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政策

2024-10-04

金融稳定政策(精选11篇)

金融稳定政策 篇1

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时期, 我国经济有了较为持续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现阶段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特殊时期, 汇率波动和金融稳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较大的影响, 最终直接影响的到了货币政策的制定。本文主要在对金融稳定的意义和内涵及造成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分析的基础上, 分别探讨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

一、金融稳定的意义和内涵分析

(一) 金融稳定的定义

金融稳定是央行重要的公共政策目标, 但是从当前的国内外对于金融稳定研究现状来看,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金融稳定都未能作出较为严格和准确的定义。造成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过多考虑了稳定性和波动性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本质上来看, 波动并不一定会对金融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 西方众多学者通过金融不稳定性以及脆弱性等方式, 对金融稳定进行了界定。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整体金融体系的基础上, 将单个金融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是采用成本则以及实体经济的形式对最终经济收益进行度量;第三是通过金融稳定反方向概念的提出———金融不稳定, 使我们更容易的对金融稳定进行区别和划分。

(二) 金融稳定的内涵

首先从金融不稳定方面来看,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于金融不稳定的研究, 其认为不存在金融不稳定的状态, 可以称之为金融稳定。其中的金融不稳定主要可以概括为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 脆弱性是金融不稳定的重要表现形式, 而在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下, 很容易造成金融危机的发生。在金融不稳定的状态下, 由于受到了资产价格波动或者是金融结构不稳定性的影响, 可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害。并且金融不稳定会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影响到整体金融体系的运行, 特别是会对企业和政府的金融状况造成较大影响, 最中造成资金的流动受到限制。

其次从抵御风险的角度分析来看, 金融稳定主要可以视为某国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的抵御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 从而通过将商业银行存款配置给具有强大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企业, 最终避免外部冲击所造成的金融灾难性影响, 在此过程中该国的金融支付和使用并不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 金融稳定主要涉及到了金融体系核心要素的平滑运行, 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外部冲击的吸收, 从而有效减少实体经济受到的其他金融体系的冲击。

当前国内对于金融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央行的金融稳定职能以及金融体系抵御外部影响冲击和金融风险化解等方面。

二、造成汇率波动的主要来源

当前我国国内学者对于汇率波动来源的研究大多是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来源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贸易顺差和通货膨胀、国内外利率差、美元汇率波动、商品相对价格变化等。以上结论对于我国的外汇运行机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是其并不能有效的解释1994年以后中国实际固定汇率的事实。在2005年, 国内学者提出了人民币汇率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并在人民币汇率基础上对购买力平价以及利率平价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最终得出了物价差异变动是造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但是单独的物价因素或者是利率因素都很难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较为全面的解释, 只有在对物价和利率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才能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缘由进行更为有效的解释。国内学者将其归结于我国利率管制、外汇管制以及市场缺陷上, 而由于以上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最终造成了独立的平价关系不能最终成立。随后在2008年, 国内学者采用Chinn以及Johnston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来源进行分析, 其研究结果表明, 生产力差异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石油价格对实际汇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作用。

三、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

当前对于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研究和讨论主要分为方面, 即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哪一个更有助于金融稳定。

对于支持固定汇率的研究学者来说, 政府所维持的固定汇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机构发生危机可能性, 在该种施加约束作用下, 央行会持续实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将银行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另外国际学者指出, 在当前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制中, 其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存在着大量的美元债务, 因此采取固定汇率能够有效的的确保大金融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该种情况下, 汇率的波动会相应的造成大量公司及企业破产, 最终反作用于银行危机。另一方面, 其认为在当前债务美元化的经济体较为容易遭受贬值影响, 因此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助于金融稳定。

另一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利于金融稳定, 主要是因为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拥有更为独立的货币政策, 所以在该种情况下货币危机在该国家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 实行浮动的汇率制度虽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 但是一旦出现影响较大外部冲击, 就会相应的增加该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主要是由于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 可能会造成外债的不断增加, 在该种情况下本国金融体系的外部冲击抵御能力就会得到削弱。

四、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央行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的而定, 进而实现利率调整对汇率的间接性影响。比如德国联邦中央银行就是通过短期利率的提升, 从而对实际汇率的贬值做出反应处理;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也通过短期利率调整来对汇率波动作出相对应的反应。

在2005年, 国外学者Ragan对汇率波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并对汇率波动以及总需求造成的直接冲击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区分, 并同时有效解释了货币政对于给定的汇率波动来源的重要性, 最终得出了下列结论:

资本流动的改变会相应的造成货币升值, 而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适当降低利率;如果是由于汇率波动冲击所在造成的净出口问题, 该种情况下应采用对出口增加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选用从紧的货币政策。从以上分析来看, 货币政策是对通货膨胀和产出以及汇率波动的直接反应。

参考文献

[1]黄炎龙.率的稳定性与最优货币政策[J].金融研究, 2011 (11) :01-17.

[2]贾俊雪.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稳定[J].世界经济, 2014 (12) :03-26.

[3]黄佳.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修正研究[J].财经研究, 2007 (4) :96-106.

[4]梁婷.本流动与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对策[J].西部金融, 2014 (5) :84-92.

[5]李世美.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 2009 (5) :30-34.

金融稳定政策 篇2

反洗钱和征信管理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和中国目前金

融稳定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稳定概述

欧洲中央银行有关金融稳定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表述为:金融稳定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行良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一种状态。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认为,金融稳定缘于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能有效提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而不会产生大的动荡的金融体系。

金融稳定是指一种状态,即是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大的波动,金融作为资金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业本身也能保持稳定、有序、协调发展,但并不是说任何金融机构都不会倒闭。

国际清算银行前任总经理安德鲁·克罗克特(Andrew Crockett)认为,金融稳定可包括:(1)金融体系中关键性的金融机构保持稳定,因为公众有充分信心认为这些机构能履行合同义务而无需干预或外部支持;(2)关键性的市场保持稳定,因为经济主体能以反映市场基本因素的价格进行交易,并且该价格在基本面没有变化时短期内不会大幅波动。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117起系统性银行危机,还有45个国家发生了51起局部性银行危机。促进金融稳定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

二、反洗钱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反洗钱形势日益严峻。在我国,反洗钱不但是打击贩毒、腐败等犯罪活动的利器,而且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现代金融体系已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正确处理好履行反洗钱义务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关系,成为地方金融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金融机构努力做好新时代反洗钱工作,对充分发挥反洗钱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是有益的。反洗钱有利于维护金融机构诚信及稳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活动的载体,客观上容易成为洗钱活动的渠道。做好反洗钱工作对维护金融机构声誉,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征信管理队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征信收集的企业与个人信息是金融机构有效开展业务的良好基础;通过有效的信息处理,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降低业务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征信进一步降低了公众对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有利于维护公众对金融业的信心。正是这个信心与信任,才确保了金融业的稳健有效运行。例如,即使一家金融机构由于特殊原因而出现经营困难或者倒闭,由于征信所得信息,公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清“好银行”与“坏银行”,从而不会加入恐慌与挤兑之列。最终,金融体系不会由于一家金融机构的问题而引发系统风险甚至金融危机;征信还有利于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时刻关注获取金融业风险状况以及企业与个人信用状况,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这在相当程度之上为金融业的有效、健康运行提供了极大的政策与制度激励,从而更好地实现金融稳定。

四、当前金融稳定面临的若干问题

(一)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在我国,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与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相比,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资金的急剧扩大和收缩,导致经济剧烈波动,影响金融稳定。另外,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资产分布及运行特征使金融结构出现倾斜,金融资产过多地集中于银行信贷、房地产、第二产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长期贷款。而负债则集中在居民储蓄、机构、行业、产业、企业、地区、期限等,结构的不对称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运行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银行类金融机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例较高。同时,目前整个社会的资金过度集中在银行业,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

完善金融监管 维护金融稳定 篇3

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

我国的金融监管起步于金融行政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恢复和建立了各种金融机构。随着经济货币化加快,为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应运而生,金融市场十分活跃。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开始关注处于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的变化。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金融管理司”,承担金融监管职责。金融监管的初期,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进行监管,实际上属于金融行政管理。但随着在市场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体现出其弊端:监管不规范,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行为缺少独立性,监管者往往带有主观性、非公平性等缺陷,造成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效果不强。这种行政性监管理念,严重扼制了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了金融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与一般行政性监管存在的问题相比,运用法制手段依法监管则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中央银行从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入手,实现从一般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立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继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金融业基本法律,这些法律作为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完善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体系,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和保障。1995年以来,在金融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条例和制度,基本形成了金融法律体系框架,金融监管基本达到了有法可依。实现了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使金融监管更具有强制性、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转变

实行什么样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由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金融业的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金融市场发展初期,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要求,金融监管体制开始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转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证、保”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1997年提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后,到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终确立了中国金融业由银行、证券、保险和央行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银行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和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银监会行使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的职权,包括对银行、金融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银监会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我国实际并总结以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四条监管理念、四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通过加强银行监管的基础工作,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评估,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框架,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证券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1992年10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也在逐步的发展完善。一是逐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证券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逐步完善证券期货监管体制。如实行按行政区域设立监管局,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查审分离”制度,形成调查与处罚权利的相互制约,以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三是加强监管和防范市场风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监管体制。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后,开始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建立保险业风险监管体系。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保监会在深化体制改革、探索保险业股份制改革和保险业内分业经营,推动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分离,提高保险监管透明度,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加强保险业监管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和保险经营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和依法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转变的影响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较大冲击,金融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加大了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银行收益风险加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相当多的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许多证券机构弄虚作假,挪用客户保证金。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安全。金融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997年3月,为了保护投资者合利益,中国证监会加强对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管理,清理整顿证券经营机构和市场外的非法交易,促进建立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的规范市场秩序。2000年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努力减亏增盈,提高经营效益。2001年2月15日开始施行《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增资扩股、债转股、托管、收购兼并、合并、关闭、破产等多种方法,及时、坚决、稳妥地化解了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例如,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撤并1700多家城市信用社、撤销100多家高风险信托机构等,这些有力的措施,消除了当时的金融风险隐患,维护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nlc202309040715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在金融监管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转变的过程中,适合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的各项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使监管有法可依。如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次监督各类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例,并提出把不良贷款比例从当时的20%左右下降到17%;1995年7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审慎经营的要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比率等四类十三项指标,涵盖了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主要方面;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在各类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和贷款质量。

实行分业监管制度以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针对三个行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健全和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如银监会为了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8年、2009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了三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指引,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和10.5%;2011年4月,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办法》,确立了我国银行业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的总体框架;证监会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监管的需要,先后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了证券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监会在加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先后颁布实施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中介业务非法行为处罚办法》、《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依法经营。

在未来的改革中,金融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一是不断更新监管理念。面对世界金融不断向全球化、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金融监管机构要适应金融业市场经营的转变趋势,及时更新监管理念。二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从注重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使金融监管能起到防患于未然、随时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运用市场原则进行监管,加强金融信息披露,使金融监管做到公开、公正、有效。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为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在继续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各自业务领域独立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重视发挥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对金融监管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探讨,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金融稳定政策 篇4

一、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机理

2008 年以来, 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催生了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稳定研究的新一波高潮。从“内生”视角来看, 资产价格波动可能通过金融创新、银行信贷与流动性、微观主体行为等渠道, 影响一国金融稳定, 并诱发宏观经济波动。

(一) 资产价格波动、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

一些学者的理论研究表明, 资产价格波动会经由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多种影响。如Fostel和Geankoplos (2008) 认为, 信用评级的虚增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膨胀, 放大资产价格初始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并通过衍生品向资产抵押物转移, 最终传染至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Shleifer和Vishny (2009) 认为, 金融创新往往伴随着财务杠杆的产生, 在经济繁荣时, 杠杆效应促使资产负债表扩张, 而在经济萧条时, 银行不得不抛售资产, 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 并引起金融不稳定。同时, 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将资本市场的扰动传递到实体经济, 进而使市场情绪的波动演化成实体经济的波动。另外, 当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时, 银行愿意持有资质较差的低价证券, 放弃对实体项目的融资, 这可能在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危机。谭政勋和侯喆 (2011) 指出, 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效率、提升金融功能的同时, 对金融稳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金融创新追求效率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无法实现平衡, 是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资产价格波动、流动性变化与金融稳定

Allen和Gale (1998) 认为, 银行为满足存款人的取款意愿而出售风险资产, 这不仅会导致存款数量和信贷规模的缩减, 同时也会加剧资产价格下跌, 引发金融体系不稳定。另外, 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保证金账户余额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当资产价格下跌时, 客户必须增加保证金, 从而导致市场流动性紧张、违约风险增高及资产价格加剧波动, 最终使金融风险蔓延 (Holmstrom和Tirole, 1998) 。

Fostel和Geankoplos (2008) 认为, 流动性高低、杠杆大小都会影响资产价格, 同时资产组合和消费效应会使流动性楔随着实体经济的波动而起落, 在经济危机阶段, 较大的流动性楔会产生更高的贷款抵押价值, 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差额。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由于不同经济主体调整预期的时机和方式的不同, 流动性楔波动会对资产价格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并使资产价格波动不断放大和蔓延, 最终导致金融不稳定。

(三) 资产价格波动、银行资本金变动与金融稳定

银行资本金规模及其稳定性, 是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的重要经济基础, 但资产价格波动会导致银行资本金波动, 进而对金融稳定构成冲击。Bernanke和Lown (1991) 指出, 资产价格下降会造成大规模贷款损失, 而银行为满足资本管制要求, 会出售企业所抵押的资产, 并收缩信贷规模, 从而导致金融不稳定。

Peter (2004) 认为, 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会造成物价总水平的下降, 并引发部分企业违约, 当企业贷款违约率达到一定程度时, 银行资本金就会减少, 从而造成银行信用收缩, 并加剧资产价格下跌和恶化宏观经济, 最终导致金融不稳定。另外, 在新巴塞尔协议实施背景下, 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期间, 金融体系的内在顺周期性会导致银行资本金减少, 加剧金融不稳定 (Shin, 2009) 。

(四) 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与金融稳定

资产价格波动会引起企业抵押物价值发生波动, 影响银行信用扩张能力、企业信贷获得能力, 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一般而言, 资产价格上涨提高了抵押物价值从而增强了借款人融资能力, 且因违约风险很低, 银行可以正常收回本息。同时, 激烈的行业竞争驱使银行继续扩大信贷规模, 从而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上升。

Kiyotaki和Moore (1997) 认为, 当银行信贷规模减少使企业投资缩减, 会进一步降低抵押物 (耐用资产) 的价格, 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经济系统信贷规模缩减和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并严重威胁金融稳定。Bernanker和Lown (1991) 、Allen和Gale (2000) 、Bernanker和Gertler (2000) 强调, 资产价格越高, 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越好, 银行信贷规模扩张也就越快;当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时, 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会急剧恶化, 银行信贷规模收缩, 并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Chen (2002) 、Shin (2006) 的研究也获得了大致相同的结论。

(五) 资产价格波动、微观主体行为与金融稳定

资产价格波动经由微观主体行为影响金融稳定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信息不对称性和未来时间段内不平衡信息传导。如Marshall (1998) 认为, 当预期未来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变大时, 股票价格会下跌, 即可用当前股票价格来预示将来一段时期内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认同这一观点, 则资产价格的下降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银行系统危机。Mishkin (1999) 则认为, 当信息流被金融体系的冲击所干扰时, 会导致金融系统的资金融通效率降低, 影响了企业生产和投资, 导致金融不稳定的发生。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企业资本金价值降低, 凸显出信息不对称问题, 导致银行收缩信贷, 引起金融不稳定甚至金融危机。

二、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资产价格波动作出反应

毋庸置疑, 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宏观经济背景下, 资产价格及其波动可能蕴含不同的政策信息。那么, 如果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央行是否应该对其予以回应呢?对于这一问题, 不同的学者持明显不同的观点与主张。

第一种观点认为, 央行应致力于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 而不应当对资产价格波动作出反应。首先, 央行对资产价格上升是否是因为基本面的推动几乎无法判断, 即使资产价格泡沫达到了可以识别的程度, 时滞效应也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效果;其次,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本国币值 (控制通货膨胀) , 如果将资产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或之一) , 会造成货币政策因目标增多而难以有效实施。

一些实证研究为上述观点提供了经验证据。如Bernanker (1999) 的研究表明, 如果股价上涨并出现泡沫, 之后暴跌, 那么当货币政策试图降低通货膨胀率时, 就会自动吸收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动所导致的股价上升, 同时也抵消了市场投机活动所带来的股价波动, 因此, 对资产价格波动货币政策最好不做反应。Filarado (2000) 、Friedman (2000) 也获得类似的研究结论。近年来, 在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和股市大幅波动的背景下, 一些国内学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指向进行了研究, 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的结论也支持上述观点。如谢平 (2004) 认为, 如果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过激, 则会损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如果试图通过货币政策刺激股市, 则可能陷入严重的道德困境。卜壮志和卢小兵 (2008) 认为, 中国人民银行应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维持总体物价水平稳定上, 并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而不是仅关注股价、房价等的波动。李亮 (2010) 运用SVAR模型测试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 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保证资产价格稳定的同时, 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货币政策不宜盯住资产价格。

第二种观点认为, 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 资产价格能准确地反映其真实价值, 因此央行应关注资产价格波动所提供的信息, 在泡沫即将形成之时就调整货币政策, 将资产泡沫消灭在开始时段。首先, 引起资产价格波动的原因, 除了基本因素外, 可能还包括一些非基本因素, 如证券监管缺陷、投资者盲目跟风等。其次, 资产价格上涨会引起企业和个人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增多, 从而促进消费;但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 会影响银行系统的偿付能力, 特别是当资产泡沫破灭时, 对宏观经济及金融体系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这一观点也获得了较多实证结论的支持, 如以Cecchetti (2000) 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Bernanker (1999) 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并对BG模型中的假设条件做了一定的增补, 将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做出反应纳入到BG模型中, 且恰当考虑确定性泡沫的存在, 其研究结论与BG模型相反。Semmler和Zhang (2007) 对BG模型做了拓展, 但得出了与Bernanker (1999) 不同的结论, 即货币政策应当对资产价格做出直接反应。国内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 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较充分的证据。如马亚明和邵士妍 (2012) 认为, 鉴于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重要联系, 货币政策应当对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做出有效反应, 以保证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此外, 货币当局还应与监管部门密切合作, 减缓和消除资产价格波动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本文认为, 无论是从理论上讲, 还是从资本市场的实际运行来看, 第一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首先, 资产价格不存在合理的目标值 (或区间) , 更不可能人为决定其价格区间, 资产价格及其波动反映了众多经济主体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所进行的投资行为的集合。其次, 尽管稳定币值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但币值稳定又与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相差甚远, 其应该包括资产价格。因此, 央行可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中介目标来进行监控。事实上, 对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资产价格这一问题, 英、美、日等国家在货币政策实践中早已做了回答。如从1996 年6 月开始, 美联储采取一了系列措施 (接连六次加息) 来保证当时美国经济过热能够实现“软着陆”, 并成功防范了股票市场突然崩溃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打击。Greenspan还采用了“道义劝告”等措施提示股市风险。虽然效果初时并不明显, 但如果不是货币政策行动及时, 美国股市可能会发生更大范围、更大幅度的动荡。由此可见, 不论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影响有多大, 货币政策适当关注资产价格波动, 是中央银行的理性选择。

三、实现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选择

如果货币政策应当对资产价格进行反应, 那么央行所应解决的问题就是:面对资产价格波动应如何做出反应。同时, 由于资产价格波动是即时的, 而货币政策着眼于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 那么对于资产价格的每一次波动, 货币政策是否都应做出反应?

(一) 货币政策应适时关注资产价格波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 央行对于资产价格波动是无所作为的, 将控制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存在许多不可行性。这是因为, 第一, 资产价格波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央行一般很难准确地辨别出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当期资产价格波动, 这也就意味着央行不能阻止短期内大量的资产价格波动, 从而通过货币政策来稳定实体经济长期的价格与产出就变得更加困难。第二, 在某些情况下, 货币政策盯住股价、房价等变量, 并直接对其异动做出反应时, 可能产生与初衷完全相反的政策效果。由此可见, 因决定资产价格的基础难以确定, 货币政策不宜“盯住”资产价格, 但可以将资产价格作为间接的监测指标, 用其判断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并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参考。也就是说, 货币政策应适度关注资产价格波动。

2008 年以来, 中国经济衰退已是不争之事实, 但毋庸置疑的是, 如果当时中央银行在股票市场急速膨胀并远远偏离正常价格时能够对其进行适时适当地引导和调控, 又或者是能在2008 年股价急剧下跌、资产价格泡沫破裂时能迅速采取措施, 那么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也会小得多。房地产价格波动同样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房价上涨和大幅下跌均蕴藏巨大的风险。因此, 央行对于房地产价格波动应给予适度的关注, 特别是针对我国二、三线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价格上涨和一线城市出现的价格下跌, 货币当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谨防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或反转带来的金融经济动荡。

(二) 选择合适的刺破资产价格泡沫的工具

货币政策并非刺破资产价格泡沫的最好工具, 首先, 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央行能够比市场更了解市场, 即央行也很难分辨出股市是否存在泡沫。众所周知, 央行能适时调控资产价格的前提是能确定资产价格波动的合理范围水平,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定资产价格的实际水平与所判定的合理水平之间是否存在过度偏离, 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控。但到目前为止, 能够确定资产价格合理波动范围的方法并不存在, 同时金融学家们也不能准确地区分资产价格的安全价格和泡沫成分。其次, 就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而言, 货币政策几乎无法做到在刺破资产价格泡沫之时, 能不对经济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美国20 世纪20、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和日本20 世纪80 年代末经济急剧衰退时期, 运用货币政策刺破“泡沫”的实践显示, 利用货币政策影响股价是有风险的。因为救援政策的实施时机、力度和持续性, 往往都难以把握和控制。目前, 我国仍处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周期中, 具有一定力度和连贯性的经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应对措施。同时, 面对资产价格上涨, 应更多地采取非货币化的宏微观经济政策, 减少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可能性, 并保护经济健康运行。

(三) 建立资产价格泡沫的预警指标体系

货币政策不直接干预资产价格波动并不意味着任由资产泡沫无限膨胀, 相反, 央行应给予较多关注。尽管央行难以在资产价格泡沫来临之前将其识别出来, 但可以将其纳入到监控货币的辅助指标体系中;同时, 央行应建立一套资产价格泡沫的预警指标体系, 构建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过度波动的反应机制。

金融自由化与我国的金融稳定 篇5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渡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金融自由化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造成了国家乃至全球金融系统的不稳定。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再次促使我们深入探究金融自由化同金融危机产生之间的关联,并从中获得警醒与启示。

一、金融自由化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关系

美国是最早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而且在21世纪以来仍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以维护自身的金融霸主地位。这种金融过渡自由化,导致利益更多地向金融垄断资本倾斜。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投资银行不遗余力地开发出一系列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产品,而疏于实体经济的创新,导致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同时,这种金融自由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财富,美国利用其在金融创新上的优势地位,利用金融机制在全球配制资源、争夺资源,使得发展中国家地位相对下降。然而,美国一味推行金融自由化,疏于监管,增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由于金融部门的高利润,大量资金向金融行业涌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导致银行开展高回报、高风险的业务,典型地表现为住房次级抵押贷款,众多低收入家庭陷入了债务链条,助长了美国“次贷”泡沫的累积,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另外,金融自由化助长了金融资产泡沫,尤其是“次贷”衍生产品泡沫,房地产证券化,导致住宅衍生出可以反复出售并且具有高杠杆率的虚拟金融产品行销全球,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实体经济终究无法承受,2004年以来美国利率提高并触发房价下跌,成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并酿造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并迅速席卷全球,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二、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简要回顾

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大约是从1992年正式开始的。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金融部门进出自由化、证券市场开放以及资本账户自由化等五个方面。利率自由化是金融开放和自由化的核心内容。通常来说,由利率管制转向利率自由化,名义利率的波动幅度会增大,利率将主要由市场决定,真正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便会产生。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利率自由化通过两种途径加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一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显著升高危机宏观金融稳定;二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变动不羁,长期在管制状态环境生存的商业银行,还来不及发展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由于目前我国信贷市场的利率由央行控制,并不是完全市场化,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利率的决定上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且国内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的不同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贷款利率也受到机制和环境的限制。而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处理条例》之《实施细则》规定,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同业公会协商确定或参照国际市场情况制定存贷款利率和手续费,报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即可,这就不利于中资银行的公平竞争。其次,汇率自由化后导致的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缺陷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入,大量国际游资进入我国,伺机人民币升值套利,流动性泛滥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2005-2007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上扬,都与人民币升值有关。另外,汇率自由化改革为外资银行进一步拓展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外资银行具有中资商行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这种优势造成了中资银行优质客户的流失,收入的减少,迫使中资金融机构转向高风险客户,从而造成不良贷款率上升和利润率的降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金融机构进出自由,外资银行以及证券机构的冲击使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将导致利润水平的急速下降,严重的还影响到国内金融机构的生存。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国际资本大量进入国内,对国内金融体系形成强大冲击,进而造成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证券市场造成了消极影响。2006-2008年,我国证券价格急涨急跌与国际资本不无关系,这种开放的资本市场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严重削弱了市场的稳定性。而且,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心理不成熟,容易对经济及政策变化作出过激反应。国际投资者对于新开放市场国家短期经济走势变化的过激反应,容易造成羊群效应,将使不受约束的资本流动变得更加不稳定。

三、基于我国金融稳定的政策思考

1、稳定宏观经济环境,保障金融稳定的基础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实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制约。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中央政府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部署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制定了未来2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近期又制定了各产业的振兴规划,旨在通过扩大内需保障经济平稳增长。但是,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时,应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宏观政策既要注重短期的“保增长”,又要注重中长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放在稳定资本市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内需等关键领域。

2、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只有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扩大其规模和覆盖面,提高其运行效率,增加其影响力,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反映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信号。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培育市场参与者,增加交易品种,逐步消除各个子市场之间的分割状态。建立起金融期货市场尤其是利率期货市场,为利率风险的转化和摊销提供手段。继续深化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加强银行自身建设,完善微观基础,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环境。完善利率结构体系,进一步确立统一的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同时要把握好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业开放的关系,吸收东亚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时,一定要把握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奏。

3、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外汇市场实行双向干预

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看似稳妥,但其最大弊端是强化了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风险反而最大。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应抓住有利时机,暂时尝试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从而成功打掉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能对大规模、不可预测的资本流动有所反应,在货币政策趋向与实现国内平衡发生冲突时,能减轻货币政策的压力。在实施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后,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更应慎重,央行应努力避免在汇率变动过程中造成双向波动的风险。央行的职责主要是对市场的异常波动采取限制、压缩异常的过高波幅和滤掉频率过高的波动成分。并且干预波动幅度应该足够宽, 才能确保汇率围着中央平价双向波动。随着资本市场更加开放, 有效的双向干预就变得更加紧迫。

4、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探索适合本土化的监管制度

多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一直侧重对金融机构执行国家政策的合规性监管,但金融监管的目标应是弥补市场失灵,建立一个竞争高效有序的金融系统,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我国可以认真研究各种金融制度在市场中的不同表现,借鉴不同发达国家的制度或国际标准来监管金融体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制度。在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分业监管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成果,发达国家的监管历史表明,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金融产品不断增多,金融机构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分业监管能使政府按行业设立新的监管机构或监管部门,有效实现对新产品、新机构的监管。如何协调我国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避免监管套利,另一方面又减少监管机构间的摩擦,使监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依靠我国一行三会的自觉合作,没有专门协调机构,由于各监管机构存在着工作绩效的竞争关系,很有可能发生表面的合作但实质的不合作。所以,应当在监管机构分权明晰的情况下,有专门的合作协调机构,以达到高度合作的目的。

5、谨慎地开放资本账户,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开放战略

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决条件应包括:有一个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与汇率制度相容;国内金融制度完善;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及时、准确和综合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但我国的这些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要放慢,这是美国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经验教训。过去一二十年,美国通过多方压力促使各国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汇率改革。一些国家资本账户开放过快,金融改革速度过快,因此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较大。在资本账户进程中,应走一条“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开放之路,对于外资进入要实施引导和监控,引导外资进入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领域,从而优化国际资本的流入结构;运用以监管和调控为主的对策,防止国际短期资本的恶意攻击;适当调整外资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降低对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依赖性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提高境内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外资进入壁垒;实施更加有效的债务流入外汇管制。另一方面,进一步放松资本控制,鼓励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配置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如逐步推进QDII制度,放松境内机构和个人以适当方式对外投资股票和债券;鼓励支持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到资源优良、比较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去投资,获取国内所需的稀缺资源、带动国内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设立高科技研发机构,并在用汇上予以支持;允许境外企业保留利润,用于境外企业的增资或境外再投资。

【参考文献】

[1] 陈文君:通往金融稳定的监管新范式——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5).

[2] 张金清、赵伟、刘庆富:“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开放”内在关系的剖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 石亚兰、郭建伟: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对金融稳定工作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7(1).

金融稳定政策 篇6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过程中, 表现出规模迅速扩大和所占比例上升、主要业务结构为同业存放和买入返售等特征。从而造成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受到不利的影响, 阻碍了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急需加大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管理, 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保证货币正常的有效实施。

二、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影响货币政策的表现

(一) 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目前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 而同业业务的信贷作用机制并没有在央行的监管范围内, 造成央行降低了调控信贷渠道的作用力度。在经济繁荣的背景下, 出现旺盛的资金需求情况, 于是同业业务对这一额外的信用创造功能进行充分的利用, 将央行监管范围之外的可贷资金投放到市场中, 于是导致过度扩张信用的问题产生, 若是同业业务某个信用链环节有危机产生, 那么商业银行为了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就会采取资金的囤积策略, 这时就会出现过度收缩信贷的情况, “钱荒”也会因此而产生。于是货币供应量与央行预期严重偏离, 对货币正常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产生严重影响[1]。

(二) 影响了货币政策工具

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表现为降低其有效性, 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同业业务的发展会造成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被削弱, 在资金来源中同业负债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上升, 使准备金的缴存基数逐渐下降, 对同业业务进行利用, 银行可对存款规模进行灵活的调整, 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进行有效的缩小, 从而造成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的法定政策的有效性出现了削弱的现象。另外同业业务的资金融通功能, 促使金融机构减弱了依赖央行资金融通的程度。使再贴现政策、再贷款政策的有效性出现降低的问题[2]。

三、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影响金融稳定的表现

(一) 造成金融系统的风险性增大

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下, 逐渐壮大了资本市场, 促进了我国同业合作形式、合作内容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主要形式为银银合作, 银财、银保、银证等合作方式并存的情况。加大了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密切联系, 导致在不同的市场件和机构间迅速传染风险的局面发生, 极大的提高了金融风险的关联度, 提升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增大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若是某个银行中有流动性风险产生, 那么整个银行间市场都会受到该风险的影响, 使得金融机构出现极大的不稳定性。

(二) 导致金融系统流动风险增大

期限错配是同业业务的主要盈利方式, 利用短期套长期的方法获得更多的利润, 同业资产中具有较长的期限的资产形式是买入返售、拆出资金、存放同业。例如, 在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中, 买入返售票据通常有3个月左右的余期、信托受益权有9个月的余期。而与同业资产相比, 同业负债的期限要较短一些, 例如民生银行在2012年末的时候, 其大约有50%的同业负债剩余期限是1个月, 而同业拆入往往具有较短的期限, 如1年、6个月、3个月、7天、1天, 而且7天、1天期限较为集中。而所有金融机构的特征就是期限错配, 若是商业银行在获取拆借资金的时候不断的利用同业市场, 那么期限错配就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若是在收紧的货币政策下, 流动性风险则很容易发生, 甚至造成“钱荒”, 极大的影响金融机构的稳定性[3]。

(三) 对金融系统现有的监管效力产生了削弱作用

目前主要依靠资本充足率、贷款投向、信贷额度等实现对银行信贷增长的有效监管, 金融创新的一种方式就是银行的同业业务, 能够实现对金融机构内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 对各项监管指标等进行优化的目的, 但是却造成了较大的风险的出现。如在央行对银行过度扩张进行控制的时候, 对于商业银行的最高存贷比央行的规定为75%, 而且在相关商业银行法律中也对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可是银行同业业务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有被该规定所限制, 于是银行同业业务也不需要对存款准备金进行缴纳, 同时银行对其他银行只有25%的风险权重, 与对一般企业100%的债权风险权重相比要低出很多。所以银行在放贷的时候会利用同业业务进行信贷资产的挪用, 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 不仅可以避免对信贷额度的占用, 还可以实现对存贷比约束的有效规避, 从而造成对现有监管效力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4]。

四、总结

综上所述, 通过对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 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影响金融稳定的表现在于造成金融系统的风险性增大、导致金融系统流动风险增大等, 而影响货币政策的表现为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等, 为了有效的促进我国银行的持久发展, 应当加大对同业业务的管理, 促进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白雪, 牛锋.金融业务创新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J].西南金融, 2014, 09:46-49.

[2]董骏.基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4, 24:119.

[3]于水.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动机、模式及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5, 05:25-29+84.

对金融结构及金融稳定关系研究 篇7

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稳定,关系研究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中, 金融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受到广泛的认可。金融系统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且复杂的。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 金融危机爆发频率和原因较之于以往又有了新的表现。根据研究统计,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全球大致每四年就会爆发一次规模及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危机爆发的负面影响和蔓延速度都有了明显的增强。在过去的关于金融危机的研究中, 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有着许多研究, 但是后来的爆发的金融危机又推翻了这些理论。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让金融危机的研究者开始将研究的视角对准金融结构及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由于金融和经济存在着共生共存的关系, 而金融系统有十分复杂, 到了二十世纪,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上。金融系统极其复杂, 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也非一种原因导致。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及深入, 视角越来越多远, 程度越来越深入, 理论也越来越完善。在传统的研究上, 将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研究的学者并不多, 即使有研究的学者, 研究的范围也比较局限, 或者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将就此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二、金融结构的划分

传统对金融结构的划分主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从广义的角度看, 金融结构由金融系统和金融政策二者构成,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金融结构由金融市场、机构及契约三部分构成。在数十年的研究基础上, 学者们发现金融体系十分复杂, 金融结构的划分也绝非单一的, 从不同的角度看, 有不同的划分依据。根据金融市场中融资的手段的不同, 可以将金融结构划分为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两种。对于这两种不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 学界对于二者优劣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也有以金融机构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即将金融体系结构划分为央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结构。这种划分方式主要用来分析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有以金融资产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另外还有依据银行业的所有权进行划分的。不同金融结构的划分依据均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除了以上几种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划分依据之外, 还有其他一些划分的依据, 但都并不是学界主流认同的观点。金融结构划分依据的复杂性也说明了研究金融结构所面对的复杂挑战。

三、金融稳定概念

1. 金融稳定的定义

金融稳定和金融不稳定是一对相生相存的概念, 当前已经受到许多政府的关注。但由于金融系统本身具有的复杂性, 当前, 对于金融稳定的定义仍然未达成一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金融稳定已经受到了各国学者、市场主体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而且对于金融稳定也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和定义。对于金融稳定的理解需要从金融稳定的特点、金融稳定的条件以及金融的作用等方面开展。金融稳定有着自身的特征, 例如稳定的货币供应及政策、稳定的监管措施和机制, 稳定的经济增长等等。金融的稳定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否则, 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对于经济的伤害是致命的。相较于对金融稳定的判断而言, 金融不稳定更容易判断, 也更容易得到直观的理解。金融不稳定通常表现为实体经济部门的运行和发展受到金融市场的干扰, 甚至破坏, 导致金融资产发生强烈地波动, 金融机构发生倒闭潮等等。当金融体系不稳定时, 实体经济部门也就无法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 导致实体经济体财务状况二话, 从而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2. 金融稳定的度量

随着对金融稳定的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对于如何度量金融稳定有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并且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政府的金融部门以及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开始发布金融稳定报告。这些金融报告通过对金融稳定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式来阐述各自金融体系的稳定。我国的央行就会定期发布金融稳定的报告。有的国家的金融稳定的报告侧重于对金融稳定的评价, 并进而对国家金融政策产生影响。

四、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1. 金融稳定与金融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 主流观点认为在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下, 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小, 影响小, 而在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中, 金融危机多且影响大。因此, 这种观点认为通过信息分散化可以让人们更加主动地去搜集市场主体的信息, 从而督促市场经济主体更好的管理运作。由于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中, 信息分散化具有这种优势, 因此, 可以较好地分散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与此相对的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下, 由于银行流动资产及负债具有明显的不匹配性, 因此, 银行十分容易出现挤兑潮, 从而由银行带来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并进而引起金融恐慌, 甚至爆发危机。然而, 不管是市场主导型还是银行主导型都有着其本质的脆弱性, 即使在完全充分的市场经济体系中, 信息不对称仍然是常见的现象。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 非资产价格的波动往往引起金融风险。当市场流动性出现断裂的链条时, 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并进而导致系统风险的进一步加深。目前, 许多学者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进行研究, 而且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2. 金融稳定和金融资产结构之间的关系

金融稳定与金融资产结构之间的关系通常都是从系统风险研究的角度进行的。衍生金融类工具为繁荣金融市场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也同时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进程, 也满足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 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有着高风险性。导致这种大的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原因一方面是衍生工具本身就是传统金融产品的衍生品, 其变量更多, 而且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量的增大, 监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且市场的调节具有滞后性, 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有很多处于监管的忙去。在衍生金融工具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了新的风险因素的增加, 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站在公司金融的角度出发, 公司的所有权以及对银行的负债会对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对银行的监督行为有所变化。如果公司的激励结构不合理, 甚至没有激励, 那么, 管理者的不作为也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 从而降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并进而危及经济安全。

3. 金融稳定和金融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过去的观点认为, 市场竞争越充分, 则银行的市场力量被削弱, 从而银行的利润降低, 进而导致银行的特许权的价值降低, 通过高风险的投资刺激银行增加收益, 这些导致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还引发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增加。多种观点中, 有的观点认为将银行系统的力量集中可以起来, 从而增强银行利润, 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的观点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 通过增加银行贷款, 可以抑制银行的风险头寸;也有的观点仍未集中银行的力量可以分散风险, 而且对金融的监管也更加便利;还有的认为集中地银行力量可以让银行更好的应对流动性危机。上述这些观点都有其理论及实证支撑, 均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银行业的过度集中和力量的过于强大也会对金融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当银行里力量强大到足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时, 银行业基于本能的行业保护主义思想及利润之上的思想, 容易采取一些激进的金融策略, 从而导致风险的增大。如果银行的力量过于分散, 则监管上也会存在很大的难度, 甚至导致大量的监管空白, 而这也是当前金融体系中不能够允许大量存在的。因此, 经济学界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小银行的发展对于金融的稳定更加有利。

五、结论

金融系统十分的复杂, 金融结构的划分也只是相对的,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对金融结构的划分的标准可以得到一致的认可。从本文的论述来看,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上的观点并不一致, 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论点。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在不断地完善, 金融体系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在过去的发展中, 我国金融结构和金融体系的问题仍然是大量的存在的, 而这些存在的问题可能影响到我国金融体系, 甚至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目前, 我国的金融结构仍然以银行为主, 因此,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 我国应当不断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 不断完善征信系统,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 从而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结构, 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斯基著, 石宝峰、张慧卉译.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陈雨露, 马勇.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危机[J].金融评论, 2009, 2.

[3]朱孟楠, 蔡丛露.银行业结构性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 2007, 8.

金融自由化与我国的金融稳定 篇8

一、金融自由化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关系

美国是最早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 而且在21世纪以来仍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 以维护自身的金融霸主地位。这种金融过渡自由化, 导致利益更多地向金融垄断资本倾斜。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投资银行不遗余力地开发出一系列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产品, 而疏于实体经济的创新, 导致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同时, 这种金融自由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财富, 美国利用其在金融创新上的优势地位, 利用金融机制在全球配制资源、争夺资源, 使得发展中国家地位相对下降。然而, 美国一味推行金融自由化, 疏于监管, 增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由于金融部门的高利润, 大量资金向金融行业涌入, 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导致银行开展高回报、高风险的业务, 典型地表现为住房次级抵押贷款, 众多低收入家庭陷入了债务链条, 助长了美国“次贷”泡沫的累积, 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另外, 金融自由化助长了金融资产泡沫, 尤其是“次贷”衍生产品泡沫, 房地产证券化, 导致住宅衍生出可以反复出售并且具有高杠杆率的虚拟金融产品行销全球,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 实体经济终究无法承受, 2004年以来美国利率提高并触发房价下跌, 成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并酿造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 并迅速席卷全球, 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二、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简要回顾

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大约是从1992年正式开始的。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金融部门进出自由化、证券市场开放以及资本账户自由化等五个方面。利率自由化是金融开放和自由化的核心内容。通常来说, 由利率管制转向利率自由化, 名义利率的波动幅度会增大, 利率将主要由市场决定, 真正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便会产生。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 利率自由化通过两种途径加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一是利率自由化后, 利率水平显著升高危机宏观金融稳定;二是利率自由化后, 利率水平变动不羁, 长期在管制状态环境生存的商业银行, 还来不及发展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由于目前我国信贷市场的利率由央行控制, 并不是完全市场化, 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 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利率的决定上缺乏相应的自主权, 且国内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的不同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贷款利率也受到机制和环境的限制。而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处理条例》之《实施细则》规定, 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同业公会协商确定或参照国际市场情况制定存贷款利率和手续费, 报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即可, 这就不利于中资银行的公平竞争。其次, 汇率自由化后导致的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缺陷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入, 大量国际游资进入我国, 伺机人民币升值套利, 流动性泛滥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2005-2007年, 我国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上扬, 都与人民币升值有关。另外, 汇率自由化改革为外资银行进一步拓展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由于外资银行具有中资商行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 这种优势造成了中资银行优质客户的流失, 收入的减少, 迫使中资金融机构转向高风险客户, 从而造成不良贷款率上升和利润率的降低, 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金融机构进出自由, 外资银行以及证券机构的冲击使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将导致利润水平的急速下降, 严重的还影响到国内金融机构的生存。资本市场的开放, 使得国际资本大量进入国内, 对国内金融体系形成强大冲击, 进而造成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证券市场造成了消极影响。2006-2008年, 我国证券价格急涨急跌与国际资本不无关系, 这种开放的资本市场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 严重削弱了市场的稳定性。而且, 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 投资者心理不成熟, 容易对经济及政策变化作出过激反应。国际投资者对于新开放市场国家短期经济走势变化的过激反应, 容易造成羊群效应, 将使不受约束的资本流动变得更加不稳定。

三、基于我国金融稳定的政策思考

1、稳定宏观经济环境, 保障金融稳定的基础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实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 外需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 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制约。在这样的形势下, 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 中央政府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 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部署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 制定了未来2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 近期又制定了各产业的振兴规划, 旨在通过扩大内需保障经济平稳增长。但是,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时, 应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性, 宏观政策既要注重短期的“保增长”, 又要注重中长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重点放在稳定资本市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内需等关键领域。

2、建立健全金融市场,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只有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 扩大其规模和覆盖面, 提高其运行效率, 增加其影响力, 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反映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信号。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 培育市场参与者, 增加交易品种, 逐步消除各个子市场之间的分割状态。建立起金融期货市场尤其是利率期货市场, 为利率风险的转化和摊销提供手段。继续深化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加强银行自身建设, 完善微观基础,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环境。完善利率结构体系, 进一步确立统一的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同时要把握好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业开放的关系, 吸收东亚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时, 一定要把握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奏。

3、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对外汇市场实行双向干预

汇率机制改革以来, 人民币小幅升值看似稳妥, 但其最大弊端是强化了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 风险反而最大。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 应抓住有利时机, 暂时尝试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 从而成功打掉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能对大规模、不可预测的资本流动有所反应, 在货币政策趋向与实现国内平衡发生冲突时, 能减轻货币政策的压力。在实施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后, 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更应慎重, 央行应努力避免在汇率变动过程中造成双向波动的风险。央行的职责主要是对市场的异常波动采取限制、压缩异常的过高波幅和滤掉频率过高的波动成分。并且干预波动幅度应该足够宽, 才能确保汇率围着中央平价双向波动。随着资本市场更加开放, 有效的双向干预就变得更加紧迫。

4、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 探索适合本土化的监管制度

多年来, 我国金融监管一直侧重对金融机构执行国家政策的合规性监管, 但金融监管的目标应是弥补市场失灵, 建立一个竞争高效有序的金融系统, 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此, 我国可以认真研究各种金融制度在市场中的不同表现, 借鉴不同发达国家的制度或国际标准来监管金融体系,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制度。在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 分业监管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成果, 发达国家的监管历史表明,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 金融产品不断增多, 金融机构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 分业监管能使政府按行业设立新的监管机构或监管部门, 有效实现对新产品、新机构的监管。如何协调我国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避免监管套利, 另一方面又减少监管机构间的摩擦, 使监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依靠我国一行三会的自觉合作, 没有专门协调机构, 由于各监管机构存在着工作绩效的竞争关系, 很有可能发生表面的合作但实质的不合作。所以, 应当在监管机构分权明晰的情况下, 有专门的合作协调机构, 以达到高度合作的目的。

5、谨慎地开放资本账户,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开放战略

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决条件应包括:有一个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与汇率制度相容;国内金融制度完善;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及时、准确和综合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但我国的这些条件还不成熟, 因此, 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要放慢, 这是美国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经验教训。过去一二十年, 美国通过多方压力促使各国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汇率改革。一些国家资本账户开放过快, 金融改革速度过快, 因此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较大。在资本账户进程中, 应走一条“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开放之路, 对于外资进入要实施引导和监控, 引导外资进入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领域, 从而优化国际资本的流入结构;运用以监管和调控为主的对策, 防止国际短期资本的恶意攻击;适当调整外资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 降低对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依赖性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 提高境内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外资进入壁垒;实施更加有效的债务流入外汇管制。另一方面, 进一步放松资本控制, 鼓励对外投资,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配置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如逐步推进QDII制度, 放松境内机构和个人以适当方式对外投资股票和债券;鼓励支持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到资源优良、比较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去投资, 获取国内所需的稀缺资源、带动国内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设立高科技研发机构, 并在用汇上予以支持;允许境外企业保留利润, 用于境外企业的增资或境外再投资。

摘要:金融自由化在改善金融制度, 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文章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美国金融危机的相互关系, 阐述了金融自由化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的消极影响, 并提出保障金融稳定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稳定,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陈文君:通往金融稳定的监管新范式——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5) .

[2]张金清、赵伟、刘庆富:“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开放”内在关系的剖析[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3]石亚兰、郭建伟: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对金融稳定工作的影响[J].经济问题, 2007 (1) .

金融稳定政策 篇9

一、金融制度的缺陷造成金融业的不稳定性

现行的金融制度的固有缺陷使金融业自身内部的不稳定性增加。制度安排的不同, 对于金融业内的不稳定的影响也不同。如果金融制度在安排上可以达到相对完善及合理, 则能够将金融业中内在的不稳定性有效地控制住或是降低。中国金融制度目前存在的各种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业内在的不稳定性加大。

现行的融资制度存在缺陷。虽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以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制来取代过去“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为目标, 在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一直为此努力, 但由于各种原因, 迄今为止预期目标尚未实现。在融资安排上, 政府还是通过国有的商业银行为国企提供其所需的资金,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原有资金供给制度没有被打破。这些提供给国企的贷款并不是按照市场原则来进行贷放的, 一部分国企由于经营和财务困难无法还本付息, 一部分国企会找理由拖延还款甚至逃废银行债务, 这样的资金供给制度, 不仅违背金融业运作中的基本原理, 也使金融业内的风险增加。

金融机构中, 治理结构的制度存在缺陷。从金融机构自身的角度来分析, 金融机构中的治理结构和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着内部联系。在现今阶段, 我国的金融机构存在于治理结构中的制度性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对内部人实行控制的有限制约方式, 形成在经营中无人需要对国有资产真正负责的现象, 加大了金融机构的内在风险。二是政府机关与主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过度干预。金融机构中的相当一部分呆、坏账现象由此而来。

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对于金融业来说, 信用是金融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信用制度的安排来约束与规范金融业的信用活动是能够在现阶段维护金融活动中的经济与金融秩序、预防信用风险的重要保障。但是, 目前我国在建设信用制度方面严重滞后, 具体表现为缺乏信用评估制度、能够体现诚信原则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健全的信用登记制度以及发生失信行为的制裁与公示制度等等。

金融市场中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金融市场中的法律制度与其风险控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制度的缺失通常是引起金融市场中风险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金融市场中的法律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与滞后。法律制度缺乏一定的确定性, 从而使金融市场缺乏大量、长期的投资者, 必然使金融市场存在稳定性差、投机性强的问题。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合理。法律制度缺乏对金融市场中各种违法行为应负责任的明确界定, 从而无法有效控制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风险。同时, 金融市场中也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使金融信息的公开性降低, 进而导致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性与风险增加。

二、金融市场中结构的失衡与底下的效率使金融的稳定性被削弱

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数量的迅速扩张中, 集中体现在金融资产总量的飞快增长以及金融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上。然而, 虽然金融发展中数量的飞速增长使人兴奋, 其中的质量问题令人堪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在处于起飞阶段时, 具有数量的扩张快与质量的提高的规律性。但当经济的增长数量扩张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 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稳定、持续的发展。这同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有理由认为, 在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金融发展具有粗放式数量扩张的特点, 这不仅使金融名义增长里的虚假成分增加, 也致使金融发展的质量较低, 从而使中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近些年来, 中国的金融结构在发展与体制改革中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 金融结构的合理性和它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一直在逐渐增加, 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结构失衡问题, 影响着金融发展的稳定性。金融效率的低下同样影响着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和数量的增长相比较, 我国金融发展的效率无法令人满意。产业运作的效率与市场效率的低下等因素, 都对我国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金融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矛盾对金融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 我国将金融当作实现计划的一种方法来使用, 把银行体系作为政府的一个宏观调控系统来对待, 在那时, 金融发展的速度与效率虽然都不高, 但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却非常好, 风险几乎是零。在改革开放以后, 金融业在地位与性质上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以及决定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后, 金融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得到了确立, 自此, 金融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极大的发展机会, 金融业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 金融风险的增长使得金融发展的稳定性降低。在强调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改革以及进行企业化经营的时候, 没有重视防范金融风险, 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也没有跟上, 在强调经济活动要以盈利经营目标的同时, 没有重视金融的流动性与安全性, 具体措施不到位。在金融的产业化发展过程里, 国内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各种无序竞争以及违规经营现象, 这些现象都会对金融的稳定性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目前, 我国的经营体制为分业经营,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国金融机构的规模大都比较小, 缺乏一定的抗风险的能力, 同时, 接触到的业务种类也不多, 不利于金融机构多元化的经营来分散金融风险。

四、如何增强金融发展稳定性

1、将金融创新当做内在推动力, 来使中国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在新世纪里, 中国未来金融得以发展的动力源将变成创新。创新不仅能够不断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对金融的客观要求得到满足, 还能够让金融业自身不断获得高效、迅速的发展以及持久的活力。将创新当作中国金融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就不能忽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双刃剑作用。一方面, 创新可以提升金融产业的效率、规模和能量级, 还有较高的社会接受度等特点, 可以大大推动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 金融创新的负作用也会随之增加, 从而对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会产生越来越大的潜在威胁。

2、将金融结构的调整作为重点。

较之改革开放之前, 虽然目前中国的金融结构得到了较大的变化、发展与进步, 但在金融产业、市场、融资与金融资产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从而制约了我国的金融效率, 影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也对金融的发展与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产生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我国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一系列的挑战, 需要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主动进行调整金融结构, 使金融发展的层次和效率得到不断的优化与提升, 进而使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要不断地在发展过程中使金融业的产业比例与金融市场结构得到调整, 还要使我国目前的金融资产与融资结构得到改善。

3、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金融体制的改革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要加强对于社会信用的基础建设以及建设相应的信用制度。其次, 注重金融机构体系的多元化发展速度加快, 从而可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化改革。第三, 设立相应的风险投资机制,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节与改善。最后, 注重金融资产增长过程中质量的提高。

五、结束语

我国的金融发展需要将金融创新作为它的内在推动力, 将金融结构的调整作为近期发展的重点, 从而使我国的金融在发展中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不断增加, 同时, 也要注意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 来消除在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金融的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金融制度的缺陷造成金融业的不稳定性、金融市场中结构的失衡与底下的效率使金融的稳定性被削弱、金融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矛盾对金融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及如何增强金融发展稳定性来分析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稳定性问题。

关键词:中国金融,稳定性,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 24 (2)

[2]李健.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4)

[3]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09, 31 (4)

金融稳定政策 篇10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稳定性;行业发展

一、金融创新概述

1.金融创新的产生背景

我国一直是极具典型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虽然已经开始逐渐关注金融创新工作,但是较国外发达国家仍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金融发展进程的主要推动因素便是金融创新手段,在这段时间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金融创新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市场中的内部发展动力。具体实施的金融创新法案,比如由国有商业银行陆续推出的股份改造策略、种类多样的理财产品的推出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我国经济市场体制改革和完善。对于金融创新带来的对金融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我们应当给予认可和重视,但是,对于它们所带来的一系列其它发展问题也应当给予关注,绝对不能忽视它所能够对经济市场产生的影响。金融创新为市场带来的问题中,有比较明显的,比如金融市场结构不够完善、企业各项规定不够全面、推出的金融产品不够成熟且种类单一、对已推出金融产品的管理不够到位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国金融市场的后续发展将会遭受一系列问题干扰,比如说如何把握金融创新的发展程度才能最大程度上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我国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及关注重点怎样确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行业专业人士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进而作出具体的工作指示。

2.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

众所周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基础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尚未被挖掘和重视,比如就我国的金融市场而言,它的发展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来讲只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依据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和社会状况,如果完全地学习国外先进国家的金融发展模式势必不会理想。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是,如何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发展基础,在此程度上对国外金融发展的可取之处进行适当学习,力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國国情的金融市场发展模式。

20世纪20年代,具有美国国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皮特针对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提出了自己独特性的看法,对金融创新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义。他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称创新是转变后的生产函数的建立,这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活动策略,包括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提出、对全新发展和生产模式的采用以及对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通过上述言论不难得出结论,在熊皮特的认知中,他所理解的金融创新并不只只局限于金融市场中的创新,而是波及整个经济发展链条的创新工作。结合各种研究结论,本次论文对金融创新的具体定义是,发生在金融界的各种组成要素的二次组合。也可以概括理解为,金融组织机构或者管理部门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机构组成、产品种类、经济发展结构做出的针对性改革和创造。金融创新具体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工作: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

二、金融创新对于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1.制度的缺陷让金融业不稳定

在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中是,虽然很多都有创新意义,但是还有着很多缺陷。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这些缺陷会对我国金融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制度,对于稳定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果使用合理的制度,就会让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更加稳定。在目前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到了经常经济的时期,改变了过去“大统一”的管理模式,并且不断努力发展。但是目前,在金融资金上,我国商业英航对于资金的补给方式还没有较大的改变,让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管理制度只停留在表明。同时,由于很多国有企业发展越来越差,不能把利息按时给政府,甚至找理由推脱,对于贷款延期或者逃费还款。这种恶劣情况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让我国金融行业的风险大大增加。

2.不均衡的金融市场结构与效率降低稳定性

由于我国的国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还会不断地扩大,但是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金融发展的质量较低,影响稳定性。近年来,我国在金融行业中的改革都有了很大的成功,行业的建构越来越合理,但是还有着失衡情况。同时,由于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市场效率较低,都会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金融产业化发展产生的矛盾影响金融稳定性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金融行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持续发展,地位出现了很大的改变。金融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已经基本确认。但是,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对于整个行业的稳定性影响。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有效地措施,让这些风险对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甚至有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进行恶性竞争,使用非法的方式进行经营,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性产生了破坏。

三、结论

综上述所,在金融创新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任何事都是由两面性的,金融创新对于我国金融汗液的稳定性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国金融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与企业调整好发展的步伐,做好金融体质的改革,希望能够减少在金融创新背景下行业的不稳定因素,让我国金融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蕾. 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杨荣海.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06:36-41.

日本的金融稳定措施 篇11

一、日本银行的措施

(一)注资

由于金融危机,日本国内短期市场上信用力下降的外资银行等机构筹资面临困难,日本银行通过不断向市场提供大量资金来稳定金融市场,缓解信贷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从2008年9月16日~10月10日,日本央行连续18个工作日内共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37.1万亿日元。10月14日本央行宣布,扩大对金融市场的美元资金供给,取消注资的上限控制。日本央行召开临时金融政策会议,制定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政策,其中包括在日银担保范围内所申请的美元资金将可按固定利率全额获得贷款保证。10月16日日本银行实施紧急公开市场操作,向金融机构互相融资的短期金融市场注资6000亿日元。

(二)降息

为稳定金融市场,防止实体经济下滑,阻止日元急升和股价继续大幅缩水,2008年10月31日,日本银行将政策利率的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原来的0.5%降为0.3%。2008年12月19日,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3%调整为0.1%。

(三)购买银行股票

日本银行于2009年2月3日宣布,从2009年2月中旬开始至2010年4月底,将斥资1万亿日元购买商业银行股票,以改善金融机构因股价下降、资产缩水而惜贷的局面。买入对象将是评级在“BBB-”以上的商业银行股票,满足其购买条件的银行包括日本8大商业银行及24家地方银行,如果这些银行提出申请,日本央行将购买其2500亿日元的股票。

二、金融服务局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股票市场

日本资本市场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股价指数在几个月之内下降了一半,迫使投资者对其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金融服务局采取了旨在稳定股票市场的六项措施(表1),包括允许公司购买自己的股票和抑制可能的非稳定性投机以加强短期卖空头寸的披露和监管。为缓解银行业的资本头寸,金融服务局决定让政府的银行持股购买公司(BSPC)恢复购买银行持有的股票。作为2008年12月经济措施的一部分,上限提高到20万亿日元(GDP的4%)。2009年7月底购买额达到1400亿日元。

(二)给存款机构注入公共资本的刺激计划

2008年3月终止了给存款机构注入公共资本旨在加强金融功能特殊措施的2004法案。同年12月这个法案又被激活并予以修订,鼓励银行通过放宽条件申请资本注入。只有两家银行按照旧规定申请了注入,总共410亿日元,因为银行管理者担心被惩罚,如果他们没能获得完成注入的数量目标的话。注入的总预算从2万亿日元提高到12万亿日元。到2009年7月,三家银行按照新修订的法案获得注入,达到1210亿日元。

(资料来源:金融服务局)

(三)鼓励给中小企业提供银行借贷

与给大企业的贷款相比,银行对小企业的借贷一直在下降。虽然金融服务局原则上负责确保银行业的稳定,它也想避免银行借贷下降使经济活动停滞的不良影响。在这方面,金融服务局采取了措施限制银行监管顺周期隐含风险。特别是,它改变了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条件调整导致归为不良贷款的状况。不减少利息或本金返还金融条款的变化不会自动被视为重新规划的贷款和不良贷款。而且,金融服务局向银行咨询包括现场考察鼓励其维持借贷活动。

(四)临时性放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银行资本的计算放宽至2012年3月以防止资本充足率过度波动影响银行中介作用。特别是,国际业务银行零风险权重债券估值利润和损失的处理不再包括在其中。对于国内业务银行,股票和公司债未实现损失没包括在资本中。

三、其他部门的措施

除了金融服务局和日本银行,从危机开始以来,一些公共金融机构———日本金融公司(JFC),日本开发银行(DBJ)和商工中金银行(Shoko Chukin)一直给借款人提供紧急贷款和担保。这些机构现处于私有化和并购过程中,正扩大借贷和购买公司债券和票据。总的新借贷额约为4万亿日元(GDP的0.8%)。另外,刺激计划扩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也放松了担保条件。

政府还修改了1999年法。该法旨在通过日本开发银行股票投资以及日本金融公司(JFC)提供的保险以帮助大型而困难的非金融机构。达到一定条件的公司可以给相关部门提交振兴计划并请求获得日本开发银行的股票投资。这些条件为:(1)危机造成企业环境迅速恶化;(2)除了贷款外需要新股票投资;(3)在没有额外投资的情况下给日本宏观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风险;(4)如果指定的金融机构提供投资,会得到额外贷款和股票投资。到2009年6月底,一家半导体公司按照此计划被接受为投资,总额为1600亿日元。到2009年8月底,日本开发银行购买了价值300亿日元的优先股,日本金融公司保险了股票损失的80%。

会计规则的改变可以抑制银行借贷的能力,进而抑制金融危机对资本计算的影响。日本会计准则局(ASBJ)是一家独立的、自我监管的机构,通过对会计规则的修改发挥主导作用。日本会计准则局声称采用模型估值技术计算的公平价值,而不是市场价格,对于市场交易较少或买卖价差非常大的市场是合适的(ASBJ, 2008a)。ASBJ还允许一定条件下对债务证券重新分类(ASBJ, 2008b)。后者的变化将会减少股票持有的估值损失6300亿日元(据日本银行2009年研究,大约是2008财年证券总利润和损失变化的8%)。会计规则的变化使主要银行充足率增加了0.3个百分点,地区银行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四、结论

运行良好的金融市场对于维持经济增长是必要的,无论是支持短期的活动还是较长时期有效地配置资源。日本银行体系成功地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部分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采取的应对措施。当经济稳定后,这些措施应逐渐淡出以避免金融体系扭曲,更重要的是注意力应转移到如何改进监管以促进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Bank of Japan (2009)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Japanese Banks for Fiscal Year2008”Bank of Japan Review2009E5

[2]IMF (2009) GlobalFinancialStabilityReport AprilIMF Washington.DC

[3]OECD (2009a) Finance Competition and Governance:Strategiesto Phase out Emergency Measures (www.oecd.org/dataoecd/52/23/42538385.pdf) OECD Paris

上一篇:优化企业能源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档案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