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4-09-18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谋事要实之创新横店发展新方式

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活力,和谐发展的模式。我街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优环境、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大力弘扬勇于担当大责任,勇于发挥大作用,勇于作出大贡献的工作精神,不断努力把横店建设成为‚空港经济的示范区、‘两城’崛起的领航区、产城融合的实验区、幸福美丽的先行区‛。

一、横店街产城融合建设的现状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国地税收入11215.4万元,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增长34.3%,规模以上企业增加12家,内引外联资金14.3亿元,同比增长45.0%。2014年,横店街继续发扬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廉洁拆迁的成功做法,基本完成了20.9平方公里、17个自然湾的园区征地拆迁工作,再创新的‚横店速度‛。完成34万平方米还建房的收尾分配工作,空港花园二期18万平方米还建楼基本建成,― 1 ― 后湖人家34万平方米还建小区的征地和图审已完成。完成菜鸟项目一期、比亚迪一期、通用航空一期的征地场平工作,天河机场三期横店部分、范泗河改道工程、城际铁路项目有序推进。横店街机场三期的征地拆迁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肯定,被评为‚支持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跨越。横店工业园在发展目标上定位为市级千亩百亿园示范园区,现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4家,6家正在申报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34.3%。不断提升机械加工、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地位,打造了武汉华力铸造、正通传动等一批明星企业,释放产业集聚巨大潜能。同时,武汉英斯特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峰美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市丰盛城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纳入了工业园发展规划,多元产业集聚齐头并进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工业集聚态势明显增强。

(二)现代农业大增效

加快培育种养大户、专业户和农民合作社,在浒铺村、光明村和同合村培养发展10余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种植蔬菜,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稳步发展同合村600亩荸荠基地。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样品快速检测60批次720余个样品,抽检合格率达99%。32个村的‚网格化管理‛建设已全部完成,建设7个生态村,栽树近3万株,对― 2 ― 12个村、12000米末端渠系进行建设、清淤整治、维修等。积极推广新技术,推广土配方施肥0.8万亩,推广新型农业机械160台套。在寅田村推广优质‚一菜两用‛油菜300亩,在基本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既收一茬优质油菜薹作为菜用,又收一季油菜籽,实现油菜‚一种双收‛,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并成立寅田村优质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20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94.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

(三)城镇环境大提升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为抓手,以临空产业园拆迁还建为契机,用足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村湾集并和布局调整,在镇区引进中仁集团等资金雄厚金融、商贸、特色餐饮企业,建成定位于原生态民俗时尚街区,传承和发展城市非物质文化的休闲、娱乐、美食一条街——今古城。连通华中铝厂与新老镇区,使之融为一体。完成编组站大通道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基础设施大改善

投资1800万元建成横店大道西延长线;投资1580万元建成中兴街延长线;会同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川龙大道横店段道路两侧原有企业华中铝加

― 3 ― 工厂迁出,投入4000万元,对路面进行拓宽、维修、刷黑等工程,预计春节前完工。对全街600余盏路灯进行维修更换,维修道路4处,铺设彩砖4000余平方米。

(五)城乡管理大进步

持续强力推进‚城管革命‛,不断加大镇区清扫保洁和清运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改革范围,完善相关机制,优化资源配臵,保洁效果进一步明显。保洁工作时间延长至18个小时(早6点至零点),全年节假日不休息。在区级部门的支持下,投入180万元专项资金整治村湾环境,公开招聘环境管理人员3名,各村根据村湾面积选聘数名保洁员,购臵专业控管设备,开展环卫精细化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保洁标准。进一步完善控制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强力开展集中大拆违行动,依法拆除存量及新增违法建设约3万平方米,拆除乱搭棚盖80余处,清理‚三乱‛1800余处,拆除道杆旗广告40余块,暂扣活动招牌200余块。截止10月中旬涉及到违法建设、市容环境类、门前三包类等事件,共计立案126起,结案118起,结案率93.6%。

二、目前横店产城融合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与街道缺乏合理统一的规划。经济(产业)、社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间缺乏有机联系与协调;产业功能的差异性不显著;产业园区、商务区和居住区功能分离。

― 4 ―

二、居住、工业和商业三类用地分布不均,导致土地资源不能有效配臵;土地用途管理细碎,不符合用地综合发展趋势;城乡结合部占用大量土地,被低端利用。

三、低密度发展模式阻碍了服务业及低碳化发展。各类新城都存在低密度模式,导致土地使用不集约,缺乏当地就业,对服务业需求不足,不利于形成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服务价格高,便利性不足;前往中心城区的消费模式则导致出行成本上升,交通拥堵,不利于低碳化发展。

四、新城的公共服务资源满足不了当地需求。导致新城区域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造成生活不便,运行成本高企,同时也无法支撑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把我省建成富裕、和谐、美丽新陕西,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规划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不断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城镇化发展路子。于此同时,总书记提出了‚三严三实‛,结合实际下基层调查研究,真正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引领产业城融合。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准确定位、充分论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并强化执行刚性。切实推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

― 5 ― 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尤其要推进产业和城镇规划深度融合,探索编制覆盖城乡全域的总体规划,加快构建统筹推进产城融合的规划体系。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效应。

二是坚持产城一体,充分发挥产业与城镇的带动作用。按照有利用于产业发展的原则,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城镇功能,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发展,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增强支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按照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尤其要避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盲目发展工业,扩大城镇规模。

三是大力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实力。一要坚持‚产业兴镇‛战略。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定位,以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服务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引导重点项目和工业项目向园区布局,向小城镇靠拢。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第三产业,使进镇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策划包装小城镇招商引资项目,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 6 ― 式,鼓励小城镇参与各类招商引资会,通过小城镇较低的土地成本、劳动成本和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厂。同时,注重城镇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三要适应小城镇发展的需求,把小城镇的住房建设纳入全省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按照各地小城镇的实际需求量,下达各类保障房计划指标,满足进镇居民服务产业居住的需求。

四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当前我省城镇化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今后要加大财政资金引导的同时,充分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城镇建设的引导撬动作用,建立财政支持城镇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刚性考核指标。省财政设立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对市县财政投入力度大、建设成交显著的小城镇,省上按项目实施以奖代补,有效引导激发调动各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二要整合落实配套资金。抢抓国家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在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中,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捆绑整合发改、交通、建设、环保、扶贫、水利、教育、文化、体育、旅游、文物、民政等部门

― 7 ― 各类资金,向小城镇集中投入。三要创新投资体制机制。在全省重点示范镇中,选择人口规模大、产业基础强、发展后劲足的建制镇,建立镇级财政,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和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地方税费,除上缴省级以上的规费外,其余部分全额留镇用于小城镇建设,适当返还省级规费。四要大力吸引民间资金,融社会资本用于小城镇建设。完善银企合作机制,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产业集聚区大项目和大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对于学校、医院、养老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可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补助财政投入的不足。

目前,横店街人口规模大、经济基础强、发展后劲足,为进一步提升产城融合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要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未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 8 ―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 由于遵循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和规划理念, 出现了一系列“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问题, 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离状态, 呈现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 亟待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2011年, 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该文件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 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为基础, 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动力, 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 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集合了工业转型、城镇一体化、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新趋势、新思维, 以“以人为核心,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为目标, 核心在于产业, 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城的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战略;关键在于行政管理, 管理体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房地产功能的复合化开发等;最终落脚在于人,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营造“宜居、宜业、宜创业”的新环境。

2 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 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留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二五”以来, 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 (2014—2020年) 》, 在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体系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与全国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多差距和不足。

2.1 城镇化水平滞后

近年来, 尽管湖南城镇化进程加快, 但2014年湖南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5.49个百分点, 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 49.28%的城镇化率居中部第4位, 比中部第5位的安徽省仅高出0.08个百分点, 分别落后于湖北、山西、江西省6.39、4.72和0.94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湖南经济总量 (全国排名第10位、中部第3位) 的发展水平。湖南城镇化进程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国际上通用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合理区间是1.4-2.5, 2014年湖南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24, 比合理区间低位值低0.1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9, 表明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2.2 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

2014年,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34%、61%、56.55%、52.29%, 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个百分点;而湘西州、邵阳市、怀化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88%、39.92%和41.3%, 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9.36和7.98个百分点, 比城镇化率最高的长沙市低32.46、32.42和31.04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板块来看, 2013年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个百分点;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46.36%、45.70%、39.59%,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2.26和8.37个, 比长株潭地区低18.18、18.84和24.95个百分点, 区域和城市间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2.3 城镇设施建设薄弱

从湖南29个设市城市来看, 部分设施指标在中部和全国排位靠后, 如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均居中部第5;城市出租车数量居全国第19位、中部第5位;而且“十二五”以来部分指标在中部和全国的排位呈下降趋势, 2010-2013年, 城市公园面积从中部第3位下降至第4位,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中部第4位下降至中部第5位,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国第13位、中部第4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全国第23位、中部第5位下降至全国第30位、中部第6位;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从全国第12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国第22位、中部第3位。

3 以“产城融合”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3.1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夯实产业集聚基础, 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引导工业向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临空、临港产业区集中, 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将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整体规划, 注重生产要素聚集与生活要素配套, 促进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高度契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大城市要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治理改造和搬迁, 中心城区制造业要加快向周边地区疏解转移, 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发展服务外包、总集成总承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 扩大服务供给;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承接能力, 重点发展制造业、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鼓励农村围绕城市产业进行配套, 努力成为城市产业的第一车间和城市人口的生活原料基地;构建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特色鲜明、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3.2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科学优化空间布局, 缩小地区城镇化差距

湖南省内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衡阳、娄底8个地级市, 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构成主体之一。“十三五”时期加快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 一方面, 要加快各自城市的建设,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 以长沙建设特大城市为依托, 合理调整三市及周边地区行政区划,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间产业布局, 加快三市基础设施的对接, 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 提高其核心增长极的地位;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 依托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黄金水道建设, 在岳阳、常德、益阳等环洞庭湖城市间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和立体交通网络, 加强水域生态修复, 建设大湖经济区和环洞庭湖城市群。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将大湘南地区的郴州、永州和大湘西地区的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培育打造成区域中心城市,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逐步培育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大城市和重要增长极。

3.3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完善城镇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服务水平

抓好城市道路、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抓好公交、供水、供气、防灾等公用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方面要着重优化城镇路网结构, 增大路网密度, 加强城市主干道、过江过河通道、进城通道建设,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统筹城市道路、停车设施的布局, 做好市内与市外交通的衔接。信息化方面要强化以光纤宽带网络、4G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发展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现代移动通讯为重点的城镇信息化网络服务业。能源方面要加快推进城镇燃气供应设施建设, 完善燃气输配、储备和供应保障系统;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 提高城乡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沛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困境与突破路径[J].学习论坛, 2014, 6 (42-45) .

[2]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 2011, 1 (19) .

[3]许铁存.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20 (25-29) .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3

摘 要:“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推进产城融合,提升新型城镇化,显得刻不容缓。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层次分析法(AHP)对湖南产城融合进行定量评价,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城融合 PCA/AHP 测度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098-03

产业和城镇化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会“空心化”,没有城镇的产业化会“孤岛化”,都分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彼此的高质量发展。201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尽管湖南城镇化进程加快,但2014年湖南省49.28%的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5.49个百分点,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在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推进产城融合,提升新型城镇化,显得刻不容缓。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层次分析法(AHP)对湖南产城融合进行定量评价,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一、湖南产城融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测度产城融合,应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三个方面选取一系列指标,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因子层四个层次的产城融合测试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二)计算及结果

因构建的产城融合指标体系涉及因素较多,为确保结果的科学有效,避免各因素之间的干扰,利用PCA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分别测度各城市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程度,然后利用AHP确定各准则层的权重,最后确定各城市产城融合的综合得分。为更好地反映湖南产城融合的水平,本次测度范围选取了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怀化、湘西等10个城市。

1.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始数据矩阵。数据来源《湖南省统计年鉴(2014)》、2014年各地级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4)》、2013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湖南省统计局网站等。

2.数据标准化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矩阵。

3.各准则层主成分得分提取。运用SPSS17.0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出能涵盖原始因子绝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最终,各准则层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提取出的主成分个数为2、5、2,具体见表

2、表

3、表4。

通过计算得到载荷因子系数矩阵,显示产业发展第一主成分的权重比为63.287%,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税收收入、地均GDP等4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二主成分的权重比为24.556%,在人均GDP、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收入等2个指标上载荷较大。

通过计算得到载荷因子系数矩阵,显示城市建设第一主成分的权重比为30.453%,在污水处理率、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每百人拥有公共藏书量等4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二主成分的权重比为20.118%,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居住用地比重等3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三主成分的权重比为15.772%,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每万人拥有教师数等3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四主成分的权重比为14.137%,在工业用地比重、每百万人拥有影院数、每百万人拥有体育馆数等3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五主成分的权重比为13.27%,在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量等2个指标上载荷较大。

通过计算得到载荷因子系数矩阵,显示人的发展第一主成分的权重比为71.335%,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市辖区就业率、“三险”参保率等3个指标上载荷较大;第二主成分的权重比为24.946%,在职工平均工资、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等3个指标上载荷较大。

4.计算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将主成分载荷矩阵分别乘以各地市的标准化数据,得到各地主成分的得分,然后把各主成分得分乘以相应的方差贡献率,最得求得各地市准则层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的综合得分,具体见表5。

5.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使矩阵中的各指标因子的重要性能够定量显示,引进了矩阵判断标度,如表6所示。

通过Yaahp软件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λmax=3.257,CI=0.035<0.1,CR=0.046<0.1,证明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经计算得出产城融合准则层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的权重为W=(0.276,0.178,0.546)。

6.测度结果。根据各地市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的综合得分(F1、F2、F3)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的权重,利用下面公式计算得到各城市的产城融合度并将其综合得分换算成百分制得分,如表7所示。

产城融合度计算公式如下:

Fj=(0.276×F1+0.178×F2+0.546×F3)

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

G=[Fj/(Fmax-Fmin)]×40+60

式中:G为百分制换算后的值,Fmax为换算前最大综合得分,Fmin为换算前最少综合得分。

二、湖南各地区产城融合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到湖南省各城市产城融合测度结果,通过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产城融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产城融合水平与很多因素相关,且不同的因素对产城融合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将10个地级市的产城融合百分制得分与其人均GDP进行比较(见图1所示),显示出两者呈现一定的相同走势。由于可见,产城融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二)各地市产城融合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明显

在10个地级市产城融合度排名中,长沙、株洲、湘潭分别位列前三名,其中排名第一的省会城市长沙百分制得分高出第二名的株洲22.52个百分点,说明位居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这三座城市在产城融合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湘西州在10个城市中的产城融合度最低,百分制得分44.56,差不多仅只有长沙的一半,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粗放、工业欠发达、经济效益低下等,2013年湘西州辖区的人均GDP为16170元/人,仅为长沙的1/6左右;工业企业单位223个,不到长沙2540个的1/10;产业发展水平得分为-0.849,在10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

(三)产城融合水平呈现规模特征

2014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34%、61%、56.55%、52.2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个百分点;而湘西州、怀化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88%、41.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7.98个百分点,比城镇化率最高的长沙市低32.46、31.04个百分点。2014年长沙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375.76万人,远超其他九个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正是由于规模集聚效应,长沙市在产业发展(1.036)、城市建设(0.683)、人的发展(0.751)三个方面的得分均排名第一。

三、结论

根据已有的产城融合等级划分标准研究成果,将产城融合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如表8所示。按照此标准将湖南省10个地级市的产城融合水平进行等级划分,长沙属于中度融合型城市,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属于低度融合型城市,娄底、衡阳、益阳、怀化、湘西属于基本分离型城市。

[本文主要源自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15C0714)《湖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曲建华,曾现洋,徐广印,吴丽美.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比例标度和一致[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1)

[2] 王霞,苏林,郭兵,李雪.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合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

[3] 唐晓宏.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及建议[J].经济问题探讨,2014(8)

[4] 孙红军,李红,赵金虎.产城融合评价体系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4(2)

[5] 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湖南红网,2014.10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1)

(作者简介:龙麒任,湖南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农村经济。)

以融合式思路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篇4

2012-09-18 10:33:35 来源:人民日报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文化是城市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河南省信阳市具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区位优势和豫风楚韵的文化特色。近年来,信阳市抢抓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契机,坚持以融合式思路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正在发展成为颇具活力的文化城市。

坚持城市文化与群众文化相融合,激发城市活力。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应与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从群众出发、靠群众推动、为群众服务。为此,信阳市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在全市300多个社区创建市民学校、宣传橱窗、健身园地、医疗服务站、志愿者队伍等;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先后开展了留守子女关爱行动、关爱孤寡老人行动、青年志愿者应急救援行动等志愿活动;大力倡导“学三理知识,做美德少年”,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网络。坚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丰富城市内涵。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文化处于多方文化碰撞和融汇之中。城市文化建设既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要遵循城镇化规律。信阳市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外来文化不排斥、不漠视,而是主动学习、借鉴、融合外来优

秀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同台竞秀,不但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而且让群众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信阳市有30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连续成功举办20届的中国国际(信阳)茶文化节已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一条“金丝带”;外地客商投资兴建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上文广鸡公山万国文化小镇等相继动工。

坚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塑造城市个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传统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不能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信阳市在塑造城市文化个性过程中,坚持尊重历史,将现代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城市历史空间和风俗中汲取丰富营养。以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代表的信阳民歌集《魅力信阳》在央视音乐频道展播;根据历史故事整理改编的大型豫剧《开漳圣王陈元光》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推出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鄂豫皖根据地纪念馆、农家乐、茶乡行等旅游项目和产品备受消费者欢迎。

坚持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融合,培育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培育城市精神,既要发挥人的自觉性、主动性,提升人的文化素养,又要发挥载体、制度等因素的作用,实现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融合。信阳市坚持培育无形文化与建设有形文化相结合,大力加强文化载体和制度建设。城区所有景点常年免费向市民开放,开展市民免费乘车游览城市景点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设立文明中原

(信阳)大讲坛,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面向群众的专题讲座;开展“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活动,着力培育现代文明市民。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5

作实施方案 各村、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示精神,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京办发〔2012〕17号)、《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京办发〔2015〕15号),以及昌平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平区推进“三网”融合加强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兴寿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多网融合、一体运行、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精密防控的网格化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兴寿镇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紧紧抓住经济转型、改善民生等重要环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的常态化、人性化、精细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二、工作目标

以社会服务管理水平适应昌平发展要求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社会服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把网格作为载体、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把落实责任、整合力量、优化流程作为切入点,努力实现社会服务更精准、城市管理更精细、社会治安更精密、人民生活更美好。

按照“边覆盖、边融合、边运行、边完善”的原则,力争实现区、镇、村三级网格化体系建设全面覆盖;实现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网(以下简称“三网”)融合为发展;实现“三网”一体化运行。

(一)完善基层管理服务网络。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划分基层管理服务责任单元网格,把网格作为基层管理服务的最基本单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网格体系。

(二)健全基层管理服务功能。整合基层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有效搭建基层管理服务综合平台,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服务组织,通过综合平台提高基层宣传教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安全防范、民主监督的能力和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的水平。

(三)规范基层管理服务机制。努力健全与规范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流动人口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网络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等工作机制和制度,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更加畅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管理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基层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组织体系

(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成立兴寿镇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指示和部署,领导全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研究、指导、协调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三楼304室,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全镇网格化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重要政策并组织实施;整合区、镇街、村三级网格平台,指导、协调和检查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包括制定三级平台建设方案、网格划分方案、基础数据整合方案、网格员队伍管理方案、网格化工作运行及监督考评办法等。

各村、各部门要明确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部门、本辖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将工作重心下沉到网格。

(二)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

在整合公共服务管理机构和职能的基础上,建立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镇平台),负责完成区级平台交办的任务,协助责任部门办理网格报送的各类事件,指 导村做好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对区域内的社会问题进行任务分派和协调处置。

(三)基础网格平台

以村委会为主体,整合各类组织和社会资源,建立基础网格平台,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协调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通过群众自主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网格”是村下面更细小的管理单元,是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网格的划分应在充分充考虑地理、经济、人文布局的基础上,按照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全面覆盖和保持管理对象整体性的原则和要求,科学划分管理服务责任网格,将所有社会成员都纳入管理范围,有效避免管理服务的“真空”和“盲区”。

(二)网格人员构成。根据网格划分,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各村部署网格力量,完善网格人员管理体系。网格人员主要由网格长和网格员组成,所有人员均需在网格内公示,进行实名制管理,便于群众监督。

1.网格长

每个网格设置网格长,是网格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指挥者、组织者,统筹协调各项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协助各类专业人员、协管人员履行法定职责,领导群防群治力量承担宣传、预防、发现、报告和协助处置的责任。

2.网格员

由全镇平台进行统筹,每个网格设置若干专(兼)职网格员。网格员是网格工作的主体,接受镇街平台的指挥调度和监督检查,主要负责日常网格巡视、采集基础信息、掌握不和谐因素、排查公共服务设施变化、收集居民和各类组织政务办理要求等,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

(三)突出重点确定内容。网格化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信息化。在合理划分网格的基础上,先期从重点工作入手,把治理违法建设、加强人口管理、排查消防隐患、维护环境秩序、开展便民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落实到网格中,再逐步实现各类工作全面下沉到网格。

1.掌握基础数据。通过网格人员实地采集信息,整合全区相关信息平台及职能部门现有的人、地、物、事、情、房、组织等信息资源的方式,了解掌握并及时更新网格内的基本情况,全面整理、分析基础数据,形成分类明晰、便于共享的数据库,定期进行维护。(由镇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治理违法建设。通过视频监测、巡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违法建设情况;通过三级网格平台促进部门与村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信息互通,指挥调度全镇查违控违工作,实现对违法建设的有效监督、及时处理。(由规环办负责)

3.加强人口管理。与实有人口平台对接,全面准确登记网格内实有人口、房屋情况,特别是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动态情况,了解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的服务需求,掌握重点人员的表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由综治办、派出所负责)

4.排查消防隐患。围绕网格内不同行业、场所,村民住宅等开展巡防排查,及时发现常见性火灾隐患和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机制,不断调动网格员和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全区消防动态监管到位。(由安全科负责)

5.维护环境秩序。巡查市政设施、市容环境、环保绿化节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的清扫工作,发现绿地、林地、公园内的垃圾以及树木补栽补种问题,协调解决或上报情况,配合开展治理工作。(由环卫中心、城管、林业站、路管站、电管站、水务站负责)

6.开展便民服务。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养老助残等公共服务工作,把政务服务下沉到网格;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推进便利服务,组织协调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由社会事务科、计生办、社保所、文化服务中心负责)

(四)工作流程及考评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要建立健全信息采集上报、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系统评价、结单归档的闭环工作流程,建立分级处置、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设置科学的考评办法,确保各项工作职能履行到位。

1.一口受理机制

凡是群众举报、网格员上报、市级转派、媒体曝光的各类社会管理问题,均由区级平台统一受理、立案,实现“高位监督”。按照区级平台派发到网格的案件,若网格无法解决,则逐级反馈到相应平台进行处置。

2.分级处置机制

基础网格平台负责“微循环”,通过村民自治和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解决一般问题。不能通过自治解决的,由网格内的执法力量、协管人员、社会单位及其他相关人员配合处置。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镇街平台。

全镇平台对网格上报的问题进行任务分配和协调处置,通过“小循环”解决问题。负责将任务分派到所属科室或站所,规定处理时限,并将分派情况及时反馈到网格。全镇平台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上报区级平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成员你们要提高对加强网格化体系建设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真抓实干,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实施。

(二)细化方案,明确责任。各成员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责任体系,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高质量按期完成各项任务,确保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三)广泛宣传,共同参与。各成员部门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宣传媒介、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网格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协作,稳步推进。各成员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辖区优势,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稳步推进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附件:兴寿镇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8日 附件

兴寿镇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

组 长: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郭卫东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刘

镇党委副书记

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 孟立群

镇党委组织委员 于

镇党委宣传委员

刘志昌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 李东霞

副镇长 沈

副镇长

罗兆静

兴寿派出所所长 魏友文

党委办公室主任

张静荣

政府办公室主任

魏宝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费春青

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主任 杨

社会事务科科长

张金英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科科长 张立敏

安全生产管理科科长 尹支农

财政科科长 宗宝岳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赵春红

信访接待中心负责人

张景立

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焦东杰

规划建设与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人

杨建华

林业站站长

王殿洋

公路管理站站长

司法所所长

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

刘春五

动物防疫站站长

卫生监督所所长

郑文利

水务站站长

电管站站长

钱延生

城管兴寿执法队队长

杨锁柱

兴寿工商所所长

党建2+1工作组

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三楼304亚兼任,副主任由张静荣兼任。办公室人员李展、韩婷婷,负责日常工作。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能深化和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理念、内容与水平,还能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日前,按照镇委镇府的安排,我镇统战委员黄学良带领公路办、宣传办的同志一起深入青泊村就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活动报告如下:

一、青泊村现状概况

1、区位条件

西湖镇委员綦河下游,**东南部。东面与贾嗣镇接壤,南面与嘉平镇、**县的紫**毗邻,西面与李市镇、先锋镇相邻,北面与支坪街道连接。

青泊村位于西湖镇北部,北接支坪街道,西邻**河,南靠水庙村,东依贾嗣镇,幅员面积21.23平方公里。

2、人口状况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7

为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县委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任务要求,云间县司法局立足于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布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拓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人民调解安民、法律援助惠民、法制宣传近民、法律服务便民等项目,努力满足全县人民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为推进“平安云间”、“法治云间”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治保障。本课题试从近年来的实践基础上,就进一步加快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明确要求决不允许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今年4月21日,总书记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指出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相继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

二、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作,延伸了基层司法行政的工作外延,对新常态下司法行政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几年来,县局不断优化职能,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进行有益尝试。

(一)积极打造辐射城市乡村的专业平台。去年,我局顺利完成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搬迁和功能提升、县公证处“临街落地”两个硬件项目。目前县级法律服务中心面积500多平米,窗口专业人员15人,法律援助、普法宣传、12348专线、人民调解、社矫安帮、法律服务等职能资源进一步得到整合,窗口功能和便民举措得到提升和落实,法律服务集聚效应有效发挥。全县现有律师事务所9家,公证处1家,基层法律服务所8家,职业律师68人、法律援助律师5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42人,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在县城实现临街落地,8家法律服务所遍布7个乡镇,乡镇和部门建立法律援助站22个,行政村(社区)援助点181个,“半小时援助圈”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法律顾问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县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武连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服务窗口,181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内容上墙,“中心+、所+”服务平台和网络不断向基层延伸,平台的辐射效应有了新的体现。

(二)深入构筑点面结合的“大调解”格局。2013年我县建立了“云间县社会矛盾联合调解中心”,目前12个乡镇全部建立乡镇调委会和新居民调委会,181个行政村(社区)调解组织全覆盖,新建消保、环保、校园学生伤害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37个,全县共有各类调解组织306个,此外,高和“治水义务老娘舅”、莫更“和事佬”、开发区“老王工作室”等民调细胞活跃在基层,天元、高和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成为乡镇调解新亮点。诉调、检调、警调衔接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调解组织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向社会各领域延伸,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每年落实人民调解专项培训资金x万元,用于调解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轮训,县财政配套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专项资金x万元,除传统的调解组织外,医调、交调、物调等行业专业性调委会也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县局每年与县电视台合作,制作“云间老娘舅”节目,滚动播放,社会反响很好。

(三)创新推进以文化引领的法治宣传。每年安排专门资金用于《云间普法网》的网络维护,相继开通普法微博、普法微信,在移动公司订制了《普法手机报》,在公交、楼宇开设普法电子屏,利用报纸电视等开设普法专栏,媒体普法力度不断加强。着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相继投入近50万元,在高和市民广场、中心公园、河滨公园等公共场所打造法治文化基地,充分地融入法制文化元素,拓展法治宣传领域。借力扩大宣传影响,向镇文化演出队先后定制法治文艺节目4个,牵线《法制宣传浙江行》“流动大舞台”走进云间县狮山等村汇演法治节目。依托县教育实践基地,下拨资金配备多媒体教室、模拟法庭和图文教育展板,建立了“云间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重点服务“五水共治”、“无违建县”创建等专项活动,编印法律知识宣传册8万册、法治宣传环保袋1万个,通过主题宣传活动发放给群众。加大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创建补助力度,先后落实补助资金x万元,用于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

(四)稳步推动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通过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有效补充政府法律援助力量,形成了以县援助中心为龙头,以部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骨干,以行政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为补充的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实现了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的县域全覆盖,“半小时援助圈”大大方便了基层群众法律援助申请。完善与民政救济、劳动仲裁、信访调解和司法救助的对接,开辟绿色便民通道,援助程序得到简化和便利,特别是在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保障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上,务求实效,抓住了重点,在涉及工伤、劳动工资的援助案件上进一步完善惠民工作机制,拓宽法律援助条件。通过开展“法律援助夕阳红工程”、“法律援助春苗工程”、“法律援助巾帼工程”、“法律援助情暖农民工工程”、“法律援助情暖军营”五项工程活动,为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及时服务,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影响面。全县法律援助案件实现每年10%的递增,援助资金全部由县财政保障。

(五)主动配套覆盖城乡的顾问体系。提请县法制办发文,推行行政执法部门配备法律顾问制度,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一定资金给予律师参与县领导信访接待补助。组建乡镇(开发区)法律顾问团,落实12个乡镇政府的法律顾问制度,由乡镇财政给予法律顾问补助,为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当好法治“高参”。全县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184家、行政执法单位法律顾问18家,全部乡镇政府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自2014年开始,依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专业服务优势,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规定由县财政给予每年每个行政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补助2500元。县局牵头,9家律师事务所、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参与,51名专职律师、12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全县181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签订《云间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合同,推行法律顾问定时、驻点服务新模式,通过落实每月驻点,定期送法上门、开设法治讲堂、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引导和帮助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基层网格上发挥专业作用,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为基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50余次,草拟和帮助合同审查56件,开展法制培训32场,个案指导20人次,走访重点人员91人次,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5条12项,帮助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代理服务32件,成效明显。

三、当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们通过努力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争取支持,财政加大了保障力度,工作有了一定的推进,但面对新的形势和基层群众的需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度广度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内部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全新的社会系统工程,范围广内容多,加上我们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性质缺乏了解,遇有法律问题,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是习惯求助于信访、公安等部门,使得公共法律服务的作用大打折扣。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城乡不均,服务与需求对接错位,导致公共服务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

二是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我县法律服务队伍总体不强,律师万人比与发达地区比还存在差距,基层两所分离后,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基层受编制影响,基层司法所人手不足一直是制约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发展的瓶颈因素。我县12个乡镇司法所,目前在编人员19人,与司法所承担的繁重任务明显不相适应。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品牌特色不鲜明。在打造“拳头”服务品牌方面,法务产品的开发和供给跟不上需求,品牌特色不够明显,社会参与度不高,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还不通畅,各项制度建设还有待规范和完善,工作目标及具体规划还需明确和缜密,管理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缺乏集中打造具有我县鲜明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从而削弱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影响力。

四、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保障机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须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具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一是要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领导,工作上强力推进、政策上全力支持、考核上有硬指标。二是党委政府要出台《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要明确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推进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三是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设立专项资金,将政府、行政村、社区法律顾问和公益法律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项目列入政府购买目录,在投入方向上,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的倾斜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二)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并重,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特点、市场规律和法律服务发展要求的公共法律服务制度设计体系。一是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法律服务功能,健全乡镇法律服务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和管理制度,在各村(社区)建立由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普法志愿者、联防队员和大学生村官共同参加的法律服务站,延伸法律服务触角。二是要根据司法部和省厅的要求,健全完善便民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法律顾问“五大体系”,加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点(窗口)、公共法律服务专线、电子网络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三是要找准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职能定位,突出“内部职能融合”和“横向联动拓展”两个重点,有效提升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法律服务的同时,将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8

一、当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条件落后。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但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仍然非常落后。

2.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贫困地区大多是农业县,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乏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农业的整体实力较弱。

3.农民收入水平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返贫现象比较突出,平均返贫率在20左右,有些地方高达70至80。另外,贫困地区农民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5.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缺乏。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弱病残留守,一方面导致劳力、资金和物力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参与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人员明显减少,精神文明建设也无法保证。同时,贫困农村普遍存在党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乡村干部培训又跟不上,党的基层组织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6.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也有少数基层干部认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缺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和办法。

二、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水、电、路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重点解决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五通”问题;二是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大力争取金融系统的支持,加大信贷投入。要通过特色资源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大农民筹资力度。正确引导和鼓励群众主动筹资投劳,积极参与投资少、见效快、自己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改厨、改厕、沼气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

近年来,马山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实施了县城给水系统改造工程,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的目标。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个、人饮工程20个,建设生态文明村20个,建设沼气池12530座,沼气池入户率达38.2。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努力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要坚持以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城镇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基地、经营龙头产业、引入科学技术、完善基础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同时,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近年来,马山县在培育支柱产业上狠下功夫。一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利用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特色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优势产业群,又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二是采取“公司 基地 大户”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实施养殖业“一十百千”工程(即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全县罗非鱼年产量达1万吨、瘦肉型母猪年末存栏达10万头、马山黑山羊年饲养量达100万只、马山土鸡年饲养量达2000万羽,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翻一番)。通过引进产业化龙头公司、资金扶持、技术培训、成立协会等方式,建立了马山黑山羊种羊和马山土鸡种鸡生产等农业产业化基地;三是以城镇为依托,发展壮大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此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一是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扎实做好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工作,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群众创造增收来源。

上一篇:国外社会企业文献综述下一篇:年终总结及新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