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教学论文

2024-06-18

会计理论教学论文(精选8篇)

会计理论教学论文 篇1

《基础会计》理论课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我们二职校发展目标定位是建设区内一流、国内知名的财经类中职学校。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广西,面向全国,为财经及相关行业培养一线需要的中职技能型人才。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控制业务的基本技术,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适应一线需要的中职技能专门人才。

我校是一所全国重点中职学校,为财经及相关行业培养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第一线需要的中职技能型人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启蒙课程,包含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学校现有会计类专业在校300余人,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有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对于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本课程,就能掌握会计的基本实务操作流程,就可以轻松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同时也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重点掌握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相关理论和实务操作中 的技能;明确账务处理程序种类和执行程序,了解会计工作和组织及我国的基本会计法规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经济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模块

本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理论以够用为原则,理论为实践教学服务。本 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归纳为“三基”,即“基本原理”(会计学科与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及“基本技能”(填制与审核会计 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使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对应课程的考核,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实践模块、选学模块三大模块。实践模块即基础会计课堂活动单项实训,主 要是根据课程教学进度,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部分知识内容或基本技能设计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训。通过不同类型的单项实训,能让学生对会计不同岗位的技能 要求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逐步消除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某种“神秘感”,又可以从不同方面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模块与实践模块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单项实训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1)基础模块,120学时

基础模块教学时间分配

(2)实践模块,60学时

实践模块教学时间分配

(3)选学模块,20学时

选学模块教学时间分配

选取依据: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认识规律,从会计的基本理论入

手,讲解会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单项实训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对会计的实务操作过程进行概括,推演出“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的理论。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凭证、账簿、报表整个账务处理程序的操作。难点及解决办法:

(1)“借 贷记账法及运用”这是贯穿整个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解决的办法是:利用认识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感悟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了解 交易和事项的内涵。授课要循序渐进,按照“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特点”的过程,讲透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要理论联系实际,要 多举一些通俗的例子,特别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来讲解各个账户的运用。最后,要反复练习,个别辅导,直到学生真正掌握。(2)“凭证、账薄、报表”这几块内容的特点是理论非常抽象,繁琐,学生不感兴趣。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课件授课;理论化为实训,通过实训来掌握理论。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包括:(1)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2)复式记帐凭证的填制;(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4)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5)编制科目汇总表;(6)登记明细账与总账(7)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学中做,做中学。因此,在该课程的实践模块中共安排了10个单项实训项目,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间。另外,在一学期《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还会集中安排30个左右的实训课时,安排学生做基础会计综合实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实训,首先,使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要内容,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了有趣的模拟实训,极大地提高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其次,炼就了学生会计操作的基本功。通过实训,规范了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要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下一步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后,巩固了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整个实训教学内容是围绕会计核算方法而展开的,实训的介入显然为理 论知识的掌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注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授法。对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知识,主要由任课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联系实际进行讲授。

(2)直观教学法。运用会计教学挂图、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会计核算的流程以及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的形式、内容等。

(3)演示教学法。对会计凭证的填写、会计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凭证的装订等会计操作技能,多采用此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演示中学会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及会计凭证的整理与装订的方法与技巧。

(4)启发式教学法。对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等内容,任课教师一般只讲授基本处理模式,启发学生根据“账理”举一反三。

(5)会计模拟教学法。会计部建有会计实训基地,有多个模拟实训室,利用这些实训室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利用室中的模拟流程图进行讲解和演示,还可以利用实物进行操作,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解决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近年来,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授课,学生的实训与技能测试也可在计算机上进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不断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教学手段包括:(1)多媒体技术。主要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使抽象、生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该课程目前已制作出比较适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演示会计业务处理的程序、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使课程教学形象直观。尤其是实践性教学中运用《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系统》,深受学生欢迎。

(2)软件系统。该课程的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及会计报表编制等项目的教学与实训,可使用基础会计教学系统软件进行教学与实训。

(3)会计凭证、账簿样本。该课程的会计凭证、账簿等内容,可使用相应的样本进行观摩教学。

3.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1)“悟”、“用”、“练”教学法

我们将《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归纳为“三基”,即“基本原理”(会计学科与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及“基本技能”(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掌握好“三基”教学内容,课题组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悟”、“用”、“练”教学法。

“悟”,即通过组织认识实习积累相关知识和领悟会计的基本原理。“用”,即在教学中经常结合具体实务让学生应用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通过反复应用来掌握这些方法。“练”,即对于会计基础操作技能的教学,主要采用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通过该课程的10个单项实训来锻炼这些技能,还经常安排学生到实训室利用基础会计教学系统软件进行反复训练和自我测试。

(2)实践课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校企联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请进来,即在认知实习与专业实习期间,我们校外实习基地聘请财会专业人员来校指导学生的操作实训,聘请财务主管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走出去,即在实习期间,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观摩,请企业财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

4.课程教学手段改革

(1)在校内利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采用《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系统》仿真模拟教学。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于一体,给师生一个交互式的虚拟与实验环境,重点实现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势的启发式引导学习,以弥补人工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除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授知识外,还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来完成实践性教学,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即:课件、模拟实验和考核,其中的重点是基础会计实务演示和模拟实验。(2)在校外利用实训基地等社会资源,接纳学生实训,以训代学,充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使用实物资料进行演示教学。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经常使用各种实物教具,如会计凭证、各类账簿、会计科目章及凭证装订设备等会计用品用具及过去学生实训时所做样本账簿。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或演示,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有效。

(4)利用教学动画丰富教学内容。课程组制作的教学动画配有教师的讲解,形象生动地演示了会计实务操作的过程,很好得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5.考试模式改革

对《基础会计》课程,实行卷面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对于理论教学内容实行卷面考试,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察;对于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则通过对学生的实训操作情况及完成的实习作业进行综合考核。而且在卷面考试时实行系内统考,教考分离,统一命题,流水阅卷,并对统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对教学突出的老师进行总结,推广其教学经验,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理论教学内容考核时按照平时成绩(10%)、课内单项实训(30%)、期末考试(60%)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

会计理论教学论文 篇2

一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包括:

(1)题点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转化角色,从出题人的角度出发对某部分知识进行凝练,给出题型模式并解出准确答案。例如,“会计的基本职能”这个知识点,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目来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有的学生会出简答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的同学会出多项选择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D),A反映B评价C分析D监督E考核”;有的同学出了判断题“会计的职能有反映和监督(×)”等等。这种方式特别受学生欢迎,学生兴趣度高,注意力集中,参与性强,效果也很不错。

(2)“精读”与“泛读”的方法,“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对部分理论知识逐字逐句理解、渗透并灵活掌握,“泛读”即领略大意,先可不必“吹毛求疵”,而在日后的学习中再步步深入。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精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提出精读要求: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别称及概念性描述的理解;教材中所举示例的理解等,之后再给学生详解并讨论。如“谨慎性特征”,在学生“精读”之后,可以强调该特征又称“审慎性特征”或“稳健性特征”,其核心内容是不可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学习的现阶段比较典型的说明性示例有对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等。再如,要求学生“泛读”会计的方法——会计的核算方法,并引领学生注意目录部分中大部分章节的内容即是在介绍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会对现在看似难以理解的内容逐步掌握起来。

(3)概念的归纳法,就是对某些概念、定义先不直接给出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在通过介绍其内涵和外延的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后,会使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例如,关于“会计”的概念,我们可以在先介绍了会计的目标、职能、对象、特点、方法、假设等知识后再给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特点、假设),以凭证为依据(特点、方法),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方法体系),对特定组织或单位(假设)的资金运动(对象)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综合(特点)的反映和监督(职能),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目标),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本质)。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一概念自然的接受和理解了。

二是激励督导式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问”的方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查和督导,并加强其的记忆和理解,即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引导、启发、讨论、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和学习。这类方法不是独创却贵在坚持。

(1)课前提问,每次课前都对上次课堂重、难点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是对本次授课内容进行铺垫。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选择能反映一般关系特性和方式、具有概括性特点的问题,将之前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讨论,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问题所提出的要求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使学生感悟到已有知识与问题解决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

(2)课中设问,“设问”作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积极而进步的,但要对问题情境、性质和复杂程度把握得当。例如,在讲解“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假设自己开办某一企业,设想在该企业理论探讨整个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业务环节和业务类型,并进行互动讨论。

(3)课末总结,对当堂重、难点问题概括说明,或让学生自己指出其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及理解程度,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理论水平。

第三类是通过实践深化理论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章节的内容时应同时进行手工实验的操作,这样学生会对“种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等知识更直观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理论与实务中是同一过程却又有不同表现的一些内容。比如,关于账户,在实务中,账簿是若干帐页的集合,而帐页是账户的载体,帐页一旦标明会计科目,这个帐页就是一个有核算内容的账户了。但在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将水平线平分的垂直线来表示账户。再如,关于会计凭证,在实务中记账凭证即为教学中的会计分录,但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初学的学生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

第四类是归纳比较的方法。比如在资产定义中关于“控制”的解释和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理解我们都可以用“融资租赁”的例子去阐述和说明;另外,对主营业务收支与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比较、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比较等都能比较直接快速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会计英语》理论与实践教学思考 篇3

随着新经济环境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正由单一型的专门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会计英语课是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会计专业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该高度重视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问题,提高会计英语教学质量,注重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由于该课程实用性较强,涉及的专业较广泛,学生觉得这门课既重要却又难学,因此,当前会计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谈谈对会计英语教学的看法。

一、恰当安排会计英语教材内容

会计英语课程的特点是集“会计课”与“英语课”于一体。它是用英语教授会计学的一些知识,但又不是简单地讲英文版《会计学》。会计英语课教材应涉及广泛的经济管理知识,其涉及的知识范围至少应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为此,笔者在编写教材时力求体现以会计学为主线,涉及多学科基本知识的原则,扩展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知识范围,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其次,在组织教材内容时,应力求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因此,教材的选择恰当与否就显得更加重要。据笔者所知,已开设会计英语课的中专学校基本都选择同专业大学《会计英语》教材。这类教材有它的不足之处:其一,教材中的会计内容都是原版英语,难度较大;其二,教材所介绍的会计内容都以西方会计为准,很多学校不开设《西方会计》课,这样,学生对会计理论和内容的理解也有困难;其三,教材缺乏系统性,不是从会计内容由浅入深,从经济业务发生直至会计报表系统反映,而是单个介绍各项内容。所以,配备适当的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教材应体现内容完整、系统,主要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即从会计业务的往来直至会计报表这一过程内容完整地反映出来,教材也应体现由浅入深,并做到与中学英语内容相衔接,同时,可以把《西方会计》原版的部分英语内容作为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再编写一套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为《会计英语》教学打下基础。笔者的选材全部是从原版经济类书籍中摘选并编辑的,除对文章的长短删节外,不对原文进行改写,因为改写后就会失去纯正英语的味道。

二、增加会计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会计英语,很多学生认为记单词难,因为平时接触这些词汇的时间少,而且一词多义。为此,笔者坚持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法来记忆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道理很简单,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可能长久记忆,只有多阅读,见词的机会和次数多了,才能自然而然地记住它们。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课下主动查字典辨析词义,培养他们自己对多义词的领会。例如financial一词有“财政的、金融的、会计的、财务的”等多个词义,要想正确把握该词的词义,只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量到了一定程度,阅读也就容易了许多。词汇量和阅读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开始阅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词汇量同时增加。笔者不提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查字典,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对文章大意的感悟。对于不认识的单词,可以先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一下并把他们记下来,第一遍读完后,再去查字典,搞清它的词义。词汇量、阅读量有了,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会计英语的翻译水平。显然,翻译水平的高低是正确阅读的关键。有些同学发现会计英语文章比较难译,笔者认为除了语言习惯外,还有专业知识在里边。如果专业知识有限,想译好会计英语文章不是件易事。同时,还有语言艺术在里面。例如“I Like Mike”这样一句极简单的话,在翻译大家的笔下被译成的“俺爱麦克”,与原英文句对仗工整,活泼有趣。为此,要强调学生在课外多下功夫,因为想译好文章,仅凭课堂上的努力是不够的。课堂翻译教学的重点只能放在一些中英文表达方式不大相同的长句子上。而对于专业英文长句的翻译,则要求学生必须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严格的概念表述、语法分析和断句、恰当的语言处理。

三、改革教学方法,突破“听”、“说”难关

改革英语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相当多的同学认为:“我连一般英语都没有学好,怎么能学好《会计英语》呢?”不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教学目的也就无法达到。学生认为学英语难,跟我国多年来 “死背单词、硬抠语法”的“哑巴英语”的教学方式直接相关。为此,笔者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倡“开口”英语。有的学生时至今日仍然不敢开口讲英语,这一方面与他们勇气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有些同学发音不准,怕人笑话有关。为此,首先要为学生复习元音音标的发音,讲清元音的发音规则,然后对照人体发音示意图、胸腹腔共鸣图、口腔结构图、元音音标发音示意图,鼓励学生重新利用其口腔“零件”和肌肉,对照录音带,将每个音发准确。关于辅音发音,以比较和鉴别的方式做了简单的归纳,然后,用李阳 “疯狂英语”的 “三最法则”,要求他们尽量在朗读时做到 “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以克服羞怯心理。二是鼓励学生课下听英文歌、唱英文歌,通过模仿英语发音,找出其中的发音规律。学生要熟练背诵一些口语段落。从唱的方面来讲,歌曲可以帮学生矫正个别词的发音,但其总体节奏、旋律毕竟与说英语有很大区别。所以,录制了几个口语段落在课间十分钟放给他们听,鼓励他们模仿其语调,说地道的英语,然后让他们将这些段落背熟,这样教师在课上抽时间就这些段落的内容提问,或者让他们复述段落内容时,他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开口了。三是着力解决“听”“说”关。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听”“说”关最难过。由于平时缺乏语言环境,没机会说;怕说错,不敢说;再者是“听”和“说”对反应速度的要求比读和写高得多。学习专业英语,听说关更难过,因为平时练习的机会更少,对词汇的反应能力更差。笔者在前10课的教学中,分两个步骤着力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熟背课文,提高对专业词汇和表述方式的敏感度;第二步,每节课后,留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课下准备,下一节课堂上提问;第三步,课堂提问,学生用英文回答后,找一到两位学生翻译,考察学生听懂的程度。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教学,学生对会计英语听说的反应能力大大提高。

四、学会撰写会计专业文章与书信

在会计英语教学中,最易被忽视的部分是“写”,但这又往往是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技能。笔者在安排教学时,有意加入了商业信函写作等内容,并给学生留些作文题目让他们自由安排时间写作。写好后,可拿来修改。然后,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时间点评同学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提出修改意见的文章退给学生,让他们修改后再拿来。一个学期32课时教学中,学生要写两篇文章。虽然数量不多,但通过这样反复修改,学生每一篇文章的学习效果却大大提高了。

以上是笔者在教授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一些体会。其实,概括说来,不外乎抓好听、说、读、写4个环节。读、写环节对中国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读不懂则听不懂,不会写则不会说。然后,再抓住会计英语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介绍,在介绍专业知识时不忘其英文背景及语言习惯,就一定能讲好这门课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改革,不要求学生背多少单词、语法,只要求对一些常用词、初步语法有所把握,就可以开始会计英语的学习,使得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有了大致相同的起点,每堂课都令大部分同学有所收获,这样就调动了全体同学学习会计英语的积极性。

五、要分阶段实现教学大纲目标,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信心

对于教学大纲中的目标,笔者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将它分解成各个阶段的重点突破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一种成就感,不至失去对会计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大纲要求本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这两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针对学生特点提出的各阶段主攻方向如下。一是会做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及简单的财务报表,主要手段是背诵,侧重词汇收获,这大约需要半个学期。之所以把它列为第一步,是为了尽早揭开专业英语的神秘面纱,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在学生能够开口之后,笔者先给学生复习语法中词性及句子各成分对词性的要求等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做好准备;然后讲英语的构词法,介绍常见的前后缀和主要词根,培养他们对词汇的语感,鼓励他们通过记词根,掌握英语的转化词和派生词,通过联想掌握英语的合成词;接着,从各章节中挑选那些含有较多会计主要原理、术语、会计科目、业务表述的重点段落精讲,先讲其中的生词,但要求学生注意词的组合方式,同时了解词意的演化,接着,由学生试着翻译和分析句子,并作订正和归纳,然后领读。要求学生对每个词都发音正确从而熟读、背诵段落,弄清段落中每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并经常检查其背诵情况。这样,到期中考试之前他们已基本适应了会计英语的学习,并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业务题的表述句子并不复杂,学生又有很好的会计原理基础,自然就可以开始做分录了,这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惊喜,提高了学习兴趣。二是看懂大部分课文内容,主要手段是理解,侧重语法归纳,这需在第一学期末完成。期中考试后,继续在新课文中挑选精讲段落,数量可稍有增加,但对学生要求不变:能背、能讲。由于第一阶段打下的基础,学生的理解能力已有显著的提高,可以节省精讲时间,在课上串讲大部分甚至全部课文内容,余下的段落连同前面课文中没讲的段落,可以作为课下的阅读理解练习。这个阶段的“说”,就不仅仅是背诵了。学生已积累了更多的词汇,熟读、熟记了更多的段落,已经可以用英语表达一些财会知识了。在这个基础上,可增加语法课的次数。对学生在课文中对语法的感性认识给予理性的归纳,会使语法的理解、掌握、运用取得更好的收效。三是熟读所学课文内容,主要手段是阅读,侧重综合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积累,可以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课上,可以先让学生较快地通读课文,然后,师生共同归纳课文提纲,再由学生复述其中主要的会计术语、原理,教师讲解业务处理方法。课下要求学生分步熟读、归纳全书章节。至此,学生的会计英语学习可以说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了。课后,要通过作业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要经常和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授课的掌握程度,适时调节自己的教学,以保证每次课的教学效果。对各个阶段的重点目标,应在每次主要测试中加以体现,听说能力可以通过提问、口试的方法加以测试,可作为平时成绩。经过检验,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他们的收获,一方面便于总结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下一个阶段解决。这样提供的会计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能培养满足新经济环境下会计人才的需要。

会计理论教学论文 篇4

在会计教学当中,运用生本教育会收到不错的效果,让学生自动、自主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灵活运用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构建愉悦、有效、灵动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适用面很广,社会对这方面的中等人才需求量极大,中职会计教学是为社会输送此类合格人才的一条重要通道。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当前每一位会计专业老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教学法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就如何运用生本教育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构建幸福课堂进行探索。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培養的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会计教学不仅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编制分录,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报表,而应该让他们接触实际会计工作中的业务处理,并利用这些财务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分岗协作,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的体魄来适应未来的工作。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或技术教育,而是一种全面培养人的教育。中职学校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并不只是“操作技能”,而是适应高速发展、不断改变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一种整体实力。

二、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的探讨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因此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育从师本向生本教育的转变,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一)激活生本幸福课堂,主体是学生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教学的`本质既不是单向传输的过程,也并不是所谓师生对话或师生交往,抑或师生互动,而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改变满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比如熟练掌握制作会计分录方法,先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讲解出来,阐述出教师个人的想法,总结出几个要点并写在黑板上,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去体会和解决,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现式和创造型学习,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同时教师也从教学中得到启发,发现教学盲点,实现教学相长。

生本教育的理念可以与很多现有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会计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如果在实施这些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能够准备得更充分,在课堂提出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那就可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地表现出来,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开来,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他们学得快乐、尽兴,有较好的效果。

(二)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本教育是以生为本的教育,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对课堂撒手不管,这是一部分教师应该重视的误区。不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不论是在哪种类型的学校教学,不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个重点,就是要实施生本教育、构建幸福课堂,用心的备课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教师备课质量的要求更加高了。备课时要设计好课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成为孩子们的课堂,教师相信和依靠学生,把生命拥有的一切和可联系的一切,都看成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资源,处处凸显学生学习中的生长点、思维点、创造点。如在讲述资产负债表的制作方法时,可以先把书本知识的范围告诉学生,然后简略地把难点圈出来,之后让学生参照书本知识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对一些需要指导的学生进行辅导。等一部分学生完成制作后,再让他们去帮教旁边的同学,并对一些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慢慢统一出一个答案。

以生为本的课堂并不是放任学生,有一些教师认为生本课堂既然要以学生为主体,那就让他们讲,让他们做,书本的题目布置下去,教师就可以坐在旁边看,快下课了就公布答案,总结几句话。这是不负责任的体现,也是为迎合教改而敷衍的行为。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要构建以生为本的幸福课堂,教师一定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更要吃透教材和知识点,更要理解和熟悉学生的需求,更要与学生和谐地相处,更要用心地呵护每一位学生。如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中,电算化本来就是操作的课程,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一个劲地演示和讲述,学生会感到厌烦。不如在课外的时候教师辛苦一点,设计课堂的同时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的学案出来,让学生对照书本知识和学案,进行自学,不懂的可以提问。完成了任务之后,让学生进行演示,他们就有了竞争和激情,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三、以生为本的教育方式能构建幸福课堂

幸福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有,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满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能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学到知识,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去。

(一)教师要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

幸福需要人呵护,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大的难处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是楼梯边的扶手,岩崖边的攀藤,动力仓的助燃,不是旁观者,也不是圈套设置者。不少课堂上,老师似乎为了体现启发性,或者某种目的,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问了一个又一个学生,不厌其烦。还美其名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感悟能力等因素,不可能每个学生发展得一样,让学生适当想想也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多想想也可以,问题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得出来。冷落是幸福最大的杀手,每个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尽量让学生觉得“老师看到我了”,自己也是主角,这也需要教师拿捏适度。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寻求学习的方法,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精心呵护。

(二)让学生找到主动学习的欲望

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有一定压力,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把学习当作需要。朦胧状态下,有的孩子把学习当作好奇和新鲜接纳了,而有的孩子开始“碰钉子”,好奇心受影响,对学习不感兴趣,如果老师再不注意,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两极分化了。

珠算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但是如果要学生熟练地掌握,难度也不小,一味地背公式,或者不断出一些复杂的数字让学生去加减,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再去触碰算盘了。而如果在珠算的教学中插入一些小游戏,让他们自己去“玩”、去竞争,效果就不同。例如教他们“见子打子”,由于特别的形状摆设,他们会好奇结果是不是反过来排列的,一个个学生噼里啪啦地打个不停。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看成是一种本能,这也是人类的本能,教师如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本能,就可以创建幸福课堂。

(三)学习的乐趣在探索

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来自征服,在征服困难中展露出勇气、力量、智慧。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让学生去体验、求证的教学环节,这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一定要让学生设法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头脑动起来,整个课堂就像流动的河,有浪花,有涟漪,有风起潮涌,有拍岸击沫,这样能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时空,而不是局限和满足眼前、教材上的知识。

让学生在追求中磨练意志,在探索中感受幸福,越战越勇。让学生自己动起脑来,动起手来,是以生为本的一个要求,这也是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的必要途径之一。所以让教师做一个引导者,不仅仅是引导着学生学习知识,也要引导学生找到幸福感。

会计理论学习与会计实务 篇5

摘要:会计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操作性很强,我们目前接触更多的是理论知识,但对真正的会计流程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必须与会计实务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本学科。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关系

一、会计理论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

会计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性很强,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正确的会计理论指导,面对会计实务时也就无法下手。加强会计理论的学习不能忽视。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学科,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正确认知会计职能。

(1)理论作为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在不同的会计发展时期,会计的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会计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会计准则的变化是十分频繁的,但理论知识作为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却是不变的,理论知识的丰富储备可以使我们更快的理解变更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学习也有助于我们真正领会会计法规定制的缘由更能理解法规的实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理论转化为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提前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实际应用时才可做到胸有成竹

(2)对会计工作进行总结评价

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对会计实务总结和对会计实务进行评价。从合理的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理论成份同时可以加深对会计实务的认识。通过会计理论研究的总结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而且也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能更好地体现会计的管理功能。提高会计的时效性和预测性。

二,加强会计实务学习的重要性

理论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实务操作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强大的理论也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体现其作用,会计实务操作才是我们工作后的重点内容。只有加强我们的实务处理能力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以利用,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1)会计学科是与实际工作联系很紧密的一个学科,实际

工作是很琐碎和细致的,接触到实务后我们能更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使我们意识到需要加强在哪些方面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躬行。”一个报表的完

成,中间有很多琐碎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和细致。一次次的实践也可以加强我们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也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在完成一整套会计流程是也有利

于培养我们的会计意识,使我们真正意识到我们会计人员的真正工作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工作的。减少我们实际工作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也能增加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密切了课堂教育和实际工作的关系。

三.在做会计实务时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在拿到题的时候我一直是无从下手的,我可以做出会计分录,但是我不确定我做的是否正确,因为这不是一道练习题,错了影响不大,分录错了,以后改正起来就会很麻烦,在平时学习中,面对一个个分录后者在看一个报表时也能理解,但第一次自己试着把从一个个的分录到最后完成几个报表,我很没有信心,不是特别清楚这个流程,也不知怎么才能把报表画出来,不过还好我们的报表是打印好的,减少了一部分难度。分录做出来之后,开始做T性账户,因为不熟练,我在面对写左还是写右的时候出了很多错误,有不细心的失误也有的是因为不理解。在最后的几个报表填制方面多次手忙脚乱。在试算平衡表上,因为在数字方面粗心大意或者填错导致了多次试算不平衡的问题。在资产负债表中,科目种类繁多,细心填制保证不出错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考虑不全面该加上的没有加上,该减去的未减去,导致数字出错,利润表式一个相对简单的表格,填制起来没遇到什么较大问

题。

总体来说,因为对整个会计流程的不了解,以及知识的零散性导致我此次作业中多次不知道如何下手整合。以前学习的知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是一个个单独的知识块,很多报表上的东西不知道根据什么填写,但看看书又明明是讲过的,离开了书本,有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计算,在平常的而学习中,我没有很好的把知识系统起来,而只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网,只有大方向的框架而不了解具体,在实际处理会计问题时焦头烂额。

四.以后的学习方向及自我提高

(1)加强学校课程学习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的时候深入进去,不能仅仅满足于看的懂,要努力是自己能够做得出。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在心中构造出一个知识网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是在哪里用的,做什么时候用的,知道该用在哪里才能在实际中知道怎么用。

(2)培养会计意识

读会计理论有感 篇6

会计的形成起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以货币为单位,对相应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这个定义是在社会一步步发展中逐渐得来的,也因为会计属于与社会发展相紧密结合的一项工作,需要与时代发展相符合。对应的,由此,关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及探讨就一直作为会计学研究的不老话题。也因为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迎合社会经济的需要,会计理论的体系及分类也不断在完善和更新。会计理论不只是枯燥的理论,现今的会计理论越来越注重规范与实践相结合,更为符合时代的需求。通过这本书,我对于原本茫然的会计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以及看法,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会计理论并不是想象中的只是一个枯燥无用的章程而已,是在实践之前,之中,包括之后对于会计工作的总领及规范,是不断摸索得来的宝贵结论。关键词:会计理论 发展 分类 认识

一 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分类

(一)对会计理论分类的认知

一直对于会计理论没有清晰的认识,而就现在的专业学习状况而言,更多的是关注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我选择了拜读这本书,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给我带来一些对于这两者的正确认知及了解。

这本书针对会计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从会计的由来发展,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系统的会计理论以及相应的会计方法。也对于会计理论形成中各方不同的见解和研究方向的差异进行了介绍,结合会计史进行了分析辩证,把关于会计理论现今的研究方向和分类等也进行了介绍,其中不乏对各方观点的对比。同时,也对会计理论的构成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抽象的会计原则,再到其实践时的相应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研究。可以说会计理论就是会计工作的科学支撑,起到了指导实践,使得会计领域科学发展的作用。

首先,我从这本书里面知道了会计理论分为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也由此知道了规范会计理论侧重于规范研究和解说界定,而实证会计理论侧重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理论由来较之实证会计理论悠久,却因过分侧重理论缺乏实践而被实证会计理论所抨击。对于此,我感到十分的费解,同为研究会计理论,为何一定要分清侧重点,要说如果没有规范会计理论作为其会计实证基础必定会使得会计实务的实践一团乱麻。而后,本书中也对这一点作了相应的见解。的确,这两种会计理论学派都具有其局限性,所以应当相辅相成的来看待。所幸的是,现今的学者们在探讨研究会计理论时已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令我感到困惑的是到底两者是以哪种研究方向为先,是否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使得会计理论结果发生截然不同。

就我所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实践都应当先于理论,而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令我感到困惑。会计理论既然是会计实践的指导,那便代表会计实践是在理论成立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却不符合会计的时代发展性。由此,有些理解为何会有规范会计理论及实证会计理论之分了。的确,看待事物不能够片面而取,这让我想到政治老师常讲的一句话:“社会主义就是大手拉小手才能稳步走。”其实会计理论的研究及发展也是如此,虽然我的见解很浅显,可是对于此是坚信不疑的,学科的发展与此相通,都应该是两者相结合才能更为科学的发展。

会计理论的发展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取和总结出来的。之所以具有相当的指导性,这个过程便是必不可少的。

(二)会计理论的发展及构成会计理论的发展以现象和研究本质来进行总结而得来,所以也可以说会计理论的发展就是对本质得出的规律。在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会计理论较之我国形成更为系统。而概念和规律之间的不断发展相互影响使得两者关系逐渐形成对应的财务框架。我认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本就是不断的探究过程,在实践的规律中总结相应的概念。而建立两者的关联就是为了健全而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会计工作进行有科学的指导和保障。

在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中,会计理论的作用也在一点点明晰。首先,会计理论是评价会计实务的一般依据,这可以说是会计规范研究以及实证会计研究的相

辅相成的具体体现。再者,会计理论随着发展,已然成为会计实务和会计程序的科学指导。理论的发展验证看来枯燥无用,实际上却是我们在进行完成会计实务的科学依据。试想,如果没有系统严谨的会计理论作为支撑,会计实务的进行以及财务的披露等会变成怎样混乱的局面。

其中,会计的基础理论是会计理论的基础和核心部分。而其中关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等理论部分可以说是相应会计理论的基石。其中包含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及对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的界定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我在开始学习会计时便接触的东西,本以为会计理论当是十分高深而不可及的“大部头”,却没有想到其实我们早已经接触到了会计理论的存在。这更让我相信会计理论的发展是规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产物。

不仅如此,通过这些了解,才让我认识到,会计理论的构成是整个会计体系的有力支撑。就如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使得会计对象得以确认,能够明确会计工作的体现对象,把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明确使会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而持续的经营假设前提是会计工作开展的保障,想想如果一个企业处于濒临倒闭或者破产状况,如何对他进行会计核算,又怎么保证所得的会计工作成果有其开展的意义。而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于持续经营的进一步补充,是建立在持续经营之下的。这个假设使会计工作的开展有了周期性,体现了会计工作的规律和严谨。进一步会计理论中对于会计计量单位和属性的确认都是会计工作开展的保障。

所以,会计理论的构成可谓是层次分明,在不断的实践中,会计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小到对会计基本假设这样的科学界定,大到具体的会计程序实施,会计理论中都有其相应的科学构成。这些使得会计信息能在特定规律的会计方法下对相应的经济活动作出会计反应和分析,从而以达到实现会计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我看来,会计理论就好比一个严密的框架构成,使得大量的各不相同的会计信息可以系统的被分类疏导,再形成科学可靠的会计报告,直接客观的反映会计事实。这就显得会计理论的构成实际上不能说有怎样的先来后到,只是在于配合社会经济的需求。各种框架结合,也只是在为了达到这一会计目标服务。

二 对于会计理论的体会

(一)对会计理论的新认识

会计理论在我最开始的认识中只是一个无用的枯燥理论,而且觉得和我们需要学习的会计工作开展没有什么实际联系。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会计理论不仅不是无用的枯燥理论,而且是我们开展会计工作的科学保障。甚至我们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都是会计理论中明晰的规定,而我们正在学习或者将要学习的会计处理程序部分也是在会计理论的包含之中。这才真正意识到会计理论为何如此重要,这就好比是我们在旅途中的指南针,是明确方向和目标的基准。

不仅如此,会计准则的界定也是会计理论所包含的内容,这些看似烦人透顶的条条款款都是为了更好的更严谨的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严谨性得到保证。同时在我看来,这些法则就如同我们的法律制度一般重要,是维护会计工作顺利开展且统一系统的保证。对于一个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会计制度是一种对于社会经济中会计工作的实行的技术性标准。从书中我也知晓了对于会计法则的研究也是现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个这门学科的学习者,我自觉首先要做到理解这些会计法则的真意,从而树立正确的会计从业人员思想。不可否认,至今我才对于会计理论的体系有了一点了解,这就像终于揭开了宝藏的小角,在这些学者们留下的学术面前,我需要更多的去汲取养分,慢慢理解,慢慢体会。

而关于会计理论研究方向的问题,我也终于有了初步的概念。所谓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不是我所想象的难以理解的高深学说,是指的在不同的会计研究方向下所产生的不同会计理论派别和分类,而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该被分离亦或势不两立的看待。

在会计学习中,我时常感到茫然,哪里来的这些复杂的规定,繁琐的程序。现在我才有些明白,会计本身就具有其技术性的体现,且因为其涉及经济这样严谨重要的领域,有所疏漏便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所以,那些被我们深恶痛绝的会计理论或者会计处理程序都是历经时间考验,在无数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宝贵规律,也就是我们称作的理论支撑。

不得不说如今我对于会计的理论和应用分支还是一知半解,对于会计理论的认识也处于非常浅显的阶段。可是我至少明白了自己所选择的是一门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钻研,而且具有非常严谨而广大的现实意义的学科专业。关于会计的任务与作用对我的启发也不小,相应的会计法规和准则是约束我们自身以及保障会计工作公正进行的需要,使得会计工作的进行可以达到取得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控制,服务于会计主体的目标。

会计理论中对会计方法等也进行了严谨的规范,如我们所熟悉的复式记账可以说要伴随我们整个会计学习。其包含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众所周知,会计最初的形成便是为了进行财务核算,所以其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可谓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完整的、系统的方法体系。就从会计核算方法的严谨性便可以知道会计工作的根本目的: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会计信息。

(二)对于会计理论的总结体会

会计理论的发展来源于会计的发展史,来源于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关于会计理论的学派,实质则是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问题。会计理论的构成体系庞大,至今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抽象到会计的理论概念,具体到与会计实务息息相关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都是会计理论的构成。会计理论可以说是会计学科的最集中的学科支撑,其中的基本会计理论更是会计实务开展的基石,会计理论的研究不仅是仅注重于理论上面的空泛,而是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会计作为承载反映和监督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其必要时刻跟进时代的变化,由此,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变化是永不会过时的学术问题。

会计理论的构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理论基础,也是每个想要研究钻研会计学科的人所必需去理解这些会计理论结构的形成。可以说想要全面的理解会计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由来,对于会计理论的探究就十分必要。而会计理论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证明现有的规则和方法。

身为现代学习会计学科的学子,我对于会计理论的最大体会便是,会计理论的结构发展是我们整个会计体系的核心部分,我们在每天奔波着学习专业课时往往对于这种理论概念觉得空洞无用。而我以往却忽视了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的基

石,是会计实务的根本依据。这都是我在以前所不知道的,对于会计学习需要我去更多的扩展眼界,汲取更多的专业领域的根本的一些学科领域知识,哪怕看不懂,一点点的去理解,总有一份收获。

参考文献

[1]Ahmed Riahi-Belkaoui.《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会计理论教学论文 篇7

本科会计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大使命。课堂教学是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也是影响本科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当前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仍然深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和影响, 因而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化的弊端, 突出表现在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结构刻板僵化, 教学目标只重传授知识, 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教学方法倚重满堂灌输, 缺少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情感交流;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学生基本缺位, 教学完全蜕变成为了教师的独角表演。因此, 为了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本科会计专业人才, 务必努力改进和优化本科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 致力提升本科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然而, 在当前环境下, 教师究竟应当怎样组织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才能切实提升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 却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至今仍有许多必须通过深入的教研教改才能有效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 对如何改革完善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方法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讨, 寻求有效提高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对策, 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拟根据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 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 从微观的层面来探寻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方法。笔者经多年的探索研究后认为, 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要想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应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高度关注学科与业界热点, 善于应用对比分析, 致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理论思考

(一)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应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实践经验表明, 本科会计专业任课教师只有在民主、自由、平等的基础上, 与广大学生实现充分的教学互动与情感交流, 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引发现代大学生心灵的“同频共振”, 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和平等对话在如今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特殊的场合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师必须倾注对学生和课程深沉的爱。情感发展不仅是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手段, 同时了是提升会计专业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 更是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必须高度注重对大学生情感、意志及心理健康的培养, 必须倾注对学生和课程深沉的爱。简言之, 也就是本科会计专业任课教师一定要把理解、尊重和微笑带进课堂, 通过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自己所教的学生来赢得他们的敬重和信任, 努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争取大学生从内心里真正热爱你所教的课程。这是实现师生彼此互动与平等交流的基础和前提。不能设想, 一个不理解、不尊重、不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 不热爱自己所教的会计专业课程, 缺乏强烈事业心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 可以自觉主动地去实现师生的彼此互动与平等交流。 (2) 教师必须向学生展现真理探索者形象。为了赢得学生的充分信用, 会计专业任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过程中绝不能以真理的唯一占有者、传播者的身份雄居讲台, 而是应当给学生充分展示一个真理探索者的形象。这是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课堂上实现师生心灵沟通、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条件。会计专业课任课教师以其真理的化身自居, 时而强迫人们接受某个“真理”或会计理论, 时而又批判某个思潮或会计理论, 这无形中只会在师生之间筑起一道厚厚的心理屏障, 从而严重地妨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因而是绝对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与此相反, 会计专业课教师如果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 坚持以真理的探索者形象出现在讲台上, 善于以朋友的身份与自己所教的学生平等交往, 鼓励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 坚持与学生一起对各种思潮或会计理论进行平等的探讨, 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从而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教师必须主动化解师生之间森严的壁垒。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真正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 教师要在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给予其应有的权利, 尽量创造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发言和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就在其学习理论中提出了一个观点, 认为学习过程主要是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这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反应势能=内驱力×习惯强度。其意是指, 学习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学习主体的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乘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认为, 学生不是单纯的教学客体, 而是学习的主人,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务必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 高度注重培养所教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这样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 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 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诸如虚心上进、勤于操作、专心阅读、认真书写、积极探究等习惯。”而我国同样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进一步明确论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教学生学”。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 如果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完全在他们已有的发展区之内, 教师就不必越俎代庖, 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反之, 如果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超过了他们现有的发展区, 那么则需要教师从旁加以引导。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 教学活动不仅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 更主要的是受教育者根据外在的信息, 通过自身的知识背景建构知识的过程。受教育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应当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使受教育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身的知识。总之,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与其他所有专业的课堂教学一样, 本质上都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教师只有努力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积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才能真正有效调动起所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赫尔的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以及叶圣陶先生的学习习惯理论等, 无疑都为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另一方面, 教师还应主动放下自己的身架, 积极和自己的学生进行交流, 让自己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就是他们的学习伙伴。研究和实证经验都表明, 现代社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接触、沟通和交流。这同样也是我们今天有效提升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笔者在与学生的多年接触交谈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与任课教师接触、沟通和交流的强烈愿望与要求。在大部分青年学生的心目中, 最好的教师就是那些上课时亲和友善、平等待人, 下课后更能一起聊天, 交流思想, 甚至与其参与各种课外活动的教师。学生们对教师的这项要求, 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的各项要求。

(二)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应高度关注学科与业界热点

提高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当高度关注会计学科与会计业界所发生的各种热点问题。也就是说, 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应当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坚持贯彻实施近距离原则。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一切, 其关心的程度和强度, 都要远远地超出对于那些遥远事情的关心的程度和强度。或者说, 只有那些近距离发生的热点题材, 往往才能真正引发青年大学生强烈的好奇与心理共鸣。把这种心理规律运用到我们的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来, 客观上要求我们的会计专业课教师能够自觉地坚持和善于运用近距离原则。所谓近距离原则, 实质上就是指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必须高度关注业界热点, 使之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具体而言, 其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应当尽可能反映时代最新成果。会计专业理论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但任课教师教学时所依据的会计专业教材往往都难免带有相对的滞后性。因此, 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 任课教师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 妥善地解决好教材内容滞后于会计实践发展的矛盾, 及时地补充融入一些在会计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成果, 以便真正反映出新时代会计专业理论精神的精华。如果我们不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总是在沿袭着过时的理论和教材照本宣科, 而对真正体现和反映新时代会计精神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成果老是采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闭口不讲的回避态度, 这是绝对不可能把会计专业理论讲深、讲透、讲出新意来的。 (2)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举例及其所联系的实际应尽可能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任何理论教学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亦是如此。怎样才能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案例教学无疑是其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案例教学自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立、后经哈佛大学商学院倡导应用于高校管理学教学以来, 已被日益增多的国家或地区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普适性极强, 且行之有效、效果彰显的教学方法。这种所谓的案例教学法, 简言之就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再现实践生活中的某些场景, 让学生亲临其境, 通过师生开展深入的研讨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把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引入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 既有利于充分调动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主体积极性, 更可以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本科会计专业的许多课程, 例如《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等等, 其实践操作性非常突出。我们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采用案例教学, 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充分调动和展示学生的巨大潜能, 为本科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但大量实证经验也充分表明, 在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案例教学, 如果方式方法不正确, 也会直接带来学生激情匮乏、参与冷落、所学知识碎片化等许多负面消极的后果。本人认为, 要使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真正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 防止滥用案例教学法所带来的消极不良影响,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所列举的会计事例及其所联系的财务会计实际, 从时间上看, 就应当尽可能是最近所发生的事例;从空间上看, 最好是青年学生的视野范围之内的事例;从利益上看, 必须是同青年学生的切实利益有关的事例。因为正是这些近距离事例, 往往构成了青年学生交谈的话题和“热点”, 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题和热点加以引申和阐发, 自然就可以调动和激发出青年学生的研讨热情, 从而有利于把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三)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应善于应用比较分析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 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 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的一种认知或研究方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对比分析法是人类认识世界探寻真理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因为真理总是、也只能是在同谬误的对比交锋中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科学通常需要从它们的反面寻找度量的尺度。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实践昭示人们, 会计专业理论也存着不少观点、方法乃至体系的差异, 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同样也承担着引导青年学生进行科学选择的重大使命, 因而也必须采用对比分析法。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如果不善于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不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怎样认识中国会计理论与西方会计理论的同异及适用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环境, 只是单方面灌输中国会计理论或者单方面褒奖西方会计理论, 其结果, 无疑都会助长青年学生对现代西方会计理论思想的神秘感和盲目崇拜。要有效防止和消除这种弊端的发生, 其最佳的办法, 就是在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 自觉地遵循对比原则, 即坚持把我国的会计理论和现代西方的会计理论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都摆出来展开分析, 从而引导青年学生在两相对比中去认识和选择真理。这样做, 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我们每一个会计专业课教师都应当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当然, 在观点的对比中, 教师务必防止和克服以下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直接用西方会计理论观点来否认中国会计理论的倾向;二是在课堂上只摆观点, 不作任何批判分析, 专当“无观点教员”的不负责任的倾向。这两种错误倾向, 都将不利于科学会计理论观点的形成、传播和发展

(四)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应致力提升吸引力

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事关财经人才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增强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让受教育的青年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本科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才能润德端行, 提升素养, 从而引导大学生成为有担当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财经人才。那么, 该怎样提升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让会计专业课教学入耳、入脑又入心?首先, 确保教学的深入浅出。对初学会计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 会计专业课内容是比较枯燥的, 如果任课教师不能做到深入浅出, 必然很难“入耳”, 自然更不可能“入脑”和“入心”。全面提高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 必须要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深入浅出”上狠下工夫。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任课教师至少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任课教师对所教的会计专业理论内容要理解透彻, 了如指掌。俗语云,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会计专业任课教师要向青年学生深入浅出地诠释和传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 首先自身就必须要有“真料”, 肚子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墨水”。这是确保有效提升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吸引力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教师如果底气不足, 翼求“以其昏昏”, 达到“使人昭昭”, 客观上是绝对不可能的。二是任课教师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 应把所教的专业理论知识采用浅显易懂的措辞生动明快地表述出来, 使之容易被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和消化。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属于逻辑思维, 相对而言显得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教师不能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辞, 将其生动明快地表述出来, 事实上就很难唤醒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听你讲课的激情与热望。其次, 加强教学的风趣幽默性。机智敏捷, 风趣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和缓冲剂, 可以最敏捷的方式沟通情感, 融洽气氛, 化解矛盾, 同时还表现了善用风趣幽默者的才华和智慧。法国思想家拉布曾说:“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大学生长年置身于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的波涛中, 迫切需要“幽默救生圈”的救赎。任何教育都要注重赠给学生一个“幽默救生圈”, 努力培养他 (她) 们本来不该缺失的“笑元素”。大学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也毫不例外, 其改革完善的基本取向是, 既要帮助青年学子驾驭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的波涛, 也要抓紧为其补上长期缺位的风趣幽默课, 致力培养他 (她) 们有智慧、有情趣的高雅气质和从容自信的风采。单从青年学子接受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角度来说, 风趣幽默性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 才有可能切实增强会计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从而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那些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 难免将会导致青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失望, 并进而导致他们把这种失望的情绪移植到所有会计课程上去, 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设下一道坚厚的屏障。由此可见, 会计专业课教师运用机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艺术来营造和谐的会计专业课教学氛围, 确保会计专业课教学能在欢乐愉快的环境中展开, 对直接提升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意义无疑也是十分深远的。第三, 增强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教与学是教学实践中一对永远存在的矛盾, 化解这一矛盾的主导权客观上永远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因为只有教师才能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发展现状, 避免教学上的无的放矢, 保障教学过程的针对性。经验表明, 提升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同样必须借助任课教师的努力。唯有专业任课教师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觉增强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才能有效确保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获得应有的提升。第四, 做足教学的诗外功夫。要把真诚和关爱融入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 把包容的心态、理性的思考和人文关怀融入到会计专业第一课堂里, 在真正作到“入耳”、“入脑”的同时还能达到“入心”的目的, 尤其需要做足大量的“诗外功夫”。也就是说, 会计专业任课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之外下足功夫,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才能把教师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敬业精神从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透露出来, 教学才会引起受教育者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因为只有做足“诗外功夫”的会计专业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到走进心灵的教学是多么丰富和美好。最后, 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节奏。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任何专业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教学节奏, 做到有张有驰, 松紧适度,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的激情与冲动。会计课程专业技术性强, 长时间的高强度逻辑思维, 很容易出现学习上的倦怠。这就更需要教师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三、结语

总之, 改善大学会计专业课堂教学, 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 事实上都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广大任课教师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思考。本文所述, 仅系作者本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探索, 其根本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以期获得广大同行的指教。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 (第25卷, 第2版) ,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韩延明:《哈佛归来重温潘懋元先生"少而精"教学原则的感悟》, 《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4期。

[3]苗体君:《教学应做到"深入浅出"》, 《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0期。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 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会计理论教学论文 篇8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职学校教学记忆教学应用

一、 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职学校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明显偏向实际能力操作。受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影响,致使目前的中职会计学生光会做,不会学,存在较大的缺陷。受改革现状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只顾重视实践改革,忽视理论教学改革。中职学校在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不断向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行改革发展,重视实践技能操作。教学方法多数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实施性教学方法等教学模式方法;教学手段信息化,与多媒体相结合,重视“做”这方面;会计专业教材也是选用实际操作性比较突出的教材,同时学校或教师改编的教材也多重视操作这方面改革,往往忽视了理论改革。

第二,中职生受教学影响,重视实践操作,理论记忆诀窍尤其匮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践操作上了,除了上课时间接触一些理论知识外,理论知识这方面掌握的很匮乏,只知道“做”而不会“学”,一到了会计从业资格入门考试的时候就难以掌握。另一个方面,由于学生没有一个系统的记忆思维,大部分学生都是照着书本长篇概论的背,尤为困难。

第三,中职生缺乏独立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意识淡薄。中职生因没有经过传统的“高考”复习磨炼,在中职学校氛围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是十分淡薄的。造成现在的会计专业中职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道路上,对于这三门必考“门槛”课程内容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基础理论观点方面是需要记忆的,中职生光靠一字一句死记硬背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作为会计专业的教师,教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二、 记忆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记忆教学法运用于会计课程改革中,也是发展新时代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最常用的记忆教学法为口诀记忆教学法、形象记忆教学法、图形记忆教学法等,教学中合理运用相对应的记忆教学法可以教学区的有效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记忆教学法有助于激发中职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创新欲望,有趣的课能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教师应时常借助像这样的工具主动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吸收新知识。记忆教学方法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在《会计基础》课程上,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学生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我们教师就可以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帮助学生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往往简单的几句口诀很快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同时,有趣的顺口溜也让中职生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二)记忆教学法有助于中职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规律

会计专业知识都有一定的规律,记忆教学方法运用得当,通过讲解一些记忆方式,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加显著。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有位教师就编写了以下口诀: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曾经有一个学生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这口诀,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以及掌握会计核算的借贷关系。

(三)记忆教学法有助于中职生长久记忆知识

知识转变为能力是我们的目标,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中职生的科目众多。有些知识一时之间难以理解,故记忆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将所需要的知识点长久的记忆下来才有助于以后更好的理解,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对有些人来说实数困难,口诀、图形、联想的记忆运用,运用的好,可以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也就有利于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中职生的思维能力。

三、 记忆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前的状况以及记忆教学法的重要意义,中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应用记忆教学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记忆并重

理论可用来指导实践,同时又可以为学生今后考会计职称,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我们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记忆教学,即时记忆,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中职会计专业知识要点分类,编制口诀、图形实物、形象勾画等,可专门实践记忆操作,让学生在实践记忆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的要领,便于长久记忆和掌握会计知识。

(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运用多样化的记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改革。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同时运用新颖的记忆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不能搞满堂灌,应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记忆方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尝试新的记忆教学方法,比如编制顺口溜、打油诗、图表记忆等等方法贯穿教学过程。

(三)注重知识更新,打造潮流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专业教师既要通理论,又要具备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要很好的应用记忆教学方法,会计专业教师要适应社会,必须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论是从核算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专业教师都应与时俱进,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多关注时事政治与潮流用词,去除糟粕,取之精华汇聚于会计要点之中。既新颖又实用,对教学成果行之有效。

实践证明,要想让中职生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记忆教学法的运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教师还必须指导中职生熟悉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还可以多种记忆方法相结合运用另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在记忆时精力要高度集中,同时尽可能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和选择最佳记忆时间,使记忆力和记忆效果得以最佳的提高,一方面在未来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佳绩,以及能够轻松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另一方面对个人可持续学习和发展也大有帮助。因此,在中职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中运用记忆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温端政.中国谚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姜瑛俐.创新教育模式与方法.东方出版中心,2003.

[3]钟启泉.教育科学新进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上一篇: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论文下一篇:高三.1++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