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2024-08-15

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共7篇)

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篇1

政府要想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而政府公关 (包括政府行为、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恰能展现政府的形象, 可产生社会影响, 有利于处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通过政府公关这个平台, 政府的理念、行为与社会各界的预期、要求产生互动、发生关联。在民主和法制时代, 政府公关的作用日益广泛, 影响更加深远。

我国政府公关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运用公关策划, 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 设立了公关机构如新闻办公室等。政府公关在一些城市已形成制度化, 如设立市长电话、市长接待日, 加强与群众的沟通, 既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 也有助于提高政府形象和行政管理效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为此政府应加强公共关系管理。

政府部门应树立公关意识, 实践人民民主, 推行法治行政

政府部门应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和法制意识的行政观念, 这是建设现代政府的思想基础。还应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行政观、以为民谋利为目的的行政权力观、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行政执法观。

1. 践行“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只有遵循这个宗旨, 加强依法行政, 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只有摒弃“官本位”思想, 敞开心扉与人民进行沟通, 政府公关才能进一步良性发展。

2. 实行“全员公关”。

公关不仅是政府专职部门的任务, 而是渗透在各具体职能中, 要求全员参与。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素质, 纠正不正之风, 清除腐败现象, 明确自己的言行代表着政府的意志和倾向, 自己的形象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做到人人公关、时时公关、处处公关。

3.推行法治行政。法治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行政能否依法, 直接关系行政管理体制能否正常运转, 关系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法治行政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违法行政则会给国民经济、市场秩序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带来严重危害。法治行政是公共治理的基本要求, 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从公共性的角度分析, 公共行政存在的目的就是为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没有法治行政的保障, 公共利益往往会被私人利益所侵蚀, 公共目标也会被“经济人”的自利动机扭曲, 最终降低公共行政的合法性。

政府应注重公关传播, 完善协调沟通机制

组织内的信息沟通, 正如人体血液循环一样, 若无沟通活动, 组织就会趋于死亡。加强双向信息协调沟通可实现“内求团结, 外求发展”。

1.注重公关传播。政府公关传播要围绕“平衡理论”进行, 在沟通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公众的心理感受, 善于把握时机, 采取多种沟通方式, 将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结合起来,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结合起来, 综合运用。

2. 全方位开拓民意沟通渠道。

通过信访、会见公众代表、征集群众建议等方式, 可使公众参政议政。对公众的质询和申诉, 要作出负责任的答复, 答复之后要跟踪查办落实。政府还应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能够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 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加强对政府公关的监督。

行政部门由于掌握了行政权, 难以建立以权力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因此必须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公关也不例外。在政府部门公关活动中, 无论是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公开制度, 还是信访制度, 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 政府才能本着负责、认真的态度将其贯彻执行下去。对政府公关的监督, 不仅要有政府内部监督机构的监督, 更重要的是要有有效的外部监督。比如, 积极引导公众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形成舆论进行监督, 使政府公关进一步朝着维护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的方向发展。

我国政府公关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必须的。应结合我国的国情, 对较成熟的公关理论和实务进行吸收、创新, 发展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公关, 使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有更好的沟通, 使民众更加信任和依赖政府, 使政府部门真正成为为民众服务的政府。■

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篇2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姜焜

摘要:本文阐述了各级政府在社区教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构建服务型政府对我们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首先对社区教育性质、投资主体和服务型政府含义进行界定;然后从法律、管理体制、问责制、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社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供应不足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举措。

主题词:社区教育;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

社区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越来越丰富,其价值和地位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转型与小康社会建设,社区承担的社会功能和服务内容越来越多,社区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教育开始被纳入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进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议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服务社区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对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提出原则性的政策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社区教育建设的各项政策。教育部把大力开展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予以积极推进。自2000年4月出台《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以来,教育部先后确定了4批114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并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国确定了34个社区教育示范区。2004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全国的社区教育在制度上进行规范。

自教育部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以来,社区教育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各实验区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有效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使社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社区教育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区教育的公共服务问题。如何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社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社区教育,是建设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对政府提出的要求,更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社区教育性质、投资主体和服务型政府内涵的界定

(一)社区教育的性质界定

社区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正规的国民教育系统以外的教育,都归入了社区教育的范畴。因此,社区教育即包含各种成人学历教育,也包含技能培训、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家长培训、家政培训、健康培训等各种非学历培训;即包括青少年的各种培训,也包括老年人的各种活动。这不可避免涉及到社区教育的性质问题,即能否赢利的问题。因为社区教育毕竟不是义务教育,其经费对欠发达地区政府来说,也是一笔价格不匪的负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社区教育的投资者不管是谁,强调的是教育的公益性,而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这也成为举办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指导原则。

(二)社区教育投资主体界定

社区教育的开展当然离不开投资主体,谁承担社区教育投资主体的责任,成为开展社区教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根据各省市所下发的关于社区教育的文件,在资源配置上基本上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如上海金山社区学院是在上海石化总厂职工大学和上海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街道(镇)的社区学校也主要是在利用现有中小学设施的基础上建立的;如北京朝阳社区学院是在朝阳区职工大学和朝阳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成立的。其它省市的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的配置与此类似。

在教育经费安排上,政府的角色也不可忽缺。如北京市规定各区县从非教育经费中按照本区县人均1元的标准投入到社区教育,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一定比例划拨经费用于社区教育。浙江省规定社区教育经费至少应按照每年不低于人均1元的标准划拨。

从上可见,社区教育基本上是依靠政府举办和发展起来的。

社区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政府在社区教育上不容推辞的责任,但社区教育是多方受益的教育,投资主体应是多元化主体,需要社会各方大力支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赢得各方支持的难度较大,仅能在部分培训中收取少量的培训费用。

(三)服务型政府内涵的界定

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各有分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定位更主要的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社区教育就是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和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必然属于政府的职能范畴。

服务型政府内涵如何界定?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政府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有法可依、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二是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简单的说,政府必须对其权力范围内的任务负起责任。问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三是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四是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政府透明了,人民知情权才有保障,人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防止不当决策损害人民利益。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强有力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支持

目前社区教育法还属于缺位阶段,单独的社区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也处于缺位阶段,使社区教育的发展无法可依。现有的社区教育政策依据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一教育部发文;二是省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文件;三是省市教育厅、文明办、民政厅联合发文。这三种政策依据虽然对发展社区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要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法律的支持。没有法律支持,工作就失去了推动力,遇到矛盾工作也就难以开展,只能靠协调,这样容易产生工作上的扯皮和推诿现象。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社区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从而形成合力。在实际操作中,职能部门其实有很多教育资源,如劳动保障局的转移劳动力培训、农办的后备劳动力培训、人事局的各种考试培训、团委的各种活动、文化局的图书馆等等,如果能将其纳入社区教育的范围,无疑将极大地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教育部门单唱独角戏,得不到其它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形成不了合力。

(三)政府问责力度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然而由于社区教育处于实验阶段,社区教育还没有纳入政府考核目标范围,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足够的重视。

(四)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进

社区教育要健康发展,各项配套政策必须及时跟进,如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的配备、设施的配置标准、运行经费的安排、目标考核、志愿者激励政策、企业支持激励政策、便民利民政策、校务公开政策等等。目前部分地区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力度仍然不够。

三、社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民众的需求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解决

社区教育可以归纳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从其包含内容上来说,即使社区学院或社区学校没有建立,社会也以各种途径来满足民众的各种需求。如各种兴趣培训班满足青少年兴趣发展的需要;各种技能培训班满足技术培训的需要;劳动部门转移劳动力培训满足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需要;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活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满足老年娱乐的需要;电大和远程教育满足部分人学历提升的需要。正是因为社会具备社区教育的部分功能,使得民众对社区教育还没有表现出非常强烈的需求,也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二)政府的工作重点暂时还没有延伸到社区教育上

十七大以来,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最大的变化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各类人群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当前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是优先关注和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把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困难群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能力和机会,缩小困难群体与其他群体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点差距,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战略目标。

当前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决定了社区教育目前暂时还不能成为政府关注的重心。

(三)管理体制不顺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社区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要靠党委重视、政府牵头,要靠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目前社区教育的开展,几乎全是教育部门单独在操作,靠的是各社区教育机构自发的积极性。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因而缺乏有效的协调,不能实现真正的统筹。社区教育强调的是公益性,而有些职能部门在教育培训或开展活动时,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阻碍了社区教育顺利开展。

(四)社区教育仍然处于实验摸索阶段

社区教育虽然在外国已经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完善的组织体系,但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个新生事物,需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自2001年11月教育部确定第一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到现在为止已有7年,各实验区在社区教育实验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促进了民众素质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形成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社区教育仍然处于实验探索之中。

四、提升社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举措

(一)尽快制定《社区教育法》,规范社区教育的发展

制定《社区教育法》,这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首要前提。社区教育完善的国家都有合适的社区教育法律来规范或引导,如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社区学校综合教育法》、日本政府制定的《社会教育法》。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需要有符合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法》。中国的《社区教育法》必须对社区教育的性质、政府的职责、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编制要求、经费保障、资源整合的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也为社区教育的实施寻求到合法的法律依据。

(二)理顺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理顺管理体制,这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点。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同心协力,仅仅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是一种不持续的发展,也是一种不科学的发展。现有的社区教育基本上都是“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或者“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管理模式,教育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有心无力。社区教育只有在政府的牵头下,才能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也才能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也才能调动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也才能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社区教育才会健康发展。

(三)建立政府问责机制,将社区教育发展纳入政府考核范畴

建立政府问责机制,这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关键。只有建立政府问责机制,将社区教育发展纳入政府考核范畴,地方各级政府才会从意识上真正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的政府责任也才会真正得到落实。

(四)出台配套政策,将社区教育的实惠落到实处

出台配套政策,这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保障。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必要制定适合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配套政策,使社区教育的各项实惠落到实处。配套政策规范了专职人员的配备,社区教育就有人具体操作;规范了设施的配置标准,社区教育就有了安全的活动场所;规范了经费来源和往来渠道,社区教育各项活动就无后顾之忧;规范了便民利民政策和校务公开政策,社区教育就会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配套政策的出台,将使社区教育的操作具体化,全面推动社区教育各项活动的开展。

电话:0579—82469071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双龙南街801号

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篇3

首先,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需要两只“手”:一是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二是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目的是协调和发展社会关系,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很多时候, 这两只手很难协调运作。195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巴托 (Bator) 首次创造并使用了“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概念, 从此对这一范畴的研究风靡至今, 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市场失灵”再一次给人类经济生活敲响了警钟。归纳起来, 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缺陷现象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以下范围:不完全竞争和垄断, 市场的外部性, 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 信息不完全, 收入分配不公平, 经济周期波动,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等。如今, 市场缺陷的理论已被广泛接受, 主张政府只充当“守夜人”角色的人已不多,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仅应保证市场的自由化和减少市场价格扭曲, 而且应采取积极干预的措施, 用政府职能来弥补市场缺陷, 就连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也并不否认市场缺陷的存在。

当认识到需要由政府采取行动对市场失灵进行弥补的时候, 人们会把政府设想成一个维持公平正义、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代表机构, 因此它掌握了充分的信息, 应当有权威和能力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然而, 正如“市场万能”同时并存着“市场失灵”一样, “政府万能”的神话又受到了“政府缺陷”的困扰。目前, 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占绝大多数, 但是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并不多。许多国家仍然在早期市场经济权力资本支配的陷阱中挣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 弄不好也会掉进这种失范、失控、失信、失衡的陷阱中去。出现这种结果概率很高的原因是:在体制和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 传统制度规范被破坏了, 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制度新规范或者没有及时制订出来, 或者没有形成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的主体素质与氛围, 导致市场主体和政府官员行为没有规矩或不守规矩。一旦失去制度和道德制约,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的强烈欲望, 犹如脱僵的野马, 在名利场上左冲右突, 不惜牺牲社会利益片面发展某些有利可图的行业和产品, 甚至违背市场经济基本伦理规范, 搞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目前, 各级政府仍然掌握着配置土地、资金等重要资源的权力。这就使某些拥有支配重要资源权利的官员有可能在市场上寻租, 纵容、保护能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违规行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由于权力的腐败变本加厉, 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正是由于权力的腐败, 理论上所有者并不缺位的财产, 在实践中就成了“无主财产”。形象地说, 如果将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比作大热天里的一根冰棍的话, 那些权力寻租性腐败分子不仅要考虑化掉、吃掉的问题, 还要考虑如何将它放到冰箱里再去讨论是吃、是分还是保存。所以, “治民”、“治市”必须首先“治政”、“治官”,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重点要解决政府自身的权力寻租性腐败问题。

其次, 健全法治环境,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政府介入和市场主体自由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是始终存在的。没有市场主体的自由, 就没有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没有政府的适当干预, 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秩序, 从而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主体自由, 也无法弥补“市场缺陷”。因此,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弥补“市场失灵”,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范围很广, 包括法治环境、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等。其中提供法治环境, 是政府公共服务最主要、最基础的产品和职能。

只有规范市场秩序,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缩小收入差距,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只有依靠法治才能大有作为。市场经济是自由选择、平等竞争的经济。各经济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而开展的竞争, 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效率提高的源泉。公平竞争能带来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带来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福利水平的提高。然而, 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 容易出现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畸形竞争;如果不用法律规章加以约束, 则会使社会陷入动荡、混乱乃至对抗。因此, 能否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 保证公平竞争、有序竞争、适度竞争,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可以弥补“市场失灵”, 维持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这一公权组织树立公信力, 能够有效遏止一切不规范的市场行为, 让人们知道自己在市场经济中活动的自由空间和行为界限。政府要通过建立健全法治, 保障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以维系整个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发展。法治保障的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有助于消除具体的社会不公平的根源, 一点一滴地实现分配公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应当在法律的授权内活动。现代法治的基本作用之一, 就是建立一种限制政府滥用权利的机制, 防止暴政统治。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一对反复博弈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对市场经济进行强力干预, 有时又会推行自由主义, 甚至退出市场。总之, 政府应在实行法治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再次, 创造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促进社会公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现象, 也是市场经济机会不平等造成的结果不平等, 这需要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实现机会均等来解决, 但客观上也督促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社会政策, 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办法来加以缓解。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理顺分配关系,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构建就业结构的和谐。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解决好就业问题,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是保持经济高速成长推动力的重要一环, 也是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不仅是谋生的必要手段, 还是人们参与社会的主要渠道。“民生之本”不解决, 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肯定是背道而驰的。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二次分配促进公平。理顺分配关系、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 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 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二次分配措施, 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征收遗产税、赠与税、高消费税等财产占有税, 调节过高收入。要通过加大对弱势群体、弱势行业、弱势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扶贫济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要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承担重大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既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 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 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消除政策性因素,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当前, 农业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部分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 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难题。解决“三农”问题, 就要加快在农村建立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 让农民自主经营, 自由竞争。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靠工业化致富农民, 靠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 靠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创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使“土地制度、城市化和农民利益”三方面统筹和谐起来。为此, 应推进城市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 实行新的减贫计划, 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

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到中西部, 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 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上的倾斜, 逐步扭转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构建区域结构的和谐。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摘要: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双重目标, 即要求市场规范的同时又要求政府行为的规范。要遏制以“市场失灵”为特征的无序市场运行秩序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 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然成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最有效的途径和内在要求。

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篇4

金华市财政局吴中青

我国将建立公共财政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财务管理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来进行。近年来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制度改革以及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改革全面向前推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财务管理,就要按照部门预算改革思路,探索和建立起一套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财务管理的新体系,包括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库,细化投资预算,项目追踪问效体系以及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评审等。在上述新体系中,财务制度是基础,项目库是部门预算监管的起点,细化预算为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创造基础性条件,项目追踪问效和投资评审是监督预算执行的保障,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围绕部门预算改革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具体而言,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财务管理,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规范财政职能。

根据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特点,财政管理政府投资的职能应包括:强化宏观调控,参与投资计划研究。财政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要通过管理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参与投资计划研究,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职能,一是搞好投资规模总量控制;二是要制定好一定时期的投资重点,产业政策;三是要制

定和实施政府的投资、融资改革,引导资金按市场的要求优化配置;四是立法建制,规范财务管理。

二、将政府投资项目支出编入部门预算。

将政府投资项目支出编入部门预算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逐步细化部门预算的编制内容,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透明度,改变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便于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二是能够缩短预算批复时间,解决预算批复不及时影响预算执行的问题。三是有利于集中财力,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保障程度。四是有利于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做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防止挤占和挪用财政资金的行为发生。

五、细化预算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创造基础性条件。

做好政府投资预算,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建立计划和预算相结合的制度。财政部门应加强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协调,共同搞好投资计划的制订,防止以计划代预算,重计划轻预算等情况的发生,切实建立计划和预算相配合和制约的机制。二是财政用于政府投资的支出要统一管理,加强监督,真正建立起项目预算。三是通过合理确定支出预算,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总量实施宏观调控。四是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概预算的评审力度,通过高质量的评审,保证预算的准确性。五是要规范调整预算,减少管理的随意性,增强预算的刚性。六是依托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掌握基本建设项目的各种

信息,从细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批复等,全面完整地记录项目管理过程。

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

围绕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合理确定各类收支标准,进行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开展效益评价。项目资金管理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三算”原则,即要求设计有概算、施工有预算(结算)、竣工有决算;二是效益原则,实现节约和满足需要的统一。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是根据《预算法》、《会计法》和《政府采购法》等法规律和规章制定的对政府利用财政性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的行为及有关财务处理事项加以规范的纲领性制度。现行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对制度适用范围、政府投资财务管理任务、各项支出管理、等财务事项作了明确规定。由于出台时间已近十年,随着改革向前推进而发生了较大变化,须及时修订,以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要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作好衔接。对于政府投资领域新的管理方式如工程代建制、工程总承包制等,财政部门要及时跟踪管理,研究制定相应的政府投资财务办法。

四、通过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财务监督。

由于项目建设程序经历的主要环节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工程结(决)算等与工程造价都有密切关系,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评审是财政投资管理的技术支撑。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可以更

好地为部门预算编制审核管理服务,为预算执行管理服务,为财政部门投资决策管理服务。将财政投资评审列入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对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推动创新手段的应用,最终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建设使用效益,意义十分重大。实践证明,财政投资评审已经成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推动了政府投资财务管理向深度和广度突破,真正做到对建设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财政投资评审特别是工程的“三算”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针对财政部门现有的人员力量,必须建立财政管理为主和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劳务相结合的方式,以财政部门通过委托或政府采购的形式选取有实力的社会中介机构办理的管理模式,对建设项目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事前管理:要积极参与项目工程立项、设计审查、招投标等管理工作,这是实施财政监督,加强项目管理,管好用好资金的前提。事中管理:通过投资评审,尽可能保证按拨款原则拨付建设资金。事后管理:一是检查工程设计、概预算执行情况;二是建立项目跟踪问效制度;三是及时进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对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的财政投资评审,财政部门通过复核和抽验等手段加强监管,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加以规范。

五、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追踪问效机制。

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手段,政府投资项目高估冒算、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超概算,政府投资支出预算约束软化、建设资金管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财政部门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项目追踪问效机制,难以真正对计划、决策、管理形成监督和制约作用,财政部门通过建立财政投资项目追踪问效机制,可以实现投资预算绩效评价,可以掌握和了解政府投资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及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效果等,改进和提高财政投资的预算管理水平,促进项目管理特别是建设资金管理,增加管理者责任感,向决策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从而提高政府投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

目前财政部门可以采用的投资项目追踪问效方式有:

1、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可为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提供依据。

2、项目绩效考评制度。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结论可以作为审批同类项目立项的依据。

3、项目后评价制度。侧重对项目决策初期效果和项目实施后终期实际效果进行对比考核,对建设项目投资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效益与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

4、项目效益分析制度。侧重于对项目财政性建设资金使用和效益情况及对经济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5、专项检查。侧重于对项目资金进度、使用、管理和财务管理状况监督考核。

六、结合“金财工程”建设,建立以项目库为核心的政府投资财务信息系统。

前面提到的政府投资支出预算的管理、资金拨付、工程投资评审,以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复杂多样,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财政部门就不可能及时全面掌握工程的各类财务信息,准确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充分履行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职

能。

基本建设财务信息系统,应以项目库为核心,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围绕项目的建设过程,财政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准确完整地记录项目管理的财务信息:

1、项目的前期资料。项目的批准立项情况,工程概算数据,建设资金的拼盘等前期资料和财务数据。

2、财政部门要对工程概算进行评审情况。

3、进入预算程序的,项目总预算和预算资料。

4、项目的施工图预算情况及招投标的合同价等款项支付数据。

5、预算的执行情况。

6、工程的结算和财务决算数据。

7、项目后评估分析和记录。

七、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培训工作。

由于政府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活动对大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都不是经常性的工做,更多是一次性的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的变动又较大,在根据需要及时制定相关制度外,财政部门还应及时全面地收集、整理政府投资财务管理的制度,对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建设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基层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基建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的质量。

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篇5

一、美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模式

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实行三级财政体制, 即联邦财政、州财政和地方财政。三级财政各有其独立的财税制度和法律, 各自编制审批和执行本级预算。除了联邦政府可以发行公债外, 州和地方政府也可以发行州地政府公债筹措一部分财政资金。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角度看, 美国政府强调加强监管是防止债务风险的首要手段。此外, 美国发达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已成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力保障。

1. 健全的市政债券投融资体制

市政债券是美国地方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工具, 目前己形成一套严密的债券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美国对市政债券发行规模有所限制。大多针对一般责任债券, 控制指标主要有:负债率、债务率和资产负债率等。如债务率 (州及州以下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州及州以下地方政府年度总收入) 为90%—120%, 负债率 (州政府债务余额/州内生产总值) 在13%—16%之间。为防止州地政府债券的规模过大, 超过州地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 州地政府债券往往还需要一些财政制度的约束, 如举债限制、平衡预算的要求和对支出与收入的各种特殊限制。另一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 美国债券市场形成了三大机制。一是信息披露制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995年采用了新的市场交易披露原则, 要求市政债券发行人和使用人及时、定期地更新披露信息。二是信用评级制度。美国地方政府在发行债券之前, 必须经认可的信用评级公司对其债务偿还能力以及付息的意愿程度进行审核, 并出具债券的信用评级。三是债券保险制度。通过保险公司参与, 对市政债券风险进行转嫁, 由保险公司承担债券发行和运营过程中的违约风险。

2.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美国俄亥俄州的“地方财政监控计划”体系已成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防范债务风险的重要措施。该州模式是将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财政情况联系起来。州审计局通过对地方政府进行财政审查, 以三类财政指标确定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是否进入了接近紧急的状态, 债务风险高的地方政府有审计局宣布进入“预警名单”, 并对其地方财政进行监视。在州审计局确定高风险情况不再存在并宣布从“预警名单”中将其取消前, 该监控程序将一直有效。如果州审计局发现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并达到了“财政危机”的程度, 则该地方政府将被从“预警名单”移至“危机名单”。州审计局认为这种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改善其财政管理, 同时又使得州政府能够及时地为这些地方政府提供顾问服务。

二、日本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模式

日本是一个单一制国家,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以行政控制为主, 通过严格的地方政府债务计划与协商制度实现地方政府债务精细化管理。

1. 地方债实行计划管理

日本中央政府 (主要由大藏省和自治省) 每年都要编制地方债计划, 这个编制计划的内容包括发行总额、各种债券的用途、发行方式等, 并与“地方政府财政计划”同时拟定。虽然地方债计划只作为参考资料提交国会, 不属于国会审决议的对象, 没有法律依据, 无强制执行的效力, 但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财力控制权很大, 地方债主要购买主体是中央政府资金和公库资金, 而且地方债计划是由大藏大臣和自治大臣协商制定的, 自治大臣在审批各地方政府的发债申请时, 将以该计划作为计划管理的依据。

2. 地方债发行协商制度

从2006财年起, 基于分权化改革, 地方债发行由严格的审批制转变为协商制。在协商制下, 地方政府举债首先须经地方议会批准, 然后与中央政府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 总务大臣审核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及债务的安全程度以确保地方政府债务的安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满足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举债, 无须总务省批准, 但如果相关指标超过一定限额, 则须经总务省批准后才可举债。实际偿债率超过18%, 则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审批而不仅仅是向中央政府告知和咨询才可以举债。在18%~25%之间, 首先起草债务管理计划, 如果计划可行, 总务省依据提前公布的一般规则批准其举债;介于25%~35%之间, 将限制债务资金用于非指定项目;超过35%, 则限制向公共住房、教育和福利设施建设融资。地方公债计划与协议审批制度相互配合, 既防止地方公债的膨胀又可以指导了地方公债资金的用途, 对于协调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步调, 实施经济社会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政府过多的干预也存在着弊端, 目前日本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也在进行着改革, 比如审批制向协议制的转变, 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利率决定市场化等。

三、几点启示

目前,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必须尽早从体制和机制上完善地方债务管理, 将债务风险防范在可控范围内。美日两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 对我国具有诸多借鉴意义。

1. 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地方政府财政运行过程中的各项财政支出活动进行监督和监测, 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发出警报, 从而实现把政府债务风险降低到比较安全的程度。因此, 在我国各个层次政府性债务风险较大的情况下,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其实施进程如图1所示。

2. 健全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披露的内容需要全面反映地方政府的债务状况, 既要反映政府债务收入及其结构分布 (包括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债务担保情况、债务使用情况、债务还本付息及延期情况、债务未来状况的发展预测等, 还应及时报告有关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和债务活动的信息, 如地方金融资产及其经营情况、公共设施的收费管理与运行情况、社会保险等基金的运营情况等。此外, 在披露形式上不仅要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和对人大的披露, 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形式适度向社会公众披露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使人民大众成为真正的知情人。

3. 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投融资的统一管理

中央政府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的统一控制, 通过在中央设立专门的机构 (如地方借款委员会) 统一负责对地方政府融资的监管。根据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和财力状况等因素, 充分论证举债的必要性, 举债的资金、投向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提供充足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此基础上, 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增强执行刚性, 一经审批不得随意改变。本届政府只能按照规划的设计要求来组织实施投资建设, 以便控制过度投资、超前投资和与规划不符的项目投资,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每年的融资额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4. 加强地方政府债券信用监管

中央政府应督促地方政府在发行地方债券时控制好债券量, 并与此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地方债券的违约风险。一方面, 中央政府必须对地方债券的发行有所规范和限制, 根据各地方的财政的实际情况规定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 并对具体的债务指标制定上线额度,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均不得超过指标上线。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避免出现“上代负债、下代违约”的结果。另一方面针对地方债券发行、流通、交易等各个操作环节中容易引起信用风险的环节进行密切关注, 从严定法。规范地方债券的各个操作环节, 可确保债券运作的安全性, 进而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借鉴美国市政债券管理的经验,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有效约束和调节地方债券发行、交易等环节运行。

参考文献

[1]马苏南, 吉伦奇.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时代金融, 2010, (8) .

[2]董彦岭, 刘青.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比较与借鉴[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

[3]张成.基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1, (3) .

[4]马晓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1, (16) .

强化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快速发展, 同时, 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加快,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在改善民生、服务城乡公众、方便企业办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弘扬宣传本地文化、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逐步成为公开政府信息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平台”。

所谓政府门户网站, 是指在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 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 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 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 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门户”是政府网站发展的新阶段, 与传统的以信息发布为主的政府网站相比, 政府门户网站更加关注使用者的体验, 党和政府不仅可通过网站发布各类信息, 还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并实现多形式的网上互动。

联合国有关机构把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 主要是通过网站发布与政府有关的各种静态信息;第二阶段是政府与用户的单向互动阶段, 即政府除了上网发布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之外, 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第三阶段是政府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阶段, 即政府可随时在网上征求公众的意见, 公众也可以向政府提出建议和咨询, 使公众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决策;第四阶段是网上事务处理阶段, 即完全以电子的方式完成各项政府业务的处理;第五阶段是无缝集成阶段, 即社会资源的无缝整合, 组织趋于零成本运行, 服务个性化和即时反应是这一阶段的标准。当前国内多数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 有少数还停留在第二阶段, 也有发展较快的政府门户网站进入了第四阶段。

一、“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特别是电子政务深入推进, 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内容日益丰富, 功能逐渐增强, 逐步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围绕政府履行职能的需求, 从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出发, 不断提高网上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 以创新的形式不断开拓与民众的沟通渠道, 已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因此, 强化“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以“宣传廊坊、沟通世界、公开政务、服务社会”为网站建设指导思想, 强化服务功能, 满足公众需求, 科学谋划全市政府系统网站建设, 建章立制, 强化落实, 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经济信息服务。

二、“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的创建及发展

“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 (www.lf.gov.cn, 简称廊坊政府网) 是由廊坊市人民政府主办, 市政府办公室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承办, 廊坊市经济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运行和管理。廊坊政府网是省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河北”在廊坊的唯一分节点, 是以廊坊政府网为中心站点, 以各县 (市、区) 政府门户网站及市直各部门网站为分站点的网站群。2003年初, 为适应当时国家及河北省电子政务要求, 整合了原有的“廊坊政府互联网”、“廊坊经济信息网”等几家市级综合网站, 创办了市级综合性门户网站——“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经过几年的改版建设, 该门户网站由单纯政务信息发布转向为服务型政府网站, 实现了对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

目前, “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栏目多达1000多个, 近30个专题网站, 10万条动态信息, 网站信息总量达到1亿多字。从最初的年访问量几十万次, 发展成为目前年访问量800多万人次。该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廊坊境内最具权威、最全面、最具影响力、信誉度最好的综合性门户网站。2004年和2005年国家计算机权威机构对全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综合评比, “中国廊坊”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在河北省设区市与县 (市、区) 政府网站的综合测评中名列前矛。网站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国内知名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等以及《廊坊日报》对网站工作多次进行相关报道, 市委、市政府“昨日要情”等几次编发工作通报, 对网站取得的成绩, 市政府、市委领导曾两次给予高度评价, 对网站建设非常关注, 曾多次对网站建设提出过许多具体意见和要求。

三、“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目标及特性

1、“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目标

“中国廊坊”作为全市政府系统门户网站, 其宗旨是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廊坊, 推介廊坊, 创新政府部门办公方式, 提高办事效率, 展示政府机关廉洁、勤政、务实和高效的形象, 建立政府与市民、与外界快捷沟通的渠道, 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为海内外宾朋服务。

“中国廊坊”网站建设遵循国家和省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以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促发展, 以政府为主体, 以公共服务为重点,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政务资源, 增加服务内容,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

2、“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具有四大特性

(1) 标准性

“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具有先进的后台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该系统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标准, 可实现对各维护单位发布信息的统一管理。

(2) 实效性和共享性

利用“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的后台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为各维护单位提供直观易用、设定权限的信息发布平台, 严格信息内容逐级审核制度, 确保政府门户网站信息的实效性和共享性。

(3) 安全性

安全是“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正常运行的保证, 为此, 一是做好整个网络环境、基础工作平台、后台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综合安全管理;二是加强各分管单位负责人员的安全意识,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 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4) 统一性和易用性

“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设置较为统一的排版风格, 各分栏目页面排版设计在兼顾自身的特色性设计的同时, 与网站首页风格相呼应。首页面、各分栏目页面设计做到了文字、图形色彩统一, 搭配合理, 界面清楚整洁, 层次结构清楚, 色彩搭配稳重、合理、大气, 方便网站用户浏览。

四、“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计及功能

1、“今日廊坊”“栏目

“今日廊坊”栏目下设六个子栏目, 分别是:本市要闻、部门动态、区县动态、社会民生、媒体关注、视频新闻。六个子栏目均为动态栏目, 每天及时发布动态信息, 为公众提供最新、最及时的信息, 确保网站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2、“政务公开”栏目

“政务公开”栏目下设十八个子栏目, 分别是:领导之窗、机构职能、公告通知、政府文件、市委工作重点、政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采购、政府大事记、人事任免、应急管理、财政信息、发展规划、审计公告、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经济指标分析、理论与实践。“政务公开”栏目基本上包括了政务类和经济类两大类内容, 在各栏目中及时发布各类动态信息, 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在线服务”栏目

“在线服务”栏目下设场景服务导航、企业服务、个人服务、投资者服务、三农服务、在线审批、公益服务、百件实事网上办。“在线服务”栏目具有两大功能:一是, 便民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类资讯;二是, 网上办事功能——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与相关服务, 推行网上申报、咨询、审批的在线服务。

4、“互动交流”栏目

“互动交流”栏目下设访谈预告、访谈回顾、办结反馈、民意征集。“互动交流”栏目增强和民众的互动, 有利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在改进栏目设置的同时, 不断完善各种功能, 使之更加贴近公众的需求, 增强网站的公众服务功能。

5、“走进廊坊”栏目

“走进廊坊”栏目下设廊坊概况、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名胜旅游、城市名片、电子地图、市花市树、社会事业。“走进廊坊”栏目介绍廊坊市情、市貌, 成为对外宣传廊坊的重要窗口。

6、“专题信息”栏目

“专题信息”栏目下设政务专题、经济专题、其他专题。其中, 政务专题开设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廊坊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专题、2010年廊坊市“两会”专题等18个专题, 经济专题开设了2009年中国·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专题、第十一届中国 (廊坊) 农产品交易会专题、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等10个专题。其他专题开设了“廊坊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专题、“温馨家园”文化艺术节专题、廊坊市市树市花品种推介专题等9个专题。专题信息栏目及时对全市组织的一些重大活动做好报道工作, 突出宣传效果, 增强了各项活动的实效。

五、“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运行保障工作

为保证“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安全顺畅运行, 廊坊市经济信息中心相继制定了《中国廊坊网站日常维护制度》、《中国廊坊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信息中心网络及网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制度》和《网站安全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 从制度上、措施上和技术上确保网站安全可靠运行。

摘要:通过对“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站开发建设工作的分析论述, 总结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门户网站

参考文献

[1]何振, 蒋冠.试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内涵与特点[J].图书情报工作, 2005 (2) :64-67.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篇7

一、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这一时期往往是人口、资源、环境、公平、效率等社会矛盾最严重的时期,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这些都是造成不和谐的音符, 也是引起公共危机的重要原因, 这要求我们的政府能在危机爆发时采取有力措施, 及时缓解和化解危机, 将社会由无序引向有序正常运转的轨道上来。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应该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减少公共危机的出现, 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2、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维护政府形象的必要条件。

由于公共危机的突发性, 不仅给公众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而且使政府的形象损害。公共危机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威胁着公共利益的安全, 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正确处理公共危机赢得了民心和威信, 甚至可以依托公共危机的解决为契机获得在其它领域中有利的地位。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主体, 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不断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 有助于政府更好的监测.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树立亲民爱民的政府形象, 从而真正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是适应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保障。

全球化加速公共危机蔓延, 全球已经形成一个十分敏感的共振系统, 任何一国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公共危机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任何一种公共危机都可能是国际性的公共危机。我国作为处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转轨国家必然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公共危机的侵袭。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席卷全球的前提下, 我们不可能将本国维持在相对孤立和封闭的形态, 因而其面临的公共危机也一定具有波及范围广和爆发频率高的特征。因此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在要有全球化视野下, 加强国际合作, 在合作中管理公共危机。

二、目前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积累了一些经验, 初步建立了一套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该体系在预防公共危机发生、减轻公共危机损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许多方面有着不足和缺点。

1、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危机事件的信息收集、预测预警、信息畅通和迅速降低危害等方面, 存在组织机构不到位、控制行为不规范、分工责任不清楚等问题。当前, 我们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是非典型性危机, 在这样的危机面前, 倘若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 人们就会显得措手不及和极度恐慌, 对应对危机极为不利。

2、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缺乏信息公开机制。

由于传统历史原因和官僚作风的影响, 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公共危机事件发展变化迅速, 不仅有时无先例参考, 而且由于信息不畅, 其发展后果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一些政府官员出于各种考虑, 采取封锁消息等手段, 增大了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难度。

3、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的缺失。

中国目前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中的最大问题是部门协调问题, 既有横向部门的协调问题, 也包括横向部门的协调问题。在很多情况下, 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 积极配合。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设立了专业的公共危机检测和预警机构, 但社会各部门在面对公共危机时还不能有机结合、团结协作, 缺乏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条块分割, 权责不明晰, 造成公共危机应对效率低下。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 不可避免将导致新的公共危机。

4、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国家虽然制定了保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 但仍缺乏法律的统一规范, 以致导致了我国采取的大部分紧急对抗措施一般都无法律依据。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保证。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不只是政府自发性的反应, 同时又是法律规范和授权的结果。

三、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是我们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 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管理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这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原则。在危机管理中, 政府要将公众利益作为一切决策和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危机给公众带来损失时, 政府要应对危机, 又要关心公众和解决危机所带来的困难。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有助于政府赢得公众的信任、理解和合作。

2、防患未然的原则。

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公共危机的发生, 防患未然比尽快结束危机更重要。因此政府要采取超前的行动, 及早发现引起危机的原因, 做出正确的决策, 采取积极措施, 将危机消除在萌芽之中。可以看出, 这是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倾向。

3、双向透明的原则。

政府的危机管理应该从“黑匣子”向“玻璃窗”转变。在现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条件下, 如果政府想盖住发生的危机是不可能的。政府如果不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就会导致信息传播的失真, 将会使政府陷于非常不利的局面。公众的知情权也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 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尊重, 有助于公众的支持, 同时赢得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4、快速反应的原则。

危机如果不及时控制, 将会给公众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原则要求, 政府危机管理最重要是果断采取措施, 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同时政府要主动与大众传媒沟通, 说明事实真相, 以得到传媒的支持。

四、为了有效的应付危机, 提高对危机事态的控制能力, 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建设。

政府首先要树立危机预防的意识, 实施有效的预警, 进行问题处理。建立预警系统有利于政府进行快速的反应, 减少危机监测成本和提高危机监测效果。危机预防机制还要预测危机解决后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势, 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信息。传统的政府危机管理是一种被动性行为。

2、完善公共危机救治机制。

首先积极的应对危机, 面对危机, 政府应根据已有的危机管理计划, 启用应急系统, 迅速采取手段将事态控制。其次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团结协作。传统的政府危机管理是分部门进行的的, 现代危机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紧密协作, 加强跨部门的协调, 只有这样, 才能把危机事件对公共利益的损害程度降到最小, 从根本上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结构。最后, 对公众进行心理安抚。危机最大的伤害是给公众的心理带来的阴影, 因此要尽可能的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 来避免进一步造成更大的公众心理伤害。

3、健全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

在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今天, 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运用法律手段减少和防止危机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在立法方面, 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保障危机管理, 把危机管理纳入到法制的轨道, 使危机管理具有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各级政府要切实实施政府官员责任问责制, 对重大危机事件的隐瞒、谎报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4、促进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世界各国政府要有加强合作的理念。我国政府要想有效地处理各种危机事件, 就必须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 加强与他国的国际组织合作, 要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和培训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同时, 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在信息方面的沟通, 总结国内外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特别要对国内外发生的危机事件和其处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 逐步探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处理方案, 为以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5、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引导。

大力开展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 通过主要传媒向民众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传播教育, 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意识。要增强公众在危机中的反应能力, 提高处理危机技能, 还要提高公众对危机的警惕性, 以采取自己的行动, 还要配合政府处理危机事件, 保护自己的同时又帮助了政府。

总之, 责任到位、运行有序、精干高效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是政府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的关联。政府危机管理是需要全社会的力量, 政府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立健全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才能把危机变为转机。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社会事业的发展, 则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更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关系到政府的人心向背, 只有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政府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 化解矛盾, 消除危机, 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提高行政效能, 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如何应对危机事件, 实质是对一个社会应对危机的综合考验, 是政府执政水平高低的反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如何及时、有效处理公共危机事件, 已成为政府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探讨了危机管理的原则, 并如何进行政府危机管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和谐社会,危机意识,危机管理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佐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梁庆寅, 《非典与对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李经中, 《政府危机管理》,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上一篇:质量效益下一篇:茭白栽培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