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共10篇)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 篇1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现状
1、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基层以下撤退,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
融机构。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表现
1、道德风险:
与其他贷款不同,小额信贷以其“无需提供贷款抵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扶贫功能,降低了抵押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成本。但其缺陷是农信社对“无需提供贷款抵押”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农村信贷机构方面看,有的农村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对信贷人员行为的管制和激励机制,有的农村信贷机构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收回过程中的调查、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工作,这是导致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从农户方面看,由于受小额信贷无抵押的影响,农户产生依赖思想。一部分农民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是“救济款”,是不需要偿还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贴息贷款,还款意识薄弱,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少数农户从贷款一开始就无还贷念头,存在恶意拖欠行为。由于居住集中,有些农民会效仿自己的邻居、亲朋好友恶意拖欠贷款,甚至不理解主动还贷的行为。还有个别农户把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转手放高利贷以牟取不法利益。有的借用信用证、身份证,冒名借用小额信用贷款。有的“凑零为整”,最终使贷款集中于一家一户。种种情况说明由农户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2、利率因素:
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而从实际执行结果看,我国绝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执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都没有从财务自立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低利率的情况下,借贷者可能不注重贷款使用的效率,从而导致了高违约。另外,如果利率定得太低,虽对农户有利,却易被非农户或其它部门分割抢占,引发各种腐败现象。这样,真正需要低息扶贫贷款的农户却得不到贷款,而那些富裕农户、工商业者和政府干部反而能得到贷款。他们在获得贷款后往往并不运用于生产经营,按市场利率或灰色市场的高利率转手贷出就能获利。结果造成在低利率政策条件下,社会各阶层都会出来争夺这份资源,往往使贷款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者手中,也使借款者难以产生精心经营的压力和动力。
3、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小额信贷理论认为,农信社贷款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我国目前对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是以农户信用等级高低为标准的。因此,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度与真实度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用档案资料不够准确及时,评级带有盲目性;信用评价受多方干扰与影响,如村干部照顾关系评级,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虚报数据和信用等级;评级缺乏复审,呈单一性。信用等级不准确,贷款额度核定不科学,甚至可能造成不够条件获得贷款的人也借此获得贷款。一些地方政府、村委会在协助农信社工作的过程中,认为信用的评定是一件有责无利的份外之事,还有些地方为了获得“信用村(镇)”的荣誉称号,在信用评定工作中不严格把关,这给小额信贷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
一是对农户的激励。信用社可根据农户信用等级状况和还款情况,建立动态的数据资料库,对按时还款的农户给予更优惠的服务。二是改变农信社对信贷员的单一激励机制,即由单一的负激励转变为正负激励机制并举。三是对信用社的激励。人民银行对收贷率高的信用社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在再贷款的安排上给予更优惠的条件等。
2、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
要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赢利,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银行商业化的程度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目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规模地深入发展下去。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赚钱,国际经验证明最关键的因素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因此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
3、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农户个人信用是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依据,是控制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统一操作规范,提高信用评级的层次和质量,整体推进农村的信用环境建设。第二,要加强与村委的联系,村委会是信用社与农户之间建立信贷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当资金紧缺时可以帮助农户和信用社建立信贷联系,为农户和信用社取得“双赢”的效果做出贡献。由于村“两委”比农信社信贷员更了解本村农户人品、经营能力、经济收入状况、信誉状况等等,他们参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核定,能有效防范不知情放贷风险。同时,由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由农信社、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等集体核定,并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在操作程序上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过程中的内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清。第三,要加大信用等级评价的硬件投入,健全资料档案,逐项认证审查核实,并且对农户的信用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农户资料要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实际情况。第四,要明确评级责任。农户的基本状况及信用反映等由村组干部负责审查把关,并签字负责,信用等级初评由信贷员负责,避免因不负责。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 篇2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分析
从大的方面来讲,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外部与内部风险之分, 其中外部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 内部风险被细分为管理风险、利率风险, 接下来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1. 外部风险
在自然风险方面:农户得到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后, 通常会用于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发展上。农户只有从其中获得收益才能如期偿还贷款, 而且获得的收益越高具备的还款能力就越强。不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旦遇到恶劣自然灾害, 农户的收益会大大降低, 甚至可能是负数, 导致农户不能准时归还贷款。研究调查表明, 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自然灾害因素是影响农户偿还贷款的重要因素, 使信用社面临较大风险。在市场风险方面:受市场信息不对称因素影响, 一些农产品价格存在较大波动, 同时, 农户又不能在短时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导致农户从农产品获得的收益降低, 还款能力随之降低, 这是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在信用风险方面:小额信贷不需要实物抵押, 是以个人信用为贷款偿还保障的借贷方式, 与传统的抵押贷款相比不确定性更大。另外, 当前信用社小额信贷放贷额度比较大, 区域较集中, 以及农户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 不利于信用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增加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
2. 外部风险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的内部风险, 主要有管理风险以及利率风险。其中在管理方面农村信用社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相关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明细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导致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缺乏,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使信用社蒙受信贷资金损失的机率大大增加。当前很多地区的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采用利率优惠政策, 导致放贷利率与放贷面临的风险不协调, 因此, 部分信用社因害怕承担风险而不愿意放贷, 致使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户资金需求。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较多问题, 使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较大风险, 不利于小额信贷业务的长远开展。下面对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很多地区信用社信贷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导致信用社抗风险能力较低, 给信用社健康、长远发展带来较大潜在威胁。首先, 我国信用社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 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员工多以“接班”形式上岗, 对文化水平、专业能力要求较低;其次, 信用社员工综合素质较低, 只重视增加业务量, 未充分分析放贷所带来的风险, 而且未积极采取有效的规避风险措施, 导致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增加。
2. 风险管理实施、监督不到位
部分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比较重视过程控制, 而忽略事前、事后的风险管理, 导致信用社面临较多不可预知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 缺乏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目前, 部分信用社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存在实践性、针对性弱等缺陷, 不能给小额信贷业务的实施提供有效指导。并且风险管理实施程序不科学, 在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检查等流程上较为混乱, 存在一人担当多种职务的情况。而且一些信贷管理制度实际落实较差, 部分信用社员工, 未严格按照相关条款内容开展信贷业务。
其次, 信用评级存在较大缺陷。贷前调查是信用社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部分信用社不重视贷前调查, 影响对贷款申请人信用的准确评级。一方面, 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信贷发放较为集中, 大大增加贷前信用调查工作量, 容易出现调查不深入、不能及时准确识别潜在风险等问题。另一方面,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征信系统比较落后, 不能给信贷员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 信贷评价时, 对农户及村委会提供的材料过分依赖, 而且评级过程中容易受主观因素干扰。
再次, 贷中检查不到位。一方面, 贷中检查与贷前调查工作内容界限划分不清晰, 工作内容有交叉, 出现重复工作的现象, 严重影响贷中检查工作效率。另一方面, 贷中检查使用的方法缺乏定量分析, 而仍以定性分析为主, 检查过程中难免受主观因素影响。
最后, 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完善。贷后检查是降低小额信贷风险, 提高资金效益性、安全性以及流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不过因农村信用社配比的人员相对较少, 对农户贷款运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并不现实。另外, 信贷档案相关内容记录不详细、不清晰, 导致信用社错失最佳收贷款时间, 增加农户贷款不良比率。
3. 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风险补偿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 因此, 应引起信用社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农村信用社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引起资本充足率不达标、不能及时核销损失的小额贷款, 以及可疑与符合标准的小额贷款准备金提取比例不足等现象的发生。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下面结合笔者多年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工作实践经验, 探讨改善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1.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规范信用社小额信贷程序是降低小额信贷风险的基础, 因此, 农村信用社应注重完善奖惩制度, 规范小额贷款操作流程, 降低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一方面, 农村信用社应严厉处罚不按照规范标准的放贷行为, 尤其应严厉打击人情贷款、骗取贷款的行为。对因自身过错导致贷款损失的工作人员, 应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实施问责。另一方面, 积极奖励获得高质量信贷业务的业务员, 并鼓励信贷人员加强不良信贷款的追回工作, 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
2. 完善农村信用社信用评级制度
信用评级是信用社放款的重要参考, 是降低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 为此, 信用社应重视信用评级工作, 将其当做工作的重点严格落实。一方面要求信贷人员善于反思与总结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 加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 尤其应在资信状况、家庭年收入、承包土地面积等调查方面制定定量评价标准, 确保信用评级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 加强信用社小额信贷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风险控制是降低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 确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此, 农村信用社应注重优化风险评估方法、监督检查制度, 以及信息沟通渠道等。结合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实际, 通过认真研究与论证, 建立一套涉及工作人员、工作环节、涵盖所有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实现小额信贷各工作环节的严密监控, 及时发现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尽早排除增加信贷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 从根本上防范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出现。
4. 注重小额信贷制度的创新
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要想更好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要, 应加强信贷制度方面的创新。一方面积极扩宽业务渠道, 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供给渠道, 及时满足农户对贷款的要求。另一方面, 通过认真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农户偿还贷款的能力以及信用社成本等多项因素, 市场化改革小额信贷业务, 以提高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服务质量。另外, 信用社应针对风险补偿机制存在的缺陷, 结合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实际, 不断建立与完善各种形式的风险补偿机制。
四、总结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紧张问题, 给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但不可否认,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给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 信用社应加强小额信贷风险类型分析, 并积极寻找针对性解决措施, 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小南.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 2013 (07) :105-106.
[2]莫伟华.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3.
[3]杨冰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9.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浅谈 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微贷技术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9-0116-02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银行业焕发了蓬勃生机:国有银行甩掉历史包袱集体上市、股份制银行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金融资金势如洪水,源源不断如潮水般涌入市场,给我国各行各业注入充实的血液。然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特别是江、浙、闽、粤等省的经济致命打击,而后4万亿资金的注入也如强弓之末。回顾种种金融发展历程,突显出金融在我国市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微观上清晰地显示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在金融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信用社,做为国家基础金融机构的主力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三农”建设的主导力量,其自身信贷风险防范手段与措施是稳定农村金融、构建和谐发展的的重要前提,也关系着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支农政策的稳固落实。
2013年,中央号文件强调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做为农村金融机构主力军,客户群体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其主要业务种类的发展和应用。微贷技术,顾名思义,即贷款额度较小,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是金融市场中刚发展起步、资金需求额较小的相对低端客户,比如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涉及“三农”的贷款。它的技术应用,无论是客户群体的针对性,还是经营理论的应用,均符合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客户市场覆盖率,降低银行信贷业务风险,促进小微业务的健康发展。
1 微贷技术发展历程及应用
IPC技术指小微企业信贷技术是由德国IPC公司发展应用而来,IPC公司是德国一家专注于为刚起步发展和规模较小的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以微小企业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提供一体化咨询服务,进而为微小企业提供融资,通过20余年的经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小微客户群体和专业的金融服务经验,并在该行业中有着过硬的服务质量和口碑。据资料显示,近年来,通过该机构在10余个国家运作的微 小贷款项目分析评价,其项目平均不良率小于3%。IPC主要有三个核心指标:一是通过企业经营分析,考察借款人还贷能力;二是通过对经营实力和经营者主观背景分析,全面深入衡量借款人的还贷意愿;三是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风险防范理念、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措施等方面。
在实践操作中,微贷技术从战略方向与定位、客户群体性质、营销理念和模式、考核制度的优化、风险核定要素等方面进行明确定位,无论是营销思路、担保方式,还是贷款调查方法和要素,均与传统贷款操作有明显差异。
①战略方向与定位:微贷即针对小微企业和商户、涉及“三农”的农户,以及现有小微客户的下游公司与企业的客户群的资金需求,在兼顾风险防范和实际可操作性的同时,对其量身定制相关金融产品。
②客户群体性质:作为小微客户,其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50万元,多为夫妻店或家庭作坊,产品单一、经营信息不透明,没有最基本的财务报表和经营帐务,资金需求量一般也在50万元以内,从具体发放信息显示,大多数不超过30万元。
③营销理念和模式:针对小微客户自身特点,确定以“小微为核心、以点带面、服务社区、方便快捷”的营销理念;在营销模式上,可通过“扫街”行动、开展农村信用工程、评定“信用户”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销,合理发掘市场资源,以合理、适用的理念和较强的专业操作性,确保“微贷”项目的顺利开展。
④考核制度的优化:合理的绩效考核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确保业务正常开展的保证,相对传统信贷业务考核办法,微贷业务考核应有相应的侧重点和突出激励措施,比如业务笔数和绝对额的考核、发生额和余额的考核等,具体措施应该结合绩效奖励和风险措施及责任追究两个方面。
⑤风险核定要素:作为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客户群体不同,风险关注点自然不同。做为微贷业务来讲,自身客户性质和担保方式,已经决定了该业务相对于传统的规模性企业贷款来讲,经营信息不透明程度高,只有通过强化针对性调查和丰富的调查经验相结合,才能具备“火眼金晴效果。
2 核心指标分析
2.1 企业经营分析,考察借款人还贷能力、深入衡量借款
人的还贷意愿
作为微贷业务,对借款人的经营分析已不能按照传统分析方法进行风险剖析。做为小微客户,多为夫妻店或家庭作坊,产品单一、经营信息不透明,没有最基本的财务报表和经营帐务,资金需求量一般在50万元以内,从具体发放信息显示,大多数不超过30万元。俗话讲,思想决定行动。考察借款的还贷能力,应从其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客户源决定其还款能力:做为一般客户群体而言,无非为城区居民、商户和农户三类。从收入稳定性来讲,城区居民相对稳定、但收入一般;农户稳定性相对较差,收入途径狭窄,所以,同样是微贷客户,客户类型的比重应适当把握。
②有同行无同利:考察中应就借款人的家庭情况、经营规模、收入状况和其同行相对比,了解其真实经营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开展信用工程、建立信用档案是确保风险评价连续性的主要方式。如在农户贷款中,贷款额度与其授信额度有关。在实践操作中,授信额度以申请人教育年限、田地数量、大棚或养殖等规模为评价基础,所以,在相同行业中,应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上述要素分析评价后才能确定是否发放或额度的确定,也适用于微贷业务操作。
总的来讲,有了收入了可靠来源、经营已规模,经营具备了经营可持续性,有了可观收入,客户的还贷意愿和能力的风险随之化解。
2.2 扎实落实“三查“制度,强化内部操作风险控制
银行与企业、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涉及人品、性格特点、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彼此认知程度。贷款的风险把握和决策,即是解决银行与客户之间彼息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三查”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是增加相互认知、彼此了解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作为微贷业务,不论是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还是贷后管理阶段,传统调查与管理方法有所差别:特别是在贷前调查阶段,对借款人的人品和口碑要有初步评价;对涉及经营中的水、电、原材料等可从小处入手,认真查看即可掌握和推算大致的营业额和收入状况;同时,要从其上下游客户端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得出客户的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小额贷款理念的提出适用于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拓展,IPC技术,做为微贷业务指导,已在小型金融机构得以开展和应用。信贷风险对于信贷从业者来讲,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鸣警钟,但最终的风险把控,仍然跳不出“人”的因素:依然受限于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意识、受限于基层业务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梁志宏.对小额贷款公司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0,(8).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 篇4
[作者: 中山联社 徐士达 蒋纪华点击数: 1302更新时间: 2009-05-12文章录入: 蔡帅 ]
一、构建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意义
信贷风险预警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采用专家判断和时间序列分析、层次分析和内部评级等方法、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早期预警,实现对风险的“防患于未然”。
贷款五级分类的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规范化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率有了大幅的下降,同时信贷资产的质量也有了大幅的提高,但由于本身的起步晚,并且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留于表面,缺乏科学依据,在具体分析中,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事后纠正多,事前防范少,风险反应明显滞后,因此,极大的影响了信贷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在当前情况下,受自身条件的影响,直接引进西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技术和机制, 在现实中还难以行之有效的贯彻执行。因此, 建立一套符合农村信用社, 可操作性较强的信贷风险预警模型, 形成具有农信社特色的风险预警体系,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怎样构建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必有的历史数据,还不能照搬国际上各种先进的内部评级模型和先进的风险预警方法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不过,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可以从行业风险预警、客户风险预警和组合风险预警三个方面进行。
(一)行业风险预警
所谓行业是一个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范畴,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群体组成。由于同一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相同性或相似性,其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彼此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态。行业兴衰决定了行业内部企业生存的条件的发展状况,进而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行业风险预警可以从行业环境风险因素、行业经营风险因素和行业财务风险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行业环境风险。主要考虑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制转轨、重大事件等因素。近期我国政策出台十分密集,支持农村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增加投资刺激内需等等,体现了保增长的意图。因此可以充分考虑这些行业环境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分别作横向的和动态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行业所处环境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
2、行业经营风险。主要分析市场供求、行业发展阶段、行业技术水平、行业垄断程度、产品替代性和产业依赖度等因素。同样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对这几个要素作综合评价分析,据以判断行业内部所有企业的整体运营状态、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3、行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资本增长率、企业亏损面、企业亏损度、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增长率。根据上述八个指标可以建立风险计量模型,以此判断行业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风险状况,再利用动态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预测该行业的风险发展趋势。
最后,对以上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建立量化的行业风险评级模型,对所有行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全景式连续监测,不仅要确定各行业风险等级,还应对行业风险变化趋势、风险预警状态、信贷余额最佳占比、行业风险限额、行业授信额度等进行完整的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综合指标的风险判别作用,建立系统化、动态化、数量化、差别化的行业信贷政策体系。由于农村信用社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暂时只能利用外部的数据进行分析,但从长远来说,农村信用社一般是区域性银行,外部的数据与自身的状况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定期收集内外部数据,通过风险评价系统讲行统一的风险评价和分析,并向全社发布有关行业的风险分析报告以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二)客户风险预警
信贷资产在逐步变为不良资产之前,往往会出现许多预警信息,客户风险监测和预警就是要及时探测出这些信息,并提前采取预控措施,为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创造有利条件减少风险的损失。客户信贷风险预警旨在通过对目标客户所处的宏观环境、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信贷状况等方面的研究, 对目标客户信贷风险的整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对信贷风险变动趋势进行预测, 建立预警模型, 为农村信用社制定信贷政策, 识别和化解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1、客户信贷风险状况指标体系。因为农村信用社内部只有少量的观测数据,无法利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与预测,而灰色系统理论能够处理贫信息系统,适用于只有少量观测数据的项目,因此可以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可以对客户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下面是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农信社客户信贷风险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见图1):(见图1)
图1: 客户信贷风险状况指标体系
图1: 客户信贷风险状况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三层指标组成,即第一层:目标层也就是风险状况;第二层:要素层,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产品市场、信用状况、经营者素质;第三层:指标层,共18个指标。
2、收集同类客户的各指标数据以及该类客户的个指标最佳值,分别计算六个要素层的关联度,再通过专家咨询并利AHP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进而计算出要素层的关联度,最后通过要素层的关联度即可以计算出目标层的关联度即各客户的风险状况。另外再通过收集同一客户不同时期的指标数据,可以利用动态的灰色评价法计算出该客户的风险发展状况,预测客户的风险,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
3、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分析结果,合理制定差别化利率政策。目前,我国利率完全尚未实现市场化,因此可以考虑在充分利用法定利率浮动空间的条件下,增加内部利率的调节力度。对于评级为A、B级的低风险客户,在基准利率基础允许给予一定的优惠而对风险为D、E级的较高风险客户,应制定惩罚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以上浮。通过资金价格方式,实现对行业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组合风险预警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化解投资风险的可能性。“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最佳比喻,而这已成为现代金融投资世界中的一条真理。贷款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完全可以利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结合奥特曼最优化模型,确定各行业和各类客户最佳信贷额度占比和风险限额,使整个贷款的风险调整收益率达到最大化,由此确保贷款资本达到最佳配置。这样就可以根据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结构与最优结构相比较预测本社整个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结论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 篇5
一转变经营理念,把握市场定位,防范信贷风险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村信用社要在深化改革中把握机遇,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端正经营方向,超脱陈旧的经营模式,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利用点多,面广,线长的优势来拓展业务空间,信贷投向要在满足小额农贷合理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前景好、有经济效益、有发展前途的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合理的优化信贷结构,达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和信贷风险的最小化。
二营造诚信环境,切断不良资产的根源
如何改善社会信用观念,是一个多系统的长期工程,要从农村信用社自身做起,找准信贷调整的切入点,把信用意识渗透于各项业务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小额农贷的管理,把资信评定和贷款授信工作做深、做细、做活,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诚信意识,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思想内涵植根于农;另一方面,要潜移默化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中小企业主和个私企业主,在社会上下积极营造诚信氛围,把不良资产遏制于萌芽状态。
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处置束手无策,其中,较突出的难题是处置村集体贷款、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及其干部职工的不良贷款。这些贷款沉淀时间长,担保抵押形同虚设,有的甚至丢失了诉讼时效,而且,这些贷款与当地政府往往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对这些(范文范文大全)贷款的处置,农村信用社必须依靠当地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的有效支持,形成合力,在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指导下灵活处置,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进行清收或债务重组,并重点落实已悬空的债务,必要时应特事特办,把资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科学决策,注重贷款的营销效果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引入了贷款营销理念,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机制的运作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盲目性和欺诈性。如对贷款营销的对象调查失误,打著营销的旗号盲目放贷,或被一些精明的贷款营销对象钻空子,趁机骗贷等等,很容易导致信贷决策失误而带来人为风险。因此,贷款营销必须坚持原则,循序渐进.审慎操作,科学决策,注重效果,决不可一哄而上,重量轻质,重放轻管,更要杜绝过去垒大户的现象再度重演,要以科学的尺度来衡量贷款营销对象的诚信度和债务承受力,从中发现优良客户,培养黄金客户,进一步防范信贷风险;另外,要大胆创新,引入贷款营销承包责任制,强化信贷员的管贷责任心,把信贷风险防范转化为工作动力,从而提高资产质量。
四以人为本,扼制信贷风险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农村信用社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也是如此,必须强调人的因素,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强化培训,迅速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支懂业务、懂法律、善经营、求实效的信贷管理队伍,。要防范三种风险和强化四种意识,即:防范职业风险,道德风险和法纪风险;强化发展意识、经营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有效的扼制信贷风险。
五完善担保抵押机制和保险机制,规避信贷风险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信贷资金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额贷款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农村信用社完善担保抵押机制和保险机制刻不容缓,务必安置好这道信贷资产安全保障防火墙,才能更好的规避信贷风险。一是办理手续要规范,严密。二是对抵押物的评估论证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其现实价值,又要顾忌处置变现的可行性.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结果,信用社只能参考,切莫绝对引用,同时,基于资产的安全性,贷款额度应控制在抵押物评估价值的50%以内。三是推行抵押物保险和借款人家庭财产保险制度,不应因过多的为客户负担着想而忽略了可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不可预见的种种信贷风险。
农村信用社信贷述职报告 篇6
发展。
一、当年信贷工作业绩
(一)信贷规模成倍扩张,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至本年末,全市贷款余额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幅为%。其中“三农”贷款余额万元,三农贷款占比%,同比增加万元,增幅为%;贴现贷款万元,同比净增万元。全年累放各项贷款万元,同比多投放万元;全年累收各项贷款万元,同比多收回万元。当年贷款投放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连续三年共投放额达到亿元,支农力度逐年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二)清收盘活效果明显,资产结构日益好转
至年末,全社累计收回不良贷款万元(其中收显性不良贷款万元,收隐性不良贷款万元),账面不良贷款年末余额为万元,占比%,同比减少万元,比2002年末的65.8%下降了%;正常贷款中非正常贷款万元;抵债资产余额万元,处置抵债资产万元。2005年、2006年、xxxx年度,全社新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到期收回率分别为96.7%、95.19%、%,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信贷资产结构明显改善。
(三)创收渠道不断拓宽,经营效益逐年提升
至本年末,各项收入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幅%,贷款利息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的良好势头;中间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幅%;各项支出万元,同比增加万元。收支扎差实现账面盈利万元,同比增盈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信用社增盈、政府满意”的“四赢”良好局面。
(四)授信建档全面铺开,增量扩面工作纵深推进
近年来,本市的传统农业日益提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信用社仍然坚持以投放农业贷款为主,全面开展信用农户、信用乡镇、信用村组的评级授信工作,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至本年末,全市共评定信用村170个,信用户9.53万户。累计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达11.5万户,比年初增加万户,建档面从年初的85%上升到100%。全市已累计发放贷款证9.53万本,比年初增加万本,当年发生信贷关系的农户建档面基本达到100%,档案内容登记情况逐网步完善详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余额分别达万元和万元,分别比年初上升万元和万元;累计创建信用镇14个,信用村290个,其中今年创建21个。
二、信贷工作主要措施
今年,xxx联社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铺天盖地”、“顶天立地”两个工程,切实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以增强业务品种、完善业务功能为重点,深入开展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活动,与时俱进地改善支农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明确服务“三农”工作重点
我社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题,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不断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农力度。xxxx年末农业贷款余额万元(2005年末农业贷款余额17958万元、2006年末农业贷款21794万元),增幅为%。今年以来,我社多次召开信贷支农工作会议,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各乡镇、村户,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实际收入状况和资金需求状况,通过调查,摸清了农户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农村信贷市场的潜力,拓展了农户延伸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方式,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把小额贷款市场准确定位在“三农”上,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二)强化服务措施,信贷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1.加大支农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信用社的认知度。今年来,我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活动,利用报纸、墙体广告、新闻媒体等,广泛推介小额农贷,真正实现了宣传上的“铺天盖地”。同时,各信用社在营业室前、主要路口张贴宣传资料,信贷员充当宣传员,通过讲解贷款政策、手续和条件,增强了农民的贷款意识,把讲信用、有技能的农户作为联系对象。信用社加强对贷款条件、程序、权限和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宣传,提高了贷款透明度,为符合条件的贷户能够提供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
2.大力实施“铺天盖地”工程,做好农户评级授信工作。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 篇7
关键词: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博弈,信息不对称
小额信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 是以少量贷款向农村贫困人群提供的金融服务, 目的在于农村扶贫。90年代初传入我国,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项信贷支农的重大政策措施, 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题、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00年开始, 农村信用社在人民银行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农村小额信贷本是一项支农惠农的政策, 但随着它的不断实施, 遭遇了空前的信用危机。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覆盖面达31%, 但不良贷款比例高达70%[1], 农村信用社要经受不断出现新的呆账坏账、无法很好地确定信用额度、农户拖欠贷款等诸多难题的考验。农户的诚信意识淡薄, 偿贷意识不强, 借款农户贷款后还款与否完全靠个人自觉, 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使信用风险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因此, 当务之急是减少信用风险对小额信贷构成的威胁, 认识并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际国内对于小额信贷并没有统一定义, 主流观点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由于从2000年, 我国农村信用社才开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 国内学者对于小额信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学者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进行实证研究, 如阮红新、杨海军、雷春柱 (2003) [2]利用湖北省某农信社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分析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与收益。随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不断开展, 学者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 如张峭、徐磊 (2008) [3]指出影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 最为突出的难点是小额信贷极高的信用风险, 直接导致农户小额贷款难的现象屡屡发生。
在国内的研究中, 将博弈理论与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相结合的论文为数不多, 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张改清、陈凯 (2003) [4]的《小额信贷的小组联保机制博弈分析》和何登录、金发奇 (2008) [5]的《我国农村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与防范》两篇论文。张改清从有无民间惩罚两个角度考察了联保制度对小额信贷的外部效应, 却没有指出造成违约的主要因素;何登录虽然经过理论推导, 指出了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但忽视了联保农户间的相互作用。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在“两户联保”的前提下构建博弈模型, 并推广至“户联保”, 以探求影响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信用社与借款农户的博弈模型
本文模拟农村信用社与借款农户的客观情况, 利用农户失信的概率表示信用风险, 构建农村信用社与借款农户的博弈模型。博弈论是对智能的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数学模型的研究, 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分析技术。给定局中人的策略空间、支付函数、信息结构的条件下, 理性的局中人通过其最优选择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效用最大化, 最终达到博弈均衡[6]。
(一) 建模前提
该模型的前提条件是:
第一, 博弈双方——农信社和借款农户在博弈中对其对手的特征、策略空间、支付函数以及经济的运行情况不具有准确地认识, 因此博弈双方能够获得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第二, 博弈双方均能在其客观条件的约束下, 做出能实现其最满意决策目标的理性决策, 即博弈分析的对象是理性人的理性行为及其均衡。
(二) 模型的假设与构建
假设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有农信社、借款农户A和借款农户B三个行为主体。由于小额信贷属于信用保证贷款范畴, 农信社要求借款农户之间必须联保, 即借款农户都要为对方贷款违约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假设借款农户A和借款农户B两户联保。借款农户A和借款农户B有意向农信社共同申请一笔总值2L万元的一年期贷款, 用于各自的农业生产, 年收益率分别为rA、rB;农信社发现了借款农户的需求, 有意发展他们成为客户, 如果成功建立信贷关系, 则借款农户将从农信社得到年利率为的贷款。
根据农信社与借款农户A、借款农户B的客观情况, 做如下假设:
第一, 借款农户有诚信和失信两种策略选择。借款农户失信的概率为P1K, 诚信的概率为1-P1K, (K=A, B) 。当c≤P1K≤1时, 借款农户失信, 拒绝偿还贷款, 逃避债务。当c≤P1K≤c时, 借款农户诚信, 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c为 (0, 1) 之间的常数。
第二, 诚信的借款农户得到贷款后, 用于农业生产, 到期还本付息, 可获收益L (rK-i) , 但是如果其联保农户违约, 诚信的借款农户必须代其偿还本利L (1+i) , 则收益为[L (rK-i) -L (1+i) ];失信的借款农户拒绝偿还贷款, 逃避债务, 得收益L (1+rK) , 又因逃避农信社债务而受到农信社的惩罚M (如不良信用记录等) , 诚信的借款农户要向其追讨债务对失信的借款农户造成损失, 即民间惩罚D。
第三, 如果农信社拒绝发放贷款, 则借款农户将损失机会成本L (rK-i) 。
第四, 如果农信社放贷给两个诚信或其中之一诚信的借款农户, 农信社都能够收回本利, 得收益2L (1+i) , 如果农信社放贷给两个失信的借款农户, 农信社将损失全部本利, 得收益-2L (1+i) ;农信社如果拒绝发放贷款, 损失机会成本2Li。
第五, 农信社放贷的概率为P2, 拒贷的概率为 (1-P2) 。农信社与借款农户A、借款农户B的三方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1. 借款农户的理性选择。借款农户A的理性选择取决于其最大化效用函数U1A:
同理, 借款农户B的理性选择取决于其最大化效用函数U1B:
根据上述模型分析式[2]和式[4]的各个变量, 可知:
(1) 借款农户失信的概率P1K与P2, M, rK均无关, 与贷款本金L, 贷款利率i, 民间惩罚D有关。
(2) 当贷款本金L增加时, 借款人所需偿还贷款的本金就越多, 违约风险增大;反之, 违约风险减少。
(3) 当贷款利率i增加时, 借款人所需偿还贷款的利息就越多, 违约风险增大;反之, 违约风险减少。
(4) 小额信贷联保体系越健全, 联保农户间的约束力度越大, 对违约借款农户的惩罚D越严厉, 违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反之, 违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2. 农信社的理性选择。令农信社发放贷款的效用为U21, 拒绝放贷的效用为U22, 则:
农信社作为理性经济人, 当且仅当U21>U22时会选择发放贷款。然而, U22=-2L (1+i) <0, 所以农信社只有当U21>0时, 才会发放贷款。
将U21>0化简得到:P1AP1B<21[7]
的经济解释为:借款农户有利可图时会选择违约, 拒绝偿还贷款, 因此模型“两户联保”的前提下, 农信社只有确保两借款农户同时违约的概率不大于才能发放贷款。
(三) 模型的结论
根据模型的推理, 得出结论:农村小额信贷的信用违约风险与贷款本金L, 贷款利率i, 民间惩罚D有关;农信社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借款农户同时违约的风险, 即便可以发放贷款。
(四) 模型的推广
上述模型是建立在“两户联保”的前提下分析的, 现将其推广至“n户联保”来研究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分析“n户农户向农信社共同申请一笔总值n L万元的一年期贷款”的情况, 不妨假设农户K为n户中任意一户, R表示其余n-1户。农户K要在其余n-1户农户“全部诚信” (t=0) 和“t户失信” (1燮t燮n-1) 中做出自己的策略选择。若农户K选择失信, 将遭到诚信农户 (n-1-t) D的民间惩罚。
进一步可知:借款农户失信的概率P1K还与联保户数n负相关, 与失信农户数t正相关。
三、防范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一) 规范信贷市场秩序, 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规范信贷市场秩序, 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从源头上减少潜在失信农户的数量:事前农村信用社加强对农户资信的评定, 应根据农户的信用状况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 结合贷款项目的风险性, 评定农户信用等级, 再根据农户信用等级, 确定贷款额度及利率, 实行积极放贷、差别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增强自身对小额信贷风险的评价和控制能力;事后农村信用社要经常深入农户, 掌握和了解其生产经营与贷款使用情况, 确保小额信用贷款按规定用途和要求使用, 真正发挥其功效。
(二) 创新联保制度, 防范信用风险
联保制度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 是农户间的相互监督机制。农信社需结合实际, 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新型联保制度:一方面, 五户联保应对连续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农户给予优惠利率, 对未按时还款的农户取消其联保小组在下一个信贷周期的贷款权利;另一方面, 联保小组内户数不应固定, 户数越多, 农户间的利益集合越密切, 相互监督更为有效, 有利于减少信用社和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 即便联保小组内有农户违约, 其余农户分担连带责任, 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也较高。
(三)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农户还款意识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识不足, 往往会认为小额信贷是政府无偿的扶贫款, 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还款的必要性、强制性和法律性。对于这类还款意识薄弱的农户, 农村信用社应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宣传体系,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农户还款意识, 避免“躲账”、“赖账”的发生, 同时鼓励诚实守信, 对按时还款或提前还款的农户, 要制定相应的奖励优惠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文静, 孔荣, 卡里姆·特维.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诚信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9 (3) :157-160.
[2]阮红新, 杨海军, 雷春柱.信贷资产分散条件下的风险与收益: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3 (9) :98-102.
[3]张峭, 徐磊.我国小领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 (11) :29-30.
[4]张改清, 陈凯.小额信贷的小组联保机制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2003 (5) :42-43.
[5]何登录, 金发奇.我国农村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与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8 (11) :61-63.
论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 篇8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
1.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管机制的漏洞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而且,农村信用社的监理机构也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制度落实还存在一些问题,监督职能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很容易让农村信用社出现滥用职权等违规的事情,而信贷风险的根源正是这些问题造成的。
2.信贷风险抵抗能力低
农村信贷风险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抵抗能力不高。当前,有的农村信用社并不是十分重视信贷风险,自身也没有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3.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完整
农村信用社的规章制度很多,这也给运行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不完整,该制度只是针对信用社的一部分业务,可是没有包括全部业务的内控制度。
4.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带来的信贷风险
众所周知,新时期,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贷款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以及农村工商业户、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创业者。不过,农业的特殊性给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的产生带来了隐患。具体来说,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而且受自然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如果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气象灾害,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的损失,要是在信贷中出现这些问题,那么信贷风险就大大增加了。另外,一些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创业者对信贷知识了解不多,信用没有保障,要是缺乏偿还能力,信用社就难以回收贷款资金。
二、如何做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
1.嚴格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问责制
农村信用社在运行管理中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动态管理制度,通过信用社班子的考评、问责来做好信贷管理。农村信用社必须要对贷款考评制度进行完善,将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建立起来,对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岗位,信贷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离任审计制度进行完善。由于信贷风险存在滞后性,为了明确责任,需要在离任审计一年以后再实施一次审计。对于那些存在违法违规的信贷行为,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对直接责任人的主管给予问责,有刑事责任的就要移交司法机关。
2.加强担保抵押手续的管理
农村信用社要切实完善担保贷款管理制度。严格担保抵押手续的管理是为了转移和化解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同时要按规定审核手续,保证贷款担保抵押的合法有效,真正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安全得以落实。首先,完善管理制度是堵塞担保贷款工作中的漏洞,增强防范能力的一项前提性基础工作。为此,农村信用社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贷款担保登记簿,并进行表外科目核算;要规范贷款审批发放操作程序,建立担保贷款的权力制约机制,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制定担保贷款损失赔偿制度。其次,要严格执行贷款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按规定审核手续。加强对担保主体的合法性、抵押物的价值充足性、质押物的真实性以及担保抵押质押手续的完备性的审查。要严格存单质押的核定、通知止付、贷款展期、催收的手续完善和存单的管理。
3.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内控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
金融监管部门必须依法、公开公正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督管理。农村信用社主要是由县级以上主管单位和市级银监局监管,因此,这就需要各级监管部门要有明确而科学的监管理念,在保持业务不断发展扩大,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同时做好严格的监督管理,既要防范好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又要鼓励信用社的金融创新。由此才能够让农村信用社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又不会减少对“三农”、农村个体工商户、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创业者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在建设内控制度的时候,还可以结合职能部门监督问责制、委派会计制、稽查特派员制进行探索更加完善和严格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4.正确把握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主旨
农村信用社的全体职工必须树立为“三农”、农村个体工商户、农村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服务的工作宗旨把握好服务方向。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农民的需要和满意。在当前的信用社信贷工作中,信用社必须要认真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需求,并据此解决好农村商业资金需求。另外,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民的不良贷款为需要正确的看待,要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农民信用观念的问题,也有农村信用环境的问题,更有农村信用社的自身管理问题,因此不能以偏概全。信用社对于农民的信用观念问题,要积极的引导,宣传信贷政策,对于那些信用好的农民实施优先贷款、利率优惠等差别信贷政策,农村信用社不能因为少数的问题而不顾新农村工作大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及风险防范形势也变得更加紧迫。由于农信信用社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信贷风险的防范难度较大。因此,要想做好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防范,就需要信用社构建起现代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信贷责任制,加强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素质培训。
参考文献
[1]甘丽萍.我国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0(10)
[2]段合会.试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8)
[3]李嘉耘.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7)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 篇9
一、树立稳健经营理念,严防盲目扩充规模。一是稳健经营,稳步发展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二是要做到“早调查,早研究,早安排”,认真测算资金头寸,确保农户有效资金需求的满足,不可盲目扩大信贷规模;三是遵循审慎的办事原则,在经营每项贷款业务时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要择优抢占强势贷款项目,培植效益好的增长点。
二、完善信贷内控制度,强化贷款管理责任制。农村信用社从加强信贷管理,防范内部风险出发,必须建立一整套的信贷内控规章制度。要想提高农村信用社风险贷款的防范能力,首先要根据业务发展的变化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在信贷业务管理中,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信贷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风险意识。在确保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得以贯彻落实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体系和事后监督协调运转的内部控制制度,抑制内部违规行为的发生。要落实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只要贷款造成损失,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加大贷款责任追究力度,要加强对客户经理在贷款投放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力度。要不断强化客户经理、信贷专柜及事后监督岗位之间相互制约作用,进一步完善信贷操作的合规合法性,把信贷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实施贷款授信管理,切实优化贷款结构。
农村信用社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分析,综合评价贷款客户的偿还能力以及市场发展前景,信用支持程度和在信用社结算业务量以及从其业务中获得的收益等因素后,确定其贷款受信额度,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切实落实贷款的安全、流动、效益性,减少信用风险。进一步规范授信程序,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检查、辅导、整改和考核力度,逐步达到制定制度无漏洞,执行制度无缝隙。在信贷业务拓展中,还应注重风险管理,首先是贷款投向上做到分散风险,行业上不能过于集中;其次在借款个体上不能垒大户,防范信贷风险;再次要根据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同辖内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展有特色的金融品牌,把资金投向特色农业个体经商户及农村大联保体贷款的发展中去,更好的支持辖区的经济发展。在农户小额贷款、短期农户贷款种养殖贷款方面做文章,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特色金融品牌繁多的有利作用。
四、规范授信业务程序,完善信贷档案管理。
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管理上,首先要规范授信业务程序,实行民主科学的授信决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贷分离制约机制,做到严格管理、职责分明、相互制约、规范运作、协调发展,从源头上防范信贷风险。客户经理要严把借款企业、借款人提供真实完整的信贷档案关。在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办理担保或抵质押、贷款发放等环节中,则应注意各种书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确保资料的真实、完整及合法合规性。完整的信贷档案有助于农存信用社了解借款企业、借款人的信用程度、经营状况、管理情况和经营成果,有助于保障信用社的资金安全,更好的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贷款档案的真实、完整、合规、有效性也是确保贷款安全和防范风险形成的有利保障。
五、强化职业道德及素质教育,严防道德风险。
信贷管理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信贷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为此,要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客户经理的职业素质是关键,特别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信贷管理队伍。要培养一批廉洁勤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能打硬仗的信贷管理队伍。使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成为客户经理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防范信贷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的目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人的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个人有了良好的思想才能有良好的行动规范。客户经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道德的高低。
加强客户经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净化其灵魂,筑牢坚实的职业道德及政治思想基础,是信贷工作的百年大计。应积极开展案件警示教育、用法律的威严震慑人,用血淋淋的案例教育人,教育我们农信社的客户经理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大潮中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物欲惑,让我们的灵魂远离“雷区”,从政治思想上远离风险,远离犯罪。是每一位客户经理都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客户经理应该抵制各种诱惑,更要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积极开展一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担保制度,要给他们在心中树立起一支信贷模范标杆,广泛开展其正面教育,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来激发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在敬业中树立其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
六、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由事后发现向事前预警风险转变。农村信用社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一步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方式,分析预测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实现由事后发现和化解风险向事前预警风险转变。并组织客户经理定期开展市场和行业调查,确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贷款风险程序,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企业分别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和防范措施。根据民营企业、农户及个体工商户等不同贷款对象,分别确定贷后管理中最容易发现的风险预警信号,确定贷后必查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组织客户经理从多角度分析客户的经营、财务以及信用风险和政策风险。要使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对风险苗头,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逾期贷款,要逐笔分析其原因,制订出化解措施和行之有效的清收办法。当信贷发出风险信号时,农村信用社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落实债务关系,进一步转化贷款风险。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 篇10
XXXX年,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以督导强化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防控为重点,大力强化案件防控职能建设,认真扎实抓好案件防控工作,做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形成了联社、各部室、各信用社齐抓共管,全部整体联动的格局,使案件防控工作逐步步入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案件防控工作的推行,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和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截至九月底,我县信用社实现了零发案。
一、基本情况
XX农村信用社合作联社下辖XX个信用社、X个营业部,共XX个营业网点。在职职工XXX人。联社内设部门XX个。
截至XXXX年X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XXXXX万元,较年初上升30549万元,存款增幅16.33%,占计划36000万元的84.86%,较去年同期多上升971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XXXX万元,其中:贴现持票XXXX万元,较年初下降16045万元,传统贷款较年初上升14428万元,占计划26500万元的54.44%,存贷比例63.53%;其中:农业贷款余额XXXXX万元,较年初上升12332万元,占比67.98%。
不良贷款余额XXXX万元,较年初下降592.33万元,占计划700万元的84.62%,不良贷款占比5.37%;累计收回臵换呆帐贷款34.4万元,占年计划40万元的86%;累计收回托管资产473.48万元,处臵托管资产2250万元,占计划5500万元的49.52%;前9个月实现各项收入16925万元,同比多增收6350万元;各项支出14363万元,同比增加6888万元;账面利润2562万元,经营利润5059万元,同比增加1070万元。
二、案件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
依照案件防控文件精神,上半年,XX联社在以XXXX理事长为组长、XXX主任为副组长,联社监事长、副主任、部门负责人以及信用社主任为成员的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防控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同时各信用社也成立了相应的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县信用社案件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联社先后召开了专题会、推进会、督导会,联社亢理事长对该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明确部署和严格要求,各社主任、网点负责人本着对信用社事业、对员工和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认真扎实地抓好案件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前九个月经营零案率。
二、抓基础管理,构筑案件防控工作基础 根据省联社“基础管理年”活动安排,XX联社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契机,本着“严密、科学、规范、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三抓一促进”活动,一是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补充制度,使各项内控制度能够覆盖业务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出现“制度盲区”;并设计操作流程,使各个业务之间,一个业务的各个环节之间,形成有序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过程。共修订完善各项制度XXX条。二是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出精神、学出新意、学出氛围、学出成效。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抓好管理的规范和制度的执行。让每名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严格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坚持按章办事、管好程序办事,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抓“四项制度”落实,防范各类风险
联社按照市办下发的《关于落实干部交流等四项制度的紧急通知》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四项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认真落实,一是落实了干部交流制度。4月份通过公开竞聘、考试、答辩等程序选拔了31名中层干部,其中部门经理13名,信用社主任、副主任18名,分别充实到了任职三年以上的需轮换的部门及信用社。二是对全县主管会计20人进行了轮换,三是对全县各信用社一线的操作柜员32人进行了轮岗,四是对全县信贷员进行了轮片或轮岗38人。此举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
四、抓案件风险排查活动,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四月份,联社认真开展案件风险自查活动,做到了不漏一个环节,不漏一笔业务、不漏一个员工,对XX年以来联行清算、存放同业、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财务会计、出纳、柜员管理、信贷、计算机、银行卡、安全保卫等业务进行全面的案件风险隐患排查;对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及银监会提出的九类不良行为进行排查;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排查;对各业务网点管理能力、内控制度执行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及各项业务发展状况进行排查;对贷款的发放程序、审批程序、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进行排查;对大额费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进行排查。在进行排查的同时,还做到了以下两点:
一是结合我县信用社实际,注重工作措施的针对性,重视工作方法的有效性,抓住自查、互查、综合考评三个阶段,合理安排各阶段工作进度。并在排查过程中注重“三个延伸”,即:在时间上向八小时外延伸,在思想上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行为表现方面延伸,在业务上向操作细节上延伸,做到排查工作深入、彻底。
二是重点突出排查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及其他重要岗位人员、前台操作人员。着重抓好防范挪用资金购买股票、彩票、参与赌博、炒卖房屋、经商办企业以及利用职务之便、工作之便收受贿赂、向客户索要财物、好处费等问题。4月 下旬至5月份,我县信用社共排查395人,排查面达到100%。收回排查表395份,其中自查表395份、互查表395份。在这次九种人排查工作中,发现有2个不良行为的员工,联社已对两人分别做了处理。
通过本次排查,发现了一些风险隐患,采取边查边纠的措施,使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时得到了整改、纠正,排除了部分操作隐患,及时防范了风险。
五、抓多层次的业务检查、专项稽核、警示教育活动,提高案件防控意识。
充分发挥稽核监督作用,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审慎经营”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案件防控能力。一是加大稽核检查力度,做到不留死角。扎实开展了XX年业务经营真实性检查、存款滚动式检查、五一安全检查、部分信用社突击检查、呆账核销检查、信贷大检查、票据业务检查、财务检查、重要空白凭证及印章管理检查、序时稽核等。通过连续检查,杜绝了风险隐患的发生。
二是建立了稽核检查问题跟踪台账。联社根据每次检查后信用社问题整改情况逐月下发稽核问题跟踪台账,限期整改,从而确保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到位,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到位的信用社及责任人及时进行了处理。
三是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今年,我联社对19名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了处理。期中开除一人、行政记大过处分2人、记过纪律处分4人、警告10人,降职降级2人,经济处罚23人次。涉及信用社主任、副主任11人、一般工作人员8人。
四是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月12日,在由信用社主任、信贷会计、客户经理共130余人参加的第二十四期信贷管理培训班上。监事长XXXX就如何加强廉政建设和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进行了重点讲解。为增强员工法律、法规意识,县公安局经侦队、县检查院预防职务犯罪科的同志就有关信贷纪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讲授。并组织与会人员前往XX看守所现场进行了警示教育。6月份联社又利用工作例会组织中层干部和机关全体员工学习党政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以及金融违法的典型案件,深刻剖析了产生腐败及形成案件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管理漏洞,教育大家从中吸取教训,从思想上教育大家不愿违规。
六、抓制度学习,为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我联社采取了单位集中学习、以会代学、开展学习讨论和员工业余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员工系统学习了党和国家的各项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并建立了学习考核机制,把每个人的学习及测试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7月底,组织全县三百多名在职干部员工进行了金融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平均成绩96分);8月6日 组织全县信用社11个代表队进行了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员工政策水平和合规经营意识,为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下一步案件防控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及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
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要强化体制建设,建立有力的内控监督体系,加强内控队伍建设,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树立起强烈的案件防范意识。二是加大监控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力度,确保检查发现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网点负责人要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发现问题多、频率高、问题突出的关键风险点要在督促相关网点进行整改的同时,采取措施,制订相关办法,避免因管理不到位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进一步加大对冒名贷款相关责任人的追究力度。今年我们组织人对冒名贷款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排查出的借冒名贷款已上报,对相关责任人正在进行处理之中,现已停职收贷11人,移交联社监察部4人。如果在以后的检查中再发现有发放顶冒名贷款的现象,要严格按照信贷业务“十不准”和《XX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暂行办法》之定,给予严肃处理,有效防范信贷资产风险。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安全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情况调研报告12-02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12-10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06-17
农村信用小额信贷分析05-15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考试题库07-04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情况的社会调查07-31
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学习班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10-28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09-25
浅析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风险之我见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