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山歌

2024-07-12

壮族山歌(共5篇)

壮族山歌 篇1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 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千百年来, 壮族山歌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 像奔流不息的右江之水, 从古代流传至今, 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自娱自乐和展示才智的艺术形式, 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山歌文化, 成为中国民歌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 悠久的历史

汉代刘向在《说苑·善说篇》记载:公元前528年, 楚国令尹鄂尹子皙举行舟游盛会, 百官缙绅, 冠盖如云。在盛会上, 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口翻译道:

今夕何夕兮, 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 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 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 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知不知?

据语言学家研究, 《越人歌》的语言可能与壮语有系族上的关联, 可能是一首古老的壮歌。

20世纪80年代, 壮语文学家韦庆稳先生经潜心研究, 利用语言规律和丰富的民族语言资料, 用现代汉语重新翻译了这首《越人歌》:

今夕复何夕?盛礼举舟游。

中舟坐着谁?楚宫美王猴。

蒙王子礼遇, 越歌谢知音。

欲与君再游, 同舟待来日。

受惠我心知。

他发现古越语语法与现代壮语语法很接近。依壮语语法和语意, 古越歌的汉字记音可分断成五句, 而断句后的歌词既押脚韵, 又押腰韵, 也与现代壮族民歌相似。在壮语北部方言地区流行着一种传统歌式——“欢”, 为五言句式, 押腰脚韵。唱欢时起头句经常有“今日什么日?环山寻游不满圈”、“今夜什么夜?云丝涌起”、“今年什么年?, 李花开两度”等句式作为起兴, 以此导入对唱的正题。

对比两者, 我们发现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 我们可以推认为《越人歌》是壮族先民的歌, 壮族山歌起源于先秦时代。

(二) 曲调丰富, 旋律悠扬

壮族山歌曲调丰富, 除了船歌有固定的曲调以外, 一般不固定哪些歌词用哪种曲调,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用不同曲调唱同一首词的现象。山歌经过了千百年的传唱, 与当地的方言 (壮语) 融合在一起, 基本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几种曲调。在最具代表性, 传唱最广的壮族山歌《嘹歌》中, 曲调就有哈嘹、那海嘹、长嘹、底格嘹、斯格嘹等, 这几种曲调也是壮民在山歌传唱中比较常用的曲调。

哈嘹, 因衬词得名, 是《嘹歌》里面最普遍的曲调, 流行于壮族嘹歌的整个区域。哈嘹一般用真假声混合唱“哈嘹”衬词开腔, 断句是第一句唱七个字, 即把第一句的五个字加上第二句的两个字一次唱完。第二句是由剩下的三个字前后都加上“哈嘹”衬词组成。第三、四句沿用第一、二句的唱法。

那海嘹, 流行于平果县海城乡 (壮语:那海) 而得名。每一句均以衬词结尾, 第一、三句增加了整句专门的“哈嘹”衬词, 第二、四句则只是在每句词后加“嘹”结束。那海嘹是几个《嘹歌》曲调中旋律比较优美、动听, 易于演唱, 琅琅上口的曲调。

长嘹, 嘹声很长, 几乎贯穿整个曲调。长嘹又叫“欢螺”, 流传于平果县太平镇茶密村。是《嘹歌》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曲调, 用于唱一些比较曲折、寓意深刻的内容的《嘹歌》。

底格嘹, 流行于平果、田东两县。因衬词是“底格”而得名。一般所有唱底格嘹的开头都要以“那底格哈”开腔, 即向对方打招呼之后才开始唱歌词。第一、二句都家“嘹”结束唱句。第三句与第四句中间没有明显的断句, 在第四句加“嘹”结束。

斯格嘹, 又叫“欢橹”。即船歌。在嘹歌中, 所有的与船相关的嘹歌都用斯格嘹来演唱, 也可以说斯格嘹是船歌的专用调。斯格嘹唱法比较复杂, 也是以用真假声混合唱“哈嘹”衬词开腔, 以“斯格”衬词最为有特点。

不同曲调, 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音韵风格, 给人曲调优美、旋律悠扬、情感细腻、表现力丰富, 欢畅动听的美感, 形成壮族山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 独特的歌圩文化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 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 彼此对歌, 所以古人称之为“墩圩”。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 从“舞化”朝“歌化”发展, 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

凡是较大的壮族聚居区都有歌圩, 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 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盛, 农历三月举办的次数最多, 其中三月初三最为隆重;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 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歌场交情, 即倚歌择配。二是赛歌赏歌, 有盘歌、猜歌、对子歌、连故事和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 圩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活动等, 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

广西田阳被认为是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发祥地, 敢壮山则是布洛陀文化圣山。根据民间传说, 农历二月十九是布洛陀的生日, 历史上壮族群众从这一天开始到农历三月初九都会自发前往敢壮山祭奉, 前来拜祭的壮族群众要唱山歌。久而久之, 这里便形成了广西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歌圩。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 都有十余万人自发来到敢壮山, 唱山歌, 纪念壮族始祖布洛陀。据1989年调查, 在广西的85个县市当中, 已知有歌圩活动的为40个, 共有642个歌圩点, 大部分布于桂西左右江流域壮族聚居的河池、百色和南宁地区。

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体, 它已成为壮族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代表形式, 造就了壮族特有的“歌圩文化”, 对于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 形式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 赋、比、兴是古人根据《诗经》作品总结出的三种表现手法。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铺陈直叙;“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也就是触景生情, 托物兴感, 启发联想和想象。壮族山歌雅致、含蓄、美妙、风趣, 手法灵活多变, 修辞适当, 不仅和汉语民歌的赋、比、兴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有些形象生动之处尤为令人叫绝。

赋, 是最基本的, 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他的特点是“敷陈其事而直言”, 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 抒发感情。这种手法在壮族山歌中运用得相当普遍, 并发挥得淋漓尽致。今晚有歌会, 村民唱:“今晚真是好逢好, 外村靓仔进村溜;河鱼塘鱼来相会, 同耍同乐度良宵。”唱出了与外村青年男女对歌的欢快心情。相爱的男女青年, 难舍难分, 男唱:“妹在那里婷婷立, 想飞不能走又难;想飞翅膀展不开, 想走频频回头看。”女回:“妹在这边好迷茫, 难飞难舍几徘徊;飞了害怕别人怪, 走了怕失哥的爱。”生动地刻画了温情脉脉痴迷对方的内心感受。家里来了客人, 主人唱:“一杯美酒满满斟, 表哥喝酒没来真, 连酒带杯吞下肚, 酒在肚中记在心。”热情豪爽的劝酒歌, 显得幽默诙谐。

比, 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比此物”, 诗中所描写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 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 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比是壮族山歌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法, 也是壮族山歌的突出特征, 因而桂西北地区的壮人就直接把歌叫做“比”, 唱歌叫做“唱比”。如壮家小伙子问姑娘可否与自己交朋:“朵朵莲花塘中开, 又红又白惹人爱。心想伸手摘一朵, 塘水深深难去采。”对歌的姑娘见小伙子不错, 心中已生爱意, 她这样唱答:“朵朵莲花塘中开, 哥想要摘摘得来。只要看你有心意, 撑船搭桥塘中采。”这里, 以“想采莲花”比喻小伙想与姑娘交朋友, 以“允采莲花”比喻姑娘同意与小伙子交朋友, 显得既贴切又风趣优美。

兴, 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故兴者, 引也。这种手法在壮族山歌中也运用得相当普遍而巧妙。如这首:“鹧鸪啼叫在山坡, 没有媒鸟套不着。哥想同妹谈情爱, 不晓姓名实难说。”用“鹧鸪啼叫”引出“哥想同妹谈情爱”, 自然、贴切。又如“李花白又白, 桃花红又艳, 艳不过情妹, 白不过情妹。”由花引出人, 营造气氛, 烘托中心, , 把听众带进画面, 使人身临其境。

此外, 壮族山歌还有一种最特别的“兴”法, 即以提问式开头。男女对唱开头一句都先对所处的时辰进行提问, 再引出所要讲述的真正内容。如“今日什么日?朵朵白云天边飘”、“今夜什么夜?月儿圆圆挂天边”、“今年什么年?, 寒风凛冽”, 使行与行之间、节与节 (即首与首) 之间形成一种环扣紧, 音押韵, 没有尽头结尾, 节奏感极强的山歌韵律。唱者一旦进入“套路”, 便会身不由己, 流连忘返, 唱得忘乎所以, 通宵达旦。

赋、比、兴表现形式的广泛运用, 增强了壮族山歌的艺术魅力, 音韵的和谐性、结构的奇特性、意境的优美性使壮族山歌在民众中广泛流传,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五) 良好的传承性

清代李调元在《南粤笔记》卷一“粤俗好歌”中讲到“东、西粤皆尚歌, 而西粤土司中尤盛”, 同时, “凡有吉庆, 必唱歌以为乐”。近人刘锡蕃在《岭表记蛮》一书中讲到:“壮乡无论男女, 皆认歌唱为其人生观之主要问题, 人之不能唱歌, 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 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 即不能通今博古, 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由此可见山歌在壮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善唱歌者, 能博得民众的尊誉, 能博得妇女的欢心, 达到美满的恋爱, 因此壮家人人爱唱山歌。

壮族山歌不仅唱历史、唱爱情, 还唱礼仪、唱人生。如, 提倡人们养成良好习俗:“阿哥莫要学抽烟, 抽烟不香又不甜;又不饱来又不醉, 白白浪费几多钱。”倡导尊老爱幼:“人生就像一头牛, 犁了地来又犁田;顾了父母顾子妇, 旱塘种藕少得莲。”教人择友, 主张交好友:“跟着鬼师才丢脸, 跟着贼子才偷莲;跟着妹走风流路, 哪个敢讲是计嫌。”壮族家庭把唱山歌当做向子女传授知识, 学习做人道理的途径。壮人无论男女, 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 父教子, 母教女, 形成幼年学歌, 青年唱歌, 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 无论下地种田, 上山砍柴, 婚丧嫁娶, 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 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 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七天不看电视不要紧, 三天不唱山歌就难受”是壮民深爱山歌的真实写照。

壮族一直没有本民族统一的文字, 而内容浩瀚, 体裁多样的山歌, 却从先秦一直唱到今天,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遍布壮族各聚居区的歌圩活动。在山歌流行的地区, 历史上歌圩十分盛行。《三月歌》中唱到:“三月逢初三, 家家蒸黑饭, 分我一二团, 拿去拜坟山。”这时, 山岭上“黑衣妹成群”, “蓝衣哥聚众”, 人们“相遇就招手, 笠相碰偷笑”。而今,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壮族歌圩更是一圩盛一圩, 十余万人赶圩的百色田阳敢壮山歌圩最为壮观。敢壮山歌圩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于一体, 已成为文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的盛会, 成为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形成百色独具特色的以壮民族文化寻根问祖风情游为主的旅游精品线路, 促进了百色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敢壮山景区被评为自治区“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 2007年文化旅游节, 国内外壮学专家学者以及旅游从业者、媒体代表等都纷至沓来进行考察、交流和报道, 来自泰国、老挝、越南、韩国、美国等东盟国家和其他外国的专家学者也亲临现场参与节庆活动。田阳布洛陀文化已被国家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敢壮山也成了壮族精神家园。

“山歌都是心中出, 哪有船装水载来。”“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壮族山歌正像母亲河右江那样奔涌澎湃走出大山, 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和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3

[2]黄振男.歌圩释义与称谓源起[J].广西文史, 2004, (2) :59-61.

壮族山歌 篇2

【关键词】壮族 山歌 课堂 实践

广西是中国西部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的重要门户和通道[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在过去千百年的原始耕作中,壮民从盘古开天地至今,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其中壮族山歌便是一朵灿烂的奇葩,广西山清水秀,山歌飘香,壮族山歌以比喻生动、一挥而就、整齐严谨、朗朗上口而闻名,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这也为我们当地的高校教育提供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是一部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教育的极好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作为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和自主实施的校本课程将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2]。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把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机结合,这就成摆在我们面前去研究和开发的一道课题。于是,本人把“挖掘壮族民间文化,开发学校校本课程”作为课题来进行探索研究实践,首先开展了壮歌进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走进古老的壮族

要把壮族山歌引进广西高职院校,引进课堂,首先得走进壮族这个古老的民族,感受壮族的文化、生活、娱乐和习俗。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现在人口1700多万人,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壮族人口最密集,人数最多的地区,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勤劳的壮族人民通过上千年原始劳作,孕育了本民族灿烂的文化,如山歌、壮戏、壮锦、舞蹈、乐器(铜鼓、天琴等),其中山歌影响最广,深爱人们的喜爱。

二、感受优美的壮族山歌

壮族山歌历史悠久,是壮族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壮族人民的重要文化生活。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且山歌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据壮族著名历史学家黄现璠所撰《谈僮歌》一文和所著《壮族通史》(合著)以及《壮族民间歌谣集》等论著中可知:壮族古代民间歌谣包括诉苦歌、情歌、风俗歌、生产劳动歌、盘歌、历史歌、时政歌、童谣、革命歌曲等等。“壮族山歌从体裁方面来分,主要的有壮话称为‘话诌‘话虽和‘虽条三种,即‘诗诌‘唱歌和‘诗曲。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包括叙事用的平调、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

壮族会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歌圩的日期主要在农历三月初三,但在春节、四月八、中元节、中秋节以及婚嫁、满月、新房落成等喜庆吉日形成歌圩似乎习以为常,偶尔甚至在赶集的路上会形成临时的歌圩。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歌节”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1999年,在民族艺术节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定于每年的11月举行,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至今已办了15届,壮族山歌已渐渐与国际化接轨,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响亮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壮族山歌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1.开展壮族山歌纳入广西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体系

目前,广西大部分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时数都不超过32课时,95%院校的音乐鉴赏教材中未涉及壮族山歌。要将壮族山歌纳入广西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体系,首先编撰优秀的校本教材。通过深入采风,整合资源,利用视频、录音、文字等手段编制教材。将壮族山歌一些最优秀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汇编成册,用现代的简谱或五线谱来记录,适当加入壮语教育和壮语的罗马拼音转写,并融入壮族民族文化,歌词寓意,帮助高职生更好了解壮族山歌的情感和内涵。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对壮族山歌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壮族山歌部分至少安排8课时以上。要求掌握基本的壮语日常用语,理解壮语文化发展史和壮族山歌发展史,掌握和传唱壮族山歌的经典作品。

2.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音乐鉴赏课是完成音乐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在课堂鉴赏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审美情趣,选择一些优美动听、易学易唱,具有代表性的壮族山歌充实到音乐课堂中,给学生欣赏,或教会学生唱,为了使音乐课堂具有音乐性,让学生处于审美的氛围中,陶醉在音乐里,把壮族山歌《壮族的敬酒歌》(武鸣版)、《多谢了》、及“改编”的壮语《问好歌》《欢迎曲》等作为师生问好、结束课堂环节的“音乐语言”。

A.四声部的《壮家敬酒歌》

全班同学分为两个组,每个组完成两个声部,第二声部要像鼓掌一样实心拍手,第四声部拍空出手心拍,形成“低声”感觉。弱拍休止时双手打开,做到强弱节奏分明。用这首山歌用在上课前,即可表达了欢迎的寓意,又可以训练同学们的节奏感,活跃气氛,还可以鼓励同学,调动全体同学共同参与。

B.二声部的《师生问好歌》(壮语版)endprint

下面的《师生问好歌》已推广多年,为许多老师所用,笔者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壮语来演唱,更能激发同学们学生壮族山歌的兴趣,还能增强同学们对民族语言艺术的热爱。以下是二声部的“问好歌”已有老师进行改编,如李君写作的《音乐论文写作问答与案例》(2012.03)中的《“音乐语言”在组织教学中的运用》,运用如下[3]:

同时音乐老师还可以以故事、游戏、多媒体课件,请壮族歌手现场演唱等形式进行教学,或将壮族歌手歌唱的山歌,拍成录像制作成课件在教室里播放,再进行适当的改编,当学生再唱起有范例的壮族山歌时,学生会感到新奇,能迅速拉近与壮族山歌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致倍增。

3.将壮族山歌的教授延伸至第二课堂

作为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最好的阵地之一,这是对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拓展和补充。可开设“铜鼓”合唱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学唱、感悟、体验壮族山歌原始而古朴的韵味。如《多谢了》《黑衣壮的酒》《请你带走我的歌》《赶圩路上》等,其中,笔者所在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女声小组唱《赶圩路上》获第二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普通组声乐组比赛一等奖。把壮族山歌融进第二课堂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壮族山歌的熏陶,既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更好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起到了一举两得之功效。

4.感受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文化大餐

壮族三月三(农历)又称“三月三歌节”“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盛大的歌舞活动和壮族民俗风情展示活动会吸引四方来客,每年的三月三都是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此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带学生观摩三月三歌节和采风活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笔宝贵的精神食粮,也为我们搭建一个学习壮族民族民间文化的良好平台。让学生感受壮族原汁原味的山歌,感受最淳朴的壮族民风民俗,感受壮乡“三月三”的文化大餐,以陶冶其情操,开拓其视野,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质。

5.利用节假日进行民间采风活动

节假日是学生走出课堂,融进社会和大自然,放飞心情的美好时光[4]。利用假期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壮家村寨参加壮族歌会,观看壮族的表演,拜访山歌高手,收集山歌,并将采集的山歌通过收集、分类、整理,然后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成为学校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资料,不断发扬光大,形成学校办学和民族文化艺术开发及传承的一大特色。

可见,壮族山歌进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壮族音乐,感受壮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壮族民间音乐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的有力举措,对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壮族音乐的情趣,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起着重要作用。此文算是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B/OL].http://www.gxzf.gov.cn/zjgx/gxbbw/tzfw/tzhj/201104/t20110412_288379.htm.

[2]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课程管理” [DB/OL].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3]李君.音乐论文写作问答与案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叶长有.畲族山歌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社会,2010.endprint

下面的《师生问好歌》已推广多年,为许多老师所用,笔者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壮语来演唱,更能激发同学们学生壮族山歌的兴趣,还能增强同学们对民族语言艺术的热爱。以下是二声部的“问好歌”已有老师进行改编,如李君写作的《音乐论文写作问答与案例》(2012.03)中的《“音乐语言”在组织教学中的运用》,运用如下[3]:

同时音乐老师还可以以故事、游戏、多媒体课件,请壮族歌手现场演唱等形式进行教学,或将壮族歌手歌唱的山歌,拍成录像制作成课件在教室里播放,再进行适当的改编,当学生再唱起有范例的壮族山歌时,学生会感到新奇,能迅速拉近与壮族山歌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致倍增。

3.将壮族山歌的教授延伸至第二课堂

作为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最好的阵地之一,这是对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拓展和补充。可开设“铜鼓”合唱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学唱、感悟、体验壮族山歌原始而古朴的韵味。如《多谢了》《黑衣壮的酒》《请你带走我的歌》《赶圩路上》等,其中,笔者所在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女声小组唱《赶圩路上》获第二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普通组声乐组比赛一等奖。把壮族山歌融进第二课堂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壮族山歌的熏陶,既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更好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起到了一举两得之功效。

4.感受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文化大餐

壮族三月三(农历)又称“三月三歌节”“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盛大的歌舞活动和壮族民俗风情展示活动会吸引四方来客,每年的三月三都是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此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带学生观摩三月三歌节和采风活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笔宝贵的精神食粮,也为我们搭建一个学习壮族民族民间文化的良好平台。让学生感受壮族原汁原味的山歌,感受最淳朴的壮族民风民俗,感受壮乡“三月三”的文化大餐,以陶冶其情操,开拓其视野,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质。

5.利用节假日进行民间采风活动

节假日是学生走出课堂,融进社会和大自然,放飞心情的美好时光[4]。利用假期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壮家村寨参加壮族歌会,观看壮族的表演,拜访山歌高手,收集山歌,并将采集的山歌通过收集、分类、整理,然后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成为学校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资料,不断发扬光大,形成学校办学和民族文化艺术开发及传承的一大特色。

可见,壮族山歌进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壮族音乐,感受壮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壮族民间音乐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的有力举措,对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壮族音乐的情趣,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起着重要作用。此文算是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B/OL].http://www.gxzf.gov.cn/zjgx/gxbbw/tzfw/tzhj/201104/t20110412_288379.htm.

[2]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课程管理” [DB/OL].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3]李君.音乐论文写作问答与案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叶长有.畲族山歌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社会,2010.endprint

下面的《师生问好歌》已推广多年,为许多老师所用,笔者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壮语来演唱,更能激发同学们学生壮族山歌的兴趣,还能增强同学们对民族语言艺术的热爱。以下是二声部的“问好歌”已有老师进行改编,如李君写作的《音乐论文写作问答与案例》(2012.03)中的《“音乐语言”在组织教学中的运用》,运用如下[3]:

同时音乐老师还可以以故事、游戏、多媒体课件,请壮族歌手现场演唱等形式进行教学,或将壮族歌手歌唱的山歌,拍成录像制作成课件在教室里播放,再进行适当的改编,当学生再唱起有范例的壮族山歌时,学生会感到新奇,能迅速拉近与壮族山歌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致倍增。

3.将壮族山歌的教授延伸至第二课堂

作为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最好的阵地之一,这是对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拓展和补充。可开设“铜鼓”合唱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学唱、感悟、体验壮族山歌原始而古朴的韵味。如《多谢了》《黑衣壮的酒》《请你带走我的歌》《赶圩路上》等,其中,笔者所在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女声小组唱《赶圩路上》获第二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普通组声乐组比赛一等奖。把壮族山歌融进第二课堂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壮族山歌的熏陶,既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更好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起到了一举两得之功效。

4.感受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文化大餐

壮族三月三(农历)又称“三月三歌节”“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盛大的歌舞活动和壮族民俗风情展示活动会吸引四方来客,每年的三月三都是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此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带学生观摩三月三歌节和采风活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笔宝贵的精神食粮,也为我们搭建一个学习壮族民族民间文化的良好平台。让学生感受壮族原汁原味的山歌,感受最淳朴的壮族民风民俗,感受壮乡“三月三”的文化大餐,以陶冶其情操,开拓其视野,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质。

5.利用节假日进行民间采风活动

节假日是学生走出课堂,融进社会和大自然,放飞心情的美好时光[4]。利用假期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壮家村寨参加壮族歌会,观看壮族的表演,拜访山歌高手,收集山歌,并将采集的山歌通过收集、分类、整理,然后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成为学校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资料,不断发扬光大,形成学校办学和民族文化艺术开发及传承的一大特色。

可见,壮族山歌进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壮族音乐,感受壮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壮族民间音乐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的有力举措,对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壮族音乐的情趣,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起着重要作用。此文算是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DB/OL].http://www.gxzf.gov.cn/zjgx/gxbbw/tzfw/tzhj/201104/t20110412_288379.htm.

[2]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课程管理” [DB/OL].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3]李君.音乐论文写作问答与案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壮族山歌 篇3

吕余生院长说, 举办研究成果推介会是我们社科院科研工作重要环节, 是我院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一个有益的尝试, 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积累一些经验。壮族山歌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研究其发展和繁荣的途径是我们科研工作任务之一。黄信章、蒋斌、何明等领导同志也作了发言。与会专家、教授对《壮族山歌及歌圩的百年变迁》 (下称《变迁》) 研究成果作了中肯的评价, 并就山歌文化发展和繁荣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对《壮族山歌及歌圩的百年变迁》的评价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二级译审关仕京认为:杨昌雄副研究员撰写的长篇研究报告《变迁》有以下四方面特点:一是本课题以传统壮族山歌和歌圩为研究对象, 对民国为起点至今一百年的壮族山歌的发展变化作历时性的研究。对其流变的原因和应变措施作专门研究。探讨了壮族山歌文化在当代全区经济一体化、文化的多元化背景下的传承、保护、发展和繁荣问题, 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为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建议;二是《变迁》能够比较系统地探讨壮族山歌及歌圩的百年变迁, 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民国时期至今一百年间, 壮族山歌及歌圩文化的流变过程, 壮族歌圩如何从民间的歌唱习俗登上都市大舞台, 作者能够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有理论探析, 有实例说明,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三是作者谙熟壮族山歌和歌圩文化特性, 分析到位, 抓住重点。比如对壮歌的种类、壮族的语言结构、壮歌的韵律, 对勒脚结构及韵律都能恰如其分地分析, 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汉壮语文功底;四是作者对壮族歌圩习俗、内容和形式、民国早期山歌与歌圩文化到当代壮族山歌文化的流变, 作了深入具体分析, 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个流变的轨迹, 更清楚地了解了壮族山歌文化的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更让我们更充满信心地去发展和弘扬具有悠久传统的壮歌文化。

三月三杂志社长覃祥周认为, 《变迁》是广西历史上第一次由社科部门对壮族山歌和歌圩进行系统的研究, 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文人参与, 广西山歌文化大有希望。社科院专家挂帅, 研究专家层次高。没有文人参与, 山歌太土, 难以弘扬出去。该课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壮歌的分布、特点, 歌例典型 (使用壮汉文) , 歌圩的变迁, 山歌文化的发展趋势等, 层次分明, 论述清楚, 一目了然, 很有说服力。对壮族山歌的研究、保护是当务之急。《变迁》这一课题, 正好为党委和政府做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决策时提供重要依据, 很及时, 很重要。《变迁》让世人正确地认识壮族山歌, 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份难得的研究资料, 同时又是山歌手和山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广西教育厅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周克依同志认为, 《变迁》有四个特点:一是《变迁》课题意义重大。现在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时代, 必须呼唤和重振民族优秀文化雄风, 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作为多民族国家, 必须有赖于各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山歌是绵延壮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最佳途径。该课题指出了壮族山歌和歌圩文化衰微之由, 提出了振兴之法、繁荣之道, 对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 实乃掷地之声, 十分给力;二是选题新颖。以往研究壮族山歌虽多, 但从历史流变的角度去研究很少。这个成果可以看作是壮族山歌文化发展简史, 对人们认识和把握壮族山歌文化发展百年发展脉络和变化特征很有帮助;三是研究方法适当。本课题涉及多学科领域,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如文献法、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通过翔实的壮族山歌文化史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归纳, 理清其逻辑关系, 把握其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 进而提出改进之对策, 可谓水到渠成;四是时空周全。本课题虽然只截取100年时间节点, 但空间范围比较完整, 文中所引山歌案例涉及壮族地区东西南北中, 山歌种类也基本涵盖了诸多类型, 比较全面还原了壮族山歌的总体面貌, 避免了以偏盖全的弊端。

蓝克宽研究员说:《变迁》有四章, 可以作为单篇论文发表, 也可合并起来成为专著。作者分析得有根有据, 令人信服。这样的成果值得肯定和点赞。但是, 如果《变迁》增加广西各族山歌文化交流的内容, 就更能臻至完美。还应吸收诸如蓝鸿恩等名家的论述, 使其锦上添花。

与会者一致认为, 《变迁》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是壮族山歌文化发展研究之佳作。

二、关于发展和繁荣壮族山歌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会议的另一个议题是发展和繁荣壮族山歌文化的问题。与会者踊跃发言, 对壮族山歌今后的发展发表诸多对策和建议。关仕京、潘其旭、黄桂秋、周克依、覃祥周、周中坚、蓝可宽、陆益等专家教授认为, 传承发展壮族山歌文化的关键是保持壮族语言文字的广泛使用。壮族山歌与壮族语言文字是血与肉的关系。传统壮族山歌的衰落与壮语言文字使用的大量减少有直接的关系。现在广大的壮族城镇地区使用壮族语言文字的人越来越少, 就连农村的一些地方小孩们都不说壮话, 能够使用壮文的人就更少了。因此, 发展壮族山歌文化要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要加强壮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壮族集聚区应使用双语教学, 培养广大壮族青少年学壮文讲壮话, 使山歌文化能够代代传承下来。

壮族山歌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一是山歌内容与时俱进。如过去山歌是用来谈情说爱的多, 当下多用山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宣传计划生育、法规和税收政策等, 让山歌发展挥更大的作用。二是管理上与时俱进。以前唱歌是少数人的事, 如今政府应该管好壮族山歌的发展, 把山歌文化做大做强, 让山歌文化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民族歌舞《印象·刘三姐》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三是演唱形式、传播形式与时俱进。无论哪种山歌形式都应与时俱进, 加进新时代元素, 但不能去民族化。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来传播壮族山歌。加强利用现代舞台来演唱壮族山歌, 让壮族山歌文化红红火火。

浅谈百色壮族山歌的特点与作用 篇4

关键词:百色,壮族山歌,壮族山歌特点,壮族山歌作用

壮族山歌一般指的是壮族人民用壮族语演唱的民间歌谣, 在壮族地区称为“欢”。壮族先民自古以来有祭祀驱鬼娱神的礼俗和尊拜先祖的风气, 他们以呐喊呼叫表达胜利的欢欣, 表达祈祷丰年、祭祀神灵和祖先。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就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的, 从现在壮民族的风俗习惯中足可明了。“凡有吉庆, 必唱歌以为乐”, 这是壮族人民“好歌”的真实写照。在广西百色市的田阳、那坡、田东、平果等12个县 (区) 中, 壮族是主体民族。这里的壮族人民生性浪漫、生活悠然, 造就了壮族人民好歌的天性。他们常以山歌来表现生活, 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百色壮族山歌作为民间文化艺术, 是经过历史的积淀并保存下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需求有益的非物质文化成果, 是长期文化沉淀的精华, 具有凝聚、整合、引导、带动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 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百色壮族山歌的种类及其特点

百色壮族山歌种类繁多, 从内容上分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庆贺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创造了音乐, 壮族山歌也不例外, 壮族人民在劳动时唱劳作歌, 比如:“春来织布一匹匹, 迭着布匹当天梯;采秧插上南天门, 摘片彩云抹汗滴。”这是正在梯田插秧的壮家女唱的山歌。在壮家, 大凡男婚女嫁、过寿乔迁等喜庆之事, 均有祝福时唱的庆贺歌。比如:“恭喜啊恭喜, 恭喜你造新房娶媳妇, 恭喜你打扫屋堂迎嘉宾。今年贤媳接到家, 明年金竹出金笋, 来年儿孙一群群, 早晚请安抢报名。”情歌更是少不了, 万首山歌不离情, 他们以歌传情, 以歌择偶。比如:“心想见妹盼鸡啼, 夜夜相思哥发痴;早起洗脸还想妹, 面巾连水倒楼底。”可见壮族山歌丰富多彩。壮族山歌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表现形式多样, 它具有浓烈的生活性、鲜明的民族性、生动的娱乐性, 能生动、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壮族山歌所具有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比喻、比兴美, 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押韵美, 以及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 更是让壮族山歌易唱易记, 方便流传。也正因如此, 山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

二、壮族山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 壮族山歌在战争年代是宣传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

壮族山歌以它韵柔味美、随手拈来、开口就唱、广为流传的特点, 在革命年代中成为宣传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八十年前, 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做好宣传是红军的头等大事。他们组织山歌宣传队, 编写山歌, 充分利用山歌这一壮乡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团结人民, 教育群众, 揭露敌人, 打击敌人, 对革命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为百色起义的胜利奠定了舆论基础。百色起义后, 右江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者和歌手们积极采用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 把革命理论和文化的新内容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结合起来, 将右江地区群众原本就十分喜爱的许多山歌、粤曲、大众诗进行了改编, 使革命山歌、革命歌曲的创作空前活跃, 使革命的理论和主张通过歌谣这条特殊的“生命线”直接通达最基层的民众, 使左右江人民在朴素的歌声中得到革命情感的感召, 极大地启发了群众的觉悟。许许多多的山歌在战斗中孕育, 在硝烟中产生, 它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十分强烈,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些充满革命激情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革命山歌, 在红水河流域广泛传唱, 唱进家, 唱入圩, 响田里, 响山区, 促使右江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高潮迭起。

2. 壮族山歌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培养歌唱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广西百色壮族山歌主要流传于民间, 祖祖辈辈历来是口传心授来继承、传唱, 富有壮族的语言特色。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 它以人为载体, 它的拥有者、储藏者存在于民间, 因此, 壮族儿女便是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脉, 一代代地把壮民族的文化优良传统以山歌的形式继承和发扬。为了弘扬壮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和传承壮族民间民俗文化,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百色市很多县区打造了一批民俗文化村。由于壮家孩子大多都是在壮族山歌的熏陶下成长, 很多孩子自小就练就了一副好嗓子, 如壮族优秀演员黄婉秋、壮族青年歌手黄春燕等都是唱着山歌长大成名的。2001年那坡黑衣壮族山歌“呢的呀”走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更为可喜的是《八角飘香》、《壮乡好风光》等百色优秀壮族山歌已从山野走进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 被祖国的花朵、莘莘学子在校园里吟诵传唱。

3. 壮族山歌的产业化开发在促进地方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歌的逐渐传播和发展, 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在一起, 这是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通过旅游经济的拉动, 促进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十多年来, 百色市政府将壮族山歌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来研究和开发, 把壮族山歌与旅游结合, 与商贸交易结合, 与扶贫攻坚结合, 实现了壮族山歌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服务。一曲《尼的呀》让“黑衣壮”这个古老的族群走进人们的视野后, 一批又一批的人踏进那坡县寻根溯源, 使那坡县政府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通过黑衣壮文化品牌的提升, 牵引和带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和加速社会现代化的步伐。为此, 那坡县政府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契机, 在挖掘、包装、打造“黑衣壮”山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慕名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那坡县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2002年以前, 外地人到那坡县旅游的人很少, 可到2006年上半年来那坡旅游的游客就超过5万人。”通过旅游, “黑衣壮”山歌从壮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转变为壮族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文化资源, 为广西的文化“古朴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一股力量。随着人们对“黑衣壮”旅游热的不断升温, “平果歌圩文化节”、田阳的“敢壮山民俗文化节”、田东的“耕牛节”等相继出台, 百色市各级政府决定, 在壮族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旅游业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即山歌搭台、经济唱戏, 让壮族山歌转为文化资本,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百色是一个丰饶的山歌文化大观园, 一直以来, 壮族山歌以它奇异、独特的文化功能服务着我们的精神家园。长期以来, 壮族人民以山歌的形式开展着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为百色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如今, 壮族山歌正伴随百色人民打造百色文化名市, 走出大山、走出广西、走向全国!

参考文献

[1]蒙光朝.广西山歌鉴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0.

[2]梁文化, 张正华, 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

[3]覃承勤.谈广西民歌[N].广西日报, 2000.

壮族山歌 篇5

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实施以来,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百善孝为先”, 大部分作为儿女的都希望为父母尽孝, 然而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许多外出务工的子女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壮族地区, 虽然多数老人也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但是她们也深知子女在外拼搏的艰辛, 理解她们的不容易。因此, 自己常常借助山歌表达情感、结识朋友、实现自我价值, 从而实现自我精神养老。

千百年来, 壮民族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 人们通过山歌的形式表达心中的情感, 因而, 出口成歌成为壮民族一个明显的特征。壮族山歌种类多样, 时而叙事, 时而抒情, 时而议论, 情缘事发, 歌由情生, 歌评善恶劣美丑。

壮民族通过山歌来互相鼓励、艰苦奋斗, 还通过山歌来交流感情及生产、生活经验。同时, 也是人们用来表达爱情、互述衷肠的一种有利方式。“壮族人民把诗歌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以表达思想感情, 叙事传后, 喜庆祝福, 交朋结友, 酬唱择配, 他们往往遇事即歌, 逢场必唱, 有‘以歌代言’的习尚。

“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精华, 承载着壮族的历史和情感, 是壮族记忆、传承和表述的主要方式。它具有教育、娱乐等重要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在娱乐活动多种多样, 但是壮族山歌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深受老人的喜爱。宁可三日无电视, 也不可一日无山歌。这是很多壮族老人的心声。山歌成为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尽管儿女不在身边, 但是只要有山歌陪伴, 他们依然可以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因此, 壮族山歌在实现自我精神养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山歌, 可以消除劳动时的烦闷

由于多数壮族居住在边远的山区, 居住环境比较封闭,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 枯燥而且乏味。近年来, 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 家里的田地只能由老人来耕种。本应该是在家享福的年纪, 由于儿女不在身边而亲自操劳, 在劳动的过程中由于老年人体力的下降, 容易产生疲劳, 不免引起对外出务工的儿女的思念, 增加几分忧伤。因此, 老人在劳动时就唱起歌, 或者相互之间对歌, 来缓解疲劳以及减少对儿女的思念, 心情也倍感舒畅。例如打茶油果歌

茶油果树结果多, 我来收果放兜萝

打果切莫分心打, 分心打果果不落

打果要真心实意, 果落地上要爱惜

用心来收拾落果, 千万别随便抛弃

果把兜萝装满满, 我把兜萝背回去。

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 生产各种果类, 这首打果歌实反映了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对果实的珍惜。在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中, 有了山歌的陪伴, 老人就会使人感到轻松, 减少寂寞感、孤独感和枯燥感。

二、通过山歌来表达情感, 诉说心中的苦闷和哀愁

人到老年, 最伤心和悲痛的事情, 莫过于配偶的去世。无论与自己的配偶感情多么深厚, 多么恋恋不舍, 无法改变的是许多老人要面对自己爱侣先离去, 留下孤独的自己。有些老人虽然已经有所心理准备, 可一旦老伴先去世, 心理却像掏空似的, 无法接受一个人孤寂的生活, 尤其是那些生前感情深厚, 而且对配偶依赖性较强的老人, 更是无法承受丧偶的打击, 他们常常沉浸在悲痛当中。如果这种悲痛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缓解, 久而久之则容易患上抑郁症。而在壮族地区, 人们通过唱歌的形式来诉说心中的苦闷的哀愁, 表达对爱侣的思念之情, 慢慢渡过难关。

例如, 巴马歌师60多岁的黄某, 由于子女早年夭折, 前些年老伴去世了, 这给他沉重的打击, 他通过山歌来排解忧愁, 最后获得人们的同情, 收获了黄昏恋, 终于走出阴影, 后来慢慢练成歌师。他唱到:

妻子勤劳又贤惠,

农活家务样样会,

可惜你一去不回,

每天思念都流泪。

他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爱妻深深地思念, 也表达了自己一人孤寂生活的痛苦, 后来获得同村一位同样丧偶的女子的同情, 获得爱情。该女子唱到:

看到哥哥妹心疼,

生老病死不由人,

若哥不嫌妹妹笨,

愿与哥哥共余生。

他们通过对歌的形式互相勉励, 最后走出阴影, 并成为能编能唱的歌师。山歌能充当心理抚慰剂, 平静并疏导老年人的情绪, 减少、缓和生活的挫折和打击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从山歌中获得了一种安慰和满足。因此, 山歌是壮族老年重要的精神食粮。

三、通过山歌可以保持乐观的心态

悲观的心境常会引起各种疾病, 而乐观的心境有助于身体健康, 《寿亲养老新书》中有一首诗:“自身有病自身知, 身病还将心自医, 心境静时身亦静, 心生还是病生时”。表明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到老年, 身体机能在衰退, 再加上社会角色和地位的下降, 以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例如, 居住条件差、子女不孝、与子女有矛盾、与配偶感情不和、生活十分窘迫等原因。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会产生孤独、失落感, 甚至出现怨世的情绪, 重则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 及时疏导消极的情绪,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 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 从而解决矛盾, 克服困难, 逾越逆境。

例如,

身处逆境莫沉沦,

枯草逢春会转青;

寒冬过后东风暖,

黑夜尽头是黎明。

这是一首鼓励人们在逆境中, 战胜困难, 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看到光明未来的一首壮族山歌。

壮族老人大多生活在石山地区, 生存条件比较恶劣, 人们通过山歌的形式互相鼓励, 自强不息, 槊造了壮族老人乐观向上的性格和良好地品质。

操心多多人快老, 怄气多多脑不好。

心情不要总是坏, 每天保持心态好。

这首山歌就是劝人不要过于操心怄气, 要正确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也教老人不要因一些小事做不好就垂头丧气, 要充满自信, 不断进取。还有体现壮族人乐于助人、宽厚平和的山歌。如:

莫管其他烦心事

开开心心过日子

身体健康能做事

幸福生活才明智

体现了壮族人积极乐观的性格品质。常言道.“乐者长寿。”人间百事, 何处不乐, 乐观是健康的源泉, 只有保持乐观, 才能消除烦恼, 才能过个幸福的晚年。

壮族山歌文化中蕴涵着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如和谐的情感、持之以恒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宽以厚待人的为人处事方式等。壮族老人通过长期地唱山歌, 从而形成的热爱生活、不怕困难, 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四、通过山歌可以追忆美好的青春年华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人到老年喜欢追忆过去。老人尤其喜欢回忆过去美好的爱情而获得愉悦感。

依歌择偶是壮族山歌重要的功能。刘锡蕃在《岭表记蛮》一书中讲到:“壮乡无论男女, 皆认歌唱为其人生观之主要问题, 人之不能唱歌, 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 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 即不能通今博古, 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由此可见山歌在壮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善唱歌者, 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能俘获女性芳心, 收获美好的爱情。壮族老年人大多经历依歌择偶的年代。例如:巴马县的壮族李大爷和李大妈都生活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 那时年轻帅气的李大爷看上了李大妈。李大妈就提出我们两个来对歌, 如果你赢了我就嫁给你。这个也是考验对方智力的一种方式。于是李大爷和李大妈通过七天七夜的对歌, 李大爷赢了。通过对歌他们两互相了解, 增加感情, 最后终成眷属。现在他们回忆起来幸福仍然挂在脸上。

壮族情歌浩如烟海, 多种多样, 老人们或独自在家听歌碟, 或者几个聚在一起边聊天边欣赏, 回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美好瞬间。壮族情歌或含蓄、或直接、或温婉或奔放。例如, 小伙子问姑娘可否与自己交朋友:“朵朵荷花水中开, 又粉又白招人爱。多想伸手摘一朵, 水中深深难去采。”对歌的姑娘见小伙子不错, 心中已生爱意, 她这样唱道:“朵朵荷花水中开, 哥若想摘摘得来。假如哥有这心意, 撑船划排水中采。”

在壮族地区, 如果双方同意交往, 那么鞋子和头巾是最好的定情物。若女方同意交往, 则亲手制作并赠送一双布鞋给男方, 以显示姑娘的心灵手巧。而男方也有心意, 则到市场上买一条花头巾给女方, 以示真诚。

女方:“妹我做双鞋相送, 鞋面用好棉, 鞋底纳得密又紧, 针针纳进妹的情, 丝丝连妹意情密密, 意紧紧, 莫忘妹的心来妹的情。”

男方:“哥我买条巾相送, 巾头用好线, 巾面绣得真又切, 针针绣进哥的心, 丝丝连哥意, 心真真, 意切切, 莫忘哥的心来哥的意。”

老人们通过山歌, 既能感受山歌艺术美的同时, 又可以追忆过去美好的青春年华和纯真的爱情, 仿佛又回到青春的年代,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心中充满甜蜜, 忘记烦恼和忧愁, 精神上得到极大地满足。

五、通过山歌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老年人最为担心的是老无所用, 步入老年, 人的身体机能在衰退, 许多老人感觉体力、智力不如前, 因此, 便产生老了不中用了的想法, 久而久之产生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 以及儿女的成家, 大多数老人不再是一家之长。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老人难免会有失落感和自我价值贬低感。原本是一家之长, 家里的顶梁柱, 角色的转变, 忽然感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累赘, 也成为家庭的负担, 于是老人们在心理上就更容易加剧老无所用的想法, 并且随着这种想法的加深, 部分老年人会想脱离社会, 心理上远离家人, 内心更加消极更加孤独。这种失落感和孤独感增强, 就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而心理压力过重又会导致心理失去平衡, 进而诱发各种疾病。

而在壮族地区, 部分老年人通过编写歌曲, 录制歌碟到市场上销售, 获得不菲的收入, 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有的地充当歌师, 自觉地担当教育青年一代歌手的职责。也有一些老人为别人的喜事唱山歌, 为政府宣传政策方针编写、唱山歌而获得不小的收入, 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 这有助于老人树立信心, 保持良好地心态。例如, 在宣传种植甘蔗时唱到:

种植甘蔗好甜蜜

只要一个月护理

其余时间做生意

年末收成见效益

这首歌反映了种植甘蔗的好处, 通俗易懂, 寓教于乐, 不但使人耳目一新, 并且使广大农村群众易于接受。在壮族地区, 由于大部分壮族老人是文盲或者是半文盲, 以山歌的形式, 来宣传政府的方针政策达到很好的效果, 而老年人从中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六、通过山歌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

常言道:朋友多了路好走, 有了朋友可以互相倾诉内心的苦闷, 分享生活中的喜悦。然而, 有些老年人由于性格内向、孤僻或者生活不如意等原因, 常常不习惯结识新的朋友, 与老朋友也渐渐疏远, 社交范围在逐步缩小。尤其是听到老朋友去世的消息, 令人失落痛苦、感慨伤心。如若不及时排除消极情绪的影响, 老年人很容易患上忧郁症。

而在壮族地区, 人们通过山歌的方式来结识更多的朋友, 可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壮族山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山歌交往的对象没有陌生人或熟人之分, 无论是否认识, 只要会唱歌, 就可以成为交往的对象。

热情开朗的壮家老人常常主动与陌生人对歌。如, 某人在赶集的路上或是在野外劳动, 偶尔遇见陌生人, 即使不相识, 只要想与对方对歌, 就可以随时起歌, 如果对方愿意对唱, 两人的对歌, 于是便开始相识。过去的歌圩是年轻人依歌择偶, 谈情说爱的盛会, 而如今的歌圩则是老年人结识朋友的盛会。每年三月三, 壮族各地都举行歌会, 或是政府组织, 或者是民间组织, 许多老人从各个村寨集中赶来参加歌会, 在歌会上, 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都可以互相对歌, 因此, 许多老人在歌会上通过对歌的形式结识新的歌友, 或者不会对歌的, 因为对山歌的共同爱好而成为朋友。

七、通过山歌可以防止老年痴呆

由于壮民族出口成歌, 而且讲求押韵, 因此, 在人们对歌时要不断地开动脑筋。

步入老年, 身体的各项功能在逐渐衰退, 甚至出现功能上的障碍, 很多老年人对此感到焦虑和恐慌。有些老人体力逐步下降, 日常行动困难。有的视力、听力下降, 与人沟通存在障碍, 出现老年痴呆。

更让人担忧的是莫过于心理功能的衰退。比如感知能力下降, 记忆功能衰退, 一时无法回忆起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甚至想不起自己和孩子的生曰;情绪不稳定, 像个小孩子喜怒无常等等, 这常常让人十分着急也会令人感到不安。

功能的逐渐衰退, 一方面会给老年人的现实生活带来不便, 不容易应付日常生活;另一方商会给老年人造成心理压力, 使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日渐衰老, 距离死亡更近了。

而在壮族地区, 老人们通过对歌的方式, 不断地动脑、用脑, 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壮族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民族, 这源自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壮族及其先民是古老的稻作民族, 千百年来, 他们据‘那’ (水田) 而作, 依‘那’ (田地) 而居, 以‘那’ (稻作) 为本, 缘此, 他们为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 尤其注重于对稻作生产知识的探求, 从劳动实践中逐步了解和掌握稻作生产规律, 创造了稻作文明。”因此, 在壮族地区, 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受人尊重, 于是人们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老人布洛陀视为神来崇拜。壮族对歌正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壮族对歌的主要方式是问与答, 在对歌过程中, 问的巧, 答的妙, 是对歌的理想境界。如果把对方问倒, 对方无法回答提出的问题, 就意味着失败, 所以要在对歌中取胜, 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例如, 对方问:“什么拍翅往水跳? /什么拍翅就鸣啼? /什么上岸来下蛋? /什么撒蛋在水里? /什么长来没有嘴? /什么有嘴没有鼻? / 什么脸面永朝阳? /什么屁股朝红日?”要正确快速地问答这些谜题, 既要有丰富的知识, 又要能敏捷快速地反应。这是考验人们智慧的一种方式, 也是歌手展示才智的机会。

因此, 壮族老人通过对歌的方式, 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博古通今, 而且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因此, 即便到了80、90岁, 人们的神智还是很清醒。

八、通过山歌可以实现益寿延年

壮族山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对壮族老人来说, 山歌是他们借以表达情感、寄托社会理想的符号, 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他们通过山歌表达情感、结识朋友、实现自我价值、磨练意志、锻炼智力, 老人们通过山歌唱出心中的苦闷, 通过听山歌回忆过去的美好, 从而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 这些有助于身体健康, 延年益寿。在巴马壮族地区, 许多长寿老年人把山歌视为重要的精神粮食。正如他们所唱的那样

长寿之乡巴马人,

常有百年老寿星,

山歌作伴是秘诀,

不是天天吃人参。

结语

壮族山歌已成为壮族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 是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正如歌中所唱的“露珠养叶水养根, 肥泥养花山养林;五谷杂粮养人身, 千年山歌养人心。”有了山歌的陪伴, 即使儿女不在身边, 他们也找到一种精神依靠与寄托, 做到独而不孤。人到老年, 哪个不希望儿孙绕膝, 儿女在身边问寒问暖呢?然而, 如今, 许多年轻人为了生活, 不得不外出务工, 留下年迈的父母。国家把“常回家看看”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属无奈, 作为儿女, 哪个不希望留在父母身边尽一份孝心呢?即使不在身边, 远在他乡的年轻人, 也有一颗尽孝的心, 也希望常回家看看辛劳一生的父母。但是, 由于工作、生活或者经济的压力等等原因, 不能常回家看看, 他们欲尽孝, 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 老年是否可以找到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 或寄情于歌、或寄情于舞, 或寄情于画、或寄情于物等等, 来填补内心的空白, 实现自我的精神赡养, 做到“独而不孤”呢?

参考文献

[1]潘其旭.壮族“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的探讨[J].民族研究.1981 (01) .

[2]廖华力.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探寻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以广西凭样市山歌文化的传播现状为例[D].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系.2012.

上一篇:水文钻探下一篇:社会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