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2024-07-05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精选12篇)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1

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 以及外资银行的冲击, 中国的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发展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国际金融运行格局的巨大变化迫使中国要改革金融监管体系, 防范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通过对当前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分析, 结合中国的金融现状提出了改革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金融监管,全球化,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形势出现的新变化, 以及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问题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呈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要求中国在顺应国际金融潮流变动的同时, 应尽快着眼于本国金融业现状, 以确保金融安全为目标, 稳健运营为宗旨, 大力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 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美国的金融危机, 暴露出全球金融监管在风险防范、协调合作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金融危机呼唤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弥漫, 美英率先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 从而引领和昭示了全球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第一, 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隐蔽性、易变性和复杂性、危害性增加, 波及范围扩大, 蔓延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全球范围。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机构等许多相关行业, 使许多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破产, 进而影响该国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其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丰富国际金融监管方式, 实行灵活多样, 务实高效的金融监管。所以必须改革监管模式。实现广泛的国际协调, 进行合作监管。第二, 国际大型复杂银行合并和跨行业业务的发展及大型复杂银行合并浪潮的未来持续, 势必在日益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展复杂的金融业务活动, 提供复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其技术和操作难度增加。监管方式运用应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安全性与效率性, 以适应混业经营的安全需要。要求金融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发展。第三,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及不断深化, 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也不断加强,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 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督, 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 同时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 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 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中, 提倡各国银行联合监管, 保持合作与交流。各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趋于统一和规范, 因此金融监管法制应逐渐走向国际化。第四, 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 金融创新产品的层出不穷, 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网上银行交易等创新业务, 它们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增大了风险, 且更易扩散, 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更加直接猛烈。最后, 国际金融监管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自我监控水平。监管强调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统一, 监管当局通过审查银行内部的风险和资本管理程序, 保证资本充足性和自己对风险的评估, 建立完善的内部评估和管理系统。

总之, 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下, 国际金融监管的方向将是国际协调与合作, 并不断向集中统一、全面灵活、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

第一, 中国已加入WTO,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 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 这对中国的金融监管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视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从金融业长期稳定发展出发, 深入研究如何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 又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金融监管体系, 是目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金融问题。与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相比, 中国目前金融监管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1998年中国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分业监管体制, 这种体制适应了当时中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结构。但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分业经营的模式逐渐显现出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银行资产项目过于集中, 券商融资渠道不畅, 保险资金投资效益低下, 于是管理层逐渐放松了管制。如允许券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允许保险基金以购买投资基金形式进入股市以及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等, 呈现出混业经营趋势, 近年来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 (如:光大集团、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 以及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出现都需要对纯粹的分业监管进行完善。中国目前需要加强人民银行、证监会及保监会三大金融监管合作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变革, 这项改革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长期趋势。

第二, 中国金融监管偏重于对金融机构经营进行合规性检查, 这种检查重点主要集中在规范经营和规范操作上, 对金融机构潜在的资产风险重视不够。而资产质量的风险是金融业深层次的风险, 它的产生和发展将危及金融机构安全。同时金融监管内容存在漏洞, 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 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 一些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

第三, 监管缺乏创新理念, 监管手段落后, 管理人才缺乏。中国金融监管缺乏主动性, 依法监督的观念不强;同时监管手段落后, 仍以直接监管为重, 大量运用行政手段, 而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运用较少;监管方式不科学, 现代化的监管方式运用得少, 监管方法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有监管人员中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 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 复合性人才缺乏, 尤其是既熟悉国际惯例又懂计算机、法律及国内金融业务的综合型监管人才十分缺乏。

第四, 中国信用环境被破坏, 道德风险严重。监管新体制运行以后, 没有其他机构可以对三个专职监管机构开展工作的合规性和效率进行监督和制约, 监管缺乏合作和统一性, 失去应有的制约机制。监管责任不十分明确, 对监管者缺乏必要的责任约束, 构成监管机构自身的腐败和监管行为的非规范性运作。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中国的监管模式, 无法消化大量的不良资产, 业务面窄, 监管内容狭小, 出现了许多监管真空、盲点和重复监管问题, 降低了监管运作效率, 并导致信用环境差、道德风险产生。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上述诸多问题, 有历史的沉淀、体制的原因、金融机构自身自律性不强、脆弱性增加、经营管理能力低下、社会经济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为此, 根据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金融监管现状, 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和重视。

三、中国金融监管的策略选择

1. 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经济全球化要求中国金融业必须遵循国际规则,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必须实行跨越式改革, 目标定位也应在世界金融业发展和监管的最新趋势上: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保留现有三大监管体, 适应混业经营要求, 专门负责管理、协调三大监管体制主体的监管工作。建立分合自如, 目标一致, 运行高效的金融行政监管委员会, 对从事混业经营的内外金融机构实行联合监管。这种新的金融监管组织体制模式既能满足实行混业经营后金融业对监管体制的要求, 也能适应现阶段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期对监管的要求, 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2. 将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相结合, 以合规性检查为前提, 风险性监督为主, 二者并重;

建立银行信用评级制度, 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 以强化银行对其经营和风险程度的识别和管理, 增强自我约束力, 同时便于中央银行准确掌握银行经营状况, 并根据不同等级银行采取不同监管措施;加强银行创新业务的监管, 如网络银行业务应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围, 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 制定网络安全标准, 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等。应注意加强监管不能扼杀和阻碍金融创新, 运用现代科技对金融运行实施动态、实时、持续的风险监管, 以便及时化解风险, 提高监管效率。

3. 提高监管对象的自律性, 要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 就要

倡导、帮助、督促银行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客观地评价其在防止舞弊, 消除风险, 严守监管法规方面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内控部门的独立性、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检查力度。及时督促修订有缺陷的内控制度并考核其执行情况, 负责检查评价的部门应当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合理设置内控机构, 建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稽核评价制度。使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4.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金融监管应以法规为依据, 并严格依法监管。抓紧修改、整理、完善各项金融法规, 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 允许各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 建立统一的会计规则, 统一会计科目, 报表格式和信息披露制度;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通行的监督规则, 根据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业务迅捷发展的要求, 及时制定和调整金融法律法规, 事先进行规范性监管程序设计, 建立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 重塑信用秩序。

5.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加入WTO后,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为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必须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建立定期的磋商和交流制度,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跨境监管, 这既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也包括中国在外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同时, 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区域性金融监管组织, 如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 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监管规则的制定, 以便更好地维护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9) .

[2]金融混业趋势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J].重庆科技, 2007, (9) .

[3]金融监管:科学创新务实——十六大以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科学有效监管, 保障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金融家, 2007, (10) .

[4]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与借鉴[J].西部论丛, 2007, (10) .

[5]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中国后WTO时代的启示[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0Z) .

[6]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三国金融监管[J].新世纪领导者, 2007, (9) .

[7]美国印象[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7, (3) .

[8]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协调监管[J].新疆财经, 2007, (5) .

[9]美国的金融监管及对中国的启示[J].财政研究资料, 2007, (29) .

[10]英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及其启示[J].全国商情综合版, 2007, (27) .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2

一、清末的金融监管

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设立大抵不受政府严格限制,谁有资本谁就可以开设钱庄、票号,既不向政府登记注册也无须交纳课税。为了改变金融机构发展的无政府状态,1908年,清政府度支部奏准颁发了《银行通行则例》,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发的专门管理金融机构的法令。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府对金融业实行法律监管的开始。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监管

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监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基本上沿用清末的《银行通行则例》。1924年北洋政府财政部颁布了《银行通行法》。首先,规定了最低资本限额。其次,进一步明确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再次,规定财政部有权“令银行暂停营业”。最后,规定外国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也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二)对货币市场的监管

为整理混乱的纸币发行状况,北洋政府于1912年在财政部内设立了币制委员会,着手整理币制。1915年,北洋政府颁发了《取缔纸币条例》,严格限制纸币发行。

(三)行业自律监管

金融业的自律主要是通过金融同业公会来实现对金融业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监管当局共同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1920年,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钱业公会成立。其间,公会对其会员行具有相当约束力。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金融监管

(一)抗战前

1.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设立了金融监管局,该局直接隶属于财政部,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专门性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理全国金融行政和金融业务。

2.1929至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法规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其中包括《银行注册章程》、《银行注册章程实行细则》、《银行法》、《储蓄银行法》、《中央银行法》。

3.对货币市场的整理。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彻底废止存在数千年的银两制度,确立银本位制度。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实行白银国有,禁止银币流通;取消商业银行的发行权,将纸币发行权集中于国家银行。

(二)抗战时期

为适应战时经济的需要,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改组了四联总处,改组后的四联总处成为战时最高财政金融决策机构,与财政部共同承担监管金融的职能。

(三)抗战后的金融监管

抗战结束后,金融工作的重点是恢复金融。四联总处的职权被削弱,金融监管能力亦随之弱化,1948年四联总处被撤销,其监管金融的权力划归财政部。1947年颁布的新《银行法》。(1)重新定义银行。(2)重新规定银行的最低资本额。(3)详细规定了银行的业务范围。(4)对银行的经营活动监管。(5)首次对外商在中国设立银行实行管理。(6)首次将准备金区分为存款保证准备金和付现准备金。

四、新中国成立后

(一)改革开放以前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金融管理体制,实际上全国基本上只有一家金融机构,即中国人民银行。因此没有必要实施金融监管,管理体制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准。

(二)改革开放以后(1979-1992年)

1983年,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正式成为中国的货币金融管理当局。

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金融监管,形成了集中监管体制。

(三)1992-2003年

1992年,国务院证劵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5年,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立法角度明确了金融监管的主体。

1998年,国务院证劵委员会并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监管权全部移交证监会。同年11月,保监会成立,并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的保险监管权。至此,中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格局正式形成。

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正式挂牌运作,它标志中国金融业目前形成了“三驾马车”式垂直的分业监管体制。

近代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

其一,近代中国金融业本就十分混乱,加之政局动荡战争频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立金融监管制度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中国近代金融监管制度的设计,始终注意吸取西方金融业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经验,从而降低了自我摸索的成本;

其二,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主体是财政部,却不是中央银行;

其三,近代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变迁方式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

概述

中国金融监管始于清末。

在北洋政府时期,金融监管形式为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产生了隶属于财政部的金融监管局以及抗战时期的四联总处。抗战后,四联总处被撤销,其监管金融的权力划归财政部。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3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改革;中国金融业

一、引言

金融监管制度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金融产业的发展,是造成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因素。怎样准确的掌控与认识金融监督管控发展的走向,进行科学的金融监管系统的调控,有利于保证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和提升,对金融机构的进一步革新具有推进性的意义。

二、国际金融监管走向

1.实行综合监管模式

以往欧美的金融管控系统中具有许多的缺陷以及重复的地方。这是造成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因素。所以,金融革新需要注重对现实产生的缺陷与不足的补充,从而对金融行业实现综合性的监管模式。首先注意对外部市场的监督与管控。仅仅注重外部市场的监督与管控,并不助于实行全面性的监督与管控。要想实现全面的监督与管控就需要进行外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其次要对金融监管部门的覆盖面进行逐步的完善与扩展。次要对资产的支持与其他金融行业的新生产品进行监督与管控。最后,综合增强每一个金融管控部门的协作能力。

2.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

每一种监督管理改革办法都需要不断的扩展监督管控的区域,从而实现全面性的监管。比如,巴塞尔协议通过引入杠杆率监督管控标准把银行表外的业务包含在了风险资产的区域中;美、英以及欧盟等都对基金等一些银行纳入到了监督管控的范围中;英国提出新产品额监督管控办法,从而强化对金融新研发产品的监督与管控。

3.注重系统性风险监管

传统型的监督与管控将金融部门作为监督管控的对象,并不能够对整个金融行业实现全面的监督,要想实现全面的监管就需要将金融产品以及业务作为监督管理的内容,这也是将来金融监督管控发展的走向。因此,主要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家都十分关注金融市场的安稳以及系统风险,表现出功能性监督管控引导。美国新成立的金融服务监控委员会监督系统性风险,增强了美联储稳定金融市场的能力。

4.强化国际金融监管

一个国家的金融业产生金融风险之后嫩巩固借助多种途径传播到别的国家和地区。目前金融监督管控的主体为国家,缺乏完善的国家性金融协调。在全新的金融监督管控系统革新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在试图实行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进行信息共享以及全球性危机预警系统。

三、我国金融业监管走向

1.注重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

对中国来说,金融市场的监督管控虽然已经实现了基本上的监管,可是缺乏专门性的监督管控。我国需要强化对金融产品以及金融部门的监督与管控,第一是对市场外部交易的产品进行监督管控,从而防范监督管控的漏洞。第二是进行监督管控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与管控。

2.注意防范金融业系统风险

因为现代金融制度的繁琐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行业稳定的主要原因,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威胁性。金融危机直接证明了这一点。从中国的金融行业来讲,更需要创建金融风险监督管控模式,将金融部门的监督管控向着功能性监控的方法进行转化,促使每一个监督管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有效的规避监管的漏洞,降低风险产生的概率,确保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

3.注重金融创新,提高综合实力

监督管理部门假如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的监督欠缺,监督管理的强度差,就提高了金融危机产生的风险。所以,国外的金融监督管理革新条例中将金融产品划入到了十分关键的地方。中国虽然金融创新发展仍然停留在最初的时期,可是也需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以及教训,从根源上提高对产品的监控强度,在保证创新产品自由发展的条件下,严格防范风险的产生,积极主动的实行金融创新并不是要任其随意发展,不加以管理。需要在尊重金融市场的基础上,有效的预防风险,提高金融行业的综合实力。

4.注重金融机构的监管类别划分

国际上发展的金融监督管控思想对中国的金融监督管控机制的划分十分重要。开展全面性的监管,并不代表每一个被监管的对象都是实行统一的监督管控要求,按照金融的类别划分标准进行划分,采用专门的金融监管制度,有助于提升金融监督管控的水平。中国的金融监管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要进行创建的,采取多样性的金融监督管控办法,从而实现多等级监督管控。

四、结语

金融监督管控制度的革对全世界以及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创建金融监管体制系统,有助于保护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整体权益。经济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的不断革新,是提升中国金融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确保金融系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进行有效的预防,更好的防范金融系统的风险。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一样的,在分析国外经济危机的基础上,学习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方法,创建中国独特性的金融监督管控系统,有助于中国金融行业顺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鄢莉.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分析[J]. 价值工程. 2015(02)

[2]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J]. 金融世界. 2011(10)

[3] 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思考[J]. 开放导报. 2012(04)

[4] 徐火军.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北方经贸. 2012(10)

作者简介: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4

中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 但从总体上看, 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 还须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 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1. 相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需求而言, 中国金融创新的供应仍然处于短缺状态。

迄今为止的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 数量扩张是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尽管在某些指标上我们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但在同一数量级或规模水平上用效率的尺度来衡量, 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上。

2. 在具体业务内容上, 我国金融创新总类和完善程度不够。

首先, 我国金融负债类业务创新和资产类业务创新发展严重不平衡。银行存款等负债业务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竞争相对激烈的业务领域。而在我们的资产类产品以消费贷款、银团贷款等为主, 欧美银行业很流行的平行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融资等品种还未出现。其次, 大部分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上更多的是对赢利金融产品比较关注, 开发规避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力度和重视不够。一些具有重要风险管理特征的金融工具, 比如互换交易、期权交易等等在人民币业务基本没有。

二、相对来说, 我国在采用稳健的金融政策和管理同时, 我国的金融监管机制还是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金融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效的信息披露是加强市场约束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目前关于信息披露的规范只有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颁布前制订的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个别金融规章, 以及在《会计法》、《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其他法律法规中的一些零星规定, 这些规定不仅零散、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存在很大的漏洞。

2. 金融机构退出规范机制不合适金融发展。

我国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中, 规定既不系统, 制度设计也过于简单和原则, 并且缺乏对金融机构退出后的补救制度。在随着国外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 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形势的复杂化, 金融机构的退出、国外金融机构退出波及国内分支机构的问题将涌现, 市场退出制度规定的不足在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 妨碍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建立。

3. 在金融发展自由化和国际化下, 面对金融机构的相互渗透,

传统金融业务界限日趋模糊, 金融机构逐步从分业经营过渡到综合经营。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根据既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类别进行分业监管的传统方式, 对于不断进入外资综合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差, 存在不能及时、有效发现风险的实际问题, 更加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业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极为不利。

三、从次贷危机中我国应如何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

我国金融业发展应该从这次次贷危机中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问题中得到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1.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是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完善的关键。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 是引领金融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但是金融创新也会产生新的风险, 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使金融监管的效率下降或完全失效, 如果监管当局监管不得力, 控制不当, 会给金融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危害和破坏。而金融监管就是为了使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于法规之内, 从而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次序的安全稳定。金融创新会促进金融管制的变革。由于规避监管产生的金融创新打破了原来的均衡状态, 使金融环境发生了变化, 且产生了新的风险。而当金融创新可能危及金融稳定时, 金融管理当局理所当然的调整对策, 对金融业采取新的更为严厉的管制, 在对金融创新本身进行安全和慎重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新的监管措施来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2. 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要继续坚持审慎监管的原则。

因为从金融业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系统性的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未来的发展中, 在监管上加强监管信息的沟通和政策执行力度, 避免出现虚假混乱的现象, 进一步在监管队伍建设方面思考和提高。在金融创新对于金融危机方面。我们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具体情况, 不但要从金融创新和国有型管控平衡协调发展。而且金融创新要围绕实体经济, 围绕实体经济的创新, 我国银行业如何促进和支持经济的增长。银行业的创新和竞争力提高, 是我们中国银行走向国际化必经的途径, 从创新的角度还是要关注我们系统性的风险, 尤其是跨国界的风险传递。总之, 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可控的两者的协调问题, 要在这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鼓励金融创新。

3. 结合我国金融业具体发展情况, 做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

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大部分还是美国本身经济出现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必要性, 而且应该认识到我们在金融创新上远远落后于我国本身经济高速的发展, 对于我国作为国际上大国很不协调。我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了我国的金融创新一定会更加高速和开发的发展。在总类和金融产品完善上进一步发展。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发展金融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用理性客观的态度进行金融创新。在金融监管上, 根据我国目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法规和措施。应该将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监管网之内, 从各个角度加强对衍生业务的监管, 将衍生业务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应该在加大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 同时加强协调监管能力, 建立统一监管和职能体制。应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提高金融市场管理者和参与者交易的透明度, 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 2008, (4) :32~37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5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新金融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的差异性、会计口径与监管口径的差异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等方面, 分析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变化的银行监管的若干建议。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四项金融会计准则在相关规定、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使我国的会计标准得到进一步科学与规范。但从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实践看,由于许多监管指标依赖于会计数据,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必然影响相关监管指标的计算口径,因此,包括公允价值、资产减值损失在内的一系列变革给我国银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现行银行监管体系及其监管职能的履行

我国金融监管是一种多元监管体制。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审计机关都在不同层面履行着监管职能,形成了以银监会监管为基本出发点、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目前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但为了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仍有监管银行间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监管职责,并有权对金融机构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存款准备金执行情况以及对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情况等直接进行检查。

2003年4 月, 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组成了中国金融监管的“三驾马车”。银监会主要负责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对股东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进行审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审查批准或备案等。

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连续对银行业进行审计,查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发放贷款55.14亿元,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放贷19.38亿元,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放贷19.04亿元等问题。

二、新金融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整体框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了有机整体。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表内核算等具体准则的调整,也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的差异

目前, 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应为资源所有者, 甚至是为所有的委托人提供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认定和解除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委托责任。由此推论,国有银行的会计目标是向国家报告、股份制银行的会计目标是向股东报告银行管理者受托管理银行资产的责任,会计核算应用历史成本客观、准确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在会计计量上不仅要采用历史成本, 还要采用非历史成本。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目标主要是决策有用观,是为了保护处于信息劣势的群体,降低信息不对称,这与维护金融稳定的金融监管的根本目标存在差异。

(二)会计口径与监管口径的差异

银监会2004 年制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其核心资本是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的合计,附属资本是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的合计,可见,监管资本是依据过去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划分的。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修订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附属资本中增加了“混合资本债券”项目,并规定:“对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可供出售的债券公允价值正变动可计入附属资本,计入部分不得超过正变动的50%;公允价值负变动应全额从附属资本中扣减”,这是结合2006年新会计准则所作的调整。但附属资本中“一般准备”项目在新会计准则中已不存在或至少说已发生变化,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的“首先从贷款账面价值中扣除专项准备”,而 “专项准备”是否还存在、如何计量等,显然与新准则的会计口径已不完全对应。

新准则将原被置于表外核算的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有利于金融企业及时了解高风险金融投资的有关信息,有利于防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但这种做法会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发生变化或显着膨胀。在金融监管中起着重要参考作用的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的比例、贷款余额/存款余额的比例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监管指标随着会计核算的变化将有可能失去原本意义。

(三)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背离

目前,我们的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资产负债表上的金融资产更多地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不同的计价模式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是显着的。从以下金融类上市公司在编制报告时聘请境内和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双重审计”后的审计利润差异可见, 审计结果的利润差异较大(见表1)。

如深发展2002年境内审计净利润3.13亿元,比境外审计净利润3.87亿元低了0.74亿元,差异率为-19.6%;华夏银行2005年境内审计净利润1.3亿元,境外审计净利润1.4亿元,出现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与负债,而我国当时还用历史成本计量。

(四)资产负债类别与现行监管框架的偏差

新准则以持有目的为分类标准, 将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四类,金融负债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这种划分使存款业务不再按期限划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也不再按存款对象区分为单位存款及个人存款,符合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但这种分类方法使每笔活期存款都可归入“交易性金融负债”,其间的流动性负债、派生存款数量则不得而知。而我们在监管贷款业务及防范贷款风险时,毫无疑问地要考虑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考虑贷款与存款的配比。从新的资产负债表看,资产负债的项目类别与现行的监管框架不相吻合,给非现场监管的相关指标计算带来了困难。

(五)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

新准则将贷款减值损失界定为贷款的账面余额与使用其初始实际利率折现得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而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规定: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可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这些规定缩小了金融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但与银行监管机构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异。银行监管机构的观点是用经济增长时期贷款准备金的储备来吸收经济衰退时期的损失,以预提方式防止将来的贷款损失,如2002年《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指出:“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2006 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贷款信用风险的稳健评估》(Sound credit risk assessment and valuation for loans)也强调,应“确保根据信用损失估计值计算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方法合理且符合审慎性原则”。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金融监管策略

(一)加强监管与会计部门的有效沟通, 减少监管与会计标准的差异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 修订框架》表示,“委员会及其成员国计划继续与会计当局进行积极对话, 以尽量减少监管和会计标准之间不应存在的差异”。因

此,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应加强监管部门间、监管与会计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与信息共享。2001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银行内审、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2002年颁布《银行内审、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调查报告》以及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银行监管与外部审计之间关系》等报告,都为合作与协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改革相关指标及其数据统计,调整监管口径与会计口径的差异

针对监管口径与会计口径出现的一定差异,应对以会计资料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关键监管指标及关键数据的统计进行改革。如“银行资本充足率”,可根据监管资本的特性,对会计准则中影响监管资本的要素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非现场监管的需要。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提出《关于修改的决定》中增加了“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将计入资本公积的可供出售债券的公允价值从核心资本中转入附属资本”,以使监管指标与新准则相协调,消除会计准则变化对监管指标的影响。

(三)研究新会计科目体系的变化,降低监管指标的偏差

金融监管当局获取信息、掌握信息是进行有效监管的前提与基础。一般商业银行根据“新准则” 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重新设计了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核算办法,如有些行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下增设了“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提取坏账准备”等二级科目,有的行在会计核算时还增设了三级科目。因此,利用现行监管指标时一定要注意这一新变化,如:分析贷款流动性指标时,则需要将资产负债表的“发放贷款和垫款”项目拆分为“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分析存贷比指标时,则需要将“吸收存款”项目拆分为“长期存款”“短期存款”等,同时注意相应的资产负债比例,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单位存款和个人储蓄问题,以综合判断其派生存款和原始存款。

(四)制订新的贷款资产监管办法,化解贷款风险管理冲突

贷款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防范风险。新会计准则的“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使贷款损失准备不再预提。因此,应制订新的贷款监管办法,如:对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监管时,要检查商业银行

确定的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标准是否切实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特点,整体评估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框架设计是否合理,信用风险评估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所涉及风险计量模型是否与实际经营状况相吻合等,以化解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

(五)以新会计准则及会计信息为基础,创新金融监管方式

新监管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篇6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中国的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3个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专业知识不对称、服务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体现在资金需求端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用一个最简单的借款的例子可以说明。一个人想要去银行贷款,在现实生活中有3种方法可以实现:一是找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询问,二是自己到每家银行去问,三是找个人替自己去问。第一种方法的问题在于,认识的这个银行的朋友,他不一定是做贷款的,即便是做贷款的,但也不一定是做个人贷款的,即便是做个人贷款的,但他可能只熟悉他所在的银行,同一地区的银行有很多家,并且每家银行还有很多支行,每个支行的贷款政策可能都有所不同。因此,要找到正确的人,要花费很大成本。第二种方法的问题在于,要完成这笔贷款,跑10家银行后也许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信息,但银行贷款部门一般周六日不办公,要跑完这10家银行,花费的时间成本是很高的。第三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在做的业务。通过他们贷款,要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北京通常为2%,议价能力强的,可能谈到1%。但问题在于,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却提高了借贷成本。

专业知识不对称体现在借款人和投资者对金融机构所设计的金融产品不了解。相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金融产品更加复杂。例如,即便是同一种贷款产品,单单就不同的还款方式而言,都有可能让借款人所付出的借款成本不一样;广大投资者就更不用说,有多少人真正去了解过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构成,了解过其风险性。加之金融产品的消费频次,借款人不可能每天都有贷款需求,投资者不可能每天来投资,都是在借款之后、购买理财产品之后,到期还本付息或是收回本金和利息就可以了。

服务不对称则体现在银行对中小企业和个人服务的典型不到位上。

现在的很多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是在2011年前后做起来的,这里面有时代发展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以下三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是得益于电商的发展。有了电商的蓬勃发展,才推动了网络支付的进步,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二是得益于团购的出现。团购与电商的最大区别在于,电商是现货交易,而团购是权益凭证交易。团购购买的是一个凭证,用户拿着这个凭证,可以在特定时间到商户消费。而互联网金融产品就属于典型的权益凭证类产品,它的出现能迅速为用户所接受,不得不说得益于前几年团购对用户的教育。三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了移动互联网,才能使企业为大量小额分散的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可能,才会有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和蓬勃发展。

2011年之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尤其是一些区域性银行,在其所在城市可能有很大优势,一旦离开当地,同样需要艰难地寻找客户,支付巨大的营销成本、服务成本,因此,它们开始通过互联网公司,或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做直销银行等方式,来打开市场,这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因此,2012~2013年,大量互联网金融机构产生。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视。但互联网金融无法颠覆传统金融,也不会去颠覆传统金融,而是与传统金融更好地融合。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我有以下两点看法。

一是呼吁适当提高监管门槛。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很快,行业关注度也很高,但从整体规模上来看,即便把所有平台的交易规模都加起来,在传统金融的占比也仍然不到1%,这个比例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相对来说,监管风险是较低的。但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受到更多关注,是因为其服务群体是公众,容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因此,从降低负面影响,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适当提高监管门槛,在某种程度上讲甚至是越高越好,这有利于行业更规范、更有公信力。

二是监管要从严。2013年,很多人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这里面难免有一些鱼龙混杂之人。一些原本做线下融资的人,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实际上做的是违反规定的事情。原来他们做线下融资时不能做广告,在给自己做个网站披上互联网金融外衣之后,就可以做广告了。因此,一下子出现3000多家网络借贷平台,而这里面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之前就在做借贷业务。有的平台给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在10%以上,给投资者的收益率也在10%以上,甚至更高,作为投资者,只要稍有点金融常识就能够判断出里面存在问题。融资租赁行业最高的收益率也就8%~10%,平台怎么可能给投资者那么高的收益率,还能给借款人如此低的融资成本。因此,投资者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教育,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就是,一旦平台出现问题,就去找政府,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将会收紧、从严。

进入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两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关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并购。接下来的时间里,互联网金融行业会进行洗牌,但一定不会产生大规模并购。91金融最近也在收购一些机构,但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我们的条件是“只要人,不要公司”。因为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种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为了抱团取暖而并购;另一种就是为了跨行业而并购。金融机构的并购与游戏公司并购游戏公司,电商企业并购电商不一样,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假如你的市值在3000万元,但是我并不知道你是否有七八千万元的坏账,因此,除非发生金融危机,作为金融机构的我一定不会并购同为金融机构的你。但是,如果是为了跨平台、跨业务,一些金融机构会有目的性地收购一些金融机构,例如保险公司为了拿银行牌照而收一家银行。但这种并购不会是大规模的。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洗牌就是:有一部分人倒了,有一部分人不干了,有一部分人转型了,剩下的会继续存在,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并购。

二是2016年资产端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资金端和资产端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今天行业的竞争是资产端,也许有一天又会变成资金端。经过几年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了广大普通理财用户,在资金端已经积累了很多投资者。很多理财师会感觉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因为有了互联网金融,很多理财用户不再需要通过理财师购买金融产品,他们可以直接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获取产品的详细信息,并直接购买。例如91金融,我们没有理财师,但我们有贷款理财顾问,他们会教客户如何使用APP,不会告诉客户如何进行投资,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完全是自愿行为,因为我们的客户太多。但在2016年,平台需要着重寻找的,是优秀的资产,让投资者的钱能投到靠谱的项目上去。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7

1 金融创新的类型

根据目的性进行分类, 可以将金融创新分为竞争性金融创新和合作性金融创新两大类。前者是指个别金融机构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的业务创新。一般情况下, 金融产品创新率先发生于个别的企业和部门, 由于创新所带来的高效益和超额利润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从而引起同行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这种金融创新多偏重于金融技术创新层面。合作性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行业间所开展的合作, 目的在于减少行业成本或消除经营障碍, 以提高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相较于竞争性创新, 合作性金融创新更偏重于制度创新, 正由于制度因素, 合作性金融创新更多地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合作层面。

按照内容划分, 可将金融创新分为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3大类。其中, 金融市场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市场扩展和开放、市场结构深化改革以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方面的创新, 其有助于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延伸与深化, 激发市场交易双方的热情, 提高市场活跃程度。金融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 或者对原来的金融制度进行重新构建。金融业务创新是指对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进行创新,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技术创新等。其中, 金融业务创新是所有金融创新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也是其他所有创新的动因所在, 贯穿于金融发展的全过程, 主体是各类金融机构, 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满足客户的需要而推出的各类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

按照金融中介的功能又可将金融创新分为风险转移创新、流动性增进创新、信用创造创新和股本创造创新4类。其中, 风险转移创新是指能够时个经济单位之间转移价格和信用风险的新工具和技术。流动性增进创新是指能够增加现有的金融工具的可交易性或者可转让性的新技术或制度。信用创造创新则是指更容易获得债务供给的金融工具。

此外, 按照创新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将金融创新分为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需求拉动型金融创新、技术推动型金融创新、管制规避型金融创新、竞争激励型金融创新5种。按照创新主体可分为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和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其中, 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包括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创新、投资银行主导的金融创新以及其他金融企业主导的金融创新。

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正如上文所说, 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即是对利润的追逐和对管制的规避,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绕开监管,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整个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最大限度降低经营风险,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促进金融体系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时间角度来看, 金融监管要先于金融创新出现, 但是从两者的关系上来看,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相互限制和促进, 共同发展的。在严密的监管体制下, 为了追求超额利润, 部分机构或部门会寻求金融创新以绕开管制, 一旦这种创新性经济活动付诸实施并给企业带来客观收益之后就会在整个行业内扩散开来, 企业纷纷效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创新活动, 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一旦不规范经营行为出现并危及金融体系安全运行时, 金融监管当局便会采取新的监管措施对其加以管制, 维护金融秩序。

3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纵观20余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业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 伴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也逐渐成熟。总的说来,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朝着“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发展方向迈进。

在混业经营模式下, 商业银行涉足于投资银行的业务, 因此, 必须坚持分业监管才能促使业务有序开展。分业监管模式有利于明晰监管当局的权责, 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机构展开严格的监控, 但是, 随着金融体系内部混业经营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 分业监管制度体系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难免会在某个或某段时点出现监管的空白地带, 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因此, 为了防范扰乱金融秩序的现象发生, 制定一套完善的金融监管方案, 维护金融监管秩序至关重要。

其次, 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表等经营数据和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 加强风险的防御能力。

第三, 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 尤其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信用评级体系, 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管理能力, 有利于其采取高效的风险预警措施, 防范金融风险, 推动金融体系的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

最后, 还要建立一套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为金融监管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企业金融监管的发展与改革 篇8

金融行业进行监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金融交易双方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风险的问题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基础理论, 分别是社会利益论、保护债券论与金融风险论三个方面。社会利益论是在以委会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出现的, 而时间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左右。因为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分散的, 任何的私人部门都是不可能出面进行维护全体公众的利益.因此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只能是由国家的法律授权的公共部门去执行。发展这一理论的基础点是认为市场运行的本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 并且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效应, 在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必然会导致自然的垄断, 这就是造成社会对于富力的损失问题。一些单位主要是为了自己单位的私立, 而无暇估计他人的利益是否受到了损失, 如果是这样就会因为自身利益的目标违背社会的目标.这样就是有可能会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这就需要对其的行动加以干预用来维护社会的公众利益。

二、我国的金融监管内容与方法

1. 金融监管内容很不充分

金融监管主要可以认为是对市场的准入监管与市场的运作监管, 还有一个是市场的退出监管三个方面上的监管问题。

(1) 更侧重于合规性

从长远来看,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集中在一些金融机构的审批方面与业务经营方面, 这也是一种合规性的检查, 对与维护金融的安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简单的检查对于风险还是没有有效的针对, 因为简单的检查还没有触及到风险的深层次上, 所以会导致无法真正的预测到风险的存在。

因此, 不断的实现以风险为监管重点, 可以有利于将监管的模式和建立防范风险系统架构进行结合, 可以有利于围绕风险来确定监管的重点, 并且统一监管的标准。

(2) 存在许多的漏洞

因为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发展比较迅速, 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也是在不断地更新着金融业的发展, 而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行业来说, 是跟不上金融业发展的步伐, 导致于许多的金融产品没有及时的规范监管的内容, 监管的主体也就无法真正的判别风险是否存在。或者可以说是某一金融产品, 受到许多监管部门的监管, 而某一些监管部门不是很明确自己的责任, 所以对于监管的幽囚也没有能够很好的完善。

2. 金融监管的方式不尽合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在不断的发展后和成功进加入WTO, 对于我国现有的一些方式与手段也就都暴露出了一些缺陷:

(1) 监管的方式单一且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

我国金融监管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带有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 是一种相对较为直接的管理方式, 比较具有行政色彩。这对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适的。在监管的过程中,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了整个监管的失职。而监管的要求也会从质量方面转向适量方面上的要求, 最终也会导致因为监管的行政色彩而失去了最初的目标。

(2) 现场进行监管与非现场进行监管混合使用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 表面上是按照现场的检查与非现场的监管并重的原则来形成现代监管的框架与工作的机制, 但实际上是侧重于现场的监管的工作方法, 非现场的监管的作用远远不及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的主要优势就是可以将不好的事物扼杀在摇篮里, 使得一些问题变得不攻自破。从而也就会减少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很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同时也会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没有下手的方法。

三、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

对于监管方面的问题, 因为每个国家遇到的风险不同, 同时也会产生对风险的不同应对方法, 而对于不同的风险我们只能使用自己的方法对使得风险能变得最小化。

就目前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来看有单一的监管体制和多元的监管体制。从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在金融业的迅猛发展, 出现了一些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多种类的金融工具与金融业务, 引进了许多的外资金融机构, 导致了金融监管体制也同时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 就目前基本上成立了分业监管的一种模式。许多金融监管的部门各司其职, 并且分工合作。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同时设立了内部的稽核部门, 从许多的角度上来讲, 我国的金融监管的体制已经是很完善的了, 基本的框架已经形成。各种组织的发展也是很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 信息的披露制度不完善

金融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对社会披露自己关于经营方面的信息, 而对于发表出来的信息我们需要注意其信息的实效性, 因为信息的披露可以有效地使得社会上的人员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信心。同时也是有利于加强市场的约束力, 保护资产人的利益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许多的金融机构是不愿意披露自己公司的经营状况, 导致我国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

2. 金融监管的不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是相当迅速的, 而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方面还是以一个相当缓慢的脚步在前进, 所以导致了新兴的金融产品没有监管方法与之对应。而我国的主要的监管部门, 在业务的交叉方面非常的少, 而各自又是以自己的方法在进行各自的监管, 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只是在小小的一方面上面。并且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方法也是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而主要的监管部门对于监管的信息也是进行了保密的政策, 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导致了我国的监管效果是非常不好的, 同时也大量的浪费了监管的资源。

四、对于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探讨

1. 不断地加快立法的进程, 填补立法的空白

(1) 制定关于金融市场的退出机制, 同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的发展。我国在金融监管的方面总是关注金融监管的准入机制, 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金融市场的退出机制, 而在金融监管的过程当中, 金融监管的市场退出机制是一切的保证。因为如果国家不完善金融市场的退出机制将会导致某些人在破产之后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 而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 因此,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机制去规范那些破产人的行为, 使得当危险出现时存款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的资产。我国制定机制的方法主要是会采用法律的形式来明确好每个人的责任, 当真正出现危险时应当有谁来承担责任。

(2) 制定属于金融集团的监管的法律与法规。长时间的经济发展中, 我国主要是以金融集团的形式存在, 而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的金融监管趋于分业经营与监管的形式存在。并且对于现在来说是金融监管的一个“真空地带”, 至今来说都没有一个属于金融集团或者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同时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 就必须要对其发展进行有效而安全的的监管, 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与法规让其更加的规范。针对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进行立法, 因为可以借鉴一些美国与日本的成功经验, 不断学习他们已有的先进立法技术, 综合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与条件, 需要制定一部既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的法律, 又能不断的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接轨的《金融控股公司法》的法律。

2.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 发挥自律性的组织作用

行业协会在内部控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我国虽然拥有着金融机构自律监管, 但是在实际金融监管过程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近些年来一直使用积极的方法去促进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 去通过这些方法来促进与防范风险的发生。其实在金融的监管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需要通过使用自律监管的方法去管制我们的企业。而许多国家有的也是在采取会员制的方法去规范国家。而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金融业务现在是正趋向于国家化与网络化的趋势发展。

要求每个会员需要遵守行会规则也变得尤为重要。金融行业的自律性监管也是整个金融监管中必定的一方面, 在确立后保证公平竞争。

3. 实行一定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许多有一定地位的国家中, 金融业是以一个自律组织的形式出现的, 而自律的前提就是需要获得真实的金融信息, 因为这些信息在社会上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它也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

这样也就能够准确地衡量其存在的风险, 因而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在这些信息化的监管中, 网络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于信息的披露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可以及时的披露, 而在这个信息与网络化的时代中, 我国已经可以执行点对点的监管, 从而可以达到信息的共享。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监管的信息网络化也就完善了金融机构的一种监督机制, 不仅能够使金融机构得到了监管机构的监管, 而且大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其进行监督。

五、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一、不断的完善金融法律的体系。法律对于完善一个社会制度是至高无上的, 而对于一个社会是否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职能, 就需要看法律是否健全。但是, 随着金融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不断的针对我国金融法律与法规却不能很好地去适应对金融业监管出现的问题。在立法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不断的提高立法的层级。减少一定部门的规章的适用, 特别一点就是要加强的金融组织方面进行立法, 增强法律的权威性。

二、我国的法律与法规还是存在很多的漏洞, 我们应该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从而最后可以很好的去这一问题。

三、金融法律的规范性完整具体、细致与周密, 也是便于实务中的操作。可以使得部门之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加强联系有效的完善体制。在金融的执法中出现的问题, 根本症结是在根本于体制, 在体制问题方面没理顺就不便于开始执法。针对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模式, 我国应该大力健全我国金融行政执法的机制, 积累执法的经验, 到时时机成熟后, 可考虑将我国的分业监管模式将其改为混业经营监管的模式。以我国现在的经济现状, 我国可以采用专管专人的方法去解决监管曲线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我国金融监管的职能。而折衷方法可以说是现在最好的一种方法。银监会, 证监会与保监会的行政执法机构, 需要建立一个有分有和与目标一致的金融业。适当的去运行高效的金融行政执法体系。此同时, 金融执法的机构自身也需要完善, 不断地在实践中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监管人才。

六、结语

总体而言, 我国现在存在的监管体制是与国际体制有一定距离的,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甚至可以说是与国外的监管是背离的。我国想要取得与国际上一致的监管体制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需要稳扎稳打的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发生。而这一监管的体制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监管的目标, 可以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要对金融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必要地改革, 使之与新的监管模式相协调。当然, 不管是在分业监管还是在混业监管的情况下。我们在完善监管的同时还需要对监管的效率进行监督, 我们甚至有的时候需要对安全与效率进行一定的取舍。而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一定安全的要求上达到最高的效率。所以, 任何的改革都应当稳步进行。

摘要:金融监管是指对于金融管理与金融监督的总体概括。金融监管是指以金融监管作为主体为了实现监管的目标从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 主动的进行干预与控制的活动。本文是从金融监管的理论开始、讨论了金融监管的缺陷、最后对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金融监管,发展,改革

参考文献

[1]欧阳天治.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与改革[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10) .

[2]胡宇霆, 宋利格, 余梅.我国金融监管的缺陷分析宁[J].夏农学院学报, 2003 (3) .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9

一、我国金融机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将迅速扩大, 需求层次不断提高, 金融创新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 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外资金融机构广泛介入我国金融市场, 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 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结构加快创新步伐, 同对, 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 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 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毋庸置疑, 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我同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 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1. 在现行金融管制范围内的金融业务创新将出现突破性进展

当前, 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地域限制已基本取消, 外资金融机构将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全面业务竞争。外资金融机构的母公司均为实力雄厚、经营历史久远、技术先进的跨国公司, 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其必然迅速推出各种金融创新业务, 如资产管理、现金管理、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商人银行等, 以优质服务争取优质客户;还将以先进技术挖掘国内金融机构尚未开发的潜在优质客户———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中小企业, 扩大在传统金融业务和中介服务中的市场份额, 为了在竞争中求取生存, 获取发展空间, 国内金融机构也将在国外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示范效应的带动下迅速跟进, 从而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的深化发展。

2.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将扩大金融创新的业务范围

目前,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拓展,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已实现自由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也必将加快, 而一旦实现利率自由化, 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将产生对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的需求, 与利率相关的金融业务创新必将应运而生。如何调整利率抵押贷款、浮动利率抵押贷款、背靠背贷款以及可实现储蓄收益最大化的现金管理业务、资产管理技术等都是金融界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颗。

3. 资产证券化和证券投资机构化将成为金融发展的新兴领域

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很高, 蕴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在1999年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之后, 目前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仍在25%以上。为化解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1999年, 我国金融机构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通过债转股等方式专门处理已剥离的1.4万亿银行不良资产, 但面对巨额的且不断增加的不良资产, 仅仅通过债转股和出售等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金融业尽快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现实需求。目前, 国内金融机构正在考虑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当今国际金融业流行的方式优化资产结构, 降低金融风险。资产证券化必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业务创新领域, 资产证券化离不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崛起也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 同时, 国外保险、证券投资机构的涌入也将加快国内投资者的发展壮大。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一样, 我国证券投资机构化的趋势也将不断增强。

4. 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对外贸易的规模会迅速扩大, 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深化, 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更多、更直接的国际市场风险, 对规避市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 如商品期货、外汇期货、汇率期权、远期外汇交易等, 会产生日益强大的需求;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也会引起对汇率、货币衍生工具以及互换交易的需求;为完善国内股票市场, 引进期权交易也是现实需求。因此,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5. 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

我国日前仍实行分业经营体制, 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活动受制于这一原则只能在各自经营业务范同内进行, 但逃避监管以获取竞争优势始终是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和同内金融市场垄断格局的打破, 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将加剧, 各金融机构为提高竞争力、拓展生存空间, 必然将通过业务创新规避或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 走向混业经营。对国内金融机构而言, 通过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战略结盟是当前不同金融机构实现资金融通和业务相互渗透的合法途径。这一合作方式将会进一步深化发展;对外资金融机构而言, 母公司多为混业经营的金融财团, 即使母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按中国金融法规从事严格的分业经营, 但从事不同业务的分支机构仍可通过母公司实现混业经营。当前, 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国内金融市场的重要方式是收购、兼并或成立合作公司, 大量合资金融机构借助上述两种方式将进一步增强混业经营的趋势。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双向的, 即外资金融机构将广泛介入国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机构也将走出国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 而世界其他同家金融业多数已实行混业经营制度, 内资金融机构即使在国内坚持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 其国外分支机构也将进行混业经营, 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将因此而成为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

二、金融业务创新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的挑战

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 而金融发展, 特别是适应实体经济结构升级而进行的金融结构提升, 又是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实现的。因此, 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金融监管机构应鼓励而非限制金融机构为满足个体经济需求而进行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 但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 也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并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对外资金融机构而言, 许多在成熟市场条件下已操作多年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新的环境内推出, 依然会产生新的风险;对不熟悉多数金融创新工具的国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而言, 是更难以鉴别或准确度量新推的创新工具所产生的风险, 因此, 入世后大量深层次的金融业务创新, 既会促进我国金融业向现代成熟金融工具发展, 也会对我同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严峻挑战。这种挑战是:其一, 在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 而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又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化解的情况, 金融监管机构如何把握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国内金融机构盲目创新所带来的新的金融风险。其二, 如何处理同国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关系。如果片面抑制国内金融机构的创新业务———譬如当前对内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需要审批, 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没有任何限制的不平等规定, 这会使内资金融机构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而没有持续发展的支持, 内资金融机构更难以化解现存的不良资产, 有引发内资金融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险, 并会危及金融安全。其三, 由业务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必然会对当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形成冲击。如何改革金融监管体制以顺应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

为了化解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 笔者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改革与完善国有金融机构的治理机构, 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手段尽快剥离和外置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其次, 应改变监管理念, 实现从管制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 不断增强市场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再次, 统一对内外资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的管理, 对传统业务领域的创新活动予以鼓励以促进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深化, 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必要限制, 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和监管机构对风险的控制能力逐步推进, 以控制金融风险。最后, 改革当前的分业监管体制, 加强协调监管能力, 建立统一监管的职能体制。

参考文献

[1]邵敏.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理中的运用[J]国际金融研究, 1999 (3) .

[2]张亦春, 许文彬.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经济学再考察[J].金融研究, 2002 (3) .

[3]王松奇.金融学[M1.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与监管 篇10

供应链金融主要集中在生产资料领域。以现今老百姓比较关注的互联网发展为例, 更多的成功案例还是在生活资料领域, 比如阿里巴巴、淘宝、易趣等电商销售的产品主要都是生活消费品。这些产品本身都是标准化生产的, 与互联网的结合更为有利, 也更具有可操作性。但实际上, 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是由支付引导的, 而在支付手段没有普及时, 供应链金融在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点在大宗商品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具体来看金融业与物流业的两业融合发展, 目前两者的融合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创新。金融是中介、物流是中介, 金融解决的是资金流通, 物流解决的是货物的流通, 两者结合会产生大量的创新。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在提供交易平台的时候, 也在提供优质服务, 也就是说在现代的“互联网+”的模式下, 金融、物流、电商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创新产品。当交易不再受时空限制, 订单可以反映真实的需求。因此, 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或者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 能够帮助他们降低融资成本。一方面交易要平台化, 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交易的泛平台化, 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平台。在这一背景下, 供应链金融平台得以推广, 很多的供应商、经销商都有大量的金融服务业务。

供应链金融的很多产品在现阶段都是从互联网起始。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非常多, 比如P2P模式、众筹金融等, 又比如淘宝也开始提供贷款。总的来看, 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主要还是依托于第三方支付, 并且带动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 P2P模式下的虚拟货币在我国流通领域是禁止的。虚拟货币是互联网思想的产物, 类似于原始社会人们用以交易的对象贝壳。因此, 在互联网的思想里一些具有价值的商品可能生产出货币。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去中心化, 不要求监管, 但是金融本身是要求监管的。那么, 中国的金融改革该是什么样的走向?金融领域肯定要改革, 金融监管程度应该有一个范围, 需要找到一个中间状态。具体来说, 相关的监管要围绕着市场真实情况, 切实发挥实体经济的需求, 让市场回归理性, 引导交易所的常态化发展。只有严格监管, 金融市场才能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95-01

随着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手段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直接作用于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生,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的形式为客户办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等相关业务,网络金融冲破束缚,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尤其表现在第三方支付、P2P贷款融资平台等诸多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银行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的不足,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和中、小、微企业融资不同程度需要,互联网金融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相应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网络金融虚拟化、网络支付快捷化、网络融资金额的规模化等,然而,现有金融法律法规在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界定、规避风险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问题没有及时进行解决,从深层意义上来说,阻碍了互联网金融发展。

一、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表现在金融业务和互联网技术长期相辅相成,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新兴经济发展需要,需要进行金融创新,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并不是简单表现在技术方面,还受其它因素影响,如: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从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将其表现形式笼统的概括为三个方面:

1.网络银行,是指在互联网上拥有独立网站,利用相关网络设备或者其它电子手段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产品及服务的银行。如若将网络银行看成一个组成架构,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纯粹型和混合型,纯粹型网络银行除后台处理中心外,不会出现营业网点,其本身也是以完全虚拟化的形式出现,所有业务也都可在互联网上完成。而混合型网络银行较前者存在很大差别,其是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拓展网络银行业务,可以进行简单的银行交易。倘若以银行服务方式为前提条件,网络银行还可以细分为: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

2.网络信贷。是充分利用网络信贷平台为载体提供中介服务,资金汇划主要是依靠于第三方机构完成。倘若以业务运行模式为前提条件,网络信贷也可以笼统的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只发布借贷信息,不进行线下审贷、不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其二,扮演信贷中介的角色,与相关人员签订协议,从而依据协议将资金给贷款人或者机构。其三,之前做出承诺在一定条件下为延期还款先期垫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依据协议进行赔偿,从而确保本金安全。其四,发展线下业务,运用多种方式确保资金的有效进行,从中盈利,其主要收入来源大多是中介费、手续费、佣金等其它费用。

3.第三方支付。是指与商业银行签订相关协议,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机构所建立的交易支持平台。从本质内容上来说,第三方支付机构尽管服务于商品交易,但是不是本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鉴于支付服务逐渐向金融交易领域靠拢,相应的其金融属性也越来越强。

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建议

互联网金融以新兴的金融模式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立法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坚持“宜疏不宜堵”的方针,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依据实际情况修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以此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将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升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计划内,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从业企业的监管部门和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依据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形势,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适应改革需要,为构建有序、公平的交易环境奠定坚实基础,根本性杜绝强迫交易、高利贷行为等出现,从而保护民众的利益。再者,可以建立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使得互联网金融规范化发展,在金融行业内建立统一的信用管理规范等。

2.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可以充分考虑构建系统化、综合化的监管体系。一方面可以明确各类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范围,明确相关企业的监管职责。在另一个方面,建立健全全面协调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工商行政、信息安全管理、监管部门等其它部门进行系统化、综合化监管机制。再者,提升门槛准入,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提升除第三方支付以外其它互联网金融业务准入管理,能够为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也要加强管理,在资金托管机制方面,应当明确规定第三方支付企业、融资中介、理财中介的资金由商业银行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问题的产生,同时也保障了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

结语

目前,我国关于规范互联网发展与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迫切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完善,以此来弥补现有监管制度的“真空地带”,为互联网金融获得更深层次发展创造条件,最终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 2012(12).

[2]马雪彬,王绍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中的金融监管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14).

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 篇12

一、金融创新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监管出现的问题

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条件:第一, 证券、保险和银行的业务具有明显的区别, 在监管方面也理应得到不同的对待;第二, 证券、保险和银行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只有这两个条件存在, 机构性金融监管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这时的金融产品是“你是你, 我是我”。我国在建立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证券、保险和银行等业务存在明显不同, 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是“分门别类”进行的, 因此我国实行了机构性金融监管。但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 金融功能实现的方式出现变化, 金融产品的功能更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 处于变化之中, 金融机构性监管开始出现问题。

第一, 金融监管领域出现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复。“机构模式”监管强调的是每一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能够在与它存在明确对应关系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下进行金融活动。这种监管策略形式上保证了每一个被监管对象得到了监管, 防止了监管漏洞的出现。但是在现实的金融交易中, 尤其是在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 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日益模糊, 跨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传统的做法已不能保证对这些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力监管。同时, 实践中金融创新产品的交叉现象使得各个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共同参与、协商。如果某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发展态势较好, 那各监管部门对其监管的状态很有可能从互相推诿转变为争先恐后, 对该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则由监管真空转变为监管重复。

第二, 金融监管的风险由局限于各个行业趋向于整个金融业。在分业经营的条件下, 各个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业务交叉的关系, 金融风险一般局限于各个行业内部。但在金融创新产品浪潮的推动下, 金融业逐渐走向混业经营, 金融风险伴随金融业务的跨行业经营而潜伏在不同的金融行业之间。一旦这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发生风险, 传统的监管模式并不能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这种情况极易诱发多个金融行业的风险, 进而引发整个金融领域的风险。

第三, 机构监管会阻碍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下, 监管机构无法对跨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实施有效的监管。金融创新产品作为金融业务领域的新生事物, 它的成长、发展必定会遭遇到现有力量的束缚。同时, 金融监管者主观上厌恶风险, 具有规避风险和责任的本性。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监管机构的管理层大多会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

第四, 机构监管模式落后于我国的金融实践, 易引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在金融创新产品日益涌现, 金融监管却没有与之相适应时, 金融机构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会利用现有监管机构的漏洞实施损人利己的行为, 增加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面对一种金融创新产品, 原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金融机构的各种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出现问题时, 金融机构也能够以法律没有规定, 甚至是自己也不清楚为借口来推脱责任。这种落后的金融监管模式会加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使得金融系统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二、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优越性

针对金融观点的缺陷, 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莫顿 (Robert C·Medon) 和滋维·博迪 (Zvi·Bodie) 于1993年提出功能观点 (functional perspective) 。他们认为, 金融机构的变化大于金融功能的变化, 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建立金融体系更能应对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与机构性金融监管相比, 功能性金融监管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 功能性金融监管能够防止金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功能性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 从而有效地解决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按照哈佛大学罗伯特·莫顿 (Robert C·Medon) 和滋维·博迪 (Zvi·Bodie) 的观点,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的变化幅度和速度是远远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幅度和速度的。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按照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建立的功能性监管模式下的各项监管政策和监管规则是具有更好地稳定性和连贯性的。这样有助于构建一个国家稳健发展的金融体系。

第二, 功能性金融监管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功能性金融监管在面对金融创新产品时能够依据其具有的主要功能来确定它的监管机构。这样的监管模式使得新型的金融产品不再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 而是受到了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减少因监管不力所造成的金融风险, 这种情况就会促进金融创新, 至少是不会阻碍金融产品的创新的。

第二, 功能性金融监管更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在分析这一原则时, 我们可以把金融监管的成本划分为三种:直接成本, 守法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制定金融监管政策本身时所花费的成本, 又可以称之为“行政成本”。这部分成本将为实施金融监管政策所投入的硬件设施成本和对实施该金融监管政策的监管人员的培训成本包括在内。守法成本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履行金融监管机构指定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成本, 如金融机构为此多付出的管理时间、为此设立专门机构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从资金流向的角度看, 由于监管的宽松或严厉, 限制被监管者的活力或创新所造成的风险扩散, 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降低的幅度。基于这三方面的成本分析, 功能性金融监管可以对现有的金融监管资源进行整合, 有效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利用, 降低公众对不同监管机构及其职责的识别成本, 进而降低金融监管的成本, 提高金融监管的收益。

三、我国实现金融功能监管的条件

研究我国金融监管的模式, 一定要在我国特有国情的基础上进行, 不能只是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论证, 因为任何一种制度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理论上得到充分论证的制度不一定优越于正在被实践的制度。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性监管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功能性监管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不具备实行功能性监管的条件。具体说来, 这些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我国金融业实行了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混业经营作为选择适用功能性监管的一个前提条件, 在我国的金融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成功。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模式, 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过尝试。当时, 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通过全资或参股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参与了证券和投资业务, 尤其是1992年之后, 不仅各家专业银行, 甚至是人民银行各级分行都开始介入证券、股票、投资、房地产和保险等领域。但是实践结果是, 出现了金融秩序的混乱, 金融系统内部一系列腐败行为滋生, 最终以管理层提出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政策结束了短暂的混业经营实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然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但是我国现在仍不具备其条件。

第二, 我国要建立与功能监管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律主要为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这些金融法律法规与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模式相对应。如果我国要采用功能性金融监管, 这就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要经历一场系统性的法律改造工程, 就要对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整合, 如扩展对某些法律概念的理解以应对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下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

第三, 我国要具有更多、更具专业性的金融实践和研究人才。我国应培养一批既懂得金融业务, 又能洞悉资本市场运作规律, 具有完善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以期建立强大的金融人才市场。对于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在我国的适用, 需要具有金融知识的专业人士在综合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论证, 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没有前瞻性的政策不能得到长久实施。而且, 在金融监管政策实施过程中, 也需要专业金融人士的智力支持。不管是对金融功能监管政策的正确解读, 还是处理金融功能监管中出现的问题, 都离不开专业金融知识人士的指引。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一种国际趋势, 也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在这种大背景下, 我国现行的是与金融业分业经营实践相适应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机构性金融监管的弊端日益暴露促进了我国学者对功能性金融监管的探索。但是, 制度变迁是有路径依赖性的, 我国从机构性金融监管到功能性金融监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等到我国金融业实行了混业经营, 建立了与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拥有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金融人才时, 我国才具有了实行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友苏, 廖笑非.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完善[J].清华法学, 2009, (2) :85-99.

[2]曹凤岐.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市场, 2010, (8) :31-36.

[3]王平.新形势下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完善[J].法学杂志, 2011, (10) :44-47.

[4]李文泓, 吴祖鸿.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目标和政策框架[J].中国金融, 2011, (3) :45-47.

上一篇:地震检波器下一篇:乳腺X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