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法制问题

2024-10-10

金融监管法制问题(精选7篇)

金融监管法制问题 篇1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 金融监管也愈来愈具有法律意义。金融监管就是金融管理和金融监督的合称, 也就是说金融监管主体为了实现金融业合法、稳健运行的目标, 而利用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对被监管主体所采取的干预和调控的法律活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本质上是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的法律规范, 其内容主要是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能和活动方式, 规范其行为属性, 实施体罚和程序法的结合, 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现状

(一) 我国金融监管法制问题的构建上存在诸多的不协调或不合理之处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是调整金融监管主体在监管金融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 它包括银行业监管法、证券业监管法和保险业监管法等, 但是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法律制度, 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散见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及其他行政法规和规章中。但是总的来说金融监管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金融监管法是强行法。从金融监管法的内容看基本属于强制性规范, 而没有任意性规范或授权性规范;在金融监管活动中, 金融监管主体与被监管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平等, 具体表现为监管主体代表国家行驶国家权力, 对被监管主体实行强制监管, 被监管主体必须服从。第二, 金融监管是行为法。金融监管法本质上是国家对金融活动监督和管理的规范, 其内容主要是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能和活动方式。规范其行为, 具有行为属性。

(二) 我国金融监管法的内容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结合

金融监管应贯穿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市场经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 但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法的内容主要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简单来讲, 实体法规定了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 而程序法规定了权力行使及义务履行的程序。在金融监管法的内容中, 明确金融监管的主体以及金融监管的目标。确定金融监管机构的地位与职责, 规范金融监管的方式和手段, 规定金融违法行为的惩处性措施等, 这些规定都体现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结合。

(三) 我国监管机制在与国际接轨时对外资银行准入与监管存在的不足

首先, 这些文件在监管内容和方法上过于原则化, 未对很多机制做明确要求而导致操作起来不便。其次, 在监管领域上, 我国侧重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而疏忽对境外的金融机构的监管。例如我国《境外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对海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监管, 只要求每半年报送一次报表而无其他要求。再次,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还面临许多国际条例和惯例的冲击, 如在对市场准入、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透明度等原则的接受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目前的法制要为外资银行的市场进入提供完善的许可和国民待遇的监管, 尚要对监管法制和有关政策进行修订。

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体系的思路

(一) 转变监管理念

调整监管目标为应对金融危机, 国有商业银行将按照市场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可能通过金融企业上市, 来逐步完成股份制改造,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不再姓“国”, 最多只能是国家控股, 不再享有中央银行给子的“特别待遇”。人民银行必须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还要实现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同等国民待遇。体现在监管目标上, 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不再侧重金融风险的化解, 而是根据监管原则和各家金融机构经营状况, 对其适时作出停业整顿或退出金融市场的决定, 从而确保存款人利益不受伤害。

(二) 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

金融监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明确规定金融监管机关的法律法规, 其法律地位、职责与职权、监管措施和监管程序。金融监管法作为金融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确保金融监管行为适时、适度、规范进行, 防止监管过度和不足等失灵现象, 保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运行效率, 实现金融监管的理念和目标。这样, 就要求我国加强对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规定, 在原有的散见于《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中加大有关监管的力度, 合理选择和正确运用这些法律法规, 有效的实施金融监管,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

(三) 规范金融市场行为, 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金融法的直接功能就是规范金融行为。将金融社会关系规范成金融权利和义务权利的关系。金融交易虽然是一种合同行为, 但用民法的一般规定对金融关系进行规制显然是不够的。金融行为的客体是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风险远大于实物资本, 并且金融业内部分工极为精细和复杂, 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经营的金融产品差别很大, 因此, 关于金融业的法律规范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采用特别法的形式。

(四)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促进经济的发展

金融关系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关系, 因而货币币值的稳定对金融关系的稳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货币稳定的前提下, 经济增长才是有效的。因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五)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意义深远, 其一, 投资者是一切金融交易的资金来源, 若其利益不能得到公平有效的保护, 资金融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其二, 投资者中大部分为小额个人投资者, 他们高度分散, 力量单薄, 多半欠缺信息渠道及准确判断市场变化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突出对投资者的利益的保护, 更能体现法律的公平理念。其三, 投资者是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 运用法律保护投资者利益, 赋予投资者各种法律权利, 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以及规范运作的程度。其四, 多数金融工具具有流通性, 因此投资者具有不特定性和广泛性,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不仅事关金融秩序的稳定, 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体系的对策

(一) 完善金融监督法制体系

以《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基本法为基础, 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标准和规定予以具体化, 尤其是处罚措施要细化, 处罚力度要大, 并且建立处罚信息公开制度。从行业规范来看, 应当建立从事前到事后的全方位监督, 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 进一步明确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权利和责任。

金融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运, 稳定是金融业的前提, 同时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 要兼顾其活力, 敢于逐步放开金融市场, 减少对外资银行的严格管制,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化的金融体系。信息批披露制度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充分的向监管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披露经营信息, 并由监管机构向社会公众进行发布, 充分信息披露制度是银行机构定期向银行监管和其他有关部门披露其经营状况的制度, 目的是充分调动从主管部门到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监督的积极性, 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 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有效地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促使金融机构更加谨慎的进行经营, 最终会大大降低金融业的风险。

(二) 《商业银行法》对金融机构的破产制度已经构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

《企业破产法》首次专门就金融机构破产作出规定,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出现资不抵债等破产情形时, 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同时规定, 对金融机构采取风险处置措施的时候, 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向法院申请, 对被整顿金融机构的民事诉讼和执行程序予以终止。应规定银行申请破产须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并应把中国人民银行定为向法院申请银行破产的惟一主体, 而不能由银行直接向法院申请。应当说这是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监管机制的良好契机, 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完善。另外针对银行债务的清偿、债务重组、有效资产的承接、被关闭银行的托管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在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 建立完善的规范。

(三) 社会与舆论监督是实现区域金融可持续安全的必要补充

只有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得到增强, 金融法律法规得到普及, 社会信用观念才能得以增强, 非法金融活动才能受到遏制, 金融秩序才能稳定。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及其他方式加强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信用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即由合法成立并经中央银行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依法对金融机构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 以便有关方面对其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程度等做出正确判断,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监督;三是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方式, 让广大群众积极举报社会金融违法行为, 加强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

摘要:银行监管问题无论是在国内或国际社会都已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的明显不足就是执法不严或者说是执法机制的低效率, 突出的表现是:首先, 违法成本低甚至无成本。其次, 我国的金融执法稽查工作仍存在执法权限不够, 执法手段有限等问题, 执法主要限于行政处罚, 在尚未涉及刑事侦察时, 缺乏必要的稽查手段, 严重影响了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

关键词:金融监管法制体系,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曼怡.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经济纵横, 2009.

[2]郭亮.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 2009.

[3]郭德维, 赵炎, 李杰.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华北金融, 2005, 3.

[4]詹向阳, 邹新, 马素红.中资银行迎接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 2006.

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 篇2

(一)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尚需完善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金融监管;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 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分别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 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格局。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 接管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 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我国在加入WTO后, 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享受“国民待遇”, 同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 在金融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开始显露。在混业经营格局下仍然实行分业监管架构, 将会出现制度落后于市场的弊病, 导致监管失灵和低效。

(二) 忽视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现有的金融法律尚不能包容规范所有的金融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四法一决定”的颁布实施使《中国人民银行稽核工作暂行规定》和《金融稽核检查处罚规定》失去效用,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监管职能因无实施细则而难于落到实处。目前, 中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少弊端, 不能保证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金融监管。首先是配套法规不完善, 主要是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与主要的法律法规不配套。其次是法律法规普遍可操作性不强, 在实际实施中缺乏科学定量而导致不易把握尺度。最后是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缺乏有力地约束机制, 使得监管不如预期。

(三)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不到位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现行立法对法定监管主体的监管职权规定过于原则, 在监管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监管主体行使监管职权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三是法律法规未对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违反法定程序或滥用权力的监督未能做出明确要求, 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四是金融监管的多元化影响了监管工作中合力的形成。除人民银行外,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务院证券委、证监会、审计署等, 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负责了一定范围的金融监管工作。这些部门的职能缺乏严格、科学的界定, 相互间缺乏一种协调机制, 常常互相牵制, 影响了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对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一些看法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为了我国金融行业能稳健运行, 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必须加强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 也为我国完善金融监管法制提出了紧迫的任务。

(一) 建立现行监管体制下的有效协作机制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分业经营的限制不断被突破, 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将直接影响我国监管效率的提高。实施制度创新, 建立金融监管一体化组织体制, 提高金融监管的规模效应将是必然的选择。在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中, 建立协调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制度安排着手:首先是由法律直接规定协调合作的框架内容和原则性要求;其次是通过机构之间签署备忘录, 明确相关法律中难以细化的协调合作事宜;再次是通过对协调组织机构的人事安排实施操作层面上的协调。

(二) 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在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制尚未完备的情况下, 应着实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秩序以保证监管体制正常发挥监管作用。首先, 制定《信托法》、《外汇管理法》、《投资基金法》等金融法律、法规与配套的实施细则, 对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彻底清理、全面修改和完善, 使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定性与定量明晰的双重目标, 使体系自身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其次, 修改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外资银行法》等金融法律法规中与WTO和国际金融惯例不相适应的相关条款规定, 以便在中国入世的大环境中构建一套完整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目前, 金融业不同种类业务的交叉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显现, 如同业拆借市场中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拆借、债券回购等业务;债券市场中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回购交易等业务, 对上述“混业经营, 分业监督”的现状进行管理, 需要完备的超前性立法、各主管部门的监督协调和进一步合作。

(三) 建立健全完备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竞争越发激烈, 中国金融行业大整合时代必然来临, 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也即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要充分实现金融监管的目标, 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提升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1. 央行核心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应因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发挥其主导带头作用。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天然职能和首要职能,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应该主动维护金融监管政策的公平性, 构造有利于各金融分支机构公平有序竞争的金融生态环境, 为各金融服务消费者提供合理安全的保障体系。

2. 行业互律监管。

应尽快在各类金融机构中成立金融同业公会, 制定同业公会公约来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关系, 并实现行业内部监管和自我约束监管功能。这样可以在政府无法触及的法律死角范围内, 通过行业自律规范等规避金融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以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协作运行和共同繁荣。

3. 金融机构自律监管。

金融机构自律监管是抗御金融风险的基础和关键防线。在现今金融行业逐步国际化和资金瞬息万变的情况下, 必须建立一整套金融业内部监控制度以落实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 并借以控制各类金融风险, 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4. 监管当局的信息监管。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存在着金融分业经营, 法律允许某些领域的金融交叉, 因此应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信息中心, 建立整体的信息监管机制, 使国家能及时、准确的获取金融运行的第一手资料, 以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增强金融监管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忠军著.《金融监管法论-以行为中心的研究》,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阿兰·S·布兰德:《银行监管的原则》, 《广东金融》, 1996年第4期.

[3]巴曙松.《分立的金融监管岂能“各管一段”》, 《中国经济周刊》, 2005年第6期.

金融监管法制问题 篇3

一、金融创新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监管出现的问题

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条件:第一, 证券、保险和银行的业务具有明显的区别, 在监管方面也理应得到不同的对待;第二, 证券、保险和银行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只有这两个条件存在, 机构性金融监管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这时的金融产品是“你是你, 我是我”。我国在建立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证券、保险和银行等业务存在明显不同, 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是“分门别类”进行的, 因此我国实行了机构性金融监管。但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 金融功能实现的方式出现变化, 金融产品的功能更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 处于变化之中, 金融机构性监管开始出现问题。

第一, 金融监管领域出现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复。“机构模式”监管强调的是每一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能够在与它存在明确对应关系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下进行金融活动。这种监管策略形式上保证了每一个被监管对象得到了监管, 防止了监管漏洞的出现。但是在现实的金融交易中, 尤其是在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 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日益模糊, 跨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传统的做法已不能保证对这些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力监管。同时, 实践中金融创新产品的交叉现象使得各个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共同参与、协商。如果某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发展态势较好, 那各监管部门对其监管的状态很有可能从互相推诿转变为争先恐后, 对该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则由监管真空转变为监管重复。

第二, 金融监管的风险由局限于各个行业趋向于整个金融业。在分业经营的条件下, 各个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业务交叉的关系, 金融风险一般局限于各个行业内部。但在金融创新产品浪潮的推动下, 金融业逐渐走向混业经营, 金融风险伴随金融业务的跨行业经营而潜伏在不同的金融行业之间。一旦这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发生风险, 传统的监管模式并不能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这种情况极易诱发多个金融行业的风险, 进而引发整个金融领域的风险。

第三, 机构监管会阻碍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下, 监管机构无法对跨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实施有效的监管。金融创新产品作为金融业务领域的新生事物, 它的成长、发展必定会遭遇到现有力量的束缚。同时, 金融监管者主观上厌恶风险, 具有规避风险和责任的本性。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监管机构的管理层大多会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

第四, 机构监管模式落后于我国的金融实践, 易引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在金融创新产品日益涌现, 金融监管却没有与之相适应时, 金融机构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会利用现有监管机构的漏洞实施损人利己的行为, 增加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面对一种金融创新产品, 原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金融机构的各种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出现问题时, 金融机构也能够以法律没有规定, 甚至是自己也不清楚为借口来推脱责任。这种落后的金融监管模式会加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使得金融系统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二、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优越性

针对金融观点的缺陷, 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莫顿 (Robert C·Medon) 和滋维·博迪 (Zvi·Bodie) 于1993年提出功能观点 (functional perspective) 。他们认为, 金融机构的变化大于金融功能的变化, 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建立金融体系更能应对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与机构性金融监管相比, 功能性金融监管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 功能性金融监管能够防止金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功能性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 从而有效地解决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按照哈佛大学罗伯特·莫顿 (Robert C·Medon) 和滋维·博迪 (Zvi·Bodie) 的观点,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的变化幅度和速度是远远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幅度和速度的。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按照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建立的功能性监管模式下的各项监管政策和监管规则是具有更好地稳定性和连贯性的。这样有助于构建一个国家稳健发展的金融体系。

第二, 功能性金融监管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功能性金融监管在面对金融创新产品时能够依据其具有的主要功能来确定它的监管机构。这样的监管模式使得新型的金融产品不再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 而是受到了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减少因监管不力所造成的金融风险, 这种情况就会促进金融创新, 至少是不会阻碍金融产品的创新的。

第二, 功能性金融监管更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在分析这一原则时, 我们可以把金融监管的成本划分为三种:直接成本, 守法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制定金融监管政策本身时所花费的成本, 又可以称之为“行政成本”。这部分成本将为实施金融监管政策所投入的硬件设施成本和对实施该金融监管政策的监管人员的培训成本包括在内。守法成本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履行金融监管机构指定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成本, 如金融机构为此多付出的管理时间、为此设立专门机构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从资金流向的角度看, 由于监管的宽松或严厉, 限制被监管者的活力或创新所造成的风险扩散, 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降低的幅度。基于这三方面的成本分析, 功能性金融监管可以对现有的金融监管资源进行整合, 有效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利用, 降低公众对不同监管机构及其职责的识别成本, 进而降低金融监管的成本, 提高金融监管的收益。

三、我国实现金融功能监管的条件

研究我国金融监管的模式, 一定要在我国特有国情的基础上进行, 不能只是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论证, 因为任何一种制度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理论上得到充分论证的制度不一定优越于正在被实践的制度。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性监管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功能性监管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不具备实行功能性监管的条件。具体说来, 这些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我国金融业实行了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混业经营作为选择适用功能性监管的一个前提条件, 在我国的金融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成功。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模式, 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过尝试。当时, 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通过全资或参股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参与了证券和投资业务, 尤其是1992年之后, 不仅各家专业银行, 甚至是人民银行各级分行都开始介入证券、股票、投资、房地产和保险等领域。但是实践结果是, 出现了金融秩序的混乱, 金融系统内部一系列腐败行为滋生, 最终以管理层提出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政策结束了短暂的混业经营实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然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但是我国现在仍不具备其条件。

第二, 我国要建立与功能监管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律主要为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这些金融法律法规与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模式相对应。如果我国要采用功能性金融监管, 这就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要经历一场系统性的法律改造工程, 就要对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整合, 如扩展对某些法律概念的理解以应对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下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

第三, 我国要具有更多、更具专业性的金融实践和研究人才。我国应培养一批既懂得金融业务, 又能洞悉资本市场运作规律, 具有完善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以期建立强大的金融人才市场。对于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在我国的适用, 需要具有金融知识的专业人士在综合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论证, 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没有前瞻性的政策不能得到长久实施。而且, 在金融监管政策实施过程中, 也需要专业金融人士的智力支持。不管是对金融功能监管政策的正确解读, 还是处理金融功能监管中出现的问题, 都离不开专业金融知识人士的指引。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一种国际趋势, 也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在这种大背景下, 我国现行的是与金融业分业经营实践相适应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机构性金融监管的弊端日益暴露促进了我国学者对功能性金融监管的探索。但是, 制度变迁是有路径依赖性的, 我国从机构性金融监管到功能性金融监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等到我国金融业实行了混业经营, 建立了与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拥有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金融人才时, 我国才具有了实行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友苏, 廖笑非.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完善[J].清华法学, 2009, (2) :85-99.

[2]曹凤岐.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市场, 2010, (8) :31-36.

[3]王平.新形势下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完善[J].法学杂志, 2011, (10) :44-47.

[4]李文泓, 吴祖鸿.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目标和政策框架[J].中国金融, 2011, (3) :45-47.

金融监管法制问题 篇4

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的前身是金融稳定论坛, 1999年响应七国集团 (G7) 加强多边合作、维持全球金融稳定的需求而设立。其成员包括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国家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 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等。2009年4月在G20伦敦峰会上, 与会领导人达成一致, 创立一家全新的金融稳定理事会, 作为金融稳定论坛的继承性机构, 将机构成员扩展至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11个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所G20成员国, 其结构与职能也作出了重大的改革与调整。当前, FSB已成为G20倚重和国际公认的促进全球金融标准制定与执行的核心机构。

(一) 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组织架构

FSB以全体理事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 负责采纳理事会的报告、准则、指引等。全体会议下设指导委员会、理事会主席和秘书处。指导委员会致力于在大会闭会期间监督和指引FSB的工作进程;理事会主席负责召开和主持全体理事大会与指导委员会的会议;秘书处位于国际清算银行总部, 负责日常工作。FSB每年至少要举办两次全体会议和四次指导委员会会议。

(二) 金融稳定理事会的运行机制

FSB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协调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工作, 发展和改善有效金融监管以及其他金融领域政策的执行。为实现这一使命, FSB通过会议机制和报告机制开展日常工作, 每年3月和9月举行两次全体会议, 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会议次数。FSB还在拉丁美洲、亚太、非洲以及欧洲中部和东部等地举行区域性会议, 其成员和该地区的非成员国家都会出席这些会议, 就当地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问题相互交流意见。此外, FSB的主席需要向G20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席会议汇报工作。

(三) 金融稳定理事会的主要职能

(1) 评估并监督解决影响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 (2) 促进对金融稳定负有责任的当局间的协作; (3) 监测市场的发展及实施监管政策的情况, 并提出建议; (4) 提出并监督实现监管标准的最佳做法; (5) 对国际标准厘定主体的政策发展工作进行联合战略审查; (6) 确定设立监管者联席会议的方针并给予支持; (7) 支持跨境危机管理应急规划; (8)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进行早期预警实践; (9) 促进和协调标准厘定主体的活动。

二、中国金融监管法制建设的缺陷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努力, 中国建立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该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包括:金融组织法、金融行为法、金融工具法、金融市场法、金融调控法、金融风险防范法、金融机构监管法等。这些法律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中, 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金融监管法制建设与中国金融监管工作的需要相距甚远, 存在以下问题:

(一) 立法层次低, 可操作性不强

例如, 中国的银行结算及贷款业务, 均无相关法律规定, 商业银行进行上述业务操作时, 只能依据有关部门制定的《货款通则》、《异地托收承付结算办法》等规章进行操作。此外, 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对监管方法仅作原则性规定, 诸如以何种形式和程度来实现现场和非现场监管, 或者通过利用外部审计师对有关信息进行核实, 上述两部法律均无具体规定。

(二) 金融法律体系内部有冲突

例如, 中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 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 该条款明确规定只有国务院才有资格决定金融企业进行混业经营。而中国《证券法》第6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保险业分业经管, 分业监管……国家另有规定除外”。《证券法》第6条规定的“国家”, 其含义要远比《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的“国务院”更为广泛。

(三)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有“供不应求”现象

世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 大都是为了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 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整体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由政府倡导或投资设立的金融机构。政策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组成的重要一员, 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 理应成为中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对象。然而, 中国的政策银行法长期缺位, 使得中国对政策银行的监管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状态, 不能不让人深思。

(四) 中国金融监管法制与国际金融法规尚未接轨

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组织, 根据中国加入WTO组织的协议, 中国必须遵守WTO组织的相关规定。依据WTO组织制定的《金融服务协议》, 中国在维护国内现有金融服务管理秩序的前提下, 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透明原则的规定。然而, 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规与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之间, 存在不小差距, 例如, 金融监管部门对民营银行监管要严于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 有双重标准的嫌疑。

三、金融稳定理事会对中国金融监管法制构建的启示

中国于2009年5月加入FSB, 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通过参加85全体会议、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等形式参与其工作。这些工作, 一方面能够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 有助于及时评估相关措施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影响, 促进金融监管改革。在与FSB合作过程中, 中国应当积极执行G20/FSB金融改革计划、合理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及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从而进一步推动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一) 健全、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目前, 中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 如《中国人民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二是国务院颁布的有关行政法规, 如《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等;三是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制订的具体的管理办法和规定, 如《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贷款通则》、《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尽管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但还很不完善, 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抓紧健全有关金融行业和金融业务领域的法律和法规。

(二) 积极参与国际、区域金融监管法制合作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区域金融监管法制合作, 在坚持金融监管的主权原则的前提下, 顺应金融活动国际化的趋势, 借鉴他国经验及国际惯例, 及时调整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1. 中国应积极通过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

保险监管组织等国际组织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 提高金融监管合作的有效性和约束力。

2. 与有关国家合作建立监管共同体, 对主要的跨国金融

机构实施监管。以双边、多边条约等方式建立金融机构母国、东道国协调监管机制。

3. 借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跨国破产示范法》、《欧

盟破产程序规则》、美国《破产滥用预防及消费者保护法》等法律文件, 在中国处置金融机构危机方面建立起既符合国际合作, 又符合属地原则的法律规范, 增加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四、结论

金融稳定论坛的建立是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是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机制化、组织化的体现。中国有必要充分利用金融稳定理事会这一平台,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协调, 营造有利于全球金融稳定和发展的法治环境,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 最终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摘要:为了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促进金融市场的良性运转, 各国都把金融监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成立为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平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有利于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关键词: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监管,法制完善

参考文献

[1]崔莹.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近期工作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J].金融发展评论, 2010, (5) :82-89.

[2]李仁真, 刘真.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的理论构想[J].法学杂志, 2011, (2) :9-13.

中国金融监管问题思考 篇5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体制,监管模式

我国加入WTO后,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金融监管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切实改进和加强新时期的金融监管工作, 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逐步得到认可和强化, 金融监管工作在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日益彰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正确评价我国金融监管的整体现状, 客观分析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善新时期金融监管工作的思路和设想, 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金融监管现状

(一)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督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 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 (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 实施的监督。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 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的有关规定,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一行三会”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 的分业监管体制。我国现行金融监管组织机构除财政部、审计署等政府监管部门以外, 主要由国务院派驻各金融机构监事会、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负责专门监管, 直属国务院领导。其中, 银监会负责监管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农村信用社等存款类金融机构, 证监会负责监管证券公司, 保监会负责监管政策性保险公司和商业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主要负责制定并保证货币政策的执行, 加强宏观调控。

(二)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模式。银监会主要负责银行业的监管, 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十大股份制银行, 以及规模不一的各地近百家地方金融机构;保监会负责保险业的监管;证监会负责证券业的监管;而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职能。 (见表1)

近年来在中国的金融实践中已经出现了金融混业经营的事实。许多原有的金融机构出于竞争的需要, 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 凭借其业务网络和新技术的帮助开发新的市场, 使得传统的信贷、证券和保险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交叉, 新的衍生工具不断涌现。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并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中国证监会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 它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 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保证其合法运行。中国保监会于1998年建立, 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机关, 依法统一监管保险市场。银监会自2003年4月28日起正式履行职责, 是国务院直属事业机构。根据授权, 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由此, 我国形成了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这种模式运行以来, 我国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促进了金融业的稳定运行。

二、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已形成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金融结构趋于复杂, 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逐渐模糊, 分业多边监管的机构模式的有效前提受到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逐步得到认可和强化, 金融监管工作在改革中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金融行业正面临金融全球化的现实。如何正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从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出发, 深入研究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金融监管体系, 是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 缺乏相应独立性和有效性

目前, 我国基层人民银行内部机构的设置, 决定了由多部门共同承担金融监管管理任务, 由于没有规范的、系统的监测手段, 职责范围不清, 致使在同一监管内容上, 几个部门重复检查, 监管秩序混乱, 分工不协调, 不仅加重了金融机构的压力, 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果。同时, 人民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不仅要受上级行的领导, 而且要受到当地政府的领导, 金融监管体制的地位不超脱, 金融监管主体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另外, 由于金融法规的不健全和依法监管的不完善, 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不强。

(二) 金融监管内容不规范, 重审批轻监管现象严重

对金融机构的审批是解决金融机构准入的问题, 它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营运后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但金融管理部门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审批上, 而轻视了对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充足性、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负债的清偿能力以及经营管理状况的监管, 重批轻管现象严重。同时衡量银行行为规范与否的客观标准和奖惩办法不明确, 因而金融监管也不规范。

(三) 没有一个较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监控措施

由于各项金融法规还不够健全, 因而过多地重行政手段发布命令、指示的方式来管理, 基层金融监督手段相对比较单一。此外, 金融监管目前还是以现场稽核检查为主, 非现场稽核检查系统的建设缓慢。银行监督管理偏重金融执法监督、效能检查和廉政检查。其结果是多年银行贷款严重沉淀, 呆账损失亏蚀银行资本。并且我国目前的监管仍偏重于运动式的监管、整顿式的监管、事后处置的监管。这些监管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否认是正确的、有效的, 但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 要用法律手段进行规范, 建立一个较为科学、规范的系统的监控体系。

(四) 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不适应金融业务发展需要

金融监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它要求金融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专业水准和道德水准。但从实际情况看, 各级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人员在数量和知识结构、业务素质等方面都不能适应强化金融监管的客观求。首先是现场检查的力量薄弱;其次表现为监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常力不从心, 甚至出现监管真空, 监管效果不理想。

三、构建有效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并没有统一模式, 关键是实现金融监管的便利性、协调性和有效性。考虑到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还将持续一定时期, 因此, 我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设应重点突出“三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1. 完善监管当局的监管控制系统。

目前, 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是由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共同构成的。从监管当局的结构状况看, 除中央银行的监管资源基本与其监管对象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外, 证监会目前只在各省会城市及其他个别城市设立了派出机构, 其监管资源状况只能满足于对证券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和持续营业机构的非现场监测, 还无力顾及到对其监管对象经营合规性、风险性的检查与评估。保监会在全国各地的派出机构更少, 没有设立保险监管机构的地区, 其对保险业的监管工作主要委托当地人民银行代理, 由此造成对保险业的监管责权利脱节, 监管质量与效率很低。对此, 现阶段完善监管当局监控系统的重点, 一是增设证监会、保监会的机构和人员, 使其能单独完成或通过聘请中介机构共同完成对其监管对象的监管任务。二是建立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的分级联系制度, 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 实现对有关金融机构的业务并表监管。三是各监管当局的总、分支机构之间要明确监管职权, 各分支机构要在授权范围内, 按统一标准行使监管职能。

2. 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

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过程看, 金融监管大致经历了行政手段控制为主、标准化指标控制为主、内部模型法控制为主、预先承诺控制为主等几个阶段。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对金融机构内控机制要求也更加严密。现阶段的重点为, 一是合理设置内控机构。可选择在系统内部设立跨地区的监管分局、稽核中心或特派员办事处, 消除或减少被查单位对检查部门及其人员的行为制约。二是充实改善内控设施。金融机构建立内控系统网络和相对集中的数据处理中心, 一方面改善内部控制的非现场监测条件, 运用系统网络观测各经营机构的财务、资产等业务指标变化情况;另一方面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基层行乱调帐、乱改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修改完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 各金融机构都要适时根据其业务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改完善内控制度, 以动态适应其业务发展与金融创新对风险控制的需要。

3. 建立金融同业自律控制系统。

从世界各国金融同业自律制度建设的实践看, 同业公会 (或协会) 是适应金融业行业保护、行业协调与行业监管的需要, 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建议:一是在监管当局的鼓励、指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倡导下, 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金融业同业公会。可根据金融机构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金融业同业公会, 并提倡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金融业同业公会的联系机制。二是赋予金融业同业公会具有行业保护、行业协调、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等职能。

(二)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操作系统

从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操作系统的建设看, 其构成要素大致包括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监管设施、金融监管手段、金融监管队伍等内容。从我国的现状看, 其完善重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体系。

金融监管制度是金融机构行为规范的准则, 是金融监管部门及其人员借以判断和约束被监管对象行为的依据和手段。因此, 金融监管制度的适用性与完善程度, 直接影响金融监管的效果。考虑到加入WTO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新要求,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重点应突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制度。一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监管指标体系, 逐步统一内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二是适当提高资本充足标准, 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资本金补充机制;三是要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利、责任和手段;四是要建立与金融机构资产分类相对应的呆坏账准备金制度;五是建立对金融机构统一的资信评估制度;六是建立完备的市场风险控制制度。

2. 构建金融监管信息系统。

我国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尚处于一种分割、低效、失真状态。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加快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建设, 一是要加快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监管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实现系统内部业务发展与监管信息同步反馈。二是加快监管当局的监管信息网络化建设, 改善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 创造条件实现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业务系统的信息联网, 使金融机构的原始信息真实反映到监管部门, 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以动态观察与分析监管对象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情况。三是加快监管当局之间的监管信息网络建设, 以实现金融监管信息共享,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3.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借鉴世界各国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 结合中国金融业的风险实情,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建立。一是建立国家宏观金融预警系统。可由国务院牵头,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证券监督委员会、国家保险监督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各大金融机构共同参加, 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指标体系、分级监控的原则, 组建国家宏观金融预警组织系统。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并对全国各区域、各地区预警系统进行组织和指导。二是建立区域金融预警系统。由人行跨省区分行、区域内证券监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辖内各大金融机构共同组成。主要负责辖内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及时将各种风险信息和对策措施传送到辖内各级政府部门和各金融机构中去。三是建立地区金融预警系统。可由人行中心支行或县支行与设在当地的金融机构共同组成。主要负责辖区内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将各种警情信息及时输送到辖内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中去。

4. 培育金融监管人才。

金融监管特别是现场检查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一是要熟练掌握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二是要熟练掌握金融企业会计原理和账务组织;三是要熟练掌握各类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四是要广泛了解中外各类金融风险的处置办法。对此, 我们目前的金融监管人员普遍达不到上述要求。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有必要建立金融监管检查官制度, 通过制订严格的岗位标准和要求, 通过加强对从业人员金融监管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通过在全系统实施金融监管定期考试、考核、录用制度, 创造一种使监管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三) 培育有效的金融监管的条件

有效的金融监管不完全取决于监管当局的主观意愿, 它需要有一系列的先决条件。因此, 为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我们必须加速培育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

1. 培育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避免由此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形成;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实行政企分开, 消除各级政府部门对银行贷款的行政干预;妥善处理各类金融机构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 以全面实现内资金融机构的重组与再生。

2. 培育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要依据国内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加入WTO后内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并轨的需要、国际金融监管变化的新趋势, 及时修订与完善各类金融法律法规。对于没有法律约束的金融领域, 要尽快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不适用或不完善的法律法规, 要尽快予以修订完善;对于缺乏实施细则的法律法规, 要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对于监管人员执法行为不规范, 要尽快建立执法行为约束机制。

3. 培育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建立适当的信息披露制度, 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 增加市场透明度, 发挥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市场约束。

4. 培育完善的系统性保护机制。

建立与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 以便对遇到临时性支付困难的金融机构实施资金救助, 防止某些失真的信息改变公众预期, 引发对金融机构的挤提, 进而造成不应有的金融风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以增强与稳定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保护金融机构体系的安全运行, 防止有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向其他健康的金融机构扩散, 并将市场信号和约束的扭曲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48-49

【2】孙涛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进展[J]世界经济20024:39-40

【3】宋建明现代金融监管的五大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63:10-13

【4】杜家廷金融监管创新的发展轨迹及其启示[J]经济论坛200413:34-36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浅析 篇6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最初实行中央银行统一监管。2003年, 我国成立了银监会, 这推动了“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除审计署、财政部等政府监管机构外, 主要有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负责监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 其主要特点是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 以一种以“一行三会”为组织形式的“伞式”金融监管。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试点”, 标志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重新开始。在此政策支持下, 随后涌现出了中信、光大等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涉及的经营范围广, 加上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 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因此, 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了众多金融机构的选择。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1、宏观审慎性监管框架不完善

宏观审慎性监管框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其执行者的定位不明晰、金融机构监管的缺位与低效、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本缺乏动态性和逆周期性等问题上。首先, 在宏观审慎性监管执行者的定位方面, 央行的目标与手段极不平衡。金融监管的目的是分析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因素, 对其加以控制, 并提出预警措施。然而, 我国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使得央行在金融监管方面受到了诸多法律的限制,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宏观审慎性监管的实施。其次, 在跨行业维度上的问题方面, 隐藏着系统性风险。当前, 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大些金融机构开始开拓新的金融业务与产品, 加上其业务的同质化倾向都有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最后, 在跨时间维度上的问题方面, 缺乏动态性和逆周期性是其主要问题。

2、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实施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在金融分业经营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 这种模式却无法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状, 其作用在金融业混业经营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虽然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于2004年通过了协议, 以此来加强三家监管机构的协调, 然而, 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加入该组织, 这就使得三方的协调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 国务院于2008年提出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虽然讲中国人民银行加入进来, 但是并未对明确其具体内容, 此种制度也并未产生预期的作用。

3、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市场的规范在于法制, 金融市场也是如此。然后, 针对金融监管, 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 对金融行为的约束体现在各种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中, 因此,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一, 法律法规覆盖面不够广。自从1986年《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以来,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针对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其基本框架也已形成。然而, 私募基金、产业基金仍未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 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等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二, 针对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过于笼统, 可操行性不强。如关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规定就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 这加大了其执行难度。其三, 金融立法的滞后性。如现行的针对银行资产的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就往往会使企业错过重组或和解的最佳时机。

4、金融创新不足

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体系非常发达, 其创新方式与手段也多种多样。然而, 我国的金融管制基本上是控制, 而且其控制非常严厉, 这就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缺乏活力, 创新严重不足。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从2001至2006年, 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均在90%, 虽然后来其比例有所下降, 但仍然很高。中国建设银行也是如此。这说明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贷款利息, 其创新让人担忧。此外, 我国银行的经营业务主要集中在证券发行及自营交易上, 投行业务受到了很大限制, 其发展已经严重滞后。我国的金融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金融创新刻不容缓。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

1、完善宏观审慎性金融监管框架

扩大央行权限, 监控系统性风险。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但目前来看难以监测并防范宏观金融系统性风险。因此, 我们应该通过制定宏观审慎性监管框架及相关指引等措施来扩大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权限。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监控系统性风险并针对各种危机采取相应的措施。

强化逆周期资本监管, 实行动态拨备制度。逆周期资本监管要求资本监管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不断变化。在经济扩张时期, 金融机构在数量方面应累积较多的资本, 而在资本质量上核心资本的占比应较高;反之, 在经济衰退时期, 资本数量可以适当减少, 质量方面也应允许补充更多地依赖附属资本。动态拨备制度则要求金融机构在经济扩张时期多计提贷款损失拨备, 在经济衰退时期少提拨备。通过这种制度来抑制信贷的盲目扩张, 熨平经济周期的影响。

2、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逐步实现功能监管模式

关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有些人认为可以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成统一的金融监管部门, 但目前我国监管水平和监管机构自我监管能力的低下必然会削弱其金融监管能力;也有一些人认为可以在三大监管机构并存的前提下设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以加强跨行业监管, 但这会使得机构臃肿;还有一些人认为, 应该强化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联席会议制度。目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还刚刚起步, 因此, 分业监管仍是适应我国目前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具体来讲,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应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 健全现行机制, 如“一行三会”联席会议和磋商机制, 实行渐进式的金融监管改革。尽管在当前形势下, 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重新被人们所推崇, 然而, 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在短期内仍是主导, 难以改变。因此, 采取渐进式的监管改革能够减少阻力, 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途径。其次, 扩大金融监管协调的主题。我国的金融监管是以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为主, 经济手段为辅。事实上, 各金融机构与组织深刻了解金融形势, 也应纳入监管协调的主题当中来。因此, 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仅应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还应包括各种行业自律组织。这样, 金融尽管协调机制才能针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形势, 充分发挥其作用。

3、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效的监管体制的强有力保障。具体来讲, 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 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体系。此框架体系应坚持将适度稳健开放与积极健康发展相结合, 并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宗旨。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体系重点应涉及监管对象的处理, 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定, 征信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以及金融立法的针对性与高效性等内容。其二, 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 长期以来,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往往是过于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 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是金融监管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金融监管法律的实施细则,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说明实施细则的重要, 另一方面, 我们仍需不断努力, 针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形势,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 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此外, 我国的金融立法还应注意其前瞻性与适用性。金融立法部门应时刻关注不断变化的金融形势, 并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4、完善金融创新机制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金融市场上产生各种风险,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是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然而, 金融监管必然会阻碍金融创新, 但是金融创新可以促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因此, 完善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市场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 金融创新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是一把“双刃剑”。首先金融创新可以转移与分散金融风险, 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金融风险;其次, 金融创新产生的金融衍生品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并使得原有的金融监管措施失灵;最后, 金融创新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流, 降低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 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金融监管, 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首先, 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 我们应从基础性的衍生产品开始, 而对于那些风险产品则应从简单的金融产品入手, 提高信息透明度, 循序渐进的深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其次, 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以改善金融创新的监管环境。

5、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随着金融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金融风险已呈现国际化的特点, 为了削减国际间金融风险的传递与扩散, 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来促进国际金融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在开放性程度比较高的国家, 国与国之间关于金融监管的合作有利于增进收益。虽然不同国家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给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带来一些困难, 但是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必然会增加合作各方之间的利益。因此, 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是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跨境监管。加强金融机构的跨境监管, 不仅要求对跨国金融集团的分支机构进行监管, 而且还要对该集团整体进行风险跟踪, 以防止外资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染。第二,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和监管水平的提高。根据比较优势原理, 合作的双方都能从合作中得到好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也是如此, 通过合作, 可以使合作各方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 从而使得双方均从中受益。因此, 我国应充分利用机遇, 了解国际形势, 加强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 以提高我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丁建巨, 付东升, 朗俊义.金融监管典型案例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晗.金融衍生品:演进路径与监管方式[M].北京:金融出版社, 2008.

[3]、陈锋, 田娟.银行跨境监管合作探讨[J].中国金融, 2010, (10) :16-18.

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问题 篇7

一、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也进行了重大变革。在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浪潮中,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力最大的。

(一)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美国于2010 年7 月通过了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欧盟于2010 年9 月通过了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些改革法案的基本内容如下:(1)引入系统性风险监管。金融危机后,美国建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欧盟建立了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建立这些机构的目的是进行宏观审慎性监督。这些机构负责监测、识别和防范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宏观性的风险,控制信贷总体水平,抑制泡沫出现。(2)强化金融监管职能。美国和欧盟整合了金融监管机构,目的是对金融机构实施更为严格、审慎和有效的微观监管。通过整合金融机构,美欧重新调整了金融监管框架,明确和强化了各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能,增加了金融监管的覆盖面。(3)全面细化金融监管。美国引入沃尔克规则,将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分开,从源头上限制金融机构的规模和风险。美国和欧盟都采取技术措施,对场内和场外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公司和机构在资本金比例、保证金、报告、纪录保存、职业操守以及交易活动方面实施全面的监管,规范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行为,增加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透明度和可控性。(4)引入金融消费保护机制。美欧设计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和中介机构管理等机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美联储内部新设立了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制定监管条例并实施监督;欧盟建立了自己的评级公司,加强对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的管理。这些机制保证投资顾问、金融经纪人和评级公司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保证消费者和投资者得到清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免受金融欺诈。这些机制特别照顾到了金融知识较少的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强化了“卖者有责”的监管理念。

(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宏观审慎性监管。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构金融稳定论坛扩大成为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稳定理事会负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金融稳定理事会强调进行宏观审慎监管,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其中,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的监管以及对其经营失败的负外部效应的监管是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的改革内容包括:增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损失吸收能力,提高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和有效性,健全有效处置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制度,以及强化核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2)升级银行业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是一向是银行监管的主导,“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成为银行监管的新标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核心是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强调既要重视资本数量也要重视资本质量,增加资本监管的风险覆盖面,提升监管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建立超额资本和动态拨备制度,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充制度,目的是缓解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效应。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通过衡量这两个量化指标来降低商业银行对短期流动性的依赖,兼顾长期影响与短期效应,提高银行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能力。确定银行体系的杠杆率底线,缓解银行去杠杆化过程给经济金融体系稳定带来的风险。

二、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的金融监管改革的措施来看,各方都意识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加强了重视,这是这次金融监管改革的最大特点。以往的金融监管的变化并非是主动的改变,而是当金融体系出现危机时的被动的反应,虽然其应对金融危机的监管措施都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它们都忽视了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这次的金融危机使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能够从系统性风险角度来改革金融监管,从以往的以资本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上升到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监管,从顺周期的微观监管上升到逆周期的宏观监管。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难度是很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个或几个金融机构发生巨额损失或倒闭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崩溃的风险,以及对实体经济产生恶性影响的可能性。它是金融系统内累计的风险,具有传染性、蔓延性、负外部性以及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巨大溢出效应。现代的金融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金融危机可以看作是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之间频繁的日常交易使金融网络越来越复杂,所有机构通过这个网络将信息迅速传播给与其有业务联系的机构。因此,任何约定俗成的规定或基于某些产品制定的规定都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的变化,反而会形成对金融系统干扰,引发“蝴蝶效应”。即使监管者对金融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但要找到与其相对称的风险防范措施也需要时间。这也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复杂性和艰难性所在。因此,金融监管不能仅限于对金融业务和职能的监督和管理,而更应该坚持金融监管的原则。

从金融监管的发展过程来看,金融监管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20 世纪30 年代以前。这一阶段,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而金融监管却处于自发性、初始性、单一性和滞后性的初级阶段,金融监管是弱化的。(2)20 世纪30 年代至70 年代。30 年代初市场经济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金融监管实行了全面而严格的限制,这一阶段金融监管是强化的。(3)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末。70 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市场经济出现了“滞胀”危机,金融监管放松,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这一阶段金融监管又是弱化的。(4)20 世纪90 年代至今。在此阶段,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相继爆发,金融监管趋向于安全与效率之间的融合与均衡。金融监管可以说是随着经济的波动而不断地在强化与弱化之间进行着选择。即使是现在的追求均衡的策略,比如说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等,都需要对经济波动加以识别和判断,本质上同微观主体对市场的判断是一样的,都是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只不过是在识别和判断经济波动上更加的用心和更加的专注。即使是全面细化金融监管,引入金融消费保护机制,升级银行业监管标准等等,也只是对金融业务和职能的监督和管理上更加的用心和专注而已。但是,就像上面所说的,金融市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累计性的风险,无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只要是在系统内的判断都难以把握和驾驭金融风险,即使再用心和专注,也难免会出现错误或失误。而这些错误或失误又都属于系统内部的,因此是系统性风险的一部分,一旦出现或失误就会造成系统性风险。因此,金融监管的原则不能以微观或宏观经济的波动为标准,必须要跳出金融系统之外寻找答案。

三、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对策

市场经济起源于14 世纪,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加速了市场经济的确立,工场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和政治力量上的壮大,客观上产生了革命要求,市场经济革命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制度最终得以确立。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市场经济产生了工业革命的客观要求,工业革命使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工业革命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表面上看起来是资本积累的增加、制度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经济效率,但是本质上是自由竞争创造出的更多的可能性促进了资本积累的增加、制度和技术的进步,而这些要素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效率。但是,这些可能性在扩大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风险,而资本积累的增加、制度和技术的进步在提高了经济效率的同时,也放大了这些风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和金融危的频繁的发生。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是收益与风险的根本来源。

自由竞争创造出的可能性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它既能产生收益,也蕴含着风险,因此自由竞争产生的收益和风险是一体的,并且是成正比的或者说是对称的,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低收益对应着低风险。反之,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低风险对应着低收益。如果不对称,那么就会出现问题。在高收益的时候应加强风险防范,在低收益的时候可放松风险防范。但是,加强风险防范又会造成低收益,低收益又需要放松风险,而放松了风险防范将会形成高收益,而高收益又需要加强风险防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强化风险和弱化风险的循环。这也是为什么金融监管在其四个发展阶段中不断在强化与弱化之间转换的原因。因此,对金融监管的客观要求实际上是人们对收益与风险的接受程度的选择,因此导致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监管波动的根本原因是自由竞争的程度。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并非来自于复杂的金融系统,而是来自于自由竞争。金融系统虽然复杂,但是它的演化过程使它内生出稳定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相对的稳定。这个外部条件就是自由竞争程度,自由竞争的程度决定了它创造的可能性的发散程度,因此,也决定了金融系统的不确定程度和不稳定程度。自由竞争程度过大会加大它所创造的可能的发散性,从而会加大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自由竞争程度过小会加大它所创造的可能的收敛性,或抑制可能,从而使金融系统失去活力;对自由竞争程度进行相机抉择更会加大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一是信息不完全会增加风险,二是这种外在的波动性会破坏金融系统内在的稳定机制。金融监管的四个发展阶段就是有力的事实论据。

金融监管改革引入系统性风险监管,强化宏观审慎性监管,重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实行逆周期监管,这些都是合理的;全面细化金融监管,引入金融消费保护机制,升级银行业监管标准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所有这些都应该以维护一个固定不变的社会可接受的适度的自由竞争程度为原则。

摘要: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但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是复杂和困难的,目前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措施都需要对经济波动加以识别和判断,而这些识别和判断本质上同微观主体对市场的判断是一样的,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旦判断失误同样会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金融监管必须要跳出金融系统之外寻找答案。

上一篇:带限信号下一篇:Windo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