一般违规违纪贷款且金额不大的责任人,责令限期收回,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对屡教不改、违规违纪贷款金额较大的,责令其停职停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贷款,超期未收回的给予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造成重大风险和损失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 篇5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概述........................11.1 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概念...................1

1.2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 2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生成机理分析...............22.1 政策体制障碍......................2

2.2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运作出现偏差..................32.3 监督保障体系不健全........................3 3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4 结束语..........................................................................5 参考文献............................5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生成机理分析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民、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信贷特殊风险、体制障碍、信贷管理落后等方面的因素使信用社信贷风险加大。因此,应当从提高信贷风险意识、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体制、改善执行方法和管理手段,以及加强监督等几个方面来寻求出路。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生成机理;防范

引言:

当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全国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以服务“ 三农”为宗旨, 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促进农村信用社加强内部控制, 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将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担风险能力的地方性金融企业。风险防范, 特别是贷款风险防范, 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 增强农村经济竞争能力,就此浅谈下当前农村信用社信款风险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化解风险的对策措施。

1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概述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仅经营货币、经营信用,同时也在经营风险。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自身效益和在社会上的声誉,而且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金融、社会的稳定。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信贷的特殊企业,经营风险是其固有特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阻碍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因素特别是政策和体制制约因素更加突出和明显,这些矛盾和困难正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桎梏。

1.1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概念

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损失或获益的机会,任何行业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宏观政治、经济气候和微观经营基础,随时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而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指的是因贷款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还款责任而造成的风险,这种不能履行还款责任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贷款人经济上面临巨大的危机或是贷款人本身意愿不愿还款。

因此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贷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即由于经营或其他原因导致经济上出现了危机而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二是贷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这主要是贷款人的品格决定的。贷款人品格是指贷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具备在负债期间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贷款人必须是诚实可信的,并且能够努力经营。农村信用社由于其特定的以农为主的贷款对象,所以这两种情况经常存在,从而导致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信用风险比其他金融机构要多得多。同时不能忽略农村信用社本身存在的支付风险,即农村信用社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支付足额支付到期债务而造成自身信誉下降并可能由此而引发挤兌风潮[1]。

1.2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良贷款占比高,资金周转缓慢,贷款的流动性差

当前,一些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而且这些不良贷款盘活的难度很大。信用的风险不断累积,从而导致资金不能流动,无法参加周转。一旦存款下降,就必然出现支付缺口或支付危机。如不及时化解,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信誉和经营效益,更不利于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二)贷款利差较小,收息率低,贷款的效益性难以实现

农村信用社缺乏利率风险防范意识,不按规定提足应付未付利息,同时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与手段,业务单一[3]。如迫使行政压力、人情关系、自身的腐败行为,常常提供优惠利率,致使个别信用社出现亏损。从农村信用社信贷发展的基本情况看,风险与收益逆向变动,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时常发生。

(三)抵押贷款占比少,担保贷款留于形式,贷款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担保单位实力不足、借款企业相互担保或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企业内部担保等现象严重。因此,[4]贷款债权保全措施乏力。[2]

2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生成机理分析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决定了信贷风险的分散性。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不可预见性,也决定了信用社信贷风险防控的艰巨性。贷款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策体制障碍、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保障的体制不完善

2.1、政策体制障碍

(一)贷款的特定对象导致贷款的风险较大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目标是为 “三农”服务,必须承担和体现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宏观调控的任务,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责无旁贷的重大任务。在目前农业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农村经济仍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也相应的较大。而且,一些对农业的导向性政策还必须由信用社来体现,对农业的支持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素质比较低,农村信贷中不乏存在一些“钉子户”,从而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回收存在很大的困难。但由于政策性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又必须发放这类贷款,所以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通常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即借款人借入资金往往用于消费性用途或维持简单再生产,对于扩大再生产或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投资无异于杯水车薪,对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意义有限,同时又大大增加了贷款收回的难度,提高了贷款风险[5]。

(二)历史包袱过重,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骤然增多

1983年以前信用社的性质定为:既是合作金融组织,又是农行的基层机构,这种身份一直延续到与农行“脱钩”前。在信用社与农行“脱钩”时,因多种原因部分地区将农行一部分“包袱”也一并“转让”给了农村信用社,有的地方这部分“包袱”要占整个信用社不良贷款的40%。同时,农村乡镇企业及一般企业借助于转换经营机制的机会,采取了“金蝉脱壳”、“母体裂变”及新老账务划断的手段,变相地把历史包袱和债务留在了实际上已经为“空壳”的老企业,财产已经转移到新组织的企业中去,从而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债务虚置,形成事实风险。由于这些贷款长期挂账,基本上失去了流动性和效益性,风险系数在与日俱增。

(三)行政干预过多

从理论上讲,社会金融资源的配置应遵循市场竞争规律,自发地达到资源分配的最优化。而在实际中,很多地方政府运用行政命令手段使信用社违背市场规律,不仅使信用社经营自主权难以落实,更加剧了贷款投向的误差,使信用社存量风险累积和增量风险叠加。由于政绩目标和局部利益驱动,前些年曾一度出现了“企业立项找政府,政府拍板定项目,指令信用社出资金”的现象,有些贷款户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有关地方政府领导进行干预,迫使信用社发放一些违规贷款,[6]

给信用社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在体制转变阶段下逐步规范的“蹒跚” 状态,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时隐时显

从1997年起,农村信用社正式进人按合作制原则进行重新规范的轨道。现在, 地级以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变职能, 与同级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实行一套班子, 承担改革、行业管理和央行监管三大任务, 有了比较明晰的线条, 但农村信用社的日常工作仍由县级联社管理。但在实践中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和联社的步伐较慢,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 社员意志得不到充分体现,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虽有一定控制, 但难以根本控制[7]。

2.2、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运作出现偏差

(一)信贷管理程序不规范,责权不统一

贷款立项、调查、评估、审查、决策、发放、检查、监督、收回等诸多环节分工不合理,责权不配套,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相互制约监督机制;信用社自身约束力差,往往注重资产规模扩张,而忽视经营效益,加上管理机制和方法落后形成规模越大风险越大的恶态势;担保抵押手续不完备,不落实,出现空头担保,超产担保,使担保、抵押流于形式,贷款形成风险后,根本无法落实。

(二)利润目标的最大化

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形成了一股拼劲、一种韧性, 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商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支配下, 利润被确立为目标体系的核心, 认为有利润才有资本、才有实力、才有形象, 因而把违规放款、违规拆借、违规揽储等看成合理现象, 甚至为逃税而搞两套帐, 或者为谋取小团体利益而搞帐外经营, 这都违背了合作制原则, 并引发严重的资金风险。目前, 一些农村信用社高成本负债导致巨额亏损、场外拆借形成呆滞、大额贷款到期收不回等等, 就困扰着自身的改革与业务经营, 对整个金融环境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管理手段的行政化

从总体上看, 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还没有到位, 农村信用社和联社不是多数人社员代表大会支配少数人, 而是少数人支配多数人领导班子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上级考核任命。因此, 农村信用社和联社在管理手段上存在行政化倾向, 且在脱钩之后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农村信用社和联社对内搞“ 一言堂” , 或者搞单纯的物质刺激, 对外则搞攀比、套关系, 陷入庸俗的应酬之中, 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资金损失, 导致不应有的资金风险。

(四)人才匮乏

一方面是信用社干部素质低,决策能力弱,使不该贷的对象贷了款,一方面是职工缺乏系统掌握贷款业务操作规程、资产风险管理、贷款项目的评估、经济效益预测等业务知识,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不高[9]。

2.3、监督保障体系不健全

(一)法律规章不完善

目前, 用于规范金融行为的法律规章通常是指“ 五法一决定” , 但严格地说, 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农村信用社。比如《商业银行法》第八十九条“ 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办理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业务, 适用本法有关规定。”类似这种零碎的条款虽然把农村信用社作为调整对象,但不成体系, 不完备, 在立法技术上有着明显的欠缺。1997年9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管理规定》, 但尚无实施细则,如《农村信用社管理规定》第四十五条“ 农村信用社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 就需要有进一步的解释, 甚至要有一个单独的文本。法律规章不健全,与改革不同步, 是农村信用社滋生风险的一个客观因素。

(二)执法监察不严明

在改革过渡时期,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精力放在理顺各种关系上, 特别是与农行进行人员、资金、财产、机构等划转以及协商解决遗留问题, 牵涉了大量的时间。为了保持稳定, 一些农村信用社把内部发生的违纪违规问题暂缓处理, 使少数人误认为违纪违规无人管了, 可以放任自流了, 因而随[9][8]

心所欲,在违规经营中造成各种风险。执法监察滞后, 执法监察不严明, 违纪违规者不受到及时处理, 不受到思想震慑, 有侥幸之心,无后顾之忧[10]。

(三)预警机制不灵敏

农村信用社之所以风险增多, 与预警机制反映不灵敏有很大关系。比如贷款“ 三查”制度、储蓄事后监督、融资跟踪调查等等就是很重要的预警机制。如果市场分析不透彻、可行性论证不科学、决策方案不优化、信息反馈不及时, 就看不到风险的隐蔽性, 在风险暴露时则可能束手无策[10]。

3、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

(一)坚持按合作金融方向推进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各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在加快其规范工作进度的同时要把握好四个“结合”规范工作要与风险防范和解决资不抵债信用社相结合;规范工作要与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结合:规范工作要与改进加强支农服务相结合;规范工作要与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改善经营状况相结合。农信社只有实现规范化经营,才能抵御和防范信贷风险。

(二)强化行业管理, 完善内控机制

行为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行为往往决定着内控制度执行效果的好坏。在行为控制方面,信用社要做到:

(1)完善决策体系,促使决策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加大对授权、授信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

(2)明确划分职责,使各责任人各司其职;

(3)建立人与人,岗与岗、部门与部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4)建立完善岗位培训,轮换制度,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职工政治、业务素质;

(5)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坚决做到奖优罚劣。

(三)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法律是抵御风险的有效手段。首先,加快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立法进程,建立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农村信用社通过立法行政,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明确信用社的法律地位,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贷款审批委员会,审贷分离,授权授信等制度,加强分析、评估、抑制并实行风险责任追究制,堵住风险源头,盘活不良贷款,依法经营。其次,建立健全法人代表及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全面提高其依法经营的意识,增强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11]。

(四)严格“三查”制度,做好对信贷单位的监督管理

贷款“三查”制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农信社对每笔贷款都必须坚持贷前双人调查,坚持贷款审批的公正,切实搞好贷后检查。要改变贷款放出后“能收息”“有结算”则万事大吉的观念,信用社信贷人员要经常撰写贷后调查报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贷后管理制度,如建立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可采取财务报表分析法。对那些经营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要亮红灯,对那些有钱不还,故意逃废诈骗贷款的企业,农村信用社应同人民银行配合,禁止其再发生新的业务,依靠法律催收盘活不良贷款,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12]。

(五)创造宽松环境, 开拓发展空间

农村信用社体制尚未成型, 内部机制不成熟, 在改革过渡时期, 社会各方面包括人民银行都应为其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提供较好的发展条件, 使之有能力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 真正发挥出农村合作金融的作用。

结束语:

农村信用社正面临风险的考验,风险是银行信用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因此,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既治标又治本,必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常抓不懈,逐步形成科学严密的内控运行体系,确保农村信用社安全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世新.农村合作社金融机构内部控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9-20

[2] 李丹红.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重点改革政策[J].金融研究,2000;(5):25-56.

[3] 赵杰,邵新国,盛建明.改革时期农村信用社的新情况新问题[J].金融纵横,2004;(7):2-5.

[4] 张俊伟,张彦生.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调查[J].金融参考,2003;(10):7-15.

[5] 徐菲菲.农村信用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J].乡镇经济,2004,(5):12—14.

[6] 陈先行.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成因与防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

[7] 杜金向.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生产力研究,2006,(6):63.

[8] 戴礼荣.浅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理论界,2007.(7):227—228

[9] 佟静波.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1.(1):6

[10] 李哲.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政策建议[J].西安金融,2005.(4):21—22.

[11] 张功平.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3;(4):54-59.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 篇6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在从事货币经营和信用中介活动中,由于受自身经营行为和相关的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低质量贷款占比居高不下,从而形成的信贷资产风险;违规拆借、非法担保,造成超负荷经营及亏损;有的信用社向“三产”注人资金,用信贷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形成大量资产风险;由于利率结构不合理或利率波动形成的利率风险;由于多种金融案件交替发生,使信用社遭受严重损失;内部控制机制相对滞后,形成管理风险等等。

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农业银行脱钩之前形成的部分金融风险外,目前陆续暴露出来的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五个方面。

1、监管不力。由于农村信用社监管体制的转换,一段时间对农信社的监管出现空档,给部分信用社不规范经营提供了空间。

2、管理机制落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几乎没有增资扩股,更没有实行民主化管理,过去选举的董、监事会有名无实,信用社领导成员均由上级主管银行任命,因此形成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的陈旧管理模式,很不适应农信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制金融机构的管理要求。

3、组织领导不力。农村信用社的法人称职与否,是决定这个社兴衰成败的关键。由于部分信用社和法人没有选配好,造成部分信用社长期一个人说了算,导致个别信用社主任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大肆违规操作,挥霍浪费,财务费用逐年增大,个别信用社连年亏损,甚至到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4、人员素质低。目前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均达不到从事金融业的基本要求,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较多;二是管理层干部大部分没有经过专职培训,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农村金融经营管理的需求;三是职工来源大部分是“就地取才”、“近亲繁殖”,长期形成的裙带关系难以打破,有人比喻:“一家子银行”,给农信社规范经营造成了许多困难,甚至造成了重大损失。

5、机构设置不合理。许多基层信用社的机构是80年代以前设置的,很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而且部分基层信用社业务量逐年减少,长期亏损,效益很差,一直在吃“大锅饭”。因而造成了“差社拖累好社,好社被拖成差社”的高风险状态。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该采取六项措施。即:建立预警监管系统、提供政策扶持、整顿组织机构、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健全内控防范机制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预替监管系统

各级人民银行要健全农村信用社支付风险的预警系统,明确预警指标。要以农村信用社的支付准备率、资产流动率、对短期负债依存率等项指标作为监测重点。对监控指标达到或低于临界点的信用社,应及早制定防范预案,作出限期整改方案,逐步消除隐患。人民银行的农村金融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制,明确监管职责,层层签定农村信用社监管责任书,制定监管考核办法,实行年中通报监管情况,年终考核评比兑现奖惩。要明确专人定期对信用社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间题及时协调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对高风险社,要采取一社一策,逐社制定应急方案,从资金需求数量、供应渠道、保卫措施等方面做好可行计划,切实

做到有备无患。

提供政策扶持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农村信用社赋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使农村信用社早日摆脱金融风险的困惑,增强其经营活力。所谓政策扶持,无非就是从各方面给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和消化不良因素的外部环境。当前,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主要有三。一是政府应合理承担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变动,领导体制变动,企业改制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直接形成的不良资产及其损失,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界定,采取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其它有关部门分担的办法;或者单独设立农村金融合作资金管理公司,专门经营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非经营性因素导致的不良资产包袱。以便农信社轻装上阵,步人良性经营的轨道。二是国家应实行有区别的利率政策,中央银行应根据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的特点,对农信社存放央行的资金,实行差别利率政策,进行优惠和倾斜,改变利率倒挂现象。三是实行减免税政策。农信社主要承担支农任务,国家应将其视同其它农业企业,给予减免税政策扶持,特别是对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地区和资不抵债的高风险农信社,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使之能减轻包袱,休养生息,尽快走出资不抵债的困境。

整顿组织机构

当前,农村信用社整顿组织机构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重新构筑农村信用社合作化的基础,把农信社真正办成由社员人股,社员参与的民主性管理模式。应该建成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真正办成“来之于农,服务于农”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信社只有扎根农村、贴进农民,才能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基础。二是抓紧成立农村信用社行业自律组织。首先,要强化理论的基础地位,重点探索社员结构,民主管理,为社员服务和利润返还等四个方面的有效实现途径。真正体现信用组织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的办社原则,以保证理论指导上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强化社员群众的基础地位,要以社员做为农信社改革的主体,始终坚持农信社必须由社员群众参与管理的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为农业、农民和农村服务的宗旨。其三,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正确处理好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与法人代表之间的关系”。三是科学合理设立基层信用社的机构。随着农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应当适时调整农信社的机构。对那些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金融业务量不断增长的基层社,应适度增设机构网点,以增强收储的能力;对那些金融业务逐年减少、长年亏损、效益差的基层社,应立即撤并,以减少亏损,防范化解一部分金融风险。

强化内部经营管理

各级人民银行要督促农村信用社严格按照《贷款通则》办事,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信贷投人方式和资产保全方式,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确保贷款的有效、安全性,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贷款,逐步消化旧的不良货款。要指导农信社进行合规经营,健全规范化经营管理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权力与责任,要以安全和效益作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核心,并统揽各项工作。要督促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充实资本金;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费用开支。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用人机制,削减冗员,提高办公效率、合理开支、杜绝铺张浪费等项措施,从而强化内部挖潜,提高盈利水平,逐步化解金融风险。

健全内控防范机制

农村信用社必须提高自主经营和自我约束能力,完善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农信社是独立法人的金融组织,逐步实现农信社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是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关键。要实现“四自”目标,其核心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约束机制。而建立约束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比较科学、规范的内控机制。内控制度建立的核心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安全防范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内控机制最主要的是抓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法人代表的约束机制,使法人代表即信用社主任的权利约束在制度规定之

内,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二是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实行审、贷分离制和货款责任人终生负责制,对贷款实行全过程风险管理,确保农信社资产安全有效运行。三是建立健全稽核监察系统。稽核监察部门受监事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以实行对农信社法人代表的有效监督和检查。四是加强对高风险信用工具的管理,尤其是各种票、证、印、押和各种担保业务要有效控制,规范操作,杜绝违规行为。同时要加强对计算机风险的管理,从管理制度和技术上提高对科学作案的防范能力。五是加强“三防一保”工作和信用社基层网点的管理,防范外抢、内外勾结盗窃库款和各种金融诈骗案件的发生。六是建立健全农信社的用工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真正实现按劳取酬,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篇7

1 由诉讼引发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这意味着, 无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 还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都有责任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只有法律规定无须证明的事实, 当事人方可不负举证责任。因此农村信用社作为债权人要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就须提供充分有效的合法证据。如果农村信用社不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充分, 甚至无效, 那么就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1.1 有关诉讼时效的证据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不行使达一定期间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即如果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行使期限内没有行使权利, 那么该权利人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胜诉权。这样农村信用社在起诉时便要提供案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的证据, 否则, 法院会依法驳回农村信用社的起诉。

一般情况下, 借款合同和借据就可以作为诉讼时效的证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 就需要提供其他相关证据。当农村信用社主张诉讼时效中断时, 农村信用社必须提出符合中断情形的证据即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相关证据,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注意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实践中, 农村信用社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一般为“催收通知单”, 这就需要保证该“催收通知单”的证据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 用来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的“催收通知单”, 必须是经过债务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

1.2 有关贷款担保的证据

1.2.1 抵押物的权属证明

抵押物权属证明的欠缺, 会给抵押人逃脱还款义务留下可乘之机。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办理抵押贷款时, 必须收集有关抵押物权属的证据。抵押物的权属证明一定要合法有效, 具有可信的直接证明力。一般来说, 这种权属证明都是由有证明该抵押物所有权行为能力的人出具的。若诉讼中, 第三人对抵押物的所有权提出异议, 并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证据, 而农村信用社又无法提供相反的证据, 该抵押行为便会因抵押人无权处分抵押物而导致无效。因此抵押物的权属证明也是抵押行为有效的关键性证据。

如果提供的抵押物权属证明该抵押物为第三人所有的, 还应具备第三人同意为借款人该笔贷款抵押担保的书面材料, 从而防止第三人以自己不知情而借款人无权处分其财产为由, 提出抗辩。

另外, 当抵押物为住宅时, 应特别注意该抵押物的所有情况, 因为此时往往涉及夫妻共有或家庭共有, 尤其2001年颁布的新《婚姻法》对夫妻财产自有和共有的情形做出了新的规定。这种情形下, 债权人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权属证明, 要详细具体。

1.2.2 抵押行为证明

根据《担保法》, 采取抵押担保方式的,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由此, 经过抵押人签字确认的抵押合同或带有抵押条款的借款合同, 便是抵押行为存在的证据。而抵押登记的相关证明材料是抵押行为存在的更有力的证据。

2 由执行引发的思考

根据法律的规定, 权利人可以依据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文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践中, 农村信用社债权大都需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由此便产生一些与执行相关的思考。

2.1 抵押物为动产时的执行

企业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时, 经常会以其自有的机器设备等动产作抵押, 而且农村信用社为了保护这种动产抵押, 往往依据《担保法》的规定, 办理了动产抵押登记。动产最大的特点便是流动性, 而这一特点也是动产抵押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在实际执行时, 这些动产抵押物却很容易折损甚至灭失。在动产抵押的强制执行中, 基于动产的流动性, 一方面该动产因自然磨损而贬值很大, 甚至于达到报废;另一方面因抵押值不足, 贷款依然无法清偿, 而且产生了新的诉讼损失。

2.2 因司法机关造成的“执行难”

“执行难”一直是农村信用社在取得纠纷案件胜诉后, 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村信用社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 往往面临“输了官司赔钱、赢了官司也赔钱”的局面, 这对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管理极为不利。一方面, 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案件胜诉后, 真正裁决执行的很少, 风险仍得不到降低;另一方面, 债权人为追索到期债务, 诉讼保全追索清偿, 资产风险管理的费用大幅度上升, 使作为债权人的农村信用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对违约者不起诉, 害怕失去时效, 债权无法保护;提出诉讼, 又担心只会加大成本、不见收益。成本与收益不成比例, 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管理也就失去将金融纠纷诉诸法律保护的动力。以破产为例, 破产企业的实有财产价值往往是低于财务报表账面价值30%~50%的价格评估, 财产处置后破产企业按支付破产费用、职工工资、保险、税金、债务的顺序清偿, 一般没有剩余可供偿还债务的资金, 在破产案件中, 许多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案件的债务受偿率是零。由此可见, 尽管农村信用社胜诉, 但资产的风险却因为法院“执行难”无法得以降低, 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管理的目的随之落空。然而, 如果失去了法律作为最后救助手段, 整个农村信用社业务也就无法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管理就无法再对资产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此, 必须加大法院对案件判决的执行力度, 对法院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给予规范引导。

3 依法做好信贷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 在市场条件下, 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的最大经营风险, 为了适应法治社会的市场竞争, 农村信用社必须增强法律意识, 依法合规经营。增强法律意识, 运用法律手段, 是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社会法规体系, 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逐步形成有法、知法、守法、执法和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经济金融秩序。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大部分来自存款人, 信贷资产的损失最终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 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司法部门要本着对人民、对国家资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依法清收企业逃废债贷款, 依法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 并及时追缴不法分子套取、诈骗、贪污的贷款, 把存量贷款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农村信用社应主动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系, 求得理解与支持, 依法坚决抵制企业不规范破产行为, 有效维护正当权益。对以往企业破产过程中农村信用社有效法律文件不全的贷款, 应及时补充完善手续, 依法追偿受偿资金, 尽量减少贷款损失, 提高贷款受偿率。对经营难以为继、有破产迹象的企业, 应密切关注动向并提前介入, 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资产保全。同时应增强法制观念, 完善贷款合同及抵押、担保、公证等手续, 完善法律漏洞, 防止新增贷款出现法律方面的问题。

摘要:农村信用社, 一个在我国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金融机构, 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被形象地称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近年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高、风险隐患大的状况有所好转, 但情况仍不乐观。沉重的历史包袱、较高的风险状况, 已经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 甚至危及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拟从司法角度, 通过对信贷业务诉讼、执行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用法律途径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法律途径,防范,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陈轶欣, 冯晓刚, 尚进.吉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20) .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 篇8

(一)中小企业融资来源

企业的一个运营周期,大致可分为原材料采购(应付账款)、组织生产(存货)、销售商品(应收账款)、下游付款四个节点。企业的资金周转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由于时点安排不同,企业就会在不同的时点形成大小不一的资金缺口。因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异,采购模式、回款周期和方式、生产周期等有所区别,企业的资金缺口会因时滞等因素而提前或延迟。

从商业银行角度,由于中小企业知名度不高,无法从网络、一般渠道充分了解中小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在风险问责等约束下,宁可放弃部分经营一般的企业,转而向信息来源多样化、可以保持信息畅通和对称的大中型企业作为合作的重点。现阶段通过商业银行解决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尚不现实。

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为求得生存,可能会转而求助于非正规的民间借贷。对于销售规模处于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当需要集中采购以便获得高额优惠或银行授信到期还款时,大部分企业存在民间短期拆借的行为。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初期的盈利水平还不足以支撑相对高昂的民间借贷成本,因此,民间借贷多为短期行为。

民间借贷的出现可能会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资金难题,但在国内外市场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走高的形势下,民间借贷为求自保,也会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去缓释风险。这样一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会直接上升,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二)政策压力

根据工信部等四部委2011年下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我国绝大部分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但由于中小企业个体社会影响力、细分区域产品主导性等方面与央企为代表的特大型企业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中小企业在政治话语权方面缺失对应的代言人。出于存活的需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资金、信息问题,只能在受抑制的环境中,通过正常渠道以外的方式得以解决。在政策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中小企业依然可以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但在政策调整或面临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外、国内两个层级,政策、资金、信息等多方面的压力。在现阶段,各种压力集中对中小企业发力,直接导致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短期内处于成长期或结构调整期的中小企业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二、中小企业未来风险走势判断

(一)政策方面

政府可在短期内进行部分微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如建立信用纪录和数据库,对于部分信用优良的企业予以公示,向银行等资金供给者展示该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提高资金供给者对中小企业的信心,增加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可能性。在部分小额规费、税负方面进行微调,增加其盈利的能力。

(二)资金来源

新三板等融资渠道再次走入公众视线,以及部分地方性产权交易平台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题,拓宽其融资渠道和来源。而且,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中小企业视为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计中期内商业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难题。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从事的都是能耗相对低的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拉动内需的政策取向,中小企业可以视为一个发展契机。金融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综合分析,现阶段国家相关政策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生存空间,为其产业升级提供一个缓释空间。

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一)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

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主要有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两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缺乏除诉讼以外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保障自身的资产安全,致使风险与收益不对等。为此,可以考虑引入保险等综合金融模式,丰富与中小企业合作的模式,加大与中小企业合作的深度。可尝试大数定律和收益有效覆盖风险原则,为企业提供快速结算、富余资金理财、根据企业规模和结构进行融资方案设计等综合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共生共赢。

(二)商业银行推进中小企业业务合作区域选择

优选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的区域作为合作对象和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在金融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在个体企业出现不良迹象时,相关部门会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银行保障资产的安全。同时,依托于良好的金融生态建设,各企业间形成相对良好的合作发展氛围,可以通过一个集群的力量,缓释个体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三)选取主业突出且财务稳健的企业作为合作主体

出于资本的趋利性,部分企业都开始尝试投资于利润空间高的行业,不专注于主业,导致企业的投资不断蚕食有限的现金流,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将企业拖向停产整顿的深渊。对这种企业应尽量避免进行信贷投放。

(四)丰富信息渠道

为解决商业银行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业银行必须尽力丰富信息渠道。一是增强与政府合作的深度。建立起银行-政府-企业三者互联互通的信息沟通模式,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商业银行提供权威、充分、全面的信息支持。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选取与金融生态环境相对好的政府作为合作伙伴,可以获取其他渠道所不能获得的对中小企业充分全面的信息。二是充分利用存量客户资源。商业银行还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存量客户资源,通过产业链对借款申请人的真实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和判断。

(五)积极创新营销方式

在利用存量客户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可充分发挥其产品的特点,如通过保理业务监控企业回款的正常性和与下游客户交易的稳定性;通过存货抵质押,实现对中小企业存货变动情况的监控,对企业的经营周期、年经营量等可获得直接的判断;通过保兑仓等产品,可以实现对企业与上游客户采购的稳定性、支付及时性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控制。通过上述产品,可以实现对中小企业的物流、现金流的控制,进而实现对企业信息流的控制。

(责任编辑 刘西顺;校对 XS)

上一篇:呼叫中心礼仪规范培训下一篇:研究生基本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