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寓意

2024-09-04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寓意(精选12篇)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寓意 篇1

中秋节的来历和古时候帝王祭月有关。《礼记》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因而早在春秋时代,帝王有祭月、拜月的活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传统寓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传统寓意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寓意也有团圆的意思。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中秋节传统美食

1、月饼

提起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饼。其实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迟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仍以应节的瓜果为主。至于月饼的起源,再民间有一项流传甚传说:在元朝末年,汉人想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说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回到家中,咬开月饼,发觉里面藏张条子,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这个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留下来。

2、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3、栗子

秋凉乍起,街头就开始飘起了糖炒栗的香气。板栗,原先与芋头、菱角一样,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最适合秋天食用,而且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适量品尝,对老龄体弱者最为适宜。板栗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入馔,著名的菜肴就有板栗鸭,板栗烧鸡,板栗炖鸡汤等,美味的同时,又可以完全的将板栗的美味发挥,中秋节要吃的健康,板栗菜式必不可少的。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寓意 篇2

关键词:传统图案,吉祥,寓意,象征

殷商至西周前期, 吉祥纹饰的内容基本沿袭了原始时代彩陶取材丰富、结构谨严、装饰手法概括写实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蟠螭纹、龙凤纹、鸟兽纹、人物纹。秦汉时期最常见的纹饰有云气纹。汉代的云气纹在写实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综合加工和抽象, 有的云气纹在局部还常出现祥禽瑞兽的部分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创造在秉承两汉以来流行的忠臣、烈女、神话传说和祥瑞题材的基础上, 融入了大量佛、道、玄学祥瑞内容。隋唐时期的吉祥纹饰得到全面的推广使用, 并改变了此前以动物纹为主的倾向, 开始面向自然、贴近生活。宋代的门神画、年画、花鸟画空前发展, 梅兰竹菊被赋予高雅脱俗的道德品格, 成为至宋代以后绘画及各种装饰品中常出现的祥瑞题材。元代出现了不同纹饰相互组合构成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明清两代题材空前繁荣, 纹样层出不穷。

中国吉祥装饰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还原生命存在所具备的安全、幸福、自由、和谐的精神本质, 显示一种审美样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性既表现在吉祥装饰的内在结构中, 同时又显现于诸多的感性形态中。吉祥如意观念及其不同于无功利纯粹审美意识的内在特性, 都对吉祥装饰的语义结构产生了一定的规约, 这种规约也正是吉祥装饰审美形态特征的根源。作为祈福纳吉观念的结果和形式, 体现了传统文化观念的稳定性、传承性的特征, 这种特征决定了吉祥装饰形态特征的稳定性、集体性、程式化、规范化, 从而使民众的吉祥装饰表现和审美趣味有着较恒定的趋同性。同时, 由于审美主体的个性特征及时代特色又使吉祥装饰呈现出既具共性又富有个性特征的特点, 从而使吉祥装饰看起来既统一又丰富多彩。也就是说, 吉祥如意的主题是相同和一致的, 而吉祥装饰的表现形式、风格又是千变万化的。无论怎样, 吉祥如意、消灾纳吉的传统文化观念对个体的艺术行为规范做出了趋同的选择, 这种趋同性使吉祥装饰的艺术构成规律富有自身的特点, 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吉祥装饰形式和风格。

思维观念取决于文化思想、艺术形式。“行成于思”这句古训, 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早就认识到思维对于人的生存、艺术创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传统的思维观念生发于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环境——早熟的国家组织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实践方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的人伦关系和以天人和谐为特色的行为模式, 吉祥装饰的形成既有其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背景, 也与这种思维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民众看来, 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以及某些图形似乎都关联着特定的观念, 具有一定的效力和象征意义, 这种关联是由传统文化观念传承下来, 具有恒定的解释。在长时期的传承演变过程中, 这些现实事物不同程度地丧失或模糊了其原始实践意义, 从而演变成相对稳定的观念性符号。这种观念性符号通过集体意识的渗透作用深入到个体意识当中, 成为家喻户晓约定俗成的共同语汇, 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如民间美术中常用的鲤鱼、莲花、喜鹊、狮虎、福、禄、寿、禧、摇钱树、太极图等吉祥题材, 都是集体意识历史地建构起来的观念性造型符号。

在中国吉祥装饰中呈现出这样一种情形:凡是真的, 必是善的美的;凡是善的, 也必然是美的真的;美而不真不善, 不成其为美。人们对真的肯定、善的感悟、美的追求是互相交织渗透在一起的。中国几千年的儒道遗风, 造就了以德育民、崇德尚理的传统文化观念, 并多方面地渗透到吉祥装饰的创作思维中, 成为创作的重要规范。如吉祥装饰中的“天宫赐福”“白鸟朝凤”“龙凤呈祥”等, 都间接地展示了民众在夫妻、福子、君臣或长幼等主要社会关系方面的道德取向。很多吉祥装饰反映着中华民族“忠”“孝”“善”“仁”“爱”“良”等传统道德观念。这种强调伦理和道德标准, 讲究人的主体性和人伦性的直观思维方式, 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人与物的情感沟通的思想, 在作品中显示了浓厚的人情味。

吉祥如意观念作为一种俗信在历史上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其中健康、达观的思想在现实社会当中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 并引导人们走向一种乐观向上、和谐圆满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1]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2]郑军.民间吉祥图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5.[2]郑军.民间吉祥图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5.

简述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寓意 篇3

《辞海》有云:“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涉猎时期和农耕时期的艺术反映是同时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这时期主要以几何纹、动物纹样为主,植物纹样还没有出现,但是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类开始认识植物、亲近植物,这种变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动物装饰纹样到植物装饰纹样的过渡意味着人类从涉猎生活到农耕生活的巨大转变。

在萌芽时期,植物纹样有着与宗教、哲学、社会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先民喜欢将自然现象、自然植物、自然动物等富于神秘化、神明化,祈求无灾无难、风调雨顺、日以饱腹,以此来寄托心灵的慰藉和心想事成,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图腾崇拜是验证植物被神化的有力证据,例如楚族的桃子、苗族的枫树、彝族的竹子等等,而后更是有神话传说、祭祀、禁忌等出现,又例如我们熟知知的桃符、桃人等桃制品,具有驱邪辟邪的功效,这些古时的说法时至今日仍被一直认同和沿用。在上古时期,对于先民来讲,被赋予神力的植物就是“哲学”,它们被人形化和人性化,具有人的特点和超凡的能力,可神可人。它们可以是小说中描述的花仙子,个个知书达理、温润动人、精灵古怪。它们也被赋予

高尚的品性,比如梅花的孤傲、兰花的清幽、竹的刚正不阿、荷花的清廉等等。植物和人之间的感情是可以互相传递的,李商隐的《赠柳》有诗云:“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用柳树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界生命力的象征。植物本身各个所具有的独特形象,它们千姿百态、各有所长,人类最初多不加修饰的直接运用其原型,其最初的植物纹样大多线条简单、造型缺乏灵活性和独特性,后经人类长时间的不断摸索和不断创新中,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开始由原生态形式走向抽象化形式,造型更加趋于生动化、艺术化,种类繁多、形象生动、造型灵活。中国人自古偏爱圆满、喜庆、平安等等,这些情怀在中国传统植物纹样中也有着强烈的体现。植物纹样发展到明清时期具有明显的吉祥寓意,寄情于物,用物言志,用植物来表达着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真诚祈祷与殷切盼望,以此来达到心灵上的寄托和慰藉。中国传统植物纹样作为中国装饰文化里面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形式彰显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政治经济等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的文化内涵贯穿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在抽象和具象间融合与演变,它承载着人类美好的愿望,它是人类精神的寄托,它是聚集特色、超乎物象外的审美情感。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具有突出的文化特点,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起点,触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广泛的审美关系,它将自然物象和人文理念统一起来,它所传达的社会文化意义能够引发人类的联想和共鸣,使得室内空间、人、植物纹样三者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关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强调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初从儒家的“仁者爱人”到道家的“道法自然”中强调人在自然、恬淡无为中回归自然的思想,为“天人合一”的理论奠定基础。中国装饰设计从精神层面到思想观念上面,均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理念已上升至哲学高度,构建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体系,可以说“天人合一"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反映着中国人的艺术观、价值观。其艺术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纹样的构成艺术法则和图案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和功能上,具体到三方面:以植物纹样来记录人类历史的生活和发展,用植物纹样装饰和美化生活,用植物纹样来寄托精神观念和信仰。中国传统植物纹样记录着人类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生活,表现着不同时代人类的时代感、艺术感。纹样艺术的发展,追根究底还是为了装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器具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段。植物纹样的美好寓意,使得生活用具不仅具有本身的使用价值,而且使其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

重视艺术的民族性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传统植物纹样作为一种自然、高雅的文化符和设计语言,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它是抽象艺术的物化形态,表达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属和文化背景,展示着中华民族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艺术的表达形式。

2021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 篇4

十五中秋啥意思

中秋节时,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中秋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中秋节时,在外的游子都会赶回家,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所以,中秋节象征着家庭的圆满、人们的团聚,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什么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最圆

因为农历的十五时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也叫满月,所以看起来圆。

农历中秋节拜月的寓意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明清之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时节会开什么花

桂花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绣球花

绣球花,其形百花成朵、团扶如球;其花花大色艳,花色有蓝色、白色、紫红、粉红、桃红等色。另外,绣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阳花、七变化、洋绣球、粉团花。

百合在中国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

芙蓉花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

中秋月圆团圆的祝福

1、中秋节要到,我得到准确情报:好运登上飞机,平安买好车票,健康乘上快马,快乐撒腿飞跑,它们相约中秋与你团圆,共筑幸福城堡,你要准备好哦!

2、明月,一轮高悬在天边;星星,一闪一闪在眼前;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心田;祝福,一字一句信中见;但愿,一年一年万事圆。中秋快乐。

3、日子,一天一天,如云烟;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字符,一个一个,串成句;短信,一句一句,诉心愿:中秋佳节,愿你人圆梦圆事事圆。

4、中秋团圆节。我的祝福最圆,圆如月亮;我的祝福最香,香如月饼;我的祝福最大,“铺天盖地”;我的祝福最美,“美轮美奂”愿你快乐如愿,喜庆美满。

5、月是中秋分外明,祝你天天好心情,皓月当空洒清辉,美好事儿一堆堆;祝愿佳节多喜庆,以后天天走好运,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富有寓意的祝福短信 篇5

《疯狂的月饼》王朔:我吃月饼我怕谁?但丁:吃自己的月饼,让肥肉去长吧!艾青:为什么我的身体饱含脂肪,因为我对月饼爱得深沉!中秋快乐!

“中”秋皓月当空,“秋”风凉意渐浓,“快”递欢乐祝福,“乐”在欢聚团圆,祝君“中秋快乐!”

“中”国一大节,“秋”日盼心切;“中”国人聚结,“秋”季满心贴;“中”国齐喜悦,“秋”天系心结;“中”国人团圆,“秋”夜赏圆月;祝中秋团团圆圆,合家美美满满!

“中”国63周年华诞在初“秋”,“秋”爽节庆进行“中”,“快”点祝福送欢“乐”,“乐”悠悠情浓浓问候就赶个“快”,正反读都预祝你中秋快乐!

“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却买不来真情和友谊。中秋节,我送你金钱买不到的四样好礼:“健康”、“幸福”、“快乐”“团圆”。祝你中秋快乐。

“秋”字“禾”与“火”,“禾”为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之意,“火”乃兴旺发达、红红火火之谓,在此中秋之际,中(一声)意为中(四声),祝您中秋中好运,生意兴旺财源广,家庭和乐更繁昌。中秋快乐!

“◎”这是中秋节送你的月饼,据说是嫦娥姐姐亲手制作,每五百年才作一块。它吸取了宇宙之精华,汇集了仙人之仙气,色香味俱佳。吃一口就可以百病不侵,长生不老,耳聪目明,精神焕发,更重要的是,吃了它就可以到月球安家,成为一名外星人!

‘中’字四笔,中秋节到了,送你四个祝福,一祝你全家身体康健,二祝你全家和谐美满,三祝你全家幸福团圆,四祝你全家快乐永远!

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 篇6

1、团圆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写道,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2、寄托情怀

苏轼《水调歌头》诗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光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凝聚了人类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中秋节赏月禁忌

1、如果近段时间身体很弱的朋友,那么,建议你不宜在野外赏月、拜月。

2、你最近流过产、或者生育过宝宝,那么,也不宜赏月,即使在家中的阳台也不看月亮为宜。

3、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或者自己觉得搬家后身体、运势等不好者,谨慎赏月。

4、不论什么原因,刚刚男女分手者,男性朋友不得赏月。

5、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场不顺、生意亏本、倒霉事情接踵而来者,请务必不要赏月。

中秋节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节。有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走了半天,终于到了大儿子家。是大儿子昨天托人带信叫他们来吃团圆饭的。现在他俩在门前,见铁将军把门,等了许久,不见有人回来。老伴说:是他带信叫来的,他们上哪儿去了?把我们忘了?老汉生气地说:搞的什么鬼!?? ?

他们能有什么鬼?老伴说。他们等不到大儿子,就到二儿子家去了。老汉三个儿子都住在这座城里,就老俩口仍住乡村。他们到了二儿子家,孙子正坐在门前,见爷爷奶奶来了,高兴地迎上去大声喊道:爷爷好!奶奶好!您们来啦。?

你怎么一个人坐在门前?奶奶问孙子。??

孙子答道:我在等爸妈。原来二儿子夫妇俩都没有回家。等到什么时候?不如到三儿子家去吧。等老俩口摸到老三家时,天都黑了。孙女儿来开门,见是爷爷奶奶,马上喊道:爸妈!爷爷奶奶来啦!三儿媳妇出来了,你爸不是出去了吗,还喊你爸。噢!爸妈!你们来啦!我在洗锅刷碗,你们进屋坐坐。老俩口听这口气,还进屋?老汉说:我们顺路来看看,就不坐了。??

爷爷奶奶再见!??

爸妈走好!??

好!好!我们走了!?

今天是团圆节,在月光照耀下,两位老人只好往回走。在回家的路上,又大又园的月亮看着这一对老人,感叹地说:老人家,你们看到我了吧。我最了解你们的心事,你们没有见到儿子,团圆饭没有吃上。肚子饿了,我这里有许多月饼,你们随便吃吧。?

老人听到了月亮的声音,看到了面前晃动着的月饼,高兴极了。他们伸手接,似乎接到了,又好象没像拿着。月饼在移动,他们也在移动。??

不知不觉到了芳草地上,在明媚的月光下,他们看到四周有许多花草,金桂飘着浓郁的芳香。草地上有一张方桌,上面放了许多月饼,还有菱、藕等。老人高兴地吃着月饼,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可口的月饼。吃着吃着,他们看到大儿子一家人来了,接着二儿子一家人来了,最后三儿子一家人也来了。是啊!今天本来就是团园节。老人更加高兴,下午的一切不愉快事情全忘记了,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忧愁。甚至,他们认为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老人。他们感受着这美好的天伦之乐,吃着香甜的月饼。??

正在高兴时,月亮突然钻到云里去了,天黑了下来,眼前的一切全变了。老人再仔细看,这是哪儿?这不是我们的家吗?他们开门进屋,老伴找火柴点灯。然后说:哎!我去做饭。??

老汉说:我不吃,月饼吃饱了。??

老伴也觉得:我也不饿。他俩坐在油灯下,愉快地回忆着刚才见到的美好一切,温馨地笑了。??

中秋节起源和寓意都有哪些意义 篇7

中秋节寓意什么

1、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2、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中秋节的谚语

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

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

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

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

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

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1、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兵荒马乱、饥馑连年的岁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月夜,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像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情真意切的思亲名句。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2、和谐

中秋期待着丰收,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老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佳节吃月饼的寓意及注意事项 篇8

送好友可以选烟酒等日常消耗品,也可以根据各人爱好送不同的东西,有的人喜欢字画可以挑选一些工艺品,有的人喜欢运动,可以送一些运动器材,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随意的送些表达情意的礼物。

送准岳父岳母

首先一点,无论是送什么都要记住不能送单,礼物的数量必须是双数,然后可以挑些适合他们用的东西,少送华而不实的东西。

送女朋友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寓意 篇9

中国的传统图案大都以神话传说、民间典故等为题材,通过比拟、借喻、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中辟邪】

图案:钟馗、蝙蝠。

解题: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一琴一鹤】

图案:七弦琴,弦琴」。

见於周、成於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史·赵●传》载神宗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鹤鹿同春】

图案:桐、鹤、鹿。

解题:桐,梧桐树,落叶乔木。树干平滑挺直。桐木是制乐器的好材料。桐与「同」同音。「同春」,象春天一样美好。「鹤」、「鹿」都是瑞兽。隐喻「禄」、「寿」。「鹤鹿同春」祝颂长寿之词。

【马上平安】

图案:信使骑马奔驰送家书。

解题:「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麒麟送子】

图案: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

解题: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如龙、凤、龟称为「四灵」。象征吉祥和瑞。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

民间年画也画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状元及第】

图案:戴冠童子手持如意骑龙上。

解题:冠,帽子也,冠与「官」同音。童子戴冠,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元屯。骑龙,如同鲤鱼跳龙门而成龙一般,出人头地也。「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

【嫦娥奔月】

嫦娥飘向月宫。

解题:嫦娥,神话中後羿之妻。後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後,遂奔月宫。这个动人的传说,一时肢炙人口。「嫦娥奔月」,象徵对美好的追求。故人们

画作吉祥图画,以寄望焉。

【连生贵子】

莲花、桂花、也有以莲花、笙和儿童组成

解题:莲与「连」、桂与「贵」、笙与「生」同音。早在唐代铜官窑瓷器的纹饰中,就可以见到「连生贵子」的吉祥图案。莲蓬寓意连生,桂花寓意贵

【年年有余】

图案:爆竹、民间玩具,鱼或儿童抱鲤鱼。

解题: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年节的到来。「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和合二圣】

图案:和合神即万回。《太平广记》言万回仅一人。「和」、「合」为二神,始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封天台山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的「合圣」。

解题: 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

【三星高照】

图案:寿星老人、鹿、蝙蝠、蟠桃。解题: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

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鹿」与「禄」同音。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汉武帝内传》略云:「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盛会,各方神仙群往祝寿。所以蟠桃又称寿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 【白头偕老】

主题:月季花、寿石、白头翁

图案:月季花、寿石、白头翁。解题:「长春白头」,对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夫妻相敬如宾,同偕白首的颂词 【福从天降】

主题: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

图案: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

解题:翘盼,急切盼望。「翘盼福音」又叫「福从天降」。表示盼望获得好消息。

主题:纳福迎祥

【九阳启泰】

解题:九阳指日。《楚辞·远游》:「朝濯发於汤谷兮,夕●馀身兮九阳。」这里「阳」谐音「羊」。九,泛指多数或多次。启泰即开泰。寓意走运,好兆头。「羊」古「祥」字,羊喻「祥」。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数不胜数,连绵不尽。「松」,四季长青,象徵长寿。「竹」与「祝」同音,喻祝福。「梅」与「眉」同音,暗含「喜上眉梢」意也。「九阳启泰」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顺遂。又称「九阳开泰」

【刘海戏撒钱】

主题:刘海蟾、古钱

图案:刘海蟾、古钱。

解题:刘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一说名哲,字元英,后梁广陵人。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后受仙人点悟,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果然得道成仙。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粪土金钱的人的品格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图是南宋禅宗常表现的题材。布袋和尚为五代后梁时僧人,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此图中的布袋和尚为半身像,双手捧腹,作开口大笑状。头部造型准确传神,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衣褶的几笔浓墨,又显出禅宗的随意与自由

【武财神赵公明】

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区分。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该财神像当为武财神,即赵公元帅像!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

【武财神关公】

关羽是众多财神中以刚毅耿介著称的一个。他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非但钱财沾不上边,甚至曾经挂印封金,有点弃财宝如敝屣的反财富倾向,虽然性格上不像是管财的财神,但关公的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尤其他在小说和各种传说故事里表现出的忠肝义胆,也是一般人对于工作伙伴、合作对象的要求。因此许多生意人不但把神关公看作是管理钱财的神,也把他作为生意上监察诚信的守护神。

【文财神】

文财神的由来--在所有财神当中,陶朱公范蠡大概是最具有财神气质的一位。范蠡是春秋末期协助越王勾践的名臣。在成功地灭吴雪耻之后,他毅然地离开了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的勾践,隐名从商,先隐居在齐国,因为经营得当,而且正派从商,财富迅速累积。但后来又为逃避声名之累而散尽家产,随之到了陶国,自号陶朱公,很快又重新聚积起远胜从前的财富,于是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大豪富。随着年代的久远和故事的传奇性,范蠡被范蠡被后世奉为财神

【五子闹弥勒】

图案构成:五个童子与弥勒佛戏耍

义: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袒露满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称为弥勒。也有以传说中的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化身。旧时民间瓷塑,五童子娃娃爬在弥勒佛身上嬉戏。家里摆上一个,取意合家欢喜。

【寿星】

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古有二义:一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角(见《尔雅》);一指西宫的极老人星(见《史记》)。秦汉时,寿星即立祠祭奉,初为掌管国运之寿命长短,有“见则天下理安”之说。东汉以后,历代皇朝将寿星视为主人间寿夭之神,列为国家祭典。近代奉祀之寿星形象,皆为高脑门,白发白须的老翁。端公戏里的寿星面具,也据此以高额长头和白须飘逸为主要标志,创造出老寿星的

【鲤鱼跳龙门】

传统吉祥纹样。龙门,在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之间,跨黄河两岸,形如门阙。相传夏禹治水时,在这里凿山通流。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海江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上则为龙;不上者点额暴腮。”这可能就是跳龙门传说的渊源。古时以“龙门”两字,比喻名望大的人,谁如果得到他的援引,而增长了声誉,就叫登龙门。唐李白《上韩荆州书》说:“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鲤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因此,鲤鱼跳龙门,常作为古时平民通过科举高升的比喻,纹饰即依此组成,在刺绣、剪纸、雕刻中常被广泛应用,被作为幸运的象征。

【马上封侯】

图案为一匹骏马上骑着一只猴。“猴”与...马上封候,马有生旺的作用,有捷足先登,马到成功之效,而马上骑只猴,则意味着马上就能加官进爵,步步高升,大吉大利。...图案为大猴背小猴者,称辈辈(背)封猴(侯)。图案是枫树和一颗印的借喻封(枫)侯(猴)挂印、猴子或蜜蜂和猴子抱印借喻封(蜂)候(猴)抱印。

【独占鳌头】

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唐宋时期,宫殿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鳖的图象。凡科举中考的进士要在宫殿台阶下迎榜。按规定第一名状元要站在鳌头那里,因此称考中状元为“独占鳌头”

【八仙】

【功名富贵】

雄鸡即公鸡。形体高大英武,雄赳赳颇有气概。李贺名句:「雄鸡一唱天下白。」鸡鸣将旦,光明到来。「公」与「功」,「鸣」与「名」同音喻功名。牡丹,雄鸡组成图案叫「功名富贵」,寓意仕途康庄,富贵*人而来。

【一品清廉】

一品,古代最高官阶名称。《国语·周语》:「外官不过九品」。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级,是为九品;一品指最高一级。莲,荷花也。《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实莲。」莲与荷常混用。古来赞美荷花之诗文甚多。宋周敦颐《爱莲说》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至今脍炙人口。「莲」与「廉」同音,「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贪,公正廉洁,这是旧时老百姓对清官的赞颂之词。

【麒麟献瑞】

麒麟——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龙生九子】

老大:赑屃(bi xi):喜负重,多放于神功圣德碑下。

老二:螭吻:眼力好,多放于屋顶。

老三:浦牢:嗓门大,多放于钟顶上。

老四:狴犴(bi an):性情凶猛异常,面部狰狞可怕,多放于牢狱大门之上。(还有的说,此物名叫椒图,放于百姓门上,口中叼有门环,用来敲门。)

老五:饕餮(tao tie):饭量巨大,据说可吞海吞鲸,放于锅盖上。

老六:[虫八][虫夏](pa xia):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

老七:睚眦(ya zi)非常凶残,好吃肉喝血,多放于刑场之上。

老八:狻倪: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为百兽之王。

老九:螭首: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

【五毒图】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四灵图】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最初是指天空中的四个星宿,代表四个方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吉祥动物形象,其中,“青龙”又称苍龙,是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指凤凰,为南方之神;“玄武”是龟蛇的合体,是长寿的象征,为北方之神。它们代表着四方平安,更寓意了盛世太平,国家繁荣。

【双喜临门】

图案:姐妹、喜鹊

喜鹊在古时候曾被叫做“神女”,俗称喜鹊为喜鸟。

姐妹二人推开房门,见两只喜鹊正迎面飞来,寓意喜庆、快乐的事情即将来临,此图案为双喜临门。

【太平景象】

解题: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晚》诗:「四方无事太平年。」又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象,哺乳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达。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象也喻好景象。宝瓶,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五福捧寿】

《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纹命。」攸好德,意思是所好者德;考纹命即指善终不横夭。「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还有以万字和蝙蝠组成图案叫「福寿万代」。

【喜在眼前】

图案:喜鹊、古钱。解题:古钱,古时用龟甲、齿贝当货币。商周以后,改用金属铸钱。有金、银、铜等,铜质货币俗称铜钱。喜鹊取一「喜」字、钱典「前」同音,「喜在眼前」,喜事在当前也

【一路连科】

图案:鹭、莲花、芦苇。

解题:鹭,水鸟名,翼大尾短,颈、腿长,活动于江湖边或水田沼泽。常见有白鹭、苍鹭等。「鹭」与「路」同音。「莲」与「连」同音。芦苇之「芦」与「路」谐间。芦苇生长,常是棵棵连成一片,故谐音「连科」取意。旧时科举考试,连续考中谓之「连科」。鹭与荷花,芦苇组成的图称「一路连科」,寓意应试求连、捷,仕途顺遂。又以一只鹭与蝙蝠、寿星组成的图案叫「一路福星」,祝愿远行的人此去幸运

【渔翁得利】

图案:渔翁钓鱼。

解题:《战国策·燕策》载,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对赵惠王说:「今者臣来,过易,蚌方出曝,而●喙其肉,蚌合而钳其喙。●曰:『今曰不雨,明曰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曰不出,明曰不出,即有死●。』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渔翁得利」,原指第三者乘双方争斗之危而得利,这里寓意外的收获。

【丹凤朝阳】

图案:凤凰、太阳。

解题:凤凰,亦作「凤皇」传说中的神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古来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很多,传统年画,以凤凰为题材的图案运用也较普遍

【二龙戏珠】

图案:两条龙、龙珠等。

解题:龙,《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钜,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珠,指夜明珠、珍珠。《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传说龙能降雨。民间遇旱年常拜祭龙王祈雨。后演成「耍龙灯」的民俗活动,「二龙戏珠」即由「耍龙灯」演变来的,有庆丰年,祈吉祥之意

【弥勒佛】

义: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袒露满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称为弥勒。也有以传说中的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化身!

【观音】

观音菩萨(或称观音大士),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印度的菩萨和中国民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中国民众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直到今天,观音菩萨依然深受广大民众的虔信和膜拜,继续展示其神奇的魅力!

【龟鹤同寿】

图案:一龟一鹤。

解题:龟,《龟经》载:「龟一千二百岁,可卜天地终结。」鹤,仙鹤(见「一琴一鹤」题解)。相传龟鹤皆有千年寿,这里喻长寿。《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导)引以增年。」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龟鹤齐龄」寓意高寿 【貔貅】

貔貅,粤音读作“皮休”。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貔貅的作用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且护主心特强。有镇宅辟邪的作用!

【三阳开泰】

图案:三只羊

解题: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而来!

【事事如意】

图案:狮子、绣球。

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

【福寿双全】

图案:蝙蝠衔住两个古钱、寿星、寿桃。

解题:两个古钱,喻「双全」。蝙蝠喻「福」,寿星、寿桃代表长寿。组成图案叫「福寿双全」。

【富贵耄耋】

图案:牡丹、猫。

解题:牡丹,落叶灌木。品种很多,花大而艳丽,是著名观赏花。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无论摆设、入画,极富丽堂皇之致。又称「国色天香」。唐刘禹锡诗:「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初夏正午是牡丹开得最鲜艳之时。活到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俗称「耄耋」。猫与「耄」谐音。

【富贵平安】

图案:花瓶、牡丹花、。解题:瓶子的瓶字与「平」同音。牡丹花插入花瓶中喻「平安」。两个意思连在一起喻「平平安安」。牡丹花又喻富贵。以上三种物品组在一起喻「富贵平安」。

【欢天喜地】

图案:獾、喜鹊。

解题:獾,哺乳动物,又称猪獾。头尖、吻长,体毛灰色。「獾」与「欢」同音。用獾和喜鹊组成图案喻「欢天喜地」,这是一个喜庆词,形容有非常高兴的事情。

【金玉满堂】

图案:金鱼数尾

解题:金鱼,亦称「金鲫鱼」。鲤科。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种类甚多。鱼的形象作装饰纹样,早已见于原始社会的彩陶盆上。商周时的玉佩、青铜器上亦多有鱼形。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年画多喜这个题材。「金玉满堂」,言财富极多。《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亦用以称誉才学过人。《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鹿】

古代神话传说千年为苍鹿,二千年为玄鹿。故鹿乃长寿之仙兽。鹿经常与仙鹤一起保卫灵芝仙草。

主体班会: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篇10

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中秋节的习俗、文化和精神,传承和发扬。

教学时间: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教学班级:九年级(6)班 教学过程:

一、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1.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三是有的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2.神话传说。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二、祭月、赏月、拜月

1.《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2.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三、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四、燃灯、猜谜、吃月饼、博饼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五、诗词鉴赏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 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

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寓意 篇11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会回到乡下过节。同样,今年也不例外。我和家人一起吃完团圆饭后就是我们玩的时候了。

首先,我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点灯笼。我今年买了一个纸灯笼,妈妈说这是最传统的灯笼。这个灯笼是用纸来糊的,上面有只“愤怒的小鸟”,可爱极了,然后里面要放一根蜡烛,点灯笼的时候只要点燃蜡烛就可以了。我和小朋友们会拿着灯笼大街小巷地逛着、玩着,到处都能听到我们的欢声笑语。

接着,当月亮姐姐快升上到最高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赏月时间了。这时,我们会把月饼、水果、芋头、田螺、柚子等拿到阳台上来,然后一家人有说有笑地一起赏起月来。今晚的月亮真的是又圆又亮,这让我想起了学过的一首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最后,爸爸还组织我们进行了猜谜大赛和歌唱比赛,我都赢得了不少的奖品。

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篇12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可以一边欣赏美丽的月亮,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月饼的品种多样,味道随个人。今年我特地挑选一个“空心月”来吃,“空心月”看起来像胖胖的圆月亮,实际上就是薄薄的一层,里面空空的什么馅也没有,只有一点点的红糖在里面,外层面上密密麻麻的撒满了白芝麻,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脆脆的,香香的,别有一番滋味。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月亮正好是在八月十五中秋当月圆的。如果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就得等到八年后才有机会了。所以,吃过晚饭我就拉着妈妈去广场赏月,一路上凉风习习,吹送着秋天的气息。一抬头,我就看见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挂在空中,浅黄浅黄的,好像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虽然明亮但不刺眼,走着走着,月亮竟然不见了,哦,原来它躲到高楼的后面去了,难道是我们一直盯着它看,它害羞了吗?还是,它想和我玩捉迷藏呢?

中秋的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摊上的物品琳琅满目,舞台上的魔术精彩纷呈,广场上的行人流连忘返。但美中不足的是,广场上竟然看不到月亮,所以,玩了以后我就决定回家,到阳台上继续看月亮。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偶然回头,发现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爬上了天空,正在天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呢。它原来的那层轻纱似的黄晕已经褪去,比以前白了许多,也亮了许多,就像一个亮晶晶的白玉盘嵌在天幕上。那温柔悠远的清辉,仿佛在祝福天下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就算中秋过去了,这轮光彩夺目的明月,也会久久地刻在我的心里。

上一篇:法律经典案例评析下一篇:学生实习安全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