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学习总结

2024-12-04

地域文化的学习总结(共12篇)

地域文化的学习总结 篇1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

《地域文化》(专)学习总结

题目:

《地域文化》(专)课程学习总结

专 业 层 次:

级 别: 2011秋 学 号: 姓

分校(工作站): 大南门学习中心

2013年

5月

地域文化学习总结

通过一学期地域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遗迹和以前没有听过的故事。下面我就谈一下这一年来我对西安地域文化的了解。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六千多年前半坡先民在这里种植狩猎,开掘出了别具特色的“半坡文化”。自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此建立沣京,揭开了西安作为帝王京师历经千年,雄踞华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西安成为与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等城市齐名的世界历史古都。直至今天,西安城中的塔与碑,城外的陵与墓,连绵的城垣与宫殿遗址,保存的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周乐秦声、汉风唐韵等文化艺术,仍在昭示着这里曾经呈现过的尊贵和豪华、开放与风流。随着「唐皇城复兴计划」大唐芙蓉园、大明宫、曲江池、不夜城等地标式建筑,可以梦回大唐、穿越历史。换个场景,现代文明的高楼林立、立交环绕、道路纵横、西安,在古老中洋溢朝气、厚重中展示等大气。

话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文明光耀全球。尤其像西安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文明传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都西安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拓印下无比瑰丽的史诗和波澜壮阔的画卷。

谈西安,不能不谈文化取历史。西安文化历史持续发展,它有古老的历史,又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它有许多经典民族的睿智、博大有容的胸怀、艰苦卓越的精神,是培养我们学习成长、成材的宝典。你比如说,西安作身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曾确为外国古代文化的焦点,而今所见西安之一山一水、一砖一瓦,皆可视为古时文化积淀所成。是以强盛的西汉历史为背景,以西汉文化、唐文化为依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西安它是古老而焕发青春的地域,古丝绸之路线上的起源地。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物产特产、民俗风情、长安诗歌、谚语、俗语都是传承西安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西安的高速发展。作为西安人,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地域文化的学习总结 篇2

之所以对这本著作如此关切和喜爱, 是因为五六年前我在编著《广西文化图史》时深有感受。该书出版前夕我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广西文化图史》是对广西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盘点的第一本著作, 在对史的叙述和面的概括的基础上, 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理论归纳。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调研条件的限制, 这本书只能算一个阶段性成果, 内中的缺陷与错谬在所难免, 恳请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今后群策群力编撰出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打下基础。”当时我深感文化研究的难度和自身学力的孱弱, 在勉力做出一本《广西文化图史》之后清楚知道还有很多不足, 期望有更为厚重和大气的著作面世。如今我欣喜地看到, 这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就是当时我期盼的“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的模样, 且内涵更为深邃, 学术成就颇高。在学术上,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广西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实和文化成就, 内容庞大系统。开篇为“绪论”, 总论广西的环境、历史与人文,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设七章分论由先秦到清末的文化史, 是对本地文化作纵向的考察;“下篇”分十章分论山水、摩崖石刻、铜鼓、建筑、文学、戏曲、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带等文化类型, 对广西文化分门别类重点地作横向的论述。书前有《广西历史文化地图》, 书末还有《广西文化大事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历代广西文化名人一览表》等4个附录资料, 书中还随文附有大量插图, 图文并茂, 增加了对文化事像的直观感受。全书以55万字的篇幅, 全面介绍了广西文化历史、景观, 夹叙夹议, 史论结合, 在大量可信资料的础上, 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 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 展示迷人的文化魅力, 构建起颇具科学性的广西文化史体系, 奉献出一部厚重的广西文化史大书, 是对广西学术建设的重要贡献。在现实作用上, 如此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展示广西悠久丰厚的文化历史和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 评点其独特的文化贡献, 使广西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挺立于中华文化之林, 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广西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自信心, 有力地推动广西文化建设, 也给广西文化产业的运作以创意触媒, 实属作用巨大。对此我深表钦佩。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其取得成功的要点, 我认为, 一是运用科学正确的文化史观指导写作。书中论述广西文化的发生, 注意到广西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成的影响, 也注意到文化交融共进的演进规律, 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在“绪论”里首先论述了广西“独特多维的自然环境”, 指出“广西文化的成长势所必然地受惠于也受制于广西的地理环境”, 并肯定“地利之便所起的催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接着论证了“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的文化发展规律, 在下篇第一章《山水》里明确论到:“广西山水又体现出丰厚的人文内涵, 互为表里, 相得益彰。怪怪奇奇而又蕴含着丰富人文积淀的广西山水, 造就了博大深厚的广西山水文化。”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山水与人和谐共生”。我认为, 这些论述, 是著者文化史观的要点和精髓, 道出了文化生成的根本。它体现了作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研究对象的真正透彻地理解和科学准确地论述。这就使得该书的论述高远深邃, 发人深省。二是发掘大量文化史料, 铺垫坚实学术基石。十余位作者都是学养深厚、学业高深的广西顶尖级文化学者。他们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著述上作修修补补, 而是潜入历史, 探赜索隐, 披沙拣金, 调查、整理了大量的广西文化史料, 许多材料是前人未发现而第一次使用的, 并在新发现的史料中提炼新的观点, 集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三是一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如论山水文化的一组标题:“山水为人所发现与修饰 / 人得山水怡情养性 / 天人合一共生共荣”;又如论广西民族:“广西各民族人民扩大团结, 共求生存的历史壮怀激烈, 丰厚绵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广西文化, 其源也广, 其类也多, 其色也彰, 其神也融。归结到一句话, 就是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再如论广西文化:“广西文化的特色, 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和交融性为基本。前三者是原色是基础, 交融起来便更具活力和张力。而所有特色的酿育, 端赖环境与人才。”材料与观点的相辅相成, 构成了该著论点坚实, 论据新颖, 论述不虚的学术风貌, 颇为可观。四是精炼流畅的史述风格。该著作者在追求学术性、科学性的同时, 努力写出通俗优美的学术文字, 体现出了著者在追求学术性、现实性的同时, 追求学术的通俗性、可读性。深邃的学理思想、新颖的学术观点, 常常借助于才气充沛之笔流畅而出, 其中尤以“绪论”里的文字最具这一特色。例如在写广西历史人物时, 作者首先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历史是由人物和细节缀成的”, 接着满怀情感地写了一系列对广西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 如在写清代重臣陈宏谋时这样写道:“我们还要特别对任过中枢宰辅、当过多处封疆大吏, 在全国广有影响, 并为经世致用, 哺育人才奋力一生的岭南大儒陈宏谋, 表示深深的敬意。像陈宏谋和其他历史文化名人这样的杰出者在广西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这正是广西与其他先进省区的差距之一。惟其如此, 我们对历代先贤不能不格外地珍视。而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涵养, 一种文化。”这样的论述文字, 读来令人充满清新畅快之感, 享受阅读之乐。

地域文化的学习总结 篇3

摘 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加强发展、改善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广西又迎来了一个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学习的热潮。本文拟从文化心理的视角来探讨来华留学生的中特殊人群——华裔华侨留学生选择到广西留学的成因,希望能对广西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留学教育产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文化心理 广西留学教育 华裔华侨生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大背景下,汉语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习汉语已成为世界潮流。

与东部城市地区“标准普通话”的语言优势或是其他发达省市的教育高投资,广西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为何如今的广西高校留学生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伴随着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2008年广西高校有东盟国家留学生3696人,约占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总量的十分之一。广西的留学教育步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通道。

浓厚的民族情节及其形成的民族归属感。中华文化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民族性的,一般的人都把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称为文化心理结构。与其他留学生群体相比,华裔华侨留学生有着浓厚的民族情结。据我们了解,有些学生在国内自称为中国人,只有来到中国之后,他们才说自己是“印尼人”“马来西亚人”等等。如今在海外,华人节庆盛况空前,中华特色的餐饮、戏曲、武术等大行其道,这些带有浓浓民族特色的文化都能让在海外的华裔华侨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由此而产生的是他们对中国语言及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族情结。

早期到海外谋生的华人,都有浓厚的“根”的意识,无论生活在何处,都希望下一代有学习母语的机会,希望自己的后代不忘中华文化,他们注重鼓励孩子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作为华人子弟,华裔华侨留学生也同样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情感,在其内心世界存在或多或少的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文化的认同使作为华人的意识越强,他们来华学习的动因就能越充分的得到体现。我们在访谈中可以常常听到:“没有为什么啊,我是华人,所以我要来学习中文啊。”“因为我是华侨,所以如果我不会说汉语我感到很惭愧。”类似这样在其本人看来是很自然而然的来华原因。

二、语言文化心理因素的主导

在所在国语言政策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下,第三代、第四代华裔华侨子弟的第一语言往往是所在国的语言而非他们的母语——汉语,在生活中也通常是以所在国语言或所在国官方规定的双语为交际工具。当他们再学习汉语的话,汉语反而成了他们的第二语言。汉语既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同时也是他们的母语,因而华裔华侨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心理形成的情况比较复杂。

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全面而深刻的,由于华裔华侨子弟在文化心理上已很大程度地依附了所在国语言所代表的语言——文化集团,他们的民族意识相对祖辈已较淡薄,对华文也已陌生。然而,国籍、语言可以改变,但他们与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却是无法改变的,作为华人后裔,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的仍是炎黄子孙的鲜血。尽管已接受了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但是民族虚无感和文化边缘人心态也会困扰着他们。反之家庭和华人社区对他们从小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以及那割舍不断的华夏之根,使得他们对中华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与认同心理。这种认同心理甚至优于对他们第一语言所代表的语言——文化集团的认同。所以选择来华留学,即使是汉语零起点的华裔华侨学生也多少会与中国文化有相承的关系,他们身上仍保留着中华民族的许多文化传统,使其在汉语学习中往往还是能够较快地接受汉语所负载的文化内涵。

三、来华选择地的地域文化性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相当一部分祖籍在广西,这样的故园情结会让他们在子女的教育上较倾向于选择故乡的学府。广西作为中国的第三大侨乡,现在有很多在东盟各国生活的华裔来自广西,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在广西还有很多亲戚,不管是“情结”使然,或是有亲戚维系了异国和中国之间遥远的距离,血缘关系的客观存在,加上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密切联系的纽带作为催化,使得众多华裔华侨选择广西作为留学目的地。

东方国家的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更易于让东方国家的华裔华侨生接受。大多的东盟国处在“中华文化圈”内,因地域和历史渊源,汉文化对部分东盟国社会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影响。文化背景的雷同,使东盟人民在民族心态、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中国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地域接近,文化相似,以及历史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我区来华留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周边的东盟国家。以广西的京族和越南民族为例,二者同属一个民族文化圈,文化习俗等相差不大,故来自越南的华裔华侨生就能很快融入来桂的学习生活中。

华裔华侨生来华刚刚接触华文教育的时候经常会开展文化寻根之旅,他们会去寻访祖辈生活过的地方,去切身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帮助他们进一步地了解、认同、依附中华优秀文化,使他们克服文化震荡症,顺利地度过文化适应期。

四、小结

把握来华留学的华裔华侨生心态,培养新一代对广西有深厚感情的东盟国家中文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学习汉语的热潮在东盟国家不断推动和扩大,促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以期在建构留学新产业的同时,也带来最大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美]华莱士·兰伯特.双语现象的社会心理[M]∥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彭俊.《华文教育研究》,[博士论文].2004

3.韦锦海.《发挥区位优势,广开生源渠道——“10+1”背景下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的思考(一)》,《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7期

4.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5.王华.《从几则实例看华裔来华留学的动因》,《八桂侨刊》,2005年第5期

扬州的地域文化精神 篇4

扬州的地域文化精神

开放胸怀,雄健气概 汉唐时代的古长江在扬州附近汇人大海,江海交汇处形成弯曲喇叭形的河口,古城广陵恰好处在河口北侧.广陵以东,河口骤然开阔,泥沙淤积,沙洲散布,海潮上溯,波涛澎湃,每到中秋,蔚为壮观.广陵涛,兴盛于两汉至六朝的八百年之间.赴曲江观广陵涛:大气磅礴,扣人心弦.

作 者:顾人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刊 名:城乡建设英文刊名: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0关键词:

地域文化的意思和造句 篇5

2.地域文化是与狭隘的地域观念相对立的,它意味着人对自身曾走过的道路的认可。

3.该文通过分析湖北乡土建筑的功能形式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能够体现乡土建筑本质的应是它的内涵,是一种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

4.武汉站则充分体现了这种人文和地域文化特色。

5.第一章以扬州的地域文化为背景,介绍李涵秋的生平交游情况,揭示李涵秋女性化才子气的性格特征及其生成的地域文化家庭环境原因。

6.世纪章回小说蕴含着强烈的地域特色与地域文化因素。

7.有的则代表了浓厚的北京地域文化,比如鼻烟壶鬃人脸谱等。

8.城市居住区绿地提供交往与共享的空间,并体现出社会性与地域文化。

9.分析认为,影响河南省武术拳种聚集区域不均衡的因素包括地域文化地理环境政治影响经济状况等等。

10.全国多于种的地方戏曲各具特色,反映出各地的方言特点地域文化与风土民情,是一种近距离的人文文化。

11.西递和宏村是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表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2.生态建筑是一个系统的“可行性”建筑理论及实践体系,生态建筑设计应是节能技术覆土建筑与地域文化等各种成分的合成。

13.可以说,温州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激扬豪迈的温州人创业史,是温州独特人文精神鲜明地域文化的发展史。

14.在风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高启诗歌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地域文化,元明两代炯然不同的士风文风相互激荡浸染的结果。

15.当代中国民居建筑景观应体现本土性与民族性,在满足现代居住功能的基础上体现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建筑文脉。

16.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薰染和制约,各文化带上的文学风貌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17.路遥小说中除了始终贯穿的信天游旋律外,还把陕北方言融汇在作品的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中,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18.秦人轻死重义奖励耕战的价值追求和不畏艰险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构成秦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也奠定了陇右地域文化的原生形态。

19.傅自应要求,在大运河的发展规划中,要深入挖掘文化,彰显大运河江苏段的独特性稀有性文脉性,把运河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挖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企业文化的地域间比较研究 篇6

企业文化的地域间比较研究

企业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一种亚文化现象.因而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企业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根植的民族文化基础不同,所以企业文化也就各不相同.本文以地域的.划分为讨论的基础,对目前世界上有着较大影响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及特色展开研究.

作 者:谢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刊 名:现代管理科学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年,卷(期):“”(6)分类号:F27关键词:企业文化 民族文化 分类比较

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冲突 篇7

文化冲突是当今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的文化冲突, 主要是指不同的文化主体之间在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价值观, 以及社会心理、传统习惯、风俗等方面的对立和否定的关系, 即社会主体在精神气质和观念方面的冲突。

文化冲突, 实质上是文化主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因为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拥有不同的经济利益, 人们对某个问题持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评价和不同的立场和态度等, 因而在采取各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 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造成各种社会问题或国际问题。

二、地域文化冲突

地域文化冲突是由于各地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与各自独特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等社会因素相互作用, 长期演化的结果。文化本身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一种文化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 其中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人类自从形成民族之后, 文化内容往往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 映射出鲜明的民族色彩。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 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 养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 “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民族的机体上生长起来的, 民族群体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载体, 文化的疆界总是和民族的疆界相一致, 民族的特征除了体质特征之外就是文化的特征, 所谓民族性主要是指文化上的特性。”

一个民族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而且在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民族中, 由于社会结构、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 要想在文化的细节上保持完全一致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形成了地域文化差异。

三、我国地域文化冲突的现象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历史悠久, 在每一片土地上都孕育着足够当地人自豪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名人, 当地自然会被打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烙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地域间的距离不再是障碍, 不同地方的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地域文化持续交融的大背景下又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冲突。俗话“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正是这种地域性特征的很好说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并不抵触, 区域性不仅不会损害民族文化的内在一致性, 相反还能丰富民族性的内涵。

我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哲学思想, 所以既有中华民族超强的凝聚力, 又保存着地域文化差异性和独立性, 这在当今依然表现的十分明显。诸如在钓鱼岛事件、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民族大事件中全国人民表现出了让世人震撼的团结, 却又为一个名人故里几个地区争得的面红耳赤, 互不相让, 进而升级为各个地区多方面的文化对决, 这些文化冲突又表现出了我国独有的特点。

我国地域文化冲撞的凸显和激烈更多表现在网络, 这个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的交流互动平台给了更多的人“言论自由”, 可以展现, 可以揭露, 可以争论, 当然也可以发泄。例如:这两年中国足球开始努力复苏, 广州恒大在许家印疯狂的金元攻势下, 三年间把一只降级的广州球队打造成中超霸主, 甚至在亚洲足坛势不可挡, 广州恒大的异军突起让广州球迷无比幸福, 其他地区球迷猝不及防之余又难免羡慕嫉妒恨, 恒大鲁能的天王山对决前网络上提前开始了论战, 从足球到鲁粤各个层面的比较和争斗不断升级, 两地球迷从上古文明追朔到现代文化, 从人种优劣到地域性格, 从抗战民族贡献到现代经济争霸, 进而演变为没完没了的“山东大葱”和“广东猴子”, 简直是硝烟弥漫。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 其魅力所在就包括它不单纯是一项体育竞技项目, 某种意义上它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是不同文化的凸显和寄托。比如英国阿根廷马岛之战后双方每场足球赛都争得的“你死我活”, 比如北京天津的地域文化矛盾带来的国安和泰达的“死磕”。不只是足球, 在网络上只要是某地的负面新闻都会招来其他地区和这个地区的论战, 关于素质, 关于历史等等, 且都要加上一个攻击性极强的代名词, 比如山西是“挖煤的”, 河南是“偷井盖”, 上海是“娘们”, 北京又成了“太监”……如果只看网络论战, 你会认为这些网上激烈争斗的地区在现实中也一定是水火不容的, 其实不然。

在网上不管打的如何激烈, 在现实中, 各地人民却又能和谐相处, 好似关了电脑那些激烈言论不是自己说的一般, 昨晚刚在网上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从不和某省人交往, 今天上班却又和这个省的同事其乐融融。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 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平衡战略和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 各地区人才物品流动、资源共享程度越来越深化, 各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地区的支持, 从南水北调到大经济区战略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 各地区都在相辅相成互相借鉴的基础上不断融合。从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大型城市到山区的小县城, 越来越多的不同地区劳动者在同一个地方奉献力量, 生根发芽。我们在街上走一圈, 看到的, 听到的, 吃到的都凝聚者全国人民的劳动成果。所以当我们在面对生存和生活这个共同的话题的时候, 目标是一致的, 文化冲突又显得微不足道, 不会损害民族文化的内在一致性。

四、我国地域文化冲突的原因

我国地域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 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以快速的经济发展震撼着全世界, 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们在尝到富起来的甜头之后, 都争先恐后的为“钱”趋之若鹜, 当价值观过分倾斜于物质满足感的时候, 精神文化需求必然弱化, 所以我国有许多斗大字不识一筐的人却掌握着很多财富, 这在西方是很罕见的。这一点甚至在教育领域都会有明显的体现, 比如各类技术院校过分强调动手能力却忽略思想文化教育, 与其年龄不符的许多过激行为层出不穷。有人热衷于炫富, 财富在很大一部分人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而更多的平民百姓在很难满足物质追求后又自然的开始仇富。也有人为了财富开始大兴旁门左道, 甚至铤而走险等等这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畸形发展的案例在我国有很大的普遍性, 可人们在对这一矛盾进行批判的时候又热衷于戴上地域文化冲突的帽子, 因为中国人自古有“月是故乡明”的说法, 也崇尚叶落归根, 更有“儿不嫌母丑, 狗不嫌家贫”的坚守, 更重要的是家乡是中国人的脸面, 地域文化攻击更能触及筋骨, 所以网络的一场地域文化冲突往往是社会矛盾的表现。

2. 中国人生活压力大

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成长,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婚姻压力、子女压力等等无不在考验着人的心理承受力, 而中国人又有个普遍的价值观:忍。曾几时人们甚至会在胳膊上刺个“忍”字, 可见中国人隐忍的传统是多么根深蒂固。地域文化冲突就在普遍的隐忍中并不会在现实中表现得多么明显, 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压力, 地域文化冲突必须在不威胁生存的前提下存在。但长期的压抑是需要释放和发泄的, 而网络正好提供了一个表现冲突的平台, 在这里人们可以把自己所厌恶的地域文化大胆的说出来, 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压力用地域文化冲突的形式发泄出来。

3. 中国人喜欢贴标签

我国古代刑罚中有一个叫墨刑, 这种极尽人格侮辱之能的刑罚常常会使一个人因一时的过错而毁掉一生, 甚至家人家乡兼受牵连。在中国的地域文化冲突中, 就存在这种“标签式”的狭隘地域观念, 所以看问题往往片面极端, 并选几个地域正面或者反面的代表性人物,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或者“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以此来攻击或蔑视对方。这使得地方个别现象升级为地域冲突。

与西方国家地域文化独立、存在方式激烈不同, 我国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的特殊性, 并不存在根本的地域文化冲突。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中, 地域文化正在兼容并以更加和谐的形式存在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后, 地域文化冲突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进一步弱化, 因为经济发展离不开合作交流, 离不开文化共享。而我国的地域文化冲突以网络平台语言争论的方式所存在更多的是社会矛盾的表现和自我压力的释放方式, 再加上中国人普遍的地域情结或者说家乡情结, 并不存在根本性的文化分歧与对立。

摘要:文化冲突是当今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文化主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其中地域文化冲突较明显, 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地域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冲突的现象以及各种表现, 以揭示中国特色地域文化冲突原因。

关键词:文化冲突,中国地域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原因

参考文献

[1]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

[3]周悦娜.文化的冲突与弥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瓷都地域文化的耕耘者 篇8

曹时生给我的印象是为人坦荡,言谈风趣又不失真诚。有着文人特有的素养和气质。他说自己是用文人的思维和洞察力来关注瓷都地域文化。他常说:“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热爱瓷都这方热土……”他朴实真诚的话语透出浓浓的乡土情结。他从小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喜欢听说书、小曲、民谣、童话,喜欢看民俗文化演出……这些散发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淳朴“草根文化”,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为他的地域文化创作打下了基础。

拜读曹时生所写的瓷都地域文化的文章,如《古怪的窑名》《坯房旧事》《窑工情怀》等,我们感觉字字珠玑,清新隽永。“花轿”、“过年撑龙头”等民俗故事,在他的笔下,无不充满着无穷的魅力。《镇巴佬小曲》《民间革班》《瓷都说书人》中描写的民间艺人形象被他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欣赏他的有关地域文化方面的文章,总会使人感受到瓷都山水的美丽,似乎他将“母亲”留下的每一处历史宝藏都赋予了新的灵魂。

曹时生的地域文化篇章,不是消极地停留在怀旧中,而是积极地为当今时代服务。他把一些现代年轻人很少知道的旧事化为新说,存史育人,让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知道昨天,更珍惜幸福的今天,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这也是他撰写瓷都地域文化文章的初衷。在他的文章中,文史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特征非常鲜明。既保持了文史作品的严肃性,又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生动性,备受读者喜爱。读他的作品一点也不吃力,像在“听”他拉家常。渐渐地,我们感觉到。这样既简明又绘声绘色的叙述,非深厚的文字功底莫能为之。就连景德镇市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和文史专家读了他的文章后,也是赞誉有加。

写文史类著作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保证史料的真实性,作者要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其中来不得半点虚假与马虎。曹时生为了论证文史的真实性,不厌其烦,四处求证,力求还历史本来面貌。他的文章短小精悍,大都是千字文,其宁简勿繁的洗练文风,颇为鲜明。他并非文史专业人员,之所以殚精竭虑撰写地域文化的文章,纯属对瓷都这片热土的热爱,更由于一种社会责任感所驱使。

多年来,曹时生为瓷都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着不懈努力,伴随着艰辛和汗水一路飞歌。其矢志不渝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实在难能可贵。他心无旁骛,对弘扬地域文化的执著追求,是他始终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衷心祝愿曹时生这位瓷都地域文化的耕耘者,在开拓地域文化的道路上,用他那精心妙笔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结出更加丰硕的精神果实。

贾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审美观照 篇9

——董小玉

地域文化,也称区域文化。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的视角进行的散文创作?一个散文作家生活在特定地域,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受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染、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心中,当他创作散文时,他的主体意识就自然落脚于特定地域文化的根基上,把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等贯注其中并恰切地展示出来。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注意。”茅盾先生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作家把他的故事地点指定在自造的想象世界或乌托邦,那么,他只要对自己负责任;如果不然,他的地点是世界上实有的地方,则他该对于实在的地方负责任。他应该把他小说的某地写成正确的某地。人物有个性,地方也有个性。”并且着重强调:“一个作家先须用极大的努力去认明他所要写的地方色彩。”

散文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或地域文化风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描写对象;一是来自作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从描写对象来说,包括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格、方言、行为、文化传统等。比如环境,在美学家丹纳看来它与种族、时代并列为文学三要素之一。他认为自然的地域环境是通过对人的影响而影响文学艺术的。他在《艺术哲学》中明确提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而这正好直接关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形成。地域文化因素作为人物活动的外部环境进入散文作品,大体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在散文中,它们主要展示为一种独特的、气韵生动的人物画面与场景画面,给人以直观之感,或勾画出一种情调,一种氛围,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逼真的审美效应。

当然,体现于散文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以及其他因素,都是经过作家体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地域风情永远与人的生命存在着交织现象。因此,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他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理解力等就成为最关键的了。

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首先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长地,来自他的故乡、故园。那里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给他以熏陶、感染,遂形成他最基本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它甚至可以伴人终生。柳宗元的“海上尖峰若剑芒,秋来处处割入肠。若为化作身千亿,遍上峰头望故乡”,传达的就是这种意绪。这种故乡情绪,或日乡土情结,是构成作家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

正因为如此,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很少不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如西北作家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并且越来越广阔、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他的《黄土高原》、《秦腔》、《专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黄土高原》一文,全景式地写出了陕北高啄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自然景貌。它从“绳一般地缠起来”的路,沙质的土,写到人们冬日吃饭的情景,婚丧红白喜事,乃至村头小店等,对它们都写得既概括、跳跃,又具体、内在。高原的粗犷、开阔,人民的勤劳、淳朴,种种特质皆如诗如画地展现了出来。

从《秦腔》中我们得知,这八百里秦川,老孺皆能演唱的秦腔,有着与秦川广漠旷远的地理同构的旋律,内化着秦川公牛的力度,早已与秦川农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待黄昏降临,秦腔在这地平线上激扬起来,相撞开去时,我们会随着作者一道慨叹:“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通过写秦腔,自然写出了秦川人的懔悍粗犷、单纯而复杂的心境,它弥补了我们由于地域阻隔造成的人文地理和民俗学上的欠缺,拓宽了我们对本民族历史的感性认知视野。

在《走三边》即走定边、靖边、安边,作者抓住沿途奇特的所见所闻,以行踪为线,用纪实性写法,抒发了对陕北“三边”辽阔、富饶、美丽、粗犷的礼赞之情、倾爱之情。一幅幅独特的动态西北风景画,不仅活画出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环境色调,而又着力渗透了作家自己的感情氛围,把景色、情感和人物都活灵活现地立在读者的脑际中。

贾平凹在写山写水写人物的散文中,无不充满着黄土的气息、秦腔的旋律、汉唐的雄风,在参与秦川尤其是商州山地文化的艺术改造和重建中,贯注着他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这是因为贾平凹生于斯长于斯,充分了解这一方土地并得之于心、寓之于文的结果。如他的《老西安——历史的记忆》系列散文,从1999年《美文》第9期开始“闪亮登场”。在西安已经居住了27年的贾平凹,看来对西安的大街小巷、千门万户,甚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所蕴涵和掩藏着的历史文化意蕴不仅了如指掌,而且成竹在胸。作者娓娓地述说了西安的人文历史及其变迁过程。他对西安周边环境的华山和太白山是这样描写的:

华山是完整的一块巨石形成的,坚硬挺拔,险峭,我认作是阳山,是男人的山,它是纯粹的山„„上华山就是体现着真正上山的意义。太白山峰峦浑然,终年积雪,神秘莫测,我认作是阴山,女人的山。

这里几笔就写了两座大山的不同的个性特征,让人为之向往,为之动情。

山水精灵给了万物生生不息的活力,那么由这灵山秀水滋养的人,也自有一种独特的风韵。看看贾平凹笔下那千种风情、万般姿色的乡村男人与女人形象吧:

黄州地域文化的优美之歌 篇10

何谓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等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既立足本地,表现具有地域意义的生活,又面向未来,使文学拥有现代情怀,进而为当代人类提供精神滋养。这也是中国文学面临的任务。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那么,这个地方必然根底浅薄,成为世人遗忘的角落,难有发展潜力。因之,各地对地域文化开发极为关注。如红安的红色文化、蕲春的医药文化、黄梅的禅宗文化,包括当今开发出的黄州遗爱湖文化等,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效益,大大提升了这些地域的知名度,增强了文化含量和品位,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黄州是古代楚地,是历史名城。自隋改衡州为黄州,称永安郡,唐代改称齐安郡。闻名天下的赤壁,始建于东汉初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因山崖石壁全是红色,故称赤壁。后经多次战火,屡毁屡建。尤其是北宋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至此,躬耕东坡,他给自己取了个“东坡”雅号。清代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由于敬仰苏轼的道德文章,他在修葺赤壁时,就把“东坡”二字刻嵌在赤壁上,故黄州赤壁又称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不仅是因东坡而扬名的文赤壁,也是因为当年孙刘攻曹之赤壁大战而载诸史册的武赤壁。悬挂在黄州赤壁门前有一副对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正好印证了赤壁具有文武特色的黄州地域文化。当今的为政者,为了传承和光大黄州地域文化,斥巨资兴建了甚有独特创意的遗爱湖工程,创建了东坡文化的又一载体。一壁、一湖,交相辉映,使黄州地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放异彩。正如宋代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遗爱湖文化,是当今黄州地域文化的又一崭新亮点,是吸引海内外投资者和游人的灿烂灯火。我们黄州地区的作家、诗人,有责任创造精品力作来宣传遗爱湖,打磨这张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炉的耀眼名片。张卫生的《遗爱湖景观赋》就写得很有特色。赋这个文体是很难写的,自宋代欧阳修、苏东坡以后,就很少有人染指了。既然写的是赋,就要有赋的特点。什么是赋的特点呢?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陈也。鋪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何谓“铺采摛文”?铺字和摛字是同一意思,就是说要在铺叙中彰显文采。何谓“体物写志”?就是说要在描写人和事中,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张卫生的这个赋,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仅在铺陈叙事上字斟句酌,而且在体物写志上独具匠心,亟具音韵美、语言美和意境美。我们知道兴盛了四百余年的汉赋,最大的特点就是兼有先秦诗歌的音韵美,和诸子散文的语言美。可以说,张卫生把握了赋的精髓,叙事状物,为文造情,可触可感,甚有文采。

一是引用了不少名言经典。如赋的开端的一段描写,就引用了司马迁《史记·历书》中的“冰泮发蛰”和西汉礼学家戴德《大戴礼记·诰志》中的“百草权舆”,点明春天到了,正是百草生长的旺季。文中的第三段写遗爱湖“积连日累岁之功”时,又引用了荀子《荀子·大略》中的“积微成著”和《荀子·不苟》中的“兼权熟计”表明此湖之工程是经过领导者多方考量、深思熟虑而决策的,是历经累岁之工建设起来的。这些名言经典,一字含百意,一语抵千言。张卫生竟引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二是锤炼了语言。如写到何谓“遗爱”?仅用了三句话:“为吏者誉在青史,爱在民心,去而人思之。”写到遗爱湖成就时,也只用了十二个字:“合‘三湖’为一体,变荒泽为瀛台。”

三是营造了意境。如此赋的第三重点段,浓墨重彩地描述公园胜状,一连用了具有骈文特色的两个四六联句式:“汲天地之精华兮,青山势壮;纳山川之灵气兮,绿水流长。”随之一连运用了四个排比句式:“亭阁舒远目,牌坊耀金光”“清风醉千古,一湖漾琼浆。”把个绝世佳景、人间天堂的遗爱湖,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崭新的境界。

四是融合了诸多的审美元素。如“集生态为一体,融休闲于一炉”“清风醉千古,一湖漾琼浆”,简直就是一副律韵皆工的楹联。更有甚者,他运用“迟日”“慵闲”“秋尽”“银装”,代表季节性的典型短语,突出遗爱湖四季美景,也是煞费苦心。应该说,我读了不少作者描写遗爱湖的辞赋,包括一些名家之作,总感到大都是浮光掠影,而没有切入精髓,因此很难打动人心。我认为张卫生的这篇赋,既写出了黄州地域文化的特色,又写出了沉重的历史感悟,是一支黄州地域文化的优美之歌。

当然,张卫生的这篇赋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一些需要推敲和润色的地方。主要是文字还有些重复、拖沓。作者要舍得割爱,不要因文字累赘而损害全篇。

赋,同古典诗词一样,属于国学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一篇优秀赋作,具有永恒的价值。张卫生的《遗爱湖景观赋》,注重了传统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传承与创新,是对崭新的黄州地域文化的弘扬,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

黄州,是大别山经济开发区的热土,是长江流域的人文奇峰。我们应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辞赋作品,来反映黄州地域文化的全新风采,让黄州这座既古老而全新的文化名城,名满天下,光耀千秋。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刊前任主编)

现代纤维艺术的地域文化表达 篇11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地域文化,黑龙江文化

地域文化是每个地域固有的、特殊的, 每个地区间的文化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塑造鲜明的地区人格特征, 同时也是文化艺术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同种艺术形式在不同区域间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现代纤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在每个地区生根发芽, 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设计内容方面每个地区的现代纤维艺术都存在相应的差异。

一、现代纤维艺术

1、含义

纤维艺术起源上个世纪20年代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 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 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 因而也有学者称它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应该说不管是从它的材料、工艺还是表现形式上, 纤维艺术与纺织艺术设计都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 在现代的发展中许多方面又是彼此交错、相互影响的。因而, 从技术层面上说, 他们之间不存在决然划分的界线。就某一个具体的作品而言, 我们有时很难将它绝对地界定为是“纤维艺术”还是“纺织艺术设计”, 这样的窘境在国内外的许多展览和著作中也是不鲜见的。

2、现代纤维艺术的特征

20世纪是文化大融合时代,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纤维艺术才能迅速风靡全球, 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之后, 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内容不断丰富, 设计风格也逐渐多样化。其特征主要体现的以下几点:①多样性。多样性是现代纤维艺术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之一,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题材多样性。在艺术设计领域, 题材选择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有助于突出艺术设计的主体。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题材比较广泛。例如:人物风景、田园风光、花虫鸟兽、环境保护、世界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这些都是现代纤维设计中相对典型的题材。第二, 表达形式多样性。艺术表达形式是创作者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 为了提高作品艺术价值, 创作者十分重视艺术设计表达形式。现代纤维的艺术表达形式不断丰富发展, 例如:布艺编制、立体雕塑、刺绣、绘画等都是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常用的艺术表达形式。②设计材料广泛。为了保证艺术设计价值, 很多艺术设计在材料选择方面相对苛刻、死板。而现代纤维艺术却与之恰恰相反,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 对于材料的选择现代纤维艺术没有特殊的要求, 始终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 只要与作品内容、主体相匹配的任何纤维材料皆可为创作材料。例如:化学纤维、动植物纤维、金属丝、玻璃丝、头发都可以应用于现代纤维艺术创作。③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现代纤维艺术的重要特征, 也是其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 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 还能使人们的心理产生相应的共鸣。纤维艺术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让观众感受到材料美, 通过编制工艺让作品产生空间感、层次感让观众感受的肌理美。对将艺术作品以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给人们带来形态美。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

1、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特殊的环境塑造特殊的地域文化。地域辽阔的黑龙江, 银装素裹, 白山黑水, 四季交替分明, 文化底蕴深厚, 物产资源丰富, 建筑风格别异, 因此北国冰城, 黑土地, 北大仓, 东方小巴黎等多种美誉。黑龙江的黑土地域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北部省份的特有的文化, 其既包含于中华文明, 又带有其鲜明的个性, 其特征多受影响于萨满文化, 中俄交流文化, 以及黑龙江人特有的闯关东文化。

2、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当地纤维艺术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它来源于人们生活, 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 艺术设计的发展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受文化影响, 黑龙江地区的纤维艺术主要体现的以下几点:①材料选择。现代纤维艺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 其极高的审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材料选择上, 黑龙江地区的纤维艺术和其它地区存在差异, 江南地区大多以蚕丝作为底料, 而黑龙江地区的纤维艺术多为棉、麻等植物纤维作为底料。②制作工艺。为了提高艺术价值, 每一项纤维艺术品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雕琢。在制作工艺方面, 黑龙江纤维艺术注重作品的整体性, 忽视细节布局比较忽视, 制作不像江南地区那些精细。③设计风格。受黑龙江多元化文化的影响, 纤维艺术的设计风格也比较多样化, 不仅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元素与少数民族特征, 包含俄罗斯、朝鲜等具有异域特征的设计风格。同时, 黑龙江纤维艺术更加立体化、空间化, 产生的层次感也更强。

三、结束语

文化赋予艺术内涵, 而艺术是文化内容的具体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黑龙江纤维艺术逐渐成为其特有的文化, 它的编制工艺、设计风格、形态表达都极具黑龙江文化地域特征。

参考文献

[1]郑红, 崔荣荣.近代徽州民间服饰图案艺术风格与审美取向[J].丝绸.2015 (11)

[2]常慧娟.民间刺绣图案的稚趣美[J].包装工程.2012 (20)

三秦地域文化 篇12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乡镇防汛工作计划下一篇:元旦英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