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书香 快乐成长

2024-09-08

浸润书香 快乐成长(精选5篇)

浸润书香 快乐成长 篇1

一、营造愉快和谐的阅读气氛, 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

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亲其师, 信其道, 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才能使学生尊重你、信任你, 从而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 进而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并乐意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要想让学生喜欢阅读, 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动辄发号施令, 凌驾于学生之上, 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开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桥梁与渠道, 营造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悦的课堂心理气氛, 形成一种富有人情味、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 产生“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干劲, 学习上就会变“消极”为“积极”, 变“被动”为“主动”, 学习兴趣自然会不断攀升, 事实表明, 学生的课堂气氛应当是和谐、轻松有序, 还要注意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多鼓励, 少批评。这样的课堂气氛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或参与课堂的互动活动中去, 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只有消除胆怯、依赖的心理有了这样的安全感、自由干、才能真正进行自主阅读探究的学习, 促使思维的发展, 增强阅读欲望, 他们的创造力才得以表现, 进而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 才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解决学生主动阅读的原动力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之中。如何在阅读过程中,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呢?那就是扎扎实实地搞好每一堂课的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激发兴趣, 形成习惯。当学生对语文阅读感到兴趣盎然时, 就会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欲望。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习变为自觉的行动, 这种自觉的行动就是初步形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开展探究性阅读, 培养探究精神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由过去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探索者。如果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那么小组合作探究就是学习的核动力。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 大力改革课堂教学, 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 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 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的学习与创新。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猫》的阅读中, 哪些做法表现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哪些词句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又如在《母鸡》中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对母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几个方面描写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表现了母鸡的什么品质?引导学生去对比写猫和母鸡的写作手法各有哪些特点, 从结构, 叙述动物特点的方式;表现动物特点;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五方面进行分析。又如在学习完《白杨》后, 让学生去探究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 探究这些作品的写作手法是否相同, 是如何借物喻人的, 各有哪些优点。

四、阅读指导的关键在于教给学生阅读技巧

“授之以鱼, 只供他餐;授之以渔, 终生受益。”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教”要更多地围绕学生的“学”而开展。在阅读教学中, 要学会分析内容和了解其作用, 才能学会阅读。例如在《矛和盾的集合》的阅读教学中, 有“发明家手持矛和盾, 与朋友比赛”这句话为我们引出了“矛”和“盾”为后面的发明家发现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创造了条件, 为下文埋下伏笔。“如雨点般”说明了对方进攻速度很快, 体会到发明家当时那种急切无奈的心情。“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形容情况危急,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词语的表面意思, 再把词语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文中的最后一段“是的,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说明了每个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不可能十全十美, 如果我们善于思考, 扬长避短, 就可以利用事物的优点, 创造新事物, 满足自己的需求, 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要让学生“立志宜思真品格, 读书须尽苦功夫”同时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思想的交流, 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摘要: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警句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技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也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教给学生阅读技巧, 让学生随着阅读去进行分析、思考、推理、探究等思维活动, 这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培训心得谈谈我对指导小学生阅读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指导

浸润书香 快乐成长 篇2

周末,我最爱去的地方就书店。有一次,星期六,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大禹书店。不经意地瞟了一眼,我的心脏加速地跳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的,我看到了!《笑猫日记》出新书了!我的手把书从书架里一抽,随便找了个角落蹲下,像只饿狼一样贪婪地读着。我越读越投入,越读越认真,最后身临其境,与主人公一起嬉戏,玩耍。不知不觉,一下午过去了,天色有些黯淡,我浑然不知,一本又一本地读着。不知过了多久,正在我读书的激情停不下来时,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说:“抱歉,小朋友。书店要关门了,明天再过来看好吗?”我这才醒悟过来,往窗外望去,天空已经是深蓝色的了。我也抱歉地笑笑:“哦。好的。”说完我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书店……

我十分爱惜书。无论是新书旧书我都会套上书套。与别人交换书时我会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爱惜书啊!别把角折了,别把书弄脏了……”当然,对待别人的书,我也会像对待自己的书一样爱惜。每一本书我不会看一遍就丢在一旁了。我会看很多遍,领悟其中的精髓和奥妙。

浸润书香中 经典伴成长 篇3

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当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发生碰撞时,如何摆正两者的位置,选择一条适合于学生的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的今天,必须加大文本文化传承的力度,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的读书工程建设,让孩子们浸润在书香中,让名著经典伴随他们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最佳的班级管理策略。具体做法是:定序列,建机制,勤指导,成习惯,巧结合。

一、巧安排,确定读书育人序列

众所周知,经典名著思想内涵丰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们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使阅读名著经典工作扎扎实实、步步深入,必须进行整体规划。

一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分年级制定课外阅读的目标序列。

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育需要,将中小学图书馆必备图书进行科学分类,统筹安排,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推荐应读书与可读书,形成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读书育人纵系列,同时为每一年级学生核定了德育、文学、科普、历史等学科的必读书与选读书,构成了点面结合,既专且博的读书育人横系列。由此必须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3段6年12学期的读书内容,形成一个教育目标的层次化与课外阅读的系列化相结合的由低到高、循环滚动、不断充实的课外阅读的内容序列。在此构思下,学校要进行经费再投资,扩建校园图书馆。所不同的是,学校在暑假期间,让每一位语文教师到书店去挑选本年段学生的应读书与可读书,规划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目,并且把学校图书馆下放到每个年级、每个班级(学校备存总书目),为各个班级添置图书柜,真正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为学生选书和读书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充分利用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课外阅读资源(如《新语文读本》、《必背必读》等),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二、立章程,构建读书育人机制

阅读应是一种自发性行为,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他们营造一个“阅读的春天”,确保阅读经典名著工程落实到位。

1.教师的阅读引领机制

(1)“班级”读书机制

学校成立教师“教育理论读书班”,按年龄、学历等分成普及班与提高班,首先督促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在每间教室里添加一个座位——教师读书专座。每天中午,让教师和学生一道读书,写读书笔记。让教师通过自身的行动拨动学生的心弦,引领全校学生自觉阅读。

(2)“读书”论坛机制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读书抓起。学校严格规定了每周一下午一小时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制度。每周一下午5:00,从学校领导开始,每次3名教师轮流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们在论坛上畅谈阅读名著经典的经历、体会、收获,交流读书的感悟。目前,《我与学校同成长》征文、《我与经典有约》(教师专辑)、《我与经典有约》(学生专辑)已陆续汇编成册,用于交流学习。

2.“五五”课外阅读协进机制

(1)“五有”读书供给机制:家有藏书,班有书架,级有专柜,层有阅览室,校有图书馆。

(2)“五一”读书约束机制:每日一报,每周一刊,每月一书,每学期一部长篇小说,每天一页读书笔记。我校教师和学生的读书笔记印有专簿(格式略)。

(3)“五会”读书促进机制: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汇报会、读书故事会、诗文朗诵会、美文鉴赏会、专题评论会(以一届“读书节”的形式集中进行)。

(4)“五赛”读书激励机制:每学期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及古诗文诵读竞赛。

(5)“五段”时间保障机制:上午30分钟早读,中午30分钟广播,晚上30分钟读书家庭作业,周一一节读书指导课,周日定为“读书日”。

3.制订读书考核细则

根据上级读书工程的相关要求,制定《名著经典阅读建设与考核要求》,订立了读书公约,启动了课外阅读“学分制”,将课外阅读列入过程考核范围,将阅读成绩载入《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每学期获得优秀学分的学生方可评为三好学生和红花少年。

三、勤指导,提高读书育人实效

1.心理上疏导

学生在读书时普遍表现出随意、盲目、浮躁和懒惰的心理,他们读书就是凑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心不在焉。对此,我们注重了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调治和疏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的心理品质,倡导学生做到“三多三少”(多听少儿广播,少看电视动画;多读有字之书,少看卡通漫画;多读百科全书,少看武侠小说),并力求达到“三不”(不动字典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脑筋不读书)。

2.读法上指导

我们重视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好读书方法讲座,总结推广了导读法、迁移法、反馈法、交流法等行之有效的独立阅读指导方法,强化了精读、略读、速读、跳读、朗读、背诵等读书技能的训练,并指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有创见的阅读。

3.运用上辅导

我们尤其重视学以致用,努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督促学生在交际与作文中活学活用所积累的语言材料。如在实施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活动中,我们指导学生从开头、结尾、写景、喻人、说理、抒情等几个方面巧用古诗文,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严要求,培养良好读书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多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不会轻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是学生理解与掌握语言文字所必须具有的心理素质,而且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下列8个方面的习惯:(1)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2)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3)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批注,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4)质疑问难,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的习惯;(5)在阅读中积累,在生活中运用的习惯;(6)经常看书报,听广播的习惯;(7)预习、复习、及时温习的习惯;(8)喜爱阅读,爱护图书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们认为,应重点在注重实践,授之以法,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上下功夫,可采取兴趣培养、情境创设、学法引路、榜样激励、师表熏陶、典型示范、规范约束、评比督促等方法,尽快让学生走上习惯养成的快车道。叶圣陶先生还指出:“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善于抓紧时间用于阅读,善于选择思想健康、难度适当的读物阅读,善于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五、重结合,夯实读书育人工程

为夯实读书育人工程,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还在五个层面上加强结合:一是感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相结合,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提高育人实效;二是将课外阅读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三是将课外阅读与育德、增知、启智、怡情、践行紧密结合,发挥综合效应;四是将课外阅读与学校自办童话节、科普节、读书节、艺术节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相结合,形成育人合力;五是将课外阅读与“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及少先队“雏鹰争章(阅读章)”竞赛相结合,营造读书氛围,保证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实践证明,学校以阅读经典名著工程为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学科教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孩子们都和书交上了朋友,校园读书的气氛就会日益浓厚,那时,我们就会真正感受到阅读经典名著的无穷魅力,感受到孩子们在经典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浸润书香 快乐成长 篇4

1.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先生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书, 老师可以在班中设立“读书大王”“阅读小能手”“阅读之星”的评比,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老师可以多在课堂上设置阅读悬念, 并把课本中的疑问留在课后, 激发学生课后去阅读相关书籍。另外, 老师要推荐某部书籍时, 可以先开设“走进作者”“走进某章节”“走进故事某人物”阅读引导课, 逐渐让学生了解作者, 了解作品, 产生进一步的阅读欲望, 从“要我读”变成真正的“我要读”。

2. 创造阅读氛围。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可以把刘向的“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等意味深长的读书名言贴在教室的角落, 让每个学生耳濡目染。老师还可以把校园广播、班级宣传栏等做为“好书推荐”的平台, 并让学生在宣传栏里贴上自己的读后感, 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另外, 为了让学生可以读到更多的书, 老师可以在班里开展一个“书籍漂流”活动, 组织每个同学带一两本他们喜爱的书到学校, 互相传递着阅读, 共享读书的乐趣。

3. 保证阅读时间。

教师必须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晨读十分钟要重视, 老师需要精选一些文章, 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声中尽情投入, 开启一天的阅读之门。午读半小时要有效, 这时候的读以学生的自由读为主, 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课余零散时间要巧利用, 如课间十分钟可以捧着自己喜爱的书看一看, 饭前饭后读一读, 睡前半小时品一品。这样, 每天学生的阅读时间都得到了保证。

4. 渗透阅读方法。

老师应该站在比学生更高的高度去指导学生阅读, 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何让学生在读中学会想象、在读中学会分析、在读中学会质疑、在读中学会表达, 老师应该在学生阅读中渗透方法。或像演员一样, 让自己融入文本, 悲欢与共;或像侦探家一样, 边读边问, 质疑解惑;或像记者一样, 边读边记, 汲取精华;或像观众一样, 带着欣赏的目光, 陶冶性情;或像作家一样, 关注文本表达形式, 积累语言。相信, 在老师指导下的阅读, 学生的阅读效率及效果将大大提高, 不再是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了。

二、学生做阅读的实践者

1. 还给学生第一片天空:

自由选择书籍的权利。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 存在个性差异, 因此老师在选择书籍上也要“因材施教”。老师可以将好书的标准告诉学生, 让学生参照这个标准, 再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有的学生爱看推理方面的书籍, 有的学生爱看动植物方面的书籍……因此, 在书籍选择上不能一味地求同,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把选择书籍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遨游书海中, 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2. 还给学生第二片天空:

自主推荐书籍的权利。同龄人的影响有时候比老师的影响还要大, 老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还要鼓励他们向同龄人推荐自己所喜爱的书籍。学生推荐的书籍会更贴近孩子们的心灵, 更接近他们的兴趣。通过一本书, 辐射到周围的几个人, 三五个知己、朋友一起阅读完一本书, 然后津津乐道地讨论, 共同分享阅读感受, 在这种思维火花的碰撞中, 读书的氛围会更加浓厚, 读书的兴趣会更加高涨。

三、家长做阅读的助推器

1. 大手拉小手共阅读。

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在家里首先要以身作则, 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果家长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这种亲身垂范会让朝夕相处的孩子们起而效之, 孩子也会有模学样捧书出来读一读。因此, 我们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要让家长带动学生一起阅读, 通过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方法, 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养成阅读习惯。

2. 亲子阅读沙龙。

学校每个学期可以召开亲子阅读沙龙, 让一些在亲子阅读方面有心得的家长们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成功做法, 大家还可以在阅读沙龙中共同讨论亲子阅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共商对策, 解决困难, 让资源达到共享, 互相启发。

3. 书香家庭评比。

为了获得更多的家长支持配合, 学校可以组办“书香家庭”的评比, 对那些在亲子阅读上有模范作用的家庭进行隆重的表彰, 激励更多的家庭能够融入书香气息,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可以给学生带来智慧的源泉,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正是因为阅读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所以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并加入到行列中来, 为孩子的阅读实践而努力。书声琅琅, 墨香芬芳, 让书香伴随每个孩子成长, 让阅读浸润每个孩子人生。

摘要: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能拓宽学生的眼界,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 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爱上阅读。课堂短短四十分钟的所得是有限的, 即使老师再怎么掘地三尺, 而没引导孩子涉猎丰富的课外世界, 也只能算是茶壶里煮水饺。要知道语文学习, 得法课内, 得益课外。语文老师要做的是, 让学生把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 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浸润书香幸福成长优秀作文 篇5

我在寒假,读了许多的书,明白了很多道理。

多读书,可以让我多增长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增长了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你不断向前,不断成长。

从书中,我发现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

多读书可以让我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我可以勇敢的去面对困难,使我向人生的道路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使我的心情更快乐,读书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在书的海洋遨游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为自己放松心情。

书中,我认识了许多名人我不知道的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家中没有照明,邻家有灯烛,但是光照不到他家,他就凿了个洞引来了邻家的光亮好读书。同乡有个人叫文不识,家有很多书籍,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不要报酬,主人很是奇怪问他为什么,匡衡说希望在家借读书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同意匡衡可以借读书籍,匡衡最后成为了大学问家。

上一篇: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下一篇:最大匹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