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歌圩文化(共3篇)
壮族歌圩文化 篇1
歌圩文化是壮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歌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加速衰落的趋势。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歌圩文化的保护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歌圩文化保护意识,培养山歌传承人,使歌圩文化健康发展,代代相传。
一、调研概述
(一)调查目的
歌圩文化是壮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背景下壮族歌圩文化的发展现状,找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歌圩保护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的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研究》的研究收集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资料,促进壮族歌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组织与实施
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的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研究》课题组成员具体组织实施。
(三)调查时间与地点
2013年12月下旬~2014年1月上旬。
调查地点是典型的壮族集聚区——靖西县,包括全县19个乡镇。
(四)调查对象
主要针对靖西当地居民特别是当地村民。
(五)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抽样调查和当地居民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体。居民抽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六)调查内容
主要内容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山歌的普及情况;山歌传承的途径;调查对象对歌圩文化的保护意识;调查对象对歌圩文化保护的态度;歌圩文化在当地的发展情况;调查对象对政府保护歌圩文化的评价等。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统计
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为98.4%,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8%。
(二)问卷基本数据统计分析(以下分析以有效问卷为准)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性别、民族及户籍情况
调查对象男性占45.51%,女性占54.49%,主要以壮族(占99.18%)和农村户口(占84.90%)为主。
(2)年龄及文化程度
调查对象年龄从6岁-70岁,包括老中青及少年各个年龄段,其中18岁以下占24.08%,18-40岁占15.51%,41-60岁占25.92%,60岁以上34.49%;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24.49%,初中占41.43%,高中占25.71%,大专以上占8.37%。除了部分中小学生,调查对象多为乡下村民,文化程度都比较低。
2、山歌普及情况
调查对象中,喜欢唱山歌和会唱山歌的比例超过半数,但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18岁以下的青少年喜欢唱山歌或会唱山歌的比例很小;超过半数的人参加过歌圩活动,唱山歌是他们闲暇时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但这些也仅限于年纪比较大的人。
3、山歌传承的途径及意愿
调查对象中,主要是靠老一辈教或跟别人学而喜欢上山歌学会唱山歌的,山歌的传承需要口传心授;67.55%的人愿意学唱山歌,说明靖西县有很好的歌圩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
4、歌圩文化在当地的发展情况
调查对象中,几乎各乡镇都有自己的山歌队,而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歌圩文化传承氛围较好。
5、对歌圩文化的保护意识及对政府保护歌圩文化的评价
调查对象中,76.73%的人认为歌圩文化有保护与传承的必要,但是政府部门除了每年举办山歌比赛外,没有开展更多的活动宣传歌圩文化,“不知道”歌圩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达65.51%,歌圩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说明:以上各图表中项目仅是调查问卷中有关歌圩文化的主要核心问题。)
三、调研结果总结
(一)整体情况
从回收的问卷分析和访谈结果来看,歌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超过半数的人都喜欢山歌、会唱山歌、参过过歌圩活动,各乡镇都有自己的山歌队并开展相关活动,村民有歌圩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自觉意识,大部分的人觉得歌圩文化很有保护和传承的必要!但是歌圩文化保护存在缺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青少年会唱山歌,喜欢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原始的山歌文化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歌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加速衰落的趋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对保护歌圩文化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方式单一,仅仅是每年在新靖镇新靖圩日开展山歌比赛。
2、宣传力度不够,2006年壮族歌圩已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时过多年,还有65.51%的人不知道。
3、资金投入不足,政府除了每年三月三投入经费举办山歌比赛外,其他乡镇、村屯的歌圩主要由当地街(村)民委组织举办,群众集资,由于筹集到的资金有限,歌圩规模都较小,效果不大。
4、不少歌圩出现“有圩无歌”或“自生自灭”状态。
歌圩逐年冷清,参与歌圩活动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很少年轻人参与,不少歌圩已经出现“有圩无歌”的现象(如湖润镇那国圩、禄峒乡凌准圩、武平乡六合圩、地州乡鲁利圩、龙临镇大品圩、魁圩乡扶赖圩);有些地方尽管主办者以歌赛的形式带动群众性的聚唱活动,但主体不是全体参与人员,而仅仅是山歌队成员和一些山歌爱好者(如新甲乡新圩、渠洋镇新力圩、武平乡大道圩);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由于远离经济活动中心区域,即使开展活动,参加者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形同虚设,于是自然消失,不少歌圩不复存在。
5、山歌文化后继乏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歌圩文化遭到了严重冲击,靖西各乡镇基本上都有山歌队,但成员都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青少年,会唱山歌、喜欢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上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广大农村只剩下“空巢”老人和小孩,有的甚至举家出走,关门闭户,山歌无人唱,歌师无处传,山歌后继无人。壮族歌手出现断代,山歌文化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
四、对保护与传承歌圩文化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1、财力支持。
山歌是一种艺术,是壮族村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活动,它的人员是个体单一的,分散脆弱的,民间自发的歌会模式小,质量也没有保证。近年来,靖西县各乡镇政府也支持所辖村、街开展歌圩活动,但是,这种歌圩的举办方式一般为民间自发组织,活动所需经费主要由当地街(村)民委员会负责向群众集资或向社会各界募捐筹集,歌圩这种纯粹的公益性文化娱乐活动,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筹集到的资金有限,歌圩规模、效果都不大。歌圩文化传承需要人更需要钱,政府财力支持是歌圩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力保证。
2、组织宣传。
除了每年定期举办的歌圩活动外,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将歌手组织化、活动制度化、歌会商业化,以文化演示和商业活动结合的形式在靖西县内举办山歌比赛,邀请广西各市区广大歌手积极参与,将各种歌圩活动做强做大。同时争取得到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影视公司的赞助,通过打造山歌的音像品牌,进行山歌创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山歌唱山歌,同时也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多听多学,积极参与歌圩文化的保护工作,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展传承歌圩文化。
(二)多途径培养传承人
1、寻找山歌传承人。
歌圩文化需要山歌,山歌文化需要传承人,山歌的传承需要口传心授。但现在年轻人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难以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传统的民间山歌、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甚至有些年轻人觉得唱山歌很土、很丢人。因此,必须加强引导,增强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举办如“寻找刘三姐”、“寻找山歌王”等活动找寻山歌传承人。
2、将山歌引进课堂。
将山歌引进中小学课堂课堂,聘请歌师们到学校开办专业的山歌培训班,营造良好的山歌学习氛围,激发青少年对靖西山歌的兴趣,培养山歌新人,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能继承壮族这一优秀的、特殊的文化遗产,使靖西山歌文化得以继承发扬。
(三)打造山歌文化推广平台
1、打造旅游景区推广平台。
靖西县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之称,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兼美,拥有旧州、鹅泉、三叠岭瀑布、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峡谷群、渠洋湖、大龙潭、鹅字碑等众多旅游景点,其中通灵大峡谷和古龙山峡谷群为国家4A级景区。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靖西县旅游资源优势,将山歌文化融入景区导游人员导游讲解中,用山歌介绍景点,通过教游客唱山歌给游客讲山歌等各种互动方式,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了解靖西山歌喜欢靖西山歌;还可以利用旅游景区举办歌圩文化节,把旅游景区打造成山歌文化的推广平台。
2、打造网络推广平台。
相比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网络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宣传载体,具有宣传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还可以进行实时监控,现代人的很多信息的来源均来自网络,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网络的宣传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认可。如贵州民族文化网就作为传播民族文化而设立的大众型综合门户网站,网站在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粹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由红棉树贝侬创建,成立于2002年的“僚人家园”网站在传承与发展民族语言与文化方面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借鉴。
摘要:歌圩文化是壮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歌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加速衰落的趋势。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歌圩文化的保护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歌圩文化保护意识,培养山歌传承人,使歌圩文化健康发展,代代相传。
壮族歌圩文化 篇2
吕余生院长说, 举办研究成果推介会是我们社科院科研工作重要环节, 是我院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一个有益的尝试, 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积累一些经验。壮族山歌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研究其发展和繁荣的途径是我们科研工作任务之一。黄信章、蒋斌、何明等领导同志也作了发言。与会专家、教授对《壮族山歌及歌圩的百年变迁》 (下称《变迁》) 研究成果作了中肯的评价, 并就山歌文化发展和繁荣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对《壮族山歌及歌圩的百年变迁》的评价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二级译审关仕京认为:杨昌雄副研究员撰写的长篇研究报告《变迁》有以下四方面特点:一是本课题以传统壮族山歌和歌圩为研究对象, 对民国为起点至今一百年的壮族山歌的发展变化作历时性的研究。对其流变的原因和应变措施作专门研究。探讨了壮族山歌文化在当代全区经济一体化、文化的多元化背景下的传承、保护、发展和繁荣问题, 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为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建议;二是《变迁》能够比较系统地探讨壮族山歌及歌圩的百年变迁, 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民国时期至今一百年间, 壮族山歌及歌圩文化的流变过程, 壮族歌圩如何从民间的歌唱习俗登上都市大舞台, 作者能够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有理论探析, 有实例说明,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三是作者谙熟壮族山歌和歌圩文化特性, 分析到位, 抓住重点。比如对壮歌的种类、壮族的语言结构、壮歌的韵律, 对勒脚结构及韵律都能恰如其分地分析, 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汉壮语文功底;四是作者对壮族歌圩习俗、内容和形式、民国早期山歌与歌圩文化到当代壮族山歌文化的流变, 作了深入具体分析, 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个流变的轨迹, 更清楚地了解了壮族山歌文化的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更让我们更充满信心地去发展和弘扬具有悠久传统的壮歌文化。
三月三杂志社长覃祥周认为, 《变迁》是广西历史上第一次由社科部门对壮族山歌和歌圩进行系统的研究, 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文人参与, 广西山歌文化大有希望。社科院专家挂帅, 研究专家层次高。没有文人参与, 山歌太土, 难以弘扬出去。该课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壮歌的分布、特点, 歌例典型 (使用壮汉文) , 歌圩的变迁, 山歌文化的发展趋势等, 层次分明, 论述清楚, 一目了然, 很有说服力。对壮族山歌的研究、保护是当务之急。《变迁》这一课题, 正好为党委和政府做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决策时提供重要依据, 很及时, 很重要。《变迁》让世人正确地认识壮族山歌, 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份难得的研究资料, 同时又是山歌手和山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广西教育厅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周克依同志认为, 《变迁》有四个特点:一是《变迁》课题意义重大。现在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时代, 必须呼唤和重振民族优秀文化雄风, 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作为多民族国家, 必须有赖于各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山歌是绵延壮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最佳途径。该课题指出了壮族山歌和歌圩文化衰微之由, 提出了振兴之法、繁荣之道, 对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 实乃掷地之声, 十分给力;二是选题新颖。以往研究壮族山歌虽多, 但从历史流变的角度去研究很少。这个成果可以看作是壮族山歌文化发展简史, 对人们认识和把握壮族山歌文化发展百年发展脉络和变化特征很有帮助;三是研究方法适当。本课题涉及多学科领域,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如文献法、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通过翔实的壮族山歌文化史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归纳, 理清其逻辑关系, 把握其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 进而提出改进之对策, 可谓水到渠成;四是时空周全。本课题虽然只截取100年时间节点, 但空间范围比较完整, 文中所引山歌案例涉及壮族地区东西南北中, 山歌种类也基本涵盖了诸多类型, 比较全面还原了壮族山歌的总体面貌, 避免了以偏盖全的弊端。
蓝克宽研究员说:《变迁》有四章, 可以作为单篇论文发表, 也可合并起来成为专著。作者分析得有根有据, 令人信服。这样的成果值得肯定和点赞。但是, 如果《变迁》增加广西各族山歌文化交流的内容, 就更能臻至完美。还应吸收诸如蓝鸿恩等名家的论述, 使其锦上添花。
与会者一致认为, 《变迁》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是壮族山歌文化发展研究之佳作。
二、关于发展和繁荣壮族山歌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会议的另一个议题是发展和繁荣壮族山歌文化的问题。与会者踊跃发言, 对壮族山歌今后的发展发表诸多对策和建议。关仕京、潘其旭、黄桂秋、周克依、覃祥周、周中坚、蓝可宽、陆益等专家教授认为, 传承发展壮族山歌文化的关键是保持壮族语言文字的广泛使用。壮族山歌与壮族语言文字是血与肉的关系。传统壮族山歌的衰落与壮语言文字使用的大量减少有直接的关系。现在广大的壮族城镇地区使用壮族语言文字的人越来越少, 就连农村的一些地方小孩们都不说壮话, 能够使用壮文的人就更少了。因此, 发展壮族山歌文化要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要加强壮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壮族集聚区应使用双语教学, 培养广大壮族青少年学壮文讲壮话, 使山歌文化能够代代传承下来。
壮族山歌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一是山歌内容与时俱进。如过去山歌是用来谈情说爱的多, 当下多用山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宣传计划生育、法规和税收政策等, 让山歌发展挥更大的作用。二是管理上与时俱进。以前唱歌是少数人的事, 如今政府应该管好壮族山歌的发展, 把山歌文化做大做强, 让山歌文化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民族歌舞《印象·刘三姐》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三是演唱形式、传播形式与时俱进。无论哪种山歌形式都应与时俱进, 加进新时代元素, 但不能去民族化。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来传播壮族山歌。加强利用现代舞台来演唱壮族山歌, 让壮族山歌文化红红火火。
边关旅游与歌圩文化融合机制构建 篇3
一、崇左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渊源
关于崇左壮族歌圩习俗的汉文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 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圩”本为集市之意, 由于这种活动是以相互酬唱为主要内容, “每场聚集众人不下千人”, “唱和竞日”, 犹如唱歌的圩市, 后来人们称之为“歌圩 (壮语:gohaw, 下同) ”, 在左江流域崇左境内有称“歌坡 (gobo) ”、“侬垌 (nungzdungh) ”、“陇垌 (lungjdungh) ”、“旦圩 (danhaw) ”等多种称谓。崇左壮族歌圩习俗源远流长, 具体缘于何时不详,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及民间传说, 多为拜神、择偶、祈丰年、庆丰收。目前崇左各地的歌圩数量很多, 各地歌圩的起源传说和历史典故也不尽相同, 但都富有神奇色彩。
1、祭祀祈福求愿。
传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观音诞生的日子, 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大新县宝圩歌圩节等传统歌圩节都开展观音出游、八仙过海、演奏八音等隆重的祭祀活动。如江州区左州镇金山“观音诞”盛会, 当地百姓发现金山上有一个金炉香火不断, 认为此山灵气, 便于明永乐年间 (具体时间失考) 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供奉观世音的庙叫金山庙 (即今的金山寺) , 每月初一、十五或是逢年过节, 百姓们都到庙里上香祈福, 据说是有求必应, 非常灵验。为了感谢观世音对一方百姓的庇佑, 明成化十三年 (公元1477年) 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辰日, 人们在金山脚下举行抢花炮、舞龙、舞麒麟、吹奏八音锣鼓和唱山歌等活动以示庆贺, 此后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 当地壮族群众便自发组织来到金山寺, 举行观音出游和八仙贺寿等充满民族色彩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 农历二月十九日便成为当地传统歌圩节日, 称为观音诞节, 后叫做金山节, 形成富有民间传统风俗的盛会。
2、祈盼五谷丰登。
远古时期的骆越先民在天灾来临时只能寄希望于上天的恩赐和保佑。如流传至今的龙州县金龙镇侬峒节, 相传是远古时期, 岭南一带三年大旱, 饥荒遍野, 住在金龙峒里的一位老妇人在洞里长跪三天口念心语诉求上天降雨。第三天, 老妇人在昏迷中得到老仙翁启示, 醒来后便用老仙翁留下的寿杖、葫芦和胡须做成了“鼎”, 即天琴, 她弹着天琴, 念着心语, 果然天降大雨, 万物得救。老妇人求天显灵的消息传开后, 族人纷纷来到金龙峒这个地方参加祈天祭祀活动, 且越来越多, 如今传说中的老妇人已经成为金龙一带祭祀活动者———“布祥 (bouxciengz, 意为赐福之人) ”的祖师, 而当初念的心语便成了布祥祭祀活动的经书, “鼎”也成了扬名海内外的天琴, 每年在金龙峒举行的祈天祭祀活动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金龙侬峒节。
3、纪念民族英雄。
天等向都和大新下雷“霜降”歌圩均属为纪念民族英雄而设, 于霜降期间举办, 持续三个圩日, 故称“霜降歌圩”。据载, 歌圩的起源是为纪念民族女英雄岑玉音, 传说第十四代下雷土官许文英之妻岑玉音为靖西县湖润土司岑怀永之女, 壮族妇女岑玉音箭术高超, 勇敢过人, 曾带兵去广东, 福建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她用兵果断, 料事如神, 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 得到皇帝的封赏, 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倭寇, 所以举行祭祀以示纪念, 当地百姓庆祝三天, 后来每逢霜降节, 当地壮族同胞都到玉音庙进行拜祭欢庆, 人们把它分别称为头降、正降、尾降, 举行盛大歌圩, 怀念民族英雄, 此后歌圩长盛不衰。
二、崇左壮族歌圩的分布与特点
1、歌圩数量繁多, 山歌曲调各异。
从调研统计结果看, 崇左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 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村 (社区) 屯。从举行时间上看, 主要在每年的1—4月份新春喜庆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举行。其中1—4月份举办的占87.6%。8—10月份举办的占7.2%。其他月份举办的占5.2%。在曲调方面, 有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神奇飘逸的龙州山歌等等, 很多山歌已经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经典作品, 广为传唱。
2、歌圩规模庞大。
从举办规模上看, 虽大小不一, 但多数在1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其中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约占38.6%, 1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的约占57.4%, 10000人以上有14个, 占4%, 较大规模的如大新县下雷“霜降”、天等县向都“霜降”、宁明县“纳利坡”、龙州县“龙州歌坡”, 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坡”等均超过3万人, 盛况空前, 正如清代龙州壮族诗人黄誉所描述:“双溪云锁涨蛟涎, 春雨连朝怅漏天, 油伞层层遮斗笠, 前村姐妹踏歌还。”从当前盛行情况看, 盛行或半盛行的歌圩有207个, 占59.3%, 已经停办或濒临消失的有143个, 占40.7%。
3、地域特色鲜明。
在宁明县和江州区部分歌圩就有公母之分, 坡母与坡公时间相隔不长, 一般短则十天, 长则一个月或两个月左右。宁明县寨安乡板根村公母歌坡分别是农历三月初四和五月初四;峙浪乡峙浪歌圩是正月十七、三月十四;板棍乡歌坡是农历三月十八、四月十一;桐棉乡板烂歌坡是正月十九、三月二十等。坡公规模比较大。“坡公”开场那天, 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赶圩凑热闹, 未婚年轻男女着盛装艳服赶来寻朋择伴, 如果此次男女双方通过山歌对唱, 觉得情投意合时便把对方当作意中人, 初步建立爱情关系, 男女双方相互赠送礼物。但还不能当即私定终身, 女方得回去将男方的相貌、人品、才学等情况与家人商量后, 待到下次歌圩即“坡母”时, 才答复对方。
4、歌圩活动内涵丰富, 乡土气息浓厚。
在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闹的莫过于对山歌、抛绣球活动。而抢花炮、打陀螺、赛龙舟、打尺子、掰手腕、打扁担、壮拳表演等民族传统竞技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仍保留较完整的有30多种, 其中壮拳在许多地方已失传, 只在龙州一带还稀有传人, 堪称壮族一绝。仍广泛盛行的抢花炮项目成为民族体育的经典, 有东方橄榄球的美称, 目前全市有6个歌圩仍完整地保留抢花炮这个项目。此外, 如今的歌圩亦加入了篮球、足球、气排球赛等现代的体育项目, 甚至成为商品交易的平台, 日渐趋于“歌圩搭台, 经济唱戏”。2010年, 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山歌节举办的商品交易均为前后三天, 成交额分别达到了850多万元和630多万元。
三、歌圩文化与边关旅游融合的困境
1、边关旅游与歌圩文化的融合性差。
崇左市有宁明、凭祥、龙州、大新等四个县 (市) 与越南接壤, 边境线长533公里, 占广西陆地边境线的52%, 拥有闻名遐迩的凭祥友谊关、宁明花山、大新德天瀑布等著名景区, 异国风情浓郁, 中越跨国游也是广西旅游业发展起来的精品线路之一, 然而, 由于缺乏民族文化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利用, 歌圩文化落入“一流的资源, 二流的宣传, 三流的开发”这个尴尬的境地, 当前的边关旅游暴露出民族文化底蕴不足, 景区景点缺少壮族文化韵味。
2、歌圩文化趋于日渐衰弱。
随着歌圩传承的多样化, 如今歌圩不是传承山歌文化的唯一场所, 因而也失去了原有的诱惑力, 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左江流域有些歌圩点无圩无歌, 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 远离经济活动中心区域, 参加者寥寥无几, 导致其自然消亡;有些歌圩点是有圩无歌, 通常是在交通方便之处或处于交易市场的中心, 参与者主要是吃喝会友, 并无歌者唱歌, 成了摆设;有些虽然是有圩有歌, 但主办者往往通常掺杂一些官方或商业的主题宣传活动, 以歌赛的形式推动群众聚唱活动;只有较少数歌圩是圩正歌纯, 这类歌圩主要是有民间热心人士大力挖掘歌圩本色资源, 极力恢复歌圩原有面貌而形成的, 这些歌圩不仅有歌有圩, 而且比较完整的展现了本地壮民族的传统事象。
3、民间文艺传人的断层, 使壮族歌圩难以回归本色。
山歌盛行的年代, 歌圩场上几乎每人都有用古壮字抄写的歌本。但是由于一段时间这些歌圩被禁, 歌本被当作封资修的产物也已残缺不全。更让人惋惜的是, 作为民间文化传承重要中心的山歌传习馆已不复存在, 群众无法学歌、唱歌、编歌、提升歌唱技艺。由此, 歌圩文化出现了一个断层。歌圩逐渐恢复后, 由于许多优秀的老歌手和壮族民间文艺的传承人不断减少, 歌圩文化慢慢地转变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歌圩失去了固有的壮民族文化特征, 开发利用与经济效益的冲突也促使歌圩文化发展步履艰难。
四、边关旅游与歌圩文化融合机制构想
1、遵循一个原则, 即“旅游开发, 文化优先”原则。
一些著名的少数民族旅游景区, 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相当比例的游客是冲着异质文化去的, 比如云南泸沽湖摩梭族的“走婚”习俗, 西藏布达拉宫的藏传佛教, 湖北恩施土家族的“哭嫁”等等, 不一而足。崇左可以遵循“民族文化优先”原则, 发挥边关优势, 突出神秘特色, 依托多样性生态和文化资源, 充分展示桂西南神奇的原生态风光和民族文化。
2、运用两种互动模式, 即旅游节庆模式与山歌文化渗透旅游领域模式。
一方面, 山歌文化依托旅游节庆活动, 如崇左 (德天) 边关国际旅游节、中国—东盟指天椒节、崇左 (宁明) 花山文化艺术节、龙州天琴艺术节、扶绥文化旅游美食节、中越边关 (凭祥) 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包装, 融进包括山歌在内的壮民俗文化元素, 提高壮民族文化在节庆活动中的含量, 让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 山歌文化还应该渗透到旅游的各个领域, 在景区景点餐厅宾馆, 甚至在旅游车上, 都能随处听到山歌, 会唱“迎客歌”、“敬酒歌”、“送客歌”则应是导游人员必备的技能, 做到出口成章, 一气呵成。
3、确立三大歌圩文化旅游圈。
整合资源, 创建壮族传统精品歌圩。把全市各地零散歌圩点整合起来, 做大传统歌圩规模。按照各区域的山歌风格与特点, 并结合旅游特色, 把全市7个县 (市、区) 分为三大歌圩文化旅游圈, 即大新、天等为一区, 凭祥、宁明、龙州为二区, 江州、扶绥为三区。一区可打造宝圩观音诞、向都霜降歌圩;二区可打造峙浪桥公母歌坡、龙州伏波诞、中越歌圩节;三区可打造渠黎新安“三姐”歌坡节、左州金山节等经典歌圩。每一个区域要建设壮族民族文化一条街, 在建设规模中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和品位, 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建筑要当作壮族文化艺术的精品来设计。街内要开展壮族歌圩及民间民俗活动, 体现浓郁的原生态的壮味, 让游客领略边关风情的同时, 还能耳濡目染纯正的山歌。
4、采取四项措施, 即“创建一个论坛、成立一个协会、组建一个兴趣小组、利用一个平台”。
可以创建壮族歌圩文化专题论坛, 搭建山歌学术交流平台, 借助专家学者的智慧, 运用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理论, 从定位、策划、包装、传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审视, 深入研究、探讨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塑造歌圩文化精品。可以成立一个山歌协会, 政府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 每年举办2-3次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小学校成立一个山歌兴趣小组, 请当地歌师教孩子们学编歌、吟唱、记载。利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这个平台, 推介歌圩文化。
摘要:旅游与文化的融合问题已经引起业内学者高度重视。本文以广西崇左为个案, 通过实地调查歌圩的发展状况, 深入探讨壮族歌圩文化与边关旅游融合问题, 据此提出“遵循一个原则、运用两种互动模式、确立三大歌圩文化旅游圈、采取四项措施”的融合机制。
关键词:边关旅游,歌圩文化,融合,构建
参考文献
[1]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山东大学, 2009.
[2]樊信友.文化旅游产品延伸开发策略与耦合机制研究[J], 江苏商论, 2010, (07) .
[3]杨华荣.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 调研世界, 2010, (10) .
[4]张晓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前沿, 2011,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