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镇

2024-10-02

生态城镇(精选12篇)

生态城镇 篇1

生态城镇化是指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 以生态经济体系为核心, 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使城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最佳结果。当前, 中国进入到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如何在城镇化推进中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 生态城镇化发展可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笔者就恩施州生态城镇化情况进行探讨, 期待对生态城镇化发展有一个借鉴作用。

一、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良好基础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与宜昌、神农架毗邻, 和湖南、重庆接壤。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91万, 其中土家族、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占54%。恩施州资源富集, 享有“世界硒都”、“烟草王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等美誉。恩施州山水秀美, 风光无限。恩施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1983年建州以来, 历届州委、州政府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先后实施了“以林为主、综合开发”、“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等发展战略。恩施州大部分县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限制开发区, 这凸显了恩施州的生态地位和生态潜力。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0%, 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考核指数80.2,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 被评为中国七个“最适合洗肺城市”之一, 2013年荣登新华网“最美中国榜”, 荣获“最佳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称号。恩施市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 生态给恩施州城镇化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

二、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制约因素

(一) 城镇化水平低

一是城镇化率水平低。从2011年的对比数据显示, 恩施州城镇化率32.53%,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4个百分点, 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19.3个百分点。二是城镇规模小导致集聚能力不强。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一个放大器, 由于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合作, 能够把原来的生产力加以放大。从恩施州实际看, 除开县城以外, 乡镇规模偏小, 从小城镇吸纳人口和集聚乡镇工业的情况来看, 很多小城镇不具备吸纳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大批乡镇企业的能力。三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 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

(二) 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地方财政投资乏力。2012年全州地方财政总收入90.98亿元, 而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79.69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二是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筹集不足。2012年, 全州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入12.49亿元, 其中财政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收入仅为2879万元, 占比为2.3%。三是乡镇建设资金匮乏。全州2012年34个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仅为2.6亿元, 而镇本级投入不足3000万元。43个乡的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仅1.06亿元, 本级投入3122万元。

(三) 城镇产业支撑不足

恩施州作为传统农业地区, 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2012年, 恩施州三次产业构成为25.9∶34.1∶40, 二三产业的比重为74.1, 低于全省86.9%的12.8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三、如何加快生态城镇化的发展

(一) 做好规划文章, 引领城镇建设

一是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和基础性作用, 做好省、州、县市、乡镇各类规划的衔接, 加大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编制实施《恩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进度。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实现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逐步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和修规为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推动实施各层次规划委员会为主体的规划决策系统, 形成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工作体系, 推行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执法管理体制。三是彰显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围绕民族特色, 突出民族建筑风格, 彰显民族文化内涵, 切实做到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协调统一。四是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 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 做好资金文章, 完善投资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 逐年增加对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保障的投入。二是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交易等政策, 获取土地级差收益, 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聚集资金。三是推动市场化运作, 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四是积极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投入的专项资金, 把涉农资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环境保护资金集中使用,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 运用金融手段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三) 做好政策文章, 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

一是利用自治州的特殊优势, 出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 探索创新户籍、土地、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失地农民保障等政策, 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二是出台政策支持县市整合项目资金, 捆绑住建、农业、交通等项目资金用于城镇及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出台优惠政策, 对城镇建设中涉及州、县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 支持城镇开发建设。鼓励乡镇采取招商引资、BT投资等方式, 将城市房地产开商、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引入乡镇。四是制定城镇化发展评估考核办法, 将城镇的经济、资源、人文、环境等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的考核内容, 共同推动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 做好产业文章, 支撑城镇发展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要求, 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 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 园区向城镇集中, 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布局,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 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东部生产要素和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 立足恩施州资源禀赋条件, 主动承接转移, 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色资源优势, 构建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 资源型新型工业为支撑、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引擎的特色产业体系, 推进州域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类同特点加强恩施与周边地区的融合, 加强州内2市6县产业的有机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互促互赢的一体发展格局。四是加快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专业乡镇、专业村, 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

(五) 做好基础文章, 美化城镇宜居环境

一是融入山水元素。美丽恩施的首要标志就是绿水青山。用生态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 按照做强“一主两副”、做好县域城区、做特中心乡镇、做美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思路, 进一步优化布局, 将山水等自然元素渗透到城乡统筹发展布局和形态之中。二是要融入人文元素。坚持现代村居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慎砍树、少拆房, 保护好古镇古村古迹, 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建设一批风情小镇和特色村落, 让每个生活和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领略到“恩施特色”、“恩施味道”。坚持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结合, 加大城市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的保护,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推进生态人文城市建设。三是要融入舒适元素。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加强城镇供水、供气、电力、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商业网点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便利的生活、优质的服务、快捷的交通、畅达的信息, 共享配套完善的设施、和谐平安的环境。

生态城镇 篇2

壮大区域绿色经济

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南召县云阳镇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专题报告

一、云阳镇基本情况

南召县云阳镇位于南阳盆地北沿、伏牛山南麓,西距南召县城32公里,南距南阳市区、东距方城县城、北距鲁山县城均为60公里,是“两市”(南阳、平顶山)、“三县”(南召、鲁山、方城)、“七乡镇”(云阳、小店、皇后、太山庙、柳河、四里店、熊背)交界地带的区域性枢纽核心乡镇。境内交通便利,焦柳铁路、S331线、S231线重叠交叉穿镇而过,有县级火车站1个、汽车站1个。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耕地面积3.7万亩。止2012年底,辖区社会人口10万人,其中镇区人口近6万人,是全县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

2011年以来,云阳镇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一五成就十佳名镇”、“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南阳市五星级城镇”、“南阳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近年来,云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大镇、文化名镇”的发展目标,围绕“突出两项重点(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实现两个突破(苗木花卉产业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筑牢两条底线(信访稳定和计划生育工作),夯实两个保障(组织队伍建设和财政实力增强)”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镇情,务实重干,攻坚克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形成了重点工作跨越发展、整体工作统筹发展、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村通”工程,利用mmds系统为全镇住户发射电视信号。水电设施齐全。已建成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1个,镇区2万人已用上自来水。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30立方容量的蓄水工程11个,打机井近千个,建自来水管网18.5公里,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8000人以上,改水受益率提高到97%。境内有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共4座;全镇农网改造完成,供电入户率100%。公共服务职能机构健全。镇直及驻镇单位众多,设有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公安分局、两个派出所、法庭、交警队、刑警队等职能单位28家;有中行(河南省仅有2个乡镇设有中行支行)、农行、村镇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网点10多个;建成液化气站1处;设有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农技推广、牲畜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疾病防治等。位于镇区的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直属省农业厅,是河南省唯一从事蚕业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也是全国建立最早的省级蚕业科研机构之一,为全县乃至全省的蚕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完善的城镇服务机构,为云阳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

小城镇建设,特色产业是支撑。云阳镇党委、政府在城镇发展中,结合镇域经济特点,对工业经济、商贸流通经济、农业特色经济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工业经济

云阳工业企业基础坚实,镇区及周边有布局合理、资源配臵雄厚的红阳、向东、兵工三五五库、河南物资储备局三七八处、国家直属粮食储备库等国有企业和机构,有济南军区后勤部工程驻军以及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和原南阳市云钢总厂(现为改制为天瑞集团云阳云铸有限公司)等。

一是大力发展汽配铸造业。全镇现有汽配铸造企业9家,年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三)农业特色经济

为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云阳镇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打造“河南云阳玉兰之乡”为目标,大力发展辛夷、花卉苗木、品种桃三大特色农业经济,在资金帮扶、市场开拓、科技培训等方面搞好服务,助推产业规模急剧膨胀。

目前,全镇辛夷种植发展到15个村5.8万亩360多万株,年产辛夷在1500吨以上,已成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辛夷原产地”的核心区域;品种桃种植面积达到1.5多万亩,成为河南省“无公害品种桃基地”。以辛夷为基础的玉兰苗木产业蓬勃发展,以玉兰系列为主的苗木花卉发展到12个村3.1万亩,共有100多个品种,苗木存储量达8000多万株,产品俏销全国10多个省市,形成了“玉兰花香名天下,风景花木进京都”的发展景象,云阳已成为全市的苗木花卉中心乡镇、豫西南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苗木花卉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

2012年以来,云阳镇以辛夷产业为基础,以玉兰产业为主导,在生态经济建设上实施“三三工程”,着力兴建“三大园区”和“三大基地”。“三大园区”即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生态物流园、生态碧桃采摘园。玉兰生态观光园借鉴“中国第一农家乐”--四川成都徐家大院的发展理念,由南阳锦天园林公司投资1.2亿元,以山头村为中心,建设总规模1万亩,分三期实施,整个项目建设包括玉兰园景观中心区、苗木花卉示范基地、150亩“七彩花海”田园、4.8万平方米的苗木花卉交易集散中心、500平方米的苗木花卉研发中心及配套的基础设施等,将以玉兰产业为主线,建设集农业生产经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一体的现代农林生态示范园,把玉兰园打造成为全县苗木花卉产品的展示平台、全市知名的高效生态园。截至目前,玉兰生态园已完成投资3000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元,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镇区已形成了“四纵三横一环”的道路格局。

1、坚持高起点规划。树立规划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根据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要求,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实施,十年属一流,二十年不落后”的原则,聘请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完善了《2010年-2025年云阳镇总体规划》,把城市规划用地扩展到16平方公里,镇区建设用地扩展到12平方公里。在规划上,把镇域分为“四区”、“两轴”,“四区”即中部综合工业发展区、北部辛夷特色经济发展区、东部油桃特色经济发展区和南部苗木花卉特色经济发展区。“两轴”即由S331、S231过境公路两侧共同构成两条一级城镇发展轴、从北部西花园村起到南部铁佛寺的二级发展轴。2012年,又邀请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实地考察,把云阳作为南召县次中心城市,高起点编制出云阳城镇的控制性规划及修建性详划,为城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高标准投入建设。通过财政投资、项目支撑、招商引资等措施,逐步推进“一心”(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两带”(即沿鸡河、鸭河的滨河景观带)、“三轴”(即人民路、建设路、鹿鸣路三条镇区主干道)、“四区”建设。

(1)围绕“两带、三轴”,加快骨干路网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滨河景观带规划总长度5公里,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5年内建设环滨河商业店铺3000间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25万平方米;新建2座跨河大桥和3座橡胶坝;环滨河周边建设高档商务酒店、休闲广场等,打造集生态、休闲、商贸、防洪为一体的新景观带。其中,鸡河东岸综合开发工程已硬化道路1500米,铺设彩砖7500平方米,道路绿化3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5盏,年底前基本完成商品房建设和配套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以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已封顶。黄金河岸小区计划总投资1亿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已完成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500万元。天骄城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建成2栋17层电梯房3万多平方米。

(4)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①自来水厂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2800万,项目资金1400万,水厂及主管网和部分支管网已经建成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到年底镇区居民5万人全部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②污水管网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5010万元,目前已修建主管道8公里,为今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升城镇形象做好铺垫。

③天然气管网铺设项目。计划建输气站2处,年底前完成部分主干道管网铺设,争取使镇区500户以上居民用上天然气。

④垃圾中转站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已完成了征地工作。⑤道路桥梁建设。目前已投资1500万,建成了鹿鸣大桥,修建镇区道路8长公里,修建广场3处、游乐场2个,完成主要街道的边沟修建、彩砖铺设、绿化、亮化等工程。

⑥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中央投入资金2200万元建教师周转房4000平方米、完成22所学校食堂建设、4个幼儿园建设及修缮教学楼共6000平方米。

通过“两带”、“三轴”、“四区”的逐步建设,使云阳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把云阳打造成一个白天碧波荡漾、绿树成荫、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夜晚灯火辉煌的 “山城、水城、生态宜居城”。

(二)规范化的城镇管理

云阳镇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以统筹解决城镇、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镇动员、全民动手,规范靓化镇容镇貌。

1、坚持高规格组织。成立城镇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断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和人气不断提升。到“十二五末”,云阳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7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将超过8万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围绕小城镇建设的整体思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了城镇发展体系,按照“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打造精品”的工作理念,在全镇规划布局新型农村社区5处,2012年已建成了占地45亩、可容纳110户的的兴云社区;并以苗木花卉产业为支撑,按照“规划高端、建设高档、绿化美化到位、文化氛围浓郁、生态和谐宜居”的标准,在山头村规划建设全镇第一个大型、新型农村社区-玉兰家园社区。该社区远景规划面积800亩,计划容纳1万人;近期规划占地216亩,容纳725户3000人,分三期实施完成。社区内幼儿园、超市、小学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俱全;社区借鉴徽派建筑风格,结合鸭河自然水系和云阳文化底蕴进行高规格设计,在全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中排名第五。目前,玉兰家园社区一期工程已建成住房185套,打造20亩集防洪、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河游园;完成3000平方的主广场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社区位于玉兰生态观光园对面,生态环境宜人,社区居民可以到生态园工作,也可以依托生态园发展苗木花卉、搞“农家乐”旅游,实现生态致富。

四、节能减排和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近年来,云阳镇围绕“生态大镇”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提高生态承载力。

一是加强对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管理力度,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加大对矿区露天矿山边坡整治、复绿、景观修复和山体保护执法力度,狠抓水土恢复工程,积极推进小流域治理。现全镇林地面积达到1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

二是加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与管理力度,建立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对垃圾、废弃物的管理,有效杀灭了蚁、蝇、蝉等害虫,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朱坪、东花园等4个村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

综上所述:云阳镇作为豫西南知名的历史古镇、人口大镇、交通要镇和经济重镇,作为南阳市重点建设的小城镇、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次中心城镇,在区位、能源、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具备独特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优势,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人口聚集规模大、特色产业明晰、综合承载能力较强,能够代表一定区域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云阳镇正逐步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社会进步、投资环境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的宛北名镇,云阳人民在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同时,也拥有了美丽、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幸福家园。

特申报云阳镇为南阳市“生态宜居宜业城镇”。

三河:生态与城镇化的较量 篇3

从天安门往东50公里——燕山脚下,泃河岸边,有一个叫三河的城市,原本它只是河北廊坊的一个普通下属县市,但因为与北京的近邻关系,它被誉为“京东明珠”。

在进行“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的时候,记者来到了这个被誉为“京东明珠”的地方。无论是对于生态环境的评价,还是对于所在地区的宜居评价,三河在这一次《小康》对于十个城市的调查中,都居于落后的位次。

参与“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的公众,都在居住地生活了半年以上,三河市的受访者也不例外,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没有任何污染,与在这次调查中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和公众宜居感受水平均排名前两位的宜兴和张家港相比,三河的空气污染问题似乎显得并不突出,问三河人民“觉得正在受到哪些环境污染的威胁?”只有70.7%的受访者会选择空气污染——这个数据,比宜兴低了19.4个百分点,比张家港低了17.2个百分点。

但是如果综合衡量三河、张家港、宜兴、衢州、嘉兴、泉州、潍坊、威海、佛山和琼海这十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公众宜居感受水平,三河还是比不过其他九座城市,根源何在?空气、水、垃圾、噪音、土壤、光,谁拉了三河的后腿?

水污染,威胁因水得名的三河

在《小康》调查的十座城市中,只有两个城市的公众感受到水污染的威胁比空气污染更大,一个是泉州,另一个便是三河。在三河,八成(81.8%)受访者表示自己正在受到水污染的威胁,而选择空气污染的人,比选择水污染的人低了11.1个百分点。

三河是离不开水的,它西隔潮白河,以地近洳河、鲍邱河、泃河三水而得名。现在,它又因何而遭遇水污染呢?今年2月,一则消息让水污染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据称,有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以逃避监管,事情虽然发生在潍坊,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是,在不少人眼中,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与水污染挂上了钩。

而在三河这个“京东明珠”上,有一个自古以来就是京都重镇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城镇化样本,这里与北京市的通州区隔河相望,它成为很多人的“北京想象”——在北京天价房价的“驱赶”下,众多北漂者无处安身又不愿放弃奋斗的梦想,于是一句广告词“北京向东再向东,就是你的家”,让很多人认识了这里。

这里的“家”便是隶属于三河市的燕郊镇。众多“北漂者”选择在北京寻梦,燕郊安家,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燕郊镇成了巨大的工地,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与京城遥相呼应。然而在房地产快速扩张的驱使下,三河的城镇化之路似乎有些迷茫,一系列的环境挑战不容回避,摆在三河面前的,是如何让生态建设的步伐追赶上快速前行的城镇化脚步——当然,这里的生态建设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保护水源。

燕郊:城镇化的喜与忧

2007年初,吴春燕怀孕了,此时他和老公正蜗居在北京三环劲松的群租房里,为了腹中的胎儿,他们决定用积蓄到燕郊买一套房。“和北京相比,燕郊的房价我尚能接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燕郊的空气比北京好,人也少,能用北京三分之一的房价,买来一个安胎的好环境,值!”吴春燕说。与吴春燕持有相同想法的人很多,甚至一些北京的老年人也选择在燕郊养老,为的就是逃离北京糟糕的空气。

但土生土长的燕郊居民却没有这么乐观,蓝天英更怀念十年前燕郊的情形:“那时候燕郊真的是蓝天白云,基本没有空气污染,现在这么多的人和车涌进来,环境已经差了很多。”

如今,燕郊的常住人口已经逼近40万,包括将近15万的北京购房者,在上班高峰期,930路、815路这类通往北京的班车经常严重超载,却仍然装不下浩浩荡荡的进京队伍。无奈,很多人只能选择以汽车为代步工具,通往燕京高速的燕灵路上经常是车满为患,往日宁静的燕郊小镇开始变得有些烦躁。

在林远看来,每天困扰他的是周边工地的粉尘及噪音,2009年林远买了燕郊的房子,他希望在北京忙碌了一天后能在燕郊找到真正的归“宿”,可是周边很多房地产项目陆续上马。“风一吹就有粉尘扬起,一听到渣土车水泥罐车的声音就心烦意乱,这些房地产商太赶时间了,晚上还在叮叮当当。”林远说。

“我觉得在燕郊生活还是比较舒服的,空气也可以。”2011年,尹力文从北京搬到燕郊,自称享受到了一年多真正的生活,她将院子里的一片土地开垦成小型农场,种上玉米水果,这在北京逼仄的空间里,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喝水却成了最困扰她的问题。“我觉得燕郊的水质不是特别好,有时候可以闻到一种药味,水垢也重,不知道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尹力文说。

尹力文的担忧并非个案。在燕郊,很多人向《小康》记者反映了水质的问题,打开燕郊网站,网友议论最多的也是水质。曹小伟给记者拿出了他花三千元买的净水器,过滤网上布满了白色粉末状物体,“基本上几天就得清洗一次,不然就会堵。”

近日,河北新闻网的一位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燕郊小区内自来水有味道”的问题,很快河北省水利厅便做出回复,经三河市水务局调查,该网友所在小区的水源全部取自地下300米的奥陶系岩溶水,出厂水符合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产生异味的原因是水中含有游离氯,但水质不存在任何问题,可放心饮用。

市民最盼改善饮用水水质

驱车驶过潮白河,一幢幢国际范儿的崭新公寓拔地而起,相比之下河对面的通州新城却有些黯然失色,走进燕郊的很多住宅小区,可以发现开发商在绿化方面都不遗余力。“燕郊的很多楼盘打的都是生态牌,很多人也是奔着燕郊楼盘的高绿化率来的。”一位当地开发商对记者说。

事实上燕郊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燕郊,生态家园”,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近年来燕郊高新开发区一直在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倾力打造“国家级森林城市”。

潮白河治理也是燕郊“生态立镇”的重要一环,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38个项目已经得到落实。未来燕郊镇政府将对河堤进行固化、美化、绿化及亮化改造,潮白河延伸处都要建设大的公园,里面有各种美景,使人们既能看到清澈的河水,又能在公园里漫步休闲。

燕郊镇围绕着“水”而做的文章也值得三河市借鉴、推广。《小康》调查显示,在公众最希望居住地改善的生态环境项目中,三河市民首先选择的便是饮用水水质;排在第二位的污水处理也与水有关。

公众对于饮用水水质改善的盼望来自于对自来水的“不安全感”,“您认为您所喝到的自来水安全吗?”面对这个问题,只有14.1%的受访者给出了“安全”的回答。

生态城镇 篇4

渝西地区 (1) 属于我国重度缺水区, 位于我国当前最具发展潜力城市——重庆的辐射区, 是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区域, 是除都市区之外的经济增长极、人口集中地。但水安全问题极大地束缚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使得水危机与城镇布局的矛盾极其突出。介于它的重要区位, 常规思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在此处行不通, 必须采用转型思维的河流健康理念, 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生态安全理念转型

(一) 常规思维

对水安全的态度上, 常规思维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健康和居民健康。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常常出现填埋河流或对河流裁弯取直、按形态要求塑造水岸线的现象, 对河流演进的自然规律考虑不足。对待取水问题, 有时缺乏上下游城镇水量的协调分配。水污染治理上, 常规思维是一种“产生污染—治理污染”模式, 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水环境的恶化。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 由水生生物逐层富集到食物链中, 反作用于人体健康, 水俣病、痛病已给了人类惨痛的教训。因此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提出一种转型思维, 从根本上解决水生态安全问题。

(二) 转型思维

健康城市化的概念对水生态安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水是重要的自然物理环境要素, 应将水安全与城镇发展相结合, 树立水生态安全的转型思维, 即河流健康理念。河流健康的内涵包括河道健康、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健康, 体现在水质和水量的正常并具有可持续性、河流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健康、河流演进遵循其自然规律、河流社会服务功能能够正常发挥、不同时空不同物种对水的利用享有平等的权利等方面。对水污染问题上侧重“防”, 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发生。可以说河流健康为研究河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为人与水的和谐共存提供了途径。

水生态安全的转型理念对人居环境有重要意义。河流健康状况下, 河岸景观、滨河的游憩功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体现, 人类、动植物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河流健康也是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前提。

二、渝西水危机与城镇布局冲突

(一) 水量与城镇密度、人口规模的矛盾

渝西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降雨, 本地的降雨量明显少于重庆市其他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550m3,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 (3) 。而渝西地区现状城镇网密度是127.47个/万km2, 远高于2001年四川 (含重庆) 的46.2个/万km2 (2) 。渝西地区集中了全市1/3的人口, 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 (4) 。成渝板块被定位于中国发展战略“第四极”、西部经济高地 (2) , 而渝西地区是联系成渝经济的通道和动脉, 并且渝西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凭借其自身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优势, 必将吸引更多的居住人口和投资机会, 势必需要更多的用水量。渝西地区主要是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使问题更加严重。

(二) 水环境与城镇布局分析

根据《重庆市水资源公报》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渝西地区的长江、嘉陵江水质较好, 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次级河流水质虽有好转但整体上仍然较差 (2) 。沿次级河流分布的重要城镇有合川、大足、荣昌、永川、璧山、綦江、南川等城区, 占渝西重要城镇的半数以上。也就是说渝西地区有超过50%的城镇居民健康、生产生活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

渝西地区水环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根据全国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渝西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61%。农村人多地少, 土地产量低, 更多地依靠使用高剂量农药化肥来提高生产率, 使得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更超过重庆及全国其他地区。管理部门对污染工业的控制松懈, 工业“三废”肆意排放, 加之四川盆地的特殊地理因素造成本区酸雨严重。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水资源短缺、危害水环境及人类健康。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渝西地区大多数城镇处于水危机状态、不具备给城镇居民创造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 也不具备塑造人居环境的前提。这些问题实质上是生态资产的流失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规划方法和手段, 从源头上给予解决。

三、水生态安全转型理念下的渝西地区城镇生态规划

渝西地区的水环境已经影响到了本区的人居环境, 应从城镇生态规划着手, 建立人水和谐、城河协调的有序结构, 为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提供可能。城市规划应在城镇空间、城镇规模、产业规划、生态协调、污染治理等方面有所创新 (见表1) 。

(一) 城镇规模

对于现状人口规模来讲, 渝西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 如果规划的人均水资源量按550m3计算, 则渝西地区刚好容纳现状人口规模1024.27万人 (2) 。“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40%, 就会出现生态与环境问题, 构成对河流健康状态的影响”, 可见对水资源的利用限制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 这是河流健康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承载力是由水资源量的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和区域水害的防御能力组成, 其中水资源量的承载力可以反映出水资源对人口的供应能力。因此应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确定的依据之一。

用地规模上, 不应再沿用城镇规模随等级提高而逐级扩大的思路, 而应当考虑当地水资源量的限制。协调流域内各城镇的用水量, 城镇规模的确定应参考流域内水资源的配置, 适当抑制上游城镇的规模, 为下游城镇的发展创造机会。

(二) 城镇空间规划

城镇中的河流是健康的, 那么滨水的景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塑造才真正地具有现实意义, 人们才会向往到滨水地区居住和游憩。按照这个思路, 应该为亲水和城水相依创造条件。从整体空间上看, 渝西地区的12个区县 (市) 的城区大致沿长江、嘉陵江及次级河流分布, 乡镇则散布在各处。在城镇群的布局上, 应引导乡镇沿江河发展, 建构以河流为骨架的城镇群布局体系。骈弃以往城镇沿江河向内陆发展的结构模式, 建议弱化内陆地区的发展条件, 突出河流交汇处及沿江河分布的城镇的发展 (见图1) 。这种模式有利于水陆生态环境的集中建设和保护, 充分体现滨水景观优势, 对滨水城镇的生态规划具有示范作用。

强化水生态要素在城镇各资源要素中的主导地位, 尊重河流演变的自然生态规律, 恢复被破坏的河道。发挥滨水的聚集效应, 引导城镇各级中心向滨水地区靠拢, 建立滨水公共空间体系。同时应建立河流主导的城镇肌理, 协调城河关系, 体现人水和谐。

(三) 产业布局规划

生产用水是城镇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城镇的水污染也主要来自于生产, 因此河流健康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类型关系密切。为保证河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 必须满足河流的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 这就要求产业布局应与当地水资源量相适应。在区域范围内协调产业布局, 将污染较小的产业设置在上游地区;将需水量较大的产业设置在水资源量相对丰富的地区, 逐渐取缔耗水型产业。优化区域和城镇产业结构, 引导产业从以工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在建和已建的绅鹏工业园、璧城工业园、江城工业园、板桥工业园、万盛工业园等, 应引导其逐步向生态工业园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 减少废物排放量。

(四) 生态协调

河流的健康必须要与周边地区在生态上相协调。“生态廊道的作用是沟通生物流”, 渝西地区应保证河流廊道的连续性, 并应与山地、林地、农田、水库及公园等构建生态网络。城镇规划应以绿地系统规划为先导, 力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景观功能最优。严格控制和保护河流健康所必须的生态绿地, 尤其是濑溪河、璧南河等次级河流两岸的绿地。特殊生态点如湿地、岛屿等, 是城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渝西地区应借助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良好契机, 建立流域湿地生态系统, 将保护湿地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 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小气候改善与游憩的多种功能作用。

(五) 污染防治

“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 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 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 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提倡引入以农业害虫为食的物种及其食物链。河流是连接各城镇的纽带, 治理城镇自身的污染并不能使状况改观, 应实行流域内统一治理污染, 重点加强濑溪河、璧南河等次级河流的污染防治, 以确保重庆主城区的水安全。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是河流健康的保障, 整治河道周边的地质灾害、维护水陆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控制有毒气体的排放、提高垃圾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率, 同时应避免城镇受到上游或上风向城镇建设的污染。

四、实例研究

以小安流域为例, 对以上理论进行应用和验证。小安溪位于渝西这一人口密集区与城镇密集区内, 是重庆市的次级河流之一, 发源于永川区阴山风景区, 河流全长169km, 流经永川、铜梁、荣昌、双桥、大足、合川等区县 (市) , 流域总面积1724km2。小安溪流域由于聚集了大量工业, 如采矿、炼焦、炼铁、造纸、蚕丝、制糖、机械、化工、锶盐、塑料等, 致使污染严重, 大部分断面呈Ⅳ类水质, 不能作为人畜饮水。小安溪流域的水污染, 如铜梁、大足地区的家碳酸锶企业、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使周边居民患肝癌、肺癌、直肠癌、食道癌等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年龄最小的癌症患者仅有4岁, 附近水域和土壤中生物存活几率小。

将转型思维作为一种思路, 对小安溪流域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小安溪汇水到涪江, 经嘉陵江, 最后流入长江, 对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小安溪流域最大的问题是水质污染。要解决人口布局、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 首先要对现状水污染进行紧急治理。根据《重庆市水功能区划修编报告 (2010) 》, 小安溪的水质管理目标是Ⅲ类, 即恢复水域的鱼虾越冬、洄游、水产养殖、游泳等功能。部分河段还应恢复提供饮用水的功能, 因此小安溪的水质应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沿线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大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在此基础上还应为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设置足够多的污水处理设施, 包括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流域内对禁养区的养殖场责令其搬迁;严格执行钢铁、造纸、炼焦、锶盐、煤炭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产业规划上同时考虑污染和水量分配问题, 对产业类型和产业布局作出调整, 建议上游地区弱化造纸、化工、石油机械、水泥、煤矿及其产业链等污染较大和大耗水型工业, 引导大耗水型工业到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河口地区——合川发展。上游地区可以发展电子、服装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服务业等低污染和无污染的行业、产业, 建立生态节水型工业园区。对污染较大的小塑料厂、小食品厂或取缔或停产整治。用地规划上, 对小安溪沿线的二类和三类工业, 建议其向内陆发展, 引导居住、公共设施、绿地、广场等用地向滨水地区发展, 增加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发挥合川小安溪湿地公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建设小安溪滨水湿地带及流域绿道网络, 恢复自然滨水岸线和流域生态系统, 为渝西地区其他河流流域的生态建设提供样板 (见图2) 。

五、结语

河流健康是促进地区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的前提, 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城镇生态规划与河流健康的结合, 还可从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层面上来考虑, 二者的结合是生态需水研究的继续和深化。我国的滨水地区规划正在进入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高峰期, 河流健康状况下的城镇生态规划必将是未来城市规划界研究的趋势, 建议今后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景观方面。

参考文献

[1]邵坚.河流健康与水安全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22 (3) :111.

[2]胡春宏.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J].水科学进展, 2007, 18 (1) :145.

[3]王如松, 周启星, 胡聘.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ⅲ.

[4]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2) :23.

[5]关业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维护河流健康生命[J].水利发展研究, 2005 (8) :31.

[6]何俊仕, 林洪孝.水资源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102.

[7]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76-85.

[8]李王鸣, 刘吉平, 王纪武.城镇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浙江湖州市埭溪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w3) :77.

生态城镇 篇5

研究了不同结构生态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效果.复合床生态滤池采用初沉池出水作为进水,用中颗粒填料和粗颗粒填料作为惰性填料层,在不同水力负荷下(HLR),CODCr、NH4+-N 去除率分别达74%~85%、30%~90%,出水浊度低.出水中NH4+-N质量浓度下降,NO3--N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氮的转化受HLR影响较大.中颗粒填料较粗颗粒填料的处理效果好,惰性层在硝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进出水中碱度差与硝酸根质量浓度差、氨氮质量浓度差均呈显著相关性.介绍了生态滤池内的.物质流、食物链及生态滤池的工作原理.

作 者:韩润平刘晨湘 石杰 杨健 陆雍森 刘宏民 Han Run-ping LIU Chen-xiang SHI Jie YANG Jian Lu Yong-sen LIU Hong-min 作者单位:韩润平,刘晨湘,石杰,刘宏民,Han Run-ping,LIU Chen-xiang,SHI Jie,LIU Hong-min(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52)

杨健,陆雍森,YANG Jian,Lu Yong-sen(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92)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建设 用地 生态 适宜性评价 保护土地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19-01

1 评价研究的背景

如今伴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数的不断增加,我们地球的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在中国,环境问题是很迫切需要解决的。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认识到自己过去的做法是存在问题的,开始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在很多的国家对于生态环境都是比较重视的,所以现在中国也应该把解决土地建设生态化问题提上日程,否则环境的破坏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千年大国,也是文明国家,中国一直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如今,土地建设必须依据科学合理的原则来开发。

但是,由于现在土地建设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全面,所以经常会被人们遗忘。所以,国家在针对土地建设的问题需要提出合理的规章制度,这项规章制度包含的内容毕竟是多元化的,包含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这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对于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2 评价研究的意义

城镇在中国占了很大的比重,城镇连接着城市和农村,所以,现在城镇的土地建设是中国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我们既要合理地利用土地,又要保护地球环境。

3 国外评价研究的状态

现在国外对于土地建设的问题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对于土地政策的落实上面,土地建设必须和政策相关联。所以,在国外规章制度对于土地建设是很重要的。

4 国内评价研究的状态

4.1 定位性评价偏多

现在在中国的土地建设考量中,主要是采用相关的概率选取一部分土地进行分析,但是选择的数量不是很多,这样的测量结果其实是不够准确的,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多次试验,保证测试结果更准确。

4.2 城市土地建设评价少

在对于土地建设考察的例子当中,对于国家城市用地的分析研究少于城镇用地的研究,但是评判的标准是基本一样的,可是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是完全不相同的。如果用相同的方式来评判,用对于农村土地建设的评价来衡量城市用地的评判,自然是不准确的。所以,在对于土地建设的评判上一定要分层次,把城市土地和城镇土地分开来。

4.3 数据支持少

虽然现在很多的专家已经开始对于土地建设进行了评价研究,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对于在山地里的城市建设的研究数据相对是比较少的,很多获取的信息都不是数字的,都是图片的形式,这对于研究其实是不利的。

5 土地生态化的规则

5.1 保持生态安全

在土地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受到破坏的环境得到恢复,为自然增添绿色。

5.2 保持原始风貌

城市建设在不同的时期都是不相同的,要遵循时代的标准,但是也要保持自然环境最原始的风貌,保证绿色生态。

5.3 环境合理规划

可持续发展是让人们能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不损害环境,合理地利用每一块土地,合理规划。

6 评价体系

土地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土地的适应性质,这也决定了土地能够被开发的程度和限度,不同的土地在用途方面是不一样的,但是其实一块土地是可以适合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的。对于土地开发的人员,一定要先确定好土地开发的限度和适宜性,再去动用这块土地,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这块土地,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开采人员在建设土地的时候,也必须想到对这块土地开发的弊端是什么,并想到解决的办法。

7 结语

对于城镇土地建设,最原始的考虑是从社会的经济利益出发的,根本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做法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过去的土地建设中,只要有土地可以利用就一定会全部开采,严重地影响了生态平衡。在今天,人们慢慢地开始认识到人是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所以在我们建设土地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的破坏,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保证环境的质量。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土地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土地的适宜性就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对于土地适宜性的考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是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的。人类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必须以好的环境为前提,没有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在建设城镇土地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岑湘荣.基于GIS的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2]张燕.基于权重敏感性分析的岳阳市君山区域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D].长沙:湖南大学,2012.

灾后重建生态城镇纲要 篇7

汶川地震以后的重建与生态城镇建设这两个课题,一个令人感到责任的沉重,另一个使人充满创新的激动。总结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川西地区地震后重建工作应认真履行科学的发展观,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思路来进行“创造性”的重建。这意味着要在充分认识灾区生态地理条件、地质地貌现状和原有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前提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谋划城乡重建规划。这不仅仅意味着高效率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予该地区新的发展理念和增添新地区价值。我们所要求的目标,就是震后所建设的城镇应该成为生态城镇,把地震灾后的城镇建设得更加安全、舒适,更有活力,更具发展可持续性。

此次5·12大地震灾区死亡和失踪人数已近8.7万人(实际上已经超过了7万人),大多数死亡事件发生在城镇。以北川县为例,县城人口22300人,死亡8100人,再加上失踪4402人中的一部分,几乎近一半县城人口在这次地震中失去生命。而北川县农村人口有12.7万人,死亡2000多人,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约为1.5%。为什么在同样的灾害来临时,农村比城镇的人员死亡率低很多?这说明城镇既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人工构造物,也是灾害最集中的场所。城镇是“人工与自然复合的复杂结构”,这种复杂结构是人类最富想象力、最雄伟的创造,同时城镇也是人类自我创造最危险的家园,如地震、冰雪、SARS和洪涝灾害等都会夺取城镇人民的生命,但这阻挡不了人们从农村移向城镇。人类历史证明,城市化的浪潮不可阻挡。

去年,世界有关组织宣布,人类社会已经正式步入城市化的时代,全球有一半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但是,人类的居住方式从分散化转向集中的同时,也伴生着环境、安全、能源、社会、水资源等等方面的危机。我国由于贯彻了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的原则,所有城市每平方公里建成区的人口控制在一万人左右,学术界将其称之为紧凑型城市(Compact City)。常识表明,以紧凑型城市为主的城镇化模式,更容易放大各类灾害的效应,这就要求我国的城镇化策略更要注重城市生态和安全的建设。生态城市是继上个世纪初提出“田园城市”、“新城”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尽管“生态城市”的概念尚处于不断拓展的阶段,但相关专家学者和城市实践者们对“生态城市”作如下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谐统一的城市,是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整体互惠的共生结构。它着眼于对内使城市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和谐和舒适,对外把城市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源、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二、灾后重建生态城的模式选择——明确的目标

灾后重建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城镇。

(一)生态城的分类

1、技术创新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不仅仅是生产、消费的场所,还是现代技术创新萌发、集合和应用的主要场所。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或者绝大多数现代科学知识的涌现,基本上都产生于城市。从应对灾难来说,城市不仅仅是“接纳”或者自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灾难,更重要的城市始终是应对这些灾害的主战场。灾难发生于城市里,但人们也确实从这些灾难中接受了教训,掌握了应对的技巧,学到了防灾的知识。城市化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城市灾难中推进的,城市本身也是从各种灾难的应对过程中成长进化的。创新城市的结构和成长机理,不仅能够挽救城市本身,也许是整个地球。因为全球80%以上的污染物由城市产生,80%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来自于城市,80%的资源、能源为城市所消耗。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总枢纽。

阿联酋的阿布扎布“零排放”生态城,是Masdar计划组成部分(图1),由诺曼·福斯特设计,已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期为8年。该生态城提出了零碳、零排放的高端目标,耗资220亿美元,建成后将有5万人口居住,有1500个商铺;城内所有的建筑物基本上都覆盖太阳能薄膜电池;城里没有私人小轿车,采用无人驾驶的轨道电动车,同时使用太阳能空调;此类生态城的设计理念,是将多种高端技术在这里集合,使之成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集合性”创新基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类的生态城不具有可复制性,也不具有可推广性。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可轻易拿出200多亿美元来建造一个5万人的生态城,也没有多少居民有足够富裕的资本在这样昂贵的城市里生活。

2、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

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乌托邦的追求,整部城市史其实就是对乌托邦思想实践、扬弃和修正的历史。但是,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空前的大敌,人类不仅需要乌托邦式的梦想,更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多样化、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城市的拯救不能仅仅依托于未来的技术,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可以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用武器”。所以,在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选择了英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合作建设生态城,如中英崇明岛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等。

生态城的人居环境比一般城市更好,二氧化碳排放更低,消耗的能源更少,更适宜人居住。这类生态城,一般来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建成期只有8年到10年;以实用技术而不是高端技术作为技术主体,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循环利用、风力和生物质发电等等;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为城市产业主体,可谓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TOD即把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与土地的密集型使用密切组合起来,以获得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效益的均衡;以可复制、可持续和可改进为目标主体。也就是说,适用宜居型的生态城市是低成本的,可复制的,城市自身发展是可持续的。同时这类城市也是可以改进的,因为所采用的技术的适用性不是一定终身的。

3、逐渐演进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生态、资源等各种各样的基本元素在一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互交织的网络体系。因此,城市就成了具有自组织、自动演进的复杂有机体。正如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所演示的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到现代化城市进程那样,城市是一步一步自动演化过来的。生态城市的战略能够促使这些“古老的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使人们可以把握住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让它偏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机动化和市场化相重合的特殊时期,机动化和市场化大大扩大了个人居住点的选择权。先行国家的实践表明,此时城市低密度的蔓延几乎是难以制止的。实施生态城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我国面临机动化、市场化和城镇化重合时期,防止出现美国式的过度郊区化。

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要求我国所有城镇都要朝着生态城镇的方向去努力,首先要在条件比较好的城镇中实行生态城镇的战略。对于那些已经具有良好基础的城市,如已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者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等称号的城市,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主动地向生态城镇演进。

这类城市,应要求其产业转型与生态化改造同步进行。从发展阶段上看,这些城市应着眼于产业结构转型,力争率先步入后工业时代;城市的领导和市民群众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们始终是生态城镇建设的主体;城市生态化改造的目标和措施明确而扎实;能够及时安排生态城项目建设来有效地解决城市本身面临的污染、缺水、耗能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4、灾后重建改造型的生态城市(镇)

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非常注重把握重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危机”意味着危难本身也是机遇。所以,温家宝总理说“多难兴邦”。多难就是危难,每一个城镇领导人都要学会在克服这些危难中来把握发展机遇。生态化重建规划能够使受灾城镇改变原先的演进轨道,跳跃性地获得抗灾害能力、系统的自主适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城镇始终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任何关于居住地的美好梦想都必须经历城镇的检验和改正。有生态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出适应未来发展生态良好的城镇,而不会等待上帝或上级的恩赐。所以,因循守旧的思路就会丧失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四川的实际情况来看,灾后重建生态城,城镇规模以中小型为主,2~10万人,而且这些城镇从诞生的时刻起,都与自然环境有较好的融合。从震后的汶川航拍图中可以看到(图3),这些城镇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多组团、分割式的空间格局,与自然山水联系较为密切。

灾后重建要与原来的“三线”工业企业搬迁相结合,城镇产业结构转型与城镇灾后重建同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灾之后这些城镇的环境生态足迹是减少的。虽然有一些人口死亡、一些企业迁移了,但并不是说城镇要搬迁。国内外地震以后城镇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在原址重建的,一般都可以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当地文化习俗,可以延续原有的文脉,人民群众对当地的地理特征比较熟悉,重建工作就较为成功。所以,只有极个别的城镇,由于面临现代工程技术无法克服的地质灾难,需做局部的迁移以外,一般来说,不应该做长距离、大规模的异地重建。

灾后重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旦把这些基础设施确定为生态型的基础设施、抗震型的生命线工程,那这个城镇的抗灾保障能力就可以有飞跃性的提高;国家财政与对口支援城市的投资力度也非常大,每一个城镇几乎都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投资的历史总和的外部投资,能够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城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式重建,从而有条件实现城镇服务功能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灾后重建可以快速地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和抗震的技术。

(二)明确的目标体系

1. 总体目标

安全、舒适、活力、生态友好之城应成为本次灾后重建的基本目标。重建后的城镇,抵抗环境灾害的自适应能力明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的可靠性显著改进;捕获外部发展机遇的能动性有所改进;居住者与观光者的舒适度感受进一步改善。

2. 分项目标

灾毁建筑重建后要达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标准,污水的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的水质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在20%以上;绿色交通使用率达到25%以上,而且要求持续不断地提高;绿化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30%到40%;所有建筑都应该达到高标准抗震的要求;中小学校舍和城镇生命线设防标准比一般建筑还要高一些;城镇风貌特征更具地方性,更具特色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等等。

三、灾后城市(镇)重建的实用技术一一明确的项目

哪些项目适应于在这些灾后重建的城镇里扎根落户?

1、扩建与节能生态和应急避难场所相结合的绿地系统。通过绿化、扩幅、联网等方面的治理,将道路、河川、公园等建设成为可达性良好的城镇防灾生态图。再加上小型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露天停车场、河滨等开阔的空间构成防灾避灾据点。重建后的城镇使人们从住宅楼出来就可以快捷地到达避难场所。此外,城镇绿化与建筑节能、停车场和道路遮阳相结合,就能达到美化和节能双赢的效果。

2、可步行的城镇。城镇道路系统中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相隔离或脱离,并单独成线联网,再配合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城镇绿色交通更畅通便捷,促使居民减少小汽车出行的愿望,交通能耗也可以下降很多。

3、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雨水吸收系统(图2)和建设与公园绿地系统相结合的雨水储蓄池,大面积应用可渗透地面,至少要达到30~40%的比例。也就是说生态城镇是将人工系统“轻轻地”安放在自然环境之中,对原来自然的地表雨水泾流量和生态系统干扰比较小。低冲击开发模式也使得经建筑、小区、环境接纳的雨水成为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

4、雨污分离管道系统和污水再生利用(图3)。灾区许多县城和集镇原先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这次重建要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达到90%以上,就要在设计阶段推广雨污分流的管网系统。集装箱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图4),占地少、效率高,经处理后排出水还可以循环利用。如果城镇规模扩大,可以用数个集装箱式污水处理系统并联运行。农村住宅和城镇边缘的散户可充分利用沼气池进行生活污水净化变成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村庄可采用微动力或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5、有地方风格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应成为建筑的主体。大量采用本地建材、可循环利用材料,并结合本地特殊小气候和传统民居进行精心设计的抗震节能楼宇。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等于节能节材环保。正如日本近期提出让住宅使用寿命延长至200年计划。这些都可以在灾区推广应用。

6、太阳能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太阳能路灯及半导体照明相结合的系统(LED),公共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的电池系统等等都可在灾区推广应用。

7、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工程。对地震灾区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回用,对废砖石、混凝土废渣等粉碎加固后压制成轻型砖,或作为路面铺垫的骨料。

8、与地质灾害危险区相结合的生态公园计划。如果城镇规划区内存在泥石流易发的地段、地质断层的活动带,都应该把它们建设成为城镇的公园。

9、地震遗址的保护项目,除了北川以外,地震遗址的保护要典型化,具有教育意义,力求小型化、节地化。图5是震后在北川拍的照片。照片说明,在北川不仅由于地震垂直波和摇晃波导致建筑损害,还有地面液化造成的建筑倾斜,也有泥石流对建筑整体的覆盖,同时山上的滚石对建筑的摧残,各种各样的地震灾害后果在北川这个小城里都具有。把震后北川县城作为地震遗址保护下来,为后人研究城镇怎样规划建设才能更安全留下了一个实物教材。

10、新建小区的“绿色能源综合工程”。即在一个中等规模新居住小区范围之内把太阳能、风能、沼气发电包括电梯下行所产生的能源等,通过综合控制系统全部汇集利用起来,白天可以向公共电网输电,晚上从电网补充电力供应,从而使小区的整体能耗大大下降。而且系统设计要让居民能够随时看到用了这些绿色能源技术以后本小区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的数量,以鼓励居民进一步努力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多作贡献。

11、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源头处理。所有的可再生垃圾都可以得到回用,那些有机的垃圾都可经小型家用垃圾处理器直接变成肥料而得到循环利用。

四、灾后重建的基本策略一一明确实施的步骤

前节所述的这些项目和实用技术,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城镇可以用,其他“古老的城市”都可以加以运用这些项目或技术进行改造。这些项目投资比较少,而且是可持续的。从灾后重建的策略上来讲:

1.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灾后重建要处理好哪些事先做,什么事后做;哪些项目改善可在城镇重建规划中明确,什么工程技术可以随机增添;哪些生态工程必须在城镇基础设施重建时就要合并进行落实,什么项目可以推迟进行建设等等。就目前灾区的情况而言,应先落实市民过冬安置房,后展开重建工作;先对原有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反思修订,后安排项目建设;先恢复生命线工程,后一般性建筑和项目;先修复加固轻损建筑,后重建震毁建筑;先恢复农村,后进行城镇重建;先展开轻毁城镇修复,后进行重毁城镇重建;先进行城镇功能的恢复性重建,后进行生态化改造提高。这样的次序安排,可使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逐步缩小重建的重点范围,减少对灾区资金、人力、建材等方面的需求压力。

2.专家参谋与市民参与相结合

作为城市规划学的专家和生态学的专家,他们拥有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有生态城镇关键项目实施的技能,有应对灾后重建和加固建筑、修复基础设施的专业知识。

从民众优势来讲,他们了解当地的需求,对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建筑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拥有财产和社会关系的主人,更关心自己的房产在重建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动员亲戚朋友的集合力量来推进私人房屋和社区的重建。尤其是生态社区建设更需要全体居民的创新和互助精神,从下而上持续性地进行社区魅力创造和生态化改造,这是生态城镇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些是政府所取代不了的。

3.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群众主人相结合

从政府来讲,政府要管市场做不了的,做起来不合算的事情,如重建的规划、基础设施的修复、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包括建筑质量的监督等。

从企业来讲,受业主委托进行建筑的设计、加固、建设。5·12灾后,有人在网上说,重建让企业家离开。但是现代企业制度所造就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集约、技术经验等原因,在重建过程中企业为主体,有利于提高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与居住的舒适度;有利于重建成本和风险控制;有利于建筑质量责任追究;有利于提高主人的自主选择性。

从民众来讲,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原有建材的利用和金融部门的贷款,自主决定设计、建设、施工者,充分发挥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城镇生命线恢复和生态城镇建设相结合

重建城镇的基础设施都应该成为具有抗震抗灾能力的生命线。灾后重建的城镇,如果说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同样的灾害再次降临,这些生命线工程在大灾害中不会中断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城镇重建规划修订要一步到位落实生态工程项目;生态城镇基础项目应该有机地切入城镇空间和可持续的优化;要结合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实施生态工程项目。

生态城镇经济结构应是与自然资源复合共生的,是多种相关产业的高效互补集成的系统,其中首先的课题是城镇原有产业的生态化升级改造。川西灾区可耕地和建设用地稀缺,环境容量较小,必须在重建过程中选择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占地、耗能和排污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与此同时,在城乡规划方面,更要强调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土地集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农业恢复方面,更要强调扶植农民充分开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培育和“农家乐”附加农村体验性旅游业的复苏。总之,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当地朝阳主导产业,且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持有机联系、循环利用和复合平衡,并具有自我创新优化能力。

5.城镇硬件重建与精神家园重构相结合

城镇硬件的重建,也就是城镇生命线的恢复、公用设施重建、生态项目优化,要与当地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同步。人们只有积极投身于重建的过程中,其精神才能升华,才能萌发出积极、顽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规划师们要注重城镇特色的重构,指导人民群众创建可持续发展、永远增值的资源。丽江大地震,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针,才使得这座城市焕发出强大的崭新的生命力。

总结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与教训,一项非常重要但又常被人们忽视的成功因素是:重建城镇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包括当地居民间达成的共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关系网络的集合、社会道德文化风俗及组织成本)应与重建城镇目标及进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顺利发挥、交易成本下降、社会秩序和重建积极性的协调程度得以持续改良。研究表明:与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一样,无形的社会资本也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属于社会生态。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通过对灾后合法私人产权的保全确认,原有法律制度功能的恢复,社会诚信的修复与加强,各种参与重建的组织与市场主体的普遍诚信和责任感的培育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等等,来促进重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可解读为什么那些被强制异地重建的城镇长期不繁荣,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破坏了当地居民与自然的认知以及社会资本的衰退。

总之,灾后重建,我们不仅需要怜悯、关切,需要激情,更重要的是需要冷静、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具创新性的理念,更广泛地调动各种各样的积极因素来帮助重建;要更加尊重生态自然环境,尊重普通民众的根本利益,尊重本地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资本;要更加明确重建的目标、项目、步骤,不仅要为灾后的幸存者建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态城,同时也要着眼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生活更美好;重建后的城镇不仅仅具有生态城市的典范影响,而且具有可复制、可改进、可推广的深远意义。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城镇,体育生态,体育人口,体育组织,体育环境

该文中所知的小城镇是指县城城关镇和县辖建制镇,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点。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小城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来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转型不仅是将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更是社会发展的转型,由农村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转型。为此可以推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小城镇模型生态。为实现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就要实现统筹城乡体育发展,在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中,小城镇体育发展和农民工体育发展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对于小城镇体育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小城镇体育发展多存在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也仅局限于对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的调查,并没有对小城镇的体育体统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有效性、科学性的解决方案。丛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小城镇的建设和体育发展,对小城镇体育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把握,对小城镇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

1 概念与方法

使物质、能量及时间在空间、数量和时间的运用中达到最佳状态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育生态是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正确从处理好体育与环境,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稳定协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作用。遵循公平、持续、协调、可循环再生按照这一原则和原理来实现体育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系统的发展理念和小城镇的发展理念是相同的都是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体育系统的发展与生态小城镇的经济、文化、制度等都是经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体育生态学将作为中国实现小城镇体育和谐发展、解决在体育发展中疑难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体育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次性,随着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其层次的划分也完全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体育生态的层次划分也不同,观察体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同,正对此问题制定的解决方案不同。国内学者陈光华对体育生态系统等子系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认为有体育人口、体育手段、体育组织和体育环境这四大因素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整个网络结构,体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体育组织,其中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规律。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运行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这一层次进行了划分剖析,并提出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战略。

2 小城镇的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系统进行体育项目训练及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数在总人口数量中的比例。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游戏及体育竞赛作为实现体育目的的基本手段。由体育人口及体育手段构成体育生态系统的基础。在体育系统中构成巨大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重要主体就是体育人口。不同的经济因素、职业因素、性别、年龄等都影响着体育人口的形成,而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制约着体育人口的发展,因此,体育人口发展相当依赖体育与社会系统能否协调发展。

体育人口作为体育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维持着系统中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直接影响到体育系统的发展,服务好体育人口是体育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体育生态系统重点要关注体育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分布情况。目前体育人口数量少,我国很多城镇中的体育人口数量还远远无法达到体育群体的标准,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也是处于零散、无组织的状态。年龄、性别、地域及职业在我国城镇体育人口分布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体育人口质量也参差不齐分布地域存在失衡,造成不同城镇的体育人口的差异也较大。笔者自己的观点是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要注重因地制宜,弘扬和谐发展。体育生态系统因受到体育人口数量不足的牵绊,无法迅速开展,所以,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体育人口数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3 小城镇的体育组织

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体育组织相对于体育人口属于上层建筑。选择符合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发展需要的体育地址。各种管理体育运动机构及制度准则组成了我国的体育组织。作为规范、协调体育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运行秩序的中枢机构,小城镇的体育组织的职能就是接受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并给与相应的反馈。

无法给体育人口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是小城镇体育的重要不足之处,同样我国一些学者和策划人员提供了一些充足的设计、调查和思考空间。我国部分学者虽然对小城镇体育发展都提出了一些符合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组织框架。但是对于学者提出的框架可行性不大。丛国外成功的管理案例来看,较为常用的管理方式有社会管理、政府管理和政府和社会结合的管理模式。这些特征充分的体现了体育管理的柔性。在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中,体育组织的柔性祈祷费用重要的作用,体育组织只有具有柔性才能够附近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的发展,是体育系统区域平稳健康发展。体育组织同时也具有刚性特征,体育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驱动会导致体育系统失衡,在体育生态系统失衡时体育系统就发挥刚性矫正,以维持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面对当前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复杂现状,体育组织要发挥刚柔并济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对未成型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敢于放手、敢于观望,任其自组织、自适应;另一方面对即将失衡或已失衡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坚决出手、果断施力,引导小城镇体育与环境协调发展。

4 小城镇的体育环境

体育生态环境,体育的概念是最广泛的。体育环境指的是与体育相关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笔者认为,除了体育人口,手段,组织外,所有的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被纳入体育环境范围。小城镇体育,农村体育,城市间的运动关系,学者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小城镇体育是促进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向农村渗透点接触,是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是农村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城镇体育在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地区。小城镇体育是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支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小城镇体育多元化发展,城市体育的发展作为一个参考,以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可见,农村体育、城市体育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小城镇环境运动的发展,催化因素是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可能是渐进的和自驱动。

5 结语

生态城镇 篇9

小城镇是指那些在农村经济基础上, 依据区位、交通、资源、经济、建制等条件发展起来, 是一定区域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集中地。它是介于城乡之间的一个以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化为主体组成的特定社区, 具体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和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发展机遇

江西省的历届政府及领导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不懈努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 江西省就启动了“山江湖工程”,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治江、治山、治湖、治穷等一系列整治环境的活动;而进入新世纪以来, 又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并进一步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好的观念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 已成为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 同时也为我省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也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战略, 再次明确了小城镇地位

大城市因其基础建设完善、经济基础较强、工业化水平高、聚集能力强、经济辐射能力强等优势, 从而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一直都是注重大城市的建设而忽视了小城镇的建设。但随着近年来由于各种城市病的出现, 如在城市发展过程带来的人口集聚膨胀,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问题, 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问题。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 是大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物质和生活资料的输入地和经济产品的输出地,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系统中和促进我国经济较好、较快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

(二)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注重城乡平等, 提供小城镇生态化发展方向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坚持城乡统筹,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实现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着眼农民, 涵盖农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这为我国小城镇实现生态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

(三) 重视产业集约化发展, 引导小城镇产业布局

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发展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应强调产业集约化发展,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此外,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加强各个不同区域、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与联络沟通, 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应重视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对农业的合理规划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以做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解放生产力, 这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型城镇化不仅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而且也为加强生态小城镇建设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及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截止2011年底我省道路长度为6086公里, 排水管道长度8580公里, 我省2011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占我国财政支出的28.9%, 其中教育为18.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得知, 我省在生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主要资金和精力投入在厂房、市场、楼房等建设上, 而在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则相对较少。正是这种资金投入的不平衡导致了江西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环境质量发生大幅度下降。

(二) 盲目扩张

2012年末, 江西省城镇人口达到2139.82万人, 比上年新增88.6万人,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51%, 相对上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全省92个市县建成区面积达1996平方公里左右, 比上年增加120平方公里, 相对上一年提高了6.4个百分比。从这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人口增长率。若在小城镇建设中一味求大求全, 盲目向外扩张, 这就会导致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从而引起土地的浪费, 农村人口问题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激烈。

(三) 环境污染严重

我省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原材料的开采、简单的加工制造为主, 而这些将企业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的企业甚至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这也成为影响我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 我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型污染企业将厂房及工业制造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 这将会对接下来的小城镇建设带来更加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四) 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虽然我省在小城镇的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规章制度的完善、专业人员和部门的建设等。但是在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中还是欠缺力度的。由于我省的历来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 所以对于已制定的规章很难严格的落实到位。对于这种观念和大环境的改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扭转的。在具有污染性的企业设立之初, 需要对其环保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能将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合理处理并限定在相关环境标准之内, 并后续不间断地对其进行监测以保证企业不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污染。对于普通公民也需要对其环境意识进行教育, 让所有人一起加入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大队伍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省小城镇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三、稳步推进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2012年江西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51%, 此刻正处于我省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阶段。江西省应抓住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发展的良好机遇, 加快推进生态小城镇发展。

(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小城镇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应以“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布局。应该在深入研究我省各城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并结合城镇的用水、用地条件、污染净化能力, 最终根据当地人口的发展现及状和潜力来确定各城镇的环境容量, 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省各小城镇合理的人口规模、乡镇企业数量和布局。

(二) 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2011年末我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6.9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5.27%,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循环生态经济能够很好的促进生态型小城镇的建成。推动循环生态经济就意味着小城镇建设中的投入最小化、排出最小化、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要在当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以实现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我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各种问题, 我们必须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据测算,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乘数约为1.9, 即每1单位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创造1.9单位的国民收入。因此,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确保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省各个城镇应当根据其自身发展规模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地制宜地加强在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提高城镇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 发展生态产业, 开发清洁能源

加强并逐步建立生态产业园区, 将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并纳入至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改造和提升我省各城镇传统产业的层次, 把我省小城镇的传统农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农业;把传统加工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制造业;把传统服务业努力提升为现代服务业;各个小城镇, 应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突出特色的选择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从而从根本上减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 促进经济良性快速增长。

我省应在生态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加强对各地自身的清洁能源进行开发, 例如沼气等能源的开发利用, 普及天然气的利用, 从而逐步减少对易产生烟雾的稻草、秸秆的的依赖, 以解决因空气污染等问题对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五)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

由于大多数城镇居民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变而来, 仍然保留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 缺乏社会生态环境意识。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在法律法规等方面, 人大立法机关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地方立法, 颁布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法规, 用以规范城镇居民的日常行为, 并配合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执法部门严格的执行力度, 提高广大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从而顺利在江西省范围内建成各个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态小城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课题组, 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11

[2]李秀香、黄梓桢,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马洁, 小城镇规划建设要突出特色兼具时代性[J].现代商业, 2012

[4]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 2010

[5]张晓缝, 中南欠发达地区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研究一以湖南省淑浦县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城镇河道景观生态的设计方法 篇10

城镇河道建设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而具有更高的要求, 在河道整治方面, 传统方法只是对其实用性过于重视, 多采取传统工程方法进行景观设计。而功能性设计难以跟得上当代城镇快速发展的需求, 并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所以在综合治理河道相的过程中, 城镇河道景观生态设计已逐渐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生态学的河道景观设计可使河道景观尽可能结合生态环境, 不只实现对河道生态问题的有效治理, 还能使城镇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2 城镇河道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河道不具有良好的水质。随着快速发展的城镇建设, 增大了人口密度, 河道受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加大。大量被开发利用的河流两岸土地, 损害了河流功能, 不经处理的大量生活污水及工业用水向河中直排, 污染河水水体, 恶化水质, 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环境。并将生活垃圾分散在村镇及河岸, 导致污染空气、水体及土壤, 特别是在雨季, 污染物随河道漂流扩大污染面积, 对河岸生态平衡及景观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是受到破坏的河道景观减小了亲水空间。取直河道裁弯后将改变河道的水文特性, 水流径流加快速度, 使水流冲刷河底及护岸的后果加剧, 泥沙因水流夹带而大量沉积淤塞在河道下游, 也使地下水补充减少, 河岸降低渗透性, 导致河岸减退调节水量功能, 这种设计方法将原有河道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破坏。并因河岸垂直陡峭、具有较大落差及较快的水流, 也产生新的安全问题, 导致人们在河边行走而产生畏惧感, 对人亲近水体产生一定的阻碍, 将水岸的综合功能忽视。

三是河道丧失了自然生态功能。很多河道都采用渠道化护岸, 将动态自然景观系统彻底改变, 将动植物生存的河道环境扼杀, 清除岸边芦苇、水草, 切断两栖类动物生境廊道, 水生昆虫难以正常羽化, 降低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了河道两岸植物的多样性, 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 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 与环境协调性不足。

四是过度开发了滨河地带。滨河地带的生态环境良好, 吸引开发建设的房地产数量比较庞大, 逐渐盖起楼房的河道两岸, 建筑物过高过密。不仅对延伸纵深的水陆风向城镇产生一定的阻碍, 还使滨河区域失去自然生态环境魅力。很多用地将应属河道的空间大量占据, 不断减少河流过水断面, 增加了城镇防洪的压力。而且因规划不够合理, 背水建筑物建于河道中对行洪安全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3 河道景观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指协调生态过程使其破坏环境程度最小的设计形式。对物种多样性尊重, 使资源被减少剥夺, 动植物生存环境质量得以维持, 对于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改善作用。河道生态设计不只是对河流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而是在防洪抗旱时, 明显降低河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 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存。其目标主要是将河流真正复苏, 河道湿地恢复净化功能, 对滨河地带进行保护以形成多样化生态系统, 从而为生物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提高河道景观的优美性。

4 河道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4.1 近自然河道设计。城镇河道景观设计应基于对河道生态特征的深入了解, 对其自然生态过程尊重。将自然元素应用于设计中, 为自然界生物创造更有利生存发展的条件。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法治理河流, 实现与自然接近、降低成本及使景观保持优美的一种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应遵循自然发展生态系统发展规律, 有机结合社会与生态效益, 有力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进而提高河道景观的优美。

一是按照统筹兼顾, 整体协调原则对水域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组合功能, 结构具有多样性, 使河道亲水性得到改进, 娱乐性得到提高。二是保护景观生态原则。基于生态学对自然河道进行模拟, 使河道恢复自净能力, 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采用天然材料, 加强植物造景, 对于自然循环具有促进作用, 进而使景观发展实现可持续性。三是亲水及开放性原则。对构建的河道亲水建筑的提高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河流交汇的开阔视野等有利条件, 对浅滩湿地进行精心规划, 架设平台、曲桥等建筑物, 提高沿河空间景观的个性化。

4.2 河滩地生态设计。产生大洪水时被淹没和调蓄的区域形成河滩地, 也是一项重要的河道景观生态设计内容。结合城镇特点, 不仅实现对环境的美化, 还能提高生物多样性, 为野生动植物创造有利的生活空间。在建设河滩地植被及恢复生态中, 可将湿生灌木适当进行栽种, 栽种密度在无土壤河滩地及近河道纵向中心区应相应加密, 可提高积累土壤及稳定植被的作用。居民户外活动也可将河滩地作为一个场所, 在与居民区临近区域, 采取分层断面设计为大众提供慢跑、散步及日光浴等场所用于居民活动。河滩地景观独特, 吸引力强, 不可缺少植物景观。滨河植物造景, 应对植物生态习性尊重, 使滨江带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

4.3 沿河建筑物生态设计。河道空间开阔, 河道结合河岸两侧建筑能够形成城镇景观环境。在河道生态设计过程中应对沿河建筑物进行景观生态设计, 因各城镇具有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 河道两侧建筑物的构成景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设计河道沿河建筑物时应协调同地区周围建筑物风格, 使其融为一体。发展速度不快的城镇其河流由于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程度, 土地利用通常还主要是非建设用地, 在采用复式断面进行治理。而发展较快的城镇其河道两岸具有较多的建筑物, 狭窄的河床不具有较大的拓宽空间, 难以达到自然河道的弯曲及水系分流效果。可采取河床局部高程变化、生态处理护岸及淹没水面程度等方法形成与自然河道相似的效果, 有机结合建筑与河道景观。

5 结论

综上所述, 城镇河道治理的发展应以景观化、生态化为目标, 加强保护水体, 河道湿地恢复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使其生态涵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进而提高景观效果。不仅能够恢复河道原貌, 还能提供丰富的旅游休闲资源。城镇河道及其周围景观资源十分丰富, 发展潜力巨大。只有基于自然发展规律, 合理改造利用河道景观, 才能使河道景观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为不断改进城镇风貌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基于对城镇河道建设中常见的破坏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城镇河道过程中, 应采用结合景观与生态设计的方法, 对于提高河道景观生态的美观性, 以及改进城镇风貌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河道建设,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国平, 王秀茹, 王敏.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1.

[2]朱国平, 徐伟, 齐实等.山东省招远市城东河河道近自然治理设计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 2013, 10.

[3]王绍斌, 林晨.从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看城市河道的生态设计[J].北京水利, 2014, 8.

[4]金舒丽, 袁兴中.城市河流近自然治理概念构架与治理设计[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13.

生态城镇 篇11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意识;生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66

城镇作为经济文化和政治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较为完善的软件以及硬件设施,使人们的生活惬意舒适。城镇建设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 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城镇规划与设计在城镇建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镇建设较发达国家来讲起步晚。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也是得到了发展,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的城镇建设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镇建设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我国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对于生态理念的认识比较淡薄,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外在比较重视。

人工痕迹比较重。建设过程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城镇绿化存在着非常突出的人工痕迹,虽然是属于人造自然景观的范畴,但是在绿化的过程中还是要尽量的按照原生的自然景观来进行改造,这样能够使得景区更加优美,还会使得景观更加的自然。人工痕迹过重就会失去原有的生机,使绿化变得呆板,这样就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

2 城镇建设的生态理念

生态建设主要是由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管理三方面组成,在其中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对于城镇建设的生态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互相关系的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将城镇建设的设计与生态学之间结合起来,在设计中注入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因素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协调起来,以便保证城镇的生态环境可以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镇。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城镇里面的高楼大厦不断地增多,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社会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是存在着一些困扰。应本着遵循科学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过去的盲目追求外观的错误理念摒弃,通过融入一些自然的元素,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更加舒适,也更加有利于打造绿色无污染、低碳环保的城市。

3 城镇建设的生态意识与功能

保护城镇物种多样性。植被能够达到几乎是不依赖或者是最小程度的依赖于人类的帮助,能够逐渐的适应环境,逐渐的进行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能够有足够的抵抗天敌的能力。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界的特性,物种的多样性能够有效的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划人员应该适时的引进一些本土化的植物,进而达到增加园林物种多样化的目的。

提升城镇竞争力。城镇的竞争力不仅仅是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还包括城镇的生态环境,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就是这个城市的软文化。城镇绿化是实现城市生态安全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建筑将城市的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融合,实现了城镇的良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出,城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就是城市设计,所以应该引起城市规划部门的高度重视,完善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防灾功效。城镇的绿地系统是城镇中惟一的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和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城镇绿地作为城镇的开敞空间,能够在比较大的灾害(火灾、地震)发生时,城镇人们紧急避难、疏散转移、临时安置和投放物资的重要场所,也是城镇的防灾避难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随着近年来城镇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镇防灾避难的空间越发的有限,所以应提高对于城镇建设的重视程度。

防噪功能。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噪声污染很严重。噪声污染也是属于城镇污染的一种,噪声能够让人变得焦躁不安,情绪激动,心情烦躁甚至于在受到他人的刺激之后还会产生暴力行为。但是城镇的草坪以及行道树具有防噪减噪的功能,在城镇的建设中充当起隔音板,为市民们减少噪音污染,为市民营造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优化生活环境。能够增加城镇的绿化面积,为市民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美化了城镇的环境,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另外,通过对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对与沙尘暴有减弱的作用。

4结语

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城镇建设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态规律。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由于我国的城镇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并且结合我国城镇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源,积极规划城镇内部结构建设,打造美好舒适的生活家园。

福建生态城镇化建设机制探析 篇12

一、加强组织协调机制

目前福建已有5个县 (市) 建成国家生态县 (市) , 15个县 (市、区) 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建成1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74个省级生态乡镇、465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尽管福建生态城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但还存在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生态城镇的建设工作涉及多个管理机构, 应由各部门协同参与。因此, 推进生态城镇建设首先要加强组织协调机制。

为加强对福建生态城镇化中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 研究制定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的总体意见和实施方案, 建议成立生态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监督、协调工作, 统筹协调城镇生态建设的规划、管理和实施, 超前进行城镇化战略生态布局。同时加大对小城镇生态建设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力度, 充分保护物种多样性、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自然地形风貌、历史社区特色、文化遗产等, 及时解决生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目前, 福建在节能、生态环境、新能源发展等方面都实施了相关专项规划, 但还没有统一的生态城镇建设中长期规划, 缺乏对生态城镇发展的统筹安排与指导。为此, 应在现有的战略性、政策性文件、规划等基础上, 多部门、多领域合作, 共同制定生态城镇建设中长期规划, 从总体上明确福建生态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领域和支持政策, 推动形成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等协调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各级政府也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 要把生态城镇化建设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加强生态城镇化建设领导, 加大创建指导力度, 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监督、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城镇创建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生态城镇创建各项工作。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 进一步强调城镇规划的硬约束, 严格执行城镇规划法和有关法规和政策, 搞好新一轮城镇规划并严格监督规划的实施。

二、实施政策激励机制

生态城镇化建设需要有效政策的引导, 福建目前已出台不少生态城镇创建方面的政策, 但往往指向单一领域, 并未形成完整体系, 而且有的政策之间尚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因此, 需要在此基础上, 借鉴省外生态城镇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 完善生态城镇建设的政策机制。通过政策鼓励和支持生态城镇建设的主体和行为, 限制和惩罚违背生态城镇建设的主体和行为。

各级政府要建立生态创建专项奖励资金, 专门用于本辖区生态系列创建奖励经费, 建立健全创建奖励机制, 对在生态创建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按期完成生态县 (市、区) 建设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的或获得国家、省级生态乡镇或生态村命名的, 按中央制定的“以奖代补”政策及省环保厅制定的奖励补助办法执行。对提前完成生态县 (市、区) 创建的, 市财政给予一定资金的奖励补助。支持鼓励类产业加快发展, 控制限制类产业生产能力,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污染物减排能力建设给予财政补助;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各县 (市、区) 、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建设方式, 建立投融资、建设用地、人口集聚、社会保障、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 以突破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瓶颈。积极探索强镇扩权的路径, 对重点建设的小城镇, 应在财政、规划、管理等方面赋予适当的管理权限, 以增强试点小城镇福建的活力和后劲。另外, 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完善推进城镇化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卫生、就业、劳动保险等有关配套政策或实施细则。

三、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

近年来, 福建采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社会捐资, 多元化的建设资金投入, 使城市建设驶上了快车道。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构建科学的城镇投资机制, 从注重政府投资的短期刺激机制, 向注重民间投资的长期驱动机制转化。建立以财政为基础、政府融资平台为主渠道、土地增值收益为补充, 引导民间投资、产业资本投入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要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 允许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主要靠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 推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 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市场规则, 加快小城镇公用事业和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培育公用事业融资市场, 加大证券、资本市场融资力度, 最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消除投资领域中对民间资本的进入壁垒,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铁路、航空、电信、电力等行业;制定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加大城乡保障住房建设, 激活房地产投资。

福建是全国著名侨乡, 海外侨胞和港澳台侨胞逾1000多万人, 民营经济发达。可充分调动并引导侨胞、企业家资助公益事业和社会市政设施建设。企业或个人捐建的公益文化设施, 可以这些企业的字号或个人名字命名, 以此调动民间捐资建设设施的积极性。

四、强化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文明需要去建设、去探索的事业, 需要引导人们在行为上慢慢形成习惯。集体和个体的意志、利益之间可能是相冲突的, 所以必须适当地约束个体。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客体产生重要影响, 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 普及生态科学知识, 切实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环境公德以及环境法律观念。同时, 还应加大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 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 通过社会舆论及公众的举报, 可以对污染者、生态破坏者以及执法者施加压力。坚持通过法制教育和环境保护的宣传, 努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为创建生态城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拓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 开展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等公众参与活动, 组织环保志愿者, 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监护行动、环保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以及“保护母亲河”等行动, 促进生态环境知识普及和推广。通过宣传引导社会破除铺张浪费、比阔气、讲排场等陋习, 提倡适度消费、节约光荣, 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消费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社会文明风尚。通过设置公众参与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化、政务公开化, 保障公众的环境监督权、知情权、索赔权和议政权。通过访谈、通信、问卷、热线电话和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让公众参与政府环境政策和环境规划的编制, 参与地方环境立法工作, 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深入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活动, 政府要为检举者提供必要的利益保护以及相关的物质奖励, 并为他们提供有力的监督条件。完善环境质量日报和环境质量公示公告制度, 真正把建设生态城镇的决策, 转化为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落实目标责任机制

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生态城镇建设目标责任监督考核机制。要确立政府绩效考核的绿色导向, 明确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政府责任, 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促进生态城镇化成为地方政府的自觉行为。各地要建立健全生态城镇创建体制机制, 制定生态创建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将生态县 (市、区) 、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任务列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上一篇:取料工艺下一篇:锅炉运行及事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