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城镇(精选12篇)
生态化城镇 篇1
生态城镇化是指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 以生态经济体系为核心, 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使城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最佳结果。当前, 中国进入到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如何在城镇化推进中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 生态城镇化发展可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笔者就恩施州生态城镇化情况进行探讨, 期待对生态城镇化发展有一个借鉴作用。
一、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良好基础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与宜昌、神农架毗邻, 和湖南、重庆接壤。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91万, 其中土家族、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占54%。恩施州资源富集, 享有“世界硒都”、“烟草王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等美誉。恩施州山水秀美, 风光无限。恩施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1983年建州以来, 历届州委、州政府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先后实施了“以林为主、综合开发”、“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等发展战略。恩施州大部分县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限制开发区, 这凸显了恩施州的生态地位和生态潜力。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0%, 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考核指数80.2,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 被评为中国七个“最适合洗肺城市”之一, 2013年荣登新华网“最美中国榜”, 荣获“最佳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称号。恩施市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 生态给恩施州城镇化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
二、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制约因素
(一) 城镇化水平低
一是城镇化率水平低。从2011年的对比数据显示, 恩施州城镇化率32.53%,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4个百分点, 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19.3个百分点。二是城镇规模小导致集聚能力不强。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一个放大器, 由于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合作, 能够把原来的生产力加以放大。从恩施州实际看, 除开县城以外, 乡镇规模偏小, 从小城镇吸纳人口和集聚乡镇工业的情况来看, 很多小城镇不具备吸纳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大批乡镇企业的能力。三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 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
(二) 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地方财政投资乏力。2012年全州地方财政总收入90.98亿元, 而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79.69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二是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筹集不足。2012年, 全州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入12.49亿元, 其中财政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收入仅为2879万元, 占比为2.3%。三是乡镇建设资金匮乏。全州2012年34个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仅为2.6亿元, 而镇本级投入不足3000万元。43个乡的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仅1.06亿元, 本级投入3122万元。
(三) 城镇产业支撑不足
恩施州作为传统农业地区, 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2012年, 恩施州三次产业构成为25.9∶34.1∶40, 二三产业的比重为74.1, 低于全省86.9%的12.8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三、如何加快生态城镇化的发展
(一) 做好规划文章, 引领城镇建设
一是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和基础性作用, 做好省、州、县市、乡镇各类规划的衔接, 加大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编制实施《恩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进度。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实现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逐步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和修规为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推动实施各层次规划委员会为主体的规划决策系统, 形成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工作体系, 推行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执法管理体制。三是彰显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围绕民族特色, 突出民族建筑风格, 彰显民族文化内涵, 切实做到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协调统一。四是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 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 做好资金文章, 完善投资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 逐年增加对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保障的投入。二是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交易等政策, 获取土地级差收益, 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聚集资金。三是推动市场化运作, 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四是积极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投入的专项资金, 把涉农资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环境保护资金集中使用,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 运用金融手段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三) 做好政策文章, 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
一是利用自治州的特殊优势, 出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 探索创新户籍、土地、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失地农民保障等政策, 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二是出台政策支持县市整合项目资金, 捆绑住建、农业、交通等项目资金用于城镇及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出台优惠政策, 对城镇建设中涉及州、县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 支持城镇开发建设。鼓励乡镇采取招商引资、BT投资等方式, 将城市房地产开商、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引入乡镇。四是制定城镇化发展评估考核办法, 将城镇的经济、资源、人文、环境等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的考核内容, 共同推动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 做好产业文章, 支撑城镇发展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要求, 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 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 园区向城镇集中, 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布局,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 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东部生产要素和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 立足恩施州资源禀赋条件, 主动承接转移, 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色资源优势, 构建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 资源型新型工业为支撑、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引擎的特色产业体系, 推进州域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类同特点加强恩施与周边地区的融合, 加强州内2市6县产业的有机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互促互赢的一体发展格局。四是加快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专业乡镇、专业村, 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
(五) 做好基础文章, 美化城镇宜居环境
一是融入山水元素。美丽恩施的首要标志就是绿水青山。用生态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 按照做强“一主两副”、做好县域城区、做特中心乡镇、做美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思路, 进一步优化布局, 将山水等自然元素渗透到城乡统筹发展布局和形态之中。二是要融入人文元素。坚持现代村居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慎砍树、少拆房, 保护好古镇古村古迹, 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建设一批风情小镇和特色村落, 让每个生活和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领略到“恩施特色”、“恩施味道”。坚持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结合, 加大城市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的保护,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推进生态人文城市建设。三是要融入舒适元素。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加强城镇供水、供气、电力、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商业网点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便利的生活、优质的服务、快捷的交通、畅达的信息, 共享配套完善的设施、和谐平安的环境。
生态化城镇 篇2
背景与愿望
概论
政府已要求所有生态城镇投标人提交对其评估和咨询的最终建议。政府将在2009年初对有优势的地区在国家规划政策发表声明(pps)中发表决策。在地区名单产生之后在pps之内的所有计划都必须经过正常的规划过程。我们被要求关注一些领域,包括: 广阔的发展远景
一个概念性的总体规划,包括主要的土地用途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框架
治理(政府的)和管理(公司的)计划
英国合作公司网编写了一份完整的可视规划图,能够体现所有所需要的信息。这个网站总结了所有的可视化信息和记录最新的进展情况。这所有的信息可以在我们的提交页面下载。我们的关于莱斯特郡的生态城镇的计划是基于一个拥有15000个家庭的社区,这个小镇的建筑区域大概占我们规划用的的三分之一而剩下的大约三分之二的地方将保持乡村状态或作为农业使用。
我们对生态小镇的期望
我们的用地尽管与莱斯特城分离,但依然仅靠着它。这正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在一片亟需房屋与重建的广阔的土地之上设计并建造一个生态小镇。这个地方不仅拥有理想的地理位置也拥有理想的面积,而且它还被两个组织,英国合作公司和英国伙伴集团所拥有。他们都有良好自助的传统和房屋供应的杰出成就。
英国合作公司的授权和组织模式为新进住的居民提供了管理和经营他们城镇的模板。
我们的愿望是社区拥有一个相互关联并有效的系统用于交通、生活、工作、消费、生产与回收。
生态城镇远不止是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我们有志于了解人们的愿望,孕育机会和创造更好的地方用来生活和工作。在我们的设想中生态城镇不光满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要有实惠的生活方式,并与环境和谐共处还有健全的社区福利。
莱斯特地区
当地条件带来的影响
莱斯特和它周围的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的当下更是如此。生态城镇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它将作为改革的催化剂并为这个地区带来一种完整及独特的解决方案。
住房:莱斯特郡需要大量的住房来满
足现在和将来的需要。他们需要他们能支付的起的而且是他们想要住的地方。我们的计划是提供15000套住房其中4500套是保障性住宅。
运输:交通拥挤和交通便捷性是该地
区最大的问题。根据现在在这个地方的高的就业量,生态城镇提供了一套比较先进的生活和工作方案来代替现在这种依靠公交车且没有发展眼光的方式。优秀的综合公共交通,强调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也将带来的健康效益。
教育和技术:这个地区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设施。生态城镇的教育战略旨在提高技能和培训访问。我们的计划包括中小学,考虑整合教育和就业,以满足生态城镇的需要。教育的整体战略将鼓励现有劳动力提高其技能及风貌来满足新兴职业的要求。
生态城镇作为催化剂
绿色公共建设
生态城镇的大部分土地是用来耕作和种植牧草的,大多数的人是接触不到的。这个小镇只需要我们所有土地的三分之一而且其中百分之三十是城镇公共空间,剩余的三分之二的土地大多将被开放用来供居民使用和享受。另外我们还会建筑一个大的公园供休闲和乡
村使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将被保留在这块土地上而且对于南莱斯特郡的所有社区来说会成为重要资源。虽然这个大的公园被英国合作集团管理,我们很高兴与社区和当地部门一起工作,用这片土地来保护现在的和新兴的社区在发展之中不受更多的侵害。
工作
依靠在网站上公布的14000个潜在工作岗位,这个生态城镇会成为莱斯特城提升商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投资的重点将会放在这个区域优先就业部门的扩充上。通过鼓励创新和创业生态城将成为知识型的产业园。
通过本地采购策略,当地企业将有能力进入新市场进行创新在可持续的建设和服务性产业方面。
再生
生态型城镇建设理念 篇3
关键词:城镇生态理念
1概述
现代化城镇建设要从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控制。生态型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由诸如经济、人口、交通、城建、文化、教育、法律等许多子系统组成。从城市景观、产业区及住宅区三个基本方面考虑整个城镇的区域的功能定位。在有限的空间内构建一个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景观怡人,符合美学和传统观念,生活和管理方便的节约型生态型城镇。
2建设生态型城镇的理念
2.1城市景观的布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2.1.1坚持以人为木的设计理念,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2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立足科学,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
2.1.3保护、恢复和再造城市自然环境,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
2.1.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益。增加植物生态多样性。
完善的景观结构,是实现景观功能的基础。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应该在增加绿地廊道及斑块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应更多地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尽一切可能引进和保护自然和半自然斑块或廊道,特别是林地斑块、水体斑块、湿地斑块和其他具有复杂群落结构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斑块。
2.2注重产业基础的建设现代化城市只能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生态型城市更需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才能建好。
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2.3住宅区生态规划绿地不仅可以提高住宅区的景观价值,而且它也是衡量一个住宅区是否怡人易居,是否是节约型和生态型的一个关键指标。所以,设计绿地是住宅区设计的重中只重,好的绿地设计、营建及管理,在提高其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经济效益。当一个住宅区的建筑物及道路基本布置完成后,绿化就成为关键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购买意向,因此,住宅区绿化切莫大意,绿化应遵循节约和生态的原则。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一次购买,多年享受。建议住宅区非房屋和道路部分设为绿地,绿地设施要遵循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同时兼顾用养结合、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高层建筑情况下,住宅区内道路也应设置成主干道和甬道相结合的方式。主干道要直,甬道婉延弯曲,但要弯而不绕,尽可能地通向各楼门口。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论是主干道还是甬道,其道牙面一定要低于路面,以利于降水流入住宅区绿地土壤,拱型路面是最佳排水设计方式。说到降水,我们必须建立这样一种理念,让住宅区上空大气降水全部流入本区绿地,拱型路面配合楼下绿地就基本上能达到这种需求。在构建地下车库、设计绿地土壤剖面层次等固定设施时,一定要同时构建地下排水系统,以便于能及时排出宅区土层不能再包含的水分。
住宅的优化管理要作到如下两点:第一,作好人员安排。住宅区除了要安排水、电、暖、气方面的管理和维修人员外,还应安排园林、园艺和农艺方面的管理和经营人员:第二,作好宣传教育工作,以上我们设计的是一个尽可能多地利用太阳能的节约型住宅区和尽可能好地利用太阳能的生态型住宅区,其中有大量的设备和花草树木,要作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保护好宅区内的所有设施。
3生态化城镇建设的意义
当前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和乡村,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一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滿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生态化城镇 篇4
渝西地区 (1) 属于我国重度缺水区, 位于我国当前最具发展潜力城市——重庆的辐射区, 是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区域, 是除都市区之外的经济增长极、人口集中地。但水安全问题极大地束缚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使得水危机与城镇布局的矛盾极其突出。介于它的重要区位, 常规思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在此处行不通, 必须采用转型思维的河流健康理念, 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生态安全理念转型
(一) 常规思维
对水安全的态度上, 常规思维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健康和居民健康。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常常出现填埋河流或对河流裁弯取直、按形态要求塑造水岸线的现象, 对河流演进的自然规律考虑不足。对待取水问题, 有时缺乏上下游城镇水量的协调分配。水污染治理上, 常规思维是一种“产生污染—治理污染”模式, 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水环境的恶化。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 由水生生物逐层富集到食物链中, 反作用于人体健康, 水俣病、痛病已给了人类惨痛的教训。因此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提出一种转型思维, 从根本上解决水生态安全问题。
(二) 转型思维
健康城市化的概念对水生态安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水是重要的自然物理环境要素, 应将水安全与城镇发展相结合, 树立水生态安全的转型思维, 即河流健康理念。河流健康的内涵包括河道健康、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健康, 体现在水质和水量的正常并具有可持续性、河流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健康、河流演进遵循其自然规律、河流社会服务功能能够正常发挥、不同时空不同物种对水的利用享有平等的权利等方面。对水污染问题上侧重“防”, 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发生。可以说河流健康为研究河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为人与水的和谐共存提供了途径。
水生态安全的转型理念对人居环境有重要意义。河流健康状况下, 河岸景观、滨河的游憩功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体现, 人类、动植物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河流健康也是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前提。
二、渝西水危机与城镇布局冲突
(一) 水量与城镇密度、人口规模的矛盾
渝西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降雨, 本地的降雨量明显少于重庆市其他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550m3,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 (3) 。而渝西地区现状城镇网密度是127.47个/万km2, 远高于2001年四川 (含重庆) 的46.2个/万km2 (2) 。渝西地区集中了全市1/3的人口, 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 (4) 。成渝板块被定位于中国发展战略“第四极”、西部经济高地 (2) , 而渝西地区是联系成渝经济的通道和动脉, 并且渝西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凭借其自身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优势, 必将吸引更多的居住人口和投资机会, 势必需要更多的用水量。渝西地区主要是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使问题更加严重。
(二) 水环境与城镇布局分析
根据《重庆市水资源公报》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渝西地区的长江、嘉陵江水质较好, 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次级河流水质虽有好转但整体上仍然较差 (2) 。沿次级河流分布的重要城镇有合川、大足、荣昌、永川、璧山、綦江、南川等城区, 占渝西重要城镇的半数以上。也就是说渝西地区有超过50%的城镇居民健康、生产生活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
渝西地区水环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根据全国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渝西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61%。农村人多地少, 土地产量低, 更多地依靠使用高剂量农药化肥来提高生产率, 使得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更超过重庆及全国其他地区。管理部门对污染工业的控制松懈, 工业“三废”肆意排放, 加之四川盆地的特殊地理因素造成本区酸雨严重。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水资源短缺、危害水环境及人类健康。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渝西地区大多数城镇处于水危机状态、不具备给城镇居民创造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 也不具备塑造人居环境的前提。这些问题实质上是生态资产的流失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规划方法和手段, 从源头上给予解决。
三、水生态安全转型理念下的渝西地区城镇生态规划
渝西地区的水环境已经影响到了本区的人居环境, 应从城镇生态规划着手, 建立人水和谐、城河协调的有序结构, 为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提供可能。城市规划应在城镇空间、城镇规模、产业规划、生态协调、污染治理等方面有所创新 (见表1) 。
(一) 城镇规模
对于现状人口规模来讲, 渝西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 如果规划的人均水资源量按550m3计算, 则渝西地区刚好容纳现状人口规模1024.27万人 (2) 。“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40%, 就会出现生态与环境问题, 构成对河流健康状态的影响”, 可见对水资源的利用限制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 这是河流健康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承载力是由水资源量的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和区域水害的防御能力组成, 其中水资源量的承载力可以反映出水资源对人口的供应能力。因此应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确定的依据之一。
用地规模上, 不应再沿用城镇规模随等级提高而逐级扩大的思路, 而应当考虑当地水资源量的限制。协调流域内各城镇的用水量, 城镇规模的确定应参考流域内水资源的配置, 适当抑制上游城镇的规模, 为下游城镇的发展创造机会。
(二) 城镇空间规划
城镇中的河流是健康的, 那么滨水的景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塑造才真正地具有现实意义, 人们才会向往到滨水地区居住和游憩。按照这个思路, 应该为亲水和城水相依创造条件。从整体空间上看, 渝西地区的12个区县 (市) 的城区大致沿长江、嘉陵江及次级河流分布, 乡镇则散布在各处。在城镇群的布局上, 应引导乡镇沿江河发展, 建构以河流为骨架的城镇群布局体系。骈弃以往城镇沿江河向内陆发展的结构模式, 建议弱化内陆地区的发展条件, 突出河流交汇处及沿江河分布的城镇的发展 (见图1) 。这种模式有利于水陆生态环境的集中建设和保护, 充分体现滨水景观优势, 对滨水城镇的生态规划具有示范作用。
强化水生态要素在城镇各资源要素中的主导地位, 尊重河流演变的自然生态规律, 恢复被破坏的河道。发挥滨水的聚集效应, 引导城镇各级中心向滨水地区靠拢, 建立滨水公共空间体系。同时应建立河流主导的城镇肌理, 协调城河关系, 体现人水和谐。
(三) 产业布局规划
生产用水是城镇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城镇的水污染也主要来自于生产, 因此河流健康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类型关系密切。为保证河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 必须满足河流的生态需水和环境需水, 这就要求产业布局应与当地水资源量相适应。在区域范围内协调产业布局, 将污染较小的产业设置在上游地区;将需水量较大的产业设置在水资源量相对丰富的地区, 逐渐取缔耗水型产业。优化区域和城镇产业结构, 引导产业从以工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在建和已建的绅鹏工业园、璧城工业园、江城工业园、板桥工业园、万盛工业园等, 应引导其逐步向生态工业园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 减少废物排放量。
(四) 生态协调
河流的健康必须要与周边地区在生态上相协调。“生态廊道的作用是沟通生物流”, 渝西地区应保证河流廊道的连续性, 并应与山地、林地、农田、水库及公园等构建生态网络。城镇规划应以绿地系统规划为先导, 力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景观功能最优。严格控制和保护河流健康所必须的生态绿地, 尤其是濑溪河、璧南河等次级河流两岸的绿地。特殊生态点如湿地、岛屿等, 是城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渝西地区应借助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良好契机, 建立流域湿地生态系统, 将保护湿地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 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小气候改善与游憩的多种功能作用。
(五) 污染防治
“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 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 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 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提倡引入以农业害虫为食的物种及其食物链。河流是连接各城镇的纽带, 治理城镇自身的污染并不能使状况改观, 应实行流域内统一治理污染, 重点加强濑溪河、璧南河等次级河流的污染防治, 以确保重庆主城区的水安全。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是河流健康的保障, 整治河道周边的地质灾害、维护水陆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控制有毒气体的排放、提高垃圾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率, 同时应避免城镇受到上游或上风向城镇建设的污染。
四、实例研究
以小安流域为例, 对以上理论进行应用和验证。小安溪位于渝西这一人口密集区与城镇密集区内, 是重庆市的次级河流之一, 发源于永川区阴山风景区, 河流全长169km, 流经永川、铜梁、荣昌、双桥、大足、合川等区县 (市) , 流域总面积1724km2。小安溪流域由于聚集了大量工业, 如采矿、炼焦、炼铁、造纸、蚕丝、制糖、机械、化工、锶盐、塑料等, 致使污染严重, 大部分断面呈Ⅳ类水质, 不能作为人畜饮水。小安溪流域的水污染, 如铜梁、大足地区的家碳酸锶企业、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使周边居民患肝癌、肺癌、直肠癌、食道癌等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年龄最小的癌症患者仅有4岁, 附近水域和土壤中生物存活几率小。
将转型思维作为一种思路, 对小安溪流域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小安溪汇水到涪江, 经嘉陵江, 最后流入长江, 对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小安溪流域最大的问题是水质污染。要解决人口布局、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 首先要对现状水污染进行紧急治理。根据《重庆市水功能区划修编报告 (2010) 》, 小安溪的水质管理目标是Ⅲ类, 即恢复水域的鱼虾越冬、洄游、水产养殖、游泳等功能。部分河段还应恢复提供饮用水的功能, 因此小安溪的水质应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沿线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大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在此基础上还应为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设置足够多的污水处理设施, 包括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流域内对禁养区的养殖场责令其搬迁;严格执行钢铁、造纸、炼焦、锶盐、煤炭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产业规划上同时考虑污染和水量分配问题, 对产业类型和产业布局作出调整, 建议上游地区弱化造纸、化工、石油机械、水泥、煤矿及其产业链等污染较大和大耗水型工业, 引导大耗水型工业到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河口地区——合川发展。上游地区可以发展电子、服装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服务业等低污染和无污染的行业、产业, 建立生态节水型工业园区。对污染较大的小塑料厂、小食品厂或取缔或停产整治。用地规划上, 对小安溪沿线的二类和三类工业, 建议其向内陆发展, 引导居住、公共设施、绿地、广场等用地向滨水地区发展, 增加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发挥合川小安溪湿地公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建设小安溪滨水湿地带及流域绿道网络, 恢复自然滨水岸线和流域生态系统, 为渝西地区其他河流流域的生态建设提供样板 (见图2) 。
五、结语
河流健康是促进地区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的前提, 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城镇生态规划与河流健康的结合, 还可从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层面上来考虑, 二者的结合是生态需水研究的继续和深化。我国的滨水地区规划正在进入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高峰期, 河流健康状况下的城镇生态规划必将是未来城市规划界研究的趋势, 建议今后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景观方面。
参考文献
[1]邵坚.河流健康与水安全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22 (3) :111.
[2]胡春宏.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J].水科学进展, 2007, 18 (1) :145.
[3]王如松, 周启星, 胡聘.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ⅲ.
[4]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2) :23.
[5]关业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维护河流健康生命[J].水利发展研究, 2005 (8) :31.
[6]何俊仕, 林洪孝.水资源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102.
[7]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76-85.
[8]李王鸣, 刘吉平, 王纪武.城镇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浙江湖州市埭溪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w3) :77.
生态化城镇 篇5
造绿城镇--景观生态学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规划、建设、保护和利用等内容进行综合研究.如何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应用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已成为当前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 者:周三卫 作者单位:湖南省汨罗市规划局 刊 名:小城镇建设 英文刊名: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年,卷(期): “”(9) 分类号:F06 关键词:生态化城镇 篇6
2008年11月3日~6日,第四届城市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世界各国政要以及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7900人。本届城市论坛的主题为“和谐的城镇化”。其中,“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提出的“聚焦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议题受到广泛关注。分論坛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童悦仲主持,与会嘉宾通过专题报告和互动性的讨论,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以及城镇建设中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走出城镇规划的误区
过去,城镇规划建设存在一些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误区,比如把“绿化”、“绿化率”等同于“绿色”、“生态”。“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上,有关专家对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研讨。专家们指出,要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规划时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要做到全面和谐。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二是要做到节约集约,节能减排。要转变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三是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城镇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暂时“繁荣”。四是要统筹兼顾,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协调一致,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五是要注重区域性,统筹城乡发展。生态文明是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只有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
在实现生态文明城镇的要求下,中国城市建设从住区科学规划出发进行了不懈探索,并获得了巨大成效。
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韩秀琦介绍,规划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已经在住区建设中得到良好应用。如广州某大型生态社区,建设之前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规划保证了原有的山水,而且在比较大和平坦的地方,结合山体,利用山的高线把建筑的体量尽量画小。为保留原有的山水骨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整规划,使建筑做到“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丰富建筑空间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自然。
用自然的思想来指导住区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城市规划要求不断建立社区,而且保证山体完整的要求下,深圳某紧靠大山的住宅项目,在规划当中把山体完整地保留下来,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入口,把山体暴露在城市之间,使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平衡。建筑师将整个山体设计为三个平台,令建筑置于三个不同的平台上,不仅没有破坏自然的山石,还营造了低成本景观。
建设全面功能化生态城镇
与会专家指出,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型适应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铮指出,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发展模式,一种是开发区模式,另一种是新城镇模式。近年来,开发区的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贡献不小,但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主要分两方面,一是用了国家大量的土地,再就是一些开发区建设功能单一,没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居住功能配套,甚至有的成了“睡城”,使得在开发区工作的人群每天在开发区与老城之间奔波。比如北京的天通苑住区,几十万的人口规模,配套欠缺,居住和工作地严重不匹配,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这些单一功能的大规模开发区、居住区不符合人文生态要求,正在逐渐改善之中。专家也指出北京天通苑大型住宅区现也正抓紧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人们生活,试图摘掉“睡城”的称号。
另外一种是新城镇模式。城镇就是一个小城市。城市功能要满足聚居人群的各方面需求,功能必须是全面、丰富的。城镇规划必须全面考虑各项功能,综合平衡布局,科学配置城市资源,体现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规划和建设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评说。
突出城市固有的民族特色
分论坛上,专家还从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对新城镇建设的看法:城市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持城镇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第四届城市论坛开幕式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重点谈到城市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城镇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城市管理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后发优势应是科学的城市管理,即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技术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如北京、上海近年来将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引入到城市管理中,在偌大的城市中,即使是很小的问题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发现和解决。”
灾后重建生态城镇纲要 篇7
汶川地震以后的重建与生态城镇建设这两个课题,一个令人感到责任的沉重,另一个使人充满创新的激动。总结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川西地区地震后重建工作应认真履行科学的发展观,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思路来进行“创造性”的重建。这意味着要在充分认识灾区生态地理条件、地质地貌现状和原有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前提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谋划城乡重建规划。这不仅仅意味着高效率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予该地区新的发展理念和增添新地区价值。我们所要求的目标,就是震后所建设的城镇应该成为生态城镇,把地震灾后的城镇建设得更加安全、舒适,更有活力,更具发展可持续性。
此次5·12大地震灾区死亡和失踪人数已近8.7万人(实际上已经超过了7万人),大多数死亡事件发生在城镇。以北川县为例,县城人口22300人,死亡8100人,再加上失踪4402人中的一部分,几乎近一半县城人口在这次地震中失去生命。而北川县农村人口有12.7万人,死亡2000多人,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约为1.5%。为什么在同样的灾害来临时,农村比城镇的人员死亡率低很多?这说明城镇既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人工构造物,也是灾害最集中的场所。城镇是“人工与自然复合的复杂结构”,这种复杂结构是人类最富想象力、最雄伟的创造,同时城镇也是人类自我创造最危险的家园,如地震、冰雪、SARS和洪涝灾害等都会夺取城镇人民的生命,但这阻挡不了人们从农村移向城镇。人类历史证明,城市化的浪潮不可阻挡。
去年,世界有关组织宣布,人类社会已经正式步入城市化的时代,全球有一半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但是,人类的居住方式从分散化转向集中的同时,也伴生着环境、安全、能源、社会、水资源等等方面的危机。我国由于贯彻了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的原则,所有城市每平方公里建成区的人口控制在一万人左右,学术界将其称之为紧凑型城市(Compact City)。常识表明,以紧凑型城市为主的城镇化模式,更容易放大各类灾害的效应,这就要求我国的城镇化策略更要注重城市生态和安全的建设。生态城市是继上个世纪初提出“田园城市”、“新城”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尽管“生态城市”的概念尚处于不断拓展的阶段,但相关专家学者和城市实践者们对“生态城市”作如下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谐统一的城市,是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整体互惠的共生结构。它着眼于对内使城市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和谐和舒适,对外把城市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源、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二、灾后重建生态城的模式选择——明确的目标
灾后重建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城镇。
(一)生态城的分类
1、技术创新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不仅仅是生产、消费的场所,还是现代技术创新萌发、集合和应用的主要场所。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或者绝大多数现代科学知识的涌现,基本上都产生于城市。从应对灾难来说,城市不仅仅是“接纳”或者自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灾难,更重要的城市始终是应对这些灾害的主战场。灾难发生于城市里,但人们也确实从这些灾难中接受了教训,掌握了应对的技巧,学到了防灾的知识。城市化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城市灾难中推进的,城市本身也是从各种灾难的应对过程中成长进化的。创新城市的结构和成长机理,不仅能够挽救城市本身,也许是整个地球。因为全球80%以上的污染物由城市产生,80%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来自于城市,80%的资源、能源为城市所消耗。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总枢纽。
阿联酋的阿布扎布“零排放”生态城,是Masdar计划组成部分(图1),由诺曼·福斯特设计,已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期为8年。该生态城提出了零碳、零排放的高端目标,耗资220亿美元,建成后将有5万人口居住,有1500个商铺;城内所有的建筑物基本上都覆盖太阳能薄膜电池;城里没有私人小轿车,采用无人驾驶的轨道电动车,同时使用太阳能空调;此类生态城的设计理念,是将多种高端技术在这里集合,使之成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集合性”创新基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类的生态城不具有可复制性,也不具有可推广性。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可轻易拿出200多亿美元来建造一个5万人的生态城,也没有多少居民有足够富裕的资本在这样昂贵的城市里生活。
2、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
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乌托邦的追求,整部城市史其实就是对乌托邦思想实践、扬弃和修正的历史。但是,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空前的大敌,人类不仅需要乌托邦式的梦想,更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多样化、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城市的拯救不能仅仅依托于未来的技术,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可以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用武器”。所以,在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选择了英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合作建设生态城,如中英崇明岛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等。
生态城的人居环境比一般城市更好,二氧化碳排放更低,消耗的能源更少,更适宜人居住。这类生态城,一般来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建成期只有8年到10年;以实用技术而不是高端技术作为技术主体,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循环利用、风力和生物质发电等等;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为城市产业主体,可谓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TOD即把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与土地的密集型使用密切组合起来,以获得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效益的均衡;以可复制、可持续和可改进为目标主体。也就是说,适用宜居型的生态城市是低成本的,可复制的,城市自身发展是可持续的。同时这类城市也是可以改进的,因为所采用的技术的适用性不是一定终身的。
3、逐渐演进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生态、资源等各种各样的基本元素在一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互交织的网络体系。因此,城市就成了具有自组织、自动演进的复杂有机体。正如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所演示的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到现代化城市进程那样,城市是一步一步自动演化过来的。生态城市的战略能够促使这些“古老的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使人们可以把握住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让它偏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机动化和市场化相重合的特殊时期,机动化和市场化大大扩大了个人居住点的选择权。先行国家的实践表明,此时城市低密度的蔓延几乎是难以制止的。实施生态城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我国面临机动化、市场化和城镇化重合时期,防止出现美国式的过度郊区化。
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要求我国所有城镇都要朝着生态城镇的方向去努力,首先要在条件比较好的城镇中实行生态城镇的战略。对于那些已经具有良好基础的城市,如已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者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等称号的城市,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主动地向生态城镇演进。
这类城市,应要求其产业转型与生态化改造同步进行。从发展阶段上看,这些城市应着眼于产业结构转型,力争率先步入后工业时代;城市的领导和市民群众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们始终是生态城镇建设的主体;城市生态化改造的目标和措施明确而扎实;能够及时安排生态城项目建设来有效地解决城市本身面临的污染、缺水、耗能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4、灾后重建改造型的生态城市(镇)
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非常注重把握重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危机”意味着危难本身也是机遇。所以,温家宝总理说“多难兴邦”。多难就是危难,每一个城镇领导人都要学会在克服这些危难中来把握发展机遇。生态化重建规划能够使受灾城镇改变原先的演进轨道,跳跃性地获得抗灾害能力、系统的自主适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城镇始终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任何关于居住地的美好梦想都必须经历城镇的检验和改正。有生态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出适应未来发展生态良好的城镇,而不会等待上帝或上级的恩赐。所以,因循守旧的思路就会丧失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四川的实际情况来看,灾后重建生态城,城镇规模以中小型为主,2~10万人,而且这些城镇从诞生的时刻起,都与自然环境有较好的融合。从震后的汶川航拍图中可以看到(图3),这些城镇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多组团、分割式的空间格局,与自然山水联系较为密切。
灾后重建要与原来的“三线”工业企业搬迁相结合,城镇产业结构转型与城镇灾后重建同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灾之后这些城镇的环境生态足迹是减少的。虽然有一些人口死亡、一些企业迁移了,但并不是说城镇要搬迁。国内外地震以后城镇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在原址重建的,一般都可以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当地文化习俗,可以延续原有的文脉,人民群众对当地的地理特征比较熟悉,重建工作就较为成功。所以,只有极个别的城镇,由于面临现代工程技术无法克服的地质灾难,需做局部的迁移以外,一般来说,不应该做长距离、大规模的异地重建。
灾后重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旦把这些基础设施确定为生态型的基础设施、抗震型的生命线工程,那这个城镇的抗灾保障能力就可以有飞跃性的提高;国家财政与对口支援城市的投资力度也非常大,每一个城镇几乎都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投资的历史总和的外部投资,能够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城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式重建,从而有条件实现城镇服务功能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灾后重建可以快速地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和抗震的技术。
(二)明确的目标体系
1. 总体目标
安全、舒适、活力、生态友好之城应成为本次灾后重建的基本目标。重建后的城镇,抵抗环境灾害的自适应能力明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的可靠性显著改进;捕获外部发展机遇的能动性有所改进;居住者与观光者的舒适度感受进一步改善。
2. 分项目标
灾毁建筑重建后要达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标准,污水的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的水质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在20%以上;绿色交通使用率达到25%以上,而且要求持续不断地提高;绿化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30%到40%;所有建筑都应该达到高标准抗震的要求;中小学校舍和城镇生命线设防标准比一般建筑还要高一些;城镇风貌特征更具地方性,更具特色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等等。
三、灾后城市(镇)重建的实用技术一一明确的项目
哪些项目适应于在这些灾后重建的城镇里扎根落户?
1、扩建与节能生态和应急避难场所相结合的绿地系统。通过绿化、扩幅、联网等方面的治理,将道路、河川、公园等建设成为可达性良好的城镇防灾生态图。再加上小型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露天停车场、河滨等开阔的空间构成防灾避灾据点。重建后的城镇使人们从住宅楼出来就可以快捷地到达避难场所。此外,城镇绿化与建筑节能、停车场和道路遮阳相结合,就能达到美化和节能双赢的效果。
2、可步行的城镇。城镇道路系统中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相隔离或脱离,并单独成线联网,再配合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城镇绿色交通更畅通便捷,促使居民减少小汽车出行的愿望,交通能耗也可以下降很多。
3、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雨水吸收系统(图2)和建设与公园绿地系统相结合的雨水储蓄池,大面积应用可渗透地面,至少要达到30~40%的比例。也就是说生态城镇是将人工系统“轻轻地”安放在自然环境之中,对原来自然的地表雨水泾流量和生态系统干扰比较小。低冲击开发模式也使得经建筑、小区、环境接纳的雨水成为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
4、雨污分离管道系统和污水再生利用(图3)。灾区许多县城和集镇原先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这次重建要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达到90%以上,就要在设计阶段推广雨污分流的管网系统。集装箱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图4),占地少、效率高,经处理后排出水还可以循环利用。如果城镇规模扩大,可以用数个集装箱式污水处理系统并联运行。农村住宅和城镇边缘的散户可充分利用沼气池进行生活污水净化变成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村庄可采用微动力或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5、有地方风格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应成为建筑的主体。大量采用本地建材、可循环利用材料,并结合本地特殊小气候和传统民居进行精心设计的抗震节能楼宇。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等于节能节材环保。正如日本近期提出让住宅使用寿命延长至200年计划。这些都可以在灾区推广应用。
6、太阳能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太阳能路灯及半导体照明相结合的系统(LED),公共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的电池系统等等都可在灾区推广应用。
7、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工程。对地震灾区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回用,对废砖石、混凝土废渣等粉碎加固后压制成轻型砖,或作为路面铺垫的骨料。
8、与地质灾害危险区相结合的生态公园计划。如果城镇规划区内存在泥石流易发的地段、地质断层的活动带,都应该把它们建设成为城镇的公园。
9、地震遗址的保护项目,除了北川以外,地震遗址的保护要典型化,具有教育意义,力求小型化、节地化。图5是震后在北川拍的照片。照片说明,在北川不仅由于地震垂直波和摇晃波导致建筑损害,还有地面液化造成的建筑倾斜,也有泥石流对建筑整体的覆盖,同时山上的滚石对建筑的摧残,各种各样的地震灾害后果在北川这个小城里都具有。把震后北川县城作为地震遗址保护下来,为后人研究城镇怎样规划建设才能更安全留下了一个实物教材。
10、新建小区的“绿色能源综合工程”。即在一个中等规模新居住小区范围之内把太阳能、风能、沼气发电包括电梯下行所产生的能源等,通过综合控制系统全部汇集利用起来,白天可以向公共电网输电,晚上从电网补充电力供应,从而使小区的整体能耗大大下降。而且系统设计要让居民能够随时看到用了这些绿色能源技术以后本小区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的数量,以鼓励居民进一步努力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多作贡献。
11、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源头处理。所有的可再生垃圾都可以得到回用,那些有机的垃圾都可经小型家用垃圾处理器直接变成肥料而得到循环利用。
四、灾后重建的基本策略一一明确实施的步骤
前节所述的这些项目和实用技术,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城镇可以用,其他“古老的城市”都可以加以运用这些项目或技术进行改造。这些项目投资比较少,而且是可持续的。从灾后重建的策略上来讲:
1.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灾后重建要处理好哪些事先做,什么事后做;哪些项目改善可在城镇重建规划中明确,什么工程技术可以随机增添;哪些生态工程必须在城镇基础设施重建时就要合并进行落实,什么项目可以推迟进行建设等等。就目前灾区的情况而言,应先落实市民过冬安置房,后展开重建工作;先对原有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反思修订,后安排项目建设;先恢复生命线工程,后一般性建筑和项目;先修复加固轻损建筑,后重建震毁建筑;先恢复农村,后进行城镇重建;先展开轻毁城镇修复,后进行重毁城镇重建;先进行城镇功能的恢复性重建,后进行生态化改造提高。这样的次序安排,可使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逐步缩小重建的重点范围,减少对灾区资金、人力、建材等方面的需求压力。
2.专家参谋与市民参与相结合
作为城市规划学的专家和生态学的专家,他们拥有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有生态城镇关键项目实施的技能,有应对灾后重建和加固建筑、修复基础设施的专业知识。
从民众优势来讲,他们了解当地的需求,对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建筑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拥有财产和社会关系的主人,更关心自己的房产在重建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动员亲戚朋友的集合力量来推进私人房屋和社区的重建。尤其是生态社区建设更需要全体居民的创新和互助精神,从下而上持续性地进行社区魅力创造和生态化改造,这是生态城镇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些是政府所取代不了的。
3.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群众主人相结合
从政府来讲,政府要管市场做不了的,做起来不合算的事情,如重建的规划、基础设施的修复、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包括建筑质量的监督等。
从企业来讲,受业主委托进行建筑的设计、加固、建设。5·12灾后,有人在网上说,重建让企业家离开。但是现代企业制度所造就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集约、技术经验等原因,在重建过程中企业为主体,有利于提高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与居住的舒适度;有利于重建成本和风险控制;有利于建筑质量责任追究;有利于提高主人的自主选择性。
从民众来讲,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原有建材的利用和金融部门的贷款,自主决定设计、建设、施工者,充分发挥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城镇生命线恢复和生态城镇建设相结合
重建城镇的基础设施都应该成为具有抗震抗灾能力的生命线。灾后重建的城镇,如果说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同样的灾害再次降临,这些生命线工程在大灾害中不会中断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城镇重建规划修订要一步到位落实生态工程项目;生态城镇基础项目应该有机地切入城镇空间和可持续的优化;要结合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实施生态工程项目。
生态城镇经济结构应是与自然资源复合共生的,是多种相关产业的高效互补集成的系统,其中首先的课题是城镇原有产业的生态化升级改造。川西灾区可耕地和建设用地稀缺,环境容量较小,必须在重建过程中选择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占地、耗能和排污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与此同时,在城乡规划方面,更要强调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土地集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农业恢复方面,更要强调扶植农民充分开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培育和“农家乐”附加农村体验性旅游业的复苏。总之,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当地朝阳主导产业,且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持有机联系、循环利用和复合平衡,并具有自我创新优化能力。
5.城镇硬件重建与精神家园重构相结合
城镇硬件的重建,也就是城镇生命线的恢复、公用设施重建、生态项目优化,要与当地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同步。人们只有积极投身于重建的过程中,其精神才能升华,才能萌发出积极、顽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规划师们要注重城镇特色的重构,指导人民群众创建可持续发展、永远增值的资源。丽江大地震,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针,才使得这座城市焕发出强大的崭新的生命力。
总结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与教训,一项非常重要但又常被人们忽视的成功因素是:重建城镇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包括当地居民间达成的共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关系网络的集合、社会道德文化风俗及组织成本)应与重建城镇目标及进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顺利发挥、交易成本下降、社会秩序和重建积极性的协调程度得以持续改良。研究表明:与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一样,无形的社会资本也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属于社会生态。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通过对灾后合法私人产权的保全确认,原有法律制度功能的恢复,社会诚信的修复与加强,各种参与重建的组织与市场主体的普遍诚信和责任感的培育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等等,来促进重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可解读为什么那些被强制异地重建的城镇长期不繁荣,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破坏了当地居民与自然的认知以及社会资本的衰退。
总之,灾后重建,我们不仅需要怜悯、关切,需要激情,更重要的是需要冷静、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具创新性的理念,更广泛地调动各种各样的积极因素来帮助重建;要更加尊重生态自然环境,尊重普通民众的根本利益,尊重本地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资本;要更加明确重建的目标、项目、步骤,不仅要为灾后的幸存者建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态城,同时也要着眼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生活更美好;重建后的城镇不仅仅具有生态城市的典范影响,而且具有可复制、可改进、可推广的深远意义。
小城镇体育生态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城镇,体育生态,体育人口,体育组织,体育环境
该文中所知的小城镇是指县城城关镇和县辖建制镇,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点。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小城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来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转型不仅是将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更是社会发展的转型,由农村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转型。为此可以推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小城镇模型生态。为实现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就要实现统筹城乡体育发展,在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中,小城镇体育发展和农民工体育发展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对于小城镇体育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小城镇体育发展多存在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也仅局限于对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的调查,并没有对小城镇的体育体统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有效性、科学性的解决方案。丛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小城镇的建设和体育发展,对小城镇体育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把握,对小城镇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
1 概念与方法
使物质、能量及时间在空间、数量和时间的运用中达到最佳状态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育生态是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正确从处理好体育与环境,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稳定协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作用。遵循公平、持续、协调、可循环再生按照这一原则和原理来实现体育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系统的发展理念和小城镇的发展理念是相同的都是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体育系统的发展与生态小城镇的经济、文化、制度等都是经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体育生态学将作为中国实现小城镇体育和谐发展、解决在体育发展中疑难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体育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次性,随着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其层次的划分也完全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体育生态的层次划分也不同,观察体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同,正对此问题制定的解决方案不同。国内学者陈光华对体育生态系统等子系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认为有体育人口、体育手段、体育组织和体育环境这四大因素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整个网络结构,体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体育组织,其中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规律。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运行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这一层次进行了划分剖析,并提出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战略。
2 小城镇的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系统进行体育项目训练及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数在总人口数量中的比例。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游戏及体育竞赛作为实现体育目的的基本手段。由体育人口及体育手段构成体育生态系统的基础。在体育系统中构成巨大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重要主体就是体育人口。不同的经济因素、职业因素、性别、年龄等都影响着体育人口的形成,而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制约着体育人口的发展,因此,体育人口发展相当依赖体育与社会系统能否协调发展。
体育人口作为体育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维持着系统中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直接影响到体育系统的发展,服务好体育人口是体育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体育生态系统重点要关注体育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分布情况。目前体育人口数量少,我国很多城镇中的体育人口数量还远远无法达到体育群体的标准,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也是处于零散、无组织的状态。年龄、性别、地域及职业在我国城镇体育人口分布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体育人口质量也参差不齐分布地域存在失衡,造成不同城镇的体育人口的差异也较大。笔者自己的观点是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要注重因地制宜,弘扬和谐发展。体育生态系统因受到体育人口数量不足的牵绊,无法迅速开展,所以,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体育人口数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3 小城镇的体育组织
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体育组织相对于体育人口属于上层建筑。选择符合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发展需要的体育地址。各种管理体育运动机构及制度准则组成了我国的体育组织。作为规范、协调体育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运行秩序的中枢机构,小城镇的体育组织的职能就是接受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并给与相应的反馈。
无法给体育人口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是小城镇体育的重要不足之处,同样我国一些学者和策划人员提供了一些充足的设计、调查和思考空间。我国部分学者虽然对小城镇体育发展都提出了一些符合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组织框架。但是对于学者提出的框架可行性不大。丛国外成功的管理案例来看,较为常用的管理方式有社会管理、政府管理和政府和社会结合的管理模式。这些特征充分的体现了体育管理的柔性。在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中,体育组织的柔性祈祷费用重要的作用,体育组织只有具有柔性才能够附近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的发展,是体育系统区域平稳健康发展。体育组织同时也具有刚性特征,体育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驱动会导致体育系统失衡,在体育生态系统失衡时体育系统就发挥刚性矫正,以维持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面对当前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复杂现状,体育组织要发挥刚柔并济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对未成型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敢于放手、敢于观望,任其自组织、自适应;另一方面对即将失衡或已失衡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坚决出手、果断施力,引导小城镇体育与环境协调发展。
4 小城镇的体育环境
体育生态环境,体育的概念是最广泛的。体育环境指的是与体育相关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笔者认为,除了体育人口,手段,组织外,所有的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被纳入体育环境范围。小城镇体育,农村体育,城市间的运动关系,学者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小城镇体育是促进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向农村渗透点接触,是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是农村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城镇体育在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地区。小城镇体育是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支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小城镇体育多元化发展,城市体育的发展作为一个参考,以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可见,农村体育、城市体育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小城镇环境运动的发展,催化因素是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可能是渐进的和自驱动。
5 结语
生态化城镇 篇9
一、“反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反规划”理念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演进和无序扩张背景下提出的。它作为一种规划方法论, 与传统的“人口—性质—布局”的规划方法相反, 传统的规划都是先进行规划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用地布局的研究, 并没有将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的和谐发展作为决定城镇用地选择的首要条件, 而“反规划”就是从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入手, 来建立健康和谐的城市社会和城市形态。国内外生态规划的思想、绿地优先的思想、景观规划的传统都可以作为对“反规划”概念的一种理解, 但“反规划”绝不是简单的“绿地优先”, 更不是反对规划, 而是一种应对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进行城市空间发展的系统途径, 是对我们以前以人口、性质、规模为出发点的城市规划模式的一种反思。从其本质来讲, “反规划”就是一种强调通过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传统规划中有关未建设区域是零碎的, 往往是迫于应付城市扩张的需要, 并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部分来规划和设计, 缺乏长远的、系统的考虑, 尤其缺乏与大地肌体的本质联系。“反规划”是系统的, 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 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念同样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 尤其是对于自然的山体、水域、农田等自然环境比较脆弱的生态敏感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保护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空间规划途径。
二、柳泉镇的概况
柳泉镇位于徐州都市圈中心区北侧, 距离徐州主城区25公里。镇域内有恬静的田园风光, 更有清秀的山水景观。柳泉镇是中国著名淡水湖微山湖旁的一个秀美半岛, 山水相依, 由于地处微山湖畔, 山丘起伏, 湖湾湿地, 植被茂密, 形成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作为环微山湖旅游区的重要节点和徐州市产业转移的外围近郊承接地, 柳泉镇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柳泉镇位于徐州市区外围的生态高敏感区和敏感区, 平均海拔高度86米左右, 多丘陵山区, 境内大小山头163个, 境内西北高、东北低。由于山多, 平原占总面积的32%, 残丘山地占总面积的68%, 微山湖水域面积占镇域总面积的40% (见图1) 。从坡度分析图上来看, 除去微山湖湖面面积外, 镇域范围内仅镇区东部及镇域北部的地势较为平坦, 镇域中部及西南部的山头密集。特殊的地形地貌特点和自然条件使得柳泉镇的生态化建设任务更加迫切。
三、柳泉镇生态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 “利益优先”的城镇发展模式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粗放型的城镇发展模式、低下的土地投入产出率是徐州市周边小城镇发展的普遍现象。纵观徐州都市区内的30多个小城镇, 柳泉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地位, 周边的柳新镇、利国镇、茅村镇的经济地位都较高, 近年来柳新、茅村、利国各镇的人均GDP分别是柳泉镇的2.56、2.34、3.12倍。因此柳泉镇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 将经济效益作为选择产业的唯一标准, 极少考虑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造成“有投资就建设”、“有利益就开发”的局面。短期来看, 城镇这种自主式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效益优先”的方式, 但从长远来看, 为了大量招商引资和快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无序地圈地开发建设, 不惜扰乱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规律。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对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二)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缺乏量化指标和实际操作性
以传统的规划方法即以人口规模、城镇性质为主导安排镇域空间布局之后, 城镇原有的生态空间往往就被破坏了, 而破碎、不完整的城镇生态空间很难采取系统化的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不像工业投入一样具有短时期显而易见的“GDP贡献”, 因此无论是领导层面还是广大的民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意识还不够。现阶段, 在小城镇范围内倡导生态环境保护还仅仅停留在“呼喊口号”、“张贴标语”的宣传阶段, 针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的量化目标和评价指标的研究还仅仅处在学术层面, 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人们往往易于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美好的愿景, 而不知如何下手切实地去保护。
(三) 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矛盾导致生态环境急速恶化
柳泉镇一方面具有发展冶金建材行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镇域内部大面积的微山湖水域和葱郁繁茂的山林资源也是发展城市近郊生态旅游的优势自然资源。但是这两大产业的发展之间本身具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优质的生态环境, 但是冶金建材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却是十分严重的。又由于前期产业投入及产品市场的问题,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难度远远高于直接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因此, 柳泉镇虽然具备发展环湖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的优良条件, 但是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还是相当滞后的, 相反, 冶金建材工业的用地规模、经济效益都是大幅度增加。冶金建材工业在无规划的状态下快速扩张不仅掠夺了镇域范围内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并且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景观环境等已经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镇域范围内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反规划”理念在柳泉镇生态化建设规划中的应用
(一) 先于规划的用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空间管制
1. 依据用地适宜性分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的和谐发展是决定城镇用地性质的首先条件, 因此在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规划首先根据柳泉镇特殊的地形地貌特点, 针对镇域范围的土地进行了用地适宜性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平台, 对柳泉镇的现状地形进行了高程分析 (见图2) 。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工业用地的最大坡度不超过10%, 居住用地的最大坡度不超过25%。因此, 规划中划定坡度大于25%的土地不适宜一切建设活动;坡度在10%—25%之间的可以布置一些村镇建设用地, 不宜布置建设工业用地;坡度在小于10%的土地适宜布置工业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根据上述的分析结果, 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用地、耕地和生态绿地, 避免小城镇无序扩张。
2. 生态空间管制确定土地开发层次
根据柳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8年修编版) 》, 结合柳泉镇的发展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和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 明确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 用于指导镇域各项开发建设行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的划定确定了城镇的土地开发层次, 有利于指导下一步城镇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工作 (见表1、图3) 。
(二) 镇域生态保护区划
规划中以改善和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建立一个健康安全的区域生态系统为目标,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举, 促进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明确了镇域内的山体、水系的保护目标。
1. 山体保护目标:
遵循适地种树的原则, 对镇域内的大片山体, 进行生态防护林网的建设, 构建起一个围绕镇域山地的生态防护网络系统。规划近期 (2015年) 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远期 (2020年) 达到60%以上。
2. 水系防护目标:
结合微山湖水体治理, 在微山湖外围建设200米的生态防护带。其次建立生态保护区, 严格保护各类生态资源, 镇域生态环境空间划分为水体生态保护区、沿湖生态防护带、新型产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林地保护区等类型, 其中部分生态环境空间的范围相互涵盖和交错 (见表2、图4) 。
(三) 构建生态化的镇域空间格局
1. 生态化的产业空间格局
小城镇空间是小城镇产业的载体,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必然导致区域内小城镇空间的集聚。空间集聚的正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会使小城镇出现新的产业发展的机会。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柳泉镇的可利用土地有限且分布零散。生态化的产业空间的划分主要体现在产业布局由产业自身特点决定, 规划中依据三次产业的特点对产业空间布局提出以下的引导建议 (见表3) : (1) 第一产业:依托资源分布及自然条件合理布局, 不强求镇域内的集中, 倡导向村庄集中, 加强农村土地的整理、整合及经营流转。加强官路村现状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 为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2) 第二产业:以建材业、冶金业为主, 在靠近工业原料供应地和对外交通设施布置的基础上向工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集中, 以便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3) 第三产业: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相关产业集中在镇区布置, 旅游服务区一是向镇区集中, 二是向沿湖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庄布置, 旅游与观光结合, 注重景观效果。
2. 生态化的旅游空间格局
优美的微山湖自然景观和多样的山地景观为柳泉镇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应贯彻“保护中开发, 保护中建设”的理念, 在完成规划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后, 做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在此保护框架内进行旅游开发。
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的分布以及将来的空间整合, 突出微山湖、山地资源的特色, 形成“五区两带”的总体旅游布局 (见图5) 。“五区”指:彩塘滨水娱乐运动区、渔港民俗体验休闲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现代城镇风貌区、生态林地风景区;“两带”指:彩塘肌理保护带、生态恢复隔离带, 其中旅游服务中心设在镇区及套里岛, 以镇区为主、套里岛为辅。同时规划形成“一带、一环、两支”的旅游路线:“一带”——依托微山湖沿湖的塔周路重点建设滨湖步道性质的游览线路, 并且作为串联楼山岛、套里岛、黄庄岛三个湖岛的陆路线, 同时建设三岛之间的水路联系, 强化沿湖带状线路的连通, 成为镇域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线路。“一环”——依托104国道和塔周路两条纵向主干道路及国塔路和柳王路两条横向主干道路围合成为环状旅游路线, 这条线路将镇域内的五大旅游功能分区串联起来, 为镇域内的自驾旅游线路。“两支”——结合镇域内的次干路, 沟通东部生态农业观光区、城镇风貌展示区和中部山地风景游览区, 同时也是联系镇区主要旅游服务中心与沿湖旅游带的主要通道。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 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共存。柳泉镇旅游区的建设必须坚持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凡在区内一切有碍观瞻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人为活动, 一律严令禁止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镇区内部生态建设, 净化、绿化、美化镇区, 使其成为更适合人们居住、旅游、度假的场所, 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最大限度地保护原生态的湿地风光和人文风情。
(四) 主导产业的生态协调发展建议
柳泉镇的两大主导产业分别是对环境具有一定污染的冶金建材工业及对生态环境、空间景观要求较高的生态旅游业。规划中从旅游生态保护和工业生态限制两方面着手协调主导产业之间的发展问题 (见表4) 。首先对工业集聚区的发展从规模、位置、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三废”处理等方面提出生态限制条件, 然后对旅游开发区内的山水自然资源、生态景观、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生态保护要求, 从而解决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五、结语
通过“反规划”理念在小城镇生态化建设中的应的影响, 已有发展失控的危险。本文仅选取老年人迁居的视角对其建设选址、规模控制和规划布局进行探讨, 尚未涉及乡村旅游、村庄整合、农宅流转等角度的考虑。规划界同仁应积极参与到对其多方位、跨学科的研究中来, 为广大农民营建美好家园和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避免将来上演大量空楼矗立于广阔农田间的悲剧。END
摘要:位于城市生态敏感地区的小城镇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求规划工作者在规划中转换思维, 创新思路。本文将“反规划”理念运用在江苏省徐州市柳泉镇的生态化建设中, 旨在构建生态化的镇域空间格局, 协调主导产业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论“反规划”[M].城市规划, 2005 (9) :64-69.
生态化城镇 篇10
小城镇是指那些在农村经济基础上, 依据区位、交通、资源、经济、建制等条件发展起来, 是一定区域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集中地。它是介于城乡之间的一个以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化为主体组成的特定社区, 具体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和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发展机遇
江西省的历届政府及领导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不懈努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 江西省就启动了“山江湖工程”,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治江、治山、治湖、治穷等一系列整治环境的活动;而进入新世纪以来, 又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并进一步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好的观念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 已成为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 同时也为我省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也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战略, 再次明确了小城镇地位
大城市因其基础建设完善、经济基础较强、工业化水平高、聚集能力强、经济辐射能力强等优势, 从而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一直都是注重大城市的建设而忽视了小城镇的建设。但随着近年来由于各种城市病的出现, 如在城市发展过程带来的人口集聚膨胀,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问题, 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问题。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 是大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物质和生活资料的输入地和经济产品的输出地,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系统中和促进我国经济较好、较快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
(二)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注重城乡平等, 提供小城镇生态化发展方向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坚持城乡统筹,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实现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着眼农民, 涵盖农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这为我国小城镇实现生态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
(三) 重视产业集约化发展, 引导小城镇产业布局
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发展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应强调产业集约化发展,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此外,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加强各个不同区域、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与联络沟通, 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应重视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对农业的合理规划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以做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解放生产力, 这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型城镇化不仅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而且也为加强生态小城镇建设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及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截止2011年底我省道路长度为6086公里, 排水管道长度8580公里, 我省2011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占我国财政支出的28.9%, 其中教育为18.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得知, 我省在生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主要资金和精力投入在厂房、市场、楼房等建设上, 而在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则相对较少。正是这种资金投入的不平衡导致了江西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环境质量发生大幅度下降。
(二) 盲目扩张
2012年末, 江西省城镇人口达到2139.82万人, 比上年新增88.6万人,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51%, 相对上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全省92个市县建成区面积达1996平方公里左右, 比上年增加120平方公里, 相对上一年提高了6.4个百分比。从这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人口增长率。若在小城镇建设中一味求大求全, 盲目向外扩张, 这就会导致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从而引起土地的浪费, 农村人口问题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激烈。
(三) 环境污染严重
我省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原材料的开采、简单的加工制造为主, 而这些将企业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的企业甚至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这也成为影响我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 我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型污染企业将厂房及工业制造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 这将会对接下来的小城镇建设带来更加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四) 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虽然我省在小城镇的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规章制度的完善、专业人员和部门的建设等。但是在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中还是欠缺力度的。由于我省的历来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 所以对于已制定的规章很难严格的落实到位。对于这种观念和大环境的改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扭转的。在具有污染性的企业设立之初, 需要对其环保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能将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合理处理并限定在相关环境标准之内, 并后续不间断地对其进行监测以保证企业不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污染。对于普通公民也需要对其环境意识进行教育, 让所有人一起加入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大队伍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省小城镇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三、稳步推进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2012年江西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51%, 此刻正处于我省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阶段。江西省应抓住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发展的良好机遇, 加快推进生态小城镇发展。
(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小城镇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应以“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布局。应该在深入研究我省各城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并结合城镇的用水、用地条件、污染净化能力, 最终根据当地人口的发展现及状和潜力来确定各城镇的环境容量, 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省各小城镇合理的人口规模、乡镇企业数量和布局。
(二) 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2011年末我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6.9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5.27%,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循环生态经济能够很好的促进生态型小城镇的建成。推动循环生态经济就意味着小城镇建设中的投入最小化、排出最小化、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要在当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以实现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我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各种问题, 我们必须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据测算,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乘数约为1.9, 即每1单位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创造1.9单位的国民收入。因此,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确保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省各个城镇应当根据其自身发展规模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地制宜地加强在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提高城镇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 发展生态产业, 开发清洁能源
加强并逐步建立生态产业园区, 将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并纳入至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改造和提升我省各城镇传统产业的层次, 把我省小城镇的传统农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农业;把传统加工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制造业;把传统服务业努力提升为现代服务业;各个小城镇, 应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突出特色的选择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从而从根本上减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 促进经济良性快速增长。
我省应在生态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加强对各地自身的清洁能源进行开发, 例如沼气等能源的开发利用, 普及天然气的利用, 从而逐步减少对易产生烟雾的稻草、秸秆的的依赖, 以解决因空气污染等问题对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五)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
由于大多数城镇居民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变而来, 仍然保留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 缺乏社会生态环境意识。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在法律法规等方面, 人大立法机关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地方立法, 颁布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法规, 用以规范城镇居民的日常行为, 并配合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执法部门严格的执行力度, 提高广大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从而顺利在江西省范围内建成各个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态小城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课题组, 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11
[2]李秀香、黄梓桢,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马洁, 小城镇规划建设要突出特色兼具时代性[J].现代商业, 2012
[4]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 2010
[5]张晓缝, 中南欠发达地区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研究一以湖南省淑浦县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关于生态文明对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发展;思考
一、生态文明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立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理论创新。城镇化是产业升级与各产业间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要摆脱之前工业发达、服务落后、农业原始的发展模式,形成工业、服务业、现代农业共同发展、互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更新城镇发展观念,重新规划城镇建设发展目标,发挥工业带头、服务引领、农业保障的各自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促进工业和农业共同的现代化。
城镇化的发展要进一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不仅要完善符合城镇发展的产业结构,还要通过结构的调整转变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从城镇发展规划开始,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上植入生态文明的建设思想,要用政策的、法律的、道德的方式贯彻好生态文明的建设方案,通过引导城镇居民合理消费模式,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制订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起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生活、工业相关污染物的达标处理和排放,对水资源、绿地资源、空气质量的严格控制,改变城镇破坏式发展模式,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趋势。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镇是遵循发展规律、顺应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民意、体察民情、符合民心的又一战略思想,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保持了资源储备优势,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对提高城镇的发展水平,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力有较大帮助,城镇的发展更将惠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居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无穷动力。
二、城镇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需要用生态文明的方式来解决
(一)人口快速聚集与城镇发展缓慢的矛盾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45亿人,其中近90%的人口流入东部地区,但随着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及吸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将有所减少,回流到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将逐渐增多。近年来,豫西地区借助中原经济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协作发展区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使城镇化发展不断登上新的台阶,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4.25%上升到2014年的48.6%,市区常住人口逐年攀升超过30万人,城区的公共资源略显不足。
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之后,在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城镇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由于多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略显滞后,更由于人口的不断集中,造成对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逐年增加。豫西地区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聚集、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成城市道路较为拥挤,也消耗了较大的教育、文化、卫生、通讯、电力、供水等资源。一方面城镇居民不断享受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便利,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各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不断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平,抵消人口增加所带来人均公共资源占有的下降。
(二)生活质量需求与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
当前,大部分农民对未来的生活希望充满着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这就造成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民加入到城镇化进程当中,成为城镇中的一份子。新增的城镇人口,必然要消耗原有市民享受的生活品质,而原有生活品质的提供就会受到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空间、水资源、环境等方面影响较为突出。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有缺水现象,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缺水较为严重,造成城市周边水资源开采量超过补给量,继续加大开采力度将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对相关开采区的楼房地基等有较大影响,甚至还会形成地陷。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又进一步困扰着水源的选择,缺水城市中一部分就是因为城市所靠近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水源无法使用而造成的缺水。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促进机动车辆数量激增,家庭轿车、摩托车普及率逐年攀升,由于车辆数增加过快,道路建设速度较慢,道路资源配置日益紧缩,致使车辆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从而使得PM2.5等空气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人口的增加对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提高这些方面的建设水平和适应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造成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这些资源的短缺,进而成为阻碍我们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矛盾
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齐头并进促进了财富的聚集和城镇的繁荣,但聚集和繁荣的背后又加剧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城镇周边大多开设有工业企业,其生产对城镇又造成了一定的大气、粉尘污染,个别工业企业废渣、废液的无序排放,使得当地的水体、土壤、空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豫西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GDP水平不断提升档次,人均GDP达到47664元,成为河南省第二并在中部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非常明显、发展后劲十足,所依托的能源、铝工业、煤化工、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等产业污染相对较重,中金集团、中国铝业、义煤集团等的大型资源型企业及附属产业链业已形成,矿山开采、工业污水排放、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能源消耗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提高。截止2011年底数据显示,豫西地区以0.09元/立方米的资源环境效率排名位于全国倒数第十;工业烟尘排放量以64163吨排名全国第六,远高于全国19814吨的平均值;绿色经济指数更是以0.0172排名全国倒数第十,远低于0.2062的全国平均值。豫西地区的灵宝地区的铅污染和义马地区的铬渣污染,曾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此豫西地区政府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尽快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产业发展集聚的现代工业体系,对产业政策导向的把握准确,积极关停并转了一批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项目,积极引导产业升级换代,这期间共关闭取缔污染企业67家,限期或停产治理污染企业167家,还市民一片绿水青山。
三、建设生态文明城镇的基本特征
(一)和谐发展特征
和谐发展就是要改变工业文明时期提出对自然的战胜、主宰和统治思想,更要改变发展过程当中人与人矛盾对立的现状,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摒弃工业发展时期形成的“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的有关思想,把全社会的思想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当中,既要保障人的发展,更要兼顾自然的平衡。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城镇的建设当中,第一要解决是人的发展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注重人与人关系的良性互动,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恶性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缓解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解决之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积极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产生的矛盾,让城镇形成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二)生态发展特征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对环境的毁灭式破坏而进行的。我国因之前工业化不够发达,污染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但随着90年代承接西方国家产业转移和自身发展速度加快的影响,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了将废气、废水、废渣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典型案例,造成城镇周边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对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的健康产生了较大威胁。
在我们今后的城镇化建设当中,就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过程当中,把生态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建设项目要严格管理,不是必要的项目不建设,必需的项目要加快升级换代,从源头上减少其污染,从工艺上降低其能耗,同时,通过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升级,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城镇化的市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最大限度的挖掘可利用资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日常生活小事做到节约资源、能源。在农业发展方面,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推广节水灌溉,让农业生产与工业技术相结合,使生态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三)理性发展特征
各国在评价发展水平高低时经常使用GDP作为衡量标准,这一标准过分夸大了经济价值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相关标准,造成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评价地方发展能力高低、发展速度快慢的时候,对经济总量过分要求,使各地盲目的为增加经济总量而发展经济,造成了一窝蜂上马项目、技术较为落后、环保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经济杠杆盲目刺激和鼓励消费,造成消费攀比心理、消费品过盛、生活垃圾大量增加等诸多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缺乏理性的投资和消费理念,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一定阻碍作用。
旅游型城镇生态文明发展探讨 篇12
一、生态文明对于旅游型城镇的作用
(一) 为旅游型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城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有力地促进城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在今后,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生态文明的理念将是长期坚持的方向。建立旅游型城镇要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 考虑通过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形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生态文明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向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逐步倡导“生态旅游”, 由原来的简单游玩到现在的品鉴旅游, 方式多种多样, 游客在走进自然、鉴赏文化的同时, 也在享受旅游, 在环境中陶冶情操, 在旅游中放松心情。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力使得游客更在意的是生态的整体环境, 强调的是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 国家旅游局已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计划, 将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旅游环境的生态化会为旅游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也为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 提高旅游型城镇的竞争力
旅游型城镇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但要有特色, 还要主打“生态牌”, 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镇在激烈的外部特色旅游竞争中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建设生态文明, 除了为旅游业提供一个先决条件, 也间接的改善了城镇的经商投资环境, 改善了城市形象, 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城镇, 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所以, 发展生态文明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旅游型城镇发展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是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个城镇的旅游业发展好了, 会促进生态的发展。只有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要求来发展, 树立新的旅游发展观, 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二) 解决发展中的矛盾
一般的旅游型城镇的经济水平普遍不高, 或者是处于大城市的周边地区, 仅靠国家财力补贴很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我国的发展情况看, 保护生态环境既要通过环保技术减少工业环境污染, 也要限制工业环境成本很大的地区发展。平衡环境保护和快速发展之间矛盾的需要,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缓解环境压力, 进一步提高工业的集中度, 扩大生态区的范围。而对于生态区, 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扶持旅游小城镇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 增强环境保护的动力
旅游业的发展既提高了破坏环境的机会成本, 同时随着旅游城镇数量的增加和不断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旅游业没有发展之前, 优美环境的价值很低, 甚至根本无法体现, 在没有强制力约束的情况下, 人们对于环境破坏已经习以为常, 不会采取措施来保护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居民逐渐认识到了这种资源的可利用上, 所以会从个人的思想认识上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这样也方便了政府在环保中的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了旅游越发展, 破坏环境的机会成本就会越高, 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内在机制就逐步确立起来。从实际发展情况看, 已经有许多旅游小城镇通过旅游业形成了环保动力机制, 在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了成功。同时这些成功的旅游小城镇也为正在开始发展旅游业的城镇树立了榜样, 增强了信心, 进而有利于促进发展。
三、旅游型城镇发展生态文明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是中国旅游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 并在推动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 既要通过政府的领导和推动, 使旅游业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又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推动旅游业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 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同步进行。
(一) 制定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整体规划, 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协调, 包括旅游技术支持、旅游产业布局、旅游金融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等等。在制定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时, 政府要根据城镇的历史、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人口和经济规模等条件,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全面研究城镇旅游业结构发展, 注重生态保护,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合理确定城镇旅游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二) 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在城镇中发展旅游业, 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务, 也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 才能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政策, 才能采取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才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政府的主导下, 要完善生态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 政府应当集中投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及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减少污染。还要建立生态型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配套服务体系, 包括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 这些服务体系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三) 统一思想和提高素质
旅游型城镇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双贏, 首先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 这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使人们认识到旅游发展是综合发展, 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发展生态旅游, 能带来经济的增长, 能实现产业联动, 进而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 能促进城镇的开放水平, 进而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能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使旅游成为小城镇最为亮丽的名片;最终的, 发展生态旅游会给每个人带来快乐。其次, 发展旅游要促进城镇居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时时刻刻要做的事情, 居民对生态保护的素质提高了, 生态保护才能进行, 才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 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在旅游城镇发展生态环境, 要做好宣传工作。旅游城镇政府在主导旅游发展中, 应该自觉地承担起旅游宣传的工作, 特别是要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 形式多样的宣传, 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对外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 旅游城镇政府可以建设专门的旅游信息网, 重点是特色和生态旅游, 也可以在其政务网中加大旅游信息的分量。另外, 可以聘请专业的机构策划旅游城镇的整个营销方案, 在政府内部应该确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旅游城镇的宣传, 并为宣传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
(.五) 加强社会监管
政府作为市场的监护者, 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抑制不正当竞争, 尤其是对环境污染要加大监管, 遇到问题, 及时解决, 以维护正当竞争, 规范市场秩序。在立法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 包括确立市场主体平等地位的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法律、维护竞争者正当权益的法律以及在市场主体遭遇不公平竞争时给予保障的法律、生态破坏的严惩措施。执法方面要严格依法行政, 确保以保护生态文明为前提, 保障法律的公平公正实施, 降低污染, 创造旅游型城镇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博伟.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梁亚红.资源型城市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12 (12) .
【生态化城镇】推荐阅读:
生态城镇10-02
生态城镇研究09-06
构建城镇生态园林07-16
低碳生态城镇06-17
生态文明城镇论文09-23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10-03
城镇化生态文明10-27
小城镇生态调查报告10-10
夏津北城生态宜居城镇建设申报材料07-07
郑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简介t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