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2024-10-09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共7篇)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1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增收难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岚皋是国家级贫困县,土地贫瘠,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途径十分有限。近年来,该县充分开发剩余劳动力资源,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2004年输出劳动力3.2万人,实现劳务综合收入1.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97%,人均劳务收入505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收入来源。

发展现状

总体规模。全县总人口17.2万人,农村劳动力7.4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49.7%。至2005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68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9.5%,其中男性占65.6%。

职业分布。外出务工人员从事职业主要以简单和重复劳动为主,采掘业比重最高,达54.5%;其次是服务业,所占比重为17.44%;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分别占14.25%和14.16%。采掘、服务、制造三个行业共占外出务工总数的85.84%。

工作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务工人员的流动是经过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和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输出的人数只有8.73%;二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性。劳务人员虽然遍及全国各地,但是相对集中在江苏、山西、河南、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区,占到外出总数的80.67%。

收入情况。岚皋目前外出务工人员中,由于受文化素质、工种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限制,务工收入整体偏低。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占41.31%;年收入在6000元至1万元的占40.06%;在1万元以上的占16.66%;年收入在5万以上占1.97%。

现实效果

扩大就业,稳定大局。岚皋人多地贫,全县目前有耕地面积40.5万亩,加上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劳动力大量剩余,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确保富余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不仅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至2005年上半年,全县输出人员3.68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9.5%,有效缓解了该县的就业压力,有利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素质,增长见识。从总体上说,岚皋县外出务工者因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具有初中及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共计达到83.83%,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者为数甚少,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而通过劳务输出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他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以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岚皋县外出务工者相对集中于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流动为岚皋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架起了桥梁,大大缩短了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大量的信息返流,既让农村里的人们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业观念和市场理念,也为扩大劳务输出渠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增加收入,促进发展。劳务输出成为岚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型产业”。2005年劳务总收入可望突破1.8亿元,劳务输出给广大农村家庭增加了经济效益,部分资金返流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一些乡村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致富后,在集镇新村建房,或县城开发区购置商品住宅房从事第三产业,促进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矛盾与问题

劳务经济在带回大量信息、技术、资金的同时,一些束缚劳动力输出的因素也正在制约其良性发展。主要表现为:

“留守”人员问题多,呈“顾虑”型。该县外出务工人员以中青年和男性为主,年龄在16~40岁的人数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8.1%,在家的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家庭人员整体外出较多,老人赡养在法律执行上存在问题,务工家庭矛盾日益突出,打工者与配偶之间的离婚率高,孩子无人带,对子女教育影响较大。

素质低下,呈“低能型”。该县外出务工者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的比例只占13.18%,67%的外出务工者除一身力气外,没有一技之长。

权益保护难,呈“受害型”。该县85%外出打工人员从事的是脏、险、苦、累的体力劳动,权益保护的基础性难度很大。同时,维权意识不高、法律意识淡薄,85%以上的务工者无任何保险,签定劳动安全责任合同的不足10%。输出无序,呈“松散型”。到2004年,只有8.73%的农民工是靠政府和中介组织转移的,其余的劳动力转移均属于亲朋帮带或自发性转移,合法权益很难保障。

资金再利用少,呈“闲置型”。该县82%的外出打工人员收入都寄或带回家,但收入主要用于储蓄备用、建房造屋、高档消费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再投入、再生产和用于创业发展的比重只有20%左右,大量返流闲置资金可利用的潜力巨大。

对策及建议

在当前形势下,分析现状,解决问题,努力思考以劳务经济富县强民战略的对策,是摆在全县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营造环境。为保证务工人员在外安心工作,在务工家庭的农业生产方面,应充分发挥村组作用,采取联户方式,组成生产互助小组,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实现技术和劳动力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搞好务工家庭农业生产,避免外得内失。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支持外出务工农民转包、转让、租赁、托管土地的权利,鼓励扶持能人大户承包,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特别是妇联、工会的作用,建立健全“留守人员”思想教育机制和管理体系,抽调干部和村组能人挂钩帮扶,切实为留守人员办实事,解难事。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的三结合教育体系和务工子女帮扶制度,动态管理,保证健康成长。要把因务工身亡者的困难家属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解决生老病死问题。另外,要建立劳务输出“绿色通道”,进一步规范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卡、暂住证、婚育证等的办理,严禁搭车收费、乱收费和拖延办理。尽快形成“你输出我铺路、你就业我服务、你有困难我帮助”的农民转移就业的良好氛围。

提升素质。该县外出务工人员已达可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空间十分有限,靠外出人员的增加来提高劳务收入已经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技能,挖掘潜力,提高报酬,是继续保持务工经济稳步增长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首先必须从长远入手,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融技能、技术教育于义务教育中,要更加重视每年初高中毕业生等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实行技术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劳动力培训工作良性循环,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应整合培训资源,充分挖掘潜力,抓紧国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契机,加大争取力度,努力构建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农业部门农广学校、劳动部门培训中心“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格局。同时,应把各乡镇的农业专干、成人教育专干引进相应的人才资源,制定培训计划,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加强《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的培训,强化专业技能、适应能力的提高。另外,积极引导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多渠道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做到岗前培训、合格发证、带证转移、持证上岗,努力实现体力型向技能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全程管理。要按照“加强县级,完善乡镇,健全村组”的思路,真正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切实重视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组织建设,配备相应的主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专项长期负责劳务输出工作。在广东、山西、江苏等劳务输出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要设立办事机构,及时、稳妥地处理务工人员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定期与当地政府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加强协作,做好务工人员的统筹管理。同时,夯实相关部门单位劳务经济目标责任制及年终考核考评办法,确保用工信息的采集发布、务工人员的组织培训和在外合法权益的保障等都有部门负责,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全程服务。积极为农民就业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支持,努力构建“规模输出、板块运作、动态管理、整体优化”的输出格局。实施“回引”。该县近几年每年有3万多人外出务工,除去各种消费支出,按人均4000元计算,收入超过1亿多元。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成本匮乏的机遇期,要切实重视务工资本的积累、引导和利用,减少农民工无关紧要的侈奢品消费,改变农民的消费观。放开、放宽、放活资金返流的创业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全面实行“招内商”,鼓励返流技术、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特色资源和产业后续营销,支持回乡办厂、办龙头企业,甚至可引导其进入县内亏损企业改制,入股入技术,达到企业复产达效,返流资金增殖壮大,促进本地产业上规模、增效益,实现人才回流的二次创业和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健全机制。目前,虽然该县在劳务输出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管理体制不适应、运行机制不灵活已成为影响劳务输出整体优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当前劳务经济发展需求,应及时成立主管全县劳务输转和就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强化职能,充实人员,健全网络,完善制度,真正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同时,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要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实行角色多元化,功能复合化,官民一体化,运行高效化,扎扎实实地把劳务输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2

一、漳县劳务经济发展概况

(一)劳务经济初具规模,输出地域分布广泛

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常年保持在4万人左右,约占全县农村劳动力10.9万人的36.7%。仅2009年以来,赴外劳务输出已达4.6万人,加上县内短期劳务,劳务总人数超过5万人。劳务人员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新疆、兰州等地。对武当乡张坪村、马泉乡骆家沟村、金钟镇扎树村等3个村11户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11户共有劳动力34人,其中19人在外务工,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5.9%。其中兰州11人,占57.89%;省外8人,占42.11%,劳务输出在这些地方已初具规模,且中长线输出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劳务输出收入可观,群众观念有所改变

近年来,劳务输出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年劳务收入都在2亿元以上。从调查情况看,11户家庭总收入8.7万元,其中劳务收入2.78万元,占总收入的32%。武当乡张坪村113户农民中,兰州务工者(主要承包工程、经营冷库)317人,年收入均在1.6万元以上,部分达到了10万元。农民只要稍加比较,就能发现劳务输出的益处,2003年~2009年,全县输转劳动力25.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56亿元。仅2009年,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输转劳动力中劳务收入最高的达到3.2万元,最低的0.8万元。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有24人愿意外出务工,约占11户家庭劳动力的73%。

(三)技能培训得到重视,务工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漳县各乡(镇)利用辖区内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务工常识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培训人次超过3万人。据统计,全县在外从事劳务的劳动力中高中以上占10.3%,初中占23.1%,小学文化占41.1%,文盲或半文盲仅占25.5%,初中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率明显较高。从调查情况看,常年在外34人中,初中文化程度15人,高中文化程度8人,有22人均有建筑等一技之长。

二、当前漳县劳务输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漳县在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方面出台了不少鼓励、支持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来看,农村劳务经济仍处于自发、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以下值得重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智力开发只注重短期行为,缺乏长远规划,激励措施也不够,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跨国输出的需求还缺乏认真去研究,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不高、竞争能力弱,影响了劳务经济发展。二是在劳务人才开发上还缺乏深挖潜力,对新领域开发更是措施办法少,没有在劳务经济发展上建立一套规范的长效经济发展圈,形成长期稳定、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造成农村总体就业率不高,也影响了劳务经济发展。三是劳务经济信息不畅、不灵、不真实,信息反馈慢,不能及时为农民提供准确、真实、有用的信息服务,影响了劳务经济发展。四是劳务经济宣传力度还不够,部分领导认识也不到位,导致部分人员盲目外流,乃至造成了不必要的直接经济损失。

三、对全面做大做漳县劳务经济的思考

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既能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更能积累劳力资本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才能全面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针对漳县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市场,拓宽渠道

就漳县而言,开拓劳务基地,必须积极借助全国妇联帮扶漳县、把漳县作为全国妇女劳动力大转移50个基地县之一的机遇,主动出击,开拓市场,抢抓劳务输出的制高点。目前,漳县劳务输出主要集中在新疆、兰州等省市,大部分从事的是粗、重、脏、险等工种,总体上呈现“三多三少”的状况,即:自发性分散性输出的多,有组织大规模转移的少;季节性临时性务工的多,常年性稳定性就业的少;从事体力型低收入的工种多,技能型收入高的工种少,输出领域和输出空间都不够宽广。因此,要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必须在广开就业渠道上下功夫。要认真研究劳务市场,开拓劳务市场,加快实现剩余劳动力和市场的对接,不断拓宽输出渠道,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同时,要利用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招商活动,推介劳务,输出劳务,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连接劳动力和劳务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劳务输出,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不断开辟新的劳务输出渠道。

(二)要抓培训,提高素质

漳县20多万人口中有劳动力10.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9万人,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75%以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已成为制约劳务输出、提高劳务经济效益的最大“瓶颈”。因此,必须把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劳务基地和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以“订单”培训为重点,带动全县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全面开展,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劳务输出的命中率。要创新培训方式,立足劳务市场用工需求技能化的特点,通过基地培训、学校教育、委托培养和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等办法,多形式培训农村劳动力,增强劳务培训的实效性,从提高农村劳动力适应多层次、多岗位需求入手,加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劳动纪律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打破普通中学和中、高等教育学校的应试教育格局,加强实用技能和社会实践教育,切实抓好初高中毕业生的整体培训、整体订单、整体转移。

(三)要抓组织,提高质量

要切实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务工作机构和服务网络,从教育培训、劳务信息、工需接轨、就业安置和权益保障等方面规范劳务输出行为,大力支持兴办民间性农村劳动力输出中介服务组织,特别鼓励有条件的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集劳动培训、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为一体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服务体系。

(四)要抓基层,夯实基础

目前,漳县农民群众由于信息和能力有限,需要各级政府出面,为他们铺路、搭桥,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民工外出身处异乡,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常产生无人援助、无法申诉的现象。这是广大农民工想外出务工挣钱又不敢轻易外出的主要顾虑。因此,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协调联系劳务基地的劳动保障部门,严肃查处对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在用工过程和职介活动中坑害农民工的现象,严厉打击私招滥用务工人员、恶意拖欠和克扣雇工工资、非法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切实有效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生产安全,使其安心务工。

(五)要抓宣传,营造氛围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3

【摘要】 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1)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2)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3)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二、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1.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2.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4.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5.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6.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

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2.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3.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4.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4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劳动力经营模式。近年来,我国劳务派遣迅速发展,劳务派遣工、使用劳务派遣工的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数量急剧增加。据全总有关部门资料,全国现有劳务派遣组织26158个。福建省将劳务派遣性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派遣就业人员占到全省新安置就业的十分之一。邵武市目前已有劳务派遣工5000多人,年劳务派遣性就业人数占当年新安置就业人数的30%,占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人数的50%。使用劳务派遣工的企业有30多家,主要分布在化工、林产加工、建筑以及金融、供电、邮政、电信等效益较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国有企业,也有非公有制企业。劳务派遣对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流动,满足企业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这种新的劳动力经营模式也有其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在劳务派遣工的权益维护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最近,我们对邵武市劳务派遣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概述如下:

一、劳务派遣工入会难,维权更难

劳务派遣实际上是一种劳务租赁,是一种雇用和使用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劳务派遣企业雇用人员但不使用人员,用人单位不招聘人员但使用人员,双方通过劳务合同方式确立派遣和用人关系。劳务派遣用工的这种“先天不足”的特点,决定了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最易受到侵犯,他们在加入工会和权益维护方面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我们调查发现,我市的劳务派遣工权益受侵犯和入会难、权益维护难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在劳务派遣工权益维护上出现法律空白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劳务派遣的工种、派遣期限、派遣合同、派遣组织责任、用人单位责任等,都没有明确规定,有关劳务派遣的法律基本上空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主要法律。但是,《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按照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来界定是否建立劳动关系的原则,从表面上看,劳务派遣工与用人单位并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由于缺少相应的法规衔接,《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不能直接适用于劳务派遣工。一旦劳务派遣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只能适用《民法》,其保障程度明显低于《劳动法》。

2、在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上出现“踢皮球”现象 调查发现,在组织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工作中,只有个别用工单位将派遣工与正式员工“一视同仁”,绝大多数用工单位却在“踢皮球”。邵武化肥厂是我市目前仅存的一家国有工业企业,有劳务派遣工30人,厂工会将他们与正式职工一样组织到厂工会中,让其享受与正式职工会员基本上相同的待遇。更多的用人单位将劳务派遣工拒之于本单位工会大门之外。这些单位认为:劳务派遣工没有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与本单位没有劳动关系,不是本单位的正式职工,因此不应在本单位参加工会,而应由派遣企业组织他们入会。派遣企业又另有说法。他们认为:劳务派遣工虽与本公司签订了劳务雇用合同,与本公司存在雇用关系,但公司并没有使用他们,他们在用工企业的具体情况公司根本不清楚;即使在派遣公司建立了工会,由于劳务派遣工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企业,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工会也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维护其权益。如此“踢皮球”,劳务派遣工便找不着自己的“家”了。

3、劳务派遣工权益难保障,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群”

⑴民主权利不能实现。由上述可见,劳务派遣工不能参加工会,其由《工会法》规定的参加工会组织的权利被剥夺,失去了工会组织的有力保障。同时,由于被认为不是用工单位的正式职工,其应享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加会员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权利都难以实现。即使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会,其民主权利的实现也有一定困难,因为所有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的问题都是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通过劳务协商决定的,用人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不便于与用人单位研究制定或协商决定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在当前企业员工分为固定人员、聘用人员、季节工和派遣工的情况下,派遣工地位处于最底层,成为“弱势”中的“弱势”。

⑵经济上受到不平等待遇。一是同工不同酬。部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混岗上班,派遣工的工资明显低于正式员工。据了解,劳务派遣工与同工种、同岗位的正式员工相比,收入水平差距一般在1倍以上。有些企业采取计件工资制,但派遣工从事的工种一般都是赃、累、险工种或是劳动强度大的工种,吃力、吃苦却不赚钱。二是保险福利待遇低。由于被认为不是用工企业的正式员工,企业便可以不支付住房公积金,不提取公益金和工会经费。劳务派遣工的劳动保险费是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中提取的,并由派遣公司负责缴纳。劳务派遣公司一般不是按在职职工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而是按非正规就业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缴纳。邵武市的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费基本上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缴纳的。所上险种很少,除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全部有上外,其余险种只有少数有上,能上齐的只是个别。三是工资增长难。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时,正式职工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或其他工资决定方式增加工资,但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费的一部分,他们的工资增长要*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协商而定,劳务派遣工对此没有发言权。四是就业不稳定。劳务派遣工合同时间短,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也影响了其权益的维护。

二、对 策 建 议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劳务派遣的地位和独特作用,也必须看到劳务派遣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尤其是在劳动者权益维护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从“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正视其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予以规范,促其健康发展;采取适合劳务派遣工特点的组建方式尽快将他们吸收入会,积极探索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的实现方式,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1、完善法规,加强监管

由于有关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基本上空白,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势必成为依法维护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工作的基础。劳动保障部门要对劳务派遣的一些特殊法律问题的衔接做出明确规定,规定劳务派遣的使用范围,明确劳务派遣企业和用人单位在保障派遣工各项权益中各自的职责以及发生劳动争议后的处理程序,制定适合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文本,包括在缴纳社会保险、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与企业正式员工相同对待的条款,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时间达到一定期限应将其转为企业正式员工,以控制企业无限制使用劳务派遣工。劳动保障部门还要加强对劳务派遣活动的监管,加大对劳务派遣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执法监察力度,重点监督检查劳务派遣企业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情况和为劳务派遣工办理社会保险情况,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情况,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2、组织派遣工加入工会

劳务派遣工是特殊的群体,组织他们加入工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特殊形式和办法。

⑴建立条块结合交*管理的工会组织体系。根据上述分析,权衡利弊,我们认为:劳务派遣工实际上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只不过不是直接劳动关系而是间接劳动关系,因为劳务人员与派遣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派遣企业又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合同,派遣企业在派遣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中起中介、桥梁作用;派遣工是作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用人单位按合同付给派遣工劳动报酬(我市给付派遣工劳动报酬的形式有由派遣企业交付和委托用人单位直接交付两种),派遣工在用人单位的工种、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都是由用人单位决定的。因此,劳务派遣工更适合加入用人单位的工会,这样也更有利于他们的权益维护。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派遣工也更倾向于这种意见。但派遣企业也不能撒手不管,派遣工的工资福利等许多经济利益最后必须由派遣企业为其争取。为此,建议建立条块结合、交*管理的劳务派遣工工会组织体系。具体是:劳务派遣工参加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编入专门的工会小组或工会分会;同时,劳务派遣工工会小组或分会以团体会员形式加入劳务派遣企业的工会组织;用人单位的工会为“块”,以“块”管为主,劳务派遣公司的工会为“条”,起协调指导作用;入会派遣工发给会员证,作为流动、变更就业单位后接转会员关系的凭证,实行会员关系随就业单位转移制度,任何用人单位工会组织不得推诿和拒绝接收。

⑵明确用人单位和派遣企业工会各自的作用和职责。用人单位工会履行对派遣工会员的日常管理,组织这部分会员像本单位正式职工会员一样参加工会日常活动,组织这部分职工像正式职工一样参加或选举代表参加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派遣公司工会的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向用人单位提供派遣工有关情况,协助用人单位组织派遣工入会;二是指导各用人单位派遣工工会小组(分会)开展工会活动;三是收集派遣工有关自身权益问题的建议、要求,并向派遣公司行政反映。

3、研究探索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的实现方式 要根据劳务派遣的特点和弱点,针对劳务派遣工权益维护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的实现方式。⑴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维权机制在维护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劳务派遣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视其为本单位的职工,吸收他们参加本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并建立覆盖这部分职工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一是吸收派遣工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在职工代表名额上根据本单位派遣工的人数分配给适当的代表名额,派遣工职工代表人数较多的企业可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团或小组,让其代表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活动。派遣工人数较多的单位,可在职代会专门委员会或小组中增设劳务派遣工工作委员会或小组,专门研究派遣工权益维护工作,办理有关代表提案和合理化建议。用人企业工会收集派遣工职工代表或其他职工代表有关劳务派遣工的建议要求予以备案。

二是建立覆盖派遣工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一种形式是用人企业派遣工(或工会组织)代表参加用人企业与派遣公司的劳务协商,就有关派遣工劳动经济权益问题,提出变更意见。这种协商可确定一年至少一次,有重大变更要求时可由用人单位工会请求临时举行协商。另一种形式是建立覆盖劳务派遣职工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用人企业的集体合同要有有关劳务派遣工与本企业正式职工同等对待的条款,对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劳动经济权益的具体内容做出规定。集体合同提交派遣公司备案,作为派遣公司与用人企业进行劳务协商、变更劳务合同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人企业工会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行政落实集体合同的情况。

⑵积极调处有关劳务派遣工的劳动争议

当劳务派遣工与用人企业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企业工会及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要积极予以调解处理,努力维护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若需进行劳动仲裁,用人企业工会要作为职工方代表参加仲裁。派遣公司工会也要积极参与有关劳动争议的调处,维护派出员工的合法权益。在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和规定不能直接适用于劳务派遣工的情况下,用人企业和派遣公司工会要积极争取参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规定处理劳务派遣工劳动争议,据以维护他们的权益。

(作者单位:邵武市总工会)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5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状况,我们对全市9个乡镇18个行政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

究。

(一)村集体经济现状

全市九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91,034 人,户数50,208 户,农村劳动力89,443 个,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6,534.44元,其中:流动资产6553.3万元、林牧资产259.5万元、长期投资9720.6;负债总额为7,119.4元,其中:流动负债4078.4万元、长期负债3041万元;净资产为9,414.04元。2009年全市实现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48.9亿元,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436元。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收不抵支村较多。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收不抵支村101个,占全市村总数72%。在被调查的18个村中,收不抵支村12个,占被调查总数的67%。马桥河镇跃进村最具代表性,全村有农户826户,人口2,817人,耕地面积14000亩,帐外地面积10,000亩,村集体无村办企业、无五荒、无林地、无积累、无资源、无办公室,是典型的“六无”村。

2、村集体负债数额巨大,入不敷出村呈逐年增加态势。全市村级负债虽经近几年特别是税费改革后采取多种方式得到部分化解,但截止2009年底,仍然有7,140万元负债。马桥河镇跃进村,负债425万元,村民欠集体103万元,集体欠村民130万元。

3、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开支逐年增多。由于水土流失原因,很多村在农田水利建设、农田道路修护、挖濠、清淤等农业生产性开支逐年增多,特别是在林业事业区的村屯,水土流失现象更为严重。一场大雨有的村就要投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支出。在调查的18个村中,每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少则近万元,每年在2至5万元居多。兴源镇西村2008年用于农田道路修建支出多达9万元。

4、集体经济来源单一,支出项目多元化。农村税费改革后,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仅靠财政转移支付和国家对一事一议普惠制奖励两项收入。全市村级靠转移支付和一事一议过日子的村有个,占全市村总数的%。福录乡东新村属于中型村,以该村2009年村财务收支为例,收入:(1)转移支付2.8万元;(2)一事一议普惠奖励0.2万元;(3)机动地收入2万元。收入合计5万元。支出:(1)农田道路修建支出0.6万元;(2)村干部工资支出1.04万元,(3)办公费支出1.6万元;(4)五保户及福利费支出0.98万元;(5)其他支出1.35万元。合计:5.57万元。收支相抵赤字0.57万元。

5、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水平低的村居多。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78个,占村总数的56%,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村50个,占村总数的36%;10万元以上的村13个,占村总数的8%。一些村收入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其他收入。就全市总体情况看,一些城区附近的村、主干公路沿线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征地和争取的项目资金。而一些地处偏僻又无资源优势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经济发展空间无法拓展。我市属于农业市类型,多数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除了种植业,其他产业发展捉襟见肘,种植业也多半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一缺少可开发利用资源,二缺少便捷的信息技术渠道,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表现出资金缺乏、资产有限、债务沉重、融资困难、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招商引资无优势等软硬件方面的差距。大多数村只能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维持运转,有限的财力难以长期支撑,不少村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又产生新的债务。

2、村级领导班子创新发展能力不强。据调查了解,凡是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其班子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带动能力相对较低,发展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一是干部整体素质较差,文化、年龄、知识结构欠佳;二是思想僵化,观念滞后,没有开拓创新精神;三是班子主要成员短期效益意识强,缺乏长远打算;四是村委会三年换届制,造成村干部任职时间短,新入选的村干部,第一年熟悉情况,第二年刚干点事,第三年就得做下去的打算。实践证明,越是村干部更换频繁的村,村经济实力就越差;五是有的班子不协调,不团结,软弱

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难以发挥对农民群众的带动作用。

3、如何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无招破解。经调查,全市所有村级组织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没有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缺少切实可达的目标,缺少操作性较强的措施,更缺少深入扎实的工作。在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上没有想法、没有办法、没有动力、没有决心,问题想得少,实事办得少,进而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慢、管理水平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清晰,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4、考核村干部目标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不能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调查中,村干部普遍反应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村三职干部工资普遍在4,500元左右,月平均不足400元,很难把村干部的心思拴在工作中,让村干部一心一意地想事业、干事业。从各乡镇对村级目标考核机制上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难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干好的也好不到哪去,干坏的也臭不到哪去,经济上没有多大的便宜,也吃不到太大的亏,好与不好差距不大,因此,造成村干部想事、干事、干成事没有标准、没有动力、没有压力。有些村干部凡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集体利益考虑不多,该办的事不办,能办了的事情办不了,已经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当家理财功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债台高筑,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经济发展活力萎缩,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降低了村领导班子的威信,形成恶性循环。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行为。一是健全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乡(镇)、村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银行账户、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票据使用和会计档案管理;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管理,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等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建全农村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民主理财监督等管理制度,实行集体资产流失亏损责任追究和增收节支奖惩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健全村集体的管理决策机制,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四是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提高村务公开质量,增加监督实效,强化民主理财小组监管职责,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农村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首先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村中的积极带头作用。同时要注意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农村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经济业绩考评机制,激励村干部想招干事。按照村型大小和原始经济状况,对村三职干部确定经济考核指标,对发展集体经济有贡献的村干部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经济考核指标甚至给集体经济带来损失的要进行处罚。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要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农村干部,不抓集体经济发展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发展就是不称职,切实把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落到实处。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6

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实现强县富民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瓜州工业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周边县市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研究如何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与日增强,基本形成了以稀贵、有色、黑色金属采选冶炼和石材等非金属开发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以风电开发及配套产业为主的新型能源和装备制造业,以棉纱精纺、棉仁蛋白、番茄加工、牛羊屠宰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三大支柱产业。一是结构更趋合理。全县三大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40:19:41调整优化为目前的29:33:38。二是发展态势良好。全县现有工业企业134户(含个体加工业),总资产达34.9亿元,其中: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16户,超5000万元的6户,超亿元的5户,从业人员5379人。近五年,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年均27.7%的增长速度。三是效益稳步提升。2008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

1.1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97亿元,同比增长56.8%,实现利税8000万元。四是贡献率不断增加。2008年工业对GDP贡献率达到 54.5%,拉动县域经济增长21.6个百分点,对县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9%。五是支柱产业逐渐形成。至目前,全县形成了10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铁球团、5万吨粗铅、35万千瓦风电、6万吨硫酸、1000套风机塔筒、1万锭棉纱、1万吨棉籽精炼油、4万吨棉仁蛋白、50万头只牛羊屠宰生产能力,工业布局、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地方特色明显、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六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五年来,全县建成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7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4亿元。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新续扩改建工业项目54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6亿元,占到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77.7%。七是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引进中电国际、中广核能、酒钢集团等全国500强企业落户瓜州。近三年,共签约招商项目127项,签约金额71.6亿元,到位资金达32.56亿元。尤其是今年“兰洽会”期间,我县成功签约项目38个,签约金额231.8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一是工业经济占全县GDP的比重低。2008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亿元,仅占全县GDP的29%,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08%。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少。截止2008年,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仅 32户,其余均为个体私营小企业,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大企业、大产业还没有完全培育壮大起来。三是金融危机对县域工业影响较大。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县矿产品加工,特别是有色黑色产业大部分停工停产,直接影响到预期目标的实现。

2、资源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后续资源勘探不足。目前我县境内已探明的金属矿藏资源由于长年超服务期开采,普遍存在保有量不足的困境。一些较大型企业没有自备资源,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周边地区限制资源外运,影响了柳园地区矿产资源特别是铁矿资源的供给。三是部分龙头骨干项目受资金制约,投产不达标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要素制约急需化解。目前我县已建的风电场全部依赖嘉瓜330kv输变电工程外送,虽然750kv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到2010年年底才能并网发电,致使风电项目业主持等待观望态度,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柳园工业园区一直以地质裂隙渗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来源,水量小、稳定性差,2004年安北铁矿建设的供水项目因层层批发,水价较高,用户难以承受,急需彻底解决。由于我县货运站迟迟不能开工,柳园铁路货运车站车皮有限,致使大宗矿产品外运困难。

4、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县工业企业体系形成较早,在运营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再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目前县内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工业产品结构中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特别是我县矿产品加工业,基本上都是资源型的粗加工,在精深加工和产业链构建方面始终没有“破题”。

5、应对危机能力不强。一方面现有企业尤其是矿产品加工企业设备、工艺较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特色品牌支撑,受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用地控紧,运力趋紧,审批从紧的情况下,企业主动适应调控不够,应对措施不够有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生产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虽然这几年县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体上贷款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之近两年运力紧张,造成企业产品积压,所需原料不能及时采购,对生产造成影响。

三、对策建议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需要。要按照“调结构、上水平、延产业、扩规模”的思路,夯实工业发展基础,着力培育矿产品加工业、新型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加速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扩张县域经济总量。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牢固树立“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要素集聚,实现经济扩张和质量的有机统一。要充分利用风电、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有利优势,采取“重招商与重安商,重引进与重服务”并举的措施,把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放在增强生产要素的汇聚力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要把新上项目作为激活经济的着力点,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投资导向,增加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加大项目的挖掘、论证、包装、推介、储备和申报力度,建立集压力、动力、活力为一体的评价考核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2、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加大投入,扩张总量不仅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要扩大银企合作,帮助企业完善土地、环保等手续,筛选一批基础好、信誉好的企业向银行进行推介;鼓励金融部门创新金融服务和业务品种开发,对手续完备的项目尽快评估,贷款及时到位;对科学运筹的重大项目,提前介入,跟进营销;对已上报待核准的项目,尽快扩增授信额度,加大支持重点项

目的权重,真正实现银企双方无缝对接,形成双方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要抓住国家开放中小板市场的机遇,扶持引导西脉公司等骨干企业上市融资。要多渠道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探索以信用为支撑的民间借贷方式,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21.2亿元银行存款,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工业企业群,不断扩大企业影响力和产品市场份额,提高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3、加大技改力度,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小、技术新、消耗低、工期短、见效快等优点,是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抓住国家安排150亿元专项资金推行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贴息等时机,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升级。要按照“改造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及时调整技改计划,加大对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原厂区内改建扩建的技改项目,在行政事业收费上给予减免。要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三大优势产业的主体作用,围绕增强产业配套协作能力引进项目,特别是突出抓好风电及配套产业的对外招商,努力在铁精粉、工业硅、石材深加工和硫酸综合加工利用上实现新突破。

4、破解要素制约,不断提高工业发展水平。要把要素保障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扎实做好向上争取和报批工作,用足用活用好产业政策,尽快建设白墩子至柳园工业园区输水配套工程,解决好柳园镇居民用水紧张和工业园区缺水问题;坚持把网架制约作为破解电力输送难题的抓手,敦促750kv输变电工程及早建成并网发电。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建立运力协调调度机制,采取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公路运输作用、合理安排重点企业运量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运力紧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搞好政策、信息和人才资源供需服务,坚持突出重点,向工业生产倾斜、向重点项目倾斜的原则,让有限的要素资源发挥出最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强力推进企业良性发展。

5、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民营经济是最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形态,是最具有潜力、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发达地区的经验充分证明,以民营为主,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是发展工业的关键所在。要坚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在思想上放开,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放活,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在速度、规模、效益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从消费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从储蓄存款转向生产性投资,形成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的扩大再生产的循环模式。要认真做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6、积极培养人才,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高度重视工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地吸引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工人。要强化职业培训,培养一批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造就一支专家型、智能型工业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懂市场经济、懂现代经济管理、敢于抓工业、善于抓工业的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工业管理水平。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适时选派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帮助工作。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7

一、情况和特点

近年来,江苏省江都市以创建小康村、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坚持因村制宜,多渠道开展村级创收,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江都市农工办年报资料统计,2008年全市288个村,可支配总收入2.69亿元,平均每村可支配收入93.3万元(含财政转移支村和组的收入),其中可支配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92个,占32%;50—100万元的村有95个,占33%;20—50万元的村有93个,占32%;10—20万元的村有8个,占3%。通过对以上数据和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情况综合分析,江都市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原来集体经济基础好。从调查情况看,较好的集体经济基础乃是村级创收的重要条件。如郭村镇二姜村近两年创建扬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没有要群众负担一分钱,村里还有存款500多万元。其主要原因就是集体经济基础好、家底厚。该村现有工业企业3家,年总产值1.9亿元,其中两个集体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年租金收入10万元,一个股份制企业集体控股30%,拥有资本金500万元,村里除了每年按股分红,企业另外上交村电力设施费7万多元。其次村里有600亩复垦的耕地由7个村民组长承包经营,年上缴村28万多元。加上村门市房出租和财政转移支付收入,该村年可支配收入120多万元,除用于正常运转费用,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公共设施建设。

二是村级创收渠道多。归纳起来有盘活土地资源增创收、利用闲置资产增创收、兴办第三产业增创收、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增创收、引进项目和能人增创收和搞好村级服务增创收等等。仙女镇南吴村地处城南新城区。2003年起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兴建占地1.2万平方米的装饰大世界,2008年扩大到1.8万平方米;此外将老村部改造成仓储搞出租,仅此两项每年为村里创收350万元。邵伯镇公路村地处镇郊,利用淮江公路沿村而过优势,在镇郊新建大型钢材市场和餐饮、超市等三产业,2008年村级可支配收入282万元,其中60%以上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快。近年来,江都市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快节奏推进,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全市基本形成花卉苗木、优质蔬菜、特水特经三大优势主导产业,总面积接近60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20个,5000亩以上园区12个,万亩以上园区4个,带动、吸引了大量的城市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加大“三资”投入,全市新上农业项目186个,农业利用民资13.75亿元,外资3360万美元。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农村基层组织班子强。近年来,江都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创收之所以成效显著,关键是有全国劳动模范张福龙、扬州市人大代表蒋文章、全国表彰的大学生村官黄俊等一批懂政治、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的创业先行者和“双带”工作的领路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昔日负债累累的贫困村,现在都已步入经济正常发展轨道,有的已先后成为扬州市全面小康社会先行村、扬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丁沟镇黄花村,十年前是个村级可用资金只有5万元、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经济薄弱村。1 998年,一直在外跑供销的蒋文章被破格提拔为村支书后,首先从稳定农业入手,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利用八边隙地,义务植树50万株,折合成片林1200多亩;流转土地2000多亩,开发了畜牧场、水产养殖场和葡萄园等高效农业园区;并先后办起了黄花自来水厂、包装厂和扬子装潢、扬州石墨等7个村办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2008年,全村可支配收入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0元。

二、困难和原因

从总体上看,江都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成效比较显著,但也还面临一些困难:

1. 不平衡性比大。

由于受地域、资源、领导能力等主客观因素影响,江都市镇村之间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据我们对全市13个镇39个村的抽样调查(每镇好中差各一个),村级自有收入情况较好,每年除维持正常开支、能够滚动发展、为群众办一些实事的村15个,村平均收入120.76万元,占38.5%;收支大体平衡,能够基本维持正常运转的村18个,村平均收入41.94元,占46.5%;收入低于正常支出需要,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村6个,村平均收入9.16万元,占15.4%。其中,村级收入最高的村是武坚镇五尖村达141.7万元,最低的吴桥镇王河村只有11.45万元,高低相差12倍。

2. 社会性的负担较重。

村一级是最低层的农村组织,但行使着“小政府”的职能。据了解,目前村级运转必要的支出有干部及其他人员的工资、补贴,征兵、计划生育、五保户供养和困难户补助和其他零星支出,再加上名目众多的创建、达标以及报刊订阅和保安电话的安装等。这些对经济薄弱村而言,很难承受得了。如我们调查的6个经济薄弱村,2008年村级自有收入共55万元,加上财政转支付,村平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6万元,而当年支出总计184.4万元,村平32.4万元,可见平时日子相当难过。

3. 历史累积的债务较多。

这次调查的39个村,截至2008年底,有33个村累积欠债2349.8万元,村平均71.2万元,负债率占84.6%;无债村6个占15.4%。其中欠债多的村高达480万元,而该村当年可支配收入只有52.2万元,支出高达65.6万元,负债继续呈上升趋势。债务形成及债权债务累积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去发展村办企业,由于产品和市场等原因,造成投资收不回;二是超越能力兴办公益事业;三是没有过硬的办法和措施,债权债务催缴偿还无力。

4. 财务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少数村由于干部素质、能力、水平等因素,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比较混乱。

上述情况的存在对经济薄弱村的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是村集体无钱办事。一些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投入不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二是村干无心干事。由于债务较重,加之集体经济脆弱,村干部工资不高,有的甚至兑不了现,村干部人心不稳,个别的明确表示不想干了。三是党组织无战斗力。导致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影响到基屋政权的稳固。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的建议

1. 更新思想观念,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想意识逐渐淡薄。因此,在推进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讲清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家自我发展意识。与此同时,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2. 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收新途径。

一是因村制宜,盘活有形资产。土地资源和水面较多的村,应充分挖掘潜力,重在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区域特色上做活以地生财、以水生财的文章;镇中村、城郊村,应依托城镇建设和周边企业,加快发展餐饮、娱乐、标准厂房、商用住房、仓储设施等服务业,或采取场地、厂房入股等形式参与企业资本运营,实现资产变资本、资源变财源;存量资产较多的村,应对闲置的房屋、设备、场地等可用资产,采取租赁、承包或有偿转让等形式,实现保值增值;具备企业发展条件的村,要科学筛选项目,兴办村级集体企业,走工贸兴村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成立各类合作组织,通过为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的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三是灵活运用各种内外部关系,多方寻找项目,搭建载体,争取支持,走活资金“外协”这盘棋。

3. 加大帮扶力度,推进集体经济均衡发展。

一是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理念,制定落实特殊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与财政收入相适应的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组收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在符合信贷条件的情况下,信贷资金安排给予适当倾斜,利率给予适当优惠。二是积极实施“2+1”、“3+1”扶贫攻坚工程。继续组织江都市直部门、有关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并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落实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力争1—2年内,每个被帮扶村都有1个村办企业,有一个集体经济创收项目。三是引导有关社团组织积极开展各种扶贫帮困和社会救助活动,做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江都市村级集体经济均衡发展。

4.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增收节支。

在积极探索新时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的同时,加强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十分必要。一是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加大对干部的经济审计监督。二是进一步提高村帐镇代理水平,严格执行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加大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监控,确保支出科学合理,收入不折不扣。三是着力化解村级债务。要积极探索化解村级集体债务的途径和办法,推动负债村和经济薄弱村转化和增收。同时,严格化债纪律,坚持量入为出,坚决防止新增债务。四是减少干部职数,压缩经费开支。根据规模大小,对村组干部实行“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定报酬”,同时,提倡干部“交叉”兼职,达到减人减负,增效增收目的。要积极探索报刊订阅新机制,对自有收入十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订阅的党报党刊费,建议由组织部门在留成的党费中列支;部门征订发行的报刊杂志一定要订到村的,则由相关部门给予部分或全部赠送。

5. 强化村级班子,提供组织保证。

上一篇:雨中漫游岳麓山作文下一篇:在神经内科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