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栽培种植技术(精选8篇)
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篇1
茭白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双层棚膜覆盖栽培茭白的技术试验研究表明,双层棚膜覆盖栽培茭白能使茭白收获季节进一步提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选用良种,整田、施肥,搭建大棚,疏苗定株,田间管理和采收方面阐述了茭白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作 者:黄志光 许开华 吴建能 作者单位:黄志光(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农技站,浙江慈溪,315311)许开华(浙江省慈溪市农技推广中心)
吴建能(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农技站)
刊 名:农技服务 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年,卷(期): 26(10) 分类号:S645.2 关键词:茭白 双膜覆盖 高产栽培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篇2
1 选地整地
高山茭白是利用7~9月平均气温不超过30℃ (为15~25℃)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因此应选择在高海拔地区, 双季茭应选择海拔在700m以上, 单季茭应选择海拔在500m以上。茭白主要以鲜食为主, 生产出来应及时运往市场销售, 因此要求选择交通便利、不受环境污染并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冷水流动、通风条件好、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茭白前茬作物出茬后, 应立即进行深翻, 深约20cm, 深翻晒后, 冬季冻垡, 使土壤熟化疏松。施基肥后再翻耕1次, 把泥肥捣匀拌合, 然后灌水耥平, 做到田平泥烂。整地时在茭田四周巩固田埂, 防止漏水。
2 品种与种株选择
单季茭 (一熟茭类) 宜选择耐肥、耐热、成熟期较迟、体大、产量高的品种, 如杭州一点红、象芽茭、大苗茭及软尾茭笋、美女茭等。双季茭 (二熟茭类) 宜选择产量高于单季茭, 其中夏茭产量要高于秋茭的品种, 该类品种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 管理相对困难, 如小蜡台、中介茭、六月茭、早夏茭等。老种茭区每年应严格优选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 生长势中等, 生长整齐, 分蘖密集成丛, 节紧缩, 结茭早, 孕茭率高, 茭形整齐, 茭肉嫩而油光洁白, 成熟期集中, 茭白足后, 包裹的叶鞘一边稍有开裂, 茭白眼呈乳白色, 母株丛中没有雄茭、灰茭的种株。选定株做上标记,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剪秆扦插, 或分墩种植育苗, 待翌年春天移栽[1,2]。
3 育苗移栽
一般粗放型栽培不进行育苗, 直接将老茭墩进行分墩栽植。11~12月割去地上部枯叶, 保留薹管地面上部1~2个节间, 挖走1/2茭墩用刀切成有1~3根薹管的育苗小墩, 栽于育苗田里。育苗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土层深厚的水田, 排水烤干翻犁, 施足基肥, 整成1.5m宽的畦, 将育苗小墩按行距15cm、株距10cm定植于畦上, 以种墩根系入泥为度。育苗期间水深2~3cm, 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时水灌深一些, 保温防冻, 用塑料薄膜覆盖可安全越冬。长出幼苗后要追薄肥2~3次。翌年早春茭白苗高30cm左右时, 将育苗小墩挖出, 用刀纵劈, 分成定植用小墩。每小墩均应带有老薹管, 并且3~5个分蘖苗。2~3月气候回升时, 挖出秧苗小墩 (或老墩) 用利刀劈开分株, 按每株3~5条健全的分蘖苗, 每个分蘖苗有3~4张叶片的要求进行切分, 不伤分蘖和新根。定植时应随起苗, 随定苗。采取大小行距栽培, 小行距60~70cm, 大行距80~90cm, 株距50~60cm, 栽植的深度一般以老根埋入土中10cm、老薹管齐地面为宜。过深不利于分蘖;过浅着土不牢, 易被风吹动, 使秧苗浮起, 不利成活。
4 肥水管理
高山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 以促苗早发, 早孕茭。茭白生长期长, 植株高大, 需肥量也大, 除施足基肥外, 必须适时追肥。可施腐熟有机肥如猪粪、鸡粪、鸭粪等22.5t/hm2或人粪尿37.5t/hm2以上, 栽前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kg/hm2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900~1 200kg/hm2, 充分犁耙均匀拉平后待插茭白苗。春季移栽后7~10d, 提苗肥施尿素150kg/hm2或碳铵225kg/hm2, 在分蘖前期双季茭白移栽后20~25d追施分蘖肥, 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铵750kg/hm2, 以促进分蘖和生长, 茭白大部分大分蘖进入孕茭期追施1次孕茭肥, 施45%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尿素150kg/hm2、钾肥112.5kg/hm2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450~600kg/hm2。移栽成活后保持3~5cm的浅水, 促进分蘖, 分蘖前期保水6~7cm;后期至孕茭期加深水层至12~15cm, 以控制无效分蘖;夏季高温采取日灌夜排的方法, 降温防病, 促进肉质茎生长。孕茭期间保持水位20cm左右, 避免茭白见光, 保持茭肉色白细嫩, 秋茭收后水深3~7cm, 温度高水位深, 温度低水位浅, 地上部分枯死后休眠期保持1cm浅水, 水位深会使薹管腐烂, 影响翌年萌发。
5 中耕除草
施肥后中耕, 在茭白株行间用铁齿耙或脚搅动, 一般进行2~3次, 第1次栽植后1周, 植株返青时进行;第2次在第1次耕田后7~8d, 在植株封行前进行第3次。封行后进田不便, 一般不再耘田。耘田地遇草可踩入泥中作肥料, 除耘田外, 杂草控制还可用以下方法加以控制:一是茭田养鸭。此方法对茭田杂草控制可达到干净彻底的程度, 并且具有减轻病虫害及施肥的作用。一般在6月上中旬将家养15d以上的鸭子以150~225只/hm2的密度放养, 鸭子品种以本地抗性强的水鸭为好, 并做好疫病的防治, 特别是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二是茭田养鱼。一般为草鱼或瓯江彩鲤, 通常草鱼750尾/hm2和彩鲤鱼5 250尾/hm2。三是化学除草。除草剂选用对人畜低毒、对环境污染轻的种类, 一般在杂草萌芽时, 选用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375g/hm2加5%乙草胺乳油1 500m L/hm2, 对水525kg或拌肥, 喷雾或撒施, 用药后注意保水2~3d。尽量避免化学除草剂的使用[3]。
6 植株管理
7月下旬至8月上旬, 拉剥下植株外围的枯黄老叶, 踏入田中, 可作为肥料。剥黄叶一般进行2~3次, 每隔10d进行1次, 可以增加通风透光条件, 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秋茭采收完后, 于12月或翌年2月上旬, 用刀齐泥割去田中的残株老叶, 除去薹管上面部分生长较差的分蘖芽和枯叶, 保留土中生长健壮的分蘖芽。割枯叶有“三深三浅”的原则, 分蘖力强的晚熟品种要深割;分蘖力弱的早熟品种要浅割;排灌良好的土壤要深割, 常年积水的土壤要浅割;长势好、薹势好、薹管多、芽多的要深割, 反之要浅割。
7 病虫害防治
茭白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及螟虫、长绿飞虱、叶蝉等[4,5,6,7,8,9,10,11]。彻底清理病残老叶, 集中粉碎沤肥, 焚烧田间杂草, 减少田间菌源和虫源。在诱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适时喷药防治, 可选用25%粉锈宁 (三唑酮) 乳油1 500倍液, 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 或80%代森锌600~800倍液喷雾, 7~10d喷1次, 共喷2~3次, 孕茭期要慎用粉锈宁 (三唑酮) 。在胡麻叶斑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40%福星乳油5 000倍液, 或50%扑海因 (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10d喷1次, 连喷3~4次。在纹枯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可选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井冈霉素300~400倍液喷雾, 重点防治叶鞘。在螟虫防治上, 可用15%锐劲特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300~500倍液喷雾。二化螟在蚁螟盛期、大螟在蚁螟盛孵期至2龄转移前施药。在长绿飞虱防治上, 可用25%高效菊酯2 000倍液, 或10%吡虫啉1 000倍液, 或25%扑虱灵1 000倍液等喷雾。在叶蝉防治上, 可用1.8%爱福丁或10%吡虫啉1 000倍液, 或25%扑虱灵1 000倍液等喷雾。
8 及时采收
采收标准:当肉质茭明显膨大, 叶鞘抱合处分开, 包茭的3片叶叶枕基部相齐, 心叶短缩, 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 叶鞘一侧略有裂口, 微露茭肉, 露出部分不超过1.0~1.5cm。但夏茭因采收期温度较高, 成熟快, 容易发青变老, 所以不能出现裂口, 只要见叶鞘中部茭肉膨大而出现皱痕时, 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要先将茭白与茎基部分开, 齐薹管拧断。不要损伤邻近分蘖。
参考文献
[1]林孟勇, 王雨生.茭白雄茭、灰茭和正常叶片平行脉的观察[J].浙江农业科学, 1988 (3) :143-145.
[2]江解增, 张卫萍, 曹培生, 等.茭白的正常茭及其雄茭的主要差异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8, 19 (2) :77-80.
[3]柯卫东, 孔庆东, 周国林.我国茭白生产及研究概况[J].长江蔬菜, 1995 (6) :3-4.
[4]许瑞秋, 孙作钊, 郑运喜, 等.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农业病虫灾害[C]∥程登发.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5]金波.中国多年生蔬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6]童贤明, 朱南中, 瞿青茶, 等.茭白细菌性条斑病病原鉴定[J].浙江农业学报, 1997, 9 (4) :189-192.
[7]习永和.茭白纹枯病的识别与防治[J].蔬菜, 2000 (9) :23.
[8]丁锦华, 杨莲花, 胡春林, 等.长绿飞虱的初步观察[J].南京农业学报, 1982 (2) :45-51.
[9]陆自强, 朱建, 胡进生, 等.长绿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J].江苏科学院学报, 1984, 5 (2) :35-38.
[10]徐允元.茭白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J].江苏农业科学, 1985 (8) :24-25.
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篇3
关键词:设施蔬菜;水旱轮作;循环模式;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344.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173-02
收稿日期:2013-1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2010];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2323)。
作者简介:张瑛(1979—),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栽培与育种研究。E-mail:yzjzk@126.com。扬州高宝湖一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广阔的水域,水生资源丰富,是扬州的“鱼米之乡”,也是中国的“莲藕之乡”。近几年,随着扬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扬州市各级政府推动下,高宝湖地区新增了许多66.67 hm2以上的特色蔬菜设施栽培基地[1-2]。随着种植年代的增加,单一品种的连续种植,导致连作障碍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土传病虫害日益严重,根系化感自毒物质的积累,以及土壤盐渍化和矿物质比例的失调[3]。旱生作物的轮作虽然也能减轻连作障碍的问题,但见效慢,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而水旱轮作,由于可改变土壤生态环境,破坏病虫源的孳生环境,同时可形成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等优势互补的变化,促进土壤环境的修复,通过大量田间水的长期冲泡,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残留和土壤的次生盐漬化问题[4],有利于农产品的无害化生产和蔬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在高宝湖地区受到种植户的青睐。现介结一种新型高效水旱轮作循环模式:西瓜—秋种两熟茭白—莲藕—水芹2年5熟水旱轮作模式。西瓜不耐连作,旱生轮作需5年以上,而通过茭白、莲藕、水芹2年的水旱轮作,第3年即可种植西瓜,效益可观,西瓜纯效益可达112 500元/hm2左右,茭白120 000元/hm2以上,莲藕 90 000元/hm2 以上,水芹150 000元/hm2以上,年均纯效益在240 000元/hm2以上。
1西瓜
1.1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抗病中小果型西瓜品种。
1.2栽培技术
1.2.1西瓜育苗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底4 叶1心、苗龄35~40 d定植。
1.2.2定植定植前1个月,施生物有机肥600~750 kg/hm2、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25 kg/hm2,距西瓜栽植行60~80 cm处开沟施入,施后盖土。每个棚做2畦,每畦栽1行,株距50 cm,密度9 000株/hm2左右。移栽前 10 d 将畦整平,铺设滴管。大棚内外用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900 mL/hm2 兑水300~450 kg喷雾封闭,然后覆盖地膜。
1.2.3水肥管理定植时浇足活棵水,活棵5 d后结合浇水施少量稀粪水或0.1%尿素,坐果期控制肥水,等幼瓜碗口大时每隔10 d滴灌1次,同时结合滴灌施三元复合肥225 kg/hm2、尿素150 kg/hm2,后期可结合防病喷施磷钾叶面肥。
1.2.4蔓瓜管理西瓜伸蔓后及时理藤,主蔓50~70 cm长时,及时整枝,采用3蔓整枝法,每株除保留主蔓外,在植株基部选留2条健壮子蔓,剪除其余枝蔓。第一批在2条侧蔓 11~13 节处各选留1个瓜。第一批瓜坐住果后在坐瓜节位外选留1~2条健壮孙蔓,每条孙蔓选留1个瓜形圆整、瓜毛分布均匀的幼瓜,其余瓜摘除。
1.2.5病虫害防治防治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蚜虫、红蜘蛛、瓜绢螟等可交替选用2%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 000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1 000倍液雾防治。
1.2.6适时采收第一批瓜在5月10—20日采收,第二批瓜在6月10—20日采收。
1.3效益分析
春提早栽培西瓜采收2~3茬,单瓜质量5 kg以上,产量约75 000 kg/hm2,单价平均2元/kg,销售收入 150 000元/hm2 左右,去除成本37 500元/hm2,净效益约 112 500元/hm2 。
2茭白
2.1品种选择
茭白选用江苏苏州优良地方品种“小蜡台”。
2.2栽培技术
2.2.1适时定植,重施基肥西瓜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大棚,做好田埂理顺沟系。秋种双季茭白,于4月育苗,7月15日至8月之前,选用无病分蘖株定植。整地时施腐熟有机肥 30~375 t/hm2、45%硫酸钾复合肥450 kg/hm2。大小行定植,大行1 m,小行0.8 m,株距0.6 m,约种 37 500墩/hm2 。
2.2.2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病虫害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在茭白孕茭期应慎用粉锈宁、腈菌唑等杀菌剂。
2.2.3适时采收当假茎开裂露出洁白茭肉时,需立即采收。秋茭于10月初采收,如12月至翌年清明覆膜,可提早至4月上旬采收夏茭。
2.3效益分析
种植茭白可采收2季,秋茭可采收15 000 kg/hm2,价格 3元/kg,产值45 000元/hm2,夏茭每可采收37 500 kg/hm2,价格4元/kg左右,产值150 000元/hm2以上。去除成本,有120 000元/hm2以上的纯收入。
3莲藕
3.1品种选择
选用武植2号、鄂莲5号、早花等早熟或早中熟、商品性好的品种。
nlc202309012230
3.2栽培技术
3.2.1定植4月下旬套种茭白宽行内,定植株距1 m,行距1.5 m,用种量6 000 kg/hm2。定植时要交错排列,种藕顶芽左右相对,大棚四周种藕顶芽一律面向棚内。
3.2.2温度管理定植后棚内温度保持在20 ℃以上,以促进萌芽生长。温度过高时,应及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外界最低气温达20 ℃以上时,可揭除大棚裙膜。
3.2.3肥料运筹基施腐熟有机肥15000 kg/hm2,定植前施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追肥分2次施用,第1次于田间出现少数立叶时追施尿素225 kg/hm2;第2次到田间已长满立叶基本封行时施尿素3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
3.2.4水层管理初期保持3 cm以下的浅水层,利于土壤升温,促进生长。随着立叶的长高,逐步加深至5~8 cm。当田间出现少数后栋叶时,再恢复3~5 cm的浅水层,促进结藕。
3.2.5采收一般于9月初开始采收。采收时先根据终止叶和后把叶的距离确定藕身位置,再用高压水枪冲去上面的淤泥,挖出莲藕。
3.3效益分析
9月初本地露地蔬菜开始陆续上市,莲藕价格基本在 3元/kg左右,莲藕产量能达45 000 kg/hm2,产值可达 135 000元/hm2 左右,去除成本纯收入在90 000元/hm2以上。
4水芹
4.1品种选择
水芹选择无锡“玉祁红芹”、宜兴“圆叶芹”等。
4.2栽培技术
4.2.1催芽在8月下旬收割种株,洗净后扎成小捆,在凉爽湿润的条件下催芽发根,新芽发齐后排种。
4.2.2田块准备与排种莲藕采收后即整平田块,基施腐熟有机肥45 000 kg/hm2,45%复合肥450 kg/hm2,然后平田作两畦,加固加高田埂。将催齐芽的水芹种苗切成20~30 cm的小段,均匀撒在畦上,需种芹3 750~4 500 kg/hm2。
4.2.3水肥管理水层管理:排种后保持少量水层,待新株扎根放叶后轻搁田,促使根系深扎。栽后1个月蓄水,以后逐渐加深水位,保持水芹露出水面15~20 cm。入冬后,深水保暖,防冻害。肥料施用:栽后25 d左右,当苗高20 cm时,施适量复合肥,或叶面喷施0.1%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
4.2.4深栽软化为提高水芹的品质,在株高达到30~40 cm 时将植株拔起,以20根左右为1束,重新深插入泥约 15~20 cm,株行距20~25 cm。栽后灌水至3 cm深,第2天排干水,促进发根,当土表出现细裂缝时再灌水,以后保持水層10 cm深,并随植株长高而加深水层,使水芹露出叶尖即可。
4.2.5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注意防治蚜虫。
4.2.6采收经软化的水芹在12月中下旬采收,采收期可延长至3月底。
4.3效益分析
经软化后的水芹品质好,植株柔嫩,纤维含量低,产量高,将水芹菜整成净菜,产量仍有45 000 kg/hm2以上,扬州及周边地区有春节吃水芹菜的习俗,俗称“路路通”,水芹菜的售价较高,净菜田间批发价平均5元/kg左右,产值至少 225 000元/hm2,除去成本,仍有150 000 kg/hm2元以上的纯收入。
参考文献:
[1]陈志明,袁霖. 扬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上海蔬菜,2009(6):8-10.
[2]张瑛,张永泰,惠飞虎,等. 西瓜—茭白—慈姑2年4熟水旱轮作设施高效种植模式[J]. 中国瓜菜,2011,24(6):62-64.
[3]马建宏,孔国顺.南京设施蔬菜土壤障碍因子防治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2):47-50.
[4]顾和平,袁星星,陈新,等. 高温浸泡土壤对连作大棚土体修复和病害防治的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348-351.
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篇4
浅析岳西县石关乡茭白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本文介绍了岳西县石关乡茭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作 者:储昭政 Chu Zhaozheng 作者单位:岳西县石关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岳西,246631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年,卷(期):15(14)分类号:S645.2关键词:茭白 产业化 调查 思考
魔芋种植栽培技术授课教案 篇5
授课题目:魔芋的繁殖与选种
授课目的:了解魔芋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过程,掌握种子的常用管理知识。
授课人: 牛志义
授课时间:120分钟
要 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发言
授课过程:
一、魔芋的繁殖
魔芋多采用小球茎繁殖,以外还有种子、体茎切块、茎芽、鞭芽等均可用于繁殖,主要方法可归纳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一)有性繁殖
用种子繁殖的意义在于保留单种基因的良种优势,从经济效益考虑,芋农习惯采用无性繁殖。魔芋4-5月开花,6-8月果熟,夏秋交接季节采收种籽,经粗选剔除干瘪的种子后予以妥善保管,注意干湿度和通气条件。温度过高易于早芽,温度过低易冻伤。通常用500克种籽拌5斤细水沙子,保湿润,用木箱装好放在土窑或埋入地下。到次年在农历正月取出育苗,采用条播或点播,提苗时损失较小。苗高10厘米即可移栽,也可采种籽当年11月份播种,于地下过冬,第2年出苗。
(二)无性繁殖
魔芋栽培宜选小球茎做芋种,有性繁殖需多年占地,首先留养种子地当年无商品芋收获,而后连续三年培养种子苗,前后整年时间无商品效益。
二、选种与播种技术
选择无病菌的芋种是控制病害的主要措施。不同的魔芋在海拔高度、下种时间、温度控制以及荫蔽方面都有不同,播种时要严格掌握灵活运用。
(一)魔芋选种
选种有3个指标:首先,选择适当地种植条件,所有高产保证的最佳芋种;其次,选择形态周正,完好无损伤,无病虫害的芋种;再次,应选择适当的大小和重量,以利下种有最佳生长发育势头和最大增长率的芋种。选芋种有两种方法:一是选择150(50)-250(100)克重,直径3-6厘米的球茎,秋获时,边起土边选种;二是选择较大的表面饱满,皱纹浅,无破损霉烂的球茎入窖贮藏,待第二年春季,掰去主芽,并以其为中心,分别切为50(150)-100(250)克重的芋块进行种植。
(二)魔芋的播种技术
1.魔芋的播种期,根据不同产区经验,我省为3月下旬,即春分前后,下种气温大于10℃至15℃,也可以气温变化来判断,平均气温达12℃时,即可下种,魔芋主芽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土2℃)。
为保证魔芋发芽率,可对种芋进行催芽处理,可使之早发芽,也可早播种,提早接头,延长球茎后生长发育期,可提高产量。
播种前15-20天置温室苗床,保温15℃-20℃及75%左右的相对温度进行催芽,注意保温,均勿让芋种失水,以免球茎干燥收缩,影响出苗率,或将芋种置农膜大棚中育苗,注意保湿,均勿让芋种失水,以免球茎干燥收缩,影响出苗率,或将芋种置农膜大棚中育苗,注意保湿,及时移栽,否则出现弱苗。经上述催芽处理的种芋下移栽后约1个月便可抽叶。
2.芋种的防病处理:用40%福尔马林200-250倍稀液常温浸种20-30分钟,浸后晾干:0.5%-1%硫酸铜水溶液,浸种5分钟,晾干: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1000倍稀释液,浸种20分钟,晾干:硫磺、草木灰、生石灰混合均匀拌种;0.1%汞或0.5%高锰酸钾水溶夜浸种半小时后,晒1-2天。以上药剂使用也可采取粉衣法或喷雾消毒法。
3.魔芋播种的株行距:魔芋的株距与行距大小主要根据种芋大小来定。大球茎要密植;土壤肥沃、病害易发地要稀植,土壤肥力差,病害少的地块可密植;难排水地要稀植,易受旱地要密植;暧性地可稀植,寒地要密植;山巅风口地要适当密植。有些地区安排行距以种芋直径×6,株距×4,并进一步预算亩用种量和种用资金,便于安排生产。
选定株行距之后,不同种芋有不同的下种深度,通常种芋地下约20厘米;商品芋下种约15厘米;较大球茎下种20厘米。有些芋区春种15厘米,秋后培土防冻过冬。总之下种太深出芽太迟影响来年生长期。各地芋农应视当地土壤、气温及球茎大小等情况自行斟酌。
4.魔芋球茎的下种方法:球茎下种时多采取点穴定植,种芋略倾斜,以免芽窝积湿。魔芋下种时可采取条播,魔芋芽头略倾向上便于早出芽。若地块为倾斜山坡,球茎可顺坡略向下倾斜。播种时应注意几点:开沟或点穴须在一条直线上,株行对齐;同种规格的种芋应有相同深度;播种时芽头方向一致;播种完毕要覆盖3-5厘米厚的细土,再铺薄山青一层。有利于田间管理,出齐苗,保持地面温度湿度,防鸟兽伤害等。(三)魔芋的施肥技术
魔芋的施肥措施是根据其生长特性以及产出物对肥种、肥量需求的特点来安排。
1.魔芋对肥料的需求特点。魔芋的特性,肥料量足,质优才能满足它200多天生育期营养的需要。
2.N(氮)、P(磷)、K(钾)等要素对魔芋生长的主要作用。
①K:与其它营养元素相比,魔芋吸收K的量最多,大约为N的2倍,田间管理要注意土壤P、K平衡。
②N:氮肥可使地上部分繁花,叶绿细胞增多,提高光能利用率。缺N会使地上部分叶片变黄,叶面积萎小,叶面呈黄斑,球茎膨大率差,大约减产30%左右。
③P:P可提高品质总产量全面提高,注意磷与锌肥有抵拮抗作用。另与钙、镁、铜配比。3.魔芋施肥与方法
①基肥的施肥方法:一亩使用量牛、猪粪10担,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担,沤熟后作底肥,拌匀分成份,下种前按株行距和每亩种200株挖穴,每穴下沤熟的基肥1-1.5千克。
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5月下旬,占总追肥量的10%,第二次在6月下旬,占总肥量的20%左右。
③苗肥的施用方法,球茎下种后1个月左右。
玉米栽培技术 篇6
玉米湿直定向条播高产栽培技术成果简介:结合本县大面积旱地无水浇灌、烟粮争水争劳力的实际,在无条件搞袋苗而又要求苗齐、苗足、苗匀、苗壮的情况下,制定了“玉米湿直定向条播高产栽培技术”。其技术措施是:大行1.2cm,小行0.6cm,南北开沟,亩施农肥1-1.5t,普钙30kg,尿素8kg,硫酸钾8kg,与沟土混匀;选择优良杂交种,2‰多福粉浸种催芽,至露白时在透雨或浇透水后播种,籽粒竖放,胚芽向东,每22cm-25 cm2粒;及时防除病、虫、草害,施追肥三道,喷施健壮素,隔行去雄,人工授粉。玉米高产玉米每亩(667平方米)达到1000公斤产量所需生态条件,积温≥3000℃,可利用积温达≥2800℃,无霜期150~160天,地势平坦,保肥保水,土壤为壤土或轻壤土,肥水条件为中上等。
一、选用优良品种
如何选好玉米良种,是关系到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在选择玉米良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当地的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较高,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热量充足,就尽量选择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使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但是,过于追求高产而采用生长期过长的玉米品种,则会导致玉米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够饱满,影响玉米的营养和品质。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既要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又不能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地势高低与地温有关,平地生育期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洼地宜选择中早熟品种。
(二)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玉米品种的丰产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关,丰产潜力高的品种需要好的生产管理条件,生产潜力较低的品种,需要的生产管理条件也相对较低。因此,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可选择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反之,应选择生产潜力稍低,但稳定性能较好的品种。
(三)根据前茬种植选种。品种玉米的增产增收与前茬种植有直接关系。若前茬种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则较好,宜选择高产品种;若前茬种植的是玉米,且生长良好、丰产,可继续选种这一品种;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种病害,选种时应避开易染此病的品种。另外,同一个品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三四年,否则会出现土地贫瘠、品种退化现象。
(四)根据病害选种。病害是玉米丰产的克星,主要与土壤有关。土壤养分不平衡,地温不正常,选种时应避开不适宜此条件生长的品种。
(五)根据种子外观选种。玉米品种纯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1级种子(纯度98%)的纯度每下降1%,其产量就会下降0.61%。选用高质量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利保证。优质的种子包装袋为一次封口,有种子公司的名称和详细的地址、电话;种子标签注明的生产日期、纯度净度、水分、芽率明确;种子的形状、大小和色泽整齐一致。
(六)根据当地降水和积温选种。根据经验,上年冬季降雪量小,冬季不冷,第二年夏季降雨会比较多,积温不会高,生长期过长的品种,积温不够,影响成熟。反之,上年冬季降雪量大,冬季很冷,翌年夏季降雨一般偏少,积温偏高,易选择抗旱性能强的品种,洼地可以适当种些中晚熟品种。
二、播前准备
抗旱精播保全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①播种时间为3月20~4月10日之间,最佳时间为3月25日。地温指标,10厘米土壤地温稳定在7~8℃之间即可播种。②种子抗旱处理技术。使用玉米生物浸种剂和抗旱保水剂处理(使用方法参照品种说明)。③播种质量。保证深度适宜,盖土一致,提高出苗整齐度,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随着产量提高,播种技术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播种技术包括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备墒、合理密度、播种方法、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等。
种子处理: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
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种子包衣就是给种子裹上一层药剂。包衣的种子播种后具有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生根发芽的能力,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对症用药。
精心备墒:土壤墒情是影响种子出苗质量的关键。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种深浅容易一致,出苗整齐均匀。播前备墒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土壤水分的调整。
合理密植,确定播量:合理密度要考虑品种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适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如果播后出现缺株少苗,但没有明显的缺行断垄现象,可以在缺株的临近株穴,在定苗的时候,留双株来补足密度。
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墒情较好的黏土,应适当浅播,以4~5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应适当深播,以6~8cm为宜。如土壤水分较大,不宜深播,土干则应适当深播。
适施种肥:适量施种肥可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的生长和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种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将种肥隔离,以免烧苗。一般亩施5~8kg磷酸二铵,效果不错。
玉米喜温喜光。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但发芽速度极为缓慢,易受土壤中细菌和真菌侵害而腐烂。有的地方为了避免伏旱影响和高温季节带来的授粉不良,在入春时过早播种,由于土温低、季节性气温尚未稳定,从播种到出苗往往需要20天,其间如遇阴雨或寒潮,常造成出苗不齐或种子霉烂。玉米种子在10~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而且整齐,生产上把这一温度作为开始播种的最低温度指标。
玉米幼苗抗低温能力比生长后期强。遇0℃低温不至于冻死,在-2~-3℃的短期低温下,幼苗会受到损伤,若温度回升快,管理及时,幼苗在几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生长。若低温条件持续长,幼苗就会冻死。玉米长出4~5片叶子时,仍能抵抗轻微霜冻,此后抗寒能力逐渐降低。低温致使幼苗生长缓慢的原因是根的代谢减慢,当温度降至4~5℃时,根系完全停止生长。在农业生产管理上,采取起垄播种来增加日照面积或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对促进根系发育有很大好处。
三、合理密植
改传统常规行距60~65厘米为120~130厘米(也等于隔行种植)。把肥和苗集中1/2的利用面积上。亩保苗4000~4500株。由常规垄不变,采用80厘米3株或100厘米4株的种植方式。
四、科学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化肥要求N10%施入底肥,20~-30%作为追肥,60~70%作为穗肥。底肥深度15~20厘米(以免化肥烧幼根)。特别说强调,在底肥中,亩施锌肥1.5~2公斤和钾肥5公斤。在出苗后一个月追施20公斤碳铵作苗肥,大喇叭口时期追施40公斤尿素作穗肥。
五、防治病虫害
玉米主要虫害是地老虎,玉米螟及蚜虫。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纹枯病,大小斑病。大斑病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在玉米雄穗期喷施,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适时防玉米螟,可用50%辛硫磷,在大喇叭口期投入心叶。
附:玉米缺肥简易识别法:
茭白—大球盖菇轮作技术 篇7
1 季节安排与效益
茭白—大球盖菇轮作模式, 一般茭白在4月上旬移栽, 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上市, 10月初结束。大球盖菇在10月中下旬种植, 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采收。
2 高山茭白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和培育
2.1.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高山栽培的单季茭品种, 如本地美人茭、金茭1号、余茭2号等。
2.1.2 种株选择培育。
在采收茭白期间, 对栽培田中选取生长整齐、节紧缩、结茭率高、茭肉嫩、粗壮而油光洁白、成熟一致性好、抗病力强的单株作种株, 剔除雄茭、畸形茭、灰茭的植株。选定种株做上标记,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的10月进行种苗培育, 待第2年春移栽。总的来说, 选择的种株要求具备以下特征:植株生长整齐、节紧缩、结茭多、孕茭率高、茭肉嫩而油光洁白, 成熟期集中, 茭白长足后, 包裹的叶鞘一边稍有开裂, 茭白眼呈乳白色, 母株丛中无雄灰茭[9]。
2.2 茭田选择
高山茭白栽培区必须具有高山气候特点 (一般在海拔500 m以上) , 选在水源清洁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抗旱能力强且土层深厚肥沃的田块, 定植前翻耕平整田面待种[5,6,9]。
2.3 适时栽植
基肥在整地时施下, 占总肥量的40%, 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 施栏肥22.5 t/hm2、钾肥75 kg/hm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50 kg/hm2、硼肥22.5 kg/hm2。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当培育种苗高20 cm时, 及早移栽, 3~4株/穴, 采用宽窄行栽植[9], 宽行、窄行、丛距分别为1.2、0.8、0.4 m, 栽植2.25万~2.70万丛/hm2。插直苗不斜倒, 深度以插下所带大部分老茎入土, 新苗根不外露为准。
2.4 田间管理
2.4.1 苗期管理。
(1) 确保全苗。新茭田重点做好保苗, 对缺株的要及时补苗。“谷雨”前后, 遵循“去密留稀、去弱留壮、去内留外”的原则, 在老茭田做好疏苗定苗, 一般留苗5~10株/墩, 并补全苗。 (2) 要适施肥料1次, 防止苗生长瘦弱;施肥数量看苗、土质而定, 对苗弱、土质差的, 可多施, 长势好的可少施, 一般用复合肥225~300 kg/hm2。 (3) 齐苗后要预防病虫1次, 防止病虫发生, 影响整个茭白生长。重点防治钻心虫和锈病, 可用5%锐劲特1 500倍液喷雾, 或三唑磷1 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20%三唑酮乳油600~800倍液预防。
2.4.2 分蘖期管理。
(1) 及时中耕除草。待苗齐后, 要及时耘耥, 除去杂草, 同时在耘耥过程中, 把老叶下泥, 使之腐烂。也可进行化学除草, 于除草前排干水, 用18%乙苄系列450g/hm2, 或10%苄黄隆180~225 g/hm2, 对水600 kg/hm2喷雾, 1 d后覆水。 (2) 追肥。一般可用复合肥75.0~112.5 kg/hm2, 同时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可用802+喷康+氨基酸。为避免长势太旺、雄茭率上升, 应根据苗长势科学追肥。遇弱苗, 应多追;遇强苗, 应少追。 (3) 水层管理。要做到前期浅, 促进发棵, 中后期加深抑制无效分蘖。在分蘖前期一般保持田间5~7 cm水层, 进入长粗阶段, 水层要加深到15cm, 抑制无效分蘖生长。 (4) 病虫害防治。要做到早预防, 重点防治钻心虫、长绿飞虱、锈病、胡麻斑病等。可用5%锐劲特1 000~1 500倍液, 或Bt粉剂1 000倍液, 或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1 000倍液防治钻心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蚜虫。可用40%稻瘟灵 (富士一号) 500~800倍液防治胡麻斑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 000倍液防治锈病。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液剂800~1 000倍液防治纹枯病, 1周后再喷1次, 每隔10~15 d可喷药预防1次。
2.4.3 结茭期管理。
这段时期的茭白管理相当重要, 管理好可以增产10%~20%。具体做法: (1) 孕茭阶段, 合理灌溉。茭白分蘖后, 进入孕茭阶段, 及时利用灌溉, 促进孕茭。在每天高温期 (10:00—16:00) 连续串灌“跑马水”, 田间深度以15 cm为好。 (2) 孕茭肥要施得准。即当茭白田70%左右植株孕茭后追施肥料, 否则易引起不孕茭, 一般可用复合肥150~300kg/hm2。 (3) 做好水层管理, 提高茭白品质。茭白孕茭后, 及时加深水层, 一般在15~20 cm。要注意防止灌溉过深, 引起茭白爬管, 也要注意防止太浅, 形成壳里青, 影响茭白品质。
2.5 及时采收
采收要适期, 采收过早, 茭肉未长足, 影响产量;采收晚了, 品质下降, 商品率差。采收适期为叶鞘内茭肉显著膨大, 紧裹的叶鞘即将裂开或刚裂开[6,9]。
3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3.1 栽培场地
选择避风、向阳、靠近水源、肥沃、富含腐殖质且又有部分遮荫、排水方便、土质偏酸、疏松的壤土田块[1,2,3,4,10]。
3.2 培养料选备和处理
本次主料为茭白鞘叶或稻草, 填充料为谷壳, 要求材料新鲜、干燥、不发霉。播种前将茭白鞘叶浸水2 d, 待其充分吸水软化, 捞起, 让其自然滴水12~24 h, 含水量达70%~75%时可以使用[1,2,3,11,12]。谷壳浸水5 h后, 水分渗透均匀后使用, 主料配比80%, 辅料配比20%。一般种植1 hm2地大球盖菇需要150~225 hm2茭白鞘叶或稻草。
3.3 铺料和播种
土壤干燥的应先喷水后铺料。采用一次性铺料, 先铺1层茭白鞘叶 (厚度15~20 cm) , 再均匀铺1层谷壳 (厚度5cm) , 压实。注意要在1 d内完成铺料。采用穴播法, 梅花型, 间距8 cm, 用种量2.0~2.5瓶/m2, 播种后再铺1层茭白鞘叶, 要求厚度10~15 cm, 稍压实[1,2,3,4,11]。播种后, 于料面上加盖诸如草帘、旧麻袋、旧报纸、无纺布等的覆盖物[1,2,3,4,10,11,12]。其中以单层湿旧麻袋片效果最好, 既保湿又易操作[2,3,4,10,11]。
3.4 发菌期管理
保持料温、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分别在22~28℃、70%~75%、85%~90%, 具体措施: (1) 水分调节。播种后20 d内, 通过将水喷洒在覆盖物上进行补水, 注意不使多余的水流入料内, 而且一般不直接喷水于菇床上。播种后20 d内, 雨天及时盖薄膜, 雨后及时掀膜, 注意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 谨防雨水渗入料内[1,2,3,7,10,11,12]。播种20 d后, 菇床上的菌丝量已明显增多, 若遇草料出现干燥发白, 应轻喷水。当湿度已达要求, 不再喷水。 (2) 料温调节。当料温小于20℃时, 应在早晨及夜间加厚覆盖物, 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 待日出后再掀去薄膜[3,4], 反之, 当堆温偏高时, 应针对造成堆温升高的原因, 进行降温。若料温较高但不超过30℃, 则应掀掉覆盖物, 并在料堆中心部位间隔打口径约6 cm的洞2~3个。
3.5 覆土及管理
播种后约30 d, 苗丝走满培养料2/3时覆厚度3~5 cm、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 再将1层稻草或茭白杆叶铺于覆土上。覆土后15~20 d就可出菇, 此阶段主要进行水分、温度和通气量的管理, 尤以水分管理最重要。喷水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水滴宜细, 少量多次。 (2) 覆土干多喷, 覆土湿少喷;菇多多喷, 菇少少喷[1,2,3,4,7,10,11,12]。 (3) 喷水后要进行通风, 以防止水量过多而漏料。当气温低于14℃时, 为提高料温, 应增设拱棚、增加覆盖物、减少喷水等[1,2,3,4]。进入霜冻期, 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用水, 使小菇蕾安全越冬[1,2,3,4,7,10,11,12]。
3.6 病虫害防治
鬼伞、粪碗为大球盖菇生料栽培的主要竞争性杂菌。若发现鬼伞, 须尽早拔除并烧毁或深埋。蚂蚁、螨娄、菇蚊、蛞蝓、跳虫等为常见虫害, 可在铺料前撒石灰粉, 并在畦上及四周喷洒辛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干菇净进行防治。对于蛞蝓, 应于傍晚或清晨捕捉或用药剂进行防治。
3.7 采收
菇蕾形成至采收一般需5~10 d, 视温度高低而变化[2,3,4]。采收适期为菇体菌膜尚未破裂或刚破裂, 菌盖呈钟形时。采菇方法为用手指握住菌柄基部, 轻轻扭转往上拔起[1,2,3,4,8]。采菇后要及时清除残留的菇脚和填补覆土。采收时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小菇蕾。采收完第1批菇后, 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苗, 经10~12 d又可出2批菇, 管理方法同上[1,2,7,8,10,11,12]。一般可采菇3~4批。
3.8 废料处理
大球盖菇采完后, 废料可以直接还田继续种植茭白或水稻, 有着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的功效。
摘要:介绍了利用废弃的秸秆和茭 (稻) 田发展生产大球盖菇轮作模式, 包括季节安排与效益、高山茭白和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以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茭白,大球盖菇,轮作,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夏建平.大球盖菇-单季稻稳粮增收栽培技术[J].食用菌, 2014 (1) :54-55.
[2]夏建平.大球盖菇:单季稻稳产增收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 2014 (19) :36-37.
[3]夏建平, 刘勇勇, 毛小方, 等.大球盖菇接茬夏玉米的复种轮作技术[J].食药用菌, 2011 (2) :26-28.
[4]郑琼珊.大球盖菇室外畦式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06 (2) :39-40.
[5]吴邦仁, 金群力, 夏建平.茭白鞘叶露地生料栽培大球盖菇技术[J].浙江食用菌, 2009 (3) :53-54.
[6]吴邦仁, 夏建平.茭白鞘叶栽培大球盖菇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110.
[7]夏建平, 刘勇勇, 毛小方, 等.大球盖菇接茬夏玉米复种轮作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6) :140-141.
[8]夏建平, 刘勇勇, 郭建华, 等.谈景宁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之举措[J].食用菌, 2012 (6) :7-8.
[9]储仇云.高山茭白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127-128.
[10]张新华.大球盖菇引种及露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6) :92-93.
[11]茅孝仁, 史久浩.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11 (2) :68-69.
烤烟栽培技术 篇8
术
第一部 育 苗
育好烟苗是烟草优质适产的基础。要求烟苗的质与量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具体来说就是齐、壮、足,以便做到适期移栽,保证大田烟株生长整齐,使田间管理措施更好地发挥作用,充分利用适宜的生态条件,达到增质增产的目的。
齐:是指烟苗生长整齐,为大田栽培取得良好鲜叶质量提供可靠的前提条件。烟苗整齐,移栽后成活一致,大田各项管理措施才能顺利统一进行,烟叶成熟落黄一致有利于提高烘烤质量。
壮:是指烟苗要健壮,移栽后才能还苗快,成活率高。壮苗的标准:一般要求具有真叶8—10片,叶片舒展,叶色正常无病虫害。
足:是指要保证供一块烟田或一个生产单位有足够数量的烟苗,如多次移栽造成大田烟株生长不整齐,不仅管理和采烤不便,而且也严重影响质量和产量。
育苗的方式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育苗方式也不断改进。目前,湖南烟草育苗方式主要是推广漂浮育亩。
烟草漂浮式育苗是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的高新技术,它代表了烟草育苗技术的发展方向。世界上烟叶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如美国、巴西、津巴布韦、日本等国家均采用该方式育苗,乃至更先进的育苗方式采取悬挂式蒸气育苗。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推广,湖南在2000年以后推广较快。目前,全省各烟区都采取漂浮式方法育苗。
一、漂浮育苗的原理
将烟草种子直播在填有基质的育苗盘上,盘子漂浮在盛有营养 1
液的池中,烟苗所需的养分和水分通过基质的毛细管作用提供给烟苗吸收利用。漂浮育苗实际上是无土栽培的“水培”育苗方式,也叫营养液育苗。
二、漂浮育苗方式的优点
1、出苗、生长整齐一致。
2、根系发达。
3、防止病害的侵染。
4、能减少或防止早花现象。
5、便于操作。
三、成育标准
1、苗龄65—75天。
2、侧根发达,每株有侧根40条以上。
3、茎杆高度8—10cm,茎直径≥5mm。
4、茎杆含水量低,韧性强,茎干重≥0.2克。
5、烟株群体生长整齐一致,单株叶面青秀。
6、无病菌、病毒染侵。
四、育苗技术
1、育床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水质洁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没有种茄科、蔬菜等作物的稻田土或旱地。
2、大棚的建造:方向以座北向南为最好。长×宽(30m×6m),棚架用钢管或竹片或其它材料建造,每隔1m拱插一个钢管,四周用钢管固定;高2.5米;棚顶用钢管固定;每隔2-3根钢管,正中用木棒撑紧以防倒塌;大棚四周盖裙膜高1m左右,裙膜脚用泥土压紧; 2
棚顶盖专制的棚膜,并用绳子或橡皮筋隔一根钢管拉一根,绑紧固定;棚的两端各开一个门。
3、漂浮池建筑:每个大棚建12个长方形漂浮池,可放漂浮盘468个,供大田烟苗85亩(200株/个×468个÷1100株/亩)。
漂浮池可在地面或挖池建造,用木板或红砖砌成,每个漂浮池长9.7m,高12-15cm,宽1.1m为宜。池底平整,经消毒杀虫后,再铺盖黑色或白色农膜垫底,膜拉平,四周固定好,以防漏水。
也可用专制的塑料盆作漂浮池,每个大棚可放80个塑料盆;每个盆里放6个漂浮盘,可移栽大田烟1亩。
4、基质的配制:材料以泥炭,草炭、碳化谷壳、膨化珍珠岩等,目前我省主要采用膨化珍珠岩、泥炭(或草炭或食用菌渣)、碳化谷壳等,其比例:1:5:4。
基质的好坏对漂浮育苗影响极大,它托起烟苗,提供空气、水分、养分。
5、营养液的配制:它是烟苗提供营养的主要来源,由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组成(N、P、K、Ca、Fe、B、Mn、Zn、Cu、Mo)。
6、苗盘消毒:苗盘是用泡沫做成,长方形,每盘200孔,新苗盘不需消毒。凡用过的苗盘必须消毒后才能使用。方法:在播种前用1-2%福尔马淋或0.05-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或用5:1次氯酸钠或石灰水溶液(生石灰)1kg兑水25kg,最好再浸泡24小时,然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7、基质装填:首先把基质用水洒湿拌匀,使持水量达80%,即用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适宜。(太干导致装基质时,基质空隙太 3
大不易吸水和保水,太湿装基质困难,同时易吸水导致湿度过大)。
装基质时要特别注意,装满苗盘每一个孔,装填要均匀,轻抛2-3次,松紧要适度,也就是说要不紧不松,再刮平即可。决不能用手压紧。
8、播种:(1)播种时期:湖南的湘南、中、东地区在12月15日左右为宜,最迟不超过20日,湘西北烟区一般在元月25日2月10日为宜,高海拔地区在2月10-15日为宜。(2)方法:先用打孔器在装好基质的苗盘上压孔,孔深2-3毫米,再用播种器或人工播种,每孔播种1-2粒,播种后立即反复洒水,使种子吃透水分包衣开裂为宜,再用过筛的基质或火土灰覆盖种子2毫米左右,使种子半遮半露为宜。再把苗盘一次性放入已放好营养液的漂浮池中。
9、营养液的用量与管理:营养液是为烟苗提供营养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烟苗生长的好坏,营养液的添加一般2-3次。首先把建好的漂浮池在播种前3-5天灌半池水,测试是否漏水,如漏水立即更换垫膜,如不漏水,进行第一次放营养液,氮素浓度为100ppm,再灌水把营养液冲匀,把水灌至10cm左右,即可放漂浮盘。第二次在出苗后小十字期进行添加营养液,氮素浓度100ppm。第三次在烟苗第一次剪叶后加营养液,一般氮浓度50-100ppm,总之,最后一次放营养液的多少,以烟苗的长势而定。每次放营养液时必须把营养液均匀地放入池中。并用木棒在池内把水搅拌,使营养液在池水中均匀一致。每加一次营养液必须用“精密PH试纸”对池水进行PH测定,PH保持在6.0-6.8之间。如果高于此值,可加入适时的0.1摩尔硫酸或盐酸进行校正;如果低于此值,可加入适量的0.1 4
摩尔氢氧化钠校正。漂浮池的水必须是自来水或洁净的井水,决不能用塘水、沟水等不洁净的水。
10、温、湿度、水分管理:主要通过盖膜与揭膜来进行调节。
(1)温度管理:在漂浮盘下水后,采取大棚套小棚的方式,立即盖好大棚和小棚,在出苗前,一般不要揭膜,主要是进行保温28℃以下,保湿80%-90%,使种子尽快出苗和提高出苗率。
若遇特殊高温30℃以上时,应揭开大棚两头通风降温,防止烧死种芽。当种子出苗后至小十字期仍以保温为主,温度24-28℃;在晴天,大棚内温度达30℃以上时可揭开大棚膜两头通风降温,降温后再盖好膜。在小十字期,不管是晴天或阴天在中午必须揭开大棚两头膜通风换1-2小时再盖好;就是在气温较低的天气,每隔两天在中午揭开大棚两头膜换气1-2小时再盖好。
大十字至成苗前期,当膜内气温达到28℃以上时就要揭开大棚两头膜通风降温,使膜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如果降不下温度,可在大棚中间两边腰上揭开膜通气降温,同时再揭开小棚膜两边降温,在下午5点左右再盖好膜。成苗期小棚膜全部揭开,不必再盖,大棚膜在温度达到28℃时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中午揭开裙膜降温,当烟苗达8片叶左右不仅要揭开棚膜两头,而且要把裙膜揭开卷起,昼夜不盖,加大通风,使烟苗适应外界环境温度。
(2)湿度管理:从播种至出苗期主要以保湿为主,棚内湿度可达到90%。
从小十字至大十字期仍以保湿为主,棚内湿度保持在80%左右。如大棚内雾气弥漫,小棚内如膜上挂满了水珠,要先揭开大棚两头 5
通风降湿一段时间,以免水珠滴坏烟苗,再揭小棚膜两边通风降湿。
成苗期小棚不需再盖,大棚内湿度保持60-70%左右,棚膜两头打开和裙膜卷起,昼夜降湿。
(3)水分管理:第一次灌水在播种时漂浮池内加水10cm以上,以后保持此水量,如池内水因蒸发减少至8cm时,必须加水至10cm。如因池内漏水,必须换垫膜后加水至10cm深,同时还要添加营养液。
11、间苗、定苗、补苗:在烟苗小十字至大十字期间苗、定苗、补苗、每孔只留1株健壮的烟苗。在补苗时先取烟苗,在补苗处用牙签钻一个小孔,把烟苗用牙签压住主根,插入小孔内,再用基质把烟苗的根压紧,以便成活率高。
12、剪叶:剪叶是漂浮育苗中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用以调节烟苗生长,提高烟苗均匀度,增加烟苗茎杆粗壮,提高烟苗利用率。
当烟苗生长出5叶1芯或叶片叶搭叶时开始剪叶,第一次,距芽35-50毫米以上位臵,剪去单叶面积50%左右。以后每隔5-6天修剪一次,第二次剪去叶面积2/3,第三次剪去叶面积1/2,直至成苗,一般剪叶2-3次。剪叶时应在烟苗露水干后进行,最好是在下午进行,剪下的碎叶带出棚外及时消毁。
13、炼苗:是促进烟苗根系发达,吸水吸肥力强,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的重要措施。当烟苗长到7-8片真叶时,把漂浮盘放在架有木棍的漂浮池上断水、断肥,同时打开大棚两头及四周棚膜加大通风透气,经2-3天,使烟苗在中午出现萎蔫,早晚便能恢复为宜。再放入池内1-2天,使烟苗吸足肥水,及时进行移栽,以便提高烟 6
苗抗逆性和提高成活率。
14、注意卫生防止病害(1)农业防治
①育苗用水必须是自来水或井水。
②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棚内,禁止在棚内吸烟;
③在大棚门口挖一个消毒池,装有石灰水,工作人员进入棚内工作必须用肥皂洗手,工作鞋在池内消毒,剪叶的剪刀必须用福尔马林或酒精消毒,剪下的碎叶必须带出棚外消毁。
④科学管理。采取通风透气,保温保湿和控温控湿相结合,防止病害的发生;
⑤防止盐害。加强水分管理,当漂浮盘基质表面发白时,或烟苗发黄,甚至出现死亡时就发生了盐害,必须及时洒水,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1-2天溶解盐害。
(2)药剂防治
①对于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可用波尔多液1:200倍或退菌特700倍液或80%代森锌锰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
②对于黑胫病,在烟苗移栽前可用敌霜(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移载灵液1500倍喷雾一次)。
③青枯病,可用青枯灵或农用链霉素在移栽前灌根一次。④病毒病,可用病克毒克250倍液或毒消900倍液、净王灵(0.5%氨基寡素水剂)400-600倍液等在移栽前喷雾一次。
⑤防止藻类危害:漂浮池中营养丰富很容易发生绿藻危害烟苗,一是封闭漂浮池水面,防止绿藻滋生。二是用0.025%硫酸铜溶 7
液均匀地加入池内水中或喷杀,防治效果好。
第二部分 大田移栽
烟叶产量、质量指标。产量:稻田烟150-175公斤/亩。质量:叶片成熟度好,组织疏松,颜色橘黄,柠檬黄,色度均匀,光泽强,油分足,弹性好,厚薄适中,平均单叶重7.0-9.0g。香气量足,香气质好,劲头适中,余味舒适,杂气和刺激性小,燃烧性强,灰白。总糖含量20-24%。还原糖16-22%,烟碱含量1.5-3.5%,糖碱比值8-12,以10:1为最佳,钾含量≥2.5%,氯含量0.3-0.8%,以0.5%为最佳。
优质烟叶田间长相:株高100-110cm,茎围8-10cm,留叶数20片左右。群体与个体发育充分,长势均匀一致,成熟落黄一致,株型腰鼓形。至圆筒形,下部叶长45-60cm,宽28-35cm,中部叶长70cm左右,宽35cm左右,上部叶长50-60cm,宽20-25cm,田间叶面积系数为3左右,叶片自下至上分层落黄,成熟一致。
总之,要特别注意,烟叶产量要适宜,叶片的厚薄要适中,长短要适度颜色为橘黄,色泽鲜亮,决不生产量越高越好,叶片越大越长越厚越好。
按照优质烟叶的田间长相要求,制定田间栽培技术措施。
一、整地
烟田是烟株生长的基本环境,对生长发育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很大。即土壤类型及其水、肥、气、热状况和土壤结构、层次等是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烟田耕作和管理直接或间接 8
影响着烟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烟田整地主要包括耕翻和平整。其目的是疏松土层,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如通气性和保水性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性能,便于灌溉施肥,给烟株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当前,烟田整地的主要问题是翻耕太浅,起垄太矮,不规范,不标准,影响了烟株根系的生长发育,其结果是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烟地选择
土壤是烟叶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在最少的范围内不同的土壤和不同整地方式栽培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就不同。
烟地的选择必须按照生产优质烟叶对土壤的要求进行。烟草要求砂质土壤、黄砂质土壤、质地较粘重而砂较多的土壤,黄壤、红壤、紫色土壤,肥力中等、质地疏松、PH呈微酸性,种植的烟叶质量较好。强碱性或强酸性的土壤,肥沃的土壤不适宜种烟;靠近村庄的土壤种烟病害多;旱土种烟和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土必须要三年轮种。含有害物质的土壤不能种烟,如含镉、铅等土壤。
(二)烟地翻耕
烟稻轮作的稻田必须在晚稻收割后用拖拉机及时深翻耕20cm以上,最迟要在12月底以前翻耕完毕。旱土种烟如是冬闲地也要在12月底前翻耕完毕。翻耕越早越好。翻耕后开好排水沟,晒坯冻土,风化土壤,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三)整地作畦
经翻耕晒坯的烟地,湘南、湘中、湘东地区在2月份以前就要抓住有利天气整地,最迟在栽烟前7-10天要整地完毕,湘西北旱地 9
可以晚一些。稻田和地势平坦的旱土用起垄机起垄,一律采取单行高垄,垄面宽按1.2米或1.1米开厢,垄高25-30cm,并开好围沟、腰沟。山坡旱地垄面宽可按1-1.1米开厢,垄高视情况而定。
(四)适当提早移栽期
湖南的自然条件优越,很适宜于优质烟叶生产。但是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因此,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为了使烟叶获得优质适产和前作与后作丰收。必须全面考虑,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把烟叶生长期安排在最佳的生态环境期内种植的原则,确定最佳的移栽期。
气候是决定烟草移栽期的主要条件,而温度、降雨量和霜冻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烟草是喜温作物,生长最适温度28℃左右,而可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大,地上部分8-38℃,地下部分7-43℃。从生产优质烟叶出发,烤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1、温度:前期较低,后期较高。但是,前期温度不宜太低。如果月旬平均温度低于10℃以上,生长缓慢。因此,湖南一般春烟移栽,必须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13℃,地温达到10℃以上,不再有晚霜危害时,才可进行。否则栽烟后烟苗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容易产生早花现象。同时还要考虑烟叶成熟期的气温条件,烟叶成熟期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较理想的日平均气温20-24℃,并需持续30天以上。对于生产优质烟来说,持续的时间长些更为有利,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而又不干旱的条件下,有利于成熟和提高烟叶品质。而温度低于17℃,降水量过多或干旱不利烟叶正常成熟。如果烟叶成熟期温度太高也不利烟叶正常成熟。日均温长期处 10
于30℃以上,最高温度较长时期处于35℃以上就会造成烟叶高温逼熟,影响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2、适宜的月降水量和分布,也是确定移栽期的重要依据。烤烟生长前期需月降水量80-100mm。在移栽时降雨稍多(100-130mm)有利于还苗,还苗后土壤水分适当少些,有利于伸根。团棵至旺长期需要雨量充沛,一般在100-200mm,可促进烟叶旺长。成熟期一般降水量在100mm左右,有利于落黄成熟,提高品质。
3、日照。充足而不强烈的日照对烟叶生长较为有利,尤其是在成熟期,充足的日照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必要条件。
烟叶移栽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每天光照8小时以下,烟株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片数减少。生产优质烟叶一般大田期间需日照时数500-700小时,采收期需达到300-400小时,日照率达到40%以上。
按照烟草对温、光、水的要求,对照湖南各烟区的自然环境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烟草移栽前期,气温较低,寒流频繁,影响生长;中期,有时降雨量偏多,会导致洪涝灾害和病害的发生;后期,烟叶成熟期常出现高温逼熟,影响烟叶质量尤其是烟稻连作在烟叶收获后插晚,烟叶必须在7月20-25日采收完毕,才能确保晚稻高产。怎样做到烟叶优质适产和晚稻丰收呢?这就必须科学地把烟叶和晚稻的生育期安排在最佳的生态环境期。
按照烟草对气温的要求,过去在没有地膜覆盖的条件下,烟叶移栽期应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适宜的,有利烟苗生长。但是,烟叶生长后期在7月25日左右,还未达到120天,烟叶要到7 11
月底或8月初才能采收完毕,有些年份常遇到高温逼熟,上部叶还没有成熟,烟农大量采收烟叶,抢插晚稻。因此,烟叶不熟采青,烘烤后青筋、青片烟多,成熟度也不够,影响了烟叶质量。
为了满足烟叶在大田生育期120天,在大田有充分成熟时期,又要避免高温逼熟,烟叶要在7月15日-20日要全部采收完毕,最迟不超过25日,以便插上晚稻,因此,必须提早移栽期。但是,移栽期并不是越早越好,2003年桂阳等县在3月初开始移栽烟,有些乡、村至2月中、下旬就开始栽烟,结果烟苗遇上寒流,不但不长,而且出现严重早花。
三、移栽密度与留叶数
合理的栽培密度与留叶数是烟叶获得优质适产的关键措施。合理的密度与留叶数就是妥善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既要整块烟田的烟株有较大的群体,又要使每株烟叶有优良的个体。
确定栽培密度和留叶数的关键在于温、光、水、土、种等具体条件,合理安排株数、留叶数、栽培方式。在有关措施配合下,使烟株在生育期间能维持合理的群体动态结构,调整好水、肥、光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根据湖南多年的生产经验证明,上世纪70年代以前移栽太密,80年代栽培密度是比较合适的,因此,产量适中,烟叶质量好。90年代以来,虽然规定每亩栽烟1100株,但实际上烟农栽烟太稀,一般每亩栽烟900株,有的甚至800株700株,留叶数也不够,施肥又没有减少,因此烟叶长得太长、太厚、颜色深、烟碱含量太高,上部叶可用性差。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稻田种烟每亩保证1100株,行株距1.2×0.5米,或1.1×
0.5米,旱土可适当密一些,行株距1.1×0.5米;丘陵山地1.0×0.5米,每株留有效叶20片左右。这样的密度和留叶数是比较适宜的。
四、烟草所需的营养元素
烟株正常生产发育需要16种必要的元素。需要量较大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需要量甚微的元素有铁、锰、硼、锌、铜、钼、氯。尽管对这些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差别很大,但是,对烟草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哪一种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必要的营养元素除碳、氢、氧外,矿物质营养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叶面也能吸收一部分。各种营养元素对烟叶的生长发育、质量和产量的不同影响。
五、施肥量与施肥方法
施肥量的确定,是根据烟叶优质适产的产量和质量指标,烟株从土壤中肥料的吸收量,和肥料的利用率而决定。
施肥比例是根据烟草对N、P、K等元素的需求不同,在施氮量确定之后,而确定N、P、K比例。
(一)施肥量
1、N肥:湘南、中、东烟区亩产150—170Kg,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5-6公斤,速效氮的利用率30%—50%,有机肥只有20%—30%,堆肥18%,因此,每亩烟施总量9—11公斤。高肥力土壤9公斤/亩,中肥力10公斤/亩,低肥力11公斤/亩。
2、钾肥:烟草是喜钾作物,吸钾量多有利于提高品质,而土 13
壤中含钾量较少,钾的利用率40%—60%,因此施肥量是施N量的2-3倍。
3、磷肥:烟草吸收磷素比氮素少得多,但磷素容易固定,利用率只有10—20%,一般按照施N量确定磷素用量,纯磷9—11公斤/亩。
(二)施肥方法
根据县农业局对全县烟田土壤肥力和化验结果,土壤pH值呈微酸性,只有少量呈强酸性和微碱性;有机质含量不高。速效氮含量较适宜,速效磷含量丰富;中微量元素含量,大部分元素是适宜或较适宜的。但是,有一些元素含量少,有效锌含量极缺,其次是有效硼,再其次是有效锰含量也不够。因此,今年在施肥量上因缺补缺增加施肥量。在烟翻耕时,每亩可撒石灰50kg;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增施有机肥,如稻草还田,猪牛肥、土杂肥400—500kg,特别是要增施火土灰1000—1500kg等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烟草专用基肥70kg、追肥39kg,提苗肥10kg
1、基肥:根据湖南春季雨水多,和烟草吸草规律,基肥占施肥总量50%—60%,追肥占40—50%。其方法采取条施与穴施相结合,或采取101施肥法。
(1)条施与穴施:在烟土起垄作畦时,把专用基肥40kg撒在畦中间,再用起垄机起垄高25—30cm;在畦中间挖穴(膜下栽培深25cm左右,膜上栽培深15—20cm,把基肥30kg与火土灰和有机肥拌匀,最好是兑水湿润后堆沤15—20天,再拌匀施于穴内。如果没有堆沤施于穴内,最好是施穴肥后经过一次降雨,栽烟后不会烧 14
苗。
(2)101施肥法:基肥按4:3:3比例进行。即沤制好的灶灰,猪牛肥与专用基肥充分拌匀施于中间穴内,40%两边挖穴各施30%。
2、追肥:追肥速效氮肥、专用追肥和钾肥。
(1)N肥,在烟叶移栽后至团棵开始进入旺长期追完(即35天左右)。第一次追速效氮肥,在栽后7天左右,用提苗肥2kg兑水500kg浇施。栽培可以结合浇压蔸水兑肥浇施。第二次在栽烟后0—15天,亩施烟草提苗肥4kg兑水500kg浇施。第三次在栽烟后20—25天亩施烟草提苗追肥4kg和专用追肥9kg兑水500kg浇施。第四次,栽后30—35天亩施肥30kg,火田站追肥30kg,火田站另加硫酸钾5kg,开沟条施或兑水施。第五次,腰陂、界首站每亩施硫酸钾15kg兑水浇施。
(2)钾肥,最后一次亩追钾10—15公斤在栽后40—45天内施完。同时,要把硝态N和铵态N,硝酸钾和硫酸钾搭配施,如果单纯施硝态N和硝酸钾会引起烟草缺镁症。
六、移栽
湘南、湘中、湘东烟区在3月10日左右开始移栽,15日左右基本栽完最迟20日左右完全结束。在已整地施肥的烟田,选择晴天或阴天,把已成苗的漂浮苗或托盘假植苗运到烟田进行移栽。栽烟时,把穴内基施与泥土拌匀,将烟苗栽于穴内,用泥土把烟根轻压紧,栽后浇压蔸水。并可结合第一次追施速效氮肥。
七、盖膜与揭膜
烟草提早移栽须要盖膜,当烟苗长到团棵期必须要揭膜。
第三部 田间管理
烟草移栽以后就意味着大田管理工作的开始。大田管理包括揭膜、中耕、培土、除草、追肥、水分、打顶抹杈等生产措施的管理。其目的是充分满足烟草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能符合优质适产的生育要求,使烟株生长朝着有利于优质适产的方向发展。从而获得理想产质的烟叶。
一、查蔸补苗
在烟苗移栽后5—7天逐坵逐畦查看烟苗,如有缺蔸或死苗应及时补苗。
二、盖膜的管理
1、查看盖膜质量。凡盖膜时未拉直、绷紧、盖匀的,四周边未用泥土压紧的,被风刮动了的,必须按标准进行盖好。膜下栽培穴内积水的,立即用一根小木棍在积水处把膜刺一个孔,让积水流干。
2、开孔提苗。膜下栽培,当烟苗叶片长到顶地膜时,必须开孔或膜内温度超过30℃以上时,及时开7—8cm的小孔,把烟苗叶片露出膜面上,再用泥土把孔压好,否则会烧苗。
随着气温升高到一定时期就必须揭膜。否则对烟苗生长不利。一般盖膜40天左右,或者说烟株长到团棵期开始进入旺长期,也可说地下5cm深地温达到18℃以上。气温20℃以上就要揭膜,以便中耕培土追肥。残膜一定要揭干净集中处理,不能丢在田埂上,水沟里。揭膜好处很多:
(1)揭膜后能及时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增加氧气,有利于烟株不定根大量发生和根系下扎,吸水吸肥,促进旺长。
(2)如不及时揭膜,雨水淋不进膜内土壤,若土壤干燥肥料难以溶解,影响烟苗生长。同时随气温升高,水分向上蒸发,肥料随之到土壤表面形成白盐,不利于烟苗吸收,还会造成肥害。
(3)如不揭膜会抑制烟草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膜内温度会更高,到一定的时期,如不揭膜反而会影响烟苗生长缓慢,甚至出现萎蔫。
(4)如不揭膜会降低烟叶品质。在相同的时期内,同等的气温条件下,如果不揭膜,会增加积温,加速烟叶提早成熟采收,缩短生育期,日照时数和日照率减少,光照不足,有机物质积累减少,使烟叶颜色淡,叶片薄,质量下降。
三、中耕 培土 除草 追肥
中耕、培土、除草、追肥,往往结合进行。培土虽可以兼收中耕和除草的效果,但它们是相辅相成而又不能相代替的四种农业措施。
(一)中耕
1、中耕的作用
中耕是通过机械力改良烟田表土物理性状,改善土壤理化因素的措施。土壤是烟草生存的基础,烟草赖以生存的水分、养分、气体(二氧化碳和氧),光和热量等因素中,水分和无机养分几乎全部来自土壤,根系活动所需的氧气、热量也是来自土壤。土壤是能量和物质的贮存库,也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土壤的各种理化因 17
素时时刻刻地相互作用着,处于动态状态。对于烟草生产来说,这种状况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如水分是烟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亏缺直接抑制烟草的生理机能,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但是,土壤水分过多,必然导致土壤中氧气不足,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活动性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抑制根系的吸收能力和改变土壤养分的可用性。这是相当复杂的作用过程。只有处理得当,才能使之符合烟草优质适产生长发育进程所要求的平衡状况。中耕是达到这种平衡的主要措施之一。
①中耕是调节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土壤中水分的失散规律,一般是上层土壤水分以汽态散失为主,底层以毛管作用上升为主,中层则二者兼有之。上层土壤水分因扩散作用而不断减少,下层土壤水分因毛管作用而不断上升补充,这是土面蒸发的一般过程。通过中耕创造细碎的表土层,虽然增强了表土水分扩散的作用,但是,由于破坏毛管作用,使底层土壤水分难于继续上升散失,从而收到了保水的效果。据调查,中耕深度为11.6cm时,地表16.5cm处土壤水分比不中耕的提高3.5%。这说明中耕具有良好保垄水分的作用。
此外,在雨水过多的季节进行适当深中耕、粗中耕,可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加强土壤的水分扩散作用,有利于排除土壤过多的水分。因此,中耕既可保垄水分又可促进土壤水分蒸发。
②中耕是保证土壤不断补充氧气的唯一方法。烟草的根系活动对土壤空气中的氧气是必不可缺少的。氧对根系吸收作用,首先在于氧气供应与根系的吸收能力有关。当土壤氧气充足时,根系新 18
陈代谢旺盛,根系吸收能力增强,氧的存在是根系吸收养分的条件。其次,氧与土壤养分浓度有关。氧气充足时,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效养分较多。烟草的根系庞大比一般作物需氧量多。而土壤中的氧气极其有限,只有土壤空气与大气不断地进行交换,才能满足烟草对氧气的需要。而土壤与大气交换范围均限局在大气相通的土壤孔隙内,烟草栽培中,由于移栽,灌水及其它农业措施和降雨的作用都不可避免地造成表土板结,妨碍土壤气体与大气的交换。中耕是破坏表土板结层,恢复土壤通气性不断补充氧气唯一的方法。
③中耕是调节土壤养分和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措施,直接、间接对土壤养分发生重要影响。烟田土壤养分中,大部分的氮化物以烟草难以吸收的有机态存在;磷化物中虽然无机态的比率比氮化物多,但它的绝大部分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状态存在,也很难被烟草吸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作用是有机态氮和磷矿质化的最主要途径,它们新陈代谢的产物——酶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均有助于磷的溶解,提高氮和磷的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只有在土壤通气性良好时,通过好气性细菌的活动,上述作用才得以顺利进行。在土壤水分过多或其他因素使土壤通气性不佳时,土壤常处于缺氧状态,好气性细菌活动受到阻抑,嫌气性细菌活动旺盛,无论是有机还是无机物的氧化程度均大为降低,不利养分的转化。嫌气性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对烟草根系活动还有毒害作用,对烟草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土壤水分,土壤通气性以及其它任何影响土壤生物活动的因 19
素,都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活动强度,从而影响土壤养分转化的方向和速度,对土壤养分状况起着很大的作用。中耕是调节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措施,直接、间接地对土壤养分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中耕是除草的主要方法之一,早春气温低时,中耕还可以收到提高土温的效果。
土壤的水分和土壤空气含量是互为消长的,它们的含量与土壤养分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看起来中耕是极简单的措施,实际上导致土壤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理化性状的变化,对烟草优草优质适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中耕方法
中耕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主要取决于中耕方法是否正确,否则,不仅劳而无功,甚至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当前,湖南烟田中耕主要是手工农具,其方法是:必须因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及烟草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
①还苗后中耕 烟叶移栽后7—10日刚成活,以根生长为主,中耕应以保厢,保苗、清除杂或防止杂草滋生为主要目的。由于烟株小,根系尚未形成,中耕宜浅,用小栽锄或竹片在烟株周围近根处以划破土表即可,切莫伤根,离烟株较远处则可略深,以2—4cm为宜。土壤湿度较大的烟田,中耕以松土除草为主。
②伸根期中耕
烟草从栽培成活后至团棵一般需30天左右,此阶段是烟草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平均约3天长出一片叶。但此期耗水量不大,在管理原则上上下兼顾。中耕在伸根期最为重要,以保厢,促根系生长、除草为 20
主要目的。中耕要强调质量,加深中耕深度。伸根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深度4—6cm,创造深厚的松土层,即可保厢,又可促进根系下扎,为旺长打好基础。该时期最后一次中耕(团棵期)是最重要的一次中耕,与培土除草结合进行,垄体要进行全面中耕、除草、高培土深度到10cm左右。
团棵以后,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烟株进入旺长阶段,烟田耗水量以蒸腾为主。此时烟株较大,不便于深中耕,视其情况,可在垄面浅锄1—2次,破坏土壤板结层和清除杂草。
中耕是一项灵活性较强的措施,必须因时因地灵活掌握。天旱,无论烟株处于那个生育阶段,都必须中耕保厢。雨水较多时,即使处于还苗阶段,必须在烟株间浅中耕,但行间中耕则深。雨后或灌水后应及时中耕。砂土中耕次数可少些,粘土中耕次数宜多些。
(二)除杂草
1、杂草的危害
杂草与烟草争夺水分和养分,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例如当一年生杂草的混杂度为每m2100—200株时,每亩可吸收氮4—10kg。杂草猪秧秧的蒸腾系数为912,从土壤夺走相当数量的水分。杂草和烟草争阳光,加大烟田郁闭程度,不但直接影响中下部烟叶产量和质量,还为病虫害的滋生繁衍创造适宜的条件。
杂草的存在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对于当地的气候、土壤、耕作制度等因素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它们往往具有较强的休眠性,强大的根系,较高的繁殖系数,强大的再生力,以及顽强抗御不良环境的独特性状。因此,在竞争中,烟草常处于劣势,防除杂 21
草是不可忽视的烟田管理措施。
杂草种类繁多,按植物分类法区分,全国经常发生田间杂草近六百多种,分别属于72科322属。烟田主要杂草有:一年生杂草,以种子繁殖;越年生杂草,一般第一年只发育营养器官,秋季干枯,以根或茎越冬,第二年开花结果;多年生根茎类杂草,利用营养体繁殖,由地下茎或根的芽繁殖再伸出地面长出新枝叶。多年生根蘖类杂草,借种子及营养体繁殖,具有强烈的分枝性和入土很深的根,根上长芽萌发新枝。
湖南以查明烟地杂草种类有46科160种。其中10科17种对各地烟草生长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茶陵县烟田的杂草,主要有禾本科单子叶杂草:稗草、看麦娘、还有双子叶杂草、阔叶杂草蓼科:辣蓼草、革命草、马鞭草等。
2、防除方法
由于杂草种类繁多,生态习性复杂,以及社会因素等原因的影响,对杂草的防除以采取人工防除与药剂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应预防杂草繁殖体被带入烟田。有些杂草种子在40—50℃下经过1—2天才能丧失发芽力,所以堆肥和厩肥必须进行高温腐熟后使用。对于田边、渠边杂草可用灭性除草剂(如龙达、草甘宁)或长残效期的土壤处理剂防除。、其次,防除杂草滋生。简单的手工工具中耕除草仍是有效的除草方法。凡是以除草为主要目的的中耕,都必须强调早中耕、勤中耕,对于一年中生种子繁殖的杂草,以在幼苗中耕效果最好。在烟草旺长之前,选择晴天连续2—3次中耕是防除杂的关键措施。对于 22
多年生的根茎类或根蘖类杂草,只有多次中耕,拔除根茎蔓,集中消毁,减少危害。
药剂防除杂草,药剂分为芽前除草剂、芽后除草剂。芽前除草剂目前施用的主要是金都尔,为内吸性除草剂。在烟草移栽前,烟田起垄后,表土打碎,在种子未发芽或刚发芽时,趁土壤湿润,立即均匀地喷杀药液于垄面两侧及畦沟内,但不能施于穴内,以防烟苗栽后产生药害。芽后除草剂主要有龙达、草甘宁等,为接触性除草剂,在杂草长到2—3cm高时,选择晴天,在杂草露水干后,喷杀药液,经2—3天不下雨,除草效果好。经7—10天后杂草变黄逐渐枯死。这类药剂一定要在栽烟前10—15天使用,决不能在栽烟后还杀药除草。否则,就会对烟苗造成药害。
(三)培土
1、培土的作用
培土是在大田烟团棵前期将垄面或垄沟的泥土培在烟株基部和垄面上,形成垄体高30cm以上。培土的作用:
①排灌方便,增强防涝抗旱能力。湖南烟草在大田生长期降雨量较多,但分布不均。烟草生长前期降水量较多,常会造成洪涝灾害;后期降雨量逐渐减少,常会造成干旱。培土以后,多雨季节,多余的水排泄方便及时,土壤湿度适宜,通气性能良好,为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干旱时,可进行沟灌,既省水又方便,避免了大水漫灌的许多缺点。培土增厚了根际土层,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旱能力。培土既有利防涝,又有利于抗旱,是湖南烟区适应气候条件的重要农业措施。
②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烟草的发根能力很强,在一般情况下,常是土培到哪里,根就生长到哪里,增强了吸水吸肥能力,对烟草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③提高防病、抗倒伏能力。黑胫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它喜温暖潮湿,病菌传播和为害程度与地面流水、积水密切相关。培土使过多的雨水及时排出,而且不流经根基部,减少黑胫病的传播机会,因此,培土是防预黑胫病的重要措施。此外,培土后根系发达,增强烟株抗倒伏能力。
综上所述,培土的作用,提高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据试验结果:培土二次比一次产量增加3.18%,培土三次又比两次的增加7.78%。
2、培土方法
总的要求是培土质量要高,才能发挥培土的作用。否则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培土一般以3次为宜,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①第一次培土,在栽烟后10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进行小培土,把泥土培在烟株基部。
②第二次培土,在栽烟后20天左右,结合中耕倒穴把泥培在烟株基部。
③第三次培土,在栽培30—35天,当烟草长至团棵时,结合深中耕,先摘掉烟株脚叶2—3片老叶,把垄沟的泥土挖松培到烟株基部和垄面上,使垄体高30cm以上,表面平整饱满。
(四)追肥
1、追肥原则
追肥的用量要按照烟草公司根据烟叶优质适产所需的肥料用量,在规定的时期内施完。烟农决不能自己任意施肥料,尤其是氮肥不能多施,不要认为烟叶长得越大越长就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若烟叶生长不好,要分析其原因是怎样造成的,经科技人员确认后,再确定解决的办法。
2、追肥方法
追肥一般可与中耕培土结合进行。第一次,在栽烟时浇压蔸水,用提苗肥,兑水浇施。第二次,在栽烟后10—15天,结合中耕,用提苗肥,兑水浇施。第三次在栽烟后20—25天左右,结合中耕用硝酸钾或专用追肥,硫酸钾,可以开沟干施,也可兑水浇施。第四次,在栽烟后30—35天,用专用追肥可开沟干施,或兑水施肥,安全施肥。第五次,用硫酸钾,兑水浇施。
四、烟田水分管理
俗语说有收无收在于水。烟草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水分有关,只有适宜的水分,生长发育才能顺利进行。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烟草生命活动不利。为了生产优质烟叶,必须根据烟草的需水规律,合理供水,为生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水分条件与烟草的关系
1、水分在烟草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烟草株体高大、叶片繁茂,体内含水量约占全株重量70—80%。旺长期间,叶片含水量达90%以上,成熟期水分含量虽有下降,仍达80%以上。当正常烟株叶片水分减少6—8%时,就会呈现萎蔫现象。烟草生命活动中所需的水分分为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这些水分对 25
烟草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和间接的重要作用。
①生理需水:水分是烟草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烟草吸收和运输物质的溶剂。水分不仅可以保持烟株的固有姿态,又有稳定植物体温,防止烈日灼伤的作用。
②生态需水:通过水可以调节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从而影响烟叶。烟叶不仅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还需要适宜的空气湿度。空气湿度适宜,以便调节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叶片生长,组织好。
2、土壤水分对烟草生长和产量及质量影响
烟株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中,或在水分过多,土壤湿度过大的环境中生长极为不利。
①在干旱缺水环境中生长,一般是株小茎细。叶少而小,产量低,品质差。
在缺水的情况下,烟株为满足上部嫩叶生长,下部叶水分往上部嫩叶输送,而下部叶呈现萎蔫,导致生长缓慢;当缺水严重时会使生长停止,叶片呈现永久萎蔫,下部叶造成早衰枯黄,形成“旱烘”,失去利用价值。
②在雨水过多土壤湿度过大环境中,烟株生长不良,叶片薄,不易烘烤,烤后叶色暗,品质低劣;同时水分过多还易发病害,烟株只有在土壤水分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正常,叶面积增加叶片数增多,茎杆粗壮,从而提高产量,易烘烤,烟叶品质好。
3、烟草不同生育期需水状况
烟草大田期总耗水量与蒸腾作用和蒸发作用密切相关。从烟株 26
整个生育过程看,大田生长期总耗水量是前期较少,中期最多,后期又趋减少。
①移栽至成活的还苗期 烟苗幼小,叶面蒸腾较小,故以地面蒸发为主。此阶段时间短,耗水量不大,仅占全生育总耗水量5-10%。
但移栽时根系受损,吸收能力大大减弱,而叶面蒸腾作用仍不断进行,水分的吸收和消耗失去平衡,致使烟株叶片萎蔫,生长暂时停滞。如严重缺水时,幼苗枯死,造成缺苗。为使烟苗迅速生根,早还苗,提高成活率,必须在移栽期充分供水,增加土壤水分,田间最大持水量要达到65-70%。
②成活至团棵的伸根期 此期烟株根系迅速生长,茎叶也逐渐增长。在地上部和地下部兼顾前提下,土壤水分适度减少,以着重促进根系发展。此期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5%为好。
③团棵至现蕾的旺长期 是烟草生长最旺盛和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烟株茎杆迅速增高变粗,叶片迅速扩大增厚,根系继续向纵深和横向伸展。此期气温高,蒸腾量激增。同时,光合呼吸增强,叶绿素光合量增多,生理活动十分活跃。因此,田间耗水量急剧增加,此阶段耗水量达总耗水量50%以上,如供水不足,烟叶的产、质会受到极大的损失。为满足烟株水分的需要,使各生理活动正常而旺盛进行,促进生长发育,此期应保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
④现蕾打顶后的成熟期 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成熟。随着采收 27
次数的增加,总叶面积逐渐减少,叶面积蒸腾相应下降,地面水分蒸发相对增多,而烟株生理活动主要是干物质的合成、转化和积累,需水较少,所以,应适当控制水分,以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宜。
(二)防渍水防干旱
烟草要获得理想的产量与优良的品质,适宜种植在降水量充足且分布较均匀的地区。烟株旺长期前烟株小,耗水量也比较少,适度干旱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此期的月降水量以80—100mm较为理想。旺长期耗水量最大,在降水量均匀的情况下,月降水量100—200mm即可满足需要。成熟期需要多光照的气侯,以月降水量100mm左右较理想。此期雨量过多,会影响烟叶的正常成熟,特别是多雨寡照,对烟叶的质量影响最大。
湖南降水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69.6-1691.2mm,是全国多雨地区之一。4-9月降水量为800-1200mm,其中4-6月降水量更为集中,占年降雨量的50-60%。而与烟草生长配合得比较好,湘南、湘中、湘东地区烤烟移栽期,一般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旺长期的月降水量,4-6月在200mm左右;成熟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雨量逐渐减少,一般在150mm左右,7月降水量在100mm左右(茶陵113.7mm)。但是,在各月降水量中,又分布不均,有时十天半月不下雨,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较少,仍至出现干旱;有时大雨连绵,导致土壤湿度过大,仍至出现洪涝灾害。这些现象都是对烟草生长不利的,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渍水防干旱。
1、防渍水
一定要开好厢沟、腰沟、围沟。厢沟、腰沟深30cm左右,围沟要低于厢沟5-10cm,要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沟干,降低土壤湿度。同时,还要开挖和疏通好烟田周围的主要渠道,做到水畅其流。
2、防干旱
要按照烟草生长各个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合理供水,防止干旱。灌水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有效降水量、土壤条件、栽培技术等综合研究制定方案。
①确定灌溉期的方法
确定灌溉期的方法很多,有根据测定土壤湿度,烟株生长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产经验等方法。目前,湖南确定灌溉期的方法主要是以形势指标。
形势指标是指烟株水分亏损情况,当白天叶片萎蔫,傍晚还不能恢复,而到夜晚才能恢复时,表示土壤水分已经不能满足烟株正常生长的需要,应当灌水。当次日早晨还不能恢复正常生长,说明缺水严重,生长已受到影响,必须立即灌水抢救。
②不同生育期的灌水。按照大田生育期分为移栽水、还苗水、伸根水、旺长水、平顶水等。
移栽水 在烟苗移栽时,必须要灌溉足够的水分,使土壤塌实,根土结合,有利于早还苗。
还苗水 如遇天气干旱,在栽烟时除浇压蔸水外,栽后1-2天,还需浇1-2次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伸根水 如遇干旱天气在追肥时多浇水,严重缺水时要多浇1-2次水或灌水一次。一般如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时,可以不另浇水,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伸展。
旺长水 烟草旺长期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气温高,植株旺盛生长,需水量增加,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否则,应灌水防干旱。
平顶水 烟草成熟期需水量减少,一般不必灌水。如遇干旱,应浇水有利于开片,并有利于中、下部叶片成熟烘烤。
③灌水方法
有地面灌水、地下灌水、喷灌、滴灌等。地下灌水,喷灌和滴灌,这些方法很优越,但因受条件限制,目前,我省只有少量的试验区开始采用,而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又分为穴灌、沟灌。
穴灌 在水源不足或运水不便的山陵烟区或在栽烟时采用的浇水方法。
沟灌 是我省烟田最主要的灌水方法。灌水时,只灌烟田的半沟水,最好是采取单沟灌溉,即一沟挨一沟顺次灌,使全田浸水均匀,水沿着沟通过毛管作用向沟的两侧透渗,仅沟底部分以重力作用浸润土壤。因此,大部分土壤不板结,保持良好的结构,使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养分协调,且用水经济。要特别注意,决不能漫灌、串灌或灌满沟水。否则使土壤板结,水分、空气和养分失调,烟株缺少空气而窒息死亡,或感染黑胫病为害死亡。2007年茶陵有些烟农的烟叶因灌水方法不当而死亡,就是这个道理。衡阳县华山 30
村新田农民承包的烟田灌水后,全部死亡也是这个道理。灌水的时间,如地温低,可在中午前后进行;天气炎热,应在早晨和下午5时以后进行。
五、打顶抹杈
(一)为什么要打顶抹杈
烟草移栽后50-60天,主茎顶端的顶芽就会现蕾开花。在花蕾出现后,营养物质大量流向顶部,中下部叶片的营养物质加速向顶端输送,养料消耗剧增,如任其开花结果,会导致上部叶片营养不足,叶小而轻,中下部叶片变薄,重量减轻,基部叶片很快变黄枯死,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烟草栽培中,在适当时期要摘去顶部花蕾或花序,杜绝烟株营养物质无谓的耗消,集中供叶片的生长,使产量得到提高。
烟株每个叶腋都有腋芽,在打顶前,主茎保持顶端生长优势,主茎和叶腋的顶芽都产生抑制下部腋芽的激素,打顶后激素平衡被破坏,腋芽自上而下逐渐萌发,抹去后还会有第一和第二个副芽萌发。副芽生长很快,并能长出叶片和开花结果,消耗大量的养分,影响主茎上部顶叶的生长开片,中下部叶片积累的营养物质都向腋芽生长点转流,腋芽迅速生长,而下部叶片变为枯萎,中下部叶片变薄,油分少,降低了产量和质量。因此,打顶后要及时抹杈。
(二)打顶抹杈方法
1、打顶 当烟田的烟株有40-50%中心花蕾开花时,用人工一次摘除花序,并连顶部几片花叶一并摘除。如果施氮肥过多,烟叶生长过旺,可采取两次打顶。第一次烟田有50%以上烟株第一朵中 31
心花开放时一次性摘除全田烟株的花蕾;经4-5天后,进行第二次打顶,摘除顶部花叶和茎杆。
2、留叶 在打顶时,每株烟留有效叶20片左右。生长旺盛的烟田,每株烟可留22片叶。
3、打杈 过去用人工抹杈,费工费时。现在用药剂抑芽。如用灭芽灵。其方法:按1:300—400倍稀释药液。在烟株打顶时连同1寸长的腋芽打去,打顶后立即抑芽,把药液从烟株顶部淋下,使每个叶腋都有药液为止。每株需药液15-20毫升。如果用塑料瓶注射,按1:200-300倍药液,每片叶腋注射3-5滴即可,效果更好,抑芽面积比杯淋多3-4倍。注意:药液决不要滴到嫩叶上,防止药害;同时要注意安全,施药时要带塑料手套,施药后用肥皂洗手;中午太阳大时不要用药。
六、防早花防底烘(一)防早花
早花是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烟株加速完成生长发育进程,而达不到应有的叶片数就现蕾开花,严重地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异常现象。
1、早花烟株的表现
①过早地现蕾。有的栽烟后40天左右就现蕾开花。②单株叶片锐减。大田期烟株叶片数,一般有20片以上,早花烟株只有7-8片就现蕾。
③生长势差。早花烟株矮小,叶片狭窄,短小而薄,一般在25cm以下。
2、早花原因
①温度与发育密切相关。一是温度对生长发育影响不完全相同。13-18℃抑制烟草生长,在可变营养生长期中,它能促进发育,生长锥由分化叶片向花芽分化转变。20℃以上时,温度的作用完全相反,它促进生长,促进叶芽早日显露,抑制可变营养生长期的发育,抑制生长锥由分化叶片向分化花芽转变。二是低温促发育的作用仅限于可变营养生长期。从大多数品种而言,低温对6片真叶以下的幼苗促进作用很小,对具有6-12片真叶的烟苗促进作用最大。三是在一般情况下,13-18℃必须持续10-20天才可促烟苗的发育,低温时间太短,促进作用很小。低温时间太长,虽然开始分化花芽的时间提前,单株叶片数减少,但由于它的抑制作用,现蕾期往往不能相应提前。这个时间的长短,品种之间也不尽相同。四是昼温和夜温对促进发育的作用不同。在短日照情况下,夜间温度作用较小,白天温度的作用较大。
②日照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光周期对发育影响最大。每天日照时数均以12小时现蕾最晚,叶数最多;长于或短于12小时,现蕾有所提前,尤其是缩短光照时间对现蕾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在8或10小时,烟株现蕾最早,单株叶片数量最少。
③极端不良环境条件 土壤水分、养分对发育也有影响。因干旱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或根部浸水,矿质营养严重失调也能促进发育。
综合上述,苗床后期或大田初期,一定时间的低温是发生早花的主要原因。短日照是导致早花的原因之一。极端不良生态环境条 33
件,也能促进早花,但不是普遍发生。
3、防止早花措施
①选择优良品种
②适时栽移,注意苗床后期及大田初期保温,采取地膜覆盖。③一旦发生早花采取挽救措施,及时重打顶,摘去花蕾同以下几片叶,在留下叶片的上部第二片叶中留一杈烟,并适当追施速效氮肥,中耕培土,让杈烟长到应有的叶片后再打顶留叶。
(二)底烘
底烘是下部叶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烟叶过早变黄的成熟现象称为底烘。
底烘,首先于下部叶片发生,开始叶尖发黄,并迅速向叶基发展。底烘的程度与田间叶面积指数密切相关。指数越大,单株底烘叶片越多,轻的每株平均2-3片,重的可达4-6片,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1、发生原因
①营养严重不足是底烘的主要因素。上部叶具有很强的营养优势,在营养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下部叶的养分和水分都优先保证顶端生长。中上部叶具有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优越条件,因此,一般不会早衰。而下部叶相反,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分配较少,而且要对中、上部叶供应有机养料。同时,下部叶处于光照弱、空气湿度大,易于病害发生蔓延的条件。因此,严重营养不足,导致烟株底部叶早衰。
②栽培密度较大,氮肥过量,阴雨连绵等条件下易于发生底烘。34
或者长期干旱也会发生底烘。
2、防治措施
①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选择排灌方便,肥力适中的田块,适宜的栽培密度,控制用氮量,注意中耕培土是防止底烘的最基本措施。
②一旦发生底烘,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及时采收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