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教融合

2024-08-30

高校产教融合(精选12篇)

高校产教融合 篇1

一、产教融合实践与地方经济发展总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首先要注重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现在很多高校的理工类系院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近年, 在校企联合组建的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积极组织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安排教师顶岗实践, 学校还邀请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讲课, 企业还会派优秀人才到学校一起参与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等工作。比如:在企业的建议下把相关理论课程和企业实际操作原理方法合并, 增加和企业实际紧密联系的具有应用型和实操性的新课程, 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促进地方高校教育的发展,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随着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推进产业升级, 对新生进行职业培训,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 能使地方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高校产教融合教育,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 满足企业对岗位的迫切需要, 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标准化需求;高校进行产教融合模式与区域经济用人标准相协调, 以市场需求为准则, 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总之,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二、高校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规模发展不平衡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 我国高等教育人数不断上升,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地方高校职业教育, 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 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跟不上高校教育的步伐。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难以引入大企业在本地域投资建厂, 产教融合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来合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可能会制约该地区高校的产教融合的发展, 而高等教育的匮乏又会反过来制约产业的升级与技术的创新, 从而制约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 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了解与信任

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很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服务状态不了解, 甚至有些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的态度。尽管有些地方的高校完全有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为社会提供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但是地方企业仍然会舍近求远, 寻求地区外的重点高校提供人才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基地, 对外的人才需求比较小, 有些小的企业虽然对高校的服务需求比较大, 但是其自身发展条件有限, 这样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 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长久发展。

3. 专业设置不合理

有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规模的扩大, 对院校内部的管理不够重视, 在专业设置方面大多是跟风, 没有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人才需求关键点进行人才的培养, 专业设置存在落后、雷同、结构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不切合实际等问题。还有些高校存在“因人而设”的现象, 没有充分地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这样, 就很难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

三、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教育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高校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按照职业岗位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专业性比较强。经济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高校的教育要根据市场经济进行相应划分,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培养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 使高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控制教育规模, 提高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不能仅仅考虑规模的扩大, 要同时注重教育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提高。质量是教育的关键,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校应该注重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式, 注重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适当控制教育规模, 确保提高地方教育的质量, 更多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素质高的人才, 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2. 引名企入住校园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 要积极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让学生有到大企业实践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些工程专业、机电专业以及维护专业的学生, 更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联手, 共建创新创业园等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校企双方积极合作培养专业性强的学生。比如学校与路桥集团等施工企业合作, 在学校内开展工程机械操作、维护保养、维修等培训班。有专职教师在驻校企业顶岗实习, 使教师扩展维修的挖掘、工程机械、维修经验和维修技术等,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 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 积极进行人才的培养,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积极鼓励重点学科与重点企业的合作, 把教育科研扩展到企业车间, 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来设置, 同时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自身的学科结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 以便满足地方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形成一个“需—产—销”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这样才能真正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 做到高校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有反作用于高校教育的提高。

4.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的地方高等教育结构能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地方教育失衡, 大学生的供给可能会影响地方人才劳动市场需求结构, 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率, 也就制约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从而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 优化教育结构能够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优化高校教育结构, 一方面要科学规划高校的层次。优化办学结构、办学模式, 实现地方高校的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以及协调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地方经济发展层次比较多, 包含各行各业的发展, 高校在育人方面也要建立多层次的育人方案。随着产业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高等教育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培育服务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多方面的人才, 利用多层次的人才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 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协调的关系,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也能促进教育的提升。高校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是适应现代化地方经济发展形势而设置的, 产教融合能为企业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又带动经济的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又能促进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29) .

[2]周赣琛, 王梓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2, (9) .

[3]徐龙志, 敬丽华, 蒋心亚.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优化升级——常州高职园区专业错位发展研究[J].职业时空, 2013, (9) .

[4]周林福, 黄先琪.“引厂驻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J].论坛, 2012, (14) .

高校产教融合 篇2

---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与京东集团校企合作新闻报道

12月7日上午9:30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曾宪生副校长、吕栋山副校长,文经部储海平主任和江京东农村电商生态中心运营总监杜彪先生对建设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京东电商学院进行初步洽谈。为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培养更多高素质、精技能、善管理、会经营的电商人才,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溧水做出新贡献。

会上储海平主任介绍了目前学校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情况,介绍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现状,以及目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学生技能培养缺乏适应市场的,针对性的辅导,教师没有真正的实战经验,课堂教学说服力不够。

杜彪总监介绍了:京东在2015年大力推进农村电商,通过与三到六线城市的线下IT数码或家电零售店面合作,以“京东帮服务店”的形式帮助传统零售店面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型。农村电商推广过程中,配套人才的巨大缺口问题凸显。

吕栋山副校长表示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公司业绩考核合并进行,这种紧密型的工学结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中职教育的实践实训教学问题。

曾宪生副校长说: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特色中专学校的办学定位,京东集团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是国内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京东集团合作,将有利于突出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有利于建立创新型产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我校教学科研与地方政府产业紧密结合,逐步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

通过初步洽谈,双方对在溧水区域范围内建立京东商学院达成了共识,双方将进一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邀请政府指导,共同做好溧水本地的电商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高校产教融合 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办学目标不明确,追捧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

传统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高职”“职业”等字眼往往被理解为专科层次,因而地方本科高校总希望朝着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些学校与历史悠久的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其学术氛围和研究能力均难以与之抗衡,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又不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用人的需求。而高等教育的结构性优化导向也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走应用型的道路并不是教育层次的差别、并不是低人一等,而是一种教育类别的差异,是职业教育的本科阶段。

(二)办学思路不清晰,重学术研究,轻技术应用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高职高专1327所。在1202所本科院校中,地方院校19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1%。招生人数占88%。1999年以后新设本科院校662所。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方面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只管培养,不问社会需求,结果造成了单一的趋同类型,培养的人才多数不对路。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新颖,多传统理论,少特色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应用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也较为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但不少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却难以达到计划目标的要求。

(四)资源利用不充分,多纵向协作、少横向整合

沿用传统思维,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惯于向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取经,采用的是一种纵向协作的交流学习,因而学到更多的是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违背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宗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列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也无任何标准化的发展模式供我们借鉴,因此,只有认清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发展定位,通过充分整合社会和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才能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取得长足的发展。

二、郑州财经学院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郑州财经学院升本以来,在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道路上己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校坚持“科学定位、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理念,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和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为己任,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乘势而为,快速发展。

(一)转变观念,科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办学理念指引学校办学发展的方向,办学定位决定学校办学的性质和特色。自升本以来,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高校和如何建设”问题,郑州财经学院组织开展了“应用型高校建设教育理念学习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文件、邀请专家讲学、走访试点高校和专题研讨等活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客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社会对人才规模、类型、质量、需求发生变化的新形势,转变以单纯追求办学术型大学的传统观念,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就业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供给”的宗旨,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特征科学定位。因此,学校明确了发展目标,办学定位立足郑州、面向河南,主动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服务,重点面向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学科专业,注重内涵发展,凝练办学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有实力、有质量、有特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凝练特色,深抓内涵,提高办学水平

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高校持续发展的活力。特色发展就是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扬长避短、走创新教育之路。强化办学“底色”,凸显办学“亮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注重“优特、独特、新特”,以特色提升竞争力。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紧跟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步伐和郑州市成为“国际商都”及“中国现代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的发展定位,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对应用型经管人才的潜在需求,有计划地优化专业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结合学校的优势,郑州财经学院重点开办经济、管理类特色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电子商务、投资与理财、旅游管理等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会计电算化为代表的财务管理类专业群和以物流、电商为代表的商贸服务类等六大专业群。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注重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育人场景,建有8个实验实训中心,完善真实及仿真性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优秀人才

在时代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新设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主动对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校先后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省物流协会、双汇集团、海尔集团、三全食品等近百家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专业、优化课程,开发项目,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局面广泛形成。通过合作,学校举办有“百业会计班”“捷士德自动化班”“电子商务班”“电脑艺术设计班”等订单式培养特色班,并先后与企业共建了“数控加工中心”“声像编辑中心”“鑫凤凰旅行社分社”等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和正保远程教育公司共建“郑州财经学院正保会计学院”,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校企双方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实习与就业开拓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优势与经验互补,协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鼓励毕业生创业,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和办公设备,目前共有32家创业团队入驻,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扶,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四)积极探索双导师制,筑牢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自2007年郑州财经学院实施“双导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来,鼓励青年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期分批到企业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快速成长。升本后,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理念下,学校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尝试引进企业研发团队进驻学校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共建,与更多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实施合作育人战略。通过“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接受校内专业导师的理论指导,同时还能通过企业项目跟进,全方位接受企业技术导师的专业训练。这种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育人才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切实达到了“教、学、做、练”一体化。

高校产教融合 篇4

关键词:杭州高校,日语专业,服务外包,产教融合

一、“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 深化产教融合, 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职业人才, 而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企业的推动。在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国家教育发展重心的今天, 职业院校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加强同企业合作, 充分利用职业院校教学资源, 大力实施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在当今“以系统的人才培养为核心, 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促进行业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大职业教育观背景下, 只有深入地进行产教融合, 高校的毕业生才能有更多就业选择。

二、杭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2006年12月, 杭州被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确立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2009年1月, 国务院确立杭州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同年5月, 国家商务部、教育部联合发文, 杭州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2008年12月, 杭州师范大学成立国内首个服务外包本科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

2012年4月,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15年) 》, “信息软件产业”作为十大产业之一被提上了政府工作重要议程。据此, 杭州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工作成为一大亮点, 不仅出台了《杭州市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政府每年还有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资助大学生参加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来自杭州市外经贸局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5年底, 浙江省在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注册的共有约1350家, 落户杭州市的企业就有1125家, 其中面向日本的有86家。同时, 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有56家, 目前为止共培训了12万的服务外包人才, 每年培训服务外包人才约两万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经过服务外包培训后, 就业率非常高, 而且大都能够以每月4000~5000元的高薪就业, 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年薪10万~15万元。

三、杭州对日服务外包企业日语人才需求特点

杭州对日服务外包企业日语人才需求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就业岗位相对宽泛; (2) 日语水平硬性要求; (3) 适应网络发展需求的IT辅助知识需求; (4) 复合型日语人才具备相当优势。

在杭对日服务外包企业大多为软件与信息服务的业务外包型企业。在这些企业中, 日语人才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管理、文职 (翻译等) 、测试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翻译和BPO等, 而这些岗位大多需要具备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N2级别以上的水平才能够胜任, 只有BPO和测试等工作对日语要求相对稍低, 但也必须是N3左右日语水平。同时, 除了对日语的要求之外, 还有对计算机技术、英语、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的需求。表1是对五家在杭对日服务外包企业日语人才结构的调查。

四、杭州高校日语专业服务外包“产教融合”的实现途径

高校培养职业人才, 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性, 而产教融合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杭州高校的日语专业应结合本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找准专业发展的方向, 加强与对日服务外包企业合作力度。

1.校企合作, 实现日语专业订单式培养。杭州市政府规划的“信息软件产业”三大规划区域分别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杭州各高校日语专业应结合杭州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学院所处的区域环境优势, 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招生, 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以促进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2.嵌入计算机课程, 适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信息化社会中, 高校日语专业需加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以提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课程之外, 日语专业可开设《Photoshop基础》、《数据库基础》和《日文文档处理》等课程, 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进行日语文字输入和文档处理的能力。授课过程中, 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情况下, 可利用对日服务外包企业的真实资料作为课堂训练的样本, 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又完成了企业的工作任务, 在达到校企双方共赢效果的同时, 又缩短了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周期。

3.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 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高校与对日服务外包企业的合作, 要有与企业日语人才需求特点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支撑。企业对人才的使用原则一定是效益最大化, 一个岗位对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可能只是日语水平这样单方面的需求。因此, 只有在日语能力之外还具备其他相应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才是企业需要和欢迎的。高校可根据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来导入相关课程, 比如英语、计算机、财会等, 以实现日语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和高薪就业的目标。

4.教师互派, 实现“结构双师”的教学资源互补。高校的日语课堂, 既需要专业知识传授, 更需要企业一线实际操作经验演练。要实现这两种资源的互补, 就要让双方的人员流动起来。企业人员把一线操作经验带入课堂的同时, 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对他们今后在企业工作中承担起传帮带作用会有较大帮助; 而高校教师进入企业, 既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企业服务, 也能够接触到企业最新资讯, 为今后的高校教学提供新思路。

5.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要培养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日语人才, 就要倾听企业专家的意见, 了解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规格, 并对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知识、能力、素养等任职要求的对接, 要吸收企业的专家、职业经理人、骨干等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修改, 完善各个环节, 并以一定的形式延续这种机制, 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从定位的初始环节即贴近企业需求。

高校产教融合 篇5

【摘 要】以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为例,分析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的产业背景,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开发进行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产教融合 课程开发 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24-02 产教深度融合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现职业教育跨越提升具有战略性意义。“产教深度融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在不同场合和媒体对“产教深度融合”做出了强调和指示。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产教融合不仅能够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

一、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的产业背景分析

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依托柳州众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模具企业,以此为产业背景和土壤。柳州是广西汽车工业城,2014年1~6月,柳州市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00万辆,汽车销量约占全国销量的8.72%。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东风柳汽公司等主机厂形势喜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相关的汽配行业也处于稳健发展阶段。作为汽车行业中最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本地汽车模具产业得到了同步发展。本地模具行业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如制造过程的CAPP、CAM技术、并行工程和协同设计以及虚拟制造等内容的模具数字化技术等等。这些对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有必要依托地方产业,以校企合作形式,开发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具制造综合训练是本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此课程由校方单独开发,会在师资、设备、学习项目、工作环境上与职场有明显差别。为此,我们与广西最大的模具企业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臻公司)对接,共同开发了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开发的设计

产教深度融合实际上指的是“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式发展,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阻隔”,多方融为一体,构建发展共同体,实现多方共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点在于凸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一)“职业素养+技术技能”的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汽车模具制造业为平台,开设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在新开课程中把基础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在企业的生产实例中深化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培养“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复合人才。我们根据在学生已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机加工单项训练学习的实际情况,依托柳州模具企业的优势资源,把传统课程从校内教室课堂转移到以企业车间为中心。课程环境为真实的企业环境,学生有了“企业员工”双重身份,承担为期六周的模具生产任务。在真实而又陌生的企业环境,学生被统一安排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感知、学习、接受新设备、新工具、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最终形成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技能与职业素养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凸显“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职业教育映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开发过程及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掌握大型铸造模具的生产特点,掌握拉延模、修边冲孔模的钳工制作、数控加工、装配、调试工作过程,初步获得模具制造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亲历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协作完成模具生产任务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我建构完成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三)与模具生产企业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内容。按汽车模具的实际生产过程以及相关岗位职业标准来制定教学内容,共确定了三个工作岗位,分别为模具泡沫成型制作、模具组立及数控加工、模具钳工制作,此外,增加企业安全教育、企业文化体验、课程总结评价内容。以此来序化教学内容,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并进行轮岗学习。

(四)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过程实施。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负责课堂教学,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模具制造训练指导书等。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为:聆听教师讲授→模仿操作过程→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本课程以企业实际项目为教学对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模具制造的实际过程循序渐进安排学习任务。学生以企业准员工身份,亲身感悟汽车模具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模具制造的技能和方法,还提高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管理协调、抗挫折能力,培育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尽早融入社会,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企业对本课程建设非常重视,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提供了优秀的指导教师,还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作为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主要有:企业内部典型案例、模具结构图、常用汽车模具标准件手册、设计标准、设备说明书、生产规范、模具工作的虚拟动画、生产视频等。做到了学习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完全一致。学校回馈给企业的方式有团队教师主动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会留在福臻公司工作,企业获得了长久性的技术人才资源库。这些助力校企长久深度合作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五)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本课程考核探索出了一套确定可行的考核体系,优化考核内容、手段,构建校企齐抓共管的考核评价机制,让企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学生三方有效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三方进行评价,分别是企业评价。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工作表现打分,主要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情况,所占比例为50%;学校评价,根据学校专业教师平时掌握的情况打分,包括工作考勤、课堂表现、学习日志的填写、学生综合测评情况等,所占比例为40%;学生自我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情况自我进行评价,所占比例为10%。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课程开发的反思

依托地方产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遵循教学系统设计基本规律,进行课程开发,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参加生产实践学习,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有效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学生均为“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部分学生吃苦精神不足,遇到困难会退缩,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因性格差异、同事关系、利益相关,易产生心理落差,不能与企业工人师傅打成一片,这给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尽管做了大量的安全教育,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隐患还存在。教学实施中,必须把学生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加强风险管控,按计划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风险教育,以一些事故案例来警示学生,杜绝各种意外事故发生。每天早上班会均要强调安全问题,且现场有安全员进行巡回检查,安全教育要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朱芬芳.浅谈模具课程设计体会[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吕玉充.《冲压模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校企合作 篇6

“镇校企”合作办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契合当地产业环境,对接产业设专业,以“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为基础,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建设,建成制造类、现代服务类、艺术设计类、电子信息类、化工类5大专业群,在产教融合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之路并没有在此止步,学校开拓创新,以产业学院为平台,进行了“镇校企”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合理布局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继续教育三大功能。产业学院是该校依托现有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政府在其产业园区合作兴办,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实体机构,是“一镇一品一专业”办学思路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古镇、沙溪、南区、小榄4个专业镇(区)的特色产业园区合作兴办了古镇灯饰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和小榄学院,将办学边界从中等城市向下延伸至乡镇,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和创新式发展战略,使教育科研资源辐射到镇区企业、社区,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该校还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通过在产业学院实施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创新现代高职院校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学校初步建立了校企共同创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六共”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实习实训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专业服务产业难等4大现实难题。

该校初步形成了“总部+基地”办学格局,校内依托产学研园,成立产学研园理事会和中山市产学研战略联盟,校外依托4个产业学院建立起辐射24个镇区的成人教育基地。产业学院成为学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实践平台,成为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长效校企合作机制、招考制度、面向地方的社会服务能力、面向社区的终身教育等重要和关键领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载体,开创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资源和质量双驱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策略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以下挑战:(1)学校资源有限,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需求;(2)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企业人才的岗位需要;(3)职教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市场运作。为此,该校通过实施资源和质量双驱动策略,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难题。

1. 整合学校自身各种资源,优化合作条。该校采取了三个措施来整合自身资源:①整合专业设置,实行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举措。②提高师资素质,实行竞争上岗、以职定责、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措施,并聘请设计师、学者和企业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聘任企业师傅担任兼职教师。③改革实训模式,通过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把企业引进校园,把课堂搬进车间,实现实训中心对接产业链。

2. 主动融入到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分担政府重任。依托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特点,参与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高校、地方商会等各种资源,开展五位一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

3. 与创业成功毕业生合作,反哺学校发展。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认为优秀毕业生回校寻求合作是最直接的资源。如该校与中山市暴风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商产学园,电商产学园设置了一系列学生的实操岗位,为学生的实训实操提供了大量机会。

4. 给企业最大的红利,发挥资源价值。学校主动提供场室,邀请企业把生产设备、技术精英长驻学校,允许其按照生产实际进行运作。企业把设备和师傅投入到学校教学中,把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结合起来,和学校教师共同实施和改进教学。

5. 建立民主透明的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形成明确、可操作的机制,并在运行中予以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学生与企业、生产、员工间的利益关系、责权利要明晰,制定产权协议、各方责任书,从而有效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进行。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道路上,触碰了职业教育的5个实质性问题,即:如何吸引企业融入职业教育,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对接岗位工作,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步进行,如何使学生完成“学生——学徒——准职业人”的转变,如何使指导教师完成“职业人——师傅——人师”的转变。为解决难题,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和南沙大酒店10年的合作中,提炼并实施了“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协议;教学双任务,育人双导师”的合作模式。

“四双”产教融合模式——旅游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新思路

该校和南沙大酒店围绕以下六个主题开展校企合作:一是开发实习教学要点库,解决实习教学内容的问题;二是开发实习大纲及编写实习教材,解决实习课程微化落地的问题;三是配备企业导师,解决“师带徒”的问题;四是建设企业课堂,解决实习教学场地的问题;五是建设数字化实习课程资源库,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六是落实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解决实习质量评估的问题。目前,学校提炼的“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协议;教学双任务,育人双导师”的合作模式,已在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普及推广,“四双”产教融合模式在解决校企合作相关问题上取得了突破。

1.“双主体”着眼于解决企业融入职业教育的问题。10多家合作企业参加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在集团“六共模式”(人才共育、利益共享、基地共建、机构共管、校企共需、契约共守)框架下承担教育责任,开展校企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指导服务六个方面的合作。

2.“双协议”着眼于解决校企合作的规范问题。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明确并细化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实习协议由学校、学生、家长、企业四方签订,明确学生遵守企业纪律、开展岗位工作的义务,明确企业落实教学计划的义务。

3.“双任务”着眼于解决实训教学体系化的问题。实训教学体系化指“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情景教学和“促进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化”的实操教学。

4.“双导师”着眼于解决“师带徒”的问题。“师带徒”指企业技能导师以“师带徒”形式开展岗位职业指导,学校文化导师定期送教上门。该校将此方式延伸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教育中,形成“岗学对接,四级递进”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统领各专业实训教学。

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实践——紧扣实业发展与就业主导的双赢举措

职业教育突出反映了实业发展与就业主导这两条主线,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紧紧依托这两点,清楚洞悉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氛围,深刻把握职教发展的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从“车间进校”,到“企业课堂”,再到“岗位学制”,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 车间进校——学校免费提供场地,企业车间搬进校园。2007年,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为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引进了汇丰公司,开创了东莞乃至广东“车间进校”模式之先河。“车间进校”是将企业的模具专业生产车间引进校园,学校为企业提供车间场地,企业在学校进行生产,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任务和教学计划全部放在真实的生产车间,车间的生产岗位就是学生的学习岗位,企业的生产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车间与教室的统一、师傅与老师的统一、作品与作业的统一、学员与学生的统一。

2. 企业课堂——学校提供优秀学员,企业培训机床操作高手。2009年,为了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大胆走出去,开创“企业课堂”新模式。“企业课堂”是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前期培养的基础上,企业从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用自有的师资、设备和课室,在公司内独立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企业课堂教学。对学校来说,毕业后学生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在“企业课堂”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高度匹配;对企业来说,他们培养了一大批熟悉机床的优秀的模具技能人才,提高了设备的社会认可度和技术人才对设备的忠诚度。

3. 岗位学制——企业为学校建设校区,岗位师傅直接带徒。2012年,学校与拥有省内第一条智能化精密模具柔性制造生产线的香港朝日集团东莞钜升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建设“钜升课堂”,开展“岗位学制”的实践。学校实行“2+0.5+0.5 ”的课程模式,学生先到“企业课堂”学习一学期,然后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学期,最终形成“2年(学校学习)+0.5年(企业课堂)+0.5年(顶岗实习)”的课程模式。对半年的“企业课堂”,学校提出了“岗位学制”的要求,安排学生进入钜升公司生产岗位当学徒,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岗位能力的跨越,完成由学生到岗位熟练从业人员的完整教育过程。

产教联动,学做融合——生产进校园的创新模式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在滚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二是“2+1”人才培养模式中也碰到了工、学分离的难题。为破解这两大发展难题,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加工制造类专业的特点,与江门市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究探索“生产进校园”创新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探索,该校成功破解了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破解了校企合作中工学分离的难题,破解了技能训练、竞赛普及化的难题,还破解了“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提高难题。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在生产进校园的实践道路上发掘了以下创新点:

1. 产教联动,创新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该校的“生产进校园”教学模式,坚持产教联动,以教学为主,生产为教学服务:学校接订单首先着眼于是否适合教学内容,以合作企业的十个基本固定的生产项目为主要载体;企业专家工作室与专业带头人共同研究生产任务,按不同层次拆分工作内容,开发产教项目,以适合不同年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以生产为主线,生产活动为载体,理论与实训一体。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一切活动,学做融合,实现了工与学的对接。

2. 学做融合,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校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理论设计并实施教学,使学生在源自企业现实,又经过典型化的“做中学”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时,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研究课程标准和考核细则,开发项目化教材,设计“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方案,并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教学队伍实施教学,实训体系更接近市场。

3. 以产促学,破解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难题。学校从合作企业中建立了一个支撑“生产进校园”的稳定生产任务供应链,这个供应链不仅满足教学训练体系量的要求,也符合专业培养质的要求,确保教学与生产同步,让生产服务于教学。学校强调“课堂与车间一体,生产与学习合一”,使学生“全员、全部、全程”参与生产性实训成为可能,解决了工科专业实操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

4. 以研促教,补强了中职教师科研的短板。“生产进校园”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转变,还把教师带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生产领域。团队教师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编写教材、承担教学技能竞赛、建设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等,切实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钻研的水平。

引企入校合作培养模式——打造校企资源配置的全新平台

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在引进企业入校,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 校企共建财经一体化实训基地。学校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3S基地打造、课题研究平台的搭建、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共建合作,打造财经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财经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从指导思想的确定到规划实施,企业全程参与,使得工程施工与实训需求无缝对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形成了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互动,实现教学服务企业,企业带动教学的双赢局面。

2. 校企共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训商场。学校与深圳兴达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引企入校合作意向,在校内开设教学商场,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完全按学生专业学习、实训的教学环境设计,基本体现企业经营氛围、企业文化,专业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来进行。根据企业实际设立不同的岗位和角色,学生如同在真实工作和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训学习,从而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熟悉专业操作规程。

3. 校企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公司。学校引入广东叁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学校。网络公司的引入,使电子商务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放到校园企业中去完成,校园企业实训成为了超越课堂、超越实验室的大课堂、大教学、大实习活动。学校师生都明显感受到了校园企业对教学实习带来的好处。

4. 校企共同开设企业冠名订单班。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实施“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由原来企业向学校下订单变为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冠名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把招生与招工结合起来,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

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示范省的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是我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所举办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论坛,既是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学习研讨会,更是我省职业教育系统多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总结会和成果检阅会,以使各校在总结交流过程中,结合本校实践,加大探索改革力度,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功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高校产教融合 篇7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训,新闻学专业,立体化

自2014 年4 月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举行以来, 地方高校战略转型的议题不断升温, 产教融合的理念与操作在地方高校逐步深入和施行。产教融合在欧洲兴起, 是欧洲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布局和人才市场需求出发,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产教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 以往把学生送进企业实习、把专家请进校园讲课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高校要根据学科和产业的发展, 科学定位, 制定系统的施行方案, 在管理方式、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转型, 实现产业和专业、生产和教学的融合。 (1) 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新闻学专业理应是产教融合理念的先行者。在产教融合理念下, 探索行之有效的专业实践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产教融合理念在新闻学专业的落实与渗透

产教融合理念需要打破以往简单的校企合作藩篱, 对于强调实践的新闻学专业来说, 不能只是培养新闻人才的高校一头热, 需要调动社会媒体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切实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业务技能与职业素养。

以往“校内媒体实训+ 校外媒体实习”的简单操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新闻教育理念与产业发展实际, 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辟了专业实践的途径, 但无法从根本上切实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一方面, 校内媒体数量有限, 并且往往带有行政化色彩, 学生能够得到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的锻炼极为有限。另一方面, 校外媒体接收新闻学专业实习生也有诸多现实障碍。以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为例, 每年需要进入媒体见习、实习的学生超过80 人。虽然榆林学院与多家榆林新闻媒体单位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 但榆林地区新闻媒体单位接收实习生的能力有限, 加之学生的实习时间短、流动性强, 媒体一般不会交予其过多的实际任务, 重要采访和突发性事件, 实习生更是没有机会接触, 部分实习甚至仅流于形式。

一直以来, 社会媒体单位对于新闻学教育颇有微词, 新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对行业状况缺乏认知、后劲不足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媒体单位宁愿选择其他专业的学生进入媒体行业。这一方面与新闻教育脱离实践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传媒行业对新闻教育的低参与度不无关联。虽然一些高校和新闻单位建立了合作机制, 但无外乎邀请媒体精英授课、提供实习岗位等传统方式, 新闻单位在其中始终扮演着“客串”的被动角色, 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高校有必要提供更为开放和务实的平台, 确立以促进产业转型、人才结构调整为目标的产教融合共识, 调动企业自主参与人才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新闻学专业而言, 要联动社会媒体单位和校方, 促成社会媒体单位与高校有效互动, 共同培养新闻人才, 共同面对媒体生态环境变迁, 实现成果产出的目标。社会媒体单位不应是“客串”角色, 而应成为与教学单位并驾齐驱的主体, 与高校共同研究区域媒介生态环境, 就形成特色媒体、特色专业共同发力。高校应当为参与产教融合的社会媒体单位提供媒体需要的专才, 为媒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让社会媒体单位看到产教融合将带来人才“红利”的希望;社会媒体单位应当有更远大的眼光, 全面参与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软硬件条件建设, 充分利用双方的各项资源, 创新合作方式, 实现共赢。

因此新闻学实现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合作平台的合理构建, 平台要成为高校和社会媒体单位深度合作的主要阵地, 承载双方的共同利益, 促进适应市场需求的新闻人才的培育, 促进合作成果的产出, 促成区域内传媒行业的良性发展。专注于培养传媒人才的立体化实训平台是落实产教融合理念的必经之路。

立体化实训平台的建构模式

1.业务技能实操平台

尽管新闻媒体行业随着技术更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媒介生态环境日趋复杂, 但传统新闻学训练所强调的“采写编评摄”仍是新闻大厦坚固的基石, 不可动摇。因此教学中首先应夯实新闻基本技能的训练, 并将之转化为学生的实操技能。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采取的做法是多课程联动实践和技能竞赛机制。

多课程联动实践是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自创办以来坚持的实践模式, 旨在增强课程之间的联系,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多种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做法是, 各专业技能课程任课教师独立完成理论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任务和计划共同设计实践教学任务。如, 《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两门课程要求学生以同一个选题完成采访和写作的课内实践, 《新闻摄影》和《新闻写作》两门课程共同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新闻作品, 《电视摄像》与《电视节目编辑制作》共同完成一个视频作品等。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对实践各环节分别予以指导, 促成完整的新闻作品成形。对整个实践过程的考核不再单纯以新闻成品为考核对象, 各课程教师从选题策划、角色分担、作品质量、汇报展示等几个方面分别予以评价和讲评, 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收益更加完整、全面。这种教学方式使各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到一个规范的秩序中来, 有利于师生和学生间的密切交流, 有利于教室、设备、资源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有利于建设相应学科群, 使专业建设更加合理化。

仅有课内实操训练仍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此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课外实践中引入技能竞赛机制,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实战中让学生迅速提高实践技能。如每年举办的“魅力校园精彩瞬间”新闻摄影展和“我的视界”大学生DV作品大赛, 是对学生摄影、摄像技能的全面检验, 报纸编辑大赛则是对学生采写编评能力的一次集中锻炼。这些竞赛都向所有新闻学专业学生开放, 不同年级同学间发起竞争与合作, 在竞赛的压力下增强了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职业素养实训平台

社会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要求是上岗即上手, 即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积累, 要熟悉媒体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这仅仅靠集中的见习、实习是无法保障的, 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课题与项目, 整合校园资源搭建综合性的实训平台, 全面提高学生对媒体的操作能力。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校内实训不依赖校园媒体, 而以自建的新闻工作室为平台。这是因为, 校园媒体在功能上带有或多或少的行政色彩, 业务操作上也不以培养学生新闻职业技能为目标, 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技能与素养锻炼较为有限。因此学生除自愿参加一定的校园媒体实践之外, 主要参加新闻学专业的新闻工作室。新闻学专业自2012 年起建立了新雨新闻工作室, 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新闻技能与职业素养实训。具体做法是, 由教师担任主持人, 承担实训项目, 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加入, 教师也可根据项目要求遴选成员。团队组建后由教师指导开展实训, 项目完成的新闻成品面向全体在校学生, 接受受众的检验。新雨新闻工作室目前持续开展的实训项目有校内报纸《新雨报》, 视频制作项目“新雨视界”, 微信公众号“北国合唱团”, 新雨报官方微博账号等。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团队不仅要完成内容编辑, 还要参与运营方面的实战锻炼, 视频制作团队除负责视频采编之外, 还要开展广告、播出平台合作等业务。这些实训项目都会不定期邀请媒体专家予以指导, 优秀的团队成员也可进入社会媒体单位进一步实践。基于新闻工作室的职业素养实训平台以适度的社会化媒体运作方式为操手, 着眼于高校校园, 坚持新闻产品学生办、学生看, 充分利用校内媒体人与受众合而为一的环境优势, 开发校园媒体天然的易接近性和参与的便捷性, 调用校园软硬件资源, 保证新闻学专业学生最大程度上投入实体的新闻生产组织, 提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3.成果转化实战平台

产教融合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因此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素质转化为成果是其中的关键所在。高校教育应提供促成学生创造力向成果转化的平台, 助力学生就业与创业。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积极与区域内社会媒体组织建立互动机制, 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向成果转化。具体操作时, 新闻学专业打破常规的集中大面积媒体单向式实习, 改为不定期、小规模、有针对性的互动式实习, 效果显著。如, 学生在学习《评论课程》时, 专任教师结束理论教学后, 邀请榆林日报资深编辑和评论员进入课堂, 与学生共同交流评论题材、体裁的处理, 对学生完成的评论作业由专任教师和媒体专家分别予以评价, 优秀作品经修改后在《榆林日报》发表。在评论方面有潜力的学生由媒体专家带队进入媒体进行为期3-4 周的专项实习, 得到在新闻评论方面的全方位锻炼。对于实战中面对的实际问题, 学生、专任教师、媒体专家共同面对和探究, 部分问题成为学生长期关注的问题, 进入毕业论文选题。类似的做法还有《新闻摄像》与陕西电视台榆林站的对接, 《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与榆林广播电视台多档节目的对接等。

目前, 榆林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进入平面媒体、三年级进入广播电视台、四年级进入社会化运营的各类文化传媒机构, 至第八学期毕业大实习之前已经完成一轮有针对性的专项实习。这种注重成果产出的专项实习方式使学生在毕业大实习之前对各类新闻媒体机构都有所了解, 对个人专业技能在某方面的潜力深入发掘, 更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在毕业实习中进一步得到锻炼, 有利于学生把握个人的职业方向。

除课程与媒体单位对接, 新闻学专业的技能竞赛也做到了与媒体单位的对接, 新闻摄影比赛、DV大赛、报纸编辑大赛等常规比赛都与相应媒体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如, DV大赛与榆林市微电影协会对接, 鼓励学生有目标地参与榆林市微电影大赛, 斩获奖项;教师参与微电影大赛的筹备与评选, 了解地区专业发展水平与发展瓶颈;邀请榆林市微电影大赛获奖主创人员在校园举办创作沙龙, 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产教融合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高校与企业需要不断探索, 寻求最佳的合作方案。新闻学专业需要因时而动, 加强与社会媒体组织的互动, 搭建务实有效的合作平台, 使学生在专业理念、业务技能、学科视野各方面都获得收益。

注释

高校产教融合 篇8

(一)办学目标不明确,追捧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

传统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高职”“职业”等字眼往往被理解为专科层次,因而地方本科高校总希望朝着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些学校与历史悠久的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其学术氛围和研究能力均难以与之抗衡,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又不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用人的需求。而高等教育的结构性优化导向也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走应用型的道路并不是教育层次的差别、并不是低人一等,而是一种教育类别的差异,是职业教育的本科阶段。

(二)办学思路不清晰,重学术研究,轻技术应用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高职高专1327所。在1202所本科院校中,地方院校19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1%。招生人数占88%。1999年以后新设本科院校662所。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方面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只管培养,不问社会需求,结果造成了单一的趋同类型,培养的人才多数不对路。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新颖,多传统理论,少特色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应用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也较为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但不少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却难以达到计划目标的要求。

(四)资源利用不充分,多纵向协作、少横向整合

沿用传统思维,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惯于向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取经,采用的是一种纵向协作的交流学习,因而学到更多的是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违背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宗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列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也无任何标准化的发展模式供我们借鉴,因此,只有认清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发展定位,通过充分整合社会和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才能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取得长足的发展。

二、郑州财经学院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郑州财经学院升本以来,在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校坚持“科学定位、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理念,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和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为己任,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乘势而为,快速发展。

(一)转变观念,科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办学理念指引学校办学发展的方向,办学定位决定学校办学的性质和特色。自升本以来,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高校和如何建设”问题,郑州财经学院组织开展了“应用型高校建设教育理念学习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文件、邀请专家讲学、走访试点高校和专题研讨等活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客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社会对人才规模、类型、质量、需求发生变化的新形势,转变以单纯追求办学术型大学的传统观念,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就业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供给”的宗旨,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特征科学定位。因此,学校明确了发展目标,办学定位立足郑州、面向河南,主动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服务,重点面向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学科专业,注重内涵发展,凝练办学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有实力、有质量、有特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凝练特色,深抓内涵,提高办学水平

办学特色是新建本科高校持续发展的活力。特色发展就是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扬长避短、走创新教育之路。强化办学“底色”,凸显办学“亮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注重“优特、独特、新特”,以特色提升竞争力。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紧跟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步伐和郑州市成为“国际商都”及“中国现代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的发展定位,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对应用型经管人才的潜在需求,有计划地优化专业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结合学校的优势,郑州财经学院重点开办经济、管理类特色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电子商务、投资与理财、旅游管理等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会计电算化为代表的财务管理类专业群和以物流、电商为代表的商贸服务类等六大专业群。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注重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育人场景,建有8个实验实训中心,完善真实及仿真性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优秀人才

在时代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新设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主动对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校先后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省物流协会、双汇集团、海尔集团、三全食品等近百家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专业、优化课程,开发项目,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局面广泛形成。通过合作,学校举办有“百业会计班”“捷士德自动化班”“电子商务班”“电脑艺术设计班”等订单式培养特色班,并先后与企业共建了“数控加工中心”“声像编辑中心”“鑫凤凰旅行社分社”等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和正保远程教育公司共建“郑州财经学院正保会计学院”,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校企双方在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实习与就业开拓等方面开展工作,实现优势与经验互补,协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鼓励毕业生创业,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和办公设备,目前共有32家创业团队入驻,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扶,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四)积极探索双导师制,筑牢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自2007年郑州财经学院实施“双导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来,鼓励青年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期分批到企业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快速成长。升本后,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理念下,学校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尝试引进企业研发团队进驻学校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共建,与更多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实施合作育人战略。通过“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接受校内专业导师的理论指导,同时还能通过企业项目跟进,全方位接受企业技术导师的专业训练。这种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育人才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切实达到了“教、学、做、练”一体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分类办学、分类培养的号召,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共创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突出差异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创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教育质量上乘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在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已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弊端。面对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新形势,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有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思路、明确目标、准确定位、特色发展,才能为社会输送善学、能干、创新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6).

从实际出发的产教融合 篇9

然而, 中国地大人多, 学校多,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每个学校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在国家层面上, 只能是宏观的指导性方针、路线, 不可能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制订不同的政策, 这就要靠我们这些职业教育人, 按照实际情况落实国家的政策。

一、产教融合的不足

笔者身在武汉的一所高职院校, 就以我所处的环境来说明下当前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所体现的不足。要实现产教融合, 无论是《决定》还是《规划》都强调了企业参入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制定规划的领导和专家们也意识到当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没有参入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很多企业认为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生产经营, 职业教育的职责归教育部门。他们没有这个公共意识, 其实办好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他们。所以在《决定》中提出了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 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 深化产教融合, 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举例论证, “专业指导委员会”不是最近而是很早就提出的, 必须有将近一半的成员来自行业用人单位。我们的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甚至课程标准的制订都需要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讨论, 把专业指导委员会里面的企业成员请到学校参入讨论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些成员往往是企业的骨干成员, 耽误他们的时间, 就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专业指导委员会往往流于形式, 除非给予他们足够的补偿, 有时候都是靠关系、人情, 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事”。关于企业参入职业教育的消极性, 无需举过多的例子。

二、校办企业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 政策上不仅允许还鼓励校办企业

在《决定》中还指出:“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从实际情况出发, 学校办自己的企业, 这是我们现阶段, 学校可以努力的方向。

(二) 校办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决定》明确指出学校可以办企业, 和其他企业目的不一样, 一般企业主要是为了实现最大的盈利, 学校办企业是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事实上, 除了少数发达地区的几所职业院校由于经济水平高, 财政拨款充足, 聘请的都是已经具备一定技术研发能力的博士,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老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 研发能力不足, 其他硬件设施也不具备, 所以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办企业, 不可能生产出比市场上技术水平更高的产品。那么学校办企业靠什么立足、靠什么生存, 学校的财政能力也不可能允许亏损。首先, 学校办企业虽然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但是既然是企业就要面向市场, 可以把懂企业的人请进来, 找准校办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其次, 校办企业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 (1) 享受税收等优惠; (2) 场地优势, 无需租用写字楼或厂房; (3) 劳动力成本优势, 员工由学生组成, 学生工作即是实习实训; (4) 用水用电按照居民价格类执行。再次, 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办企业的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去竞争, 只有回避我们的技术短板, 由于老师的主业是教学, 跟一般企业的专业研发人员比, 只能在课余时间业余研发。怎样回避我们的技术能力短板, 我们可以瞄准市场上技术含量低, 又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生产项目。应该说市场上应用广泛, 职业院校老师和学生可以做出来的产品都是我们可以考虑生产的对象。

(三) 校办企业的起步阶段

在学校这种行政体制鲜明的环境下, 校办企业的建立, 初期的发展出路在哪里。首先, 结合专业群, 学校的硬件条件, 找准市场定位, 最难的当然是产品的出路。以电子专业群为例, 可以先生产实验所需的实验箱, 从最简单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开始, 搭起生产的平台。再考虑把实验箱推销到其他兄弟院校, 也可以和兄弟院校联合生产。依靠成本优势, 无需盈利, 应该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再逐步地扩大到其他产品, 如LED显示屏及给LED屏供电的开关电源。产品有了出路, 生产可以按照学生人数确定规模。

三、校办企业在产教融合中优势

(一) 能让职业院校教师拥有充足的机会深入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笔者所在的地区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利用暑假深入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 分期分批委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参加一年的社会实践, 并把教师参入社会实践的时间纳入到职称评定中。实际情况往往是走过场, 因为老师到企业只是一个学习的角色, 企业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一名来参加社会实践的老师, 一般的老师也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校办企业需要很多老师亲身参入进来, 一边教学一边参入校办企业的工作, 组织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 能跟这个行业接轨, 了解、接触最新的生产技术、材料及工具仪器, 在学校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双师培训基地。

(二) 可以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实习、实训

职业院校的实训一般持续1~3周, 如果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把学生带到企业。对于企业来说, 就要打乱他们的生产秩序, 还有交通、学生生活等都是很大的问题, 所以根本不现实。如果有校办企业,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灵活的调整生产计划, 在校内, 交通生活都不是问题。职业院校的实习是国家规定的, 高职毕业生不少于半年的实习。现在要联系实习单位并不难, 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类企业, 为了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 他们欢迎实习生。至于是不是按照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及特长来安排实习岗位, 那就不一定了。很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 往往从事的繁重的流水线作业。有些娇生惯养的学生根本无法忍受, 给学校的教学组织带来很大的麻烦。校办企业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岗位, 生产时间可长可短, 劳动强度可大可小。在实习教学中, 让学生能多一种选择。

(三) 可以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在《意见》的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 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 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如:多媒体播放现场视频、展示真实的装备、仿真软件虚拟、模拟现场的实验室、虚拟真实工作的教学项目等。这些教学方法虽然能贴近真实工作工程, 但是由于教学资源的紧缺, 并不能充分的运用。尤其是实验室的投入可以说是个无底洞, 校办企业可以把生产作为教学, 让老师和学生都成为企业的员工, 在生产的过程中, 老师传授学生知识、技能,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校办企业总会有一定的利润, 可进一步的投入, 至少维持学生实训、实习所需的耗材、工具、器件等。

(四) 能更好地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从过去我们的调研中可以看出, 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到了就业单位刚开始什么都做不了, 用人单位好不容易把人培养起来, 人马上就跳槽走了。校办企业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 建立起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人才梯队, 通过校办企业生产规模和专业招生规模协调统一发展, 校办企业可以接受毕业生就业,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毕业生, 欢迎别人来这里“挖”人才, 也欢迎毕业生跳槽。学校学生每年新陈代谢, 校办企业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补偿, 从校办企业走出去的学生已经是具备相当的职业能力的职员, 把学校真正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输送基地。

四、结语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中国的职业教育领域已提出好多年, 不仅在中国,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全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界都是公认的。然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现阶段除非足够的眼前利益输送, 靠企业主动、积极地参入, 那是不现实的事情。靠制定法律、法规强制企业支持职业教育, 在中国这个法治还不完善的国家那更是遥遥无期。作为我们职业教育人不能等, 国家的经济要转型, 我们作为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地方, 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综合以上对现状的分析, 学校自办企业是当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唯一出路。

摘要:本文从国家制定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出发, 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 阐述了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不足, 为了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本文提出了职业院自办企业, 论述了校办企业的可行性和诸多优势。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办企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 (5) .

[2]教育部等6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z].2014, (6) .

高校产教融合 篇10

一、渗透文化营造育人的氛围

文化育人是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的最高境界, 中等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学校和企业交流知识和技能的桥梁, 使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 这也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产业文化精髓和学校专业课程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融合,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使他们能够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中职院校开展产业文化教育将成为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针对新课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的情况, 中职学校需要强化科研作为理论的基础。与此同时, 中等职业教育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 借鉴成功的经验, 将现代的产业文化知识融入职业教育的领域, 并进行创新和突破。

二、校企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中职教育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因此, 专业建设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有效的实现产教融合, 达到校企共同发展的目的。中职学校可以邀请外界企业优秀的管理者、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士, 结合学校的土地资源和设备资源, 使学校教学的设备能够和企业工厂生产的设备同步, 有效的开展教学工厂。开展教学工厂需要做到教学理念超前、设施同步、标准接轨、技能适配等, 真正意义的做到教学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融合, 有效的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 将企业的生产装备和学校的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邀请外界的企业到学校成立生产工厂, 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学校, 学校引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 还能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除此之外, 还可以建立网络平台, 方便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的交流, 做到资源共享, 增强校企之间合作的效率。

三、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 完善课程的体系

中职教育应该深入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目前企业发展的现状, 明确学校进行专业培训的方向, 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中职学校需要结合本地企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围绕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学校专业的设置是否吻合进行深度的调研, 掌握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作为理论依据,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 创新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 将技术作为专业的培训主体, 实现理论和实践相互的融合, 结合企业岗位生产的工作流程设置相关的课程, 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比如, 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块、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模块等, 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应该建设专业的课程内容, 创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与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掌握企业工作的相关过程以及包含的生产项目。

四、改革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应该通过企业工作岗位找到职业教育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工作项目, 将项目作为教学的任务, 创设教学情境, 将教、学、做一体化作为创新的教学模式, 做到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使学生能够通过校内的学习了解企业生产的过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做中渗透学、做中感悟教”, 根据企业实施的具体项目、场景、主题和岗位进行教学。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该重视因材施教, 进行分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职学校应该开展信息化的教学, 将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的内容进行融合, 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多, 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的学习, 师生之间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 使得中职教学活发展成为了数字化、信息化和可视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专业和岗位之间的对接、课程和职业资格直接标准的对接、学习和生产过程之间的对接。

五、开展德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中职学校想要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需要有针对性的邀请企业的专家学者、成功人士、企业负责人到学校开展专业的课程讲座, 开展德育教学, 使学生通过讲座明确企业岗位的具体要求。中职学校需要将职业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 贯穿到专业教学的体系中, 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合理制定职业的规划。除此之外, 中职学校还应该不断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提高职业素质所占考核的比重, 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先做人后做事”的重要性, 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 并为企业的发展发挥自身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职学校为了落实“产教融合”, 将文化育人作为了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中职学校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 完善课程的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教学,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实现了校企的有机融合, 实现了双赢。

摘要:中职教育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通过实施“产教融合”的新途径, 才能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结合“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 探究中职“产教融合”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职,产教融合,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劲松.中职“2.5+0.5”新学制开启“产教融合”新途径[J].职教通讯, 2015, 02:46-48.

[2]张健.产教深度融合:为何与何为[J].江苏教育, 2014, 48:31.

高校产教融合 篇11

【关键词】产教融合 课程开发 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24-02

产教深度融合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现职业教育跨越提升具有战略性意义。“产教深度融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在不同场合和媒体对“产教深度融合”做出了强调和指示。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产教融合不仅能够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

一、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的产业背景分析

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依托柳州众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模具企业,以此为产业背景和土壤。柳州是广西汽车工业城,2014年1~6月,柳州市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00万辆,汽车销量约占全国销量的8.72%。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东风柳汽公司等主机厂形势喜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相关的汽配行业也处于稳健发展阶段。作为汽车行业中最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本地汽车模具产业得到了同步发展。

本地模具行业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如制造过程的CAPP、CAM技术、并行工程和协同设计以及虚拟制造等内容的模具数字化技术等等。这些对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有必要依托地方产业,以校企合作形式,开发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具制造综合训练是本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此课程由校方单独开发,会在师资、设备、学习项目、工作环境上与职场有明显差别。为此,我们与广西最大的模具企业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臻公司)对接,共同开发了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开发的设计

产教深度融合实际上指的是“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式发展,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阻隔”,多方融为一体,构建发展共同体,实现多方共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点在于凸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一)“职业素养+技术技能”的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汽车模具制造业为平台,开设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在新开课程中把基础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在企业的生产实例中深化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培养“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复合人才。我们根据在学生已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机加工单项训练学习的实际情况,依托柳州模具企业的优势资源,把传统课程从校内教室课堂转移到以企业车间为中心。课程环境为真实的企业环境,学生有了“企业员工”双重身份,承担为期六周的模具生产任务。在真实而又陌生的企业环境,学生被统一安排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感知、学习、接受新设备、新工具、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最终形成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技能与职业素养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凸显“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职业教育映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开发过程及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掌握大型铸造模具的生产特点,掌握拉延模、修边冲孔模的钳工制作、数控加工、装配、调试工作过程,初步获得模具制造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亲历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协作完成模具生产任务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我建构完成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三)与模具生产企业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内容。按汽车模具的实际生产过程以及相关岗位职业标准来制定教学内容,共确定了三个工作岗位,分别为模具泡沫成型制作、模具组立及数控加工、模具钳工制作,此外,增加企业安全教育、企业文化体验、课程总结评价内容。以此来序化教学内容,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并进行轮岗学习。

表1  模具制造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内容

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主要学习内容

1.课程前期教育与体验 (1)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作用;(2)了解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各项规定;(3)了解课程考核标准;(4)了解企业概况,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

由系部、柳福公司、班组实行三级系部教育;(1)上下班、请假、就餐等各项规章制度;(2)上下班交通安全、企业安全生产等;(3)柳福公司部门设置、企业文化

2.泡沫实型制作岗位 (1)掌握二维识图与三维识图的能力;(2)掌握拉延模泡沫实型制作过程;(3)掌握修边冲孔模泡沫实型制作过程

(1)按图制作凸台、端头等组件泡沫实型;(2)对照图纸,对拉延模泡沫实型进行自检;(3)按图制作修边模冲孔模镶块的泡沫实型

3.模具组立及数控加工岗位 (1)了解拉延模凸模数控加工的工艺过程;(2)了解常用的数控加工刀具及其作用;(3)了解模具数控加工常用工艺文件。 (1)拉延模凸模数控加工工艺过程;(2)数控刀具的材料、分类、组成、结构;(3)数控加工区域5S管理

4.模具钳工制作岗位 2.1 模具零件手工制作endprint

(1)从二维图或三维图上看懂模具零件图;(2)掌握扩孔、铰孔、锪孔的方法并能正确选择刀具、切削液等;(3)掌握钻孔攻牙方法、工量具的使用 2.1模具零件手工制作

(1)按二维图或三维图对不规则工件划线;(2)各种孔的钻削加工、攻螺纹孔;(3)典型覆盖件模具零件的生产过程;(4)现场5S管理

2.2模具零件打磨

(1)掌握磨石、电动砂轮、气动砂轮的使用、保养方法;(2)了解拉延模基准模的制作要领;(3)了解修边冲孔模基准模的制作要领

2.2模具零件打磨

(1)磨石、电动砂轮、气动砂轮的使用;(2)模具型面的清角处理、砂纸精细处理;(3)拉延模基准模制作;(4)修边冲孔模基准模制作

2.3 模具装配调试

(1)了解拉延模的典型结构;(2)了解修边冲孔模的典型结构;(3)掌握拉延模调试方法;(4)掌握修边冲孔模调试方法

2.3 模具装配调试

(1)拉延模、修边冲孔模上下模导向面研磨;(2)模具上下模工作部分研磨;(3)拉延模试模生产,问题处理;(4)修边冲孔模压料板的研配

5.课程总结评价 (1)了解校企双方对学生的评价;(2)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为从事相关行业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 (1)上交课程学习手册,包括日志、总结、企业指导教师评分;(2)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评、考核

(四)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过程实施。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负责课堂教学,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模具制造训练指导书等。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为:聆听教师讲授→模仿操作过程→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本课程以企业实际项目为教学对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模具制造的实际过程循序渐进安排学习任务。学生以企业准员工身份,亲身感悟汽车模具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模具制造的技能和方法,还提高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管理协调、抗挫折能力,培育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尽早融入社会,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企业对本课程建设非常重视,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提供了优秀的指导教师,还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作为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主要有:企业内部典型案例、模具结构图、常用汽车模具标准件手册、设计标准、设备说明书、生产规范、模具工作的虚拟动画、生产视频等。做到了学习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完全一致。学校回馈给企业的方式有团队教师主动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会留在福臻公司工作,企业获得了长久性的技术人才资源库。这些助力校企长久深度合作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五)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本课程考核探索出了一套确定可行的考核体系,优化考核内容、手段,构建校企齐抓共管的考核评价机制,让企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学生三方有效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三方进行评价,分别是企业评价。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工作表现打分,主要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情况,所占比例为50%;学校评价,根据学校专业教师平时掌握的情况打分,包括工作考勤、课堂表现、学习日志的填写、学生综合测评情况等,所占比例为40%;学生自我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情况自我进行评价,所占比例为10%。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课程开发的反思

依托地方产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遵循教学系统设计基本规律,进行课程开发,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参加生产实践学习,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有效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学生均为“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部分学生吃苦精神不足,遇到困难会退缩,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因性格差异、同事关系、利益相关,易产生心理落差,不能与企业工人师傅打成一片,这给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尽管做了大量的安全教育,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隐患还存在。教学实施中,必须把学生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加强风险管控,按计划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风险教育,以一些事故案例来警示学生,杜绝各种意外事故发生。每天早上班会均要强调安全问题,且现场有安全员进行巡回检查,安全教育要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朱芬芳.浅谈模具课程设计体会[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吕玉充.《冲压模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杨运鑫. 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教育,2014(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2014JGA312)

【作者简介】邱福明(1982-  ),男,江西于都人,博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文化学、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高校产教融合 篇12

一、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一定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人才战略意识, 管理规范, 经济效益好, 受求职者的青睐。和这些企业合作培养的学员毕业后到相关企业工作, 具有很强的上岗竞争力。例如北京现代年产汽车超过100万辆, 资产超过千亿。如此大的生产规模, 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

北京现代有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注重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 热衷于职教事业, 与我校合作多年, 接纳我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实习, 安排毕业生就业, 提供兼职专业教师, 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捐赠实训设备。实践证明, 只有选择这样的区域优势企业, 才能使“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企业得到了优质人力资源储备。而学生实现了在高薪大企业就业的愿望。学校依托企业, 有效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提升了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形成招生—就业—再招生的良性循环。

二、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企业文化要进入校园

任何一个品牌企业, 都是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否适应现代企业文化, 对他们能否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反映, 有些刚步入企业的毕业生, 并非不具备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 而是对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不适应, 导致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而被淘汰。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 以往中职生在接受专业培养的过程中, 缺乏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以致不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所以,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吸取企业文化的成分,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使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 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必须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搭建了平台。我校在与北京现代的合作中, 注重借鉴公司的企业文化, 以文化建设为核心, 以制度文化为载体, 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职教文化。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每年邀请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为学生做职业化素养讲座和就业指导。同时,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北京现代就业岗位的需要对接。德育课开设北京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等, 给学生讲解北京现代“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企业精神, 激励学生们学知识、练技能。在北京现代顶岗实习的学生多次参加北京现代文化节, 聆听党建文化、经营文化、公益文化、体育文化、团队文化五个方面的主题演讲, 参加北京现代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体育比赛、爱心活动、文艺会演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北京现代中韩职工精神抖擞、健康向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良好形象。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象征。学校文化主导着学生的言行, 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每一个学员由学生向合格职业人转化。

三、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教师是关键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想长效发展, 取得实效, 必须有一支企业化的教师团队。很难想象, 没有一大批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懂得经营与管理、有一定技艺的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教学会长久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效。

为了满足校企合作教学的需要, 我校加大企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主要采取了选聘和培养等措施。我们从企业选聘一批懂得经营与管理, 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有一定技艺的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作为专职教师。另外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支兼职教师团队。目前, 我校从北京现代信息保全部、人力资源部、生产分厂共聘请6名工程师或首席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此外, 加强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企业化培训, 每年安排一次企业专题培训。2014年的活动主题是机电专业教师的企业化培训, 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化素养。培训共分四个课题:PLC可编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汽车生产工艺和职业化员工。培训教师分别由北京现代的工程师、首席技师和人力资源师担任。培训前, 企业专家和我校机电专业教师就培训内容和课程改革进行了座谈交流。培训后, 我校教师随企业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了认知实践。活动后, 我校机电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建立了长期有效的业务联系, 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课程改革的探讨。此外, 学校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

四、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落实在融合共赢

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有实质性的融合和成效, 要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最终实现共赢。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现代合作办学十分注重两点:

一是在合作企业关注的问题上下工夫。北京现代最关注的是学校为该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储备。为此, 我们的做法是: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征求企业意见, 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由校企双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 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和一线管理人员反映, 中职毕业的新员工上岗后稳定性差, 流动性大, 给企业人力资源部增加很多工作量, 给一线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究其原因, 是新员工对北京现代缺乏了解, 在职业化水平、职业习惯等方面存在欠缺。我们根据企业反映的这些现象, 在毕业生进厂顶岗实习前, 在学校由校企双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收到较好的效果。毕业生进厂后工作稳定, 企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满意, 做到了互惠互利, 实现了学校企业共赢。又如,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北京现代, 冲压、焊接、涂装车间可以依靠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 如机械人操作等。而在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的汽车总装车间, 保证汽车装配质量主要靠标准化作业和科学管理。中职毕业生大部分在低端岗位, 手工操作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合作企业的标准化作业文件, 把标准化作业内容和5S管理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尤其是在实训车间, 模拟企业管理模式, 实施5S管理, 按标准化作业文件指导学生实习。

二是利用学校的资源主动为合作企业提供便利。例如, 北京现代举办“学分银行”大专学历班, 我校主动为其提供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此外, 为公司班组长学习班提供计算机室, 为公司提供钳工和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场地和设备, 并提供裁判员, 与企业共同组织竞赛等。

五、结束语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要凸显融合与共赢, 融合的核心是职业化培养, 共赢的核心是就业。只有实现有机融合, 才能实现共赢, 只有实现融合与共赢, 校企合作才能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基于中职学生专业成长的德育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0-63.

[2]查吉德.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4-68.

[3]赵志群, 白滨, 何兴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55-59.

[4]隋明山.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4) :42-43.

上一篇:地方院校图书馆下一篇:操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