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2024-10-06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共9篇)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1

【土桥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郭垂茂

如何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助推作用,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的道路?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一年来,笔者以土桥、文明、田庄、附城等乡镇为重点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科技兴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乡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积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支撑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农业生产大转变。一是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全县积极推广使用了优质稻和超级稻中的优良品种,结合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等良法的推广应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由2004的亩产800斤左右提高到2008的亩产1100斤,增产近27%,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产值8.24亿元。二是改变了农业增长模式。由原来单纯种粮食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围绕粮油、蔬菜、竹木、水果、畜牧水产五大特色产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田庄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增收主导产业,在土桥、文明形成了以水果为主的增收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销售值48441万元,农

产品加工业增加值4816万元。三是推进机械化生产方式。通过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在全县积极推广农业机械,2008年争取农机购臵补贴项目资金140万元,全县新增农机867台,改变农机动力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农民生活大改善。一是能源方式新突破。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县在农村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等能源使用方式,2008年全县新建沼气池就达553户,有效缓解了农村的生产生活能源问题,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二是信息来源多渠道。自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启动以来,受到农村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网络化的信息渠道,为农民学习农业科技,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探索产业发展,寻求创业致富之路提供了的新渠道。三是文化生活多元化。近年,我县积极开展文化下乡、电影进村等文化活动,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目前全县农家书屋达60多家,为农闲查找资料,浏览信息提供平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素质。

(三)农村环境大改观。通过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和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的大力推行,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08年全县改厨2586户,改厕2562户,创建了3个文明卫生示范村。

二、我县“科技兴农”存在的问题

科技的推广应用为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科技兴农潜力并未真正得到发挥,目前我县“科技兴农” 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技应用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至少一半以上的村村级集体收入都是停留于保运转现状,科普活动不够经常化,农民科普应用水平不高,加上小农意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大量存在,农民对科技应用重视不够,看到的是风险,抱有一种“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的生产经营理念,社会资金投资方向普遍趋向于“短、平、快”的经营性项目,农业科技项目大多依赖于有限的政府投入。

(二)科技产业规模不大,促进增收不明显。农村土地流转并未大规模进行,一家一户的分散种养方式仍是当前农村的主要生产模式,严重影响科技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应用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大打拆扣,生产效益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增收效果不明显。

(三)科普培训力度不强,科技人才缺乏。农村科技培训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短期培训班,基层科普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政治、经济待遇没有真正的保证,工作开展不能经常化,有48%以上的乡镇科技机构形同虚设,大部分科技工作者都是兼职的,科技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市、县两级定期普及科技知识,举办科技培训班,加大了科普和科技培训工作力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导致科普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科技支撑。

(四)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水平偏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有文化、懂技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外出打工,而待在农村的多为妇幼及老弱病残者,普遍劳动能力不强,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只按常规在家养猪种田,满足现有的生产技能,缺乏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由于缺乏农村能手种养农业新产品,应用农业新技术,导致农业种养的市场性不强,严重束缚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阻碍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

三、推进我县“科技兴农”的对策

加大科普投入力度,形成科技推广大体系,加大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是实现“科技兴农”,是加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重视科技应用,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农村科技工作摆上重要位臵。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做好农业重大问题和农业项目建设的决策问题,实行农业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逐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责任制考核和科技工作管理机制、奖励机制,使农村科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按照规定,切实增加科技的财政投入,同时积极探索通过财政注资、多方筹资以增加科技的资金投入。

(二)实行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理顺土地流转体制,以科技为依托,加强农业产业化调整,推进农业基地建设,扩大规模生产范围。继续发展粮油、蔬菜、竹木、水果、畜牧水产五大特色产业,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并结合我县实际探索

其他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各乡镇建立起“协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三)加大科普力度,配强人才队伍。加大科学普及和科技培训工作力度,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依据季节农时的变化、农业优势品种生产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普及和培训工作,同时,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配强科研队伍。集中力量,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挖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潜能,达到有限的人才资源发挥无限的智慧之光。政府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关心爱护,认真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营造有利于农技人才开展工作的良好环境。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基层科技人员待遇,努力实现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对接。

(四)提高科技水平,培育新型农民。首先,要加强我县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其次,要加强农村的技术教育,特别是农业技术带头人、“土专家”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科技应用水平,逐步培育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信得过的农村科技人才。再次,建立农村科技培训网络,由各乡镇畜牧站、水管站和林业站牵头,以产业发展为依据培育技术农民,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学的积极性,实现人人懂技术,户户有产业,全面带动农村科技进步。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2

土地流转、“大农户”已是当前农业发展大势所趋。近年来, 我县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 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土地流转基本概况

我县共有农业人口21 万人, 劳动力12 万个, 耕地39 万亩,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有3.5 万户, 人均1. 6 亩耕地。目前, 共流转土地7 万余亩, 涉及农户7000 余户, 2 万余名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产业工人, 占全部农村人口的9. 7% 。

我县七个乡镇具体流转情况如下图1 所示:

从以上图1 表可知, 七个乡镇流转情况“冷热不均”、进度差别较大。鸡泽镇、小寨镇和风正乡由于工厂较多, 在外务工人员较多, 所以大部分群众愿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成为产业工人, 所以流转较快。而双塔镇、吴官营乡和店上乡工厂较少, 在外务工人员少, 大部分农民都还是依靠土地生活, 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二、土地流转主要特点

———试点选择多样化。按照突出“三个优先”的原则, 在全县范围内筛选最适宜的村庄, 作为试点稳步推进。一是优先选择人均土地较多的地方。这些地方农业种植一般较为粗放, 土地单产收入不高, 土地流转相对容易。二是优先选择土地“撂荒”严重的地方。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村庄, 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逐渐降低, 致使一些土地出现“撂荒”现象, 流转土地后规模利用, 成为部分农民发展农业的新愿望。三是优先选择土地适宜集中利用的地方。东六方村是一个拥有6500 亩土地的大村, 村西有上世纪70 年代建设的3 个粘土砖厂, 目前虽然不用, 但几十年来村内3000 多亩耕地的地表土层被开挖, 土地有机质被破坏, 急需统一改良。2012 年初, 在村“两委”组织下, 一次性流转土地2700 多亩。

———经营模式多元化。土地流转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采取土地入股、租赁、转让等形式流转后, 重点实施三种土地经营模式。一是种植大户带动模式。李贯庄村的李海民、李建民是村里速生杨种植大户, 5 户农民种植速生杨300 亩, 树下种植牧草、养殖柴鸡, 亩收益达到2 万元, 在他们带动下, 相临地块农户流转土地400 亩, 集中发展林下养殖。二是“项目+ 专业合作社+ 基地”模式。金银花种植、加工是一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特种种植加工项目, 我县汇丰农研会建设了集种苗繁育、深加工于一体的金银花产业孵化基地, 并以该项目为依托, 组建了“重德银花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 以村集体为中介, 与8 个村200 多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建设了8 片共2000 多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三是“扶贫复荒+招商开发”模式。东六方村围绕发展高效农业, 立足发展贫瘠土地潜力的思路深受群众欢迎, 但受财力、科技等方面因素制约, 一家一户难以推动, 必须借助外力来实施。2012 年初, 通过联系对接, 引进成安县客商投资成立沁田农业合作社, 一期投资1240 万元, 租赁土地2700 亩, 有效转移本村剩余劳动力800 余人。

———服务保障常态化。一是搞好政策保障。在坚持经营制度不变、所有权不变、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从土地流转政策咨询、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土地流转纠纷调查、土地流转档案管理等方面, 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及时为流转土地群众提供相关政策服务, 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三是搞好要素保障。重点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开展服务, 保证土地流转的质量和效益。例如在韩固营村建设高温大棚过程中, 鸡泽镇组织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 先后多次到山东寿光三元朱在内的多个蔬菜大棚种植区进行参观学习, 使种植户在较短时间掌握了种植技术; 同时, 积极协调县农行, 采用“三户联贷”的方式, 为每个大棚贷款3 - 4 万元, 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

三、土地流转初步成效

土地流转的最终目的, 在于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我县土地流转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有利于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单一的农户种植, 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大规模应用, 土地流转后就能改变这一被动局面。

———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分散的土地从千家万户农民手中集中连片, 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促进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土地利用率和亩均效益大大提高。

———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以租赁形式流转的土地, 农户不仅有租金收入, 而且还可以腾出劳力外出或就地务工, 增加工资性收入。

四、存在的几点问题

由于土地流转处于起步阶段, 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想认识仍不到位。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 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多, 担心因流转而失去承包权和收益, 宁可粗放经营, 也不愿轻易流转。

———土地流转不规范、纠纷多。各乡镇自发形式的土地流转都是户与户私下进行的, 有的只是口头协议、君子协定, 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合同档案; 有的即使有合同, 但条款不全、承包关系不清晰, 容易造成农户之间的土地纠纷。

———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走访中发现, 土地流转在引导和管理上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作为直接和村民接触的村“两委”部分村干部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 缺乏对土地政策的学习, 存在怕麻烦的思想。

五、几点建议

———搞好宣传发动, 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正确引导, 破除基层干部“怕找麻烦”的顾虑; 加强土地流转政策, 典型事例的宣传, 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发展合作组织, 促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就业能力。注重培养农民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 提高农民工外出就业能力, 对加入农业工人队伍的农民, 重点培训现代农业科技; 要积极对接县内企业, 为流转土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努力实现“人走在先, 流转在后”的目标。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3

一、发展现状和取得的实效

1.发展现状

200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上简称农机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国家对购置农业机械实施补帖政策。县人民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及时制定有关政策,采取多方面措施,努力开创我县农业机械化工作新局面,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明显实效。截止2004年底,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12.9万千瓦,其中拥有各型拖拉机13248台49423千瓦,农用水泵289台,联合收割机236台7784千瓦,水稻插秧机3台,机动喷雾机4826台1061千瓦,机动脱粒机1862台7075千瓦,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261台2486千瓦,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2629台,农用运输车725辆26307千瓦,饲料粉碎机139台。农机机械拥有量由2000年的11.6万千瓦提高到12.9万千瓦,累计增长13.5%;农业机械原值19256万元,比2000年增中705万元,累计增长3.8%;2004年拥有农机从业人员748人,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54户,农机维修网点82个。2004年完成机耕170.5亩,机耕作业面积242万亩作业亩,机械收获140万亩,农机运输作业8268万吨公里,2004年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5781万元,利润达到573万元。

2.农机化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1)宣传发动工作效果明显。县人民政府及农机局在《农机促进法》颁布后,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标语、印发资料、开展培训、接受咨询、传递信息、落实责任等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其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达到预期效果,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意义有了更深地理解,在认识上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

(2)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截止2004年底,农业机械拥有量在2000年基础上增长13.5%,农机产值增长3.8%。大、中、小各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门类比较齐全。全县农机从业人员、专业大户增长迅速,年机耕面积、收播面积、秋整地面积、运输总量等增幅较大,耕种、收播和运输等机械化程度达到70.5%,已位于全市中上水平。

(3)农机服务体系比较健全,职责明确,服务到位。全县有7个乡镇农机管理站,有专业管理人才25人,全县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开展较为正常,服务网点建设,各类服务已深入乡村和农户,农机从业户达到54户、人员达到748人,广大农机用户和农民群众满意度较高。

(4)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认真推广新型农机和新型技术,农村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县农机局自2004年以来先后组织各乡镇农机技术员进行科技赶场和新型农机现场展示、演示会,积极推广、运用新机械和新技术,使我县近些年农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仅2004年农机购机补贴金额80万元,充分调动农机大户的购机积极性。

二、对今后农机发展的思考

在调查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了解到全县农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一部份干部和群众对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认识不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作为商品,完全由商家和农民自主决定自由发展。

2.全县乡镇农机管理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绝大多数乡镇农机因体制原因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到位,因为原农机站的撤消,队伍也极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管理发展和服务。

3.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县境内无农机新机具示范演示基地,不能有效地将引进的先进性农机具及时向广大群众示范、演示,影响了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进度。

4.农机专业人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一批先进的、新型的农业机械须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操作和运用,才能发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5.乡村机耕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配套农业机械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6.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所履行的安全职责与所承担的安全责任不一致,制约了农机安全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机促进法》,要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机促进法》有更深的理解,知法用法,努力推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向前发展。

2.切实搞好我县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科学设置县、乡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将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人员工资和工作运转经费,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基层队伍稳定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导和推广步伐,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对设备老化的要进行更新和改造,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农业机械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抓住新农村建设和惠民政策的契机,继续坚持“村民自筹、投工建设为主,政府以奖代补为辅”的原则,努力争取上级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快乡村机耕道的建设步伐。

5.大力发展小型和微型农业机械。由单一的粮食作物机械化向农、林、牧、副、渔等全方位转化,由小型农业机械向大中型农业机械集约化转化。在生产环节和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在机械收割等农机运用方面有较大的推进。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4

王彬虎

目前,苹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实现我县苹果产业跨越式发展,不仅关乎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关系到新形式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近日,我们采取走访、谈话、查资料等形式,对我县苹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发展现状

我县苹果面积32万亩,占水果面积的91%,其中2006年栽植7万亩,2008年新建8万亩。2010年水果(苹果和梨)总产量35.46万吨,果品优质率81%,总产值8.88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883元。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20强县(市)”、“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重点县”、“中国果品之乡”、国家农业(苹果)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彬州牌”苹果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在扩大果园面积的同时,我县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了通达果汁有限公司等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我县苹果面积虽然达32万亩,但挂果园只有17万亩,仅占苹果面积的60 %左右。2008年全县水果总产值5.27亿,2010年虽然水果产值较高,但剔除价格因素,按往年较稳定价格计算,约7亿元左右。产量增长不大是由于幼树长成需要一定时间,产值不高与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有关。但这只是我县苹果产业发展缓慢的表面原因,我县苹果产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果品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严重落后于现代市场规模化、品牌化的竞争要求,特别是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严重滞后于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内,如何适应市场竞争趋势,迅速提升我县苹果产业素质,是亟须解决的课题。

二、存在问题

(一)果业产业化程度太低。我县虽然是苹果大县,但苹果栽植是由分散的单个家庭进行生产的,果业大县是由无数个没有生产经营隶属关系的家庭自发种植形成的。这些家庭大多依靠道听途说和个人的感觉进行生产和销售,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存在组织,生产、销售过程都是孤立进行的。虽然我县有专门为果业生产服务的果业服务中心,但这只是个技术服务性的直属事业机构,并不涉及全县苹果业产业重组。虽然成立了果业协会,但只有几个,数量太少,并且组织松散,生产不规格,缺少企业支撑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只能算是果业合作组织的雏形。总体上来看,我县苹果生产组织化程度太低,产业化程度更低。

(二)果业生产技术不高。我县苹果以家庭为基本单元进行生产的形式决定了果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取决于农民文化技术程度的高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剩下的多是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或老年人,而这些人却正是我县果业生产的基本劳作大军。文化程度太低是这些人的集体标识。这些人对果业生产技术似懂非懂,生产多是通过经验进行的。虽然县上有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都有果业技术专干,但人员太少,而且水平参次不齐,在指导果农生产时多的是理论而缺少实践性的技术帮助,根本不能有效改变生产技术低的事实,致使我县果业生产工艺朴实,技术落后,停滞在原初阶段。

(三)营销方式滞后。种苹果是为了卖钱,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不同的销售方式导致的是不同的销售结果。我县果农采摘苹果后,只等外地客商来给个感觉差不多的价钱买走,是一种简单的交易关系,而这正是我县农民卖果的普遍模式。一家一户的种植,一家一户的等着别人来买,价格完全为别人控制,一年的收成全在于果商给的价钱和收购的粗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家庭苹果产量太小,只能速卖为宜;一小部分果业大户不是没有地方存果子,就是市场知识贫乏,营销信息蔽塞。根本原因则是缺少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网络,应对不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近几年,虽然建立了几座气调库,但贮藏能力不到4万吨,且代理“存”多,自主买卖少。虽然在云南磨憨口岸开设了市场,但中兴公司只是一枝独秀。

(四)管理体制落后。果业主管部门往往具有许多良好的发展愿望,但在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模式下,变革的愿望往往很难付诸实际。行政职能转变后,基层政府的职能由以管理为主变成了以服务为主,但这种转变并不彻底,许多政策制度到这乡村这里就大打折扣。2008年县上新建8万亩苹果园时,县上很

重视,很着急,一些乡镇却并不积极。上面的许多政策到了乡村不是偃旗息鼓就是轻描淡写的开个会说上面的政策怎样怎样,乡村很少深入思考过如何实现苹果产业的大发展,几乎从来没有与农民一起讨论苹果树老了怎么办等现实问题,只一味地充当了传声筒。乡村干部的行政不干预,无为之治严重地影响了我县农业支柱产业---苹果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乡镇服务职能。目前苹果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但一些乡镇政府在事关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上却所做甚少。许多乡镇的苹果树由于栽植较早,一些果园不是由于病害就是由于老化面临着挖光的危险,但却很少补植,这是造成近年来我县苹果产量和产值增长不快的重要原因。这几年我们只重视了面积的扩大,却对质量顾及不够,致使我县苹果发展除过面积剧增外再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目前,我县苹果产业已由量变跨入质变的关键时期,亟须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加大扶持,重点发展。应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作为乡村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应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重视生产、加工、流通三者的平衡发展;应关心果业合作社和果业销售公司的发展,制定专项扶助政策,协调解决融资难题,帮助他们由弱变强、由小到大;应推动企业与果农及果农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改善产销链接关系,实现果农与经营者的共同富裕,推动苹果产业突破式发展。

(二)加强果业技术指导。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我县苹果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果农技术素质太低。我县曾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成立农业科技“110”,在电视上提高果业生产宣传幅度,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苹果生产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艺,需要进行有力的组织,需要技术人员现场督促指导,否则,技术很难到位。洛川县是全国有名的果业大县,2008年时该县苹果40万亩,果业技术干部达400多人,每1000亩果园平均一名技术干部;我县苹果32万亩,果业服务中心干部却只有40人左右,每10000亩果园才平均一名技术干部,差距达近10倍,数字比较很清楚地表明了我县苹果与洛川县的差距。借鉴洛川经验,我县应增加果业技术人才,以便对全县果业生产形成真正的技术服务。可以将全县苹果生产技术人才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培训,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聘用为乡村技术干部,以解决技术干部缺乏的现实。只有有了充足的技术干部,才能有效推行配方施肥、整形修剪、覆草覆膜等适用技术和铺设反光膜、果园微喷、病虫害防治、使用无公害农药等新技术、新成果,对老劣品种进行伐除,发展了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使果品产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应与省内农业大学果品研究所联合,建立高科技苹果实验基地,以先进的科技推动苹果种植业的进步。

(三)加快土地流转经营。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明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县一些家庭的果园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人力,不是让别人代管就是任期自生自灭,可以将这部分果园通过政府监督签定一定的土地经营契约采用出租或转让使用权的形式由人力充足的家庭或组织、公司来经营,盘活果园,促进生产。另外,由于国家实行较长期不变的土地政策,使农村一部分人不需要土地而拥有土地并闲置着,一部分新娶的媳妇和新生孩想有土地却没有,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可以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使一些人或组织、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租到面积较大的土地,进行大面积的苹果栽植,形成苹果生产大户,进而成立果业生产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成立果业合作组织。苹果出口、超市经营和安全生产的形式迅速发展,致使一家一户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合作社,上联商家,下连农户,创办“合作社联农户”标准化生产模式,引导农户定单式生产,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合作社是解决农民组织化的最好形式。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国家还公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县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农,实行户间联合,组建专门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对内是一个生产协作组织,对外是一个具有经济实体性质的经营机构。有了这样的经济合作组织,就可以统一生产标准,培育产品优势,寻找和开发市场,以经济组织形式应对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当

前,国内苹果产业发达的地区莫不是通过果业合作组织实现果业大发展的。江西省安远一个县登记注册的果业合作组织就达40个左右。通过农民果业合作社这一载体,解决了困扰果农多年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老大难问题。我县果业要实现大发展,就非得变革现有的以单个家庭组成的没有关联的果业生产格局不可。建立以果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果业生产格局,变无关联的家庭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经营,提高果业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在这种合作组织里,果农按照合作组织的统一要求,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采摘,统一销售,能突破过去一家一户产量低的弊端,形成规模较大的果品集散中心。

(五)扶持乡村大建果库。我县许多果农之所以每年苹果采摘后不顾价格急于销售,最主要的原因是时间一长苹果就会变质。随着冬天的临近,随意堆放的苹果不是会失水份就是面临着冻坏的危险。因此,如何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苹果质量不变以便延长销售期限待价而沽就成为我县果业发展的一道难题。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建设足够量的气调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良药。“中国苹果之都”山东省栖霞市(县级市)有苹果65万亩,果品冷藏库50多处,储藏能力达50多万吨;我县现有苹果32万亩,却只有6个气调库,储藏能力只有4万吨左右,与栖霞市相比,差距达12倍多。因此,延长苹果保存期限,以便苹果提前卖不了好价钱时放至元旦、春节(每年价格上涨时)时再卖,大建气调库是必须的。按照栖霞市果园与储藏吨数的比例,我县应具备20-30万吨的苹果储藏能力,即每个乡镇应具备2万吨的储藏能力,也即每个乡镇应建能储存2万吨苹果的气调库。有了充足的气调库后,每年苹果采摘后,按统一标准收存到库中,时机成熟时统一销售,收入按当初交库的份额分配,不仅保证了苹果质量而且形成了规模销售,必定获利不薄。建气调库需要一定的资金,果农即使合作出资也有很大的奖金缺口,因此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帮助解决融资难题。

(六)组建果业销售企业。我县苹果质量极佳,是“中化名果”,但卖得一直不好,惟果商马首是瞻是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外地果商不来收购,果农就只好眼巴巴地等着受损失而毫无办法。只有有了自己的销售公司专事销售,才能不受制于人,同时因为减少中间商而增加销售收入。我县可以在果业合作组织及果品储存库的基础上,成立由政府补助(类似国家出口补贴)的联合性的或专业的果业销售公司,建立从产区到销区的直销通道,摆脱等客上门的被动局面。这样,由原来单一销售向纵深销售网络转变,由过去本地销售转向整个国内市场以至海外市场,有利于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被称为中兴模式的我县中兴果品销售公司果品营销最大特点就是把鲜果生产、加工保鲜贮藏、市场销售有机联系起来,自主实施一级市场批发,把产区和深圳销区紧密连结,建立起了苹果输出直销通道。今后,我县应通过实行销售和出口补贴等措施,支持销售公司不断开拓新市场,打通国内外市场。条件成熟时,如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张光伦先生所说:“通过筛选对象、特别扶持、撮合多方合作等手段,提高苹果内贸经营的集中度”,打造果业强势企业。我县苹果之所以知名度不够高,不仅由于过去对销售不够重视有关,还与宣传有关。栖霞和静宁等苹果产业大县都很注重宣传,在网络上大幅宣传自己的果品,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县在搞销售时也需大打宣传牌,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扩大知名度,提高销售质量。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5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县域经济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县的人才资源状况如何?各类人才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发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县委办公室组织人员,深入到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人才队伍的现状

目前,我县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总人数是28974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量6194人,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有6766人。其中,行政机关总人数3930人,人才总量1323人,占总人数的33.7%;事业单位总人数9598人,人才总量4201人,占总人数的43.7%;企业总人数15446人,人才总量670人,占总人数的4.3%。从年龄构成方面看:30岁以下2539人,31—40岁1974人,41—50岁1468人,51岁以上213人,分别占人才总量的41%、32%、24%、3%。从学历构成(指第一学历)方面看:本科192人、专科1860人、中专4142人,分别占人才总量的3.1%、30%、66.9%。从人才行业构成方面看: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人才分别占人才总量的21.4%、67.8%、10.8%。从职称构成方面看:高级189人,中级2016人,初级4561人,分别占人才总量的3%、32.5%、73.6%。另外,我县有乡土人才515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县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我县总人口49.3万人,现有各类人才6194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22人,而每万人中拥有人才数全国是500人,我省是360人,我市是214人,我县人才拥有量远低于全国、省市的平均水平。全县在职干部职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仅有192人(指第一学历),占人才总量的3.1%。部分在职干部职工通过各类电大、党校、函授等方式学习取得学历,有相当一部分人仅是为了取得一张文凭或证书,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水平。

(二)高层次人才匮乏。全县专业技术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86人,仅占人才总数的1.4%,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6113人,占人才总量的8.29%,我县低于全市6.9个百分点;我县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189人,每万人拥有3.8人,全市每万人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才9.19人,每万人比市少5.39人;我县拥有中级职称的人才2016人,每万人拥有40人,全市每万人拥有中级职称的人才60.21人,每万人比市少20.21人。以人才集中的县一中、县医院为例:县一中目前总人数266人,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仅94人,高级教师仅有20人。县医院医务人员总数为336人,有本科学历的仅有32人,有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仅有16人。由于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农、林、水、医、教、工等领域科研和创新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专业人才在社会生产两大部门之间分布不平衡。全县6194名人才中,企业单位的人才仅有670人,占总数的10.8%,而非生产部门人才有5524人,占人才总数的89.2%。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大多集中在党政事业单位,而企业和生产一线所占的比例较少。如卫生系统有干部职工1288人,其人员80%集中在县直卫生部门,12个乡镇卫生院中仅占20%。又如我县农林水部门在职干部职工753人,其中本科9人,专科94人,中专98人,人才总量只有201人,仅占全县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结构性比例失调,已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县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人才作用发挥不好,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大量专业人才涌入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而大量需要专业人才的部门却是人才奇缺,导致整个人才队伍活力不足,造成人才资源大量浪费。据统计,2003年以来,我县大中专毕业生林业、水利、农业专业的分别有21人、14人、22人,而到林业、水利、农业部门工作的仅有5人、6人、5人。另一方面,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以来,因各种因素外流的教育、卫生人才分别为127人、63人,对于人才缺乏的我县来说,该数字悚目惊心。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了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以教育为例,由于优秀教师大量外流,我县初、高中教育教学水平较市直学校有很大差距,很多干部职工将子女送到市直学校就读,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县干部职工支付子女在外读书的借读费、学杂费、食宿费等费用至少在3000万元以上。

(五)人才引进、培养的工作机制不健全,人才成才的环境不优。从总体上看,各级各部门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够得力,导致人才难引进、难留住。据统计,近年来,我县每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大约在1200—1700名之间,毕业后,回县工作的不足总量的20%,本科毕业生回县工作的更是稀少。从调查中得知,县水利局曾招来一名水利专业的本科生,最终因编制、工资待遇等方面协商未定,最终还是未能够引进。另外,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工作服务体系滞后,导致人才知识更新跟不

上,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进一步强化抓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网络媒介,开办有关人才工作专栏,宣传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范县关于引进人才的若干规定》,努力营造在全社会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培训,抓好本土人才的培养。一是积极创办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办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对全县各级各类人才普遍进行一次轮训。二是树立正确的人才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考核,促进各类人才自主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加快形成高层次人才群体。三是加大“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从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和现有乡土人才中选拔一批优秀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乡土人才各方面素质。

(三)创新方式,抓好域外人才的引进。一是针对急需,注重适用。有关部门要对全县紧缺的专业人才建档立册,向外统一发布用人信息,或是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使用人单位从具体岗位实际出发,把握人才的文化层次、专业技能和个性特征,科学客观地选用人才,实现“因事择人、人尽其才、人事两宜”,真正引来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二是采取以项目“引智”、“借脑”的柔性引进办法。比如,可以以我县的水稻、木材加工、玻璃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的项目为平台,有计划地对口聘请专家级人才来为我们的项目服务。当项目完成后,他们又可以到别处服务适合他们的的新项目。采取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租智”、“借智”的柔性引进方式,聘请专家定期指导、短期服务、异地服务,域外人才的作用发挥更直接,效益周期更短。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6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前沿的组织,是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见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基层党员干部更是这一组织的细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村级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等都决定着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兴衰与成败。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村干部的素质、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加强和提高,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方面,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就针对上述问题,我经过实地调研、查询资料等对当前我县基层组织和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全县辖15个乡镇,共有1 19个村(居、社区),其中108个村、8个社区、3个居委员,共有基层党委15个,党支部个、党员名,现有民选村干部396人、乡镇机关下派驻村干部425人。村(居、社区)主任全部由民选干部担任,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有4个,民选干部担任村党支部(总支)书记的26人。总体来说,我县村干部整体素质较高,是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加强对村干部队伍的建设,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不断加强村干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切实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积极优化”队伍“结构。从年龄结构看,民选村干部中30岁以下的14人,30岁至35岁的20人,36岁至40岁的51人,41岁至45岁的104人,46岁至50岁的61人,51岁至55岁的77人,56岁以上的69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班子整体趋向年轻化。从文化程度看,目前村干部中,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3%。

二是着力提高“双带”能力。近年来通过教育培训,摒弃了计划经济时代条件下的旧思维、旧方式,树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涌现了一批年纪轻、懂技术、会经营的村干部,他们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创业致富,同时带领群众致富。

三是稳步推进“激励”机制。近几年来,县委、政府高度关注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深入词研、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制定出台了增加民选村干部工龄补贴、办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提高离任村干部的补助标准等激励保障机制,同时,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有效地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扎实开展“苗圃”建设。开办后备村干大专班,后备队伍建设有效加强。县委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继续抓好常规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投入资金在县委党校开办了村级后备干部大专班,利用四年时间培养150名后备村干

部,极大地提高了后备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全县打造了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后备村干部队伍。

二、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干部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发展意识“有待”更新。尽管目前部分村干部积极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在推进本村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仍有部分村干部思想解放不够,观念陈旧落后、消极悲观、信心不足,常感工作压力大、畏难情绪重,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干事的胆量和魄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观念制约着基层党组建设。

二是教育培训“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村干部教育培训机会少,县级培训难以保证每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普遍轮训,只能做到对村主要负责人的培训,一般村干部很少有学习培训的机会,有的甚至从来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学习培训;培训的内容主题不突出,在当前的村干部培训中大多是一次培训既有政治理论的学习,又包含各项专项工作的培训,时间矩内容多,针对性不强,学员难以一次性领会吸收:培训方式简单,目前的村干部培训,多是请党校教师讲理论,领导干部讲工作,很少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很少组织实地培训或外出参观,效果不理想,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不能得到提高与巩固,拖住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后腿”。

三是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近年来,尽管各村都开展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工作,设立了公开栏,对村干部的监督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仍有极少部分村财务清理走过场,村务公开内容不及时、不完备、不真实。同时,群众对村干部的监督流于形式,多数村没有真正发挥好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的作用,对村级重大事务的处理,仍然存在村干部几个人说了算,甚至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出现了基层组织管理的漏洞。四是村级保障“有待”提高。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经费基本靠转移支付来保障。但近年来,随着村干部报酬的增加,转移支付资金在一些村仅够维持村干部部的报酬,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全县已有46个村人均经费不足1000元,最低的仅有485元,使村干部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个别村因经费缺乏保障,村级食堂无法正常运行,村干部工作难以安心。同时,由于全县绝大多数的村都是空壳村,基本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兴办公益事业上力不从心,只是为群众跑跑腮、动动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使村干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大打“折扣”。

三、加强我县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是优化选拔力度,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

“五好”党支部标准中首先是领导班子好,有了好班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首先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意选拔和配备一些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农村经济

发展的经济型能人、致富能手等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其次是开阔视野、拓宽用人渠道。注重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进村级组织班子。注重发现和培养,加强人才储备。村干部特别是党支部记要乐于做伯乐,平时注意发现“苗子”;针对好“苗子”要结合“双带”、“双培”要求,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和培养,逐步把他们引导、吸收到村班子中来。同时,继续办好我县在党校举办的后备村干部大专班,不断巩固党组织的“血脉”造就。

二是优化培训力度,提升村级干部队伍素质。在每年举办村干部培训班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培训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不断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在培训内容上,要结合农村改革发展实际需要,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等内容的理论政策培训,如党的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培训;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培训,如岗位培训、学历培训、技术职称培训等专题培训。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增强村干综合能力。县委组织部门重点组织岗位培训、能力培训和学历培训等,各乡镇可重点采取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参观学习、自学、咨询等形式。三是在培训的目的和效果上,要切实提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提高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使他们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去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并能够运用理论去指导本地的工作实践,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通过教育和墙训,提高村级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增强村级干部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执政为民、依法办事的本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艰苦创业、务实创新的本领,真正发挥村级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和“排头兵”的作用。

三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促使村干部正确行使权力。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7

一、全县农村全民创业现状及分析

目前,全县共有6. 7 万户32 万人,根据对各乡镇报送数据的统计汇总,共有农村人口6. 1 万户28 万人,其中,60 岁以上人口3. 4 万人,在校学生( 含学前教育) 6. 8 万人,除去这两个群体,创业适龄人口共有17. 8 万人。目前,农村创业人口2.2 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 9% ,占适龄人口的12.4% ,创业类型主要包括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加工、养殖等方面。

二、对农村全民创业情况的分析

( 一) 创业率较低

目前,全县农村创业人数只有2. 2 万人,仅占适龄人口的12. 4% ,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还不足8% 。全县农村共创办企业459 个,个体工商户3615 个。总体上看,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外出打工的人数多,自主创业的人数少,等待观望的人数多,投身创业的人数少,要真正形成全民创业的火热局面,任重而道远。

( 二) 创业层次不高

在全部创业户中,创办企业的仅占7%,个体工商户和小加工占比近60%,整体呈现出家庭作坊式经营多,规模集约化经营少的局面,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弱、创业的持续发展力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 三) 乡镇之间创业不平衡

各乡镇创业户中,人数最多的是双塔镇,有9021 人,占全镇人口的24. 65% ,人数最少的吴官营乡只有396 人,占全乡人数1. 39% 。其他如小寨镇和曹庄乡,创业率在2% 左右,浮图店乡和风正乡在9% 左右,鸡泽镇为6. 65% ,各乡镇之间的创业人数和创业率存在较大差异。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县当前还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三、村两委干部创业现状及分析

全县169 个行政村,共有村两委干部1047 人( 不含乡镇干部兼任村两委干部) 。全县村两委干部创业总体情况和各乡镇村两委干部创业情况见下表。

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和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如下: 全县共有村支部书记170 人,村委会主任170 人( 鸡泽镇西街有西街北村和西街南村两个村支部和村委会) ,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有319 人( 不含乡镇干部兼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 ,全县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创业总体情况和各乡镇情况见下表。

四、村两委干部创业情况分析

( 一) 年龄结构偏大

从年龄结构上看,全县村两委干部40岁以下196人,占19%;40-60岁684人,占65%;60岁以上167人,占16%。40岁以下的村两委干部不到五分之一,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偏大,导致村两委干部缺乏敢闯、敢干的拼搏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勇气,工作中谨小慎微、安于现状、不求改变,守摊多、创业少。

( 二) 文化素质偏低

从文化结构上看,全县村两委干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本科及以上18 人,占2% ; 专科37 人,占4% ; 中专73 人,占7% ; 高中393 人,占38% ;初中及以下524 人,占49% 。全县村两委干部具备中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到94% ,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创新意识不强,学习创业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创业能力偏弱。

( 三) 创业率仍然不高

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创业率虽然是一般群众创业率的4 倍以上,但是也只有30% ,创业率还是较低,仍有70% 左右的村两委干部没有创业,没有参与到全民创业的大潮中。

可以说,目前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创业的领头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摘要:目前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创业的领头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关于粮食价格的调查与思考 篇8

粮食的价格与成本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各地的粮食生产发展也不平衡。全国粮食生产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地区,第一类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第二类地区人均耕地资源多,经济较发达;第三类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我们对第二类地区中的安徽省庐江县进行了粮食生产成本调查。

庐江是农业大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调查资料表明,2002年度,该县农业劳动力人均产粮2553.68公斤,农业人口人均产粮832.85公斤,当年粮食销售价格平均每吨920.75元,比2001年度减少了12.14元,下降1.3%,平均每公斤粮食下降了0.01214元。可是,该县的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的粮食收入却因此分别下降了31.00元和10.10元,可见粮食价格中的一点点细小变动对农民的收入影响都很大。调查资料还表明,该县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仅为3.26亩,平均每亩耕地年产粮食783.34公斤。种粮平均每个工日价值28.15元,即使按照当地最高的复种指数240%计算,平均每年实际种粮劳动时间只有63.84个工日,种粮收入也只有1797.10元,如果按照全国粮食平均产量计算,则种粮收入只有955.68元,只相当于当地乡镇公务员一个月多一点的工资,农民种粮的总体收入不高。

国内外粮食价格的比较

为了便于对比,我们仅对2002年度大米价格进行比较和分析。

据《中外粮油信息》杂志介绍,2002年12月上旬泰国破碎率为5%的大米,每吨184~186美元,取其均价每吨折合人民币1530.56元;越南破碎率为5%的大米,每吨187~193美元,取其均价折合人民币为每吨1571.93元。2002年底国内一些大型粮食批发商场的大米价格,晚籼米约为每吨1410元,晚粳米约为每吨1655元,与上述泰国的大米比较,晚籼米每吨少120.56元,低7.88%,晚粳米每吨多124.44元,高8.13%;与上述越南的大米比较,晚籼米每吨少161.93元,低10.30%,晚粳米每吨多83.07元,高5.28%。由此看来,我国晚籼米的价格尚有一定优势,但晚粳米价格则处于劣势。如果站在本国进口粮食的角度上看问题,情形又不同,因为用离岸价格购粮还需另加运费、保险费及关税费用等等,即使每吨增加150元的费用,其进口粮价也超过国内粮食价格。可见,进口粮食不如从国内购粮划算。

几点思考

之一,农民人均所占耕地面积太少,生产规模太小。庐江县农村百户资料表明,该县2002年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仅3.26亩,即使一年种两季粮食其净收入也不过1500元左右。现在的农民,机耕、机灌、免耕等机械化作业和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要想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只有尽快把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把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把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据该县在江浙沪一带包田生产的农民说,只要农村社会服务化搞得好,土地成片,排灌方便,一个农业劳动力种100亩田地不成问题。如果如此,每年种两季,即使平均每亩田季收入150元,100亩田一年两季也要收入3万元,其收入将会大大超过乡镇公务员。

之二,从国内外粮食价格的比较中,可以看到我国的粮价并不高,这也与农民没有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不能直接参与出口贸易有关。如果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贸、工、农一体,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以生产者价格参与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我国粮食的价格将具有一定优势。

之三,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我们用仅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因此,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资料表明,2002年全球小麦和大米的库存量仅为2.74亿吨,除去我国自有的库存1.45亿吨后,折成原粮后也只有1.61亿吨,仅相当于2002年度我国口粮消费量的56.93%。如果我国不生产粮食,即使全世界的库存大米小麦全部给我国用作口粮,也只能保半年;再者,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即使世界有足够的口粮供应,我国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买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紧张进行,不少地方一提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压双扩单,好像只要把粮食面积压下去,产业结构就调整好了,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其实,压劣扩优,发展粮食深加工业,延长粮食生产的产业链,都是农业结构调整,并且是和国家粮食安全利益相一致的。

之四,适时运用政府行政干预和调控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用“看得见的手”弥补“看不见的手”。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不仅承受着市场风险,还要承担着自然风险。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政策应向农民倾斜。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价持续走低,对国民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关于我县 “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篇9

近年来,我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在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煤炭工业作为我县的基础产业,对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而且,煤炭作为全国性的基础能源,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省政府都针对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确立“建设新型能源全县”目标的基础上,我县持续坚持开放引进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促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渐进发展。

一、我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绩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党的十六大对发展全国工业提出的重要要求,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和顺实际,确定了要把我县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煤炭工业新型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煤炭企业集团化加快推进。去年,借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契机,成立了和顺云龙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由正邦煤业、隆华煤业、银圣化工三个子公司以及六个煤矿企业组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井田面积38.9401km2,煤炭资源储量3.056亿吨,设计能力570万吨,已缴纳资源价款

31041.83万元,拥有资产51.8亿元,在册职工3800余人,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集团。同时引进了阳煤、潞安等大型国有煤炭集团参与新型能源强县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煤炭生产洁净化正在推广。凤台一缘煤业瓦斯利用项目投资1500万元,完成储气罐、配送站建设,每天向外供气已达到60000余立方,已经成为银圣集团的主用燃料,节能减排的效果十分明显。

(三)新型产业发展起步入轨。镍热联产联供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实现金属煤镍一期试生产;银圣化工第二条生产线建成试生产,并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我县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总投资8.9亿元的阳煤集团百万吨尿素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奠基,“煤与非煤并重”的格局正在形成。

(四)产业素质整体提升。通过积极稳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全县煤矿数量由31座减少到15座,平均单井产能由40.1万吨提高到98万吨,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核定产能由1203万吨增加到1470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煤矿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实践证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行业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县煤炭工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定不移地走煤炭工业新型化道路,是实现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和顺县的经济发展因煤而兴,许多问题也因煤而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进程的难题很多、加

快发展的压力很大、科学发展的任务很艰巨。一是煤炭经济粗放式发展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煤炭工业新型化基础薄弱,企业规模依然偏小,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政府监管困难,许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用工制度、安全规程标准等难以落到实处,给生产安全留下隐患。二是煤炭加工转化率低。煤化工、煤矿办电、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液化等战略性起步工程进展较慢,煤炭产品结构单一,原煤输出比重过大,三是矿井技术装备水平低。地方煤矿的机械化改造还刚刚起步,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安全生产装备和设施简陋,防灾抗灾系统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四是安全生产虽然稳中趋好,但仍不容乐观,煤矿仍是事故多发区。五是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很严重,对环境的破坏日趋突出。资源回收率较低,矿区环境污染治理滞后,土地塌陷和水土流失严重等,都制约着我县煤炭工业新型化的顺利推进。

二、推进我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确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制定了《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县必须根据当前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就是要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强县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经济调整“一条主线”,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突出矿井规模改造,发展循环经济“两个重点”坚定不移走规模化,洁净化、多元化、现代化,“四化”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技术水平高,资源回收率高,加工转化能力高,经济效益好,安全管理好,生态环境好的“三高、三好”强势产业,最终把我县建设成为东山县最具实力的新型能源基地。为此,要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1、建设大型骨干矿井,进一步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型骨干矿井,储备资源发展潜力,规划在泊里井田新建500万吨/年井型2座,大佛头井田新建600万吨井型1座,使之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建设新型能源基地的龙头企业。继续推进现有矿井机械化开采水平的提高,大力引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井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快“两型三化”矿井建设步伐。无论生产还是基本建设矿井,在继续巩固、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同时,大力开展“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活动,努力做到“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2015年末,所有矿井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力争120万吨以上矿井实现“两型三化”建设。

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主导产业与新型产业同步发展。“十二五”期间,坚持以煤为主,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大力开发煤电、煤气、煤化工等优势项目,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一是推广洁净煤生产。大力发展洗煤、配煤,提升产品结构档次,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二是推广煤层气综合利用。力争2015年实现城镇利用瓦斯集中供气、取暖;兴建矿井坑口瓦斯发电站或煤层气液化。三是开

发煤化工产品。阳煤集团和顺尿素厂也奠基开工,力争2015年建成投产,并根据产业政策,探索开发甲醇煤化工项目。四是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在“十二五”期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依托煤炭大力发展非煤企业,进一步落实“煤炭支持非煤,地下带动地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力争到2015年,煤炭行业的非煤企业产值比重占到全行业总产值的20%。

4、严格把握煤炭产业政策,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为核心,以多联产、洁净化为方向,引导煤矿企业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初级产品型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转变。借鉴阳泉、晋城等地经验,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瓦斯矿井利用瓦斯发电或转化为民用瓦斯项目,发展煤焦、化工、建材等多元产业,使洁净型、环保型、科技型产品和新型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上一篇:铁塔党支部工作汇报下一篇:违法行为轻微与违法行为性质轻微不是同一概念-关于免于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