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种植技术

2024-07-26

栽培种植技术(精选12篇)

栽培种植技术 篇1

苦参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 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皮肤瘙痒等疾症。在农业生产上作为生物农药的原材料, 是较好的杀虫剂。

1、播种方法

1) 选地与整地:苦参为深根系植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为好。施复合肥, 耕翻20~25cm, 整细整平, 开宽1.5m的畦。

2) 播种时间:春播或秋播均可。秋播后需覆盖, 否则土壤表面易板结, 不利于春季出苗。秋播宜早不宜迟, 种子成熟之后即可播种。春播应在清明前后下种, 此时土壤墒情较好, 利于出苗。

3) 播种:条播或穴播。从田间管理的角度来看以穴播较好。也有采用育苗移栽的, 但移栽时较为繁琐。先将床面反复搂耙, 按行距40~50cm, 株距30cm挖穴, 穴深3cm左右, 每穴播种6~8粒, 覆平, 稍镇压。每亩播种量2kg。条播行距30cm, 株距20cm, 每亩用种子4kg。

2、田间管理

正常条件下播种后7d左右出苗。由于杂草生长较快, 应及时清除, 并适当松土。5月上旬进行根部追肥, 以氮肥为主, 促使小苗早期的营养生长;7月上旬再进行1次追肥, 以磷、钾为主, 加强复壮、促进根部营养成分的积累及越冬芽的分化;8月中、下旬培土1次, 以促进越冬芽的形成和保护。中耕4~5次。在春季容易发生干旱的地区, 应及时进行浇灌, 以保证小苗的正常生长。由于种皮不易吸水, 不经处理的种子及播种时覆土过深的种子, 有第2年甚至是第3年出苗的现象。

当年株高可生长到60~70cm左右, 基本不开花, 秋季植株枯萎之后将枯枝清理干净, 加盖腐熟的畜粪, 一是保护越冬芽, 二是对第2年的生长起到追肥的作用。

在采收之前, 每年均重复上一年的管理工作, 同时去掉花序进行打顶, 保证根部对营养物质的积累, 以便获得量高质优的中药材。

3、采收加工

苦参以根入药。栽种2~3a后, 于春秋季采挖, 以秋采者为佳。挖出根后, 去掉根头、须根, 洗净泥沙, 晒干。鲜根切片晒干, 称为苦参片。

栽培种植技术 篇2

培训内容:玉米栽培,水稻种植技术

一、玉米栽培技术 夏玉米播种技术

(一)精选种子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在播种前要对籽粒进行粒选,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颜色鲜亮、发芽率高的种子,去除秕、烂、霉、小的籽粒。

(二)种子处理

玉米在播种前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强种子发芽势,提高发芽率,减轻病虫害,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1、晒种。将选出的种子在晴天中午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翻晒2-3天。

2、浸种。一般采用冷浸和温汤方法。冷水浸种时间为12-24小时,温汤(55-58℃)一般6-12小时,也可用25公斤腐熟人尿兑25公斤水或沼液浸种12小时,另外也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浸种12-14小时。注意:浸过的种子要当天播种,不要过夜;在土壤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不宜浸种。

3、拌种。可以用农药拌种如50%辛硫磷乳油,每公斤种子2.5ml辛硫磷乳油,也可用微量元素如“傲绿”牌营养素拌种,每公斤种子4-5克营养素。包衣种子无需浸种和拌种。

(三)足墒适时早播

根据我市的气候条件,早播有利于玉米早期蹲苗、延长生育时期。麦龚套种,在小麦成熟前7-15天趁墒套种。高产田晚套种,中低产田早套种。铁茬播种,为了实现早播,麦收后抓紧时间灌足底墒水,足墒铁茬播种,要在6月15日以前播种完毕。铁茬播种的方式有冲沟播种和挖穴点播。播种时要求深浅一致,播深5厘米左右,点播每穴2-3粒,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确保一播全苗。(四)合理密植

玉米的合理密度受气候、肥水、品种特性的影响,一般地力条件较高,施肥较多,灌溉条件好的密度要大些,植株矮小的叶片上冲的紧凑型品种密度应大些。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可根据密度而定。郑单958适宜种植密度:500公斤以上产量水平4500株/亩,株距24厘米;400-500公斤产量水平4200株/亩,株距26厘米。农大108适宜种植密度:500公斤以上产量水平3600株/亩,株距30厘米;400-500公斤产量水平3400株/亩,株距32厘米。

(五)科学施肥技术

俗话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亩产玉米500公斤以上的中高产田,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及示范区土壤条件需追施纯氮18-24公斤,纯磷6-8公斤,纯钾5-8公斤。追施时坚决杜绝“一炮轰”、只追氮肥的现象,要根据示范区测土化验结果实行平衡配方施肥,不仅重施氮肥,而且要配合磷钾肥和微肥,依据轻施提苗肥、早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补施攻粒肥,分次追施。采用分次追施较“一炮轰”、单施氮肥增产10%以上。

(六)科学灌溉技术

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除了发展和完善水利设施外,还必须推行科学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措施。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沟灌和隔沟灌。玉米种植行距较宽,采用沟灌非常方便。还可采用隔沟灌的方式,即只在玉米宽行开沟灌水,即省工又省水。

2、管道输水灌溉。一般采用有地下硬塑管,地上塑料软管,一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边灌边退。

3、喷灌和滴灌。喷灌和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地、保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若壤土含水量低于16%,粘土含水量低于20%,沙土含水量低于12%即需要灌水。

(七)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在杂草严重且防治不力的地块影响产量可达10%以上,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现把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 土壤封闭性除草剂

1、除草剂品种:目前用于玉米田土壤封闭的除草剂品种很多,效果比较好的有两个品种:40%玉丰悬乳剂和40%乙阿悬乳剂。

2、使用时间:玉米播种后出苗前。这一时期杂草正处于出苗期,易触药而死亡,待杂草出苗后再喷药,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3、使用剂量:常用药量,亩用40%玉丰悬乳剂165克或40%乙阿悬乳剂每亩180毫升。严禁点燃麦茬,以防燃烧后的麦灰与除草剂发生反应,降低药效。

4、使用方法:要求必须在浇水或降雨后田间湿度较大时使用。兑药时要充分摇匀,然后按使用面积计算药量,并准确量取。先加少量水将药剂稀释成母液,然后按每亩药量兑水40—50公斤,搅拌均匀后对土壤表面均匀喷雾。喷药时采取边喷边退的方式进行。触杀性除草剂

1、除草剂品种:目前用于玉米田触杀性除草剂品种很多,推荐使用河北宣化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玉米田特效除草剂:一封一杀。

2、使用时间:玉米出苗后。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中所有已出土的15厘米以下杂草及未出土的一年生由种子繁育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3、使用剂量:常用药量,亩用150—200克。

4、使用方法:兑药时要充分摇匀,然后按使用面积计算药量,并准确量取。先加少量水将药剂稀释成母液,然后按每亩药量兑水30—50公斤,搅拌均匀后,定向喷雾于杂草及土壤表面,严禁喷到玉米上,以免玉米受害。

注意事项:一是最好使用喷雾器,兑水量要充足,喷雾要均匀,勿重喷或漏喷,避免大风天气喷雾;二是如果土壤干旱,进行土壤处理时,应加大喷液量,可以提高灭草效果;三是喷药后地表形成一层药膜,不要中耕而破坏药膜;四是喷药以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为好,避免药液挥发或破坏药膜;五是施药后24小时内如遇大雨,应及时补喷;六是喷药后及时用碱水清洗喷雾器械,免伤其它作物。

二、水稻种植技术

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公分(2∼4吋)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耕种方式

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蘖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干燥、删选:

栽培种植技术 篇3

2. 园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建园。同时,园地环境应符合草莓食品安全生产要求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污染,生态条件良好,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产基地还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3. 土壤优化 草莓施肥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生产的肥料使用准则。定植前需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鸡粪、羊粪等优质农家肥料2000~3000千克,并可加入适量的商品有机肥料或富含磷钾的无机(矿质)肥料。生长发育期可进行水肥一体化土壤追肥或根外追肥。

由于草莓连作可导致病虫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自毒物质积累、元素平衡被破坏等问题,所以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增施优质有机肥、日光土壤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等技术,采收结束后及时揭膜淋雨,清除草莓植株,轮作其他作物。

4. 高垄栽植 我国传统栽培方法采用平畦栽植,降雨和浇水后畦面易积水,污染茎叶和果实,不利于根系生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空气湿度大,很容易引起烂果,导致果实着色不良,品质与产量降低。20世纪80年代末期,笔者在山东烟台率先将传统的平畦栽植改为高垄栽植,并配套覆地膜与滴灌,取得了成功。高垄栽植能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温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根系生长,也便于排水、地膜覆盖和采收等管理。

5.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的作用有: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速效养分,黑色地膜可防除杂草,降低保护地空气湿度,防止浆果触地腐烂,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提早开花结果,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露地栽培和小拱棚半促成栽培,地膜覆盖时间一般在土壤封冻以前,浇足封冻水之后;大棚和日光温室栽培在保护地上棚保温时覆盖地膜。待翌春露地温度适合草莓萌芽展叶时或保护地上棚保温时即破膜提苗。

6. 滴灌指标 草莓栽培特别适合采取垄顶滴灌,土壤水分管理可以土壤水吸力作为参照指标。各生育阶段要求土壤水吸力适宜范围(pF):育苗期1.5~1.7,定植期1.5~2.0,开花坐果期2.0~2.5,果实膨大期2.0~2.2,采收期2.0~2.5。

7. 植株管理 在花蕾分离至一、二级花序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果实发育期及时摘除老叶、病残叶和匍匐茎,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以防止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抑制匍匐茎发生可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还可抑制高代瘦弱匍匐茎苗的发生。采取选择匍匐茎发生少的品种,适时上棚保温,防止棚内高温,及早人工摘除,使用生长延缓剂或生长抑制剂等措施,都可抑制匍匐茎发生。笔者研究结果表明:于6月中旬对草莓叶面间隔1周喷布2次250毫克/升多效唑,对匍匐茎的发生数量和各代总长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8. 果实品质 影响草莓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品种、成熟度、光照和温度等。优质的品种、完熟的成熟度、良好的光照、适宜的低温、充足的有机肥、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等,都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草莓自花结实力强,但异花授粉对坐果率、单果重和种子数有所提高、增加。据笔者研究结果,防止草莓畸形果的主要措施有:配置授粉品种,加强花期温度管理,及时疏除无效花蕾,禁止花期用药,在花期放蜂,以及人工辅助授粉。

9. 综合保护 笔者研究认为,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应特别强调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是: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毒苗,施足优质基肥,采用高垄栽植,掌握合理密度,进行地膜覆盖,防止高温高湿,切忌发生徒长,搞好园地卫生,日光土壤消毒,以及合理使用农药。笔者在山东的应用结果表明,日光土壤消毒可有效防治草莓黄萎病菌、芽枯病菌及线虫等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同时可改良土壤。

10. 采后技术 草莓应随采随销,轻摘轻放,分级采收,安全运输,低温保鲜,从采摘到上市的全过程必须继续保持卫生安全。草莓果实可主要按单果重直接分级分批采收和包装,大、中、小型品种一级果标准分别为≥25克、≥20克、≥15克。接触草莓果实时最好戴上一次性食品用薄膜手套,包装物要求洁净、光滑、牢固、透气、美观、浅而平、无污染、无异味。果实采取低温保鲜,适宜温度为0~4℃,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烟台市果树工作站 邮编:264001)

柴胡栽培种植技术 篇4

1、选地整地

柴胡性喜温暖、潮湿环境, 耐寒、耐旱, 怕水涝。生产上宜选择肥沃、疏松、不积水的大田或缓坡山地种植。凡粘重、积 (渍) 水、土层薄的地块不宜种植。

地选好后, 每亩施入农家肥2 5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0kg做基肥, 深耕30cm, 整平耙细, 做110cm宽的平畦。雨水偏多的地区可做130cm的高畦, 畦的四周挖好排水沟。

2、催芽

柴胡种子发芽时对温度要求严格, 发芽的最佳温度为18~22℃, 超过25℃难以发芽。柴胡发芽需很长时间, 20℃时, 达50%发芽需20d。所以, 种植时节安排得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种植的成败。我国幅员辽阔, 春季南北温差很大, 种植户可根据当地的地温高低安排种植。例如, 某地区达18~22℃地温时的时间大约在4月20日前后, 那么4月1日前后就可催芽。

催芽前, 先将种子浸入40~50℃的温水中浸泡4~6h, 捞去浮在水面的瘪子, 将沉底的饱满种子与洁净的河沙按1∶2的体积比拌匀, 置敞口的陶制容器或土坑里催芽, 温度控制在18~22℃。20d左右, 有1/3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亩用种量2~3kg。

3、播种

在整好的畦面上, 顺畦埂方向开四条宽10~15cm、深1.5cm的浅沟, 浇足水, 将催芽籽均匀撒在沟底, 覆细土厚0.2~0.3cm, 盖草保温保湿。3~5d后, 陆续出苗。出苗达60%时, 揭去盖草, 如畦面过于干旱, 可洒水造墒, 也可浇水, 以待齐苗。

4、田间管理

齐苗后, 注意防旱保苗, 拔草灭荒。间苗后, 划锄“蹲苗”。当叶片变厚, 叶色浓绿时, 每亩撒施尿素10kg, 并浇一次透水。以后节制浇水, 勤划锄灭荒。雨季来临之前, 每亩撒施磷酸二铵20kg, 浇水。雨季要严防田间积水、渍水。田间积水、渍水极易引发根腐病, 造成大幅减产。封冻之前, 浇一次越冬水, 每亩撒施捣细的农家肥3000kg。

第二年早春, 耧去地上干枯的茎叶, 浇返青水。待苗高12~15cm时, 每亩开沟施入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8kg, 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控制浇水, 严防积 (渍) 水。5月间, 柴胡陆续抽薹开花。除留种田外, 要及时剪除, 避免无谓消耗。

5、病虫害防治

柴胡见有根腐病, 因高温多湿、田间积 (渍) 水而发。发病植株退绿变黄, 后干枯而死, 拔出后可见根部腐烂。防治的办法除重施磷钾肥外, 还要搞好雨季排水, 不可使田间积水,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株。柴胡的虫害以春季苗期的蚜虫多见, 可用“扑虱蚜”等灭杀。

6、收获加工

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 篇5

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果树资源,随着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与兴盛,加之内蒙古特有的天气条件、日照时间,内蒙古的果树资源逐渐增加。对于果树栽培也应当得到妥善的管理,使果农的种植技术增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果树栽培方法对果品的影响,总结果树栽培的管理措施,探究果树栽培的种植技术,进而提升果树产量,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的各项产业逐渐完善与提升,尤其我国的果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果业发展地之一,过时栽培的技术以及方法得到人们与政府的重视,政府也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果业的生产与研究,对其资源进行开发,研究更加先进、产量更多、果品更好的种植技术。这使得内蒙古的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果树栽培管理措施以及种植技术进行分析,能够加快果业的发展,提高果农的收入,为地区带来经济效益。果树栽培方法对果品的影响

1.1 果树栽培地址对果品的影响

现阶段,在果树的栽培管理及技术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果树栽培选择的地址,在选择地址的过程中,对果树的自身情况以及客观问题都要加以考虑。某些果树生长条件特殊,在选择地址时,要对其附近的污染源进行检查,进而保证土地及空气的质量,防止出?F坏果、毒果。例如: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果树种植中,在选址时,首先要对果园的周围环境进行勘察,检查其是否有工业用地、发电厂等,对植物的土壤、空气及水源进行保障。

1.2 果树苗的品种对果品的影响

当前,进行果树栽培的过程中,树苗的品种对于果实的影响是较大的,对果树的树苗品种进行筛选,有助于果农培养出较优良的果实品种。在选择果树苗的时候,选择质量较好的,尤其是抗旱能力强,具有抗逆性的树苗进行种植,进而保证果品的质量。

1.3 果树施肥对果品的影响

在对果树进行栽培的过程中,施肥是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施肥需要果农按照季节及果树栽培方案进行施肥。在使用化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要防止污染问题,尤其水污染。例如:在试验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果树施加的肥料氮元素含量较多,进而导致土壤中的亚硝酸盐增多,导致种植的果实含有一定的毒量,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应合理使用化肥用量,防止土壤、水源、果实危害的产生。

1.4 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对果品的影响

在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农药使用量过度也会对果树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使用农药时,有10%的农药会在果实上被附加。由于农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不当会使一定量的农药进入人的身体,进而对人体带来影响。想要确保果实的安全,在果树栽培期间,使用的农药浓度应在合理范围内。果树栽培的管理措施

2.1 选择合理的果树栽培位置

果农在进行果树栽培时,栽培位置及环境对果实有较大的影响,选用合理的果树栽培位置是进行管理的基础。当前,内蒙古的经济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扩展较快,在产业周围的污染也较严重、环境相对较差,对果树种植带来不利。果农想要提升果实的安全性,就应在种植前对土壤的质量进行分析与研究,选择污染较小、土地肥沃的地方进行种植,并且种植的地方水源应充足。例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某片农业区进行种植时,选择好果树栽培位置后吗,对其空气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土壤及水源定时进行检验,进而保证果实的生长指标正常。

2.2 选择适当的果树肥料

当前,果品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的果实。所以在进行肥料的选择时,要恰当,选择对于空气、植物无害的肥料。例如: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苹果种植园中,选择肥料时,选择农家肥料,能够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具有营养支撑,进而确保果实的绿色安全。

2.3 对果树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进行病虫害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确保果品。在选择果苗的时候,应当挑选抗病虫害能力较好的果苗,在种植前,对果树要进行检验,确保安全。同时,果农也可以采用物理方式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光照、涂白粉等方式。果农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对不同的病虫害要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并且要注意水源污染问题。果树栽培的种植技术

3.1 将果树进行矮化密植

在果树进行栽培的过程汇总,矮化密植技术是一项较常见的果树种植技术,尤其在矮化品种的果树中,比较常见。采用这种技术,果树体积较小就是一种优势,果树的间隙减小能够增加果树的种植数量,进而提升果树的果实产量。例如: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葡萄种植园中,矮化技术可以使葡萄的成熟期提前,加上光合作用,果实产量更多,品质更优良。

3.2 无毒苗木技术的采用

在果树生长的阶段,一定有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导致果树枯竭、不生长、果实品种差。当前研究出来的无毒苗木技术可以防止病虫害,进而提升果实品种,使果树健康成长。当前培养出的无毒苗木主要有苹果、草莓。将现代科技应用于栽培中,不仅使农业发展现代化,也能够提升果实生产效率。

3.3 对果树采用套袋技术

对果树采用套袋技术,能够提升果实的品质。对于套袋技术,有关部门应进行大量的宣传与宣讲,使果农们能够充分了解套袋技术,进而采用正确的方法提升果实产量,进而促进果业的发展。

对果树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及种植技术进行探究,可以对果树、果实及周围的环境带来积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内蒙古农业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较多先进的技术及树苗都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同时,政府及果农对果园情况也要加以注意,对果树栽培要进行严格要求,不仅生产健康的果实,也能够加大果实产量,促进经济发展。

伊犁贝母人工种植栽培技术 篇6

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或微碱性砂质壤土均可。尼勒克东部到处都是适合贝母生长的土壤。但是生长周期长,管理不善,会因人畜踩踏而受损,因此,种贝母的地块必须有牢固的防护围栏,贝母田中不能久积水,久积水会使地下鳞茎染病和腐烂。必须是浇水和排水方便的地块。以麦茬、菜籽茬、豆类茬等根系较小的作物茬为上茬。贝母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如果能合理倒茬轮作,既能增加产量,又能避免重茬病和各种病害。另外要特别注意所选地块应避开近年来使用过绿黄隆等除草剂类和像膨大素类药物。

2.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将腐熟的厩、堆肥按3000~5000kg/667m2、饼肥40~50kg/667m2、过磷酸钙20~40kg/667m2均匀撒于土表,翻入土中,耙细整平,作成宽60~120cm、高10~l5cm的小高畦,畦沟宽约30cm。

3.整地

将施好基肥的耕地深翻25-30cm。暴晒土壤15天左右(暴晒的目的是利用太阳光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菌)。耙细整平,作成宽60~120cm、高8~12cm的小高畦,畦沟宽约30cm。畦埂要打直,踩实,修整齐。

4.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鳞茎繁殖。

4.1种子繁殖

籽种必须是色泽鲜亮,籽粒饱满,以当年产的黄花贝母籽种为最好。可春播、秋播,以秋播为好,8-9月份进行。因种子具有后熟特性,因此要随采随播,但为节约土地可在播前3-4个月,将种子拌湿沙进行催芽,温度在5-10℃。播前按行距30-40cm开浅沟播种,播幅8-10cm,盖土1-2cm,每亩用种子15kg,育苗1年后即可移栽,按株行距5cmX12cm开沟,沟深5cm,栽后覆土稍镇压。无论整畦面撒播或条播,播完后都要履盖1.5-2cm厚牛马粪,以防开春畦面板结,粪必须研细,最后过一次筛子,最后履盖一层草,以胡麻草最好。

4.2鳞茎繁殖

以鳞茎做种的必须完好无损,色泽正常。不带病菌的伊犁黄花贝母鳞茎为最好。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将鳞茎按大小分级栽植,大鳞茎按行株距25cmX5-10cm,小鳞茎可适当缩小珠行距以有效利用土地,每亩用种量100kg左右。

5.田间管理

5.1贝母在竖年3月底4月初出苗

出苗前,要整理和修补好浇水渠道和畦埂,并保持畦面整洁。尽快揭去胡麻草,以利于贝母小苗逐渐适应早春忽热忽冷的气候。并清耙畦子表面。要做到耙松、耙细、耙平,要轻耙,来回耙动时,要让耙齿运在一个面上,以免耙出籽粒。耙松1.5厘米即可。这次耙地很重要,即可防止于地表板结,又极大的破坏了即将出土的草籽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全年杂草生长量,并起到了提高地温和保墒作用。

5.2合理间套作

合理间套作不仅可节约土地,而且可遮荫。为给贝母小苗遮荫凉,可在田埂上点播一些根系较小的植物,如大豆,黄豆、早熟豌豆等间作。

5.3锄草中耕

着眼于一个“勤”字,发现幼草尽快拔出,以保持田间经常无草。锄草工具宜小巧,以防损伤秧苗和鳞茎。

5.4追肥

栽前施足基肥,冬前施越冬肥,可用腐熟厩肥。出苗后可施几次稀薄粪水,每亩l000kg左右或复合肥20kg。

5.5排灌

浇水视降雨量和墒情而定。一般年份,浇1-2次即可。雨水较多的年份,可以不浇水。每年四月下旬,是贝母植株和鳞茎生长的膨大的最快时期,这时应浇透浇足一次水,以保证需水量。雨季要特别注意排灌,以免高温高湿引走越夏鳞茎腐烂,天旱则应及时浇水,最好采用喷淋及沟灌法,以免土壤板结。

5.6病虫害的防治

(1)苗期病害的防治主要是:注意观察贝母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苗,应连根铲除,焚烧或深埋,以防感染。主要有贝母腐烂病:7-8月多发,为害地下部分。防治方法: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经常松土除草,防止鳞茎受伤,发病期用25%多菌灵200倍液浇根。

(2)防治病虫应同时进行。应选用低毒残留时间较短的药物。虫害主要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主要危害幼苗及嫩茎,使之散瓣破碎。在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地下虫害最好的办法是每亩地用5-6kg油渣,研细,在把灭虫药用适量的水化开,装入喷雾器,然后把油渣摊开,一边喷雾,一边搅拌,搅拌均匀后,装入袋中,捂2-3小时,于傍晚撒于畦面诱杀。害史一般会在傍晚窜出地表活动。并做到每10-15天撒一次预防。

5.7贝母的越夏过秋管理

夏秋季节,贝母枯萎,人们不能通过秧苗的变化,直观的看到地下病虫害的状况,误以为万事大吉,因而忽略了贝母越夏过秋的管理。其实夏种季节,正是害虫由幼虫成长为老害虫,是全年危害最为猖獗的时期,病虫害传染极快。这也就是贝母年年长,产量却年年降的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更本所在,甚至还会造成毁灭性损伤。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在贝母秧苗部分枯萎后,就将鳞茎挖出,按大中小归库,当即异地另藏。这是最好的办法。特别是颗粒较大的直径2.5cm以上的鳞茎,必须做到每年移栽一次。结粒的贝母,每年开春出面后,有部分鳞茎会长出双苗,如不移栽,来年就会太拥挤,因而会影响自重和鳞茎的产量。如当时无地可种,可以將鳞茎做沙藏处理。具体方法是选择阴凉通风的房间,将事先消过毒的细棉沙在地上铺5cm厚的一层再上面铺3-5cm厚的鲜鳞茎一层,在铺砂、在铺贝,以此类推,但总厚度不能超过30cm,最上面的一层必须3-5cm细沙封面,以减少鲜贝水分流失。这样存放的时间不能超过40天。存放的时间越短越好。细沙消毒的方法是用适量的辛硫磷稀释至1000倍液喷雾,一边喷一边搅拌均匀即可。切忌不可将鲜贝摊放在水泥地面上存放。水泥地面不透气,很容易使贝母腐烂。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让部分鳞茎较小的直径2-5cm以下的贝母在原地自然越夏过秋。但不包括用籽种下种后生长两年的小鳞茎,这种小鳞茎密度大,必须移栽。不管是移地另栽或者是原地过春秋的贝母都必须做到:勤除草,以保持畦内经常无杂草;观墑情,及时浇水;并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以确保贝母在优良的环境中度过秋夏。

6.采收加工

香榧林下栽培试验及栽培技术 篇7

1 试验地情况

选择香榧生长要求的林分进行林下栽培试验, 试验基地海拔分布在300~500m之间。主要有人工杉木林下香榧栽培和针阔混交林下香榧栽培试验地块, 面积26.7hm 2, 选择良种壮苗香榧造林。

2 试验材料

选用诸暨香榧研究所生产的“2+1”的香榧嫁接容器苗, 苗高35cm以上, 根径0.6cm以上, 无病虫害。种植时间为2010年3月10日。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分林种、不同郁闭度下栽培香榧对比试验

分别在人工杉木林分下香榧栽培和针阔混交林下香榧栽培对比试验, 试验面积1334m 2, 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林分郁闭度0.2的林下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6.9%, 明显低于林分郁闭度0.4~0.6的林下造林成活率 (95.4%~96.0%) ;香榧新梢生长量以林分郁闭度0.4的林下栽培为最高;从香榧生长的外在表现看, 以林分郁闭度0.4的林下香榧最为健壮旺盛, 郁闭度0.6的林下香榧表现出光照不足而致的细嫩表象, 郁闭度0.2的林下香榧新梢木质化程度略高。可见, 林下栽培香榧的最佳林分郁闭度为0.4。

3.2 不同栽培模式植株成活率和生长量对比试验

2010年3月, 我们在开展林下栽培香榧试验的同时, 选取立地条件相近的迹地, 进行香榧栽培来对比两者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状况, 结果我们选定了2组在相似区域对比, 试验面积1334m 2, 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发现, 不同栽培模式对香榧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都有显著的影响。林下栽培香榧的平均成活率达97.5%, 比迹地香榧造林平均成活率86.2%高出11.3%;林下栽培香榧的新梢生长量平均达16.9cm, 比迹地香榧造林平均新梢生长量13.2cm高3.7cm, 植株生长势明显旺盛。这是由于适度郁闭的林分能有效提高林地空气湿度, 增大林地日夜温差, 减少阳光直射, 形成了温润凉爽的利于幼年香榧生长的环境而导致的结果。

3.3 不同栽培模式造林成本对比核算

分别对不同栽培模式的成本进行对比, 主要包括林地清理、挖穴回穴、施肥、种植和遮荫保护等内容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面积1334m 2, 结果如表3。

从表3看出:林下栽培香榧与迹地造林模式对比, 香榧的造林成本667m 2可节省290元, 可见节省植株遮荫保护这一环节的费用。因此, 林下栽培模式在节约生产投资方面的效果是明显的。

4 香榧林下栽培技术

4.1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250~700m之间, 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 通风向阳或半向阳林分地段。对造林地原有林分进行修剪或疏伐, 使林分郁闭度保持0.4左右。

4.2 香榧栽植

在2月下旬~3月上旬栽植, 栽植穴规格至少达到60cm×60cm×60cm以上, 定植穴内应施足经充分腐熟的基肥, 一般为每穴施5kg腐熟饼肥, 填土要分层进行, 预先将腐熟的有机肥与表土混匀后施入定植穴底, 然后继续填埋表土, 至基本平穴面, 667m 2栽植25~30株。

4.3 香榧雄树配置

香榧为雌雄异株, 风媒传粉。因此, 建园时一定要配置授粉雄树, 雄树的配置比例, 一般为总植株的3%~5%, 配置位置应根据地形地势和4月中、下旬香榧园地的主要风向而定。

4.4 香榧树盘管理

香榧定植后, 每年夏季宜在定植穴或树盘范围内进行覆草保墒。定植第2年开始, 每年秋冬季节, 应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扩穴, 改良土壤。深翻扩穴应注意外深内略浅, 尽量避免损伤或切断较大的根系, 扩穴的宽度视植株向外扩展的速度, 可以每年30~40cm向外扩展, 扩穴的深度宜在50~60cm。

4.5 除草和施肥

香榧幼年期生长季节的除草, 一般均结合施肥进行, 每年进行3~4次, 春季和初夏季节除草。7~8月期间, 不宜除草。9~11月, 结合深翻扩穴除草并施基肥。香榧定植后3年内的幼树期施肥, 应坚持并掌握勤施薄施、少量多次和追肥适当浅施而基肥适当深施的原则。追肥每年至少进行3~4次, 以利于香榧幼树2次梢、3次梢的抽生, 加快树体壮大。追肥施肥时期:第1次在3月下旬~4月上旬;第2次在4月下旬~5月上旬;第3次在5月下旬~6月上旬;第4次在9月上中旬。追肥使用N、P、K比例为2:1:1的三元复合肥, 用量根据植株大小和生长势情况而定。

4.6 香榧树形培养

嫁接繁殖的香榧树,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3~5年生之前, 一般偏冠现象比较严重。虽然随着树龄增长, 树体的扩大和结实的开始, 大部分植株的偏冠现象被自我纠正, 但由于生长发育成的主枝、副主枝等骨干枝之间的大小和生长强弱, 差异往往较大。为克服偏冠现象, 平衡各骨干枝之间的生长, 对形成偏冠的较强旺大枝的苗木, 采用平拉缓放, 增大其开张角度, 以缓和生长势;对分枝条较少的苗木通过主梢摘顶以促进分枝, 从而较早形成比较标准的多主枝自然形或开心形树形, 为高产丰产打下基础。

4.7 病虫害预防

香榧幼树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生长势弱或受高温日灼危害后的植株, 也易造成病虫危害。因此, 防止病虫害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加强土、肥、水的管理, 并做好树盘覆草, 促进幼树生长, 增强抗性。

摘要:以往香榧栽培多采用迹地栽培模式进行, 不仅造成林地水土流失, 还增加了香榧栽培的成本, 香榧成活率和生长量也偏低, 严重影响了香榧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探索经济、生态、高效的香榧栽培模式, 我们进行了香榧在林下栽培试验, 为香榧栽培提供实用技术。

关键词:香榧,林下栽培,试验,模式

参考文献

[1]韩宁林, 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 北京:中国农牧业出版社, 2006.

[2]王辉, 陈力耕, 童品璋.香榧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 2005 (06) ;

茄子种植栽培技术 篇8

1 品种选择

由于茄子育种起步较晚, 目前北京地区尚缺乏保护地专用品种, 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北京七叶茄。其特点是中早熟、生长势较强, 适合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其果实肉质致密, 品质好, 符合北京地区的消费习惯。该品种经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提纯复壮后, 植株株形整齐、紧凑, 叶色深绿;果实紫黑发亮, 商品性能很好。

2 培育壮苗

北京地区茄子育苗期间正值低温季节, 一般要求在加温温室或日光温室铺地热线育籽苗, 待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至日光温室中。

2.1 营养土的配制

播种床由于播种密度大, 在单位面积内从床土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总量比较大;另外, 根系密集, 其呼吸作用对氧的要求比较严, 所以播种床的营养土必须透气性好, 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一般取肥沃的田园土5份, 腐熟马粪4份, 炉渣1份。另外, 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2kg, 充分混合、碾碎、过筛, 即做成床土。铺床:每亩地需播种床面积1.5m2。铺床方法是, 先铺一层粘重土壤, 耙平踩实, 上面铺3~5cm的营养土, 然后浇透水, 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 再覆盖1cm厚的营养土。床面支小拱棚, 覆盖地膜, 既保持水分又利于提高温度, 促进出苗。

2.2 种子处理

茄子种子可采用温汤浸种, 也可用药剂处理, 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方法是, 将种子放入55℃水中, 不断搅拌, 直至降到室温, 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min。茄子浸种时间为10~12h, 要求不断搓洗种子, 把粘液除掉, 以加快吸水和呼吸, 促进发芽。浸种完毕, 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 再进行催芽。

2.3 催芽

将种子包于干净湿布中, 放于28~30℃的地方催芽。若采取变温处理, 每天16h 30℃和8h 20℃交替变温处理, 则出芽整齐、粗壮。

2.4 幼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保温, 尽量提高苗床温度, 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 打开地膜放风, 降低温度和湿度, 防止猝倒病发生。茄子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 可用喷雾器于傍晚把种壳喷湿, 让籽苗夜间脱帽。也可在种子拱土时, 均匀撒一层细土, 既防带帽出土, 也能防止出苗拱土而引起的漏风现象。幼苗期, 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5~28℃, 夜间温度15~18℃。待长出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分苗前一天, 将籽苗床浇一次透水。

2.5 分苗床的准备及分苗

分苗土的制备与播种床的营养土制备方法一样。分苗床土的厚度为8~10cm, 以保证整个苗期根系对养分和空气的需要。分苗密度为8~10cm见方。近年来, 营养钵被广泛应用到茄果类育苗上, 既可有效地保护根系, 又便于操作、管理、运输。茄子育苗用直径10cm的营养钵较为合适。把营养土装入钵中, 用手指在中央插个孔, 把苗子栽入孔中, 然后封孔浇透水。

2.6 苗期管理

分苗后, 将床面支小拱棚以提高温度, 尽快恢复根系生长, 促进缓苗。一般5~7天即可恢复生长。随后幼苗进入花芽分化阶段, 要求适当降低温度, 促进花芽分化, 白天温度维持在25~27℃, 夜间15℃左右。

苗床水分管理: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要为原则, 既不要浇水过多, 也不要过分控制水分。通过观察秧苗长势和表土水分情况酌情处理。当表土已干, 中午秧苗有轻度萎蔫时, 应选晴天上午适当浇水。在秧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保持畦面见干见湿为原则。

2.7 施肥管理

如果床土有机肥充足, 秧苗生长正常, 一般不需追肥。如发现苗子颜色淡绿, 秧苗细弱, 可用温水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用喷壶喷洒, 随后用清水再喷洒一遍, 以防烧伤叶片。

2.8 炼苗

定植前10天, 苗床浇一次透水, 第2天切坨, 并把苗坨挪动, 开始晒坨, 晒至坨表面见干时, 向坨及土坨间隙撒细潮土进行囤苗。对营养钵育苗, 只需挪动一下营养钵, 以切断伸向钵外的根系。待秧苗根系愈合后, 逐渐加大通风量, 降温排湿, 进行秧苗锻炼, 以增强苗子的适应性。

北京地区扣棚时间为3月初, 定植期为3月底。扣棚后1 0~1 5天开始整地。要求亩施优质腐熟基肥5000~10000kg, 过磷酸钙50kg, 饼肥100kg。先将有机肥砸碎, 然后结合整地翻入土中。定植前2天开定植沟, 行距60cm, 沟深15~20cm。

定植:要求晴天上午进行。选壮苗, 按株距30cm的密度定植。根系埋土不宜过深, 以和苗坨齐平为宜, 定植后随沟浇水。水量不宜过大, 以免地温下降, 影响缓苗。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或少通风, 以提高地温, 促进缓苗。待秧苗恢复生长后, 应适当通风降温, 以防苗子徒长, 保持秧苗蹲实, 叶色深紫。待进入结果期后, 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和浇水量的增大, 开始加大通风量。

4.2 水肥管理

定植后一周浇一次水, 即缓苗水。以后以控水蹲苗为主, 促进根系发育。待大部分门茄开始膨大时, 结束蹲苗, 结合浇催果水施入少量速效化肥。门茄采收后即可封垅, 并结合封垅施入20kg二铵或50kg腐熟鸡粪干。进入采收期后, 因气温升高, 通风量增大, 应加强水分管理, 提高产量。

4.3 中耕松土

缓苗后及时松土, 提高根系温度。待门茄采收后开始封沟, 将原来的定植沟封土, 成为小高垅, 而行间开出浇水沟。

4.4 保花保果

大棚内湿度较大, 通风不良, 不易授粉, 因此必须采用激素处理才能坐果。一般用20~30mg/kg的2, 4-D涂抹柱头或喷花。每天一次, 不能重复。

5 采收

门茄容易坠秧, 因此应及早采收, 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对茄的发育。

6 病虫害防治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篇9

1 水稻栽培现状

水稻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 至今仍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如今的栽培方式和当初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我们早已不再使用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现在提倡的是精耕细作。我们会提前育种, 会搭建起温棚, 会使用各种农药化肥以保证水稻的良好生长, 我们会使用各种农业机械来提高耕种和收获的工作效率。同时我们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 2011 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为3005.7 万公顷, 稻谷总产量20100.1 万吨, 其中东北粳稻播种面积为429.64 万公顷, 稻谷总产量3190.7 万吨。但是, 达到这样的水平就可以了吗?人口仍然在不断的增加,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也许如今的水稻产量可以满足今天的需求, 可是10 年、20 年以后呢?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水稻的栽培技术, 已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 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

2 限制水稻高产因素

2.1 育种方面

可以说, 育种是水稻栽培的基础。水稻的生长状况和最终所能达到的产量和水稻的种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稻的育种工作就必须做好。可是通过调查我们却发展, 现如今的水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水稻育种系统中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科研系统分工不合理、力量分散、育种效率低、不注重资源的引进与创制, 只注意选育品种的数量, 造成十几年低水平的重复, 短期行为十分严重[1]。并且水稻育种的集中化过低, 很多地方都是由种植者自行育种, 不仅缺乏专业的育种设备, 育种专业知识的匮乏也限制了育种工作的质量。所以, 水稻的育种工作方面需要进行很大的改进, 以打好水稻栽培的基础。

2.2 土壤方面

土壤在水稻栽培中的地位就如同一栋建筑的地基, 地基建造的坚固耐用, 上面的建筑才能屹立不倒。种植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水稻的生长状况, 如今我国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并没有休地的现象, 都是多年连续种植, 这对于土壤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以至于近年来稻农为了提高水稻产量, 加大化肥使用量, 而秸秆还田技术、有机稻米生产技术等研发和推广滞后, 造成土壤有机碳储量逐年下降、有机质低、土壤板结、耕作层结构变劣、土壤肥力下降、直接影响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2]。土壤的好坏对于水稻的产量是有着直接影响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优化如今的生产方式, 改变稻农如今对土地的使用方式, 改善土壤环境。

2.3 生产条件方面

水稻的栽培与一般的旱田作物不同, 它对于栽培技术的要求更高。水稻单产的提高, 不仅要求良种和高产的栽培技术, 还要求农田水利设施的健全与配套。目前我国水稻栽培业的现状是:土地平整度较差, 基础设施落后, 经营分散, 标准化差。所以想要实现水稻的高产, 不仅要注意上述的两个部分, 对于水稻的生产条件也要进行提高, 完善栽培水稻的配套设施, 加强水稻栽培的标准化。

3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很容易可以意识到, 我国水稻栽培技术仍需进一步加强。通过上文对水稻育种、栽培、生产三个方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加强育种材料资源创新研究;拓宽种质资源并创新利用、建立商业化资源平台、标准化和规范化评价育种材料的田间测试评价系统;水稻栽培技术要跟踪科技前沿等[3]。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栽培技术的发展, 栽培技术的发展又将有效的提高作物的产量。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 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的水稻栽培现状, 尽管我国有着农业大国的地位, 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有着非常多的方面需要提高。对于水稻的栽培我国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但是面对急需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现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上文通过对水稻育种、栽培、生产等方面的分析, 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缺陷,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整改意见。旨在为促进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 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促进农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锡跃, 徐春春, 李凤博, 等.世界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5) ;525-528.

[2]朱德峰, 张玉屏, 陈慧哲.2011年国内外水稻产业及技术发展概述[J].中国稻米, 2012, 18 (1) ;15-18.

玉米的种植技术与栽培 篇10

1 玉米种植技术发展的意义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种植范围从北纬58° (加拿大和俄罗斯) 至南纬40° (南美) 。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 其中约2/5供外销。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 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玉米深加工产品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能源、造纸、化工、卷烟、采矿、石油钻井以及环保等20多个行业, 发展玉米深加工, 对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玉米的栽培事项

根据玉米需水规律, 科学掌握三次浇水。一是出苗水, 机播玉米后, 应立即浇出苗水, 以促苗早出早发。攻穗水在7月中下旬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三是攻粒水要在8月中旬抽雄扬花期进行。浇水与追肥要协调安排。

及时搞好化除、化控。一是及时喷施除草剂, 要在浇出苗水后, 趁墒喷施除草剂, 每亩用水量要达到30~40公斤, 以确保除草剂药效的正常发挥。二是在玉米7~10片展开叶时及时喷施“金得乐”或“达尔丰”等生化试剂, 亩用30~35克 (一袋) 兑水15公斤喷施, 具有明显的降杆、抗倒作用。

搞好玉米隔行抽雄。多年经验证明, 在玉米开花授粉前, 搞好人工隔行去雄。既改善玉米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又使养分迅速往果穗转化, 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作用。

综合防治病虫害。坚持做到三点: (1) 苗期及时喷施杀虫剂, 除治灰飞虱等传毒害虫, 防治“坐坡”病。 (2) 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及时除治钻心虫、粘虫、棉铃虫等害虫。 (3) 抽雄至灌浆期及时喷施杀虫、杀菌剂, 除治玉米蚜虫、钻心虫、玉米褐斑病、大小斑病等害虫。也可以采用剪花丝、抹药泥等方法进行防治。

坚持完熟收获, 确保籽粒饱满。在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达到完全成熟时再收获 (时间掌握在9月底) , 以免收获过早, 降低粒重, 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 确保玉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可谓是环环相扣。如果每一环节我们都注意到了, 那么在整个的种植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重大的灾害。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也看到了, 都是十分简单的, 但是怎样的更好连接在一起很关键。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要加以注意, 这样我们的农业生产就会更加的顺畅。

3 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质

如今的农业在不断的改变, 摆脱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现状, 通过天气预报, 气候的特性进行有效地利用, 不断地提升种植方面的质量。对于这些方面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相关的知识, 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在于如今的农业技术人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出现年龄两极分化, 对于中间年龄段断层现象十分的严重;由于待遇原因, 出现人才流失;对于技术跟不上更新的速度, 大大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进程。面对于这些方面问题我们要不断的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 尤其在人员这方面培训的投入要加大, 及时的与世界的先进技术进行交流, 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我们的专业性。

农业人员专业素质在我们农业前行的道路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果我们人员的技术水平跟得上发展的需求, 那么就会大大的提升我们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 一切的发展先决条件就是科学技术为后盾, 在我们农业生产也是如此, 看看如今的产量与十年前进行比较就可以说明一切, 现阶段我们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 我们应该大力的培养员工的专业水平, 提高生产力, 不断地进行突破, 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4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扶持力度

在我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 有很大的问题, 一旦有先进的技术投入到使用的过程中后就会出现观望的态度。这样对于种植技术的推广十分的不利, 政府相关的部门出面, 加大奖励的措施, 这样能够使人们的心里多了一份安全感, 人们更加容易接受。

在我们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 新产品的投入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就大大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此外, 还有资金方面也是一个问题, 很多的情况需要大量的先期资金的投入, 很多的农民都很难承受得起这方面的投入, 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出台扶持的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还要在我们生产的过程中奖励先进的个人, 这样就能够使人们感觉到自身的存在的价值。

政府在先进技术的投入方面, 一定要加大力度, 从科研入手, 提升技术水平。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考察的项目, 这样增长阅历, 对于我们进行改革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 就要必须很好的解决好吃饭的问题。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是我国是多山的国家, 我国又是养育了13亿人口的大国, 在农业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们尝试这各种的方法摆脱如今的状况。目前, 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技术的改革, 通过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变更来改变我们面临的严峻的资源问题, 政府也要从中间进行相应的配合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的农业才会更有发展的前景。今天提到的农业技术中的玉米地种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在其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发展的方向, 我相信我们沿着这一方向发展, 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迈入了21世纪,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从工业、水利等方方面面都有很明显的体现。随着近代工业进程的不断地加快, 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小, 我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 吃饭问题也就跳到了纸面上来。想要改变如今的现状最为主要的方向就是从技术的层面上进行问题的解决, 这样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产量, 来解决土地资源问题。在众多的农作物当中玉米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在我国的广大区域都有种植, 今天主要针对玉米地种植技术与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瓜栽培技术 篇11

关键词:南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17-1

1 南瓜品种

南瓜的主要品种包括:小磨盘、鹰嘴南瓜、青皮窝瓜。

小磨盘、蔓生、果实似磨盘,瓜面有纵棱,嫩瓜皮深绿色,老熟瓜棕红黄色。果肉甜面、品质优良。单果重1.5-2.0kg。

鹰嘴南瓜:果实表面有灰色浅沟,顶端实起呈鹰嘴形。单果重3kg左右。播种到收老熟瓜需130天左右。

青皮窝瓜:果实圆形,表面有浅沟,老熟果深绿带红。单果重4kg左右,播种到收老熟瓜需130天左右。

2 育苗

南瓜提早育苗移栽,能早熟早上市,调节淡季供应,增加收入,也有利于秋茬蔬菜的安排。一般可用温床育苗。

2.1 酿热温床的准备

在育苗床内,下铺乱稻草等做隔热层,然后铺10cm新鲜马粪,浇水踏床,覆上小拱棚,一周后得温度升上来,再铺10cm左右营养土,准备播种。营养土配方比为:田土5份、腐熟堆肥3份、草炭土1份、大粪面1份。

2.2 播种

选择早熟品种,在3月下旬进行温汤浸种催芽,芽长1cm时即时播种。苗床浇透水,按8×8cm左右制成方块。在方块中央扎深1cm小圆坑,将种子芽朝下平摆在上面,每坑1粒种子。播后覆土厚2.0-2.5cm。

2.3 苗期管理

播后保持床温22℃-23℃,3-5天即可出苗。避免“戴帽”出土,如戴帽出土,要及时摘掉种壳以利子叶展开。苗期要注意及时通风,防止徒长。当秧苗2-3片真叶时就可以定植,定植前1周加强锻炼。一般苗龄40天左右。

3 整地施肥

南瓜的根系入土较深,头年秋季要深翻,到春季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3000kg左右,做成垄,垄距60cm或120cm。也可以只整地不施肥,到播种或定植时穴施。

4 定植或直播

4.1 定植

定植期是4月中下旬。定植时,按株距60×200cm或120×100cm刨埯,可以每埯施底肥3kg左右,与土混匀以免烧根。选壮苗带土定植,浇透水,水渗后封好埯,栽植深度12cm左右。

4.2 直播

早熟种为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中晚熟种在5月上中旬。刨坑播种,也可干粒直播,也可先浸种催芽,然后坐水播种。每埯3-4粒,深度3cm左右,播后镇压。每667m2播种量为250克左右。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除草

缓苗或出苗后到茎蔓爬满地前,结合除草,抓紧进行中耕,一般2铲2趟。在2-3片真叶时定苗,每埯选留1株,并注意培土。第1次铲趟在定苗时或刚缓苗后,第2次在伸蔓前后。

5.2 肥水管理

南瓜伸蔓前如果墒情好,一般不需灌水。此阶段主要是否防止霜冻,抓紧铲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以利壮秧。此后如长势不佳,可进行追肥,距根15-20cm处刨坑穴施。追肥应以氮、钾肥为主,如腐熟家禽、家畜、人粪尿等。

5.3 整技与压蔓

多蔓整技。即当主蔓出现5-6片真叶后摘心。促发侧技,选择留3-4个侧蔓,其余蔓都去掉。每个蔓留1-2个瓜,在瓜前留几个叶摘心。中、晚熟品种多用以法;单蔓整技。即只留1个主蔓,其余侧蔓全去掉。可留2-3个瓜,由于第1个瓜不易坐果,因此最好选留第2-4个瓜。单蔓整技便于管理和复种,瓜也大,一般早熟品种是单蔓整技。

由于南瓜茎节易生不定根,又是爬地生长,因此栽培中常常进行压蔓。可从第7-9节开始,在蔓下面划一浅沟,把茎节埋压入沟中,每隔4-5节压一道。这样既可促发不定根,辅助主根吸收养分,又可固定茎蔓,避免交叉重叠,有利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6 病虫害及防治

6.1 主要病害防治

病毒病: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进行防治。但在发生初期及时喷药,能明显减轻病状。喷哂600-800倍液的高锰酸钾,或0.05%硫酸锌液,或53倍液a萘乙酸,或0.25%矮壮素溶液。每5-7天喷一次,共喷3-4次;白粉病:白粉病在中后期发生,可在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配成1:50药土,播种定植时施入土中,每平方米用药量15克;炭疽病:炭疽病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能发病,生长后期危害严重。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6.2 虫害防治

瓜蚜:瓜蚜俗称蜜虫、油虫,能危害多种蔬菜。防治方法:做好田园清洁,减少越冬蚜源,在苗床和田间铺、挂银灰色薄膜驱蚜。发现蚜虫及时喷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等,每隔1周喷1次,连喷2-3次。

作者简介:徐文彬(1954-),男,吉林舒兰人,吉林省舒兰市溪河农业站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推广工作。

云和雪梨栽培历史及栽培管理技术 篇12

1 云和县自然概况

云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东经119°18′~119°44′,北纬27°53′~28°19′。全县土地总面积948km2,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土层中至厚层,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肥力中等。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5.3℃,无霜期223~263d,年均降雨量1 493~1 571mm,年日照时数1 774~1988h,降水充沛,光、热、水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云和雪梨生长。

2 云和雪梨栽培历史

云和雪梨是云和县传统名果,始种于明景泰年间,盛产于民国36年,年产920t。民国4年(1915年),“云和雪梨酒”获马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云和雪梨至今已有540余年的栽培历史。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云和雪梨只能随瓯江走水路到温州,温州人不但把云和雪梨尊为“水果之王”,而且把雪梨视为消暑良药,成为馈赠佳品。因此,每逢雪梨上市时节,梨客纷纷沓来,订货者络绎不绝,在温州、青田城内遍设“梨行”,远销杭州、上海等地,云和雪梨名闻遐迩。

20世纪90年代初,云和县开始挖掘云和雪梨这一地方传统名果,不断改进与改良雪梨品种。通过近10年的探索与发展,云和雪梨已逐步成为一个新产业、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并涌现出重河湾、长田等一批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雪梨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目前,云和县栽培面积已达1 400hm2,建设“南方早熟基地”已成为云和县“一城三基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云和雪梨栽培管理技术

3.1 高标准建雪梨基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山坡地建园。建园时应挖4m以上的等高水平梯田,挖1.0m×1.0m×0.8m的定植穴,分层压埋稻草、土杂肥等作基肥。选择粗壮无病苗木,于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定植,株行距4m×5m或5m×5m,栽植375~450株/hm2。配置10%~20%的黄花梨或其他花期可相遇、经济性状好的授粉品种。

3.2 扩穴改土,合理施肥

做好幼龄果园扩穴改土是促进根系与枝梢生长,促进丰产的主要措施,应于定植后1~3年完成。每年9~12月在种植穴外挖长1.0~1.5m、宽0.6~0.8m、深0.6m的沟穴,分层压埋稻草或绿肥、土杂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幼年树2个月施1次肥,以尿素或腐熟农家肥为主,氮肥促梢。结果树全年施4次肥:第1次施促花肥,在蕾前10d的2月中旬施氮磷钾复合肥;第2次施壮果肥,在果实迅速膨大期的5月中旬以氮钾肥为主;第3次施产后肥,在7月中旬以猪、牛、鸡粪等有机肥料为主,加少量尿素;第4次施基肥,在11~12月结合深翻改土以有机肥为主。年施肥量以产果30.0~37.5kg/hm2计,施纯氮300kg/hm2、纯磷225kg/hm2、纯钾300kg/hm2。

3.3 重视整形,合理修剪

云和雪梨采用2层5主枝、3层7主枝的整形方式,幼龄修剪,应适当多留辅养枝,合理利用空间;以轻剪长放为主,促进形成中短果枝,提早结果。对成年树结果枝组的修剪,可先短截后长放,掌握交替结果、轮换更新的原则,每3~4年更新1次。叶丛枝应留强去弱,生长枝则应去强留弱。短果枝的修剪根据负载量来确定,掌握疏中留侧、疏下留上、疏弱留强、疏密留稀的原则。

3.4 疏果与定果,及时套袋

合理配置授粉树的云和雪梨园,结果率高。第2次生理落果后,根据树体大小确定承载量,疏去病果、小果、畸形果和过密果,保留果形端正、果面洁净、果个较大、无病虫害的幼果,树势强壮的多留,树势弱的少留。套袋能有效防止病虫危害和药斑、果锈的产生,使果面清洁美观。套袋前必须全园喷1次10%世高1 500倍液防治黑星病,果袋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标准袋,套袋时间一般在疏果后立即进行。

3.5 加强病虫害防治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有: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梨锈病、蚜虫、梨木虱、梨网蝽、梨小食心虫、象鼻虫和山楂叶螨等。防治这些病虫害的主要方法:在梨树休眠期,喷布5°Bé石硫合剂与0.3%五氯酚钠混合液2次;刮除轮纹病病斑后,再涂抹5~10°Bé石硫合剂或轮斑净5~10倍液。在梨树开花前(3月),喷布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等,防治梨锈病、梨黑星病。梨树开发后(4月),喷布20%吡虫啉8 000倍液、2.5%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等,防治梨蜂、梨木虱、蚜虫和金龟子。套袋前(5月),喷布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2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或20%哒螨酮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等,防治梨黑斑病、黑星病、梨小食心虫和山楂叶螨。套袋后至采收前(6~8月),喷布1∶2∶240波尔多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4 000~5 000倍液及2.5%速灭杀丁乳油2 500倍液等,防治梨黑斑病、轮纹病、梨小食心虫和山楂叶螨。采收后至落叶前(9~11月),喷布2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20%虫螨净1 000倍液、20%螨死净悬浮剂3 000倍液等,防治梨黑星病、梨网蝽和山楂叶螨。

参考文献

[1]方成泉, 林盛华, 李连文, 等.梨优质安全生产技术[J].中国果树, 2005 (6) :46-47.

[2]王范亭, 刘明, 刘晔.日本和韩国梨品种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 2003 (4) :40-41.

[3]雷魏芳.云和雪梨幼龄果园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4, (4) :36-37.

上一篇:综合航电下一篇:供热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