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风险监管

2024-10-22

金融业风险监管(共12篇)

金融业风险监管 篇1

随着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加强, 金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而这次美国次债危机, 世界五大投行全面崩溃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 更让人们意识到对待金融业风险与监管需要我们进行重新的认识与评估。

一、金融业风险与监管综述

所谓金融风险, 一般是指金融资产预期价值或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风险和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 会使金融体系遭受破坏,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放大后的一种极端情况。

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市场实行宏观调控和监督是必要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 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有其不完整性, 这就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换言之, 所有的监管本质上都是对市场不完整性的一种补充、修正和完善;二是从金融的发展来看, 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增强。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 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 金融的发展日趋国际化, 金融资本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 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在急剧加大, 因此通过监管来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各国无论采用哪一种监管组织体制, 监管的具体目标基本是一致的:1、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2、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3、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4、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促进公平竞争。

二、金融风险环境因素分析

(一) 宏观经济动态运行带来的金融风险

1、经济实体波动与经济周期带来的金融风险。在宏观层面上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很多, 但实体经济以及实体投资仍是主要因素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系统地揭示了生产过程的经济危机成因, 阐明了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以及危机产生根源。马克思将货币危机分为两种形态:一是作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尖锐化这个特殊时期的货币危机;二是独立的货币危机。后者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 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我们主要讨论第一种形态的货币危机, 马克思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咋看起来, 好像整个危机 (包括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货币危机等) 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 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成货币。但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 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马克思的这番论述实际上已经给我们一个结论性的观念, 即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仍然是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决定的。

2、虚拟资本运行与泡沫经济带来的金融风险。虚拟资本数量的急剧增长和经济虚拟化的发展, 是经济高度发达、高度成熟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和繁荣是21世纪全球经济活动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 而金融虚拟化同时也带来了世界金融系统金融风险的增大。很多金融工具最初的时候是规避和转移风险而产生的, 然而一推向市场后, 由于其特定的交易规则和市场制度, 却极大地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风险。虚拟资本的运动不能如实、正确反映现实资本的运动变化, 其变动幅度频率要远远大于现实资本, 尤其是货币贬值泛化以来, 经济虚拟化现象日益膨胀。虚拟资本的内在特征与运动规律决定了经济生活中泡沫化的形成与不断深化, 在促进金融与经济活跃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 主体非理性因素引发的金融危机———微观经济主体对金融风险的主观认识。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有人参与的, 而任何风险也都首先表现为人的风险, 对主观的金融风险来说人更是风险主体的操纵者。现代金融活动错综复杂, 每个金融从业人员所面临的问题都各具独特性, 任何法律条文与规章制度都不可能详细到对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 并且不可能时时事事都有人监督管理, 所以主观金融风险在金融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表现为:1、信贷企业负责人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沦丧;2、急需提高的金融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3、缺乏监管的金融业管理者;4、整个社会的监管缺失。

三、控制金融业风险与监管的国际准则———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委员会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 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自成立以来, 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 如1983年的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 (又称巴塞尔协定) 和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这些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 但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一致同意在规定时间内在十国集团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许多非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也自愿地遵守了巴塞尔协定和资本协议, 特别是那些国际金融参与度高的国家。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问世是巴塞尔委员会历史上又一项重大事件。核心原则是由巴塞尔委员会与一些非十国集团国家联合起草, 得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 并已构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至此, 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国际组织, 但事实上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自从1988年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以来, 一方面巴塞尔协议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银行业竞争规则和国际惯例, 在加强银行业监管、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 金融创新 (经常采取规避资本充足规则方法) 层出不穷, 新的风险管理技术迅速发展, 使巴塞尔协议日益显得乏力和过时。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波及全世界, 而巴塞尔协议机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受到人们的责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 1999年6月, 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第一次建议, 决定修订1988年协议, 以增强协议规则的风险敏感性。在考虑这些评论意见和征求国际银行界及其监管者建议的基础上, 委员会于2001年1月16日提出了一个更加全面、具体的新建议, 再经过金融界激烈的讨论后巴塞尔委员会先后3次出台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稿, 并与2006年6月26日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官方网站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的底稿———《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 “新协议”将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自1993年巴塞尔委员会针对国际金融市场中越来越活跃的金融创新工具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做出修正案以来, 市场交易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01年9月的最新决定, 对运作风险要求全部资本由20%改为12%, 而且还有一些技术上的调整, 因此新巴塞尔协议实际上具有很严格的计算方法。

四、对我国金融业监管的启示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业务的扩大与加深, 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后, 中国金融安全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金融业开放步伐加快,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强, 新的金融会得到快速催生, 衍生金融业务会得到迅猛拓展;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基础仍很脆弱, 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金融高级人才十分短缺, 金融风险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化解, 为了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而有效地运行, 为了应对风险, 加强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 建立严格的风险测量体系。为进一步加强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提高管理的效率, 优化资源的配置, 增加资本的收益, 应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建立量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的基础是风险测量的量化指标。第二, 建立反应迅速、科学高效的危机处理机制。建立危机处理机制最基本的目标在于保证日常业务能正常运行, 防止不利的突发事件对银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甚至于崩溃瓦解。在目前市场日趋复杂的环境下, 这些突发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建立危机处理机制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这类突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响力大小, 并建立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第三, 建立以量化风险为基础的风险管理策略。在有了量化的风险值以后, 风险值的平台也建立起来了, 风险也能实时计算, 在此基础上根据整个系统各个环节风险暴露的情况, 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第四, 完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发现风险、制定策略、监督执行的过程, 涉及到各项业务、决策和操作程序;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现各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它的主要目标是要系统化、制度化, 并且量化运营风险的管理。“新巴塞尔协议”也对运营风险的测量、管理、资本准备金做出了具体要求。第五, 建立全面的风险信息报告系统。风险信息报告是及时地、清晰地、全面地了解风险的基础, 报告的内容包括利润、总风险、净风险、风险资本、资本回报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通过风险报告, 不仅可以发现风险集中分布的地方, 评估风险的承受能力, 而且可以根据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 更有效、合理地评估绩效。

风险报告在提供大量的数字信息之后做出一个文字性的总结。好的风险报告首先需要的是“透明”, 即各业务部门有责任及时而且无隐藏地提供有关风险的信息, 这样, 风险报告才能准确、全面地反应风险暴露的状况。其次, 好的风险报告需要“一致”, 即各种类风险的量值, 需要真实地反映风险的大小, 保证不同种类风险之间的可比性。

五、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 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业发展,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措施加强对本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 以防范金融风险及因此而带来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金融全球化经验少、水平低, 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但监管不是万能的, “监管绝不能替代银行自己内部对业务活动的仔细审查以及市场对银行的监管。”因此, 我们唯有积极地参与全球金融活动, 掌握新知识, 熟悉新规则, 才能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 才能抓住机遇, 使金融监管真正促进我国的金融发展, 保障金融与经济的健康运行。

金融业风险监管 篇2

[摘要]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行业风险不断加大,亟待加强监管。2006~2014年间宏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国家监管将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信用风险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最主要风险。应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建立适合跨界监管的监管机制,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配套服务机制等。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3-0101-04

[作者简介] 刘斐(1976 ―),河南南阳人,南开大学国际金融学博士,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人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金融。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可以说是金融业的一次历史性革命,“长尾理论”和“大数据效应”在互联网金融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通过网上交易,交易信息和过程都被记录在金融大数据之中,提高了交易成功率和交易过程的透明度,极大地丰富了投融资渠道和方式,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逐步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战略型产业,进而成为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8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不但出现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等六种发展模式,而且交易规模、用户规模急速扩大。其中,网络银行用户规模从2010年的13948万人增长到2015年6月的30696万人,用户规模增长率从30.50%发展到46%;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从2010年的10105亿元增长到2014年53730亿元,2014年实现的交易规模是2010年的五倍多; P2P借贷行业的市场规模更是从2010年的19.5亿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的2528亿元①。但是,作为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相较于传统的金融风险更加隐蔽和复杂,其可能对客户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以P2P借贷行业为例,2014年1~12月每个月都有问题平台,在最多的12月,问题平台达到了惊人的79家②。从中国遭遇坏账网民的P2P资金损失情况看,P2P用户中有资金实际损失的达到了近80%高的比例,即使在有担保的损失中,仍然有13%左右的P2P用户遭受损失。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监管势在必行。

二、国外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实践

从世界范围看,由于互联网金融正处在起步发展中,系统完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和理论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通过对其风险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监管重点。如,Chiou and Shen(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从整体上讲包括金融风险和互联网技术的风险,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监管;Eil and David(2014)则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分析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对金融风险的分析,因为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都来源于传统的金融业;Martins and Tiago(2014)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起源之后,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应该基于原有的金融服务、流程和运作方法,其次是外部金融环境的净化和规范。这些理论研究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供了实践基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断补充新的监管法律法规,使得原有的金融监管规则逐步适应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需求及风险防范要求,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和风险监测系统。

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法律的规范、联合监管和对消费者的保护。首先,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美国根据互联网金融自身发展所体现出的特点,对原有的监管准则不断完善和修补,使之更加适用。如已经将网络信贷纳入《证券法》监管的范畴,《证券法》监管侧重于市场准入的监管和信息的披露;2012年美国还通过了《促进初创企业融资法案》,这一法案放开众筹股权的融资,并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其次,美国法律对于什么时候适用行业监管和什么时候适用企业监管有着明确的和详细的规定,通行的企业级监管是次重要程度的监管,只要开展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企业都要受其监管,监管的重点在于风险的防控,消费者信息的保护以及网络安全的维护等方面。相对于企业级监管,重要程度最高的就是行业监管,监管的重点在于排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务安全,对国家金融安全所带来的风险评估,及完善国家金融调控政策。同时,美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涉及多家监管机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跨行业运行,美国逐步建立了联合监管模式。美国为了强化其自身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能力,借助于原有的监管机构,例如美国财政部通货监理署、美联储(即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建立起联合监管的模式。

欧盟在较长时间互联网金融实践基础之上,总结了一套独特的监管体系,将欧洲多容并包、开放透明的理念贯穿其中,极为重视保护客户的财产和信息安全,也促使欧盟采取极为谨慎和严格的监管策略。如,在交易和信息公开透明问题方面,欧盟要求交易必须在百分之百的监控之下进行,完全杜绝损害客户利益的私下交易和暗箱操作发生;在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方面,欧盟更加注重网络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产品真实性,一旦发现网络诈骗,必将严格处理。同时,欧盟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来确保行业的安全。如在网络信贷方面,欧盟与网络信贷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消费者信贷法》,同时欧盟还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信息透明公开机制,将真实准确信息向客户免费且定时公开并不断更新。在具体监管行为方面,欧盟有着一套严格完善的规定。例如,欧盟在准入门槛的设置上有着极为苛刻的条件,只要有任意一条不满足就不能进入该行业,在这样严格的准入条件之下,杜绝了缺少资质的不良企业进入,从而净化了网络信贷环境。与此同时,欧盟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和准则,相比于传统信贷形式,欧盟更加注重网络信贷的信息披露和交易安全,严格控制网络金融风险。在实践中,欧洲网络信贷市场上的欺诈和网络信贷违法案件均低于其他经济体。

三、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

与国外相比,我国正处在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阶段,缺乏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风险较多。主要有:信用风险、系统风险、信息风险、法律风险、货币政策风险、期限错配风险和最后贷款人风险七种。从类型上看,法律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属于政策层面的风险。信用风险、最后贷款人风险、期限错配属于业务层面的风险,信息风险和系统风险属于技术层面的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国内理论动态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叶冰(2012)、王石河(2012)、沈丽(2014)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动态的融资行为,即应该将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重点放在金融活动传统的三大业务上,即融资、支付和交易环节上面;孟祥轲(2013)和熊建宇(2010)在研究后更加强调人作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上面,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人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技术的驱动,因此,应该将对人的参与行为作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重点。总之,国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研究思路,基本上也都是从风险发生的原因入手来研究行业监管问题。但笔者认为,由于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现实数据,完全可以尝试从实证入手,来研究各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易发性程度,根据易发程度,从另一研究角度有的放矢地提出风险监管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宏观面板数据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各风险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①。

根据回归结果显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监管力度和法律法规两个二值变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用户规模这一控制变量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政府的政策导向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对比去掉时间虚拟变量的第(1)列和加上时间虚拟变量的第(2)列,我们发现时间虚拟变量并不显著,y08、y10、y12的系数均很低,且不显著,说明国家目前并无重大政策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干预。

二是信用风险系数为2.02,t统计量是19.40,根据回归结果,信用风险在1%的显著性水平之下最显著,说明目前我国的信用风险最高,在现实中,这与我国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缺失有密切的关系。影响显著的风险还有最后贷款人风险、法律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和系统风险,其中最后贷款人风险、法律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影响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系统风险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未来,我国需要首先加强风险监管。

三是期限错配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市场中的消费者更多的关心所购买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及其回报率,而对于用以购买金融理财产品的资金成本并不关心,用储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目前的状况,其次,数据的误差以及变异性也可能会造成回归结果并不显著。

四、我国互联网

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

根据以上计量结果和发展实际,本文认为:国家应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目标,尽快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状况,借鉴国外监管实践,提出以下监管框架:

1.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准则是构建监管体系的基础。从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立法现状来看,互联网金融立法迟滞,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监管机构缺乏依法监管的法律保障。我国可以从两个层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二是在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下,细分具体业态,制定具体业态监管办法。同时,及时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中不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部分,对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行为,明确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大量刑力度。

2.建立适合跨界监管的监管机制是监管体系的主要手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一般行业的发展理念和界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金融大数据理论,云计算平台等新技术去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及时跟进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在危机或风险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警和处理,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特性,应建立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监管主体,设立高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金融监管机构和包括一行三会、工商、工信、司法等相关部门在内的联席会议制度,作为高层次监管主体,主要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主体,负责微观审慎监管,在此基础之上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3.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配套服务机制,降低信用风险。主要是要加强行业信息披露和信息安全保护,并完善互联网征信系统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的信息披露机制,将有利于行业内部企业,加强行业自身的约束和自律,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够在阳光下发展;信息安全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基础,互联网金融虚拟化的服务方式、跨领域的业务开展、开放与透明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其具备了互联网所包含的信息安全的动态性、综合性等特点,应建立以国家安全战略为指导,包括国家金融行业主管部门、互联网服务机构和安全服务企业的信息安全服务保障联盟,在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下,指导互联网金融业务服务平台的安全建设和运营;在完善互联网征信系统建设方面,要以建立征信信息标准和共享机制为突破,加快构建个人和企业网络信息采集标准、征信服务标准等,通过利益激励机制,推进互联网征信条件下的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 雷舰.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监管对策[J].国际金融,2014(8).[2] 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3] 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4] 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8).[5] 龚明华.互联网金融:特点、影响与风险防范[J].新金融,2014(2).[6] 张启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青年科学,2014(5).[7] 芮晓武,刘烈宏.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5]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On Risks and Regulation of Internet Finance

Liu Fei

(China Development Institute,Shenzhen,Guangdong 518029)

Abstract: The Internet finance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China.While it is still at the early stage,the regulation and surveillance on its risks is in need.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data from 2006 to 2014,the thesis suggests that government regula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inance.It is indicated that credit exposure is the biggest risk for the sector.The thesis proposes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including promoting law and regulation system,cross-sector regulation mechanism,and supporting service system of the Internet finance.Keywords: Internet finance,risks of Internet finance,regulation systems

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民众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意识还有待提高,国内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地位、制度与监管框架仍没有跟上其发展节奏,信息安全并没有绝对的保障,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漏洞,有可能打乱传统金融业运行的正常秩序。只有维持发展与监管的平衡才能更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社会革命”走在正轨上,才能确保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可控,维护国内金融生态健康。

一、互联网金融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和其他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和方法。从实际应用和操作上细化描述,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的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开放式、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金融消费者群体及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等。就其内容而言,包括银行业、证券、期货及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务的网上操作,以第三方支付为主的网络支付,网上结算,网络借贷等新兴金融业务。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存在问题

(一)国内法律法规涵盖面远远不足

在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及大数据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我国尚无针对性的法律约束以及统一明确的监管法规细则来对整个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整体性监管调度,以至于无法套用相关的法规法律来处理风险问题。最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金融的许多业务尚未被涵盖在现有的监管法规中。

(二)监管体系归属难以界定

当前,我国金融业是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开展经营,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归属不同的监管部门实施监管,机构及业务准入审批、信息披露、动态指标、监管目标等监管项目存在差异。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并快速发展的现实下,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运行机构、资产公司、信托等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形成的交叉性风险更加迅速聚集。

(三)科技风险监管手段相对落后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开放和数据共享,而其安全本质上就是信息安全。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化含量增加,对数据存储的物理安全及数据容灾机制要求也相应提升,有效防范和打击利用计算机技术作案是科技风险监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从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互联网金融科技风险监管措施和手段和应用于金融业务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并不匹配,监管手段已明显落后。

(四)监管政策和措施存在漏洞

以政府为主导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虽已出台不少政策指引和具体监管措施,但有部分监管政策和措施滞后于行业的发展,还有部分监管政策和措施存在明显的漏洞。例如,银监会2006年实施并沿用至今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并未列入实际已经开展类似电子银行业务或者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的非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滞后造成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监管行为的执行存在空覆盖的情况。

三、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人大立法明确监管职责,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尚未有统一的监管法规和针对性的法律约束对整个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整体性监管调度问题,应该由全国人大立法机关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职责部门,尽可能将互联网金融所有各种类型的模式都通过法律对应其监管部门及监管职责。其次,行政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主体地位和经营范围,通过法律认可网络借贷平台机构、众筹网站、互联网理财机构等涉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的法律地位,使其对等于目前已经获得法律地位认可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并顺理成章地规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

(二)构建多层次的互聯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首先,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法律和监管法规协调管理并落实互联网金融全数据系统接入和实时采集,建立基于大数据集中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我国政府还有必要牵头成立数据中心,统一各监管部门统计口径及数据库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数据属性,确保互联网金融运行的数据全面系统性兼容,从而建立强大并完备的动态数据库。其次,建立监管评估体系,监管部门在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年度监管评估后,可根据各层面监管评估情况和对被监管机构考核存在风险严重程度,采用监管措施对法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进行评价;再按照监管评价标准,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各级节点的市场占有、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开展监管管控或行使监管措施,以确保互联网金融风险可控和运行安全。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首先应是落实引导和教育,其方式是以宣传手段为主让广大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业务及产品项目的特性和风险,正确区分和对待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业务本质。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急迫需要在法律法规、监管措施、监管技术等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研究,绝非本论文区区几万字能阐述和探究清楚,而需要更多有识之士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何文虎.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4,10:45-49.

[2]张雪.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3]刘晛.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篇4

互联网金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版块:一种是个人对个人的贷款即人们常说的p2p, 另一种是个人对企业的贷款即p2b。在目前的市场中p2b比p2p有优势, 在借款人信用等级、资金用途方面、p2p的风险比较p2b的风险要高。

一、互联网金融合理监管的必要性

现在的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发展出了很多衍生产品, 而且发展趋势也变得多元化。就目前的市场形式而言, 金融监管是非常必要的。现如今, 金融监管目前没有变得更具体化、细节化, 而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的发展使得现在的监管环境十分脆弱。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金融监管迫在眉睫。

(一) 存在非理性个体行为

例如现在最火热的p2p投资, 它的投资利润比银行的利息高出5倍到10倍之多。虽然p2p网站对于那些贷款者进行了信誉评级, 投资者是分散筹集资金, 但是p2p的风险仍然是非常高的, 这一点往往被p2p网站所淡化, 投资者仅仅是将利益最大化的投资想法可能会使得投资血本无归。

(二) “羊群效应”使投资者不理性

合理的投资能保证货币的保值或者赚更多的钱, 但是现实当中有许多不懂得投资的人, 他们往往更多的是根据他人或者大多数人的投资理念去投资。“羊群效应”在有些地方是可以运用的, 但在现代的投资方面往往跟风者都是受害者。例如在近些年的股市中, 许多人看到他人在股市挣钱了, 自己也入市, 这样的跟风者大都是赔钱出市的。目前网络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投资软件是余额宝。余额宝的存款利率是银行的3倍, 余额宝下还有很多衍生产品, 例如蚂蚁金融他的存款利率是银行的6倍。蚂蚁金融就是将投资者的钱购买市场基金, 不过可以随时赎回。但是, 在这操作中需要涉及到存款流动性的问题和期限问题。如果投资市场发生巨大变动, 投资者们集体将自己的存款赎回, 这会导致余额宝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流, 它可能不能在段时间内将资金返还用户, 由于市场的紧张因素加上余额宝不能短期还款, 这又会引起更多的用户恐慌, 导致更多的用户要求返还存款, 这样可能会导致余额宝出现大面积违约, 导致无法还款。所以投资者在投资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跟风, 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

(三) 政府部门对于风险控制力不强

投资风险分两种, 一种是潜在的显性风险, 另一种是隐藏的隐形风险。显性风险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已发生的偏差、不合格或是审计中的缺陷项等来辨识出来, 而隐性风险则需要通过对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来判断, 而且需要结合知识管理来拓展目前的知识面以便更加有效的识别出隐性风险。

将风险分为显性和隐性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正在开展风险管理的人们认识到, 咱们不仅要关注显性风险, 更应该关注隐性风险, 这些隐性风险往往危害会更大, 因为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风险。

如果识别出隐性风险, 这个跟如何获得隐性知识的方法是一致的, 知识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知识管理我们可以掌握如何将隐性知识外显化, 也可以获取隐性知识, 当然也可以借助此种方法来识别出隐性风险。

(四) 存在欺诈性等非法行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据不完全统计, 有超过45%的企业在过去2年时间内发生过信息安全问题, 在这些存在信息安全的公司中不乏国内知名大企业。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不断增加,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管制不到位, 导致了各种企业开始玩“猫腻”, 不少黑心公司开始兴风作浪。例如:某些网络金融产品在网络营销过程中, 对于投资的风险都是避重就轻, 对于展示面最大的字符就是预期收益。这会的极大的误导投资者。为此,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能放任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监管, 应该出台较为完善的监管措施, 这样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更健康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效措施

(一) 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秩序, 对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完善法律法规的意义;

1、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对于金融方面的法律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诸多法律, 对于金融和证券方面的法律比较完善, 然而在那些相关法律条文中, 涉及到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近乎没有。为此, 国家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2、互联网金融有涉及内容比较广、领域多等特点,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 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没能及时跟上;即使有涉及到的内容, 也因为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节奏而起不到太大作用。为此, 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急需完善。

(二) 建立全面的互联网管理体制

互联网涉及到许多行业, 而且涉及到很多领域, 这就加大了互联网监督监管的难度。为了实现更为合理的管理, 就需要对于那些网联网金融监督空白领域多下功夫, 对那些互联网金融管理中的重复管理, 进行不断优化整改。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首先, 政府要加强各个金融管理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相互协调;

建立起一行三会的制度, 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多交流沟通, 强化监管力度, 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2、其次是减少根据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 实施切实有效的监测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银行业也要发展其固有作用, 银行的介入使得金融方面的监管更加全面, 也促进了监督管理结构的转化。

3、注重互联网的自律性组织的作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管理制度, 网络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要加大执法的力度。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三) 对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权限进行确定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 例如;美国就实行SEC认定目前美国P2P平台的交易模式是一种实质上的证券发行行为 (由指定银行购买借款人的债权后发行借款凭证, 投资人购买借款凭证) , 因此要求所有P2P平台必须进行注册, 该项注册通常耗时几个月, 耗资几百万美元。笔者认为这可以算是经济限制手段的一部分, 比较高的准入门槛也导致了目前美国P2P行业的新参与者不多。这个规定是SEC基于现有的法律法规而制定出来的权宜之计, 有很多呼声呼吁制订一部专门针对P2P行业的法规, 但短期内看来还不太现实。

参考文献

[1]樊劲松.随需应变大唐电信DC-NGNCC IP呼叫中心平台[J].通信世界.2008 (21)

[2]樊劲松.论知识经济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1999 (11)

[3]樊劲松.防止出境套汇对策分析[J].中国外汇管理.1999 (11)

[4]钟世舟, 花振新, 樊劲松.一个新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的NMR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6 (06)

金融业风险监管 篇5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代理金融“强监管、控风险”知识竞赛 最新题库和答案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思路 篇6

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原因

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从事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业态。

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是由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决定的。互联网企业作为外行搅局者,采取的边缘性进入策略进入金融业,以自身的优势和差异化的产品填补市场需求空缺。像其他颠覆性技术产品一样,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质量低、风险高、利润少,市场小,避免了与在位厂商正面竞争。但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边缘性渗透能力强等特点,互联网金融经过不断改进,得到客户认可后,就会突然打开市场,实现飞跃性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年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以至让银行措手不及。

例如,电商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利用拥有大量客户资源的优势,联合天弘基金推出的我国第一款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可以在无需开设专门理财账户的前提下,由客户在支付宝网站直接购买并可随时赎回,而且不收取手续费。这种便捷、低门槛的“碎片化理财产品”,不仅填补了以往理财产品难以覆盖的小额资金“盲区”,并且提高了客户的资金利用效率和体验感。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余额宝一经推出,其资金规模和客户数量就在不断增加。在2013年6月13日上线一周年后,资金规模超过5700多亿元,用户数量超过1亿户,为宝粉们赚了118亿元,成为全球四大货币基金。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较,互联网金融在运作模式上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整合,不仅通过弥合信息不对称性动摇了银行的生存基础,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用户的体验参与感,使金融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可能,进而对改变甚至颠覆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来自多方面。一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依托其强大的电商平台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产品满足了传统金融业不愿提供或者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从而撼动了传统金融业的中介地位,扩大了金融服务方式和对象,使金融消费者更为大众化和普惠化。

二是以互联网信贷、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借助模式,凭借其强大的挖掘、积累和处理信息能力和效率,动摇了信息不对称性这个传统金融业存在的基础,加速了金融脱媒,使金融中介功能边缘化,甚至形成无中介金融市场。同时,互联网金融跨越空间、多对多的信息匹配与金融服务成本低、手续简单、速度快,将带来金融服务和投融资模式的创新。

三是以金融产品线上销售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跨界整合,加速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还淡化了金融业与互联网企业的专业边界,使金融业进入门槛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金融工具更加丰富,消费者的“金融选择权”扩大。

从管理层角度看,互联网企业采取边缘性进入策略进入金融业后,并没有改变金融业高风险的属性,反而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和监管课题。一是差异化产品扩大了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从而拓宽了监管的对象。二是将改变金融业态的游戏规则,使监管的范围、复杂性和难度增加,比如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三是当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运营和盈利构成较大威胁,遭到大银行的强烈抵制时,管理层将陷入反垄断与保护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平衡之中。比如三大银行就是因为自身利益受损而拒绝了余额宝的协议存款交易,从而使余额宝的收益率下降,消费者福利减少。四是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模式激发了更多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借贷、支付等需求及其方式创新,由此带来了金融诈骗、非法洗钱、支付安全、客户私隐的保护等问题。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完善金融监管,既防范信用违约、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风险,又防范系统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等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成为保障我国未来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路

互联网金融是在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既存在信用违约、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风险,也带来了系统安全、信息泄露等新的风险。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需要有新的认识和新的监管思路与方式。

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服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转型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本质要求。但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企业和银行的趋利性,导致信贷资金“脱实向虚”,要么进入房地产业,要么在金融体系内自循环,或者出于防范风险,银行热衷为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服务,或绕道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放贷,而使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微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境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为传统金融业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倒逼机制和难得的机遇。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有利于增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共同创造一个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

其次,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权衡风险与社会总回报的关系。在成熟的市场中,高风险对应的是高回报,不存在无风险的回报。金融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不是风险越少越好,要求完全化解、消除和控制,更不是洪水猛兽。同时,由于在较长时期内,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体系的小部分,对整个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大多可以通过技术的完善来改进,相对于其发展带来的丰富投资渠道,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倒逼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和居民多元化、便捷化和低成本的金融服务需求,增进消费者福利等来说,过于严格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肯定是得不偿失。

再次,对互联网金融应以规范引导、适度监管为好。互联网金融业务交叉广、参与主体多,发展速度快,传统侧重市场准入监管模式难以完全满足监管需求。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较早,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成熟。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是基于现有框架,以互联网金融率先发展,监管随后跟进的方式进行,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为补充监管、完善法律法规的依据。二是倡导适度差异化原则,在划分互联网金融性质的基础上确定监管部门及适用的监管规则。三是采取审慎宽松政策,在允许互联网金融自发成长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引导、适度监管和配套环境建设。如鼓励金融创新,严惩违规行为;强调网络和交易安全;强化功能性监管,严格监控交易过程,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征信体系等。

我国金融业监管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篇7

1. 1 我国金融业经营格局

我国金融业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经营格局变化。随着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设立打破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单一金融结构, 在利益机制驱动下, 各专业银行和随后设立的股份制银行突破行业限制, 向证券、保险、信托、房地产等领域拓展。中国金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监管水平相对落后, 这种混业经营助长金融泡沫, 导致市场秩序严重混乱。

为了整顿混乱的金融市场, 避免风险在业间传递, 自1993年起, 国务院确立“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经营原则, 分业经营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 为风险传递设立“防火墙”机制, 有效维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 花旗集团、汇丰银行等国外金融机构大批涌入, 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格局构成强大竞争力, 促使国内金融机构逐步转向混业经营格局。

1. 2 我国金融业监管现状

2003年中国银监会的成立, 标志我国正式进入“一行三会” ( 见下图) 的分业监管时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95年, 以银行监管为主,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中国银监会成立于2003年, 主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 建立相应的监管信息系统, 分析评价风险状况; 中国证监会成立于1998年, 对证券发行、交易和中介机构行为等依法实施全面监管, 并负责证券行业性法律法规的起草和执行; 中国保监会成立于1998年, 依法对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和指导, 同时建立保险业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 推进保险业改革。

2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面临的监管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我国金融机构逐步转向混业经营格局, 但是金融市场现有的监管模式、内控制度、自律意识等是分业经营格局下的产物, 不可避免地产生监管盲区和监管重叠, 监管体系面临各类风险。

2. 1 监管对象固有的金融风险

首先, 金融业务的交叉易产生各类风险。例如, 银行代售保险产品时, 若业务不熟练或客户开发不当, 易引起经营风险。

其次, 金融控股企业比单一金融机构面临更多风险。这类企业在母子公司、硬件资源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增加了控股公司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关联交易方面的复杂性, 一旦管理者能力不足或恶意经营, 极易产生经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风险。

最后, 以汇丰银行和花旗集团为代表的国外金融机构, 除具有金融控股集团的诸多风险外, 还面临汇率风险、外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2. 2 混业经营下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又称道德危机, 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 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在混业经营模式下,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加突出, 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内部信息, 同一企业的不同业务合作产生协作效应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产生内幕交易和关联交易, 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未降低整体风险。

2. 3 风险隔离墙机制的缺失造成的风险传递

分业模式是把金融各业人为分离, 使隔离墙外部化;而混业经营是把金融各业统统纳入其中, 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由于处于同一利益体, 很有可能发生有利于集团但不利于客户的关联交易, 同时, 外化的防火墙制度大大弱化, 无法阻止风险通过信贷、投资、担保、承诺及转移定价在同一集团的不同金融机构间相互转移, 单一风险加倍放大并跨行业蔓延, 严重危及金融机构的安全, 损害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的利益。

2. 4 监管法律缺失造成的风险

目前在我国涉及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监管法律寥寥无几, 涉及混业经营监管的法律几乎是一片空白, 仅有在“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下签订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然而, 现行“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只是部委级别的议事机构, 以《备忘录》的形式为基础, 属于部门规章。从效力层级上看, 三大监管部门在行政级别上没有隶属的等级行政部门, 三者以《备忘录》的形式为彼此设立权利义务关系, 在组织法没有依据; 由于彼此是同等级的行政部门, 一旦出现冲突和矛盾, 会导致僵持局面的出现。因此, 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的法律层次比较低, 已经不能适应我国金融及其监管需求。

3 我国防范监管风险的应对措施

3. 1 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混业人才

第一, 对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跨行业、宽口径的知识培训, 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 在已有的轮岗制度基础上, 建立行业联合协会和“轮行制度”, 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认识。第二, 在各类高校中增设涉及各行业的学科, 并开设以混业经营为基础的专业选修课, 扩大混业专业从业人员培养的后备军。第三, 在已有的银行从业资格认证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认证考试、保险从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基础上设立二级资格认证考试, 作为进入混业行业的必备资格条件。

3. 2 建立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

道德风险等市场失灵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 要纠正市场失灵、防范道德风险, 必须建立良好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改善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 弱化了代理人的信息优势, 从风险产生的源头上控制了风险; 同时, 信息披露具有约束代理人行为的作用, 使代理人不敢从事风险过大的业务, 强化了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

3. 3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火墙制度

在集团内部培育健康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 集团内部之间的交易应遵循市场化原则进行公平交易, 对同一控制权下各子公司间的资金和业务往来进行一定的限制; 集团内部每一子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资本金、会计标准、管理队伍等, 实现机构的法人分离, 以使一个机构经营不善导致的损失不会由其他机构承担。

3. 4 加强金融混业经营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根据混业经营趋势的实际需要, 检查原有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并逐步修正和完善, 实现法律法规的兼容性, 为法律法规转轨铺平道路。制定鼓励金融混业经营的政策法律, 如通过立法的形式允许金融机构从事跨行业投资、经营和并购, 给予税收减免等, 为混业经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 明确惩处条例, 加大惩处力度, 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参考文献

[1]尹洪波.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过渡时期的特殊风险分析[J].金融与经济, 2008 (3) :23-24.

[2]罗长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变革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8 (2) :71-72.

[3]吴斌.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向与金融监管模式调整[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 (8) :19-20.

[4]易金平.我国金融业实施混业经营的途径及其风险分析[J].湖南农机, 2007 (11) :127.

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

基于互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的普及,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数据统计, 我国互联网金融用户已经达到4.89亿人, 渗透比71.9%, 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达到10万亿。虽然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生活、工作带了来巨大便捷, 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在日益提高, 例如网贷平台崩盘、网络诈骗等案件高发,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基于“互联网+”战略的实施, 我国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 以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1 互联网金融风险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其中, 通过网络平台提供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的虚拟金融市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金融为消费者与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具有的收益可观、使用方便快捷、金融资源可获性强等特点被市场所认可。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金融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 (1) 传统风险。互联网金融传统风险是针对金融业务本身而言的, 其主要包括信用违约风险、期限错配风险、贷款人风险以及资本沉淀风险等; (2) 非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新特点而言的, 互联网金融的非传统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选择风险 (信息不对等) 、洗钱风险以及信誉风险等等。

通过实践调查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主要表现为: (1) 互联网金融机构超范围经营。互联网金融企业是监管的重点, 其业务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等等问题, 导致超出范围的经营; (2) 监管主体缺位。虽然我国对互联网金融实施了牌照管理, 但是在环境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 仍然有许多没有纳入到金融监管范围的金融主体。 (3) 金融操作存在“擦边球”行为。

2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现状

2.1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 尤其是在“互联网+”战略实施后, 我国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互联网金融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监管互联网金融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新常态发展, 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同时基于融资难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但是互联网金融存在潜在的风险, 因此基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需要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其次互联网金融监管是防范互联网金融诈骗,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多的用户, 而且涉及的资金也比较大, 一旦互联网金融出现问题就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最后也是完善金融产品的必然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的风险影响其发展, 因此通过外部的监管可以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 从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2.2 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纵观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虽然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日益完善, 例如制订与实施了互联网金融牌照制度、《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指引》等, 同时行业自律组织也出台了系列的公约管理措施以此强化网络支付的监管。但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2.1 缺少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截止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 结果导致互联网金融无法被现有的监管法规所覆盖, 最显著的现象就是当前存在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交易的存在没有相关的监管法规对其进行监管, 而是在发生危害结果之后, 才被政府部门处罚。

2.2.2 监管主体缺位

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行业, 是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的金融业务,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晚, 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界定不清晰, 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更加复杂, 风险涉及面较广, 这样一来导致政府部门因为归口管理争议而导致监管力度不够。例如余额宝设计多种金融业务, 对于其监管涉及多个部门, 所以造成监管存在争议。

2.2.3 监管不到位

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到位体现在:一是政府监管信息披露不及时, 至今政府没有信息披露渠道, 公众获得互联网金融监管信息的渠道不固定, 影响监管效果发挥;二是对资金监管缺位。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断裂现象高发, 资金被挪为他用。

3 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

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我国政府部门要立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基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3.1 构建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基于互联网金融法律真空机法规冲突问题, 我国要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首先立法机关要明确职责, 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立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权限明确划分, 例如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归口问题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以此避免出现监管冲突。其次要明确互联网金融主体地位和经营范围。基于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监管缺位的问题, 行政立法部门要以法规的形式对金融主体的经营范围等进行确定, 明确其法律地位, 消除监管政策的灰色地带;最后落实法律法规。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后, 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 并且要细化法规体系, 避免出现过度监管或者监管出界的现象。

3.2 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工作

要重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教育引导, 帮助其树立“买者有责、卖者余责”的消费理念, 引导其识别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点, 增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同时增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认识和防范理念, 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 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3.3 健全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制度

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加强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 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监管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管制度, 加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 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 使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更具政策性;要大力加强行业监管, 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 使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够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要大力加强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 比如可以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网站、设立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 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管。

3.4 提高监管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 互联网金融风险越来越大, 风险来源也越来越隐蔽, 以此需要监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辨别能力:首先监管部门管理者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正确认识, 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来源渠道的辨别能力, 根据互联网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监管手段。例如基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监管部门管理者要及时调整监管策略与手段, 以此将互联网金融有效的控制在政府监管范畴中;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 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避免出现职务犯罪。

参考文献

[1]王小利, 丁博.P2P网络借贷的分析及其策略建议[J].国际金融, 2013, (03) .

[2]李胜建.我国互联网风险监管及监管架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略论金融行业的风险防范及其监管 篇9

关键词:金融行业,银行业,风险防范,监管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也紧随其步伐,不断地革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被连成一个整体,出现了“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上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金融行业在发展的基本方向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形式。金融业的“开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其中,银行业相对比较传统和常见。由于在短时期内,我国在融资方面的方式和局面不会轻易改变,因此,银行业目前是处于金融开放的前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有着严重的金融风险。

一、对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这一词主要出现在经济学中。首先,“风险”是指,在进行一种或者多种经济活动的时候,活动自身可能会带来的收益,或者说是其他具有利益方面的回报时,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对于金融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当从事金融行业方面的活动时,自身的经济利益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在本文中,我们说的“金融风险”是指损失概率。

另外,风险并不仅仅指现实中的损失,而是在表象之下,存在的损失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在现实中成真,那么由它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是无法估量的。而对于银行业来说,金融风险如果比较严重,那么银行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支付困难,银行的信用也会出现危机, 更严重的话,银行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并在社会中造成金融秩序混乱等不利影响。

二、当前金融业中,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金融风险

(一)存在信用风险

对于金融行业,就其整体而言,在过去它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中。原本其在流动性方面存在的风险明显降低了,现在甚至有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信用扩张的局面出现,有可能会出现信贷违约的风险。近年来,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点问题,由于房价暴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这些都和银行业的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房地产市场自身有着一定的风险,而国家为了民生大计,出台一些政策来抑制房价过高的同时,会使银行业在信贷违约方面出现巨大的风险。

(二)存在市场风险

在金融行业,市场利率和汇率如果不稳定,那么这将导致银行业出现市场风险,在实体经营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然情况也会使银行业产生市场风险。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实现商业银行利率的市场化,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利率将会一步一步地实现市场化。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如何加强资产管理方面多加考虑,把波动范围控制住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实体经济中的市场风险,银行业通常应该在对主要产品进行市场调研的时候不断强化调研手段,与此同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在实际操作方面也要进行准确预测。

(三)存在行政风险

行政风险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通过自身的行政权力对银行及其他企业进支配与管理,让他们能够正常运转,由此可能对银行及其他企业带来的金融风险。通常来说,这一类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府行政部门行使其权利的时候,当然是正当使用权利的时候,银行可能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银行的信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如果政府行政部门带着一定的目的,不正当地行使权利,无作为或者乱作为,对银行就会造成很严重的金融风险。这样的风险,有时候会因为市场因素而受到影响,当然也有非理性的干预手段,例如,在法律治理时期,对于财税和产业进行政策干预;在地方上,非理性的投资和融资以及地方保护也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

(四)存在创新风险

金融产品在创新的时候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在当今国际上,很多国家通过推出各种金融创新产品来分担风险。我国的银行业在现阶段对金融产品创新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其他国家的金融创新产品,虽然在定价和信贷违约模型方面有了比较周密的设计,但在实际运用中,实际结果却大不相同,因此,违约风险会让投资方损失巨大,甚至会使整个市场经济倒退,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紧缩。

(五)存在操作风险

通常,在操作方面存在的风险有二:一是操作流程和制度之间的问题,在实际运行相关的操作流程时,与制度会有比较明显的出入,或者, 内部的部分环节有缺失或扭曲的情况,制度规定和规定的操作流程本身所存在的风险,这个也是可能会造成一定风险的重要因素;二是在道德方面,有些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不够高,在工作中不够尽职或者不作为,或者因为害怕承担风险从而放纵风险,这样的情况通常表现在临场操作中,特别是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相关的信用社以及其他金融体系。

二、降低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目前,我国在体制上的特点就是分业管理,而同时存在的一个弊端就是各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与协调,所以银行要扩充自身的职能,不断稳定其地位,在宏观方面,要监管系统性比较强的方面,降低道德风险概率。另外,企业还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加强监管,在监管方面加强力度,注重实效性。对于金融体系风险的评估也要进行强化, 并强化相关的预警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处理问题,尽量创造出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国际金融形势下,全面监管的手段已是众所周知,我国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优秀经验,对我国的金融行业进行改革。另外,企业自身要将金融机构内部的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发展经验,加强我国金融行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由内而外,将市场风险的出现概率降到最低,减少金融风险。

(三)行政风险的防范措施

对于行政风险,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存款的保险制度,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避免银行出现挤兑现象,从而保证银行业的稳定性。有了保障制度,政府管理银行以及其他企业在市场上的运营方面就比较方便了。另外,关于银行贷款业务,应该要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对于贷款的过程及定价工作也要细致谨慎,对二级市场也要加强建设,加强贷款的流动性,从而使贷款不断地发展。

(四)创新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我国,目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不够有力,金融创新产品和金融行业的宏观市场都不够发达,现在很多银行由于害怕创新会出现风险,所以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因此,银行业应该主动出击,在具有一定的长远观念前提下,不断革新金融产品,合理把握防范风险的度,在金融创新产品方面取得主导权,从而适应经济发展。

(五)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信用中介机构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其建设与管理。就现阶段来说,银行业对于企业的评价标准和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第三方信用评价的设立很有必要,由此来解决在交易的时候会耗费多余成本的问题,从而在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结束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在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的金融在体制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银行业在金融风险方面也在不断完善。然而, 在现阶段,我国的金融行业还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经验,进一步研究我国的银行业所存在的金融风险,这样,整个金融行业就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规避风险,从而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富光.浅析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讨 篇10

虽然,互联网金融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程度还很落后。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存在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是,无论哪行哪业都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约束,不然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导致人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样,有时法律法规在某一领域可能随着该领域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从而使其有法可依,但是,在某些领域就相对欠缺。就拿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来说,在互联网金融这一领域中,还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法律体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虽然我国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一些法律,但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立法仍相对缺失和落后。法律法规的模糊导致互联网金融交易行为、结果产生诸多不确定性,交易者在进行业务操作和签订合同等环节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二)侵犯消费者权益,存在风险

网络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足不出户便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完成,如消费者可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转账、网上发工资等等,大多数的消费活动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但是,网上交易却存在很大的风险,有的犯罪团伙就是利用网络这一虚拟媒介进行诈骗活动,因此我们每个消费者都应该引起重视。目前,对互联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够重视,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足等是我国存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互联网金融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关的交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通过网络来传输,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是极有可能被篡改或盗取的,而且交易行为往往是跨区域的,交易的主体不可能到现场去确认交易各方的身份是否合法,在监管力度不够和社会信用环境缺乏的条件下,就会发生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由于互联网金融法律环境的缺乏和诚信体系的不完善,在交易中违约的成本很低,而且消费者在权益分配上是处在弱势的,如果风险事件发生,消费者将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首先承担者。况且目前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自主性风险防御体系,面临监管缺失的格局没有最后贷款人保护,如果产品违约,最终还是由消费者自己来买单。此外,消费者隐私泄露、个人信息买卖等事件频出,二维码支付、快捷支付等无卡支付新技术也存在着风险隐患,这都将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策略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监管有法可依

互联网金融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一是要及时补充修订现行金融法律法规。我国金融法律立法大多是基于传统金融行业和业务,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内容极少提及,需要补充必要的条款、修订相关的金融法律。二是要加快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门性立法。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立法滞后,目前涉及互联网金融相关内容的法律较少,要从信息网络安全维护、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几个方面搭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并加速立法的进程。三是要更新完善互联网金融现有的法律法规。如网上银行发展起步较早,法律、章程制定的时间也较早,需要及时更新相关内容、条款;第三方支付方面尽管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但需进一步加强普及和实施;P2P网贷融资的风险点很多,监管则处于空白状态,出现问题后负面影响很大,亟待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因此要尽快制定出台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严守互联网金融发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诈骗、非法集资的三道“红线”,不能突破,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和经营范围,使监管有法可依。

(二)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大量小额投资者带来了便利,但由于很多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投资策略和风险缺乏必要的认知进而损失严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补偿制度和途径。首先可以建立制度保障和补偿渠道,规范互联网金融经营行为;其次可以建立资金补偿机制,计提相关保障资金;再次可以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多途径筹资;最后还可以建立互联网金融机构赔偿和破产程序机制。此外,还应当积极加强消费者的投诉渠道方面的建设,可以设置网络投诉平台、电话投诉咨询热线,以及设立受理投诉的专业委员会等,要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风险意识,构建良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霍学文.“关于云金融的思考”.《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6期.

[2]李文韬.“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初探”.《时代金融》,2014年第2期.

金融业风险监管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 监管对策

互联网金融是指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与云计算等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融资模式。它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模式,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具有成本低、透明度好、效率高等优点。但该金融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风险特点,探讨风险监管对策,以供参考。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一)传统互联网金融模式

这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与扩展,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金融服务。除了开户需到柜台办理外,其他相关业务基本都能通过互联网完成,客户可随时随地完成交易。网上银行属于传统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代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都开设了网上银行,不仅涵盖了相关传统业务,还开辟了很多新业务,如网上理财、第三方存管、股票、黄金、保险、银期证业务等。

(二)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当前,国内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包括P2P、第三方支付、电商贷款、众筹模式等。

1.P2P网贷模式。P2P(peer to peer lending)模式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融资模式。资金持有者通过这一信贷平台,将资金借贷给相应的贷款人。而该信贷平台的搭建人必须对借款者的信用情况、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等进行全面考量,以确保借贷行为的安全性。同时,再从中收取部分中介服务费与账户管理费。目前,P2P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民间借贷方式,涉及到的金额一般在几千或几万,具有额度低、周期小、成本高、范围广等特点[1]。

2.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利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技术搭建成的客户和银行支付终端的电子支付中介,已成为当前互联网交易的主要渠道。支付宝、财付通均属于第三方支付。

3.电商贷款。该模式是将大数据云计算融入到电子商务与小额贷款中的一种新型贷款模式。这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的金融信贷模式,信贷方通过数据库了解借贷方的具体资信程度,并决定是否给予贷款。该信贷模式不仅节约了交易成本,还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提高了风险的可控性。比如,阿里集团先后在浙江与重庆组间了小额度贷款公司,主要面向天猫与淘宝等电商,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业务。

4.众筹模式。它是指项目发起人利用网络平台的大众性与快速性等特征,发动大众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该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较窄,融资规模小,主要为文化艺术类产业提供融资渠道。淘梦网、追梦网、众筹网等网站是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众筹网络平台。但是该融资模式面临着很多法律障碍,容易与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行为相混淆。

二、互联网金融具有的风险特征

互联网是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为的手段与方法,而金融才是其最关键的内涵。因此,和传统金融一样,互联网金融仍面临着很多风险。其中,操作性风险、技术风险、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均是常见的风险类型。此外,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又带有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的风险特征。

(一)金融风险扩散迅速

网络信息技术是互联网金融服务高效、快捷的重要保障,反之,金融风险也可通过这些高科技技术迅速扩散开来,从而增加应对难度与补救成本。

(二)给金融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互联网金融活动主要依靠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实现,随着交易活动的虚拟化,突破了时间与地理空间的限制,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同时,这也让交易对象更加模糊,加上交易过程缺乏透明性,无形中增大了金融风险[2]。此外,监管对象与监管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监管部门也很难掌握被监管者的资产负债信息,给监管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三)金融风险交叉感染日益增加

伴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综合金融业务也得到不断的完善。金融机构间通过互联网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各类金融业务与客户间都互相渗透。因此,一旦发生互联网金融风险,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增大风险扩散面。

三、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首先,政府要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意义,并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互联网金融活动。其中,要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各交易主体的相关权利与义务,并制定信息网络安全维护细则。重新梳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业务范围,并确定监管主体,完善相关监管分工与合作机制。同时,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并将其和互联网金融相融合。其次,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金融法律主要有《保险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内容要加以完善,出台相关细则,以消除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真空地带。商业银行业要根据市场现状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机制,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做好制度保障。

(二)加大监管力度,层层管控

一要把好市场准入关,在设立互联网金融机构前必须获得政府部门的审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商业银行均参照市场准入原则来审核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建立资质。在审查过程中通常会评估该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等,以做好金融风险的防控工作。二要重視事中监管,即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监管力度,评估其资本是否充足,了解其业务范围与资产情况,面临的市场风险等。三要加强事后监管,即市场退出监管。对于濒临破产或涉及到严重违规违法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由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其退出市场,以维护投资方的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途径有以下几种:清算关闭、解散、接管、购并、注资挽救等。

(三)重视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也是一大消费群体,因此,也应重视保护此类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一要出台相关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措施,详细规定交易活动中的风险分配及责任承担、机构的信息披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二要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负责处理相关消费者的投诉与金融纠纷问题。三要设立互联网金融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方便消费者随时咨询相关业务,并给予指导,避免其上当受骗[3]。同时,制定并完善网上金融投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数据库信息的分析,有效杜绝各种非法金融活动与金融产品,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10(7):100-102.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8(12):235-236.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管研究 篇12

一、完善会计理论, 化解传统会计理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冲突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衍生金融工具一直作为表外项目处理, 其原因正是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确认计量标准, 不可按传统会计标准来处理。突破传统财务会计框架, 把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是加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 改良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传统会计理论在定义资产和负债会计要素时, 其立足点均在于:一是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二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减。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之中的合约, 在合约到期之前, 仅表明一种意向, 其实际经济业务尚未发生或完成, 其立足点不在于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 而在于未来期间合约的履行情况。其内涵着重强调的是:一是未来期间契约的履行情况;二是未来的经济利益。这些显然不符合传统的“资产”和“负债”定义标准。因此, 有必要对财务会计要素及有关基本概念进行重构。资产应包括由现在契约约定的未来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负债也不应再限定为由过去经济业务产生的、现在承担的经济责任。这样, 会计要素的概念显然将要扩大。会计要素重构后, 资产和负债分为确认性资产、负债和不确定性资产、负债。

(二)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提出了挑战。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是在未来某一时点执行的, 在合约到期之前只表明了履行合约的一种意向, 实际经济业务尚未发生或完成。另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杠杆性, 其初始投资包括保证金、手续费等, 与实际产生的合同权利或义务存在很大差距, 都不能代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本身的价值, 也就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所实际承担的风险。另一方面,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的标的价格在不断变化,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价值一般会追随标的物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对今后交易所造成的损益波动往往是巨大的。以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计量属性应该能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 同时这种变化也应进入财务报告, 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可以说, 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 是投资者的需求, 是由公允价值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但对于一些衍生金融工具尤其是OTC产品, 其市价往往很难获得, 或其交易规模有限, 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产品价值。如果以模型来计量公允价值, 如何避免主观性以及审计师如何应对都是巨大的挑战。

对公允价值会计不应否定其科学内涵, 应建立有效机制, 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当前针对非活跃、非理性市场调整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将是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也需要考虑市场回归活跃、有秩序后, 如何再次将公允价值确定方式调整为按市场报价。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 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上以及有关法律规章上给予明确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 如制定关于如何采用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 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例如, 在对某一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时, 准则中应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使用现值, 什么情况下以使用现值为首选。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 折现率的选择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三)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列示与表外披露在现实需求的冲击下不断变革, 但仍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冲击。

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没有揭示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为了充分披露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必须及时地披露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信息。

2.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充分性的冲击。

传统的报表信息一般是定期披露的, 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频繁, 金额巨大, 而且价格波动剧烈, 要想在财务报告中及时、充分地反映重要的风险信息是很困难的, 因此, 传统的财务报告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这一需要。

3.传统损益表的局限性。

传统损益表中的利润通常是指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 不包括既定期间内持有资产的价值增减。而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性大, 其持有利得或损失可能远远超过初始净投资, 这种因市价变化而产生的持有利得或损失, 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收益。完全的公允价值会计不仅要求确认与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已实现的损益, 而且要求确认并计量未实现的损益。传统损益表无法列报在既定期间内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增减, 不能真实反映核算期间的实际收益。这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运用会计报表进行预测、决策。

如何向报表的使用者充分及时地提供企业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存在的风险及对企业的影响等信息, 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潜在的损失或收益进行披露, 是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考虑在“衍生金融资产”与“衍生金融负债”下再划分“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 使得计量方式在报表上一目了然, 方便报表使用者, 提取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增设一张“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附表, 并在“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中详细列明企业所持有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 以供投资者做出判断。明细表中应列出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特征、持有目的、初始投资、现行公允价值、到期日、持有日等内容。同时在附注中阐述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各种风险, 其中较大的风险优先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这里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一般市场波动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运营风险等信息均应在附注中披露。

现行会计披露理论强调统一, 面对不同信息使用者和各具个性的信息需求, 提供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的财务报告。通用财务报告虽然可以满足大多数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求, 但却忽视了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差异。如何协调通用财务报告和各信息使用者特殊需求的矛盾, 是未来会计披露形式创新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二、建立健全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于2007年3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新内部控制规范突出强调以下内容:一是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的控制措施;二是强调监督检查职责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三是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力。根据新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采用以下方法加强内部控制。

(一) 职责分工控制

企业应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 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 形成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企业在确定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批准、审核、会计等职责分工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

(二) 授权与审批控制

授权控制要求企业根据职责分工,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办理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核批准控制要求企业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 对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与审查, 通过签署意见并签字 (签章) , 做出批准、不予批准或者其他处理的决定。

(三) 财产保护控制

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直接接触和处置, 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 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

(四) 会计系统控制

新内部控制规范中的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依据《会计法》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衍生金融业务会计制度, 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 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 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确保企业财务报告中衍生金融业务的信息真实、可靠和完整。

(五) 内部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 明确衍生金融业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 及时提供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 全面反映其活动情况, 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内部报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

(六) 经济活动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

经济活动分析控制要求企业综合运用各方面的信息, 利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 定期对企业衍生金融业务活动进行分析, 发现存在的问题, 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投资回报率等方面的业绩指标, 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 兑现奖惩, 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七)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求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信息系统控制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 建立与本企业衍生金融产品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 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同时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用。

三、完善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审计准则体系建设

尽管我国第1632号审计准则在对审计风险评估时采用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 但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在我国刚刚起步, 其本身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均比较复杂, 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属于新的领域。因此, 新出台的相关审计准则能否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予以有效指导还很难确定。

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是对财务报告中针对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财务报表认定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 即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 考虑管理层做出的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认定是否使得已编制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其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 不对被审计单位与衍生活动相关的风险管理或对这些活动的控制的充分性提供保证。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遍使用, 还会要求注册会计师为金融工具业务相关主体, 包括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主体提供多方面的风险管理服务。因此, 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准则还不能达到要求, 还需要出台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阅准则和其他业务鉴证准则, 形成一个完整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体系。

四、建立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时控制

现代社会,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价值链管理新理念的形成, 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转向了信息化和价值化管理, 网络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的手工财务报告系统, 这种变革给会计监管提供了机遇:一种新的会计控制观——会计实时控制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时控制是指在发达的信息环境中财会人员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三量 (时间量、实物量、货币量) 信息, 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实时对比和实时分析, 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 对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以实现防止与化解金融风险, 提高经营效益从而达到价值增值这一终极目标。

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一直是遭受批评最多的方面。在实务中, 各国一般都要求年报在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报出, 半年报在2个月内报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瞬息万变, 4个月、2个月以前的信息, 已经很难反映投资者的适时风险, 会计披露的时效性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预期相距甚远。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带来风险程度的逐步加深,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时效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建立实时报告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中期财务报告制度是发展的趋势。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 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 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来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 能够以实时方式完成, 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 不同期间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 实时提供财务报告, 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得到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态信息, 增强了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力与避险力, 提高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五、强化政府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很大程度是由于政府未能实施有效的监督。衍生品交易高杠杆的特征极易导致市场失灵,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发挥作用。

市场准入的控制是有效控制金融市场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的高风险性,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对衍生品市场实行更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也许会遭到部分企业不能套期保值的抱怨, 但有鉴于我国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不强, 内部控制混乱等现实, 这样做还是利大于弊的。政府应该一方面要对拟上市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严格审查, 根据市场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能否到交易所上市交易。另一方面要提高进入衍生品市场的门槛。对入市资格严格把关, 如对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的审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重要事项的审批等。通过这些监管, 可以把不合要求、资质低下的企业排除在市场大门之外。同时还可通过对上市交易的衍生合约的审批和上市品种的控制, 从总体上把握交易风险和规模, 使衍生金融交易发展与经济、金融发展相协调。从短期来看, 要逐步加强目前“一行三会”监管模式之间的协调, 充分发挥人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六、建立会计专业技术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上一篇:中国居民住房下一篇:物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