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调查状况

2024-10-27

个人调查状况(共12篇)

个人调查状况 篇1

引言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开发的现状及结构特点, 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郑州、洛阳、周口、三门峡、南阳、安阳等河南省有代表性的企业、劳动技能人才、培训机构和职业中介进行调查, 主要涉及第二、第三产业, 选取400 家企业中的劳动技能人员作为调研对象, 共发放6 000 份个人调查问卷, 个人调查问卷有效回收5641 份, 回收率为94.02%。

1 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的个人调查状况

1.1 劳动技能人才的流向及来源构成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2014 年河南省85.1%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转移, 户均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74 人。外出务工群体的总体规模仍呈现增长态势, 但新转移劳动力增势趋缓, 2014 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群体中新增转移劳动力的比例为3.2%, 与2013 年、2012 年相比分别下降0.4 和0.9 个百分点。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到省外务工的比例由2013 年的43.6%下降至2014 年的39.0%, 下降幅度达到4.6 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 选择在本地 (本县、本市) 务工的比例从2013 年的30.3%, 上升至2014 年的38.1%。表明在河南省产业就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向本地回流, “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省内转移的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中, 24.8%进入省内产业集聚区就业。2015 年, 全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70 万人, 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省内超过省外的历史性转变。

根据课题调查统计结果, 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主要来源于本地 (本县、本市) , 约占91.4%, 外省人员仅占8.6%。其中本地 (本县、本市) 主要分布在南阳、周口、商丘、郑州、信阳等地。

1.2 劳动技能人才的性别及年龄结构

劳动技能人才在年龄分布上的性别差异较为明显。总体来讲, 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男性约占58.01%, 女性占41.99%, 此比例同求职者的性别比例基本一致。从年龄结构上来看, 河南省目前的劳动技能人才年龄主要分布在16~34 岁之间, 约占总数的67.1%, 其中16~24 岁之间的技能人才为33.2%, 25~34 岁之间的约占33.9%。在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中, 男性在各个阶段分布相对均衡, 但超过44 岁后由于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原因, 中年男性技能劳动者数量减少比例较大。

1.3 劳动技能人才的文化程度构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的文化程度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职高/ 技校/ 中专、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分别占22.32%、39.78%、13.1%、18.4%、6.4%。对比河南省2015 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相关统计资料, 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具有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 其用人需求分别占总需求的31.10% 和33.83%, 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需求的10.62%。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 2008—2014 年河南省6 岁及以上受教育人口中, 各教育层次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说明河南省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

1.4 劳动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或职称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 河南省技能人才仍以初、中级技能人才为主, 高级技能人才相对缺乏。 (见图1) 在对被调查人员所获得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中, 职业资格五级 (初级技能) 、四级 (中级技能) 、三级 (高级技能) 、二级 (技师) 、一级 (高级技师) , 所占比例分别为13.47%、8.09%、3.87%、2.88%、0.65%;所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等级中,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技术员)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工程师)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工程师)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8.77%、3.6%、0.28%、58.39%。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年第二季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在所调查的对象中,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劳动者约占62.67%, 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劳动技能人才约占37.33%, 其中初级、中级约占90.12%, 高技能人才仅占9.88%, 与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 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所调查的数据具有一致性。这也反映出了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的整体质量有待于提高。

1.5 劳动技能人才的产业、行业分布

根据2015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所统计数据, 截至2014 年底, 河南省各市 (县) 分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共计6 520.03 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者2 651.74 万人, 第二产业为1 995.57 万人, 第三产业为1 872.72 万人,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分别为40.7%、30.6%、28.7%, 大部分市 (县)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高于第二、三产业, 例如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安阳等, 只有省会郑州市第二、三产业远高于第一产业。

从劳动技能人才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 第一产业约占5.13%, 第二产业约占38.46%, 第三产业高达56.41%。从数据上可以看出, 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占比高达94.87%。其中, 制造业所容纳的技能人才比例较高, 约占43.24%, 其次是建筑业约占27.1%, 批发、零售行业占6.2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5.71%, 住宿及餐饮业占5.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营业占4.82%, 其他7 占%。

1.6 劳动技能人才的培训期望

劳动技能人才的培训需求较大。在所调查的劳动技能人才中, 86.3%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展高技能的培训, 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8.5%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进行提升, 无需专门培训;仅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进行高技能培训。可以看出, 占相当比例的劳动技能人才对高层次的技能培训期望较高。

在调查中发现, 被调查者中有86.3%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培训不断提升技能, 进而能够改善薪资待遇, 但不同的层次的劳动技能人才在具体培训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差距较大。高技能人才对于培训的内容更侧重于管理技能的提升, 培训形式多选择外派研修, 时间相对比较充足, 但培训频率不宜过高。同时, 在调查中发现, 有高达91.3%的劳动技能人才对培训费用较高, 进而打消了自身进行提升的积极性。

2结语

以上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的流向及来源构成、性别及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构成、技术等级或职称、产业行业分布、培训期望进行了解, 为更好地分析当前河南省劳动技能人才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个人调查状况 篇2

一、前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传统的消费模式逐渐被打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消费群体。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消费群体,已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日常消费支出都来源于父母;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积累较少,而且还没有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消费决策。因而,关注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为了切实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小组于12月18日至12月25日在合肥学院进行发放问卷,针对我校大一至大四的男生和女生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151份,有效回收率为94.3%。在回收问卷后,我们小组集体进行问卷的整理和数据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个人消费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处理措施。也许我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们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也代表着自己的声音。

二、正文

(一)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主要有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贫困型”:月生活费在500以下;这种情况无论哪个年级,其人数都为个位数,所占比例为11%;也是由于家庭等原因,学生只能省吃俭用,维持学业。第二个层次就是“经济型”:月生活费在500—800之间,这类大学生在所调查学生中占比例为54%,其比例是最大的,他们每月的开销都属于中等;第三个层次就是“小康型”:月生活费在800—1500之间,这类大学生所占比重为32%,对于贫困生来说,这种之处是比较大的;第四个层次就是“富裕型”:月生活费在1500以上,在调查中,这类大学生一共3人,因而可以推出像这样富裕的还是很少的。

2、生活费支出情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饮食支出、生活用品支出、学习用品支出、购物支出以及通讯费用支出。其中,饮食支出占31%,生活用品支出占17%,这两项是大学生费用支出最大的两个部分。除了以上两项外,学习用品支出却不是生活费用支出的第三大项,而是通讯费用支出(16%)和购物支出(15%)

3、大学生消费习惯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消费习惯有:有计划的消费、能省就省的消费、无计划的消费以及其他等四个方面。其中,有计划消费所占比重为35%,能省就省所占比重为25.8%,无计划的消费站31.8%,其他占7.4%。大一学生中有计划的消费和能省就省的消费比例占到50%左右,但有计划的消费仅占25%,无计划的消费达到3/8以上:而大二和大三学生中,有计划消费的比重明显上升,大四学生中有计划的消费所占比重接近1/3,无计划消费比重低于30%。

4、购物标准的情况分析(大

一、大四男生女生比较)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购物标准上,大一与大四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大一学生比大四学生更加注重质量和价格低廉。可见,大一学生更加趋向于务实,而大四学生的消费更加社会化。同时,两个年级中,女生比男生更加注重质量和时尚流行,却不及男生对品牌与价格的关注度。此外,在同年级比较中,大一男生较注重质量,而女生较注重品牌;大四女生较注重质量,而男生较注重品牌。

5、大学生对每月的消费状况满意度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对自己每月消费状况都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其比例占71%,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各占12%,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各占2%;而在大

二、大

三、大四学生,同样是基本满意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49%、52%、49%,而他们不满意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18%、18%、16%。大

二、大四中非常不满意占5%和3%。由此可见,各个年级在消费状况满意度上存在一些差异。

(二)问题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得出我校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消费无计划:理财观念淡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计划消费所占比重达到31.8%,这个比重相当大,这种无计划消费观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2、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两个失衡之处:一是物质消费严重超前,精神消费严重滞后;二是精神消费中,重娱乐轻读书,调查中大学生通讯费用和购物(服装、饰品)费用过高。

3、存在盲目攀比现象:一味追求新潮流、新时尚,存在虚荣消费观,不符合理性消费原则。

4、自控力较差:大学生对自己月消费状况评价中存在非常不满意现象,可能存在“冲动型消费”,这也许是基于自己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而产生这种情况。

(三)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1、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教室。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节俭意识,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培养勤俭的生活作风和消费意识。

2、学校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加大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财商,即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以及正确运用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另外,学校应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导向,建议在校园中开展有关健康消费观念的专题活动,利用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3、大学生应树立合理消费和科学消费的观念,努力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计划消费,量入为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安排好各方面的消费比例,增强科学消费意识和鉴别能力,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同时,大学生应增强自己的控制力,避免盲目和冲动性消费,我们应该体贴父母赚钱的艰辛,“父母赚钱不容易,能省一分是一分”。

三、结尾

湖北商界阅读状况调查 篇3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4.25本。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读书多,五成以上国民认为自己书读的很少。

本刊从自身定位出发,以湖北部分企业家为调研对象,进行了一次“湖北商界阅读状况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41份。

他们在怎样读?

调查显示,90%的企业家还是会抽空读书。用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话来说,读书就是“天下第一好事”。他认为,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阅读本身不应该携带功利性色彩,但这“天下第一的好事”,客观上给人带来各种好处。

参与调查问卷的绝大多数企业家承认,阅读能让自己“开阔视野”、“洞察力提高”,通过阅读,提升内涵,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很重要的。

一位企业家给自己的班子成员送了很多本《中国的智慧》,一开始被当做送了一本公司运作圣经之类的书,部长们翻了几页才发现,“哎呦,原来总裁是要我们读古典哲学,读老子庄子”。

被誉为商界思想家的冯仑曾谈到,自己读书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其中一方面就是,“工作压力太大,需要不停的充电来更新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

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家认为,读书就是一种单纯的乐趣,它和做好一个企业没多大关系。读书不应该有负担。

前后两种观点之间,其实需要一种关系的平衡。人福医药董事张小东很好地总结了这对关系:“实用与兴趣”。“实用”,为了一个企业的良性运转,经济学、投资管理之类的书必须要看,行业内的知识结构一定要有;“兴趣”,按照自己的喜好阅读,陶冶情趣。

除开阅读动机上的争论,阅读媒介也有了新变化,随之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在本次调查“阅读媒介”这一项,70%依然选择了传统的图书,而互联网以65%的略微弱势,与报纸并列第二。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由来已久的纠葛,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

香港贸发局武汉联络处秘书长曾沂靖谈到了两代企业家的不同。

香港五、六十年代的企业家,比如李嘉诚、霍英东等人,白手起家,凭着机遇、胆识、魄力和眼光,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当初,他们没有条件接受很好的教育”,相反,老一辈企业家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

新一代企业家,曾沂靖认为是在信息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中国的马云、李彦宏,与老一辈企业家相比,受过高等教育,接触更广阔的视野,同时,要在这个日益复杂、而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丛林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力。“要把眼光放眼全局。”

曾沂靖认为现在的企业家不仅要通中外、观古今,甚至读左右派,“让自己的脑子活起来。”他觉得现代人很难像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一般地读书了,网络阅读更加适应当今的快节奏。

其实,读书、或者刷屏,都叫阅读。关键是,你还在坚持阅读。

很多人以忙为理由,说没时间看书。德路科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兼华中区总监刘水生推荐了《快速阅读》,本书教读者如何调动五种感官来阅读,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刘水生告诉《新楚商》记者,作为一名管理顾问,平均每月读3本以上的专业书籍是“标配”,但自己很难坚持,总是“开了无数个头,结了极少数果”,“为此我常常自责、甚至失眠。”

偶然的机会,刘水生接触到这本《快速阅读》,通过学习和实战训练,有时真的能够做到“一目五行”,“很明显,我从容了”。

他们在读什么?

问卷中“荐书”一项直观地反映了企业家们在读什么。

七成企业家推荐了历史传记类书籍。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的这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以明朝的万历十五年为横断面,剖开了中国的传统社会,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漏洞百出,并为以后封建王朝走向衰落埋下伏笔。该书被王小波评为“旧的好书总比新的烂书好”。王石也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这本书对自己很有启发。

本次调查中,选择“经典”书籍的企业家占到98%。历经一千多年的《资治通鉴》,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在问卷中被频繁提及。

周国平的散文集“以一种宁静的语境,清新的风格,让我静得下心来”的气质,也成为众多企业家的案头书。他们享受那种“可以随手拿来一读”的状态。

除开文史类,经济管理类书籍自然也很受企业家们的重视。省委书记李鸿忠亲自推荐的四本书中,关于经济的有两本——《公司的力量》和《聚集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占了一半。

崇文书城营销部提供的《2012年1至4月销售排行TOP10》显示,《货币战争》、《激荡三十年》、《公司的力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及《细节决定成败系列》这几本书,是经济管理类书籍中卖得较好的。

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去年又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与辛亥有关的书也备受关注。一本《辛亥革命史》(编者为章开沅、林增平)被企业家们多次提及。

当然,各门各派的排行榜,或者书单,都只是一种观点,而不是阅读的权威。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过,“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读书,是读精读专,还是广泛涉猎,是给自己列一个读书计划,还是随意地去读,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只要你还在读。

个人调查状况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为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的增长, 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和研究中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自2001年4月份, 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 该制度的推行标志着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开始启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个人逐步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 个人信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1 个人信用现状———以郑州市为例

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 也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 市场发育较早、较快、较好,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 发挥龙头、重心和示范带动作用, 理应在诚信方面先行一步, 打造诚信郑州, 并努力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树立诚信品牌的典范。

为了准确了解郑州市个人信用现状, 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 作者在一些市区主要街道、人口聚集的商业地段, 政府机关、银行、工厂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利用学生暑假期间组成3人一组走上街头、公园、商业繁华地段等公共场所随机发放问卷以及通过电子邮件有针对性的发放问卷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3000份, 回收2990份, 有效问卷2978份, 调查问卷主要采取的是不记名方式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同时辅以个别访谈、实地观察、资料收集等, 对郑州市个人信用的调查。

被调查者中上班族占到近79.21%, 自由职业者占到近9%, 学生占到近8%, 其他近4%。可见上班族是本次调查的主要对像, 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大多数市民对个人信用的认识。

1.1 市民普遍表现出较强的个人信用意识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 大多数市民认同讲信用的观点, 认为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就是诚实守信。通过调查, 比较客观地反映在被调查者对诚实守信的认识和态度方面:在回答问题的时候90.3%的市民赞同好的个人信用对人重要, 仅有0.03%的市民不赞同;在回答“不讲信用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获得好处时”有79.1%的市民表示很气愤, 只有10.6%的市民回答是“很正常”, 直接选择“考虑仿效或仿效”的仅为7.8%。在回答“如果你对他人作出承诺, 你会践行诺言吗?”时, 有88.9%的市民回答是“一定会或基本会”, 有7.2%的市民回答是“不一定”, 回答“不会或肯定不会”的仅为2.6%。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 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的个人信用度较强。

1.2 市民具体信用行为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

在个人信用认知等方面, 市民表现普遍较好, 对于基本的信用行为和范畴, 他们都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但是具体到为人处事上表现的就较不乐观。个人信用主要强调的就是行为主体对规范的践行而非抽象的理解和认知。根据调查显示, 在对待信用行为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

1.3 市民对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认同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市民对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普遍采取认同的态度, 积极支持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在回答“您认为个人信用档案对您的生活是否产生了影响?”时, 37.6%的市民回答是“影响很大———对生活, 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 39.8%的市民回答“影响一般———只有在发生信贷关系时产生影响”, 22.5%回答“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在回答“您认为个人信用档案在社会活动中是否重要?”时, 86.5%的市民的回答是“重要或依社会活动的类型而定”, 有9.2%的市民的回答是“一般”。只有4.3%的市民的回答是“不重要”。

1.4 政府部门应作为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和管理的主导机构

从调查的情况看, 在回答“您认为是否有必要由专门的机构/组织记录, 管理个人信用档案?”时, 94.8%的市民认为有必要, 也有5.1%的市民认为没有必要。在回答“您认为谁是最理想的个人档案记录和管理机构?”时, 73.8%的市民认为是国家相关行政机构, 24.1%的市民认为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2.1%的市民认为是第三方个人咨信机构。

1.5 个人信用制度还不够完善

通过调查, 多数市民支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但是普遍认为郑州市的个人信用制度不够完善, 认为目前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监督体系并加广泛进行宣传。在回答“你认为郑州市个人信用制度完善吗?”时, 有67.6%的市民回答是“不完善或根本没有”, 有22.2%的市民回答是“说不清”, 只有2.6%的市民回答是“很完善”;在回答“你认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时, 有86.8%的市民回答是“个人信用监督体系加强教育并广泛宣传”。

2 个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覆盖全国的专业性征信机构

我国目前的征信模式主要是央行主导模式和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并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都是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 属于带有较强行政色彩的一种行业征信模式。目前,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征信机构有: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深圳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2.2 尚未建立起全国范围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较快的发展, 信用信息共享机构在部分领域和地区初步建立, 这样信用信息共享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但是由于当前信用共享范围的有限, 就造成大量个人基本特征及其信用行为的原理数据处于极端分散的状态。综上所述,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主要就是因为这些部门和机构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对封闭, 互相之间没有分享, 造成信用体系建设的条快分割情况严重。

2.3 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立法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个人信用体系实施的重要保障。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中, 立法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一是制定规范信用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制定促进信用信息公开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三是制定规范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四是制定对失信行为惩罚的法律法规。

2.4 个人征信的行为不规范

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行为不规范, 主要是指在收集信息的时候方法不恰当, 立档程序不规范等。就需要我们将采集来的信用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后存储于征信数据库中, 这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对征信档案进行管理。

3 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信用治理环境

个人信用建设的主体, 就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以及广播等新闻媒体, 传播加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 在全社会推动诚实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 要加强学校教育, 从小抓起, 使信用观念深入人心, 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将信用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以此营造良好的个人信用建设氛围。

3.2 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 这就需要我国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信用管理立法方案, 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以此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能够在良好地市场和法律环境中, 以保证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规范性。首先:建立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法规;其次出台关于界定数据保密范围的法律法规;三是在个人信用立法中, 对保护个人隐私权进行明确规定。

3.3 完善个人信用档案及信用调查制度

个人信用调查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对个人信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个人信用调查制度可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以行为为单位建立个人信用调查制度, 实现个人信息集中管理和资源的共享。二是以区域为单位建立个人信用调查制度, 保证使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到全社会。

3.4 进一步完善征信机构组织形式

全球几百年的经验表现, 公司制形式在配置社会资源加强机构治理、改善内部管理以及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有效。而征信机构采用公司制形式, 就会实现数据的分层管理和共享, 能够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到征信机构。

3.5 强化失信惩戒机制

要建立和强化失信惩戒机制, 鼓励守信者。这里主要指的就是, 个人信用体系中的守信激励是指给守信者提供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例如金融机构给守信者提供交易的便利和优惠, 而不是表彰奖励;失信惩罚主要是指对失信者既不给予法律制裁, 也不给予道德谴责, 而是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失信者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包含了隐形惩罚和市场交易主体拒绝与其合作的市场联防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俊丽.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2]汪晓阳.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8) .

[3]赵慧.浅析个人信用评级模型[J].经济研究, 2011 (5) .

[4]李绍廷.个人信用报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 2011 (10) .

[5]向晖, 杨胜刚.个人信用评分关键技术研究的新进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7) .

思想状况调查问卷调查 篇5

1、您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看法:(多选)

A进步非常快,但仍存在很多内在问题和隐忧,应当正视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 B 国际经济环境将略差于去年 C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D 中国经济“前低后高”温和增长

E国民对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充满信心

F科学的宏观调控、积极的应对措施将会促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您认为突尼斯骚乱的原因是:【多选】

A在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间,奉行“不要自由民主,要生活稳定幸福”的政策 B总统 本·阿里一家,其长期执政导致的家族腐败成 C失业大学生博阿兹兹为养家街头摆摊,遇城管“暴力执法” D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失衡

E 金融危机后未能及时进行技术革新,内需不旺的同时国际需求大幅下降 F 物价高涨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3、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您认为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A 强硬

B 和为贵 C 其他

4、您认为该如何改善中日关系: A 加强民间交流 B 加强政府外交 C 借助他国力量 D 顺其自然

5、您对中国派熊猫赴日本动物园的看法 A 有益于推动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 B也是一种外交手段

C希望不是一厢情愿,希望日本能够珍视中日人民的长期以来一衣带水的友好情结

6、美国在近几年的国防报告中,明确把中国列为最大的潜在对手,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中国威胁论,您认为根本原因是:

A 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与美国对立 B 中国日益发达的经济军事实力威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C 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美国全球争霸的政策 D 美国无中生有,为其巨大的军事开支找借口

7、我国对美军对台军售的行为采取积极的反击措施,您如何看待我国此态度: A 支持中国,强烈抗议美国 B 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可以与美国断交

C 没必要,美国对台销售武器不会马上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D 其他

8、您认为中美发展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A 中美关系会逐步趋于稳定地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两国间的经贸合作更为密切

B 由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美关系的主导权趋于平衡

C 为了巩固美国霸主地位,未来美国可能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

D 为了在金融危机中恢复美国本土经济,扭转贸易逆差,美国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措施,使中美关系贸易摩擦增多

9、您觉得高校在旱区恢复和建设过程中有哪些优势: A 有较为先进的理论知识 B 有想法、有热情 C 群体广泛、后备充足 D 其他

10、您觉得怎么才能更好的帮助灾区: A 进行调研,帮助政府更好地决策 B 关注民生,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 C 社会宣传,拉动更多数群体关注 D 节约用水,用行动支持旱区工作 E 其他

11、目前山东、河南、河北等9省市出现大旱,您认为如何才能避免出现旱灾这样的悲剧呢?【多选】

A开始人工干预气候的措施,尽量保证春耕的效果 B现在开始采取措施争取夏粮丰收

C加强粮食的收购,并彻查各地粮库,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粮食早做准备 D需要提前做好主要大宗生活必需品的储备

E 做好预报工作,增强对灾难的预知能力。

12、近年来您觉得哪些消费品上涨的幅度较为明显【多选】 A 食品 B 日用品 C 服装

D 交通工具 E 学习F 娱乐 G 房子 H 其他

13、面对物价上涨,您采取的做法是 A 减少对高档产品的购买 B 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C 没影响,生活照常 D 其他

14、您认为国家出台的政策是否对物价上涨有较大调节作用 A 涨价更厉害了 B 明显下降了

C 有减弱的趋势,但不明显 D 没什么感觉

15、您认为物价上涨的原因是: A 人民币升值 B 商家哄抬物价 C 供需失衡 D 成本拉动 E 国内投资过热

16、您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 A 形势严峻,就业困难 B 形势变化不大

C 形势转好,促进就业 D 不了解

17、您的基本就业观是:【多选】 A 注重专业对口

B 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 C 高工资

D 先就业再择业 E 先择业再就业 F 完全自选择 G 听从父母安排 H 走一步算一步

18、在择业过程中您最关心和优先考虑的是:【多选】 A 所在城市

B 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空间 C 专业对口 D 工作与兴趣相投 E 实现自我价值 F 企业规模与知名度 G 工资与福利待遇 H 工作环境与稳定性

19、如果你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你觉得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A 尽量专业知识

B 培养自己多样的技能 C 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 考研 E 出国深造

20、您对两会关注的主要目的是:【多选】 A 获取政策信息 B 增长社会知识 C 了解社会民情 D 参与政治活动 E 融入社交 F 其他

21、您认为如何最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对“两会”的关注度:【多选】 A 开展学习“两会”精神系列活动

B 学校利用校园网、广播、展板等平台对两会进行宣传,让大学生时刻接触两会,营造两会文化气氛

C 鼓励大学生针对两会提案开展学术性调研

D 课堂教学注重把事实联系到专业学习中,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对两会的兴趣 E 其他

22、您希望以后的两会上,对哪些方面更加关注【多选】 A 医保医疗 B 房价房产 C 就业问题 D 教育改革 E 反腐倡廉 F 经济运行 G 收入分配 H 民主政治 I 三农问题

问答题:

23、您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高校环保教育状况调查 篇6

为了弄蒲时下高校环保教育状况,此次调查特选取了内蒙古有代表性的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60%。调查对象分为计算机理论与应用技术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学专业、中文专业、文秘专业、古代汉语文学专业、化学与环境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等20几个专业,调查主要从大学生环保知识、环保意识、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环保行为四个方面入手。

大学生环保知识薄弱

在对大学生环保知识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只了解最基本的环保知识,对稍微深层次的环保知识知之甚少。

在回答“请问您感觉对我们现存的环境问题了解吗?”时,“不太了解”的大学生占49.36%,“一般了解”的占25.91%,“非常熟悉”的只占24.73%。大部分学生对环境处于不太了解和一般了解阶段,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

在问题“请问您知道温室效应是怎样的吗?”的回答中,“仅限于听说过这个名词”的大学生占36.78%,46.21%的大学生“大概知道是怎样一回事”,17.01%的大学生“对于它的产生和作用非常清楚”。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温室效应知识略知皮毛,对其作用和危害却并不了解。

在问题“臭氧层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的回答中,有31.45%的大学生选择“降酸雨”,46.90%的大学生选择“地球气温升高”,仅有11.65%的大学生选择了“易得皮肤癌”,而仅有4.60%的学生选择了“降酸雨”和“地球气温升高”,3.20%的大学生选择了“降酸雨”和“易得皮肤癌”,2.20%的大学生选择了“地球气温升高”和“易得皮肤癌”,这说明,对于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可能危害,大学生只了解日常人们所说的“降酸雨”和“地球气温升高”,但对“易得皮肤癌”知道的却很少。

“长期处于噪声多少分贝条件下会发生耳聋?”60.00%的大学生认为是120分贝,35.10%的大学生认为是90分贝,4.90%的大学生认为是60分贝,其实,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陛失聪(致聋)。

对“请问你知道什么是赤潮(水化)吗?它是由什么引起的?”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更是不理想,很少有大学生知道什么是赤潮,更不用说引发赤潮的原因了,选择知道什么是赤潮的大学生占36.52%,而在这仅有的36.52%的“知道”赤潮的大学生中,仅有12.31%的大学生选择了“水体富营养化”这一正确答案。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环保知识性对比较匮乏,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环保教育,丰富大学生的环保知识。

大学生环保意识较强

调查显示,90.3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很强,9.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一般;89.78%的大学生认为在环保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每一个人”,6.20%的大学生认为在环保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环保工作人员”,4.02%的大学生认为在环保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政府”。

在问题“您是否意识到环境、环保问题的严重性,需投入到环保的迫切性?”的回答中,认为“是,感觉极强烈”的大学生占79.98%,认为“感觉一般”的大学生占18.62%,认为“没有什么感觉,不关我的事”的大学生仅占1.40%。在对问题“您是否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表示反感?”的回答中,86.35%的大学生选择“非常反感”,13.24%的大学生选择“一般反感”,选择“没有感觉”的仅占0.41%。这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深恶痛绝。

大学生对环保事业较为关注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我国的环保事业较为关注,67.00%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环保工作近几年的进展“一般”和“不好”;97.32%的大学生认为觉得城市的环境在“绿化”“噪声”“水污染”三方面必须尽快解决;65.46%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国内的环境破坏程度比较严重。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态度上,10.13%的大学生选择“先搞好经济再搞好环保”,大部分学生选择“两方面同时”“先搞好环保再搞好经济”,其比例分别为78.11%、11.76%。在问题“您对现在环境保护宣传的看法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大学生或认为宣传力度不够,或认为脱离实际国情。对我国在环保立法、执法上的成绩与做法,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一定缺陷”“不好”“远远不够”,其数据分别是29.58%、54.37%、16.05%。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还是比较关注国家的环保事业的,对我国环保工作的现状不是很满意,大有改进之意。

大学生环保行为较弱

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强,但是其环保的实际行动却比较弱。当发现有损于环境保护的现象发生时,仅有13.12%的大学生表示会积极制止,而86.20%的大学生要么观望,要么知道不对但不多管闲事,要么无所谓。“在使用一次性食品包装时是否想到白色污染?”69.00%的大学生知道不对,但仍继续使用。在购物时,仅有16.35%的大学生表示会关注商标上的环保标志,因为平时关注环保;26.59%的大学生表示“会,因为环保标志是时尚潮流的象征”;57.69%的大学生选择“不会,因为我的选择不足以改变世界的环境状况”。在“如果条件允许,您更喜欢的出行方式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大部分学生(57.00%)选择打车或开车。在“如果给您提供机会,您会参加植树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14.11%的大学生选择“会去”,53.26%的大学生选择“如自付费用的话不会”,26.37%的大学生选择“如付给劳务费的话会去”,更有甚者,还有6.26%的大学生选择“不会去”。

如果某志愿团体举行环保活动,当条件允许时,63.01%的大学生仍然会“不理会”。

在对问题“你是否经常向他人宣传环保,达到教育他人,教育自己的目的”的回答中,选择“从没有过”的大学生占56.94%,选择“偶尔”的大学生占29.68%,选择“经常”的仅占13.38%。在问题“您以前使用塑料袋后通常会怎样处理用过的塑料袋?”8.0%的大学生选择“直接扔掉”,68.00%的大学生选择“当做垃圾袋使用”,21.00%的大学生选择“循环利用”,3.00%的大学生选择“其他用途”。

在对环保原则的调查中,对“不买用完即弃物品,自备购物袋,使用环保袋,用完即弃的用具多用

几次才丢弃,一纸两面用,洗米水用来淋花,重用信封,把废纸、玻璃瓶、塑胶瓶等垃圾分类后,拿去循环再造,以电子圣诞卡取代传统圣诞卡,选购耐用的物品,购物拒受包装纸,选购少包装的商品。”认为“太苛刻了,我办不到”的占43.69%,认为“有些还可以办到”的占34.27%,认为“大部分都能办到”占22.04%,居然没有一名大学生选择“只要为了环保,牺牲个人利益也无所谓”。

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大打折扣,大学生的环保行为较弱。

丰富大学生的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行为

调查的结果非常明显,我国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强,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关注度较强,但是其环保知识却相对缺乏,其环保行为更是不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丰富大学生的环保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教育。

普及公共环境课程。普及高校的环境教育,是21世纪获得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希望所在,每个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应当懂得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而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必须迅速提高对未来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起决定作用的高校环境教育,它是实现全民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可以这样说:“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有“教育一代,影响几代”之效。因此有必要在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设置环境教育必修课程,不仅讲授环境知识,更应强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知识。

研发环境教育课程教材。目前,我国适用非环境专业的环境课程教材较为缺乏,使用环境教育专业的教材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深,不易理解,而非环境专业的环保教材又相对缺乏,因此,要加大公共环境教育课程的教材研发。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介绍,我国为非环境专业的理、工科大学生编写的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经出版,在公共环境教育教材建设方面已有所突破。

广泛发展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实验、开发和创新的沃土,它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和科研的场所。2007年6月,第一个“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该基地旨在通过搭建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平台,进一步推进我国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主要在4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环境教育课题研究。二是环境教育推广社会实践。三是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绿色校园。四是开展环境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学生从这里走出“象牙塔”步入大社会,不但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基本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必将对大学生环境保护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个人调查状况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消费心理,调查,储蓄观

当代在校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巨大的特殊消费群体,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有别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我们关注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从中发现当代在校大学生在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 引起社会和高校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理财观念的重视, 指引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从而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次的项目调查中, 我们共发放问卷7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22份, 有效率为74.46%。为保证问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我们分组深入滁州学院南、北校区各个学院, 针对文史类、理工类和艺术类学院的各年级在校大学生, 按年级、性别、院系的区别, 合理分配问卷采集工作。其中男生占46.4%, 女生53.6%。理工类大学生占34.3%, 文史类大学生占51.3%, 艺术类大学生占14.4%。确保了问卷调查年级、专业、性别的全覆盖。最大限度的确保了调查结果的合理性。此次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来源和消费心理四大部分, 各部分问题设计布局合理、衔接有序。同样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合理性。问题主要涉及:家庭情况、月消费金额、消费来源、消费结构、消费原因和消费心理等。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题表现

(一) 大学生消费结构两极化和攀比消费现象严重

通过对522份问卷的统计, 结果如图1所示, 滁州学院在校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支出主要集中在700-1000元之间, 占全部调查学生的45.21%, 接近一半的学生生活水平趋于集中化。然而我们可以看出, 仍然有8.81%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少于500元, 因此, 此类学生应该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关注。每月生活费达1000元以上的学生占调查学生的22.41%, 在500-700之间的占23.37%。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滁州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整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其结构属于橄榄型消费结构, 而且消费水平总体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我们发现消费支出中饮食消费支出占50%左右, 其饮食支出是大学生消费指出的基本项目。而与学习相关的支出占学生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足10%, 其比例对于一群在校大学生来说实在太少。而与学习支出相对的大学生的个人形象支出和恋爱支出的比例高达40%。大学生个人形象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品牌鞋服、手机、娱乐支出等几个方面。在个人形象消费支出中, 攀比消费现象突出, 品牌鞋服消费几乎遍布所有在校大学生, 忽视家庭经济情况盲目追风。手机消费支出也可见一斑, 由调查数据显示, 滁州学院在校大学生换过两部手机以上的学生占50%左右。

(二) 大学生消费支出主要来源单—

在统计滁州学院在校学生消费支出主要来源之前, 我们团队对此结果进行过大胆的预测:当前大学生消费支出的主要来源可能较为单一, 主要由家庭给予。最后统计结果也与我们预测的相吻合。从图2可以看出, 与大学生希望取得经济独立相矛盾的是, 仍然有接近90%的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给与, 只有10%左右的学生其消费主要来源是通过校内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和校外兼职取得的。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来获得生活来源的比例不到2%, 这使得很大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学生面对更大的经济压力, 从而不得不把一部分的注意力转移到兼职工作中去, 这就使得他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 大学生恩格尔系数偏高

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通过查阅的资料显示联合国关于恩格尔系数指定的一套相关标准, 恩格尔系数大于59%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较为富裕, 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由图3可看出, 伙食方面支出居于300—600元的学生人数最多, “饮食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最高, 因此, 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 这也是这一群体的特点。经调查显示滁州学院在校大学生个人恩格尔系数指数偏高, 从而说明滁州学院在校大学生平时生活娱乐和学习社交支出比较少。

(四) 大学生恋爱消费支出过高

为全面了解滁州学院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 我们对问卷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分配。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之际, 恋爱情况较为普遍, 因此我们针对大学生恋爱支出方面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在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小组讨论之后, 发现, 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200-300元, 最少的也有100元左右。通过对男生和女生问卷的分类整理发现, 传统习惯上恋爱费用主要由男生承担的局面已经逐渐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以男女共同承担为主, 并且女生在恋爱方面的支出渐渐有超出男生的趋势,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被调查者大多承认恋爱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感受, 但为了追求情感也必不可少的需要物质投入, 尽管有些学生可以做到量力而行, 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反而在恋爱的过正中夹杂着“炫耀”“攀比”等色彩。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

(五) 大学生储蓄观念淡薄

储蓄观念对于评价我们大学生消费心理等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当代大学生储蓄意识十分的薄弱, 大学生理财能力普遍低下, 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月光族”, 在调查中只有很少数的一部分学生才有储蓄的习惯。还有一些同学会出现生活费超支的现象。储蓄观念是反映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图4我们可以看出有60%左右的大学生暂时没有储蓄的行为, 很多大学生虽然有储钱的愿望可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实施。但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有40%左右的大学生有储蓄的习惯, 并表示以后会持续下去。

二、引致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在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等支出过度问题, 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 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因此通过论证分析我们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原因作出以下几点说明。

(一) 家庭熏陶

家庭环境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有着深渊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特点,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在一起, 无形中就会受到父母消费观念的影响。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 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此外, 有些家庭比较溺爱自己的爱孩子, 保持着宁愿苦着自己也不愿苦了孩子的思想观念。导致孩子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 导致自己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与自己家庭实际情况不协调的局面。所以家庭是培养自己孩子的第一环境, 要重视家庭的熏陶。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让孩子正确认识家庭真实情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储蓄观念。

(二) 社会影响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第一次远离自己的父母和家乡, 视野变得更加宽阔, 接触社会的事物更加的宽广和频繁。既远离父母和家庭的保护, 又远离了高中时的封闭式教育, 又不受大学开放式教育的束缚。因此当大学生面对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时, 更加容易受到影响。更糟糕的情况是, 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 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因此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社会应该大力宣传和提倡大学生应该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老师、官员、党员和公众人物应该起带头示范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理性消费、勤俭节约及廉洁公正之风。

(三) 高校教育

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引导和树立大学生养好正确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对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的教育投入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大学生消费观和养成正确的理财观念的教育。由于对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可能第一次真正管理自己的生活费用和生活开支, 没有储蓄和规划的习惯, 而大学的业余时间和校园活动有比较丰富, 而同时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储蓄理财的教学规划又存在空白, 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因此, 在进入高校之后的教育规划中应适当增加针对指导大学生养成正确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课程安排, 例如:大学生消费观辅导、大学生理财能力培训等。

(四)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也应该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种渠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消费习惯, 自觉抵制社会上和身边不良的学习和消费风气, 做到不铺张、不浪费、不攀比。结合家庭的实际经济能力做到量力而行, 避免冲动消费。同时, 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 更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自己的兼职工作, 必须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大学生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促进养成大学生理性消费行为的建议

(一)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科学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 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 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观念。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不断增加, 由于在大学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储蓄习惯, 进入社会取得经济独立之后在消费时往往比较冲动, 他们缺少消费的理性, 缺少定时储蓄的良好习惯, 因而常易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现象, 他们敢花钱但不会花钱, 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在消费实践中学会花钱, 克服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毛病。另外我们认为学校有关部门或老师可以在合适的课程中加入一些理财的内容, 以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从而, 树立及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 学校加强学生对消费观念的培养, 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 同时学校也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多渠道的学习资源。因此,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 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 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 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 并且持之以恒, 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三) 加强在校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能力教育

近几年信用卡消费已经悄悄地走进大学校园, 并且有愈演愈烈之时。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本是无可厚非, 但信用卡消费、超前消费愈演愈烈。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 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消费计划, 往往表现出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的东西买单本是一种先进的消费观念。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就更应该理性对待信用卡消费。此前就出现过在校大学生因为信用卡消费超支, 在规定时间内未还清欠款的案件。这更提醒在校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

(四) 增强在校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

调查数据显示, 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希望无得经济独立相矛盾的是接近90%的学生的支出依然来源于父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在校大学生在消费中会出现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多数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没有想到那些生活费是父母的辛苦劳作换来的。因此, 家庭、学校和社会有义务和责任去指导在校大学生走出校园和家庭的保护, 走向社会。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 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养成节约、合理的使用父母给予的生活费。在校大学生应该积极地走出校园, 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 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帮助父母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让在校大学生切身感受这些薪酬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从而帮助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赵敏, 炳照洋.关注民年大学生消费状况培养和提高理财本领[J].市场周刊, 2007, (05) .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06) .

[3]郁新颜.青少年服装消费心理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 2005, (08) .

[4]王莉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04, (02) .

个人调查状况 篇8

一、学生状况

调查工具及对象:周步成教授修订的、适用于我国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在本次调查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哈尔滨某重点中学选取高一学生620人, 收取有效问卷607份, 其中男生272人, 女生335人;一批次学生290人, 三批次学生317人。重点对该量表中学习焦虑一项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研究发现, 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占了总调查对象人数的42.7%, 即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有259人, 学生表现出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无法安心学习, 非常关心考试分数, 继而影响正常学习。因心理焦虑水平过高而导致身体症状高分的学生则有71人, 即自身焦虑水平较高时, 学生会出现一些如失眠、呕吐等症状, 这说明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较高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普遍, 但并不代表正常, 说明目前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子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和身体的煎熬付出, 而这一焦虑水平在男女生和不同批次方面差异表现并不显著, 也就是说性别和不同学习程度两因素不是影响焦虑水平的主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高中生学习焦虑水平较高, 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学生自身因素。

调查对象为省重点高中高一的学生, 其对自身的期望值高, 加之个人目标没有及时得到调整与修正, 使得他们承受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较大。同时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其心理承受能力表现不如人意, 因而心理上容易失衡。此外,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高中生, 总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为了拥有这种独立感和成人感, 他们会不惜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举措。这几点在学习焦虑水平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2. 家庭教育方式与家长期望水平易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家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给了孩子, 因此内心特别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 各方面都优秀。然而孩子间是有差异的, 家长这种高期望很容易成为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巨大压力, 加之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或理念, 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压力释放的途径。学生在达不到家长的目标, 或是满足不了家长过高的期望时, 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焦虑、挫折感等不良的心理。

3. 学校与社会环境因素。

高考体制与导向使家长、社会仅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重点率, 学校则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以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况和考试的成绩作为学校工作重点, 而老师则在学校的评价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指标, 这一链接反应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态, 使羽翼还不丰满的孩子过多地承受与体验这种高压下的生活。同时重点中学对学生成绩的重视, 学生平时的课业量多, 定期频繁的考试和成绩排名等, 使得学生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竞争压力, 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产生焦虑, 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三、辅导案例

◆案例陈述

求助者是一位高一女生。她目前的成绩不理想, 进入高中后的所有考试, 每次成绩与其意愿相差甚远 (她认为自己应该是班级的前三名) , 特别是与初中相比, 成绩滑落的更是让她难以接受。数学原本是她的长项, 不过最近这次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到90分, 结果导致她不愿意上数学课, 现发展到不敢上数学课, 目前状态无论上哪科的课, 听不懂也坐不住。自习课上看到其他同学积极认真学习的样子, 对她来说是莫大的痛苦, 她害怕考试, 害怕上课, 最后, 她不想上学了。就这样, 一次期末考试, 让这位学生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案例分析

对于这个学生来说, 树立积极心态和信心是今后应解决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帮助她理顺事情的前因后果, 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才能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件背后心理上的变化:一是一贯的“优生”心理, 导致心理承受力较差;二是进入高中后较大的心理落差, 不再是“优生”;三是以点带面的消极心态;四是来自家长的高期望、来自学校及老师的排名、来自自己的心理设障以及周围大环境等;五是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强, 患得患失;六是完美心理, 自我要求过于苛刻, 希望自己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

四、具体措施

基于调查与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我认为要想实现我们理想中适度的焦虑水平, 应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努力实践:

◆外因方面

1. 在学校与社会环境方面:

学校发展已经进入多元发展阶段, 仅重视高考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需求, 因此学校发展应开拓视野, 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层面, 在学校发展的同时学生才能得到更优更好的发展。同时应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老师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套建设, 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理念,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开展好团体与个别心理咨询, 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最好的帮助, 也应适当考虑个别学生需求, 给予其特殊政策, 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减少一些考试, 缓解学习压力。

2. 在家庭及家长方面, 建议学校开展家长心理讲堂。

普及心理知识, 使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 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做孩子合格的听众。从过来人、长者的角度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教授孩子必要的成长阶段知识, 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摆“家长”的谱, 高高在上, “一言堂”, 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 给予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

◆内因方面

1.改变认知。

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对考试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是认为考试越重要, 焦虑水平会越高。心理学中提出了焦虑与成绩的关系是倒“U”型的, 也就是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个人的最佳状态得到调动, 只有适度才能最佳。因此适当调整考试期望水平, 方能正确对待考试和发挥正常水平。

2.具体行为。

“视练为考, 考似练”, 即把平时的练习当作考试, 那在真正大的考试面前时就能够像平时一样参加了。也就是说, 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的, 而应是在实践中不断累积实现的,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平时的小考或练习中能够严阵以待,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在真正考试时其认真与紧张程度不过如此。

3. 给自己留有余地。

目标的制定应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也就是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应有一定的余地, 这样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不会出现“瓦伦达心态”, 即因压力过大关注结果而无法专心做当下应做之事, 从而适得其反。

4. 调整心理落差。

心理落差大, 源于自身的一种主宰心理。何不把这次当成成长路上的磨炼, 因为这事发生在高一而不是高考中。要学会积极对待生活中的事, 换个角度看世界, 这样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5. 懂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完美是人人追求的, 但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 能够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地扬长避短就是最棒的。人与人是有差距的, 而缩小差距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做到的, 所以还应客观地为自己的发展定位。正如前面所说, 关键不是别人对你说了什么, 而是你对自己说了什么!你觉得你行你就行, 你觉得你不行你就不行, 别人说你行你也不行。

6. 了解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侧面, 各有所长与所短, 正确对待自己的薄弱环节, 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7. 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建议对惧考、惧学进行自信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 逐步树立信心并解除过敏症状, 慢慢恢复正常学生生活。

(1) 何为自信训练?

自信训练主要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 通过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 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 借以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自信训练的设计直接针对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如“离考试时间越近, 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我强”等。研究表明, 当一位应试者出现充满担忧的情感时, 便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 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自信训练的两大步骤:

第一步学会察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如当得知即将参加一场十分重要的考试以后, 就会产生朦朦胧胧的担忧念头。针对这些朦胧的念头, 把它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也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些担忧的想法逐条记下。这种做法可以把个体朦胧的潜意识提高到意识的水平, 从而可使个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意识究竟有哪些。这是自信训练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是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当你逐条记述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以后, 下一步就是要训练自己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 这是自信训练的决定性步骤。所谓挑战, 是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不合理成份进行自我质辩, 其中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 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 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 (主要是三个问题: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此种担忧对自己有危害吗?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

(2) 何为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是将放松训练和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基本方法是, 在产生考试焦虑反应时, 同时引起一个与之对抗的肌肉松弛反应 (放松训练) , 以使考试焦虑者原来的不良反应强度减弱, 这种做法又称交互抑制。将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 从弱到强, 渐次实施, 直到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 此即系统脱敏。

下面, 我们对考试焦虑进行系统脱敏所用的假定等级程序, 并让考试焦虑者大声朗读这段假定程序 (进入情景) 。

(1) 班主任宣布, 三天内将进行一次小测验。

(2) 明天就要考试了, 今晚我觉得准备得还不充分。

(3) 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4) 我看见其他应试者陆续来到。

(5) 监考的教师到了, 我等得得急, 脑子也好像失去了知觉。

(6) 我收到了考卷。开始做题之前, 我把卷子仔细看了一遍。

(7) 我中断考试, 考虑自己怎么才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8) 我被一道试题难住了。

(9) 我看见有人在我之前答完题, 交上了卷子。

(10) 时间快到了, 我根本做不完了。

进行系统脱敏时, 要求考试焦虑者先进行放松训练, 待全部放松程序完成后, 要考试焦虑者按假定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景进行想象, 看自己是否会出现紧张。如果感到不紧张, 肌群继续呈松弛状态, 便可转入下一个情景。假如在某一个情景的想象中感到存在紧张状态, 即应在自觉紧张的肌肉部位做一遍放松练习。以此类推, 直到每一个情景均不感到紧张为止。

家电下乡状况的调查 篇9

一、调查情况

1、家电下乡工程认知度较高。我们调查的50名农村消费者中有47名知道此项政策的实施, 占调查总数的94%。有4 4名消费者知道家电下乡产品购买流程, 占调查总数的88%。40名消费者认为在购买家电商品时会优先考虑家电下乡产品品牌, 占调查总数的80%。13名农村消费者2009年购买家电商品的有12名购买的是家电下乡产品, 占调查总数的92%。

2、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品牌集中度较高。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多集中在海尔、TCL、康佳、长虹等知名度高的大品牌上, 调查的50名农村消费者中90%以上在购买家电产品时会优先考虑这些大品牌, 因为这些产品知名度高, 且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较好。调查的1 2名2009年购买家电产品的消费者全是这些大品牌。

3、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商品品种较为集中。09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70%集中在彩电、洗衣机、冰箱三种商品购买家电产品的消费上, 调查的12名2009年购买家电产品的农村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全是这三大样。

4、家电下乡商品销售中中低端产品占份额较大, 高端产品很少。农村市场占绝大份额的三大样, 彩电、洗衣机价格多在1000元以内, 冰箱价格在1500元以下, 这些产品不仅仅是价格偏低, 而且多是以前的规格或型号, 新上市的功能先进的高端产品家电下乡产品中很难找到。

5、家电下乡产品购买补贴基本能够及时领取, 特别2009年下半年以来, 补贴由销售商家先行垫付, 而后与财政部门结算, 这更加方便了消费者的补贴领取。

二、存在问题

1、家电下乡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都是农村消费者, 一般距离县城较远, 而家电产品的售后服务点基本集中在县城以上的城市, 乡镇一级基本上没有特约维修点, 当所购买的家电出现质量问题时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他们要么带问题家电到城里的厂家指定维修站点进行维修, 可是距离较远, 比较不方便。要么到较近的集镇上家电修理部维修, 这样距离较近, 但质量没法保证且享受不到他们应该享受的服务。

2、部分厂商把城市市场滞销或淘汰的产品作为家电下乡产品向农村市场销售, 而不是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生产适合农村市场的新产品, 致使影响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及形象, 有些农村消费者宁愿多花一些钱到家电超市购买其他型号的产品, 也不愿购买家电下乡产品, 他们怀疑部分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

3、目前家电下乡产品品种较少, 还难以全面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 特别是一些小家电如电饭煲、电磁炉、燃气具、豆浆机等没有成为家电下乡产品, 但农村市场对这些产品的的需求挺大。

4、家电下乡产品品种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 而一些科技含量高、价格适中的高端产品没有列入其中, 这样使一部分收入较高的农村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不愿购买家电下乡产品, 在他们看来家电下乡产品落后, 不上档次。

5、部分同样品种、规格的家电下乡产品价格有时比商家在促销时的价格还要高, 即使去掉13%的补贴仍要高于厂家的促销价格, 这样使消费者对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有了疑问。

三、建议

1、厂家或商家应逐步建立乡镇一级的家电下乡产品售后服务网络, 使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村消费者能够真正享受到城市消费者一样的优质售后服务, 解决他们的消费后顾之忧。不要只管销售而不负责售后服务, 这样会影响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 使一些消费者渐渐远离家电下乡产品, 从而使此项工程失去应有的作用。

2、建议国家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确定家电下乡产品品种时, 建立更为严格的采购监督机制, 确保质优价廉且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成为家电下乡产品, 使农民得到实惠, 同时又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

摘要:家电下乡工程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 刺激了农村家电消费市场,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动内需的作用, 也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了解此项工程在我县的实施情况, 我们于2009年10月份对城关镇等7个乡镇的10余家家电下乡产品经销商、50户农村消费者及县商务局和财政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

关键词:家电下乡,调查

参考文献

[1]、蔡伟等。家电下乡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农民难觅下乡产品。南方日报

孕妇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取2009年1—12月在本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定期产检的本地孕妇测得的血红蛋白值, 孕妇年龄20~42岁, 总数为450例, 其中孕早期133例, 孕中期149例, 孕晚期168例。并调取2009年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非孕育龄期妇女170例所测得的血红蛋白值设立对照。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Sysmex XS-1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其试剂及质控均为Sysmex产品。采血管使用的是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 (EDTA.K2干粉抗凝的血常规管) ,

1.3 方法

按操作常规静脉血2ml注入采血管, 用Sysmex XS-1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孕妇及健康检查人员的血红蛋白值。

1.4 诊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红蛋白标准, 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为贫血, 其中90~109g/L为轻度贫血, 60~89g/L为中度贫血, <60g/L为重度贫血。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为36.2% (163/450) , 其中轻度为94.5% (154/163) , 中度为5.5% (9/163) , 无重度贫血。贫血发生率为:孕早期9.0% (12/133) , 孕中期36.2% (54/149) , 孕晚期57.7% (97/168) 。结果发现孕妇贫血发生率随孕期增长逐步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

2.2

非孕妇女轻度贫血12例, 中度贫血2例, 发生率为8.2% (14/170) , 与孕早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与孕中期和孕晚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妊娠期身体各系统均发生一系列改变, 以适应胎儿生长需要。由于孕期血容量增加较早, 红细胞增加时间晚且量少, 故血液呈早稀释状态, 但孕早期这种变化不是很明显, 因此孕早期贫血率还是和正常妇女无显著差异。但孕中期开始, 孕妇需铁量逐渐增加, 孕晚期达高峰, 而铁是合成Hb的重要原料之一, 孕妇因需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 使Hb合成减少, 而发生贫血。

贫血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合并症, 孕妇贫血对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流产有显著影响[1], 并与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有密切关系[2,3], 因此应积极防治妊娠期贫血。防治措施主要有: (1) 加强孕妇健康教育和贫血危害性的宣传工作; (2) 加强孕产期保健, 做好孕妇的营养指导和营养宣传; (3) 帮助孕妇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 (4) 定期产前检查, 及时发现和应对妊娠期贫血; (5) 妊娠中期开始起应常规补充铁剂, 降低孕妇贫血发生率。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不同孕期妇女的贫血状况, 借此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提高孕妇孕期保健的质量。方法 调取孕产妇保健手册上本地不同孕期妇女的血红蛋白水平, 分析贫血状况。结果 和非孕妇女相比孕早期贫血无显著差异, 孕中期和孕晚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贫血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合并症, 因此应积极防治妊娠期贫血。

关键词:孕妇,血红蛋白,贫血

参考文献

[1]胡志坚, 许榕仙.孕妇贫血对妊娠的结局影响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 (6) :660-661.

[2]王娟, 任爱国, 叶荣伟, 等.妊娠期贫血与早产[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 20 (4) :210.

湖南“失独者”生存状况调查 篇11

2004年,元禾的独生子患病过世,那时她已54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创痛,让她与老伴儿从此一蹶不振,从原来的生活圈子消失了。

全国“失独者”或超百万 “他们在一起就说自己的儿子孙子,我们没有办法在一起说话。”元禾说。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7年,她在一个朋友的鼓励下去了西藏,并开始学习佛学。最重要的是,朋友之间的关心,让她发现世界并没有将自己完全抛弃,于是渐渐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这也成为元禾日后关注失独者的动力所在。“我们都体会过生离死别,眼泪像管不住的水龙头。”她说,自己从丧子之痛走出来的经历,可以帮助那些离群索居的失独父母走出阴影。“要么活着,要么死去,既然选择了活,就要活得像个样儿。”这些话听起来有些直接,但从一个丧子的母亲嘴里说出来,对别的失独父母仍是一种激励。

元禾通过网络和自己的朋友圈子,搜寻失独家庭的信息,她发现失独者并非个案。名单上的人数越来越多,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逢年过节都在说空巢老人,他们毕竟是有儿有女的,我们的处境谁知道呢?”元禾哀叹。

但这个工作并不容易,她为此多次去怀化计生委,希望提供怀化失独家庭的名单,但对方总会以各种理由婉言拒绝。

中国的失独群体究竟有多庞大?国家从未公布具体数字。综合各家媒体的报道,这个数字或超过100万。怀化计生委办公室主任韩生学告诉记者,国家层面未必掌握失独者的准确数字,因为这些数据都来自基层,但他们统计时,由于许多人离群索居,或拒绝公布个人信息,难免有遗漏。

韩生学透露,怀化市的失独者大约在1000人至2000人之间,他又引用几年前的数字说,“大约在1400人左右”。公开信息显示,怀化市人口为520万(2013年)。

元禾通过各种关系,找到60多个有名有姓的失独父母,将他们拉入一个QQ群,成为关爱协会成员,但群里活跃的成员可能不到半。“一部分原因是心理上没有走出来,另一部分原因是生活困难,经常会有意外。”关爱协会另一位成员许少锋分析说。

2014年冬天,大家发现,失独母亲刘芳很久没有在群里说话了。刘芳离婚多年,独自将独子抚养长大,不幸的是儿子在2013初煤气中毒身亡。此后的半年,悲痛摧垮了她的身体,“站都站不稳”。在关爱协会的帮助下,才逐渐走出阴影。

电话联系失效后,许少锋和几位“同命人”找到刘芳独居的家里,发现她患上了阑尾炎,已经在家里挨了好几天。大家连夜凑钱,将其送到医院,经诊断阑尾穿孔并导致腹膜灌脓,幸好手术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类似于刘芳这样的独居失独母亲并非个案。由于女性的生育年龄期早于男性终结,许多夫妇在失去独生子女后,男人选择了离婚再次组建家庭,生育后代,而妇女往往由于身体所限,只能独自承受遥遥无期的悲伤,这成了失独群体中一个普遍的现象。

怀化市鹤城区计生局利益导向股负责人黄和英告诉记者,鹤城区有失独父母120多人,包括80多个家庭单元。如果以此计算,有近三分之一的失独夫妇选择了离婚。“说到难过的时候,我也跟着她们哭起来。”黄和英说。

韩生学说,对失独家庭“关心再多也不为过”,但目前的救济力量十分有限。他计划将失独群体的故事撰写成报告文学,希望引起更多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心理救助应提上日程 为自己发声,呼吁国家层面关注这个群体的权益,也成为关爱协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际上,早在2007年,国家就出台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满49周岁后,按规定条件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一定额度的扶助金。

2013年,国家卫计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规定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但对于失独群体来说这些仍不够。在官方的文件中没有“失独家庭”的概念,取而代之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类似称呼,这一概念强调了失独家庭的自然属性,淡化了其作为政策风险承担者的社会属性,也导致对失独家庭的扶助金额有限。

此外,对女方满49岁才能领取扶助金的规定,让许多49岁以下失独父母认为缺乏人性。这一规定的初衷,是考虑到49岁作为医学上女性生育期上限的标准,但在现实中,40岁以上的失独夫妇,再次怀孕的概率很小。许少锋夫妇失去女儿时只有45岁左右,自然怀孕不成后,又尝试了至少7次试管婴儿,均告失败。由于妻子的年龄至今未达49岁,他们无法享受政策的普惠。

国家出台政策后,各地又出台文件,在扶助金额上有所提升,但各地差异很大,“同命不同价”,也让许多失独父母失望。

心理救助更应提上日程。来自东北的失独母亲“笛妈”女儿在美国出事,她赶过去处理后事时,得到了许多美国心理医生的义务服务。她说,美国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完善,这些“志愿者”陪她度过了那段黑暗时期。回到国内后,几乎没有人关心过她的心理健康。

抱团自救并不容易 2015年清明节前一天,元禾带着关爱协会的几位“同命人”,一起去远郊的村庄看望失独母亲张凤。张的儿子7年前死于一场凶杀,凶手至今没有抓到。7年来她“流干了眼泪”,视力严重衰退。悲伤的老伴儿长期在外打工,留张凤一人守在村里。

“可能只有见到我们,她才愿意敞开心扉。”元禾说。但即使这样,“同命人”之间也尽可能不提及过往,他们简单地安慰张凤之后,就忙着帮她生火做饭,玩牌拉家常。元禾还记得失独群体的第一次聚会,“几十个人见面都哭成了一团”,她发现从悲伤中将他们带出来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或许是制造机会让他们转移注意力。

在随后的几次聚会中,元禾给大家唱歌,表演舞蹈,还带领大家玩各种游戏。她与协会的几位成员,会抽时间不定期去看望同病相怜的人,告诉他们国家对失独者的政策,鼓励他们积极生活。他们也会劝勉那些消极厌世,甚至流露出极端情绪的男人。在这样的带动下,不少失独父母正在走出悲伤。

失独者陈群是关爱协会的积极分子,只要协会组织活动他都会参加。失去儿子后,陈的老伴儿精神失常,已经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多,他几乎从不离身。他说,关爱协会的成员是他这几年接触最亲密的人,如果早几年成立这样一个协会,也许老伴儿就不会住进精神病院了。

元禾觉得,他们正在做一件政府想做却做不到的事,但困难重重。早在关爱协会成立之初,就遇到层层审批困难,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手续办理后,才于2014年10月获得最终认可。

2014年底,元禾的一个朋友觉得失独群体不容易,准备给他们1万元赞助,但这笔钱不能给私人,需要一个单位的账户接收。元禾跑到社区希望能帮忙,但前后三次社区才勉强同意,但年底已关账,事情遂流产。

高原奶牛养殖状况调查 篇12

1 调查的目的

1.1 了解现状

切实了解当前奶牛养殖的实际状况, 包括生产水平、饲养方式、饲料构成、饲喂技术、疾病状况和养殖最关心的问题等。

1.2 提供服务

为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减少盲目性, 改变产品技术推广模式提供实际的依据。同时, 为农户制定奶牛养殖服务、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1.3 提高养殖水平

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现场服务和新产品推广, 引导养殖者走上依靠技术进步, 提高养殖效益的轨道上来。

2 调查范围、对象、时间及方式

2.1 范围和对象

互助县威远镇、双树乡、台子乡、边滩乡、林川乡、东和乡、南门峡镇等7个乡 (镇) 、21个行政村、120户养殖户、145头奶牛。

2.2 时间及方式

本次调查从2007年11月开始到2008年3月底止。采用走访调查的方式。

3 调查内容

将有代表性的主要内容列出, 包括四个方面:

(1) 生产水平指标:平均单产;最高产奶;高峰产奶持续期。

(2) 饲喂状况指标:青饲料喂量;饲料来源;精料饲喂量。

(3) 繁殖情况指标:产后初次配种时间, 最长定胎时间, 难孕的原因。

(4) 疾病状况指标:产前产后疾病;异食癖现象, 最困难问题。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总体概况

饲养的奶牛主要分散饲养, 饲料供应混乱, 饲养规模小, 饲养水平差异大, 管理 (防疫) 措施薄弱, 只靠农户自身习惯和能力进行饲养, 所存在的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地域性) 。

4.2 生产水平

(1) 平均单产:奶牛产奶水平平均接近15 kg/头·d。如果15 kg/头·d是奶牛饲养的盈亏平衡点的话, 40%的奶户处于亏损状态, 28%的农户处于临界状态, 效益较好的 (20 kg/头·d以上) 产奶牛群占32%。整体看, 低产牛仍然偏多。 (2) 高峰持续期:多数奶户奶牛高峰持续期在3~4个月。占被调查户的84.8%, 说明大部分饲料条件好。但是, 农户所认为的高峰期水平是否真正反映奶牛的生产潜力, 值得进一步分析。

(3) 最高单产:不同地区, 高产牛呈散点分布, 产量从13~25 kg不等, 受饲养技术影响, 高产牛不高产、繁殖疾病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 高产奶牛配套饲养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

4.3 饲喂状况

(1) 青饲料喂量:60%的农户青饲料喂量少、时间短, 奶牛产量低, 疾病问题普遍。 (2) 精饲料来源:自配料户的比例仍然很高, 占44%。使用浓缩料和全价料的奶户中, 有40%的存在更改精料构成的习惯, 不按规定使用, 精料营养水平改变容易产生营养失衡。 (3) 精料饲喂量:精料饲喂量多数偏高, 精粗比处于6.5:3.5~6:4之间。一旦奶牛粗饲料采食量降低 (挑料、抢料) 或饲喂不匀, 极易引发瘤胃酸中毒、瘤胃积食、前胃迟缓。

4.4 繁殖情况

(1) 初次配种天数:60%的农户反映奶牛可以在60 d左右开始配种。有近10%的农户的奶牛90 d才开始配种, 证明奶牛产后管理十分重要。 (2) 最长定胎问题:近25%农户的奶牛定胎时间超过六个月。难孕牛比例10%以上, 严重的超过15%。淘汰牛中, 繁殖障碍原因占40%以上。 (3) 难孕的原因:在列出的3个难孕原因中, 子宫炎以44.6%的比列成为最突出的问题。过瘦和不发情的问题也很严重。 (4) 异食癖现象:异食癖现象十分普遍。被调查的农户中93%的存在此类问题, 可见, 日粮微量元素失衡的问题十分严重,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当把异食癖纠正当作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 下大力量解决。 (5) 产前产后疾病分布:产前食欲下降的普遍性, 再一次说明围产期饲养管理模式标准化的重要性。真胃移位的高发率更加强调了围产期饲养的难度。

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5.1 重视精饲料饲喂, 轻视粗饲料饲喂

为增加产奶量, 精饲料饲喂量普遍较大, 而粗饲料的供给量普遍偏低, 粗饲料品种单一, 质量参差不齐, 粗饲料用量随意性大。精饲料过细, 粗饲料太短易引发瘤胃代谢功能紊乱, 出现前胃疾病。

5.2 重视能量、蛋白的供给, 忽视矿物质元素的平衡

在多数自配料奶农中, 如何平衡矿物质元素从未考虑, 大家只是根据经验随意添加市售矿物原料和成品添加剂, 超量添加, 从而制约了预混料功能的发挥, 使奶牛矿物元素的营养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生理代谢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导致生理机能不明原因的异常, 如屡配不孕、产奶性能下降等。

5.3 重视产奶牛饲养, 忽视干奶牛和青年牛饲养

由于干奶牛、青年牛和犊牛在生产中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且需要付出额外的负担来维持其生存, 因此多数奶牛户并不重视后备牛的培育和干奶牛的饲养。所有的牛只只采用同一种饲料饲喂, 不因生理阶段和需要而改变, 在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奶农使用产奶牛料饲喂干奶牛和后备牛。

5.4 重视产奶效益, 忽视管理效益

多数农户在奶牛饲养中忽视或不了解如何加强繁育管理。产后初次配种时间和最长定胎时间两项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出当前奶牛繁育管理的问题, 但是调查中发现农户对繁殖指标十分陌生, 表明没有人真正对繁殖管理工作认真总结分析过。同时, 配种时间推后、产犊间隔延长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后奶牛失重过快和子宫炎是造成繁殖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 分别占问题的45.1%和43.1%。

5.5 重视治疗投入, 忽视保健投入

目前奶牛饲养中重大疾病如产前食欲下降、产后真胃移位、产后瘫痪等普遍存在。表明饲养管理的改进仍然有许多工作可做。而且围产期的饲养问题仍然是广大农户的软肋。尽管几乎所有的技术培训和讲课都是从围产期讲起, 但是真正把围产期饲养技术实际应用的人并不多, 多数奶农宁肯将大笔的钱花在最后的治疗上, 也不愿意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奶牛保健。

6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 继续引进、应用高产奶牛的冻精, 逐步提高奶牛的品质。

(2) 调整奶牛群结构, 增加高产奶牛饲养比例, 逐步淘汰低产奶牛比例, 从而提高总体养殖效益。

(3) 进一步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以提高养殖水平。

(4) 建立奶牛生产与乳品加工企业为一体的奶产业联合体。首先将奶牛养殖户联合起来, 成立养殖协会, 通过协会把养殖户组织起来, 依靠集体力量, 迫使乳品加工企业让利于农户,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奶产业联合体。

(5) 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 增加种植适合奶牛生产的饲料作物, 如增加青饲料的种植面积, 全面推广青贮, 增加青贮储量, 保障全年供给, 以提供较全价的日粮, 均衡满足奶牛营养需要,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6) 政府应加强对奶牛养殖业的资金投入, 增加资金投入,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 鼓励、支持奶牛养殖户进入养殖园区, 集中管理和降低成本。

(7) 继续加强对人工授精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 防止个别人工授精人员利用劣质冻精, 以次充好, 牟取暴力, 影响奶牛改良。

(8) 严格按照后备牛、干奶牛不同生理需要饲喂日粮和精料;杜绝使用产奶牛饲料饲喂干奶牛和犊牛的现象;有条件的地方, 在围产期重新组织精料和日粮, 精细饲养奶牛。加强对后备牛饲养效果的检测, 保证后备牛生长发育良好。

上一篇:原始记录管理下一篇: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