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传统节日

2024-05-10

作文传统节日(共12篇)

作文传统节日 篇1

世界上国家数以千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风、不同的国俗。不一样的国家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冬天是白雪皑皑的季节;冬天是朔雪纷飞的季节;冬天是银装素裹的季节;冬天也是春节的季节。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传统习俗,这些活动均以扫尘、帖春联、守岁、爆竹、拜年等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了。

祥龙摆尾辞旧岁,瑞蛇腾云驾雾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也满心欢喜。

扫尘是春节前必要的礼仪。“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天一早,我们一家人就开始打扫房屋、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床单,让整个屋子“闪闪发光”。干净的房屋让人感到欢心舒畅,四处都洋溢着快乐迎新春的气氛。

帖春联是春节红火的代表。节前要在大门上粘上红纸黑色的新年对联,也就是用红纸写的春联。屋里贴上五彩缤纷、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奶奶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房间的门上;门的两边挂上大红的灯笼、门的中间贴上菱形的福字或者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选择倒贴,路人看见说福到了,那寓意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都是要为节日增添红火热闹的喜庆气氛而有的添加剂。

除夕守岁是春节的重头戏。这个晚上我们全家人都齐齐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春晚表演者忍俊不禁的语言逗笑了大家,这时,奶奶把水饺端上了桌,我们就欢欢喜喜地开始吃团圆饭了。万家灯火、其乐融融、三代同堂,每一户人家都是如此的欢乐。

放鞭炮是春节除旧迎新的奏乐。“啪啦啪啦”鞭炮声响了起来,就像导火线一样,周围的鞭炮也放了起来。天空中五光十色的礼花闪耀夺目,漂亮非凡。我也不甘落后,我拉着爸爸走到院子里,拿出了昨天就买好的鞭炮,开开心心地放了起来。这些色彩艳丽的礼花让平时暗淡的天空在春节这天散发出了非比寻常的魅力。

拜年是春节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初一到初三,上午我们一家人带着礼品到了各个长辈家拜年,下午一起谈天说地,打牌,晚上,坐在家里看着电视,喝着自家酿制的美酒。我们度过了三天快乐、幸福、团聚的生活。

不一样的民族、不一样的风俗,世界的节日不计其数,但魅力无限的春节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一般的节日欢乐气氛,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风韵,因为它有着自己的非同热闹。虽说节日可算各有千秋,可中国的春节,让我为之一爽!

作文传统节日 篇2

一、观念上的改革

不少人认为, 作文教学中“学生写, 教师改”、“教师评, 学生听”是天经地义的事, 岂不知这样做, 否定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魏书生先生曾把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的作文比作“两座大山”。他冒着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事的不理解, 发动学生搬掉了这“两座大山”, 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写作水平也提高了。成功使他自豪地说:“我是决不会再重走被两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路子了。如果有变化, 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学、更节省时间的科学之路。”但愿魏书生先生的言行能给语文教学者新的启示。

二、写作速度的改革

“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历来是写作者的最高追求, 较快的写作速度更是学生写考场作文的必备素质。长期以来, 我们只重视文章质量, 而忽视写作的速度。“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根须”,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这种慢中求好的传统确有其发扬广大之处, 但苛求学生显然不妥。2003年, 笔者有幸赴西安参加了“杨初春快速作文”师资培训, 感受颇深。他提出了初中学生40分钟完成600字的写作速度的目标。笔者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

的严格训练之后, 目标得到了实现, 甚至有的学生25分钟就完成了写作任务。这样的训练也提高了学生智力的敏捷度。

但是, 这个目标并非对学生强行要求就可以实现。学生的写作速度受语文水平、写作能力、题目的难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三点。

1. 让学生放开手脚, 不要过分

顾忌文采、错别字等细节, 大胆行文, 写自己心中的所想和所感, 写自己所能写的。“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要求过严, 用过高的标准去衡量, 只会使学生望而却步, 堵塞思路, 缩手缩脚, 有的学生写不出来只得选择抄袭。

2.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授之以“渔”。

掌握了写作技巧, 写起来就有了“翅膀”。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 积累生活经验、感悟生活、发现生活;还要培养学生多读多看的习惯, 让他们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建立丰富的“资源库”, 为提高写作速度打下基础。

三、写作指导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作文指导模式是“写前导”, 其后果往往是学生的思维受到教师讲解的束缚, 学生对文章的立意、构思等跳不出教师讲解的框子, 最终导致全班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如果改“写前导”为“写后导”, 往往会百花齐放, 形成“同作一文题, 各自擅其妙”的生动局面, 每篇习作都个性鲜明。

四、作文批改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作文批改法是“学生写, 教师改”、“课堂写, 课外改”, 教师只重视通过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忽视了通过抓修改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修改固然需要, 但教师改得再精彩, 那仍是教师水平的体现;教师改得再细, 学生未必领会其中的奥妙, 也未必关心。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放手发动学生批改, 可以是小组内互批, 也可以是组间互批, 结果是每篇作文都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指点。学生修改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 更是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当然, 在学生互批互改的过程中, 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助手, 要深入其中加强指导, 解决学生批改中的困难, 在必要时要动手示范或抽样批阅, 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对批改情况, 教师要作以鼓励为主的小结。

五、讲评模式的改革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素材 篇3

[春节简介]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及以后的几天,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j&n)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驱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诗词]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同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却经久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才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焰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避难,从此每到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焰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诗词]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清明节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的,人们会举行马球比赛、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所喜爱。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词]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ku!)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给小孩儿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吴越民族图腾祭等等。以上各种说法,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儿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诗词]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节

[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传统节日节日作文 篇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探寻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光大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最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节日?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确定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2、在网上或报纸上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资料。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以下是我整理的研究情况: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风俗习惯:打年糕,贴春联、守岁、拜年等。节日意义: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风俗习惯:舞龙、猜灯谜、举行晚会。节日意义:年过月半尽是勤备工作,努力学习的开端。

清明节:公历4月4日。风俗习惯:祭祖扫墓。节日意义:感恩、纪念,保护新生。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风俗习惯: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蒿,赛龙船。节日意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风俗习惯:赏月吃月饼。节日意义:家人团聚。

三、研究结果

传统节日节日作文 篇5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年前的后蜀时期。贴春联的作用是辟邪,传统意义上的春联寓意着吉祥如意,象征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春联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些诗人还把春联写到了诗里。比如有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有宋代诗人陆游的《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两首诗里的桃符指的就是春联。

写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一二声。比如“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到”是第四声,所以是上联,“来”是第二声,所以是下联。你学会了吗?

春联都有自己的意思,比如“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意思是住在一个很好的风水宝地里可保佑家族千年都兴旺发达,福气笼罩全家,万事兴旺。再比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意思是祖国百花争艳,万事生辉的景象,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作文 篇6

去年端午节我很开心,因为这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哎呀!时间过得好慢啊!我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晚上吃饭的时间。“开饭啦!”妈妈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粽子的清香扑鼻而来。我赶忙跑到餐桌旁,拿起一个粽子。“哎呀!好烫呀!”我一边叫喊,一边甩着手。“你先别拿呀!”妈妈叫起来,“等粽子凉一些了再吃呀!”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发呆,而且还不停地唠叨着:“什么时候粽子才能凉一些呢?”突然我听到妈妈在叫我:“可以吃了!”我立刻从沙发上跳下来,冲到餐桌旁,拿起一个粽子就往嘴里送。可就在这时候,妈妈制止了我。“妈妈,你在干什么呀?”我生气的问。“粽子上的粽叶还没有弄下来呢!”妈妈哭笑不得地说。“哦!我忘记了。”我小声的嘀咕着。我把粽叶弄下来之后发现:粽叶的两端尖尖的,是椭圆形的,我咬了一口粽子,粽子把我的嘴巴粘住了,我努力张开嘴巴。这时,我突发奇想,如果那些话包子吃了很多粽子,那就可以让他们不能顺利地讲话了。这粽子不仅香甜软糯,而且还可以填饱肚子。

原来吃一个粽子也不容易啊!我期待今年的端午节能早点到来,可以品尝到更多其他口味的粽子。

作文传统节日 篇7

一、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线语文教师非常清楚批改一次作文 (全批全改) 至少需要一个星期, 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将自己精心写好的文章交给老师时内心是多么希望能最快时间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但这种愿望在传统作文批改中是很难实现的。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学生的这种热切希望逐渐减弱, 然后消失。这既是学生的悲哀, 又是教师的悲哀。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对此,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互批互改。我的做法是小组互批互改, 要求学生批改后写上评语, 评语内容至少涉及三个方面 (如布局、选材、中心、情感等) , 100字左右并签名以示负责。当然, 小组成员一般是固定的, 人数主要在4~6人之间, 至于写评语的任务, 则是轮流写, 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评改作文的锻炼机会 (每个小组一般要批改2~3篇) , 从而间接得到一些写作经验。然后教师及时针对学生的批改情况进行适当点评, 最后把作文发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再批一遍, 吸取同学的意见, 再次思考这篇作文的构思写法。当然, 学生互改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每次作文, 毕竟学生的批改认知水平有限, 但是一学期中能让学生互改两三次, 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很好锻炼。因为学生通过给别人批改作文吸取经验, 而且给人家写评语实际上是对自己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一次检验, 从而明白自己应如何写作。

二、写个性化的批语

评语从某种角度来说, 不单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 还是对学生写作的再次指导。在传统批改方式中, 囿于时间精力, 许多教师包括我在写评语时, 大都只是简单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及不足, 诸如“中心突出, 选材较好、表达流畅”或“选材不当, 表述不清”等。结果学生不愿看, 也不爱看, 老师不爱写, 这样何来指导呢? 我觉得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 首要任务是发现文章的闪光点, 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 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 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 通过尊重、关心、激励, 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 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 并能在各自的写作基础上得到个性张扬。

1.丰富评语的内容

作文批改应该是课堂师生交流的延续, 教师应看到每一篇作文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每篇作文都是一本耐读的“书”, 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体谅学生, 感受学生整洁的书写, 揣摩学生奇特的思维过程或方法, 体会学生跃动的心灵, 领略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 作文评语其实可以是多方面的, 并不一定囿于写作方式的指导。我曾批改过这样一篇作文, 内容是他想对爸爸说的话。若从写作水平来说, 这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但是我发现这篇作文的作者在他那并不精彩甚至并不很流畅的文字中写出他内心的真实情感。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某某, 针对你这篇作文, 若从写作水平来看它不是一篇精彩的作文, 但是老师却很高兴从你的文字中看到了你真挚的心。你用你并不成熟的文笔写出了你对爸爸最真实的情感, 这让老师非常感动, 我有理由相信在今后写作中你能写出比这篇更好的作文, 因为真挚的情感是优秀作文的灵魂。加油吧, 你能行的! ”自从这篇作文发还给这学生后, 我发现他在写作上多了许多信心, 写作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这也让我从内心感到一种喜悦与成功之感, 让我在不自觉中享受到的乐趣, 进入“你是快乐的, 我也是幸福的”美妙批改境界。这种变化都源于批语内容的改变, 我喜欢这种以评语为媒介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方式。

2.改变批评方式

教师的作文评语中常出现一些诸如“表达不当、语句不出彩、中心不明确”等既生硬又笼统的批评句子, 老师在要求学生写作注意修饰语言的同时, 是不是也应修饰自己的评语。尝试学会换位思考, 珍视他们的劳动果实, 尊重他们的辛苦付出, 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体谅学生, 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现在一直尝试这样做, 效果不错。如我曾在一位题材不是很切题的学生作文中这样评价他:“某某, 你的这篇习作写得很认真, 老师很高兴。但是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一起交流一下, 就是我觉得这篇命题作文 (《十六岁, 我多了一份执著》) 的题眼应是“执著”, 可是我觉得你的题材角度却是“无奈”, 其实你完全可从另一角度叙述, 如……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这样在指出其作文中的不足的同时, 也指出其他一些写作方法且易于学生接受。在这种批改方法的尝试中, 我坚持在评语中尽可能以朋友之心与学生交流, 尽可能使自己的评语让学生喜欢并接受, 从而有所收获, 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作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教法 篇8

平时的教学中,发现高年级的女孩中,好多都能说会道,语出惊人。一旦写到作文,就抓耳挠腮,愁眉不展了,写出的文章平淡无味,有的还语无伦次。精彩的文章几乎批阅不到,都是老掉牙的。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细细思考,罗列了几个因素。

一、 缺少一定的连贯的表达能力

注意观察学生们平时在学校的交流,在网络QQ上的聊天,他们的对话,语言都很简洁,新生的词语充斥在整个生活中,缺少的是传统的有序的表达。因此,对于作文中的叙述,最头疼的就是学生们的语病了,这是学生们平时不知不觉得表达,深入印象,习以为常了,这样满是过于简洁,充满语病的交流无形地渗透在作文中,结果好文章总是迟迟不见。

二、缺乏一定的阅读量

“书到用时方恨少”。阅读少,字词积累就少,预感也弱。要好好地表达会出现语塞,写文章不能文思泉涌。“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行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倡导自主阅读,注重口语交际也是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准备的。

三、缺失必要的生活素材

如今的孩子,各种学习,作业,兴趣班扑面而来,很少有时间去体验生活。没有生活的来源,要写出真实、动情的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怕写作文,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网上找素材,翻阅优秀作文,模仿,套用,完成任务就好。老师怕批没有情感的,空洞无味的作文。

四、补充大量的有质量的阅读

童年有书相伴,人生才会丰富多彩。学生们的课余时间都在干什么?我们也做了调查分析,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电子产品中。阅读量相当少。有些学生看着一直捧着书,但是,看的都是网络文学,漫画……质量不够高。老师适当地推荐一些有利于学生的熟记是必要的。一贯地推荐经典的名著,有些学生实在是难以翻阅,于是,我利用班会的时间,组织学生去收集小人书。小人书,等同于现在疯狂流行的绘本,小时候我们常常是捧着小人书废寝忘食,一本书往往会翻阅好几遍,手里藏有几本小人书,就是资本,可以用来交换。经过一个星期的收集,班级推了两叠,有经典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有武侠小说版本的《绝代双骄》《书剑恩仇录》;有中外神话《封神榜》《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那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很受学生的青睐,一波读书热在教师里掀起了高潮,书香溢满教室。连平时不爱看书做作业的小懒汉也看得很欢。也许,一时间的“恶补”在不能及时体现在写作中,但是我相信,这样阅读的习惯坚持下去,总会有成绩的。

五、打破传统的赞美式文章,写出自己的想法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能经历酸甜苦辣。他们的事情中做得对的、好的也许印象不会恨深刻,反而一些傻事、蠢事、错事会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文章中反映出来的事情很单色。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那些似乎有点难为情的交流出来,常常隐瞒,改造事情的真相,总是循着老路选定好的一方面来表达,老师读着乏味,批阅也觉得无趣了。

记得在教学《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我想让学生们写出不同的素材,有趣的,伤心的,难过的……总之要真实的,能反映出童年时代深刻记忆的。布置作文时已经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表达了,可是收上来读读,还是老样子,通顺流畅的文章读着就感觉假,这些事情他们根本没经历过,也不可能经历过,有的写了些事实,但是平淡无味了。于是我就讲起了自己童年时因为无知,缺少大人的提醒,套着救生圈大胆地从河岸飞身一跃,结果整个人直溜进河里,差点淹死;我讲述自己五年级时,因为时班干部,又兼语文课代表,由于代课老师的疏忽,我就钻了空子,一个多月的时间,只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自己呢,就不做了。最后,被同学揭发出来,老师狠狠地批评并惩罚了我,当时羞得恨不得钻个地洞。在我写印象深刻的事,我就把这样的事写进文章里,结果老师还表扬了我,同学也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语文课代表继续做了下去。所以,童年的事情,大胆地写下来吧,不要太顾忌自己的影响,小孩子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接着我又讲了一件事,还没有讲完,一双手高高地举起来了,“朱老师,我也想讲一件事……”我高兴地点头。他说,他在三年级的时候,看中了班级同学的一块橡皮,趁着没有,偷偷占有了。但是偷了之后,又不敢光明正大地用,在校怕同学认出,在家又怕爸爸妈妈发现后质问。这块橡皮像烫手的山芋,拿着也不定心,最后又找机会还了回去。听他一讲,多生动的事例啊,写好就是一篇好作文。我趁热打铁,你如果能把当时偷拿橡皮时的害怕心理,之后揣着橡皮忐忑的心情,还回橡皮后舒坦的心理,全够细细地表达出来,那就太好了。一番引导,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我让他们找自己的朋友,换着位置交流印象深刻的事情,他们真够带劲的,看着他们交流是滔滔不绝的小嘴,看着他们脸上绽出的灿烂的笑容,我想的心定下来了,这篇作文应该能写成功了。我激动地告诉学生们,这就是作文的素材,今天从你们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你们最真、最纯的童年。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再仔细地回忆当时得情节,写出来吧!这回,我又看到了他们写作时奋笔疾书,文思泉涌的状态。批阅的时候,也不再由之前批作业头疼的感觉了,文章虽然还显稚嫩,但是充满童心的话语都能倾诉在文字中了。

传统节日作文 篇9

说到中秋节,首先想到的是月饼。每到中秋节,我们都会有一个统一的休息日。我们将吃月饼,吃团圆饭,赏月。甚至在一些地区,会准备水果来庆祝月亮。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就算中秋节有传说...

传说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个害人的英雄。他们希望永远活着,永远相爱。所以后羿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长生不老药。当后羿的徒弟知道这件事后,8月15日,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迫吞下仙药后,立即飞上了云淡风轻的天空,成了在月宫久居的仙女。后羿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难过,于是在院子里献上水果和食物,把自己的想法寄托在嫦娥身上。村民们尊重后羿和嫦娥之间的感情,并以拜月为榜样。从此成为每年的中秋节。

传统节日作文 篇10

元宵节的早上,我们会在家包元宵。我想包元宵一定很有趣,于是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包元宵。首先,要用面粉和一些水混合在一起和好面。然后再拿出一点面,滚成球状。再用大拇指捏出一个小洞,放上馅料,再把面捏到一起,滚成球状,一个元宵就包好了。包完我们就开始煮元宵了。它们一下锅,我就仿佛成了一个小元宵,开心地跳向水里和它们玩起游戏。我对别的元宵说:“你们好呀!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我们手拉手在水里蹦蹦跳跳的,过了一会儿就玩累了,还在水里蒸桑拿呢!可舒服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我是在看妈妈煮元宵呢!

元宵节不仅要吃元宵,还要赏花灯呢!到了晚上,我们就去看灯展。这里的花灯各式各样,有的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在玩耍,还有的是人物造型的。啊!这些花灯可真美丽呀!

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但却有人没有团圆,那就是一直在边疆保护我们的战士们,我们可一定不能忘记他们呀!

作文传统节日 篇11

本人以现在任教班级为实验班,依照教材的单元作文内容和要求,结合作文教学实际,学校开展的活动等情况,适当整合作文内容,利用“动网先锋”BBS论坛,搭建了“作文园地”平台。在电脑室里进行作文指导和讲评,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作文,将习作发表在论坛上。

实践证明,网络技术为小学作文教学活动和学生习作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的硬件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网络使学生阅读更为便捷,读写结合更为密切

读写结合是小学作文教学传统经验,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至今仍普遍采用。阅读,一方面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摸索作文门径;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习作提供广阔的文化背景。网络是信息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并且可以实现资料共享。如此丰富、便捷、开放的教育资源库,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阅读,学会有目的地阅读文本,从中找出所需要的材料;有针对性地阅读指导性的文章,从中受益,领悟习作方法;学会把有用的材料下载下来;学会在写作过程中有计划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引文,并根据自己的见解阐述引文内容,使上下文连贯,从而使阅读量更大,阅读活动更为频繁,读写结合更为紧密。

1.阅读同伴习作 从中悟写

学生作文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借鉴和模仿,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作品,即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表现形式等,从阅读的文章中,启动学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从文章中的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情节,甚至一个动作,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例如,指导《写读后感》这样传统的作文题时,如何引导学生重点写好自己的感受呢?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初步打开作文的思路后,组织学生进行在线阅读教师特意精选的七篇不同素材的范文,然后进行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发现、领悟到:“阅读后的感受”要作为文章的重点内容写详细,要用不同的句式写好过渡句,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好角度,写好感受。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后,对读后感的文体、表达的形式、写作的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形象的感知,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习作的任务,并达到习作的要求。

2.阅读指导文章 从中得法

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传统的指导方法,大多是以教师口述为主要形式,教师处在指导者、传授者的地位。而充分发挥网络快速便捷、信息量多等优势,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指导写作的文章,同样可以获得习作的方法,掌握作文表达的要领,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这些指导性的文章,可以由教师亲自写,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工具,获得有关的指导习作的文章。如“怎么写好开头结尾?”“ 怎么描写人物外貌?”只要学生觉得作文有困惑疑难,就建议学生搜索相关的文章,并发表在作文论坛上,学生搜集并浏览这些指导写作的文章后,再自主修改作文,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二、网络促进在线交流,更凸显作文交际的功能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在写作时不明白为什么要写作、写给谁看、写作时是不是要想到看作文的人有什么要求,而仅仅是把写作看成是完成老师任务、枯燥乏味的事。写作活动也就成了没有动机、没有激情的被动表达训练,命题作文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训练形式。这也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低效乏味的原因之一。

网络可以跨越时空,促进交流。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发表帖子和回复帖子的形式,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他们发帖、回帖的过程,实质就是作文的过程。由于学生为了获得比较高的人气,就积极主动发表帖子,而为了使自己的作文能成为“精华帖”,他们就会努力提高作文质量,同时发帖、回帖,也促进了学生的交流。

网络技术的快速、便捷,跨越时空的特点,使学生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写作兴趣更深,作文训练的效率更高。在网络上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发送短信,即刻直接把习作发给老师、同伴或其他对象,以求得到及时的反馈。这就使得每位学生都获得均等的机会,得到教师亲自的指导和讲解、帮助。教师通过及时回复帖子、发送短信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难,学生在得到文字信息的同时,也能得到教师发送的动画语言、表情符号等图像信息。

三、网络改变作文评改形式,突出评改的及时

学生作文完成后,如何借助网络引导学生自改,互改?

1.自主修改

学生构思了作文的思路,初步考虑文章的结构布局后,通过键盘,把需要表达的内容打在文档上,并可以随时加以修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更改,非常方便,绝不会影响卷面的整洁。

2.同伴互改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议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跨越时空,进行公开的、即时的评价。学生在论坛上发帖的位置,是按照座位号数进行分组,每10人为一组,每组设立一位组长,每一版块设立一位版主,由组长、版主负责论坛的日常管理,帮助本组成员提出作文修改的意见。

3.师生评议

学生在电脑室里完成了作文后,可以根据个人需要,用发送短信的形式,把文章发送给老师或要好的同学,让老师或同学帮助修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引导学生阅读,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把评议后的情况,以回帖的形式发表。这种基于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大家可以同步对一篇文章加以剖析,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而且可以免去站在课堂上解剖别人或被别人解剖的尴尬,这就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这一种互助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而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家里完成作文练习后,老师、同学都可在线及时阅读到学生最新的作品,并可以即刻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学生在线上阅读到老师和同学的回帖后,就可以根据老师、同学的意见,立即修改。师生利用网络的优势,完成了作文的评议,从而使每次作文训练都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四、网络促进自主学习,学生写作活动的个性化特征更突出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复杂过程,也是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但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对五六十名学生按同一要求、同一步骤和同一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约束成高度统一的集体活动,使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既增加了学生练习写作的难度,又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在网络上,学生就可以根据教材的进度、自己的写作需要,自主开展写作训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与同学开展网上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讨论、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开展自主性写作活动,写完后放到网上供大家交流、评价,也可以调阅其他同学的习作,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后,可以根据需要把习作发给相关的对象。整个写作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学习的时间、地点也可以不同,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训练材料,也可以直接从网上查找极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方式上,可以边说边写,也可以边画边写,可以独立成篇,也可以几位同学合作写,写作活动更为自由。甚至习作的形式也可以不同,或长或短,或图文并茂,或现实或虚幻。定期举行“网上作文竞赛”,开辟“个人的习作作品展示”,使学有余力的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特长得以展示。

开展作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验使我体会到: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努力把这种的优势和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力地促进了作文教学,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作文传统节日 篇12

这是北京市八里庄第三中学初二年级的案例。该案例的教学采用了“双课堂”教学模式。2015年6月18日, 来自广州和北京市区的40余位教师观摩了其中“现实课堂”的教学, 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节课在贾老师的引导下, 同学们展示了“虚拟课堂”中的自主选题与完成的学习成果,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此次学习中都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激发。

在“虚拟课堂”中, 贾老师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和特长分成“文艺青年组”和“可爱吃货组”, 搜寻有关传统节日“端午”的故事和习俗, 体味中国传统节日中所传承的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在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渊源、习俗及承载的民族精神后, 又引导学生将所感所悟进行创作。同学们在“虚拟课堂”放飞思绪, 大胆创作, 互评互改, 创作热情高涨。最终通过自由而充分的探讨, 涌现出了大量风格和形式不同的作品。

案例亮点

亮点1:虚拟课堂——精彩的引导

网络上关于“端午节”的信息芜杂纷乱, 学生如何甄别筛选出可靠有价值的信息, 其实是有难度的。再者, 该校学生大多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不具备便利的搜索信息的条件。针对以上两个问题, 贾老师在发动同学自主搜集信息的同时, 还预先在“电子书包”提供的“系统教学资源库”中挑选了适合的资源, 如《屈原》电影片断、《屈原投江》动画、话剧《屈原》简介、端午节习俗等, 然后将它们发布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平台上。这些生动多样的多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点燃了学生创作与展示的热情。

亮点2:现实课堂———屈原作品诵读

学生通过在虚拟课堂上学习资源, 与同学们热烈讨论之后, 进一步理解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中表现出的诗人的理性思考与强烈情感。在现实课堂上, 学生诵读《天问》、《离骚》的经典选段, 使同学们受到伟大爱国诗人的精神熏陶, 感受传统文化节日对高尚民族精神传承的意义。

亮点3:佳作欣赏与互评

贾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自己的作品, 朗读之后请其他同学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陈述理由。每位同学都将自己在虚拟课堂上反复思考、修改的文稿以最佳的文采展示了出来, 也通过对其他同学作品的充分思考, 都提出了较成熟的见解。这种生生间深度的互动使得在现实课堂进行佳作分享与互评环节时, 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真正从语文学习中感到了快乐。

亮点4:书法作品展示

贾老师组织学生以中国最传统的形式———书法, 在端午来临之际, 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向屈原学习他忠君爱国的民族精神, 与此同时, 也给予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 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已经结束, 然而思考并没有结束。大家看到的是一节展示课, 看到了学生们动情的投入, 可曾知, 这份动情的投入, 是缘何而发呢?

人, 最可怕的, 是在华丽的外表下, 精神的死亡。活着, 不仅仅是肉体的呼吸, 更是思想的流动, 情感的喷薄, 生命的体验。只有用心地思考, 才能体会生命的存在。

从小就喜欢语文, 没有什么理由, 或许只是因为可以在看似短暂喧哗热闹而实际漫长孤独寂寞的青春期里找到一个永远可以放心依靠, 也可以放肆倾诉的沉默的朋友, 她就是, 语文。是的, 原谅我用的是“她”, 而不是“它”, 因为语文, 这个如此熟悉的词语, 在我的眼里, 是有生命、有温度的存在。她存在于生活里的每个角落, 存在于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纸张里, 存在于深蓝色墨水笔的笔尖下, 存在于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里, 存在于清丽婉转的歌声中。语文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 而这种生命的体验是如此宝贵, 如此难得, 犹如那秋日里甜蜜蜜红彤彤的柿饼上凝结的一层薄薄的晶莹的白霜, 需要有一颗柔软安宁而细腻的心灵才能体味到。

而在这个科技发达、高速运转的社会里, 一切都似乎被加快了, 慢, 似乎变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我们走得越来越快, 而心灵却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 快餐文化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时间, 只要有一台电脑, 一个手机, 连接上网络就能查阅到所有需要的资料, 不过也只是节约了时间而已, 就如同那五颜六色的维生素胶囊, 人们无需再慢慢品尝新鲜水果的味道来补充营养, 一口温水就送下一把维生素。我们的生命不再缺乏营养, 然而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的灵魂却逐渐失去了味觉, 生活失去了味道。

所以对于先进的科技设备, 我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刚开始接到电子书包的课题的时候, 实话实说, 我内心并不能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 不解甚至是略微排斥的, 先抛却要克服技术上的难关不说, 这种教学模式就真的比传统教学模式好吗?如果用传统教学就能解决的问题, 干嘛非要换一种形式处理呢?这个小平板能带来什么不同?带着疑惑, 也带着好奇, 我与学生们一起开始了这段学习的旅程。

首先是与小平板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在技术老师的指导下, 我和学生们逐渐知道了它的很多功能, 比如可以在线发布作业, 可以上传资料, 可以互动讨论, 可以查阅资料等等, 功能强大。刚拿到手的小平板把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去, 爱不释手, 开始探索怎样使用。学生们学得很快, 很快就掌握了使用方法, 然而刚开始, 学生们新鲜劲儿还挺足, 利用互动讨论聊天啊, 可是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营养”, 依然是比较平乏的内容。

接下来, 又尝试了一些功能, 比如通过拍照的功能展示学生们的作业, 然后通过投鲜花的功能评出最工整最优秀的作业, 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作业, 平时不认真写的同学这下子也不想丢脸, 也想认真写作业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感觉还有点儿用。还有投票的环节, 平时班里边选优秀班干部, 还得手写投票, 然后唱票。用平板之后, 老师把待选的同学名字输入进去, 学生只要点击, 瞬间就可以生成了投票率柱状图, 快速简洁明了。还有很多功能在教学环节中都可以使用。

但是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节课里究竟展现那些功能呢?上什么内容呢?此时对于用电子书包上课, 虽然初步接触, 感觉不错, 但是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似乎还是在往传统的课堂里强行塞入这个环节, 感觉有点无奈。

这时候, 在一次其他学校的听评课过程中, 顾德希老师的一席话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他说:我们不要把顺序颠倒了, 我们不是为了使用电子书包而上课, 它是一个工具, 并不是目的。我们的课堂的内容才是重要的, 把这节课上好, 是最终的目的。我开始反思, 我是不是被局限住了, 搞错了内容和工具的关系。这个思维上的结点打开了, 索性, 我就先想选择什么内容是学生们所需要的, 先不想怎么怎么体现使用电子书包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 传承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内容丰富,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所以初步确定把端午节作为这次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

通过电子书包的自主学习, 同学们打开了视野, 获得许多丰富的材料。对于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在课前预习的版块发布了主题:请每位学生做一份有关端午节日的ppt, 为大家介绍端午节, 谈谈你的感悟。上传到互动讨论的版块, 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的动作倒是很快, 利用课余时间很快做好了就传了上来。学生们传来的ppt的确很多, 内容很全面, 版面做得很漂亮, 可是最大的问题出现了, 这些内容如此泛泛而谈, 差不多就是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可以吃什么, 玩什么, 祭奠的是谁, 简简单单的介绍, 大同小异, 随便上百度一搜都可以出来, 根本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 应该说很大一部分是是鼠标动一动就可以完成的。学生的思考在哪里?学生的感受在哪里?这样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第一步———了解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静下心来, 去探索去体会端午节的精神内涵, 也就是屈原的精神内涵, 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 是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 得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先找到突破口深入进去。首先分为两组:

(一) 可爱“吃货”组

可以就你喜欢的端午节的食物展开描写。

(二) 文艺青年组

1.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联系所查阅的资料, 体会屈原的情感, 请你以“屈原自传”为主题进行创作。

2.三字诗, 打油诗。

3.多种方式展示, 可以诵读屈原的作品, 也可以以书法作品展示。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哪个组, 进行自己的创作。

吃货小组的同学们对美食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描写, 写完了传到互动讨论上互相评比, 看谁写得生动形象。借助电子书包平台, 我适时地参与其中, 为同学们的赏析送鲜花、盖印章、做赏析示范……通过不断的交流评论, 同学们的创作和赏析渐入佳境。有的同学为别人提出了自己的赏析, 比如有的同学描写包粽子———原句是“然后再放一把糯米把馅都盖住, 现在这个粽子已经变得很饱满了, 然后用粽叶将他们包的紧紧的, 不要露出它的小尾巴哟。”别的同学在电子书包的评论栏里给她写到“把个别的字如:“放”换成“抓”, “盖”换成“遮”, “包”换成“裹”会更好吧?”经过他们的赏析和修改, 越修改越带劲, 描写越发生动了。由于能力有限, 可能他们改的也不是很完善, 但是这个“字斟句酌, 咬文嚼字”的过程, 对孩子们的写作是很有意义的。还有的同学不仅仅写了美食, 还联系了自己的生活。比如“大黄”同学。他平时是一个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 基础比较差, 病句错别字比较多, 有点自卑。可是这次他写得很认真, 写的是与姥姥和妈妈一起在端午节包粽子的故事, 不仅仅写出了粽子的美味, 更是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亲情。他把这篇作品传到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里, 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有的同学还给他送了鲜花, 这下他找到了自信, 笑容洋溢在他的脸庞, 他跟我说:老师, 我还要继续修改。

文艺青年小组的同学们也不甘落后, 开始创作“屈原自传”、诗歌等。刚开始创作“屈原自传”的同学们最大问题是, 没有办法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 依然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 知道但是体会不到屈原的情感内涵。这时候我适时地加以帮助, 或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或补充创作背景, 同学们的思路逐渐打开了, 情感逐渐被带入进去, 有的同学写了文言文版本的, 有的写出的“海燕”版的, 还有的联系现实, 写出了穿越版的。一次次地创作, 一次次地推翻, 一次次地修改, 终于, 他们对屈原的精神把握得更加到位, 充分地融入了进去。

还有的同学对朗诵情有独钟, 反复练习, 饱含深情地朗诵了屈原的《离骚》《天问》《东君》, 由于生僻字很多, 他们就回家查字典, 用电子书包录下来, 然后传给我听。我再加以指导。对文本从陌生到熟悉, 再到动情地朗诵, 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着。

在展示环节中, 学生们非常踊跃, 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不想冷落了哪个孩子, 所以在选择作品的时候, 考虑了不同层面的孩子、不同形式的作品。只是想让他们知道, 只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就是好的作品。

正如顾老师所说, 这个过程是辛苦的, 但却是值得的。

展示课结束了, 但是学习并没有结束。学生依旧在论坛里创作交流, 有的同学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发到上面, 与大家分享;有的同学把自己写的小诗发到上面, 一起赏析。这不是结束, 而是开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家点评

贾老师刚参加工作一年多, 作为教师队伍的新兵, 选择这样一节传统节日的课来开展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组织还是很成功的。这样一个课程内容, 学生首先很感兴趣。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讨论和展示的平台, 又能激发学生想要用心学习, 将自己最好的学习成果表现出来的心理, 这种良性竞争激励着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这也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优势体现。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组织引导学生多读多写, 这在本节课体现得就非常不错。比如说有学生用文言文写了《屈原自传》, 就是仿照之前课文《五柳先生传》写的, 这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充分阅读并研究了《五柳先生传》;还有一些学生的文章中引用或借鉴了高尔基的《海燕》、郭沫若的《雷电颂》等, 足以可见学生为了这次写作自发地打开了阅读的视野。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平台充分地进行了生生互动, 互动讨论上客观的发帖量和回帖量都可以说明学生习作量增长的变化。

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学, 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通过这节课的成功, 更加可以说明以下两点:

第一, 语文课的成功是能够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第二, “在虚拟课堂发动学生, 在现实课堂展示成果”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具备雏形, 老师们可以共同探究探索, 来完善巩固这个模式。

在利用信息化的过程中, 传统教学能够很好进行的环节, 依旧采用原来的方法进行, 要用信息化手段去优化传统教学难以开展的环节。教师也要学会放手,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 要用教师的火来点燃学生的火。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需要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让学生在“双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激情持续下去, 让这种教学模式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北京四中顾德希

上一篇:2024年3月致家长公开信下一篇:陈省身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