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发展(精选12篇)
融合与发展 篇1
8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此背景之下, 全国媒体行业纷纷抢抓机遇, 谋划布局, 以时不我待的极强烈危机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 一场媒体行业的融合大潮以势不可挡之席卷中国。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 对于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列述如下, 以飨读者。
一、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背景
当前, 网络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宣传思想阵地。不牢牢占领网络这一阵地, 就无法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就可能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甚至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 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 不仅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谋求未来的必由之路, 更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阵地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8月18日的讲话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对于中国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指引和科学论断, 也预示着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变革的开始和新一轮媒体融合发展机遇的到来。目前, 中央和各省主流媒体抢抓机遇, 迅速谋划, 争相布局, 力争先行:8月25日消息, 湖南卫视正在筹备向旗下全资子公司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 扶持芒果TV、互联网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领域业务。中国最大的省级广电媒体及综合文化产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SMG) 9月3日发布消息称将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除了拟将A股文化传媒板块中市值排名第一第二的百视通、东方明珠公司合二为一外, 尚世影业、东方购物等文广旗下诸多优质资产亦将注入, A股首家千亿级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即将诞生。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国家激发传统媒体活力和创造力的一次重要改革, 更是一场争分夺秒, 比拼智慧和勇气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谁跑得快、做得好、决心大、投入高, 谁就会成为先行者, 进入一线阵营, 成为政策红利的抢先受益者。电视传媒行业在这场变革中如果不抢抓机遇, 将会失去前途和未来。
二、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思路
媒体融合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 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全面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具体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宣传融合。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融合, 优势互补, 一体发展的战略, 对目前电视媒体所属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站、流媒体等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在这一强大的媒体平台之上, 坚持“政治家办媒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积极履行党管媒体的责任和使命,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真正发挥主流媒体宣传舆论的主阵地作用。
二是机构融合。着眼“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业务增长”, 结合新媒体市场的实际, 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行政事业体制机制, 建立扁平化、全新高效的组织运营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 实行市场化管理, 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运营、渠道上的深度融合。
三是经营融合。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经营业务进行整合。通过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 打造媒体形态丰富, 手段先进, 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完备产业链的新型主流媒体, 建立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全媒体平台, 探索出一条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四是产业融合。以用户为根本, 发展用户、集聚用户、黏合用户,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以产品建设为核心,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以融资上市为目标, 优化投融资机制, 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大幅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
三、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
按照8.18会议“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要求,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积极主动探索新闻媒体内部组织结构的重构再造, 逐步建立顺畅高效、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笔者认为融合发展的策略制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内容生产。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采集、编辑、传播技术的优势, 推进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改造和移动采编、多媒体采编系统升级。推动新闻信息向实时生产、数据化生产、用户参与生产转变, 实现新闻信息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 提升新闻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力。同时, 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 通过专业、权威报道满足用户内容需求, 更好地发挥引导舆论的主体作用。在牢固电视媒体阵地的基础上, 结合不同媒体自身定位, 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 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需求, 尤其要充分结合新兴媒体传播特点, 以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 在各终端传播中抢的先机。
(2) 技术研发。加强信息传播技术应用研发, 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相互融合, 共同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 努力把先进、实用技术纳入项目设计, 努力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同时, 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 围绕信息传播应用新技术新业务加强攻关, 提高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 不断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吸收借鉴、善加利用先进传播技术和渠道, 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坚实保障。
(3) 客户关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加强内容与用户数据库建设, 提高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 为内容生产和媒体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 强化用户理念, 分析用户特点, 准确掌握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 有针对性地生产信息产品, 实现点对点对用户进行适时推送, 做到量身定做、精准传播, 提高实效性和用户满意度。把互动思维引入日常服务, 通过吸引用户互动服务, 提高用户对内容的关注度、参与度, 对客户实现在互动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
(4) 终端开发。加快布局移动互联业务, 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手机报应用。发展网络视听服务, 将优质内容推送到互联网电视,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多终端。丰富信息内容、提升互动功能、重视用户体验。探索新兴媒体发展模式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 拓展延伸产业链, 在用户规模上实现突破, 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借力商业网站的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 建设法人账号, 占领舆论引导新高地, 推动社交网络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对接, 打通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两个用户群, 广泛吸引用户, 增强平台粘性, 扩大覆盖面, 不断提升影响力。
(5) 资本运营。坚持行政推动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 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加强国有投融资平台建设,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融合项目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靠新的机制, 用新的资金, 引进新的基因, 催生化学变化, 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 构建融合状态下的经营管理模式。在解决自身发展壮大问题的同时, 推进电视媒体国有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和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在确保电视的喉舌和公益性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利用好目前丰富的电视媒体资源, 以全媒体平台为核心, 进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二次整合、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 不断升级研发新的原创内容和原创产品, 通过媒体融合赋予电视媒体节目产品新的生命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活力和生命力的全媒体产品, 培养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记者, 构建多形式、多终端、多渠道传播的新媒体产品集群。打造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并行并重, 协同融合的新型文化传媒“航母”, 方能在此次全国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中, 早日跻身国内融媒体第一方阵。
摘要:网络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宣传思想阵地, 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 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 不仅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谋求未来的必由之路, 更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阵地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 对融合发展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视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的一些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5) .
[2]王淑华.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融合与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 2010 (1) .
融合与发展 篇2
http://(2010/5/6 11:41)
李祥珍: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电信研究院给我这个机会来跟大家交流,我的题目是“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的融合与发展”,是一个初步探讨的东西今天跟大家一块分享。
我大概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讲我们国家电网公司,我们信息通信网络的现状,第二讲讲我们正在进行的或者说未来若干年内要建设的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和它的发展目标。第三部分谈一下智能电网的物联网的需求,到底哪些需求需要物联网的支撑。第四部分谈一下物联网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和我们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开展的试点。最后组后跟大家一块分享一下我们物联网智能电网发展的战略和未来得一些基本方向。
国家电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祥珍
国家电网公司是体制改革之后在原国家电网公司基础上成立了两个电网公司之一,它覆盖了除了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以外的所有地区,公司资本金2000亿左右,覆盖国土面积88%,供电人口超过10亿人。我们资产总额达到了17000亿的资产情况,去年排名全球500强第15位。
国家电网公司应该说经过我们电力系统经过当时6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完善的通信网络,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行业的专业网络,我们公司的分三级,国网公司总部至各网、省公司和直调厂站为一级,网公司范围为二级,省公司范围为三级,经过多年建设,国网公司通信网络实现传输媒介光纤化,业务承载化。目前,国家电网公司骨干通信网已基本建成覆盖各级电网主网架,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的“三纵四横”通信传输网。
这是我们公司未来构造的一个立体网络,从骨干层、核心层和介入层整体的网络架构。谈一下智能电网,刚才很多专家提到了智能电网,大家讲了很多内涵,我们叫三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我认为几个内容,通过电网的建设,避免出现大量的停电,保证电网的安全。从以前的输煤,现在输电,我们进行远程覆盖来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能源和能源使用地是相悖的,西部地区能源丰富但是没有需求,通过远程输电建立我们的网络来实现能量转换,我们从输煤变成输电。要保证新能源介入,我们特别是大型的风电、太阳能能接入,目前电网的结构和电网技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由于风电、太阳能一个简式的方式,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所以接入问题很大问题需要解决。
第三要解决老百姓的输电、可靠用电的问题,另外引导我们百姓科技用电,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我们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由这么几条,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六”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它跟常规电网的特点一个是友好互动,第二是坚强可靠的特点。
我们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我们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咱们下面有一个发展框架,公司在制订到2020年的发展计划,我们到N个重点,四个发展方向,两条主线,一个目标,三个阶段,一个目标是按照安全可靠几个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坚强的智能化电网,技术上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实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通过这些建设,要达到四个体系,第一个发展基础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智能应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N个重点实施,通过重点的节能减排来制成智能电网的建设。在2020前公司将投资4万亿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
重点开展智能电网的发展给华研究,我们今年叫做规划年,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2015年我们要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到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三年时间内将全国1亿户电表实现智能化。
我们从技术上来讲有几个技术,技术方面、装备方面实现一些重大的突破,包括监测和传感技术和我们电网的一些柔性以及电能方面的问问题。我们在输电方面要加强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保证电网输电线路能够抵御像08年的南方雪灾的自然灾害的影响。要能够适应大的自然灾害对电网的冲击,同时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提高传送容量和效率。
在配电方面能够实现高可性的目标,在用电方面我们要重点开展智能用户,智能家庭以及智能小区的建设,以及我们智能电表的建设。要实现对我们低压一些高质量电源的提供,特别是对于一些电能要求比较高的区域或者是企业能够提供一些可靠的服务,这是智能电表的一方面。
第三部分规划一下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需求,传感器网络作为智能电网末梢信息感知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将在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几应用用户交互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为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以及信息流、业务量、电力流提供高可用支持。
这里列了一个表从发电到输电到变电,配电,用电物联网的几个范围。包括一些监控接入,目前正在开展的一些对风电厂的功率预测的一些应用,基于无线通信的一些应用,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在甘肃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风力预测以及功率预测非常重要,我们也在推广这项工作。对于我们一些巡检,巡视,故障排查都有重要作用,在配电方面、变电、供电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时间的限制就不多谈了,如果你们需要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文档。
在发电方面在基础建设,分布式电厂监控、厂区监控污染物及气体排放监控、能耗监控、煤料监控、抽水蓄能监控、风电厂监控、功率预测、光伏发电站监控、生物质发电、储能监控,电源接入等。在输电方面以输电与控制、广域量测系统,输电效率提升等。我们在输电方面要输电与控制,广域量测系统、输电效率提升等方面进行。我们也开展一些多网融合和一些信息通信网的建设,从主干网到低压接入网是未来我们五年的工作。
我们通信物联网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现在世博会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为世博会保电
做支撑。我们奥运会通过在保电过程中光北京保电公司满足不了这个工作,我们就利用轮流值班,传统方式是最可靠的但是也造成极大的浪费。部署杆塔和线路一些防护线路的部署来解决线路的一些故障问题。同时我们通过在线路上配置一些传感设备来检测线路的实时情况保证电网的安全。另外我们通过一些设备的使用和部署,来提高我们传感的效率,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电到位。
我们要帮物联网一些相应的设备应用管理,从电缆这方面我们在提供,对于一些我们电力的防盗问题非常严重,每年国家电网公司光被盗的资产就超过100亿非常巨大,间接损失更庞大。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方面的部署来实施一些电网方案的部署。针对智能用电及用电信息采集的传输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实时性不强,以及缺乏互动手段我们要开展相应研究和部署,由于今天对智能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撑和部署来满足这些需求。
物联网可以看到各方面的支撑,我这里有一个表从各个环节可以看到,红的部分跟物联网相接的,80%的业务跟物联网相关。发电环节的接入到检测,以及到变电的生产管理、安全评估与监督,以及配电的自动化,电力检测等等以及用电的采集,以及营销这方面都要采用物联网。
第四部分汇报一下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以前不叫物联网,我们在2001年一个重大专项,叫用在WSN在我们配网的应用,这个应用很早了。目前在类似方面的项目已经很多了,大概有8到10项,在高压电力检测方面也有很多应用,在智能用电,智能小区,智能家居也有很多应用,无线抄表在很多方式也成为应用之一。未来的应用,智能电网的建设必然产生世界上最大,最为智能,信息感知最为全面的物联网,我们感觉这是一个对物联网最为密切的一个行业。
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和成果已经为我们智能电网的推动进一步进行了充分应用,电网具有良好的自动化基础,我们国家的自动化水平全世界来说也是很高的。从主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到自动化系统到我们一些装置应该说在全世界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我们前面一个研究成果新的研究将为我们未来智能电网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这个图是物联网在配用电侧,这是一个抄表图,通过表箱通过对商业用户,大型用户进行分析。可能各位专家在各种场合讲的物联网应用讲到一块,这是我们现在实施的重点之一。这是用户服务和增值服务,我们从去年开始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一些试点和推广,在去年的试点基础上我们在全国11个省市进行智能用户的试点,包括智能家居,安防等等,另外也包括我们电表以及相应的增值服务。
为了配合智能电网的发展,为了互动电网和用户参与我们电网的互动提供一些通道和支撑,从今天开始我们叫光纤活动的电网试点,我们叫OPLC,刚才也有领导讲过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全国14到18个省进行推广,我们要求各地在新建小区全部实现光纤到户,利用我们的电力手段来实现,我们在全国14个省开展工作,这也是为三网融合提供一些支撑。在我们常规电缆上可增加8%到10%的光纤到户,而且费用还是一样的,整个成本也相对比较低,这是他的一个结构图就不多讲了。
除了刚才以外今天国网公司在全国开展大批的试点,这些试点跟物联网相关的,刚才也提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我们要求年底以前要建立主干系统完成,全国各省要部署完毕省级的主干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同时各省要完成整个用电采集工作。第二我们在全国也是随着我们电力光纤到户的实施在开展试点也跟用电采集是同时进行的。第三是我们的世博会整了一个地下变电站,整了一个服务试点,是一个完整的智能电网的缩影大家可以看一看。第四我们在天津中新生态城做了一个示范,这里面完全是自动化的,从电网开始设计到未来实施应该是一个完整智能电网的示范正在开始进行,包括信息采集,包括智能家居,包括一些安防,我们一些所谓的光纤到户等等都在这里开展。
第五开展一个智能变电站的建设,通过采用数字化的一系列设备,我们光TP、CP等等来实现智能变电站,基于IDC6185的协议来完成对智能电网的应用,这个刚才也谈到光纤到户的试点和电力线宽带通信来尝试利用两种技术来进行三网融合的可能性,以及来分析整个问题,以及他的商业模式。全国各个省开始在年底以前坚决输电线路在线检测和高压设备状态检测及检测中心建设,这个投资也是非常大的。我们今天开始在全国也是在开展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及辅助管理系统,我们公司负责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建设这已经开发完毕了。全国在27个城市要完成72个充电站,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充电网络建设。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全国电网公司要开展一些ERP的深化研究和应用,同时要启动一个新5年的信息网络建设,我们要达到一个大容量基于智能电网交互的网络,要形成以光纤为主的通信网,要以光纤通信网补充的网络架构。
由于时间有限就不展开讲了,刚才讲那么多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和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咱们电信研究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也成立一个大的研究团队,针对智能电网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针对自己的需求和发展提出我们的一个方向,这是整个几块。但传感器90%是进口,国产化率非常低,下一步我们要在研发上实现从感知到无线通讯,到整个运行要实现原创型的成果,我们现在跟一些合作单位研究,包括我们的通信,包括我们的应用,我们要开展长期项目云计算,利用电力系统私有云运算工作,我们在国家发改委的战略规划和其他方面基础上也制定我们国家电网公司物联网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们想通过未来几年通过我们研究,通过我们试点和应用打造一个物联网几个方面,一个叫形成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基础,以传感为核心的感知基础,包括各种传感器各种采集模块等等。第二电力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主要以信息体系为核心,来建设新一代无线有线相结合的网络。第三我们要研发面向智能电力应用系统,我们研究15个项目依托我们专项和我们公司专项基础上做大量的研发工作。另外在研究和开发基础上形成一个完善的各种各样的标准体系,包括标准、测试和实验认证,为了保障我们电网安全我们在网络隔离,网络安全方面也采取很多措施,为了保证电网安全我们进行了一些加密方式放在我们的网端。
在电表方面每个电表都有安全芯片,加上芯片才能进行使用,这是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除了抄表以外作用跟传统电力系统不一个概念,自动化以后我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互动化大幅度的提高。那么,我们对物联网的研究核心将会围绕国家专项和我们公司的重要专项来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我们要建立相应的研发机制,建立我们物联网实验室,未来几年要建立专门的物联网研究中心,在发电,用电,配电等方面也要做更多的方面工作。包括我们公司两院,国网信通以及工信部的研究院,以及很多单位来共同研发和利用。
目前体系我们主要以五块为主,第一是电力智能感知基础体系也就是智能感知装备及中间件,第二电力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也就是信息通信网络,对这两方面进行研究。我刚才讲了除了光纤通信为主,我们争取在年底前基本形成一个现场实验环境,争取明年开始通过试点以后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 篇3
[关键词]电信网;传媒网;互联网;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89-01
由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成为一种趋势;三网融合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三网融合的实质是数字融合。目前三网融合并不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互联网其中的某一个网络取代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而是指应用和优势的融合,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的传输,使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上实现互联互通,,应用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但是,三网融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受到技术、市场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国内三网融合现状,探讨三网融合发展策略,希望对三网融合这项复杂的工程有所帮助。
一、三网融合的现状
在研究一个事物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该事物的现状,在充分了解事物现状的情况下来研究事物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想研究三网融合,就必须搞清楚电信网、传媒网和互联网的现状。
首先是电信网。我国电信网络的覆盖率和规模从1995年的世界第4提升到目前的第1位,已经超过了诸如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电信网是一个“点对点”的通信系统,它能够实现双向连接。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现存的电话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有现成的网络系统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不断快速发展,系统带宽等许多方面渐渐不能满足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虽然DSL宽带技术可以通过电话线实现宽带上网,但如果用于视频,电信网络在设备以及网络方面都需要改进。近几年来,由于电信网络改造、设备更新的加快和庞大的资金流入,IPTV已经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开始试点。
其次是传媒网。自1974年北京“中国饭店”安装了第一套公用天线系统以来,我国的传媒网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6年底,我国已有10颗卫星53个转发器传输242套电视节目;目前,我国的电视网络已经成为继电信网之后规模和覆盖率第二大的网络,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我国在城市之间通过光纤传输实现有线电视的联网,传媒网络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实现“点到多点”的信息单向传播,可以将成本大幅度减少,同时还可以降低运营费用。但是在开展双向交互之前需进行双向和数字化升级。新一代传媒网要求在传输电视业务的同时,还要拥有点播、宽带数据接入、语音服务等多业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在传媒网数字化改造上已取得一定进步,部分城市已完成双向化的改造。
第三是互联网。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诞生开始,互联网便随之而生,以惊人的速度风靡世界。而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现在互联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增长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网民达到1.37亿,并且还在逐年增加。互联网用户之间既可以实现“点到点”的连接,又可以实现“点对多点”的连接。
目前,互联网虽然能够传送音频和视频,但由于没有自成体系的网络,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严重依赖于电信网和传媒网。
二、三网融合所面临的问题
三网融合是目前市场上三种不同网络的整合,三网融合不仅可以节约资源,简化业务,也有利于增加多样性,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使消费成本降低,消费者的便利性提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虽然三网融合有许多的优点,但是想要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是技术问题。三网融合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是宽带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满足不了融合业务的需求。第二是业务问题。在三网融合业务开发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广电与电信都处在一个起步阶段,都缺乏三网融合业务开发经验,需要不断探索。第三在监管和政策问题。三网融合在监管和产业政策方面,存在多头监管。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法规对其进行监督,此外产业隔阂也非常严重。
三、三网融合的发展策略
虽然三网融合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但是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下面就其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一部分对策,希望会对我国的三网融合有所帮助。
第一是技术发展策略。三网融合的技术的发展核心是经济、快速的推进三网融合。首先是融合后的网络要具有开放和包容性,以市场选择为主,是技术标准化工作不断前进,停止有关标准争端,在保证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当然如果我国拥有具有达到市场规模生产要求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时尽可能采用我国标准。其次是对技术进行创新,在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各自发展的同时,鼓励两者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最后是加快建设网络的步伐,提升质量。
第二是市场发展与业务融合创新策略。三网融合发展策略的制定的核心是促进融合市场的发展。首先是优化竞争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尤其是广电与电信间的竞争,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其次是杜绝垄断的产生,只有竞争才能使企业产生危机感,不断进行创新、升级。最后是借鉴国外的经验,使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第三是产业政策与监管政策制定策略。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与监管政策制定策略的关键是法律。首先是立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用法律来规范三网融合后的市场。其次是依法建立三网融合的监管机构,从而显著地提高监管效率。最后是市场监管必须以法律为基础,依靠市场自身调节,最好不要对其进行干预。
第四是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使企业间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总结:就长远利益看,三网融合利大于弊。虽然三网(电信网、传媒网和互联网)各有其特点和优势,这会导致三网融合的步伐变慢,但是为了未来,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三网的融合。我相信,只要国家下定决心,电信网、传媒网和互联网的融合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奇,三网融合发展趋势研究——兼谈电信与广电竞争策略[J],经济论坛,2011(6)
自建与外包融合发展 篇4
目前,物流业务的专业化分工和外包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不过在冷链物流细分市场领域,近两年却频频出现了自建冷链体系的热潮。究其原因,由于冷链需求的高速增长和生鲜电商的异军突起,冷链物流供不应求或供不达求的现状,使一些电商企业不得不采取自建。
与此同时,自建者们也敏锐的嗅到了来自冷链物流的商机。有预测报告指出,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 5 % 的高速增长,至2 0 1 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最好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最好的快速发展期,有最好的创业环境和最好的整合并购机会。
自建的无奈和商机
冷链物流涉及产品较多,主要包括生鲜农产品、海产品、速冻和冷藏食品、鲜花,以及医药用品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需要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40%的企业为了有效控制产品质量而倾向于自建冷藏物流业务,但仍有60%的企业希望借助于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来减轻产品冷链的压力。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处于自建与外包融合发展的阶段。
而在发达国家,生鲜电商主要依靠第三方冷链,自建冷链只是辅助。比如美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很高,F e d E x、D H L等物流巨头不仅可以完成生鲜食品、药品在美国各地的全程冷链运输,也能完成从美国到中国、欧洲等地漂洋过海的全程冷链运输。
但是,当前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处于初期,存在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含量低、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运输效率低、成本费用高等缺陷。总体来说,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实力还不足以成为生鲜电商的主要臂助。目前即便是实力较强的国内第三方冷链企业,大多数全程冷链能力也仅止于一隅。比如,荣庆物流可以说是国内实力很强的第三方冷链物 流 , 尽管日均 单量很大,但其冷链体系和网络也只是区域性的,在华东、华北等地覆盖很强,也只能是“区域称王”。
正是因为受限于第三方冷链能力的不足,近两年生鲜电商掀起了自建冷链体系的热潮。近日,京东继续发力生鲜电商,领投水果生鲜电商天天果园C轮融资7000万美元。今后,双方将在水果生鲜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天天果园将成为京东水果品类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将为天天果园提供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持,帮助天天果园拓展全国市场。
一方面,近几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例,中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同时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未来几年,中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将由5 % 、1 5 % 和2 3 % 提升到2 0 % 、3 0 % 和3 6 % 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由1 5 % 、3 0 % 和4 0 % 提升到3 0 % 、50%和65%,将带来数百亿元乃至千亿元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小而分散,成本居高不下,服务参差不齐。市场前景和现状的巨大落差,让冷链自建者们嗅到了商机,纷纷大力布局,抢占冷链物流的市场商机。
6月17日,菜鸟网络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推出生鲜仓储配送中心,全球各地的新鲜水果、水产海鲜及肉类在2 4小时内通过冷链配送到达消费者,这项服务还要不断向更多城市扩散。
“目前,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 9 % 左右,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综合冷链流通率已超过9成。”顺丰速运副总裁李东起透露,冷链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相当大,顺丰看好冷链物流的巨大市场潜力,已将其作为公司重要的战略业务支柱。“国内的第一大冷链物流企业年销售额也就十几亿元,不少做了十几年的冷链企业年收入也就1亿~2亿元,行业集中度相当低。”事实上,顺丰早在2012年自有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上线之初便开始布局冷链物流,去年8月顺丰优选已将其冷链配送范围从11个城市大范围拓展到48个,其生鲜商品从此可进入多个三线城市的市场。随后,顺丰又于去年9月25日隆重发布了“顺丰冷运”品牌。
在连锁零售领域,冷链物流中心自建还是外包也引发了争议,这一幕发生在今年3月底中物联冷链委举办的第四届餐饮业冷链峰会暨首届连锁零售冷链物流论坛上。一方是支持自建的观点,几位来自冷链领域的企业代表分别表示,初期支持外包,但长期最好是策略联盟或入股拼赚,虽然自建在初期较为艰苦,但渡过阵痛期后则苦尽甘来,长期趋势看好;在连锁零售业,自建物流中心可以发挥集中验收、为门店把关、降低不专业验收风险、降低一日数次的收货干扰等优势;对连锁餐饮业而言,采取自建或共建的方式,在供应链流程上可以有效降低冷链“断链”的风险,也可降低冷链食品移动中的损耗,对消费者而言食品的安全性更可确保;此外,也有观点指出,有足够体量的冷链需求就可以自建。综上可见,国内缺乏让需求方足够放心和满意的第三方冷链物流,确已成为需求方选择自建的关键原因之一。
冷链外包优势明显
在上述关于冷链物流中心该自建还是外包的辩论中,另一方则对外包表示支持。“支持外包,麦当劳都是外包,有啥解决不了的!”一位企业主在现场明确表示。另几位企业代表则分别提出,在新的社会化精细分工环境下,未来要更多的考虑资源整合和调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固定资产投入合理化,管理精细专业化;同时,连锁零售外包冷链物流中心,利于对加盟商的货品控管,能通过共同配送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 供应商的 成本,连锁门店的规模扩充和缩小容易调配,门店的跨区域发展不会受到物流的制约;由于冷链固定资产投入庞大,资金回笼年限较久,为了快速进入市场,在市场获利未明之前以外包为佳,并以寻找当地优质的外包冷链物流商为佳,轻资产投入风险较低;物流外包对供需双方来说是互赢,但前提是供需双方的合作要以真城、互信为基础。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持中立观点。北京时代商联商业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勇认为,企业选择将冷链物流中心自建还是外包,或者部分自建、部分外包的混合方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定位,及其供应链管理能力。从商超等连锁零售企业来看,基本上是先外包、后自建,并没有对错之分。
不可否认,从发达国家的冷链发展现状来看,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是很有必要的。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通常会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通过冷链物流外包,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对于冷链物流有需求的企业,一般来说以生产低温、易腐食品类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对冷链物流中的基础冷藏技术、冷藏运输技术和操作的要求都很高,要求企业有一套完整的冷藏物流链,还需要企业建立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而这些恰恰是生产类企业的薄弱环节。
其次,冷链物流外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众所周知,将产品冷链运输环节外包出去,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在运输车辆购买、车队建立、冷库建设等多种冷链物流人力和设施投入所必需的投资,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将运输责任转嫁给第三方,一旦由于运输不当而出现了问题,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相关运营成本,减少这方面的人力、物力支出。
最后,冷链物流外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而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基于生产和销售,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没有能力自营冷链物流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冷链物流是得不偿失的,而完善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能够提供企业所需的服务,帮助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从而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从自建走向外包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正在加紧融资和创新步伐,不断强化竞争力,利用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力求使我国冷链物流外包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以北京海航华日飞天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华日”)为例,该公司自创立至今18年来,一直专注于冷链物流细分市场领域,长期服务于宜家、麦当劳、百胜、联合利华、通用磨坊、P P G、上药等知名餐饮、食品、化工、医药企业客户。
今年2月2日,海航华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中心举行挂牌敲钟仪式(证券简称 : 海航华日 , 证券代码 :831900),成为国内首家新三板挂牌的冷链物流企业。“海航华日成为国内首家挂牌的冷链物流企业,在业内形成了广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这会为我们今后引入资本或并购造势。”近日,该公司总经理刘原告诉记者,海航华日未来有通过收购兼并来整合行业的计划。在他看来,尽管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处于自建与外包并存的阶段,但由于自建冷链体系的成本更高,未来终将走向以外包为主的运作方式。具体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自建的冷链物流体系有望转型发展成为社会化的第三方体系;另一种方式是行业的洗牌和整合,即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
“通常一个6000平方米的冷库,需要2 0 0 0万元的资金投入。”在顺丰速运食品供应链总裁吴国立看来,冷链物流的特点是首先必须在全国多建仓,但由于成本高昂,不少物流企业建了多个仓库后就没有能力建落地配,影响了运输的服务质量。而顺丰在全国已有完善的仓库布局,很多时候可以将普通仓库改造成冷库,从而节约了成本;加上顺丰在全国已建设了较全的配送资源,因此可以较快地在冷链领域发力。
现代农资与传统农资步入融合发展 篇5
过去的5年,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面临新形势、改革迎来新机遇的5年。事实证明,5年来,全系统在顺应经济发展大潮中,紧抓历史机遇,主动出击,在不断增强为农服务综合能力的同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5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以“为农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强烈的紧迫感大力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农资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取得显着成效。截至2014年底,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农资领域服务创新典型企业;初步完成了物联网现代前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资流通业务的融合。
每一次卓越成绩的取得,既是对过去扎实工作的回馈,也是对未来行动的积淀。2015年7月中旬,我们将迎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六次代表大会,这必将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又一次盛会。为了喜迎“六代会”胜利召开,本期将推出供销社农资系统改革发展成果综合报道,敬请关注。
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上下的协同努力,目前系统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初具规模,网络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农资流通效率明显提高。
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截至2014年底,全系统共有农资连锁经营企业2484家,比2010年增长63.96%;农资配送中心6318个,增长77.37%;连锁、配送网点37.3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资连锁网点36.5万个,5年来分别增长了77.62%、88.44%。健全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为方便农民购买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技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系统农资企业从传统的销售农资商品,向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科学种植等综合服务转变。截至2014年,全系统共建设庄稼医院51845家,比2010年增加了近一倍。5年来,累计建立科学试验示范田115.83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90.36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7159.91万人次,提供种子、种苗总值291.72亿元,共发放科技资料9377.66万份。
市场供应保障能力稳固提高。全系统农资销售规模连年增长。2014年,全系统共销售化肥16679.32万吨、销售农药406.72万吨、销售农膜145.59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19.29%、49.21%、68.76%,供销合作社系统化肥供应可满足社会需求的70%,农药供应量也占社会总量的40%,农膜占1/4,继续巩固发挥着农资流通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系统企业的连锁配送经营正在稳步增长。2014年农资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实现销售额2712.1亿元,比2010年增长22.86%。中农集团、辉隆集团、浙农集团、倍丰集团等一大批社有企业,已成为农资行业内的龙头。系统农资企业还承担着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任务总量的50%,发挥着农资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和力量。
网络建设与管理日益规范。《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农资商品电子代码编码规则》等一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网络运营和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系统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树立。
探索规模化服务,推动农资企业转型升级
各地一大批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积极创新经营服务模式,率先扛起了农资领域服务规模化先行军的大旗。这些探索,各具特色,总结起来,有如下八种类型:
第一,建设特色农资产品生产基地。发挥已有的流通网络优势将产业链条向上延伸,着重研发高端农资产品的生产建设项目。以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在尿素、二铵、复合肥、有机—无机肥的延伸和差异化产品进行创新开发,生产的差异化尿素产品——多肽尿素和双酶尿素,深受农民欢迎。
第二,领办新型农民合作社组织。中农控股领办的“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招募农户入社,集中土地、打包产品,提供增产增收方案受到农民欢迎。自2010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已经建立基层合作社3500家,网络覆盖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社员规模40余万户,服务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亩。
第三,直接流转土地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如安徽辉隆农资集团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公司+基地”的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循环生态农业,取得明显成效。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套餐式为农服务产品,逐步形成了从供种(秧)、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到机耕、机插、机防、机收、谷物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大、小套餐服务,并提炼成可连续复制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四,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开展定制服务。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全程化方案式植保服务;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大力发展庄稼医院“技物结合”科技服务;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优势产品+优质技术服务”的“双优”模式开创农药经营服务,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
第五,组建金融担保公司,涉水融资服务。山东淄博众得利集团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专为种田农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以蔬菜大棚等银行不认可的抵押物为农民提供50%的资金担保,受到当地农民欢迎。
第六,开展“农超对接”,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山东淄博众得利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地方名优特农产品产销单位进市场,入超市。先后与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大型超市建立“农超对接”直供关系。实现了从农资供应到农产品收购,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有效对接服务,有利于从源头上为农产品安全管理给予保障。
第七,扩大农资直供,聚合优质客户。安徽辉隆瑞美福农化有限公司通过成立大农户服务部直接对接种植大户,为其提供统一种子包衣技术、大包装农药供给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服务。
第八,大农业产业集团服务模式。以庆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打造了互利共赢的农业产业链条。庆丰集团2008年牵头创办了克山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将农资经营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有机结合,开创农民节支增收、企业增效、地方财政受益的多赢局面。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资流通初步融合
“五代会”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传统农资流通行业,加快农资物联网技术成果在农资流通领域的运用示范。截至目前,已初步完成了两者的融合,供销总社农资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无锡)建设工作顺利,肥料、农药、种子及农资连锁等主要农资产品及服务模式方面的物联网试验示范进展良好。
2011年9月,供销合作总社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共同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农资物联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质量追溯技术标准、云数据平台、供应链商务智能系统、科技一体化服务系统、溯源智能化终端、化肥商业淡储监管系统等7个应用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经过3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下一步应用推广和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初步完成物联网技术与农资流通业务的融合。双方通过联合攻关,初步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突破了隐形二维码、土壤肥力建模和面向精细施药的病虫害自动识别等系列关键技术;颁布并实施了《农资商品电子代码编码规则》等行业标准;建立了全国农资网络电子地图、农资经营服务数据中心等技术支撑平台,开发完成了农资全程溯源与防伪、农资交易电子商务、农资售后技术服务和智能物流优化调度等业务系统平台,并开展了小规模示范,为规模化应用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推动今后农资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力推进农资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目前江苏无锡示范基地已经完成了农资物联网产业园及国家农资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农资质量追溯及网上查询系统、农资配送智能调度、病虫害远程诊断、农资企业运营管理、门店远程监视等基础支持系统的联调联试,并开始各系统闭环运行试验。
有效进行了行业试验示范。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通过实施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农资管理与流通智能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有效地开展了行业试验示范,积累了成功做法和经验。肥料、农药、种子及农资连锁等领域的参与单位结合各自业务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江苏省无锡市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农资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推广;同时启动建设占地2.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国家“农资物联网”产业园,构建区域“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带动提升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大力推行“三个”建设:即建设农资商品质量追溯系统,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建设农资配送管理、智能调度平台,让老百姓“用得及时”;建设农资科技知识服务系统,让老百姓“提升技能”;公司将现有连锁网络、互联网、手机网络融合,实行“三网联动,全网服务”,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了为农服务水平。
2014年12月,在全国农资物联网建设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现场会上,总社对下一步农资物联网在全行业的推广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使之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农集团:创新为农服务 助力增产增收
2015年,面对农资市场的起伏和“互联网+”的风口,中农集团面对机遇和挑战,多方面积极创新。农惠网的上线不但适应了形势的需求,更使得线上线下实现真正互动;积极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倡议,通过研发新型环保产品,做绿色农业的践行者;通过田间指导、观摩会、植保大课堂、全国行回访等多形式贴心为农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承担的有机肥生产推广项目、低残留农药生产推广项目、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项目,在河南、湖北、山东、内蒙古四省区试点地取得不俗成绩。
创新一
供销社开在百姓家门口
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鼓励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眼下正值农资电商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农惠网将成为中农集团对传统农资经营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成为中农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随着7月28日农惠网正式上线的钟声敲响,中农集团正式拉开了“互联网+农资”为农服务新篇章的大幕。“只要轻点鼠标,选择想要的产品,在产品配送区域内,当日就能送货到家。”农惠网市场总监许小华介绍,农惠网是由中农集团依托供销总社的优势资源,倾力打造的农资电商平台,是开在老百姓家门口的供销社。作为中农集团旗下首个农资O2O电商平台,农惠网依托线下事业伙伴和网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农民提供化肥、种子、农药、农机交易以及农技服务、农村金融、农村物流和农产品销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等综合服务。
“农惠网”郓城县服务中心总经理孙青松表示,农惠网是一个为农民量身打造的、提供全方位农业服务的网络平台,通过直采、直送的电商模式,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满足农户对农资产品高品质、低价格、快速度等需求,是真正符合百姓需求的平台。这正是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下,中农集团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助力农户增产增效的一个缩影。
9月12日,“农惠网”线下配送站暨农资体验店在山东郓城县丁里长镇单垓村和黄泥岗镇白垓村相继开业,这是山东地区首批“农惠网”线下体验店。山东郓城县张集乡村民李念是第一个受惠于中农集团农资网购第一平台——农惠网在山东线下农资体验店的用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念强调最多的词就是“新鲜、体验很好”,他对中农集团提供的当日送货到家的贴心服务,由衷竖起了大拇指:“我上午刚下单,下午4点,一袋50公斤的中国农资海洋多聚糖复合肥就送到了家,比在门市直接购买省15元,这么好的平台,我会推荐给亲朋好友。”
据悉,郓城县计划明年开满50家村级配送站,实现全区村、镇全覆盖。农惠网正式上线以来,已经在全国150多个县完成了网络建设。
创新二
研发环保产品 做绿色农业践行者
“玉米丰收了!”示范田种植户安国玉一家的喜悦弥漫着整个乡镇,中农集团旗下新乐中农农化服务团队也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欣硕”FA因子功能肥的玉米示范田。前来观摩的种植户看到施用“欣硕”FA因子功能肥的玉米地,长势茂盛、抗旱效果明显、茎叶翠绿、玉米虚尖小、籽粒饱满。安国玉高兴之余给大家算了一笔自己的经济账:“使用“欣硕”FA因子肥料虽然比普通肥料贵一些,但是玉米高产增收了,就把肥料上多花的钱全都挣回来了,大品牌好肥料用着就是放心!遇上干旱心里也不慌了。”
据新乐中农农化人员介绍,“欣硕”FA因子功能肥,是一种纯天然、超浓缩的高效活性肥料,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叶面喷施后可迅速进入植物体内并发挥作用。FA因子可极大地增强作物抗旱、抗逆性,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调节作物的生命活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此外,FA因子还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盐浓度、酸碱度。施用FA因子功能肥不仅科学环保,还可以让玉米获得丰收,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事实上,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背景下,中农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倡议,以“减少作物负担、增加土壤肥力、丰富土壤细菌的基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增产、改质、养地”为目标,从几年前就开始了新型环保型肥料的探究之旅。
经反复研究和大量种植应用实验,中农舜天已成功开发了具有独家技术特点的脲甲醛缓控释肥,其缓释时间可达到122天,而普通复合肥全部溶解时间仅有30天左右。除此之外,中农舜天还将着力于有机无机生态肥的研发工作,这种肥料的原料为秸秆、酒糟和造纸厂等的下脚料。而生态肥研发的另一项新品则是谷氨酸缓释增效复合肥,这种肥料也属于环保产品,属于生物菌肥的一种。
中农控股五洲丰赛诺公司于2014年推出了新一代高科技环保型肥料“赛诺”黄腐酸系列肥料。研究发现,其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增进肥效、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与其它无机化肥(如氮、磷、钾等)配合使用,能固氮、解磷、缓释钾,促使有效成份转化,提高各种有效成份利用率80%以上。
创新三
多形式为农服务 增收有保障
10月4日,由中农立华与巴斯夫公司共同举办的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现场观摩会在黑龙江省依安县先锋乡玉米示范田召开。双方工作人员与到场的植保专家以及种田大户共同分享了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专业人员的解答,种植户们对选药、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据悉,该玉米示范田面积为100亩,中后期田间管理方案采用中农立华和巴斯夫公司的农药产品和防治方案,通过旱田高秆喷雾机MAZZOTTI进行施药,成效非常显着。经过现场测产,示范田增产达到22.8%。
10月19日,中农农机控股“博远情,农机梦”全国行回访活动的脚步走进山西省曲沃县。当问到今年机器的收益情况时,曲沃县杨庄村的葛永福师傅乐呵呵地介绍说:“博远玉米收割性能好,目前使用过程中还没出现过啥问题。我们这边连收割带送到家一亩地90到100块钱,我这台耗油加其他所有开支平均25元/亩左右,目前我们这台机子作业差不多1000亩,纯收入大概7万元以上。”除了了解农机手使用玉米收割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人员还有个任务,就是了解当地服务站人员为这些专业农机手提供服务的情况,对售后服务进行回访和改进。据介绍,农机全国行回访活动从9月16日开始以来,已经走进河北省保定市、安徽省涡阳县、山西省曲沃县、山东省鄄城县等地,并计划在10月、11月走完湖北、湖南、江苏等19个省区,为近40名当地农机手代表提供专业服务。
据统计,中农集团旗下的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等各业务公司每年提供上万场田间指导、观摩会、植保大课堂、全国行回访等活动。这些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性强,为农业公司、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手等在当地开展规模化种植、收割的人员积累了宝贵的服务经验和技术,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和欢迎。
创新四
做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先行者
当下,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猴头沟种植的土豆已经收获完毕。曾经为丰收做出巨大贡献的白色地膜,被随意丢弃在耕地上。中农通用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赤峰项目试点负责人叶利锋试图将其捡起,无奈地膜材质太薄,只好作罢。更令他担忧的是,一个月后,这些“白色垃圾”会伴随下一季的耕种,被农民直接翻耕到土地里。
“目前我国每年还有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40%。当一亩地土壤含残膜达3.9公斤时,农作物可减产11%~23%。”对此,中农通用与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组成内蒙古中农通用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承担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项目主要采购销售0.008毫米厚的高标准地膜,同时回收农民残旧农膜,并对此再加工,实现循环利用。
叶利锋介绍,农民收集残旧农膜,并送至指定回收网点,每公斤可获得补贴5元。同时,在收集农膜的基础上,老百姓购买此项目推广的高标准农膜,还可获3.5元/公斤补贴。目前,试点项目已经在当地建立10个回收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该项目的公益色彩浓厚。“目前,回收的超薄地膜由于地膜本身质量问题,导致循环再利用非常困难,这对企业而言几乎没有利润。在企业利润和为农服务的权衡上,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将尽全力克服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叶利锋表示。
据悉,目前赤峰地区已销售高标准农膜650吨;回收废旧农膜521.41吨;废旧农膜再生处理完成200吨。
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正是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指引下,中农集团力争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先行者的勇敢实践。
此外,自2014年8月28日,中农集团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启动以来,中农集团另外承担的有机肥生产推广项目、低残留农药生产推广项目,在河南、湖北、山东等省区的试点地也取得不俗成绩。截至目前,有机肥推广使用试点项目通过建设示范田、宣传推广、赠肥促销等手段,直接推广有机肥57394吨;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试点项目服务农户近2万户,共完成低残留农药施药服务面积100余万亩,开展农技培训、田间指导和推介会等各类推广活动近2000场。
发挥企业优势 坚持技物结合 助推行业发展 ——“一主多元”农技推广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发挥优势 融入系统形成合力
修改版《农技推广法》提出“一主多元”,明确供销社、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可以参与农技推广,这是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尤其对于以“服务营销”为主的农资企业来说是重大战略契机和一项长期利好,其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体现在:
——有助于提升农资行业格局。国家鼓励供销社及涉农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有助于农资行业拓宽视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营结构,增强行业竞争力和软实力,按照节本增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要求,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资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农资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现代大农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有助于引领农资经营模式创新。将传统的卖商品向卖服务、卖方案转变,寓产品销售于服务当中,为农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是农资经营划时代的转变。譬如黑龙江倍丰集团作为黑龙江省测土配方施肥的“领航者”,今年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田200万亩,几乎占到黑龙江省耕地面积1%的比重,以农技推广为切入点,倍丰集团将全面开启过去按吨卖肥到现在按亩配肥的新时代。
——有助于彰显企业“技物结合”核心禀赋。相对于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供销社及农资企业不但具有资金、网络、设施、人员、经验等诸多优势,“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技物结合”这一独有的禀赋,贯穿各环节流程,延伸至乡村终端,直面农户开展服务,从而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此外,企业开展农技推广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具有先天的内生动力,因此服务也就更有保障。
——有助于发挥供销社联合、合作的行业优势。供销社参与农技推广将使其联合合作的行业优势凸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植根“三农”,有优良的助农传统。尤其近年来开放办社,精心培育、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合组织、协会、庄稼医院,农民经纪人等服务载体,参与农技推广将充分发挥这些组织资源的作用,促进其整合、优化与重组,推进联合合作,形成系统合力,重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经营服务网络,从而为促进“三农”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思维 服务农业新业态
当然,在机遇来临的同时,供销社及农资企业在农技推广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来开展工作:
一是抢抓机遇,对企业经营思路进行战略调整。农资企业要以高远的视角,前瞻的思考切实调整战略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商品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从价格竞争向科技竞争转变;从流通服务向以农技推广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产品、技术推陈出新。倍丰集团在这方面已摸索出一些经验。如“倍丰”系列复合肥、“谷粮”BB肥一直引领该省同类产品发展方向;倍丰集团与东北农大合作研发的“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技术”荣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爱农公司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研发的长效缓释肥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三是内外并举,充实完备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倍丰集团在该省设立了5个农化检测实验室、12个混配肥服务站、17个土样处理站,自2011年起,将农化中心技术人员全部配置给分销单位,实行双重管理,推进营销服务一体化。同时,积极吸纳省内农业“三站”、庄稼医院、科技带头人加盟倍丰农资连锁网络,整合、优化农技服务资源。目前集团农化专家服务队伍已发展到60人以上,为今后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是顺应土地集约化新形势,联合多方主体开展服务。农资企业应打破行业、体制所限,积极与种植大户、农业场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合组织、协会、涉农厂商等广泛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示范,发挥多方合力,借助行政和中介力量,点面结合,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进程。
五是创新网建思路,大力发展助农联络员队伍。作为一种虚拟网点,倍丰连锁助农联络员集“产品技术员、科普宣传员、农化服务员、农业信息员和农产品收购员”多职于一身,直面农户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使倍丰集团的网络经营服务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果、更有生命力,代表了未来的网络发展方向。
六是全产业链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资企业应积极探索从农村金融到土地整治,从肥药种子、农机耕作到农产品收获、加工、贸易服务,再贯以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的农化服务、农技推广,打造规模化、系统化、集约化经营的格局,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闻名全国的庆丰“克山模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七是端正思想,切实履行社会公共责任。要整章建制,推进农技推广服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采取严密措施化解风险,防范漏洞。要着意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确保新产品、新技术要在有效实验、示范,效果得到充分验证的基础上方可进行普及推广。要强化法律观念,以合同契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权益。要增强企业品牌意识,视企业形象、声誉为生命,以良好的农技推广效果取信于民,使经营与服务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技物结合 贯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 石家庄大地种业4C农资连锁模式初探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经费由国家划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一线进行农业技术服务,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企业单纯搞农资销售缺乏农民信任,农技推广多年来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制约了农业技术向农村的传播和渗透。石家庄大地种业4C农资连锁模式,以技物结合的方式,以质量过硬的农资做保障,一线知名专家做后盾,从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技员入手,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农技推广体系,从而解决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C农资连锁是石家庄大地种业农资经营的模式,该模式2010年开始先后在灵寿县、景县等地试运行,2012年11月在石家庄地区全面启动,目前已在石家庄地区18个县区发展加盟店170多个,几乎做到了乡乡有点。
4C是取农作物种子(Crop seed)、配套肥料、农药(Completefertilizer)、传播科技(CommunicationTechnology)和咨询服务(ConsultantServices)以上四项功能的英文开头第一个字母,故取名4C农资连锁。4C农资连锁体系改变了当前农资经销商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实现了品牌农资产品与现代科技传播的高度结合,让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技术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了技物结合。河北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周进宝评价说“4C农资连锁既是一个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又是一个农资推广渠道。农资推广结合当前商业推广的连锁模式,将技物结合的运营体系规范化、标准化,把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这将是今后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趋势。” 经营模式规范化
4C农资连锁推广体系是以石家庄大地种业公司为主导,以石家庄市农科院为科技依托单位,经营品种有种子、农药、化肥。据大地种业公司总经理武金义介绍,他们经营的种子选择的是科研单位、名优企业的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种子,农药方面确定的是省内三大厂家的产品,采购的产品全部为石家庄地区专营。所有肥料的采购,采取请专家根据三大作物区域需求情况,自行设计配方,指定厂家生产,市场独家运作。这种方式实现了所经销的产品都是最低的价格、最优质的产品。由于所经销产品都是由4C农资连锁总部直接送到各加盟连锁店,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无极县前北焦村的加盟店经理李增产说:“我从2010年加盟以来,依托大地种业这个大平台,还有好的技术和产品,周围的农民都喜欢用,对经销商非常有利。” 武金义说,4C农资连锁体系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各加盟店门头、编号、展牌、标牌、票据等全部统一,经销的所有商品都有统一的“4C农资连锁”标识。这样使各加盟店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的新型农资推广终端,进而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的农资推广体系。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渠道的规模及品牌效应显现,大多新产品都会选择好的渠道快速推广,不断增多的新产品会增强加盟店的竞争优势,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通道。农技服务体系化
专家少、农民多、技术咨询难是当前农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4C农资连锁总部聘请了小麦专家李晋生、玉米专家赵文庆等多位专家组建了专家服务平台。
技术传播形式,一方面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服务。由专家结合农时,将当前主要农作物的种管技术、病虫防治技术分段整理、汇集,录制成音频资料,通过农村的大喇叭定时自动广播,让农民在家里、地里收听农业技术,实现了技术的整片、全面推广。
另一方面各加盟店都配有可以随时上网的电脑,利用宽带网络视频技术,设立专家视频在线服务,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面对面解答农民在农业生产和技术方面所遇到的难题,实现了点对点的服务。小麦专家李晋生说:“这种方式跟农民交流非常方便,不管多远的距离,地里有什么问题一下子就能看得见,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很强。” 农技推广员基层化
出版与科技融合成为发展新引擎 篇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新闻出版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新闻出版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提升传统新闻出版业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媒介形态和媒介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一、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背景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出要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兴国、文化强国战略”,这为新时期文化与科技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科技部联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物局等部委推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更是明确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目标、指导原则与主要任务。
“融合”在《辞海》中的定义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笔者的理解,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是指新闻出版业借助高新技术装备与高新技术成果,打造新兴出版业态,推出新兴产品,提供多样化内容服务,提高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式,提升行业竞争力和传播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预见,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是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必然要求。
二、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西方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业务收入比例不断提升,但在我国,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现状不容乐观,新闻出版科技创新进程缓慢,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依然偏少。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3387.7亿元,其中移动出版和网络游戏收入分别为784.9亿元和869.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23.17%和25.66%,两者合计占据半壁江山,而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69.8亿元,代表主流阅读的业务规模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06%。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务总产值增长迅猛,但这一增长的主因得益于短阅读、浅阅读等泛娱乐化数字出版产品,主流数字阅读产品和服务在总体数字出版产值中所占比重依然偏低。因此,加大主流新闻出版产品的投入、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领域的国家政策支持与投入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包括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电子书包研发工程等多个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目前,上述重大研发工程纷纷进入实施阶段,但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这些重大研发项目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政策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研发企业体量整体偏小
目前,制约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企业创新缺乏动力。主要表现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尚不健全;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滞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版科技研发企业技术能力与资金实力依然偏低,体量、规模不占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内容资源规模、转化程度仍需加强;如无外部资源支持,企业主动进行设计、研发、销售的动力依然不足,影响了新闻出版科技化进程的总体进度。
2.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缺乏统一的协调性管理机构
当前制约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矛盾有:
一是传统出版企业在推进数字出版技术自主研发方面,缺乏动力。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对纸质出版物的依存程度依然偏高,限制了企业对新技术运用的深入了解。同时在数字出版新技术运用方面,由于自身发展不足,与高新技术企业相比,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技术标准、运营模式、利益分配上缺乏话语权。
二是传统内容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力研发自主创新技术不具优势,受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很难把自身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提供数字技术的企业整体数量偏多,规模较小,无形中造成标准不统一、彼此分割,导致系统互不兼容、效率低下,在推进数字与出版融合方面成本居高不下。
三是复合型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目前,行业缺乏数字出版专业型人才,尤其缺乏既懂传统出版编印发业务,又懂数字出版专业技术的全能型人才。在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缺乏全方位的培训与提升,导致企业在团队组建、梯队培养和激励机制方面受到限制。
因此,面对新的出版模式,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加强出版管理、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制度、新办法,从出版、科技、财政方面,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从市场准入、行业竞争、技术标准、版权保护上制定新的规则,加强管理,减少无序化竞争,减轻企业的准入、准出门槛,进一步降低政策风险。
3.政策配套不尽完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目前,在政策配套方面,对以国有出版单位为主体的数字出版等新企业、新业态,在税收减免、项目补贴等方面,还未享有与出版改制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对数字出版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取得的收入,希望能够按规定的年限,免征部分营业税;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版权交易能够在资金补贴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优惠;数字出版企业在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基地(园区)方面,要予以大力支持和指导,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
在资金投入方面,出版企业在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通信运营商同台竞争中,除了自身体制、机制、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劣势外,资金投入方面亦不占优势。一方面研发技术项目投入大,短时间内难以取得相应回报;另一方面,新闻出版企业又存在保值增值和风险防控的压力。资金保障是解决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必要手段,国家和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新闻出版科技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多方开拓融资渠道,从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建设方面予以必要的资金扶持。
nlc202309091605
三、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促进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优化顶层设计,加紧建立有利于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由面向读者到抓住用户,由内容生产转变为服务提供,关注用户体验,注重互动交流,形成新闻出版产品生产经营新机制,利用科技优势,推动转型升级;用先进的体制机制、不断积累的丰厚内容资源,推动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生产、经营、服务新局面;加紧研究促进融合和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制度、新办法,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从市场准入、行业竞争、技术标准、版权维护等方面制定新的规则,减少无序竞争,实现新闻出版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2.提升公共服务与社会化管理水平,建立新闻出版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行业提供更准确、更客观、更高效的公共服务。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加速发展版权保护服务平台,形成健康有序的产业秩序;建立出版发行公益性信息交换平台,充分满足产业链需求;推动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建设,形成标准统一、国际领先、引领行业的数据积累与规范化平台。同时,进一步提供学术热点分析、流行词汇分析、作品影响力分析、机构影响力分析、版权交易分析、国外相关数据对比等全方位、多角度服务。
3.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实力,进一步提升新闻出版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完善数字版权保护相关技术,逐步建立出版信息动态监控机制,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数字出版技术,广泛开展前瞻性课题合作,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做大、做强、做精、做深,力争在前沿性技术研发领域有所突破。
要加快制定企业自主创新扶持政策,加大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力度,鼓励优秀科研成果转化;继续完善重大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对出版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给予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措施;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基金等对新闻出版科技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对数字出版及绿色印刷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工程及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为提升新闻出版科技水平提供充分资金保障。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广电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篇7
1. 传统电视媒体竞争加剧, 商业模式危机凸现
在传统电视媒体的生态里, 竞争态势出现这样的趋势, 收视市场分额和广告营收份额逐年向省级卫视倾斜, 在卫视平台上, 节目、市场和广告竞争日益加剧, 收视和广告不断向第一阵营倾斜, 马太效应加剧。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无论在节目市场还是广告经营方面都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去几十年形成的节目、收视、广告这样的典型商业模式正在不断显现出危机。
就城市台阵营总体来说, 受卫视积压和新媒体的影响, 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正在遭遇严重的发展危机:广告下滑导致生存困难, 一些台已彻底回归财政, 造成财政危机;省级卫视多重挤压, 节目投入、创新不足, 收视下降, 生态恶化, 形成收视危机;有线、IPTV、OTT TV发展无缘城市台, 构成渠道危机;传统媒体人才外流, 新媒体人才匮乏, 出现人才危机。
2. 电商进军电视媒体生态已拉开序幕
电商布局电视全产业链的节奏越来越快, 力度越来越大。在节目制作源头上, 电商企业开始从资本和联合制作层面与电视台或独立制片公司展开合作, 为电视播出平台定制节目, 同时进行电商品牌、商品植入, 节目播出的同时, 通过摇电商等方式在电商平台变现;在传输环节, 电商正谋求通过互联网电视 (OTT TV) 的方式建立自己可以掌控的渠道、平台, 在介入电视渠道业务的同时, 将电商入口部署到家庭电视终端, 这一点, 从长期来看, 会对电视现有的商业模式形成巨大的潜在危机, 未达到较好的市场效果, 某些电商公司不惜花重金研发自己的OTT TV操作系统并对整机厂家进行反向补贴, 以期迅速形成市场规模。此外, 具有品牌影响力和高收视份额的电视频道, 也被电商盯上, 被以微信或APP摇电视的方式逐步培养为电商入口。
3. 整合营销渐成趋势
从市场4A广告公司传递的信息, 以及今年以来电视媒体的广告市场数据来看, 传统的节目、收视、广告这样单一的广告运营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越来越不被广告商家看好, 哪怕收率很高的频道也不例外。
随着媒体生态的传播渠道多元化、用户终端多屏化、视频内容海量化、媒体形态多样化, 市场正呼唤媒体商业模式的变革、升级。从源头上, 广告公司已经对市场策略进行了调整, 纯时段的广告预算在不断缩减, 在增加新媒体广告投放的同时, 多渠道、多形式的组合式的整合营销趋势正在形成, 组合模式包括频道时段、网络视频、手机APP, 节目加活动等。这种市场需求必然导致电视台上游从办频道理念, 到节目形态, 运营方式的根本改变, 而这正是我们发展新媒体的市场需求动力所在。
4. 融合发展已在传统广电内部形成广泛共识
现在已不用再讨论要不要融合发展的问题, 而是要探讨如何发展, 以何种模式融合发展的问题, 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已在广播电视台内部形成广泛共识。
在发展模式方面, 尽管大家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 还没有成熟模式可言。但通过广电的几个行业标杆台的做法, 大体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区域上, 部分省级台布局的是全国市场, 通过内部资源整合, 借助资本力量, 打造覆盖全国的融合媒体平台, 通过在渠道 (有线、IPTV、OTT TV) 业务上的突破形成千万乃至亿级的用户市场规模, 然后构建IP版权内容池, 再进行多渠道多终端发布运营, 在此基础上形成TV+发展战略。
对大部分台而言, 建立全国性的融合媒体平台, 在政策、资源、资本、人才、市场时机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 难以实现。对城市台而言, 目前, 多数台都将融合发展目标锁定为本地区, 立足本地, 深耕细作, 以移动互联网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在产品层面有无线城市APP、广播电视伴随APP、本地新闻APP等, 目前, 一些台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 融合发展的城市台模式正在形成。
二对策与实践
1. 融合对策
(1) 强化节目内容核心竞争力和版权意识
广电媒体在顶层设计方面, 要强化节目内容核心竞争力和版权意识, 将节目创新和品牌节目培育作为首要战略。在具体手段上可以是:借卫视平台打造新闻、娱乐品牌节目, 借地面频道、频率打造民生、生活服务类品牌, 依托优势节目开展多平台多渠道拓展 (如电影、游戏、电商等) 。
同时, 还要增强版权意识。除节目及推广营销需要, 节目内容不向互联网免费提供, 如果发现有版权被侵犯的现象, 一定要坚决维权。这方面湖南台的独播战略值得借鉴。从目前看来, 湖南台独播战略为芒果TV带来了峰值6000万用户、互联网电视用户超800万的效果, 达到了提升电视收视率 (开机率和市场分额) 、提升网站影响力、流量和收入的目的。
(2) 尽一切可能抢占渠道, 建立新型“内容-渠道”关系
现在是渠道选择内容的时代, 核心渠道的价值将愈发凸显。有线、IPTV、OTT、PC、Mobile, 渠道正在呈现多样化, 掌控尽量多渠道, 话语权就会增加, 同时价值也会得到提升。这要求广电要创新渠道运营理念, 建立新型的“内容-渠道”关系, 做到:
·改变渠道与上游频道的简单传输关系, 做好内容与观众的互动通道;
·成为节目的活动平台、互动平台、电商平台以及多屏联动平台, 提升粘性和市场营销效果;
·创新广告运营模式, 增加广告捆绑手段, 加快VOD广告开发等;
·加入全视频大数据分析计划, 提升有线价值, 创新商业模式。
(3) 以融合发展推动媒体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广电媒体内部变革, 借鉴新兴媒体组织方式、表述方式和信息加工方式, 融合互联网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 从顶层设计层面规划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通过媒体融合观念的更新和生产流程的再造以及技术平台的搭建, 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 提高内容融合采编发布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变革, 增强业务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 促进融合业务的快速发展, 最大程度提升媒体传播力, 实现内容传播价值最大化。具体对策, 在后面深广电融合实践中有详细描述。
(4) 加大对外合作和资本运作力度
广电媒体单靠自身力量已经很难实现融合发展, 必须依托自身优势,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 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实现优势互补和借力发展。同时要强化资本运作,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业务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 发展有广电优势、竞争力强的新兴媒体业务, 借助资本力量, 把广电媒体融合事业做强做大。
2. 融合实践
(1) 深广电新媒体顶层设计
针对媒体融合发展, 深广电新媒体业务在顶层设计上, 一直强调核心业务平台和核心业务品牌的打造。在平台上, 深广电正在联合全国城市台打造CUTV全媒体业务平台, 作为城市台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在业务上, 深广电将全部新媒体业务整合到CUTV深圳台, 全力打造CUTV深圳台业务品牌。在总体战略上, 深广电将优质资源注入CUTV平台, 集中力量, 做强做大CUTV平台及业务, 强化资本运作, 推动CUTV的上市进程。
在具体业务上, 一方面, 主导本土渠道业务, 继续依托天威夯实有线渠道, 发展基于有线网络的增值业务;另一方面, 在新兴业务方面依托CUTV, 大力发展IPTV、互联网电视等互联网业务, 在移动互联网上重点培育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伴随APP业务, 在网站业务上立足本地, 延伸频率频道品牌和内容, 与APP、OTT业务打通, 形成统一用户、统一运营的综合业务平台;再一方面, 在台内内容生产和运营上, 借助“融合新闻中心”和“壹深圳”项目推动集团的转型升级。
(2) 深广电媒体融合重点项目
a.融合新闻中心
深广电融合新闻中心项目, 通过全面采用基于虚拟化和全流程IP化技术的云技术架构, 构建了集电视内容生产的“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编辑、多渠道发布”以及办公与信息化应用等业务于一体的全台网业务平台。融合新闻中心重点解决平台和融合转型问题, 是深广电由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型升级的标志项目, 涉及机制、流程、技术、空间等多方面变革, 提出来一个宗旨、二个目标、三个融合、四个特色。
一个宗旨:推动深广电由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全面转型。
两个目标:一是让深圳卫视新闻节目更好看:新颖的开放演播室和环境空间设计带来全新的实景演播室效果, 虚拟演播室和在线包装系统的整体升级使节目包装的效果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海量新闻素材的汇聚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 社交媒体手段的嵌入使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大大加强;二是实现融合发展:由实现一个团队在一个平台上按不同渠道终端特点策划、采集、编辑、发布内容。
三个融合:一是团队融合, 就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团队合二为一, 解决了内容策划采编与新媒体生产发布“两张皮”问题;二是流程融合, 将传统广播电视生产流程与新媒体流程合二为一;三是平台融合, 将广播电视全台网与新媒体发布平台合二为一, 实现内容多平台发布功能。
四个特色:一是采用云架构。平台全面采用虚拟化技术, 软硬分离, 打破岛状业务架构, 大幅提升业务弹性和资源使用率;通过构建VM资源池替代通用服务器, 构建统一存储资源池实现存储虚拟化和存储资源的灵活调配。平台还通过融合网络架构和桌面云技术, 实现生产办公一体化, 提升生产效率和节省办公空间。二是IP化。采用全IP架构, 以基带IP化、传输IP化, 替代IP+FC架构, 实现扁平化网络架构, 降低运维管理难度。三是互联网化。与全台网1.0相比, 融合新闻中心平台更像是互联网公司的生产发布平台, 生产流程、网站和移动APP研发运维服务全面引入互联网流程, 满足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方式、任何终端的业务到达要求。四是高清化。全面提升平台制播技术指标, 大量运用了虚拟演播室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立体化呈现等先进制作手段, 建立了高清缩编网、高清演播室、高清后期制作网, 并尝试和摸索4K节目制作、传输和播出, 提升音频质量, 探索5.1声道播出。
b.都市频道“壹深圳”
对广电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方向, 我们的任务是:首先是移动优先战略, 这点我们借鉴了BBC;其次, 要紧扣融合发展的宗旨目标——阵地、品牌以及媒体功能的延伸, 形成新业态和新的产业模式;再次, 要将广播电视伴随客户端作为主发力点, 可牵引、推动母体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深圳都市频道“壹深圳”就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壹深圳”频道伴随客户端的功能与逻辑
“壹深圳” (原为“都市频道摇一摇”) 首先是线上互动平台, 以广电频率频道为入口, 通过摇积分兑奖品、线下活动运营、主持人与观众互动等手段建立线上互动平台, 迅速形成规模用户, 提升频道影响力、频道收视率和用户粘性, 促成观众向用户转化。其次是频道频率媒体线上延伸平台, 依托节目栏目, 结合话题互动、新闻爆料等互动功能, 推出网络版民生业务品牌, 促进传统电视节目流程变革。再次是频道运作模式创新平台, 在运营层面, “壹深圳”以频道伴随客户端的方式, 推动频道运作模式的转型变革, 改变单一广告运营模式, 将时段广告与APP捆绑营销, 建立传统广播电视频道的整合营销模式;还可以依托媒体资源, 逐步向产业、电商、游戏等延伸, 并通过平台打通PC、移动APP和OTT TV业务, 形成互为入口, 互相促进, 探索T2O业务模式。
“壹深圳”当前运行状况
截止到2015年3月底, 启动用户数为51.01万, 注册用户30万;日活跃度15.8%。“壹深圳”目前是深广电所有微信公共账号、客户端等产品中, 用户数、活跃度最高的。深广电已将“壹深圳”确立为集团本土移动平台, 延续《第一现场》节目品牌发展移动新媒体。
深广电目前正在着力解决“壹深圳”市场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运营主体与频道关系、考核激励、流程变革与驱动等问题, 进一步促进其健康发展。今年计划在深圳发展用户超100万, 目前创造营收近1000万元。
c.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CUTV) 于2011年1月成立, 2011年8月正式开播。注册资本1.79亿元, 目前拥有股东单位35个, 联合开办台24个, 业务合作台48个。CUTV定位是全国城市台媒体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希望为各电视台提供联合发展的政策支撑、内容联合、技术服务、业务创新、资本运作等的平台。在政策方面, 拥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可以提供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服务。
目前CUTV公司运营进入稳健轨道, 模式探索初见成效。深广电作为大股东注入了众多优质资源, 正在努力引入战略投资资本。CUTV立足城市台公共平台定位, 发展更多城市台加盟, 形成规模化用户市场, 商业模式稳定成熟。通过上市融资, 接通资本市场, 助推其快速发展。
目前, CUTV的核心业务包括有:融合辛迪加、云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业务、网站建设、互联网电视 (OTT TV) 、IPTV等。
融合辛迪加
CUTV融合辛迪加业务, 将内容辛迪加与媒体融合业务结合, 参与台各拿出一个播出频道, 由CUTV统一整合制作节目、统一播出, 推进多个城市台的内容联合、渠道联合和联合运营, 开展电视剧联合购买、节目联合制作、联合播出、频道联合运营、活动联合运营以及联合定制剧等, 形成省域联播平台。其目的是降低内容总体成本, 提升内容实力, 联成规模, 提升频道频率入口价值, 更好地延伸广播电视内容产业, 形成线上电视销售、线下产品营销的全新商业模式。同时结合频道定制电视伴随APP, 建立捆绑营销模式, 通过渠道整合, 打通各种渠道和产品, 形成“全媒体收视数据”, 支撑内容的捆绑式组合营销。
目前CUTV成功运作了中原联播平台, 包括郑州台在内的10个城市台组成联播平台, 覆盖人口达6000多万, 并在持续发展壮大, 随着河南省18地市逐步加入, 总覆盖人口将达1个亿。
媒体云服务平台
CUTV媒体云服务平台的目的是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云架构, 为城市台统一提供计算、存储、转码、分发网络等云资源, 构建覆盖城市台的媒体云服务体系, 为城市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云服务平台, 整合连通城市台内容资源, 使城市台从孤岛变成全国平台, 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降低媒体融合发展成本。
CUTV媒体云平台包括生产制作云、媒资云和融合业务云。生产制作云解决新媒体编辑问题, 在云平台上实现内容收录、拆条、编辑、发布等功能, 面向新业务实现内容远程编辑。媒资云汇聚新媒体内容、视频内容、广播音频等媒资资源, 解决内容输出问题, 实现内容共享、交换、交易、加工、分发传输。融合业务云是发展新兴媒体业务的基础业务平台, 整合各种属性的业务资源, 支撑城市台PC互联网网站、移动APP、互联网电视等多种业务, 打通PC端、移动端、电视端的业务数据。
CUTV媒体云平台面向城市台融合发展提供服务, 硬件服务实行代购代建、以租代购、按需支付的方式, 可有效降低成员台新媒体建设中的硬件投入和技术资源不足等难题;软件服务采用联合开发、定制开发模式, 运营服务包括委托运营、联合运营等方式。媒体云平台内实现内容、广告和大数据等资源共享。
移动互联网
CUTV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计划, 以APP研发运营为抓手, 发挥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入口效应, 共同研发无线城市APP和电视伴随类APP, 开展节目内容互动、本地信息服务和游戏电商等增值业务, 将受众转变为用户, 增强节目互动性提升收视率, 探索发展So Lo Mo业务, 建立移动端的商业模式。通过CUTV联合发展平台, 在其他成员台进行拷贝推广, 形成更大的业务规模。
目前CUTV正在全国联合城市台推广运营“摇看” (深圳为“都市频道摇一摇”) APP业务。CUTV负责APP研发、技术运营、模式创新和模式复制, 通过CUTV云免费向成员台提供“摇看”产品和服务, “摇看”基于一个云平台和业务体系, 用户数据库总台与分台可共享, 通过总平台实现收入根据用户数据与各台分成, 而在当地产生用户归频道、频率, 实现收入完全归当地台。“摇看”立足本土, 延伸电视品牌, 对接线上线下资源, 打造最强的本土移动互联网平台。目前“摇看”已经有十几个CUTV成员台开展业务, 未来将拓展几十家地方台, 通过联合运营方式, 将形成覆盖全国、数据互通、拥有千万级用户的城市信息服务平台。
网站建设
CUTV网站 (cutv.com) 是媒体融合业务的互联网展示窗口, 是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平台。CUTV网站是按照总局要求的“总台-分台”发展模式。总台重平台建设, 是全国城市台总的舆论阵地, 重点负责网络视频服务、核心业务平台、分发网络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统一实现视频内容汇聚、加工、分发和运营管理, 实现与移动端、TV端业务平台的连通以及各分台业务数据的连通。分台借力母体, 立足本地, 发展本地资讯、社区互动、线下活动等业务, 与本台节目栏目紧密结合, 帮助节目融合发展, 将受众变成用户。
实现传统电视、PC网站、APP和OTT TV相互借力, 一体化运营, 网站是基础平台。通过CUTV网站平台打通内容与用户, 实现多屏融合、网络互动、社交推广, 释放内容价值, 提升城市台节目收视率。在运营策略上, CUTV将继续优化网站内容运营, 分台要为总台提供新鲜的、有价值的内容;并计划推出主页城市业务, 各分台轮值, 成为各城市展示自我的网络窗口。同时, 提升网络电视台网站的地位和层级设置, 提升到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平台, 做到一体化发展, 与电视台传统播出并行并重、协同融合。
互联网电视
CUTV互联网电视业务平台, 采用“总台集成+分台管控运营”的模式, 打造城市台自己的OTT平台, 建立OTT渠道和OTT入口, 实现城市台内容与网络观众的联系。其目标是整合城市台产业链增值资源, 打造一个开放的、支撑千万级用户的城市电视台OTT TV内容服务平台, 巩固电视终端市场, 携手打造共赢生态圈, 引领本地化OTT内容服务新模式。
CUTV互联网电视业务将发挥本地内容和服务优势, 研发城市台本地内容TV版应用 (内容包) , 为互联网电视集成牌照方业务终端提供本地内容和服务。在本地联合部署城市业务运营平台, 逐步向本地教育、社区、购物、医疗等民生领域延伸, 并与PC、手机客户端APP关联打通, 互为入口。
IPTV
CUTV的IPTV业务, 是国家三网融合的发展成果, 2010年9月建成并通过总局验收, 2012年6月26日在全国试点城市率先实现商业运营。平台提供的优质服务包括122路高标清直播频道, 超过5.5万小时的点播内容, 实现7天回看和2小时时移功能, 目前创新推出潮汕专区、天年乐等特色专区栏目, 并提供高清尊享、爱动漫等14种增值业务。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8
1 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 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 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 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 以实现“质变”, 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 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 “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 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 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 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 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 虚假新闻泛滥
新媒体的涌现, 媒体形态的丰富, 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飞跃。但是, 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 也存在着各种问题, 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 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 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 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 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发布, 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 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 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媒介的融合, 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 然而同样会存在着不足, 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 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途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例如:“人肉搜索”便是典型的案例。如此不但需要受众拥有较高的判断能力, 而且也要求政府有关机构必须要加强管治力度, 例如实施上网实名制等工作。
2.3 信息的同质化
在媒介融合形势下, 信息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 媒介融合使得信息量急剧提升、传播速度逐渐加快的同时, 也让新闻原创性逐渐下降, 致使新闻同质化问题不断提温。常常会发生相同的一条信息, 于不同媒体上被报道其报道方式与形式均是相类似的, 甚至有些报道更是从标题、内容乃至结构均是完全相同的, 然而却来源于不一样的媒体以及记者, 如此的同质化现状不但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 而且更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钝化媒体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以及深度加工能力。
3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3.1 政府规范法制, 防范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的发生
目前, 虚假新闻泛滥, 网络暴力事件经常有之, 导致其出现的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 社会各界具备了更多新闻传播的渠道、而且受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等因素外, 还因为现今我国政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以及漏洞所致的。只要政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 并实施大力的宣传与普及, 才可以让大众明判是非, 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在当今, 准则缺乏的形势下, 常常让大众感到力不从心, 无所适从;只不过是无心的一个动作便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 所以, 政府需要尽快地有针对性的明确法律法规的限制, 避免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
3.2 对社会及受众实行媒介素养教育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 社会受众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是非观以及判断能力, 能够科学地判断信息是否有用, 这便需要对社会及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 政府官方网站, 各大媒体等定期发布对于信息泛滥时代, 公民应该培养的素质以及信息筛选方法, 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 以让大众能够对存在的不正当的信息实施科学的判断, 并规范好个人行为, 从本质上实现尽可能的降低虚假、垃圾信息泛滥、信息同质化等带来的负面作用。
3.3 重视内容创新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避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 应该要重视内容的创新。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以及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上面的差异性, 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于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 以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4 结束语
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渐发展与深入, 其正以一种平等、开放而且互动的传播平台不断地提升受众积极性以及参与性, 为广大群众建构出具有自身话语权的新领域。因而, 分析媒介融合的现状并分析发展趋势, 是今后我国在媒介融合方面重大课题, 值得不断探索与研究。
摘要:随着现时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创新, 让媒介之间的隔阂逐渐变得模糊, 媒介正在逐渐融合和发展。本文阐述了媒介融合的内涵与特点, 分析了媒介融合的现状以及媒介融合下的机遇与挑战, 以探讨媒介融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柳斌杰.把握大势融合创新构建传媒新格局[J].传媒, 2014 (3) :8-11.
[2]周鸿铎.传媒融合时代的“模式集聚”发展战略选择[J].新闻前哨, 2011 (1) :56-57.
论武术与魔术的融合发展 篇9
谈到魔术与武术的融合,笔者只是一种设想。但魔术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CCTV春晚中刘谦一句“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这句话变成了行业新潮,掀起了魔术艺术时尚的海啸。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魔术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出现,在我国汉代的“百戏”中,至唐宋年间魔术作为一种表演技艺尤为突出。近百年来,随着中外艺人交流日益增多,国外魔术界的一些“大家”和大作大量的传入我国,我国的魔术艺术在交流相融中得到了蓬勃发展。魔术是能够产生特殊幻影的戏法,即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特殊道具把虚幻变为现实,在现实中折射梦想的伟大,使观众感到奇幻莫测。但是魔术艺术的表演更多的呈现了智慧和文化,因为魔术虽然也特别需要手法上的机敏、灵巧,但在表演各种事物迅速增、减、隐、现的瞬间奇幻变化当中,的确更加闪现出智慧的光芒。多少年来魔术有它特有的艺术趣味,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启迪人的智慧,增长科学知识,丰富娱乐生活。魔术以千变万化、神秘感、超越心里预想等继承而发展,造就了当代魔术艺术广大前景,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种种的优势价值运用到我们武术的发展中,两者会得到共性的需求和发展契机,所以笔者希望两者的融合能更好推动武术的全面发展。
1 魔术艺术的优势与价值
1.1 魔术的超越性创新思维元素的优势
“超越”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激励的概念意义,但是在魔术的艺术发展中往往“魔界”把他们当作存在的意义,这个千古不变的话题给艺术界带来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魔术常常超越人类思考的极限,正是在这种神奇、不可思议悬念,魔术超越性优势赋予了“魔界”艺术的创新能力,赋予了道具灵魂和生命力,奇迹般的步入时尚国度,融入了大众生活,就魔术的广义解释来说他是呈现于视觉上不可思议的事,都可称之为魔术。而习魔者经久苦练,然后让人们去观看这种不可思议的表演效果,所以魔术的超越性成为了魔界价值优势。
1.2 强烈的表演直观视觉元素优势
笔者在写这篇论文状态并不是魔界的成员,更多的原因是看到魔术表演的直观视觉效果后有感而发,没有观看过的人体会不到那种给精神上带来的享受和震撼,特别是在观看西方魔界的大作之后,作为一个武者更希望武术能超越这种艺术效果。魔术是一门“瞬息万变”的视觉艺术,即变化的艺术。也就是说,魔术是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魔术是“三维”的艺术,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相当的“四维”特性的艺术,这是因为魔术具有独特的“时空穿越”艺术表现特征,当然笔者并不是在否定武术的直观视觉效果。著名的街头魔术狂人Criss_Angel-瞬间蒸发、水上漂浮术、现场直观的面对更能产生无比的震撼和共鸣,大卫·科波菲尔创造经典魔术“飞翔当着众多现场观众及5000万电视观众翩翩飞舞、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在大卫的魔杖下突然无影无踪,等等这些魔术的艺术表演都是无比的精神财富,鲁道夫——阿恩海姆曾经说过,艺术的极高声誉,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类去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它在人类的眼睛面前呈现出来的,是它能够理解或相信是真实的东西。所以无疑魔艺的直观视觉是他的优势之一。
1.3 魔术艺术中魔元素的美感价值优势
说到美感,笔者主要谈到的是魔术艺术的魔力美,切切实实给人精神上留下表演艺术的美感,那种精神的享受直观视觉超越,和主题舞蹈元素,在艺术心理中直接指导艺术思维或艺术心理活动的核心要素,审美观、艺术观和审美趣味、其中审美是艺术心理的天性。同样的现代魔术艺术心理的真谛也是审美。魔术的奇幻变化就如同现实世界中多姿多彩的礼花,它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奇思妙想和无尽的欢快愉悦。魔术艺术所表达的形状、形态、运动、色彩、图像等,对观众来说就是具有特殊的抽象性。魔术节目所产生的视知觉活动的多次变化刺激(“奇幻变化”),能够迅速地抢占人的意识(瞬间变化最易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也正因为如此,观众的头脑里才会产生出神奇般的感受力。使得观众的心理不由自主的在视觉与现实的两个世界里徜徉徘徊。特别是通过这种特定心理反应,和声、光、电的协作配合,这种魔力美是其他艺术无法给予和满足精神的需求。
1.4 魔术赋予道具魔法元素的表演优势
“魔术”二字的解读:“魔”,变幻无常;“术”,技巧机关。魔术的不二法门是“遮掩法”与“错误引导法”。“魔术”的‘魔’字在前,也即意味着魔术表演中的‘魔力’表现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在魔术领域中常说的一句话:变不可能为可能,指的主要就是‘魔’的表现力(艺术张力)。“魔术”的‘术’字在后,表示‘技巧机关’的不可或缺,‘术’可以是徒手、抢托的技巧,也可以是门子道具的巧妙。道具是魔术表演者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是在大型、或者中小型的表演,道具在魔艺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在魔术的表演中魔术师通过特定技术方法给予了道具灵魂和生命力,在大众的艺术欣赏中变得那么奇幻和神奇,比如在漂浮术中,道具在魔术师手里时而旋转时而在空中游走,时而翻滚时而挺立,他就像有生命的精灵,然而武术却只能在影视神话中看到,尽管他们功能无法相提并论,然而笔者面对这种功能的缺失不能说这不是一种遗憾。
1.5 魔术的神秘感价值元素优势
如果用魔术心理领域中的一个词来描述的话,就是“印力”。(就是“让观众感到惊奇”)。魔术有其独特的吸引观众的力量,看魔术大多数人是抱着戳穿其西洋镜的目的。他们全神贯注地盯住表演者的举手投足,思索其秘密所在,力图解开其谜底。也正是这种神秘的魔力产生向心力,使欣赏者失控的思维去寻找答案。所以这种神秘感可能正是创造印力的内因,如何能让这种印力达到表演的需要,神秘感就起到了无比的重要性,因为从心理学来看,欣赏者所产生的“幻觉情感”是伴随着亦真亦假的幻象出现的。魔术可以真实表现虚幻的时空错觉,也即游走于真实与虚幻世界之间。这种魔术所特有的抽象性也就奠定了魔术作品的无限魔力。另外,近景魔术的表演以及互动式魔术的表演,又将演员与观众的界线模糊起来,这样产生出来的艺术效果就更具有神秘感与表现力,这种形态可以更好的营造真实感,进而导致由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差(神秘感),所以就纯观赏性的节目来讲神秘感更有价值。
2 武术需求与魔力元素融合契机
2.1 当前武术发展的现状引导武术价值的嬗变给予魔术元素武术相融契机
谈起武术的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武术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盛况,同时也走向了瓶颈的极端和要塞地带,遗憾的奥运的契机没有为我们停留,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认知导致武术变为东方芭蕾和体操的定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追求“健康”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体育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社会大众的健身需求日益增长,武术应遵循当今社会的发展观而发展,武术的价值功能也应遵循社会的需求嬗变,顺应大众化、休闲化的发展形势,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大众健身的需要,发挥武术价值的最大化,更重视精神世界的享受与满足,所以我们必须融入新的血液,创造出新的武术发展途径来满足新人类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先创造出吸引观众眼球,同样给大众一个认知的过程。对于中国武术今天所面临的处境和命运,对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处境和命运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革新武术成为了魔术与武术相融合的契机。
2.2 文化共性的需求与文化责任给予了魔术融合武术的契机
魔术与武术相同都是发祥地,同样有着千年文化底蕴,有着千年发展与继承,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树立了同样的文化艺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同样经过了文化艺术的抵制,但是他们都没有被走向灭亡,而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因为他们都是来源于与生活,都是生活中创造了艺术,所以生活的存在造就生活需求。特别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生活在科技的高压下,行业责任必存与生活。武术来源于民,是人民赋予了武术生命,它的功能是伴随者社会需求而不断升华,所以武术作为民主传统体育存在当今社会,鉴于魔术的艺术价值与武术文化共性和发展需求,武术娱乐功能强盛赋予魔术与武术融合的契机。
2.3 影视武术的冲击给予魔术与武术融合契机
随着科技时代的大兴,武术的发展通过影视传播得到了飞速发展,不可否认,影视传媒为武术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绝佳契机,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它在传播武术的同时,也为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影视小说中的武功异化与现实生活中武术的反差,是大众对武术产生了质疑、感到失望;再者,由于影视拍摄过与强调艺术欣赏,从而使得武术发生异变,特别是现在竞赛中武术的直观视觉无法满足影视武术带来的视觉震撼效果,而且武术讲究内、外之修,抽象性范畴的“气和内力”功法体现呢?无法直观地表现所以我们不如创造出武术艺术效果,给大众带来更直接武术艺术或直观视觉效果更为有价值。
2.4 娱乐功能的价值发展需求魔术与武术的融合发展
人类有永恒的娱乐需求,在对美的不懈追求驱动下,无论是追求美的过程还是结果,娱乐总是相伴而行。娱乐的手段包括了从感官到精神娱乐,武术表演是武术娱乐活动的主体。从武术的历史发展轨迹可以随处见证武术娱乐表演活动的身影。武术表演通过与现代艺术,美学相结合,综合运用音乐、灯光、背景、效果,调集一切艺术手段,给予观众多元化的感官刺激与享受,使观众融入到表演者创造的意境中体会攻防格斗艺术,但是这种娱乐不应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而且枯燥乏味的练习方法和对抗留下痛苦反应,娱乐过后可能是一种厌武症候群。当今社会娱乐生活异常的丰富,可供人们选择的内容和形式令人眼花缭乱,所以打造一种强力的乐武尤为重要,国人应认真对待善于融合的中华武术变迁,正确认识其结构和功能、作用演化,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有效地推动中华武术的发展。武术娱乐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将是发展武术市场和武术产业的重要环节。所以武术的娱乐功能给予了武术与魔术相融合的契机。期待两种艺术的如何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价值。
3 魔武发展融合的发展模式
3.1 武术与魔术技术层次融合发展模式
武术文化在千年的继承与发展中凝聚过多的庞杂领域,就简单的功法而言,有硬功、软功、轻功、内功、气功、健身功等。就武术的技术层次发展来看,内容过多在竞赛和舞台上娱乐中都不易表达出其魅力和价值,特别是轻功内功我们无法内控自由的飞翔,或者以气驱力,收放自如的境界美,都不能更好展现,而且特别是近年来影视武术不断冲击人类的武术的视觉。而在现实中对武术感到视觉效果疲软,为突破武术的传统化表演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魔术的表演效果,例如最著名的街头魔术狂人Criss_Angel-(瞬间蒸发)演绎我们武术文化神话思维,入场和退场或者演绎中路线转变岂不是一种很好的精彩的演绎,大卫·科波菲尔在空中飞翔是我们轻功演绎绝好展现,当然创造的前提必须符合武术文化节奏和属性,等等举例可以说明魔术是武术最好的合作元素。
3.2 打造专业化的魔武舞台发展模式
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现代武术套路,当它走进新时代的舞台表演中时,通过吸收与融合舞台表演艺术的新元素,为了标新立异和吸引观众的眼光将武术套路引用其中而进行创作的新作品,因此,出现在舞台上的武术套路内容,必将打破原有的动作结构和表现方式,更趋向表演与舞蹈的外在肢体动作的表现;通过创新来进行的一种新的创造发展,并被观众所接受的一种舞台表演形式。这样的舞台表演形式不仅为舞台表演艺术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由于运用了舞台的艺术手法而使这种舞台武术套路表演增加了新的视觉冲击,虽然近年来尽管武术在春晚的不断亮相,但仍旧没有开拓出成熟舞台武术艺术,尽管少林雄风,云依武当,禅宗音乐大典等出现了舞台表演模式,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文化氛围等等。少林雄风虽然具备这种条件,又缺乏成熟的舞台效果,而魔术依托舞台为发展模式,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他们具备了成熟的舞台经验,成熟的舞台艺术、成熟的舞台效果,各种成熟舞台道具。这都是武术舞台的不足,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大胆设想“魔武”的融合,来打造出更具魅力,更成熟的武术舞台,更具震撼的舞台表演效果,从而带动武术的职业化舞台表演者,更广泛武术文化传播和产业链完善。
3.3 魔术和武术的融合扩大产业链连接发展模式
然而大家众所周知魔术的主要表演用具就是道具,而武术的产业链中器材和服装等为主要消耗品。如果想打造出魔术和武术融合的成熟作品,就必须在道具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所以魔术与武术的融合能开拓出新的市场,道具将成为新的产业发展趋向,从而带动市场的活力,就目前武术的习武人数,可能给武术市场带来更多效益。
总之,从中国发展近代史来看,清政府百年的闭关没有给我们带来可喜的成就,反而枪炮使我们明白了落后的差距和挨打的痛楚,所以我们必去正确看待交流与发展结合于相融的优势价值,所以武术的发展同样需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虽然笔者无法穿越时空去验证魔术与武术发展成就与可行性。但是创造性的突破的途径未必充满神秘,所以笔者更希望能给武术的发展带来启迪。人的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前提,社会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放大和汇集。国人应认真思考融合武术途径,正确认识其结构和功能、作用演化,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武术的发展观必须与需求同步而行。
参考文献
[1]陈春娣,乔凤杰.作为艺术的武术[J].体育科学,2007(6):77-81.
[2]杨韶刚.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35.
[3]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95.
[4]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
[5]民间戏法的优势与整体魔术的薄弱[EB/OL].北京文网,大碗茶论坛.
[6]刘尧峰.影视传媒武术发展道路上的一柄双刃剑[J].搏击.武术科学,2005(10):7-9.
[7]张扬.试论武术舞蹈巫术的交融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1(3):233.
[8]刘舟,李连生,王宏军.快餐文化影响下当代中国武术的生存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1(2):9-10.
[9]宋月珍.魔术的艺术特点与发展之路[J].杂技与魔术,2008:17.
茶道文化与瑜伽的融合发展 篇10
1 瑜伽的起源及精神内涵
1.1 起源
“瑜伽茶道”的始创者为大陆瑜伽学者石鉴月和徐永立两位老先生,他们糅合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禅茶学、佛茶道和台湾地区“无我茶道”的思想,将其融入到瑜伽养生,由此产生“瑜伽茶道”。如今,“瑜伽茶道”已经得到了国际瑜伽协会的正式认证,且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势在必行。古典瑜伽源自印度,而茶道则出于中国,瑜伽与茶道文化的融合可谓两种东方古龙文化的兼合之作。中国茶道文化素有和谐、宁静等精神内涵,而瑜伽则与之拥有异曲同工之处。
1.2 精神内涵
瑜伽的精神内涵在于四点,即和谐、宁静、奉爱和超脱。
1.2.1 和谐。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和”思想。瑜伽养生者在运动场所方面要求与大自然贴近,追求和谐静谧的环境,摒弃一切物欲横流。
1.2.2 宁静。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静”思想。“宁静”是瑜伽养身修行的基本原则。《瑜伽经》将“宁静”大体分为“调身”、“调息”和“摄心”三项内容,且强调“调身”在运动姿势方面的稳固性和舒适性。在严格控制“调身”的基础上控制呼气、吸气便是“调息”的做法。而“摄心”则要求人的精神与知觉完全分离,且知觉与感官脱离,惟心合一,控制自我注意力便是人体感官控制的最高境界。显然,人体感官控制应该是从人心宁静做起。
1.2.3 奉爱。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静”思想。《薄伽梵歌》的“弃绝”指的是摒弃一切物欲横流的心理动机,释放私欲,利用博大的自我情怀对待他人和他物,一切以无私与平和视之,即能与他人互敬互爱。同时,《瑜伽经》也极力主张“非暴力”思想,它指出不存在暴力便不存在敌意,充分肯定对人敬爱、对人尊重的重要性。
1.2.4 超脱。
等同于茶道文化讲究的“寂”思想。瑜伽养生者可利用冥想实现超脱,即“寂”。《瑜伽经》利用“冥想”这种静思手段实现禅定解脱,便可攀达“无种无为”的至高境界,此点与茶道佛学的“寂静涅槃”理论不谋而合。
2 茶道文化与瑜伽的融合发展
2.1 茶道养生与瑜伽体位健身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对人的养生极为关注。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对茶之功效也作了一些阐述,它强调饮茶可以令人提神,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如《茶经·六之饮》:“欲醒睡意,则令其饮茶”;《茶经·七之事》引用了华佗《食论》、壶居士《食忌》和陶弘景《杂录》等著名医书或道书也将茶所拥有的“益气力”、“身轻”、“换骨”甚至“可成仙”等功用进行了记载。钱椿在其著作《制茶新谱·茶效》中引用《本草拾遗》描述到茶具有“止渴、助消化、去痰、除睡意、利尿、明目、增思考力”等功用。中国哲学博大精深,由禅门对茶的总结来看,主要有提神制眠、有助消化和消解淫欲三个功效。由此也说明,喝茶和养生是可以相互联系的。而瑜伽体味健身更多注重于人体的修身养性,古典瑜伽是按照野生动物形体动作而衍生出来的各种体位动作,它具有舒筋活血和调理腺体之功效,这一点与茶道养生不谋而合。
2.2 瑜伽精神与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文化汲取儒、道两家思想十分浓厚,儒之“和敬”、道之“清净”和禅宗之“寂灭”的融合形成一种“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也就是和谐雅逸,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以此树立和谐且宁静的生活态度。“和敬”是相互敬爱和以礼奉茶,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清”是摒弃尘劳烦苦,追求安逸清净的生活状态。“寂”则是从静中思苦,切身入境,以此攀达“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佛道两家孜孜追求的至高精神境界,如上也能在瑜伽中得以体现。瑜伽茶道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和谐、宁静、奉爱和超脱,它们在《薄伽梵歌》和《瑜伽经》的八支瑜伽之中均有所体现。
瑜伽与茶道文化均以回归自然、淳朴、当下和本善作为和谐精神的主旨,摒弃一切物欲横流、功名私欲,一心一意融入自然,此情此景权可当做是一种温馨恬静的个人家园和心神宁静的自我港湾。饮水思源乃茶道文化之本,通过饮茶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通过瑜伽可以扩展自我心量,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包容一切、无私奉献、善待万物和博爱平生。茶道精神以茶洗心、静坐养心和安神凝气,通过饮茶放弃心中杂念和欲望,不过多计较,以处子心态品茶、论茶,悠然澄清心境。瑜伽茶道适合在一种安静详宁的环境中修习,释放自我戾气、偏见和欲望,将心理包袱卸下,超然豁朗,令人感受一种豁然开朗的启悟,激发内心本能和潜力,静心享受,静心感悟,超然境界将以一浪高过一浪地闪现,最终达到超脱通达的自我境界。
2.3 茶道之“道”与瑜伽的“天人合一”
茶道文化讲究道行修行,糅合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儒之平和、道之虚无和佛之禅悟均为宁静大悟,它是一种依靠自我体验和心灵感受所能攀达的至高精神境界。或许,有人也将其归结为“养生、怡情、修性和证道”八字,根据国人说法,即为“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便是即心即道和物我合一,这些均可从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中寻得踪迹,如儒家“中庸”之道,如道家“无为”之道,再如佛家“无碍”之道。
瑜伽茶道也涵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至高精神境界。《瑜伽经》解释“天人合一”的含义为由不断的学习达至与上天合一,三摩地是由注意力与神合一而产生,由此便可窥见一斑半点。即便《瑜伽经》的“天”与儒释道“天人合一”的“天”有所不同,但关系到“天”与“人”、“大我”与“小我”的辩证理论则能基本形成意见统一,如瑜伽茶道与儒释道哲学一致认为“天”是体、是真,“人”是相、是幻,弃幻证真既能充分认识宇宙本体和回归宇宙本体,终能获得永恒和常乐。
2.4“茶禅一味”与瑜伽修习
“茶禅一味”是禅道与茶道文化的有机统一,禅道和瑜伽密不可分。间接地,茶道文化与瑜伽之间便形成关联。茶道文化与禅道之间精神相通在于两者均于主体感受立足,非深味不可。茶道文化和禅道均以追求生化与提纯精神境界为主旨。饮茶作为一类较为严谨的禅修功夫,也作为“借假修真”的主要方式。饮茶被视为参禅前奏,而参悟禅道又是饮茶的最终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二位一体,因而从古至今中国禅道便有了“茶禅一体”或“茶禅一味”的说法,现如今则以“茶禅一味”作为通用说法来解释理念和思想。所谓茶之味不但是茶之苦味,上升至茶道层次便能摒弃茶的本味,孜孜追求自我舍弃精神和无我境界,此种境界或精神便可称之为禅之味。
禅定和解脱有机联系是瑜伽习法的关键,而禅定指的是静中思虑和定中起观。《瑜伽经》将禅定分别分为三个层次予以释义,即“凝神”、“入定”和“三摩地”。“凝神”是意识置于物,“入定”是经久不衰的知觉,“三摩地”则为存在冥想对象而使得自我知觉消散。禅定和参禅之间是存在不同点的,参禅讲究当下一念中觉悟自性本体。瑜伽的禅定多指入定之后人的想法与思虑的真谛,通过禅定即可与天相应,并能论证和认知宇宙的本体。同时,禅定和参禅之间也存在一些相同之处,两者皆以破除妄执和打破陈规作为思维定式,通过灵光独耀闪现可获知和悟达宇宙本体的真理。
由此可见,茶道文化、参禅和瑜伽修习也能实现“三位一体”!
3 结束语
“瑜伽”是一种相呼相应的意思。我们处在宁静安逸的饮茶环境下,通过饮茶实现心灵交汇并应和,可以攀达“心茶合一”的觉明禅境。瑜伽与茶道文化的融合将以饮茶、瑜伽修习等形式让人回归自心、六根与茶相应、心与茶交融相应、身心舒畅、意识清明和心茶和谐统一。我们的心和宇宙,透过瑜伽这个完美的媒介,让人不再“与世隔绝、与人隔绝”。人心与茶、与瑜伽修习,如同面对明镜,可相互映照,可幻化无与伦比的精神世界。回归茶之本心、瑜伽之本心,以“舞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可充分表达瑜伽茶道的意境。瑜伽修习以悟境与瑜伽茶道完全相应的精神,才能体悟瑜伽茶道的原心,才能打破外在形式的藩篱,让瑜伽茶道呈现自心的面貌,在这个时代中重新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金文涛.论茶道与茶文化[J].科技信息,2012(15):194-194.
[2]王国龙.茶诗茶道茶文化[J].茶博览,2013(2):70-71.
[3]鸥洋.瑜珈·茶[J].普洱,2007(5):68-71.
[4]陆丹.浅谈中日茶道与茶文化的差异[J].文学与艺术,2009(9):69-70.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论纲 篇11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
文化与科技的对峙和制衡是人类近代思想史、社会史上的一条醒目的轨迹。这种分裂既是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剧烈转型的内在动力,也是引发现代性困境和危机的深层根源。极而言之,当今时代的政治冲突、经济扩张、宗教摩擦、生态失衡、人性扭曲等,莫不与此相关。由是,分析文化与科技渐行渐远的根源,探寻二者互渗与融合的根据、机理和途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那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否可能、又如何可能呢?本文拟以纲要形式对此略作探讨。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根据
人是文化生成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主体,人类存在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实践活动的普遍性、客观性决定了人类生存既需要文化的意义-价值呈现,又需要科技的工具-理性支撑,文化与科技的生成、发展和融合都深深植根于人类活动的土壤之中。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根据是:
(一)主体本性的存在之维
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个体性与类属性的统一。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类本质对象化,是人之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1]它以弥散性、机理性、渗透性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成为一切人类活动的基本图式、历史传承的内在基因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征。因此,主体存在本性的复杂性、多维性就体现在人类文化生产、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的运行之中,文化直接划定了主体本性的丰富圆周,使主体存在的本真意义得以呈现。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本质体现于对世界的知性观念构造和实践理性改造。在发生学的意义上,科学技术并非独立自存的现象,它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实践的历史需要往往为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最本原的动力,正是在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的实践过程中,科学技术展示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这种需要又关联着人的文化价值世界。因此,科学技术既是人类实现自身主体本性、从自然万物中脱颖而出的工具和手段,又具有人类文化生活和价值追求的深层形上基础。马克思精辟地指出:“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像它现在已经——尽管以异化的形式——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说生活有别的什么基础,科学还有别的什么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2]89因此,从主体存在的本体论视角来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具有直接性和本原性。
(二)主体能力的德性之维
主体能力是全面的、完整的,包括自然-生命力、感知-思维力、经验-知识力和情感-意志力等若干方面,这些不同方面的互动、整合、凝练和升华最终汇聚成为主体能力的德性品质。在主体能力德性品质的积淀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发挥着相互补益、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文化的作用方式是濡化和涵养,它直接或间接地养护“浩然之气”,培植“刚健笃实,辉光乃新”(《易传》)的厚实而优游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塑造并解放特定文化境域下社会性的感性、知性和理性思维能力,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2]87。同时,文化又运演无止、大化流行,它有质而无形、似静而实动,以主体能力为载体,将主体能力的历史累积、现实支点和未来走向连为一体,不断提升人类德性的整体境界;科学技术的作用方式是构造和生产,它表现为外在的、显性的力量。科学在观念上构造世界的过程中展示为人的存在方式,技术则通过利用一部分自然反对、改变另一部分自然来介入并重铸生产过程。而当人类以科学技术为中介“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3]“身外的自然”和“自身的自然”二者相互贯通过渡,是人和自然的相互生成,是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属人性的彻底实现,换言之,是人之主体德性的真正充实和完满。因此,只有在文化之内生传承和科技之外向掌握的有机融合中,主体能力的生成及其德性品质的提升才成为可能。
(三)主体发展的价值之维
主体本性和主体能力都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文化和科技既是这种发展的动力,也是这种发展的具体表现和现实确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决定着主体本性不断丰富和主体能力不断发展的方向、性质和范围,是主体发展及科技进步的深层动力。主体实践活动的展开正是在人类文化价值观的指引下,凭借生产工具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实现人文化成、化成“天下”的过程。因此,文化的生成、积累和演进表达着人类生活的理想追求,丰富着人类活动的意义世界,体现着人类对自身作为主体发展的价值关怀。同时,科学技术不仅是实用性的形下工具理性,而且是具有超越性的形上价值理性。作为前者,人类通过科学技术而进行的外向探索事实上指向人的存在自身,并最终成为人类自我认识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作为后者,科学技术所内涵的理性精神、人文意蕴和审美旨趣及其统一,确证着主体存在的丰富性和主体对于利、真、善、美、自由的不懈价值追寻,即使是科学技术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也都能够促进主体能力和人性境界的提升。人类正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超越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实现并占有自己越来越丰富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形态的科学理论、观念形态的科学精神和文化形态的科学技术都是人类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所以,从人类存在的整体性和人类发展的无限性来看,文化和科技共同构建了主体发展的价值之域。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阻滞因素
主体根据意味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可能性、应然性,但在实际的文化进步和科技发展中,也存在着多种阻碍二者有机融合的复杂因素。只有消除这些阻滞因素,才能化解文化与科技之间的隔膜,促进它们在积极互动中实现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阻滞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教条主义
发端于16、17世纪的现代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前提上看却存在一些迄今未易的教条。被誉为“英国最具创见的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鲁珀特·谢尔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在最近的研究中指出,现代西方科学中存在着如下教条:“机械自然观”、“物质和能量的守恒”、“自然规律永恒不变”、“物质无意识”、“生物遗传的物质性”、“记忆是物质储存痕迹”、“心灵只存在于大脑”、“只有机械医学才有效”等[4]。这些现代科学中蕴含的教条主义是西方特定文化传统的产物,它既排斥现代科学标准之外的其它文化形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也否认非西方传统背景下地方性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和合法性。这种科学观上的夜郎自大、唯我独尊,是与科学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公正态度和宽容胸怀相悖的,它们正在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从这些现代科学教条中解放出来,现代科技才能获得新的、更大的活力,不同质态、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才能真正相互敞开,并因对话沟通、共享探险而相互丰富和升华。
(二)科技理性的工具主义倾向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在实践上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最有效工具。人们不仅从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对待自然世界,而且以科学技术内蕴的对象化、实证化、效率化的态度看待人类生活本身。在这种观点看来,科学技术不仅是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工具,也应当进入生活世界和社会领域,以形式化、数学化、逻辑化、模型化的纯粹理性方法来处理心理与人格、民主与公正、平等与效率、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等问题。这种科技理性的泛化和提升,其直接后果是工具主义的片面膨胀。它一方面敞开了世界,敞开了世界的广延性和可操作性,但又在更大程度上遮蔽了世界,遮蔽了世界的有机性和意义属性,在现代条件下日益成为重组社会秩序的手段和压制社会解放力量的意识形态。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约瑟夫·阿伽西认为,科技理性至上的工具主义倾向是“一种危险的倒退,它甚至对科学本身产生了危害性的后果。”[5]1这种对待科学技术的狭隘工具主义立场,是对生活智慧的废黜和遗忘,对人性内涵和人生意义丰富性的过滤与净化,是形成单向度、平面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层精神背景,正在从根基处威胁着文化整体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三)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使其具有相对性,但相对之中也有绝对和稳定的因素。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的实在性和进步性,否认文化比较的可能性和文化进化的规律性,主张原教旨主义的文化持守或回归所谓的原初本真状态,最终必然走向文化虚无主义。阿伽西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看似从地方性角度支持科学,但其目的在于支持众多文化对科学的无知,——它看似宽容地将每个权威限制在自己的领域内,但却是以分裂不同领域和使每一个领域成为不受限制的地方性权威为代价的。”[5]34尼采指出,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自行贬值”[6]280,在自然科学中,因果论、机械论和规律乃是过场、剩余物,“科学的发展一再使‘已知消融在未知中——发展的目的恰恰是要相反的东西”。[6]634由此,科技被视为理智的“机巧”,对世界的科学解释和技术改造被认为是粗暴的统治欲的标志,它必然会走向自我瓦解,引发精神沉沦和社会危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葆有文化的本然和纯粹之境界。这种反对文化的公共性、相通性和累积性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不可避免地成为科技进步的逆反力量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阻滞因素。
(四)“两种文化”的对立
文化和科技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分离乃至对立的倾向。文化学者反思、放大了科学技术的理性化、程式化、霸道性和社会负面效应,科学技术工作者则批评文化现象和文化研究具有模糊性、抽象性、无定性,是导致社会隔膜、社会冲突的根源。英国学者斯诺认为,科学家和文学家这两个群体、“两种文化”几乎已经完全不再相通,在知识上、道德上和心理气质上也少有共同点,“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好像科学家都是些浅薄的乐观主义者,他们对人类的处境毫无认识。另一方面,科学家认为,文学知识分子全都缺乏远见,在更深的意义上反对知识”[7]。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技工作者与非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对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科学技术及时有效地进入人类生活世界,也不利于文化整体的理性精神、科技含量的提升,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最为直接和明显的障碍。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文化与科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悠久的古老传统,也有崭新的当代条件,并且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后果。为了有效促进文化与科技发展的融合,需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入发掘这种互补共生的内在机理。
(一)文化科技化
这是科学技术向文化的渗透和转化。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支撑,二是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精神价值建构。前者是就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而言,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例如声、光、电、化等技术载体,为文化生产提供更为生动直观的形式,为文化交流开辟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为文化传播创造前所未有的受众,使文化发展插上现代科技之翼;后者是就精神内核和实质内容而言,指充分汲取现代科技的精神意蕴,例如自由探讨的求真精神、注重可操作性的实证精神、批判现状自我超越的创造精神、公正开放容纳歧见的宽容精神等,以理性化的科学精神补充文化精神的价值关怀。文化科技化并非追求科学的综合及科学的统一性,也不是将技术理性泛化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图景和技治主义的程式化操作[8],而是利用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平台效应和衍射功能赋予文化发展以现实性、普遍性的品格。通过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支撑和精神价值建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文化发展将获得更加强劲的动力,文化精神也将被赋予更加健全的、具有时代性的内涵。
(二)科技人文化
这是文化向科学技术的弥漫和浸润。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的提升。科学发现是一种高度复杂而又难以捉摸的创造性活动,没有固定的程序可循。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状态是在实事求是的态度、广阔的视野、谦虚的品质、强烈的创造意识等人文素养的熏染中习得和保持的[9]。所以,人文素养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文化底蕴。科学史证明,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就不可能产生真正具有原创性、划时代的成果。第二,对科学知识的人文理解。科学知识是人类高层次智力活动的产物,只有对它们进行多角度的人文阐释、人文理解,深入发掘体现在科学家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和凝聚在科学知识中的“科学精神”,如对万物的惊异感、对真理的献身热情、思维表达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等,科学知识才能走出科学研究的“象牙塔”,并内化为普通民众的人性品质和实践能力。第三,技术成果的人文转化。技术革新往往发生在工厂、车间、实验室等特定场合,只有通过实践基础上的人文转化,才能开示技术成果与人的需要的关联、与人的利益和目的的契合、与人的价值追求的一致,即与人们的需要、兴趣、利益等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真正进入并塑造社会生活。所以,科技人文化既彰显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学、社会学前提,也昭示了它走向社会、服务生活的最终归宿。
(三)道—技贯通
从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文化运行合于人类活动不可须臾分离的形上之道,科学技术则更接近人类活动日常资用的形下之器。道乃器之“魂”,器为道之“体”,道可玄览、可修齐,器可究格、可规制,修道在境界,制器求日用,道-技(器)贯通互补方可迈入自由之途,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10]。只有在明道和制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人才能不断拓展身心内外、自由和谐之境界。在中西关于文化生成和科技发展的传统中,分别存在着“道—技”贯通的不同侧重。具体而言,中国传统强调援道入技、以道观技、以道驭技,在道对技的综观统摄中体验审美的、和谐的人生况味,如“庖丁解牛”中“道”曾赋予“技”以无限性的意义补偿。而西方传统往往多中求一、动中寻静、见微知著,从对具体部门、有限领域的探究中逐步升华进入那个在先的、完整的形上界域,如爱因斯坦经物理学研究而对于“宇宙宗教情感”的体认和敬畏。这两种传统相反相成。吸取二者的合理成份,既援道入技,又由技入道,促成“道—技”之间的贯通过渡和转换升华,是当今时代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存在论、方法论机理。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外在保障
文化与科技历来如影随形。当代中国,科技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文化繁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甚至是百年民族复兴大业的终极精神祈盼。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需要一系列相互配合的外部社会支持条件。
(一)体制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二者原来平行并列、互不相干的模式,努力寻找并积极强化文化管理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的共同点与交叉带,形成二者相互沟通支持的动态发展格局。例如,提高文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区别对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丰富科技管理的文化内涵,加强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科技发展的引领等。以这种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产业基础
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最新成就,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利用现代科技发掘历史和现实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区域文化。所有这些“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无论是文化界还是科技界,都无法单独实现。文化和科技的高度融合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大势所趋”[11]。这种产业门类的优化和升级既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本渠道,也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三)平台支撑
公共平台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及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试验场、孵化器。可以依托各级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等建立各级各类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和地方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切实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人才保证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上述条件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而且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的协力配合。为此,首先要造就高层次的、具有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视野和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和文化大师。他们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领军人物,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动向的前瞻者、新领域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开拓者;其次,要注重具体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塑造浓郁淳厚的人文环境,使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基本共识和必备素质;最后,在基础教育中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识,切实改变长期盛行的重理工、轻人文的误区,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心理和积极的社会关切。这既是向教育本质的自觉回归,也是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2.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77.
[4]Rupert Sheldrake. The Science Delusion——freeing the spirit of enquiry [M].Coronet Books, Jan., 2012.
[5]约瑟夫·阿伽西. 科学与文化[M]. 邬晓燕,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尼采. 权力意志[M].孙周兴,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7]查·帕·斯诺. 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 陈恒六,刘兵,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10.
[8]J.齐曼. 元科学导论[M]. 刘珺珺,译.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269.
[9]刘大椿. 科学活动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83192.
[10]老子. 道德经·第48章[M]//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0.
[11]周文彰. 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断想[N]. 光明日报, 20121017(013).
(责任编辑文格)
Abstract:The deeply syncretic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is a strong calling and main trend in modern society.The syncretic development of them is not only subjective to the basis of human activity,but also many complex obstacles.We can promote their common development on a higher level through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nd a series of outward conditions.
核能信息化看重融合与发展 篇12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欢迎辞中表示,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核能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核能信息化进程的步伐,核能信息化又促进了核能行业管理方式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按照国家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继续积极推进和加强信息化工作。包括做好各企业“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瞄准后ERP时代企业和信息化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如:“十二五”期间已经建立的信息系统如何发掘其更多更好的应用价值;如何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如何通过智慧核能,数字核电建设,提升核电建设和运营效率,为核电站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安全运行保障;面对IT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更多应用;面对核电走出去战略,如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并发表讲话时谈到,信息技术是引领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我国对信息化高度重视。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建立了只有世界上少数国家拥有的完整的核工业科技体系,实现了核能大规模和平利用,为国家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经济综合实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核电是清洁、安全的绿色能源,当前“核电走出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核能安全是构建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明确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核能行业的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用的核能信息化安全体系刻不容缓。要认清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整体形势,考虑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应具有国际视野,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上。网络安全具有很大的范畴,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与传统安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是对抗状态下的安全。存在攻防两方,安全态势难以预测。在新的业态下,国家安全不可能离开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考量。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相辅相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两者密不可分。核工业涉及很多工控设备,这些都需要嵌入式核心系统,如果这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工控设备的安全就难以保证。因此这类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核工业中还要利用大量的信息技术,要依靠信息技术大大提升核工业的水平。
他还对提升核能行业信息安全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在体制管理方面,建议组织成立覆盖核能行业全产业链,及各个集团公司的核能行业信息安全统筹管理的工作组,统一规划、整体协调行业信息安全方面工作,并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在核能行业信息安全正式制定推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技术保障方面,与国家有关科研单位联合,尽快成立核能行业信息安全国家级的实验室,开展行业信息安全合作。在标准评估方面,建议尽快组织专家开展相关的标准研制工作,推出行业标准,建议将信息安全专项评估纳入核能企业整体评估工作之中,定期开展评估工作,设计开展攻防应急演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结合国内目前的信息化环境分析道,信息技术作为通用性技术具有渗透率高和外部性强的特点,对其他产业和社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赋能效应,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已经历了基础应用、系统建设阶段,进入服务时代。面向工业制造业的IT服务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制造业重要表现形式。大力推动面向核能等工业制造业的IT服务对于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在核能行业的应用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关注和努力的地方。
【融合与发展】推荐阅读: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10-06
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思考10-13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论文11-11
现代农资与传统农资步入融合发展10-24
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发言稿:走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新路着力打造农业新增长点11-15
广播融合发展05-23
融合式发展06-24
融合发展策略09-05
创新业态融合发展07-18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