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诊断

2024-07-28

肿瘤转移/诊断(共10篇)

肿瘤转移/诊断 篇1

转移性骨肿瘤是由原发于骨外的恶性肿瘤, 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播散到骨骼系统的继发性恶性肿瘤,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最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有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等。骨转移瘤的存在与否对肿瘤分期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早期发现并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生存率。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骨转移瘤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检查方法主要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 (MRI) 及核素显像等, 现综述如下。

1 X线与CT诊断

1.1 X线片:

X线片主要反映骨骼的密度与结构情况, 能否检出骨转移病灶取决于病变部位脱钙或钙质沉积所引起骨质密度改变的程度。骨转移瘤形成早期侵犯骨髓组织, 后破坏骨小梁, 进而侵犯骨皮质。X线检查能够显示骨转移病灶的形态, 有无骨质破坏、骨膜反应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明确病变性质, 特别是对于骨皮质破坏灶较易检出, 对于显示骨皮质的完整性和病理性骨折很有价值[1], 但对骨髓早期的异常改变诊断价值非常有限, 只有当病灶部位脱钙量达30%~50%、骨小梁破坏程度>50%, 且病灶直径>1.5 cm时, X线检查才出现阳性结果[2], 故X线检出骨转移瘤的敏感性较低。

1.2 CT诊断:

CT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对比度, 能够显示精细的组织形态学结构, 可以很好地区分骨小梁和骨皮质, 显示骨小梁和骨皮质破坏及骨骼周围软组织与邻近神经血管受侵犯情况等。高分辨率轴位CT图像能精确显示复杂的骨结构及骨质密度改变, 即使较小的骨质破坏也能发现;尤其是对于脊柱转移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片, 可清晰显示关节突、棘突、横突、椎板和椎弓根等的破坏与受累情况, 必要时可作多平面重建成像。近年来, CT能谱成像[3]亦开始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研究。

骨转移灶的CT诊断亦决定于骨皮质的破坏程度, 并且当伴有骨质疏松或退行性病变时, 诊断更加困难[4]。CT扫描范围局限, 且对肿瘤细胞髓腔内骨髓浸润灵敏度不高, 容易遗漏一些隐匿性病变。肋骨在轴位像上显示范围较小, 当一侧肋骨横断面有轻度骨质破坏或密度略增高, 且软组织肿块尚未出现时, 很容易造成漏诊。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 CT检查常作为其他影像检查手段的一种补充, 而不作为首选。

2 MRI诊断

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骨骼时, 常先发生骨髓浸润, 后侵犯骨皮质。磁共振成像对骨髓内脂肪成分和水分子相对含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早期即可产生阳性信号, 故对仅存在于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有很高的灵敏度, 能准确显示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并可以多平面成像。与X线、CT相比, MRI诊断骨转移瘤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当X线片或CT检查显示骨的密度和形态结构尚未发生改变时, 转移病灶区域组织成分或许早已发生变化, 此时, MRI可显示异常信号, 在T1加权像 (T1WI) 上表现为低信号, 在周围骨髓高信号的衬托下, 显得尤为清晰;在T2加权像上 (T2WI) 根据组织不同, 表现也不同, 多表现为信号增高, 等于或高于周围骨髓信号,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病变进程所导致病灶内水分子含量有差异及病灶周围反应性骨增生所致。多数信号不典型的病例加做压脂处理后均表现为高信号, 从而可与血管瘤、退行性变等良性病变鉴别, 以更好地支持骨转移瘤的诊断。常规MRI在临床应用中主要受扫描野的限制, 整个中轴骨需要分3~4个扫描野才能完成扫描, 成像时间较长, 且因骨皮质在T1WI、T2WI中均为低信号, 故对骨皮质病变的检出不如CT灵敏。

近年来, 具有“类PET/CT”之称的磁共振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DWIBS) 被广泛用于临床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诊断, 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骨转移瘤中, 正常骨髓细胞被恶性肿瘤细胞所替代, 恶性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体积大, 排列密集, 细胞外间隙少, 导致水的整体扩散速度慢于正常组织, 从而在图像上形成明显高信号灶, 大大提高了病灶检出的敏感性。Vilanova和Barceló[5]通过比较分析认为DWIBS检测骨转移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均优于骨显像;Gutzeit和Doert[6]对前列腺癌与乳腺癌患者骨转移检出情况报道称DWIBS在探测多发性 (病灶数>10个) 骨转移患者转移灶方面较骨扫描有更高的敏感性, 但对病灶数<5个的骨转移患者转移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核素骨显像, 另外, 在诊断良性病变方面, 核素骨显像的敏感性更高。Balliu和Boada[7]则认为联合应用DWIBS和骨显像可以提高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 并可检出骨骼系统外转移灶等。但由于受呼吸运动及心脏搏动等伪影影响,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肋骨、胸骨等部位病灶显示不佳[8]。

3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将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作为示踪剂引入人体内, 参与生物体内的生理、病理代谢活动, 并特异地浓集、分布于靶器官或组织。通过射线探测显像设备在体外探测γ射线, 在一定时相内能够准确获得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图像和量变规律, 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3.1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临床筛查骨转移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99Tcm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 (99Tcm-MDP) 是诊断骨转移瘤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99Tcm-MDP骨显像是一种无损、无痛和敏感性较高的诊断方法, 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瘤, 显示全身骨骼的状况。99Tcm-MDP在骨内的分布情况与病灶局部血流量、骨骼无机盐代谢和成骨反应活跃程度有关[9], 因此当局部骨骼出现转移瘤时, 该部位血流量和 (或) 骨盐代谢及成骨反应过程会发生改变, 在相应的骨显像上显示局部放射性异常, 据此对骨骼病灶做出诊断和定位, 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文献[10]报道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高达97.2%。

全身骨显像的局限性主要是特异性较差。许多骨转移病灶在骨显像图像上并没有特征性表现, 同时由于骨骼的创伤 (如手术创伤、外伤等) 、关节的退行性疾病 (如关节炎等) 、感染性疾病 (如骨髓炎等) 等因素均可引起骨骼对99Tcm-MDP的暂时性或持续性摄取增高, 导致99Tcm-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假阳性率增高, 特异性降低。因此, 在评价骨显像阳性摄取病灶时一定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除具有假阳性外, 99TcmMDP骨显像还有一定的假阴性。这是由于骨质破坏与病理修复过程进入第三阶段, 病灶陈旧、代谢缓慢甚至终止时, 骨显像剂沉积相对于开始代谢旺盛时减少或仅有微量增加;另外由于骨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 不能发现直径<1.5 cm的病灶所致。

99Tcm-MDP骨显像可早期反映骨骼的病理生理变化, 对早期骨转移瘤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 且一次成像可显示全身骨骼、无绝对禁忌证、价格相对低廉、受放射性药物供应和显像仪器的限制较少, 在寻找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其特异性低, 对单发的骨显像异常, 应当慎重;对于破骨、溶骨性病变, 由于分辨率低、清晰度差而易于漏诊。因此, 99Tcm-MDP骨显像可用于骨转移瘤的常规筛查[11]。

SPECT/CT融合成像的出现, 更为临床诊断骨转移瘤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显著提高了骨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CT可以为病变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信息, 有时还能发现局限于骨髓内的病灶等。张一秋等[12]对脊柱良恶性病变进行骨显像发现, SPECT诊断准确率为76.9%, 而SPECT/CT的诊断准确率为94.2%, 两者差异明显。因此, 当平面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不确定时, 可加做局部断层融合显像, 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2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ET) :

与SPECT不同的是, PET显像利用的是发射正电子的核素。通过将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在特定的代谢药物上引入到人体内, 从体外定量、动态地观察它们进入生物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洞察标记分子在健康者或患者体内的分布和活动。通过使用不同的标记药物, PET可以测量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活性、蛋白质合成速率以及受体的密度和分布等。因此, PET也被称为“活体生化显像”。

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 (18F-FDG) 是目前最常用的PET肿瘤显像剂。18F-FDG被骨转移瘤细胞摄取的机制是基于多数肿瘤细胞所具有的特性, 即肿瘤细胞由于迅速生长的需要, 对葡萄糖的需要量异常增加, 从而使促进葡萄糖摄取和转化的相关分子高度表达。文献报道18F-FDG PE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灵敏度为62%~100%, 特异性为96%~100%。Liu等[13]分析发现, 18F-FDG PET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比99TcmMDP骨显像低, 但特异性高;Uematsu等[14]报道, 18F-FDG PET对成骨性骨转移瘤的探测不如平面骨显像灵敏, 对溶骨性骨转移瘤的探测较平面骨显像好;吕中伟等[15]通过与99TcmMDP骨显像相比较, 对18F-FDG PET显像诊断肿瘤远处转移价值进行评价发现, 18F-FDG PET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差, 但可以发现其他脏器的远处转移灶。

单纯的PET显像缺乏精细的解剖定位信息, 空间分辨率较低, 容易造成一定的假阳性。PET/CT融合显像则有效克服了PET与CT单独应用的不足, 其完美的融合将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有机结合了起来, 一次扫描可以同时获得功能代谢和解剖定位信息, 在诊断骨转移瘤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徐微娜等[16]对比研究了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发现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99Tcm-MDP骨显像。

但必须指出的是, 18F-FDG的摄取不是肿瘤所特有。在许多炎症状态下, 包括急性感染、脓肿周围和肉芽肿性病变等的摄取都会增多;许多良性病变如压缩性骨折、活动性结核等也可有显像剂摄取, 容易导致假阳性;对成骨性骨转移瘤的诊断敏感性也较低。

近来有文献[17-19]报道, 应用18F标记的氟化钠 (18F-Na F) 作为示踪剂进行全身骨PET显像, 效果良好。Na F的趋骨性远高于MDP, 同时注射后血液清除率快, 形成更好的靶本比图像, 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由于成像所用各种药物比较昂贵, 故PET/CT检查很难成为骨转移瘤的常规检查方法。

PET/MR现也已投入临床使用, MRI与CT相比较, 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分辨率, 功能指标强大, 并且可使受检者免受高X线辐射, 信息量大, 互补性更好。Wetter等[20]利用PET/MRI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的标准摄取值 (SUV) 与表观扩散系数 (ADC) 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发现两者有很好的负相关。相信随着PET/MRI技术的日臻完善及临床研究的相继开展, PET/MRI将会在骨转移瘤诊断方面带来新的突破。

综上所述, 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 骨显像比X线片敏感, 能更早、更多地发现病灶, 在临床上起到了很好的筛查作用, SPECT及SPECT/CT的应用更进一步提高了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CT作为其他影像学检查对骨转移瘤诊断的一种补充, 其能谱成像是否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MRI是早期诊断骨髓浸润的最佳影像学技术之一, 能较骨显像更早探测到骨转移灶, 且特异度更高, 但受采集技术及扫描范围限制, 对中轴骨局部疼痛症状明显而骨显像阴性的患者可提高病灶检出率。PET及PET/CT在早期诊断骨转移瘤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特别是对溶骨性骨转移瘤的诊断较灵敏, 能与骨显像互为补充, 但由于费用昂贵, 很难成为骨转移瘤的常规检查方法。目前PET/MRI刚投入临床应用, 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但其结合了PET与MRI 2种功能成像的优点, 是未来分子影像的发展方向。在临床骨转移瘤的诊断中, 应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技术, 互利互补, 以期达到更早、更准确的诊断, 从而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警惕肿瘤转移引起的骨痛 篇2

骨痛是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症状之一,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患者。有时,原发肿瘤仅以转移性骨痛为首发症状,并不伴其他症状。任何恶性肿瘤都有发生骨转移的可能,骨转移发生率的高低排位,依次是前列腺癌(85%)、乳腺癌(80%)、甲状腺癌(50%)、肺癌(44%)、肾癌(30%)。疼痛特点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日渐加重,难以忍受,尤以夜间为重,有时有压痛、叩击痛,严重时甚至以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早期可无全身其他表现,虽全身多处转移,但只有一处骨痛;晚期会出现全身症状,如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乏力等。

许多人认为,老年人上了年纪,难免出现腰背痛。但是腰背部出现顽固性骨痛时,要认真对待,因为肿瘤转移性骨痛80%发生在脊柱。一般腰背痛常见于急性腰扭伤、腰部肌肉和骶髂关节劳损、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横突综合征等,大多由外伤、负重、受凉潮湿引起,患者腰背部活动受限,久坐或较长时间弯腰疼痛加剧;经休息、理疗、按摩、外用药、口服止痛药物、局部痛点封闭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但肿瘤转移引起的骨痛,经上述治疗不能缓解或短暂缓解后仍进行性加重。这时要高度警惕,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治。

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x线拍片没有发现异常?这是因为早期x线平片诊断肿瘤的转移病灶较为困难,只有当脊柱破坏达1~1.5厘米以上,而且骨质脱钙50%~70%时,才能观察到骨损害。怀疑是癌转移性骨痛,要x线、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ECT)、核磁共振(MRI)、CT等检查方法相结合。同位素骨扫描是骨转移初筛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可早于x线检查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当发现转移病灶时,可进一步行磁共振、CT检查。磁共振发现骨转移的准确性在90%以上,可观察到脊柱骨、脊髓、神经和软组织遭肿瘤侵害的情况。CT检查可发现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破坏。最后可通过骨穿刺活检,明确骨转移癌的病理类型。

肿瘤转移/诊断 篇3

关键词:ECT全身骨显像,骨转移肿瘤

恶性肿瘤易出现全身转移, 骨骼具有血供丰富的特点, 肺癌、乳腺癌等易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肿瘤为恶性肿瘤较为常见并发症[1]。骨转移肿瘤增加患者痛苦, 降低生活质量, 缩短生存期,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 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痛苦。ECT全身骨显像为功能性显像法, 较其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前3个月至半年做出诊断[2]。本文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讨论ECT全身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的重要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40例, 女22例, 年龄为42~76岁, 平均年龄为 (46.92±4.16) 岁, 按疾病类型划分, 肺癌患者24例, 乳腺癌患者19例, 前列腺癌患者12例, 结肠癌患者7例, 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恶性肿瘤。

1.2 方法

检查前给予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后饮水500~1000m L, 2 h后, 应用ECT前位、后位全身骨显像, 也可采用局部影像。探头设置位置应贴近受检者, 低能高分辨准直器, 扫描后进行图像处理。

1.3 判断标准

由2位及以上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 相邻正常骨组织为对照, 放射性分布高于或者低于对照部位表示阳性, 显像剂积聚高于或低于健康部位为阳性, 检查结果需要同X线、MR及CT结合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ECT全身骨显像结果

经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共76处骨转移, 其中以肋骨和椎骨转移为主, 肋骨转移占39.5%, 椎骨转移占27.6%。详见表1。

2.2 恶性肿瘤显像结果

经ECT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患者数为45例, 临床诊断确诊为骨转移患者52例, 详见表2。

3 讨论

ECT全身骨显像为诊断骨转移肿瘤的首选方法, 其结合活体生理、功能、生化、代谢四维显像方式,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检测病灶, 提高检查敏感性[3,4]。早期诊断可发现无症状患者, 对可能出现骨折的承重骨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5]。ECT全身骨显像具有高灵敏度, 可以检测出早期骨转移肿瘤, 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价值。骨转移肿瘤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 其中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均易发生骨转移。经ECT全身骨显像异常患者再结合X线、MR及CT结合进行诊断, 提高诊断准确性[6]。

综上所述, ECT全身骨显像对早期骨转移肿瘤检出率高, 为肿瘤分期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ECT全身骨显像应作为骨转移肿瘤诊断的常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尖措吉.8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PSA、ECT骨显像诊断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12, 42 (2) :60-62.

[2]张婷, 姚昊, 王志忠, 等.99m Tc-MDP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12) :1976-1977.

[3]胡涛, 李银萍, 崔邦平.99m Tc-MDP SP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骨转移肿瘤显像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0) :77-78.

[4]李德志, 赵新明, 张敬勉, 等.全身骨显像联合CT扫描对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1C) :3883-3886.

[5]朱郧鹤, 杜兴邦, 余小华.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价值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 (5) :306-308.

别把恶性肿瘤脊柱转移当成腰腿痛 篇4

苏北的老颜,今年50岁刚出头,是一位农民出身的采矿业老板。平素他除了开会谈生意,大多数时间都和工人一起在现场忙个不停。由于常年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他落下了腰腿痛的毛病。腰痛时好时坏,发作时做做理疗或是贴块膏药也可缓解。可近一个多月来老颜的腰痛持续发作,针灸、推拿、贴膏药、拔火罐等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还是疼痛难忍,吃了多种止痛药也不止痛。家人急了,立马让老颜放下手头的活,带着他来到医院。经过检查,发现老颜右上肺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阴影,胸、腰椎多处骨骼破坏,后又经穿刺活检和多科专家会诊,最后诊断为肺癌合并胸、腰椎骨癌转移。虽失去了外科手术机会,但经过联合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核素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后,病痛明显缓解。

▲骨转移癌为啥会漏诊误诊?

胸、腰椎肿瘤90%以上是转移性肿瘤。大多数病人都是到癌症骨骼转移造成明显的骨痛时才引起注意。有很多病人开始常把这种疼痛当做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病进行治疗,直到症状加重或骨痛难以忍受才进一步检查而发现骨转移肿瘤,但此时大多已错过对原发肿瘤的最佳治疗时机。

▲腰腿痛与癌性胸腰椎骨痛如何鉴别呢?

腰腿痛由急性腰扭伤、腿肌肉劳损、腰骶劳损、骶髂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起因大多为外(扭)伤、负重、受寒潮侵袭;腰部或脊柱活动受限制;久坐或较长时间弯腰疼痛加剧;晨起时腰腿部发僵,活动后可缓解。X线检查可排除骨骼破坏、骨折,有的可显示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CT、磁共振(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和定位,并可与椎管内肿瘤鉴别。那么癌痛有哪些特点呢?癌痛是骨骼转移病人的主要症状,大多数病人诉说以夜间痛为主。脊柱骨转移癌的病人可因发生部位不同,产生相应的具有特征性表现的疼痛,如中胸段癌产生的放射性疼痛为束带状围绕胸背部;腰椎体癌产生的疼痛可以放射到一侧或两侧骶髂骨、髂前上棘或腹股沟部,发生膀胱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癌侵及骶骨时出现下腰部或骶尾部疼痛,并可放射到会阴部或肛门周围。

▲如何检查发现骨转移癌?

有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发现:早期x线平片诊断较为困难,只有当脊柱骨头被破坏达1厘米以上,而且骨骼脱钙达50%~70%时,X线片才能观察到;同位素骨扫描是检查骨骼是否遭受癌侵犯的高度敏感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可以早于x线检查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通过CT检查可分辨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来源于肺、肾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常为溶骨性破坏;而来源于乳腺和前列腺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多为成骨性改变;磁共振检查,发现骨转移的准确性在90%以上,通过一定的检查手段可观察到脊柱骨、脊髓、神经和软组织遭肿瘤侵害的情况,对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PET/CT检查,可以发现一般手段难以发现的微小病变;骨穿刺活检,可以明确骨转移癌的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十分重要。

▲发现骨转移后如何治疗?

全身治疗,主要包括针对原发肿瘤的联合化疗、免疫治疗、核素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从源头上遏制肿瘤;放射性核素治疗,利用亲骨性放射性药物进行体内辐射治疗骨转移,它能有效减轻疼痛,减少止痛剂的用量,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减少骨损害,是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对肿瘤有直接治疗作用的方法;双磷酸盐类药物如帕米磷酸二钠等,这类药物与骨头有高度亲和性,对溶骨性、混合性和成骨性骨转移癌均有疗效,它能抑制骨破坏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同时还具有直接抗肿瘤的作用,阻止肿瘤引起的溶骨现象,直接干扰骨的吸收过程,而且止痛作用明显,对肾功能损害轻,是治疗骨转移癌的常用药物;放射线治疗(放疗),俗称“照光”,对缓解骨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减轻骨肿瘤对脊髓的压迫效果较明显,有70%~100%的病人骨痛可以减轻或消失;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已是治疗骨转移癌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因为外科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转移肿瘤,去除骨痛,减轻肿瘤对脊髓的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肿瘤转移/诊断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腹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8例, 其中, 女17例, 男21例, 最小年龄35岁, 最大年龄59岁, 平均年龄47.7岁, 原发性胰腺癌12例, 肝癌5例, 胃癌17例, 结肠癌4例。

1.2 方法

检查前半小时胰肿瘤、肝肿瘤、胆肿瘤患者用TO SHI BA Aquilion 64层CT机, 常规口服2%泛影葡胺500 ml, 胃疾病患者口服水800~1000 ml, CT扫描前再次口服水500~800 ml。

获得扫描定位像, 首先患者两前臂上举, 取仰卧位, 扫描进行时, 平扫层厚10 mm, 间隔10 mm, 增强层厚4 mm, 间隔4 mm。增强前后管电流160 mA、管电压120 kV、间距2.0 mm、视野350×350、矩阵512×512, 使用碘普罗胺作为对比剂, 流速4 ml/s、剂量100 ml、浓度为300 mg/ml, 时间延迟为20 s, 做静脉期扫描60 s, 再作延迟增强扫描5 min, 包括病变所有区域。

2 结果

12例胰腺癌腹部淋巴结转移, 其中术前CT仅提示淋巴结大, 未诊断淋巴结转移2例。转移淋巴结大小在1~5 cm, 7例肠系膜上动脉根部、7例腹腔动脉, 2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2例下腔静脉。12例转移淋巴结的形态为椭圆、圆形, 6例分叶团块状, 其中淋巴结融合3例。4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8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均匀, 其中2例有水样密度。8例无强化, 2例轻度均匀强化, 2例不均匀强化。

5 例原发性肝癌腹部淋巴结转移, 未诊断淋巴结转移1例。转移淋巴结在1~4 cm大小, 4例肝门区, 2例腹主动脉旁, 2例下腔静脉, 1例门脉间隙, 1例胰头区。5例转移淋巴结为椭圆形、圆形, 3例分叶团块状, 其中2例淋巴结融合。6 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均匀, 2例不均匀。2例不均匀强化, 1例轻度均匀强化, 2例无强化。

17例胃癌腹部淋巴结转移, 未诊断淋巴结转移2例。转移淋巴结在1~6 cm大小。5例腹主动脉旁区, 5例腹腔动脉旁, 5例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胃大小弯区各有3例, 2例肝总动脉旁区, 6例单纯腹主动脉旁区。5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 均匀24例, 其中2例有水样密度。4例不均匀强化, 3例轻度均匀强化, 10例无强化。

4例结肠癌腹部淋巴结转移, 其中术前CT仅提示淋巴结大, 未诊断淋巴结转移1例。转移淋巴结大小在1~4 cm。3例肝门区, 1例腹主动脉旁, 1例下腔静脉, 1例肝十二指肠韧带。1例髂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5例转移淋巴结的形态为椭圆、圆形, 1例团块状, 1例分叶状。1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 3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均匀。1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强化, 1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轻度均匀强化, 2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无强化。胰腺体部癌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无明显强化。

3 讨论

一般原发性肿瘤淋巴转移先是至肿瘤邻近的局部淋巴结, 然后由浅入深, 至深部组织淋巴结转移[1]。本组资料表明, 肝门区发生淋巴结转移多, 其次是腹主动脉旁、下腔静脉等。胰腺癌淋巴转移最常见为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旁转移、腹腔动脉转移, 容易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肝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为肝门区, 其次是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旁等。原发性胃癌扩散的主要方式是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以腹主动脉旁、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为多, 其次为肝总动脉旁区、胃大小弯。结肠癌淋巴转移发生腹主动脉旁及髂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3]。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是原发性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以淋巴结前后径达10.0 mm以上, 重视淋巴结混杂密度强化的淋巴结高度提示转移, 形态特征为环状、分叶状[4]。一般转移淋巴结大小为1.0~1.5 cm、密度基本均匀, 晚期肿大的淋巴结可融合成团块状, 增强扫描基本无变化, 实质部分明显强化。本组资料表明, 以椭圆、圆形为转移淋巴结的多见的形态, 直径为1~5 cm, 大多数为1~3 cm, 密度均匀较多见, 也可不均匀, 形状亦可见分叶状、团块状, 甚至呈水样密度, 少见不均匀强化, 大多数无强化[5]。

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的定性和检出帮助很大, 尤其是在原发灶不明确的情况下, 对富含血供的淋巴结转移灶可动态观察其强化类型, 有助于查找原发灶的部位, 有利于鉴别诊断和诊断。CT不易分辨幽门下和胃大、小弯病变局部淋巴结, 其CT显示率低, 特别是伴软组织肿块的时候。CT可靠且最易显示肠系膜上血管根部、腹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等后腹膜淋巴结。其次为肝总动脉旁和胃大、小弯淋巴结。本组资料表明, 38例原发性胆、肝、胃、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采用螺旋CT多期扫描发现。另有术前CT仅提示淋巴结肿大, 未诊断淋巴结转移6例, 但在术中均发现淋巴结转移[6]。其原因是, 一方面是直径小于1 cm的淋巴结, 尤其是淋巴结0.5 cm以下的, CT检出率较低, 很难判断小的淋巴结是否转移;另一方面是淋巴结与癌肿的融合不易区别。

综上所述, 提高远处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率, 可采用螺旋CT多期扫描, 可反映其结合病史、强化类型与其他检查, 有助于和腹膜后和血管其他病变鉴别。另外, 本组资料研究没有对某一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灶的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 部分病例诊断仍有困难, 还需借助于病理诊断。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并研究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的表现, 提高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诊断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38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有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征象, 主要有上血道转移、腹部淋巴结转移、邻近脏器的侵犯等。结论:CT对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很大诊断价值。

关键词:腹部原发性肿瘤,转移,CT诊断

参考文献

[1]陈卫霞, 闵鹏秋, 周翔平, 等.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边缘强化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2) :152-156.

[2]刘继联, 付燕, 赵兴永, 等.胃癌在双对比造影、CT扫描表现与手术切除可行性后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2 (4) :279-281.

[3]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112-119.

[4]周康荣.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94.

[5]Takayasu K, Muramatsu Y, Furukawa H, et al.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ppearance at CT during arterial portography and CT arteriographywith pathology correlation[J].Radiology, 1995, 194 (1) :101-105.

肿瘤转移/诊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于2008—01~2010—10间对来我院进行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转移癌患者45例, 男28例, 女17例, 年龄36~88岁, 平均64岁。

1.2 针吸方法

常取坐位, 充分暴露肿物部位, 用手触摸到肿块, 常规碘酒, 酒精消毒后, 带手套, 左手固定肿物, 右手持注射器 (常规用10mL注射器、8号针头) 刺入肿块, 凭负压反复抽吸2~3次, 吸出少量组织涂片2张, 一张涂在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玻片上, 待95%酒精固定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另一张涂于普通玻片上, 瑞吉染色15min后镜检。

1.3 恶性肿瘤的诊断依据及诊断标准

依马正中、刘淑范、阚秀编著《诊断细胞病理学》[1]及舒仪经、阚秀编著《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2]为依据。

1.4 试剂

来自Doko公司产品。

1.5 免疫组化染色

①涂片制备②TBS缓冲液 (0.05mol/L, pH7.6, ) 洗涤, 5min×3次。③第一抗体, 4℃冰箱过夜。④TBS液洗涤, 5min×3次。⑤ 第二抗体, 37℃, 30min。⑥TBS (同上) 液洗涤, 5min×3次。⑦S—P复合物, 37℃ , 30min。⑧TBS液洗涤, 5min×3次。⑨DAB显色。 (10) 流水洗涤, 3min。 (11) 苏木素复染, 酒精脱水, 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结果判断:细胞核、细胞浆或细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 (+) , 深棕色颗粒为强阳性 (++) , 未显色者为阴性 (一) 。

2 结果

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恶性肿瘤不能明确分型病例45例, 经免疫组化标记后均明确诊断, 并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病理诊断相吻合。14例表达高分子角质蛋白, 提示鳞癌, 26例表达低分子角质蛋白CEA, 提示腺癌, 4例表达CA125及低分子角质蛋白, 提示腺癌, 1例表达表达S一100和HMB45提示恶性黑色素瘤所有提示结果均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3 讨论

恶性肿瘤病人症状隐匿, 往往以转移性的无痛性肿物出现, 临床上通常以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来进行诊断, 诊断为转移癌, 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 只能采取综合性治疗为治疗手段, 因针对治疗需要明确转移癌的类型, 是鳞癌, 还是腺癌, 还是其他未分化癌。而细胞学检查通常以单个细胞形态的异型性来进行诊断, 缺乏组织学特点, 对于分化差的肿瘤细胞难于做出正确分型。况且有些患者的标本唯一是细胞学标本, 客观上要求细胞学给予正确分型, 才能便于患者的正确治疗, 我们在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转移癌的基础上, 用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对某种标记物表达情况来确定其分型, 无疑对临床规范化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也祢补了不用组织病理学、而用细胞学标本代替组织病理学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本文采用的病例均是在针吸细胞学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基础之上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并通过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观察、分析确定采用相应肿瘤标记物。本文中有一病例细胞形态散在, 胞浆丰富, 核仁不甚明显, 形似腺癌, 做免疫组化却不表达低分子角质蛋白、CEA 、CA199, 而表达S一100和HMB45, 提示黑色素瘤, 这种肿瘤细胞无黑色素颗粒, 容易给诊断引进误区, 在实际工作中应引起注意。用细针针吸细胞学标本做免疫组化染色避免了患者局部做手术取病理, 损伤小, 无痛苦, 操作简单, 迅速;尤其在取不到组织病理情况下可使用。

关键词:免疫组化,针吸细胞学,恶性肿瘤分型

参考文献

[1]马正中, 阚秀, 刘树范.诊断细胞病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 1998, 499-501

[2]舒仪经, 阚秀.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50

肿瘤转移/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中文检索词:全身, 大范围, 弥散加权成像, 恶性肿瘤, 骨转移。英文检索词:whole body imaging, whole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alignant tumor, bone metastasis。数据库:CNKI, 维普, OVID.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2000年~2013年公开发表的文献;2) 来自重要有权威性的期刊;3) 文献必须是诊断性试验;4) 能从文献中直接获得WB-DWI诊断的真阳性数、真阴性数、假阳性数、假阴性数以及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5) 金标准必须是与影像技术相关;6) 研究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比如年龄、性别、病况进程等。

排除标准:1) 非诊断类实验;2) 不能获得相关数据;3) 文献资料不具临床意义等。

1.3 文献质量评价

选用最新修订的诊断试验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对各个待评价诊断性研究文献的质量分别进行评价。此工具主要针对偏倚风险及其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估。文献的偏倚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 选择性偏倚, 发生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因随机方法的不完善造成组间基线不可比, 可夸大或缩小试验措施的影响, 因此通过分析各个研究是否采用真正的随机方法并对随机分配方案进行完善的隐匿来评价是否存在选择性偏倚;2) 实施偏倚, 在干预措施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分析各个研究是否采用盲法以及是否均衡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除处理因素外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来评价实施偏倚的影响程度;3) 随访偏倚, 在试验的随访过程中, 是否存在试验组或对照组因退出、失访的人数或情况的不一样造成的系统差异, 以及是否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控制;4) 测量偏倚, 是否存在因测量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方法不一致所造成的系统差异。临床适用性主要是从研究对象的选择、参考标准、试验措施三个方面分析诊断性试验措施的临床价值以及推广应用价值。针对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各个条目分别对各个待评价研究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以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展示。

1.4 资料提取与分析

按照资料中所得数据绘制四格表, 采用软件进行Meta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情况

通过对70多篇文献的筛选, 最终纳入四篇文献 (表1) 。

2.2 文献质量评价

由于文献1, 2, 4中⑥均为不清楚, 即不知道金标准是否可重复操作, 文献二中④为否, 即实验对象并非对每个受试者采取金标准检查, 文献三中⑥为否, 即对受试者不进行重复金标准检查。

2.3 资料分析结果

由于只有4篇文献, 文献数量较少, 不能全面地选择恶性肿瘤类型及病灶的选择。资料分析结果 (图2、表2) 。

注:漏斗图, P<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存在发表偏倚。异质性分析P<0.5有统计学意义。

注:ROC曲线下面积为0.9510。

3 讨论

WB-DWI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弥散测量的成像方法, 它在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是磁共振功能性成像研究中的热点。WB-DWI的成像原理是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的基础上, 在180°聚焦射频脉冲前后各加一个位置对称、极性相反的弥散敏感梯度场, 在梯度场作用下自由水分子弥散时, 其中的质子横向磁化上发生相位分散, 不完全重聚, 造成信号衰减, 根据分子运动受限程度不同、衰减程度不同, 从而形成WB-DWI图像。由于肿瘤细胞核增大, 核浆比增高, 单位体积内肿瘤细胞排列紧密, 导致细胞外间隙缩小, 水分子弥散受限, 信号聚焦, 在WB-DWI上呈高信号, 而周围正常组织中自由运动的水分子信号不聚焦, 信号降低, 在WB-DWI上为低信号, 因而呈高信号的原发病灶和转移性病灶很容易发现。

目前, 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金标准多为病理性检查, 但是对于多发病灶病理性检查可行性较低, 目前多采用病理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合的方式, 对病情进行随访, 可行性得到提高。

诊断试验Meta分析对于具有同一目的, 相互独立的研究进行合并, 分析研究间差异, 具有提高统计学检验效能、改善对效应量的估计, 具有全面、系统、客观、定量的特点, 但是当文献数量较少时, Meta分析的优势就大打折扣了。

不足之处, 颈部图像变形、脑部及胃肠道等高信号的干扰、呼吸运动伪影等, 易导致邻近骨骼病灶的假阴性与假阳性;WB-DWI受其扫描范围的影响和F0V的限制, 难以显示四肢远端的病灶。

综上所述, WB-DWI作为一项全新的快速安全、无辐射的全身性检查技术, 有着敏感性高, 直观清晰易观察, 无X线电离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等优势, 它在肿瘤筛查、肿瘤分期、转移性病变寻找原发性病灶、肿瘤治疗后随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蔡自强, 闫培华, 郝培来, 等.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与SPECT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检出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0 (12) :932-935.

[2]王晶, 杨志国, 白莉.MR全身弥散成像对恶性肿瘤全身转移及寻找原发灶方面的初步探索[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0, 25 (6) :661-663.

[3]于韬, 罗娅红, 何翠菊.WB-DWI结合常规CT_MRI诊断恶性肿瘤全身脏器转移[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 28 (3) :403-406.

[4]王彦朋, 李雪英.WB-DWI与MRI对恶性肿瘤及转移灶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2 (12) :2109-2111.

[5]程国英, 刘长柱.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 8 (2) :60-63.

[6]张春燕, 任转琴, 孙洪跃, 等.大范围扩散加权成像检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瘤:与骨扫描相对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 (7) :1258-1261.

[7]张妍, 王峻, 王晞星, 等.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 10 (11) :1220-1222.

[8]牛磊, 朱斌, 等.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 5 (5) :1002-1671.

[9]杨天和, 林建忠, 王馨, 等.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肿瘤转移的诊断意义初探[J].中国癌症杂志, 2007, 2 (19) :1007-3639.

肿瘤转移/诊断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结肠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17例, 男12例, 女5例, 年龄在45-69岁, 平均56岁。

1.2 方法

扫描前12h禁食并口服泻药清洁肠道, 扫描前饮水充盈胃及小肠, 扫描前20min给予654-2 20mg肌肉注射, 患者取左侧卧位, 用肛管经直肠灌注温开水1000-1500ml, 使结肠充分充盈, 本组病例均行螺旋CT三期扫描, 机器为Elscint螺旋CT, 扫描条件:120Kv, 100Mas, 扫描层厚5mm, 扫描层面从膈至耻骨联合, 病变区域给予层厚间隔2.5mm扫描, 增强扫描用碘海醇85-100ml, 注射速度3.0ml/s, 注射后25s为动脉期, 60s为静脉期, 3min为延迟期。对于升结肠或回盲部的病变, 我们可采取左侧卧位扫描。将扫描重建后数据传至工作站上进行处理分析, 将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 调节窗宽窗位,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和研究。

1.3 分期方法

术前采用改良的Dukes分期, 共分为四期:癌仅限于肠壁内为A期, 穿透肠壁侵入浆膜或/及浆膜外, 但无淋巴结转移为B期, 有淋巴结转移为C期, 其中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者为C1期, 转移至肠系膜和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C2期, 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 或广泛侵及临近脏器无法切除者为D期[1]。

1.4 结肠癌CT浸润诊断标准

肠壁不规则增厚, 肠壁浆膜面模糊不清伴条索影伸向周围脂肪组织或伴有结节状突出, 病灶与临近脏器或腹壁结构有不规则片状、条状、小粒状软组织影, 其强化程度与原发灶相同或相近, 临近脏器出现异常强化区[2]。

2. 结果

所有17例患者均为进展期结肠癌。其术前的CT表现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 术前诊断的正确率100%, 分期的准确率75%。

对于17例病例, 我们均采取工作站调整窗宽窗位读片, 常规窗宽 (300HU) 窗位 (60HU) CT诊断B期8例, C1期5例, C2期3例, D期1例。在300HU窗宽, 低窗中心 (-10HU) 时诊断, B期7例, C1期3例, C2期5例, D期2例。在窗宽500HU, 窗中心-100HU时CT诊断, B期3例, C1期6例, C2期6例, D期2例。手术后病理诊断B期3例, C1期7例, C2期5例, D期2例。其中常规窗宽检测淋巴结和肠外浸润阳性9例, 阴性8例, 低窗宽检测淋巴结和肠外浸润阳性14例, 阴性3例, 将资料整理成配对资料, 见表1。

P<0.05, 可认为低位宽窗和常规窗宽有差别。

医生对于工作站调窗读片应熟练掌握, 低窗中心时, 对于浆膜外脂肪浸润有更好的显示, 可以显示腹部的淋巴结。常规窗宽窗位可更好的显示结肠本身的病变, 窗宽增加, 窗中心降低时, 可更好的观察肠管结构及其与周围脏器关系。

3 讨论

3.1 CT检查注意事项

一般CT机可显示的CT值范围为-1000~+1000共2000个密度等级, 而人的肉眼仅能识别16个灰阶, 若把2000个CT值分成16个灰阶, 则:2000÷16=125 (HU) 。此式说明, 如果不同组织的CT值的差异125HU即在同一灰阶之中, 人眼即无法分辨, 而人体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CT值有时仅相差几个 (3~5HU) 。这样就给分清病变带来困难, 因此极其需要把欲观察组织的CT值集中到人眼所能分辨的范围内, 使图像黑白 (浓淡) 度适宜。窗口技术就是利用窗位和窗宽来选择感兴趣的CT值范围, 并将其转换成16个灰阶, 而小于或大于该CT值范围的结构则变成全黑或全白[3]。每一灰阶的CT值范围为:窗宽÷16, 窗宽、窗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调节应协调与匹配。调节窗宽主要影响对比度, 窗宽大, 图像层次多, 组织对比减少, 细节显示差;反之, 窗宽小, 图像层次减少, 对比增强, 细节显示佳。调节窗位也就是窗中心将欲观察病变组织的CT值为中心, 进行调节窗位的高低, 窗位高图像亮度低呈黑色, 反之变白。CT图像是可以随意调节的, 但这种调节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检查不同部位、不同组织需要调节不同的窗宽、窗位。窗宽是指CRT图像上所包括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 如窗宽为200, CRT图像上由16个灰阶反映200个分度, 则每个灰阶等于200/16=12.5, 当两种组织CT值<12.5时, 肉眼不能分辨出来;若窗宽为80, 则每个灰阶等于80/16=5, 这样, 两种组织CT值相差5以上即可看见。这就是说, 不同组织因为密度不同, X线吸收值就不同, 所以窗宽和窗位应灵活选择。

3.2 CT检查前肠道准备

检查前病人肠道内容物是否清洁干净直接影响CT影像效果, 如果肠道准备不充分, 残留的粪便残渣与结肠内病变组织相混淆, 也易掩盖结肠内较小的病变,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病变的判断, 甚至可导致漏诊和误诊。由于结肠为空腔脏器, 肠腔和肠壁形态不恒定,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适应症, CT扫描前20min肌肉注射654-2 20mg, 可使肠壁松弛消除痉挛, 抑制肠蠕动, 达到满意的低张效果, 有利于观察肠道病变。

3.3 影像后处理比较

CT可清晰显示肠壁厚度、肠壁周围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无远处脏器转移, 通过MPR技术, 以二维图像的形式可清晰观察病灶范围及肠壁受累及浆膜外脂肪层的情况, 并可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 但由于肠管的多个生理弯曲难以显示, 不利于癌肿的显示, MIP技术对显示肿瘤血供情况有较大的帮助, CTVE成像可以观察粘膜的改变, 对结肠小病变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尤其是对结肠检查失败的病人CTVE可以顺利完成对这些病人的检查, 阻塞性结肠癌可诱发病变近段缺血性肠炎以及病变近段肠壁增厚的机率较高, 利用CTVE在术前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减少并发症。SSD图像与钡剂灌肠充盈像相仿, 主要观察结肠的整体形态、病变部位、侵及范围。PE对肿块侵及长度、周长及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 可360度连续显示整个肠腔内部情况, 并可以对标定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CT扫描可弥补下消化道造影及结肠镜的不足。

3.4 结肠癌的CT表现

本组17例患者中CT表现有一定的特性:①肠壁增厚, 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增强扫描时与正常肠壁不同步强化, 正常时充盈的肠壁厚度约为1-3mm, 超过5mm为相对增厚, 超过7mm为绝对增厚;②.病变局部呈软组织肿块, 向腔内或腔外生长, 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 部分内见液化坏死区,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周围可见小溃疡。③肠腔内不规则狭窄、苹果核征, 肠壁的非对称性增厚, 部分出现近端肠梗阻;④肠壁广泛或部分僵硬, 增强扫描异常强化。

CT对癌组织外侵的判断以局部肠壁不规则, 肠周脂肪间隙软组织密度影, 肿块或条索影为标准, 结肠癌浆膜浸润时, 通过低窗位技术, 窗中心约-10HU, 肠腔外脂肪间隙被较好的显示, 腔壁显得更白, 组织间对比加重, 有利于观察腔外脂肪间隙的受侵情况[4]窗宽为1000HU, 窗中心为-400HU时, 可观察病变有无穿孔, 窗宽为500HU, 窗中心为-100HU时, 可进一步发现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结肠癌转移的主要方式, 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CT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 不能明确其性质, 由于对阳性淋巴结大小的规定不同 (有的把0.5cm定位阳性, 有的把1.0cm定位阳性) [5], 当淋巴结有转移而不增大时, CT难以诊断, 我们一般以大于0.8cm为转移, 认为其为转移, 和术后对比准确性为80%。

CT低张温开水灌肠扫描虽没有作为结肠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但对于确定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有无临近脏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有优越性, 在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和术前评估对临床手术提供了可靠的价值。适当的窗技术选择, 可进一步发现淋巴结及肠外浸润情况。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89.

[2]张瑞平, 李健丁.大肠癌肠外浸润螺旋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184-186.

[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8-9.

[4]欧阳林.气体造影及窗技术在CT诊断胃肠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 24:771-774.

肿瘤转移/诊断 篇9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肝转移;手术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胃肠道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1。而肝脏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最容易转移的位置2,术前严格检查肝脏转移的部位,实施有效彻底的手术切除术,防止病灶进一步扩散,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关键3。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普外科对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疗效较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50—75岁,平均61.3岁。其中胃癌22例,伴有幽门梗阻的患者有5例;结肠癌7例,直肠癌3例,3例患者伴有慢性肠梗阻。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3例患者为血吸虫肝病,2例患者为肝钙化点,15例患者出现肝转移或者肝占位的情况。术前作CT检查发现肝占位或肝转移26例。

1.2 手术方法 22例胃癌中,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有10例,上半胃根治性切除术3例,全胃根治性切除术6例,姑息性切除3例。结直肠癌10例中,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5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3例。

2 结 果

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经手术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死亡。所有患者手术之后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并发症,3例患者进行引流及灌注冲洗治疗,3例患者经2周左右治疗后治愈。8例患者发生腹腔积液的并发症,给予患者引流治疗患者改善。粘连性肠梗阻2例,经积极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18个月,失访4例,肺部转移2例,死亡2例(治疗后半年内死亡1例,1年后1例死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3 讨 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常见肿瘤,常见于50岁以上患者。消化道恶性肿瘤一旦发生肝转移,均可被看作 晚期肿瘤,因为肿瘤细胞的转移方式除血行转移外,还有淋巴结转移、直接蔓延和腹腔种植。其中肝脏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最容易转移的部位4。肝脏转移主要发生在肝脏两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因此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患者完善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病例,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3.1 充分的术前准备 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肝转移的患者,要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功能及患者机体情况,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心肺功能等。通过内镜、超声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病灶大小、部位、浸润程度及周围粘连情况以及肝脏等部位转移情况和腹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客观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通过术前详细检查,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原发胃肠道肿瘤及肝转移灶切除的可能性,制订术后多学科治疗的治疗方案。

3.2 掌握手术指征 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经同时行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及肝转移灶切除术,可以获得较好结果,对胃肠道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要持积极的态度5,但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病例要遵循的原则:①胃肠道原发性恶性肿瘤可以切除;②肝转移灶<4个,并可以切除;③腹腔内无广泛性转移;④无全身性转移;⑤虽然有腹腔或全身性广泛转移,但患者存在幽门梗阻或结肠梗阻症状;⑥患者可以耐受手术并愿意接受手术。

3.3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切除完整的肿物,包括切除肿物假性包膜,切除边缘肿瘤组织检查镜下阴性,底线应做到肉眼完整切除。对于能够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手术切除对于治疗恶性肿瘤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6。手术过程中除了进行详细的肝脏探查外,还应详细检查腹膜表面,阴道后、膀胱后组织以及其他转移。切除转移灶时要注意与正常的肝脏组织分清界限,提高手术完整切除的可能性。术中还应尽量保证肿物假包膜的完整性,防止出血及肿瘤破裂等。如转移灶不能切除,考虑切除原发肿瘤以减轻患者肿瘤负荷,减少梗阻、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后续多学科治疗的效果。对于无法切除的转移灶,可选择性行化疗7

参考文献

[1] 徐海帆,谭风波.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估[J].海南医学,2011,11(22):14—16.

[2] 沈伯明,周立新,俞伟君.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手术治疗[J].中外医疗,2010,17:94—95.

[3] 高志冬,叶颖,江王杉.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治疗策略[J].中外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9,2(3):14—15.

[4] 郭朝阳,袁庆文,秦章禄,等.胃肠道恶性肿瘤术中血管损伤原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9(10):57—58.

[5] LiskaV,TreskaV,Holubec L,et al.Prognostic fa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nd their usage in clinical praxis.Rozhl Chir,2006,85:163—168.

[6] 陈巴特尔,无瘤操作技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2(2):130.

肿瘤转移/诊断 篇10

关键词:子宫肿瘤,微创,转移,术后,原因

从临床的角度来分析, 子宫肿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以往, 针对子宫肿瘤患者, 为了获得彻底的治疗效果, 因此会建议患者进行子宫切除, 杜绝肿瘤的一切可能。但是, 子宫切除以后, 将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很多患者因此出现了不良现象, 甚至是有并发症的问题。现代医疗理念认为, 针对子宫肿瘤患者进行治疗, 应在不损伤患者子宫的情况下, 有效切除肿瘤。为此, 微创治疗得到了很大的研究和积极的落实, 获得了社会上的肯定。文章针对子宫肿瘤微创手术后肿瘤转移原因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 0 1 5年1月~2 0 1 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肿瘤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 (42.3±1.2) 岁;有过分娩史158例, 无分娩史50例;有过手术史170例, 无手术史3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 确诊为子宫肿瘤, 无误诊、漏诊;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肿瘤转移现象, 并针对肿瘤转移原因进行分析。 (1)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应用B超、X线等, 对患者的子宫肿瘤情况详细分析, 设定相互匹配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案[1]。 (2) 在确定患者复合手术标准后, 按照标准操作方案, 对患者实施微创治疗, 术后严密观察[2]。 (3) 当患者于术后表现出不良反应、表现出身体不适的情况时, 针对患者开展系列的检查和分析, 包括血常规检测、B超检测等等, 观察患者手术病灶是否完全清除,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炎症或者是并发症[3]。 (4) 针对患者选择一定的镇痛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依然表现强烈, 则需开展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如果患者稍有缓解, 则对患者继续密切关注。 (5) 医师在每天查房时, 必须对患者的面色、血气情况等观察分析, 了解到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 一旦发现有任何的异常现象, 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干预。 (6) 当确定患者出现子宫肿瘤转以后, 立刻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 并讨论原因。

1.3 观察指标

主要对子宫肿瘤患者术后转移原因进行分析, 并做出相关的统计。

2 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 在208例患者中, 手术成功178例, 未出现肿瘤转移现象;出现了肿瘤转移现象30例。在30例患者中, 因手术治疗应用不当导致转移12例;因临床医师缺乏疾病了解, 导致转移10例;因手术存在风险, 导致转移8例。

3 讨论

对于子宫肿瘤患者而言, 其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患者是药物因素, 有些患者是心理因素, 有些患者则是病史因素所导致的。在现代医疗当中, 多数子宫肿瘤患者, 虽然同样是应用手术的方法治疗, 但可以尽最大的努力, 保留患者的子宫, 仅仅将肿瘤切除处理。部分患者因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 于术后出现了转移的现象。对此, 针对子宫肿瘤患者, 实施微创术后肿瘤转移的原因进行分析, 可进一步了解到医疗过程中的不足, 及时针对患者实施二次手术治疗, 减少肿瘤带来的危害。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因手术治疗应用不当导致转移12例;因临床医师缺乏疾病了解, 导致转移10例;因手术存在风险, 导致转移8例。由此可见, 微创手术虽然在理论上与子宫肿瘤患者非常的匹配,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仍然是存在诸多的因素, 会导致患者的肿瘤出现术后转移问题, 对患者生活、恢复、身体、生理等, 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在日后的临床微创手术治疗中, 积极执行以下方法:第一, 对患者开展详细的评估, 将微创手术治疗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充分提升,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准备, 彻底切除肿瘤, 将转移现象充分杜绝。第二, 在微创手术执行之前, 必须对患者的个体病史详细了解, 罗列出具体的影响因素, 并采取相关手段来解决。应选择多元化的检查方法, 明确子宫肿瘤的具体病灶, 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 子宫肿瘤微创手术后肿瘤转移患者, 其出现的原因是比较多的, 根据不同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治疗, 基本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日后, 应在微创治疗上深入研究, 进一步降低术后转移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李琎.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及术前淋巴结转移相关micro RNA的研究[D].复旦大学, 2012.

[2]贺红英.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4.

上一篇:公开与保密下一篇:违法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