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共12篇)
金融监管 篇1
一、金融监管概述
1.1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受大萧条影响, 金融监管思想得以面世和发展。随着规制经济学的日益成熟, 人们在经济分析时开始融入了规制过程的理念, 如此一来, 实现了经济法则、经济运行的融合, 为接下来金融监管体系的出现和完善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发展之初,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等针对其必要性展开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实施金融监管, 不仅有助于维护金融部门的安全, 而且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还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终推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1]。
1.2金融监管的效率
对金融监管成本说进行分析可知, 受监管成本的制约, 金融监管需要面对效率这一问题。在金融监管过程中, 涉及各种费用的支出, 所以过度监管是得不偿失的, 将会造成监管效率的大幅下降, 换而言之, 金融监管具有理论上的边界, 对该边界进行设定时, 应遵循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二者相等的原则, 即效率最大化的原则。
二、金融监管的复杂性
金融监管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机构组织、金融业务及产品、金融体系结构日趋复杂;二、金融监管理念的相关变化;三、在制定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过程中, 各国之间的博弈不可避免。上述因素赋予了金融监管的复杂性[2]。
2.1金融监管效率的分析框架
融监管复杂性与金融监管效率的分析框架
图2是基于金融监管效率角度而得到的一个分析框架[3], 用于分析金融监管复杂性是否科学。该分析框架的核心思想在于, 如果金融监管的日益复杂化能够促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则表明金融监管复杂化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如果金融监管复杂化所消耗的成本大于复杂化所创造的金融效率, 则需要对金融监管予以一定的简化。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复杂化, 金融创新也将面临更大的难度;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复杂化, 不仅导致金融监管成本的增加, 而且给金融安全埋下了隐患。
2.2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最优化
金融监管成本指的是, 监管工作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支出;金融监管收益指的是, 避免不实施金融监管所产生的那部分损失。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最优化, 其本质在于通过有限的监管资源来达成监管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若监管效率用F (X) 来表示, 而金融监管成本及收益分别用C (X) 、R (X) 来表示时, 那么三者满足如下关系:F (X) =R (X) -C (X) 。R (X) 和金融监管复杂性成正比关系, 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将转为放缓趋势。当R, (x*) =C, (x*) 时, F (x*) 取最大值, 换而言之, x* 时金融监管复杂性达到了最优状态。以x* 为界, 左侧取值时, 金融监管边际收益大于金融监管边际成本, 该种情况下, 适当提升金融监管复杂性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升;右侧取值时, 金融边际收益小于金融监管边际成本, 该种情况下, 提升金融监管复杂性是得不偿失的, 将会造成金融监管效率的持续下降, 应简化金融监管, 以促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升[4]。
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最优化分析
2.3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成本收益分析
对于金融监管而言, 其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 (即金融监管效率) 取决于金融监管复杂程度。值得一提的是, 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完全固定的, 尤其是变化速度这一点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加剧将会促使金融监管成本的增加, 即前者对后者的诸多影响因素中, 绝大多数属于确定性的;但是金融监管复杂性对金融监管收益的影响则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后者高低通常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时, 金融监管的复杂性才能真正为金融监管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一、金融监管复杂性能够带来良性影响, 如能够带来多层次的或者一定深度的金融创新, 不仅如此, 该创新本身所具有的金融风险远远小于其多样性所营造的金融安全;二、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且数量众多的模型能够对未来的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处理;三、针对金融监管这一领域所制定的各项激励相容机制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总之, 当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边际成本时, 才有必要对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做进一步的提升, 反之亦然[5]。
三、降低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监管效率
金融监管应趋向于复杂, 还是趋向于简单?面对一系列金融风险, 应选用何种监管模式, 简单底线式更佳, 还是高度敏感式更好?对于上述问题, 金融监管准则的复杂性一时也难以给出十分明确而具体的答案, 其焦点问题集中在一点, 即采用何种办法或者措施, 借助相对有限的监管资源在成本最小化的模式下去更好地达成一系列金融监管目标。由上文有关成本效率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 在增加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同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金融监管成本的增加, 然而金融监管收益增加与否却不一定, 这是诸多外生因素共同来决定的。因此, 若想实现对金融监管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方面要致力于金融监管复杂性的合理化降低, 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供一系列有益条件以促进金融监管收益的增加。
首先, 在制定金融监管路径的过程中, 应将自下而上的监管作为基础, 与此同时, 予以自上而下监管的补充或辅助。金融复杂性、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三者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并不算十分明确, 所以, 利用对监管路径的有效限制进而削弱或者避免金融复杂性、金融监管复杂性之间所产生的内外互动影响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所谓自上而下的监管指的是, 针对金融结构进行相应的顶层设计, 为大小金融机构划分目的明确且界限清晰的业务范围, 最终保证监管工作更具主动性, 更具系统性;所谓自下而上的监管指的是, 在面对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创新或者变化时, 应对那些可能存在的风险予以监督并规避, 从有别于金融结构或者体系的其他角度对其展开相应的规制[6]。
其次, 在制定金融监管措施的过程中, 不仅要基于定量模型的相关分析, 而且要辅以相应的定性分析。如果对数量模型表现出了过度的依赖性, 那么随着金融风险多样化的加剧, 相应的度量模型将会更加复杂。需要指出的是, 在实际应用环节, 复杂程度过高的数量模型已经饱受质疑, 但是过于简单模型无法实现对真正情况的高效拟合, 有鉴于此, 对一系列金融风险展开定性化的监管以及判断也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定性分析结果予以适度引用, 可以有效弥补由于高度复杂的数量模型分析所产生的有关模型风险, 另外, 也避免借助定量模型来选用参数的发生, 如此一来, 在某种程度上大幅简化了金融监管的实施。
最后, 对融入了激励相容这一理念的金融监管予以再次的、重新的审视。由微观视角可知, 银行致力于短期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而微观监管则强调保证单家机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健性, 二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差异;由宏观视角可知, 银行致力于自身利益的追求, 而金融监管则强调整体安全, 实现二者的激励相容具有相当的难度。如此一来, 是否需要赋予银行更大的权力, 如自由裁量权, 又如参数选择权, 是否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检验内部模型所能达到的准确性, 促进金融监管复杂性的进一步增加, 便需要监管当局及相关政府机构予以重新审视。在监管资源并非绝对足够的条件下, 对全部银行均赋予内部模型的选择权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将会让监管工作承受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建议采用类似杠杆率的简单监管模式, 同时, 针对那些重点银行制定并采取更为严格且复杂的监管原则, 还有监管标准, 为其配置较大份额的监管资源。
四、结束语
金融监管复杂程度合理与否, 其关键在于成本收益能否达到最佳平衡。为实现这种平衡, 应基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 对相关路径、方法以及理念等予以进一步的改善, 从而完成对金融监管复杂性的有效控制, 与此同时, 尽可能地增加金融监管复杂性所产生的一系列收益。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金融监管的效率, 然后重点探讨了金融监管的复杂性, 最后探讨了降低金融监管复杂性所带来的监管效率。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结论, 监管局应致力于金融监管复杂性的降低, 为金融监管带来更高的收益。
关键词:金融监管效率,复杂性,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大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2]丁玲华, 王仁祥.基于金融效率角度的金融监管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 (04) .
[3]李海海.效率与安全:金融制度的选择困境——来自美国的经验与教训[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 (05) .
[4]张铁伟.效率与安全: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协调发展[J].现代商业.2011 (20) .
[5]安辉, 钟红云.基于金融市场效率的美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J].预测.2011 (06) .
[6]王彪.基于金融效率的金融监管反思[J].中国集体经济.2012 (04) .
金融监管 篇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戚莹
我国已加入WTO。为了应对WTO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各市场主体只有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而金融业的竞争又是异常残酷的,因此各市场主体通过不断地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频繁的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监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在不断地调整,本文拟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1.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是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约瑟夫B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熊彼特使用“创新”一词是用来定义将新产品、工艺、方法或制度引用到经济中去的第一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真正成为金融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成为研究的对象,则是80年代的事。虽然金融创新是一个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直到目前为止,金融创新一词在学术界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阿诺德B希尔金(ArnoldHeertje)认为:创新,总的来说指所有种类的新的发展,金融创新则指改变了金融结构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显然,这个定义主要论及金融工具创新。大卫B里维林(David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如下定义: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新的金融市场及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了金融创新的几个方面内容即工具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及服务的创新。我国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谈金融创新。他指出,金融领域存在许多潜在的利润,但在现行体制下和运用现行手段无法得到这个潜在利润,因此在金融领域必须进行改革,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手段方面的改革,这就叫金融创新(。在他看来金融创新显然应该包括金融体制创新,而且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新。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们对金融创新认识的深入,金融创新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的外延,即金融创新的分类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金融创新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2.理论基础
金融创新是以金融深化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学范畴,下面就简单阐述一下有关的基本理论。
(1)金融深化理论
美国当代着名经济学家爱德华BSB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将这种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金融先行论论。金融在所有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机制一方面会促使被抑制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金融领域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则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实行金融先行的政策。金融深化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提出“财富的研究比货币的研究更为重要”的观点。在以往的经济研究和政策制订中以货币为中心。但金融深化理论认为,要研究经济,最重要的不是流量而是存量,只有研究财富的存量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实力,也才可能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发展潜力。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它的金融资产量越大。金融资产的大小跟该国的国民收入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越快。
据此,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要求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适应,因此成了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2)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是从货币学派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经济学流派,最早提出理性预期思想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B穆斯。70年代初,卢卡斯正式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理论的核心命题有两个:第一,人们在看到现实即将发生变化时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合理的、明智的反应;第二,那些合理的明智的反应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据此,政府的责任在于确立一种有利于公众进行理性预期的政策规则,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强硬反对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力主经济自由主义,要求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反对金融管制,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吻合。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由凯恩斯于1923年在其《货币改革论》中首先提出,后经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发展而成。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间存在利率差异,投资方为获得较高收益,就将其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如甲国的利率水平高于乙国,投资者就会把资金从乙国调往甲国,为避免汇率风险,投资者一般按远期汇率把在甲国的投资收益变为乙国货币,并将此收益与乙国投资所得收益进行比较,从而确立投资方向,两国间投资收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直到通过利率的调整,两国的投资收益相等时,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才会停止(。厉以宁先生指出,利率平价理论研究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以及整个资本的流进流出和它的管制问题,都推动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而其本身也成为国际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3.分类
同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如果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结合起来考虑,从金融创新产生动因的角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将金融划分为两类:一种是为规避监管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消极金融创新,另一种是因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将它称之为积极金融创新。从金融创新的历史看,金融创新是“放松管制”要求的产物,因此,绝大多数金融创新都可归纳为消极金融创新,但我们不应忽略了积极金融创新,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竞争的压力,积极金融创新已越来越多的产生出来,区分积极金融创新与消极金融创新也有利于我们采取不同的监管制度,以充分利用金融创新的益处而尽量减少其弊端。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1、概念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2、理论基础
(1)从一般“市场失灵”理论角度看。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金融领域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中,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①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如私人阳台上种植的花草对行为所产生的愉悦作用等,后者如大气污染等。对金融业而言,两种外部性可能都存在。②垄断。某些部门具有很强的由其技术决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其固定资本又具有很强的长期使用性和沉淀性,因而构成加入壁垒就自然垄断。金融业在本质活动上是规模经济的,因此就会表现追求超大规模,摆脱管理的特征。③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交易的双方,对其交易信息的了解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金融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对称现象,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即道德风险问题。
(2)从金融业的特征看。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金融监管尤为必要。①金融业是“公共性”产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的储蓄,而资金的运用又是面向社会公众,因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行为、业绩对社会公众产生直接的影响。②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是高负债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任何一项风险都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成败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金融机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往往盲目扩张资产导致资产状况恶化。③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出现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其他银行形成整个金融业的危机,并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说,金融创新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产物,而金融监管则是国家干预主义在金融业的逻辑延伸。经济发展史表明,绝对的自由化和绝对的政府干预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当代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自由”与“干预”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至于是“自由”多一点还是“干预”多一点,则取决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从理论根源上讲,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就象“自由”与“干预”一样,是动态的“博弈”过程,金融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以利于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就这样互相作用,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
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
2.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禁止金融创新,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3.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主体的重叠与缺位并存(。
现行分业监管过程中,大都采取机构性监管,实行业务审批制。这样,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日益交叉时,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此外,有的新金融业务处于不同金融机构业务边缘,成为交叉性业务,如储蓄保险是一种既包括储蓄功能又包括保险功能的业务品种,对于这些金融创新,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
4.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
如前所述,金融创新使传统监管制度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各国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监管方式上,从机构监管过渡到功能监管。由于金融机构的全能化发展,传统的以机构为监管对象的方式便不再适应,而应以功能为基础进行监管。②监管标准上,从资本监管到全面性的风险。传统监管以资本充足率为标准,这种监管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的,但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面临着其他各种风险,仅仅对信贷风险进行监管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的目的。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各国及国际监管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③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传统监管制度注重外部控制制度,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国及国际监管机构对金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越来越给予高度重视。
四。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一般影响
1.积极方面
许多学者尤其是经济学家侧重于指出金融监管的消极影响,但实际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亦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指出,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这一方面的监管可称之为保护性监管(。这种保护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交易商品的质量不能经常为所有交易当事人立即了解,确立监管框架,规定共同标准保持最低可信度,可能会减少交易的风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阻碍。
(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它们不再作为一家私人公司来担负其市场职责。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
(3)监管可以减少损害新市场发展的过度竞争。这种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美国早期对证券发行与交易不加管制,结果出现了出售“蓝天”的投机现象,而对上市公司的不加管制更是导致了整个股票市场的崩溃,因而很多创新往往要求同时引入一个监管框架。
(4)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例如,在美国,有许多对银行的特定管制,但却缺乏一个全面集中的公共机构,这种特殊结构构成了美国银行特殊的创新环境,否则,没有官方许可的创新便难以想象。
(5)监管的变化甚至可以导致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还有,由于利率上限对银行存款的限制,在美国创立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2.消极方面
事实上,金融监管经常被用来解释金融创新的原因,甚至是主要的原因,哈林顿在谈到美国的金融创新时认为,美国的银行传统上受到很多限制,许多限制在其他地方并不存在,而现代技术使金融在形式上和地理上更容易变化,因此,在美国,新技术便难以避免地用于市场设计规避有关条例和限制跨州银行的管制的方式。事实上,国际市场的许多早期发展可以用美国银行想在国外从事在国内受到限制的业务来解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几乎所有的金融监管都曾被解释为某种金融创新的理由,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美国早期的金融创新工具――存款凭证都是很好的例子。
五、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金融监管是一个公益性的管制问题,它既有利于受监管的产业(金融业),又有利于不受监管的产业(非金融业),但这种公益性是就整体和宏观意义而言的,从单个或微观金融机构看,金融监管总是通过限制性的方式出现的,在特定条件下,金融制度和体系中的微观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总是倾向于生产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求得更多的利润。受获利冲动的驱使,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或经营方式以逃避监管,寻求新的盈利机会,扩大生存空间。这种“个人理性”行为规则在无约束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单纯市场调节的失败和金融体系的灾难性危机,即引起整体的“非理性”。其结果必然是:消极金融创新部分抵消了某些金融监管的预期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内容和结构的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监管的公益性决定了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必须采取积极抑制或规范的对策。否则,金融监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理由。
六、金融监管对积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而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只有市场主体和交易工具的发育成熟,才能有助于建立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任其为所欲为,无约束的“自由”是产生金融风险以至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
简言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而对积极金融创新则应“消极”监管。
七、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
1.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
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2.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
3.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监管无外乎三种类型:一种是侧重于外部监管的美国模式,其特点是金融监管主体可以站在超然的地位监管金融活动,避免部门本位主义,协调部门的立场和目标。二是侧重于内部监管的英国模式。其特点是政府除按必要的国家立法行事以外,较少干预金融活动,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主要由金融行业协会等组织来进行。三是侧重于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德国模式。金融创新具有复杂性及危机隐蔽性强的特点。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弊端的反应往往较迟钝,而金融行业协会则反应灵敏,因此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需要更多的依据赖于内部监管。内部监管是第一道“防火墙”,外部监管是第二道“安全网”。
完善金融监管 维护金融稳定 篇3
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
我国的金融监管起步于金融行政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恢复和建立了各种金融机构。随着经济货币化加快,为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应运而生,金融市场十分活跃。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开始关注处于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的变化。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金融管理司”,承担金融监管职责。金融监管的初期,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进行监管,实际上属于金融行政管理。但随着在市场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体现出其弊端:监管不规范,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行为缺少独立性,监管者往往带有主观性、非公平性等缺陷,造成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效果不强。这种行政性监管理念,严重扼制了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了金融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与一般行政性监管存在的问题相比,运用法制手段依法监管则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中央银行从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入手,实现从一般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立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继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金融业基本法律,这些法律作为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完善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体系,成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和保障。1995年以来,在金融基本法律的基础上,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条例和制度,基本形成了金融法律体系框架,金融监管基本达到了有法可依。实现了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的转变,使金融监管更具有强制性、规范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转变
实行什么样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由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金融业的监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金融市场发展初期,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要求,金融监管体制开始从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转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证、保”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1997年提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后,到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终确立了中国金融业由银行、证券、保险和央行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银行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和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银监会行使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的职权,包括对银行、金融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银监会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我国实际并总结以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四条监管理念、四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通过加强银行监管的基础工作,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评估,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框架,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证券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1992年10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期货监管体制也在逐步的发展完善。一是逐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证券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逐步完善证券期货监管体制。如实行按行政区域设立监管局,并初步建立了与地方政府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查审分离”制度,形成调查与处罚权利的相互制约,以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三是加强监管和防范市场风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保险业监管体制。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后,开始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建立保险业风险监管体系。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保监会在深化体制改革、探索保险业股份制改革和保险业内分业经营,推动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分离,提高保险监管透明度,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加强保险业监管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和保险经营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和依法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转变的影响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较大冲击,金融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加大了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银行收益风险加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相当多的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许多证券机构弄虚作假,挪用客户保证金。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安全。金融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997年3月,为了保护投资者合利益,中国证监会加强对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管理,清理整顿证券经营机构和市场外的非法交易,促进建立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的规范市场秩序。2000年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努力减亏增盈,提高经营效益。2001年2月15日开始施行《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增资扩股、债转股、托管、收购兼并、合并、关闭、破产等多种方法,及时、坚决、稳妥地化解了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例如,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撤并1700多家城市信用社、撤销100多家高风险信托机构等,这些有力的措施,消除了当时的金融风险隐患,维护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nlc202309040715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在金融监管从行政性监管向依法监管转变的过程中,适合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的各项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使监管有法可依。如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次监督各类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例,并提出把不良贷款比例从当时的20%左右下降到17%;1995年7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审慎经营的要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比率等四类十三项指标,涵盖了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主要方面;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在各类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和贷款质量。
实行分业监管制度以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针对三个行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健全和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如银监会为了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8年、2009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了三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指引,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和10.5%;2011年4月,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办法》,确立了我国银行业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的总体框架;证监会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监管的需要,先后出台了《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了证券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监会在加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先后颁布实施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中介业务非法行为处罚办法》、《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保险业监管的法规体系,全面推行依法监管依法经营。
在未来的改革中,金融监管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一是不断更新监管理念。面对世界金融不断向全球化、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金融监管机构要适应金融业市场经营的转变趋势,及时更新监管理念。二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从注重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使金融监管能起到防患于未然、随时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运用市场原则进行监管,加强金融信息披露,使金融监管做到公开、公正、有效。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为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在继续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各自业务领域独立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重视发挥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对金融监管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探讨,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金融监管 篇4
关键词:金融监管,全球化,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形势出现的新变化, 以及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问题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呈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要求中国在顺应国际金融潮流变动的同时, 应尽快着眼于本国金融业现状, 以确保金融安全为目标, 稳健运营为宗旨, 大力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 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美国的金融危机, 暴露出全球金融监管在风险防范、协调合作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金融危机呼唤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弥漫, 美英率先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 从而引领和昭示了全球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第一, 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隐蔽性、易变性和复杂性、危害性增加, 波及范围扩大, 蔓延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全球范围。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机构等许多相关行业, 使许多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破产, 进而影响该国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其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丰富国际金融监管方式, 实行灵活多样, 务实高效的金融监管。所以必须改革监管模式。实现广泛的国际协调, 进行合作监管。第二, 国际大型复杂银行合并和跨行业业务的发展及大型复杂银行合并浪潮的未来持续, 势必在日益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展复杂的金融业务活动, 提供复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其技术和操作难度增加。监管方式运用应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安全性与效率性, 以适应混业经营的安全需要。要求金融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发展。第三,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及不断深化, 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也不断加强,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 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督, 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 同时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 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 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中, 提倡各国银行联合监管, 保持合作与交流。各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趋于统一和规范, 因此金融监管法制应逐渐走向国际化。第四, 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 金融创新产品的层出不穷, 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网上银行交易等创新业务, 它们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增大了风险, 且更易扩散, 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更加直接猛烈。最后, 国际金融监管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自我监控水平。监管强调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统一, 监管当局通过审查银行内部的风险和资本管理程序, 保证资本充足性和自己对风险的评估, 建立完善的内部评估和管理系统。
总之, 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下, 国际金融监管的方向将是国际协调与合作, 并不断向集中统一、全面灵活、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
第一, 中国已加入WTO,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 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 这对中国的金融监管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视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从金融业长期稳定发展出发, 深入研究如何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 又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金融监管体系, 是目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金融问题。与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相比, 中国目前金融监管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1998年中国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分业监管体制, 这种体制适应了当时中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结构。但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分业经营的模式逐渐显现出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银行资产项目过于集中, 券商融资渠道不畅, 保险资金投资效益低下, 于是管理层逐渐放松了管制。如允许券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允许保险基金以购买投资基金形式进入股市以及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等, 呈现出混业经营趋势, 近年来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 (如:光大集团、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 以及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出现都需要对纯粹的分业监管进行完善。中国目前需要加强人民银行、证监会及保监会三大金融监管合作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变革, 这项改革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长期趋势。
第二, 中国金融监管偏重于对金融机构经营进行合规性检查, 这种检查重点主要集中在规范经营和规范操作上, 对金融机构潜在的资产风险重视不够。而资产质量的风险是金融业深层次的风险, 它的产生和发展将危及金融机构安全。同时金融监管内容存在漏洞, 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 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 一些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
第三, 监管缺乏创新理念, 监管手段落后, 管理人才缺乏。中国金融监管缺乏主动性, 依法监督的观念不强;同时监管手段落后, 仍以直接监管为重, 大量运用行政手段, 而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运用较少;监管方式不科学, 现代化的监管方式运用得少, 监管方法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有监管人员中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 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 复合性人才缺乏, 尤其是既熟悉国际惯例又懂计算机、法律及国内金融业务的综合型监管人才十分缺乏。
第四, 中国信用环境被破坏, 道德风险严重。监管新体制运行以后, 没有其他机构可以对三个专职监管机构开展工作的合规性和效率进行监督和制约, 监管缺乏合作和统一性, 失去应有的制约机制。监管责任不十分明确, 对监管者缺乏必要的责任约束, 构成监管机构自身的腐败和监管行为的非规范性运作。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中国的监管模式, 无法消化大量的不良资产, 业务面窄, 监管内容狭小, 出现了许多监管真空、盲点和重复监管问题, 降低了监管运作效率, 并导致信用环境差、道德风险产生。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上述诸多问题, 有历史的沉淀、体制的原因、金融机构自身自律性不强、脆弱性增加、经营管理能力低下、社会经济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为此, 根据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金融监管现状, 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和重视。
三、中国金融监管的策略选择
1. 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经济全球化要求中国金融业必须遵循国际规则,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必须实行跨越式改革, 目标定位也应在世界金融业发展和监管的最新趋势上: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保留现有三大监管体, 适应混业经营要求, 专门负责管理、协调三大监管体制主体的监管工作。建立分合自如, 目标一致, 运行高效的金融行政监管委员会, 对从事混业经营的内外金融机构实行联合监管。这种新的金融监管组织体制模式既能满足实行混业经营后金融业对监管体制的要求, 也能适应现阶段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期对监管的要求, 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2. 将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相结合, 以合规性检查为前提, 风险性监督为主, 二者并重;
建立银行信用评级制度, 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 以强化银行对其经营和风险程度的识别和管理, 增强自我约束力, 同时便于中央银行准确掌握银行经营状况, 并根据不同等级银行采取不同监管措施;加强银行创新业务的监管, 如网络银行业务应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围, 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 制定网络安全标准, 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等。应注意加强监管不能扼杀和阻碍金融创新, 运用现代科技对金融运行实施动态、实时、持续的风险监管, 以便及时化解风险, 提高监管效率。
3. 提高监管对象的自律性, 要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 就要
倡导、帮助、督促银行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客观地评价其在防止舞弊, 消除风险, 严守监管法规方面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内控部门的独立性、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检查力度。及时督促修订有缺陷的内控制度并考核其执行情况, 负责检查评价的部门应当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合理设置内控机构, 建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稽核评价制度。使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4.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金融监管应以法规为依据, 并严格依法监管。抓紧修改、整理、完善各项金融法规, 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 允许各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 建立统一的会计规则, 统一会计科目, 报表格式和信息披露制度;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通行的监督规则, 根据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业务迅捷发展的要求, 及时制定和调整金融法律法规, 事先进行规范性监管程序设计, 建立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 重塑信用秩序。
5.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加入WTO后,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为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必须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建立定期的磋商和交流制度,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跨境监管, 这既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也包括中国在外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同时, 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区域性金融监管组织, 如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 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监管规则的制定, 以便更好地维护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9) .
[2]金融混业趋势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J].重庆科技, 2007, (9) .
[3]金融监管:科学创新务实——十六大以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科学有效监管, 保障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金融家, 2007, (10) .
[4]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与借鉴[J].西部论丛, 2007, (10) .
[5]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中国后WTO时代的启示[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0Z) .
[6]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三国金融监管[J].新世纪领导者, 2007, (9) .
[7]美国印象[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7, (3) .
[8]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协调监管[J].新疆财经, 2007, (5) .
[9]美国的金融监管及对中国的启示[J].财政研究资料, 2007, (29)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篇5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金融创新过度及金融监管缺失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引,思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需创新与监管并举。
★ 金融产品调查报告
★ 创新产品设计方案
★ 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书
★ 金融产品推广简历
★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书
★ 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的辩证统一关系
★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企业管理论文
★ 金融产品营销管理简历表格
★ 企业发展计划书
金融监管 篇6
一、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是促进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
1.完善金融监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完善金融监管是全球一体化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的发展,一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部分;跨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日益增多,跨国界的金融集团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大的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相当部分是国际业务。一国的银行或金融市场发生问题会传染和影响其他国家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上个世纪末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何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保持本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金融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
(2)完善金融监管是中国金融进入全面开放时期。中国金融监管来自两方面考验与挑战,一是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二是金融混业经营成为发展趋势,而中國目前仍然实行严格分业管理的金融监管体制和模式。因此,借鉴国际各国金融监管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与国际监管组织和其它国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保证金融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2.创新是完善金融监管的“催化剂”。金融行业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金融领域及金融产品间的界限日渐模糊。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传统的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很难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出现了很大的监管漏洞。美国对华尔街投资银行就缺乏必要和有力的监管,对衍生工具市场更是监管不到位,导致衍生工具泛滥,脱离了实体经济,引发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必须作出相应改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监管目标、监管手段以及机构设置都面临挑战,如何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保持公正有效的监管体系是各国面对的主要问题。在金融监管体制上,统一监管是否是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是当前引起争论好讨论的重要问题。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本国金融发展与稳定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是促进我国金融安全根本途径
1.建设一支监管专业队伍,在明确责任分工,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防止监管的真空。科学发展战略,无法实现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综合方法,以及对人类与网络两个世界一体化的监管体系的运营和维系,也无法研究信息资产风险价值化体系、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标准体系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法规体系。没有专门的信息资产监管专业机构,就不可能实现信息资产风险监管计划、管理和监控,就不可能实现实时掌控银行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各种风险情况。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相互交叉,在实施分业监管的条件下,为最大程度避免监管的重叠与真空,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相互传染和扩散,各监管部门之间以及监管部门与中央银行之间,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特别是要提前向有关部门进行预警和提示,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必要时要集体做出决定和采取联合行动。
2.改进风险监管法规,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我国的金融监管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需要立法机关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加快立法进程。以银行业监管为例,未来一段时间应在政策性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信托业和融资租赁业、不良资产处置、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存款保险等方面推动中国的银行业监管立法。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规划性,增强系统性,提高针对性,强化操作性,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我们应当重视借鉴国际银行业监管的良好实践,采用国际最佳做法,充分利用国际社会的银行监管和立法经验,加强和改善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同时,我们应从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出发,加强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真正公开、公平、公正、安全的金融市场。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金融监管理念。金融监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金融业实际,把握金融监管工作规律,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要通过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为谁监管、监管什么、怎么监管”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改进监管提供科学指导。首先,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中应当引入重视市场机制的理念。如何确保市场机制得以有效运行,除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要求外,在这里强调以下三点:首先,制定监管目标必须和金融机构的商业目标保持一致、协调。其次,监管措施必须保证市场机制运行的效率,促进优胜劣汰,抑制管理水平低下的金融机构的发展。最后,要从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与规范性监管转变。其次,金融监管要改变目前过度的抑制金融创新的状况。目前我国存在着严厉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制抑制金融创新的状况。可是金融创新是时时会发生的,这一点甚至不因监管部门的规定而有所改变。只要市场有需求,存在赢利空间,创新产品就一定会被开发出来,所以抑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采取疏导的办法,理解创新,理清创新线索,促使监管目标和创新目标一致。
三、结束语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 篇7
金融检察是个新事物, 它是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概念, 然后进入理论界研究的视野。目前, 金融检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华东政法大学姚建龙教授对金融检察作了初步定义, 他认为, “金融检察就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维护金融安全的相关理念、规范、制度与行动的统称”。笔者认为, 金融检察是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 为了预防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保卫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健康发展, 依法对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等行为开展的检察活动的总称, 其原则是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其对象是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犯罪行为;其目的是维护金融持续、保卫金融安全、服务于金融发展。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一般认为金融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部门 (主要是“一行三会”) 依据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所有业务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广义上的金融监管除上述监管活动外, 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我们通常多指狭义的金融监管, 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活动, 其原则也是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其对象是金融机构及其行为;其目的纠正金融市场失灵, 维护金融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2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二者是对立的, 也是统一的。
2.1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一致性
(1)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金融市场的失灵问题, 减少或消除金融市场中出现的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竞争的不完全性。检察机关开展金融检察活动, 对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秩序、金融领域职务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惩治, 对可能产生危机的风险及时提示和预防, 也是针对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为了纠正金融市场失灵展开的。因此, 二者都是为了对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
(2) 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存在共同的目标。
无论是金融检察还是金融监管, 都是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的工具。金融检察建立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金融事业的发展, 金融检察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和保护金融活动各主体利益。由此可见, 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终极目标都是服务于金融事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维护公共利益。
(3) 金融检察是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
在我国, 金融业是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行业, 金融产品复杂多样, 其运行漏洞、监管缺位, 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对整个国家经济体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 金融犯罪案件频发, 犯罪领域扩大化, 犯罪手段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 犯罪主体多元化、团伙化, 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出了挑战, 司法机关适时介入到金融领域, 运用刑法手段打击金融犯罪活动, 不仅为金融监管提供法律保障, 也是对金融监管缺位的有效补充。
2.2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冲突性
(1)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之间会产生业务冲突。
一方面, 由于价值判断的差异导致业务冲突。检察机关介入金融监管领域主要是依据其金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由于判断依据标准的不一致性, 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 这就导致检察机关开展金融检察工作与监管部门的工作出现冲突。另一方面, 检察机关开展金融检察活动, 利用检察职权查办金融运行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时, 如果过宽、过早的介入金融监管领域, 不仅会扰乱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 也会影响到正常金融活动的开展。
(2) 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检察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主要依据行政权力, 对于金融领域的矛头性犯罪案件, 或者涉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案件, 监管部门一般都希望发挥本部门的作用, 运用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来进行调查和处理。只有涉及的案件较大或较为严重, 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时, 它们才会把这些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因为检察机关过早、过多的涉入金融监管领域, 将对金融监管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3 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的构建
3.1 境外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协作模式
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司法机关介入金融监督管理, 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的广度和力度还不够。美国为了加大力度打击金融犯罪, 由司法部牵头成立了特别调查小组, 吸收了最高银行监管机构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住房金融署、储蓄管理局等机构的人员, 以打击金融犯罪并对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澳大利亚为了打击洗钱等犯罪活动, 根据《金融交易报告法》建立了“澳大利亚可疑交易报告分析中心”, 通过与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税务总署、海关等部门建立信息交流机制获取金融交易信息, 将发现的各种金融违法犯罪行为提交给公共检察官。中国台湾金监会与法务部合作, 建立了打击金融犯罪的联系制度, 首创检察官进驻金监会协助办案。
然而, 我国还有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协作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境外的一些有益做法, 结合我国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 探索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协作机制, 共同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活动, 维护金融秩序。
3.2 我国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的构建
(1) 相互交流学习机制的构建。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多是学法律专业出身, 具备较强的法律专业知识, 金融专业知识相对缺乏, 而开展金融检察, 办理金融犯罪案件往往需要相关的经济金融专业知识。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的是经济金融专业性工作, 他们具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 但也往往缺乏刑事法律方面的知识和案件处理经验。如果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 通过选派从事金融检察的工作人员到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挂职锻炼或参与课题研究, 学习经济金融知识, 了解经济金融运作模式、金融发展规律和特点, 学习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经验, 就可以扩充其专业知识领域, 更好地运用检察权力, 发挥检察职能, 有力打击金融违法、违规等犯罪活动。同时, 金融检察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和讲解金融诈骗犯罪、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伪造货币、洗钱、职务犯罪等案件, 使金融监管部门充分了解金融犯罪的特点和规律, 有效发挥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 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的职能。目前, 一些地方检察院也正在积极探索与监管部门的交流学习机制, 如: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与北京银监局签署了《“监检携手, 筑金融安全防线”合作备忘录》, 互派人员学习交流和合作培训, 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2) 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金融检察部门可建立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传输机制, 互通有无, 共同探索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的长效机制。一方面, 要建立案件信息通报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金融犯罪线索, 如信用欺诈, 窃取、买卖、非法提供信息、运输假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操纵证劵、期货市场, 职务犯罪等违法犯罪线索, 应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同时, 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中, 如果发现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因素, 发现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 应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通报。另一方面, 要建立文件交换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将涉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监管机构维护金融稳定, 保证金融安全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可以通过简报的形式, 向金融检察部门传送。通过简报传送金融监管部门, 可为金融监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此外, 检察机关可以将金融违法、犯罪记录纳入到人民银行征信体系, 对于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强化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改革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 一些地方检察机关与金融监管部门在积极探索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例如:山西省人民检察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共同签署《协调配合机制备忘录》、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签署了《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协议》等。通过金融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协作和信息共享, 实现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的有效对接, 不仅能够弥补监管的漏洞, 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而且也为检察机关依法、适时、适度开展金融检察工作, 发挥检察机关在服务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摘要:在理论上理清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对于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双效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金融犯罪,金融检察,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张伯晋.金融检察助力维护金融法治与金融安全[N].检察日报, 2011-11-07.
[2]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军, 张晓津, 等.金融犯罪态势与金融犯罪研究[EB/OL].http://www.jcrb.com.
金融监管 篇8
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相关分析
1.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缘起
———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体现对政府干预作用漠视
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我们看到, 美国原有的“双重多头”金融监管模式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 最佳的监管时机往往因为会议和等待批准而稍纵即逝, 因此, 普遍认为正是这些监管重叠和调控失灵缺陷的暴露直接引发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机。
然而回溯美国金融风暴缘何祸起, 我们更应深层次的关注到, 与效率优先的美国金融监管机制的相对应的是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一代美国金融家们所拥戴的典型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和主张, 他们认为, “政府干预往往会带来问题, 而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只有在市场自我纠正机制威胁了太多无辜的旁观者的那些危机时期里, 监管才是必要的”, 他们认为, 监管往往或总是会妨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2]。也就是说, 究其更深入的原因, 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相信任何从事放贷的金融机构都有能力控制他们的风险这一理念对美国金融风暴祸起至关重要。
曾经被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就是最好的例证。早在2000年, 美国经济学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委员爱德华·葛兰里奇 (Edward M.Gramlich) 就已经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了快速增长的居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可能造成的风险, 希望美国有关监管当局能够“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其在2002年、2004年和2007年也曾多次拉响警报, 并且明确揭示出美国金融监管存在着严重的空白和失控问题。然而非常遗憾的是, 他的警告并没到美国主要货币和监管当局高层的重视[3]。究其原因, 因素很多,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正是上述提到的漠视政府干预作用的典型自由市场经济思想作祟。
因此, 与其说普遍认为美国监管重叠和空白之结构性缺点是危机的祸根和金融监管改革的动因, 隐藏在这种结构性缺点之后的政府干预缺失更应是危机深层次的缺陷。就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我原来想当然地认为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自利性 (交易的另一方为自身利益将严格把关, 形成金融业内互相监管的机制) ,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股东利益和公司资产安全。现在看来错了, 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4]
2.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理念变化
———呼吁调整政府干预具体方式并要求加深力度
正如格林斯潘所说, “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 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动向的确反映了美国监管者对于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不断反思, 并明显地建议调整政府干预的具体方式和加深力度。从未雨绸缪角度来看, 华尔街金融风暴不但证明了政府应当对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干预和救助, 实际也证明了为预防危机, 一国的金融监管中适度的政府干预是绝对需要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论”的差异主要不体现在要不要政府干预, 而在于干预“度”的把握, 在于干预的“范围、手段和方式”等方面。而度的判断离不开具体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监管需求。回顾美国1929年金融大崩溃以来的金融监管演变可见, 伴随着经济的起伏, 先后经历了“自由放任—加强管制—金融创新—加强监管—放松监管”等多次转折。此次呼吁加强监管也是这样的规律使然。而对于中国的政府金融监管是否适度性的思考也应从中国具体的金融市场发展和监管需求出发。
二、中国金融监管政府干预适度性分析
1. 金融监管价值滞后于金融运行价值, 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态势决定, 目前金融监管应当以金融安全为首要的价值目
从过度论者的理由不难看出, 其重点在于强调中国金融体制及金融监管体制限制自由竞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安全和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 这一观点主要从中国金融运行价值角度出发作出判断, 但实际上, 同一时段, 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具体价值观的具象内容是不同的:金融运行主要体现人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行为及其效果, 其效果和价值观的判断往往具有自利性和缺乏系统性;而金融监管是通过法律授权对金融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是对某种偏离既定规则的行为实施的某种干预, 其侧重于对行为的评价, 因此, 其效果和价值观的判断具有滞后性但相对较宏观;因此, 金融监管的价值观必须随金融运行态势的效果而定, 不能简单地附随于金融运行本身:即当金融运行态势处于金融安全时, 金融监管主要体现为对竞争机制的维护, 自由竞争成为主要乃至唯一的价值追求;随着风险的不断增加, 当金融运行出现不安全的状况, 金融监管则主要表现为对金融安全的追求, 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权利, 较大程度地赋予监管机关权力来实现金融的稳定;如果金融风险未能得到控制, 出现严重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 金融崩溃、经济倒退、社会动荡, 那么金融安全将成为唯一的价值追求。因此, 金融监管的价值判断要滞后于金融运行价值判断并取决于金融运行的效
结合当前中国具体的金融运行态势, 尽管中国金融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金融自由化并没有对中国金融安全产生实质性影响, 但正如政府干预过度论者所担忧的一样,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一些旧有的痼疾, 其间蕴藏的金融风险不可小觑, 中国金融运行的安全基础还并不牢靠, 因此, 中国金融监管作为保障金融运行的后盾决定了其当前应以保障金融安全为首要价值。
如此看来,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着力保护国有金融机构是有其“苦衷”的, 也是忍阵痛而顾大局之必须。
2. 金融监管市场化应以培育良好的金融市场化为前提, 中
当然, 金融监管的滞后性本身并不值得提倡, 完善的金融监管需要人为能动地提高先验性、事前性和灵活性, 但这种效果单纯靠市场化是无法达到的, 而且其效果提高需要一个阶段和过程。何况就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而言, 除了经济货币化比率, 中国市场化程度的其他指标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2000年, 中国的金融化比重为229%, 远低于同期美国 (364%) 、英国 (356%) 、日本 (312%) 等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 也低于新加坡 (319%) 这样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另, 在银行竞争格局中, 国有商业银行垄断格局虽然在弱化, 竞争因素在增强, 但还未形成完全开放自由竞争的格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在中国资本项目的汇兑管理力度和对政策的掌握尺度上看, 中国仍保持较为严格的管理[5]。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指出:“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越落后, 一个开拓性政府的作用范围就越大”, 上述转轨体制背景下的金融市场运行, 状况决定了中国金融系统自身不具备完备的自我稳定机制, 因此, 必须依靠政府的非经济力量予以干预, 才能保证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 否则有可能加大金融系统的累计性风险, 陷入金融危机的困境, 这也违背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初衷。
3. 市场机制、行业自律, 目前, 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市场失灵问题, 凸显政府监管的优势
中国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 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必不可少;而培育行业自律监管组织虽然也的确刻不容缓, 但由于目前行业自律组织发展伊始, 不平等的谈判力量将使监管效果微乎其微, 此种情况下政府恰恰应起到培育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而不是退出干预, 而且其相对优势是明显的:其一, 富有权威性的政府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进行严格的规定, 并且直接实施检查, 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减少个人在交易中要负担的交易费用, 以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其二, 由政府出面维护金融体系的有效和稳定, 能够避免因免费搭车造成的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的困境, 填补了市场失灵形成的真空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缓慢。政府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市场失败和自律不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金融这一特殊领域尤为如此。实际上二战后, 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还实行了政府干预的较为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美国的金融改革也正朝这
综上所述, 尽管中国目前的政府监管作用无法与上述这种理想化描述相比拟, 也的确会带来若干负面影响, 但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却是中国特定阶段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使然, 局部缺陷可以通过调整具体方式和范围来达到完善。相形之下, 强调干预过度论者“打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激扬论调则显得缺乏理性。当前, 中国监管机制的政府主导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 此次美国金融风暴和监管改革提示我们, 冒然仓促的追求金融监管市场化显
参考文献
[1]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U.S.A..Blueprint for a modernized financial regulatory structure[R].2008.
[2]Alan Greenspan.The Age of Turbulence: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The Penguin Press.American.Septemtember, 2007.
[3]廖岷.被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银监会官员反思美国金融监管 (之一) [EB/OL].http://www.caijing.com.cn/2008-04-02/100054940.html
[4]王自力.美国伞形监管模式走到尽头[N].中国证券报, 2008-10-29.
金融监管在金融创新中变革 篇9
一、金融风暴事件回顾
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由房地产业蔓延至信贷市场, 由信贷市场又转向证券市场, 进而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 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造成数十家银行倒闭,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申请破产。危机爆发以来, 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放缓。
2008年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从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布什和奥巴马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金融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救助。为了防止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爆发, 奥巴马政府今年6月17日推出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这是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的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
2009年9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纽约重申其金融监管改革的原则, 并呼吁国会尽快批准该方案。
二、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理论发展趋势
(一) 由机构监管逐步向功能监管过渡
兹维·博迪和罗伯特·莫顿的观点, 传统金融制度是一种“机构金融”, 在这种金融制度下, 观察金融体系的方法通常是:观察某些特定种类的金融机构, 如银行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等, 然后再为这些不同种类的机构设计规章制度。与这种“机构决定论”相对应, 金融监管制度一般选择以“分业管理”为主导的机构性金融监管体制。尽管机构性金融监管体制的正面制度绩效不容否认, 但随着基础技术的更新和其他因素的变化, 金融组织机构也将随着时间的转移而被迫发生变化。这样, 原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通常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滞后效应比较强。伴随着网络经济发展和金融工程所引致的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 全球金融业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转折, “金融”的内涵正在被改写, 金融的实质已由传统的“资金融通”转变为“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 金融体系被看做“市场及其他用于订立金融合约和交换资产及风险的机构集合”即是说, 金融制度开始从“机构金融”向“功能金融”转变, 金融业正在整顿、兼并、重组,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监管之间的实质性差别越来越模糊, 甚至金融中介与直接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别也在缩小, 以前所明确划定的各类金融监管的组织界限正在失去意义, 金融业越来越倾向于突出其功能特色, 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为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传统的金融机构性监管模式 (中央银行监督银行业、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监督证券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保险业、彼此相互分离和独立) 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金融发展阶段。以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为例, 在新的金融格局背景下, 中央银行监管银行业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 中央银行要负责货币政策的稳定, 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与通货膨胀指数;另一方面, 中央银行又要注意商业银行的证券交易风险, 保证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流动性, 防止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由于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在于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以保证币值的稳定, 因此客观上存在着中央银行只注意货币政策而忽视监管银行金融业务的可能, 尤其是当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是如此。
此外, 监管者分别对不同对象进行监管、彼此间相互脱离的机制已经不再适合新的金融体制。原因在于:国际竞争和技术创新 (主要是信息技术) 越来越模糊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 金融机构往往同时经营多种业务。如银行并购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等等。这意味着单个金融机构业务的多元化将涉及多个独立的监管者。在这一背景下, 如果多个监管者同时对同一个单独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那么将必然造成监管重复、监管低效和浪费成本。于是, 功能性监管的思路和设想应运而生。
功能型监管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默顿最先提出的。所谓功能型监管 (Functional Supervision) , 是指在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内, 由专业分工的管理专家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对金融机构的不同业务进行监管。功能监管强调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 以金融业务而非金融机构来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 减少监管职能的冲突、交叉重叠和监管盲区。功能型监管的优点在于管理的协调性高, 管理中的盲点容易被发现并会得到及时处理, 金融机构资产组合总体风险容易判断。同时, 它可以克服多个监管机构所造成的重复和交叉的管理, 用统一的尺度来管理各类金融机构,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功能型监管也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协调过多, 程序复杂, 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风险确认速度比不上机构型监管模式。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 以及金融信息网的建成完善, 功能型监管的不足将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鉴于功能型监管的诸多优点, 美国颁布的《1999年金融服务法》即是依据功能型监管的思想对监管体系进行的全新设计。较之机构监管, 功能监管更能适应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的发展趋势, 而且基于相对稳定的金融功能所设计的监管体制也相对更为稳定和连续, 有利于金融机构形成稳定的监管预期。此外, 在发达国家, 随着功能性监管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金融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有一种逐步分离的倾向, 形成单独的金融监管当局, 如英国的金融服务局 (FSA) 、韩国的金融监督院 (FSC) 和日本的金融监管厅等。这些国家都在朝着金融监管和中央银行分离的方向迈进。很显然, 这些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重新调整是金融监管当局面对金融市场变化作出的必要调整。就其实质而言, 它是一种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 是一种宏观上的变化, 反映了当今世界金融监管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当然, 在金融监管体制发生变化的同时, 金融监管的微观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
(二) 实行金融业统一监管
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合并为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将金融监管权统一起来, 为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了与经营制度的调整相适应, 金融监管制度也经历了从统一到分散再到集中的历程。20世纪初, 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逐渐统一使金融监管的职责很自然地主要落在了中央银行的身上。这一时期, 各国除了对证券市场通过传统上的专门机构 (如证券管理委员会等) 进行管理之外, 金融监管的主体就是中央银行。20世纪30年代之后,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但是, 随着战后中央银行承担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金融市场的不断涌现, 金融监管的主体出现了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 中央银行专门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则由政府的专门机构 (如证券市场委员会、期货市场委员会等) 行使管理职能, 对保险业的监管也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近年来,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出现了一批综合化经营的金融机构, 为此若干国家又专门建立或准备建立针对这类机构的统一监管部门, 金融监管主体又有了从分散向集中的发展趋势, 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如1997年英国成立了金融服务局 (FSA) , 全面对金融领域实行监管。日本也于2000年组建了金融厅, 统一负责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此外, 实施了统一监管的还有韩国、卢森堡、匈牙利、墨西哥等国。美国于1999年增加了美联储负责金融控股公司的伞式监管权力。一直采用分业监管形式的德国, 2002年也将银行监管局更名为金融监管局, 授权其监管所有的金融机构, 以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银行业务的经营和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显示出统一监管的趋势。统一监管趋势从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上也得到反映。西方七国财长于1999年同意由国际清算银行领导, 将世界各国的监管当局和中央银行聚集在一起, 成立一个委员会, 并建议各国派出财政部官员、中央银行官员以及该国主要监管当局作为代表。这个提议还会进一步促进各国监管的一体化进程以适应金融市场和监管全球化的大趋势。统一监管有利于综合审视金融机构 (集团) 的经营风险及行为, 通过分享基础设施、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专业人员的集中调配, 最大化地利用了现有资源, 对市场作更灵活和有效的反应, 避免了“监管真空”, 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虽然统一监管存在权力垄断、监管目标不明确等争论, 但是统一监管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三、结合中国国情视时变革、视情变革
众所周知, 统一监管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二是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和内部控制能力;三是监管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划分、顺畅的协调机制、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快速的反应操作;四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复合型优秀监管人才。尽管统一监管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但若不顾条件, 脱离实际盲目乐观, 急于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过渡, 最终只能是削弱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竞争力, 诱发权力垄断和官僚主义, 致使统一监管的潜在优势丧失。因而, 在对中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变革时, 应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及专业的人员配备的前提下进行。
参考文献
[1]闫海龙.应对混业经营:中国金融监管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甘肃金融, 2006, (4) .
[2]卢秋帆.论网络金融系统风险的系统监控[J].现代商业, 2007, (18) .
我国金融体统与金融监管浅析 篇10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1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存款者与银行、银行与贷款者、银行与监管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 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不仅降低了金融效率, 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
1.2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 以较少的资本经营较多的资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同时, 个别银行的破产很容易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 形成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 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经营以及退出进行监管。这种监管不是一种有效监管, 而只是一种存在诸多缺陷的权力监管。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化程度还不高, 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还不够完善, 因此银行监管制度也存在一定缺陷, 使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打了折扣。我国的金融体系确实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我国的金融体系缺少新的金融监管理念。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央对金融机构的运作管理过多, 致使金融机构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金融业健康地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并且我们的监管方法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 尝试用新思路来管理我们的金融市场。让金融机构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2.2我国目前的金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金融市场缺少约束力。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所以各个金融主体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这是导致金融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因素。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金融市场运行非规范化, 市场上就会产生很多非公平的交易和不正当的竞争, 经济主体的利益遭受损失, 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虚假信息、做假账。
2.3信息披露不完全, 信息公开性差。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对于金融业的监管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它是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 也是市场公开原则的集中体现。我国经济目前所处阶段, 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因此,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也成为金融发展和监管的一个重要趋势。
三、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3.1改进监管方式,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我国的监管体系要形成一套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监管机制就必须加强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金融机构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建立内部监控制度, 为了实现金融机构的安全性, 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在加强金融机构自律监管的同时, 发挥行业互律组织的监管作用, 防止不正当的竞争, 规范金融行为, 实现外在约束和内在自律的统一, 使金融机构有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2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首先, 要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修订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经营与监管的法律框架, 系统清理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规,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结构, 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从目前法律法规的种类看, 我们已经制定颁布实施《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贷款通则》《保险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为监管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但是为了适应对金融业的全面监管, 还必须制定与这些基本法律相配套的更多的专业性法律法规、条例, 制定和完善具体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金融业监管办法;其次, 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强化金融监管的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履行监管职能的绩效考核, 确保各项监督措施落到实处;其三, 强化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执行, 建立严厉的经济处罚机制, 强化处罚的威慑力。
3.3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建设, 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可以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这对金融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经营效率也产生了强大的市场约束力和推动力。同时, 通过收集、评价和发布金融机构的经营和信用信息, 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 也为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有效的信息载体。
3.4大力推进金融人才战略。市场竞争首先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金融机构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要得以生存和发展, 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首先, 必须根据国际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 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专业化的经济管理者队伍, 抓好自我监管;对现有的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学习现代国际监管知识和技能, 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通过各种办法全面提高和改善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真正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的特征, 所以金融体系风险大, 动荡不稳定。金融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金融监管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很多缺陷, 所以有必要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本文将讲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论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及有效的监管措施。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刘明华:《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 《武汉金融》2003年02期
金融危机与监管 篇11
最近读到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Samuelson)的一篇文章《Is Another Financial Crisis Near?》。作者从全球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Ⅰ、Ⅱ)的角度来分析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机和近期欧债危机的成因。看后颇受启发。
《巴塞尔协议》(Ⅰ)规定,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对于普通的企业贷款,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住房抵押贷款的资本充足率只需达到4%,这类贷款被假定风险较低。于是进一步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资本充足率只要1.6%;它们被认为更安全。美国一九九五年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允许银行向低收入人群提供贷款,一般情况下,这类人偿还贷款的机会很小。同年美国政府要求“房地美”和“房利美”将其抵押融资的42%用于中低收入的借贷者,一九九七年,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房利美开发了一个预付3%的的抵押贷款新项目(传统的抵押贷款预付是20%)。由于门槛太低,很多根本不可能买房的人买了房。此时,美国经济处于上升期,利率很低,房价每年都上涨,抵押贷款收益可观。接着国际评级机构又给这些抵押债权评了个AAA级,银行又把抵押贷款证券化,推向资本市场,进一步衍生,推至CDOs。此时涉及的资金规模已是当初贷款的N倍。金融系统外风险——二○○八年世界能源、矿产资源价格暴涨,美联储为抑制通胀提高利率,自然带来了低收入人群住房按揭违约率上升了,接着抵押贷款出问题了……当年九月,全球金融危机来了。这次危机实质上是由房地产危机带来的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从金融系统来看,荒唐的评级、僵化的监管条例、银行经营者的不负责任,金融衍生过度等因素是放大危机的主要因素。事后,美国救助银行大约花了七万亿美元,救助金额远远高于不良抵押贷款的数目。
二○○八年九月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一片加强监管的氛围下,有关各方协商下有了《巴塞尔协议》(Ⅱ)。该协议赋予银行自行决定权,银行可以用自己的电脑模型给所持证券投资组合里不同的风险进行评级。这种改进有可能确定其投资组合风险安全吗?不需要太多资本金保障吗?理论上可行,说的通。由于银行偏好资本金要求低的投资,因“管制性套利交易”的趋向欧洲银行大量购买了主权债券(巴塞尔协议中把抵押债券和国债风险设定最低)。美国的银行采用《巴塞尔协议》(Ⅱ)比欧洲要慢的多,这个问题远不及欧洲严重。欧洲金融机构采用《巴塞尔协议》(Ⅱ)后,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根据J.P.摩根的一项分析,多个欧洲大银行(如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的总资产中只有30%是受资本储备金保护的。
靠发国债来维持居民高福利生活的希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玩不下去时,欧洲就危机了!购买了这些国家国债的欧洲银行,因国债的风险为零,没有建立拨备,偿付能力出问题了。这时投资者不知道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价值几何?不知道资本金提供了多少保护以及还需要多少资本金才能保住银行。一份泄露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的估算表明,需要给问题银行注资两千七百亿美元(其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才能稳住银行。当众多资金遭遇风险而投资者无从知道他们需要的信息时,恐慌来了……又是荒唐的评级、僵化的监管,使欧洲银行家死守着希腊、葡萄牙等财政失衡的欧洲国家的国债风险为零监管设定。直至危机爆发。
忽视实体经济的变化,过度监管,僵化的监管条例是导致近两次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
金融系统的运行依赖于实体经济
其实,被称为虚拟经济的金融业一开始就是为实体经济而生,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具有发现、规避风险和资源配置作用。不管现代金融产品如何创新、衍生层级如何高、结构如何复杂,它都根基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风吹草动均会反映到金融层面上来。实体经济的周期性必然带来金融业的周期性波动——以前是经济危机,现在叫金融危机。名称的改变也说明这些年金融深化的过度,金融机构已不再是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制造信用成为其主业。传统的货币创造方程式(MV=PQ)已成过去时。标准普尔主权评级委员会主席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和当前的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与财政失衡有关,也与金融系统外部失衡有关。通过堆砌越来越多的条例来防范金融危机存在“致命的自负”(哈耶克,一九九○)倾向,解决不了经济波动问题。欧债危机不是最后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今后不出现是小概率事件。不解宏观者无以谋微观。
监管的局限性
那么推出《巴塞尔协议》(Ⅲ),就可以熨平经济周期吗?金融危机就会销声匿迹吗?一味地加强监管不是灵丹妙药!《巴塞尔协议》Ⅲ不可能全息地模拟实体经济。退一步说,即使它能全息地描述又能怎么样呢?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实质上是实体经济出问题的表现。现时世界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金融危机也必然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本身。“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规律。过度关注金融系统本身的监管而忽视对实体经济的观察,是刻舟求剑。
现代金融监管的理念源自一八四四年英国通过的《皮尔银行法案》。当时英国为了解决私人银行人为的虚假信用扩张问题而出台了该法案。法案禁止伪造和过量发行存款单,要求银行按100%储备金发行纸币。尽管该法案有着良好的意愿与所谓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却失败了。它忽视了活期存款的信用扩张能力。一八四四年以后,英国的银行重新定位了业务,从过量发行纸币改成发行部分准备的活期存款,人为的信用扩张继续着。此后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监管者堆砌了越来越多的规则,危机还是时不时的来。合同的不完备性决定着人们不能穷尽所有风险。
现时世界的政治、文化、经济、金融联系错综复杂,试图把复杂的世界硬装进一个人为设计的简化模式中是削足适履。巴塞尔协议就是这样的一个框架。
首先,巴塞尔协议依据评级机构的评级来认定风险,评级的可靠性有多大呢?评级是对现实经济的一种简化描述,不能穷尽风险。评级机构对金融系统外世界进行刻舟求剑的描述早已违背了哈耶克一九三四年的论文《资本保全论》中对会计目的的定论“不是以实现易被误解的‘会计透明度’为借口,来反映期望的‘真实’价值”。评级机构的荒唐结论比比皆是。以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为例,从债务余额、财政赤字、外汇储备来看,中国的数据均优于美国和欧盟的大多数国家,我们的评级却是BBB。希腊债务危机发生之前,靠高盛闪躲腾挪,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也是AAA,与其实际情况严重脱离。而依据《巴塞尔协议Ⅲ》,银行购买希腊国债风险拨备为零。何其荒唐。近两次危机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是人们诟病最多的。
其次,任何监管措施均不能避免“管制性的套利交易”。依据巴塞尔协议,资产的评级风险越小,那么资本要求就越低。举个例子,一家银行持有一笔抵押贷款,就必须持有该资金一定比例的资金拨备。如该银行出售了这笔抵押贷款,用出售资金购买了被评级机构评为AAA的债券,那么它需要持有的拨备资金就降低了,解冻的钱就可以投资到其他地方。这就是“管制性的套利交易”的定义。合同的不完备性决定了“管制性的套利交易”的永远存在。“管制性的套利交易”导致从业者的趋同性。近两次危机均发始于评级优良并且依据巴塞尔协议认定风险最小的债券身上。
再次,监管者的“事后聪明偏向”(以事后之明对待事前几乎没有看清的问题)以及爱管闲事的倾向导致堆砌更多的监管条例。监管的条例越来越多的代替了市场。监管的条例也代替了企业利润和亏损的发现行为,只要按协议来做,没必要小心谨慎。实质上,巴塞尔协议是让企业遵守为使风险最小化而设计的规则,与使企业风险最小化并不是一码事。
nlc202309040917
最后,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会加重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受到监管的金融机构就必须遵守协议的内容,协议致使金融企业的行为同质化,消灭了多样性。多样性的特点是总有一些企业可以登上诺亚方舟。危机中,富国银行、摩根银行和高盛银行都意识到抵押债券的风险,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假如监管更为严厉,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金融系统的系统性危机根源于从业企业的同质化。实际生活中往往是次要理论中某些不被人们重视的发现胜过高高在上的理论。现时世界里最好的情景是:相互竞争的企业有不同的玩法,表现差的出局。因此,防止未来危机的途径不能只是实施更多的监管。
回头来看,人类有两件事永远也不会做好:一、预测经济走向。否则,我们可以利用计划经济手段来掌握经济。还有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九九八年由以解决了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定价问题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科尔斯领衔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拥有最优秀的人才和当时最好的计算设备,也因俄罗斯外债违约这一明显的外部风险导致巨额亏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二、监管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其复杂,与那些千方百计绕过监管获利的人相比,政府监管始终显得人手不够和激励不足。政府的多重目标性(如一个阶段政府对扩大居民住房的覆盖面的兴趣可能高于金融体系的风险)也决定了金融监管的局限性。让我们再琢磨一下萨缪尔森的话:千真万确的事实表明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用良好动机铺成的。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有别于西方国家,应有一套适应自身发展阶段的监管体系
中国和西方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金融体系总体框架、市场成熟度、金融产品与信用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差异很大,巴塞尔协议是针对发达经济体国家的金融企业状况设计的条例,照抄搬来监管中国金融业会产生大麻烦。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我国的高投资率是被动的由高储蓄率决定的。由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发展阶段决定的高储蓄若没有高投资来吸收,经济必然紧缩,那麻烦就大了。这几年看似投资率很高,但离极限还很远。现在我国的铁路网总里程也只是美国的40%。高速公路、城市化、医疗、教育等社会领域的发展水平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今后我国的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再深化均需大量的投资。而西方则没有这样的需求。事实上,正是近三十年的高投资才带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存量资本的积累,带来了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大幅增加。至今中国人均资本存量也仅为美国的8%,韩国的15%。中国的资本积累远没有达到收益递减的阶段,只不过是要解决资本错配问题。今后的路还长。近三十年的高投资带来的高增长并没有显示出严重的不可持续性。未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仍然是最靠谱的动力。而投资背后则需要银行源源不断地大量贷款。
(二)中国的城市化率远低于西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居民对住房有着强劲的需求,房地产业不可能崩溃。二○○一年底,中国的房地产业贷款总额只占GDP的22%。而美国在二○○七年底抵押贷款就占到期GDP的103%。这意味着即使中国的房价真的降了,家庭和银行也不会破产。
(三)即便放宽估算标准,我国的中央债务加上地方债务最高也占GDP的50%。美国的债务约为其GDP的100%,日本是230%。而且我们的债务均是内债。二○○八年顶峰时,美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是其传统银行的两倍。据咨询公司伯恩斯坦的分析师估算,二○一○年底,中国的数据是28%,离起爆点还远着呢。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银行业务模式也与西方银行有着很大的差别。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过高,二○一○年企业从银行贷款总额占社会融资总额的75%,去年银行业利润的80%强来自息差。这一趋势近期看不到改变的迹象。发达经济体的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为融资和付款服务的中间业务,给企业贷款不是其主要业务,没有多大的再融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银行贷款规模必然越来越大,结果一定是银行的风险资产大增,拨备大增,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再融资是银行每年必做的难题。近几年这个问题也是导致我国股市走熊的一个原因(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预测未来六年银行业需要新增五点二六万亿元人民币的一级资本,年均八千八百亿元)。《巴塞尔协议》(Ⅲ)又进一步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金融业再融资的压力会更大,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会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进出口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巴塞尔协议》(Ⅲ)对贸易信用的资本要求(拨备从20%提至100%),会大大降低银行对进出口的信贷支持。这些均危及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
中国的银行业主要还是传统业务,表外业务占比很小。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问题。这个模式导致了借款人杠杆率过高的隐患(贷款在借款人和投资里即是债务,而债务过高就是杠杆率过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须把目光放在银行之外的资本市场上,通过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提供更多的权益资本、健全债券市场(给居民的高储蓄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来分散过度从银行融资的风险。采用《巴塞尔协议》(Ⅲ)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作用。
中国的金融业基本上还是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主要目标,没有太多的衍生层级。亟需的监管措施是,减少政府干预、指导,通过利用市场竞争的手段加速银行业的商业化转型(我们骨子里还是把市场经济与意识形态画了等号,其实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均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完善做实公司治理,让银行自主决策,健全实践中证明的最有效的内部监管制度,这才是正理。
结语
除了监管之外,我们金融从业者也该拿出些精力,抬头打望一下周围的世界,未雨绸缪。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快速增长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几何?在欧洲财政统一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欧元、欧债、欧洲商业银行的走势如何?经久不息的中东变局、伊朗的核计划对世界能源的价格有多少影响……国内投资率(48.6%)已经超过消费率(47.4%),长达二十几年高投资支撑高增长的发展模式持续性会怎样?国家调低“十二五”的增长目标、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业有什么影响……
此外,处于一个北京香山的蛾子求偶时翩翩起舞可能影响世界天气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该做点别的:检讨一下自己的投资是否太激进,期望值是否太高,是否急功近利。有没有“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的态度。千年留下的是没有利润追求的庙宇和学堂。“活着”是金融业的最优选择。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篇12
互联网金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版块:一种是个人对个人的贷款即人们常说的p2p, 另一种是个人对企业的贷款即p2b。在目前的市场中p2b比p2p有优势, 在借款人信用等级、资金用途方面、p2p的风险比较p2b的风险要高。
一、互联网金融合理监管的必要性
现在的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发展出了很多衍生产品, 而且发展趋势也变得多元化。就目前的市场形式而言, 金融监管是非常必要的。现如今, 金融监管目前没有变得更具体化、细节化, 而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的发展使得现在的监管环境十分脆弱。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金融监管迫在眉睫。
(一) 存在非理性个体行为
例如现在最火热的p2p投资, 它的投资利润比银行的利息高出5倍到10倍之多。虽然p2p网站对于那些贷款者进行了信誉评级, 投资者是分散筹集资金, 但是p2p的风险仍然是非常高的, 这一点往往被p2p网站所淡化, 投资者仅仅是将利益最大化的投资想法可能会使得投资血本无归。
(二) “羊群效应”使投资者不理性
合理的投资能保证货币的保值或者赚更多的钱, 但是现实当中有许多不懂得投资的人, 他们往往更多的是根据他人或者大多数人的投资理念去投资。“羊群效应”在有些地方是可以运用的, 但在现代的投资方面往往跟风者都是受害者。例如在近些年的股市中, 许多人看到他人在股市挣钱了, 自己也入市, 这样的跟风者大都是赔钱出市的。目前网络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投资软件是余额宝。余额宝的存款利率是银行的3倍, 余额宝下还有很多衍生产品, 例如蚂蚁金融他的存款利率是银行的6倍。蚂蚁金融就是将投资者的钱购买市场基金, 不过可以随时赎回。但是, 在这操作中需要涉及到存款流动性的问题和期限问题。如果投资市场发生巨大变动, 投资者们集体将自己的存款赎回, 这会导致余额宝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流, 它可能不能在段时间内将资金返还用户, 由于市场的紧张因素加上余额宝不能短期还款, 这又会引起更多的用户恐慌, 导致更多的用户要求返还存款, 这样可能会导致余额宝出现大面积违约, 导致无法还款。所以投资者在投资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跟风, 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
(三) 政府部门对于风险控制力不强
投资风险分两种, 一种是潜在的显性风险, 另一种是隐藏的隐形风险。显性风险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已发生的偏差、不合格或是审计中的缺陷项等来辨识出来, 而隐性风险则需要通过对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来判断, 而且需要结合知识管理来拓展目前的知识面以便更加有效的识别出隐性风险。
将风险分为显性和隐性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正在开展风险管理的人们认识到, 咱们不仅要关注显性风险, 更应该关注隐性风险, 这些隐性风险往往危害会更大, 因为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风险。
如果识别出隐性风险, 这个跟如何获得隐性知识的方法是一致的, 知识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知识管理我们可以掌握如何将隐性知识外显化, 也可以获取隐性知识, 当然也可以借助此种方法来识别出隐性风险。
(四) 存在欺诈性等非法行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据不完全统计, 有超过45%的企业在过去2年时间内发生过信息安全问题, 在这些存在信息安全的公司中不乏国内知名大企业。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不断增加,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管制不到位, 导致了各种企业开始玩“猫腻”, 不少黑心公司开始兴风作浪。例如:某些网络金融产品在网络营销过程中, 对于投资的风险都是避重就轻, 对于展示面最大的字符就是预期收益。这会的极大的误导投资者。为此,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能放任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监管, 应该出台较为完善的监管措施, 这样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更健康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效措施
(一) 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秩序, 对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完善法律法规的意义;
1、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对于金融方面的法律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诸多法律, 对于金融和证券方面的法律比较完善, 然而在那些相关法律条文中, 涉及到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近乎没有。为此, 国家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2、互联网金融有涉及内容比较广、领域多等特点,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 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没能及时跟上;即使有涉及到的内容, 也因为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节奏而起不到太大作用。为此, 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急需完善。
(二) 建立全面的互联网管理体制
互联网涉及到许多行业, 而且涉及到很多领域, 这就加大了互联网监督监管的难度。为了实现更为合理的管理, 就需要对于那些网联网金融监督空白领域多下功夫, 对那些互联网金融管理中的重复管理, 进行不断优化整改。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首先, 政府要加强各个金融管理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相互协调;
建立起一行三会的制度, 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多交流沟通, 强化监管力度, 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2、其次是减少根据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 实施切实有效的监测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银行业也要发展其固有作用, 银行的介入使得金融方面的监管更加全面, 也促进了监督管理结构的转化。
3、注重互联网的自律性组织的作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管理制度, 网络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要加大执法的力度。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三) 对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权限进行确定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 例如;美国就实行SEC认定目前美国P2P平台的交易模式是一种实质上的证券发行行为 (由指定银行购买借款人的债权后发行借款凭证, 投资人购买借款凭证) , 因此要求所有P2P平台必须进行注册, 该项注册通常耗时几个月, 耗资几百万美元。笔者认为这可以算是经济限制手段的一部分, 比较高的准入门槛也导致了目前美国P2P行业的新参与者不多。这个规定是SEC基于现有的法律法规而制定出来的权宜之计, 有很多呼声呼吁制订一部专门针对P2P行业的法规, 但短期内看来还不太现实。
参考文献
[1]樊劲松.随需应变大唐电信DC-NGNCC IP呼叫中心平台[J].通信世界.2008 (21)
[2]樊劲松.论知识经济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1999 (11)
[3]樊劲松.防止出境套汇对策分析[J].中国外汇管理.1999 (11)
[4]钟世舟, 花振新, 樊劲松.一个新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的NMR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