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2024-09-27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共10篇)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篇1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 “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延伸阅读】

首届“壮族三月三”电商节启动

4月7日,首届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拉开序幕,广西人迎来了自己的电商盛会。

本届电商节主要围绕“壮乡产品网上行”的主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广西特色物产网上大促销。淘宝网、MMGO、美丽湾、乐村淘等电商平台联手搭起一个电商“超级平台”,通过特价、秒杀、限时抢购、发放红包等形式吸引消费者,预计全区将有近千个名特优产品、上千家网店参与。

本届电商节在柳州、凭祥、百色、梧州、桂林、灵山开设分会场。柳州主推螺蛳粉,打造网上“柳州螺蛳粉节”;桂林为旅游吆喝,大促销覆盖近30个桂林景点;梧州为六堡茶打响品牌知名度;百色提升网店运营水平;凭祥发挥边城优势,走边城、赏红木,拉动旅游消费;灵山在淘宝网上举办“千年古荔”荔枝预售……

电商节开幕当天,“‘互联网+’引领广西未来”“跨境电商新思路”等高峰论坛同时举办,论坛邀请了国际知名产业机构和重要商协会负责人、著名经济学家、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广西落实“互联网+”国家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路径与方略,探寻广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发展跨境电商贸易、推动多边经贸合作、实现“三大战略定位”的新思路。

据了解,广西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420亿元,同比增长110%,“电子商务倍增计划”提前实现。随着“互联网+”产品二维码(广西)中心、南宁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聚贸广西馆等重点项目的启动运营,预计电商节还将促成更多合作。

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西将每年定期举办“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力争将其打造为壮乡版的“双十一”、广西产品走向世界的舞台、国内外电商精英汇集的高规格载体、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篇2

“壯族”是个音译词,解放前文献基本都写成“撞族”、“僮族”或者“獞族”。一般认为,这个民族形成于宋代。《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记录岳飞灭曹成得杨再兴的战争:“会张宪与撞军统制王经皆至,再兴屡战,又杀飞之弟翻。”这里的“撞军”就是壮族士兵组成的军队。前面所举的另外两种写法在史书中也常见。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二《府县》:“宣德以后,猺、獞不靖,知县苏宽不事事,而獞老韦公秦等,保举莫保之元孙莫敬诚为土官,诏授敬诚特袭知县,时一邑二令,权不相统。”

但是这些音译并不好看,“獞”更是带了拿别的民族不当人看的犬字旁。1951年,在《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出台后,类似于“獞族”这样的音译被废止,只保留比较中性的“僮族”。所以我们读一些五几年的史料,提到各种壮族自治区时都写的是“僮族”自治区。195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前的讨论中,很多代表提出“僮”是个多音字,容易读错,建议修改音译为有褒义色彩的“壮”。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这个建议得到了周恩来、李维汉等人的支持。但由于“僮”的音译已具有一定社会性,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当时未作修改。1965年,国务院正式做出《国务院关于更改僮族及僮族自治地方名称问题给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的批复》,正式将“僮族”的译法修改为“壮族”。

所以说,“壮族”这个译法确实是解放后才有的,但是这个民族本身则是古已有之的。(解答人清洁工:中文专业)

立夏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篇3

①防疰夏:由于到了夏季,气温升高,人们精神都显得有些疲累,食欲也不是很好,于是人们发明了用食物来应对,比如通过吃茶叶蛋、青梅、鲜笋、鲜蚕豆等,增加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②称体重:在南方地区,在立夏这一天的午餐过后,会让小孩上称看看体重,再与去年作对比,如果有加重,说明这一年都是很顺利地长大。

③吃五虎:其实是指五类比较滋补的食物,即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这期间出汗多,营养也流逝快,需要加些滋补润肺的东西,才增强体质。

④斗蛋:流行于小孩子之间的游戏,到了节日当天,胸前都挂着煮熟的鸡蛋。蛋有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谁挂的蛋壳先破了就是输家,最后会有一个赢家产生,大家纷纷送上祝福。

立夏应该吃的美食

1、立夏饭

旧时立夏时节,宁波一带的乡下用五种颜色的豆子加上粳米煮成五色饭,也称立夏饭。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资的丰富,南方很多家庭将五色豆子替换成豌豆、雷笋、蚕豆、苋菜、香菇丁、咸肉丁、胡萝卜等食材,寓意“五谷丰登”,颇具仪式感。俗话说“千补万补,不如立夏一补”,吃立夏饭同时也寄语人们希望一年到头身体健康。

2、立夏蛋

立夏吃蛋是江南一带的习俗。这一天人们用茶叶或核桃壳煮成立夏蛋,民间认为立夏吃蛋能够强健身体。孩子们则喜欢把煮好的鸡蛋用五颜六色的绳子编好挂在胸前,传说这样能保佑孩子不得夏热病。

3、立夏茶

立夏茶,也叫七家茶,是江浙一带立夏的习俗。立夏之日,新茶上市,妇女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饮了立夏茶,可以防止疰夏,让你健康平安度夏。

4、立夏粥

立夏时节,湖南耒阳人各家各户都要熬立夏粥。立夏粥是用瘦肉、粉丝、糯米丸子、红枣、猪杂、干笋、红枣、豌豆、豆芽等十多种食材做辅料,加入大米中熬成香气四溢的粥。

5、立夏果

立夏果,又称立夏粿,是江西弋阳一带立夏节气的特色食品。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大锅立夏粿,吃一整天。立夏粿是用米蒸熟后揉烂,搓成小团子,加入豆芽、豆干、虾皮、豌豆之类的食材一起煮成“立夏粿”,也叫立夏羹。相传吃立夏粿表示送春迎夏,品种越多就表示春收越丰富,喜庆有余。

为啥立夏要吃鸡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老话“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其实关于立夏吃鸡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在以前的时候,女娲娘娘为了凡间的小孩不疰夏,跟瘟神打斗最后瘟神保证凡女娲娘娘的子孙都不伤害。所以说女娲娘娘为此还传话百姓,要在以后立夏之日,小孩子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这样可以避免疰夏之疫。所以说由此人们就有了立夏这一天煮鸡鸭鹅蛋,然后用五彩绳织成丝带,这样将染了颜色的鸡蛋放在里面,挂在小孩子的胸前,以此来消除瘟疫。并且“蛋”、“袋”、与“代”谐音,也是长辈对孩子的一种希望与寄托,希望儿孙健康长寿,世代相传。

所以说好多地方在立夏的前一天就喜欢用茶叶或者是核桃核来煮鸡蛋,然后等到蛋壳慢慢的变红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满屋香喷喷的,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平时喜欢吃的茶叶蛋。已经不仅仅只是在立夏这一天才吃了。

其实除了美丽的传说之外,立夏吃蛋也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些期望。因为鸡蛋溜圆又象征的生活圆满,所以说人们在立夏的时候吃鸡蛋也就是祈祷夏天平安鸡蛋溜圆,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而且夏天吃鸡蛋能够有效的预防暑天食欲不振、没有精神的现象。

立夏和夏至的区别

时间:

立夏:每年公历5月5或6或7日。

夏至: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太阳位置:

立夏:太阳到达黄经45度。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含义:

立夏: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三候:

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篇4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农业农村部介绍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从节气上看,之所以把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在秋分这天,是因为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丰收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丰收节具有很大的广泛性,不是特指哪一个民族的。丰收节,是世界各地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把秋分节气这一天定位丰收节。

在中国畲族等部分少数民族中为农历八月十五。在南印度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

冬至是什么节日 篇5

祭祀祭祖的节日

冬至(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英文名:Winter Solstice)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间。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但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在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寒冷将至

“至”是“到头”的意思,而不是“到”的意思。冬至原来是阳光直射点南移或北移到头了。北半球在冬至那一天,太阳南移到头了,该北移了;北半球夏至那一天太阳北移到头了,该南移了。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个“冬至点”。地球运行到冬至点,是冬至的那一刻。天文学可以精确地计算到“微秒级”。冬至点就是“近日点”,这时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线速度都是最大。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

冬至前后不能做的事

1、冬至前后不宜出远门,这里主要说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冬至期间不能回娘家,据说冬至回娘家对公公大不利。不同地方对这个习俗都不一样,如果当地没有这个说法,我们大可不必在意。不过有家人特别在乎这个习俗的,作为晚辈的我们还是要遵守一下。

2、冬至期间也不宜搬家,一方面是因为冬至的来临标志着最寒冷的冬季来到。从搬家风水学的角度看,寒冷的气氛会破坏家中的兴旺之气。另一方面和前面冬至不宜婚嫁的原因一样,冬至前一天处于离日,古人总结认为不吉,并不适合进行像搬家、结婚这样的大事。

3、冬至前后三天不宜进行婚嫁活动,尤其是冬至的前一天和后一天。根据民间的说法,结婚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一定要选择好的结婚吉日,避开结婚的不利日子。

4、不宜同房。根据传统的观念,冬至前后10天不宜同房。古时候人们把男女分归为阳、阴,男归阳,女归阴。男女交合方可繁衍后代,但是男女交合讲究阴阳平衡,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端来。

冬至时节养生的方法

1.冬至养生有“五忌”

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 “躲”才能养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一忌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二忌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三忌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不可过度而伤身。

四忌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五忌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2.万物之始,阳气为重

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搓后腰养阳气。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

3.三九“补冬”,小心上火

常言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冬令时节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之为“补冬”。中国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副主任姜良铎教授称:“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因为进入秋冬季节后,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药物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的功效。”

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还适宜进补阿胶、膏方等,效果几乎是平时进补的两倍。

然而,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容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4.做做艾灸,提高免疫力

冬至艾灸督脉:大椎、肾俞、脾俞。

冬至艾灸任脉:太溪、关元、神阙、中脘。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天冷了,别忘了问候父母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母亲亲手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

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他每天都喝茶。但那一天,他环视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一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篇6

[关键词]壮族传统道德;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实现途径

壮族不仅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即壮族传统道德。以重义轻利、尊长爱幼、爱劳动、讲诚实、守信用、忠厚淳朴为主要内容的壮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我国现代道德的源泉之一。壮族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相适应的,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充分继承和发扬壮族传统道德为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服务,既是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壮族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如何把壮族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有机地结合到当代壮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去,使壮族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转化为现实的道德教育的生产力。这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壮族传统道德在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实现途径进行探讨。

一、重新认识壮族和壮族传统道德

重新认识壮族和壮族传统道德,是实现壮族传统道德在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现代转化的前提和基础。

(一)重新认识壮族。要丢掉壮族没有任何民族特点、壮族已经彻底汉化了等错误观点,就必须重新认识壮族,就必须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壮族历史、壮族风俗习惯、壮族饮食文化、壮族传统节日、壮族宗教信仰、壮族民间艺术、壮族传统医学、壮族传统道德、壮族居住地理环境等。只要这样系统地了解壮族,我们就不难发现壮族不仅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壮族的风俗习惯、饮食、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壮族人民创造出优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物质与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新认识壮族传统道德。要吸收和利用壮族传统道德为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服务,就必须以端正的态度重新认识壮族的优秀传统道德。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平等的对待我国各民族,壮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同样具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秀传统道德。而不是把壮族传统道德认为是野蛮的、落后的。其次要认识到壮族的传统道德不仅包括重义轻利、尊长爱幼、爱劳动、讲诚实、守信用、忠厚淳朴等,也包括壮族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汲取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道德文化,包括爱祖国、爱家乡、开放、宽容、勤劳等,也是属于壮族的优秀传统道德[1]。正是因为有了优秀传统道德作为精神支撑,壮族人创造出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因此,端正对壮族和壮族传统道德的认识,是我们利用它为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二、把壮族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壮族聚居区高校道德教育课程之中

当前,在壮族聚居区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尚无壮族传统文化及道德课程的设置,这种道德主体与德育内容的相互脱离而导致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较为普遍。因此,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德育内容进行传承和创新。

(一)把壮族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壮族聚居区高校德育课教材之中。民族德育课程是一般课程理论在民族德育中的运用,但民族德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的特殊性[2]。 但是现阶段在壮族聚居区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中,或多或少存在忽视壮族道德文化的现象,很少反映壮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脱离壮族学生的实际,因而难以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壮族聚居区高校中,道德教育尚未很好地与壮族传统道德及壮族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导致道德教育实效性差。所以,我们在壮族德育课程建构时要站在现代化的高度对壮族传统道德文化进行审视,发掘出与现代化相协调的东西,批判和剔除与现代化相悖的东西。壮族地区高校德育课程内容除了包含共性传统美德外,更应该突出壮族传统美德,结合壮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人格需要等实际情况,必要整理、编辑和出版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教材,如《壮族传统道德文化教程》等。有助于实现壮族传统道德在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现代转化。

(二)把壮族传统道德融入到壮族聚居区高校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德育具有全方位、全员和全程性的特点。除了专门开设壮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课程外,还要把壮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发挥各自育人的优势。如:文学课可以对壮族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民间故事等进行必要地介绍,使学生领略到丰富有趣的壮族传统文学;历史地理课可以介绍壮族地区美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艺术课可以介绍壮族的山歌、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等,引导学生感悟、鉴赏和发现壮族传统艺术的美;体育课可以开展抛绣球、转陀螺等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壮族大学生的身心,增进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3] 。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各门学科潜在的优势激发他们对本民族和祖国的热爱,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总之,壮族聚居区高校德育课程的构建,应该站在民族德育课程现代化共享资源的角度上,既要吸收各民族的道德文化资源,又要突出壮族自己的道德文化特色。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们构建民族德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民族德育课程只有向各民族文化开放,才能架起各民族相互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也才能有效推动民族地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4]。

三、借鉴壮族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

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独特性在于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化、情景化。壮族聚居地区高校应该借鉴壮族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改进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

(一)借鉴壮族道德教育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式。壮族传统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壮族道德教育方式的一个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歌传教,山歌是壮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善于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传教。山歌的内容中蕴含着壮族的传统道德,与壮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俗易懂、易唱易学。壮族传统道德通过唱山歌形式世世代代流传至今。二是以故事传教,壮族的民族间故事极为丰富,如《刘三姐》、《一幅壮锦》等,这些故事内容包含了壮族人民不畏艰难、勤劳互助、尊长爱幼等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壮族长辈与晚辈之间有喜欢讲民间故事的习惯,壮族传统道德无形中通过了讲故事的方式世代相传。三是以文体活动传教,壮族地区的民族节日繁多,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壮族的节日活动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具有教育功能。例如:壮族的祭祖活动、忠字舞等教育了人们纪念祖先、尊敬长辈、忠诚做人等道理。壮族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唱山歌、讲故事等形式来进行,与壮族固有的生产方式、生产特点相结合,实现道德教育方式生活化、实践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5] 。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在重视课堂道德教育同时,更应该借鉴壮族道德教育生活化的方式,在实践和生活中开展道德教育,特别是积极地深入到壮族地区,与壮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壮族大学生去参观壮族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其在实践中接受道德生活教育。因此,借鉴壮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我们改进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提高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借鉴壮族道德教育情景化的道德教育方式。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情景化,是壮族道德教育方式的又一鲜明特点。壮族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唱山歌、讲故事、文体活动等形式来展开,其教育效果具有隐蔽性、渗透性、持久性等特点。壮族聚居区高校应该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情景化的教育方式,要求一方面要建设好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包含了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大学精神等多层次的文化集合体,是大学生精神家园[6];校园文化具有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持久性强等特点;我们要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情景化的方法, 以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是校园文化成为育人的另一本“道德书”。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是学生思想、情感、需求真实表达的重要场所,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道德教育功能,壮族聚居区高校应该利用好壮族传统节日及文体活动中所包含的育人功能,对壮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四、加强壮族聚居区地方高等院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壮族聚居区高等院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与壮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民族特色之路。

(一)努力造就一大批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政策,同时又熟悉壮族历史和壮族传统文化的德育师资队伍。一直以来,壮族聚居区高校比较重视德育师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对壮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许多德育老师在课堂中只单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而不能充分有效地使用壮族传统道德资源,课堂中缺乏同学生的思想交流,更不用说产生思想共鸣了,这也是造成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是大力培养和提高壮族聚居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的民族文化知识,把道德教育根植于壮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当代壮族大学的道德教育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二)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以及其他高校和社会各界要对壮族聚居区地方高等院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给予财力、物力、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比如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应加大对壮族聚居区高等院校的倾斜力度。壮族聚居区高等院校与其他高校在德育师资建设方面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比如在有关德育学术交流、德育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壮族聚居区高校的支援力度。这都是搞好壮族聚居区地方高等院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7] 。我们在壮族聚居区高等院校进行民族道德教育时,离不开对壮族传统道德的吸纳整合。所以,我们在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必须坚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既要做到与壮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特点相结合,又要同壮族的传统道德观念、思维特点相结合。端正对壮族和壮族传统道德的认识;在壮族聚居地区高校德育课程构建中,应积极吸纳壮族传统道德文化;借鉴壮族传统道德的教育方式,改进当代壮族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加强壮族聚居区地方高等院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政策,同时又熟悉壮族历史和壮族传统文化的德育队伍。以此为途径,实现壮族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才能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的道德建设,提高民族大学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武军.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J].学术论坛,2007,(3).

[2]赵志毅.中国民族德育论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3]刘武军.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J].学术论坛,2007

,(3).

[4]李保平.回族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杨丽萍.当代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的衔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1)

[6]辛志勇.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与行为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8).

[7]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略[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黄海安(1981—)男,广西田阳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除夕节日含义是什么 篇7

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

除夕的由来与传说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喜蜜滋算命)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除夕的风俗习惯

年夜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道新年快乐,而后伸手要红包。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圣诞节是什么节日 篇8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宗教本无关系。在宗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宗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因为《圣经》未有记载耶稣具体生于哪天,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宗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圣诞节的习俗

1、装扮圣诞树

这个传统指的是用彩灯、金箔、花环、饰品、糖果条等装扮家里的松树。现如今的社会,圣诞树也是欢庆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点燃圣诞蜡烛

这个传统指的是人们会在圣诞期间在屋子外面放一支已经点燃的蜡烛。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里边,蜡烛也能给自己带来光明,寓意着希望。在早些的年代,也就是深受迫害的时候,他们被禁止布道祷告。因此,们在屋外放一支蜡烛,暗示他们仍然会在心里默默祷告。

3、烘烤圣诞蛋糕

这式传统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流传开了,以前人们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随着时间 慢慢推移,人们还会享用果脯、蜂蜜以及香料食物等,随后圣诞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现了。圣诞蛋糕由鸡蛋、黄油、甜点、水果等材料烘制而成。现如今的社会,圣诞蛋糕已成为圣诞菜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给亲友送礼物

这个传统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三位智者在圣诞节给婴儿耶稣送出了礼物。每年圣诞节,亲朋好友特别是孩子们都会互赠礼物,圣诞老人的故事也源自这个传统。

5、唱圣诞颂歌

这是一个古老并且传统的习俗:圣诞期间总是回荡着一首又一首圣诞传统歌曲。歌曲会给人们带来欢乐,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每年欢度圣诞的时候,《第一个圣诞节》、《铃儿响叮当》、《普世欢腾》等各种圣诞圣歌或颂歌都会奏响旋律。

圣诞节的由来传说

根据《圣经》中的记载,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在还没结婚的时候,因梦怀孕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诞下耶稣的,所以圣母玛利亚是童贞女。神也告诉玛莉亚的未婚夫约瑟,他未来的妻子将会诞下神子,要取名为耶稣,他是来拯救这个人世间的所有人。后来耶稣就这样诞生在了一个马槽里,耶稣的诞生还是很有传奇色彩的。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篇9

【关键词】壮族民间音乐 ; 高校校园 ; 现实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Y2015YB515)阶段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63-02

广西是个多民族居聚自治区,素有“歌海”之美誉。壮族民间音乐真可谓特色鲜明、风格独树,是华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化、感知、审美、交往、和谐与友谊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民间音乐的现代价值日益明显。将壮族民间音乐逐步引入高校校园,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思想,养成科学文明生活理念,开创积极主动和健康向上校园风尚,创建和谐友爱校园氛围具有现实的教育价值。

一、壮族民间音乐对构建文明和谐高校校园的价值

壮族民间音乐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在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下来,具有民族思想和深刻文化内涵之精髓,并形成本民族强盛和发展的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现代媒体技术下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像是遥不可及。更多学生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处在与人群隔离的世界里,长期这样的环境发展下去,势必给正成长的学生在心里、生理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伤害,思想上产生失落、自悲、孤独。因此,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便成为现今构建高校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课题。而音乐能在缓解和调节人的思想行为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具体来说,音乐艺术就是审美教育,具有教化和审美内涵的内在价值,而审美的特殊性就在于让艺术跨越国度、民族界限、时代空间等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让音乐旋律穿越“遥远”人的心灵世界。

在高校校园全面开展群体性的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是推动高校学生在学习和体验壮族传统民间音乐所带来思想感观的享受和心灵世界的愉悦。在构建高校文明和谐校园的文化教育中以民间音乐为核心,紧紧围绕“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与文化艺术节”等开展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充分利用这些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策划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宣传民族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构建文明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在活动中重点投向种类纷繁的壮族民间音乐,选择新颖的乡土文化题材的民间音乐作品,如广西名歌《多谢了》、《百色起义歌》、《刘三姐的故乡》,壮族传统乐舞《壮族扁担舞》等,传统地方戏桂剧、壮剧、彩调剧以及说唱等,音乐旋律耳熟能详,调色质朴纯韵,地道的壮族地域民间文化风味和思想内涵深刻的品质,充分展示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和历史背景,激起大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热爱和认同。同时,在开展采风活动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创编贴近学生思想、校园生活、内容健康的艺术题材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节目,用音乐旋律联结大学生之间心灵的世界。

以耳熟能详的民间音乐作品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己演自己唱,广泛参加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挖掘大学生的艺术热情和潜能。它不仅给大学生群体带来愉悦和快樂,关怀和慰藉,而且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心灵,能调节人的心里,抹平人的心灵创伤,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有文化、讲文明的现代社会风尚起到重要作用。

二、壮族民间音乐对拓展大学生艺术审美鉴赏的价值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社会现实的重要课题。多姿多彩的壮族民间音乐资源引入高校校园,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音乐艺术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与文化品位。注重引导和开发学生思维联想与想象,培养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综合知识结构,以促进大学生文明和谐健康发展。

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具有个性完美、情感丰富的人,并与社会精神文明和谐稳定协调发展。首先,音乐鉴赏具有培养人们敏捷的感知能力。《刘三姐》以其较强的音量表现了故事的发展过程;强的音量常常以传达出强烈的情绪情感,表现兴高采烈,欢欣鼓舞,也可表现义愤填膺,同仇敌忾,还可表现惊诧震撼,悲痛欲绝等。而《壮族诗情》则以较弱的音量模拟河流源头的小溪蜿蜒流淌,这种弱音量则使人感觉其柔和与朦胧,传达出特定背景中宁静的心境,也可以反映出深藏在内心里的豪迈之情和强烈愿望,还可以表现广阔、神秘、孤寂等。无论是表现千年经典故事,还是表现花山壁画的栩栩如生,心旷神怡。音乐的魅力不仅能触动人听觉和视觉感官,更能揪动人的心灵。其次,音乐鉴赏具有培养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让人联想起所见过人、物与事,蓝天、大海欣赏者把音乐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人将早已储存在大脑的零散感知资料重新突现和复原,并形成新形象的特殊思维形式。再次,音乐艺术以形象感人,唤起人心灵世界,鼓舞人们斗智具有特殊教化作用。通过长期实践和积累,广博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深刻体验其风格特征与思想内涵,充实和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以达到潜移默化,修善情操的目的和情感体验的效果。因此,拓展壮族民间音乐引入高校校园是促进大学生综合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三、对传承和保护壮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根据广西田东县锅盖岭战国时代墓中由出土的铜鼓考证,壮族铜鼓文化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它揭示了铜鼓音乐文化自古至今数千年流传不息。在这漫长的征程中壮族民族兄弟用自己智慧的双手辛勤劳作,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艺术,其中有歌舞、器乐曲、曲艺、弹唱、叙事曲、说唱等。经历了一代代人的传承,千锤百炼,形成了壮族独有特色的民间音乐传统与风格。据调查统计,壮族民间音乐门类之广,品种纷繁、组合多样、风格奇异。然而,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移,有的音乐种类得不到体现自身价值,有的濒临灭绝境地,祖辈留下无价之宝的精神财富,不断的消失在现代文明的今天。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篇10

中元节俗称亡人节、七月半,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起于北魏的中元节迄今已千年有余,在这一天,放灯让鬼魂得以转世的习俗时代承袭,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时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说法里,七月半这天要感恩报答父母的生长养育之恩。因此在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七月半中元节的来历由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七月半中元节

七月半中元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之后来到了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了受十八层地狱的那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十分之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实在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然恂私情,让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也都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中元节。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七”也带着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等等。“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岁始受教育,十四岁进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复生之局。“七月是个吉祥月、孝亲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数的周期数。古人选择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内涵融合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鬼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将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农历七月报恩月,在佛教里则有禅七、净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的数字。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

古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祭祀,这节日源于民间世俗、道教、佛教三种文化,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广泛。“七”,在我国的数字当中,是一个奇数:七巧、七星、七彩、七律;《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一些地方认为七月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因为以讹传讹,于是有一些地方把七月认为是一个“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门、不可开刀、不可结婚、不可购屋、不可搬家等等。其实,七月是个吉祥的月份。

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在佛教里,七月又称“欢喜月”、“佛欢喜日”、“吉祥月”,“报恩月”。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三俗合一

一般认为,中元节也即为“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是三俗合一的节日。

“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鬼节”呢?盂兰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

历史发展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俗道僧三流合一。民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举行。如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旧时,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中元节

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十四是个隆重热闹节日。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20世纪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七月半祭祖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七月半祭祖,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七月半祭祖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七月半祭祖节却被冷落了。

到了当代,虽又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由后期演变成的“中元节”所赋予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13]

20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意义

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十四/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祭祀活动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跳天灯

广西天等一带在七月半有跳天灯习俗。旧时跳天灯活动多是一些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之类的迷信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跳天灯一般在村头较平坦的场地上进行,72个小碗装上豆油,分别排成9行,按前后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离置灯并点燃,跳灯的人头戴面具,手持木鱼、小鼓、锣钹等乐器,亦有手持挂纸花条木棍者。开头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每行灯中穿来跳去,到行角转弯处,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转弯动作,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乐器及道具。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

放焰口

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

河灯度孤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演变而来。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如今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节日意义

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十四/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后记

上一篇: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下一篇:急诊了护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