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栽培技术

2024-05-14

种植栽培技术(精选12篇)

种植栽培技术 篇1

茄子是北京地区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作物之一。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对茄子周年供应的要求不断提高, 加之近几年保护地黄瓜、番茄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不少菜农将保护地种植目标转向茄子。早春大棚茄子生产已初具规模。它对调节早春蔬菜淡季供应以及增加蔬菜花色品种起了重要作用。茄子是喜温作物, 其各个生长期对温度要求比番茄、大椒高2℃左右, 因此保护地茄子生产难度更大。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在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出对春大棚茄子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 概述如下。

1 品种选择

由于茄子育种起步较晚, 目前北京地区尚缺乏保护地专用品种, 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北京七叶茄。其特点是中早熟、生长势较强, 适合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其果实肉质致密, 品质好, 符合北京地区的消费习惯。该品种经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提纯复壮后, 植株株形整齐、紧凑, 叶色深绿;果实紫黑发亮, 商品性能很好。

2 培育壮苗

北京地区茄子育苗期间正值低温季节, 一般要求在加温温室或日光温室铺地热线育籽苗, 待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至日光温室中。

2.1 营养土的配制

播种床由于播种密度大, 在单位面积内从床土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总量比较大;另外, 根系密集, 其呼吸作用对氧的要求比较严, 所以播种床的营养土必须透气性好, 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一般取肥沃的田园土5份, 腐熟马粪4份, 炉渣1份。另外, 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2kg, 充分混合、碾碎、过筛, 即做成床土。铺床:每亩地需播种床面积1.5m2。铺床方法是, 先铺一层粘重土壤, 耙平踩实, 上面铺3~5cm的营养土, 然后浇透水, 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 再覆盖1cm厚的营养土。床面支小拱棚, 覆盖地膜, 既保持水分又利于提高温度, 促进出苗。

2.2 种子处理

茄子种子可采用温汤浸种, 也可用药剂处理, 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方法是, 将种子放入55℃水中, 不断搅拌, 直至降到室温, 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min。茄子浸种时间为10~12h, 要求不断搓洗种子, 把粘液除掉, 以加快吸水和呼吸, 促进发芽。浸种完毕, 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 再进行催芽。

2.3 催芽

将种子包于干净湿布中, 放于28~30℃的地方催芽。若采取变温处理, 每天16h 30℃和8h 20℃交替变温处理, 则出芽整齐、粗壮。

2.4 幼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保温, 尽量提高苗床温度, 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 打开地膜放风, 降低温度和湿度, 防止猝倒病发生。茄子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 可用喷雾器于傍晚把种壳喷湿, 让籽苗夜间脱帽。也可在种子拱土时, 均匀撒一层细土, 既防带帽出土, 也能防止出苗拱土而引起的漏风现象。幼苗期, 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5~28℃, 夜间温度15~18℃。待长出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分苗前一天, 将籽苗床浇一次透水。

2.5 分苗床的准备及分苗

分苗土的制备与播种床的营养土制备方法一样。分苗床土的厚度为8~10cm, 以保证整个苗期根系对养分和空气的需要。分苗密度为8~10cm见方。近年来, 营养钵被广泛应用到茄果类育苗上, 既可有效地保护根系, 又便于操作、管理、运输。茄子育苗用直径10cm的营养钵较为合适。把营养土装入钵中, 用手指在中央插个孔, 把苗子栽入孔中, 然后封孔浇透水。

2.6 苗期管理

分苗后, 将床面支小拱棚以提高温度, 尽快恢复根系生长, 促进缓苗。一般5~7天即可恢复生长。随后幼苗进入花芽分化阶段, 要求适当降低温度, 促进花芽分化, 白天温度维持在25~27℃, 夜间15℃左右。

苗床水分管理: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要为原则, 既不要浇水过多, 也不要过分控制水分。通过观察秧苗长势和表土水分情况酌情处理。当表土已干, 中午秧苗有轻度萎蔫时, 应选晴天上午适当浇水。在秧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保持畦面见干见湿为原则。

2.7 施肥管理

如果床土有机肥充足, 秧苗生长正常, 一般不需追肥。如发现苗子颜色淡绿, 秧苗细弱, 可用温水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用喷壶喷洒, 随后用清水再喷洒一遍, 以防烧伤叶片。

2.8 炼苗

定植前10天, 苗床浇一次透水, 第2天切坨, 并把苗坨挪动, 开始晒坨, 晒至坨表面见干时, 向坨及土坨间隙撒细潮土进行囤苗。对营养钵育苗, 只需挪动一下营养钵, 以切断伸向钵外的根系。待秧苗根系愈合后, 逐渐加大通风量, 降温排湿, 进行秧苗锻炼, 以增强苗子的适应性。

北京地区扣棚时间为3月初, 定植期为3月底。扣棚后1 0~1 5天开始整地。要求亩施优质腐熟基肥5000~10000kg, 过磷酸钙50kg, 饼肥100kg。先将有机肥砸碎, 然后结合整地翻入土中。定植前2天开定植沟, 行距60cm, 沟深15~20cm。

定植:要求晴天上午进行。选壮苗, 按株距30cm的密度定植。根系埋土不宜过深, 以和苗坨齐平为宜, 定植后随沟浇水。水量不宜过大, 以免地温下降, 影响缓苗。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或少通风, 以提高地温, 促进缓苗。待秧苗恢复生长后, 应适当通风降温, 以防苗子徒长, 保持秧苗蹲实, 叶色深紫。待进入结果期后, 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和浇水量的增大, 开始加大通风量。

4.2 水肥管理

定植后一周浇一次水, 即缓苗水。以后以控水蹲苗为主, 促进根系发育。待大部分门茄开始膨大时, 结束蹲苗, 结合浇催果水施入少量速效化肥。门茄采收后即可封垅, 并结合封垅施入20kg二铵或50kg腐熟鸡粪干。进入采收期后, 因气温升高, 通风量增大, 应加强水分管理, 提高产量。

4.3 中耕松土

缓苗后及时松土, 提高根系温度。待门茄采收后开始封沟, 将原来的定植沟封土, 成为小高垅, 而行间开出浇水沟。

4.4 保花保果

大棚内湿度较大, 通风不良, 不易授粉, 因此必须采用激素处理才能坐果。一般用20~30mg/kg的2, 4-D涂抹柱头或喷花。每天一次, 不能重复。

5 采收

门茄容易坠秧, 因此应及早采收, 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对茄的发育。

6 病虫害防治

保护地茄子最主要的病害是黄萎病。应进行轮作倒茬。病害严重的地块可采取茄子嫁接的办法, 常用砧木为赤茄、托鲁巴姆等。茄子的主要虫害是红蜘蛛、茶黄螨和蚜虫。应加强虫情检查, 在茶黄螨发生初期及早进行药剂防治, 可用70%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或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 也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蚜虫和红蜘蛛的危害, 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

种植栽培技术 篇2

青稞有机种植栽培技术

青稞耐寒性强,是适应性最广、种植海拔最高的粮食作物。青稞苗期在-3℃~-4℃,甚至在-6℃~-9℃的低温条件也不致受冻。青稞生育期较短,一般仅110~135天,所需积温≥0℃为1200℃~1500℃,因此是重要复种作物的良好前茬。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可制成糌粑、糕点、稀饭。特别是现在我县发展旅游业以后,江浙等地群众将青稞压成碎片,混合大米同煮,或磨成粉制作糕点而食。陕西、甘肃等地喜欢青稞麦仁稀饭。

青稞有机种植栽培技术如下:

一、精细整地

在封冻前要及时进行耙耱镇压,积极保墒,消灭土块(坷垃),做到耙耱平整。通过镇压,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二、轮作倒茬

青稞选茬是一个重要问题,重茬造成土壤养分缺乏,并加重了病、虫、草的危害和蔓延。导致产量无法提高,造成减产。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要求三年以上的轮作:一般轮作方式为青稞——洋芋——油菜——豌豆。

三、选用良种

80年代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的有肚里黄,白六楞头品种;90年代从张掖山丹引进的亩担、昆仑10号品种,从青海省海北洲农科所引进的北青1至6号青稞品种,均表现出了很强的抗逆性,尤其是北青6号,平均亩产250公斤以上,是我县脑山二阴山区适宜种植的最佳品种。在浅山二阴山区适宜种植的品种有昆仑10号,该品种较耐水肥,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节秆粗矮,耐寒抗病抗倒伏,不退化,在多年的生产中,均显示了优良的种性,大田生产平均亩产在300公斤以上。

四、合理施肥

青稞生育期短,前期对营养物质需求极为敏感。根据这一特点,青稞要求有机肥要腐熟。氮、磷、钾三要素配施要科学,基肥要足,追肥要早,青稞在生产中所需的氮磷钾比例为1∶ 中国有机农业网

0.5∶0.8,亩施纯氮8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6公斤合理补充微肥,可采用叶面喷雾追施。每隔5—7天喷1次,一般喷3次为宜。

五、合理密植

青稞的密度,一般应视不同地区、品种特性、播种早迟、土壤肥瘦等具体条件而有所不同。土肥条件十分优良应合理密植,亩播量严格控制在18公斤,亩基本苗28—30万株左右,这样产量最佳。

六、适期播种

青稞应在谷雨后、立夏前播种最为适宜,过早过晚都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播种深度掌握在5—6厘米。

七、田间管理

1、施足底肥。播前按优化施肥要求,尽量做到秋施肥,无条件的也可做到化肥深施、早施,尽量避免与种子混施,造成伤苗。

2、及时追肥。保证使青稞在出苗阶段成为“胎里富”。力争在二叶一心期结合降雨,每亩追施尿素4—6公斤,为青稞增蘖、增穗、增籽打基础。

3、中耕除草。青稞在前期易受杂草危害,影响青稞产量,在二叶一心期,对阔叶杂草严重田块,可用72%的2.4—D丁酯每亩4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4、叶面喷肥。在青稞孕穗以后到灌浆初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0.15公斤,兑水30公斤,加尿素0.5—1公斤。对延长叶片功能,顺利灌浆成熟和提高千粒重,都有很好的效果。

5、适时收获。青稞收割的适宜期为蜡熟期,全田成金黄色,籽粒饱满时及时收获。

绿豆种植技术 篇3

选用优良品种是绿豆高产的首要措施和基础条件,可选择种植安岳油绿豆、中绿一号、绿珍珠、绿丰收4号、绿丰收5号等丰产性好,粒大有光泽,食味好,出芽率高,商品性优良的绿豆品种。

绿豆中大约有10%的硬豆子,一般称为石豆子或铁籽,吸水性差,不易发芽,播后易造成缺苗断条。因此,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除去杂质、病粒和坏粒等,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晒种2~3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可接种根瘤菌,接种方式有土壤接种和种子接种,土壤接种采用上年绿豆地表土100kg,均匀撒于绿豆新植地;种子接种系在播种前将菌肥或根瘤加水调成菌液,徐徐倾人种子上,或在种子上洒少量水,将菌剂撒于湿种子上拌匀,随拌随用。根瘤菌肥勿与化肥、杀菌剂同时使用。常用固氮菌品种每克固体菌剂含根瘤菌3忆个的,每亩用量为125g,每克固体菌肥含根瘤菌1.5亿的,每亩用量为250g。也可亩用钼酸铵10E兑水10公斤拌种(未用完的水另装备用),晾干后播种。或应用30%多·克·福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例为1:50~60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

二、选地整地,合理施肥

绿豆适应性特强,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一般砂土、山坡薄地、黑土、粘土均可种植。绿豆常与玉米、高粱、马铃薯、谷子等作物间作,也种于果树、林木行间、田埂及间隙地等。绿豆忌重茬和迎茬。因为绿豆重茬,病虫害严重,品质差,有利于有害有害微生物繁衍而抑制根瘤菌的发育。所以,种绿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实行轮作倒茬,最好与禾谷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倒茬,绿豆不宜以大白菜为前茬,一般相隔2~3年为好。由于绿豆是双子叶作物,子叶出土,幼苗拱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结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的现象。因此,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耙平土坷垃,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板结,上虚下实,以利于出苗。整地要求早秋深耕,加厚活土层,早春顶凌耙地。

绿豆的施肥原则,以农家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农家肥和无机肥混合施用;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基肥以施人粪尿、草木灰、炕土以及猪、鸡、羊粪等为最好,每亩施1000~3000kg;无机肥一般每亩磷酸二铵10kg或施用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2-18-15的复合肥12~15 kg,或每亩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15kg左右。追肥要适时适量,宜于苗期和花期在行间开沟施入,每亩分别施尿素或复合肥5~10kg或8~15kg;开花结荚期叶面喷肥有明显效果,可喷钼酸铵、硫酸锌0.1%~0.3%溶液,增产7%~14%,或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K-D-植物免疫营养蛋白、富尔655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一般在地温达16~20℃时即可播种,北方适播期短,一年一作春播期在5月初一5月底,夏播期在5月下旬一6月初,前茬收获后应尽量早播。播期越早,产量越高,个别地区最晚可延至8月初播种。绿豆喜温,适宜的出苗和生长温度为摄氏15~18℃,在开花结荚期间需要温度一般在18~20℃,最为适宜。温度过高,茎叶生长过旺,会影响开花结荚。绿豆在生育后期不耐霜冻,气温降至0℃以下,植株会冻死,种子的发芽率也低。因此,夏秋播绿豆必须注意适时早播,以便在低温早霜来临之前正常成熟。亩播种量一般在1.0~1.5kg,播种深度在3.0~5.0cm为宜。

绿豆的种植密度应随着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而定。一般应掌握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种稀,晚种密的原则。绿豆一般早熟品种,低水肥地块的适宜密度为公顷保苗18~20万株,每米间保苗11~15株;中熟品种,中等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公顷保苗为15~17万株,每米间保苗8~10株;晚熟品种,高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为公顷保苗12~14万株,每米间保苗7~8株。

四、田间管理

为了保证绿豆在苗期生长整齐,群体发育良好,多现蕾多开花多结果,荚大粒多粒大,高产优质,要做到“六个及时”:①及时镇压。播种后对播种墒情不好的地块,要及时镇压,随种随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增加表层水分,促进种子发芽和发育,早出苗,出全苗。②及时查补苗。在绿豆出苗后,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应在一周内补种完毕。③及时间苗、定苗。为使幼苗个体发育良好间苗、定苗当绿豆出苗后达到两叶一心时,要剔除疙瘩苗。4片叶时定苗,株距在13~16cm,单作行距在40cm左右为宜。按即定的密度,去除弱苗、病苗、小苗、杂苗及杂草,留壮苗。实行单株留苗,利于植株健壮生长。④及时中耕除草。一般是在绿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第一次浅锄;在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开始定苗并进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进行第三次深中耕,并进行封根培土,中耕应进行到封垄为止。中耕深度应掌握浅一深一浅的原则。化学除草可选用精禾草克、拿捕净、精喹禾灵、豆施乐等除草剂杀灭杂草⑤及时灌水、排水防涝。绿豆是需水较多、又不耐涝、怕水淹的作物。绿豆幼苗期抗旱性较强,需水较少;花荚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时,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但绿豆又怕涝怕淹。如苗期水分过多,会使根部病害加重,引起烂根死苗。后期遇涝,植株生长不良,出现早衰,花荚脱落,产量下降。因此,綠豆在雨季要排水防渍。⑥及时做好病害、虫害的防治。主要防治根腐病、病毒病及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病毒病可应用速停0.5%、香菇多糖水剂40~50g/ha与绿野神600~700g/ha兑水混匀后,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叶面喷施;根腐病可应用死苗烂根快治灵500~800g/ha金到屋生根妙剂250g/ha兑水450~500kg混匀后进行叶面均匀喷雾;防治蚜虫可应用10%11比虫啉、3%啶虫脒、40%氧乐果交替使用;防治红蜘蛛可应用哒螨灵、4%剑诛等。

五、适时收获

绿豆成熟参差不齐,应根据情况随熟随采。大面积种植情况下常需一次收获,则应以绿豆全部荚果的2/3变成褐黑色为适时收获标志。在高温条件下,成熟荚果易开裂,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时收获。采收的豆荚经晒干、脱粒、清选后即可入仓贮藏或出售。

六、注意事项

苦参栽培种植技术 篇4

1、播种方法

1) 选地与整地:苦参为深根系植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为好。施复合肥, 耕翻20~25cm, 整细整平, 开宽1.5m的畦。

2)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均可。秋播后需覆盖, 否则土壤表面易板结, 不利于春季出苗。秋播宜早不宜迟, 种子成熟之后即可播种。春播应在清明前后下种, 此时土壤墒情较好, 利于出苗。

3) 播种:条播或穴播。从田间管理的角度来看以穴播较好。也有采用育苗移栽的, 但移栽时较为繁琐。先将床面反复搂耙, 按行距40~50cm, 株距30cm挖穴, 穴深3cm左右, 每穴播种6~8粒, 覆平, 稍镇压。每亩播种量2kg。条播行距30cm, 株距20cm, 每亩用种子4kg。

2、田间管理

正常条件下播种后7d左右出苗。由于杂草生长较快, 应及时清除, 并适当松土。5月上旬进行根部追肥, 以氮肥为主, 促使小苗早期的营养生长;7月上旬再进行1次追肥, 以磷、钾为主, 加强复壮、促进根部营养成分的积累及越冬芽的分化;8月中、下旬培土1次, 以促进越冬芽的形成和保护。中耕4~5次。在春季容易发生干旱的地区, 应及时进行浇灌, 以保证小苗的正常生长。由于种皮不易吸水, 不经处理的种子及播种时覆土过深的种子, 有第2年甚至是第3年出苗的现象。

当年株高可生长到60~70cm左右, 基本不开花, 秋季植株枯萎之后将枯枝清理干净, 加盖腐熟的畜粪, 一是保护越冬芽, 二是对第2年的生长起到追肥的作用。

在采收之前, 每年均重复上一年的管理工作, 同时去掉花序进行打顶, 保证根部对营养物质的积累, 以便获得量高质优的中药材。

3、采收加工

芒果的种植需要什么栽培技术 篇5

一、芒果幼树施肥注重促进营养生长,使根系发达,增加枝条数,扩大树冠面积,为尽早产果创造条件,施肥以氮、磷为主,适当施用钾肥,尽可能多施用有机肥,注重果园土壤的改良,为结果打下基础。

(1)定植肥。定植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磷肥,施入种植坑中。土壤酸度较大时应配合施入石灰,在施肥前将石灰均匀撒入土壤中,然后翻土,让石灰与土壤充分作用,间隔10-15天后挖穴坑,再施有机肥后定植。

(2)追肥。幼树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施追肥。追肥以速效氮磷肥为主,促进早发新根,抽生枝梢。芒果定植后1-2个月开始抽生新梢,以后约2个月抽生1次梢,每次抽梢后都可追肥一次。植后1-2年施肥要量少多次施,每次每株用尿素20克兑水或沼液水5公斤淋施。随着树龄增加,施肥量可增大,每次每株用尿素40克兑水或沼液水10公斤淋施。植后第二年秋季结合扩穴,施用有机肥一次,每株施有机肥25-50公斤及0.5-1公斤磷肥,或施0.5公斤复合肥。以后每次梢每株施尿素0.1-0.15公斤,复合肥0.2-0.3公斤,兑水淋施或浅沟施。

橡胶种植技术 篇6

1.可选择优良品系“云研77-2”、“云研77-4”。

“云研77-2”、“云研77-4”是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优良品系,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系抗寒性强、速生、粗壮、高产,对刺激割胶反应良好,是发展天然橡胶种植的首选品系。

2.种苗标准 砧木离地15厘米处茎粗大于或等于1.8厘米,主根长大于或等于40厘米,侧根长大于或等于20厘米,萌动芽长1~3厘米。同时做好护芽、蘸根、包装、病虫害检疫等工作。

二、基地规划

1.选地: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平缓地或阳坡地种植橡胶。

2.统一规划:平缓地株行距2米×12米;坡地开环山梯地,株行距2米×11米。挖定植穴,穴面宽、深、底宽为90厘米×80厘米×7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定植28~30株。

3.晒塘、回塘:晒塘至少1个月以上,一般在定植前一个月回塘,每667平方米用腐熟农家肥800~1000公斤与表土混合后回填到定植穴中,回填至高于地表面5~10厘米。

三、定植技术

1.定植时间:一般在5月份进入雨季后进行。

2.定植时芽接位方向应向主风方向,种苗根茎交界处略低于穴口1~2厘米,主根垂直于定植穴中央,边填土边使侧根伸展,做到根不弯曲、不伤根、分层压实,在根的附近施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后浇足定根水,再在整个穴面覆盖2厘米厚的松土,有条件的可在穴面上盖稻草。

3.查苗补植:定植后5天内解除护芽板,保证全苗齐苗。

四、田间管理

1.当年新植胶园:橡胶苗定植成活后轻施一次提苗肥,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复合肥3公斤;8月份结合树盘下除草,667平方米施复合肥5公斤;11月份扩穴压青,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800~1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并完成植胶带中耕;12月底搭建防寒罩,保证幼树安全过冬。

2.幼树断顶:当幼树生长至280厘米左右时进行断顶,新梢抽发后保留三杈。

林木栽培种植技术 篇7

1 林木栽培种植原则

1.1 因时因地制宜

在进行林木栽培种植时,需要对当地的环境、地形、土壤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挑选合适的林业种类进行栽培种植工作,尽量挑选一些生命力、经济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进行种植。栽培种植时,还需要明确该地区的降水、气温状况等,保证树种栽培种植的成活率。培育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因时制宜,不同树苗的生长期、移植期是不同的[1],因此需要在最合适的移植期进行移植,实现时空的一致性,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1.2 种植结构科学合理

林木栽培种植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结构科学合理,栽培过程中应积极借助不同树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栽培地点,并全面考虑树木的生长特点和种类,保证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属性实现梯状种植[2],使各种形态的植物都能够沐浴阳光。因此,在栽培树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保证栽培的树木能够实现梯次生长,使树木成材后梯次砍伐,促使林业有序发展。

1.3 整体规划布局

林木栽培中,需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在林区要合理规划树木的栽培,明确栽培的实际需要。例如,有的林业种植是为了净化空气,有的是为了防风固沙等,因此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此外,树木的生长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林木栽培需要有长远的目光,能够依据树木的特点进行整体的布局与规划,保证树木被利用后能够有后备力量接力,实现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

2 林木栽培种植技术

2.1 科学勘察与调查,做好准备工作

林木栽培种植之前,需要先对林业种植的地形、土壤和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保证栽培的成功率。结合种植的地形完善排水系统,防止降水过多影响林木生长。做好防旱的准备工作,定期对缺水地区进行灌溉。在种植树木前,需要先清理干净土表的杂质等,使土质表面不受污染。林木栽培种植时,应尽量选择比较熟悉的地点进行,如果地点不能满足栽培条件,需要施加肥量或者杀虫剂。科学地分类栽培种植树木,依据树木的树龄、高度和粗细等进行科学划分,使栽培种植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还需选择合适的树木种类,如可以选择南洋楹、大叶相思、马占相思、荷树和火力楠等树种,保证林木栽培种植的顺利高效推进。

2.2 合理挖掘树穴,有效处理土壤

树穴的挖掘并不是随意盲目进行的,需要结合种植树木的类型、大小和根部土球的大小确定树穴的大小等,挖掘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情况,为树木留下合理的生长空间,使种植的树木能够健康生长。挖掘的树穴深度需要超过土球30 cm左右,直径要大于50 cm左右,这是理论上最好的距离,但实际距离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对种植场地的土壤做好检验工作,明确其中是否含有不合理的化学成分,如果有就需要科学处理,施肥或者喷杀虫剂等,使植物能够在此土壤环境中健康生长。

2.3 合理修剪

在林木栽培种植过程中,修剪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由于林业管理不到位,设备和人员数量较少,使林业种植的后期修剪工作无法高效的开展。很多林业部门在栽培种植树木后就结束工作,很少对树木的枝丫进行修剪,使很多树木出现变形、患病等问题,导致树木大量死亡。因此,必须对栽培种植的树木进行修剪,这是栽培种植的技术需要,将树木中患病的树枝和叶子等剪掉,减少树木受到的影响,避免树木死亡。将新萌发的树叶剪掉,修剪掉整体的25%,使主根系的长度得以保证,能够为根部提供更多的养分,使树木健康生长。

2.4 科学施肥

在树木栽培种植过程中,肥料是其营养物质,是树木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通过对树木施肥能够提高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使树木获得更多的养分,提升树木的抗病能力。但是,需要保证施肥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肥料太多会出现烧苗现象,如果肥料少又起不到效果,所以要科学配比。对于新栽培的幼苗,施肥时氮磷钾的比例应保证在5∶3∶2,生长期树木施肥的比例控制在3∶2∶1,以保证施肥效果,使树木能够充分吸收氮磷钾元素。每天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进行一次施肥,定期给土壤供给能量。

2.5 改良土壤

土壤的质量对于树木栽培种植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栽培种植过程中需要提高土壤的质量,保证土壤成分的合理性。例如,红黏土的硬度比较大,其中的有机物含量不高,怕旱,因此可以在红黏土中添加一些动物的粪便、腐殖土等,使其土壤状况得以改善,增加有机物含量。通过有机肥的施加能够改善盐碱土,避免出现烧苗、旱涝等问题。板结土的渗水性不高,土质结构也不够良好,这时就可以通过深耕或者大量灌水等形式对土壤进行改良。对于一些最初营养元素含量不高的土壤,可以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式进行调整与改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养分含量。此外,还应对土壤的p H值进行调整,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通常p H为6.5~7.5处于中性较为适宜,如果土壤中的酸性或碱性过大,将不利于树木的生长。

3 结语

林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能够为社会生活提供更多后备资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林木栽培种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对林业种植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但在栽培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林木栽培工作,保证树木种植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栽培种植水平,促进林业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鑫,狄松巍,王佳巍.林木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5(11):194.

种植栽培技术 篇8

一、冷棚蔬菜种植的优势

1. 投资少

一个一亩的冷棚一般投资3000~5000元。

2. 见效快

当年收回投资当年见效。

3. 效益高

一般一亩冷棚年收入4000~8000元, 有的可达万元以上。

4. 风险小

冷棚可抵御冷害、雹灾、病虫害等, 是避险农业的好项目。

5. 易操作

建造技术简单, 跨度可大可小, 长度可长可短, 不受方向限制, 避免了土地调换的困难。

自2006年我镇引进冷棚技术3年来, 不断推广扩大, 现在已发展到冷棚800个, 占地2000亩, 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成为我镇设施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3年来的大量实践, 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有的农民已成为专职的“大棚技术员”。被外地人看中, 长期聘用。下面我将主要介绍几种茬口安排及种植管理技术。

二、茬口安排

1. 根据上市时间确定播种时间。

2. 选择作物时要考虑到生育期的长短。

3. 选丰产、优质、早熟、抗病品种, 对甜椒、番茄, 还要考虑耐夏季高温, 耐强光, 抗病毒病。

4. 适当早育苗, 早定植。

5. 生长期加强水肥管理, 促其早熟。

6. 做好病虫防治, 促其正常生长。

7. 规模发展。

8. 早春秋季预防低温霜冻。

9. 定植前20天扣膜、烤地、提温以利早定植。

三、甜瓜、蕃茄栽培技术

1. 甜瓜栽培技术

(1) 落皮甜瓜 (香瓜) 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香瓜属喜光性作物, 发芽最适温度为30~35℃, 夜间16~18℃, 茎叶生长阶段白天25~30℃, 夜间16~18℃, 坐瓜后白天可耐38~40℃高温, 较大的昼夜温差, 有利于糖分积累提高品质, 较强的光照和长日照条件可使香瓜健康生长, 地膜的反光作用, 对促进香瓜的生长十分有利, 香瓜在苗期及茎蔓生长期需水较少, 水分过多茎蔓徒长, 不易作瓜, 花后7天到瓜成熟前7天, 需水量较大, 香瓜生长的适宜土壤条件是疏松透气, 排水良好, 渗水快的沙壤土, 对N、K需量大, 需P少, NPK适宜比率1:0.65:2, 前期以农家肥 (有机肥) 为主, 促茎叶, 中后期多施钾肥, 提高品质。

(2)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耐寒、抗病、糖度高、风味好的品种, 如景甜1号, 真甜王, 富甜1号, 王中王、贝尔9号, 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

(3) 播种育苗

3月中下旬, 温室内育苗播种前先用50~60℃的温水浸种10分钟, 用25~30℃的水浸种6小时, 洗净捞出沥水, 用湿布包好, 30℃条件下催芽, 露白即可播种, 用营养钵育苗, 每钵内平放一粒种子, 苗床盖地膜, 并支撑盖小拱棚, 出苗后, 及时截去地膜, 适当通风降温, 防徒长昼温保持25~28℃, 夜温15~18℃, 不能低于13℃, 苗齐后白天20~25℃, 夜温15~18℃, 幼苗长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 白天22~28℃, 夜间13~20℃, 2至3片真叶时, 苗期不旱不浇水, 幼苗萎蔫时应浇水, 先晴天上午浇水, 苗全30天左右, 3~4片真叶时定植。

(4) 定植

(1) 深翻30厘米, 施有机肥3000千克, NPK复合肥50千克, 硫酸钾25千克, 整平地后深耕细耙, 打垄做畦, 畦高10~15厘米, 浇水沉好后盖地膜。

(2) 定植

扎眼深15厘米, 株距50厘米, 小行距60厘米, 坐水移栽, 水渗后用细土将土坨封好, 然后覆膜盖小拱棚。

(3) 御寒

在棚内垂直中间再盖一层棚膜, 这种“四层膜”结构可防止4月中下旬的低温冷害。

(5) 田间管理

(1) 肥水管理

伸蔓期及时浇水追肥, 亩追尿素8~10千克, 开花后控制浇水, 大部分植株坐住两个瓜后, 浇一次透水, 同时, 追NPK复合肥20~25千克, 结瓜期结合喷药进行, 叶面追肥0.3%KH2PO4, 晴天上午浇水, 浇后及时放风排湿。

(2) 整枝

主蔓4~5片真叶时摘心, 每株留主蔓3条, 每条子蔓2~3条坐瓜, 坐瓜后留2~3叶摘心, 待蔓花出现后留3~4叶摘心, 每株留瓜3~4个。

(3) 人工授粉

香瓜花开放时须人工授粉, 提高坐瓜率, 上午9:00~下午1:00进行摘下当日开放的雄花, 去冠后在花柱头上轻轻碰几下即可, 也可用20~30PPM的2.4-D溶液沾花的花柄或柱头。

(4) 病害防治。常见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可用代森锰锌或炭疽福美防治, 霜霉病可用霜朴、普力克或克露防治, 白粉病可用啨菌唑防治, 角斑病用可杀得、农用肥链霉素防治, 蚜虫、斑潜蝇可用一遍净、班潜净防治。

(6) 开花后28~35天约九成熟时采收。

2. 番茄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丰产早熟品种, 如美国大红, 合作903、908, 百利、特宝等品种。

(2) 育苗

(1) 配制营养土

3份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园田土, 7份腐熟的圈肥, 加过磷酸钙3千克/立方米, 磷酸二氢钾0.25千克/立方米, 辛硫磷麸皮毒饵0.25千克/平方米, 95%恶霉灵4克/平方米。

(2) 苗床准备

小拱棚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 下挖15厘米, 提前烤地, 畦宽1.2~1.5米,

(3) 种子处理

50~60℃水浸种15~20分钟, 30℃水浸种3~4小时, 25~28℃条件下催芽。或用1%高锰酸钾浸种2小时, 1%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 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 在30度水中浸种3~5小时, 再催芽。

(4) 育苗时间: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苗龄50天左右, 6月下旬7月上旬定植。

(5) 育苗方法。催芽后5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用8厘米×10厘米营养钵, 播种后覆土1厘米。

(6) 苗期管理

温度:出苗前白天25~28℃, 夜间18~20℃, 出苗后白天15~17℃, 夜间10~17℃, 待第一片真叶出现后, 白天25~28℃, 夜间15~18℃。

水分:播种水浇足浇透, 移植前不浇水,

光照:16小时以下, 越足越好, 尽量多见光。

(7) 壮苗要求

温度:三高三低, 即播种温度高, 出苗后降低, 移植前花芽分化和移植缓苗期提高, 缓苗后降低。白天和晴天适当提高温度, 阴天和夜间降低。

水分:三足两控。播种水浇足, 移栽水浇足, 定植前割坨水浇足, 出苗后控水, 移栽缓苗后控水。

(8) 壮苗标准

株高20~25厘米, 节间短, 茎秆粗壮, 上下一致, 7~8片真叶, 叶色浓绿厚实, 无病斑。

(9) 壮苗措施

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0.2%, 硫酸锌0.2%, 助壮素1000PPM, 矮壮素50ML, 加水50千克。赤霉素1克加水100千克, 加0.5%~2%尿素, 喷3~4次。

(3) 定植

(1) 施足有机肥, 亩施腐熟有机肥8000~10000千克, 深翻30厘米。

(2) 做畦覆膜, 清除前茬甜瓜秧, 畦宽90厘米, 高15厘米, 畦距60厘米, 用1.2米宽幅地膜。

(3) 定植方法, 6月下旬至7月上旬, 每畦双行, 株距30~35厘米, 适当深栽 (茄没脖, 瓜露坨) , 土坨埋于地下, 浇足定植水。

(4) 定植后管理 (保秧促果)

(1) 温度:白天28~30℃, 夜间18~20℃, 地温18℃。

(2) 湿度, 缓苗后浇一次水之后蹲苗, 待第一穗果核桃大小, 第二穗果蚕豆大小, 第三穗花蕾刚开花时结束蹲苗, 开始浇水, 10~15天一次, 同时冲施KNO3复合肥每亩次10千克, 开始采收果实后, 每亩次20千克。

(3) 吊蔓与整枝

吊蔓在第一花序开花时进行, 同时整枝打杈, 单干整枝去掉所有侧枝, 主干留4~6穗果打顶, 每穗留3~5个果。

(4) 开花期适宜的温度:白天20~30℃, 夜间13~17℃, 生长中的绿色果实在8℃以下的低温, 茄红素的合成受到干扰破坏, 以后给予适宜的温度也不再转红。

(5) 防止落花落果

番茄灵使用方便, 果实不畸形, 每穗果开2~3朵花时使用, 浓度随气温而改变, 小于等于20℃时一小袋对水10千克, 20~30℃时对水20千克, 大于30℃时对水50千克。

2.4-D10-15PPM, 坐果灵30PPM加0.1%速克灵, 防落素10-30PPM。

使用时期:上午9:00~下午3:00

(5) 防治病虫害

番茄主要病虫害有:脐腐病、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早疫病, 红蜘蛛、蚜虫、斑潜蝇、白粉虱。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

农业防治:

(1) 选抗病品种, 严格种子消毒。

(2) 培育壮苗, 增强抗病性。

(3) 调节好棚内的温湿度, 注意保温散湿, 保证光照。

(4) 清洁田园, 枯枝败叶带出田外, 深埋处理。

(5)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6) 平衡施肥, 增施有机肥。

物理防治:

(1) 设施保护:在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 雨季用薄膜和遮阳网覆盖。

(2) 诱杀与驱避:在棚内采用黄板诱杀蚜虫和斑潜蝇、白粉虱等, 亩挂黄板 (25~40厘米) 30~40块。

(3)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 防治病虫害, 采用农用链霉素、DT杀菌剂和植物源农药, 如苦参碱等。

化学防治:

脐腐病:补充钙剂0.3%氯化钙、过磷酸钙浸出液等;病霉病:牛奶1斤加病毒灵3支, 加水15千克, 喷雾7天一次;灰霉病:50%速克灵、50%多霉灵;叶霉病: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50%甲基托布津;晚疫病:70%代森锰锌、64%杀毒矾;早疫病:75%百菌清, 50%甲基托布津;红蜘蛛:20%螨克、8%农克螨;蚜虫:一遍净, 50%避蚜雾;斑潜蝇:10%灭扫利, 1%灭杀毙;白粉虱:25%扑虱灵, 20%灭扫利。

四、辣椒栽培技术

1.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早熟、抗病、丰产品种, 辣椒品种主要有保椒、牛角椒、辽椒系列等, 甜椒主要采用彩椒、方舟、苏丹红、黄贵人、黄太妃等。

2. 育苗。

4月下旬~5月上旬育苗, 6月下旬~7月上旬移栽, 苗全50~60天。

(1) 种子处理。55~60℃热水浸种15分钟, 也可用10%磷酸钠或1%高锰酸钾浸30分钟, 或温水浸6~8小时, 捞出在28~30℃条件下催芽, 4~5天露白时播种。

(2) 营养土配制, 园田土 (未种过茄科作物) 60%, 腐熟有机肥40%, 充分混和过筛, 每平方米苗床用40%多菌灵8克加15千克营养土混合拌均匀成药土, 播种前撒1/3, 播后撒2/3覆盖。

(3) 播种及苗期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晴天上午播种, 25~30克种子/平方米, 覆土1厘米, 盖膜提温, 白天25~30℃, 夜间15~18℃, 一周后可出苗, 苗齐后去掉地膜, 出苗后降温;白天22~24℃, 夜间12~14℃, 一周后进入正常管理, 白天25~30℃, 夜间14~18℃, 幼苗2~3片真叶时分苗, 用纸筒或营养钵分苗, 分苗后, 白天26~30℃, 夜间15~18℃, 以较高温度促进缓苗。

(4) 培育壮苗。育苗期以保温为主, 也要避免高温引起徒长, 白天长期高于30℃, 夜间高于20℃, 特别是阴天时高温, 不利于幼苗营养积累, 若发现徒长要及时降温, 还可用25%助长素2000倍喷洒控制长势, 若发现缺肥弱秧, 可叶面喷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

(5) 定植前炼苗。定植前10~15天通风降温, 白天保持20℃, 夜间10~12℃, 进行炼苗, 移栽前2~3天喷一次达科宁, 预防病害。

(6) 壮苗标准, 茎粗壮, 节间短, 苗高20~30厘米, 有的超过25厘米, 12~13片真叶, 茎粗0.6厘米, 现蕾。

3. 适时定植, 科学管理

(1) 定植时间及方法。6月末至7月上旬定植前整地, 作畦, 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亩, 二铵15~20千克每亩, 钾肥15~20千克每亩, 畦宽90厘米, 畦距60厘米, 畦高15厘米, 每畦栽2行, 株距40厘米。

(2) 定植后管理

(1) 温度。甜椒定植后白天22~32℃, 夜间15℃以上, 缓苗后通风, 暑天中午棚内气温达30℃时通风, 下午降到26℃时关闭风口, 维持白天25~30℃, 夜间15~18℃, 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 可昼夜通风, 夏季高温季节加大放风口, 膜上加遮阳网或甩上泥浆。

(2) 中耕。前期多松土, 少浇水。

(3) 肥水管理。前期尽量少浇水, 若浇水最好浇暗水, 以利于提高地温和缓苗, 从门椒坐果开始, 7~10天浇一水, 盛果期4~5天浇一水, 忌大水漫浇。

(4) 植株调整。生长势强, 植株高大的应用吊绳吊起, 以防倒伏, 结果期将植株下部的病叶、老叶打掉, 带出棚外深埋。

(5) 适时采收。开花后35~40天果实长足, 果肉变厚, 果肉变硬, 有光泽, 此时采收青椒最佳。若留彩椒, 需待变色后再采摘。

4. 病虫害防治

甜椒常见病害有病毒病、根腐病、炭疽病、疫病、虫害有蚜虫、烟青虫、茶黄螨等。

病毒病:牛奶一斤加盐酸吗啉胍3支, 加15千克水喷雾

根腐病:恶霉灵加NEB等生根剂

炭疽病:炭疽福美

疫病:普力克、克露

蚜虫:定虫蛛

烟青虫:高效氯氢萄脂或阿维菌素

甜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 篇9

甜玉米在中国也有栽培, 植株较矮, 分蘖力较强。现将甜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论述如下。

一、选地和整地

种植地块的选择应为排灌好, 均匀性好,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土地, 特别要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在适耕期翻地、耙地, 耕翻20~30厘米, 结合耕翻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20千克, 硫酸锌1~1.50千克或玉米专用肥20千克作基肥, 起畦时畦底宽140厘米 (约4尺) , 畦面宽110厘米 (约3.5尺) , 在田块四周挖30厘米深的排水沟。

二、设隔离区

由于甜质玉米受到非甜玉米串粉会形成非甜籽粒。为保证甜玉米的食用品质, 在选地种植时, 要与其它普通玉米品种严格隔离, 以避免因相互串粉而降低品质。隔离方法生产上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同地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要选择空间隔离, 甜玉米用地周围200米之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 加强甜与超甜玉米也应相距200米;也可以采取时间隔离措施, 即将成熟期相近的不同类型玉米的播种期错开15~20天, 使它们花期不遇。如大面积成片种植甜玉米, 可适当降低隔离标准。最终效果以不使两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原则。

三、品种选择及播种

甜玉米品种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高产且商品价值高的品种。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两天, 去杂。甜玉米种子不必浸种, 宜用干种子直播, 出苗率高。

甜玉米的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 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10~15天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技术, 可提早20天播种。

播种宜选择地力水平较高、肥水充足的砂壤土田块栽培水果玉米, 播前要精细整地。甜玉米播种量1~1.5千克/亩。播种方法有机械播种、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分期播种。种植密度采用双行区种植, 每区行长5米, 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株距25厘米, 种植密度约为每亩3500~4000株。采用直播方式, 实行点播, 每穴2~3粒, 覆土3厘米 (最好盖菇渣) , 播后保持田间持水量80%为宜。

播种后当天喷除草剂进行除草, 每亩用40%阿特拉津100克加48%拉索150毫升, 对水50千克, 均匀喷洒畦面和沟面。喷药时土壤墒情良好, 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四、田间管理

甜玉米出苗后, 应及时查苗补苗。当幼苗3~4片叶时间苗, 待4~5片叶时定苗。间定苗的原则是除大、除小、留中间, 保证全田幼苗均匀一致。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及早追肥, 早施、重施攻穗肥, 确保甜玉米植株生长一路青, 这是种植鲜食玉米成败的关键, 也是与普通玉米种植方式的主要区别。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0千克, 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15千克。每次追肥尽量深施, 每次施肥应结合松土、培土、清沟, 进行中耕除草。

在苗期和抽穗开花后, 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 雌穗吐花丝后至收获期, 是灌水的关键时期, 当土地表面干燥时应及时灌水, 防止果穗顶端缺粒。

一般气候条件下, 玉米都可以自然授粉结实, 但在特殊气候条件, 如连续阴雨或高温, 或植株长势弱的情况下, 可以人工辅助授粉。

及时去雄可使植株体内有限的水分、养分集中用于果穗发育。去雄后采收的笋穗色亮、鲜嫩、穗行整齐。一般时间掌握在采收玉米笋去雄应在雄穗超出顶端未散布花粉时最佳;采收甜玉米嫩穗去雄在雄穗散粉后最佳。去雄时间以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为宜, 有利于伤口愈合。为了生产出高品质、高合格率的果穗, 必须除去多余的小穗, 即只保留最大穗。甜玉米叶面积较小, 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 分蘖可以保留不去除。

五、病虫害的防治

管理不善, 草多, 植株衰弱, 连作或雨水多时甜玉米易感染大、小斑病, 通过施用磷钾肥可增强植株抗病性。在叶斑病发生的初期可喷药2~3次, 每隔7天喷药一次, 常用药有50%多菌灵5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90%代森锰锌1000倍液;每亩喷100~150千克药液。纹枯病与水稻纹枯病相同, 在水稻田种植甜玉米可以传染此病, 药剂防治, 每亩用稻脚青50克或稻宁100克加水100千克;或用1%井岗霉素500克加水200千克, 喷粗雾于植株下部。粘虫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粉2~2.5千克, 杀虫效果好;或用90%敌百虫或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 每亩喷施100千克。玉米螟的防治可用颗粒剂撒心叶, 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撒于心叶, 药效长, 效果好;或用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份, 制成10~20倍颗粒剂撒于心叶效果较好;或用每克含孢子在100亿以上的杀螟杆菌粉0.5千克, 加水750~1000千克, 灌注心叶, 杀螟虫效果好。撒心叶或灌心叶的防虫措施应在大喇叭口期进行。雌穗花丝上虫害严重, 在花丝枯萎后可用生物杀虫剂B·T乳剂或杀虫双或巴丹或大神工等进行防治。蚜虫防治可用40%乐果或50%~80%敌敌畏乳剂1500~2000倍液或用50%辟蚜雾每亩用20~30克。

六、适时采收鲜果穗

种植栽培技术 篇1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3》。

1 川红茶良种种植现状分析

目前推广的川红茶良种主要为“早白尖5号”品种和云南大叶茶品种, 前者作为“川红功夫茶”生产的主要原料, 后者作为“新川红”生产的主要原料, 它们在川的种植现状如下:

1.1 云南大叶种在川种植现状分析

“新川红”是以在川种植的云南大叶茶为原料制作而成。云南大叶茶良种原产自滇西凤庆、保山、昌宁和滇南西双版纳自治州等亚热带地区, 属野生亚乔木, 喜高温阴湿生长期长的自然环境。

四川引种的云南大叶茶具有丰产良种和优质良种的特性:树冠高大, 采摘面广阔, 每个单芽是普通小叶茶芽重量的三倍, 根系深, 耐肥, 萌芽期长;叶柔软, 草质少, 多白毫, 易发酵制红茶, 茶素、浸出物、单宁等较之国内外其他原料制作的红茶高, 如表2所示。采用轻萎凋重揉捻等方法将四川产云南大叶种制成“新川红”红茶, 在7大指标上 (白毫、嫩度、叶底、香气、滋味、形状、水色) 均高于印度第一红茶“印度CTCBOP”茶。

自上个世纪50年代, 云南大叶茶在四川灌县 (1988年更名为都江堰市) 、雅安、壁山、大足、涪陵、永川、铜梁和江津等地开始引种, 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大叶茶在四川已种植6667hm2。然而1997年随着重庆直辖市的建立, 四川引种大叶茶的主要产区壁山、大足、永川、涪陵、铜梁和江津等地划归重庆, 致使四川引种的云南大叶茶产量一落千丈, 而雅安和都江堰大叶茶试验场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引种云南大叶茶失败。雅安大叶茶试验场地处蒙山, 北纬30°, 海拔1000m, 年均气温18℃, 年降雨量1700mm, 冬季温度会降到云南大叶种生长极端最低温度零下2℃以下。都江堰大叶茶试验场, 北纬31°, 海拔700m, 冬季风大温度低, 致使引种的云南大叶种发育不全。及至进入本世纪以来, 由于川红茶园种植面积的下降和云南大叶种引种的失败, 四川基本不再生产“新川红”红茶。

1.2“早白尖5号”良种在川种植现状分析

“早白尖5号” (茶国审2002010) 乃国家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证的茶树良种, 是生产“川红功夫茶”的主要原料。该良种是从早白尖群体种中经单株选育而得, 可用于加工红茶或绿茶。经过多年的推广, “早白尖5号”已在四川种植667hm2以上, 主要集中于宜宾。以金叶茶叶公司“早白尖功夫红茶”为代表的宜宾红茶年产量曾达600万kg的生产规模, 其中70%用以出口, 宜宾生产和出口的“川红功夫茶”占整个四川红茶产量和出口量的一半。然而就川红茶整体而言, 由于“茶农+基地+企业”的红茶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还在初步形成阶段, 单户茶农红茶种植规模过小, 平均每户不足667㎡, 红茶企业与茶农没有形成稳定利益关系, 使得企业无法将主要精力去开拓市场和创造品牌 (四川红茶整体品牌价值低, 仅有一个品牌“早白尖功夫红茶”获得过国家级金奖) , 农户无法稳定生产红茶, 造成红茶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 不能很好应对市场波动, 导致本世纪以来四川红茶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生产停滞不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茶树品种志》等资料整理得到。

虽然“早白尖5号”在品种试验中平均单产可达600kg/667㎡, 是福鼎大白单产的1.2倍, 制作功夫红茶外形秀丽, 制成红碎茶可达三套样上档次水平, 耐低温 (生长极端最低温度可达零下9℃) , 具有抗轮纹病和云纹叶枯病等优点, 但是由于茶农不了解该品种的生育习性, 没有采用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其良种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 引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从而导致产量过低, 大部分农户不愿意种植。

2 川红茶良种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2.1 川红茶良种引种生态条件

云南大叶茶在四川引种的生态条件是:北纬30°~32°且海拔不超过800m, 或北纬30°以下, 海拔1000m以上, 极端最低温度零下2℃, 年积温5000~6500℃, 年平均气温13.7~17.8℃, 年均降雨量至少800mm。引种云南大叶茶的茶园应属偏酸性土壤, PH值4~6.5, 深翻土层1.5m。

“早白尖5号”在四川引种的生态条件是:亚热带湿润气候, 北纬26°~34°, 海拔600~800m, 生长极端最低温度零下9℃, 年积温3650℃以上, 年平均气温高于10℃, 年均降雨量1400mm左右。茶园应以山地黄壤为宜, PH值4.5~6.3, 深翻土层1m。

2.2 无性系川红茶良种扦插技术

对于四川红茶良种的引种应优先考虑无性系繁殖方法对部分老茶园和部分绿茶茶园改植换种, 原因是如果采取直播方法引种红茶良种, 会导致在良种普及率还未大幅提高之前良种已经退化为一般品种。而通过无性系繁殖红茶良种, 则可以提前其生殖生长期, 缩短其营养期 (即童期短或无童期) 。川红茶良种无性系繁殖主要方法是短穗扦插 (成龄或幼龄大叶茶树或“早白尖5号”枝条皆可, 包括修剪的枝条) , 该方法不仅能很好保留其良种的特性, 而且具有节省材料、提前其生殖生长期、繁殖系数高、单位面积育苗多等优点。

无性系繁殖方法引种云南大叶茶应以秋插为主 (四川主要引种“云抗10号”和“云抗14号”两种国家级无性系良种云南大叶茶) , 五月初即开始留养母树健壮枝条, 对母树园的施肥水平较之采茶园略高。在取枝前15d打顶, 摘掉母树枝条顶端嫩芽叶。苗圃地和苗床建好后经阳光自然消毒方可建遮阴棚, 保持三分之二的遮阴度, 如此即可进行短穗扦插。

引种“早白尖5号”可采取早春扦插、夏插或晚秋扦插, 单从成活率和苗高 (芽枝梢头高度与短穗高度之和) 比较, 早春扦插和晚秋扦插没有显著差异, 从经济成本考虑, 在温度没有降到极端温度零下9℃之下的情况下, 早春扦插较之晚秋扦插更经济, 原因是前者节约了苗圃管理成本和材料成本。

2.3 川红茶良种引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为了生产有机红茶, 符合国家通行卫生标准 (GB8321&GB4285) , 禁止使用草甘磷除草剂、呋喃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违禁产品。对于标准农药的使用亦应注意适量以保护害虫的天敌, 如红点唇瓢虫、蜜蜂和蜘蛛等。引种“早白尖5号”应在早春采茶后统一喷农药一次, 这样既可避免采摘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又可从两方面控制病虫害发生高峰, 一方面嫩茶芽和嫩茶叶的减少会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 另一方面农药会直接杀死害虫。引种的云南大叶茶每季最多喷施一次农药, 统一时间, 错开采茶期, 确保采茶安全。在选用杀虫灯时应挑选免杀天敌型杀虫灯, 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 这样不至于将害虫与其天敌一起诱杀。提倡人工防治, 尽量少喷农药除病虫害。摘除茶小卷叶蛾子苞, 刮除茶虫卵和茶苔藓, 刺穿茶小卷叶蛾护囊, 剪去衰老和发病严重的枝叶, 冬季翻土刺死地老虎、蛾茧、茶尺蠖类蛹或其他越冬虫蛹。引种云南大叶茶病虫害极其繁多, 以上几点尤需注意。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徐进.云南大叶茶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 2013 (2) :28-29.

[3]段新友.四川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思考[J].中国茶叶, 2011 (9) :9-14.

[4]彭萍, 徐泽.茶树新品种早白尖5号、南江2号全国区域性试验总结[J].茶业通报, 2012 (1) :34-35.

[5]李品武.早白尖5号在川西茶区引种表现跟踪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13 (4) :50-53.

[6]王家金.云南大叶茶资源的机能性物质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J].南方农业学报, 2012 (7) :924-928.

[7]徐泽.早白尖5号配套栽培技术[J].西南园艺, 2012 (4) :21-22.

[8]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9]陈亮.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大黄种植技术 篇11

大黄怕热喜冷,一般适合种植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大黄是深根性植物,主根可深入土层30~45厘米,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褐土和沙壤土为好,黏重土壤不宜栽培。选好地后要精细整地,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与火土灰45~60吨,翻埋土中作基肥,深耕30厘米以上。大黄种植需要经过4~5年的轮作周期,不可连作。适合与马铃薯、豆科、油菜等作物轮作。移栽之后的第一年建议在行间套种玉米、韭菜、大豆、紫苏、薄荷、红花等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二、繁殖

1.种子繁殖:大黄主要用种子繁殖,种子的寿命仅为1年,不要使用陈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包括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种子直播:在早春或者初秋时进行,按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穴播,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种5~6粒,覆土厚2厘米左右。

育苗移栽:在不适合直播或者春季干旱的地区可采取育苗移栽繁殖。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不易积水、向阳背风的畦地。将阳畦地做成宽1.3~1.5米、高10~15厘米、畦间距30厘米,四周挖好排水沟。条播:在畦上横向开沟,沟距20厘米、播幅10厘米、深5厘米,播种间距2厘米左右,撒播均匀,覆土厚2~3厘米。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间距2~3厘米,再均匀地撒上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可以在畦面上覆盖一层长松针或稻草,并经常浇水保湿。

2.子芽繁殖:在大黄采收时,选择产量较高、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切下母株周围的根茎,每个切割的根茎上带有3~4个芽眼,将草木灰涂抹在芽眼或者分离的子芽上,然后种植在苗床上。子芽繁殖较适合于小面积栽培。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采用种子直播的,当苗高8~10厘米时进行间苗,苗高15厘米以上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采用育苗移栽的一般在春、秋季节移栽,春节前后最佳,边挖边移栽。定植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穴深35~40厘米,呈“品”字形定植。每穴栽1株,覆土厚5厘米,压紧,浇缓苗水。

2.培土除草:大黄栽植3~4年才可采挖,种植周期较长。要想获得高产,在种植周期内应做好除草和培土工作。移栽后第一年,大黄幼苗较小,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应视土壤板结和草害情况,除草3~4次。第二至第三年,植株生长健壮,在春、秋季各进行一次除草。第四年在春季进行一次除草。除草可以和培土同时进行,自下向上将土壤培成馒头形状,以促进大黄根茎生长膨大。

3.追肥:大黄为喜肥植物,除施基肥外,每年还应该追施化肥和农家肥1~2次,可以结合除草进行。化肥主要是磷肥和钾肥。农家肥主要是腐熟的油饼肥。第一年先施两次清粪水,待秋季倒苗后,每公顷施腐熟饼肥750公斤、过磷酸钙150~300公斤。第二至第三年各追肥两次,分别于每年的5—6月和10—11月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入人粪尿或过磷酸钙300~450公斤、氯化钾150~300公斤,施后覆土、浇水。

4.打薹:大黄移栽后,抽薹开花时间为第二年5—6月,抽薹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大黄产量和质量,应及时打薹。打薹不宜在阴雨天进行,否则雨水易进入茎秆,导致根茎腐烂。应当在晴天时用小刀从薹基部切除,打薹后及时培土覆盖。

四、采收与加工

1.种子采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种。当种子有部分变成褐色时,将植株割下挂在通风处,收集种子后应立即在当年秋季播种或者置于室内干燥处储存,待春季播种。

2.大黄采收与加工:在大黄种植2~3年之后的10月下旬,当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便可收获。先割去地上部分,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挑除已腐烂的大黄,刮去根及根茎周围的泥土和栓皮,切成6~8厘米的大块,晒干或烘干。一般每公顷可产鲜根茎22.5吨。

烘干:先将大黄晾晒至切口处收缩并有黄白色油状物滴落,单层摆放,厚度大约10厘米,送入烘房烘干。一般应该连续烘干7~10天,每天翻动1次,温度调至45~50℃。待大黄切口处无油状物流出,再将温度升高至55~58℃,烘制20~30天即可成为干品。切记烘房内温度不能超过60℃,烘烤到表皮显干时,要适量降温使其发汗回潮之后才能继续烘干,这样反复操作直至大黄全干为止。

大黄全干之后,将其转入装药设备或者木箱中用力冲撞,直至粗皮被撞去露出黄色为止。大黄干燥之后外表为黄棕色、坚实,纵纹上有明显的星点,有油性,味微苦、不涩,有清香气味。大黄储藏应该放置于干燥通风处,用木箱包装完整,防止虫蛀和霉变。

大棚黄瓜早春茬种植栽培技术 篇12

早春茬黄瓜品种应该选择耐低温、耐寒抗旱、早熟、耐弱光、适应性强、抗病虫害, 高产优质品种。如津春3号、新泰密刺、山东密刺、等三个品种产量高, 耐高温、适合我地区春季保护地大棚种植。

2 培育壮苗

2.1 苗床选择与营养土的配方

苗床最好选用大棚温室内畦为佳。苗床背风向阳, 土壤含有机质丰富, 阳光充足, 苗床为平畦, 畦宽1.2米、深10厘米。育苗用营养土可用肥沃大田土6份, 腐熟圈肥4份, 混合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草木灰10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 充分混合均匀。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纸袋中, 密排在苗床上。

2.2 种子处理

首先选择籽粒饱满, 优质品种晒种五个小时左右, 将种子投入50~55℃的温水中, 不断搅拌, 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 水凉后撇去漂浮的瘪籽, 其余种子再留下继续浸泡4~5小时, 捞出前可用手搓洗种子。去掉表面的附着物, 捞出后清洗一遍晾干后用纱布包好催芽。

2.3 黄瓜早春茬的播种

把营养土装入10cm×10cm钵中, 再把营养钵排入苗床上, 钵和钵间缝隙塞严土。小水浇透营养钵, 。在每个营养钵中心打2.0cm左右深穴, 把刚露白发芽种子播入后覆盖, 营.养钵盖土厚度1.5~2cm, 然后用地膜盖上.也可将种子直接播入苗床上, 两叶一心时 (两叶是指子叶, 一心是心叶) 分苗于营养钵中育苗。

2.4 苗期管理

播种后保持棚内温湿度, 白天温度27~31℃, 夜间17~22℃, 当75%的种芽出土时, 揭去覆盖的地膜, 撒0.5~1.0cm细沙土, 沙土保持潮湿。瓜苗出苗95%以上后白天棚内温度21~26℃, 夜间16℃左右。当第2片真叶展开时, 进行育苗。定植前7天进行低温锻炼秧苗, 增加对温差的适应能力, 可显著增加幼苗抗寒性。

2.5 育苗与定植时间

早春茬大棚栽培育苗在12月初旬, 定植在1月上旬至。苗龄31~41天, 3~4片真叶, 苗高9~12cm。

施肥整地做畦, 在定植前6~7天左右, 施基肥以每亩优质猪牛粪0.15万kg、草木灰50kg、过磷酸钙25kg经滩沤腐熟而成。基肥在起畦时沟施, 施后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 尿素10kg/亩, 锌肥、硼肥各2kg/亩。撒施深翻, 耙细整平、疏松。6~8m跨度的大棚, 棚两边各留20cm, 按110cm放线, 做沟宽20cm、畦面宽80cm、高20cm的小高畦, 畦面中央挖一深7~8cm、宽20cm的地沟, 然后盖上地膜。

间弱苗, 留壮苗。壮苗的标准是脚矮、茎粗、节短、叶片厚且深绿无病虫害。株高16厘米左右, 叶色浓绿龙头舒展节间短, 顶戴花蕾, 5~6片真叶。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 晴天上午定植。浇足定植氺, 定植行距64cm, 株距33cm。定植时将地膜剪成“十”字口, 挖穴浇足水, 水温20℃以上, 趁水未干时把去钵苗放入, 苗土表面与畦面持平或稍高畦面封好土。

3 定植

定植后到心叶开始生长这段时间为缓苗期, 一周内不放风, 一般6天左右。缓苗期要密封大棚保温, 控制光照和湿度, 促进缓苗。白天温度控制28~33℃, 夜间17~21℃为宜。尽量不浇水, 有利于蹲苗促进根系发育。

4 田间管理

缓苗后为加速生长可在地膜下浇1次缓苗水, 选择中午湿度较大时放风, 根据实际情况, 放风由小到大放风。注意避免扫地风。白天温度25~28℃, 夜间温度15~18℃, 放风情况视温度和天气情况而定, 逐步增大放风时间和风口。

早春茬大棚黄瓜栽培在管理上采用交足水分, 上足底肥和追肥, 白天温度控制在29~33℃, 夜间温度16~19℃, 高温管理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也可以加快作物生长。7~10天追肥浇水1次, 每次追施尿素0.031公斤/平方米、钾肥0.031公斤/平方米、磷肥0.016公斤/平方米。同时要从结瓜开始进行叶面喷肥, 黄瓜生长中后期应注意“回头瓜”, 此期须施大肥, 采用复合肥重施, 并进行根外追肥1~2次。

引蔓上架, 防止相互缠绕。绑蔓的时间宜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根据植株的长势和高矮, 调整绑蔓的角度。而对生长势较强的则可以弯曲绑, 绑紧, 以抑制其生长。每次绑蔓时, 要使各植株的生长点方向相同, 并逐次交替变换方向。

5 黄瓜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等, 疫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斑潜蝇等, 要在病虫害初发阶段, 选用高效对路农药及时防治。

上一篇:纤维板生产下一篇:日本民族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