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2024-09-12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共12篇)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1

我国民间金融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合会、民间借贷、集资、私营银行等。民间金融运作缺少制度化管理, 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既可促进经济发展, 也会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下面针对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进行具体分析。

1 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产生原因

1.1 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 民间金融发展较为迅速, 根据统计, 我国民间金融规模已经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且大多数的存在形式为借贷、合会、集资等。民间金融具有地域性较强、民间广泛使用、手续简单、灵活等特点。国有资金不足的地区, 其民间金融发达, 一般情况下, 农村地区的民间金融要比城市发展快。近年来, 随着金融管制不断松懈, 利率市场化运行逐渐普及, 民间融资的利率逐渐减少, 其中一部分民间资金已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逐渐呈现出民间金融萎缩的发展状况。此外, 随着经济发展, 经济形式多样化, 旧的民间金融形式不断消失, 新型的、高级的民间融资形式不断产生。新形式的民间金融形式获取资金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大、资金更加重组, 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

1.2 民间金融产生原因

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 金融制度的供求失衡。金融制度是一种存在需求和供给两方服务功能的资源, 这种金融制度的错位与失衡导致民间金融逐渐得到发展。第二, 民间金融产权制度单一, 不具体。产权制度是金融体系最基础的制度, 由于金融供求关系失衡, 金融产权制度单一, 导致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下降, 经济实力下降, 服务效率降低, 促使民间金融产生。

2 民间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 民间金融发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形式较为隐蔽, 政府宏观调控困难。民间金融机构具有区域性特点, 其经济实力较小、成本较低, 很难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经营和管理上的创新, 竞争实力难以提高。这种状况下的民间金融无法与正规金融体系进行正当竞争, 所以就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方式, 不受法律保护, 隐蔽、分散, 形式不规范, 造成一定的投资风险, 不利于宏观调控。其次, 缺少抵抗风险的能力。民间金融具有规模小、地域条件限制大、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 区域局限性较强, 组织、经营受到限制, 地方垄断现象明显, 基础实力薄弱, 抗风险能力较差。区域性的民间金融还受到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操控, 造成较大的风险损失。再次, 利率较高。民间金融采取间接融资形式进行筹资, 其利率一般高于官方金融部门的利率, 且未经过官方认可, 不受法律保护。同时, 民间金融贷款缺少合格的担保和抵押, 存在一定的信贷危险。最后, 监管成本较高。民间金融是一种民资、民营、民管的区域性金融, 规模不统一、分布不均匀, 以独立自主经营为主, 分散广泛。民间金融的经营方式和战略一般以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法规为前提, 经营手段不一, 各自为战, 没有统筹规划性, 盲目性强。因此, 这种状况下的民间金融增加了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增加了监管成本, 在投入大量监管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 无法提高监管效率, 造成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3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影响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来说, 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减少社会矛盾。但是, 另一方面, 民间金融也因其自身特点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3.1 积极影响

首先, 民间金融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从而不断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其次, 民间金融能解决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缓解区域、地方资金分布不均问题。再次, 民间金融的发展带动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 由于民间金融产生的竞争压力, 推动了正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 提高其竞争实力。最后, 民间金融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民间金融在信息成本上与正规的金融体系相比, 具有较大优势, 能够降低成本和风险,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消极影响

首先, 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 不利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 对货币信贷政策影响较大。由于民间金融的存在, 政府无法准确调控基础货币, 而且还导致货币乘数发生变化, 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和流通量不稳定, 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其次, 民间金融抗风险能力弱, 易引起社会问题。由于民间金融缺少强大的经济后盾, 没有统一、协调、科学的管理制度, 遇到经济风险时, 其抗风险能力较弱, 因此存在非正当竞争、非法集资现象, 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造成社会危害。最后, 影响经济金融秩序正常运行。整个经济金融在民间金融的干扰下, 无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影响正常秩序。

4 结语

综上所述, 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 民间金融是不可取缔的。当然, 目前民间金融还存在许多问题, 探索解决措施, 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J].中国农村观察, 2014 (2) :21-25.

[2]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2

姓 名:崔肖南学 号:081702040班 级:08金融班

【摘要】: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既有现实的问题还有理论上的问题。它的发展既能为金融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开启状态。民间金融从现阶段来看还是有着很大的缺陷,我国现代民间金融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区别于国有金融制度的一种金融制度,这种金融的产生由于先天的原因而有着自身特有的缺优点,恰是这种特性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动力,但同时也加大经济的风险隐患。民营经济在经济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导致民间金融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金融融资金融体制经济发展

近年来,民间金融正以一种不容忽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目前,粗略估算,民间金融的规模已过万亿。民间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注意。

一、民间金融对经济金融的正面作用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会扰乱正规金融市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对民间金融的不断深入调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我国的民间金融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民间金融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培育社会信用,缓解农村金融资源的匮乏,与正规金融形成互补,为金融创新积累经验,等等。

(一)民间金融支持了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难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中小企业选择民间金融进行融资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正规金融出于成本考虑,以及“规模歧视”和特有的“所有制偏见”,倾向于给资金需求规模大、实力强的国有企业提供贷款。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其融资行为具有贷款数额小、抗风险能力弱和负债能力有限等特点,这使得中小企业处于国有商业银行青睐的主要客户群之外。因此,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得到所需款项。

而民间金融的特点恰好适应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最合适的金融制度安排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包括正规的中小银行和民间金融。根据国际金融公司2001年的调查,我国中小企业60%的融资来源于企业自身积累,外部融资只占了40%,而在这些外部融资中,民间金融所占的比重最高,占到了50%以上。民间金融内生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之中,内生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这种内生性也使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的各方面信息,也就决定了它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相互之间的适应性,以及其巨大的发展潜能,因而具有相对的交易成本优势。可以说,中小企业选择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重要融资途径,是金融主体自身内在的要求,也是中小企业在外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二)民间金融对企业的信用强化效应

在我国国有金融制度安排下,政府信用错位使得政府成为整个融资活动的实际上的最后承担人,企业信用被极度弱化。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信贷行为进入一个怪圈。国有企业缺乏资金,自身可能又不满足银行的获贷条件,于是向政府求救→政府出于“国有企业情结”,便出面向银行协调→银行在政府的压力下,以及对政府信用的信赖,便贷款给企业,这也使得企业缺乏强化自身信用的动机→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缺乏激励机制,获贷后往往并不能实现发展和收益,有时甚至是投资失败→贷款没有收益和实现增值,国有企业自然无力偿还部分或全部银行贷款→银行不能顺利收回或者无法收回放贷资金必然产生坏账,银行收益和资产质量恶化。

由于银行给国有企业贷款的行为是授意于政府,再加上我国国有银行本身就存在着信用弱化,银行信用的保障也有赖于政府,最终政府不得不以政府信用来支撑银行信用。政府的影响贯穿融资活动的整个过程,政府信用错位导致银行信用弱化。在政府、银行、企业三者的利益互动中,国有企业自然会产生“赖账”行为,企业信用也随之而丧失,而民间金融的运行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拥有独立产权的民间信用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强化对企业信用形成了“硬约束”,使企业信用得到强化。

(三)民间金融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做了很多尝试。例如对金融业进行了股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的改革,但是以国有金融为主的框架仍未被打破,金融业的改革步伐远远赶不上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有银行改制步步遇阻的情形相比,民间金融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展现出金融市场的新气象。在这样的形势下,民间金融的发展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机构格局,有助于构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产权结构和促进原有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富于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自然也就有助于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二、民间金融对经济金融的负面作用

虽然民间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不容忽视的是,民间金融也给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调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和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培育社会

信用方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的存在也给经济、金融活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一)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着较高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民间金融天然的“草根性”和便利性,既是它的优势所在,也蕴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与正规金融不同,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是建立在一种非制度信任基础之上,正是由于非制度信任,有些在正规金融制度下得不到资金支持的单位和个人,从民间金融机构得到了资金,但这恰恰也增加了民间金融的风险。

此外,虽然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比,一些正规的民间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要低得多,资产质量也比较优良,但不容忽视的是民间金融机构整体中仍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隐患。再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经营得道、资产质量非常好,但是由于其天然的信用弱势性,如规模小、资金少,没有政府信用做担保,一场挤兑就能够让这些优势顷刻间化为乌有,一条谣言就可能毁了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而且由于民间金融处于一种地下状态,使得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在经营管理上也没有存款准备金和贷款呆账准备金的严格要求,使得监管当局无法保护有效的存款者和经营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因此,民间金融的金融风险较高,这种风险一旦大规模爆发,将给经济带来很大问题。

(二)形成资金体制外循环,弱化宏观金融调控的效果

民间金融的存在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受到民间金融的高利率吸引,大量资金流出银行体系,形成资金的体制外循环,使得金融信号部分失真。国家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民间金融规模和动态,无法获得完整权威的统计数据,影响国家对金融运行状态的判断,同时也干扰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

在民间金融渠道流通的货币量处于政府监控之外,对经济运行中的实际货币供应量产生重大影响,冲击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效力。如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政府当局采取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紧缩措施以减少流通领域的货币量,收缩流动性,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就是虽然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减少了,但是民间金融提供的资金增加了,原本正规金融提供的部分资金转由民间金融来提供,货币供给量并未按照预期数量减少甚至根本没减少。民间金融的活跃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影响货币乘数的波动,弱化了政府调控的效果,使得经济难以“软着陆”。民间金融的存在,使得大量的资金没有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形成资金暗流,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三)易发生纠纷,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由于民间金融活动大部分在法律规定之外进行,其权利义务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从而带来很多社会问题。非正式的民间金融通常比较隐蔽,而且民间借贷手续简单、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适用的法规支持,民间融资参与者较多,涉及面广,操作方式不规范,监管难度大,一旦发生问题可能造

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影响社会安定。典型的事例就是,2002年月底,温州泰顺县查封的一处大肆吸储放贷的非法典当机构,其贷款都是只凭一纸借款契约或借据进行的,没有正规的借贷合同,也很少有抵押、担保措施,为纠纷的发生留下重大隐患。据调查,因民间借贷引起的纠纷事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

(四)冲击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业务

同处于一个金融市场,民间金融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必然会有业务上的重合。在浙江有些地区,民间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已经超过了正规金融部门的存款额,直接冲击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业务。此外,由于民间金融的贷款利率较高,如果政府对非正规金融不加任何限制而任其发展下去,对于一些既有正规金融贷款又有民间金融贷款的企业来说,他们在还款时会先考虑偿还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也间接加剧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风险。

三、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些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非制度信任基础。但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与我国金融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密切相关。也许合理的金融制度设计也无法完全消除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但政府对民间金融的认知不足以及其在此基础上所设置的不合理的金融制度大大加重了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所以减轻民间金融的负面影响要先从转换政府的观念做起。

(一)转换观念,区别对待不同形式和性质的民间金融

过去,政府对民间金融往往不是强迫其完全正式化就是简单禁止,事实证明这显然不是对待民间金融的最好做法。在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基础上,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能,改变过去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状态。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致力于制定公正合理的制度,确立有效的竞争规则,健全法律体系,同时要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选择权利的自由,保持其活力,让市场机制在推动非正规金融业的发展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二)推动民间金融合法化

我国民间金融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处境却相当尴尬,甚至不被法律所认可。由于民间金融没有取得合法地位,其所进行的活动既未纳入监管范围,也不受法律保护,不利于其健康发展。从国外的经验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曾通过使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方式来规范民间金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也要积极鼓励正常的民间金融活动,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化。

民间金融愿不愿意合法化,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政府如何来合法化民间金融。如果金融监管是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政府很好地约束了自己的权力,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大部分民间金融机构也都会乐意接受这样的合法化。反之,如果金融监管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那么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意义不大,民间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显然是拒绝合法化,而继续采取“地下”的生存方式。

在用法律规范民间金融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合法化的目标是使民间金融规范化,并在合法化的过程中不要丢掉民间金融的特点。民间金融应是民间的,政府应最大限度地退出民间金融领域。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民间金融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三)健全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

实现民间金融的正规化、合法化发展,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具体的说这些制度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与贷款担保制度、征信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保证存款人利益,当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危机时,保险机构可以要求其退出存款,把银行经营不善引起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增加民众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心,增强民间金融的信用基础。

征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完善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可以建立一个由中央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并联合政法、工商、税务、不动产管理等部门组建征信公司,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和个人的信息收集组合起来,并记录金融交易中当事人的信用状况,随时向客户提高不良信用客户信用记录,披露信用不良的黑名单,提高失信成本,有利于减少金融交易中的道德风险。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整个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可以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及时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则有助于解决传统金融体制中的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使得金融市场“进得去,出得来”,有效促进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郝丁.年四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给予规范民间金融的思考 [J]上海金融,2006

[2]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董竑.金融创新视角下的非正规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福州大学论文集,2006

[4]宋立伟.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及其规范发展山东大论文集2006

[5]毕佩贤.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6

[6]赵枫.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及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6

[7]秋慧.民间金融制度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 2004

[8]周丽华.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原因及发展: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 2004

[9]陈云.中国市场化改革中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 2004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3

民间金融是游离在正规金融体系功能范围之外,在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居民之间进行的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投融资活动。它是除政府资本之外主要运用民间资本所进行的民间投资、民间借贷等民间金融活动。由于民间金融游离在正规金融监管制度之外,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非正规金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平稳的增长趋势。与此同时,我国民间金融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民间自由借贷、民间集资、民间合会、私人钱庄、农村合作基金会、典当行、互助会等多种复杂的组织形式。应当承认,民间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整个经济和金融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与此同时,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存在着经济金融风险。因此,人们对民间金融有褒有贬,非正规民间金融还成为政府严厉打击和禁止的对象。对此,经济金融界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一、民间金融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

民间金融组织与主流金融机构存在基础上的根本差异——边际成本差异化。后者以自己特殊的分工角色,将原本由单个借款人与单个贷款人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最终累积成大量借款人与大量贷款人之间的借贷行为,这样就可以对产生的巨额信息费用进行集中的专业化处理,从而降低了单位资金融通的费用。显然,只要存在规模经济,也就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现代主流金融机构存在着边际贷款成本下降的趋势。民间金融则不同,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发展,就在于其本来就较低的单位资金融通成本。然而,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随着民间金融组织规模的扩大,来源于各个成员的金融资产数量急剧增加,其客户层次必然发生转移,不再是原来的金融弱势群体,这时民间金融组织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其次,成员数量的大规模增多,民间金融的信息成本、管理成本也会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便不足以形成民间金融相对于现代主流金融机构的成本优势了,也即民间金融的边际贷款成本先下降后上升,呈“U”型。

具体来讲,对民间金融的发展演变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其边际贷款成本。也就是说,当民间金融的边际贷款成本逐渐下降,降至最低点处时,其客户数量达到最大,此是民间金融组织的资产负债比达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利用,其信息、成本优势等达到最大发挥,民间金融效率最高。越过该点,随着客户数量的上升,其边际贷款成本逐渐上升,最终会在现代主流金融机构面前丧失成本优势。所以在最低点,民间金融组织最可能发生向民营银行等现代主流金融机构的发展演变,这一点也是民间金融和现代主流金融的分水岭或临界值。因此,大多数民间金融组织都规定有人数和地域限制,就是因为超过一定人数和地域后,其货款成本便开始急剧上升,最终使得其难堪重负,被迫采用现代主流金融机构的贷款模式和组织形式来降低成本,否则只能萎缩和倒闭。

二、民间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

1.日本的民间金融发展非常发达,法律也赋予其合法地位,其形式包括互助银行、地方银行、在日国外私营银行、农业保险等,其中互助银行发源于农村的“无尽”会社(相当于中国的合会),信用供给只限于中小企业和参加无尽会社的相互信用业务(互助业务)。可以说,日本是民间金融发展最完备的一个国家,从政府主导的合作金融组织,到非政府的自主合作金融组织,到合作性质的农业保险,再到民间商业银行,无所不包。这和日本发达的市场经济以及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发展模式是分不开的。

2.长期以来,我国台湾地区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采取的单一低利率控制政策,迫使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地下金融”的发展。因此,台湾同样存在“金融二元性”的现象。

⑴合作金融是台湾金融的基础,而且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合作金融组织,如:信用合作社、合作金库、农会信用部等。

⑵随着银行准入的放松,民营银行快速增加。针对地下金融日趋活跃这一情况,1989年台湾修订的《银行法》中,正式允许民间设立商业银行,至1998年,相继设立新民营商业银行17家,另有“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台北区中小企业银行及5家信用合作社改制为商业银行。

⑶在民营新银行和外商银行的影响下,公营银行转向民营化的进程速度也大大加快了。

3.美国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种类、数量繁多,广泛分布于城市和乡村。第一类为数量众多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包括地方银行和家乡银行等,有9 000多家,大约占美国银行数量的60%,这类银行规模较小,具有独立性,属于私人商业银行的性质,主要服务于当地客户。第二类是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储蓄贷款协会、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储蓄合作互助社等。其中合作银行在创建初期由国家出资,还清国家拨款后,完全归由农民组成的农业合作社所有。而对各种信用社,自愿入社者只要填一份入社表,交5美元股金,即可成为信用社的社员,享有存贷款、获利分红和选举的权利。目前,美国大约有11 500多家信用社、2 500多家储蓄贷款协会、500多家互助储蓄银行,其中为地方和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大约有3 0000多家,此类小型信贷服务机构的数量占全部信贷金融机构数量的75%,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这与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三、民间金融发展前景分析

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国外及地区的经验可以看出,民间金融的演变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从短期金融组织逐步转变成为永久性金融机构;从只存不贷转变为存贷结合;从定期运营转变为每日运营。所有这些特点代表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方向——逐渐演变成正规金融机构。这其中同时也存在着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马歇尔冲突”问题:即民间金融之所以得以产生发展,在于其成本优势和信息优势,但随着其凭借优势扩大经营区域和参加人数的增加,金融结构中主流的现代金融对民间金融的压力越来越大,迫使民间金融逐渐从“互助性金融组织”,走向“过渡型金融组织”,最后成为“赢利性金融机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基本上已经解除了对民间资本进入的“禁区”,实行对中外投资、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一视同仁的政策措施。目前,民间金融已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尤其是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核心领域发挥作用。民间投资不仅能进入工商业、中小企业,而且也能进入航空业、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等。实践证明,那种限制民间金融发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对于民间金融的发展前景,现在讨论的重点并不是限制或不限制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发展。民间金融以它的比较优势、私人相互信息、自发激励、辅助融资、资金互助等功能和低的交易费用、灵活便捷的融资机制与众多的市场特征、充足的资金供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07年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了“小额信贷组织试点政策论坛”会议,确定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四省开展民间金融“只贷不存”的试点工作,试图以小额信贷组织为突破口,把民间资金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合法地开展金融活动。这一举措在经济转轨时期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意义在于为民间资本进入民营经济打开了通道,也克服了民间金融自身的缺点和劣势。

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实现民间资本供给与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有机衔接,就要对其融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用制度激励民间金融的大力发展,运用市场化方法构建民间资本运行的自组织系统与“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直接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融资机制,有效搭建民间金融投入的桥梁和通道。所以,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力扶持和发展民间金融市场是中国金融转型过程的一种必然选择。要实现以上治理方略,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支持民间金融发展,将其合法化并成为支撑地方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成立民间金融管理组织,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民间投融资体制,解决民间资本供给与民营经济需求的“结构错位”与市场失灵现象,搭建民间资本供求的桥梁和通道,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第三,逐步健全和完善民间金融市场体系,开展民间金融创新活动,允许发行民营企业债券与股票,成立区域性投资公司,如产业投资基金、行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提高民间投资效率;第四,建立必要的民间融资制度,限制民间违规融资,规范引导民间信贷、民间投资的发展。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4

民间金融在向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优势, 并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民间金融逐渐成为游离于银行金融体系之外的巨大资本力量。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已超过2.4万亿, 占当时借贷市场比重5%以上, 温州有超过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金融活动。2011年金融危机冲击的后续影响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变得愈加困难, 温州等个别地区出现民营企业老板欠债外逃事件, 使民间金融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973年, 麦金农提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解释民间金融产生的体制性原因。爱德华·肖 (1973) 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 难以得到适量的资金支持, 不得不依靠民间金融市场的力量, 使民间金融逐渐发展起来。潘士远 (2006) 借助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发现, 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并促进民营经济的增长。刁怀宏 (2004)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民间金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刘民权 (2003) 讨论了民间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提出民间金融拥有对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

国内学者对于民间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原因的分析及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 证明民间金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研究均基于案例调查和数据分析, 而对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尚有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 论证温州市民间金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 民间金融对温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民间金融有其特殊的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 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既有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的民间借贷、合会形式, 也有地下钱庄、高利贷等形式。

(一)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

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民间金融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上所起到的作用与正规金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并且民间金融可以为被排斥在信贷计划以外的有合理需求的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推动其发展, 为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

2.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从我国经济发展形式来看, 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受到正规金融机构不同程度的融资压制, 融资时间、融资数量等门槛非常高。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发放必要的贷款, 对民营企业的审批却十分严格。而民间金融的存在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拓宽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

3.促进金融活动的有序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 民间金融逐步走向成熟, 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青睐, 使得正规金融机构不得不进行改革, 改善自身的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效率。同时, 正规金融的不断发展, 也促进了民间金融的不断完善。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竞争, 共同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二)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民间金融的发展扰乱了对于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 且目前我国尚未出台能够有效规范和管理民间金融机构活动的政策法规。正是由于民间金融的存在, 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 不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

2.蕴含金融风险

对于民间金融来说, 没有国家信誉作保证, 相关 的法律规范也不健全, 从而其潜在的风险极大, 一旦民间金融机构倒闭, 将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 影响社会安定。

3.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民间金融的高风险性是基于其自身不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及组织制度。而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形式多种多样, 规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金融监管机构监管难度较大, 一旦监管不当, 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民间金融对温州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民间融资规模分析

由于民间金融存在“地下性”, 并不在官方统计机构的监测范围之内。因此, 如何测算民间金融规模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难题。一些学者提出利用θ值法来对民间金融规模进行测算, 其结果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值, 本文选取该方法对温州市民间金融规模进行测算。

本文假定北京市不存在民间金融。其正规金融投入包括短期信贷规模、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三类。而对于温州市, 由于长久以来存在民间金融, 其金融投入包括短期信贷、证券市场融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民间融资四类。

该方法假定, 无论是否包含民间金融, 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比是恒定的。并假设温州市和北京市存在相同的经济金融相关系数θ, 令

θ= (DDj+ZQj+FDIj) /GDPj= (DDw+ZQw+FDIw+MJw) /GDPw

其中:

DDj为北京地区的金融机构贷款规模

ZQj为北京地区资本市场融资总的股票融资

FDIj为北京地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GDPj为北京地区生产总值

DDw为温州地区的金融机构贷款规模

ZQw为温州地区资本市场融资总的股票融资

FDIw为温州地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MJw为温州地区民间金融规模

GDPw为温州地区生产总值

所以, 温州民间金融的计算公式为:

MJw=θ×GDPw- (DDw+ZQw+FDIw)

根据θ值法相关理论分析以及以上数据, 计算温州市民间金融规模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1994—2010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和1994—2010年温州市统计年鉴, 2011年数据来自北京市和温州市的统计快报。

2009—2011年3年的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50.72亿元、582.66亿元、916.49亿元, 结合国家经济形势及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现实, 可以发现温州地区民间融资规模有较大增长。基于以上数据, 利用计量分析理论, 对温州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 首先利用ADF检验方法对温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及民间金融规模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然后采用EG两步法对地区生产总值和民间金融规模进行协整检验, 并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判断温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与民间金融规模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 民间融资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由于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的变换不会改变变量的协整关系, 并且可以使得各统计指标的趋势线性化, 同时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因此,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 对以上的经济指标首先进行对数变换, 分别用lngdp、lnmj来表示。

通过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得到如下结果:

即lngdp、lnmj这两个经济变量的水平序列的ADF统计值均大于95%的临界值, 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的ADF单位根检验可知, 两个经济变量均通过了一阶差分平稳性检验, 是一阶单整序列, 可进入协整检验的分析。

2.民间金融与GDP的相关关系分析

由平稳性检验的结论可知:Lngdp:I (1) , lnmj:I (1) , 检验lngdp和lnmj之间的协整关系。利用OLS法估计模型:

lngdpt=b0+b1lnmjt+et,

得到如下回归估计结果:

lngdpt=5.458856+0.002637lnmjt,

(19.14111 5.860001)

其中undefined2统计量为0.682159, DW值为0.668844, F值为34.33962。

通过对该式计算的残差序列et进行ADF检验, 得适当检验模型:

Vet=-1.0490346et-1+1.138607Vet-1-0.416900

(-6.961255 5.923825 -3.665489)

其中undefined2统计量为0.819895, DW值为1.841817。

由以上结果可知, 残差et-1前参数的系数值t为-6.961255, 小于显著性水平5%的ADF临界值-3.733200, 在该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表明残差项是平稳的, 说明了两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民间金融规模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0.002637, 说明民间金融规模增加1%, 将会给温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带来0.002637%的影响。

3.民间金融与GDP的因果关系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后, 得出温州市地区经济的增长与民间金融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这说明民间金融对温州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 经济的增长对民间金融也有一定的反馈作用, 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些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的长度比较敏感, 选择不同的滞后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所以根据F值、伴随概率以及AIC最小原则, 选取滞后期为2进行因果检验, 所得结果如下: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 在显著性水平α=5%时, 接受“温州地区生产总值不是民间金融的Granger原因”, 同时拒绝“民间金融不是温州地区生产总值的Granger原因”, 表明民间金融的发展确实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

通过以上有关民间融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民间融资规模的不断变化, 确实对温州市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民间融资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同时从地区生产总值与民间融资的数量关系式中, 可以发现, 当民间融资规模增加1%, 温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将同时增加0.002637%, 正方向的作用验证了理论分析中关于民间融资规模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得出温州市民间金融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比较稳定的长期促进作用。同时, 验证了民间融资规模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Granger原因。根据θ值法估算出的民间融资规模也较好地说明在温州地区民间资金链断裂时期, 民间金融规模的紧缩以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民间金融对于温州市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与促进作用, 但由于民间金融自身的原因, 同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制约性。为了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 当地政府应该尽早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的不断发展, 加强政府对于民间金融的监管与引导。其次, 建立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利率形成机制, 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第三, 明确民间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监督权与支配权, 逐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 建立合理可控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 引导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温州市民间金融发展规模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 中小企业主因背负巨额高利贷出逃事件频发。为探究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θ值法测算出温州市民间金融规模, 并通过协整理论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 检验了温州市民间金融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而为制定政策及规范民间金融市场提供依据。

关键词:温州民间金融,θ值法,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2]潘士远, 罗德明.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 2006 (4) .

[3]刁怀宏.民营经济、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研究[J].理论与改革, 2004 (2) .

[4]刘民权, 徐忠, 俞建拖.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J].世界经济, 2003 (7) .

[5]徐威宁.民间金融发展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 2010.

河南南阳民间金融与地产乱象调查 篇5

内幕调查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永 2015-04-04

3月27日,河南南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主任兼市房管中心原主任肖河涉嫌严重违纪被南阳纪委调查的消息,在南阳一个数百人的QQ群里引起一片欢呼。

此前一星期,这个群的主要成员打起一条写有“河南中域还我血汗钱”的白色条幅悬挂在河南南阳市政府门前,希望借此引起政府重视收回放入河南中域担保公司的投资款。

在南阳,民间金融和地产业是一对孪生兄弟,1000多家地产公司,几乎无一不与民间金融有着深度联系。河南中域担保公司从民间吸收来的资金也正是流向了地产业。肖河任内,南阳地产业的无序发展和监管失责,正是南阳民间金融和地产乱象发生的根源。

2014年6月,一起“瘦身钢筋”事件,把南阳的民间金融和地产企业推向了悬崖边缘。

“中域”危机

张华(化名)从两年前开始,将店铺营收所得放入河南中域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每月从中域获得一分八至二分五不等的利息。但带给他美好生活愿景的中域公司,在2014年8月份资金链断裂。几个月后,理财客户将收回本金的期望寄托在南阳市政府身上。

2011年8月,在郑州诚泰事件引发河南担保信用危机时,南阳人白春雷注册成立河南中域投资有限公司。据一些知情人士称,开业当天,不少市领导出场剪彩。在公司周年庆时,亦有三名市领导出现在庆典现场。

这在中域出事前,给许多理财客户一种安全放心的感觉,是实力和背景的象征。但是让理财客户甘心将血汗钱放在中域的,还是远高于银行的利息。

随着中域资金链断裂,储户们纷纷向白春雷提出退还本金的要求。2015年1月中旬,中域公司在南阳一家酒店召开投资人说明会,称到月底兑付本金的10%,然而到了期限,却依然没有任何音讯。这让投资人彻底失去了信心。

中域拥有河南省工信厅颁发相关证书和资质的事实,再次引起对现行监管手段有效性的质疑。

理财客户们对如何处理中域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部分人认为大吵大闹于事无补,钱并不能要回来,应该协助中域公司要账,才是理性之举;另一拨人则认为这愚蠢至极,主张将白春雷法办,并表示愿意配合出示各种材料和证据。

理财客户对中域进行立案的主张,南阳市金融办副主任宋建波建议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从以前的案件查处情况来看,赔付率很低,能有10%就不错了。

一位理财客户说,中域给理财客户们的解释是钱款都借给了南阳淯阳地产公司,但是淯阳公司的拖欠是至今无法兑付理财客户们投资款的原因。

双面“淯阳”

在南阳市人民路与光武路交叉口的淯阳都市汇项目,底层的商业楼层已经悄然变身为“和城”。这是一个从2006年开始建设,迄今尚未完全交付使用的地产项目。开发商凭借这一绝佳地段,在南阳地产风生水起,在2009年被南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南阳市民营企业50强。

知情人士称,从这个楼盘开始建设至今,淯阳公司就从未脱离对民间借贷的依赖。

淯阳公司并没有否认与中域公司的合作关系,只是称借中域公司的5000万元,已经将包括利息和抵押商铺在内偿还给了其1.4亿元,现今并不欠中域的钱。淯阳公司一位管理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域之所以告诉理财客户淯阳欠他们的钱是因为淯阳有实体房产在南阳,这样能给理财客户安心感,实际上中域把融来的钱大部分投到了上海的娱乐项目。

有中域公司理财客户认真算了一笔账:根据不久前对150多名理财客户的统计,总共投资额为3000万元。根据这一比例,中域公司有将近2000个理财客户,那么中域公司融资来的钱应该在三四亿元。而即便按照中域的说法,淯阳欠中域的钱,也才不过几千万元而已,那么这些钱去了哪里?

就在中域理财客户每天愤怒、纠结不已时,许多南阳市民前往 阳房地产公司讨要直接放在 阳的“投资”。一位叫张夏(化名)的女孩告诉记者,她放在 阳的利息稍低于中域,而她将此看作更安全之举。

淯阳的回答全部围绕“正在解决、正在想办法、正在筹款”等展开,但是张夏在3月19日却无意撞见了淯阳的谎言。在当天出版的《南阳日报》上,张夏看到一则拍卖公告,洛阳市涧西区法院在对一起2013年河南宏宝投资公司涉及非法集资案件审理结果执行中,依法将涉案的淯阳公司名下的99套房产进行查封并予以拍卖。张夏正是在附录的房产名单上看到了2602号房产是自己早已全款买下的。

张夏告诉记者,她找到淯阳公司得到的说法是“没关系,不妨碍你继续持有”。

记者在淯阳公司见到了会计岳某,对方告诉本报记者淯阳确实欠河南宏宝投资担保公司800万元,而出事的是河南宏宝在洛阳融资的分公司,法人代表被洛阳抓走后获刑十年。

尽管淯阳仍在继续运转,见到理财客户也会耐心解释,但是有理财客户颇为悲观:淯阳从2006年就开始卖房,当时房子才2000多元一平方米,工期拖了快十年了,你觉得他还有没有钱呢?

前来淯阳要账的理财客户中,也有身兼业务员角色的。一位业务员就告诉了她很愧疚的案例:刚大学毕业在郑州上班的女孩,将25万元通过她放在淯阳公司,其中10万元是银行贷款,还有15万元是女孩和男朋友从各自家长那儿拿的。每星期五下午,女孩都会从郑州坐火车到南阳来讨要欠款。

因民间借贷夫妻反目离婚、60岁的理财客户因郁闷而去世等因民间借贷而产生的悲剧案例被理财客户们频频提起。南阳市金融办副主任宋建波告诉记者,在他了解的案例中,也不乏从信用卡刷钱,或者是拿拆迁赔偿款来进行投资理财从而被套牢的。

过剩的地产市场

南阳最早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地产公司是万裕集团,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有将资金放在万裕集团旗下公司进行投资的理财客户追债。在僵局维持大半年后,万裕集团迫于政府、客户和媒体压力,万裕集团不得不出售部分资产来偿还理财客户欠款。万裕集团董事长助理李先生拿着两张A4纸,马不停蹄地与各方人马交流沟通出售意向。打印在纸上的包括南阳物资大厦、梅溪路商业步行街、邓州信息化商务区、同仁医院和城中村等总共12个项目,其中绝大部分是住宅项目,且是未建项目。

迄今为止南阳已对涉及民间借贷纠纷而立案9起,还有9起正准备立案。万裕集团是其中辨识度最高的地产公司,也因欠款五六个亿而成为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家公司。

宋建波说,万裕集团下面成立了三家公司用来融资,而三家公司均涉及超范围经营。利用这三家公司对外进行吸储,吸储来的资金用于自身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

左手地产、右手融资的现象,在南阳极为普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南阳市有地产企业1000多家,无一例外均与民间借贷有着联系。万裕集团仅算是一家中档规模的地产企业。

本报记者获取的一份材料显示,南阳大新实业与南阳大新房地产公司分别成立于2008年和2009年,虽然办公地址不在一起,但实际上却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在“对社会非法集资时互相担保”。

2013年春,以高额回报4分息吸收社会公众“投资”,每一笔资金按1.5%至2%提成。据悉大新每半年支付的利息就高达上亿元。

大新实业融来的钱都用在房地产上面了吗?多名理财客户反映,大新实业融来的资金仅将其中一少部分用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大新实业集资款都没有经过公司账户而是直接通过个人账户划转。

大新的多名理财客户在2014年11月5日向南阳市金融办提交的一份材料中称,“我们承认贪图高息,错在自己,愿退还不当得利”。

宋建波将南阳地产密集出事原因归结为当前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企业融资渠道缺乏所致。与此同时,国家并没有出台一些相应的管理细则。

如果说市场因素是地产业遇冷的真实动因,那么“瘦身钢筋”事件则成为一个导火索。万裕集团表示,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在于摊子铺得太大,遇上市场销售不好,“瘦身钢筋”事件出来后,让万裕集团成为南阳第一起资金链断裂的地产企业。

2014年6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南阳建筑市场“瘦身钢筋”现象后,南阳市政府对全市房地产进行整顿清查。这让许多依靠高息融资的地产项目不得不停建,也让严重依赖民间金融生存的地产业资金突然绷紧、断裂。

摊大饼式的城建发展让南阳地产出现过剩,其中2012年南阳举办的农运会是重要推动力。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南阳共拆除各类建筑550万平方米,为农运场馆建设提供土地7000余亩,5万多人因此被迁。

其中2011年,南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70平方公里增至100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超过30亿元,是历年以来投资强度最大、施工项目最多的一年。2012年,南阳全年城市建设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元,相当于过去10年投资的总和。

记者接触的多位政府人士也表示,南阳许多地产项目缺乏必要的手续,万裕集团法人代表赵明云之前向媒体表示,他现有的10多个项目无一具备全部手续。

南阳住建委主任兼房管中心主任肖河被调查之前,他的前任——南阳市房管局原局长丁玉仓、住房委原主任安怀申等落马,除了查明受贿,还在地产企业收取开发利润的5%和10%。

针对目前南阳市房地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南阳官方近期公开回应表示:“目前,我市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虽有困难,但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6

金融改革重点:发展民间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截至2011年底,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900万家,注册资金2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中国财政收入的5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60%以上,GDP7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以上,解决新增就业人口90%以上。民营经济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云南省中小企业超过130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5%以上,从业人员441.6万人,占全省企业职工的75%以上,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以上,占GDP43%以上。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这又是中国金融运行体制和机制缺陷造成的。

(1)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不合理。在中国,规模以下小企业的90%、小微企业的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70%的中型、小型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甚至通过高利贷方式融资。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利润率的大幅下降,中国民营企业利润总和不如一个中石化公司。

(2)国有资本对金融業的高度垄断,银行的发展势态猛涨,但缺乏创新和特色。银行的服务对象偏重于国企、央企、大项目及政府要求银行支持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项目。银行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兴产业贷款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

(3)银行业近年“暴利”的原因在于新增资产过猛,而10万亿元的信贷规模主要是为了配合政府救市,投放到固定资产领域。而这些新增贷款的资产质量却是银行业今后的最大问题。银行的误区在于“迷信”固定资产抵押能够抗衡事后危机,因为银行的压力测试不可能解决抵御资产失去流动性后给银行健康运行造成的巨大压力,所以银行“繁荣”的表象后面隐含着资产质量下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民营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因缺乏资金而增长下滑,必然引起经济的下滑,资产缩水。

(4)金融结构不合理。中国金融业主要是两大块,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2011年盈利10412亿,资本市场全行业亏损。股票市场不景气,股票发行、交易、直接投资、委托投资、理财等所有证券市场全行业亏损。资本市场亏损,核心原因是企业负债率太高,无法获取利润。继而,投资者不看好股市致经济下滑。

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助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2010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允许设立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股权投资基金,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民间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通过金融改革推动民间金融由无序走向规模,从地下走向阳光。同时加快针对目前已发生的民间借贷行为,建立合理的退出和转型机制来进行引导,不断扩展抵押品、质押品等形式来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加快建立健康合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1)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是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的需要。如何才能拓宽融资渠道呢?首先要放松、放宽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审批条件和额度限制。在有条件的县、乡、镇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农村信用社、农村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探索设立新型的农业村镇银行、新型的工业园区银行。这些银行可以由民营企业控股,银行参股。

所谓农业村镇银行,是建设以农产品公司为龙头的、以集体种植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业村镇银行,对农产品公司和农户进行对口扶持。如在弥勒县设立农业村镇银行,可由“云南红酒业集团”作为村镇银行大股东,对种植葡萄的农户贷款提供担保,收获的葡萄偿还银行贷款。将过去由公司出资金、出技术等扶持农户的种植模式转变为“银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商业借贷合作模式,针对不同的种植行业进行规模化扶持,可推广至咖啡、柠檬、烟草、蔬菜、花卉等不同的种植区域。这种新型的金融运行模式,必然会对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所谓新型园区工业银行,就是要改变以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招商的模式变为“资本招商”。资本招商是美国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模式。为此,建立以承接高新技术转移、提升产业升级为目的、服务园区企业为宗旨的园区银行,为今后云南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引擎。以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前景、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企业现有资产状况为依据,以“风险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担保公司+银行债权融资”等一系列的投融资方式,为园区新兴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扶持更多的创业者到园区创业发展,形成真正的园区孵化器,培育千千万万个小企业成长壮大,这也应是园区工业银行的宗旨。

(2)试点建设云南资本市场。国务院关于“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为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云南的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几千亿资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资本市场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资本市场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云南可以试点搞一个民间的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市场。对政府而言,云南中小企业股份制公司交易市场的建立,既可以为云南企业拟在沪、深两地甚至境外上市企业进行上市前的项目优选、孵化和培育工作,从而极大地帮助和推动更多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做大做强企业。对企业而言,尽管是在云南省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也会对企业上市前理清产权关系,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经营活动,确立市场位置等前期的上市培育、孵化工作。对投资公司而言,不仅是一个投资交流平台、引资平台,更是一个股权交易平台。任何小企业想获得、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者,都可以到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股权交易平台建设既要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又要具有本土特色,并且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开始设计平台时,优先提出并完成交易平台的顶层设计。

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中小企业交易市场,必须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专业机构及专业人才,包括设立保荐商制度,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为进场交易的企业提交尽职调查报告和保荐意见书。设立做市商,为进场交易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双向报价做市服务。设立专业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设立股权投资机构,省内外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其他交易市场的上市公司及企业、财团等都可以参与投资。

推进金融创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推进金融创新,是建立健全云南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的动力和保障。(1)推进制度创新。云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增强金融创新意识,改革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内部业务处理和风险管理流程,完善创新的组织管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地方产业特点制定有特色的金融创新规划和目标。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配套;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争取总行支持,推进制度创新,在引入更多贴近本地市场、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新业务在云南先行试点的同时,提升再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2)推进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创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加快经营方式转型,一方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改进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探索多种保证方式的信贷产品、发展供应链金融,缓解城乡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融资困境;另一方面着力推进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创新,拓宽筹资渠道。(3)推进服务方式创新。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优化银行业务处理和审批管理流程,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延伸金融服务网络,扩大金融辐射半径,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云南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监管部门要当好政银企协作的润滑剂和助推器,推动地方政府在信用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为金融业支持云南开放开发营造一个高效率的行政环境、严格公正执法的法制环境和诚信履约的信用环境。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7

民间金融并没有标准的概念, 简单来说, 就是指正规金融体系以外的非公有制性质的资金融通活动。在组织形式上主要有民间借贷、企业集资、典当行等。从1998年开始, 我国大力推进金融改革, 加快银行企业的商业化步伐, 随着商业化步伐的加快, 出于盈利角度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大批的撤出农村, 中国农村出现了“金融空洞”现象, 农户以及乡镇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受到限制, 这时民间金融扮演了“江湖救急”的角色,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作用, 支持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

1. 经济学视角

从供求角度分析, 由于农村资金的需求方主要是个体农民, 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有着贷款数额小、季节性特点明显的特点。但作为资金供给方的商业金融机构, 出于盈利考虑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了城市工商业, 随着大批银行撤出农村市场, 目前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 并呈现出垄断的地位, 但由于资金供给短缺, 在贷款过程中的“寻租”现象普遍。

随着农村的发展, 农村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大, 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正规金融资金供给的逐渐萎缩盾, 农村经济遇到了资本瓶颈而发展受限, 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当资金实际供给量持续小于资金需求量就形成了资本缺口, 也就是说, 当前中国农村的资本缺口正在逐渐放大, 资本缺口的存在为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拥有闲置资金的农户通过民间借贷等手段将资金投放出去, 从而获得高于基准利率的收益, 扮演了资金供给者角色, 这部分供给者会获得高于银行储蓄的超额利润, 据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刘萍透露:央行对31个省份进行的快速调查显示, 民间借贷利率的平均水平是12%~15%。这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利率水平。

2. 社会学视角

在农村地区, 民间金融更灵活、更具优势, 首先,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 正规金融部门不可能准确的了解以个体出现的每个贷款人的信用和财务状况, 这样就会影响到正规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而在民间金融市场上, 由于交易双方生活在同一个区域, 利用与借款人之间频繁的资金往来, 对对方的信用情况、财务情况、资金投向和项目前景等信息有相对充分的把握和了解, 容易克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和高违约风险, 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其次, 降低了交易成本, 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往往都涉及到受理, 调查、审查、审批、发放和贷后管理的程序, 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其运营的成本。而民间金融只需交易双方面对面就可以完成整个借贷过程, 既不需要场所也不需要信用调查, 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三、农村民间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 指标选择: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由农村正规金融和农村民间金融两个部分构成, 在农村, 正规金融主要行为就是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向农户发放贷款, 民间金融的表现就是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外获得的资金支持。所以, 在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中, 拟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两个方面选取指标。正规金融指标选取农户从银行信用社人均贷款额/人均GDP, 民间金融指标选取农户来自民间人均借款额/人均GDP, 在实证中, 分别用GOV和NON-GOV代表。

2. 指标选择:农村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农村经济增长也可采用农村人均GDP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 但目前我国一直未开展农村GDP的统计工作, 也就无法获取到相关数据, 所以本研究参照国内外实证研究的普遍做法, 根据农村经济增长的含义, 结合中国农村经济的实际状况:用第一产业值与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估算农村GDP。

3. 协整检验结果

通过EVIEWS软件得出结果如下:GDP变量结果是1, 这是因为它是VAR模型第一个方程的因变量, 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各方程的出现顺序而使所希望的变量前的变量为1, 将协整关系写成数学表达式, 并令其等于VECM, 得到

VECM=GDP+1.74226GOV-4.055589 NONGOV

通过得出的协整方程结果来看, 在农村经济、农村正规金融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这三个变量的均衡关系中, 农村人均GDP增长率与农村民间金融水平成正向关系, 而与农村正规金融水平成负向关系。这说明民间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增长, 而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却不能使农村GDP增长率提高, 反而使农村经济增长率下降。这说明农村信贷效率不高, 因而进一步地可以初步说明农业贷款效果并不理想。

四、结论

通过定量的实证分析, 我们得出, 农村正规金融贷款并没有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分析其原因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一是农村正规金融贷款存在的表面化, 即农村贷款仅仅在名义上存在, 而实际投入农村、农业的不多, 非农业化、非农村化现象严重;二是农村的中小企业只有少数能获得银行授信额度, 而且很大部分企业的授信额度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农村金融机构运营水平低下, 贷款手续繁琐效率低。

实证分析显示, 民间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作用, 民间金融的发展有效地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的发展不足, 在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民间金融满足了受到正规信贷规模约束的农村金融需求;其次, 一些民间金融行为部分地弥补了正规金融所难以涉及的领域, 提高了金融体系融通资金的效率,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 民间金融满足了农村资金需求高峰期的资金需求。

摘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文通过定量的方法分析, 发现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 且呈正向相关, 而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却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时, 民间金融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杨福明, 师秀清.温州民间金融与金融改革[J].温州大学学报, 2003, (2) :9~12.

[2]全颖, 互联网金融发展、支付货币电子化及对货币供给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 2016, (07) :122~126.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8

一、民间金融界定的文献综述

姜旭朝是国内最早关注, 研究中国民间金融的专家之一, 其对民间金融的定义:民间金融, 就是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制成分的资金运动。张军定义:一个非正规的部门是相对于官方的正规金融制度和银行组织而言, 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部门。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认为:应该以是否纳入国家金融管理体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

另外, 民营金融, 民有金融等概念也经常出现在各种文献中, 并且经常和民间金融相互替代使用。民营金融中的民营是借用民营经济中的民营一词。最早出现在1931年王春囿的《经济救国论》中。刘迎秋认为: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角度看, 民营经济的实质不仅在于“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完全的自主决策权, 而且在于它是一种在公司股份总额中私人股份占比重达到51%, 国家可以占有一定量的股份但不直接干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

二、民营企业学术界定

民营企业界定的关键是“民”“营”。“民”与“官”相对, 但首先应该界定在一国之内“民”, 所以外资企业不能算在内。“营”原指的是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 从这个角度看, “民营”与“民有”是不同的。不过, 考虑到现实情况, 国有民营形式非常少, 也可以忽略不计。同时, 为分析和计量方便, 我们将民营企业视为民有民营企业。因此, 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主要有:城乡集体企业, 个体和私营企业, 民间资本控股并经营的股份制企业。

那么民营经济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在我国学术界就民营经济的涵义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1.狭义的民营经济, 认为民营经济的本质内涵是“非公有制经济”, 即“民有民营”的经济或者说是“私营经济”, 它是从私有制角度来考察的民营经济, 私有是其主要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角度看, “民营经济”的实质不仅在于“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完全的自主决策权, 而且在于它是一种在企业 (公司) 股份总额中私人股份所占比重达到51%以上、国家 (通过其代表机构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某个实体性经济单位) 可以占有一定量的股份, 但不直接干预企业 (公司) 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国家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企业领导干部完全不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任命的, 而是由企业当事人 (比如股东这类产权所有者) 自己根据市场原则自主选择产生。2.广义的民营经济, 认为民营经济的本质内涵是“营”, “民营”和“私有经济”没有必然的一致的关系。他们认为“民营”的实质是在不改变原有产权关系的前提下, 由产权使用人自己做主选择适用于自身情况的经营形式, 进行自主经营。“民营”不等于“私营”, “公有”也不等于不能“民营”。“民营”所注重的是资产经营形式的选择, 而不是改变资产产权本身的性质。所谓“民营”, 既包括“民有民营”, 又包括“国有民营”, 是这样两个大的方面的混合, 是“民营化”的经济。就是说,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不仅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同时经营过程也完全自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可以直接叫做“民营”, 而且生产资料归集体或国家所有、经营过程完全自主决策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叫做“民营”。个体经营、合伙经营、个人承包或租赁经营等等, 都属于“民营”范畴。“民营化”的意义恰恰在于在坚持合理范围与规模的“国有国营”或“公有官营”的前提下, 允许上述各种生产方式或者说经营方式自主、自由地快速发展。这个过程是一个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过程。能够调动多种积极性的生产方式必然是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内在要求的生产方式, 因而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会有利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国外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

(一) 间接融资

由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发挥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技术先进, 管理规范, 可以尽可能地减轻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败德行为, 降低交易成本, 因而, 间接融资在各国企业融资均占主要地位。为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机构, 如意大利的合作银行, 互助银行, 国民银行等, 日本的民间合作信用系统, 地方银行, 互助银行和商组合中央金库, 国民金融公库, 中小企业金融公库。

(二) 直接融资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证券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 直接融资方式的功能和效率得以充分发挥, 在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直接融资较之间接融资有其优势。发达国家也充分利用直接融资方式为民营中小企业筹集所需的资金。美国是典型的资本市场主导的融资模式, 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筹措资金是其外部融资的主要形式。

(三) 政府的融资支持

是指政府通过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向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如德国, 法国对民营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美国、日本政府对民营中小企业实行贷款援助。

四、我国现有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及其限制

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体制变迁过程, 政府的态度也是由默许到逐步认同。因此, 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始终未得到政府的特殊关照, 而且还面临着所有制的歧视。民营企业缺少资金支持, 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内源融资, 只有少数规模大, 效益好, 品牌知名度高, 技术含量高的民营企业能从国有的银行体系或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广大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则难以从现有的金融体系筹集资金。根据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 (IFC) 在中国北京、成都、广东顺德、浙江温州四个城市的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 大约有80%的私营企业认为融资难已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调查结果还表明, 我国私营企业的融资严重地依赖自我融资渠道:私营企业初创时启动资金有90%以上主要来自资金持有者, 当初的合伙人及他们的家庭来解决;而在初创期过后的后继投资中, 样本企业仍然严重依赖内源型融资渠道;其中, 至少有62%的资金依靠业主有资金或企业的前期利润来解决, 在外源融资渠道中, 来自非正规的渠道, 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的份额相差不多, 除此之外, 公共股市, 国债市场在私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微不足道。此外, 调查还显示, 大型私营企业要走向成功, 银行信贷在其融资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私营中小企业则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和非正常渠道的外源融资。

具体观察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会发现大多面临着一些限制性因素:

(一) 内源融资能力不足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 自身积累能力严重不足, 这造成了企业内源融资困难。另外,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 内源融资往往在创办阶段起重要作用, 到了增长发展阶段, 民营中小企业仅仅依靠自身资本积聚方式来寻求自我滚动式发展显然是不适应的, 这一时期外部融资很重要。而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经过了创业阶段, 目前正处于成长期, 企业前期积累的利润和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必须依赖外源融资方式筹集大量资金。1999年, 世界银行专管民营事物的分支机构———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的北京、成都、顺德、温州等开展了民营经济调查活动,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民营经济的融资, 无论是在初创时期还是发展时期, 都严重依赖自我融资渠道。

(二) 现有的证券市场限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

从理论上讲, 只有规模巨大, 组织完善, 信誉卓著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进行融资。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 投资者易于从市场上获得相关信息, 评价其质量, 从而愿意投资于其证券。具体到我国的现实状况, 证券市场对民营企业的进入还存在制度障碍。我国的股票市场主要还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解困的, 因此在上市资格的审批时民营企业受到体制歧视。目前, 在我国沪深两个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 私营企业所占份额不足3%。还有少数民营企业通过协议受让非流通股份或在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流通股, 也进入股票市场融资。但这些企业多为规模较大, 技术或产品比较成熟, 经营管理较好, 经济效益较佳, 发展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 对于其他大多数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 依然难以通过股权融资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近年来理论界普遍看好创业板市场, 认为这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很好的通路。然而, 我国现有的经济环境, 法制环境均不够完善, 主板市场风险极大, 令投资者丧失信心。主板市场尚未能建设好, 更何况刚刚推出的创业板。首先, 这一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 其次, 符合准入条件的主要限于高科技, 高风险, 高投资回报率的民营中小企业, 而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中小企业资本技术构成低, 生产工艺落后, 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小, 势必被排除在这一市场之外;最后, 创业板市场高额的佣金成本和代理成本也使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三) 民间金融发展滞后, 无法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需要

我国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都是准民间金融组织, 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 除民生银行外, 其他的银行股东多为国有企业, 因此在运行机制上日益呈现“工农中建化”趋势。同样存在机制不活, 贷款风险大等问题, 在选择贷款对象倾向于大企业 (包括民营大企业) 以及有政府担保的投资项目, 对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民生银行是于1996年成立的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 股东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民生银行一直以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也有限。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种种歧视政策, 发展举步维艰。首先, 其业务范围被严格限制在一个城市之内, 无法满足客户的跨区域业务需要;其次, 一个城市内部效益好的行业和部门 (如社会保障, 电力, 通讯等) 只准在国有银行开户, 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只能被动地择劣, 主要服务于贷款成本高, 风险大的城市中小企业;再次, 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受到限制, 无法通过高利率来补偿所承受的高风险;最后, 国有银行账号的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剥离, 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只能通过自身化解。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在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中难以发展壮大, 更难以承担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任。我国的农村食用社原本应该是社员入股, 民主管理, 服务于社员的合作金融组织, 但在现实中却偏离了这一初衷, 一度还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目前农村信用社仍由人民银行各级行代管, 实行地级联社———县级联社———信用社纵向管理模式。近年来为防范风险, 贷款的决策和审批权层层上收, 贷款的条件苛刻, 手续繁杂, 增加了乡镇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难度。另外, 农村信用社不仅没有为乡镇企业, 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反而通过居民储蓄从农村抽取了大量资金。

五、民间金融的发展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历的最佳途径

民间融资是相对而言于官方正式金融而言的一种组织或活动。在本文中民间金融主要是指民有民营金融机构, 民间金融机构的产权设置, 地理位置, 经营特点, 先天地决定了其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方面具有优势:

第一, 产权优势。民间金融机是民有民营, 产权相对明晰, 其经营活动中可尽量避免政企不分, 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行为。民间金融与民营企业在产权形式上相对应, 不存在体制偏好或体制歧视, 因此能弥补国有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资金支持的不足, 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支持民营企业快速成长。

第二, 地域优势。民间金融机构多为地方性, 区域性, 社区性金融组织, 与地方型民营企业同处基层, 易于了解彼此的情况, 信息传导性强, 容易形成对称, 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败德行为, 降低信息成本和贷款风险。

第三, 经营优势。民间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在生产力方面处于同一经济层面, 其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也很相近, 在组织, 技术, 效率, 服务等方面能相互适应和促进。如民间金融机构规模小, 经营灵活, 能较好地满足民营中小企业小额的, 短期的, 随机的资金需求。另外, 民间金融机构采取市场化导向, 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调整自身服务, 简化授信程序,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贷款收益。

摘要:10年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的企业经济工作经历, 5年的私营企业会计融资的体验, 深切体会到现阶段私营企业融资难, 难以上青天的现状。本人据此介绍国内外民营企业和民间金融文献综述及其融资方式, 分析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及其制约因素, 指出民间金融的发展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民间金融

参考文献

【1】王鹏涛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财经问题研究2002 (4) 39-41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 (1) 10-18

【3】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4】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5】吴敬链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6】徐笑波中国农村金融的变革与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7】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中国远东出版社1996

【9】周伟林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9

民间金融在经历了2014年汇通担保事件等一系列崩盘事件后, 整个资本市场对民间借贷一度丧失了信心, 民间金融的发展正在经历一场生死考验。在近两年发生的民间金融崩盘事件中, 凸显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政府及相关监督机构对于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在突发事件中严重缺乏, 导致大量民间资金人间蒸发, 投资者的本金利息欲讨无路;另一方面, 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 对民间资金的需求持续升温甚至完全依赖。

这两方面的问题使得民间金融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 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呈有效的正相关关系?如何才能正确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力量?这是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因此, 本文以宜宾市经济金融数据为数据样本, 运用计量经济学手段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 宜宾市民间金融规模的测算——运用θ值法估算宜宾市民间金融规模

2.1 θ值法的假设基础

θ值法即经济金融相关系数法。它根据资金投入量与GDP的比例来测算民间借贷的规模。它有两个假设前提。

第一假设在经济活动中, 投资与产出的比例保持一致, 即各地区资金投入量和GDP值保持固定的比例。本文将资金投入分成正规金融 (Formal Fiance, FF) 和民间金融 (Informal Fiance, IF) 。正规金融主要包括银行短期贷款 (Bank Loan, BL) 、股票市场融资 (Stock Financing, SF) 和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 FDI) 。

第二个假设选取北京市作为参照物, 假设其民间金融规模为零。这是由于北京金融业比较发达, 所以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 北京的民间金融规模较小, 假设可以忽略不计。这样, 北京市的资金投入主要由银行短期信贷、股票市场融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正规金融渠道构成, 而其他省市默认为民间金融存在。

2.2 θ值法测算宜宾民间金融规模

该方法假设各地区各年度的经济金融相关系数θ是相同的:

BLyt为宜宾地区的第t年的年度银行短期贷款;SFyt为年度资本市场股票融资额;FDIyt为年度外商直接投资额;IFyt为年度民间金融规模;GDPyt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BLbt为北京的第t年的年度银行短期贷款;SFbt为年度资本市场股票融资额;FDIbt为年度外商直接投资额;IFbt为年度民间金融规模;GDPbt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假设北京不存在民间金融, 资金全部来自正规金融, 所以, 北京第t年的θ值为:

由于假设各地区各年度的θ值相等, 因此, 宜宾地区民间金融规模:

表1是北京市2004年~2014年的银行短期贷款额、股票市场融资额、本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 并运用θ值计算公式可求得北京市2005年~2014年每年度的θ值。

从表1θ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北京市各年θ值的取值范围界于0.6819到0.8876之间, 均值0.7676。

根据调查, 宜宾市主要金融指标, 并根据公式测算出宜宾市民间金融规模数据 (如表2) 。

3 宜宾市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特点分析

(1) 宜宾市民间金融发展迅速。据统计, 2014年宜宾市GDP为1443.81亿元, 较2013年增长8%, 虽然总量仅占四川省GDP总量的5%, 但仅次于成都 (10056.59亿元) 、绵阳 (1579.89亿元) 和德阳 (1515.65亿元) 之后, 居于四川第四, 但宜宾市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却与成都、绵阳、德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宜宾市正规金融发展缓慢, 而市场资金需求巨大, 这为宜宾市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宜宾市民间金融规模迅速扩张。民间金融的规模从2005年的173.328亿元扩张到2014年的875.719亿元。

(2) 宜宾市民间金融呈波浪式发展特点。宜宾市民间金融比较活跃, 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但是, 在某些年份发展停滞甚至出现萎缩, 比如2007年~2009年间基本停滞不前, 在2008年甚至出现萎缩现象, 其原因在于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10年~2011年增长放缓, 是由于2011年受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 民间金融均出现明显的发展规模下降。

(3) 宜宾市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同步发展。宜宾市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同步迅速发展, 并且, 在2005年~2012年间, 民间金融规模甚至超越正规金融, 这是由于宜宾市企业大多为中小、小微企业, 民间金融成为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2013年~2014年, 宜宾市民间金融规模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规模大致持平, 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宜宾市企业资金融通的重要途径。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 (2005-2014)

数据来源:宜宾市统计年鉴 (2005-2014)

综上, 通过θ值测算方法虽然是间接测算, 不完全精确, 但基本能够反映宜宾市民间金融的大体状况:民间金融发展迅速, 形态呈波浪式, 规模庞大, 在宜宾市区域范围内是本土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

4 宜宾市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过程

4.1 方法选择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具体采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检验宜宾市2005年~2014年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与民间金融规模 (IF) 两个时间序列间的平稳性、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

4.2 变量和样本选择

在研究宜宾市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中, 我们拟选取宜宾市2005年~2014各年度的IF和GDP两个指标, 其中国民生产总值 (GDP) 为被解释变量, 宜宾市民间金融规模 (IF) 为解释变量, 用以构建本研究的基本实证模型:

4.3 分析过程

4.3.1 平稳性检验 (Unit root test)

检验LNGDP和LNIF数据序列的平稳性, 采取单位根检验 (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检验方式, 由于序列图形显示其偏离0而随机变动, 并且被检验序列的波动趋势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趋势, 因此, 回归方程中需要包含截距项 (Trend) 和趋势项 (Intercept) 。分别选取水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二阶差分序列三种序列, 并基于施瓦茨准则 (SIC) 确定滞后期数, Ln GDP分别取2、1、1滞后期, Ln IF分别取2、1、0滞后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结论如下:

LNIF和LNGDP水平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均不平稳, 二阶差分序列在1%、5%和10%置信水平上均大于t统计值, 因此序列是平稳的。因此, LNIF和LNGDP是二阶单整序列。

4.3.2 协整检验 (Cointegration test)

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

其中, 括号内为相应系数估计值的t统计量值。

接下来对残差et进行ADF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4。

根据方程 (1) 和表4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回归方程的R2=0.966356, 说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同时, 由于残差et序列的ADF检验在1%、5%、10%水平上均是平稳的, 说明LNGDP和LNIF存在协整关系, 即区域经济发展与民间金融发展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由于变量LNIF系数估计值0.8994, 说明民间金融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约0.8994个百分点。该项检验表明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 并且这种关系在一定的时期内平稳、均衡发展。

4.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

本文拟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检验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以及二者的影响方向, 即究竟是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还是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宜宾市民间金融的持续发展?由于前述平稳性检验已经得出序列LNGDP和LNIF是二阶差分平稳的, 因此可直接对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5。

从表5中, 对于第一个原假设“LNGDP不是引起LNIF变化的原因”, 其F统计量=4.49608, 相应的概率值P=0.1251, 大于10%的检验水平, 因此, 不能拒绝原假设, 即可认为“LNGDP不是引起LNIF变化的原因”;对于第二个原假设“LNIF不是引起LNGDP变化的原因”, 其F统计量=1.84012, 相应的概率值P=0.0300, 小于5%的检验水平, 因此拒绝原假设, 即可认为“LNIF是引起LNGDP变化的原因”。根据以上分析, 宜宾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和民间金融规模存在单项因果关系, 即民间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宜宾市金融市场尚不完善, 90%以上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 通过票据融资数量较少, 外商投资稀缺, 民间金融成为宜宾市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来源。宜宾市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 民间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者在一个统一经济体内共同持续、稳定发展;根据统计数据, 民间金融每增长1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增长0.89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较强。

宜宾市民间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民间金融还大量存在, 我们在积极发展民间金融的同时, 应正视民间金融的负面效应。因此, 应该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或规章制度, 对该形态下的资金借贷进行规范, 并明确纠纷处理受理机构。同时, 完善民间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 建立合理可控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 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方向, 使其发挥正面效应, 进一步促进宜宾市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康顺.中国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及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1.

[2]刘希章, 李富有, 南士敬.民间投资运行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区域差异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07) .

[3]刘钰.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应及对策[J].云南社会科学, 2015 (01) .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篇10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金融脱媒和金融去平台化,民间金融逐渐在企业融资、个人借贷等多个金融领域发展壮大。本文采用我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民间融资规模量的大小对GDP增长指数的影响。本文选用经济增速指标作为分析对象,探究民间融资规模对我国经济增速的内生推动。由于我国可供观测的民间融资规模数据的时间较短,本文采用各省季度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2 理论模型

Richard Clarida(1999)从一个包含货币的DSGE宏观模型出发,通过最优化推导出影响社会总产出的IS曲线:

模型当中加入了预期项,这意味着当期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当期经济变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未来预期经济变量的影响。gt是预期政府购买变化量相对于预期潜在产出变化量的函数,代表需求冲击。xt代表产出缺口,即当期的实际产出减去自然水平下的产出的结果。Rt代表短期名义利率,在该模型中,货币和短期名义价格是不变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具有影响力。πt代表通货膨胀率,Etπt+1指当期对下一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同理,Etxt+1代表产出缺口预期,模型认为,通胀预期和产出预期是存在的。Rt-Etπt+1代表当期实际利率,理论上φ为负,即当期实际利率越高,当期消费越低,它反映了实际利率和消费的替代关系。

式(1)是一种简单的新凯恩斯模型,并不能较好地模拟中国经济。文章从分析民间融资规模出发,认为民间融资规模将会对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出。我国民间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富余方与资金需求方直接融资,或者绕过银行、证券公司所形成的正规资本市场,通过民间借贷平台完成资金融通。决定民间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民间金融能有效缓解经济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者通过民间借贷平台放贷时,能够更加清楚资金的最终去向,也对最终借款者的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有更全面清晰的判断。民间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原因除解决信息不对称之外,还包括其成本低、收益高的特征。社会富余资金通过民间金融的各类渠道流向生产部门,其本质是使资金供给者的金融资本流进行扩大再生产,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因此,在式(1)的基础上引入变量民金融资规模,分析其对我国GDP的影响,式(1)被修改为:

在式(2)中,变量INFt-1代表滞后一期,即上一期的民间融资规模。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的时滞问题,修正的模型中民间金融的规模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时间间隔,因此模型设定为上一季度的民间融资规模将对当期产出增长率产生影响。参数θ理论上为正。干扰项εt是服从i.i.d.的,均值均为0,方差为σε2的同方差正态分布。

3 实证检验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计

本文从社会融资总规模中除去银行融资、境外融资、委托贷款、证券融资等主要的融资方式的融资规模,将剩下的融资规模视为被民间融资填补。本文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以上数据,选取我国26个省市(京、津、冀、沪、渝、豫、云、辽、黑、皖、鲁、苏、浙、赣、鄂、湘、桂、晋、蒙、陕、吉、闽、贵、粤、川、琼)的截面季度数据,用各地区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减去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及股票融资规模后,得到各地季度民间金融融资规模。

本文先将实际季度GDP值进行季节调整,采用Eviews软件中X-11季节调整方法,然后采用Eviews软件中HP滤波的方法来估算实际季度GDP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

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受央行调控程度较高,现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国内学者一般采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来模拟市场利率。本文采用隔夜SHIBOR利率,通过计算各个季度内的天数加权平均,获得各季度SHIOR日均值,进而将之模拟模型中的利率Ri,t。同时,本文用xt+1代替Etxt+1,用πt+1代替Etπt+1来处理模型中的预期项。

3.2 模型估计

本文采用面板广义矩估计(GMM Panel Data)对式(3)的参数进行估计。若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必然面临样本量过小导致估计结果错误。面板GMM能够通过采用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滞后一阶的民间融资规模和预期产出增长率为工具变量。xi,t=α(Ri,t-Ei,tπi,t+1)+βEi,txi,t+1+θINFi,t-1+εi,t(3)

在式(3)中,t为2014年1季度到2015年2季度每个城市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采用Eviews对面板GMM模型进行估计,由于本文的数据可供观测的季度数量较少,是典型的“宽而短”的截面数据。本文在模型估计时通过Panel Workfile进行分析。实际利率与产出数据在获取时已经经过了取对数后差分,对民间融资规模数据取对数满足其平稳要求。

注:面板GMM估计结果(***、**、*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水平,括号内代表T值)。

模型参数表中估计显示,自变量实际利率和预期产出对产出增速分别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和显著的正向影响。实际利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产出增速降低0.71个百分点。预期产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实际产出增速增加1.03个百分点。模型中的民间融资规模对实际产出增速存在显著的0.14的影响。

4 研究结论

通过我国26个主要省市的截面季度数据和GMM Panel Data模型估计发现,在修正的产出模型中,经济体中的实际利率对当期产出具有削弱作用,市场实际利率越高产出越低。预期的季度产出规模对当期实际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实证分析的以上结果都符合新凯恩斯宏观模型中IS曲线的参数设定。本文同时得出,滞后一期的民间融资规模对当期实际产出缺口具有14.3%的正向推动作用。

实证研究显示,我国民间融资对实际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决策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放宽民间金融准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同时也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红,朱柯达.民间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5(3).

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篇11

摘要:近年来民间融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相比,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其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融资的同时。存在着不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和脆弱性、不规范性和投机性等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正规金融;民间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054-01

1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

广大的中小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很难贷到款,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1.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在正规金融活动中,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财务不透明,破产风险较大,严重依赖企业家个人素质等原因,使得面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银行要做到了解清晰,成本费用必然很高。因此大多数银行选择一个平均的风险成本对中小企业设定固定的贷款利率,这使得那些质优的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高昂的贷款费用,而选择不贷款。而剩下愿意贷款的多数是一些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这直接使得在有多余信贷资金的情况下。银行愿意贷款给那些利润率低甚至亏损的大型国有企业,也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1.2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符合银行要求

自1998年开始,我国银行为了减少不良贷款,一般采用抵押,担保制度。但是由于银行在抵押物上一般倾向于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地产,地皮等不易贬值的抵押物,这使得中小企业在抵押物上很难达到银行的要求。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到生产环节,固定资产所占比率远远低于大型企业。因此,通过抵押担保方式获得银行贷款也是非常困难。

以上2点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表面原因,但是深层次上是由于我国金融行业高度垄断的体制造成的。在我国金融资产和金融业务主要集中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他们对金融资产的占有率约为市场总额的70%,占有60%以上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对金融市场的垄断力量高达80%以上。虽然除农行外,其他三家银行已经先后上市,在称呼上已经不是国有银行,但是其实际上仍是国家控制着的金融机构。正是这种高度的国家垄断,使得适用于其他市场的淘汰机制,在我国金融业难以形成。由于缺乏竞争,使得金融服务效率低下,金融工具单调,信用监督和评估体系缺乏。

反观民间金融却在正规金融不愿涉足的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经营的很有成效,这与其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金融有以下特点适合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一是利率灵活。民间金融利率高于官方利率,这既反映市场供求,也体现了风险溢价。它真实地反映出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资金价格,发挥了利率的杠杆功能,调动了资金的组织者和供给者的积极性。有效地调节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使民间资金的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二是信息成本优势。民间金融是一种“关系型融资”,信用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民间金融早期产生于自然经济的地域、人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以抵御高利贷的盘剥,形成合会等互助金融组织,解决成员生产生活上的问题,是一种“内生金融”,并非单纯依托民间经济而存在。因此民间金融组织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放贷对象一般是本地的企业。这一点恰恰是正规金融所不具有的,也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这一最大融资障碍。

2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2.1不利于政府宏观调控

由于民间金融的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以及民间融资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素质所限,使大部分资金的流向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过热行业。这类行业的相当一部分是当前的需求热点,多数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和技术水平低的行业和项目,正是政府调控的重点,但由于民间金融的存在和无序发展,直接影响了政府收缩过热行业信贷的政策。央行对于民间金融活动的控制力较弱,体现在缺少能直接影响民间金融机构活动的政策手段。

2.2民间金融具有脆弱性、不规范性和投机性

河南民间金融发展之探析 篇12

1.1 利率高、弹性大, 城乡差别大

河南民间金融在资金融通过程中, 利率形式多样, 差异较大。一般而言, 城镇利率高, 乡村利率低。城镇借出利率年息一般在15%~60%, 乡村借贷利率年息一般在10%~20%;城镇民间融资金额大, 乡村民间融资金额小。城镇借贷较为规范化, 一般需要借贷双方签订书面协议, 数额较大的还可能以房屋等实物作抵押, 而乡村借贷双方一般为本乡本土或亲朋好友, 主要是基于相互之间的信任, 互助性质居多, 一般以口头约定为主。

1.2 手续简单, 期限灵活

由于民间金融是建立在血缘、地缘、商缘等社会网络和传统型的制度环境中, 资金借贷双方较为熟悉, 对彼此的资信、收入状况、还款能力等都较了解, 所以, 一般借款手续较为简单, 大多不用抵押或担保, 基本都是打借条或双方口头约定。另外, 民间金融的融资期限较为灵活, 最短的 5~10 天, 最长为一年, 这也适应了不同融资主体的需要。

1.3 参与范围广, 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从行业看, 河南的民间金融涵盖了制造业、房地产业、商贸餐饮业、农业等。参与主体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农村中的专业经营户等。民间融资以生产性融资为主, 主要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用于构建固定资产支出、投资新项目的较少。从形式上看, 民间金融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从无息的互助性民间借贷、有息的民间借贷, 到组织化、机构化的典当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多种形态。

2 河南民间金融活跃的原因

2.1 民间资本的积聚和强烈的投资意识造就了民间金融的繁荣

据统计, 2009年年末, 全省居民储蓄存款超过了11207.40亿元。而至2010年年末, 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金额为12883.7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 河南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以非常快的速度逐年增长, 民间资本潜力巨大。但是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 目前我国的存款利率较低, 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 居民巨大的资金财富与狭窄的投资渠道极不相称。在趋利动机的驱动下, 大量民间资金就流入了民间金融市场。

2.2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为民间金融提供了发展空间

截至2012年9月底, 河南省共有38.3万家中小企业, 而其中面临融资困境的小型微型企业就有35万家, 占比高达91%。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运作不规范, 存在贷款次数频、贷款额度小、贷款风险高等特点, 相当一部分企业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融资环境的恶化迫使中小企业对民间融资的依赖性增强。据调查, 郑州多数中小企业的资金完全来源于自有资金或亲友借款, 仅有24%的中小企业能顺利从银行获得贷款, 另有13%的企业则不得不以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

2.3 正规金融遗留下的市场空缺客观上需要民间金融去弥补

近年来, 我国的金融体系逐步走向商业化, 国有银行出于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的考虑, 倾向于给资金需求规模大、实力强的国有企业提供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 抗风险能力弱、负债能力有限等特点, 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得到所需款项。民间金融以其简便、快捷的优势扩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可以说, 民间金融活跃了城乡经济, 对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提高就业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3 河南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民间金融的利率失控

目前,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还处于半地下状态, 民间金融利率通常是借贷双方之间相互商议确定的。在郑州、安阳等地, 一些企业为了筹集到资金, 竞相抬高利率, 目前年利率在本金的50%以上已是普遍的现象。在“高收益、高回报”的吸引下, 储蓄资金开始流向民间融资领域, 形成一股巨大的“地下钱流”, 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3.2 民间金融经营风险高

民间金融借贷手续简便, 大多时候都是以借据和收条的形式出现, 缺少严格有效的外部监管和约束机制。由于投资者缺乏对每笔贷款贷前、贷中、贷后严格的调查, 民间金融风险加剧。

3.3 民间金融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了困难

较高的民间金融利率必然导致一部分储蓄从正式的金融体系中分流出来, 而且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的限制, 大量的民间资金通过灰色渠道进入民间金融市场。规模巨大的民间资本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 部分民间融资的资金“唯利是图”, 流向调控产业, 削减国家宏观政策成效, 不利于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3.4 民间金融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民间金融不同于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有国家信用作保证, 所以资金存放在那里相对比较安全。但是民间金融则不同, 一旦发生信用危机, 容易导致挤兑的产生、引发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行为、缠诉闹访等风险隐患, 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4 规范发展河南民间金融的政策建议

4.1 改变政府的角色定位, 理性对待民间金融的发展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 各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 鼓励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河南省金融学会秘书长张树忠认为, 当下最紧迫的问题则是政府需要对这些民间金融、民间借贷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 从中汲取教训, 为下一步民间金融的发展制定出一些更好的机制出来。因此, 政府应转换思想, 摒弃和废止那些束缚民间金融发展的理念, 给民间金融市场一个合适的定位, 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2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规范和保护合理的民间金融活动

鉴于民间金融存在形式的多样化, 以及不同的民间金融活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 政府在处理民间金融时, 也应采取分清类别、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无息、互助性民间借贷, 政府可以提高借贷双方的规范意识, 以尽量减少纠纷;对于有息借贷, 要强化对契约关系的保护,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规范有息民间借贷;对于高利贷, 鉴于危害性, 政府应坚决对其进行打击。

4.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营造民间金融运营的法律环境

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 有其合理性和客观性, 是民间信用的体现, 但是也具有自发性和隐蔽性, 其经营和收益游离于国家监督管理之外, 易形成非法集资, 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所以, 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为民间融资构筑一个合法平台, 并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规范和监管, 以规范和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 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让正当的民间金融活动摆脱灰色金融的身份, 光明正大地浮出水面。

4.4完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 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监管体制

由于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单个民间金融机构的不良运作可能会给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风险传递。因此, 发展民间金融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对它们的监管力度, 把民间金融的发展态势纳入管理的视野内, 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改变对民间金融“事后管理”的被动局面。要逐步建立起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为主, 以行业管理、自律管理为辅的民间金融监督和管理体制, 实现对民间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4.5 不断深化金融改革, 推进利率市场化

要规范发展河南民间金融, 疏导民间资金进入正规金融体系, 关键之一是利率市场化。目前, 我国投资资金中的利率主要是由央行管制的 (如银行存贷款利率) , 利率生成机制不能从根本上反映资金供求变化状况。国家要尽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利率市场化, 使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在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合理分布, 用市场手段优化资金的配置。此外通过利率的杠杆作用, 可以调动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4.6 加强制度创新, 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第一,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证存款人利益, 合理分摊因金融机构倒闭而产生的财务损失, 实现由存款人、金融机构和政府共同分担风险的机制。第二, 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可以将优良的民间信贷机构吸纳为市场主体, 有效的退出机制则有助于解决传统金融体制中的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 使得金融市场“进得去, 出得来”。第三, 加快征信制度建设。建立一个由中央银行牵头, 各金融机构参与, 并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组建征信公司, 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将企业和个人的信息保存和收集组合起来, 记录金融交易中当事人的信用状况, 减少金融交易中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J].金融研究, 2002 (10) .

[2]曹一萍.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J].会计之友, 2009 (2) .

[3]陈柳钦.规范和完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选择[J].西部金融, 2009 (8) .

[4]彭宏超.关于建立我国民间金融体系的探讨[J].商业会计, 2011 (7) .

上一篇:动画片色彩搭配论文下一篇:教育评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