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浸润和转移

2024-08-20

肿瘤浸润和转移(精选7篇)

肿瘤浸润和转移 篇1

膀胱癌是国内泌尿外科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浸润和远处转移是其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加强对膀胱癌浸润及转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尤为迫切。我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COX-2与MMP-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不同类型膀胱癌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膀胱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均取自1995年至2010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原发性膀胱癌标本76例,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65例,膀胱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6例;临床分期按UICC-TNM标准:浅表性癌(Tis~T1)35例,浸润性癌(T2~T4)4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28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48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岁;正常膀胱黏膜标本12例作对照。所有病例均为首发病例,经过病理复查,术前均未放疗或化疗。

1.2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主要试剂鼠抗人nm23、COX-2与MMP-9单克隆抗体及SP试剂盒等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即用型)。染色过程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分别用已知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用PBS(pH=7.4)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染色步骤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阳性结果判断

COX-2、MMP-9染色阳性表达以细胞浆内和(或)细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nm23染色阳性表达以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AB值法),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高倍视野,每视野计数200个细胞(癌组织计数癌细胞,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计数上皮细胞)。A:以染色强度评分,0分为细胞无着色,1分为细胞着浅黄色,2分为细胞着棕黄色,3分为细胞着棕褐色;B:以阳性细胞比例评分,无阳性细胞数为0分,<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A+B之和为最后得分,得分<3分为阴性,3~6分为阳性[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nm23、COX-2与MMP-9蛋白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

n m2 3在正常膀胱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9 1.7%,COX-2与MMP-9在正常膀胱黏膜中无阳性表达,而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m23 44.6%、COX-2 84.6%、MMP-983.1%;在膀胱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m23 40%、COX-280%、MMP-9 80%;在膀胱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m2 3 5 0%、COX-2 8 3.3%、MMP-9 8 3.3%。经比较,3种标志物在膀胱癌组织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膀胱癌组织学类型无关,见表1。

2.2 膀胱癌nm2 3、COX-2与MMP-9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在浅表性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m23 54.2%、COX-268.6%、MMP-9 68.6%;在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m23 36.5%、COX-2 97.6%、MMP-9 95.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m23 62.5%、COX-2 79.2%、MMP-9 72.9%;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m23 14.3%、COX-292.9%、MMP-9 100%。本研究发现nm23、COX-2与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浸润越深及淋巴结有转移,其表达阳性率越高(P<0.05),见表1。

2.3 膀胱癌nm23表达与COX-2、MMP-9蛋白表达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nm23在膀胱癌中的低表达与COX-2、MMP-9蛋白在膀胱癌中的高表达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3.1 nm23的表达与膀胱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nm23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与肿瘤转移潜能相关,对肿瘤侵袭起负作用。许多研究表明,nm2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呈负相关,它与胃癌[2]、肺癌[3]、结肠癌[4]等多种人类肿瘤的转移预后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肿瘤的转移和患者预后的指标。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膀胱癌组织中的nm2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本研究还发现,膀胱癌中nm23的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m23的表达,深层浸润显著高于浅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显著高于无转移者,提示nm23基因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由强转弱到缺失的一个生物学转变过程。本研究提示膀胱癌中nm23的表达与膀胱癌的浸润深度及是否转移呈负相关,与钟伟等[5]报告的观点一致。提示nm23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的指标。在nm23阴性的膀胱癌患者预示远期效果不佳,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转移和复发。

3.2 COX-2的表达与膀胱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COX-2是一种可诱导型酶,静息时不表达,只有在炎症因子、肿瘤诱导剂等诱导下才迅速合成,参与炎症过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COX-2主要的诱导因素有生长因子、细胞内癌基因、热休克蛋白、脂多糖内皮素、胃泌素、突触活动、白介素-10(IL-10)、高渗状态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OX-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参与实体肿瘤的血管生成[6,7]。不论食管鳞状细胞癌[8]、尤文肉瘤[9]、基底细胞癌、子宫内膜癌[10]等原发性肿瘤组织,还是肿瘤转移灶组织,COX-2在肿瘤组织中均有高表达。本组研究表明正常膀胱组织中无COX-2阳性表达,而在膀胱癌中COX-2阳性表达率达84.2%(64/76),且随病理浸润深度增加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表明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阳性表达率高的肿瘤恶性程度高,参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过程,与马俊兵等[11]报告的观点一致。

3.3 MMP-9的表达与膀胱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MMP-9是金属蛋白酶家族中分子质量最大的酶(92kD),研究证实MMP-9能降解多种包括基底膜Ⅳ型胶原在内的细胞外成分,使癌细胞向深层间质浸润的同时也突破淋巴管和血管的基底膜而向脉管浸润,最终发生转移[12]。在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将收集到的76例膀胱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比较了正常膀胱黏膜与癌组织中MMP-9表达程度以及癌组织中MMP-9表达程度与癌组织的分类、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初步的结果显示正常膀胱黏膜几乎没有MMP-9的表达,而癌组织中MMP-9表达程度较高,尤其是浸润肌层的癌组织中MMP-9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局限在黏膜内的癌组织(P<0.05),这个结果与其他恶性肿瘤的结果相吻合。本研究又比较了膀胱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与MMP-9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MMP-9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与黄杰雄[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提示MMP-9在膀胱癌的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4 膀胱癌nm23的表达与COX-2、MMP-9蛋白表达的关系

多数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至少涉及3个以上癌基因。在膀胱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不同阶段,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其他因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nm23的低表达与COX-2、MMP-9的高表达与膀胱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呈正相关,与膀胱癌组织学类型无关。这显示,在膀胱癌浸润转移过程中,nm23表达与COX-2、MMP-9蛋白具有协同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发现nm23低表达伴COX-2、MMP-9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易发生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多数预后不良。提示对膀胱癌标本进行nm23、COX-2与MMP-9蛋白的联合检测具有综合判断肿瘤浸润转移、指导临床治疗及观察膀胱癌预后的实际价值。COX-2、MMP-9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的把握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可作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nm23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对预测膀胱癌浸润及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的nm23、COX-2与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浸润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膀胱癌组织中nm23、COX-2与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的nm2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而COX-2与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膀胱癌中nm23的低表达、COX-2与MMP-9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联合检测nm23、COX-2与MMP-9有助于预测膀胱癌的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

关键词:膀胱癌,nm23,COX-2,MMP-9,浸润和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浸润和转移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结肠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17例, 男12例, 女5例, 年龄在45-69岁, 平均56岁。

1.2 方法

扫描前12h禁食并口服泻药清洁肠道, 扫描前饮水充盈胃及小肠, 扫描前20min给予654-2 20mg肌肉注射, 患者取左侧卧位, 用肛管经直肠灌注温开水1000-1500ml, 使结肠充分充盈, 本组病例均行螺旋CT三期扫描, 机器为Elscint螺旋CT, 扫描条件:120Kv, 100Mas, 扫描层厚5mm, 扫描层面从膈至耻骨联合, 病变区域给予层厚间隔2.5mm扫描, 增强扫描用碘海醇85-100ml, 注射速度3.0ml/s, 注射后25s为动脉期, 60s为静脉期, 3min为延迟期。对于升结肠或回盲部的病变, 我们可采取左侧卧位扫描。将扫描重建后数据传至工作站上进行处理分析, 将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 调节窗宽窗位,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和研究。

1.3 分期方法

术前采用改良的Dukes分期, 共分为四期:癌仅限于肠壁内为A期, 穿透肠壁侵入浆膜或/及浆膜外, 但无淋巴结转移为B期, 有淋巴结转移为C期, 其中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者为C1期, 转移至肠系膜和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C2期, 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 或广泛侵及临近脏器无法切除者为D期[1]。

1.4 结肠癌CT浸润诊断标准

肠壁不规则增厚, 肠壁浆膜面模糊不清伴条索影伸向周围脂肪组织或伴有结节状突出, 病灶与临近脏器或腹壁结构有不规则片状、条状、小粒状软组织影, 其强化程度与原发灶相同或相近, 临近脏器出现异常强化区[2]。

2. 结果

所有17例患者均为进展期结肠癌。其术前的CT表现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 术前诊断的正确率100%, 分期的准确率75%。

对于17例病例, 我们均采取工作站调整窗宽窗位读片, 常规窗宽 (300HU) 窗位 (60HU) CT诊断B期8例, C1期5例, C2期3例, D期1例。在300HU窗宽, 低窗中心 (-10HU) 时诊断, B期7例, C1期3例, C2期5例, D期2例。在窗宽500HU, 窗中心-100HU时CT诊断, B期3例, C1期6例, C2期6例, D期2例。手术后病理诊断B期3例, C1期7例, C2期5例, D期2例。其中常规窗宽检测淋巴结和肠外浸润阳性9例, 阴性8例, 低窗宽检测淋巴结和肠外浸润阳性14例, 阴性3例, 将资料整理成配对资料, 见表1。

P<0.05, 可认为低位宽窗和常规窗宽有差别。

医生对于工作站调窗读片应熟练掌握, 低窗中心时, 对于浆膜外脂肪浸润有更好的显示, 可以显示腹部的淋巴结。常规窗宽窗位可更好的显示结肠本身的病变, 窗宽增加, 窗中心降低时, 可更好的观察肠管结构及其与周围脏器关系。

3 讨论

3.1 CT检查注意事项

一般CT机可显示的CT值范围为-1000~+1000共2000个密度等级, 而人的肉眼仅能识别16个灰阶, 若把2000个CT值分成16个灰阶, 则:2000÷16=125 (HU) 。此式说明, 如果不同组织的CT值的差异125HU即在同一灰阶之中, 人眼即无法分辨, 而人体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CT值有时仅相差几个 (3~5HU) 。这样就给分清病变带来困难, 因此极其需要把欲观察组织的CT值集中到人眼所能分辨的范围内, 使图像黑白 (浓淡) 度适宜。窗口技术就是利用窗位和窗宽来选择感兴趣的CT值范围, 并将其转换成16个灰阶, 而小于或大于该CT值范围的结构则变成全黑或全白[3]。每一灰阶的CT值范围为:窗宽÷16, 窗宽、窗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调节应协调与匹配。调节窗宽主要影响对比度, 窗宽大, 图像层次多, 组织对比减少, 细节显示差;反之, 窗宽小, 图像层次减少, 对比增强, 细节显示佳。调节窗位也就是窗中心将欲观察病变组织的CT值为中心, 进行调节窗位的高低, 窗位高图像亮度低呈黑色, 反之变白。CT图像是可以随意调节的, 但这种调节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检查不同部位、不同组织需要调节不同的窗宽、窗位。窗宽是指CRT图像上所包括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 如窗宽为200, CRT图像上由16个灰阶反映200个分度, 则每个灰阶等于200/16=12.5, 当两种组织CT值<12.5时, 肉眼不能分辨出来;若窗宽为80, 则每个灰阶等于80/16=5, 这样, 两种组织CT值相差5以上即可看见。这就是说, 不同组织因为密度不同, X线吸收值就不同, 所以窗宽和窗位应灵活选择。

3.2 CT检查前肠道准备

检查前病人肠道内容物是否清洁干净直接影响CT影像效果, 如果肠道准备不充分, 残留的粪便残渣与结肠内病变组织相混淆, 也易掩盖结肠内较小的病变,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病变的判断, 甚至可导致漏诊和误诊。由于结肠为空腔脏器, 肠腔和肠壁形态不恒定,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适应症, CT扫描前20min肌肉注射654-2 20mg, 可使肠壁松弛消除痉挛, 抑制肠蠕动, 达到满意的低张效果, 有利于观察肠道病变。

3.3 影像后处理比较

CT可清晰显示肠壁厚度、肠壁周围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无远处脏器转移, 通过MPR技术, 以二维图像的形式可清晰观察病灶范围及肠壁受累及浆膜外脂肪层的情况, 并可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 但由于肠管的多个生理弯曲难以显示, 不利于癌肿的显示, MIP技术对显示肿瘤血供情况有较大的帮助, CTVE成像可以观察粘膜的改变, 对结肠小病变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尤其是对结肠检查失败的病人CTVE可以顺利完成对这些病人的检查, 阻塞性结肠癌可诱发病变近段缺血性肠炎以及病变近段肠壁增厚的机率较高, 利用CTVE在术前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减少并发症。SSD图像与钡剂灌肠充盈像相仿, 主要观察结肠的整体形态、病变部位、侵及范围。PE对肿块侵及长度、周长及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 可360度连续显示整个肠腔内部情况, 并可以对标定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CT扫描可弥补下消化道造影及结肠镜的不足。

3.4 结肠癌的CT表现

本组17例患者中CT表现有一定的特性:①肠壁增厚, 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增强扫描时与正常肠壁不同步强化, 正常时充盈的肠壁厚度约为1-3mm, 超过5mm为相对增厚, 超过7mm为绝对增厚;②.病变局部呈软组织肿块, 向腔内或腔外生长, 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 部分内见液化坏死区,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周围可见小溃疡。③肠腔内不规则狭窄、苹果核征, 肠壁的非对称性增厚, 部分出现近端肠梗阻;④肠壁广泛或部分僵硬, 增强扫描异常强化。

CT对癌组织外侵的判断以局部肠壁不规则, 肠周脂肪间隙软组织密度影, 肿块或条索影为标准, 结肠癌浆膜浸润时, 通过低窗位技术, 窗中心约-10HU, 肠腔外脂肪间隙被较好的显示, 腔壁显得更白, 组织间对比加重, 有利于观察腔外脂肪间隙的受侵情况[4]窗宽为1000HU, 窗中心为-400HU时, 可观察病变有无穿孔, 窗宽为500HU, 窗中心为-100HU时, 可进一步发现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结肠癌转移的主要方式, 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CT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 不能明确其性质, 由于对阳性淋巴结大小的规定不同 (有的把0.5cm定位阳性, 有的把1.0cm定位阳性) [5], 当淋巴结有转移而不增大时, CT难以诊断, 我们一般以大于0.8cm为转移, 认为其为转移, 和术后对比准确性为80%。

CT低张温开水灌肠扫描虽没有作为结肠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但对于确定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有无临近脏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有优越性, 在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和术前评估对临床手术提供了可靠的价值。适当的窗技术选择, 可进一步发现淋巴结及肠外浸润情况。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89.

[2]张瑞平, 李健丁.大肠癌肠外浸润螺旋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184-186.

[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8-9.

[4]欧阳林.气体造影及窗技术在CT诊断胃肠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 24:771-774.

肿瘤浸润和转移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间切除的食管癌组织标本91例,中位年龄58.8岁。其中男性82例,女性9例。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病变浸润粘膜层5例,肌层31例,外膜层55例。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3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59例。TNM分期:其中Ⅰ期3例,Ⅱa期53例,Ⅱb期29例,Ⅲ期6例。病变长度小于等于5cm有63例,大于5厘米有28例。病变高分化42例,中分化39例,低分化10例。另取10例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

1.2 试剂

鼠抗人CD44v6和E-cadher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DAB试剂盒(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每例标本常规石蜡切片2张,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进行CD44v6和E-cadherin染色各一张,S-P染色法按照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阳性对照为已知阳性的组织标本染色片,阴性对照使用PBS替代一抗。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专业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

9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75.8%(69/91),阳性反应物质定位于细胞膜。在1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10.0%(1/10),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的食管组织(P<0.05)。

2.2 CD44v6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CD44v6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长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附表。

与浸润至外膜层比较,a P<0.05;与无转移比较,b P<0.05;与Ⅰ期~Ⅱa期比较,c P<0.05。

2.3 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

9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cadherin 表达阳性率为47.3%(43/91),阳性反应物质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在1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herin均呈不同程度阳性反应100%(10/10)。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的食管组织(P<0.05)。

3 讨论

CD44v6 是CD44 的一种拼接变异体,其表达可改变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构成和功能,有助于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CD44v6 的促进转移作用机制可能是表达CD44v6 的肿瘤细胞与淋巴管或血管内某一配体结合,使转移至那里的肿瘤细胞更加稳定地寄宿与生长,有效形成转移瘤。近年研究证实,CD44v6 和转录分子水平的过量表达与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等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E-cadherin 是钙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亚型的一种,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上皮细胞,集中表达在粘着连接,对维护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E-cadherin 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粘附功能,E-cadherin 表达下降或缺失,细胞间的相互粘附力下降,造成细胞容易分散而向外周浸润性生长,一旦获得转移的必要条件, 就可脱离原发灶而发生转移[2],这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等的研究中得到证实[3]。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1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0 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CD44v6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结果显示,CD44v6 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 ,E-cadherin 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 。CD44v6 高表达和E-cadherin 低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 ,表明CD44v6 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E-cadherin 在其过程中起着抑制作用,检测CD44v6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均可作为预测食管癌侵袭转移及估计预后的客观指标。

在恶性肿瘤发生机制的癌基因研究中,许多学者提出了基因协同作用假说,认为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各阶段,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不同的异常激活的基因各自发挥不同作用,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协同促进了

细胞的癌变[4]。我们发现,在食管癌中CD44v6 表达与E-cadherin 表达呈负相关。表明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D44v6 与E-cadherin 具有负调节的协同作用可能。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对阐明和阻断肿瘤转移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CD44v6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9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食管组织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1)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2)CD44v6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3)CD44v6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5,P<0.01)。结论 CD44v6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关键词:食管肿瘤,CD44v6,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

参考文献

[1]谷化平,倪灿荣,詹容洲,等.CD15 mRNA,CD44v6 mRNA及nm232H1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1):854-857.

[2]Bornman DM,Mathew S,Alsruhe J,et al.Methylation of the E-cadherin gene bladder neoplasia and in normal urothelial expressionfrom elderly individuals[J].Am J Pathol,2001,159(3):834-835.

[3]谷化平,刘艳茹,尚培中.nm23-H1和E-cadherin基因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2002,5(1):29-31.

肿瘤浸润和转移 篇4

1 实验材料

1.1 一般资料

取自食管癌高发区安阳市肿瘤医院2010年8月~2010年10月间的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52例,经病理证实,52例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在38~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16.3岁。肿瘤生长部位:食管上段12例,食管中段25例,食管下段15例,术后按病理组织学分类为:鳞癌高分化9例、中分化13例和低分化30例。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32例。浸润浅肌层11例,深肌层11例,纤维膜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及其它治疗。

1.2 主要试剂

兔抗人PTEN、E-cad、CD44V6多克隆抗体,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SP免疫组化试剂盒为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EN、E-cad、CD44V6一抗工作浓度为1:100。

1.3 免疫组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实验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已知的食道鳞癌阳性标本作阳性对照,用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4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PTEN蛋白阳性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胞浆内可有少量出现,阳性细胞的胞核着色为淡黄色或棕黄色;E-cad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胞浆,阳性呈棕褐色;CD44v6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为粗细一致的棕黄色颗粒,可出现少量胞浆着色。在高倍镜下(×400)分别计数每张切片上的阳性细胞数,选取切片平展、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清晰的视野,随机计数100个细胞,共5个视野,并计算阳性细胞比率,阳性细胞比率≤10%为“-”;阳性细胞比率11%~40%为“+”;阳性细胞比率41%~70%为“++”;阳性细胞比率>70%为“+++”。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P TE N蛋白及E-cad蛋白、C D 44v6蛋白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的关系(表1)(图1、2、3、4、5、6)。

PTEN蛋白在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8/9)、53.9%(7/13)、13.3%(4/30)。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蛋白在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7/9)、46.2%(6/13)、20.0%(6/30)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D44v6蛋白在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9)、76.9%(10/13)、86.7%(26/30)。组间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P TE N蛋白及E-cad蛋白、C D 44v6蛋白与食管鳞癌组织浸润程度的关系

PTEN蛋白从浸润浅肌层到纤维膜阳性率依次为:72.7%(8/11)、36.4%(4/11)、23.3%(7/30),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cad蛋白从浸润浅肌层到纤维膜阳性率依次为:63.6%(7/11)、45.5%(5/11)、23.3%(7/30),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D44v6蛋白从浸润浅肌层到纤维膜阳性率依次为:54.5%(6/11)、63.6%(7/11)、90.0%(27/30)。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3 P TE N蛋白及E-cad蛋白、C D 44v6蛋白与食管鳞癌转移的关系

PTEN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10.0%VS53.1%,P<0.05),同样,E-cad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也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15.0%VS 50.0%,P<0.05),而CD44v6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5.0%(19/2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65.6%(21/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食管癌为世界六大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到多个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TEN是继P53基因之后在肿瘤组织中缺失和突变率最高的抑癌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重特异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TATE[1]等用反转录PCR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食管癌和培养的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发现PTENmR-NA和PTEN蛋白表达无差异,说明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TEN基因存在表达缺失或表达减少。

本资料结果显示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情况下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10.0%VS53.1%,P<0.05),同时未侵及纤维膜组中PTEN阳性表达高于侵及纤维膜组(72.7%VS 23.3%,36.4%VS 23.3%,P<0.01),且在食管鳞癌高中低分化组中PTEN阳性率分别为88.9%、53.9%和13.3%(P<0.01),结果表明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转移潜能有关,提示PTE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可能存在于食管癌的晚期,但PTEN蛋白表达能否作为判断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E-cad是一类建立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2]。E-cad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黏附功能,E-cad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使癌细胞与邻近细胞间的黏附作用降低,导致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加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能力。YAP等[3]的研究显示,E-cad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下调;本研究资料显示,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说明E-cad介导的细胞间粘附功能下降可促进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与肿瘤具备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有关。我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食管鳞癌组织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病理分级的食管鳞癌E-c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分化高者E-cad表达率也高,分化低者E-cad表达率也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的阳性表达率要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0.05),可作为食管癌分化检测的指标。这与BERX[4]等]认为E-cad的表达下降与肿瘤分化程度、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一致。

CD44v6是在大鼠中发现的CD44V6黏附分子的一种变构体。主要参与细胞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膜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能与细胞骨架蛋白结合,肿瘤细胞穿出基膜与器官组成细胞之间的黏附,CD44v6的促进转移作用机制可能是表达CD44v6的肿瘤细胞与淋巴管或血管内某一配体结合,使转移至那里的肿瘤细胞更加稳定地寄宿并生长,进而形成转移瘤[5]。CD44v6高表达与多种人体恶性肿瘤,如结肠癌、胃癌、卵巢癌等许多肿瘤的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甚至认为它可以作为肿瘤独立的预后指标[6,7,8]。

本实验结果显示,CD44v6高表达可能是食管癌形成后期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在CD44v6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的相关性中也能得到证实。本组资料还表明: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从而说明CD44v6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CD44v6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转移能力呈正相关。肿瘤细胞中CD44v6阳性表达有利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在判断患者预后时CD44v6阳性可作为一个不利的因素加以考虑。

PTEN、E-cad和CD44v6三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提示了多因素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PTEN与E-cad蛋白的表达呈正关联,而CD44v6蛋白的表达分别与PTEN、E-cad蛋白成负关联[9]。再次说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连续、多基因协同的过程,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各个阶段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不同的异常激活的癌基因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协同促进了细胞的癌变和转移。联合检测这3项指标对食管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食管癌治疗的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可以提示肿瘤侵袭转移的原因,估计化疗和判断预后;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其表达的意义合理选择化疗以增强疗效,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最终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PTEN、E-cad和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E-cad和CD44v6的蛋白表达;分析三者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及细胞浸润深度的增加,PTEN和E-c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增高(P<0.05)。PTEN蛋白和E-cad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0.05),而CD44v6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0.05)。结论 PTEN、E-cad和CD44v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食管癌,PTEN,E-cad,CD44v6,免疫组化

参考文献

[1]TATE G,SUZUKI T,ENDO Y,et al.A novel mutation of the PTENgene in a Japanese patient with Cowden syndrome and bilateral breastcancer[J].Cancer Genet Cytogenet,2008,184(10):67-71.

[2]JI QL,SUN LL,FU WW,et al.Expressions and meaning of Cx43 andE-cad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tissue[J].Acta Academiae MedicinaeQingdao University,2009,43(1):38-40.

[3]YAP AS,CRAMPTON MS,HARDIN J.Making and breaking contacts:the cellular biology of cadherin regulation[J].Curr Opin Cell Biol,2007,19(5):508-514.

[4]BERX G,VAN ROY F.Involvement of members of the cadherin super-family in cancer[J].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2009,1(6):a003129.

[5]ORIAN-ROUSSEAU V.CD44,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metastasisingtumours[J].Eur J Cancer,2010,46(7):1271-1217.

[6]SITU D,LONG H,LIN P,et al.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relevance ofCD44v6 in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J Cancer Res ClinOncol,2010,136(8):1213-1219.

[7]OKAYAMA H,KUMAMOTO K,SAITOU K,et al.CD44v6,MMP-7and nuclear Cdx2 are significant biomarkers for prediction of lymphnode metastasis in primary gastric cancer[J].Oncol Rep,2009,22(4):745-755.

[8]AMIRGHOFRAN Z,JALALI SA,HOSSEINI SV,et al.Evaluation ofCD44 and CD44v6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patients:soluble forms inrelation to tumor tissue expression and metastasis[J].J GastrointestCancer,2008,39(1-4):73-78.

肿瘤浸润和转移 篇5

RCC的发生与Von Hippel-Lindau蛋白功能丧失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过度表达促使肿瘤血管生成[4]有关。舒尼替尼是一种口服制剂, 具有多种活性的酪按酸酶抑制剂, 特别是对VEGF受体 (VEGFR)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 (PDEFR) 、FMS样酪氨酸激酶3 (fit-3) 、c-kit受体等[5]。舒尼替尼对转移性RCC可改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 , 具有较高的反应率 (RR) [6]。因此, 此药业已成为转移性RCC的一线药物。但是, 上述研究结果多为欧美地区的资料, 而不同地区和人群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也不尽相同。本文对22例HCC患者应用舒尼替尼的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2008年至2009年, 共有22例转移性RCC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入选标准: (1) 组织学证实为RCC。 (2) CT或MRI检查到转移的证据。 (3) 根据美国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 标准患者一般状态为0~2级。如伴有脑转移者除外。

患者的人口统计资料、先前治疗、最佳反应、毒性反应资料由病例记录获得, 生存数据由电话访谈采集。与短期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 危险分级:低血红蛋白水平、高血钙水平、高血清乳酸水平、一般状态不良、诊断和治疗间隔少于1年[7]。

1.2 治疗方法

舒尼替尼的用法为50mg/d, 连用4周, 休息2周。如因不良反应患者不能耐受时改用37.5~25mg/d。

1.3 研究终点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疾病进展) 、应用常规物理检查、CT/MRI、骨扫描、按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进行评价, 每个治疗周期评价一次, 直到治疗结束。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和总生存 (overall survival, OS) 率。PFS是指开始治疗时到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OS指治疗开始到患者死亡时间。不良事件主要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ationa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NCI-CTCAE) 3.0版, 分为1~5级。密切观察各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 详细记录其发生时间、表现程度等结果, 注意有无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PFS和OS和95%CIs估计根据Kaplan-Meier方法计算。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12.0完成, α=0.05为检验水准, 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特征

22例RCC患者, 其中, 男16例, 女6例。平均年龄为64 (46~75) 岁。根据MSKCC危险度分级标准:4例患者为低度危险, 11例为中度危险, 7例为高度危险。曾经进行的治疗包括:肾切除14例, 细胞因子治疗7例, 放射治疗3例。转移部位:肺转移16例, 淋巴结9例, 骨转移7例, 肝转移3例。

2.2 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的平均中位治疗时间为17.2 (5.4~32.1) 个月, 仍存活者15例, 继续治疗11例。2例患者因疾病进展中止治疗, 另1例则因严重不良反应停止治疗。根据RECIST标准, 11例患者缓解, 其中1例完全缓解, 10例患者部分缓解。PFS为13.1 (95%CI为12.1~15.2) 个月, 平均OS27.7 (95%CI, 21.8~34.4) 个月。

2.3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和 (或) 呕吐 (14例) 、腹泻 (10例) 、手足综合征 (13例) 、乏力 (15例) 、面部水肿 (11例) 、全身水肿 (7例) 、消化不良 (8例) 、胃及黏膜炎症 (5例) 、皮疹 (4例) 、皮肤变色 (5例) 、便秘 (3例) 、高血压 (2例) 、脱发 (1例) 。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2.4 实验室检查

最多见的异常结果为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贫血。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应用药物辅助治疗。6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减量治疗。

3 讨论

肾细胞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因此, 目前对于转移性RCC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免疫治疗, 其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不断问世, 肿瘤的治疗进入了分子靶向时代。针对肾细胞癌 (RCC) 独特发病机制的靶向药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尤其是舒尼替尼 (sunitinib, sutent) 用于治疗转移性RCC取得了较大进展[4]。

舒尼替尼是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其小分子量少, 可作用于多个靶点, 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FLT和KIT的功能, 对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很强的抑制, 对肿瘤细胞增生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它主要通过细胞色素CYP3A4代谢, 半衰期较长 (41~86h) , 可每日单剂口服。

根据MSKCC标准, 不良预后患者可将特癌适 (temsirolimus)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舒尼替尼作为替代药物, 但特癌适因并非完全有效, 而舒尼替尼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RECIST标准, 11例患者缓解, 其中1例完全缓解, 10例患者部分缓解。PFS为13.1 (95%CI为12.1~15.2) 个月, 平均OS27.7 (95%CI, 21.8~34.4) 个月。与先前的报道基本一致[8]。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和 (或) 呕吐 (14例) 、腹泻 (10例) 、手足综合征 (13例) 、乏力 (15例) 、面部水肿 (11例) 、全身水肿 (7例) 、消化不良 (8例) 、胃及黏膜炎症 (5例) 、皮疹 (4例) 、皮肤变色 (5例) 、便秘 (3例) 、高血压 (2例) 、脱发 (1例) 。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在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7], 有750例MRCC患者随机接受舒尼替尼或IFN-α治疗。结果表明, 无论是总体疗效还是PFS, 舒尼替尼均明显优于IFN-α。而且舒尼替尼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IFN-α组 (P<0.001) 。但是, 研究结果还显示半数以上的患者出现促甲状腺激素异常。本研究也发现有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而且, 促甲状腺激素异常的发生似乎与暴露于舒尼替尼相关。以上结果是舒尼替尼诱导抗甲状腺免疫反应, 破坏甲状腺血供, 还是干扰甲状腺稳态下VEGF的正常生理功能所致, 尚有待阐明。

总之, 舒尼替尼对转移性RCC有较好效果, 患者能够良好耐受药物治疗。患者对治疗呈现良好反应, 缓解率较高, PFE和OS较高。虽然舒尼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不中断治疗。因此, 舒尼替尼可用于转移性RCC的治疗。

参考文献

[1]Janzen NK, Kim HL, Figlin RA, Belldegrun AS.Surveillance afterradical or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and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disease[J].Urol Clin North Am, 2003, 30 (4) :843-852.

[2]Lam JS, Shvarts O, Leppert JT.Renal cell carcinoma 2005:newfrontiers in staging, prognostication and targeted moleculartherapy[J].J Urol, 2005 173 (6) :1853-1862.

[3]Alatrash G, Hutson TE, Molto L, et al.Clinical and ImmunologicEffects of Subcutaneously Administered Interleukin-12 andInterferon Alfa-2b:Phase I Tri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Renal Cell Carcinoma or Malignant Melanoma[J].J Clin Oncol, 2004, 22 (14) :2891-2900.

[4]Kim WY, Kaelin WG.Role of VHL gene mutation in human cancer[J].J Clin Oncol, 2004, 22 (15) :4991-5004.

[5]Motzer RJ, Michaelson MD, Redman BG, et al.Activity of SU11248, a multitargeted inhibito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patients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J].J Clin Oncol, 2006, 24 (1) :16-24.

[6]Motzer RJ, Rini BI, Bukowski RM, et al.Sunitinib in patients with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J].JAMA, 2006, 295 (21) :2516-2524.

[7]Cella D, Michaelson MD, Bushmakin AG, et al.Health-related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treated with sunitinib vs interferon-alpha in a phase III trial:finalresults and geographical analysis[J].Br J Cancer, 2010, 102 (4) :658-664.

肿瘤浸润和转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6例, 其中男79例, 女7例;年龄34~78岁, 平均 (56.4±11.7) 岁;肿瘤类型:移形上皮细胞癌67例, 腺癌5例, 混合细胞癌4例;肿瘤TNM分类:T1期8例, T2其64例, T3期14例。患者均行膀胱镜下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无侵犯邻近器官及远处转移。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采用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的方法, 对照采用单纯膀胱灌注法,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膀胱灌注法:患者于膀胱镜下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确诊后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电切术, 术后1~2周起进行膀胱灌注。将20~30mg的联合丝裂霉素 (MMC) 配入到40~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 通过导尿管注入患者膀胱, 注入后嘱患者每10~20min变换体位, 持续2h。1次/周, 4~6次/疗程, 之后为1月/次, 一年之后为2月/次, 保持2~3年, 并对这一治疗过程保持随访。

试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的方法:膀胱灌注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手术后2~3周起行介入治疗, 治疗前对患者的血常规、心肾功能进行检查, 并进行普鲁卡因及碘试验。腹股沟备皮, 一般选右侧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术, 在穿刺成功之后置入5F导管鞘, 通过鞘内插入3-5FCobra导管, 导管先插进左侧髂内动脉行DSA造影, 并以同样的方法注入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用量由体表面积决定, 一般为顺铂60~80mg、表阿霉素40~60mg、氟尿嘧啶750~1000mg。两侧髂内动脉的化疗药物分布一般为膀胱病变侧2/3, 对侧1/3。在化疗药物灌注之前应先注入6mg的格拉司琼预防消化道症状。在手术之后拆除导管鞘及导管, 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压迫20min, 以加压绷带包扎24h。嘱患者静卧休息, 在介入治疗后给予利尿、水化等相关处理, 给抗炎药物3~5d, 间隔4周进行重复介入治疗, 3次为1疗程, 之后每半年1次, 保持2~3年, 并对这一治疗过程保持随访。

1.3 随访

患者行膀胱镜下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访3年。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对患者的血常规、心肾功能、心电图等进行检查, 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心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等症状。在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对患者进行CT、MRI及超声复查。1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持续3年, 随访期间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联系, 了解患者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3年内, 对照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6.5% (20/43) 、39.5% (17/43) 、18.6% (8/43) ;试验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0.9% (9/43) 、14.0% (6/43) 、7.0% (3/43)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膀胱癌术后行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能够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及转移, 效果比较理想[4]。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以使药物更好的聚集于病变部位, 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还可以减少静脉小剂量化疗导致的肿瘤细胞出现多药耐药性, 并且灌注化疗可以有效减少流经其他器官的药量, 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5]。随访3年内, 对照组患者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6.5% (20/43) 、39.5% (17/43) 、18.6% (8/43) ;均高于试验组的20.9% (9/43) 、14.0% (6/43) 、7.0% (3/43) 。提示采用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病死率。

在动脉化疗中应注以下几点: (1) 超选择性插管的深度需超过髂内动脉后干分支, 避免出现体表组织坏死的不良反应。应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灌注, 并依据肿瘤发生部位调整两侧的化疗药物的药量。 (2) 顺铂具有严重肾毒性, 介入治疗前后应进行利尿、水化等处理, 降低顺铂的肾毒性。本研究中, 经动脉灌注顺铂、氟尿嘧啶及表阿霉素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在结合利尿、解毒、水化处理之后, 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大大降低。 (3) 手术创伤没有完全修复之前不要进行化疗, 这样不但会损害机体免疫功能, 还会影响机体的恢复。在机体恢复正常之后应尽快开展化疗, 一般应在术后2~3周进行。

总之, 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对行膀胱电切术或部分切除患者预防、降低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是治疗膀胱癌的可行办法。

摘要: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6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 (43例) 和对照组 (43例) , 试验组采用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 对照组单纯采用定期膀胱灌注, 对患者随访3年, 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 随访3年内, 对照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6.5% (20/43) 、39.5% (17/43) 、18.6% (8/43) ;试验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0.9% (9/43) 、14.0% (6/43) 、7.0% (3/43)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介入法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 并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膀胱癌,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渭贤, 朱希松, 孔宏伟.膀胱癌术后联合采用介入治疗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 15 (7) :236-237.

[2] 王欣, 苏晶石, 刘铸, 等.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 28 (3) :1045-1046.

[3] 王文明, 宋有军, 王书才.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 20 (5) :657-658.

[4] 吴渭贤, 邱菊生.膀胱癌电切术后联合采用区域灌注介入治疗+膀胱灌洗预防复发和转移的疗效分析//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

肿瘤浸润和转移 篇7

目前已有众多预后因素预测宫颈癌复发,如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术前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含量、宫旁浸润及深层基质浸润等[3]。然而,已有的关于宫颈癌预后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宫颈癌,较少关注晚期宫颈癌,本研究主要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武汉市第八医院和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157例病理确诊为ⅡA-ⅣB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来自患者住院治疗时电子病历。根据FIGO分期系统,Ⅱ期宫颈癌又被分为ⅡA和ⅡB期。尽管2009年FIGO分期系统进行了修订,但是ⅡB期以上分期标准并没有改动。患者根据SCC-Ag含量分为4组(≤2 ng/ml、2~5 ng/ml、5~15 ng/ml和>15 ng/ml)。将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到的原发肿瘤最大直径作为肿瘤直径,并将其分为3组(≤4 cm,4~6 cm或>6 cm)。宫旁浸润由体格检查、CT检测见肾盂积水或排泄性尿路造影确定。膀胱镜活检/乙状结肠镜活检检测膀胱/直肠浸润状况,盆腔或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由病理确诊或CT/MRI检测发现直径>1 cm的结节。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归入腹主动脉淋巴结阳性组。

1.2 肿瘤治疗方法及随访

157例宫颈癌患者参与本次研究,76例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26例患者接受手术和化疗联合治疗,23例患者接受手术和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及32例患者接受其他替代疗法。接受替代疗法的患者被排除在本次研究之外,因其每种疗效的患者数目太小。

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外科手术包括根治性切除术及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接受同步放化疗患者每周静脉输注6次顺铂(40 mg/m2)。患者肌酐清除率<60ml/min时,用卡铂治疗(120 mg/m2);当患者白细胞数降至3 000 m3或血小板降至时100 000 m3治疗停止。化疗完成后,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再接受全盆腔外照射放疗,外照射放疗采用总照射剂量小于50.4 Gy和10 Me V质子的四野盒式放疗技术。每周共5个照射剂量,每个剂量间相差1.8 Gy,每天在5个照射剂量间调整照射剂量。外照射放疗完成后,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术的患者另外再进行额外铱-192外照射治疗。单独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3种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第1天注射24 h)和顺铂cisplatin(50 mg/m2,第2条注射1 h)。

治疗完成后,在开始两年,患者每3个月接受随访检测,第3~5年,每隔半年接受随访检测,5年后每隔1年接受随访检测。总生存期是指从宫颈癌确诊至因宫颈癌导致死亡的时间,或者至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计算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组间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单因素分析进展期宫颈癌中12种临床参数的预后价值,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分析进展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共157例宫颈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年龄56岁,平均(57.52±14.06)岁。其中156例患者有明确分期结果,包括55例ⅡA期(35.26%)、60例ⅡB期(38.46%)、17例ⅢB(10.90%)期和ⅣB期(15.38%)。其余参数见表1。

2.2 12种临床参数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肿瘤分期、SCC-Ag含量、肿瘤直径、宫旁受累、阴道受累、肾盂积水、膀胱/直肠受累、影像学检测的淋巴结状态、病理学检测的淋巴结状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和肿瘤细胞类型等12种被认为具有预后价值的临床参数,结果表明有8种参数具有预后显著意义:阴道受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12.976]、病理学检测的淋巴结状态(RR,10.971)、肿瘤直径>6 cm(RR,8.691),影像学检测的淋巴结状态(RR,8.214)、肾盂积水(RR,3.740)、膀胱/直肠受累(RR,3.216)、SCC-Ag含量>15 ng/ml(RR,2.480)和肿瘤分期(RR,2.228)。见表2。

进一步对8种临床参数的预后功能进行分析:①肿瘤分期(P<0.01);②肿瘤直径(≤4 cm vs 4~6 cm,P=0.0150和≤4 cm vs>6 cm,P<0.01);③SCC-Ag含量≤2 ng/ml vs>15 ng/ml(P=0.029);④阴道受累(P<0.01);⑤肾盂积水(P<0.01);⑥膀胱/直肠受累(P=0.002);⑦影像学检查发现盆腔(P=0.002)或腹主动脉(P=0.002)淋巴结转移vs无转移;⑧病理检测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P=0.029)。

2.3 临床参数的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表明有8种临床参数与患者预后有关,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分析肿瘤直径、影像学检测的淋巴结状态、SCC-Ag含量和肿瘤分期的预后价值。由于阴道受累、肾盂积水和膀胱/直肠受累包括在FIGO分期系统里,因此被排除进行多因素分析,此外由于接受病理检测的患者数较少,也被排除进行多因素分析。此外,由于年龄具有边际效应和临床相关性,也被纳入进行多因素分析。多元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和患者年龄的RR值分别是1.460(95%CI:0.964,2.210,P=0.074)和1.233(95%CI:0.918,1.686,P=0.159),多因素分析的5种参数中,肿瘤直径和影像学检测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见表3。

2.4 生存分析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2~7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评价生存期的为44.5个月。ⅡA期、ⅡB期、Ⅲ期及Ⅳ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39.91、50.60、14.34及28.6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1)。尽管平均生存率有显著差异,但是ⅡA和ⅡB期、ⅢA/B和ⅣA/B宫颈癌患者生存期有重叠。

根据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对患者进行分层后,各组间患者生存率也存在显著差异(见图2)。肿瘤直径≤4,4~6和>6cm组患者生存期分别为66.1、50.3和3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生存期分别为60.9、49.3和22.0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001)。且各组间生存率无重叠。

3 讨论

目前FIGO分期系统被广泛用于选择宫颈癌合适的治疗手段和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4]。宫颈癌精确分期是决定治疗方案、分析预后和比较不同治疗手段疗效所必需的。然而,目前FIGO临床分期系统对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不足,且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期时有错误率[5]。因此,宫颈癌患者预后表现各异,即使分期相同的患者预后也不同。本组宫颈癌患者中,ⅡA和ⅡB期生存期有显著重叠,ⅢA/B和ⅣA/B期也有显著重叠;提示单独采用分期很难准确预测晚期宫颈癌病例生存期。

此外,FIGO分期系统也不包括肿瘤直径和淋巴结浸润等目前已经证实具有预后价值的病理因素[6]。因此,发展新的评价方法精确预测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是宫颈癌防治面临的迫切问题。

肿瘤直径与预后密切相关,基于临床检测到的肿瘤直径最大值可以在手术前将ⅡA期宫颈癌患者进一步分层为ⅡA1和ⅡA2期[2]。FIGO分期ⅠA~ⅡA期宫颈癌反映肿瘤直径,但是ⅡB及以上分期并未体现肿瘤直径,本组患者中包括一部分ⅡB及以上分期。因此,本研究将肿瘤直径作为预后因子进行分析。以肿瘤直径>6 cm将肿瘤分为ⅡB1和ⅡB2期,而不是笼统分为ⅡB期。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阴道受累(RR,12.976)、病理性淋巴结转移(RR,10.971)、影像学检测到的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和或盆腔)(RR,8.214)、肿瘤直径>6 cm(RR,8.691)、肾盂积水(RR,3.740)、膀胱/直肠受累(RR,3.216)和肿瘤分期(RR,2.228)等是具有宫颈癌预后价值的高风险比显著相关变量。与膀胱/直肠受累相比,阴道受累的宫颈癌患者预后差的相对风险更高,这使得FIGO分期ⅢB和ⅣA期评估患者预后时需参考阴道受累和膀胱/直肠受累情况,以提高评估准确性。经皮肾造瘘术、结肠造口术/膀胱造口术及辅助放化疗等方法也会影响患者临床结局[7]。

HPV与宫颈癌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HPVDNA定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目前仍然存在争议[8]。有研究表明,HPV阴性宫颈癌与患者预后差相关[8],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认为HPV阴性对宫颈癌患者预后没有影响[9]。更进一步,高风险HPV感染是肿瘤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以往研究发现高风险HPV感染是早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是本组研究并未证实高风险HPV感染与宫颈癌预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1.000),提示HPV感染可能与早期宫颈癌预后有关,但是与进展期宫颈癌预后无关。还有研究发现早期和进展期宫颈腺癌更具侵袭性,且与患者生存率下降有关[10]。但是本组患者中宫颈癌细胞类型与预后无相关性(P=0.583)。

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直径>6 cm(P=0.002)和影像检测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P=0.050)是进展期(ⅡA及以上分期)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CT或MRI用于术前分期或术前评估,并能够作为患者的预后因素[11],表明影像学检查肿瘤直径和淋巴结状态已在临床上获得承认。因此将影像学检查肿瘤直径和淋巴结状态纳入FIGO分期系统能够提高生存预测准确性。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肿瘤分期并不能作为早期宫颈癌的独立风险因素[12]。本研究结果也发现肿瘤分期不能作为进展期宫颈癌的独立风险因素(P=0.074),由此证实FIGO分期单独使用并不能准确预测进展期宫颈癌预后。因此,对目前的进展期宫颈癌分期系统进行改良十分有必要。单因素分析表明SCC-Ag含量>15 ng/ml与生存期相关,但是多因素分析表明SCC-Ag含量>15 ng/ml不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有研究表明SCC-Ag含量大于与FIGO分期、肿瘤体积及淋巴结转移发生风险相关[13]。因此SCC-Ag不是独立风险因素,但是与生存相关。此外,本组患者中确诊时年龄不是预后因素,与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14]。将FIGO分期ⅡA期宫颈癌患者根据肿瘤直径4 cm细分为ⅡA1和ⅡA2期能够为宫颈癌提供更加有用的诊断和预后信息。此外,笔者更加大胆推测对Ⅲ和Ⅳ期根据肿瘤直径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分层将有利于患者生存期预测和治疗方案确定。

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第一个主要不足是采用CT或MRI确定淋巴结状态,尽管CT或MRI检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范围分别为75%~86%和75%~100%,但是结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病理检测是消除淋巴结状态检查结果偏差的主要手段。但是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分期手术与潜在发病率相关。近年来兴起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被证实是检测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手段,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15];因此,采用PET-CT评价淋巴结状态能够减少检测结果偏差。本研究另一个主要不足是本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如手术加化疗、手术加同步放化疗或者单独同步放化疗等,这可能对患者生存分析造成潜在影响。最后,本研究也未对宫颈癌患者HPV类型进行分析,因为受制于检查条件的局限性,本院目前尚不能对HPV进行分型。

上一篇:检测板法下一篇: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