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2024-09-27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共8篇)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篇1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摘要:分析了装饰工程造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因素,提出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分析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s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cost factor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building decoration;Project cos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实用、经济,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更渴望舒适美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而也带动了建筑装饰行业的迅猛发展。但是在建设市场中,特别是投资比较重大的装饰工程,工程造价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1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现状与特点

1.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设计不规范

目前相对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设计图的不规范,工程设计人员一般都注重的是追求美观和外在的效果,而不注重细部构造设计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方法;施工与设计互相脱节,有的甚至只有效果图而无尺寸图,导致施工人员无法按图施工或结算人员没有结算依据,从而无法正确地确定工程造价。

1.2装饰材料品种繁多、市场价格混乱

目前,装饰材料种类比较繁多,材料价格差异较大。如花岗岩、大理石的价格既有200~300元/m2的,也有1 000元/m2以上的;既有天然石材,也有人造石材;既有国产石材,又有进口石材。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也有所不同。对于有些材料,造价人员也难以确定其真实价格。

1.3预算定额与装饰工程不同步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质量合格的建筑装饰工程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它是编制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合理确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依据。定额具有法令性、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也有相对稳定性和时效性。由于装饰施工发展迅速,许多新材料、新工艺在定额中找不到相对应的项目,而定额中的施工方法或构造在实际工程中已不采用或已经更新。在应用定额确定装饰工程造价时,不得不产生很多补充项目,从而造成计价不规范。

2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分析

2.1政策法规性因素

为了实现宏观控制与管理,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报批、审查、基建程序及其投资费用的构成等,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并且有强制性的政策法规,建立了一整套职能管理系统和机构。在基建项目的具体实施中,概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按规

定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工程价格费用项目、概预算定额单价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等,都应符合有关的规定,使固定投资得到很好的控制。

2.2地区性与市场性因素

建筑产品存在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其产品价格必然受到所在地区时间、空间、自然条件和社会与市场环境的影响,建筑产品的价值是人工、材料、机具、资金和技术投入的结果。不同的区域和市场条件,如当地的物资供应、市场价格、现场施工等建设条件及当地的定额水平,对上述投入条件和工程造价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

2.3设计因素

设计图纸是编制概预算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投资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初步设计阶段,如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工艺设备水平以及建筑结构选型和装饰标准等的确定,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对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优秀的设计可以节约大量的投资。

2.4施工因素

就我国目前采用的概预算编制方法而言,在节约投资方面,施工因素虽然没有设计因素的影响那样突出,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也与施工图一样,是编制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依据之一。施工因素不仅对概预算的编制有较大的影响,而且通过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保证建设项目预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2.5人员素质因素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编制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始终将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为适应招标承包制及市场经济的需要,要求概预算人员政策观念要强,知识面要宽。要了解建筑市场的情况,掌握大量的经济信息,熟悉有关概预算编制的政策、法规、制度、定额标准和相关的动态信息。

3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3.1确定装饰工程造价的前提

施工设计图是编制装饰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在装饰工程施工前,应尽量将需要施工的内容、装修标准等进行图纸设计。其内容应包括:装饰工程平面图、立面图、细部大样图、剖面图、效果图、说明书和材料图集等。经审定的施工图纸,应能完整地反映工程的具体内容、做法及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尺寸、技术特征以及施工方法。这是合理确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前提。

3.2明确各种主要装饰材料的品牌和规格

装饰材料的品种繁多,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材料,其单价就不同,同时装饰材料报价的方法很多,随意性也很大。因此,必须在施工前确定各种主要装饰材料的品牌、规格、颜色及单价。

3.3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合理确定、控制装饰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要切实改变以往概预算人员只是按定额文件、财务制度办事,对工程知识、施工工艺、施工顺序不懂或知之甚少的状况。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及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使工程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合理地确定装饰工程的造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3.4深入市场,掌握装饰材料价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材料价格受供求关系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深入市场,掌握各种材料的价格,并形成自己的价格库,以备随时更新、补充和查阅,同时也可以及时掌握各种新型装饰材料的动态信息,为编制装饰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资料。

3.5合理确定各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装饰工程所用的材料日新月异,现行的定额不可能满足各分项工程所需,需要工程造价人员自行编制相应单价的单价分析。人工、机械消耗量可参照装饰定额中与该分项工程类似的人工、机械消耗量,按相应的比例算出,或邀请有关部门的人员在施工现场实测;而主要材料的消耗量则应按施工图纸中该项目的细部大样图,结合该种材料的规格算出其实际消耗量。

3.6准确计量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

按业主、监理及承包商确认的竣工图纸,准确计算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由于装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受业主及客观条件的影响,各分项工程的竣工工程数量与原设计图纸会有较大变化,对部分超出合同和设计图纸的工程项目,应及时办理签证计算工程量。

3.7按照设计大样图、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准确立项

要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案,弄清完成每一单项工程所涉及到的分项工程。例如钢管柱表面强力胶贴花岗石,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该单项工程包括钢管柱表面的除锈和防锈、钢管柱钢筋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含钢筋制作安装、细石混凝土浇注)、花岗石磨边、强力胶贴花岗石、产品保护等分项工程。做到准确、合理地立项,是合理确定装饰工程造价的重要步骤之一。

3.8用经验数据来校核定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建立自己的装饰工程数据库,定期作出某一时期每种装饰等级的造价统计数据,作为校验装饰工程造价的参考标准。如一般家居装饰的单位面积造价、高级写字楼的单位面积造价、榉木饰面板吊柜的造价等。在编制装饰工程造价过程中,利用经验数据作为参考标准,可有效地防止错算、漏算的出现,这对合理确定装饰工程造价有重要意义。合理确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是一项专业性强、时效性强、信息收集量大的工作,它有赖于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市场信息、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艰苦细致的工作。

4结语

本文分析了装饰工程造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因素,提出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好,做到经济合理,确保良好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钱昆润,杨昊.建筑装饰工程监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2]崔改英.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3,(5): 14-15.[3]吴韵侠,吴汉雄,樊国勋.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4): 41-42.[4]贺文赋.装饰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J].广东科技, 2006,(2): 100-101.文章来自星论文网:http://转载请注明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施工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深入发展, 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很多先进的设备和施工技术不断地应用到建筑施工中, 这些技术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施工方式, 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一直是困扰建筑管理部门的头疼问题, 由于施工质量不过关, 很多豆腐渣工程不断的出现, 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工程监理, 通过监理师的监督, 切实提升施工的质量, 最终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监理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并对工程质量强化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发展现状分析

1.1 监理人员没有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实际的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 我们总是要求提高施工的质量, 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监理机制在法规方面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 同时由于监管的力度不足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 这就导致了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项目工程监理机制不健全, 导致了整个项目工程在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同时由于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得不到切实的保证, 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 这两者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项目工程的质量。从监管力度方面出发, 要想很好地保证施工的质量, 就需要工程的承建单位对监理师定期的进行岗位职业培训, 促使其能够对建立这个职业在质量方面进行全面的重视。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 要求建立对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高度重视和认识, 不断增强监理人员的监督力度, 确保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1.2 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不管建筑施工领域对工程的监理工作如何的开展, 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整个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捆扎的过程中, 由于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不到位, 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出现严重的错误, 影响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需要对砂浆的配比以及合理和科学性进行确定, 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很多施工人员都不会按照这个要求开展施工作业, 只是凭借经验进行实际的操作, 这种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 由于采购人员对施工作业的要求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 导致选择的施工材料不能很好地适应施工的需求。因此, 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给予高度的重视, 尽量避免工程返工与成本的过度浪费。

2 强化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 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2.1 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就现阶段的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来说, 我国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监理人员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的工作意识还比较单薄, 导致了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施工质量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我们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这就使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有了法律方面和责任方面的明确划分, 保证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能够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都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境基于合理的划分和衔接, 并能够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给予全面的质量保证, 因为任何施工环节和行为都会有责任的限制,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的建设细节科学合理的进行操作, 确保施工的质量。

2.2 规范建筑监理单位的监理行为

加强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意识。监理人员要加强三检制度, 做到每道工序的认真验收, 只有在监理人员验收签字的情况下, 才能进行施工。增强监理人员的质量监督责任意识。定期组织监理人员进行建筑工程的相关知识学习, 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监理的主要工作之一, 并贯穿于工程监理的全过程,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监理人员要做到全面监理、突出重点。对具有重大危险源的工程, 要加强监督检查并督促整改, 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正常运转。

2.3 不断强化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存在很多监理人员对自己的监理工作不积极、玩忽职守的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没有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 导致了施工的质量不高。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强化, 定期地对监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同时还应要求监理人员树立职业道德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要切实负责, 全面提高监理人员在项目工程中的作用, 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4 对工程的开工报告予以严格的审查

任何项目工程开工建设之前, 都需要开工报告, 报告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进行施工作业的重要标准。因此, 在施工之前就需要专业的监理机构对开工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考察, 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开工报告进行完善, 提高开工报告的完整性, 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2.5 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监督和鉴定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需要工程的监理人员对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所需的材料的样品进行抽查, 防止因为质量不合格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从而出现施工返工的现象。针对建筑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这个环节, 需要工程的监理人员能够对采购回来的施工材料建立合适的档案, 并对档案进行合理地保管, 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就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要求工程的监理人员能够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 及时地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清除, 保证施工过程中采购回来的材料符合施工的要求。

3结语

针对建筑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以此来明确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使监理工作者提高质量控制意识, 利用正确的方法开展监理工作, 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雪飞, 张彦敏.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09) :27-29.

[2]张文.加强施工管理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的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9) :175.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百年大计,以质为本。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要提高工程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的严格管理对建筑产品的最终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做好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策划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

从检查情况看,建筑各方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管理薄弱,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有的建设单位压工期、压造价;有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投入不足,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确保措施

要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房屋施工人员素质: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目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对钢筋或混凝土工程的一些基本常识还不清楚,就仓促上岗,因此在施工中常常发现钢筋的正负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对抗剪钢筋如何制作、水灰比如何控制,施工缝如何留置等掌握不住,有的技术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检测标准很不了解,因此,予控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明确责任。

3.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

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期间能否真正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保证质量控制的實施,要建立一个质保体系,最重要的是使其有效运行。其次,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再者,从工程调研和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8个环节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控制运行,旨在严密控制建筑产品质量。人人提高质量意识,才能确保质量的提高。

4.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5.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5.1质量责任制度

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5.2技术复核制度

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5.3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

6.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

6.1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6.2设计单位质量管理

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

6.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6.4监理单位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同时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把关验收,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场使用。

6.5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

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6.6社会监督

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

7.对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和措施的几点建议

7.1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7.2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7.2.1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在图纸会审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7.2.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有序到位。

7.2.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7.3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下转第392页)(上接第194页)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7.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壮大,只有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7).

[2]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篇4

1.1.1 工程设计管理报审的图不符合施工图报审要求:(1)报审图特意注明“仅供施工备料用”;(2)报审图明显未经校审;(3)缺盖报审专用章或以单位自制的出图章代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报审专用章;(4)缺注册结构工程师盖章;(5)注册结构工程师没有参加实际工作而盖章;(6)每张图纸上签字的本专业人数少于3人。原因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4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审查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具体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三)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四)其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令第8l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指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1998)229号文件《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与管理工作有的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民用建筑二级以上、工业建筑中型及以上项目,必须由注册结构工程师做结构专业负责人或以结构为主的工业项目的工程项目负责人。结构审定人和结构专业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必须由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注册结构工程师按规定在其负责岗位上的设计文件中签字。作为结构专业负责人的注册结构工程师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目录页右下角的适当位置上盖执业专用章,并对其盖章的设计文件(或所列目录的内容)负责。对未加盖与单位证书编号相符的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专用章的设计文件,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许可证,设计审查部门不予审查、建设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明确规定了施工图应当达到的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图签一般应有设计(制图)、校对(核)、专业负责人、审核、审定等岗位签字栏,各设计院会有少许差异,但施工图的校、审是不可缺少的工序,因此,凡在责任岗位上的结构工程师,均应按上述规定在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且本专业有关责任人的签字不应少于3人。没有在施工图设计文件签字栏签字的注册结构工程师的盖章无效。勘察设计单位是承担勘察设计质量终身责任的主体,审查机构的审查并不能减轻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更不能代替勘察设计单位的施王图内部校审。改进措施:

报审的施工图应经过勘察设计单位各级责任人的校审、修改、签字和盖章,应是完整的施工图。每份结构施工图至少应盖一个单位报审专用章、一个结构注册结构工程师章。每张图纸应有本专业三人签名。1.1.2 设计文件中作为设计依据和质量验收应遵循的的工程建设标准的名称、编号与版本有误,例如:

(1)设计文件依据已作废,无效的工程建设标准编制;

(2)设计文件中指明的质量验收应遵循的工程建设标准为无效标准;(3)设计文件中仅说明“本设计依据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计算”,而无具体的依据规范、规程和标准名称和版本。原因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了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完整体系。工程建设标准中,许多为强制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随着技术的进步,标准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基于较新技术的标准总是在代替基于较陈旧技术的标准,因此,每一个标准都有极强的时效性。在结构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有效的强制性标准。若依据已废止的标准进行设计,将导致违反标准化法,并产生严重的失误,甚至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若在设计文件中注明的应遵循的质量验收标准为无效版本,则会对质量验收工作产生误导。笼统地注明“本设计依据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设计”,虽然在文字上没有什么错误,但:

(1)不利于设计单位内部的审定者、审核者、校对者及审查单位的审查人员判别设计者在选用标准中是否误用了无效版本。

(2)在某些新、旧标准的“搭接期”,由于二种版本均为有效版本,若设计文件这样表达,将为建筑物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的鉴定、加固、改建、改变用途、增层等工作留下“麻烦”。改进措施:根据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3.5.2条、第4.4.3条的规定,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将作为设计依据采用的标准的名称、编号、版本在结构设计说明书中一一列出。

1.1.3 设计文件中未注明设计使用年限或注明年数有误,例如:

(1)施工图设计文件注明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70年或100年,但采用按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2)只注明设计基准期,未注明设计使用年限;(3)注明结构设计寿命XX年,不注明设计使用年限。

原因分析:设计基准期是为确定可变作用(可变荷载)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一定等同于设计使用年限。《荷载规范》提供的荷载统计参数,除风、雪荷载有设计基准期为10、50、100年的设计值外,其余都是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需采用其他设计基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该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设计文件中,不需要给出设计基准期。

设计使用年限、又称为服务期,服役期。它是设计时选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给定的时间内,房屋建筑结构只需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设计使用年限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合理使用年限”的具体化。《可靠度标准》规定:对于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结构(含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对于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为100年;对于临时性结构为5年;对于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为25年。设计寿命不是规范语言,从一般意义上讲,房屋建筑的结构寿命是指从建造到投入使用,直到结构毁坏或丧失使用功能的全部时间。当房屋建筑结构使用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或维修后仍可经过使用。

改进措施:对于普通房屋,设计时遵循设计基准期为50年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即荷载、地震作用参数,耐久性要求等均按50年确定,因此它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在某些工程设计文件中,设计遵循的是现行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的工程建设标准,但在设计文件上又注明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或70年,这样的设计文件属于错误设计文件。因为,设计使用年限为70年或100年的建筑结构在设计中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

1.1.4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改进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l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指出,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部门提出专项报告,将初步设计文件送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部门组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审查难度大或者审查意见难以统一的,可请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提出专项审查意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依据经抗震专项审查批准的该工程初步设计进行编制。编制完成后应报送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图文件审查单位审查。一般省级行政区只有少数一、二家单位有超限高层施工图审查资质,没有超限高层审查资质的单位不能越级审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有:

(一)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抗震规范》GB 5001l第6章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超过《高规》JGJ 3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规》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1)同时具有两项以上(不包括两项)平面、竖向不规则以及某项不规则程度超过规定很多的高层建筑。

注:规定值见《抗震规范》和《高规》相关条文。

(2)结构布置明显不规则的复杂结构和混合结构的高层建筑,主要包括: ①同时具有两种以上(不包括两种)复杂类型(带转换层、带加强层和具有错层、连体多塔)的高层建筑:

②转换层位置超过《高规》规定的高位转换的高层建筑;

③各部分层数、结构布置或刚度等有较大不同的错层、连体高层建筑; ④单塔或大小不等的多塔位置偏置过多的大底盘(裙房)高层建筑; ⑤7、8度抗震设防时厚板转换的高层建筑。注:相关规定见《高规》条文。(3)单跨的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注:相关规定见《高规》条文。在上述规定范围内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1.1.5 设计文件中采用国家明文规定限制、禁止使用的技术。

改进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218号公告,发布《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与结构专业有关的限制、禁止使用的技术见表1.1.5。在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不应采用国家明文规定限制、禁止使用的技术,而应采用国家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广应用的技术和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规定的技术。表1.1.5 限制、禁止使用技术规定

1.1.6 设计文件中采用未经国家认可机构认证或未经有关部门审定,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

改进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81号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第2条规定,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应由拟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组织专题技术论证,报批准标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工程建设中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标准,现行强制性标准未作规定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93号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中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应当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后,方可使用。因而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若采用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时,必须遵守国家的这些规定。1.1.7 设计文件中结构计算书不完整。例如:(1)计算书缺项过多;(2)缺荷载的手工计算部分;

(3)计算书未经校审,缺少相应的签字。

改进措施:计算书是设计文件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第4.4.12条规定,提供给审查单位的结构计算书应符合下述要求:

(1)采用手算的计算书,应给出构件平面简图和计算简图;结构计算书内容宜完整,清楚,计算步骤要条理分明,引用数据应有可靠依据,采用计算图表及不常用的计算公式时,应注明其来源出处。构件编号,计算结果应与设计图纸一致。(2)当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时,应在计算书中注明所采用计算机程序名称、代号、版本及编制单位,计算程序必须经过有效审定(或鉴定),电算结构应经分析认可,机器输出的总体输入信息、计算模型、几何简图、荷载简图和结果输入应整理成册。

(3)采用结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时,宜根据图集的说明,结合工程进行必要的核算,且应作为结构计算书的内容。

(4)所有计算书应经校审,并由设计、校对、审核人在计算书封面上签字,作为技术文件归档。

提供审查的结构计算书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一般建筑的结构计算书应包括: 根据建筑做法手工导算的荷载计算;结构设计总体分析总信息;周期,振型、有效质量系数、剪重比、位移(比)、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例;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复力矩与总地震倾复力矩的比例;上、下层间侧向刚度比等,轴压比及计算长度系数简图;构件几何尺寸及计算机输出的荷载简图;计算机输出的计算结果简图;超筋、超限信息;柱底内力计算结果;楼、屋面板、楼梯及悬挑构件的计算;地下室外墙计算;地基承载力、变形(必要时)和基础计算(必要时加抗震验算);人防计算;水池计算等。

1.1.8 由外国设计企业合作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符合规定。

改进措施:根据《关于外国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设计活动的管理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外国企业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工程设计,必须选择至少一家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设计资质的中方设计企业进行中外合作设计,且在所选择的中方企业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接任务。该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中外合作设计文件的施工图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提供中文文本;

(2)符合中国有关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定;(3)采用中国法定的计量单位;

(4)施工图(详细设计)文件图签中应注明合作设计各方的企业名称,应有项目设计人员签字,其他按中国有关工程设计文件出图规定办理;

(5)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文件中应按规定由取得中国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资格的人员审定确认,在设计文件中签字盖章,并加盖中方设计企业的公章(注:应为报审专业章)后方为有效设计文件。未实施工程设计注册执业制度的专业,应由中方设计企业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后,在设计文件上签字,并加盖中方设计企业的公章(注:应为报审专用章)后方为有效设计文件,因而,中外设计企业合作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符合上述要求。1.1.9 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改进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23号令《地震安全性评价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1)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2)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它严重次生的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它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3)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或核设施建设工程;(4)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它建设工程;

除了水库大坝、堤防、储存油、气、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物质的设施,核电站、核设施以外,由于各地对本行政区的工程是否属于上述工程范围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各地的规定会有所差别。但下述建筑工程应包括在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范围内:

《设防分类标准》中规定的甲类建筑:三级特医院(目前我国尚没有)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国家和区域的电力调度中心;国际海缆登陆站、国际卫星地球站。中央级的电信枢纽(含卫星地球站);混凝土结构的塔高大于250米或钢结构的塔高大于300米的中央级、省级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

邮部联规定的重大邮电通讯建筑:国际电信局、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大区中心(C1)长途电信枢纽楼、省中心(C2)长途电信枢纽楼,终局容量10万门以上程控电话端局、承担特殊重要任务的本地网汇接局和市话局、应急通信用房,一级邮件处理中心。

绝大部分民用建筑工程可以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但应进行地震安全评价的工程必须按当地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1.1.10 对抗震加固、改造、改变用途或增层的建筑工程,未进行既有建筑结构鉴定。

改进措施:(1)《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 116规定,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前,应进行抗震鉴定。(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 l23规定,当既有建筑直接增层时,应先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鉴定。

上述二条规定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必须执行。因此对抗震加固,改造、改变用途和增层的工程,在设计前均应对既有建筑物的结构进行鉴定。1.2 工程抗震设计原则

1.2.1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选择错误。例如:(1)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抗震设防分类误定为丙类建筑;

(2)大底盘高层建筑,当其下部多层群房为大型零售商场的乙类建筑时,其上部高层住宅建筑不加区分的均按乙类建筑设计;(3)小学的低层(层数不超过三层)砌体结构教学楼误定为丙类建筑。

(4)对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分类误定为丙类建筑。

改进措施:(1)根据《设防分类标准》规定,对一个抗震设防区段的建筑面积超过2500m2或营业面积超过10000m2的多层商业建筑,其抗震设防分类应为乙类。因而定为丙类不正确。

(2)对于大底盘的高层建筑,当其下部多层群房为大型零售商场的乙类建筑时,上部的高层住宅建筑若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不超过l0000人时,则上部住宅可分为丙类。此时一般可将与大型商场相邻的上部高层住宅两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如图l.2.1所示。反之若人数超过10000人时则上部住宅宜为乙类。

(3)对于小学低层(层数不超过三层)的砌体结构教学楼,其抗震设防分类应为乙类。(4)对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楼,其抗震设防分类应为乙级。1.2.2 对非承重墙体,女儿墙等非结构构件未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改进措施:《抗震规范》GB 50011对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计算进行规定,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经常忽略了对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问题,因而可能发生地震时的不安全问题,引起人员伤亡等震害,今后必须重视非结构构件的安全性。

1.2.3 对应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承载力验算的建筑未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改进措施:《抗震规范》GB 50011列出了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类型,若其基础与该条所列的建筑不符,则应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和地震作用 2.1 楼、屋面荷载取值

2.1.1 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走廊、门厅、楼梯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5kN/m2,不符合《荷载规范》的要求。

改进措施:《荷载规范》中规定:其他民用建筑及当人流可能密集时,其走廊、楼梯,门厅楼面均布活荷载取3.5kN/m2。因此对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走廊、门厅、楼梯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5kN/m2不正确,应取3.5kN/m2。2.1.2 在楼板设计时漏算固定隔墙自重产生的荷载效应。

改进措施:《荷载规范》规定,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因此在楼板设计时必须考虑固定隔墙自重产生的荷载效应,否则该设计属不正确。2.1.3 设计框架结构的楼板时,未考虑可灵活自由布置的非固定隔墙荷载。改进措施: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便于根据房间的不同用途进行分隔,设置灵活自由非固定的隔墙,因而在设计楼板时,应考虑房屋在使用过程中设置这类隔墙的可能性。为此应按《荷载规范》规定,对这类隔墙应取每延米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附加值(kN/m2)计入楼面设计荷载内,并将此附加值在结构设计说明书中注明,以便今后使用。

未考虑这类隔墙荷载将降低该房屋适应变更房间分隔的能力。2.1.4 屋面板设计时对保温层或找坡层荷载取值偏小。改进措施:对保温层或找坡层荷载取值偏小情况,经常发生在设计人员疏忽大意或校审人员校审不严时,因而应加强设计管理工作,增强设计人员和校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防止此类问题发生。

2.1.5 高层建筑、裙房以外的首层地下室顶板的设计荷载取值偏小;例如:(1)位于汽车通道下方的板未考虑消防车荷载;(2)未考虑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堆放等引起的施工荷载。

改进措施:汽车通道下方的首层地下室顶板应考虑消防车荷载,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安全。顶板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顶板由于消防车产生的荷载。当消防车直接行驶于顶板上时,可直接按《荷载规范》规定取值;当顶板上填有覆土或其他充填物时,应按消防车轮压处于最不利位置并考虑其在土中或充填物内的扩散分布,进行分析计算后确定消防车荷载。

地下室顶板设计时应考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堆放等原因引起的施工荷载,此施工荷载应在结构设计说明中注明,以便施工单位控制此荷载,避免发生超载。2.1.6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为双向板,其上置放有局部活荷载(非中心位置处),在设计时其活荷载未按等效均布活荷载确定方法进行计算。

改进措施:一般情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者除外),在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时,作用在板上的楼面局部荷载应进行等效均布荷载的换算。换算时,可按单跨四边简支双向板,使局部荷载产生的板的绝对最大弯矩与满布均布荷载产生的板中心处最大弯矩相等的条件而求得,此满布的均布荷载值即为所换算的等效均布荷载值。由于双向板可求得两个等效均布荷载值,设计时应取其中的较大值。注:当局部均布荷载位于板中心时(即当a=b,c=d时),即可求得该双向板局部均布荷载最不利布置(板中心处)时换算的等效均布荷载值。其可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查表计算确定。

2.1.7 施工阶段不加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面梁的荷载取值不正确,例如:(1)第一阶段未考虑该阶段的施工荷载;(2)第二阶段的楼面荷载未按从属面积取值。

改进措施:叠合梁分两阶段施工,其荷载也应分阶段承受。计算叠合梁第一阶段的内力时,施工荷载标准值一般按1.0kN/m2采用,悬挑梁按1.5kN/m2采用。只有当后浇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叠合梁才能承受梁板的全部荷载。因而若末考虑第一阶段的施工荷载,则设计不正确。

楼面梁承受的楼面荷载应按梁的从属面积取值。当梁两侧均为单向板时,则以梁每侧单向板跨度的1/2范围内的荷载传到梁上;若梁两侧均为双向板时,则视双向板跨度的不同以板上三角形面积或等腰梯形面积上的荷载传到梁上。如图2.1.7所示。

2.1.8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的取值不正确;例如:(1)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1.5kN/m2;(2)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按不上人屋面情况取值;

(3)兼作其他用途的上人屋面,未按相应用途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4)设有屋顶花园的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漏算花圃土石等的材料自重;(5)屋面有上翻梁时,对可能形成的积水荷载在设计中未考虑。

改进措施:按照《荷载规范》第4.3.1条规定:上人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应取2.0kN/m2,而不是1.5kN/m2。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按不上人屋面情况取值会造成结构不安全,因而不正确。兼作其他用途的上人屋面,应按相应用途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否则可能造成结构不安全。设有屋顶花园的屋面活荷载若漏算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将会造成结构不安全,屋面有上翻梁时,四周由上翻梁包围的屋面可能造成积水,因而应在屋面设计中考虑积水荷载,否则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积水。

总之,设计时对屋面活荷载的取值应符合《荷载规范》的规定。此外当屋面结构采用钢结构时,尚应符合《钢结构规范》GB 50017规定。

2.1.9 计算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的地下室侧墙承载力时,当土压力引起的效应参与组合,但未考虑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情况。

改进措施:计算钢筋砼或砌体结构的地下室侧墙承载力时,土压力应作为永久荷载考虑。因此,当土压力引起的效应参与组合时,不仅应考虑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还应考虑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情况。通常后一种组合情况是最不利组合。2.2 雪荷载取值

2.2.1 高低屋面在设计低屋面处的屋面结构时未考虑该处雪荷载积雪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改进措施:按《荷载规范》规定,高低屋面在低屋面处的积雪分布系数为2.0,因此在设计低屋面处的屋面结构时,必须考虑此种情况,否则有可能造成不安全。

2.2.2 设计屋面承重构件时,雪荷载标准值未考虑不同的积雪分布情况。改进措施:《荷载规范》对设计屋面承重构件规定:

(1)屋面板和檩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确定雪荷载的标准值;(2)屋架和拱壳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情况和半跨的均匀分布的情况确定雪荷载标准值,并根据三种情况计算构件的内力。

因此,在设计屋面承重构件时应按不同的积雪分布情况确定雪荷载标准值,并据此计算构件的内力和进行效应组合。

2.3 风荷载取值

2.3.1 确定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基本风压w0时,未将《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增大1.05倍。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附录A规定:确定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时,应将《荷载规范》GB50009取值的基本风压乘以1.05。在实际工程中,设计者常漏乘l.05,因而不正确,应予以改正。

2.3.2 设计修建于山区的房屋,在确定风荷载标准值时,未考虑地形的影响。改进措施:《荷载规范》第7.2.2条规定:对山区的房屋,在确定风荷载标准值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从应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可将按平坦地形求得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进行修正,乘以修正系数η,η可按《荷载规范》第7.2.2条和第7.2.3条确定。如图2.3.2所示:

2.3.3 修建于非抗震设防地区跨度与高度之比≤4的单跨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在设计主体结构时,风荷载未按《荷载规范》有关规定计算。改进措施: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由于屋面荷载较轻,风荷载往往是确定主体结构断面尺寸的主要荷载。关于这类房屋的风荷载计算,目前有两本规范可依据,《荷载规范》和《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经国内工程设计人员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单跨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当跨度与高度之比≤4时,其主体结构的风荷载应按《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风荷载标准值Wk及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并取风振系数βZ=1,因其对结构设计较安全。但是这类房屋的围护结构及当跨度与高度之比>4的门式刚架仍宜按《门式刚架规程》的规定进行风荷载计算。

2.3.4 确定基本自振周期T1>0.25s的多层房屋的风荷载时,进行风振系数βZ计算。

改进措施:《荷载规范》局部修订明确规定,对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秒的工程结构如大跨度屋盖,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对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对基本自振周期T1>0.25s的多层房屋,一般情况下其高度及高宽比均不符合需要计算风振系数的范围,因而可不必对风振系数进行计算,取βZ=1。

2.4 荷载效应组合

2.4.1 永久荷载标准值GK与可变荷载标准值QK的比值较大,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时,漏算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最不利组合。

改进措施:《荷载规范》规定,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设计时,应从下列两种组合值取最不利值:

组合l: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γ1SQ1K+∑γQiψCiSQiK(i=2~n)

组合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γGSGK+∑γQiψCiSQiK(i=1~n)

在组合l中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取1.2,而在组合2中γG取l.35。通常情况,当构件上仅承受一种可变荷载,而其荷载分项系数γQ取1.4及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取0.7时,若可变荷载QK和永久荷载GK均为均布荷载,可求得当GK/QK>2.8则组合2为最不利组合。因此在此情况下若漏算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将会造成计算错误。

2.4.2 设计生产中有大量排灰的厂房及邻近建筑的屋面结构构件时,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计算的不利效应组合考虑不充分,漏算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

改进措施:此类屋面结构构件上有三种不同的可变荷载及其相应的组合值系数,即雪荷载,其标准值效应为S1K、组合值系数为ψC1取0.7;屋面均布活荷载,其标准值效应为S2K、组合值系数为为ψC2取0.7;屋面积灰荷载,其标准值效应为为S3K、组合值系数为为ψC3取0.9或1.0(后者仅用于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荷载规范》规定:雪荷载与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同时参与组合;而积灰荷载与雪荷载或屋面均布活荷载两者中的较大值可同时考虑参与组合。因此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计算不利效应组合S时,应考虑以下组合情况,并选出最不利值: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1.S=1.2SGK+l.4S1K+1.4×(0.9或l.0)S3K 2.S=l.2SGK+l.4S2K+1.4×(0.9或l.0)S3K 3.S=l.2SGK+l.4S3K+1.4×0.7S1K 4.S=l.2SGK+l.4S3K+1.4×0.7S2K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5.S=1.35SGK+1.4×(0.9或l.0)S3K+l.4×0.7S1K 6.S=1.35SGK+1.4×(0.9或l.0)S3K+l.4×0.7S2K

当雪荷载标准值Q1K小于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Q2K时,上列效应组合可简化为从2、4、6三者中选出最不利值;当雪荷载标准值Q1K大于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Q2K时,上列效应组合可简化为从1、3、5三者中选出最不利值。

因此若对不利效应考虑不充分,漏算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效应组合,将会造成不安全。

2.5 地震作用

2.5.1 单层厂房设计只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而未对厂房纵向进行水平地震作用的计 算。

改进措施:《抗震规范》GB 50011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因此对厂房纵横方向均应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2.5.2 复杂平面的建筑通过设置防震缝分割为多个结构单元后,未对各单元计算地震作用。

改进措施:复杂平面的建筑通过设置防震缝分为多个结构单元后,各结构单元应单独进行计算地震作用。若该建筑在地下部分整体相连时,则应按多塔模型进行计算,才能较好的反映建筑的地震作用的真实情况。采用不正确的计算模型,将造成计算结果也不正确。

2.5.3 对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房屋,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未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改进措施:《抗震规范》规定,对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房屋,如图2.5.4所示,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5.4 当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较大时,未按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计算地震作用。

改进措施:对于一个建筑工程而言,地震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但总存在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反应取极大,这个方向就是最不利的地震作用方向。

使用一些计算软件进行结构总体分析时,一般会给出一个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当这个角度较大时,例如大于15度时,应将该方向的地震作用计算一次,并以此较大的计算结果设计、编制施工图。当使用的软件不能给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时,宜采用具有验算功能的软件复核一次。

2.5.5 抗震设防烈度8、9度时,对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未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篇5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摘要:在工程建筑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措施,则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危害,本文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工程建筑对环境的种种破坏现象及其后果,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作 者:刘鸿雁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田华建筑集团第九分公司,北京,100000期 刊:价值工程 ISTIC Journal:VALUE ENGINEERING年,卷(期):,29(24)分类号:X50关键词:工程建筑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篇6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管理体制,是建筑单位实行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及秩序维护的基础,然而,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甚至为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人员,致使工程管理部门人员较少,导致工程管理难以全面落实,无法及时找出工程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十分看好,建筑规棋不断扩大,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却始终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甚至没有法律法规对工程管理的实施准则进行规定,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持,制约着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髙。

1.2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综合棄质偏低,缺乏建筑工程管理窻识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是实施和落实建筑工程管理措施的制定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及能力,影响着工程实际管理效果。当前,大多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在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由于其综合素质的限制,导致管理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檄励,众多施工单位将揽工程作为工作的重点,对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缺乏工程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设置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3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施工阶段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題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追求更大经济效益,一味追求施工进度,不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施工现场缺乏监督机构及队伍,难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整个工程管理活动中,施工现场管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置、进度及安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上。如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施工材料分类及储存不规范,施工机械老旧,缺乏有效维护等问题。

1.4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据统计,在我国所有的`行业中,建筑业人员伤亡总数人仅次于煤炭行业,位居第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多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施工管理措施没有有效落实,是建筑工程安全亊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建筑工程管理不重视核算工作

综述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分析 篇7

目前国内对BIM的运用比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对BIM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步提高建筑业的工作效率, 生产水平与质量,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国内许多高校都先后建立了BIM实验室, 对BIM技术进行技术交流,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Autodesk BLM-BIM联合实验室成立, 全国高等院校深圳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共同举办了“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

2 国外对BIM的运用

世界上最早开始运用BIM的国家是美国, 同时也是起源于美国, 之后逐渐的被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 BIM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在在国外的建筑行业中有超过50%以上的建筑公司都在使用BIM, 包括房地产的开发.设计单位, 工程建造等都在使用BIM。目前美国对BIM的运用是最普遍的, 也建立了完整的BIM标准, 而且严格要求建筑师要熟练掌握对BIM的运用。

3 BIM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现在国内运用最多的是CAD技术, 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 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承担计算, 信息存储和制图等工作内容。设计时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 以决定最优方案;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 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现在CAD技术已在建筑设计、电子和电气、科学研究、机械设计、软件开发、机器人、服装业、出版业、工厂自动化、土木筑、地质、计算机艺术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BIM软件应用技术

BIM是靠BIM软件来实现的, 它不同于CAD。若要充分发挥BIM的价值, 需要一系列的软件来进行支撑, BIM核心建模软件包括:BIM方案设计软件、发布和审核软件、运营管理软件、造价管理软件、模型综合碰撞检查、深化设计软件、模型检查软件、可视化软件、结构分析软件、机电分析软件、可持续发展软件和BIM接口的几种造型软件, 具体如下:

4.1 BIM方案设计软件用于设计的初期, 主要把业主要求的数

字信息转化成对几何建筑的信息, BIM方案设计软件, 主要用于业主与设计师之间沟通与研究设计方案用的。可以帮助设计师验证与业主的要求是否相匹配, BIM方案设计软件的成果可以转化到BIM核心建模软件里面进行更深化的设计, 并能继续验证满足业主的要求。

4.2 使用BIM接口的造型软件比BIM方案设计软件更快捷方便、效率更高, 能实现比BIM核心建模软件都无法实现的功能。

4.3 BIM可持续分析软件可以使用BIM模型的信息项目进行日照、风环境、热工、景观可视度、噪音等方面进行分析。

4.4 BIM结构分析软件与BIM核心建模软件之间可以实现信

息的交换处理, 分析软件可以使用BIM建模软件的信息进行结构分析, 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BIM建模软件中。

4.5 BIM可视化软件, 有了BIM模型后对可视化建模的工作量减少了, 精确度提高了, 能在不同的阶段快速的产生可视化的效果。

4.6 BIM模型检查软件用于对模型本身进行检查, 看是否符合业主的要求。也可以检查模型的质量是否符合规范。

4.7 BIM深化设计软件可以使用BIM核心软件的数据, 对建材的加工、设计、施工等进行加工代码。

4.8 BIM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是由不同的专业人员使用了各

自的BIM核心建模软件来建立自己的BIM模型和大型项目硬件条件的限制产生的。BIM模型综合碰撞检查软件可以对各种三维软件的创建, 进行3D、4D的可视化、动态的模拟。

4.9 BIM造价管理软件对BIM模型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

析, BIM造价管理软件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度提供造价管理所需要的数据。

4.1 0 BIM运营管理软件, 在一个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三分之二的成本发生在运营阶段。

BIM运营管理阶段是BIM应用重要的推动力和工作的目标。

4.1 1 BIM发布审核软件, 就是把BIM的成果发布成静态、动态、智能信息、可以访问、只能审核意见不能编辑。

5 BIM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1 介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BIM技术的运用得不到广泛运用, 推广的环境不成熟。

我国也缺乏对BIM技术的应用标准和法律界限, 导致在运用BIM时受到很多的限制。国内的专家一致认为是没有完善的体制、规范和标准才导致BIM技术得不到推广最主要的原因。政府应加大对BIM相关知识的宣传, 制定相关的标准。

5.2 BIM在统筹运用时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 处于松散的状态。

在国内推行时不同的运行阶段都应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统筹管理, 不同的BIM软件设计有不同的专业这就需要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共同的协助管理是实现BIM技术的重要环节。

5.3 在BIM执行的各个阶段成本和利益的分配都是不同的, 导致分配不相同的主要原因是BIM技术在各个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

为制定双方的利益关系, BIM的投入与利益回收应该从建筑项目的周期进行分析, 制定合理的成本与利益分配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BIM技术在各个阶段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5.4 在使用BIM技术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来建立工作流程。

在此同时还要培养具有BIM知识的技术人员, 这三者需要同时进行才能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建筑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工作需要相互协助完成, 所以建筑理念要相同。要从2D转变到3D设计是很不容易的, 要实现BIM技术的运用就需要设计师和建筑师对意识的转变。

目前BIM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BIM标准。因此, 构建BIM的标准成为一项紧迫与重要的任务。值得欣慰的是, 政府已逐渐地开始重视BIM技术的运用。相信不久的将来BIM技术会得到普遍的运用。

6 结束语

BIM技术的发展势力会越来越迅猛, BIM的运用就会越来越普遍。BIM在建筑业的运用是服务于这个项目的整个周期, 为建筑的各项工作提供便利流畅的平台。现阶段的BIM在处于不断完善整合的状态中, BIM作为目前策划最有效的辅助工具, 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具有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 会为将来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制造业、交通、信息的发展都有了新的突破与创新。建筑行业中使用到重金属等建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而且耗费大, 整体还处于较低等的水平。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 建筑业开始向低污染、低能耗、科学的道路方向发展。现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工程设计中都采用BIM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 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 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 协调性, 模拟性, 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在工程项目中贯彻始终, 对工程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1]漆玉娟.基于BIM技术平台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知识, 2013 (1) .[1]漆玉娟.基于BIM技术平台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知识, 2013 (1) .

[2]张德凯, 郭师虹, 段学辉.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5) .[2]张德凯, 郭师虹, 段学辉.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5) .

[3]马洪娟, 姚守俨, 邹荣军.借鉴国外经验深化BIM在项目管理中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 2013 (2) .[3]马洪娟, 姚守俨, 邹荣军.借鉴国外经验深化BIM在项目管理中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 2013 (2) .

[4]肖良丽, 方婉蓉.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 (1) .[4]肖良丽, 方婉蓉.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 (1) .

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性综述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措施;施工监督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165-02

1 建筑工程安全引发的各类事故

联线互联网,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建筑事故”,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一例例触目惊心的案例;有高空坠落钢筋插入人体的,有混凝土大面积剥落掉下砸伤行人导致尸体四分五裂的,有高层建筑装修吊篮中间断裂的,有住宅工程拆除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还有工地坍塌导致11人被埋致死的事件等。

根据国家安监局2013年发布的统计显示,全年建筑业发生的伤亡事故就2 278起,死亡2 722人,仅次于煤矿事故。这一桩桩的事故,导致多少家庭破裂,意外虽有,如何杜绝意外的发生、减少伤亡,是一个大方向的问题。只有在各个环节,给出基于行为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计划,并实施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跟踪和记录,切实实行安全管理方向,避免建筑施工人员发生安全事故和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流程,规范施工生产行为和项目从业人员全员的参与性,及时跟进安全教育等措施,才能使我们少流血和少流泪。

2 当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弊端分析

2.1 建筑施工作业人员无安全意识

如今的建筑施工工地里的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顾名思义,就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务工人员,因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具备有施工安全的意识,忽略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安全的风险因素,这一现象是普遍现象,不是个例。

①他们是主观认为安全管理属于建筑企业或者管理者领导们考虑的问题,和自己关系不大。

②在使用工程工具或器械时,不能严格遵照规程进行操作,粗心大意或根本不在意方式方法。

③建设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做到实时监督管理,忽略带动,起带头作用,没有安全管理意识,从而起不到带动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2 安全组织流程执行不规范

在很多时候,企业在流程的规范上在一开始设计时还是比较遵循经验和实际勘测规划的,制定相关较为严密的组织和规范流程,严格按照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依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在具体实施时部分环节缺少监督力度,导致流程在执行上不规范,从而几乎失去了施工规范的流程化操作,特别是施工人员,比如在安全帽上,施工人员不带安全帽进入工地,管理者不重视,导致长此以往,大家都没有这个习惯,安全帽摆在宿舍形同摆设,农民工缺乏安全意识,管理者不能及时管理,埋下安全隐患。

2.3 没有执行力的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存在着多头分包特色,一各小小的工程,可能有2家以上的施工单位参与,各自为大,关系复杂,鱼龙混杂,对于很多的管理体系只是应付检查和上级领导,有些企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指示牌大而显眼,却并没有实际操作,仅仅限于形式主意,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区域沦陷,不能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上查下掩饰,上要求整改,下面做面子工程,出现安全事故时,责任的认定都存在一定的难点,因为这类工程普遍是层层转包,有的施工队伍甚至没有合格的建筑资质,而追究具有资质的总包者,其又不是工程具体的实施者,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惩罚。

在安全管理费用方面,国家相关文件有明确要求,然而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甚至挪用,资金对安全管理的体系产生副作用。

3 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培训机制,树立安全教育

从建筑工程开工进场就开始设立培训机构,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岗中的定期培训教育;从工作前就培养树立安全意识,风险发现处理能力,做到人人重视。

制定培训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并进行一定的考核评分,实行责任制化,定点定人定责任。从而全员提高专业素质,切实的增强施工从管理到普通工人自我安全防范和自救的能力,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3.2 规范组织流程,强化执行力

利用工程施工建设初期设计的组织规范流程,根据现场实际进行强化完善,形成记录,加强企业自身监督管理团队建设,依据组织规范,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文件要求的标准体系和责任制落实,分解责任到各项目实施责任人和施工作业队伍中去,对于积极响应贯彻和落实安全管理和操作的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奖励,让组织规范流程不落空;反之,对于不积极响应和配合的人员给予批评,严格惩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责任人,并通报批评。进一步加强完善安全预警方案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3.3 落实安全生产费

坚决不允许挪用安全生产费,责任人应及时申报要求,企业负责管理只能部门应不遗余力的执行支持安全生产费的专款专用。建立安全标识标牌,宣传安全教育事项,让所有人在平时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潜移默化的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安全质量管理部门应在安全生产上,购置相应的安全生产所需用品,及安全生产所需要的一切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让每一分安全生产费不浪费,好钢用在刀刃上。

3.4 完善现场管理,加强安全生产保障

根据建筑施工工程的大小,在现场抽调安全风险控制技术高的人员组建应急预案小组,成立专门的机构,用来对可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排除,加强施工巡逻,并在各施工现场大幅张贴小组成员联系方式,有效预防未知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能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进行处理。一旦发现险情预警,能及时勒令并监督改正,查处一方,整改解决一方。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撤换陈旧、报废施工机械和现场材料,改进工艺施工技术,对产生安全威胁的一切可能排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尽可能的减少因人为和机械因素产生的危险,有效杜绝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

4 结 语

了解工程安全的重要性,排除风险出现的可能,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生命安全威胁,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对我国经济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我们的幸福感不再因建设工程的安全而降低。

参考文献:

[1] 尚金镫.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J].科技风,2010,(22).

[2] Randall S.Harper,Enno Koehn.Managing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Sa-

fety inSoutheast Texa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

上一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下一篇: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