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栽培技术论文

2024-08-15

茭白栽培技术论文(精选12篇)

茭白栽培技术论文 篇1

茭白又叫茭笋, 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 在长江以南各地多利用浅水沟、低洼地广泛种植。其食用部位是基部肥大的肉质茎, 肉质整洁、白嫩, 含有大量氨基酸, 味鲜美, 营养丰富, 可煮食或炒食, 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高山茭白一般种植在海拔500m以上的高山上, 利用7~9月平均气温比平原低3~6℃的有利的环境气候条件, 来填补市场此时的空白。现将高山茭白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整地

高山茭白是利用7~9月平均气温不超过30℃ (为15~25℃)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因此应选择在高海拔地区, 双季茭应选择海拔在700m以上, 单季茭应选择海拔在500m以上。茭白主要以鲜食为主, 生产出来应及时运往市场销售, 因此要求选择交通便利、不受环境污染并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冷水流动、通风条件好、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茭白前茬作物出茬后, 应立即进行深翻, 深约20cm, 深翻晒后, 冬季冻垡, 使土壤熟化疏松。施基肥后再翻耕1次, 把泥肥捣匀拌合, 然后灌水耥平, 做到田平泥烂。整地时在茭田四周巩固田埂, 防止漏水。

2 品种与种株选择

单季茭 (一熟茭类) 宜选择耐肥、耐热、成熟期较迟、体大、产量高的品种, 如杭州一点红、象芽茭、大苗茭及软尾茭笋、美女茭等。双季茭 (二熟茭类) 宜选择产量高于单季茭, 其中夏茭产量要高于秋茭的品种, 该类品种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 管理相对困难, 如小蜡台、中介茭、六月茭、早夏茭等。老种茭区每年应严格优选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 生长势中等, 生长整齐, 分蘖密集成丛, 节紧缩, 结茭早, 孕茭率高, 茭形整齐, 茭肉嫩而油光洁白, 成熟期集中, 茭白足后, 包裹的叶鞘一边稍有开裂, 茭白眼呈乳白色, 母株丛中没有雄茭、灰茭的种株。选定株做上标记,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剪秆扦插, 或分墩种植育苗, 待翌年春天移栽[1,2]。

3 育苗移栽

一般粗放型栽培不进行育苗, 直接将老茭墩进行分墩栽植。11~12月割去地上部枯叶, 保留薹管地面上部1~2个节间, 挖走1/2茭墩用刀切成有1~3根薹管的育苗小墩, 栽于育苗田里。育苗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土层深厚的水田, 排水烤干翻犁, 施足基肥, 整成1.5m宽的畦, 将育苗小墩按行距15cm、株距10cm定植于畦上, 以种墩根系入泥为度。育苗期间水深2~3cm, 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时水灌深一些, 保温防冻, 用塑料薄膜覆盖可安全越冬。长出幼苗后要追薄肥2~3次。翌年早春茭白苗高30cm左右时, 将育苗小墩挖出, 用刀纵劈, 分成定植用小墩。每小墩均应带有老薹管, 并且3~5个分蘖苗。2~3月气候回升时, 挖出秧苗小墩 (或老墩) 用利刀劈开分株, 按每株3~5条健全的分蘖苗, 每个分蘖苗有3~4张叶片的要求进行切分, 不伤分蘖和新根。定植时应随起苗, 随定苗。采取大小行距栽培, 小行距60~70cm, 大行距80~90cm, 株距50~60cm, 栽植的深度一般以老根埋入土中10cm、老薹管齐地面为宜。过深不利于分蘖;过浅着土不牢, 易被风吹动, 使秧苗浮起, 不利成活。

4 肥水管理

高山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 以促苗早发, 早孕茭。茭白生长期长, 植株高大, 需肥量也大, 除施足基肥外, 必须适时追肥。可施腐熟有机肥如猪粪、鸡粪、鸭粪等22.5t/hm2或人粪尿37.5t/hm2以上, 栽前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0kg/hm2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900~1 200kg/hm2, 充分犁耙均匀拉平后待插茭白苗。春季移栽后7~10d, 提苗肥施尿素150kg/hm2或碳铵225kg/hm2, 在分蘖前期双季茭白移栽后20~25d追施分蘖肥, 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铵750kg/hm2, 以促进分蘖和生长, 茭白大部分大分蘖进入孕茭期追施1次孕茭肥, 施45%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尿素150kg/hm2、钾肥112.5kg/hm2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450~600kg/hm2。移栽成活后保持3~5cm的浅水, 促进分蘖, 分蘖前期保水6~7cm;后期至孕茭期加深水层至12~15cm, 以控制无效分蘖;夏季高温采取日灌夜排的方法, 降温防病, 促进肉质茎生长。孕茭期间保持水位20cm左右, 避免茭白见光, 保持茭肉色白细嫩, 秋茭收后水深3~7cm, 温度高水位深, 温度低水位浅, 地上部分枯死后休眠期保持1cm浅水, 水位深会使薹管腐烂, 影响翌年萌发。

5 中耕除草

施肥后中耕, 在茭白株行间用铁齿耙或脚搅动, 一般进行2~3次, 第1次栽植后1周, 植株返青时进行;第2次在第1次耕田后7~8d, 在植株封行前进行第3次。封行后进田不便, 一般不再耘田。耘田地遇草可踩入泥中作肥料, 除耘田外, 杂草控制还可用以下方法加以控制:一是茭田养鸭。此方法对茭田杂草控制可达到干净彻底的程度, 并且具有减轻病虫害及施肥的作用。一般在6月上中旬将家养15d以上的鸭子以150~225只/hm2的密度放养, 鸭子品种以本地抗性强的水鸭为好, 并做好疫病的防治, 特别是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二是茭田养鱼。一般为草鱼或瓯江彩鲤, 通常草鱼750尾/hm2和彩鲤鱼5 250尾/hm2。三是化学除草。除草剂选用对人畜低毒、对环境污染轻的种类, 一般在杂草萌芽时, 选用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375g/hm2加5%乙草胺乳油1 500m L/hm2, 对水525kg或拌肥, 喷雾或撒施, 用药后注意保水2~3d。尽量避免化学除草剂的使用[3]。

6 植株管理

7月下旬至8月上旬, 拉剥下植株外围的枯黄老叶, 踏入田中, 可作为肥料。剥黄叶一般进行2~3次, 每隔10d进行1次, 可以增加通风透光条件, 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秋茭采收完后, 于12月或翌年2月上旬, 用刀齐泥割去田中的残株老叶, 除去薹管上面部分生长较差的分蘖芽和枯叶, 保留土中生长健壮的分蘖芽。割枯叶有“三深三浅”的原则, 分蘖力强的晚熟品种要深割;分蘖力弱的早熟品种要浅割;排灌良好的土壤要深割, 常年积水的土壤要浅割;长势好、薹势好、薹管多、芽多的要深割, 反之要浅割。

7 病虫害防治

茭白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胡麻叶斑病、纹枯病及螟虫、长绿飞虱、叶蝉等[4,5,6,7,8,9,10,11]。彻底清理病残老叶, 集中粉碎沤肥, 焚烧田间杂草, 减少田间菌源和虫源。在诱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适时喷药防治, 可选用25%粉锈宁 (三唑酮) 乳油1 500倍液, 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 或80%代森锌600~800倍液喷雾, 7~10d喷1次, 共喷2~3次, 孕茭期要慎用粉锈宁 (三唑酮) 。在胡麻叶斑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40%福星乳油5 000倍液, 或50%扑海因 (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10d喷1次, 连喷3~4次。在纹枯病防治上,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可选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井冈霉素300~400倍液喷雾, 重点防治叶鞘。在螟虫防治上, 可用15%锐劲特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300~500倍液喷雾。二化螟在蚁螟盛期、大螟在蚁螟盛孵期至2龄转移前施药。在长绿飞虱防治上, 可用25%高效菊酯2 000倍液, 或10%吡虫啉1 000倍液, 或25%扑虱灵1 000倍液等喷雾。在叶蝉防治上, 可用1.8%爱福丁或10%吡虫啉1 000倍液, 或25%扑虱灵1 000倍液等喷雾。

8 及时采收

采收标准:当肉质茭明显膨大, 叶鞘抱合处分开, 包茭的3片叶叶枕基部相齐, 心叶短缩, 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 叶鞘一侧略有裂口, 微露茭肉, 露出部分不超过1.0~1.5cm。但夏茭因采收期温度较高, 成熟快, 容易发青变老, 所以不能出现裂口, 只要见叶鞘中部茭肉膨大而出现皱痕时, 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要先将茭白与茎基部分开, 齐薹管拧断。不要损伤邻近分蘖。

参考文献

[1]林孟勇, 王雨生.茭白雄茭、灰茭和正常叶片平行脉的观察[J].浙江农业科学, 1988 (3) :143-145.

[2]江解增, 张卫萍, 曹培生, 等.茭白的正常茭及其雄茭的主要差异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8, 19 (2) :77-80.

[3]柯卫东, 孔庆东, 周国林.我国茭白生产及研究概况[J].长江蔬菜, 1995 (6) :3-4.

[4]许瑞秋, 孙作钊, 郑运喜, 等.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农业病虫灾害[C]∥程登发.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5]金波.中国多年生蔬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6]童贤明, 朱南中, 瞿青茶, 等.茭白细菌性条斑病病原鉴定[J].浙江农业学报, 1997, 9 (4) :189-192.

[7]习永和.茭白纹枯病的识别与防治[J].蔬菜, 2000 (9) :23.

[8]丁锦华, 杨莲花, 胡春林, 等.长绿飞虱的初步观察[J].南京农业学报, 1982 (2) :45-51.

[9]陆自强, 朱建, 胡进生, 等.长绿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J].江苏科学院学报, 1984, 5 (2) :35-38.

[10]徐允元.茭白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J].江苏农业科学, 1985 (8) :24-25.

[11]翁祖信, 剧正理, 钱洪.蔬茭248种病虫害防病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茭白栽培技术论文 篇2

一、(梦想)

黑色的天幕中镶嵌着星星,星星慵赖地眨着,似乎正在注视着那一片茭白地,倾听着那里传来的茭白成长的清脆的声响。初夏的清晨格外爽朗,天空明亮而真诚。给人的心底以一种纯静和舒坦。

“老头子,我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家里添上了空调了。呵呵!还不费儿子的呢?”

“是啊,老太婆!今年的茭白价格不扉呀!买个空调不在话下。!”

“那也得看嫩不嫩吧。”

“我初步估计了一下”,老张一边掰着手指一边说,“还不止一台呢!再添个洗衣机也不成问题啊!哈哈,把你的手也解放了。”

二、(信念)

妻子睡眼惺忪地又看见丈夫轻手蹑脚的起床了。原来,老张又要去田间为那些茭白培土了。这些天可够老张忙的了。为了这片茭白林,他起早摸黑,无微不至地呵护着,不时地穿梭于田地与集市之间。茭白的茁壮成长也成为他生活中骄傲的资本。

老张经常说:“我看到这既白又嫩的茭白呀,我的心暖和着呢!用它来改善自己的生活,那是多么美好啊!”

“现在国家政策好,赶上这年代,幸——运!还说奔小康哎”每次老张说这话,脸上总泛着红润的笑颜,而且似乎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这不,老张伸伸懒腰,打着哈欠走出了卧室,他简单的吃了一些稀饭便投那田间去了。

那片地可是种着他的希望呀。

“喂,老张,怎么这么早,又去看你的‘宝贝’”。一个年轻小伙子笑嘻嘻地对他说。

“是啊,这时候不看着点儿,不行的”。老张笑着点点头。

三、(收获)

没过几个星期,这片茭白林中不时传来一阵阵地欢笑声。

“嗨,我说啊,王队长,那时我们可是同种一块地,平时也都嘻嘻哈哈,但心底总不踏实呀,深怕自己干的多。”

“是啊——!老张,那年月我虽是队长,但看着咱们越来越穷,别提心里有多慌啊”。

“那时候,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谁还想去拼抢着干呢。”

“哈哈哈,老张,我印象中你以前很懒,做事情总是拖三落四的,对我的指示也是阳奉阴违的”。

“嘻嘻嘻,队长,谁叫那政策,国家照顾咱农民,给吃给穿。如果我变富了,反而又要被没收,说什么资产阶级的尾巴要割。喏,就拿那芙蓉镇的胡玉音来说吧。”

“呵,你倒有理。哎——,也确实这样啊。自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很显然,生活也改善了。”王队长长吁了一口气,看着明净如水的天空感喟道。

四、(兑现)

“好了,老太婆,我们也该装上筐子了。”

老张看着一根根又白又嫩的茭白,脸上浮现惬意地笑容。那双又粗又脏的大手不停的来回摆放。不多时,满满的两大筐茭白已装完毕。

一路上,老张蹬着这沉重的三轮车,但奇怪的是他的脚步似乎很轻,而且他之前的`疲惫也似乎完全的消失了。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老张的脸上堆满了无限的笑容。

恍惚间,不知不觉已到集市。嗬——,这市场可热闹了,老张纳闷着:怎么比去年的这个时候热闹许多,市场里的农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怎么卖茭白的很少?难道没人要了?但又转念一想:担什么心呀,现在政策不是有保护价吗?

正想着,突然一商贩模样的人上前搭讪道:“卖茭白的吗?我给你一个好价位,二元五,怎么样”?

老张听后汗颜,心里想:好家伙,这人一开价就是高价哦,等我了解一下行情,再作计较。经过一番打听,原来最近市场上的茭白很紧俏,价格一直在上扬。这下让老张美滋了一番。老张神气十足地对那商贩说:“二元八吧,我这茭白可是新品种,每年卖高价的。”“好吧,二元八,拿那边去过称。”商贩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老张反而有点失落,以为被蒙了,患得患失。但这次是他有史以来卖的最高的价格。心底也就放宽了。

茭白栽培技术论文 篇3

关键词:设施蔬菜;水旱轮作;循环模式;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344.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173-02

收稿日期:2013-1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2010];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2323)。

作者简介:张瑛(1979—),男,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栽培与育种研究。E-mail:yzjzk@126.com。扬州高宝湖一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广阔的水域,水生资源丰富,是扬州的“鱼米之乡”,也是中国的“莲藕之乡”。近几年,随着扬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扬州市各级政府推动下,高宝湖地区新增了许多66.67 hm2以上的特色蔬菜设施栽培基地[1-2]。随着种植年代的增加,单一品种的连续种植,导致连作障碍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土传病虫害日益严重,根系化感自毒物质的积累,以及土壤盐渍化和矿物质比例的失调[3]。旱生作物的轮作虽然也能减轻连作障碍的问题,但见效慢,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而水旱轮作,由于可改变土壤生态环境,破坏病虫源的孳生环境,同时可形成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等优势互补的变化,促进土壤环境的修复,通过大量田间水的长期冲泡,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残留和土壤的次生盐漬化问题[4],有利于农产品的无害化生产和蔬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在高宝湖地区受到种植户的青睐。现介结一种新型高效水旱轮作循环模式:西瓜—秋种两熟茭白—莲藕—水芹2年5熟水旱轮作模式。西瓜不耐连作,旱生轮作需5年以上,而通过茭白、莲藕、水芹2年的水旱轮作,第3年即可种植西瓜,效益可观,西瓜纯效益可达112 500元/hm2左右,茭白120 000元/hm2以上,莲藕 90 000元/hm2 以上,水芹150 000元/hm2以上,年均纯效益在240 000元/hm2以上。

1西瓜

1.1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抗病中小果型西瓜品种。

1.2栽培技术

1.2.1西瓜育苗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底4 叶1心、苗龄35~40 d定植。

1.2.2定植定植前1个月,施生物有机肥600~750 kg/hm2、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25 kg/hm2,距西瓜栽植行60~80 cm处开沟施入,施后盖土。每个棚做2畦,每畦栽1行,株距50 cm,密度9 000株/hm2左右。移栽前 10 d 将畦整平,铺设滴管。大棚内外用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900 mL/hm2 兑水300~450 kg喷雾封闭,然后覆盖地膜。

1.2.3水肥管理定植时浇足活棵水,活棵5 d后结合浇水施少量稀粪水或0.1%尿素,坐果期控制肥水,等幼瓜碗口大时每隔10 d滴灌1次,同时结合滴灌施三元复合肥225 kg/hm2、尿素150 kg/hm2,后期可结合防病喷施磷钾叶面肥。

1.2.4蔓瓜管理西瓜伸蔓后及时理藤,主蔓50~70 cm长时,及时整枝,采用3蔓整枝法,每株除保留主蔓外,在植株基部选留2条健壮子蔓,剪除其余枝蔓。第一批在2条侧蔓 11~13 节处各选留1个瓜。第一批瓜坐住果后在坐瓜节位外选留1~2条健壮孙蔓,每条孙蔓选留1个瓜形圆整、瓜毛分布均匀的幼瓜,其余瓜摘除。

1.2.5病虫害防治防治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蚜虫、红蜘蛛、瓜绢螟等可交替选用2%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 000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1 000倍液雾防治。

1.2.6适时采收第一批瓜在5月10—20日采收,第二批瓜在6月10—20日采收。

1.3效益分析

春提早栽培西瓜采收2~3茬,单瓜质量5 kg以上,产量约75 000 kg/hm2,单价平均2元/kg,销售收入 150 000元/hm2 左右,去除成本37 500元/hm2,净效益约 112 500元/hm2 。

2茭白

2.1品种选择

茭白选用江苏苏州优良地方品种“小蜡台”。

2.2栽培技术

2.2.1适时定植,重施基肥西瓜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大棚,做好田埂理顺沟系。秋种双季茭白,于4月育苗,7月15日至8月之前,选用无病分蘖株定植。整地时施腐熟有机肥 30~375 t/hm2、45%硫酸钾复合肥450 kg/hm2。大小行定植,大行1 m,小行0.8 m,株距0.6 m,约种 37 500墩/hm2 。

2.2.2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病虫害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在茭白孕茭期应慎用粉锈宁、腈菌唑等杀菌剂。

2.2.3适时采收当假茎开裂露出洁白茭肉时,需立即采收。秋茭于10月初采收,如12月至翌年清明覆膜,可提早至4月上旬采收夏茭。

2.3效益分析

种植茭白可采收2季,秋茭可采收15 000 kg/hm2,价格 3元/kg,产值45 000元/hm2,夏茭每可采收37 500 kg/hm2,价格4元/kg左右,产值150 000元/hm2以上。去除成本,有120 000元/hm2以上的纯收入。

3莲藕

3.1品种选择

选用武植2号、鄂莲5号、早花等早熟或早中熟、商品性好的品种。

nlc202309012230

3.2栽培技术

3.2.1定植4月下旬套种茭白宽行内,定植株距1 m,行距1.5 m,用种量6 000 kg/hm2。定植时要交错排列,种藕顶芽左右相对,大棚四周种藕顶芽一律面向棚内。

3.2.2温度管理定植后棚内温度保持在20 ℃以上,以促进萌芽生长。温度过高时,应及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外界最低气温达20 ℃以上时,可揭除大棚裙膜。

3.2.3肥料运筹基施腐熟有机肥15000 kg/hm2,定植前施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追肥分2次施用,第1次于田间出现少数立叶时追施尿素225 kg/hm2;第2次到田间已长满立叶基本封行时施尿素3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

3.2.4水层管理初期保持3 cm以下的浅水层,利于土壤升温,促进生长。随着立叶的长高,逐步加深至5~8 cm。当田间出现少数后栋叶时,再恢复3~5 cm的浅水层,促进结藕。

3.2.5采收一般于9月初开始采收。采收时先根据终止叶和后把叶的距离确定藕身位置,再用高压水枪冲去上面的淤泥,挖出莲藕。

3.3效益分析

9月初本地露地蔬菜开始陆续上市,莲藕价格基本在 3元/kg左右,莲藕产量能达45 000 kg/hm2,产值可达 135 000元/hm2 左右,去除成本纯收入在90 000元/hm2以上。

4水芹

4.1品种选择

水芹选择无锡“玉祁红芹”、宜兴“圆叶芹”等。

4.2栽培技术

4.2.1催芽在8月下旬收割种株,洗净后扎成小捆,在凉爽湿润的条件下催芽发根,新芽发齐后排种。

4.2.2田块准备与排种莲藕采收后即整平田块,基施腐熟有机肥45 000 kg/hm2,45%复合肥450 kg/hm2,然后平田作两畦,加固加高田埂。将催齐芽的水芹种苗切成20~30 cm的小段,均匀撒在畦上,需种芹3 750~4 500 kg/hm2。

4.2.3水肥管理水层管理:排种后保持少量水层,待新株扎根放叶后轻搁田,促使根系深扎。栽后1个月蓄水,以后逐渐加深水位,保持水芹露出水面15~20 cm。入冬后,深水保暖,防冻害。肥料施用:栽后25 d左右,当苗高20 cm时,施适量复合肥,或叶面喷施0.1%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

4.2.4深栽软化为提高水芹的品质,在株高达到30~40 cm 时将植株拔起,以20根左右为1束,重新深插入泥约 15~20 cm,株行距20~25 cm。栽后灌水至3 cm深,第2天排干水,促进发根,当土表出现细裂缝时再灌水,以后保持水層10 cm深,并随植株长高而加深水层,使水芹露出叶尖即可。

4.2.5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注意防治蚜虫。

4.2.6采收经软化的水芹在12月中下旬采收,采收期可延长至3月底。

4.3效益分析

经软化后的水芹品质好,植株柔嫩,纤维含量低,产量高,将水芹菜整成净菜,产量仍有45 000 kg/hm2以上,扬州及周边地区有春节吃水芹菜的习俗,俗称“路路通”,水芹菜的售价较高,净菜田间批发价平均5元/kg左右,产值至少 225 000元/hm2,除去成本,仍有150 000 kg/hm2元以上的纯收入。

参考文献:

[1]陈志明,袁霖. 扬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上海蔬菜,2009(6):8-10.

[2]张瑛,张永泰,惠飞虎,等. 西瓜—茭白—慈姑2年4熟水旱轮作设施高效种植模式[J]. 中国瓜菜,2011,24(6):62-64.

[3]马建宏,孔国顺.南京设施蔬菜土壤障碍因子防治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2):47-50.

[4]顾和平,袁星星,陈新,等. 高温浸泡土壤对连作大棚土体修复和病害防治的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348-351.

双季茭白栽培技术 篇4

1 选择良种

双季茭品种基本以浙茭911和龙茭2号为主。春茭系中晚熟品种, 秋茭系晚熟种, 抗寒性能较强, 产量高, 肉质茎肥大, 白色光滑, 壳茭、肉茭的单重分别为110~180、80~140 g。春茭于5月中旬上市, 持续至7月上旬。秋茭于9月底至10月上旬始收, 持续上市至11月中旬[1]。

2 二代育苗, 夏季定植

4月上旬, 假植在田头, 株行距50 cm×25 cm, 1 hm2大田约需900 m2苗床。单株分苗假植, 待6月底7月上旬春茭采收完毕后定植, 此时一般有分蘖株5~6个[2]。

3 重施基肥

水旱轮作田块, 6月定植完毕。连作栽培, 春茭采收翻耕后 (7月上旬) 择阴天或傍晚定植, 选分蘖株, 起分苗时尽量多带老薹管, 以免机械损伤, 要求随起随种。结合整地施羊栏肥或鸭肥37.5t/hm2、硫酸钾150 kg/hm2、磷肥750 kg/hm2。采用单株或双株定植, 株行距100 cm×50 cm, 栽植1.95万墩/hm2。定植时割叶, 留苗高35~40 cm。缓苗期保持水位15~20 cm。

4 放萍护苗

浮萍繁殖速度快, 易管理, 能有效吸收附水体表面水垢和油污, 净化、改善水质, 降低水温及土温, 促进茭白根系生长及孕茭, 提高茭白肉质茎的光洁度, 减少表白缺锈色, 使茭肉变得洁白脆嫩, 商品性状大为提高。据调查, 2012年定植初期开始, 由于遭受罕见的高温干旱, 35℃以上高温天气持续逾30 d, 降低温度, 满足茭白生长需求, 是促进茭白生长、分蘖的关键。据9月10日调查10墩平均数, 有萍田块植株高度为174.4 cm, 比对照的136.0 cm增加28.2%;放萍田块平均每墩有效分蘖数为12.7株, 而对照区为7.1株, 增加78.9%;有萍田最大叶宽为3.4 cm, 比无萍田的2.73 cm增长24.5%;最大分蘖株偏茎宽有萍田块为3.28 cm, 比对照的2.56 cm增长28.1%;单墩有效活根数有萍田为134.5条, 无萍田为60.5条, 增长122.3%;有萍田块平均每个有效分蘖根数为15条, 无萍田块为7.56条。茭白前期良好的生长和足够的有效分蘖为丰产打下了基础。

5 重施分蘖肥, 巧施孕茭肥

活棵后, 保持水位5~8 cm;缓苗返青后, 7月中旬第1次施分蘖肥, 施尿素300 kg/hm2;8月上中旬, 第2次施分蘖肥, 施碳铵6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或复合肥600 kg/hm2、有机肥料22.5 t/hm2 (以栏肥为主) 。不能过早施入孕茭肥, 有30%左右植株开始孕茭后才施入, 看苗施入复合肥300~450 kg/hm2, 分2次施用, 间隔期约10 d[3,4]。

6 及时耘田剥叶, 综合防治病虫害

茭白定植成活后, 每隔10~15 d耘田1次, 及时剥去不健康叶, 并加强通风透光, 增强抗性。耘田时, 可人工剥除病虫害叶和虫卵, 一同埋入土中即可。螟虫危害较轻时, 一般不必喷药防治, 同时加强病虫预测预报, 对发病或虫害中心, 进行重点喷药防治。可用5%锐劲特1 000倍液防治大螟、二化螟。分别用10%一遍净1 2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胡麻叶斑病、锈病[5]。

7 夏茭管理

秋茭采收后, 立即排干积水, 适当搁田。12月植株枯死后, 齐泥割去地上部分, 清洁田园, 集中销毁或沤制有机肥。夏茭生育期短, 生长速度快, 要适当早管促早发, 立春前的2月上旬, 灌水至10 cm, 3月上旬出苗后, 即施栏肥15 t/hm2、碳铵750 kg/hm2, 或进口复合肥300 kg/hm2、磷肥450 kg/hm2;第2次在3月20日, 施入碳铵600 kg/hm2, 当苗高长至20~30 cm时结合耘田定苗, 每墩保留壮苗15~18株[6]。孕茭开始时即培土, 其他常规管理措施参照秋茭。5月中旬至6月底, 采收夏茭。

参考文献

[1]姚良洪.双季茭白“龙茭2号”春季大棚设施栽培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 2011 (6) :84-85.

[2]曹明浩, 林碧英, 林义章, 等.茭白新品种“台福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11 (6) :47-48.

[3]符长焕, 翁丽青, 郑春龙, 等.双季茭白新品种余茭4号品比试验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 2011 (12) :111-113, 120.

[4]胡美华, 王来亮, 金昌林, 等.单季茭白种苗繁育新技术———薹管寄秧育苗法[J].长江蔬菜, 2011 (23) :21-23.

[5]张瑛, 张永泰, 惠飞虎, 等.西瓜—茭白—慈姑2年4熟水旱轮作设施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瓜菜, 2011 (6) :62-64.

茭白栽培技术论文 篇5

无公害产品产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无公害产品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对丽水市大洋山高山茭白基地农业环境质量的调查和监测表明,大洋山高山无公害茭白基地符合无公害产品的环境质量要求.

作 者:何爱兰 朱圣潮 作者单位:何爱兰(浙江省丽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丽水,323000)

朱圣潮(丽水学院生物系,浙江,丽水,323000)

茭白水蝇巧防治 篇6

农业防治:将冬季田间选种挖除的茭墩及雄茭、灰茭集中烧毁、深埋、水淹,可降低越冬虫源基数。清理田间杂草可减少产卵场所和成虫取食来源,减轻危害。各地在引种茭苗时应严格检疫。

灭蝇纸诱杀成虫:根据成虫喜欢在田边杂草上活动的习性,以及对腐臭物及甜食有趋性的特性,选用市售苍蝇粘胶纸,在纸上滴5%~10%蜂蜜水,于成虫发生盛期至盛末期,放置在茭田和四周田埂的杂草上进行诱杀,每隔15~20米放置1张,3~4天更换1次。

化学防治:掌握主治1、2代,控制3、4代的策略,灭杀初孵幼虫,兼治成虫,也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一起防治。在幼虫发生初期或低龄幼虫期,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0%灭蝇·杀单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250~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隔7天再防治1次。

黄岩区茭白两熟栽培技术 篇7

1 选地整地

双季茭白对土地要求不严格, 但为了优质高产, 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多、不漏水的黏质土壤。因茭白一生都在浅水中生长, 对水源、水质要求较高, 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田块种植。整地要求田平、泥烂、田埂不漏水, 并加固加高至25~30cm, 施肥后土壤深翻20cm左右, 耙细, 整平。整地后灌水3~5cm待种。

2 品种与种株选择

棚栽茭白宜选择耐低温弱光、适宜设施栽培的早熟品种, 要求该品种抗病性强、孕茭稳定, 茭肉粗长、白净、糯口、味鲜, 以夏茭为主的高产品种。黄岩地区主栽品种有黄岩双季茭白、浙茭2号、浙茭3号等。黄岩双季茭白品种一般在夏茭采收中后期, 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田间选择留种植株。要求种株外表必须与所选品种的典型特征相符合, 同一墩分蘖生长较整齐, 薹管短, 结茭部位低, 孕茭早, 茭肉白嫩、光洁、粗壮, 成熟度较一致。

3 繁育栽植

选已孕茭 (拇指般大小) 且茭壳白净、饱满的茭株作留种株。选定留种株后挖开植株四周的泥土, 以刚露出植株底部薹节为宜, 以促使植株基部抽发新的分蘖。待已孕茭白未老时在叶枕上方约5cm处割叶, 促进分蘖, 过10d左右待新抽苗5cm时再齐茭头割第2刀, 新抽的苗长到30~40cm时即可移栽种植。浙茭系列品种需寄秧露地育苗, 冬季露地生长, 清明前苗长15cm左右时第1次分株繁育种苗, 分株时一定要整墩挖出用刀劈开, 3~6株一把, 不能用手掰。一般过20d再进行第2次分苗, 分苗后根据分蘖多少可进行第3次分墩。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 黄岩双季茭白品种株距35~40cm, 行距80~100cm, 宽窄行种植, 栽3.0~3.3万穴/hm2, 定植种苗1~2株/穴 (视种苗分蘖数多少而定) 。浙茭品种株距35~40cm, 行距100cm, 栽2.7~3.0万穴/hm2, 定植种苗3株/穴左右。定植时选用生长健壮、根系白盛的植株作种苗。过长的种苗要截去上部叶片, 保持35 cm左右, 以减少叶面水分挥发, 有利于种苗还苗成活[2,3]。

4 大棚建造与管理

在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 齐泥割除茭白地上部枯萎植株后, 霜冻之前搭棚盖膜。采用简易钢架大棚或毛竹搭架棚, 大棚、中棚、小棚3种长度依田块而定, 但不宜超过60m, 以利两头揭膜通风。天气温和时棚架两头通风;天气晴好、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揭边膜和两头通风;低于15℃时需盖膜保温。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加强通风炼苗, 培育壮苗, 减少小苗孕茭率。小棚一般在3月下旬揭膜, 大棚清明以后全部揭膜。

5 肥水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 生长期长, 需肥量大, 施足基肥, 整地时施腐熟有机肥15~25t/hm2、复合肥375kg/hm2。盖膜后施腐熟栏肥或人粪尿15t/hm2、氯化钾225kg/hm2, 或优质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氯化钾225kg/hm2作基肥。追肥掌握“促—控—促”原则, 全期追肥4~5次, 第1次在苗高10~20cm时, 施优质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15~20d后进行第2次追肥, 施优质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以后视植株长势的强弱, 每隔10~15d再施1~2次, 每次施尿素75.0~112.5kg/hm2。孕茭前7d左右停施, 即大棚在3月下旬、小棚在清明前7d停施, 否则延迟孕茭或不孕茭。待50%左右植株孕茭后, 追施碳铵375~450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 可促使茭白粗壮, 明显提高产量。注意碳铵不要施在茭墩上, 以防止肥害。茭田施基肥后即可灌水, 除孕茭期水位稍高些外, 其他时期保持水位3~5cm即可[4,5]。

6 田间管理

当苗高20~30cm时疏苗定株, 分次疏去弱苗、病苗及过密处的苗, 个别过密的壮苗可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 最后留疏密均匀的粗壮苗14~16根/墩定株。一般在株高20~30cm时开始耘田, 隔7d进行1次, 连续耘田2~3次, 对硬的田块要进行松土。培士可阻隔阳光对茭白的直射, 提高品质和产量。当茭白开始孕茭, 即植株茎部发扁、同水面交界处开始膨大时即可培士。培土要分次进行, 孕茭1株培1株, 随着茭白的膨大伸长不断培土, 但培土高度不能超过茭白眼。由于植株孕茭有先后, 在采收期还要边采收边培土。结合耘田, 及时剥去黄叶、老叶、病叶, 剪去叶尖晒干部分, 以增加通风透光, 减少病虫害, 促进分蘖。注意剥老黄叶时不要连叶鞘一起剥离, 否则影响根系及新芽的萌发, 造成植株矮化。另外, 应及时补缺, 确保足苗。在茭白孕茭初期, 选晴天16时后喷施极多产400倍液, 隔天喷施极多菁400倍液, 或极多产、极多菁400倍液混合喷施处理, 增产效果显著。

7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胡麻斑病、锈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重在预防, 在苗高10~20cm时,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防1~2次。以后根据病情于发病初期分别用药, 每隔7~10d喷1次, 连喷2~3次。喷药要求用弥雾机或小喷头的喷雾器, 以叶面凝结小水珠而不流淌为宜。胡麻斑病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锈病可选用40%福星乳油8 000~10 000倍液, 或12%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 或25%火把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或25%敌速净乳油3 000倍液等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800~1 000倍液喷治。常见的害虫是螟虫, 在12月齐泥割去过冬的残株并清理田园后, 立即用稻康或三唑磷乳油喷施根际部及土表, 杀死越冬螟虫, 减少虫口基数, 当苗高20cm左右时 (即2月) 再喷1次杀虫剂, 以后根据虫情, 大螟在卵孵高峰期用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喷治, 二化螟在卵孵高峰期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治。长绿飞虱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 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或25%绝虱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治。

8 采收

当茭株心叶短缩, 基部膨大呈塔形, 地上部左右2片外叶的叶枕 (茭白眼) 收缩到基本相平时即可采收。发现雄茭、灰茭及短缩株时应及时拔除。

摘要:介绍了黄岩区茭白两熟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品种与种株选择、繁育栽植、大棚建造与管理、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 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茭白,品种与种苗选择,繁育栽植,田间管理,浙江台州,黄岩区

参考文献

[1]李挺, 陈可可.茭白塑料棚覆盖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 2001 (2) :42-43.

[2]徐洪根.蔬菜大棚栽培茭白技术[J].广西蚕业, 2006, 43 (1) :46-47.

[3]梁景玉.双季茭白的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07 (1) :27-29.

[4]曹涤环.双季茭白的高产栽培[J].特种经济植物, 2004 (2) :34.

茭白—大球盖菇轮作技术 篇8

1 季节安排与效益

茭白—大球盖菇轮作模式, 一般茭白在4月上旬移栽, 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上市, 10月初结束。大球盖菇在10月中下旬种植, 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采收。

2 高山茭白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和培育

2.1.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高山栽培的单季茭品种, 如本地美人茭、金茭1号、余茭2号等。

2.1.2 种株选择培育。

在采收茭白期间, 对栽培田中选取生长整齐、节紧缩、结茭率高、茭肉嫩、粗壮而油光洁白、成熟一致性好、抗病力强的单株作种株, 剔除雄茭、畸形茭、灰茭的植株。选定种株做上标记,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的10月进行种苗培育, 待第2年春移栽。总的来说, 选择的种株要求具备以下特征:植株生长整齐、节紧缩、结茭多、孕茭率高、茭肉嫩而油光洁白, 成熟期集中, 茭白长足后, 包裹的叶鞘一边稍有开裂, 茭白眼呈乳白色, 母株丛中无雄灰茭[9]。

2.2 茭田选择

高山茭白栽培区必须具有高山气候特点 (一般在海拔500 m以上) , 选在水源清洁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抗旱能力强且土层深厚肥沃的田块, 定植前翻耕平整田面待种[5,6,9]。

2.3 适时栽植

基肥在整地时施下, 占总肥量的40%, 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 施栏肥22.5 t/hm2、钾肥75 kg/hm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50 kg/hm2、硼肥22.5 kg/hm2。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当培育种苗高20 cm时, 及早移栽, 3~4株/穴, 采用宽窄行栽植[9], 宽行、窄行、丛距分别为1.2、0.8、0.4 m, 栽植2.25万~2.70万丛/hm2。插直苗不斜倒, 深度以插下所带大部分老茎入土, 新苗根不外露为准。

2.4 田间管理

2.4.1 苗期管理。

(1) 确保全苗。新茭田重点做好保苗, 对缺株的要及时补苗。“谷雨”前后, 遵循“去密留稀、去弱留壮、去内留外”的原则, 在老茭田做好疏苗定苗, 一般留苗5~10株/墩, 并补全苗。 (2) 要适施肥料1次, 防止苗生长瘦弱;施肥数量看苗、土质而定, 对苗弱、土质差的, 可多施, 长势好的可少施, 一般用复合肥225~300 kg/hm2。 (3) 齐苗后要预防病虫1次, 防止病虫发生, 影响整个茭白生长。重点防治钻心虫和锈病, 可用5%锐劲特1 500倍液喷雾, 或三唑磷1 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20%三唑酮乳油600~800倍液预防。

2.4.2 分蘖期管理。

(1) 及时中耕除草。待苗齐后, 要及时耘耥, 除去杂草, 同时在耘耥过程中, 把老叶下泥, 使之腐烂。也可进行化学除草, 于除草前排干水, 用18%乙苄系列450g/hm2, 或10%苄黄隆180~225 g/hm2, 对水600 kg/hm2喷雾, 1 d后覆水。 (2) 追肥。一般可用复合肥75.0~112.5 kg/hm2, 同时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可用802+喷康+氨基酸。为避免长势太旺、雄茭率上升, 应根据苗长势科学追肥。遇弱苗, 应多追;遇强苗, 应少追。 (3) 水层管理。要做到前期浅, 促进发棵, 中后期加深抑制无效分蘖。在分蘖前期一般保持田间5~7 cm水层, 进入长粗阶段, 水层要加深到15cm, 抑制无效分蘖生长。 (4) 病虫害防治。要做到早预防, 重点防治钻心虫、长绿飞虱、锈病、胡麻斑病等。可用5%锐劲特1 000~1 500倍液, 或Bt粉剂1 000倍液, 或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1 000倍液防治钻心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蚜虫。可用40%稻瘟灵 (富士一号) 500~800倍液防治胡麻斑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 000倍液防治锈病。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液剂800~1 000倍液防治纹枯病, 1周后再喷1次, 每隔10~15 d可喷药预防1次。

2.4.3 结茭期管理。

这段时期的茭白管理相当重要, 管理好可以增产10%~20%。具体做法: (1) 孕茭阶段, 合理灌溉。茭白分蘖后, 进入孕茭阶段, 及时利用灌溉, 促进孕茭。在每天高温期 (10:00—16:00) 连续串灌“跑马水”, 田间深度以15 cm为好。 (2) 孕茭肥要施得准。即当茭白田70%左右植株孕茭后追施肥料, 否则易引起不孕茭, 一般可用复合肥150~300kg/hm2。 (3) 做好水层管理, 提高茭白品质。茭白孕茭后, 及时加深水层, 一般在15~20 cm。要注意防止灌溉过深, 引起茭白爬管, 也要注意防止太浅, 形成壳里青, 影响茭白品质。

2.5 及时采收

采收要适期, 采收过早, 茭肉未长足, 影响产量;采收晚了, 品质下降, 商品率差。采收适期为叶鞘内茭肉显著膨大, 紧裹的叶鞘即将裂开或刚裂开[6,9]。

3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3.1 栽培场地

选择避风、向阳、靠近水源、肥沃、富含腐殖质且又有部分遮荫、排水方便、土质偏酸、疏松的壤土田块[1,2,3,4,10]。

3.2 培养料选备和处理

本次主料为茭白鞘叶或稻草, 填充料为谷壳, 要求材料新鲜、干燥、不发霉。播种前将茭白鞘叶浸水2 d, 待其充分吸水软化, 捞起, 让其自然滴水12~24 h, 含水量达70%~75%时可以使用[1,2,3,11,12]。谷壳浸水5 h后, 水分渗透均匀后使用, 主料配比80%, 辅料配比20%。一般种植1 hm2地大球盖菇需要150~225 hm2茭白鞘叶或稻草。

3.3 铺料和播种

土壤干燥的应先喷水后铺料。采用一次性铺料, 先铺1层茭白鞘叶 (厚度15~20 cm) , 再均匀铺1层谷壳 (厚度5cm) , 压实。注意要在1 d内完成铺料。采用穴播法, 梅花型, 间距8 cm, 用种量2.0~2.5瓶/m2, 播种后再铺1层茭白鞘叶, 要求厚度10~15 cm, 稍压实[1,2,3,4,11]。播种后, 于料面上加盖诸如草帘、旧麻袋、旧报纸、无纺布等的覆盖物[1,2,3,4,10,11,12]。其中以单层湿旧麻袋片效果最好, 既保湿又易操作[2,3,4,10,11]。

3.4 发菌期管理

保持料温、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分别在22~28℃、70%~75%、85%~90%, 具体措施: (1) 水分调节。播种后20 d内, 通过将水喷洒在覆盖物上进行补水, 注意不使多余的水流入料内, 而且一般不直接喷水于菇床上。播种后20 d内, 雨天及时盖薄膜, 雨后及时掀膜, 注意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 谨防雨水渗入料内[1,2,3,7,10,11,12]。播种20 d后, 菇床上的菌丝量已明显增多, 若遇草料出现干燥发白, 应轻喷水。当湿度已达要求, 不再喷水。 (2) 料温调节。当料温小于20℃时, 应在早晨及夜间加厚覆盖物, 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 待日出后再掀去薄膜[3,4], 反之, 当堆温偏高时, 应针对造成堆温升高的原因, 进行降温。若料温较高但不超过30℃, 则应掀掉覆盖物, 并在料堆中心部位间隔打口径约6 cm的洞2~3个。

3.5 覆土及管理

播种后约30 d, 苗丝走满培养料2/3时覆厚度3~5 cm、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 再将1层稻草或茭白杆叶铺于覆土上。覆土后15~20 d就可出菇, 此阶段主要进行水分、温度和通气量的管理, 尤以水分管理最重要。喷水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水滴宜细, 少量多次。 (2) 覆土干多喷, 覆土湿少喷;菇多多喷, 菇少少喷[1,2,3,4,7,10,11,12]。 (3) 喷水后要进行通风, 以防止水量过多而漏料。当气温低于14℃时, 为提高料温, 应增设拱棚、增加覆盖物、减少喷水等[1,2,3,4]。进入霜冻期, 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用水, 使小菇蕾安全越冬[1,2,3,4,7,10,11,12]。

3.6 病虫害防治

鬼伞、粪碗为大球盖菇生料栽培的主要竞争性杂菌。若发现鬼伞, 须尽早拔除并烧毁或深埋。蚂蚁、螨娄、菇蚊、蛞蝓、跳虫等为常见虫害, 可在铺料前撒石灰粉, 并在畦上及四周喷洒辛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干菇净进行防治。对于蛞蝓, 应于傍晚或清晨捕捉或用药剂进行防治。

3.7 采收

菇蕾形成至采收一般需5~10 d, 视温度高低而变化[2,3,4]。采收适期为菇体菌膜尚未破裂或刚破裂, 菌盖呈钟形时。采菇方法为用手指握住菌柄基部, 轻轻扭转往上拔起[1,2,3,4,8]。采菇后要及时清除残留的菇脚和填补覆土。采收时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小菇蕾。采收完第1批菇后, 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苗, 经10~12 d又可出2批菇, 管理方法同上[1,2,7,8,10,11,12]。一般可采菇3~4批。

3.8 废料处理

大球盖菇采完后, 废料可以直接还田继续种植茭白或水稻, 有着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的功效。

摘要:介绍了利用废弃的秸秆和茭 (稻) 田发展生产大球盖菇轮作模式, 包括季节安排与效益、高山茭白和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以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茭白,大球盖菇,轮作,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夏建平.大球盖菇-单季稻稳粮增收栽培技术[J].食用菌, 2014 (1) :54-55.

[2]夏建平.大球盖菇:单季稻稳产增收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 2014 (19) :36-37.

[3]夏建平, 刘勇勇, 毛小方, 等.大球盖菇接茬夏玉米的复种轮作技术[J].食药用菌, 2011 (2) :26-28.

[4]郑琼珊.大球盖菇室外畦式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06 (2) :39-40.

[5]吴邦仁, 金群力, 夏建平.茭白鞘叶露地生料栽培大球盖菇技术[J].浙江食用菌, 2009 (3) :53-54.

[6]吴邦仁, 夏建平.茭白鞘叶栽培大球盖菇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110.

[7]夏建平, 刘勇勇, 毛小方, 等.大球盖菇接茬夏玉米复种轮作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6) :140-141.

[8]夏建平, 刘勇勇, 郭建华, 等.谈景宁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之举措[J].食用菌, 2012 (6) :7-8.

[9]储仇云.高山茭白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127-128.

[10]张新华.大球盖菇引种及露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6) :92-93.

[11]茅孝仁, 史久浩.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11 (2) :68-69.

茭白与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 篇9

茭白田生态养殖鳖, 营养全面, 活动量大, 生长速度快, 成活率达到了98%, 品质接近野生鳖;同时茭白无需施肥、喷药, 生产出了无公害茭白。通过1年实践, 茭白产量12 t/hm2, 平均价格4元/kg, 收入4.8万元/hm2, 产鳖1 687.5 kg/hm2, 价格160元/kg, 收入27万元/hm2, 合计总收入31.8万元/hm2, 减去鳖和茭白成本14.1万元/hm2, 净利润为17.7万元/hm2。现将茭白与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茭白栽培技术

1.1 田块选择与清整消毒

养殖鳖的茭白田要排灌交通方便, 地势低洼, 无污染, 水源充足, 水体呈中性或弱酸性。面积一般以0.53~0.67 hm2为一块为好。然后进行水沟开挖, 在茭白的四周开好宽2~3 m、深1 m左右的水沟, 其总面积约占茭白面积的15%。水沟边建沙和泥滩, 根据需要, 也可以在茭白田内挖十字沟。茭白田清除杂物并曝晒后, 全田用生石灰1 500 kg/hm2对水溶解后泼洒消毒。7~10 d后向田内注水30~40 cm。

1.2 品种选择

在茭白栽培品种的选择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种选用原则[1], 由于茭白品种在采收时间上差异较大, 所以品种选择的余地也很大, 具体做到:一是了解市场, 确定上市时间, 一般选择在夏秋之间, 当地蔬菜品种和数量较少时上市。以旺补淡栽培应选择早熟品种, 一般以浙茭2号、浙茭911为主。二是注重茭白品质, 茭鳖共生在单季茭和双季茭中都可以采用。9—10月茭白大量上市, 为抢占市场占有率, 要选择肉质细腻、外观洁白、个体大的品种进行栽培, 如美女茭或浙茭2号。

1.3 科学栽植

秧苗可采用宽窄行栽种, 宽行间距为80 cm, 窄行间距为40 cm[2]。茭白宽窄行种植, 有利于鳖生长, 同时也利于茭白的生长, 茭白数量也多, 产量并不低;还能降低茭白叶面的湿度, 减少茭白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

1.4 清理杂草

及时清除杂草, 茭田前期行间空白大, 杂草滋生严重, 常见的杂草有牛毛草、稗草、异型沙草、鸭舌草等几十种恶性杂草, 采用人工拔除及摸田除草加快肥料分解。拉除黄叶, 植株分蘖后期, 正值夏秋高温季节, 茭墩内部植株拥挤, 应将各茎蘖基部已发黄的老叶拉去, 随即踏入田中沤作肥料, 以利植株孕茭和鳖活动休息。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

1.5 适时采收

采收适期的外观指标是单株茎蘖假茎基部显著膨大, 一侧“露白”。所谓“露白”, 即相互抱合的叶鞘, 因肉质茎的膨大, 将它们的中部挤开裂缝, 当裂缝长达1~2 cm时, 露出其中白色的茭肉, 即表示肉质茎已达到肥大、白嫩的程度, 正适合采收[3]。“露白”仅在一侧, 采收时必须每株茎蘖两边都查看, 若过期不采, 会发青变老, 失去食用价值。根据气温情况, 每隔2~5 d采收1次。天暖或盛收期要勤采, 以防变老。采收时要穿长袖衣下田, 以防叶片划破皮肤。采收时用手拧断或用小刀割断肉质茎下部拔节的中空茎段, 随即将带有上部叶片和叶鞘的肉质茎成把集中拖出田外, 再用刀铡去上部叶鞘和叶片, 并削平肉质基部, 留下长30~35 cm的内部叶鞘, 保护茭肉, 通称“带壳茭白”或称“水壳”。“水壳”在秋凉天气可保持5~7 d不会变质, 销售时剥去外层2张叶鞘, 仅留贴紧茭肉外1张叶鞘。采收后期, 如见有全墩茎蘖都已结茭白, 应保留2~3支肉质茎不采, 作为通气之用, 以免全墩淹死, 保持翌年萌发生长良好。

1.6 选留良种

孕茭初期巡视全田, 发现特别高大但无孕茭迹象的茭墩, 或肉质茎明显短小、剥开拗断肉质茎为“灰茭”的, 做好标记, 在采收结束后及时连根挖除。在去杂去劣的基础上, 采收过程中发现整个株丛中多数分蘖生长整齐, 茭肉肥大白嫩, 产量较高, 无雄茭和灰茭, 孕茭期集中, 符合品种特性, 则将其作为入选种株, 做明显记号。于采收结束后, 或原田越冬, 或挖出另田假植, 翌年分墩作种。

2 鳖养殖技术

2.1 防逃设施建造

鳖生性好动, 且有一定的攀爬能力, 可在茭白田的四周砌成高100 cm的围墙, 或用厚塑料尼龙膜50 cm高栅栏, 底部埋入泥土中压实, 用木桩固定, 防止鳖外逃和受到老鼠、蟾蜍、蛇等天敌的伤害。在进排水口, 可放置用竹篾编成的拱形栅栏 (高100 cm、宽80 cm、孔隙为3 cm) 。

2.2 苗种选择

所选的鳖苗种要求抗病力强、规格整齐、行动敏捷、体质健壮。一般放养规格为200~300 g/只的鳖2 250~3 000只/hm2, 雌雄比例为2∶1或3∶2[4]。也可把雌、雄鳖分开养殖。

2.3 苗种放养

在茭白苗移栽后20 d左右放养鳖苗种, 一般3—4月放养鳖, 选择天气晴好的中午进行。放养前, 鳖苗种须用10~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 min或用3%~4%食盐溶液浸浴5~10 min, 以杀灭其体表寄生虫或病菌。放养时, 水温温差不能超过2℃。春季可向茭白田中适量投放消过毒的蚬、小虾、小鱼、河蚌、螺等作为鳖的天然饵料, 一般放3 750 kg/hm2。

2.4 科学投喂

鳖在水温约20℃时开始摄食, 可投喂少量饲料, 使鳖尽快开食。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 主要以小虾、螺、小鱼、蚌和水生昆虫为食, 可投喂动物性饲料 (鲜活鱼等) 搭配植物性饲料 (饼粕类、麸类、南瓜等) 或配合饲料, 其中鲜活鱼的比例要占到20%左右。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鳖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达到7成饱即可[5]。投喂时间一般在每天9:00、16:00—17:00为好, 投喂的饲料要无污染、无腐败变质、营养丰富、新鲜, 且饲料中都不能添加任何激素、抗生素、促生长素。

2.5 肥水管控

在茭白田里养鳖, 鳖排泄的粪便和剩余饵料为茭白提供了有机肥料, 茭白无需施肥, 水质就得到很好的改善, 减少了鳖病虫害。在水质管理上, 每7 d加注1次新水, 使田间水深保持20 cm左右。高温季节在不影响茭白生长的情况下, 尽量加深水位, 最深不超过茭白眼。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摘要:介绍了茭白与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殖模式, 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茭白栽培技术及鳖养殖技术, 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茭白,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明红, 张应团, 余展深.恩施地区高山茭白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 2014, 53 (23) :5785-5786.

[2]陈建国, 杨武, 拜艳玲.茭白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 2012 (1) :22-23.

[3]王良吉, 商鲁宁, 周凡.合肥地区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6) :107-108.

[4]王忠, 王金胜.池塘鱼鳖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 2010 (5) :32.

茭白田地提水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 篇10

1 养殖田块选择与工程建设

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的低洼地进行茭白田地克氏螯虾生态养殖。田块以壤土为好,要求田埂比较厚实,田面平整,田块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桥涵闸站配套,通水、通电、通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虾沟,沟宽6 m,深0.8~1.0 m,坡比1.0∶2.5。田块面积较大的要开挖田间沟,沟宽1.0 m,深0.5~0.6 m。养殖沟和田间沟面积占田块面积20%。利用开挖出养虾沟的土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进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安排在田块的最低处,保证灌得进,排得出。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建防逃墙,最好再用塑料网布覆盖田埂内坡,以防克氏螯虾打洞。

2 茭白种株选择与栽植

选择采收早、产量高、抗逆性强、耐热、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品种的优良茭白母株的种株栽植,本地大多栽植高山茭白品种。种株的好坏直接影响茭白的结茭率、产量和品质。茭白采取分株方法进行繁殖,一般在每年11月下旬前栽植,栽前留10 cm,割去选留好的优良种墩的地上枯叶,挖出种墩,劈取健壮老茎苗,以一根带根的老茎为一苗。栽植密度宽行0.9 m,窄行0.6 m,株距0.5 m,每667 m2栽1 800墩左右。栽植深度以老茎的白色部分入泥为宜(即原来的深度)。每2年翻栽1次。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要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茭白栽植后田面保持5 cm浅水越冬,春季茭苗开始萌芽发棵,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水位逐步加深,4月中旬前后,可视茭白分蘖情况进行1次烤田,孕茭期可控制20 cm的水位,但不能超过茭白眼, 防止薹管拔高。待茭白采收基本结束后,将水位提供到养殖适宜的深度。

3 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

田块内的养虾沟清沟消毒用生石灰100 kg/667m2。施腐熟畜禽粪肥培肥水质500 kg/667 m2。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或水花生、伊乐藻等。保证水草占虾沟水面的1/2左右。进水用筛网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虾沟水深保持0.6~0.8 m。

春季放养时间大多在4—5月份,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放养量1.5万~2.0万尾/667m2。夏季放养时间在7—8月份,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放养量1.5万~2.0万尾/667 m2。秋季放养通常在9—10月份进行,规格60~100尾/kg的虾种放养量35~50 kg/667 m2。

为保证虾苗虾种质量,要求苗种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附肢齐全,色泽鲜亮,同一田块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基本一致,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 min消毒。龙虾苗种采取专用虾苗箱运输,并保证透气和湿度。运输时间控制在2~3 h。放养时,将龙虾苗种先在池塘中浸泡10 s,提出水面放在池边3~5 min,再浸入池水中,这样重复3次后,再将龙虾苗种倒放在池塘水位以上的滩面,让其自行爬入水中。同时,要做到全池均匀放养,不能集中某一点放养。

4 饲养管理

投饵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幼虾阶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成虾阶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投饵以下午为主,约占日投喂量70%,日投喂量按虾体重的6%~8%。冬季每3~5 d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3%。从翌年4月份开始,逐步增加投喂量。

7—9月份高温季节,每10 d左右换1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 d泼洒1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保持池水pH值7.5~8.5,透明度30~40 cm。

每天巡田检查1次。做好防汛防逃工作。维持虾沟内有较多的水生植物,数量不足要及时补放。大批虾蜕壳时不要冲水,不要干扰,蜕壳后增喂优质动物性饲料。

5 捕捞与采收

龙虾捕捞主要采取地笼捕捉,可常年捕捞,捕大留小。一般21:00—22:00放地笼,第2天4:00—5:00收起地笼,将商品虾上市销售。

茭白采收要及时,这是保证茭白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采收过早,茭白过嫩,产量低;而采收过迟,茭肉发青,质地粗糙,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及时采收的标准为心叶短缩,3片紧身叶的叶片、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假茎中部明显膨大,叶鞘一侧略有裂口,微露茭内,露出部分不超过1.0~1.5 cm。茭白大多分多次采收,一般隔2~4 d采收一次,种性好的采收3~4次可以结束。

茭白简易储藏十二法 篇11

选择肉质洁白、坚实,枝粗,不过老、不过嫩的晚熟茭白品种,外面要带2~3张保护壳,鞘要削短,剔除青茭、灰茭、老茭、小茭以及断裂的茭白。在运输、储藏过程中防止日光暴晒,进仓库前将茭白在阴凉通风处充分摊晾,然后再摊放在仓库地面上,最多叠放3~4层。此法一般用于采收后分销前,在14~24℃的室温条件下,通常可储藏3~5天,对均衡供应有一定的作用。若在0~8℃的室温条件下,则可储藏2个月。

二、室温储藏

将采收的新鲜带壳茭白(简称壳茭),选无病虫危害者放入塑料袋中密闭。这种方法在室温下可储茭白7~10天。

三、冷凉水储藏

选择老嫩适中,肉质洁白、细嫩,坚实而粗壮的茭白,保留2~3张壳,去鞘,放入水缸或水池中,放满清水后压上石块,使茭白浸入水中,以后经常换水,始终保持缸或池中的水清洁。清水可为井水或山泉水,以流水为宜,或定期换水,且浸泡地点宜为阴凉处。冷凉水浸泡一般可保鲜1周,为采收上市前短期储藏保鲜的有效方法,可以保持茭白新鲜,并具有良好的商品性。

四、低温储藏

茭白在0~1℃下可储藏50~60天。宜选用肉质致密、不易糠心的茭白品种,晚熟品种可相对延长储藏时间。茭白不能过老、包叶刚张开、无病虫危害、带壳并留薹管1~2节。将这样的茭白放在阴凉处,散去茭壳上的水珠,然后装入蛇皮袋或透气性较好的塑料袋中,置于低温库(0~1℃)中保存,可储藏2个多月。

五、明矾水储藏

明矾水储藏茭白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经过挑选的质量好的茭白剥去外壳,按次序分层铺在缸内或池内,离盛器口15~20厘米高,然后用经过消毒的竹片呈井字形夹好,上面压上石块,再倒入明矾水(每50千克清水加0.5~0.6千克明矾搅拌至溶解而成),使水高于茭白10~15厘米。

另一种是带壳储藏,要求与水藏相同。堆放方法和用水量与上述相似。

管理上,要求每3~4天检查1次,发现水面有泡沫要及时清除,若泡沫过多,水色发黄,要及时换水,以防茭白腐烂。

六、窖藏法

此法一般用于北方的晚熟茭白,外面要带2~3张保护壳,鞘要削短,剔除青茭、灰茭和断裂的茭白。将待储藏茭白摊放在地窖内菜架上,保持窖温0~8℃,干燥和低温可保证茭白短期储存,但易引起失水萎蔫。

七、盐封法

选择缸或池做容器,在底部铺上一层厚5~10厘米的食盐,将经过挑选削去鞘并带2~3张壳的茭白平铺在容器内,堆至距容器口5~10厘米处,再用食盐密封好,此法适于空气干燥、气温较冷地区。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封盐容易溶化,茭白也易发黄、变质腐烂,因此储藏时要特别注意。

八、塑料袋密封储藏

剔除青茭、灰茭、小茭以及断裂的茭白,选择肉质洁白、细嫩的茭白,削掉茭壳。削壳时操作要轻,防止刀刃损伤茭肉。将去壳后的茭白肉用0.04毫米厚的聚乙烯袋密封包装,在0~1℃条件下可储藏2个月,重量无损失,外观、肉质均好,无霉烂。

九、气调储藏

储藏的茭白要选用10月中下旬采收的秋茭,选用无病虫危害的茭白,茭肉基部带1~2节薹管。储藏前,把茭白基部在明矾粉中蘸一下,然后按每篮7.5千克装入菜篮中。将菜篮置于蔬菜储藏冷库内,每24篮罩于一个用0.12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做成的气调大帐内。气调大帐要全部密闭,以保持帐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气分压。冷库内的温度要控制在0℃左右,维持气调大帐内的二氧化碳分压在14%~16%,以控制储藏过程中茭白发生病害和减少其自身呼吸造成的损耗。应用此法储藏60天后,茭肉的商品率在90%左右,使10月下旬的茭白可以在12月下旬上市。

十、保鲜因子调控法

保鲜因子调控法(由浙江省农科院郜海燕等研制)是目前茭白储藏中最实用、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在江浙一带已大规模商业应用,可保鲜2~3个月。预处理时要将茭白清洗干净,清除泥土杂质,然后立即进行预冷,最好采用水预冷方式。具体操作:将盛满洁净水的容器放入保鲜库,当水温达到1℃左右时,将茭白放入水中降温。配制0.1%专用生物保鲜剂溶液,将茭白放入其中浸泡1分钟,然后捞出晾干。也可将保鲜剂放入预冷水中,使茭白预冷和保鲜剂处理一起进行。

将晾干后的茭白整齐地横放入保鲜专用袋中,不可竖放和挤压,每袋装10~15千克,袋口敞开。放入经硫黄熏蒸消毒的南方型多用途微型保鲜库(简称SMCS型库)或南方标准型农产品保鲜库(简称NSS型库)中,24小时后封好袋口。茭白入库后,库内温度控制在0~3℃,防止温度急剧变化;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保持库内和保鲜袋内氧气浓度在5%以下、二氧化碳浓度在15%左右,若二氧化碳、氧气浓度过高或有浓郁的茭白味时须及时开袋并采取通风措施。

十一、运输保鲜

茭白采收后只能以带壳茭的形式进行包装和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剥去鞘壳,然后分级上市。在打包前,剔除破损、虫伤和剥去鞘壳过多的茭,进行预冷(在普通冷库内预冷即可),预冷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95%左右。

若带壳茭的基部1~2节茭肉已露出,则把这样的带壳茭以10千克为1捆,理齐捆好,然后用蒲包或塑料编织袋包装,包扎牢固后,再装船或装车运输,采用普通货车需要用覆盖物进行保温,且在2~3天内必须运达目的地销售,以防茭肉变质。

十二、货架保鲜

托盘黏着膜小包装形式或单支黏着膜包裹是茭白常见的货架包装形式,可有效保持其新鲜度。

茭白螟虫的发生及防治 篇12

1 茭白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统计, 茭白以中茭品种为主, 占总茭面积65%, 迟熟茭白占28%, 早茭面积占7%左右, 品种搭配不合理, 易引发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以前茭白种植面积少, 茭农栽培技术上缺乏经验, 特别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另外, 追肥时, 氮肥过量, 造成茭白徒长, 影响通风透光, 有利于病虫繁殖。一般要求立秋左右, 茭白开始进入孕茭期, 因此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应将植株外围的枯黄老叶式病虫伤叶剥去, 及时喷药防治螟虫, 并可抑制病虫害的滋生。但经过调查发现, 20%以上的茭农不剥茭白该剥的叶, 且剥叶时间差异很大, 有利螟虫发生。

2 螟虫发生情况

2.1 茭白螟虫发生情况

经调查发现, 9月23日茭白田二化螟虫口密度平均10.999 5万头/hm2, 虫龄1~3龄左右;大螟虫口密度平均3万头/hm2, 虫龄1~2龄左右。11月11日查到茭白二化螟残留量平均16.53万头/hm2, 大螟残留量平均5.175万头/hm2。

2.2 茭白周边水稻螟虫调查

5月22日调查早稻第1代二化螟, 枯鞘团平均4 770个/hm2, 幅度1 785~6 420个/hm2, 经过2次用药防治, 第1次在5月17~24日用药, 第2次在5月31日至6月2日用药。6月19日查, 虫伤株率0.06%, 残留虫量3 645头/hm2。晚稻面上螟虫用药, 9月16日查杂交稻螟虫虫量平均9 720头/hm2, 虫伤株率0.62%, 11月11日查杂交稻螟虫虫量平均10 365头/hm2, 虫伤株率0.71%。

3 药剂防治效果

3.1 对茭白周边晚稻螟虫的防效

于9月13日对茭白周边晚稻螟虫进行药剂防治, 9月15日调查, 用48%噻井丹1.5kg/hm2的喷药区, 螟虫残留量2 970头/hm2, 虫伤株率1.3%, 防治效果45.9%;用20%三唑磷1 500m L/hm2的喷药区, 虫口残留量1.62万头/hm2, 虫伤株率1.1%, 防治效果55.6%;用80%杀虫单750g/hm2的喷药区, 虫量1.08万头/hm2, 虫伤株率0.7%, 防治效果70.8%;不防治区虫量3.645万头/hm2, 虫伤株率2.4%。

3.2 对稻椿、稻草螟虫的防效

11月10日, 噻井丹药区, 稻椿剥到螟虫残留量为5.4万头/hm2, 虫伤株率5.2%, 稻草虫量32.85万头/hm2, 虫伤株率15.1%;三唑磷药区, 稻椿剥到螟虫虫量6.3万头/hm2, 虫伤株率22%, 稻草虫量8 220头/hm2, 虫伤株率5%;杀虫单药区, 稻椿虫量7.2万头/hm2, 虫伤株率4.2%, 稻草虫量4.5万头/hm2, 虫伤株率4.5%;不施药区, 稻椿虫量7.105 2万头/hm2, 虫伤株率3.2%, 稻草虫量15.75万头/hm2, 虫伤株率5.3%。3种药剂防治效果均较差, 其原因主要是螟虫虫龄参差不齐, 影响了防治效果, 其中3龄虫占30.4%, 4龄虫占34.7%, 5龄虫占18%, 6龄虫占11%, 蛹占5.9%。

4 天敌调查

4.1 消长动态

在面上连续4年调查蜘蛛数, 稻上平均172只/百丛, 幅度124~196只/百丛, 蜘蛛减退率18.6%;稻丛平均140只/百丛, 幅度110~175只/百丛, 减退率23.1%;稻丛平均134只/百丛, 幅度100~163只/百丛, 减退率58.9%。蜘蛛数减退原因, 主要是使用三唑磷农药对其有杀伤作用。

4.2 药剂试验

噻井丹区蜘蛛数稻丛平均68只/百丛, 减退率41.9%;三唑磷区稻丛平均48只/百丛, 减退率59%;杀虫单区稻丛平均96只/百丛, 减退率18%;不施药区稻丛平均117只/百丛。

噻井丹药区盲蝽稻丛平均48只/百丛, 减退率53.9%;三唑磷区稻丛平均24只/百丛, 减退率76.9%;杀虫单区稻丛平均84只/百丛, 减退率19.2%;不施药区稻丛平均104只/百丛。田间调查, 几乎不见青蛙。

5 防治对策

茭白田与水稻田串连种植, 有利于螟虫发生。茭白田过冬虫源基数略高, 虫量幅度1.08~16.53万头/hm2, 加上现代机械收割机逐年增加, 收割的稻椿过长, 有利于螟虫越冬。建议茭白与水稻不要连片种植, 同时降低稻椿的收割高度, 破坏螟虫的越冬场所。稻草虫源高于稻椿虫源, 越冬虫量幅度4.50~32.85万头/hm2, 由于近几年对稻草处理不妥当, 有利于螟虫过冬, 要求农户将稻草垫栏, 烧灰处理, 以减少越冬虫源。田埂、田岸、路边的杂草亦是越冬的好场所, 稻收割后, 对杂草必须采用化学或人工除草, 以减少螟虫虫源。茭白田的二化螟虫源基数占大螟72.7%, 种植茭白面积大的地区, 螟虫发生基数略高一些。由于茭白田螟虫与水稻田螟虫发生规律不相等, 因茭白螟虫龄同水稻螟虫龄发育期差1周左右, 所以今后要加强茭白病虫害防治, 建议病虫监测部门加强病虫监测预报, 及时发布病虫动态。

摘要:分析了茭白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螟虫的发生情况, 总结了药剂防治效果及天敌调查情况, 并提出了螟虫防治对策, 以期为茭白螟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上一篇: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下一篇:摩擦力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