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精选8篇)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1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学研究是当今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首先应当注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与文化功能的整合性;其次必须注意生态理性意识观照之下的对于文化生态失衡现象的批判;最后是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文化的未来图景.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生态失衡的现象,进而保证文化生态自身的持续发展.
作 者:黄云霞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刊 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3)分类号:B82-058关键词:文化生态 可持续发展 整体性 批判性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2
一、集群化——西部农村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1.西部农村中小企业集聚状况
宋海英 (2007) 以就业密度为指标, 重点选取单位土地面积上农村中小企业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来衡量农村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程度。经计算, 1999~2004年, 农村中小企业集聚程度最高地区比最低地区平均高出44.39倍。产业集聚程度高的省 (市、区) 都位于东部, 而集聚程度低的省 (市、区) 均位于西部。从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集聚程度与1999年的比较可以看出, 产业集聚程度有所提高的省 (市、区) 也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农村中小企业集聚程度则有所降低。进而以同时期数据为基础进行计量, 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正影响非常显著, 产业集聚度每提高1人/千亩, 农村中小企业产值将增加0.382万元。因此, 要促进落后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可以从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入手。
而目前西部农村中小企业存在过于分散的先天缺陷, 80%分散在数以万计的自然村落。且多是低水平重复建设, 缺乏地域特色, 造成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过度竞争, 可持续发展岌岌可危。
中小企业彼此孤立和分离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集群化。如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经济落后的东北地区, 从事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以产品生产为纽带, 各自只从事产品特定阶段的生产或加工, 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成为意大利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之一。[2]西部农村中小企业如果采取集群化组织形式, 不仅能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且能使西部相关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态势, 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2.产业集聚对西部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1) 节约成本。
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韦伯 (1968) 指出, 产业集聚能节约成本, 而成本因素在区位选择中起主要作用;战略管理派代表人波特 (1989) 认为, 成本的降低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先决优势。产业集聚降低西部农村中小企业成本体现在:①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通过利用共同基础设施, 减少企业对路、水、电等设施的投入。②节约运输成本。集聚地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彼此接近, 能减少前向、后向运输费用。③节约交易成本。同一产业的企业在一定区域集中, 相关技术、人才、市场等信息在区域内大量积累, 降低交易成本。
(2) 提高效率。
①产业集聚能促进分工, 进而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②产业集聚催生的竞争协作机制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产业企业聚居一地, 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 推动成本下降、操作方法优化及技术进步, 竞争又使企业认识到协作的重要性。
(3) 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马歇尔 (1965) 指出, 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是为了获取正的外部溢出效应。产业集聚使西部农村中小企业获取的外部经济效应包括:①创新的外部性。Perroux (1955) 认为, 产业集聚能刺激企业进行模仿和创新。创新技术知识一旦被创造出来, 就会通过集聚地的商业活动扩散到其他企业中去。②规模经济。Krugman (1979) 指出, 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是同一产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集聚的根本原因。③范围经济。产业集聚能营造一个品种齐全的大市场, 专业化中小企业不必创建自己的商标、品牌来扩大知名度, 可依靠专业市场的整体营销、宣传, 扩大集聚地知名度, 进而为企业开拓市场。
二、生态化——西部农村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为缓解西部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浪费和中小企业自身节约成本、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集聚过程中, 必须同时兼顾农村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
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是依据产业生态有机循环机理, 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 对特定地域内中小企业集群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 达到充分利用资源, 消除环境破坏, 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3]
1.西部农村中小企业生态化现状
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及河北等省农村中小企业集群来看, 普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且由于群内企业所排污染物具类似性, 势必造成更集中的污染。[4]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资源依赖度高, 若在集聚过程中缺乏引导, 会使将要形成的集群生态化令人堪忧, 严重影响集群可持续发展及地区竞争力提升。因此, 西部农村中小企业在集聚过程中更应强调产业生态化。西部产业生态化现状如下 (若无特别说明, 数据均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 :
(1) 单位产值能耗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有所提高。三次产业由2000年的22.3∶41.5∶36.2调整为2005年的14.9∶46.5∶38.5, 但从生产投入角度看,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效率低, 单位产值能耗高, 全国万元产值中, 标准煤消耗超过2吨的省区有7个, 西部占了
(2) 单位产值废物排放
从生产过程中废物排放看, 西部地区废物排放水平较高。仅以固体物质废物排放来看, 中国每亿元产值排放固体废物超过吨的省区有个西部占个
(3) 单位产值水资源消耗
西部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或依赖度较大, 而污水治理的能力却较差。据统计, 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有机物按化学需氧量每亿元产值超过50吨的省区全国有4个, 西部占3个。西部水资源储量本身就小, 污染物却较多, 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 水资源恶化将对植被及农牧业生产造成威胁。
(4) 环境治理投资。
全国各省区2005年平均投入治污费用15.3亿元, 西部省区均低于平均值, 除陕西和四川外, 西部其他省区污染治理投入不及全国平均值的一半。
上述分析是西部的整体情况, 西部农村中小企业生态化状况更不容乐观。①当地中小企业大多是小化工厂、小造纸厂等“五小”企业, 其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往往只简单处理, 甚至不经处理直接排放。②一个基本的事实是, 我国最基层环保机构属县一级, 其主要工作职责和范围在县城, 农村环保管理人才奇缺。且农村社区距城市越远, 政府管理的辐射作用就越弱。③西部地区虽拥有全国2/3石油可采储量、83.9%天然气储备、38.6%煤炭储量、23.9%铁矿石储量以及76.85%水能资源可开发量, 但同时聚集着全国近50%的生态脆弱县和60%左右的贫困县。[5]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 工业化、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及人口过快增长, 使得西部生态恶劣地区居民出于解决温饱的目的, 大肆开发资源, 造成当地生存环境恶化。④随着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先进地区高污染、高消耗企业有向落后地区加速转移趋势, 西部农村也难以避免地受到冲击。这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为逃避打击、减少支出, 只有少数将厂址选在县城或建制镇, 90%以上均在农村。[6]
2.西部农村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内生机理
单个农村中小企业在生态化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受资金、规模等约束, 而农村中小企业一旦形成集群, 就可内生生态经济。
(1) 分工内生集群生态化。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是众多关联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而成, 所以集群发展始终是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拓展。伴随集群区域规模扩大, 集群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增加, 产业链随之扩张,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封闭物质能量循环型经济逐步形成。另外, 相当数量的交易者在熟悉了行业内情、掌握了相关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或者出现很好投资机会的时候, 转而进行废物利用性生产。
可见, 产业分工可以产生废物处理产业, 使得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当然这种延伸是有条件的。但由于产业聚集减少了运输成本, 为进一步分工创造了条件。相对于分散生产, 产业集聚下循环经济分工具有更大优势。
(2) 创新催生集群生态化。
中小企业集聚, 利于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因许多同业企业或密切关联企业聚集一地, 便于相互交流知识、技术、信息和经验,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 同行竞争, 会产生追赶效应, 推动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可以促进对资源的再利用, 降低成本。
集群生态化的目的是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单个企业要实现生态化, 在技术、资金上势单力薄, 且靠单个企业内部循环难以实现资源完全循环利用。因此, 实现集群生态化, 客观上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上集中和集聚, 通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及企业与中介组织的相互联系和合作, 通过创新, 促进集群生态化。
(3) 规模经济内生集群生态化。
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一方面可以使污染集中, 治理污染设备集中, 然后对废弃物进行统一治理。大规模废物处理, 成本降低, 形成规模经济。在企业避免污染税考虑之下, 企业愿意联合起来。另一方面, 聚集优势能增进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流。群内可通过贸易方式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企业的原料, 建立“工业食物链”, 实现对环境的零排放。但这种物质循环利用首先需要企业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如果达不到, 生态化将是低效率的, 甚至根本持续不下去。集群由于企业空间上的集聚及较低的交易成本, 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使这种相互利用副产品的规模经济成为可能。
(4) 企业额外获益内生集群生态化。
企业的天性是追逐利润, 不可能自觉自愿承担生态建设成本。群内企业通过物质循环使用和能源多级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清洁生产减少了治污成本, 且可通过更有效利用副产品增加企业利润,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额外收益将促使企业集群走上生态化之路。
可见, 集群生态化具有一定的内生性, 但毕竟有限, 政府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集群生态化。
三、政府在西部农村中小企业集群化与生态化中的作用
1.加强战略规划与核心竞争力培养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地方政府须紧密结合该优势, 以集群化理念对农村中小企业进行调整和布局, 引导其集聚。引导时要实地调研, 因地制宜, 立足特色, 促进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形成。
2.根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双重目标, 制定农村中小企业集群政策
集群能否成功, 不仅在于集群内部关系的协调, 且决定于集群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当地产业集群政策时, 还要考虑集群的生态化发展。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 降低群内企业利用废弃物加工和废物处理的成本。对于利用“三废”制造的产品给予相应的减免税收优惠;通过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优惠政策, 降低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
3.培育集群创新系统, 促进集群生态化发展
政府作为集群创新系统要素之一, 通过制定适宜政策, 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技术研发和创新, 并保障创新主体的利益, 引导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同时, 要整合企业的经济资源、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源, 实施产学研合作, 通过企业对技术的强烈需求, 促进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的技术供给, 创造出一种支持企业创新和学习的良好文化氛围, 通过创新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海英, 刘荣茂.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产业集聚角度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5) .
[2]李天芳, 郭亚锋.西部传统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01) .
[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郭兵.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甘肃农业, 2008, (04) .
[5]陈晨.西北部地区产业结构非生态化问题及其危害[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8, (08) .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小班化生态化数学创建
小班化教育,因为班级学生数的减少带来了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等的根本性转变,能更好地促进生态课堂的实施。
一、小班化教育有利于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学生人数减少,其在教学空间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个体占有比例成倍增长,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人与物质世界接触、碰撞、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按照“小班化教育”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必须体现现代化、物质化、儿童化、教育化等特点,要求学校的物质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天地、活动的场所,因此教学环境中适合学生发展的物化标准较高;同时学生占有、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人均程度也较高。当学生时时处处与这些学习化、儿童化、现代化的物化世界进行全方位交流时,正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萌芽、发展、迁移、深化的最佳时机,自然有利于从外部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然,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并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比如,建立平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友好、互助的同学关系,这些外部因素也会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等内部因素的取得,从而有助于生态化数学学习环境的建立。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营造生态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这显然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悖的。但是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因为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艺术性等特点。
1,开放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而问题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而存在,不确定的问题更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或答案不确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答。
在教学行程问题后,设计这样一题:甲乙两人在一条公路上相距20千米,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0.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15.5千米,两人同时出发2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经过猜测、启发,找出了相向、相背共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显而易见,这道题为学生创造了发散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留下了钻研、探究、遐思的乐趣。可以看出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是明显不同的,这就是构建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所需要的不确定性及开放性。
2,互动性。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个教学过程,它可以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营造生态学习共同体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起示范作用,还应通过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艺术性。其实,数学与艺术是相联系的。因此,实施数学绿色生态课堂教学所选取的内容要生动活泼,有趣多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艺术性与知识性的结合,更寓知识和教育于艺术和趣味中。不断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到数学的完美。
小班化教育在发挥班级授课制群体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教育理念,从组织安排的角度,对时间、空间和人数等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力争实现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最佳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生态化学习过程的实现,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艺术性等特点。
三、小班化教育有利于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手段不再唯一。教师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评价。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关系紧密相连。具体地说,以深层次为主的认知参与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紧密的联系,浅层次的认知与学生的焦虑感和厌倦感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体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状态的关注,并注意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化。整个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学生的考试分数(这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和评语性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社会实践、数学竞赛等。只有充分运用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形式,才能合理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让教师、家长客观、全面地了解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小班化教育十分强调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因此,伴随教学的小组化与个别化,教学评价必须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等特点,即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方法;即使是对不同学生的相同内容的评价,其价值判断内涵也是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这样做自然地突出了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4
新课程的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语文,已经成为新课程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主要方法。语文学习的生态课堂是以活动的形式为学习的载体,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课堂。在生态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使课堂具有明显的活动性,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探究,生态课堂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活动化和生活化.生态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课堂的活动化提供了条件,也使语文教学的活动化和生活化成为可能。
一、生态课堂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堂的生活化和活动化是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要构建生态化课堂,做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和谐结合,就必须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组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习活动去学习语文。教师要为课堂教学活动制定蓝图,让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课程观的统领,根据学情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和谐统一。在生态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老师的有效指导的自然结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生态课堂要突出教学的活动性,活动是生态课堂的核心内容,活动性的课堂就是强调动态生成,是在生成过程中不断发挥着自我驱动功能和自我平衡功能的动态系统,在这一动态情境中能听到师生生长的“拔节”声。
生态课堂应该是学生和老师自然配合的教学课堂,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主动的探究和老师的引导的结合。是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活动。要使教学过程的不断生成就要突出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让语文课堂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活动中去体验语文,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的教学设计为例,为了让课堂教学具有生活性和活动性,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教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认识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语文学习设计自我学习评价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学习实际,填写语文学习自我评估表、写一份自我小结、讲一讲自己的语文趣事、讨论交流语文情结等主要的四个板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各种因素来预设各环节会遇到的具体情况来丰富教学设计细节,让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由宏观框架具体到细节,一步步趋于成熟,由此来探讨初中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二、活动性语文课堂需要精心设计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反复练习和大量的作业。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接受,这是语文教学教学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再满足当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此,为了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有思想、有学识的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和锻炼自己,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要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和知识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就要把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专题、口语交际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特征和要求,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为国家的富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学习的激情。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去制定自己的语文学习计划,通过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认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语文素养。
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如何引进教学活动化的理念,构建活动化的教学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展示表现自我――问题质疑挖掘潜力――合作探究打造和谐――点拨指津目标达成――迁移运用能力提升。通过课堂实践、案例分析,初步构建活动化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活动化生态课堂”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建构、应用等活动实现内涵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初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强调和关注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通过在生态化课堂中参与多项活动使其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初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应该是生命的、生动的、生活的、生长的课堂。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5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的通知》(X环委办发〔2021〕X号)文件要求,根据我镇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强化政府环境监管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创新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各个区域责任单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联动、综合监管的环境监管模式,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监管与宣教五个统一,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逐步构建个盖全域、责任到人、监管到位、执法规范的环境保护监管网络。
二、网络划分
三级网格:全镇行政区域建立三级网格;
四级网格:以村(居)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四级网格。
具体名单见附件1。
三、机构设置及责任分工
(一)镇政府为三级责任机构
1、机构设置。镇政府成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李春洪任组长,镇环保、农业、水利、砂整、应急、自然资源等有关办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生态环境办,分管领导杨福均任办公室主任,张杰任副主任,负责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日常事务。
2、工作职责。全面摸清和掌握本网格内污染源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数据库,实施动态分类监管;制定本级网格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日常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或下级网格报送的环境污染风险隐患问题按照权限处理,对超越权限的风险隐患进行汇总、梳理,抄告并配合上一级网格的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妥善处理各类环境初信初访,及时化解污染纠纷,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指导督促辖区内村(社区)建立健全四级网格,部署、检查、指导、考核四级网格的工作,协调解决四级网格难以解决的问题;向上一级网格汇总上报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信息和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向四级网格传达和督促落实上级工作要求。
(二)各行政村、居委会为四级责任机构
1、机构设置。行政村、居委会成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工作组,各村、居委会书记为四级网格内的第一责任人,并至少明确1人负责村(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上级环保机构的指导下开展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
2、工作职责。组织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屠宰场、餐饮单位、建筑工地、汽车修理店等排污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建立污染源管理数据库并动态更新完善。组织对网格内的重点巡查污染源、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地每月至少巡查1次,对畜禽养殖场、建筑工地、汽车修理店、干洗店等污染源和秸秆禁烧、垃圾收储运工作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巡查和监督,要及时制止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未批先建、扬尘污染、露天焚烧秸秆垃圾、排放异味气体、涉嫌违法排污等行为,对巡查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风险隐患问题做好台账并上报。妥善有效处理各类环境初信初访,及时化解污染纠纷,对在调处过程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要及时报送上级网格,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
(三)推进企业自律三、四级网格要引导和强化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环境保护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
四、网格运行
(一)巡查。
网格责任人员、专职环保员和环保信息员要按照职责,对辖区内生态环境、排污企业、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环境安全隐患、违法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进行定期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向上级网格报告。保持网格化监管信息畅通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二)查处。
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接到环境违法行为报告后,及时调查处理。对不属本级本部门管辖的,要及时移送,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受理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作,并将结果反馈移交送达单位。(三)反馈。
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结果要及时答复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公开,并告知下级网格责任主体。(四)监督。
人大、纪检监察、社会舆论等对环境监管情况及时监督,上级网格对下级网格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和优化网格化监管体系的运行。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及有关办所要切实提高认识,将环境保护网格监管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安排专门力量和资金,全力抓好落实,同时要明确各级的联系人以及直接责任人的AB角人员,避免因责任人休病、事假及出差、培训等原因所出现的管理责任空白。
(二)严格问责
要积极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各村(居)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强化相关站所的环境监管责任。将此项工作纳入环保目标考核,对各村(居)、办所、企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 篇6
一、株洲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资源共享实现最大化
全国职教会议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株洲职教园区涵盖了中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和层级的职业教育。因此,在职教园区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式,在职教科技园区内的职业学院之间实行学分互认,企业培训和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可以学分置换,即打造“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实现。[1]职教园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原则,围绕职教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充分结合株洲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实现原有各院校的集中办学,集聚了资源,已投入试运行的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能够为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公共实训、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提供广阔平台。彻底解决困扰职业院校的设备问题,从而实现实训基地设备的共享。
(二)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
石伟平教授曾提出,“职业教育本身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服务”。株洲职教园完整对接株洲产业,整合重复专业,发展骨干示范专业,通过建设焊接中心、机械制造中心、自动化控制中心、汽车制造中心等实训中心建设,促进株洲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当前,职教园正积极推进湖南保险职院的进入,作为国内惟一的保险类职院入驻,不但可以占领我国保险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而且可以引进中国人寿企业大学、中国人寿养老养生基地、后援服务中心等落户园区,这将会把株洲迅速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和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将极大地推动株洲市的产业大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一)加快推进职教园的建设
其具体的思路设计为:
(1)转变建设观念。株洲职教园从启动到目前只有4所院校建成开学,速度较慢,原因主要是建设重点放在“建城”。株洲职教园可以将建设重点放到“建校”方面,加快推进学校入园,发挥企业的聚集效应;
(2)理顺管理机制。剥离株洲市教投公司管理职能,并明确其职责。完善园区管理机构,职教园管理办公室作为园区教学业务和日常事务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职教园的管理、协调等综合改革工作;
(3)尽快推进院校建设。落实政府的工作要求,指定时间进度表,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已签约院校尽快开工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20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完全有发展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向本科、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多层次衔接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北京、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举办了四年制技术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株洲市可以利用职教园优良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做法可以借鉴:
(1)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根据省情及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支持高职院校选择高职精品专业与本科高校开展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面向本省生源,以本科二批次录取,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教育本科专业;
(2)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试点。在工学、农林和艺术类等领域,支持校际联合开展“3+2+2”(三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5+2+2”培养专业硕士试点(五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联合开展“3+4”(三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5+4”(五年制高职+四年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试点。
(三)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集群化改革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政府要高度重视,将职业教育推动城镇化发展,对接地方产业产业发展的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
(2)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教育资源,结合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批量性和同质性的特点,统筹高职院校的建构,规划布局和发展,科学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杜绝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创建优质高效的全市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7
(一)文化生态学视角
任何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研究视角与研究平台是理论研究的前提,针对任何具体问题的理论思考和研究,必须明确研究的切入点,艺术研究也应如此。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在专业水平发展更为极致时,伴随着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甚至导致思考视域不够全面的弊端,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综合性、全面性对于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科与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因此,文化生态学也是在全面认知文化与艺术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的研究思维方式,结合于文化方面的思考,这是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型交叉学科。
所谓生态,是生命体、生物的生活、生命状态,这种生活与生命状态,是生命体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同时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如果将文化也看作是一种活态生命体,那么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状态的科学。生态的存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主体、客体等一系列的因素构成,同样的,文化生态系统也是由影响着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规律等一系列因素统一协调的构成。因此,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之于艺术研究提供了全面、综合的研究视域和研究平台,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供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结构。
(二)艺术研究之于文化生态学
艺术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同时,艺术又因不同属性和不同载体的不同表现方式,对人类生活、情感、 状态、思想等进行不同的表达,任何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原理艺术本质是相通的。而作为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生活与生命所涉及的各种因素,成为系统结构中必
人类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正是生态系统理论给予的启示。艺术研究,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域,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观点和思想结构,在1955年,由美国的研究学者J•H• 斯图尔德提出,并全面而深入的指导具体艺术研究的各种问题。从人、 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并且在这个研究基础之上,思考和分析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存在与发展的类型化与个性化,进而分析和总结具有普适价值的客观规律。
二、艺术研究中涉及的文化生态因素
(一)艺术主体因素
艺术主体因素主要基于艺术本体,或者说基于艺术本质存在与发生的主体因素,主要包括 :艺术生产者、艺术表演者、 艺术消费者(艺术受众)、艺术管理者。这一因素划分,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将艺术创作作为一个系统的生产过程,因此,人作为创作艺术品的主体,其创造艺术的过程即是产品生产的过程。那么,艺术主体因素围绕着“人” 这一核心,从创造艺术的生产者,到承载艺术的表演者,再到分配艺术的消费者,最后到相关的艺术管理者,形成一个系统的由各个因素构成的艺术主体结构。
(二)艺术客体因素
艺术客体因素是基于艺术创作主体之外的相关因素,却是对艺术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法律机制、管理体制。艺术的存在与发展,并非仅仅依靠主体的智慧创造和精神追求,影响艺术主体创造的客体因素,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事实上积极的促进或消极的制约,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并且对于艺术存在与发展而言,一个相对协调理想化的客体生态系统,是由适度的政治导向,充裕的经济水平,多元的文化结构,完善的法律机制以及合适的管理体制共同构成。
(三)与之相关的其他因素
艺术研究的其他因素分析,是由除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之外的因素构成,其他因素也具有综合性因素的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命、生存状态的基础,一方面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生活、劳动方式的源起 ;另一方面,人类将自我的存在状态与生命情感赋予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共生共存。无论是生活状态、劳动方式的基础,还是生命情感的对象化赋予,都是艺术产生、艺术创作的基础。而在这一客观自然环境基础之上,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关系、交流,进而构成了社会环境因素。自然与社会又在某一程度上形成系统的构架,影响着艺术研究的方方面面。
三、艺术研究在文化生态因素的动态制衡中发展
以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介入具体艺术本质、存在、 发展、创造的相关艺术问题的研究,对艺术研究的高度、广度、 深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具体说来,文化生态学研究视角对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化生态视角使艺术研究视阈具有宏观的全面性
在上述的分析中,以文化生态为研究视角,分析艺术研究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每一个因素下又包含了各种具体因素,这样在艺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涉及具体问题分析时,有利于研究视域在宏观的思考平台上的全面性,避免研究具体问题时研究视角的局限, 同时要注意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
(二)文化生态视角使艺术研究切入点具有微观的具体性
在艺术研究过程中,通过文化生态视角的因素分析,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各个因素在微观层面上进行具体的、实际的认知和思考,即文化生态视角的研究利于艺术研究的具体性,针对某一问题,具体到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具体研究切入点,使得对艺术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加透彻、深入。
(三)文化生态视角使艺术研究层次具有综合的多样性
文化生态视角的研究方式,在全面性、具体性的基础之上,综合了各个层面上的多种因素,因此,以文化生态视角为研究基础,有利于艺术研究过程的综合多样性,每一种因素的存在状态与作用方式,因不同的环境或条件,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的,并且艺术本身并非一种形式或单一表现,多样性也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四)文化生态视角使艺术研究逻辑具有系统的结构性
基于文化生态学研究视角,我们将艺术研究的基本点进行全面的因素结构,各个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认识和明晰每个因素并在具体问题研究中分析时,应当明确各个因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并由一定的规律和制衡机制统一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因此,文化生态视角有利于艺术研究的思维逻辑具有系统的结构性,各个因素在一定客观、 主观的作用介入下,形成制衡结构,并且这种制衡结构具有动态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生活、人类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摘要:艺术的本体与发展尤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作为一种人类精神与创造性智慧的集中体现,艺术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必然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密切。艺术研究,是针对艺术本质、存在与发展、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理论思考,源自艺术实践并上升普遍性理论观点继而指导艺术实践。在研究与思考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交叉学科的重要意义,艺术研究所基于的平台和基本视角,对深入全面的艺术本质以及具体艺术问题的研究,更具有一定价值。本论文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阐释。第一,艺术研究在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第二,生态学因素的启示下分析艺术研究涉及的文化生态因素;第三,艺术研究如何体现在文化生态因素的动态制衡中发展。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8
【关键词】生态治藻;生态力量;水位调控;水位差;岸坡清藻;常态化
1.水华原因分析
1.1背景:陈行水库自建厂起至1996年就间歇性的出现过微囊藻水华现象,在2003~2005年,随着水库运行工况的变化,又逐渐加剧。
1.2外因:由于长江口咸潮倒灌影响,陈行水库冬春季为应对咸潮入侵,会向宝钢水库借用淡水,大量微囊藻种源随之引入。另外长江水体富营养状态加剧,陈行水库从长江直接引水无法避免微囊藻进入。生长季节一旦水库内出现微囊藻滞留,藻即会疯长并暴发水华。
1.3内因:陈行水库是高浊度、高流量水体,生态特征更偏向河流类型。从理论上说其环境特征不应该适合微囊藻生长,更不应该出现暴发蓝藻水华。而04、05年连续两年陈行水库蓝藻水华暴发,说明高流量的陈行水库必然存在微囊藻滞留生长区域,具备符合水华暴发的条件。微囊藻与一般水体浮游植物有着明显生理生态上的差别,它具有气囊结构,能够在不同水层中漂移,随风向堆积。而高浊度、高流量水体交换促进了微囊藻颗粒在水库上层水体滞留生长(死角区域),奠定了陈行水库蓝藻暴发的基础。
1.4微囊藻水华机理:微囊藻水华暴发的物质基础是水体富营化,而是否暴发取决于藻密度及藻体在环境水域的滞留状态,风流场也直接影响微囊藻水华的发展。
水温对微囊藻生理生态影响较大,水温达到25℃以上时微囊藻增殖量到达高峰。一般每年4月份微囊藻复苏增长,5月份藻类进入快速增长阶段,7-8月是微囊藻水华暴发高峰期,11月份进入越冬状态。11月份开始,水体中藻密度急剧下降,这个阶段大颗粒基本上解离成小颗粒,会出现多种形态特征越冬。越冬藻量越多,翌年水华暴发程度越强。
1.5微囊藻结构:微囊藻具有气囊结构,可以控制藻体的上浮与下沉。当需要光合作用时,气囊会打开,藻体上浮。光合作用完成后气囊关闭,藻体下沉。
1.6微囊藻表达:微囊藻表达是指水面上微囊藻的多少程度。表达明显就是指水体中的微囊藻总量基本都能从水面上表现出来,即通过水面上的微囊藻数量就能代表水体中微囊藻的总量。
2.生态治藻技术
2.1生态养鱼:生态治藻的本质是采用滤食鱼类直接滤食蓝藻颗粒,从而达到控制水华目标。
2.1.1滤食机理:鲢、鳙是滤食性鱼,体长至30mm时就具有滤食功能。此阶段鲢鱼鳃耙间距8-12μm,侧间距15μm,可滤食8-20μm×15-33μm大小的食饵。鳙鱼鳃耙间距23.4-72.0μm,侧间距29.8-55.8μm,可滤食最小食物规格为20-23.4μm×29.8-55.8μm。随鱼体生长,滤食食饵规格也增大。微囊藻为群体特性,是无数单体细胞所组成的群体颗粒,体积大小不等,正是不同大小鲢、鳙鱼类可滤食的食饵。微囊藻有表层区域分布特征,通常情况下鲢、鳙也是上层水域活动鱼类,它们分布的一致性,创造了极好的鱼食藻机会。
2.1.2生态力量的调控:为了保证足够的生态力量和鱼群的活跃性、有效性,每年都进行捕鱼和投放鱼苗。同时,可以消灭部分天敌,捕捉一些凶猛鱼类,比如鳡鱼。
2.2水位调控:水位调控对于生态治藻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2.2.1稳定水位:生态治藻期间,在不影响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水位稳定在5.5-6.5米之间。一方面,低水位运行可以提高鱼群密度;另一方面,根据鱼群逆流而上的特性,会聚集到取水口附近,水位在5.5-6.5米时取水口接近水面,微囊藻也分布在水面上层,这就达到了鱼和藻分布一致的目的。
2.2.2水位差岸坡清藻:陈行水库清晨是一天内风力最小的时间段,同时在清晨2-7点时间段微囊藻颗粒很容易漂浮到水表面,加上陈行水库驱动流和风生流作用,微囊藻颗粒会迎着岸坡堆积。在每天晚上升高水位将露出岸坡平台淹没,清晨微囊藻颗粒上浮、漂移,然后堆积在岸坡边。到清晨6点以后水位下降,由于微囊藻具粘附性,快速降水能使微囊藻粘附在按坡上并脱离水面,在白天太阳暴晒下,大量附着在岸坡上藻颗粒,迅速干死,从而达到控制微囊藻增长的目的。只要条件适宜,该方法能消灭大批量的微囊藻。
2.3巡视监控:在巡视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并定期做好總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比较和分析。
3.常态化管理模式
3.1操作流程:通过06~08年的实践经验,编写了《陈行水库微囊藻生态治理操作手册》,手册中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对生态治理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陈述。并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3.2数据积累:主要包括:1.每日各观察点实景照片;2.生态治藻图册;3.工作计划、阶段小结、治理总结等报告。
3.3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四点三线”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证实了其特有的优越性。所谓“四点三线”管理模式即四个职能点和三条协作路线。四个只能点分别是:专项管理者(水质管理者)、技术支持(复旦大学科研力量)、决策层(厂级和公司领导)、基层操作者(基层员工)。三条协作路线即以专项管理者为核心,向另外三个职能点辐射,互通信息、商议决策并下达指令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还获得2012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4.结论
4.1微囊藻存在的必然性:首先,该物种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并普遍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水体中;其次,由于陈行水库是开放性水体,不断的从长江和宝钢水库取水,必然引入微囊藻种源;再次,由于陈行水库的水体特征适合微囊藻生长并且滞留库内,所以在没有采取任何治理手段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微囊藻水华。
4.2持续性的动态平衡:生态治藻的过程是漫长的,有很长的持续性,并非一劳永逸。生态治藻的本质是动态平衡,主要因素是鱼和藻的总量,以及鱼群的滤食效率。鱼群对微囊藻的滤食效率决定了控藻效果,可以调整滤食鱼类的总量,并通过调节水位保证鱼藻分布一致性,从而达到控制微囊藻总量的效果。
4.3常态化管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摸索,从技术方法、人员培养到工作流程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并能在实践中逐渐完善,达到了常态化管理的要求。
4.4生态治理的成果:
4.4.1实际效果:自2006年开始生态治藻专项工作以来,陈行水库至今已连续7年未发生微囊藻水华现象,并达到常态化管理的状态。
4.4.2逐步优化:在治理之初,虽然没有发生水华,但是局部水面仍有微囊藻堆积的现象,需要物理清藻作为辅助手段。之后,通过对鱼苗的补充和捕捞,水位的调控等技术手段的改善使生态治藻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夏季水面无微囊藻大面积堆积现象,2009年之后基本不需要进行物理清藻。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论文化的生产和发展10-10
价值化发展论文05-18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10-03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论文06-07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论文10-21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11-11
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11-06
乡镇发展生态农业思考及对策论文06-01
校本研修的课程化论文09-16
游戏化教学的论文题目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