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2024-05-30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共8篇)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篇1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张宏明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始于1950年,而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以中国改革开放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既体现了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亦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中非经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30年间,是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首先不是出于经济考虑,而是基于政治道义和外交需要。这一时期中非经济关系多属于“非经济行为”,其特点是: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取向的同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关系的亲疏;经济利益服从并服务于政治、外交需要;经济关系局限于双边和官方,其中又以中国单方面援助为主,双边贸易为辅;合作领域狭窄,合作形式单一。

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的平等互利原则,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经济关系的政策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中均得到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于自身安全利益和意识形态考虑,实行与苏联结盟和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延伸,这一时 1 期的中国对非经济政策亦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始终把对非经济援助作为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重要内容。在整个50年代,由于大多数非洲国家尚未独立,因此中非经济合作还主要局限于几个国家,合作方式也较单一,“平等互利”主要表现为中国支持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及捍卫非洲新生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在外交上承认和支持中国。

进入6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相继挣脱殖民枷锁,为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和巩固政治独立,中国政府于1963年12月和1964年1月先后提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五项原则》及《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上述原则与中国在50年代奉行的政策一脉相承。60年代的中非经济合作基本上延续了50年代的做法,中国依旧把亚非拉国家作为反帝、反殖的基本力量。这一时期,中国还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的经济援助。

70年代是中非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阶段。在中国对非洲国家经济援助方面,不仅受援国的数目增多,且援助规模与领域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以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国际处境大为改观。这一时期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数量迅速增加,这无疑为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截至1979年,与中国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的非洲国家达到44个。

在中非经济合作的前30年,中国对非经济政策保持了明显的 2 连续性。中国的经济援助对非洲国家争取和巩固政治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自身亦获益匪浅:首先,中国真诚、无私的援助赢得了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赞誉,为日后经济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其二,锻炼和培养了一支从事国际经济合作事业的队伍,为日后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三,增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拓展了中国在非洲的外交空间和政治影响;其四,配合了中国外交的开展,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企图、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勿庸讳言,这一时期的中非经济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中国外交在非洲曾出现过“以美划线”和“以苏划线”的现象,给中非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也连带影响到中非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其二,由于未按经济规律办事,部分援建项目效益欠佳,难以为继,甚至亏损倒闭;其三,随着非洲受援国数量的增加,中国援外资金与国内建设资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大大超出了中国的承受能力。简言之,随着形势的变化,中非原有的经济合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势,另辟蹊径,势在必行。

二、中非经济关系的调整、充实和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非关系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按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办事,特别是互利合作成为中国对非经济政策 3 调整的核心内容。这一时期的中非经济关系又分为调整、充实(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和健康、平稳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两个阶段。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中国对非经济政策调整的酝酿期。其间,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并明确提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从而为中国调整对非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1982年中共十二大对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外交工作重心开始转向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非洲大陆,随着“非殖民化”进程的终结,发展经济成为非洲国家的主要任务。非洲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对内、对外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中非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重视政治利益和外交需要,经济因素在中非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对非政策的调整在经济上主要反映在:中国政府于1983年1月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明确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开展经济合作的方式和目的。“四项原则”的新意在于:其一,与以往以经济援助换取非洲国家政治支持的“互利”相比,更侧重于经济上的互利合作,讲求经济效益;其二,强调“从双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出发”,这表明中国对非经济援助将量力而行,不会不顾国内建设的需要而盲目扩大对外援助;其三,强调合作形式的多样性,4 逐步由以提供援助为主转变为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投资等多种形式,合作领域逐步拓展。

需要指出的是,80年代初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是依据时势变化在政策层面进行的调整,这种调整实际上是60年代“八项原则”的延伸和发展。虽然80年代由于中国对非经济援助的减少、非洲经济形势恶化及台湾岛内形势变化,使一些非洲国家与中国关系因台湾问题而处于不稳定状态、但从总体上讲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富有成效的。

90年代是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充实、完善期。冷战结束后,为了适应时势变化,中国政府针对非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995年7月提出发展中非经济合作的“四点建议”,其要旨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促进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同年10月,国务院召开援外工作会议决定对援外方式进行改革:(1)将过去的政府无息贷款改为具有援助性质的政府优惠贴息贷款;(2)按照国际惯例,推动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和受援国企业就援助项目开展合作;(3)实施以援助和投资带动贸易的战略,以拓展非洲市场。1996年5月提出的发展中非关系的五点原则建议,又特别强调在保持政府间合作的同时大力加强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让企业成为双方合作的主体。1997年,根据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中国政府有组织、有步骤地推动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到非洲投资设厂。

世纪之交,为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同时也是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政府又采取了一项新的重大举措——通过启动“中非合作论坛”,在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一种多边协商对话机制。同年10月在“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成为中非在新世纪开展平等互利合作的行动指南。中国政府作出四项承诺:第一,根据非洲国家的不同情况,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各种援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逐步扩大援助规模;第二,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元人民币债务;第三,设立合资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第四,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专业人才等。为贯彻落实中国在论坛上承诺的各项任务,协调行动,全面深化中非经济合作,外经贸部和外交部继2000年11月联合举办“全国对非工作会议”之后,又牵头于12月成立了由21个部门组成的“中非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从而为后续行动的有效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近年来,为落实2003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作出的承诺,中国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1)为便利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伊始,给予28个非洲国家190个税目的对华出口商品免关税待遇;(2)增加“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为非洲培 6 训1万名各类人才;(3)为鼓励中国公民赴非旅游,给予12个非洲国家“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地位。

进入21世纪,中非经济合作关系步入健康、平稳、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中非经济磋商机制趋于多元化,中国既与3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混(联)委会机制,又有“中非合作论坛”多边性质的集体对话机制。中国对非洲的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可喜局面:双边贸易持续增长,其特点是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增势强劲,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援助工作进展顺利,非洲已成为中国实施优惠贷款项目的重点地区;中国在非洲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利用带资承包工程项目带动出口和劳务输出;对非投资起步良好,中国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非洲投资,以加工装配为主的生产型企业逐步增多。此外,中非双方在人力资源培训、医疗卫生、青年交流、旅游、金融、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积极成果。

中非经济合作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既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客观形势的变化造成的,也是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对非经济工作意义、加强工作力度、适时调整政策等主观努力的结果。首先,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及中国“入世”为中非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二,非洲国家在完成政治体制转轨后,开始致力于振兴经济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合作,继2001年通过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7 之后,2002年非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间的团结、合作已从政治领域向全方位拓展,并将社会、经济发展提上首要日程;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政府加大对非经济工作的力度,将中非关系提升到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做好对非经贸合作工作关系到中国外交总体战略全局,是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遏制台湾当局弹性外交、巩固中国外交阵地的需要。

虽然中非在有些经济问题上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吻合,双方也存在贸易摩擦,但从总体上看,中非关系正在朝着积极务实、全方位和机制化合作的方向发展。2006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非政策文件》,在继往开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了新时期加强中非友好合作的方向和重点;4月胡锦涛主席访非又提出“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五项建议;11月还将在北京召开首次中非首脑会议,相信上述重大举措必将为中非经济合作关系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本文刊载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2006年第3期)8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篇2

———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与阶段总结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中图分类号:F0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28-03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便在中华大地上波澜壮阔地建设着。紧紧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摸索新道路、探究新规律, 最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更鲜明地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的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 更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曾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大课题做了鲜明的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后,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又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刻,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深刻而生动地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性“社会公德模

范”、“职业道德标兵”、“家庭美德榜样”等竞赛活动, 弘扬正气, 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管理体制, 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

●连恩德

认识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过程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从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始, 一直到党的十七大再次突出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摸索与探究始终都是紧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的特征来展开的。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不断持续稳定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不切实际大搞平均主义的单一经济, 更不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贫富悬殊的两极经济。在中国, 要解决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4的人口的温饱问题, 本身就是一项艰巨无比的历史任务。而在全社会温饱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的基础上, 要再使广大人民过上小康水平的生活, 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更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要消灭贫穷。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各项事业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不断摸索与探究的过程中,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继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平均主义, 实行多劳多得, 合理拉开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 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分配制度改革课题继续不断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 也进一步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做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 强化税收调节, 打破经营垄断, 创造机会公平, 整顿分配秩序,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

改革开放, 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以来,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进行摸索与探究,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 历程艰辛、目标伟大, 我们必须自觉维护、积极支持并倍加珍惜。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高效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更不是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传统的观念认为,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困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难题,

发展。以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 积极组织开展“三节”文化活动以及“群星风采”广场文化活动。合理优化配置文化资源,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挖掘阳泉作为“中共创建第一城”的丰富内涵, 开发好百团大战纪念碑 (馆) 、药林寺八路军制药厂、盂县彭真渠等红色旅游资源, 积极开展国情和市情教育, 凝

聚人心, 鼓舞斗志, 激发人民群众热爱阳泉、建设阳泉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为实现“两先”目标,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和精神支撑。

(作者为中共阳泉市委常委、秘书长山西阳泉045000)

(责编:伟平) 邓小平同志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 针对当时中国的发展现状, 又做了精辟的阐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的南方重要谈话, 解放了长期以来一直禁锢着人们头脑的保守片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 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本质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谈话中对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所做的精辟阐述, 既继承了前人, 又突破了常规,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而把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事业推向了更高、更广、更深的历史阶段。

当前, 我国完全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也已经相当有效地解决了因市场自发调节所产生的市场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问题, 并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持续稳定中不断得到科学发展。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一种健康的市场经济, 必定是一种完善的法治经济, 同时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经济。我们所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纵观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经济只有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有条不紊地发展;市场经济只有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良好环境中健康稳定地发展。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要发展和完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 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经济法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其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其中, 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法律部门的出现, 可以说是这一成就的重要体现。经济法在起到修正市场缺陷并补充市场不足的作用的同时, 还起到了限制政府权力边界的作用, 因此, 经济法既是“补缺”之法, 又是“控权”之法。!"我们不仅要学习经济法, 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经济法来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及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 国家紧紧围绕推进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有财政税收方面的, 也有金融证券方面的, 有市场竞争方面的, 也有环境保护方面的, 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法律体系强而有力的保障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强劲、更加迅猛、更加健康的科学发展。

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 不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曾深刻地指出, “经济体制的改革, 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 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党的十五大也突出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更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继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我国改革发展到了关键阶段的历史时期, 党带领人民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十七大, 对如何发展和繁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规划。反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虽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曾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但从本质意义上来看,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 其与思想腐朽、道德败坏、享乐主义盛行的堕落文化杂糅在一起, 共同构成并支撑着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回顾党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 并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程所进行的分析总结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从一开始起, 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确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纵观20世纪的复杂态势, 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史实阐释着这么一个道理:经济与社会,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个社会, 如果常常处于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状态, 必然要导致其经济的动荡;而反过来, 其动荡的经济, 也将必然会加速这个社会的矛盾不断激化、冲突更加频繁, 乃至最终走向崩溃。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就曾语重心长地特别强调“要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赶上亚洲‘四小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 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这些精辟论述, 为我们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起来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阶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进一步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的市场经济, 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经济, 它不是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动荡经济, 更不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私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观念在更新, 实践在深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怎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基本问题的不断探究与不断回答中, 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发展期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绩面前, 倍受鼓舞;成绩面前, 倍思进取。我们在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 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 不断努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渠道、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层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局面。要继续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有机地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注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0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34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678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即“南方谈话”) .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福建漳州363000) (责编:若佳)

摘要:由于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税务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给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带来很大的危害。有必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利用一系列的信号显示机制和激励与惩罚机制, 有效地减少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和税务人员的道德风险, 最终有助于节约征纳成本, 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征管效益, 实现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 建设税收法治。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显示机制激励与惩罚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30-03

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约7%, 尽管目前相对比例偏低, 但是每年都以48%的速度增长, 已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发展中国家平均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水平为10%~20%, 反映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据专家估计, 我国每年税金流失金额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导致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要负担者是工薪阶层, 很多高收入阶层、新生贵族阶层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反而较少, 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社会公平, 也没有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而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 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 金融信息体系没有建立、个人收入状况监控机制的不完善;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 经济、社会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 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征管信息数据不准确, 而且时效性差。因此, 有必要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以保证个人所得收入信息有效收集, 使税务部门准确判断税收信息真伪, 提高征管效率。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中参与者一方拥有而另一方并不拥有或拥有信息比较少, 而导致的信息资源占有量的差别, 也就存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9:

1. 除了信息使用人不直接参与信息产生

过程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不可避免, 信息产生过程自身的一些特征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即: (1) 个人收入、家庭存款等信息是由非公共产品生成的私有信息, 具有私有性、隐蔽性, 一般不予披露;而且在交易中自己拥有的信息越多对自己越有利, 信息的优势方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会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构成对于信息的垄断。国家即使花费很大的信息成本才有可能获取这部分信息或根本得不到。 (2) 由于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与征收机关, 税收管理各级机关之间关系呈现层级性, 对于纳税人信息, 纳税人与税务管理机关之间形成不同层级的信息不对称, 它为“下欺上、下瞒上”创造了机会。 (3) 信息都有生成过程性, 经过加工整理的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许多人为的分类、判断、估算, 极大地影响了其可靠性。 (4) 由于信息传递都要经历从生成、传递、汇总到披露的过程, 最终到使用部门时传递滞后性就变得不可避免。缩短信息加工与信息使用之间的时间差十分必要。信息技术越先进, 时间差越短, 信息传递越及时, 对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也就越有帮助。

2. 每个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面对政府的

信息管制, 各自心态和行为是有区别的, 所以信息披露动机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优势企业往往为了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利于自身的发展的动机, 而自愿借机多披露部分信息;而劣势企业的思维定式则为了赢得新机的动机, 不愿披露信息, 甚至采取一些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修饰来欺骗公众, 有意制造信息不对称。

3.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用不同的信息

加工技术方面, 造成信息内容的详细和粗略、获取的及时和滞后、质量的好与坏、内部使用和外部使用等方面差别, 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

这种对个人所得和所得扣缴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严重降低了经济管理效率。

二、信息不对称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不利影响

1.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可能隐藏自己的私有信息, 反而借着提供不真实的信息以求增加自己的福利, 但是这种行为却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由于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私有信息的掌握上处于“信息劣势”, 易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 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 而收益却较大, 纳税人因此获得正收益。纳税人成功隐匿的信息或提供的不实信息越多, 他对税务机关的“信息优势”也就越大, 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更多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务机关提供虚假信息, 以获取更大利益, 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 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 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 更严重的是他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也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结果自然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如果把合法经营, 照章纳税的纳税人称为“良企”, 反之则称为“劣企”, 这时则会在纳税人中间产生“劣企驱逐良企”的现象, 并伴之纳税人整体质量的下降和诚信纳税人的减少,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并且, 如果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越少, “信息劣势”就越明显, 若又未能建立运作良好的信息显示和甄别机制, 则“劣企”在税收上获得的利益越大, 退出“良企”的纳税人就越多, 结果纳税人中剩下来的都是“劣企”。?@

2.信息不对称引起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在双方契约签订后才会做出某种选择, 一旦契约中所包含的刺激设计不佳或是没有考虑到信息不足的缺陷, 极可能会引起一方浑水摸鱼, 致使另一方权益受损。一方面, 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状况及能力的了解更多取决于税务征管人员的效用函数;另一方面, 税务机关也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税务征管人员的收入、家庭状况、工作能力等情况, 无法像他本人一样了解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并且没有使其无可辩驳的证据, 加上纳税人缺乏揭发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的应用

●金邦庆刘晓平

""""""""""""""""""""""""""""""""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当代中国;农村土地政策;中央一号文件;回顾;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制三个主要阶段。当前,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着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农村土地政策变动的历史作个回顾与总结显得尤为必要。

一、1949-2003年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动的历史回顾

(一)农民土地所有权阶段(1949-1953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新解放区仍维持原来的旧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可是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雇中农等只占20%-30%的土地”[1]。只有改变旧的土地制度,新生政权才能稳固,农村的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所以,进行土地改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内在要求。

1950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实施。“从此,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广泛开展起来。”[2]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摧毁,农民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由于农民是土地的所有者,因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在此形势下,农业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生政权也得以巩固。

(二)农民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阶段(1953-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后,执政党对土地改革又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毛泽东主张“土地改革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并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主张,是一切革命民主派的主张,并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3]中共领导人认为土地私有制被土地公有制所取代,是农民脱贫的唯一路径。所以,就必须利用土地改革的时机,把农村和农民都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集中于人民公社阶段(1957-1978年)。中共中央认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整风和反右派运动后,经济、政治和思想战线上的革命已取得了胜利。所以,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转到经济建设上来。1958年5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1958年,以农业为突破口的“大跃进”运动开始。同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它是一场生产关系上的“大跃进”。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在北戴河会议上通过。[4]这样,人民公社就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因此,生产队基本上处于无权地位,只是徒有基本核算单位的名而已。

(四)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相分离(1982-1986年)。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名,之后的4个“中央一号文件”相继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次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得到确认。1995年3月,国务院在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领导。”[5]

(五)集体所有与农民承包逐步法制化(1986-2003年)。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由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1998年第一次修正,2004年第二次修正。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家庭承包制”,删去“联产”和“责任”。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6]这些法律的实施,确定了土地承包关系,保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农民能够增加长效投入,提高农业生产,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新世纪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农村土地政策调整

(一)土地政策调整既前后衔接又一脉相承。新世纪的第一个中央文件,即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积极探索非农用地进入市场。[7]此后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涉及农村土地的政策都基本围绕这个思路展开。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19条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8]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内容有所增加,全文27条,直接与土地问题相关的政策有8条,其中第19条指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定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9]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10]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11]

(二)农村土地政策逐年细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仅是原则性规定农村土地政策的总体架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12]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以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经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工的合理补偿机制。”[13]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切实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合理引导农村节约集约用地,切实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14]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15]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并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16]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17]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18]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19]

三、当前农村土地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首先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悖论。我国《宪法》一方面规定农村土地除国有土地外,归农村集体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另一方面却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买卖土地。然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劳动者集体,既然规定它对这块土地具有所有权,那么它就应当有自由支配和处置其土地的权力,但却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这是互相矛盾的。

其次是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第一是土地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在法律上具有排他性,即同一地块的所有权主体只有一个,不是国家就是个人;第二是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是合二为一,就是土地一分为二,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分开,所有权者授权租赁者使用;第三是只有确定所有权主体,然后依法登记并产生法人代表,才能有法律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主体。今后,到底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还是国家土地所有制或是农村土地农民私有制。这是当前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是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的法律冲突。农村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的规定是不统一的,甚至是矛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20]这条规定说明,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是行政村或行政乡、镇范围内的农民集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21]综上可见,《民法通则》将所有权主体划归行政村,而《土地法》将所有权主体变为村委会所有和村民小组所有。但是,从民事法律上来看,“合作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或“行政村全体农民”都不属于民事主体的范畴。

(二)关于农村土地征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而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2]宪法规定政府征地行为必须是出于“公共利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受商业利益的影响,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推行土地财政,热衷于把农民手中的土地低价征收过来,高价出卖给开发商或者其他投资者,倒卖农民土地。地方政府还滥用土地征收权,致使大量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为了国有土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当前失地农民正陷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无着的境地。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和生活依靠,地方政府不能用土地寻租来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了,政府有义务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23]

(三)关于农村土地流转。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4]但是,根据这个政策就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央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是直接转入原承包农地的农民账户,而这些农户由于土地流转出去而没有种地。这就产生了真正种地的农民没有得到种粮补贴,而有承包权但没有种地的农民却拿到种粮直接补贴。二是由于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很多荒废的农地无人耕作,但却拿到国家的种粮直接补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思和探讨。

(四)关于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农村土地政策,是农村土地法律制定的指导和依据,但农村土地政策又必须借助农村土地法规来实施。政策不能代替法律,更不能以政策来修正法律。当前,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在实践中,存在重政策、轻法律的倾向。如何处理好作为土地政策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宪法》、《农业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关系,如何处理二者在实践上的矛盾,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莉等.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阶段性变迁与经验[J].安徽农业,2004(02).

[2]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1-42.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46-450.

[5]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EB/OL].中国农经信息网,http://www.caein.com,1995-03-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2-08-29.

[7][8][9][12][13][14][15][16][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9.99.119.164-172.172.190.213.99.130-131.140.172.191.213.

[10][1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2-01.

[11][19][2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3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3-01-21.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4-08-30.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4-03-15.

[23]陈少艺.需正视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N].农村工作通讯,2009(04).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博士生

中国英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篇4

中国英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是主要的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回顾中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只有结合国情,辩证地反思各种教学流派的`利弊,取长补短,在教学实践中,继承前人优点又不墨守成规,才能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方法.

作 者:宫丽娜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4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回顾   思考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篇5

新中国已经走过60年的光辉历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战争年代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承和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有效地担负和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光荣使命。中国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有国无防的状况,巍然屹立于世界东 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光辉历程,带给我们诸多深刻启示。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不渝地恪守我军的性质和宗旨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之初就确立的一条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军队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保我军军魂永驻、性质不变、宗旨不易,是我们党始终高度关注的问题。尽管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发生变化,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与制度始终没有改变。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无论国内环境如何错综复杂,人民军队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成为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保持我军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保证。面对社会大变革、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严峻挑战,面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进一步坚定广大官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加强军队党组织建设,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基层;以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60年来,我们党对如何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防体系,并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实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整体跃升。

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国富才能军强,军强方可卫国。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相一致;必须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努力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

紧紧围绕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努力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以及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科学确定军队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党领导军事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职能任务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变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使命任务的延伸引领建设目标的延伸,使命任务的拓展推动军事能力的拓展,使命任务的深化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军队历史使命是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打赢什么样的战争、承担什么样的任务的基本依据。在新形势下,我军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有效履行使命来展开,各项建设都要围绕提高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来进行。要努力把我军打造成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全面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军队各项建设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适时地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作为人民军队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提了出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把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作为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先后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国防和军队建设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局面。

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缺一不可的目标体系,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革命化是我军性质和宗旨的客观要求,是我军最显著的特色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必须把革命化建设放在第一位,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有力、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现代化是我军赢得世界军事发展战略主动、履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新形势下我军建设基本矛盾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把现代化作为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走科技强军之路,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发展,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正规化是革命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越需要依靠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和科学化的运行机制。必须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立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加强科学管理。

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适时充实和完善军事战略方针,用以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

军事战略方针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历来是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关注、深入思考、精心谋划的重大问题。60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世界军事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环境呈现出的新特点,确立并适时充实和完善军事战略方针。20世纪50年代,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安全需求,确立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20世纪80年代,基于对时代主题和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判断,确定了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重点由准备应对敌大规模入侵转变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20世纪90年代,针对高技术条件下战争形态的巨大变化以及我国所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军事战略立足于打赢一场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本世纪初,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军事战略方针是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必须根据国家安全环境和军事任务的变化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必须坚持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统揽军事斗争准备全局。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部署和筹划工作,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当前要围绕军事战略面临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对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积极防御中的有效反击、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等问题的研究。

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我军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适时进行了精简整编,并组建和扩建新的军兵种,建立相对完善的军事院校体系,制定条令条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由单一陆军向现代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又进行了百万大裁军,同时调整体制编制、更新武器装备,组建陆军合成集团军,使军队在精兵、合成、高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步伐。20世纪90年代,确立科技强军方针,再次进行调整精简,全力推进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进一步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部署,强调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改革创新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军走在世界军事发展前列、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军队的改革创新必须始终瞄准世界军事发展的前沿,以全面提高我军核心军事能力为基本着眼点,以现代化的战斗力为标准。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筹划,搞好中长期改革的顶层设计,着力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努力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要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的特点规律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繁荣和发展军事科学,充分发挥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引领军事变革的重要作用。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与时俱进。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站在新的历史

中国对非经济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篇6

4 结合优秀运动员的成才之路有针对性的开展“祖国培养意识”的思想政治工作

优秀运动员成才过程一般要经历8-的不断提高、逐步成才的5个阶段,即:启蒙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这一成才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表明一名优秀运动员成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和教练员的毕生心血。中国乒乓球队教练蔡振华针对个别主力队员的“功利”心态,明确指出:“你们现在的资本是怎么来的?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打乒乓球到进国家队,你们交过场地费、教练费、服装费、陪练费、差旅费吗?这些钱是国家给你们出的,在你们成才之前,国家已经为你们付出了太多,目的就是让你们去拿世界冠军,为国争光。”采用“算帐”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强化队员的“祖国培养意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努力把各种干扰降低到最小化,让运动员自觉地接受高标准、严要求,这是一种无法估量的巨大能量,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在强手如林的世界乒坛一次次创造奇迹的“法宝”。

5 结合我国近代体育史开展“从东亚病夫走向体育强国”的系列性思想政治工作

近代中国体育史记述着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崛起,体现着无数体育健儿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光荣传统。结合我国近代体育史开展“从东亚病夫走向体育强国”的系列性思想政治工作,着眼点在于以史鉴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的意识。例如,备战悉尼奥运会前各参赛队伍组织观看“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和“新中国体育50年”等系列片。通过对比新旧中国两个政府对发展体育的不同态度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同结果,深化对体育与兴国、强国关系的认识。极大的激发运动员的爱国热忱,提高了民族自信心,更加坚定为国争光和献身我国体育事业的决心。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国家优秀运动队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就是通过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能、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为在国际体坛创造优异成绩努力拼搏,以升国旗奏

国歌为己任的最高价值追求,以振兴中华提高国际威望为奋斗目标。

6 结合榜样的示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早日成才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诱导作用,则是其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动员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结合榜样的示范作用,运用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教育和影响运动员特别是少儿年龄段的小运动员,则更具有现实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富有实效。例如,中国体操队经常邀请一些老运动员为年青运动员回顾体操队的光荣历史和艰苦创业史;请老世界冠军现身说法,讲述一个为国拼搏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体操馆里有一排具有至高荣誉的光荣榜,许多运动员都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冠军被永远载入史册。每年一次的新世界冠军登榜仪式已经成为队里重要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光荣榜里的35位世界冠军,在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三大赛上勇夺61枚金牌。许多刚进队的小队员就是从身边的世界冠军成才之路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中,吸取了无穷的力量,立下为国争光的抱负。

7 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不断进取和公平竞争的思想品德教育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不断战胜自我,向人生的极限冲击。不断进取和公平竞争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其它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活动爱好者,在参加比赛和体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体育道德的养成,是青少年运动员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例如我国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赢球又赢人,输球不输人”的体育道德,体现了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的奥林匹克主义。

8 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大反兴奋剂教育

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思考 篇7

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经济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具体说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化程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是大起大落还是平稳增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低, 各种商品和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几乎完全由政府管制, 市场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受到极端压抑, 计划体制的管制力量远远大于市场力量, 外在的政府干预因素经常冲击正常的经济周期, 导致经济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直接导致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其次是宏观调控的完善, 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 也就是1998年年中以来扩大内需的政策, 其政策手段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6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政策转向是成功的, 理论分析上也站得住脚。扩大内需的政策能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新特征, 还在于这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该项政策组合持续达6年之久。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 转向中性的财政政策, 这种转变是很必要和及时的, 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出现,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策需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 否则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方面有个很好的反面案例, 就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政策。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 为了刺激经济, 日本政府积极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政策缺乏连续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

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似乎打乱了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中国经济一下子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候。但是, 30年来奠定的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会帮助我们挺过这个经济的寒冬。一来市场化的力量还在不断地深化加强, 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弊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 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改革推进市场力量;二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性与适度保证了其有效性, 经过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之后, 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毫无疑问, 改革开放30年遗留下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而这次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放大了这些问题来让国人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中清醒过来。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让沿海经济失去光泽, 暴露出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量持有美元储备却只能眼看其贬值, 意识到中国金融的弱势以及人民币的不对称地位;竭尽全力的促进农村消费来扩大内需, 发现城乡差距的巨大……一连串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继续改革。

三、经济改革深水区

强化市场力量, 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 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急需解决, 主要是各个领域和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严重不平衡。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三大领域中, 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最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 关键还是要继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强化市场力量, 通过与旧体制力量的不断反复“搏杀”, 市场最终确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是资本市场领域, 一定要最大限度淡化其行政性, 还资本市场盈利性的本性。

政策组合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今后一段时间,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总需求, 这几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扩大投资需求, 但是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较慢。然而, 消费是最终需求, 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 因此, 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总需求的调控中, 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点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因此, 今后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将重点转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是大有作为的, 最主要的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收入再分配上的功能,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保障最低收入,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应作些调整, 前些年过多地依赖财政政策, 今后应积极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很直接的, 例如发展消费信贷, 对于扩大消费需求,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实现消费结构升级, 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进而促成货币政策逐渐增强效果, 直至淋漓尽致地发挥应有作用, 取得与财政政策势均力敌的“显赫”地位。

四、结语

改革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 而现在的经济危机背景正是经济改革的天然时机。美国经济通过30年代大危机得到了结构性的调整, 奠定了其二战后世界霸主的地位。而80年代的经济调整, 又为其在90年代的经济神话打下基础。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凤凰涅木, 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 关键就在于能否继续改革, 延续属于中国的经济神话。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赵锡军、瞿强《.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志武《.非理性亢奋》,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8.10

对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篇8

关键词:体育活动;体育经济;发展;产业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37-01

清末民国初期,中华民族被外国人称之为“东亚病夫”。这种耻辱随着国家的自立自强,体育素质的不断提高已经被彻底摆脱。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民族的实力与特色,也为中国带来了超二十亿美元的奥运收益,以及无法用经济数字衡量的间接经济效益。中国的体育活动自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发展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在体育内容、形式上不断翻新,活动内容多姿多彩,呈百家齐放的状态。与此同时,体育活动的竞技化、商品化也不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兴起。

一、发展体育经济的意义

发展体育经济对体育外围产业与服务起到拉动、扶持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随着体育竞技活动的不断丰富与进步,消费者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与投入热情日益强烈。对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器材、健身场所、服装用品、体育广告、彩票、旅游等形成经济链条式形态。其次,体育活动对我国的硬件设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08年奥运会对各城市体育场馆、交通、人文、环境等各方面大力投资,促进了各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再次,体育用品行业的兴起,带动了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兴起。与之相关的还有体育保健品、体育医学、体育活动推广宣传等产业。体育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成为我国支柱产业,带动了劳动就业机会的增加,优化第三产业结构。

二、中国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体育经济重视程度不够

相比教育、文化事业,我国在体育产业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政策上扶植力度明显减弱。国家对体育的发展侧重于竞技性,看重于国际赛事上金牌数目。而真正的体育,应是一项群众性的体育事业,在于对国民体质的增强。反观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发挥重要引导与扩展作用。对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投入资金多,对体育生产企业,体育场所营业所得,给予税收政策上的減免与优惠。我国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政策手法鼓励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对体育经济未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2、缺乏精准的市场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被人所意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全球化的运动品牌少之又少。各大国际赛事中,很少能看到中国品牌的身影。其次,体育发展的目标不应只为了夺取金牌,而在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逐渐被吃喝等日常娱乐活动所取代。新时期的国人,肥胖症及各类因缺乏运动产生的疾病现象增多。我国的体育经济市场从保健品到运动器材、健身房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当前不断投入的竞技体育资金与匮乏的群众体育建设,拉大了体育经济发展的步伐。

3、缺乏与体育经济配套服务

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配套的服务设施。当前,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者对使用者的运动状态未经过咨询与了解。其次,在销售过程中,片面强调产品的功用,而脱离大众消费的实际需求,使体育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体育经济活动主体,体育产业生产者与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市场需求,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产品需求没有灵敏的认识。再次,我国的体育经济经营者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体育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三、如何发展中国体育经济

1、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经济发展重要性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体育发展一直倚靠国家财政拨款作为经济支撑。时代在不断发展与革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体育发展资金不能仅仅依赖国家供给。还应解放思想,转变立场,通过实现体育部门与体育生产经营企业联手,举办体育活动、加强品牌合作、优化人员结构、以市场化的经济结构不断促进体育经济的增收。其次,政府对体育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后盾。改变传统的以国家拨款进行体育建设的思想旧模式,鼓励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体育场所的建设为例,体育建设部门通过拉赞助,拍卖广告权等方式实现与体育经营企业市场化的经济运作。在我国当前的发展国情下,为国家节约资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推动体育经济发展产业化

打造知名的体育用品、服饰、饮料等体育经济品牌是发展的最成功经验。体育经济发展,首先要打造与体育相关的各类品牌经营,成功的体育品牌,使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就自然联想到,并产生消费需求。其次,体育场所与体育设施可以通过多种经营手法,实现经济收益。许多体育场馆,与健身设施日常闲置时间较长,可通过向全民开放,进行各类场馆合理划分。健身器材等服务群众进行日常锻炼活动,体育场馆可提供企业进行公司活动,出租给社会团体进行体育竞技比赛。通过结合市场化的经营手法,使体育经济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同时,对体育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如在体育场馆附近可提供广告位出租,开展餐饮行业等活动。例如趁世界杯的热潮,把闲置场所与设施合理利用,不仅提供群众看球场所,同时刺激体育经济活动的发生。

3、培养有实力的体育经济发展人才

当前,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充满干劲、勇于创新的经营与管理人才。国家对此应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及再教育。为体育经济发展配备优秀的管理人才。其次,对现有的经营管理者不断加强培训,送出国门学习世界知名体育品牌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体育经济发展经验。其次,对现有市场不断加强规范性。通过网络时代多媒体传播平台,对消费者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适时刺激消费行为。同时,对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与进步。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前提下,获得更长远的体育经济发展空间。

结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全民健身需求增加。体育在为人民提供竞技比赛快乐的同时,对个人身体素质,市场经济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前我的体育经济发展仍存在各式的问题,但是相信通过不断加强体育经济管理,体育市场中潜在的巨大价值将会陆续发掘出来。

参考文献:

[1] 吴超.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19).

[2] 况毅磊.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1(28).

[3] 徐语.全民健身运动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上一篇: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一选题背景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