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共9篇)
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 篇1
中国的经济与民生
摘要:客观地评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隐患点和发展前景,大胆地提出了以中国经济需要自省和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经济;平衡发展;经济增长;贫富差距;幸福感;
中国GDP-34年来,中国GDP指数都以每年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2011年中国GDP为7.3万亿美元。同时,中国政府使3亿人口脱离贫困,而且使中国人均收入增长了8倍。
在2011年,中国出口总量占世界的10%,进口总量占世界的10%。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2大贸易国(居美国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出口医疗器械和软件产品。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1年12月为3.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一、中国经济现状
第一,经济增长率。2008 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 中国9%、俄罗斯6.8%、美国1.4%、欧元区1.2%、日本0.5%,可见中国是最高的。但中国的国情决定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8%,而今年上半年只有7.1%,下半年“保八”比较艰巨。
第二,失业控制率。据统计,2004 年中国16-65 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09 亿,比美、日、英、德、法、意、加7 国总和还多3 个亿,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这种压力更大。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国失业率不是最高,却依然是绝对数和压力最大的国家。
第三,物价上涨率。中国最近几年的物价上涨整体上属于正常的结构性上涨,但这种结构性上涨也会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特别是最近的粮食、猪肉价格上涨。2008 年上半年中国物价上涨率在6-8%,年底开始下降,如果持续下降会出现投资者不投资、消费者不消费的问题。事实证明,适度温和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复苏是有利的。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去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保持双顺差;截至2009 年6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21316 亿美元,繁荣景象的背后暗藏隐忧。
二、中国经济的自省和民生建设
1.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是“调结构、促民生”的重要措施,这是初级层次的“自省”。政府应该从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审慎思考,引导中小企业向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家居方向发展,这是宏观自省;中小企业内部加强管理、节约成本、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等是微观自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输血”是为了激活它们的“造血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不是为它们购买“养老保险”。
2.加快城镇化建设
中国要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绑架,就要加重投资和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这是中国经济正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高级层次的“自省”。现在全世界(含非洲)的城镇化率是接近50%,发达国家高达90%以上,中国是45.7%,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保增长、扩内需”根本途径。它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来城市,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城市化率提高了,自身的代谢功能加强了,危机缓解了,社会也就进步了。
3.平衡发展
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圈经济发达是经济的有力增长点,继续大力维持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较落后地区,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合理开发建设、增加投入,真正的进军中西部。
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无论是在中国的东部还是中西部,城乡发展失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要健康、有力的发展,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已经是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产业间的平衡发展:近年来我国产业间的发展有趋于平衡的态势,第三产业逐年递增,第二产业的不断转型,继续扶持第一产业的高效、快速的增长,产业间日趋平衡,经济增长愈加健康、快速。
4.协作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
没有协作就没有现代经济。协作,不仅包括国内各领域的内部协作,而且包括对外交流与合作。战后日本加强协作实现经济复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必须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与世界各国的协作。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经济实力较强,有一流的战略家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信心„„诸多迹象表明,率先走出低谷的条件基本具备,全面复苏的时机已经成熟。
5.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的愿景: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事实:一部分人先富,富的人享受,富的的人移民。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十多年没有公布了,统计部门不公布的原因那实在太多了,无需细数。CPI年年月月创新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早在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名列其中。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
“胡润联合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今日发布《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白皮书显示,14%的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当中,还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今年5月至9月,胡润研究院与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面对面访问了全国18个重点城市的千万级别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调研共获得980份有效问卷,受访人群的平均财富达到6000万元以上,平均年龄42岁”。
富翁移民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毕竟有钱搬个家买座房子,其实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至于越来越多的富翁移民确实有点奇怪,在国内赚钱,再把钱拿到国外去做贡献,这对国人来讲,心理上似乎很难接受。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富翁们开始放弃赚钱的房地产,而去投身投资移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让人“心酸的浪漫”。不论是下一代的教育,还是为了资产的安全,或者国内投资渠道的不畅,以及社会大众的仇富心理,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使得富翁们不得不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以此获取所需要的安全感。目前富人移民海外,我们应该反思。要留钱,先留人;要留人,先留心。我们应该先把心留住,才能把富人留住,才能把财富留住。
有关专家认为,要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需尽快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各方配合的原则,结合深层次原因和直接原因设计系统的改革方案。
中国青年网调查:我们在纽约街头和哥伦比亚大学校园进行了一项“关于美国人幸福感”的采访,用3天时间采访了60多位行人,他们来自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采访的人中,不少人做的工作在中国人看来一定不会觉得幸福,比如在同一栋楼里扫地10年,在同一个路口摆摊22年......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觉得很幸福,原因是:“我热爱我的工作。”——这份满足感从何而来?经过3天的采访之后,答案逐渐清晰—— 从结果来看,美国人幸福得一塌糊涂
法制晚报: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十分肯定,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有10%的人觉得不是完全满意,有80%左右的人觉得幸福。
调查显示,近四成人在2011年认为自己不幸福,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最影响公众幸福感提升,而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是“公司/企业领导/管理人员”。
“2011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今天下午将在北京发布,该调查由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旗下《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开展。
调查显示,觉得现在“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参访者比例为60.2%。也就是说,超过60%的人,在2011年,感觉到了幸福。
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且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从发达国家的社保经验来看,我国更适合采取分散型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把所有社会保障工作集中到一个政府部门中,哪怕是英国这样一个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国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由一个部门对全国社会保障事务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是不现实的。所以在社保金的统筹层次上,应以“省级统筹,中央调剂”为宜。另外,有可能失业的劳动者,都纳入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这样更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二)政府应明晰责任并实行“税费分筹”
人口老龄化加重会使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变大,为此应加大国家财政的投入,但政府在社会保障管理中必须明晰自己的责任。从发达国家社保经验来看,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由于政府的过度介入,造成政府财政包袱过重、劳动者进取心下降等问题。相反,由于美国政府介入社保的程度和提供社保的水平比较适当,从而使美国经济更好地保持了活力。美国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来推动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不但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还推动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相关就业。可见,政府社会保障的提供要掌握一个“度”,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准确地予以把握,过度提供和提供不足都是不可取的。实行“税费分离”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使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分为两部分:一是社会统筹基金,开征社会保险税,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义务人征收;二是个人账户基金,由社保机构向参保个人征缴养老保险费。两部分基金分开管理,统一使用。开征社会保险税带有依法强制性,它能使征税面均衡地扩展到所有生产流通领域,使全社会共同承担社会养老责任。参保个人承担的个人账户基金可作为本人将来计划养老待遇的重要凭据。这样才能有效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面。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我国城乡经济差异较大,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暂不可行。应当依据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保制度。具体说来,在贫困农村,应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保体系。在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应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保体系,建立最低生活标准的补助。在比较富裕农村,应建立保险型的社保体系,在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引导农民参加各种商业保险。此外,对于在城市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针对他们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其户籍所在地建立社会保障个人账户,使其无论转移至何地,都可以使用该账户参加所在地的社会保障。
(四)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管理的社会化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经验告诉我们,充分利用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政府和市场行为的局限性。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实现,有利于防止政府失灵和缓解财政压力。相比较而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中非营利组织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乃至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在我国也是很少见的。所以,推动社区组织、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发展,对于社会保障管理的补充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五)建立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财政经济体制和政策
在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国家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比如目前正在积极倡导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要促进我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就要以经济发展带动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明确中部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中部社会经济的振兴,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在继续贯彻相关开发政策的同时,在财政体制上要对落后地区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照顾。
(六)促进教育公平和扩大就业
只有发展教育,给低收入者提供获得高收入者所需要的相应受教育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消除贫困,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失业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就业是人们脱贫致富之本,通过扩大就业,增大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缩小差距,是缩小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治本之策。
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涉及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经济与民生齐头并进。
参考:
百度文库
中国经济论文网—《关于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中国青年网—《美国街头幸福感调查》 《法制晚报》
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 篇2
所谓民生问题, 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 是指与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等有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我国民生社会保障支出几乎呈现水平或者是小幅上涨趋势, 1997年之后随着全面的医疗改革开展, 我国的民生社会保障支出呈现的是指数式的增长, 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财政部首次提出“民生保障支出”, 自此, 民生保障支出随着财政支出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在民生保障支出不断增长的同时,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从1978年3645.2亿元到1997年78973.0亿元, 再到2011年的472881.6亿元, 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分析民生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目前学术界关于民生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的较少, 大多数关注于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穆怀中 (2001) 通过研究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这两种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比较了投资、私人消费、GDP、国内储蓄等相关因素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 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人均GDP增长有推动作用;董拥军, 邱长溶 (2007) 根据省际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省际之间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不协调从而造成了省际间的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赵蔚蔚, 杨庆运 (2011) 根据2000-2010年的数据, 采用协整以及因果分析方法, 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其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且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不同的学者由于选取的指标数据不一样, 得出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民生保障支出的一部分, 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 那么民生保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正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二、民生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1、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目前我国关于“民生”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 无所不包, 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 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 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 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所说的“民生”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 也即狭义的“民生”, 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层次。改革开放之初, 民生的基点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在现阶段, 我们重点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物价、社保、住房等问题, 因此, 本文以狭义的“民生”为基准, 将民生保障支出归结为医疗卫生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以及住房保障支出四大类。
本文选取了1978—2011年的民生保障支出数据SS (注:2008年以前民生保障支出不包括住房保障支出;1997年以前的社会保障支出仅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 和GDP数据作为分析变量,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年鉴》等, 为了减少变量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 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数变换即得到LNSS和LNGDP, 对数变换不改变序列的平稳性。
2、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大部分时间序列数据存在随机趋势, 呈现非平稳性, 为了防止在统计时出现“伪回归”现象, 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首先需要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有很多办法, 本文采取ADF检验。ADF检验法通过以下模型进行分析:
其中α0为常数项, t为时间趋势项, m为滞后阶数, εt为残差项。该检验的零假设H0:α2=0, 备择假设H1:α2≠0。如果α2的ADF值大于临界值, 则拒绝原假设H0接受新假设H1。LNSS与LNGDP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 在任一临界值水平上, LNSS和LNGDP均是不平稳的, 但是他们的一阶差分在5%和10%临界值下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故原来的序列是一阶单整数列, 即LNGDP~I (1) , LNSS~I (1) 。
(注:检验形式 (C, T, K) 分别表示单位根方程检验常数项, 时间趋势和差分滞后阶数;D为差分算子。)
3、协整检验
既然可以确定两个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数列, 接下来进一步检验LNSS和LNGDP这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即二者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由于本文中只是涉及两个变量, 因此, 本文中采用协整的方法为两变量协整关系检验, 简称E-G检验。下面对二者进行协整回归, 于是得到等式 (2) 。
从回归方程 (2) 可以清楚的看出, 在10%置信水平下, 结果是显著的。但是, 从上述模型的D.W.值可以看出, 回归的模型可能存在自相关问题, 故采用广义差分法进一步消除存在的自相关问题, 重新回归结果式 (3) 。
此时, 方程中所有的变量均为显著, 并且此时D.W.值为2.06, 故可以认为自相关问题基本已经消除。根据E-G两步法接下来需要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方程如下:
如果拒绝零假设ρ=0, 则我们断定残差序列平稳, 变量LNSS和LNGDP之间是协整的。通过对残差序列的检验我们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由于ADF值-4.1025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下的临界值-2.6649故可以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 即序列LNSS和LNGDP存在协整关系, 从表1和表2所得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民生保障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民生保障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国内生产总值将上升0.2562个百分点。
三、民生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可知, 民生保障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是不能得知这种均衡关系的因果关系如何。接下来, 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格兰杰关系检验法检验我国民生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滞后期1-4之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民生保障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在10%的置信水平上具有4年滞后期的双向因果关系。这明确表明我国民生保障支出的增加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民生保障支出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 而且还是经济增长的动因, 民生保障是否健全将影响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民生保障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 且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即民生保障支出每增加1%, 国内生产总值将上升25.62%。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该国的民生保障支出水平, 民生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 为了保证民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应该在扩大民生保障覆盖范围的基础上, 逐步提高民生保障的水平, 使民生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朱青:关注民生—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途径[J].财贸经济, 2008 (7) .
[2]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 1997 (2) .
[3]董拥军、邱长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J].统计观察, 2007 (4) .
[4]赵蔚蔚、杨庆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公共财政视角[J].经济问题, 2011 (8) .
[5]熊冬洋:基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10 (2) .
[6]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 篇3
民营与国有——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国有经济做优做强做大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长达20余年的改革拼搏与制度创新探索,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较强赢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有经济也不断地向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骨干力量,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家,到2006年底,这一数字成为11.9万家,数字减少一半,但利润却由1997年的80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2万亿元,足足增长了14倍 。2000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净资产57554.4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净资产30690亿元,而到2006年,中央企业净资产增长到53900亿元,实现利润7681.5亿元,上缴税金6822.5亿元。2006年,中央企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1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2007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中,中国有30家,其中内地企业有22家,这些企业全部为国有控股企业。2007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419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42﹒3%,超过1~5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2﹒1%的增幅 。国有经济的做优做强做大,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与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他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国有经济这种社会主义的“普照的光”和“特殊以太”的地位和影响,不仅能主导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与道路,同时还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从而为这些缺点的弥补、修正和改革创造出必要的条件和措施,而这些条件和措施中当然包括民营经济这样一种经济成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是执政党经济性社会诉求,又是政治性社会诉求
如同我党将公有制界定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既是中国政治性社会诉求,又是中国经济性社会诉求一样,将多种所有制界定为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发展”,同样也既是中国执政党经济性社会诉求,又是政治性社会诉求。所不同的是政治性与经济性诉求的先后次序差异。
在我国民营经济即除开外资经济之外的广义的非公有制经济。所谓民营的民,即社会公民也即老百姓。在我国,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我国的民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主体,在其根本利益上,与执政党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作为社会主体的“民”,创办和经营属于自己的经济事业和活动,这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经济,具有本质意义的区别。在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民营经济不是什么私有化,更不是搞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本体意义的“民”,创办和经营属于自己的经济事业和活动,怎么会是搞资本主义的民?!既是社会主体又是本体的民,从事自己的当家作主的经济活动,解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即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民生问题,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的结果。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是发达的或成熟的社会主义,还远远达不到马克思所指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那样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形态要求,因此,作为社会主体的民,通过自己积极、主动地创办、经营属于自己的经济实体活动,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能动地解决自己的民生,这是民的伟大之处。同时,在我国,民与国(即政府)既有对应性(而不是如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的对立性),更有统一性。这表现在民营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致的意义上。
在我国,建国以后一直奉行的计划经济,也具有这种意义。执政党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管理国家的经济活动,其政治的社会诉求是以消灭私有制,进而消灭剥削为目标,其手段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即以所有制为社会形态判断的根本标准;其经济的社会诉求则是以满足国家强大和人民幸福为其出发点和目标。但是,正因为政治社会诉求的社会形态判断根本标准的错误,从而导致经济的社会诉求目标的偏离和出发点的虚置。执政党(通过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和调控不仅没有能获得预期的成就,甚至还两度使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开始。拨“左”之乱,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源。其首要为恢复将生产力标准作为社会形态衡量的根本标准,并运用这个根本标准,衡量并得出中国现阶段是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是对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革命性巨大发展。正是基于此,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正“本”的基础上“还原”——老百姓即“民”作为社会主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主体——解放和发展“民”,让人民中蕴藏的巨大的生产力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并创造性地发挥作用,民营经济应运而生,迅猛发展也就成为历史必然。
自改革开放伊始的近3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的萌生与发展,历经艰难险阻,历练大风大浪,终于在执政党(通过政府)的细心呵护下,与国有经济共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成分,成为一枚硬币的一个方面。也正是通过改革开放,我党(通过政府)将自己的政治社会诉求(即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与经济社会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目标、出发点、途径、手段、措施与方法等有机地整合为一个系统,并在其实践中不断地修改、修正这个系统,使自己不断地再上新的台阶,从而表现出不断成熟的执政能力。
民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生力军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的生力军,主要表现在下面十个方面:
第一,到2006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494.7万户,注册资金总额为7.5万亿元,从业人员为6395.5万人,投资者为1224.9万人。第二,民营经济投资大幅度增长:到2006年底,城镇中的非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即全部民营经济固定投资总额达到4.83万亿元,高于全国13.2个百分点,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6%。第三,私营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到2006年11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增加值为1.5万亿元,高于全国8.2个百分点。第四,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2006年,全国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2436亿美元,同比增长46.5%,高于全国增长率约23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为13.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52.1%,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第五,私营工业利润快速增长:到2006年11月,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利润总额为2521亿元,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第六,私营经济税收快速增长:2006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3495.2亿元,比2005年增长28.6%,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28%,比2005年提高了0.48个百分点。第七,对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不断增大,以中国光彩事业为例,到2006年6月,光彩事业投资累计到位资金1247亿元,比2005年6月增长178亿元;安置就业479.8万人,增加179万人;帮助脱贫769.8万人,增加221.5万人;捐赠财物170.2亿元,增加近40亿元。第八,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及治理结构不断优化:据全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到2006年底,独资企业比例为21%,比两年前降低了1.5个百分点;合伙企业比例为7.4%,降低了0.3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比例为65.6%,提高了2.7个百分点。抽样调查还显示,私营企业中设立股东大会的占58.1%,比两年前提高1.4个百分点;建有党组织的占34.8%,提高4个百分点;建立工会的占53.3%,提高2.8个百分点;设立了职代会的占35.9%,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第九,企业经济实力增大:2006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为151万元,比2005年提高了8万元。到2006年9月,全国规模私营工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为2620万元/户,比2005年提高200万元/户。2005年达到2亿元销售收入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2688家,比2004年增长26.85%;其中前20位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5025亿元,比2004年增长37%,平均规模为251亿元;名列前三位的联想集团达1082亿元,沙钢集团为405亿元,苏宁电器集团为397亿元。第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已有约15万家,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70%以上为民营科技企业,其科技成果占高新区的70%以上。我国专利申请中,私营企业申请量占41%,高于其他经济成分;全国有7个省的私营企业专利申请比例超过50%,有6个省的私营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超了50%。详见下表:
民营与民生——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方面
民营经济的双重所有权意义
在中国,民营与民生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方面。因为民营经济发展而促进民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因为民生的更高层次需求而又促进民营经济不断上台阶。二者相互提携,有力地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
民营经济是老百姓自己当家作主的经济。这种当家作主,是直接的当家作主,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所有制的角度讲,业主是企业的主人,对自己的财产具有不可争议的自主权与处置权。从市场运行角度讲,现阶段中国大多数民营经济实体,还是实行的业主经营体制(因为大多数民营经济实体还达不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资产程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中国的民营经济业主,具有双重的所有权意义:一是作为国家的主人,无条件地享有人民共和国的主人翁权力和利益(这种权力和利益部分是通过行使权益而获取,这与所有公民一样,如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益等,部分是作为民营经济实体的业主或法人代表,享受到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保护、支持和资助的法律的政策的措施的权力和利益);二是作为民营经济实体的业主或法人代表,在个人合法财产(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上)则享有完全的受法律保护的权力。相对于非业主的其他中国公民,民营经济实体的业主们的这种双重所有权意义,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十分巨大。
民营经济的社会进步价值享受者体现在国家分配制度上,即“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上,没有效率优先就无法实现兼顾公平。民营经济能较好地体现效率优先,但在兼顾公平上,就当前中国的实际考察,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实体,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业主对员工的剥削程度上。这就必须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去实现这一任务:将剥削放在阳光之下,即实现“阳光下的剥削”。笔者于1998年在《四川统一战线》第七期撰文提出了“阳光下的资本”和“阳光下的剥削”概念 。所谓“阳光”就是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既能有力保障和保护民营经济业主的双重所有权,促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现效率优先;又能有力地保护民营经济实体的广大员工的合法权力和利益,从而使兼顾公平有实实在在的社会基础。
民营与民富
邓小平尖锐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并以此界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落后的矛盾。民营经济通过对“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而实现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从而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积累。民营经济社会财富总量的积累与国有经济较大的区别在于,民营经济更多地体现在富民上,而国有经济则更多地体现在强国方面。“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的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和谐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源。到2006年底为止,中国GDP总量中的65%左右已为广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所贡献,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占到40%左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增量部分,70%~80%左右来源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富民是其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家庭财富普遍大幅度增加。到2006年底,全国有2595万家个体工商户,户均资金约2.5万元,而实际资产则大大超过此数;这些个体工商户涉及家庭人口达7500多万人,其中大多数人基本上过上了小康生活。全国有495万家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152万元,实际资产也大大高于此数;私营投资者人数近1271万人,涉及家庭人口近4000万人,私营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比投资者人数更多,涉及的家庭人口更多。这些投资者和高管人员的家庭多数是比较富裕的家庭。有“恒产”就有“恒心”,有“恒心”就生活安心,生活安心就社会和谐。民营经济使这么多家庭,这么多人口的个人财产得以与日增加和积累,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富裕和比较富裕的生活,这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可靠保证。
民营与民强
民强体现在奋斗、争取、拼搏、创新、敢于与国际资本较量上。改革开放以来,以百姓创业、民众投资、企业家经营为主要特征的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既是国家在政策、法律和制度上逐步给予民营经济以公平待遇的过程,也是民营经济不断争取政策、法律和制度公平待遇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锻炼了民营经济,也提升了民营经济的强势势头。现代社会实践的无数事实证明,新生事物可以自发产生,但很难自发持续发展,必须有执政党(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 民营的萌生(不是再生,因为今天中国的民营经济在本质上已不同于建国前的旧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和壮大,既是民营经济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中国日益成熟的过程。
民强的第二个重要体现是效率。效率,特别是生产效率,是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真正的效率是全要素效率,是各类生产要素的总效率,其中包括个人资本、企业家经营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效率。而民营资本在效率方面明显地高于其他资本的效率。而且,也正是民营资本的出现和民营资本效率的提升,才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资本和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这是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彻底告别短缺经济和贫穷落后的一个基本原因。
民强的第三个重要体现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自主地创业、创造和创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最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主要标志。几千万个个体工商户的产生和发展,几百万家私营企业的崛起和拼搏,还有几千万自由职业者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追求创业自由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创业自由的一个主要结果。这几百万、几千万个人和家庭,通过自主创业,通过创新,为个人创造了价值,骄傲地实现了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不断地创造和积累了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地增强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民营经济还是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为构建创新型国家作出了自己的重大贡献。数据反映,我国大多数的新技术、新发明、新专利、新产品均来自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正是民营经济的创业、创造和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社会的整体活力,在体现民强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民”的整体素质而向更强的台阶迈进。
民强的第四个重要体现是敢于与国际资本较量。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我国民营经济在参与国际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开始显现出自己的生力军作用。据商务部的统计,按企业数计算,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体民营企业已达2573家,比2002年增加了1573家,年均增长17.8%;占对外投资国内主体的比重从2002年的50%提高到64%,其中有限责任公司以32%的比重首次超过国有企业29%的比重。从地域看,七成以上的私营投资主体来自浙江和福建两省。从行业看,以加工制造业为主。2005年,我国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的投资近3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包括:建立营销网络,建立加工基地,开展资源合作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境外开发中心等。投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地域分布上,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在全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经营和投资,其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将近一半。
民营与国强
执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时,将国强的侧重点倾向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上,而民营经济的重点社会诉求在于富民方面。这一方面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另一方面表现执政党关于民生为主题的社会建设意识强化,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在实践上,民营经济在富民强民智民的基础上,也显著地反映出强国的意义与其巨大的力度。因为民富、民智、民生,其自然历史结果则必然是强国。纵观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当今处于强国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各自在除开众多其他原因(诸如对外扩张,商品、资本输出,乃至对外掠夺等)之外,有一规律性的原因则是通过民营而民富而民强而国强。近代中国的落后,皆因民营不光、民富不能、民智不开、民强不利。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类自然历史过程中的自然历史结论。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苦苦寻求的图强御侮之路,民族复光之路,只有在今天才开始成为现实,而这开始成为现实的伟大贡献之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2006年,中国GDP总量中,民营经济贡献达65%左右,2007年,这个数字将继续保持。
(作者系四川大学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如何选择民生经济新闻的题材 篇4
如何选择民生经济新闻的题材
对百姓生存现状和需求的报道,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戏之一. 对随着民生经济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众多媒体都加大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但其中有许多媒体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出现误读.把百姓琐事、鸡毛蒜皮、街头巷议的小事当作了民生新闻的主体,从而出现了媒体记者在社区.街头小巷扎堆的现象.
作 者:李文明 作者单位:大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2 关键词:浅析中国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 篇5
[摘要]文化对人类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企业文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然后对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现状进行了介绍,通过对中国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系统分析,将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对它发展的作用并带给银行业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民生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一、前言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现代企业文化理念,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于银行企业文化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外资银行涌入中国,中国银行业面临全所未有的挑战。外资银行不仅历史悠久,资金充足,实力雄厚,更拥有着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而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解放出来,还尚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银行文化。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银行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培养特色的银行文化,对银行形象进行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银行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塑造优秀的银行文化有利于提高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民生银行作为一家成立不过12年的非国有商业银行,却在短短几年里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形象。基于此,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从两个层面做了分析,即核心价值观念和包括企业制度文化、组织结构等在内的有形外在表现,从而找出中国非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独到之处以及不足之出,为早日成为世界性的知名银行提供一面借鉴的镜子。
二、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分析
民生银行的行长董文标曾这样评价企业文化文化很有力量,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造奇迹的内在因素。民生银行正是凭借着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出低风险、高效益、快增长的发展模式,带给中国银行业很多启迪。
民生银行的组织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层(如图),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决定了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起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连接作用,物质文化则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
1.物质文化(表层)
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它从一个角度对民生银行的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风气、企业道德做了具体的展示,使人对这个企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民生银行自成立以来,就按照“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培育人才;严格管理,规范行为,敬业守法;讲究质量,提高效益,健康发展”的经营发展方针,在改革发展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先后推出了“大集中”科技平台、“两率”考核机制、“三卡”工程、独立评审制度、八大基础管理系统、集中处理商业模式及事业部改革等制度创新,实现了低风险、快增长、高效益的战略目标,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的商业银行形象。
2.制度文化(中司层)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民生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凭借完善的制度对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之司的责、权、利进行了明确界定,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化运作。
民生银行从成立之初产权就是清晰的,公司上市以后,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民生银行董事会于2001~E1月通过了《中国民生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框架》,进一步保证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实行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至此,民生银行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核算体系、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
民生银行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分别是:战略发展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及关联交易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这四个专门委员会的成立,增强了公司决策的科学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增强了对重大关联交易的监督和控制;优化决策层和管理人员的组成,同时将不断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保证公司健康发展。
专门委员会由董事、股东及相关工作人员构成,每个委员会都实行召集人制度,由专职工作人员定期按规定的工作流程和现代化信息交流渠道,科学决策,尽职尽责,不走过场。
正如经叔平董事长所说“民生银行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是无上级主管单位的独立法人,是国内现有金融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最彻底的,银行的属于全体股东,股东根据所有权分得红利,但不能干涉银行的具体经营活动,民生银行的经营权属于行领导班子,重大的投资活动则必须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批准。正因为如此,民生银行的经营不受任何行政干预,它始终沿着一条清晰的脉络向前发展。”
3精神文化(核心层)企业目标:100年之后,达到像花旗、汇丰那样的规模,办成一家百年老店。
企业精神:开拓、团结、敬业、优质。
企业核心价值观:创新。
董文标行长认为:惟有创新才能走向中兴,惟有不断创新才能办成百年老店。创新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包含从产品到管理到制度的多层次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不仅是业务的短暂优势,而是长远的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实施大创新战略是我们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合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民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拥有生生不息的活力,不断地应环境。
三、民生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1.企业文化建设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面对2 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挑战,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我国银行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银行金融产品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一个企业的动力和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企业文化不仅给银行注入了生命活力,也给银行带来了有形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双重效益。显然,企业文化已成为我们促进银行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银行企业文化是银行的大脑和潜意识,是一个银行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没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做支撑,银行将很难长大,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银行 对内将缺乏凝聚力,对外将不能从根本上形成、提升自身形象,因此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一个银行的企业文化底蕴有多深,银行发展就有多大,浅薄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发展成强势银行。这一点,已被中外优秀银行的企业文化实践所证实。说到底企业竞争是能力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无论何时何地,具有独特文化个性的公司都能比竞争对手 更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在其价值链流程的某一环节上做的比竞争对手更优秀,或者在产品上优于竞争对手,或者在技术上,或者是在服务、营销等环节。所以,只有拥有优秀的企业 文化作为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击败竞争对手,求得银行的长久持续发展。“物质资源是会枯竭的,文化却将生生不息”。树立文化竞争的观念,关键是要认识和培育银行的文化力。它与银行经济力、科技力并驾齐驱、有机融合构成一个银行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2.独特的文化个性是银行发展的灵魂
当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中国五千年悠久光辉的历史文化,是中国金融企业家的巨大宝贵资源。准确把握中国优秀文化价值,以此打造中国产品的特色品牌;把中国先进文化科学地应用金融企业中,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是中国金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持续发展动力。当今金融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文化而非被动适应;以本土化方式化解文化背景差异,研究对方文化及传统观念,对市场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独特的文化之树才会常青,独特的文化个性是银行发展的灵魂。一个真正想做大的银行,就必须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文化核心,不能迷失自己。
参考文献:
[1](美)柯林斯:基业长青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南
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 篇6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身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必须要促进就业,提高就业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1分)。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1分,或表述为增加收入),影响着人们的前途与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1分)。只有扩大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重视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状况不仅会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会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协调和稳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分),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1分),国家要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1分),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1分),维护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分),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能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1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分)。因而,逐步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分)。【或者: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结论参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上(1分),最终实现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1分)。
红色和黄色分值为可替代知识点,两点或三点都写出来并不重复给分,知识点共14分。
举例参考:
1、近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政策:如解决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的基本保障问题,解决中小学生医疗保障问题,解决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问题,切实保障民生,维护人民的利益。
2、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强调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3、上海市人民政府积极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 篇7
我国党政政策与工作的基础就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这是政府维稳的一个强有力手段。相对政府而言, 主要根据人们所需提供相应公共产品与服务, 政府采取的公共经济管理方式, 实现对人们基本生活的有效管理, 可以说公共经济管理能够使人们生活得到改善, 对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公共经济管理作用
在民生改善中公共经济管理发挥的作用被称为公共经济管理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公共经济管理对于平衡分配社会利益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政府通过平衡分配社会利益等因素实现公共经济管理的加强, 确保社会分配的客观公平。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社会分配实现平衡是公共经济管理的立足点。但随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水平, 国家财富不断增多, 影响社会分配平衡进而产生一定偏差, 并日益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为高水平完成社会平衡分配, 国家相继出台很多惠民政策, 政府在其主要任务中也列入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以实现政府公共经济管理的效果。在财政上降低建设支出比例, 使社会性支出不断增加, 实现由政府向公共的财政转化。相关措施的建立, 使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人们也能获得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二是, 实现人们需求离不开公共经济管理,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民生内涵得到拓展, “民生”在传统观念中主要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 而目前其涵义不只是衣食住行, 还涉及医疗、教育、卫生等众多方面。产生这一明显变化表明人们需求日益扩大, 政府若对民众进行如果有效管理、保持社会稳定就要使民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政府、民众及其需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若在真正意义上使上述三者之间关系保持相对稳定, 就有必要将公共经济管理这一因素引入。政府有效利用对公共经济的管理手段实现对社会分配的客观公平, 进而使人们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社会保持稳定。可以说, 公共经济管理对于实现民生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可为民生需求的实现提供客观条件。
3 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关系的改善
国民经济中公共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 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有利于民生的改善。以下对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关系的改善进行初步探讨。
3.1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够使人们所需公共品得到满足, 进而实现民生改善的作用。
组织社会力量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开展环保工作、社会保障及控制人口等都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能, 这些社会职能中, 基本能力就是公共产品, 其对于人民群众而言, 能够使其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逐步实施的社会保障得到迅速发展, 尽管目前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基于过去而言已取得明显进步并日臻完善。随着国家不断提高重视农村社保工作, 将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村社保体系, 进而根据农村居民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服务, 对于民生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地作用。
3.2 协调公共事业发展是政府公共经济职能, 也是实现民生改善、社会公平的有力手段。
改善民生不是改善一小部分人民群众的生活, 而是改善全部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重要的一项公共事业, 在配置公共资源时依靠政府使其公平性得到客观体现。由于配置市场经济资源过于对效率重视, 而忽视本应实现的公平。所以政府只有用于承担公共事业发展己任, 对公共资源的加强协同配置, 才能实现对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在基于确保社会公平方面使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人民群众所需的公共产品得到充分满足, 改善民生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3.3 政府调整公共支出用以弥补市场调节产生的相关问题, 能够有力保证改善民生。
随着日益提供丰富的社保、医疗、教育及卫生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需要政府采取津贴补助、贷款优惠、税收减免及直接投资等多种补助方式, 这涉及在公共管理中政府财政对生产公共品的支出问题。对比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对较为适宜的方式为, 政府间接生产公共产品, 不能只是参与, 而应成为重要决策的实施者, 采取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对其支出预算的利用刺激经济, 进而提高公共品供给市场的效率, 鼓励个人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活动, 但并非只通过刺激市场经济提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产品, 才能获得比较高效的市场配置。
3.4 建立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 为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提供保障。
虽然当前社会中很多民生问题与公共产品供应结构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供给不足而产生的。这需要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对支出的非公共品进行合理压缩, 使“服务投资性财政”向“公共服务性财政”进行转变。将公共民生领域作为政府的财政支持重点领域, 对供应的公共产品提供支持, 以国家财政支出作为人民生活改善的有力手段, 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进而使以人为本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国家在现代公共经济管理中, 若在民生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就要对公共财政体制进行深刻反思, 研究确保财政结构合理的措施, 供给高效率的公共产品, 实现民生的改善。若存在不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 在政府系统内就无法使分割的各级财政得到理顺, 各级机构部门就容易出现自利倾向, 对于改善民生不够积极, 互相扯皮。政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 应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的所需资金, 实际供给的公共产品应认真落实才是实现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
结束语
总之, 公共经济管理的加强能够使人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 人们所需的公共品由政府予以充足提供, 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作用能够有力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对于市场而言, 在某种程度上公共经济支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使市场消费经济不断降低, 实现民生改善的目标。因此, 政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就会不断减少遇到的阻力, 也会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平, 李伟利.论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与改善民生的关系[J].理论月刊, 2011, 12.
[2]张雪娥.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J].知识经济, 2010, 8.
[3]庄德水.如何防范公共产品分配领域的利益冲突[N].检察日报, 2012-6-12.
[4]蒋瑞林.基于市场经济的公共经济管理体制的初步探讨[J].理论月刊, 2012, 9.
论经济报道中的大视野与民生关怀 篇8
关键词:经济报道;大视野;民生关怀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5-0165-02
经济报道在中国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地方报纸的比例越来越高,有的已占到一半以上篇幅。但长期以来,经济报道要么太宏观、太专业,要么太琐碎、太小儿科,“内行不过瘾,外行看不懂”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新闻含量较低,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拉大了与受众的距离,以至读者群流失。所以在新闻界,经济新闻通俗化的呼声很高。但通俗化的切入点在哪里,值得探讨和研究。
所谓把大事化小,就是再宏大的经济新闻主题,也要想方设法寻找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切人点,从而写出有民生特点、有亲和力的报道。所谓把小事化大,就是再小的事实也要学会放在宏大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去思考,从而做出有分量、有高度的报道。
1策划:从大处着眼
2008年后半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相关产业带来很大冲击,山西太原作为内陆城市所感受到的影响虽然滞后,但也未能幸免。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中,山西省太原市相关行业及市场的变化成为各家媒体关注的重点。
20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媒体应该及时发挥自己的舆论引导力量,提升民众信心,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那么。有了这样的大思路,从哪些行业人手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认真体会中央经济工作会有关精神,从中选出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行业,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别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新闻事实。
依此,《在逆境中前进》的策划方向最终确定从就业、消费、投资等3个方面展开。理由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裁员、减薪成为不少企业“过冬”自保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此。就业比往年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艰难,成为上至国家下到百姓都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危机,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甚至迷茫;面对危機,百姓的情绪也深受影响,消费更为谨慎。而中央经济工作会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提振信心”。策划的着眼点也应该是,围绕山西太原的就业、农村消费、企业投资等难点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挖掘行业的闪光点,总结应对危机的措施与经验,以提振全社会的信心。
2采访:把大事化小
新闻的选题方向确定了,接下来就需要下功夫采访。但如此宏大的主题,应该怎么采访,如何让采访对象准确理解我们的采访意图,而又不至于空话、大话连篇?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在前期的采访准备工作中,要善于把大事化小。即宏大主题也要从小处着手,从群众最关心的新闻点着手,让读者从中得到信息和启示,使宏观的新闻也能找出民生视角来。这样,采访中提出的问题就能够具体化、更有针对性,采访对象就会讲得更具体,甚至会讲出感人至深的细节。
在这一采访思路的指引下,就业主题确定的采访对象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人员、在职人员,以及太原市劳动保障局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局长、重点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的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重点为大学毕业生服务的省市两级人才市场。农村消费的调查对向确定了在农村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虎便利连锁店、唐久便利连锁店及农村消费者,投资方面的调查主要以综合整治中的西山为主。
3构思:把小事化大
采访结束了,拿回来的信息既有宏观的政策材料。又有细碎、散乱的记录。如何把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集中反映选定的主题?如果只是把采访到的东西罗列出来,可能会给人一种堆砌甚至游离主题的感觉;如果只是把采集的信息按以前的常规套路整合,又回到平时的处理思路,深度、力度都不够。
此时,就需要一种把小事化大的思路。也就是把采访到的诸多小事放在宏大的经济大背景中作一比较,看看哪些事实最能反映主题,哪些事实与主题有出入;如果前期选定的主题有些空,还需要进一步对这些琐事进行分析,看看它们背后能反映出什么大主题,再根据情况对主题作进一步明确。
比如。调查中发现,在不寻常的2008年,由于太原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则利用政策优惠创造性地开展运营。社区、培训机构都在行动,各类群体都有明显体会。就业方面,太原市财政部门支付的转移就业金近3亿元,使失业控制率明显低于国家和省失业水平,而这得益于太原市多方位的就业措施,包括社区搭台、政府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创业带动等。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这与国家的要求非常吻合。
4写作:以故事致胜
就报道而言,读者感不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报道的新闻内容是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关联性有多大。因此,写新闻应站在普通读者立场,注重以百姓的角度人手,记录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帮助读者深刻体会中央经济政策的紧迫性、重要性。这样既避免了空洞乏味的说教,又使读者明白,原来国家每一项政策离自己的生活这么近、这么密切。
“华尔街日报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新闻影响到的人物故事来组织报道,故事通常是讲述人物生活工作等某方面发生了的变化。按照弗洛伊德本我“唯乐原则”的观点,人们的阅读天性偏爱“故事”性,新闻中的故事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倾向。从传播的角度看,将视点落在与读者一样的普通人身上,能增添新闻的接近性和人情味。
当然,同样是“讲故事”,在经济新闻写作中的技巧也不同。与以往经济新闻的“见事不见人”相比,经济新闻“故事”应该始终寻找主角——^.的存在。赋予新闻以生命活力,增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其中,不妨侧重个人化的生活体验,因为个人化的新闻能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5落点:以民生导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经济工作走上了一条以重视民生为特点的全新发展道路。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对人民的关爱,也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工作的重要转变。在这样的情势下,经济新闻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就经济报道经济的阶段,而应该着重挖掘经济新闻的社会内涵,赋予经济新闻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 篇9
──写在第18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启动之际
今年4月,是第1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确定今年税收宣传月活动继续沿用“税收·发展·民生”这个主题,不仅反映出税收与发展、民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更是充分阐释了“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之意,寓意深刻又易于理解。经过2008年一年来的广泛宣传,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认知度较高,也符合2009年中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财为国之本,税为政之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财政收入,通过预算安排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进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近年来,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政府财政实力,增加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也为改善民生、服务民众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税收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税收发展的原动力,税收与发展和民生息息相关。改善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这给新时期税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民生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从税收本身来看,税制的设计、税收政策的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税收征管公正与否、税收负担的高低无不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税收改善民生,必须充分发挥税收调控职能。通过税收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范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税收改善民生,必须努力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要树立可持续的税收发展理念,将聚财与调节、任务与税源、数量与质量、规模与速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拓展税基、涵养税源、取予有度。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树立“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围绕“税收·发展·民生”做好国税工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税收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税务部门必须切实肩负起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光荣使命,为改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要结合国税中心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3号文件,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 来,把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国税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凡是与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不相适宜的观念、做法和机制都要坚决破除,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做好税收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永川区国税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宗旨,牢固树立“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的理念,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严格依法征税,坚持应收尽收,税收规模连创新高,税收质量不断提升。去年,全区国税收入超过7亿元,为永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与此同时,国税部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优化纳税服务,落实优惠政策,使税收调控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经济税源基础得以逐步夯实,社会民生得以有力促进,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加快发展是征纳双方的共同事业,改善民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景。这里面,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依法治税,更少不了纳税人的诚信纳税。依法诚信纳税,既是纳税人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也是纳税人应尽的法定义务;既是纳税人享有国家提供各项保障和服务权利的重要前提,也是纳税人最好的信用证明。“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诚信就是信誉,就是商机,就是财富。只有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纳税,才能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实现持续发展。广大纳税人要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依法诚信纳税,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款,为构建和谐、改善民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情系民生,关注税收”,希望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税收工作,全面推进社会综合治税,为做好税收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推荐阅读:
中国影响下的巴西经济论文07-15
中国民生与中国速度08-27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论文06-22
突破中国经济转型困局论文11-11
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分析论文11-14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论文08-17
读费孝通与《乡土中国》的论文10-17
中国与印度论文08-01
浅析中国文化与小学教育的文化传承论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