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

2024-05-12

文化浸润(通用12篇)

文化浸润 篇1

浙江省春晖中学位于绍兴市上虞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校园环境清新自然、幽静典雅,校内完好保存着一批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文化气息浓厚,是一方修身、施教、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始建于1908年,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师生近2500余人。学校一直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的教风和“读书、做人”的学风,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办学水平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

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铸就了学校的辉煌,也为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2005年,学校开始制定并实施三年发展规划,致力于加强文化德育和学科建设,精心打造“学在春晖”教育品牌,理性彰显学校风范,初步形成了文化治校的独特办学体系。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把学校德育置于学校课程之中,在人文环境、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学科教学中浸润灵魂,通过德育课程化有效推进学校文化德育。

一、历史的追寻

在前人的努力下,春晖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辉煌历程。早期春晖确立了“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育方针,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聘请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在此执教,并积极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等;春晖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赢得了“北南开、南春晖”之美誉,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教育传承文化,教育创新知识,教育培养人才,这些话都没错,但唯独一点,教育不是工具。教育不能像流水线,或者说更不能引导“目中无人”的教育。教育的明天取决于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现实的把握,或者说取决于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因此,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不是好教育。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如果将社会发展比喻成一辆汽车,那么科技就是发动机,人文就是方向盘。只有在一个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社会里,每个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前不久,上虞区委区政府提出“人文上虞”建设,其中主要力推“春晖文化”,要大力传承和发展春晖文化,其目的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么,什么是春晖文化呢?春晖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蕴涵了“与时俱进”的核心精神,凸显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人格教育;春晖文化是一种名士文化,早期春晖革故鼎新、百家争鸣源于“名师荟萃、大师云集”;春晖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乡贤不计回报、捐资兴学、感化乡村。春晖文化因教育而生,又因教育而荣,因文化而盛。春晖文化的主体是教育文化,并以“与时俱进”的春晖精神为核心。而“与时俱进”的春晖精神,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包含以下四个层面:一是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教育图强、革故鼎新的风尚,三是平民情怀、服务社会的意识,四是汇集名士、繁荣文化的使命。1908年上虞富商拿出五万银元创办学堂,之后在1919年续办中学至今,“与时俱进”作为春晖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春晖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二、教育的使命

育德是教育的灵魂,春晖中学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做有灵魂的教育、培养有灵魂的学生、办有灵魂的学校”展开。让“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生本教育思想成为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文化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办学特色,必然体现并服务于其培养目标上。如今教育的现实使命已经从“有学上”上升到“享受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是好教育。那么教育的本源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乃至美好的心灵?”当下,一些教师和家长如此叩问。这一感慨,何尝不是面向整个社会而发?“立德树人”,这四个字,振聋发聩;“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这句话,别有深意。教育,首先是人学,好的教育就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统一的。人的天赋、特长、爱好都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好教育就要因材施教,使其潜能得到好的发挥。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要在于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维。让精神生长、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先污染后治理”式的老路在教育领域更走不得,真善美的种子早一天发芽,人格发育就早一天健全,社会心态就早一天成熟,国家实力才能早一天势不可挡!

因此近年来,学校一直以“学在春晖”为使命,高举“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教学相长、德才并美”的校风和“健康与健全相融,学力与能力相通”的育人特色,逐步构建起了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层次有别、浑然一体的培养目标:

第一层次:健康·健全。这是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出发确立的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学校教育首先要培养“健康·健全”之人。

第二层次:求真·崇善·尚美。这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要努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真、善、美”,并将其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为。

第三层次:学得活泼·活得自由。这是从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角度确立的培养目标,也是我们努力追寻和实践的理想境界。学校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学生学得活泼,既让学生在当下的校园中活得自由,更为他们今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三、实践的探索

(一)“文化德育”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为探索一条更具活力和推动力的德育新路,我们从学校文化的传承、研究与创新入手,将学校德育工作置于学校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试图挖掘文化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并从教育的实践与认知层面探索学校文化德育的新模式,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1.文化德育的基本含义

文化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旨在进一步探求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道德意义。它具有三层基本的含义:

第一,教育既传承文明,又发展文明。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人类已创造文明的基础上来进行的,文化创新引领教育的创新,教育是文化的载体。第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一切方式的总和。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从这一角度论学校教育,我们有理由坚持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对一切活动开展课程化的教育。文化德育就是基于文化创造意义的德育课程化实践:一堂课的道德影响有多大?一门学科的道德感染有多深?一项活动的道德意义有几许?第三,道德无疑是人的主要品质。对于中国传统的“德”乃至人之为人及如何为人的根本,由于我们长期机械而片面的理解,人为分解的实践,道德的含义越来越狭隘、教条和庸俗,致使对道德的解读成为反道德的理由,致使德育实践从教育过程中被剥离,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经亨颐校长的“读书何为?学为人而己”即是广义的道德,“道德文章千古传”,同样是此意。

2.文化德育的主要特点

文化德育试图从教育理念、策略架构、实施路径等方面进一步厘清学校文化与德育的辩证关系,提高学校德育水平、发展学生的德性,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艰实的道德基础,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行之有效的德育体系。根据文化的全息性、体验的主体性、过程的浸润性、影响的深层性等相关特征,突出教育渗透、实践体验、环境熏陶,并以学校课程的形式呈现。

3.文化德育的实践

学校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植物园”,如《春晖家园·植物篇》课程的开设;深厚的人文积淀,悠久的办学历史,璀灿的文化思想,《百年春晖》成为了学生的必读;“人生如同一首乐曲”,从“如诗如画”的丰子恺谱曲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音乐与人生》《人生导航》从这里开篇,《春晖先贤研究》在这里沉淀。还有如每周的《春晖讲坛》《春晖广播》,已坚持九年人手一册每月一期的《春晖读本》《春晖报》等。

“春晖一月”始业教育、“扬青春·展才华”校园文化科技节、“三室文化”创建评比活动、“红红火火迎新年”游园活动、“让您心中满春晖”社会实践活动、“雷锋在身边”新风月活动、“红五月”班级合唱比赛、“传统文化节日”纪念活动、“百名春晖学子”评比活动、“社团嘉年华”学生才艺展示等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十大活动主题”,并逐步转化为学校德育课程主题:“习惯养成”“责任培养”“感恩教育”“礼仪素养”“传统文化”“生命意识”“人生导航”“艺术盛典”“探究实践”“理想信念”,在不断拓展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化、系列化、课程化。

(二)课程教学滋养师生精神生活

1.构建“三层五性”课程体系

立足学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围绕学校培养目标,构建必修与选修、国际与国内、课内与课外完美对接的的基础性、人文性、学术性、探究性和活动性兼具的春晖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学校的特色发展真正惠及到每一位春晖人。

聚焦“学力”“自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围绕“健康·健全”“求真·崇善·尚美”和“学得活泼·活得自由”的三层学生培养目标,构建出了学校“三层五性”课程体系。

“三层”是指学校课程由学科基础课程、校本通识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三个层级的课程组成。

“五性”是指学校课程由基础性课程、人文性课程、学术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五大板块课程构成。

作为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在分析历史与传承、现实与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基础上,首先必须确立教育的总目标,并分层实施、逐步递进。遵循学生成长需求、社会发展需要与现代教育规律,我们提出层次有别又浑然一体的课程目标:

健康·健全

求真·崇善·尚美

学得活泼·活得自由

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一个人的健全无外乎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身体和生命,二是思想与情感。前一部分是外显的,后一部分是内隐的。标志生命意义的健康体魄和培养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校课程建设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学校是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地方,学校负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熏染人文气息和仁爱情怀的责任,学校更应该践行和追求真与善的统一、自然与人文的一致、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求真之心、崇善之情、尚美之性不仅是春晖的历史传统,而且是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丰富多样的课程、缤纷多姿的活动、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学园、乐园和精神家园。

这样的教育目标,既是学校人文精神的演绎,又是学校“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和“教学相长、德才并美”办学思想的显现;既符合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又适应学生成长的实际;既能反映社会对人才的呼唤,又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从行动上回答“教育为了什么”的终极追问。

2.培育人文课堂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使每一位教师成功。“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所以说,课堂从本质上说是师生生命的精神对话;教师的工作不是教学,而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英国哲学家怀海特说:“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他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舞台,而且是师生互动的场所;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营地,而且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书院,而且是学生学会合作探究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学行为的模式化的车间,而是学与教智慧充分发展的场所。“惟人至上”应该成为一切教学经纬交织的核心,今天的教育更加迫切地呼唤课堂的人文和人性,笔者在《教育呼唤“人文课堂”》一篇短文中对其特征作了如下的描述:“人文课堂”是适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必定从学生实际(身心、认知、兴趣)出发,合乎教育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目中有人”,以学为主,欣喜于学生的点滴进步,牵挂于学生的成长烦恼;“人文课堂”是完整的教学:教学的科学与完整得到充分的体现,呈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人文课堂”是灵动的教学:课堂教学重视情感交互,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实施依据教学目标又不拘泥于此,以激发兴趣,唤醒心灵为主要追求,课堂充满了生气与活力;“人文课堂”是智慧的教学:在情感交互的基础上,课堂呈现高立意、高思辨的特征,突出关键能力,善于捕捉和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教学在启迪和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人文课堂”是创造的教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明天的创造与生活,课堂首先是呵护学生创造源的基地,在教学与实践、生活的结合中不断催生学生的创造力。

四、未来的展望

教育是一种理想,没有理想的教育是没有创造的教育;教育是一种追求,没有追求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是春晖人的誓言,“学在春晖”,“与时俱进”是春晖人的使命。

追求无止境,思考无穷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有过众多的阐述,他们的真知灼见,为我们理解当下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无论何种对教育真谛的追索都无法脱离“人”,教育作为“经验”在人与人的活动中传递的过程,不仅在于“积累”,更在于“生长”。因此,教育的人本、人文和人性无时不在启发我们:只有洞察人性,才能真正理解教育,搞好教育。

我们认为,教育是为了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只有植根文化,才能培育品质,让每个生命体绽放光彩。但作为教育媒介之一的教育内容都是人类的“过去”或“遗产”,如何面对人生世界的“未来”或“创造”以及塔勒布所说的“黑天鹅”现象,是教育必须面对的永久难题。

摘要:<正>浙江省春晖中学位于绍兴市上虞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校园环境清新自然、幽静典雅,校内完好保存着一批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文化气息浓厚,是一方修身、施教、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始建于1908年,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师生近2500余人。学校一直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的教风和“读书、做人”的学风,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

文化浸润 篇2

记者 邢宇皓 王斯敏 李韵 刊发时间:2010-04-06 05:24:20 光明日报

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发轫于悠远历史深处的清明文化,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对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

千百年来,清明文

化的表达方式,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演进而不断积淀、更新与升华,它的精神信念,也被一代代中国人铭记、传承、光大。今天,清明文化依然是我们精神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而当代中国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正在赋予清明节更多的思想意蕴与现代活力。

【英雄不死:中华民族的公祭】

清明祭祖,首祭炎黄。炎帝神农氏被公认为中华农耕文明创始人,与黄帝轩辕氏并称中华民族两大始祖。

炎帝神农氏广受海内外华人世界尊崇,唐代以后,祭祀炎帝为制度化的国家盛典,而民间祭祀活动则已绵延2000多年。4月4日,有海内外数千华人参加的“庚寅年清明社会各界祭祀炎帝陵大典”在湖南省炎陵县隆重举行。大典首次增加了乐舞告祭,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知名人士、学者和游客参加。

黄帝轩辕氏更受华人祭奠,尊为人文始祖。汉代以来,历代王朝多有公祭黄帝的传统。唐代起被列为国家祭典,元、明、清三朝日繁。改革开放以后,清明公祭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前来谒陵祭祖。4月5日上午,庚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前隆重举行,1万多名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汇聚一起,祭拜轩辕黄帝。

传统的乐舞告祭仪式中,乐声悠悠,清香袅袅,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向先祖神灵默默祈祷,深切缅怀炎黄始祖之功德,共同感怀中华人文之承续,冀望全球华人及至人类同胞“百卉争荣,万象更新”。

冯骥才 文化学者、中国文联副主席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身份、是标志,更是根基,是内核。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包含了文化传统。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添加新的元素来充实传统文化。从古至今,人们已经自觉地为传统文化添加了很多新的内涵。文化要有金字塔,其根基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它包含着每一个普通百姓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社会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和道德传统。今天,我们正在用一些新的载体和形式来把这些文化继承下来。

与祭奠先祖同样庄严的,还有人们对英烈的缅怀。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而奋勇献身的英烈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与日月同辉。

北京,天安门广场。灿烂的阳光下,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字熠熠生辉。清明节前夕,来自北京六十七万少先队员中的佼佼者,开始了在纪念碑下“首都少年先锋岗”的值守。能陪伴在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身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份无上的荣耀。在孩子们的目光陪伴下,来自全国各地为人民英雄献花致敬的人们络绎不绝。

河南,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40多年过去了,焦裕禄生前说过的话依然回响在人们的耳畔。每年清明节,总有上万人到这里为这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献花扫墓,政府公务员也会在这里举行公祭仪式,重温执政为民的誓言。

安徽,凤阳小岗村。轻轻地献朵花,思念的热泪夺眶而出;深深地鞠一躬,拂去墓碑上的轻尘„„清明节期间,村委第一书记沈浩的墓前不知出现过多少次这样感人的场景。仅4月2日上午,从上海、河南、江苏、安徽等地赶来祭奠沈浩的干部群众就达2000余人。小学生们一字一句读着人们为沈浩写下的碑文,素不相识的民众慕名而来,为沈浩献上花圈、整理挽联„„

海地时间4月3日,由一朵朵白色菊花编织成的花圈静静地安放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克里斯托福酒店的震后废墟上,这里曾是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的总部所在地。赴海地维和的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列队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缅怀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8位中国维和英烈,寄托哀思。

在全中国,清明时节,为亲人祭扫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广大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祭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公安英烈。

各地烈士纪念陵园,那无数不曾留下姓名的祭奠者撷来的鲜花,胜过世上最华丽的赞美语言„„

刘晓峰 历史学者、清华大学副教授:

我们在古老的文物上经常能看到“万古流芳”的字样,今天,我们在纪念碑上为人民英雄镌刻下“永垂不朽”。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逝者最高的评价是“永垂不朽”、“万世流芳”?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的历史就是重人伦的历史,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历史,而且这种价值判断是世代留存、影响久远的。在清明节这个特殊日子里的祭奠,更凸现出了这种价值判断。这种“慎终追远”的价值取向,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这也正是清明节在民众心中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这样的价值观,从来不曾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天幕中陨落。

向云驹 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

清明节的祭奠最初是从对有血脉关系的先祖、亲人开始的,其后推及乡里先贤、历史名人。今天,那些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哪怕他们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也同样得到人们的祭奠,这反映出中国社会和人们观念在不断发展进步。正如历史上一直发生的那样,今天这个时代也在不断赋予清明节新的内容,使它更适应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但无论清明节祭奠的形式、内容、对象怎样变化,其核心精神总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人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

【网祭:别样的心灵洗礼】

点击中国文明网“网上祭先烈”纪念馆,“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的字样赫然在目。截至4月5日下午,全国各地的网友已写下了超过10万条深情留言,纪念那些从来不曾远去的英烈。“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上小学时,每逢清明必到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通过网络与大家一起缅怀烈士,虽然形式不一样,但却传递着同样的心声: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效国家。我在这里向英勇的烈士们敬礼、致敬!”江苏省姜堰市娄庄中心小学的周正亚小朋友在留言中这样写道。

对故去亲人的追思,也在网络上涌动。“清明,去祭奠了我养育了21年的儿子黄舸。在天堂的儿子,你还好吗?爸爸老了,看到许多网友在此处留言,关心着黄舸,心存感激„„”在长沙殡葬网上,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黄舸的父亲留下感言。在中华网网上纪念馆,很多网友为自己的亲人建起了纪念馆,献上“鲜花”,写下书信,寄托一片浓情。

清明节期间,数十个专门祭扫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门户网站和地方网站也纷纷开辟专区„„网上祭扫渐成风气。

李汉秋 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主任:

清明时节对逝者的祭奠,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精神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网上墓园”。人们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墓园里设置祖先和已逝亲人的墓地,清明时可以进行网上祭扫,也可以在网上的“烈士陵园”专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网上纪念,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纪念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让他们的精神融入永恒;让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自由进行。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方兴未艾,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着清明文化的表达方式。

贺学君 民俗学者、国家非遗保护委员会委员:

铭记祖辈、感恩先烈,这是清明文化的核心,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都只是外在的手段。网上祭扫,是现代人的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网上祭扫所体现出的纯粹精神表达相反,在现实情境中,有些人正在把清明节的仪式异化,比如办冥婚、烧真钞、铺张丧葬等。说到底,这是他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文明祭扫。

胡胜 文化学者、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伴随清明祭扫而带来的种种陋习,自古以来,有识者便颇有微词。比如在坟前焚烧纸钱车马,既铺张浪费,也不会真的对逝者有什么裨益,而且满眼满身尽是飞灰,春光亦为之减色。近年来,有些人在清明扫墓的时候,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内蕴,反而一味沿袭陋习,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其实,就像冰心先生在《寄小读者》中所写道的:“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网上祭扫也是清明节期间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但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除祭扫之外,清明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户外活动,比如荡秋千、游春踏青等,同样与中国历史、文学、宗教等传统文化相关,具有深远的人文意蕴。

叶涛 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

我注意到,有个别的祭扫网站,仅是把清明文化与殡葬联系在了一起,显示出其对清明文化的片面理解。祭祀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慎终追远”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元素,但必须全面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死亡这个人类个体必然的结局,如果仅仅考虑到了“慎终”——“殡”和“葬”的过程,而忽视了“追远”——通过一定的祭奠形式,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缅怀之情,达到激励后代奋发向上的终极目的——无疑是把我们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消解。

【省思:以文化沐浴心灵】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对公众而言,无论是祭扫还是踏青,都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保障。清明文化也由此得到了更多百姓的关注。

清明,是一个与历史和未来做精神交流的日子,也是一个体会爱与被爱的日子;这是一个感悟自然大化和谐流转的日子,更是一个让心灵享受文化沐浴的日子。然而,要让所有人都能体会清明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这一节日文化构建的参与者和传承者,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冯骥才 文化学者

将“清明”、“端午”、“中秋”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不是一件小事。让全民享受节日文化,足以证明我们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传统节日是生活的高潮,集中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活理想和终极审美观、价值观。传统节日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是从国家层面为文化的传承创造了一个时间平台。

节日与假日是不同的。清明节有别于普通的休息日,是因为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记忆。“过节”,“过”的就是这些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就清明节而言,人们的表达方式会不断发展变化,但其中包含的两大主题是不会变的——怀念亲人、亲近自然。

今天,由于不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与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疏离的时间太久,有些陌生了。节日的主人是人民,全民才是节日遗产的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多做一些工作,引导人们尊重传统、在节日中享受传统文化。

节日是我们共同的情感生活、心灵生活。节日文化的熏陶必须从孩子开始,要让节日文化浸润到孩子童年的记忆中。这是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清明节,大人应该让孩子知道它的内涵、它的节日符号和其中饱含的情感。社会上也可开展各种公益活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文化的种子。

贺学君 民俗学者:

“节日”和普通休息日的区别何在?至少有三点:首先,有个人与集体的区别。休息日是提供给个体的休息娱乐时间,保障的是个体的休息权;节日则带有一个民族集体的节日特征、文化符号、文化要素,表达的是共同的民族情感。其次,有体验与非体验的区别。过节,是一个投入、感受、体验节日文化的过程。此外,它们之间还有神圣性和非神圣性的区别。

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为什么?不是他们不想过自己的节日,而是对这些节日背后的内涵不了解。另一方面,传统节日也需要弘扬和创新。有学者说过,“传统是在现代不断获得意义的活着的过去”,我深表赞同。我们在传承清明文化的同时,也应该为其增添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内容、新形式。但,这种改变必须是符合其核心价值的,是从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创新。

陈旭霞 社会学者、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

在青年一代中激活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清明文化不断注入鲜活的现代元素,首先需要在“感恩”这一文化内涵上多做开掘。在清明节,通过祭天、祭祖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让清明扫墓这个古老的传统风俗,成为今天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

组织寻春、探春、赏春、游春活动,也能激发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唐诗宋词元曲中有大量的春歌春曲,可以在清明节组织各种诗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诗意,延续中国文化“诗脉”,张扬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同样,清明文化强调“天人和谐”,我们可以组织荡秋千、拔河、放风筝、挖野菜、体验乡村田园风光等户外休闲健身的民俗活动,营造清明文化的节日气氛。

点滴文化浸润心灵 篇3

从我国国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国学诵读热”已经在全国掀起,但是对国学经典的德育教育作用重视还不够,尤其是在小学,绝大多数学校国学教育仍停留在诵读的层面上,所以在扎实开展国学诵读工作的同时,将国学教育与小学生道德行为培养融为一体,必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经典融入校园,学生在熏陶中滋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的体现,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教师有责任将它传承、发扬,促使文化育人,这样将成为学生一生美好人格的源头活水。对孔子、孟子、韩非子等古圣先贤的思想进行梳理,浸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有生命的育人基地,必将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我校布置了主题为“传承中华文明,成就少年君子”的文化长廊,集中了国学经典读本和八十条警示名言,展现了历代名家的名言名作,丰厚了学生文化底蕴,为健全人格的养成打好生命的底色。“文明礼仪长廊”和“道德细节100问”,学生自己编写、自主参与,辅以日常学习生活的照片为背景,使学生从小就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同时增强认同感、亲切感,而这一学习、体验、感悟的过程也必将回归学生的生活,使教育如春风拂面、春雨润物。

二、经典浸润心灵,学生在诵读中感悟

人格之养成奠基于童年,“知”是“行”的基础,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经典文化的教育和塑造,让他们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的熏陶,成为他一生高远见识、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淀。

(一)三种学习方式结合,国学教育全面开花

一二年级:班主任利用每天早读、午读组织诵读国学经典名句;三四年级:由品德课教师将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品德课教学,进行有益探索;五六年级:校本课程中诵读、理解、感悟国学经典内容。

(二)探索三种课型,国学教育突显成效

阅读指导课:利用校本课程进行阅读指导课的教学尝试,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学科渗透课:与现有课程有机结合,音乐课融入古筝弹奏、古诗新唱的元素;美术课融入书法国画欣赏;体育课融入跆拳道等。成果展示课:每班每学期一次诵读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经典语句诵读、有古诗词吟咏、有绘声绘色讲故事、有个人才艺展示等。

通过多种形式国学教育课的学习,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体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学到的反省自己的行为,对照自己,看看别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在国学经典的熏染陶冶自省中不知不觉形成。

三、经典引导行为,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促进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我们进行了四级活动的尝试与探索。

(一)校级活动——抓实主线

孝亲敬老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培养的主线深入开展。

1.以“行”为切入点,实践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班主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了解学生孝敬长辈的精彩瞬间,评选出“孝亲小明星”,使孝亲敬老的种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逐渐枝繁叶茂。

2.以“知”为立脚点,实践活动与孝文化氛围营造相结合。制作传承孝敬美德的活教材——孝亲展板、孝敬树、主题为“家”的公益广告片,观看汶川地震妈妈舍身救助孩子的故事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着从古至今的孝敬美德,沐浴在浓浓的孝德氛围中。

3.以“行”为深化点,实践活动与亲子互动相结合。“孝亲敬老”主题教育活动向家长开放,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安排互动环节——向父母说说知心话,跟同学聊聊孝亲的做法、和爸爸妈妈一同表演自编自导的节目。使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爱的感悟,对感恩的诠释。

4.以“行”为训练点,将实践活动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开展坚持写孝亲日记、和父母一同制定孝敬协议、每周推出孝亲小故事、定期评选孝亲小明星、利用节假日践行孝亲小事等等独具特色的孝亲实践活动,使孝敬的美德渐渐在学生的心中萌生,促使学生养成习惯,自觉践行孝道。

(二)年级活动——突显层次

每个年级围绕本年级的道德行为培养点,制定了道德实践活动方案,孝亲敬老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守纪、有爱心、团结合作、正直守信感恩等实践活动分布到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每年完成两个,六年做完12个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自觉践行道德小事并记录下来,留有活动痕迹集中展示。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化作一个个有意义的小行动,在读书阅报中、在社区互助中、在家庭劳动中、在志愿服务中,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让学生成长的根深深扎在道德的沃土里,涵养了学生的性情、浸润了学生的心灵、指导了学生的行为。

(三)班级活动——集中展示

围绕“做最好的的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这一育人目标,利用升旗仪式进行班级国学教育活动展示观摩,集中展示班级道德教育活动的成果,全校观摩,展示形式包括诗歌、歌曲、舞蹈、快板和相声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升旗仪式为学生搭建了悦纳自我、认同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呈现了各个班级平时进行道德教育的点滴。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道德认知,激发了道德情感,坚定了道德信念,并逐步养成了道德行为习惯。

(四)学生个人活动——彰显个性

以“小事养德,储蓄文明”活动为主渠道,将孝亲小事、自理小事、礼仪小事、助人小事、环保小事、健体小事融入学生生活,每月向学生发放“储蓄文明反馈表”,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商议养德小事的内容,而后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并记录,再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将国学纳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中,又把学生在家和社会得到的行为列入矫正和测评的范围,提高教育实效。

在国学教育中,每日诵读聆听,每周道德晨话,每月修德讲堂,每年展示升华,使学生时时处处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浸润。学生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锤炼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心灵注入淙淙清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淄矿文化浸润职工心灵 篇4

工会的独特优势

工会在推进企业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五大优势”。

组织优势。从企业机关到生产一线单位,按照《工会法》规定都建有工会组织,并且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随时调整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职工文化建设中去。

阵地优势。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相对比较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载体优势。建设职工文化企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群众性组织和兴趣小组的活动,如文艺会演、歌唱比赛、演讲比赛、体育运动会、知识竞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使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

先进优势。工会联系着一大批先模人物和先进集体。长期以来,工会积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宣传先模和先进集体的优秀事迹,大力弘扬先模精神,达到教育和激励职工的目的。在职工文化建设中,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企业精神,是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优势。在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拥有自身的文化优势,如“创建学习型工会,争做知识型职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职工书屋建设等,这些品牌工作知名度高,影响广泛,职工广泛认可,已经逐步成为工会特色文化。这些工会特色文化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对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地引领和催化作用。

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文化

正面引导,坚持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重在以文化人。淄博矿区自1904年开始规模开采,1953年建立淄博矿务局,至今有百年开采历史和近60多年的企业发展史,长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淄博矿区文化。形成了建设“优而特、富而强”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共同愿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宗旨、“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干”的核心理念。我们一是把宣贯企业文化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将宣贯企业精神与建功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认真实施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建设。在工会的积极倡导下,淄矿企业精神已经全面融入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之中,成为了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和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职工对企业认同度明显提高。

继承创新,打造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特色品牌。紧紧抓住淄矿企业文化系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借鉴吸收企业文化先进成果,充分发挥公司工会在群众安全、职工素质提升、服务职工方面的优势,积极打造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特色品牌。一是打造形成了“泰”文化群众安全工作品牌;二是打造形成了以“职工技能大赛”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提升品牌。;三是打造形成了职工服务中心“真情服务”品牌。按照全总统一部署,广泛开展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以“夯实思想基础,强化思想素质;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工作基础;夯实作风基础,强化作风效能”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夯三基、强三能”思想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认真抓好工会干部“四联系”制度、工会主席接访日制度、联系职工“活动日”制度落实,畅通了联系职工、服务职工渠道,努力实现了对职工的全方位服务。

注重应用,建好职工文化阵地。工会文化阵地是满足职工文化生活的必需条件。我们一是重视建好职工文化宣传阵地,依托《新淄矿》报和电视中心,及时宣传报道企业的新闻、新人、新事。依托集团公司网站,开通了二级网站“工会视窗”;二是不断完善、用好职工文化活动阵地。集团公司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群众文化广场,投资500余万元整修了影剧院,投资750余万元建成了塑胶运动场,投资450余万元装修了文化宫。目前集团公司共有文化广场21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15个,篮球场26个,活动场所均配备了先进的设施;三是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投资70余万元,先后建成国家级职工书屋1个、省级职工书屋1个、市级职工书屋5个。其中,许厂煤矿“职工书屋”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职工书屋成为了职工学知识、增才干的重要平台,汲取文化营养的乐园。

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作文 篇5

尽管有一档电视节目叫做《诗词大会》,能够呈现诗词的美好无限。今天,我们来说的却是习爷爷总书记在历次公开场合中的引经据典,被称之为“诗词大会”。可以说,这样的引经据典能够发挥多重效应,比如说,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阵潮流和趋势,让人们都加入到学习古典和诗词的浪潮中去。再比如说,“诗词大会”更为关键的内容和效应,在于能够让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世界,尤其是整个浮躁的社会中沉寂太久了,亟待这样的新鲜氧气进行输入。那么,且让这样的“诗词大会”能够推而广之,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成为我们心灵的净化器。

传统文化内涵在“诗词大会”中熠熠生辉。每一次习爷爷总书记的引经据典,都可以带给世人一个积极的启迪,那就是,这些诗词到底什么意思,在新时期到底如何运用。我们举个例子吧!“苟日新,日日新”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它传递给我们的意思就是创新,就是积极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的`效果。这才能够实现所谓的“新”,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你我来说,才能够实现一个全新的领域和过程吧!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乃是每一次“诗词大会”的核心点所在,能够让人们感受其中的句子和文化,懂得如何才能够行之有效。

“诗词大会”浸润着新时期的新精神价值。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话看上去十分简单,却是有来源的。这或许就是“诗词大会”的真正价值所在吧!一方面,“诗词大会”由总书记开启,这就是一次洗礼吧!同时也能够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另外一方面,新时期的新精神,也需要“诗词大会”的努力奉献,才能够实现。尤其是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够实现和现代精神的互融互通,这才是问题的焦点所在。

让文化浸润语文课堂 篇6

首位出场的是成少华老师。他认为语文学科天然地附丽文化的因缘,但现实中在文科教学理科化、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挟制下,语文缺失了灵性、韵味和内涵。再加上语文教材自身编排的局限性,语文课堂要上得有文化,存在相当的难度。如何做?一、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此”“点”可以看成是文本,而“彼”“面”就是文化,将主旨、情怀、境界、审美等触须延伸到文化的层面。这一理念其实和程少堂先生的“文人语文”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二、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语文教学要努力结合其他学科门类、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来演绎语文学科的风景。没有开放的视野,就没有语文课的文化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视野决定了高度。三、生活化语文,地方文化场域。即语文课采取生活化语文的视角,从悬置的文本走进实际的文化场域特别是地方文化场域中。例如将永州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四、以自身文化气质在课堂上感染、熏陶学生;借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学校文化气象,形成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的张力。五、在思维方式的引领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揭示文化的奥妙神奇。

成老师的发言引发了群友的共鸣,其中江苏陈书桂老师的话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语文课要上得有文化,“一是教师自己要有广博的文化底蕴,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同时专业技能高,学科素养深。二是要界定好语文中的文化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把握好尺度,不能种了别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也不能满口‘伪文化。三是应该润物无声,自然渗透,不刻意。在课堂进程中,老师的举手投足中,师生的多边互动中,随机展现,既是师生语文素养的自然表露,个别环境的充分展示也要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服务于最终教学。总而言之,文化一在师生自然流露,二在与课堂教学进程的匹配。语文本身就是文化,语文课更应该在文化中推进。”

四川雅安吴滎林老师则对“有‘文化的语文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定位。他认为语文课的文化有其特殊性,要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语文课堂要上得有文化,必须以“理解文本再回到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为前提条件。这一点引起了群友们的共鸣。之后,吴老师进一步指明语文课上得有文化的基本条件和特点:(1)语文课内容知识的丰富性;(2)教师的教学是创造性活动,要深、新;(3)以文本语言为抓手;(4)教师自我素养储备。难能可贵的是,吴老师还摸索总结出一套将语文课上得有文化的“形式”:讨论交流和个性表达。还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范畴限定,不管是课堂学习文本、学生自主阅读还是课堂外的阅读和写作指导,总是离不开他实践的“二五四思想框架”,尤其是高考作文命题。所谓的“二五四思想框架”,即:(1)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把握人生的“社会性”和“创造性”;(2)帮助学生把握收获“成功、幸福”的五大要素,天资才能、道德品质、环境条件、科学努力、目标理想及其各自作用和相互作用;(3)帮助学生把握人生不可缺少的“四大关系”,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是体现在个人文化处理关系的“人、情、事、理”中的。吴老师以为“这一框架没有离开任何人的思想感情框”,而这些思想感情恰好构成了“有文化的语文课”的基础。

浸润国学精髓构建学校文化 篇7

坐落于鞍山市铁东区东南角上的东长甸小学 (简称东小) , 是鞍山市一所极其普通的小学校———22个教学班, 千余名在校生, 几乎都来自于附近的学区。但近些年来, 东小却凭借着其独具特色、传承了长达十几年之久的特色文化教育, 走出了一条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之路,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持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创建

学校无闲处, 处处熏陶人。校园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 更是学校文化的载体。东小人正是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 关注每一处能够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细节, 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 使学校的文化形象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1.整体的IC形象设计, 追求和谐统一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个理念应当凝聚和浓缩这所学校的办学风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东小结合多年的历史发展经验、传统优势与未来教育发展需要, 提炼并确立了“秉承传统文化与培养现代意识”的办学理念, 提出了“校有特色·师有风格·生有个性”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规划。在先进办学理念的统领下, 学校力求做到“处处皆教育、事事皆教育、时时皆教育”, 形成了“博学而笃行, 慎思而明辨”的校风, 将教师教学风格目标定位为“国学素养深厚, 教学理念先进, 学德艺能兼通”;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诚信笃行, 志明心善, 自主合作, 求实创新”。在此基础上, 广泛征集“东小标识”设计, 形成了专业系统的、文化主题鲜明的学校形象设计方案。正因为如此, 现在的东小, 大到楼堂规划, 小到班标、证书, 无不彰显着学校文化的形象内涵。这种整体感、归属感从视觉到内心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和凝聚力, 催人奋进, 令人向往。

2.弘扬里仁为美, 追求润物无声

今日之东小, 已然是一所温润如玉、引人回味流连的学校。走进典雅、气派的东小校门, 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地伴着优美又富有国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传统文化长廊、日晷、古典阳光的导言古朴雅致, 极具特色, 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特别是每天中午的经典诵读台, 已经成为东小最生动的校园景观。教学楼前一字排开的18块教育历程宣传板, 集中反映了东小的办学成果。果树园、葡萄园、丰收在望的种植园, 累累硕果在述说着师生的实践与创造。

二、课程文化的建设

依据对课程开发的理解和分析, 东小的国学校本课程更加注重了多样性和选择性。目前, 以下几种课程模式正在实施中。

1.必修课程模式

在东小的课表中有一科专门开设的必修课———国学。专任教师, 专用教材, 固定课时, 全体学生必修。在多年实践基础上, 东小人研发了国学教育系列丛书《中华古诗文赏析》《中华古诗文选读本》《国史通识》等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生诵读所能达到的数量标准, 制定了小学阶段一套完整的校本诵读计划, 国学必修课即是以完成国学校本诵读计划为主体。[1]

2.学科渗透模式

在东小, 各个学科都在渗透传统文化。如思品课 (中华礼仪的渗透) 、科学课 (从中国古代游戏入手, 古代科技史的渗透) 、美术课 (国画的渗透) 、体育课 (中华武术的渗透) 、音乐课 (民族器乐、舞蹈及京剧的渗透) 。每个学科正在逐步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国学校本课程并实施。每到周末, 各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打破班级界限, 由学生自愿选修。

3.隐性课程模式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 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东小将相关学科内容整合起来,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 开展了一系列常态下的文化活动。如:每两年一届的传统文化节;每周一的“红领巾小讲堂”;每天中午校园诵读台上的诵读展示;每学期末的“国学经典诵读”晋级评价;“清明节赛诗会”、“教师节”进学礼活动、“孔子诞辰日”、炼实文学社“中秋节赏月吟诗”等等。还有各类社团活动以及每天“大课间”时都伴随学生的《孺歌武韵》武术操,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文字与诗词之外的情感享受, 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独特妙趣。[2]

三、德育文化的建设

“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 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陶行知, 1930)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 也是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东小依托多年开展国学教育积累的经验, 发挥师资优势, 将国学教育内容渗透至德育的每一个角落,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拓展活动。从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内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1.弘扬中华经典, 传承九州文明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自主合作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国学知识。学校每年都举办“开心学国学知识竞赛”, 每周升旗进行“礼仪示范一分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还制定出了东小“学生经典诵读评价方案”[3]。学校每年的传统文化节、体育节、风筝节, 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发展个性、享受快乐的舞台。

2.打造精品社团, 提升综合素养

学校大力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倾力打造多支精品学生社团:导游团组织“东小一日游”活动;农垦团在实践园内种植了多种农作物;东东编辑部编印了校报《东东主人报》;广播站每天都播出喜闻乐见的各种节目;新建的电视台更是孩子们热切向往的阵地……此外, 学校的选修课活动也开展得健康有序、丰富多彩, 在国画、古筝、合唱、舞蹈、书法、礼仪、科技等28个社团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以传统节假日为载体, 创新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开展体验活动及道德思想教育, 培养师生孝亲敬子、勤劳简朴、热爱祖国等良好道德品质, 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学生在多样的德育拓展活动熏陶下, 构建一种完整的精神体系, 学习立身处世、做人做事, 明理之行、知荣明耻, 找到评价自我、评价是非的标准, 从而涵养心性、博大胸怀、知书达理、乐观坚定, 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内化。

四、师资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让文化成为每个人根植于内心的道德修养、自然流露的自觉行为、友爱他人的善良品质, 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 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学校文化中主要是人的文化, 而教师文化又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养成, 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是学校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

1.提升教师修养, 丰富文化内涵

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底蕴, 学校开设“东小教师国学讲坛”, 请学识渊博、有特长的老师讲解中华礼仪、中国历史, 欣赏中国名曲、名画;利用每周三业务学习之前的10分钟, 由国学组的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经典导读;为了让全体教师提升修养, 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 每年都举办了教师诵读大赛。另外, 在青年教师中还开展了国学经典《弟子规》描红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 有效地引领着教师亲近经典、解读经典。东小的教师们在读经中淡泊名利, 在读经中享受幸福。

2.提升教师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以小课题为引领, 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动力。2009年开始, 东小加入了与东北师大的“名校创生”合作项目。针对教师身上存在的缺乏研究意识的问题,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微型课题研究。通过课堂教学诊断、系统的专业讲座、网络教研互动等多种途径, 教师和专家的思想相互碰撞和升华, 内涵得到了丰富, 视野得到了开阔。几年下来, 他们先后都形成了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小课题研究。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还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上, 在全国各地都产生了反响。

(2) 启动“1+2”模式名师培养工程, 助推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开发教师潜能, 激活成就动机, 努力为教师提供成长、成才、成功的平台”一直是东小培养骨干教师的宗旨。由专家牵线, 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1+2”模式名师培养, 即东小的每1名骨干教师身后都要配备1名东北师大专家和1名东北师大附小的名师。他们定期互访, 时时交流, 有针对地跟进。教师们在培训中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自身能力。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形成梯队, 正在你追我赶地迅速成长起来。

3.提升职业道德与精神世界

“德”是教师的立命之根, 它存在于追求人格完美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力量包含教师的正义感、公平、公正、正直、仁慈、富有同情心、富有牺牲精神、学识渊博、善解人意等等品格, 这些品格正是学生们所期待的。

(1) 心存里仁之美, 行求上善如水。索罗门教授认为“在个体人格的发展方面, 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陶行知也曾说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培养有感情的人, 自己首先得有真情!”身在东小, 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它的丝丝温暖!古典文化的仁爱之光照亮校园的每个角落。

(2) 敬业乐群, 返璞归真。“德以经为源, 教以人为本”,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传统美德的精华, “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力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显现出来。教师的心灵得到净化, 品格得到升华。他们学会了用微笑解决困难, 以质朴的气质有别于流俗的追求, 诠释着“千教万教教真知, 千学万学学做人”的价值。“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东小的老师自有一种气质:干净朴素, 淡定内敛, 洗尽铅华, 返璞归真。

(3) 润物无求, 花开有声。东小人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话语中, 拥有着求索至善的人格;在“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的引导下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在“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境中体味着海天一色的美妙;在“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的教导下得到了修身养性的哲学。

学校文化是一个逐步汇聚的过程, 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形成。只有靠不断地超越别人和自己, 才能完成量的积累, 并走向质的升华。愿更多的学校文化追寻者, 如王国维先生描写的“求学三境界”一般, 在历经了“独上高楼”的目标展望, “衣带渐宽”的痴迷、执著后, 会享受到“蓦然回首”的成功之喜。

参考文献

[1]王浩.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 (12) :66-67.

[2]张谨.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 (12) :63-65.

学校特色需要学校文化浸润 篇8

学校特色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风格。

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念、基本规范及行为方式, 并以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为载体而客观存在。

学校特色会形成文化, 学校文化中包含特色文化。比如, 以科技为特色的学校, 创新精神就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以民乐为特色的学校, 民族精神与审美情趣就成了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以教学科研为特色的学校, 学校文化中充满了探究的精神;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的学校, 健康向上的精神就纳入了学校文化中。当特色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时, 特色就有了永久的生命力。要使学校特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必须充分挖掘特色的多元价值内涵。

二、学校特色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功能定位

学校文化决定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因此正确理解和塑造学校文化是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当前, 特色学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特色表面化、特色短暂化等问题正是由于学校特色建设没有涉及到文化内涵, 仅将特色建设局限在硬件建设、项目建设上, 难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校。

1. 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

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 创新既意味着对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突破, 也意味着对新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探索。

建设特色学校, 就是要创办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这种学校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设备、行为、制度乃至精神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办学历史和学校传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资源, 不同的社区、环境和背景会提供不同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不同的学风、教风、校风会塑造不同的师生行为和人格。

2. 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特色学校之所以成为特色学校, 就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校文化模式。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 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 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的, 不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因此, 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重视品质的, 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三、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建构策略

1. 多主体参与建构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 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及间接参与学校建设的专家、家长、社区人员等, 他们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形成了一个建设共同体。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 充当着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角色, 是学校文化的发展者和创造者。就学校特色建设而言, 校长首先要有强烈的特色意识。所谓特色意识, 就是教育工作者个体对特色教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的理论认识水平。中小学创建特色的过程, 是一个由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校长的特色意识起着先导作用。其次, 校长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 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校长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概括的思想结晶。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体, 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传承文化, 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保持与改造。在特色学校建设中, 需要增强教师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促进教师在符合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观前提下, 积极发挥个体特长, 努力发展教学特色;在实现教师文化角色转变的过程中, 使教师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主动建构者。

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着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学生虽然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 但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分析学生发展潜能、个性特长的基础上, 挖掘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 积极培育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引导学生构建健康向上、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学生文化。

2. 多维度立体建构

学校文化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复合体, 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多层面共同构成, 因此, 学校文化的建构必须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上逐步推进, 协同发展。

(1) 挖掘历史内涵, 提炼学校文化。历史是累积而成的实践财富。文化凝缩着历史, 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没有历史, 文化虚浮而缥缈。认识历史, 挖掘并分析其内涵, 就是继承优秀遗产。一所名校更应当审视办学历程, 把握时代节奏, 打造特色文化。

我校生根在唯亭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上, 良渚文化时期草鞋山先民们延续至今六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厚人文资源, 已成为学校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使我们在发掘、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我校致力于营造以吴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特色建设, 旨在以承载优秀人文风尚的环境感染、熏陶、塑造学生的心灵。

(2) 营造自然环境, 形成文化暗示。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指向的潜在因素。就学校范围来讲, 校园建筑 (布局、造型、颜色) 、设施、花草树木等是学校文化的直观载体, 是营造文化氛围的外在因素。和谐的自然环境能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给师生较强的文化心理暗示。

我校以环境布置为烘托, 实施“吴文化书香校园环境”创设工程, 精心设计了吴文化栏, 豆苑、梅园、桂园等景致, 将吴文化中的教育元素融入学校的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吴文化校园氛围, 陶冶师生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情操, 让师生每天浸润在浓郁书香味的吴文化氛围中。

(3) 发挥管理功能, 引导文化方向。除了外在环境的熏陶暗示, 正面引导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是学校工作不偏离教育方针的有力保障。学校制度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中间层次, 它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 还包括学校在各项活动中的文化交往方式、礼仪与行为准则等。在学校文化由浅层向深层内化的过程中, 制度文化是一种基本力量。科学完善的管理常规是办好一所学校、形成特色风格的保证。首先, 以可操作性的语言将特色思想、特色内容和特色操作程序规定下来, 形成制度, 以保证特色发展的连续性, 形成特色发展传统, 使特色建设不至于由于人事的变迁而更改。其次, 围绕特色主题制定一系列新的特色制度, 从制度上来规范和保证特色学校的建设。

(4) 打造特色课程, 营造学术氛围。特色课程是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的支撑。在特色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等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探索、总结, 既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也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载体。

学校将吴文化的精髓艺术桃花坞木刻年画、昆曲、评弹引入日常教学, 每学期安排四分之一的时间集中教授。同时邀请艺术名家每月举办一次艺术讲座。学校以实践活动为平台, 紧密结合“吴文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将育人的视角拓展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中, 丰富学生生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切实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内涵发展的步伐,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

(5) 进行校本教研, 丰富文化内涵。学校特色发展既需要大量的实践探索, 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 更需要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校本教研正好为这种探索、指引和结合提供了条件。事实上, 很多学校的特色发展成果都来自和体现于学校卓有成效的校本研究上。可见, 校本教研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开发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以省级课题“开发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为主课题引领, 带动市级课题“学校特色建设的个案研究”和“开发地域人文资源, 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 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每一个课题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以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为支撑, 借助苏州吴文化研究所的支持, 开发校本课程教育资源, 大力推进吴文化教育, 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6) 开展特色校队, 丰厚文化底蕴。在“要么不给, 要给就给最好”的思想指导下,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被称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苏州评弹、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 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 这些吴文化光彩夺目的硕果相继进入我们的校园、课堂, 而武术则进入了我校青剑湖校区的课堂。学校从江苏昆剧团、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群艺馆、苏州市体育训练基地等单位聘请了著名的专业人士来校执教, 辅助我校开展评弹、昆曲、国画、书法、篆刻、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无线电通讯、武术套路、跆拳道等课外活动, 让孩子们在享受到一流的专业化指导的同时, 接受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 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

(7) 重视文化交流, 立足国际视野。人类文明总是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前进的。文化不可能孤立起来, 它必须要碰撞、融合、更新。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 推进了人类的团结进步。建设学校文化也不能孤立、封闭, 而必须开阔视野、合理吸收。只有这样, 一个学校才能包容其他不同的文化, 才能具备广博的心胸, 才能泰然自若、和谐发展。

自2006年开始, 学校和新加坡拉丁马士学校成为友好学校, 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前去学习交流, 至今学校共有30位教师赴新加坡取经。2009年学校具备了聘请外籍教师的资质, 通过园区大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聘请了3名外籍教师, 每周给学生上课,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 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家长中也有了很好的反响。为了让教师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园区当一位教师的幸福感, 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使命, 2008年学校又与西藏拉萨市达孜县桑竹林村完全小学达成了支援协议, 通过师生捐款为拉萨的学校购置了手提电脑、投影仪、音响;2009年学校6位老师到西藏进行了支援交流活动。

让传统文化经典浸润校园 篇9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云: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 要使教育能够“枝繁叶茂”, 必须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 而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更是深化教育根基, 传承优秀传统的载体。“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传承文化经典, 不仅意味着汲取圣贤的智慧和丰厚的文化养料, 为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文化品格奠定基础, 而且也必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 笔者认为提倡“让传统文化经典浸润校园”, 既是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 也是营造文化校园的诉求。

那么, 如何让传统文化经典有效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并让校园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倡导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让经典浸润学生的一生

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倡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 从朗声吟诵《弟子规》入手, 续之《论语》《大学》《道德经》《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诗文经典。为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学校还可定期举行朗读背诵比赛, 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诵读经典的兴趣。

通过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记忆能力, 使其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 还能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 这些熔铸了先贤智慧的思想和哲理将化为学生的精神与血肉, 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精神成长确定坐标。

二、建构书香校园, 让阅读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

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说, 阅读都具有开启智慧、放飞想象的作用, 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学生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开启学生的心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构书香校园,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里感受智慧, 在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中思考问题, 也是让传统文化经典浸润校园的途径之一。为此, 班级可开设读书角, 教师借助图书角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 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 在循序渐进中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蕴藏的丰富宝藏。此外, 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办黑板报的方式、鼓励学生在班会上向大家讲述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方式等, 让学生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三、让经典生活化, 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

传统文化经典还蕴含着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与经典同行, 与大师对话”, 就是要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 使学生“零距离”感受美。为此, 学校应尽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 使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首先, 每周最少开设一节汉字书写课, 让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临摹字帖, 使学生感受到汉字之美;其次, 利用校园广播和多媒体音乐教室, 引导学生聆听古典名曲及经典民乐, 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 感受音乐清心、静心的迷人魅力;再次, 在教室墙壁上悬挂或张贴传世名画的挂图让学生观赏。这样, 在长久的耳濡目染中, 学生自然会形成纯正的审美趣味和灵动的艺术直觉, 不仅能使学生真正热爱经典文化, 热爱祖国的传统文明, 也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快餐文化和娱乐游戏流行校园、知识教育几近被应试教育替代的今天, 当“圈养式教育”严重制约着学生鲜活的生命个性, 过分的功利化教育及知识灌输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时候, 笔者希望传统文化经典能够发挥作用, 让学生呼吸到自由、新鲜的空气。

让经典文化浸润师生成长的足迹 篇10

2002年9月, 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清原实施, 我们逐渐感觉到: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团队能否畅行致远的关键因素。积淀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于是我们开始探寻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申报了校本研究课题“立体吸纳, 多维表达, 探寻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育人途径”。循着这条思路, 着眼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校开始了“触摸经典”之旅。

一、建设涵养生命底蕴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学校办学的核心特色, 也是践行学校育人理念的主体渠道。学校的课程建设植根于传统的营养环境, 并且不断注入新生资源才会有更旺盛的生命力。我校依托学校语文教学发展的优势, 立足于夯实底蕴, 锤炼才能, 增长智慧, 把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主题确定为“立体吸纳, 多维表达, 探索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体系”, 建构了校本课程框架结构, 以基础类课程、发展类课程、探究类课程三条主线并举。基础类课程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托, 侧重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与拓展, 明确提出基础类课程实施中师生的发展“保底线、不封顶”。从课时、内容、监管、评价各环节制定具体措施, 为满足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知识及能力基础。

按照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 在建构并实施发展类课程中, 我们本着“保护天性、张扬个性、着眼发展、完美人生”的观点, 结合学校的特色、地域文化、人员特点、人才培养需要, 最大限度拓展了发展空间, 实施了多维、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 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依据学校课程改革总体目标, 成立专题研究中心组, 负责本学科方案策划, 教材编写、计划实施、过程监管、评价反馈总结等诸项工作。以语文学科为例, 按照“开发资源、以量变促质变, 让学生‘爱学’”;“聚力课堂, 提高效率, 让学生‘会学’”;“营造氛围, 持之以恒, 让学生‘学活’;“科学评价, 重在激励, 让阅读成为习惯”这样一条思路, 全面展开。教研室牵头,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总体要求, 我们按低中高三个年级, 精选学生的阅读推荐书目, 选编了适于学生诵读的经典诗文、童谣、富于时代气息的美文, 汇编成册。制定了各年级读书计划, 安排了每日诵读短课, 利用地方课程时间安排每周四第六节为班级读书交流活动课。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是我们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已纳入校本课程的“分享墨香”书友交流活动, 是寒暑假后比较抢眼的一项活动, 师生按学校假前指导书目阅读, 开学后带着不同的收获感悟各抒己见。“书香致远”“海纳百川”,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每一次活动主题都在每一位实验人记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校园报“实验风景线”和各具特色的班级手抄小报几年坚持如一, 为孩子们记录了童年的点点滴滴。校园电视午间专栏《小故事·大道理》和班级专栏《花开的声音》为孩子们提供了吸纳与展示的平台。每年4月22日伴随世界读书日的到来, 也是我们学校读书月活动最活跃的时段, “经典诵读”、“征文展览”、“七色书虫升级赛”、“书香班级评比”等等, 一项项活动把校园读书月渲染的异彩纷呈。“腹有诗书气质华”“读书的我很强大”是孩子们经历过后获得的难得自信。

二、积淀助推教师生命成长的教师文化

积淀助推教师生命成长的教师文化, 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依据有三:其一, 追求公平, 达成自我实现是人性内在需求;其二, 和谐共赢, 合作性博弈是已被实践证实且得到普遍认可的现代管理理念;其三, 提高生命质量, 关注幸福人生是现代人衡量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 我们提出“营造具有实小特色的文化氛围, 用和谐儒雅的学校文化引领师生的精神取向, 通过扎实有效的校本主题研究提升师生底蕴, 让教师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培养和善、悦纳、睿智、大气的教师”。

1. 助燃教师成长的原动力

几年来, 我们一直坚持的学名师活动让我们看到一片瑰丽的曙光。这一措施得益于荣毅仁先生的家训启示:“择高而立, 就平地坐, 向宽处行。”那么教师所立之“高”在何处?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是一位“学养、教养、涵养”三养合一的智慧型教师。她的“开放自我———加强涵养、广泛阅读———积淀学养、真诚求实———锤炼思想”的成长之路给我们以启示。2007年1月, 窦校长到沈阳做教学观摩专题报告, 我们把语文中心组十几位教师带到现场。回校后, 我们在一起做精品教学的评价品悟, 我们称其为思想“反刍”, 然后选出代表做教学汇报观摩, 这一过程被我们称作“名师克隆”, 其他同志抓住认识深刻的某一角度做拓展评价。我们让每位骨干教师都确定一位敬仰的名师, 建立教师学名师档案, 其内容包括“教学风格”、“经典课例”、“代表作品”、“成长足迹”等。这样, 循着智者的足印一路探寻, 我们发现了名师成长的经典解码, 缩短了与这些敬仰者之间的距离。

2. 建设协同共进的教师学习文化

在助推教师成长的进程中, 我们通过建设各种教师学习的共同体,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以深度的教育教学反思和交流, 重组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经验, 使教师个体以求知者的身份, 分享彼此对于教育教学的认知和理解。

几年来, 我们坚持“让理论的声音下沉, 更接近指导教育实践:让实践的感悟上浮, 提升理论认识的高度”, 并注意两者的结合。我们依据不同阶段教育教学工作重点, 注意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学校全面实施, 我们采取了“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 以动态管理为手段, 以创新实践为动力”的策略, 从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大支柱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几方面实施扎实有序, 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学习培训。我们在培训的方式上采取“分层推进、点面互动、借力而行、灵活安排”的多层面渗透;在培训内容上涵盖了通识理论, 学科标准, 各地经验荟萃, 相关科学知识互动补充等多方面内容;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了制度约束、时间落实、规划内容, 专人负责考核, 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 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得到不同程度更新。

3. 完善教师发展的管理文化

围绕经典育人的核心理念, 我们在助推教师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1) 建立听课制度, 着眼整体, “视”、“导”结合, 普遍指导撒网听;重点指导研究听;扶持指导跟踪听;示范指导观摩听, 分层推进, 整体提高。

(2) 建立研究课制度, 推动专题研究, 形成研讨互动风气。

(3) 建立拜师制度, 教学相长, 共同提升教育能力。

(4) 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制度, 促进资源现代化。

(5) 建立灵活机动的培训制度。开展教育沙龙、微格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三、打造浸润生命感官的物质文化

学校硬件中的环境建设功能不仅在于美化, 更在于“育人”, 在于人与物化的环境之间的心灵对话。在构思学校文化静态呈现方式时, 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它会为师生带来什么?”“它一定要为师生提供些需要的内容”。在研究改造学校各楼层文化展廊时, 我们组成了由17位骨干参与的教师“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 就学校文化建设总体框架下每一个要素的选择, 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大家读书、上网、研究辩论, 查阅各种资料, 逐渐提高认识, 明确思路。我校展廊以“相伴成长”为主题, 设计了“好习惯———成长的起跑线”、“好本领———成长的加油站”、“好品质———成长的金钥匙”、“好智慧———好人生”等4组内容, 包含28个成长营养要素。从这里, 孩子们懂得了“把简单的事天天做好不简单, 把容易的事天天做好不容易。、“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等道理。

李玉英文化浸润的人生之旅 篇11

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至今已20多年的她,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化在工作岗位上。

在非常岁月中度过的青春年华

李玉英出生在部队,因而她对家乡的概念很是模糊,父亲是宁夏人,母亲是山东人。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军人的父亲随华东野战军一直打到福建,李玉英就是出生在福建泉州。生于部队,长大在部队,让她感觉自己是“四海为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她的性格里才集合了宁夏人的执着,山东人的爽直以及福建人的聪慧与细腻。

李玉英勤奋努力学习,在学校里成绩一直顶尖。李玉英在福建考上了福州一中,这个学校是当时全国的重点中学,它的学生95%都能上清华和北大。

但是李玉英第一次深刻地感觉到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年轻的李玉英既没能成为妈妈那样的医生,也没能按父亲的期待上清华或北大,她跟别的青年一样去上山下乡了。

于是,在1969年咋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在福建闽北大山区的水稻地里,弯腰插秧的人群里变多了一个瘦弱的身影。

在农村下地插秧的生活很苦,但李玉英仍然保持着看书的爱好,白天不管多么疲惫,夜晚都要看书。知识武装人的头脑,李玉英对当时的情势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这么多年轻人都不学习文化,将来他们用什么来报效祖国?谁搞技术,谁去航天?

在闽北山区漆黑的夜里,年轻的李玉英开始思考文化与社会发展这个沉重的课题。

1970年,李玉英又离开农村去九江的纺织厂当了一名纺织工人。这段时光是李玉英最难忘的。每当说起来,工厂车间里那些被梭子连起来的千万根经线纬线就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梭子织布经常出现故障,一出现故障便是梭子把几百根的经线都打断。那些经线就跟普通缝衣服的线一样细,一旦断掉就需要工人一根根接起来。李玉英就是做这个工作的帮接工。

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也正是在这份工作中,她体会到了更多感动。

农民的善良、工人的无私,都在年轻的李玉英心里印下了深刻的烙印,鞭策着她在日后的工作中敢于勇往直前。

李玉英在工厂一待就是7年,在这7年里,她继续学习和思索着:对一个人、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平时的积淀,1977年恢复高考时李玉英没用任何准备就顺利考上了当时的江西大学。大学的学习使她多年来思考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文化。“一辈子不读书,就永远面朝黄土背朝天。没读过大学的人,永远是仰首看世界的。而一个掌握了文化知识的人,就可以用平视甚至是俯视的眼光来看世界,可以把握得更宏观更准确,生活的天地更广阔。”

“一个民族如果不注重它的文化,即使有再强大的经济,也很容易一夜之间垮掉”

读大学时,李玉英就是活跃在文化艺术舞台上的一分子,30年后她仍然能回忆起当时的许多细节。1982年,李玉英大学毕业。因为学习成绩好,她被分配到江西省委宣传部。

20多年来,她对文化的认识随着工作实践的增长而逐渐深刻。“很多人把文化看得很简单,以为文化就是演演戏,唱唱歌,这种理解太浅表了。其实文化真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人的灵魂。文化在社会中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各个层面。文化给予人的,可能是毒品,也可能是钙片、维生素c。我们必须把文化与社会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文化与人结合在一起。要以‘文’‘化’人,用好的文化培养人。一个民族如果不注重它的文化,即使有再强大的经济,也很容易一夜之间垮掉。”

2001年,江西省委决定让李玉英到省文化厅工作。知道这个消息后,她在心里斗争了很久。因为文艺界的特殊性使其管理难度更大,而且“文化工作比较复杂,管理层面很多,工作过程比较复杂,要处理好这么方方面面的关系很困难。一些人对文化的理解是偏颇的,一个问题要经过很多方面的周旋,还未必能得到落实。”

在困难面前退缩不是李玉英的性格。李玉英性格的形成与父亲的熏陶有很大关系。多少年后李玉英谈到自己的父亲,依然是带了许多崇拜。“他是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的最勇猛的一员战将,身上有9处大伤,参加过很多著名的大战役。妈妈生我的时候父亲还在外面缴匪。”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暗暗告诫自己:“接过了重担,就不但要把它挑起来,而且要稳当地走好。”

做好文化工作,就是要主每个公民平等地享受文化发展的阳光

李玉英已经当了8个年头的文化厅长,工作的辛苦是意料之中。“人生的甜酸苦辣在这两千多个时日里尝了个全面。到文化厅后,就等于当了管家婆,几千号人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你都得管;过去的事、今天的事、乃至将来的事,你都得问;省里的部署、部里的要求、基层的希望,你都得落实。我工作几十年了,从未往过院,2005年第一次因为腰疼得直不起来,住进了医院。那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人们用‘累弯了腰’来形容疲劳的程度。”

几年来,李玉英和文化厅的工作者们一道,在困难中拼搏,在创新中前行。路一步一步走,困难一个一个解决。

体制不理顺,产业不发展,文化工作就难做。党的十六大以来,李玉英带领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为实现江西文化又好又快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事业机制体制创新,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省直文化单位有的在困难中“背水一战”,主动实现“零工资制”,把业绩与工资挂钩,主动向市场要效益,在市场中求发展;有的走出文化的小圈子,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优势,探索与社会共同办文化的新路子,逐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电影、网络文化、音像、演出、歌舞娱乐等门类齐全、功能多样的文化市场体系;农村电影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数字化电影的放映,不仅使农民群众看上了电影,而且看上了高质量的电影;扶持全省各地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项目。‘十五’期间,江西文化产业总收入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7年达到29.9亿元。全省各地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已开工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21个,其中五千万元以上的

有8个。”

文化战线尖子人才缺乏,是文化发展中的另一个瓶颈问题。李玉英说,这不能“等、靠、要”,她提出实施“5511”江西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即自2006年起,在五年内培养50名优秀艺术拔尖人才、100名紧缺文化专业人才和1000名文化业务骨干。

几年来,经过努力,江西省直的艺术院团和不少市县的艺术院团都争取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由原来的差额拨款转为了全额拨款。

江西省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三年累计投入2.8亿元奖金为农民群众免费送戏、送电影和开展文化活动。有了资金,江西省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全省城乡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踏踏实实地每年为全省城乡组织近万场演出,为农民兄弟放映十余万场电影;我们让江西艺术走向了世界各地,在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美文化周和中非文化年上展示了中国陶瓷精品的魅力,让英国、印度、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人民领略了江西文化艺术的风采。十六大以来,全省共新建、改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影剧院、艺术中心329个,总投入达41.5亿元。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江西艺术中心、抚州文化园等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文化设施正在加紧建设,有的已投入使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一批重点博物馆、纪念馆完成了新(扩、改)建,为人民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没有璀璨夺目的荣耀。李玉英认为党和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期望,就是要让每个人平等地分享文化发展的阳光。“浪遏飞舟,不进则退啊!我们坚定地就这样往前走,在不能跑的时候,一步步地往前走,一步也不停留,蓄势待发。在能跑的时候,我们就绝不再走!”

文化浸润下的写字特色学校 篇12

近年来, 学校的写字教学在长期不断地坚持和探索中,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领导和家长的重视, 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独具匠心, 营造优质的书法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主流价值观的体现, 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不同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 优质的书法文化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幽韵园”, 依形造势, 动静相生, 情趣相携;“清晓园”, 出于东山之上, 芳草幽香, 木秀繁荫;“茗书苑”, 俯身视之, 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刻环绕镶嵌其中, 姿态活泼, 清新自然;“六书柱”, 近而观之, 真、草、隶、篆、行、甲骨文字, 动静相宜, 和谐相生;“兰亭广场”, 羲之雕像昂然屹立, 曲水流觞, 意境幽远, 兰亭集序, 风采依然;其中“书法名家故事浮雕墙”, 再现书法前贤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的感人场景, 惟妙惟肖, 故事生动, 鼓舞人心;“汉韵广场”, 孔子林、东坡园一步一景, 书文合一, 赏心悦目, 字字珠玑;“未名院”, 清雅别致, 围廊回转, 名家名品, 师生书作, 相互呼应, 相得益彰, 其门上一联“解字作书, 通文立德”为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亲笔题写。

领操台前, 镶嵌杨为国先生题字:“张书法之弓, 集古今风韵。”教学楼的走廊处, 悬挂我们教师和学生创作的优秀书法作品;每间教室的门墙上是班级推选出来的“每周书法之星”, 并贴有学生照片和硬笔书法代表作品;每间教室的内墙上也张贴着班级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 并定期更换;还有学生上下楼梯处、楼道转角处、甚至是厕所的墙壁上也都精心布置了我们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独具匠心的优质书法文化环境犹如春风细雨, 和煦阳光, 自然、清新、温暖, 悄悄潜入在场的每一个学子的心田, 润物无声。

躬身实践, 构建理想的写字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生写字不是技术层面上的指导, 而是集练字、审美、意志、品格、艺术于一体。它需要真功夫, 需要巧劲, 更重要的是需要潜心研究, 反复实践, 及时总结, 适时推广。

十年的摸索与实践, 我们取得的显著成绩来源于对写字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写字课堂的改革实践, 通过构建理想的写字教学模式, 让学生得到优质的发展。

1. 选字要有依据。

练字先选字。一是可以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中按年级提出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附有选字举例, 可以参考;二是依据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常用的一些汉字;三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年级写字教学的内容及要求为基础, 顺应学生写字能力发展的需求, 与苏教版小学各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的生字练习相融合;四是选字时要包含各种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笔顺、难易不同的字, 以增强学生习字的针对性。

2. 教材要有衔接。

写字课程与语文课程不是割裂的, 而是相互融合, 相互衔接的。写好字应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同时在语文学习中要弘扬和继承好我们的民族书法文化。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就编入了《日、石、流》形象的篆书汉字, 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启蒙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如果我们不懂得篆书的知识及其生动的造型, 就很难给入学不久学写字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再如小学语文四年级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解中国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 , 这种带有书法艺术渗透性而且洋溢着书法文化的语文教材, 就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

3. 课型要有突破。

通过对写字教材和写字课堂的分析与研究, 我们在写字课的课型上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有三条明晰的课程目标, 一是技能训练, 二是民族文化积淀, 三是书法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 给我们的课型改革提供了帮助, 从而确立了写字指导课、书法欣赏课、书法研究课三种课型。

(1) 写字指导课:我们创设了写字教学三步法——一看, 即读帖、观察感知;二练, 即临写、实践体验;三评, 即总结, 分析感悟。

(2) 书法欣赏课:要让学生懂得从何入手、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从作品的用笔、章法布局、结构等方面, 在书法的线条、墨趣中感受情感意蕴, 获得特定的审美感受,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如:欣赏颜真卿与赵佶书法中“竖”和“捺”的区别: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颜真卿与赵佶的画像和生平概况, 接着认识颜真卿与赵佶楷书作品, 指导欣赏比较颜真卿与赵佶楷书作品“竖”和“捺”中的不同风格, 最后练习颜真卿与赵佶楷书作品“竖”和“捺”的写法。

(3) 书法研究课: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比如:对中国文房四宝的研究, 对著名书法家成长之路的研究, 对兰亭文化的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 开辟了我们写字教学的新天地, 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书法作品、作家, 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 完成对作品的再认识、再提高。

同时, 为了促使写字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我们把写字课纳入到课程中, 实现写字课程“课内化”, 每天1节写字课, 时间25分钟, 坚持不懈;我们还创编了“书法操”, 让学生在动作和旋律中体味穿插避让、向背开合等写字诀。

精心策划, 搭建丰富的书法活动平台

在长期的坚持中, 我们始终保持活动精心策划、效果精益求精、训练扎实有度的十八字方针, 积极为全体师生搭建学习、培训、展示和成长的特色舞台, 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和显著的成绩。

1. 教师写字基本功训练活动。

许小刚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首席书法专职教师, 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 学校写字研究中心主任, 由他担当老师写字的培训和训练。学校制定了教师每学期、每月和每周的写字训练目标和要求, 并相应制定了每学期教师写字训练的考核办法, 把每周四下午学生晚学后的时间确定为全体教师集中练字的时间, 练字过程中由许老师针对教师现场书写的情况进行及时点评和代表性字的写法指导, 帮助教师总结写好字的诀窍和方法, 教师掌握了某些字的写法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验证和修正, 再传授给学生, 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学生写字训练活动。

我们把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确定为全校学生统一练字的时间, 真正做到校本课程“课内化”, 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字, 长年坚持不辍,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写字册上的“描红”“仿影”, 结合教师对范字的动态示范, 学生观察、仿写, 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对学生的写字作业进行点评, 坚持多鼓励、表扬、赏识, 对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有效激励, 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纠正,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多互动交流, 优势互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大手拉小手”“小手帮小手”“大家齐步走”活动。

3. 师生作业展评活动。

每学年和每个学期, 我们都要精心制定详细的师生写字训练和作业展评奖励活动方案。对照学年和学期的活动方案,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两次大型的、上规模的、有档次的师生作业展评活动。活动由全体师生同时参与, 分教师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 展评内容有教师1分钟粉笔字展示、教师20分钟硬笔字展示、教师30分钟毛笔字展示, 还有学生的20分钟硬笔字展示, 软笔兴趣小组的学生30分钟书法作品展示。活动中师生现场书写, 特邀书法造诣功底深厚的专家担当评委进行现场评奖, 由校长亲自向获奖师生颁发荣誉证书, 以此激励师生坚持练字的兴趣, 推动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

4. 学生义务写春联活动。

每年每逢春节的时候, 我们学生都会自发走上街头, 开展为镇上村民义务书写春联活动。此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水平, 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 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 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也多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赞赏。我们的市县电视台也在《徐州新闻》《大彭采风》《铜山新闻》等栏目中争相报道了此事。

5. 校长签发收藏证书活动。

每年, 学生都会有大量的高水平的书法作品产生,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优秀书法作品, 也激励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写字训练活动中去, 产生出更多的更优秀的书法作品,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每学期都会举行校长签发收藏证书活动。只要是学生写得非常优秀的书法作品, 符合一定要求和级别的将由校长向其颁发相应的收藏证书, 以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 保护学生的写字积极性, 也丰富了学生学字、练字、写字的学习生活。

上一篇: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下一篇:橄榄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