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金融改革政策的主要建议项目

2024-07-04

对经济金融改革政策的主要建议项目(通用4篇)

对经济金融改革政策的主要建议项目 篇1

对经济金融改革政策的主要建议项目

埃及经济在过去的四十年历程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中可以总结出许多的错误和消极之处,这反映了百万计的埃及穷人和收入受限的人消极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工人和农民,职工以及公务员,这项政策导致了一部分部门的腐败,这些部门并非少数的公共服务领域部门,这突出了法律的一些空挡给部分公司里的职能部门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便显出一些国家机构在腐败体系下运行并维护腐败体系。

目前已经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一些可行项目以及司法立法来反腐败,改革始于通过检讨问题本质和反思遵循了几十年的经济政策;诸如此类的金融货币政策均来源于此经济政策。

我将提出我的观点并且坚定地完善和落实此观点。要在新时期加强每个人和国家机关的凝聚力,此举是为了弥补那些经济金融方面的缺陷,也为了让埃及能有一个经济的飞跃。

以下将列举出三个改革话题 一: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工作体系

二:回复金融政策体系和构建公共组织的平衡以及重整金融和银行部门

三:瓦解国家以前的腐败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工作体系

1.使用工具和计划性方式来调节市场与价格(反垄断,监督市场,支持消费者保护协会)

2.扩大资源开发并理性使用(能源,矿产,人力资源等)3.促进政府在生产制造,战略工业,印刷,商业等领域的投资,为了在调控价格和市场方面创造人们的工作机会及援助。二

支持公司公共部门和公公劳动部门以及充足他们的体系,直至实现国有企业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间的良性竞争,使国家原理垄断,造福人民和消费者。三

重组公共部门体制,在外贸部门建立独立的产业,产业具有强大的生产和技术支持计划的公共和私营工业部门。四

引领政府,私人及外贸投资在埃及经济的重要部门,特别是工业,农业,采矿业,能源及电力方面。五

支持和促进在每一个省及街区的消费者保护协会,每一位政府成员,议会成员以及立法委员都要参与其中或参与到类似的市场监督及保护消费者权益机构。六 从根源上调整基本经济法 1.填补体系腐败的缺口 2.加强竞争和反垄断及其重要性 有关竞争和反垄断条例

地方管理条例(1979年第43号)公共劳动部门条例(1991年203号)

私有部门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条例(2010年67号)中央银行条例(2003年88号)银行与外汇条例(1985年120号)七

引导埃及贷款政策,支持在工农业生产及手工劳动方面的私有中小型项目,改变银行工作机制。八

组建我们的平衡的国际经济关系,增加与阿拉伯,非洲,亚洲及拉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以在总统任期内减轻欧盟和美国贷款的比例(从25%到10%)。九

扩大与马来西亚,中国,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研究合作规模以减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公司的影响。十

扩大和伊朗,土耳其的经贸合作以达到埃及与地缘国家的关系平衡。埃及拥有众多资源但是却一度被一些人滥用,管理以及浪费着资源,我们应珍惜这些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动员剩余可用经济资源:

1-重建领导部门(包括总局,下属机构以及分公司)并与外国公司合作。

2-重组天然气部门以及重新制定研究,勘探,分配,出口,价格等条例和可行的切实严格的管理办法。

3-重新构建采矿部门(金,煤,磷酸盐)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扩大相关产业收入。

4-确立文件,把回收埃及人民被贪污的资金当作首要优先任务,通过制定综合战略文件以达到管理的最高水平,其中包括: 1.从法律以及司法水平上管理 2.从政治和外交层面上管理 3.从人民大众层面上管理

依靠我们以宏观经济为出发点的重建金融体制条例,我们将在此方针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及政策

其重要性包括:

一:重建国家经济平衡

1-合并经济机构以达到国家预算以保证监督和控制埃及金融市场。2-取消法律条例的第20条,任何法律条款都应允许建立独立的不归人民委员会下的私人基金会。

3-建立新的公平的工资薪酬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应为1200埃镑。4-重组第一部分费用通过可变薪酬要素遏制资金浪费。把此措施实施在所有国有部门,包括政府银行系统,商业保险部门和公司的公共部门以及公共劳动部门。

5-停止当前的私人基金会的运营,建立高等基金委员会,把他们的盈余资本并入国库。

6-减少经费:一般储备和项目总额不超过同年度国家年度预算总经费的5%不能在没有人民委员会批准或授意下使用它。

7-开支合理化是第二道大门(指政府机构运行的开支)合理化开支以遏制浪费可用的财政资源。8-停止私人买卖公共资产。

9-停止内部买卖债券和国库券,此举已经给国家金融体系造成威胁。10-重建第六扇门(投资)改变政府投资方式,集中基础设施和生产项目,为人们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二:税收政策

每年各类税收收入约占国家总体收入预算的70%-75%,这与那些政府和半政府性质的机构(医院,当地管理机构等)所强加在居民身上的税有所不同。在过去的整整四十年里,一些收入有限的公民在面对财政部门,私营企业部门的税收压力下和所给予他们的海关关税优惠政策下还是承担了很大的税收负担,对此,我们应制定新的税收政策,应着力于以下几点:

1-依照与纳税人相符的税收条款,用一切可行方式进行征税。并遵循累进税制,所以纳税人根据其能力和所得收益纳税。2-改进征税条例,年收入超过50万的应缴纳25%的税款,年收入超过500万的家庭应缴纳45%的税款就像欧美工业国家所立下的榜样一样。

3-起征点提高至资本收益的10%正如欧美国家那样(此举是为了实现三个同期目标)

4-改革不动产税法以实现物主的公平,豁免私人住房税,他是资本湖主义行为是为了在不动产和土地上牟利而产生的。

5-提高税务豁免制度,从9000埃镑上涨至20000埃镑每年,此举会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6-改革和重建税务体系(包括房产税,房屋销售谁,公共税等)用以实现政府的透明与公开,我们要和任何腐败行为做斗争。7-取消一切能给“主管单位”带来可乘之机的法律条文,无论是财政部长还是各单位的负责人都应遵循公平制度,停止一切腐败行为。

在过去的40年我们建立的国家由于体系的腐败与漏洞导致腐败盛行于全部的国家部门,我们应通过正确的诊断来清除这个肿瘤;制定政策和程序有效地治理腐败,以下是反腐的重要性及步骤:

1-从大法学家,经济学家中抽调组成委员会以审查经济法,地方法与宪法中的漏洞,以此来整改那些让腐败有机可乘的法律条文,通知立法委取消此类不健全法令并设立合理的法律条款。2-重新考虑及重组大众监督体系和特殊的,独立的评估中心,无论是任命领导还是成员都应给予其一定的豁免权和其他权力。3-大规模清理现有监督管理局和其他监督机构并调查公共资金。4-尽快按照最近的标准调整工资薪酬以及最低工资标准。

5-调整政府的工作体系,使其具有透明度以及要求各单位清晰明示在社会工作中的办公步骤。

6-加大对使用特权,徇私偏袒的惩罚,考核公务员的服务业绩以及调察其最新工作任命并公布调查结果和法律判决,此主要举措可以增加公众信任度,体现了政府工作上的价值与效率。7-取消所有政府私人基金与账户并审查,基金上交至国库。8-调整中央银行法(2002年第88号)和银行工作制度,取消一切导致建立私人基金和账户以及授予主管单位特殊权利的法律条文,以此确立相关法律法规及刑法。

对经济金融改革政策的主要建议项目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路径,政策,云南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替代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发展新理念, 是一种发展新经济模式, 主要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造清洁生产机制,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国内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1 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英国政府于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什么是低碳经济。英国政府宣布到2010年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 到2050年减少60%, 并将英国创建为低碳经济国。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以上。2007年7月, 美国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公布了题为《抓住能源机遇:创建低碳经济》的报告, 提出了创建低碳经济的10步计划。日本提出要利用能源和环境方面的高新技术, 引领全球并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除英国、日本、美国以外, 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都在低碳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 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战略选择。

1.2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能源需求呈继续增长趋势,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面临着极大压力。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undefined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年8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首批试点包括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

1.3 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工作, 2009年2月27日出台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低碳经济。2010年,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云南省低碳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 》和《云南省低碳经济试点实施工作方案》, 作为指导全省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据。

2 云南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2.1 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基础

2.1.1 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首先, 云南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资源。云南是中国太阳能资源很丰富的地区, 全年日照率高达80%, 年均日照1000~2800h, 使云南对太阳能开发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是非常适宜应用和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地区。同时, 对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石油制品、天然气、水电等高效、清洁的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提高, 云南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呈现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其次, 云南具有良好的低碳产业发展基础。云南支柱产业中的烟草和旅游业属于碳排放较低的产业, 另外被列为云南“十大振兴产业”中的旅游、文化、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新能源、光电子、生物技术产业均属于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产业, 能够带动云南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最后, 云南具有有利的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云南省被列为国家低碳发展的试点省区, 将得到国家对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 对推动全省低碳经济起到关键的作用。

2.1.2 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首先,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能源利用效率低。云南能源消费结构中60%以上是煤炭消费, 各类涉碳能源中, 煤炭的占比最大达到65%以上, 煤炭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占70%以上, 云南传统能源资源禀赋现状使煤炭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将成为支撑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其次, 发展经济与控制碳排放总量矛盾突出。云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重化工业的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加。再次, 产业结构重型化、高碳化特征明显。第一、二、三产业在云南省GDP中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22%、43%、35%变化为2010年的15%、45%、40%, 产业结构虽有所优化, 但产业结构重型化、高碳化特征明显, 全市近60%的能源消费和80%的二氧化碳排放集中于第二产业。最后, 缺乏有效的低碳技术, 城市低碳化建设配套基础设施落后。云南低碳技术总体研发、应用水平较低, 缺乏国际领先的低碳技术, 对低碳发展不能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撑。

此外, 云南城市空间结构不尽合理, 在“现代新云南建设”的大背景下, 城市空间结构受到严重冲击, 导致土地利用、城市功能、产业和人口布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城市交通供需失调, 不能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2.2 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

2.2.1 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根据云南能源结构构成特点, 抓住国家能源产业布局调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依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工程, 提高油气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从整体上优化能源结构。首先, 促进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其次, 大力发展无碳和低碳能源。

2.2.2 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

首先, 培育低碳型战略新兴产业。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 积极抢占低碳发展制高点, 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光电子产业、生物及生物制药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六大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重点围绕旅游和现代服务业, 把云南打造成全国“碳中和”旅游示范省, 以及我国面向东南亚与南亚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国际陆港、金融中心、会展中心, 促进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水平的提高。再次, 促进传统产业低碳化。推动产业升级与节能降耗的相互促进, 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等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 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最后,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 发展生态型、低碳型农业。开展农业节能减排, 推广农村新型清洁能源, 降低农业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2.3 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

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 是促进城市具有蓬勃的经济活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系统、适宜的绿色建筑、清洁的低碳能源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云南建筑领域应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和技术, 普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城市立体绿化, 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领域的碳排放, 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 云南建立低碳化交通体系, 倡导和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 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交通模式, 以便有效削减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

2.2.4 倡导低碳生活、创建低碳社会

增强低碳意识,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推进低碳办公, 引导低碳消费理念, 消费品“碳标识”制度,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创建低碳型社会。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普及活动, 编制和发放低碳生活方式指南, 倡导公众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 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 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针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成立云南省低碳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统筹指导云南低碳经济建设工作。同时将云南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分解, 并落实到相关的各市级部门。除此之外, 建立与低碳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监督督办及目标考核制度, 强化目标任务责任制, 确保低碳经济工作有序推进。

3.2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基础上, 根据国际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国家及云南省相关方针政策, 颁布相应的配套法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新能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研究制定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价格和财税等政策和措施,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依托云南省被列为国家低碳试点省区的有利条件, 积极推进云南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3.3 健全多渠道投融资体系

建立云南省发展点经济专项资金, 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 用于云南省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和低碳试点5方面的低碳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同时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 支持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推进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3.4 营造低碳社会氛围

加强政府的引导。将低碳经济纳入政府教育和培训计划中, 发挥政府在云南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扩大宣传教育。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学校教育、各级政府宣传机构及其它社会公共平台,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低碳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2]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 2009 (2) :23-27.

[3]马驰, 王淑萍.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J].经济论坛, 2009 (21) :81-82.

[4]余芳东.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发展差距[J].调研世界, 2011 (3) :3-5.

对经济金融改革政策的主要建议项目 篇3

一、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业银行姓“农”,心不在“农”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银行全部贷款的98%以上集中于农村。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扶持乡镇企业,农业银行每年将60%的信贷资金用于农副产品收购和乡镇企业发展。1993年和1996年,农业银行分别进行了政策性业务分离和与农村信用社脱钩的改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其贷款结构也不断调整,贷款范围逐渐扩大,涉农贷款比重逐步下降。农行全国机构数由2001年的44418家减少到2005年的28234家,其中主要在农村地区办理业务、提供服务的储蓄所由2001年的10837家锐减到2003年的5462家。据农业银行统计,到2007年末,全部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占其贷款余额总量的36%,但其中真正用于农业的贷款只占10%左右。目前农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与其它国有商业银行已基本上没有差别。

(二)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2003年以来,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开展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主要目标是通过深化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总体来看,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明显改善了资产质量,扩大了资产规模,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巩固了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投放农村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约占全国农业贷款发放总量的80%。至2007年末,全国共开业农村合作银行113家,农村商业银行17家,1803家农村信用社实施了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改造。但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仍不彻底,改革试点更多地偏重于形式和数量的调整以及管理权利的重新分配,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仍未摆脱“官办”和行政色彩。同时,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与其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也存在矛盾。

(三)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较强,支农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建立于1994年的农业发展银行,其最初的职能定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后经过一系列的业务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国有企业的粮棉油收购贷款。2003年,粮油贷款余额、棉花贷款余额分别占农业发展银行总贷款余额的83%和16%。随着粮棉油收购市场的逐步放开,近两年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不断拓展,增加了商业性贷款业务,开展了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业小企业的信贷业务。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依然滞后,一些带有公益性的良种繁育、种子购销等经济活动,不能得到政策性信贷的支持,也很难得到商业性贷款,急需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拓展支农贷款业务。

(四)民间金融在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多种所有制的新型金融机构崭露头角

调查表明,全国农户借贷中只有不到50% 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通过民间金融途径获得的借贷占农户借贷规模的比重超过了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山西、陕西、贵州、四川、内蒙古等5省区开展“只贷不存”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农村开办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社等多种所有制的新型金融机构,首批试点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的农村地区进行。其中,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等业务。2007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试点的范围已扩大至全国。允许农村开办新型金融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重大举措,但由于试点的时间还比较短,急需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强有关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五)农民对邮政储蓄银行寄予更多期望

2007年3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目前国内几大商业银行中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而且2/3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及以下农村地区,成为我国覆盖城乡的最大金融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前,邮政储蓄一直遵循“只存不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成为既能吸收存款、又能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邮政储蓄银行被允许开展的贷款种类十分有限,对增加农村金融实际供给的作用很小,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六)农业保险蹒跚前行,期待国家更多的扶持

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试办农业保险,根据各地需要开办了不少险种。到1993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8.29亿元,同年赔付率达到116%,政策性亏损主要通过其它险种的利润来“暗补”。随着人保公司向商业化转轨,农业保险结构开始调整,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业务急剧收缩,农业保险规模和保费收入也逐年下降。2004年全国农业险保费收入仅为3.77亿元,不到1993年的一半。为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2004年国家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分别批设了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三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开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国农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不够,有关法律法规尚待完善,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定位、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原则、对投保人利益的保护等均有待进一步明确,缺乏巨灾保险支持体系。

总体来看,农村金融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一是农村金融主体缺乏的局面还没有改观,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尚未形成。县及县以下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机构数只有1.26个,农村地区仍有3302个乡镇没有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全国只设有一家银行业机构网点的乡镇有8231个,经营动力不强,服务活力不足。二是农村贷款难问题仍十分突出。近年来,农业贷款额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2006年的调研表明,仍有约40%的农户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得不到农业贷款。农民在金融借贷过程中缺少可供抵押、担保的财产,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农民的财产主要是土地和房产,但农民对这两种财产都没有完全的产权,不能用以抵押。三是农业保险发展滞后。财政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不强,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缓慢,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亟待完善,大多数农民保险意识薄弱,还没有将农业保险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

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一是要加快通过专门立法明确县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从法律上确保从农村地区吸收的储蓄应较大比例向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二是发挥财政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建立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对开展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贴息,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三是借鉴国际上扶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成功经验,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实行适当的减税政策。如可以考虑免征其农业专项小额贷款的营业税,积极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金融特别是信贷业务中的作用。

(二)加强各类金融机构的分工合作

一是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增加为农服务的能力。二是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其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功能。三是对于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健全机构风险内控机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积极拓展贷款业务,增加农村地区资金有效供给。四是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引导更多的民间金融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通过有效竞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进一步搞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部分是村镇银行,也是唯一允许吸收存款的机构,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规范村镇银行资金投放机制和制度,落实其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二是引导农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多数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看,民间借贷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要加强监控,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引导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既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又要加强风险防范。

(四)培育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一是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信用登记制度,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二是逐步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信贷担保体系,解决农村贷款“担保难”问题。推广和完善农户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完善农民的“联户担保制度”。三是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多种担保办法,积极探索实行耕(林)地承包权、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支持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参与农业担保业务。

(五)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对经济金融改革政策的主要建议项目 篇4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这种自由化的本质,是各种不同形态的资本通过跨国界的大规模自由流动而实现的资本增值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推动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西方国家的私人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正在重塑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全球性规则,跨国公司籍此从数量扩张进入质量扩张阶段;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一代工业革命正促使生产力要素以及生产力的全球布局发生新变化,使全球生产体系的分工出现重组;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加紧进行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加速市场制度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个日益尖锐的基本矛盾,是跨过企业内部商品与资本流动的有序性同世界商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流动的无序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流动性极高的国际金融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给当代国际经济乃至国际关系都带来深刻的影响,也给我在21世纪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构成了新的挑战。为此,我应客观评价和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同时在该进程中警惕和反对美国化倾向;重视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管理问题;呼吁和推动解决不断深化的南北差距和数字鸿沟;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及地区多边金融与经济合作,特别是参与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规则重写”过程,维护我国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根本利益。

当前加速发展的全球化潮流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但首先是经济现象。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显著上升的客观基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这种自由化潮流的本质,是各种不同形态的资本(既包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等,也包括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通过跨越国界的大规模自由流动而实现的资本增殖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从长远看,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将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突破国土疆界的限制,从而能在更大的范围,即全球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然而“最佳配置”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则是不断加剧的不平衡发展。不言而喻,“最佳配置”给各国带来的机会与挑战也是大不相同的。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仍处于初始阶段,而未来十年这一进程将步入不断深化的时期,并重塑世界经济体系。各个国家、特别是各主要大国在全球化浪潮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将基本取决于未来十年的发展。

一、以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特征有三:

1.推动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非来自宏观层次的政府,而是微观层次的西方国家的私人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正在重塑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全球性规则,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籍此从数量扩张进入质量扩张阶段,其利益要求不仅直接影响其各自母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与外交政策,而且也已经成为影响今后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遍布世界各地的50多万个分支企业的总产值,已占全球总产值的25%以上,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在海外的年销售总额已达1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出口总额,其直接投资也占到全球总额的70%。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贸易、投资中所占的这种重要地位,既是其全球扩张的结果,也是其进一步谋求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在全球充分自由流动的动因。因此,全面开放商品、服务以及要素市场,在全球范围统一市场规则,就成了跨国公司极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

2.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在全球化浪潮中不仅大大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使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而且还促使生产力要素以及生产力的全球布局发生新变化,使全球生产体系的分工出现重组。信息技术产品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关键的生产力要素,计算机软件以及网络程序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非物质化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使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软产业”。走在科技革命前沿的发达国家、特

别是美国的经济结构迅速“软化”,大量的传统要素移至海外,推动全球生产体系出现重组。在这种重组过程中,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被边缘化的危险空前增大,生产力水平差距引起的南北差距和全球性两极分化更加深刻。

3.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国加紧进行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加速革新现代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总体上看,目前各国大力推动的结构调整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提升,国民经济的重心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向知识密集与高科技密集的服务业加速倾斜。现代服务业与信息产业不仅在有关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更大比重,而且日益取代传统制造业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使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致使全球性的非工业化趋势近年来明显加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70年的28%下降至现在的18%;二是经济体制的新变化,这突出地表现为西方国家兴起并在全球极力推行的“两D”趋势,即“非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放松管制”(DEREGULAITON)。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美国,始于政府行政管理结构的“非中心化”潮流现已扩展到产业乃至企业结构中。从产业的角度看,新兴产业不再具有传统产业的“中心特征”,例如:直到几年前人们还认为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是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但现在该产业已迅速分散化、多中心化。美国东、西、中部许多大城市兴起了众多新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与原来西海岸的电子信息中心形成多足鼎立、全面竞争的格局,以至于美国高技术产业中又出现了一个相对于硅谷的新名词——硅巷(SILICON ALLEY,意指创立于街巷之间的诸多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使这一新兴产业不再具有单一中心的结构。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结构也从过去的宝塔中心结构过渡到平面网络结构,企业制度为适应信息急剧膨胀的市场条件而出现新的结构性变革。

二、以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国际形势基本走势的影响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发达国家政府从政策角度、跨国公司从实务角度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正进入新一轮以私人资本为主导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曾经深刻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全球层次上得到了放大,如何通过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在全球性自由竞争中防止过度自由的流动失控而引发全球性危机,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的地位与影响愈加举足轻重,而其跨国指数不断提高已成趋势。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全球极力推行市场自由化,这就给全球化的经济增长带来一个日益尖锐的基本矛盾,即:跨国企业内部商品与资本流动的有序性,同世界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自由竞争、自由流动的无序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流动性极高的国际金融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自1980年以来的20年间,世界各国总共爆发了125次金融/银行危机。从一定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日趋频繁,就是这种矛盾失控的结果。经济全球化越深入,加强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管理问题就越紧迫。

第二,私人资本在全球化进程中急剧膨胀,政府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和能力下降,而西方私人资本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其结果是全球资金流动更加不平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化。90年代以来,国际私人资本急剧膨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性的民营化浪潮。90年代全球化进程中十分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全球性民营化潮流。1990年全球民营化的资本总额为298亿美元,到1997年猛升至近1000亿美元。1990至1997年间,全球民营化总额累计高达5000亿美元。二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国际金融市场上政府与私人资本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1983年纽约、东京和伦敦三大外汇交易市场平均日交易总额与当年美、日、德、英、瑞士五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之比为390亿美元∶1400亿美元;但到1992年,上述比例已经反转为6230亿美元∶

2780亿美元,亦即五大央行的外汇储备总额还不足三大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的一半。这是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政府联手干预外汇市场波动雷声大雨点小,或不愿进行干预的根本原因之

一。三是投资基金成长迅速,证券投资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源泉。19世纪后期兴起的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资本流动的源泉基本来自美欧几千个富有的家族及其企业;而当前的国际资本流动,是由各种投资基金推动的,它们“集腋成裘”,把数以亿计个人的养老金、保险金等积蓄进行全球性配置,形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组成部分。1990年,全球参与股票投资或基金投资的个人已达1亿人;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0亿。

私人资本的膨胀使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切的某些领域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其结果是,国际资本流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分布也极不均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更重要的是,在私人资金加快流向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发达国家官方的发展援助持续减少。上升的私人资金流入同下降的官方援助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是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中南北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特点。90年代以来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几乎都是由私人资本提供。私人资本流动(主要包括私人借贷、外来直接投资、股票投资组合三个部分)在1990年为近420亿美元,占当年流入发展中国家资金总额的42.6%;到1997年,不算年复一年流入的投资组合以及商业借贷,资金流入总额已达到2560亿,为1990年6倍多,占资金流入总额的85.2%。与此同时,官方发展援助占流入资金总额的比例从1990年的57%,下降至1996年的12.3%。而且,日益减少的官方发展援助越来越多地用于维护和平以及紧急救援等项目,而并非长期发展项目方面。私人资金一般都比官方援助条件苛刻,而且完全基于利润导向,极不稳定,私人资本上升为发展中国家资金流入的主要来源,不仅使许多不发达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而且还使原来就不平等的南北关系在私人资本利益的驱动下,进一步发生变形。在南北鸿沟加深的同时,南南利益磨擦和竞争也增加。

第三,随着技术进步加速,特别是与信息产业和流通领域相关的技术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导致全球通信、运输等涉及信息与物质流动的技术产品成本加速下降,这不仅极大地加速了全球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步伐,而且还给现代国际关系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非政府组织沟通联络迅速国际化、全球化,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角色迅速增多;影响和制约各国对外政策,以及影响和制约国际重大事件走向的因素较过去更为复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决策,便是明显的例证;而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的大规模示威,更是全球各地诸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通过因特网串联组织发动的。

第四,全球化趋势给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提供了增强其主导地位的巨大机会,全球化蕴含着“美国化”的严峻挑战。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九十年代,正是美国利用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在全球极力确立其领导地位的时期,也是美国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一个黄金时期。相形之下,日本经济在“泡沫”破灭之后陷入长期萧条,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启动后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东亚经济更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因而使得美国对于国际经济与政治事务的发言权和支配权显著增加,许多国家对于美国的仰赖加深,而对美斗争和周旋的余地缩小。从客观上看,美国在当前的全球化潮流中处于主导地位,全球化潮流的加速发展给美国提供了输出其资本、技术、文化、价值观乃至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巨大机会。如何在这样一种客观背景下溶入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在寻求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应对美国化的压力与挑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五,以信息革命和技术创新为先导的全球化正在掀起范围广泛的规则与标准重新制定的潮流,从贸易、投资、金融的传统规则到国际关系的某些基本准则(例如主权原则等),都受到巨大冲击,经济领域中的某些规则已经或正在改写,一些主要的国际机构也在全球化进

程中启动或加快改革步伐,世界银行正在推进其“全面发展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启动国际金融框架改革;国际劳工组织正推动建立“核心劳工标准”;联合国环保署正在尝试如何协调全球的环境政策;世界贸易组织也在试图发起新一轮内容更加广泛的多边贸易谈判回合。

三、全球化趋势对我在21世纪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构成了新的挑战第一,全球化以及相应发展的区域化潮流在进一步加剧南北差距的同时,也使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出现新的分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国内政治中的对外干涉思潮日趋上升,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内政治中的“内顾”倾向日益明显,使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政治基础以及我国外交的战略支撑点受到削弱,我在团结第三世界,使其发挥在国际政治斗争中作用的难度加大。

第二,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而非政府带动的离心力运动,包括中国在内的民族国家难以依靠国家主权原则来解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所有问题。

第三,在信息革命和“新经济”形成过程中处于明显领先地位的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影响增大,某些方面的支配地位进一步加强,其对外政策、包括其对华政策中的干涉主义、强权政治的倾向明显增强;在我同美的经贸科技合作关系中,我处于“小国模式”(即不均衡依存模式),这些都使我同美周旋的余地受到制约。

四、因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外交战略思考

第一,在国际场合客观评价和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同时旗帜鲜明地呼吁在全球化进程中反对美国化倾向。目前国际上警惕美国化倾向的呼声日高,包括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等大国都在此问题上出现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声音,有些国家对此问题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我宜对此善加利用,并把这一点同我在国际政治领域反对单极世界、推进多极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及早组织国内力量加强对全球化与美国化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研究,团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全球化进程推向正确的方向。

第二,重视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管理或治理问题。我国在溶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在开放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化管理,是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事实上,目前国际上有关加强全球管理/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呼声日高,我应在国际经济领域巧妙地处理“决不当头”与“有所作为”的关系,以我改革开放的根本利益为依据,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全球管理的各种形式的多边合作。

第三,以发展中国家为依托,呼吁和推动解决不断深化的南北差距和发展差距问题,以此作为新时期我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战略支撑点。实践表明,全球化过程正在加剧原来已经存在的南北差距。据统计,世界上最富的20%和最穷的20%的人均收入差距,60年代为30∶1,1990年为60∶1,到1997年则已升至74∶1。而且,贫富差距在发达国家也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90年代英国、比利时、芬兰等国的贫困人口上升;当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因持续的经济景气而不断上升时,最贫困的10%的人口目前的实际收入却比1979-1996年期间的收入水平下降了18%。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负面影响,就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在一些国家内部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发展差距。这一点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应利用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高度关切,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及方案。

第四,树立广义的“经济外交”观念,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及地区多边金融与经济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规则重写”过程,把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外交优势同经济优势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全球化浪潮在国际经济秩序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流动等规则的重写。广义的“经济外交”决不仅仅意味着加强经贸合作及援助,而且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国际与地区多边经济、金融事务的对话活动与规则重写的决策过

上一篇:稻草人记叙文下一篇:《爱心大使丛飞》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