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栽培技术

2024-10-20

烤烟栽培技术(精选12篇)

烤烟栽培技术 篇1

漂浮育苗技术是在大棚温室内或是塑料覆盖的小拱棚条件下, 利用成型聚苯乙烯格盘作为漂浮体, 装上人工配制的营养基质, 将格盘漂浮于完全矿质的育苗池中, 完成种子萌发、生长成苗的无土化育苗方式之一[1]。与传统育苗相比, 其优势在于[2,3]:幼苗生长快, 根系发达, 苗势整齐, 壮苗率高;育苗环境消毒易控, 能很大程度地控制病虫害对幼苗的危害;幼苗根系发达, 起苗容易, 便于运输, 移栽后缓苗快, 成活率高;在育苗生长发育中, 减少农药和肥料的用量, 减轻污染, 节约劳力和成本。据多年的经验表明:在烤烟生产上幼苗成活率提高15%~20%, 缓苗率缩短4~6 d, 与传统育苗相比增产10%~15%。井窖式移栽特点:小苗深栽, 适时移栽, 幼苗处于相对保温保湿的环境, 早生快发, 解决春旱、高脚苗和露杆苗问题。缩短缓苗时间, 提高幼苗成活率。井窖式移栽技术的应用在纳雍县刚起步, 2013年纳雍县烤烟种植推广应用面积190.67 hm2。

1 育苗棚室和营养池的建造

育苗在大、中棚保护地环境下进行, 可以根据生产和经济实力状况建造适宜的育苗大、中棚室。

1.1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开阔、四周无高大树木、无建筑物或山岗遮荫、有电源、洁净水源、交通运输便捷、管理方便的场地作为育苗场所[4]。

1.2 棚室建造

如果有经济实力, 根据实际需要可建设跨度12 m, 长30 m, 肩高2.4 m以上的二连栋钢架大棚, 配置长寿无滴膜和防虫网, 设天窗和地窗滑轮卷膜器。此类大棚特点是室内空间大, 能有效防止和缓冲寒流对幼苗的危害, 对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湿度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如果种植规模小或不成规模, 可用荆竹做中棚, 棚长12 m, 底宽4.2 m左右, 高1.8 m左右。

2 育苗池的制作

棚内经充分平整土地后, 用水平仪校平, 用空心砖 (24 cm×12 cm×11 cm) 砌池埂, 池埂做好后, 将池底整平加铺细沙后喷施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防蚂蚁、蝼蛄等地下害虫咬伤池膜, 再放置12丝普通PVC聚乙烯农膜做池底。其池的长宽根据棚室大小和选用的育苗穴盘规格而设计。营养池长宽设计原则是刚好摆放穴盘覆盖营养池, 池内的水面不能露在阳光下, 以避免滋生藻类, 池与池之间设计有过道, 以便于管理、运苗。

2.1 标准钢架大棚

内设四厢育苗池, 池埂用空心砖铺45 cm作为走道, 每厢池宽2.35 m, 刚好够摆放7个穴盘, 也可以设六厢育苗池体, 每厢池宽1.34 m, 刚好够摆放4个穴盘, 后者便于管理需设置2个走道, 加大空心砖的投入而减少了育苗面积。

2.2 竹架中棚

育苗池长11.5 m, 宽1.6 m, 池埂11 cm, 中间走道50 cm与埂面相平, 外侧埂12 cm。底膜规格:长12 m, 宽2 m, 厚度6丝。每棚内布置育苗池2厢, 能够摆放210盘, 可满足0.60~0.67 hm2大田用苗。

2.3 池液的添加

育苗池于播种前1~2 d灌入, 要求水质良好, 清洁无污染, p H值6.0~7.5。第1次灌水5~6 cm深, 当种子萌芽真叶展开后进行, 第2次灌水8~10 cm深, 穴盘入池前用硫酸铜1 g加温水溶解后倒入池中并搅匀。

2.4 育苗盘消毒

新盘和旧盘都必须消毒, 用0.1%硫酸铜溶液浸泡30 min, 再用0.4%漂白粉液清洗即可。

3 装盘播种

营养基质要具有肥力高、保水性能好、透气性好、不分解、不含杂草种子、有害毒物粒状小等特点。

3.1 基质成分

基质可以由草炭、珍珠岩、炭化稻壳、秸秆和腐熟的有机质等材料配制而成, 但秸秆要经过发酵处理, 杀灭病菌后备用, 并根据幼苗种类的需肥特点、生育期长短添加适量化肥, 营养基质必须按比例配制并混合均匀, 尽量使其细化、没有大的团块, 喷水淋湿, 做到手捏成团, 松手即散, 水分量在60%~65%, 以保证种子所需要的湿度。如果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 混合比例通常是草炭∶蛭石∶珍珠岩=6∶3∶1 (体积) , 也可直接使用烤烟专用基质。

3.2 基质装盘

在地面上铺1张洁净的农膜, 将基质过筛, 然后喷水调节基质湿度, 手捏成团, 松手即散, 基质水分在60%左右, 装盘后轻抖苗盘使基质紧实, 松紧适中, 均匀一致。

3.3 播种

手工点播, 每盘1~3粒播于盘穴正中, 用竹筛取少量基质均匀覆盖穴盘, 然后农膜覆盖, 保温催芽。

3.4 浮盘入池

穴盘中有20%以上的幼苗出土后, 可将漂浮盘摆放在池内水面上, 并检查穴盘的吸水情况, 吸水差的, 可用牙签穿孔吸水。

4 施肥

当幼苗展现第1片真叶时, 施烤烟专用复合肥10 g/穴盘 (用水溶解后浓度在0.10%~0.20%) , 第2次施肥于4~5叶时, 浓度在0.20%~0.25%。

5 苗期管理

5.1 苗期湿度管理

出苗前必须盖严农膜保温, 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后, 当日均温度在14℃以上时, 棚内温度高, 在10:00—16:00开窗排湿。苗中后期棚内温度超过30℃时, 揭开两头和两侧通风透气, 防止高温烧苗及池中藻类的滋生。

5.2 苗池内蓝绿藻的防治

育苗池内如果出现青苔时, 用Cu SO41 g溶于水, 加入苗池内, 随着幼苗生长, 各种藻类可能再出现, 可再加Cu SO4溶液防治。

5.3 间苗补苗

由于浮盘育苗占地面积小, 间苗时间要比传统育苗早, 幼苗1~2叶时开始间苗, 去大去弱而留壮, 保持苗的整齐度, 为丰产打好基础。

5.4 病虫害防治与炼苗

在进行各种农事之前, 用肥皂洗净手, 防止人为传播病虫害, 如苗床出现病株时及时拔除, 重点防治猝倒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等。烤烟苗在移栽前10 d左右, 可以断水、断肥, 将苗盘从池内取出或将池液放出, 幼苗中度萎蔫, 早晚能恢复, 移栽前1~2 d停止炼苗, 移盘于池内, 使其充分吸足水分, 等待移栽于大田。

6 井窖式移栽

6.1 井窖式的制作

用作烤烟生产的土地, 必须事先翻犁、耙地、碎土、清洁而整平, 将充分发酵好的有机肥或专用基肥, 一次性地施入事先开好的垄沟 (底深25~30 cm) , 然后起垄。按1.1 m的等距开厢起垄, 垄高25~30 cm, 覆膜可用烤烟专用地膜覆盖厢面, 地膜覆盖严密不漏气。在每个烟窝处破口并掩泥集雨, 在双行凹垄间每隔60 cm打补水孔并掩泥集雨。在地膜标好的窝距处, 用打孔器打下移栽的苗孔 (地膜上标示有规定的窝距60 cm) , 窖口呈圆形, 上部呈圆柱形, 底部呈圆锥形 (6~8 cm) , 井窖直径8~10 cm, 深度19~21 cm, 井窖制作完成后即可移栽。移栽幼苗标准:苗龄45~50 d, 茎高3~5 cm, 功能叶4~6叶, 剪叶1次, 苗的大小均匀一致, 苗壮无病虫害。幼苗移栽时, 手提幼苗叶片, 根系向下, 将幼苗垂直地轻放于井窖内, 放置幼苗时注意避免根部基质散落, 保证幼苗成活。移栽后在膜下井窖打孔透气。在幼苗顶部地膜四周通3~4个筷子头大小的透气孔, 以防高温烧苗。幼苗移栽井窖后, 可用2%专用追肥液+菊酯类农药充分拌匀盛于水壶内顺井窖淋下, 每个井窖100~200 m L。

6.2 田间管理

幼苗移栽结束后3~5 d, 及时查苗补苗, 并注意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移栽后10~15 d, 幼苗缓苗还苗, 功能叶转青, 恢复生长, 可用2%专用施肥液, 每株100~150 m L顺井壁淋下, 促进幼苗生长。当幼苗生长点超过井窖口2~3 cm时, 可用细土将井窖的空隙填满, 把膜口封严然后沿垄体正中两侧的叶尖下打深10 cm左右的追肥孔, 将预先备有的追肥全部施入孔内, 并用细土密封, 其他管理按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要求实施。幼苗期是烟青虫、蚜虫、地下害虫发生为害的高峰期, 应加强管理, 重点防治虫害。

摘要:从育苗棚室和营养池的建造、育苗池的制作、装盘播种、施肥、苗期管理、移栽等方面总结了烤烟抗旱栽培技术, 以期为烤烟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烤烟,装盘播种,施肥,苗期管理,移栽

参考文献

[1]梁兰.烤烟抗旱栽培技术要点[J].致富天地, 2012 (4) :53.

[2]熊天娥, 文涛, 王树忠, 等.烤烟抗旱农艺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0) :17-19.

[3]胡荣华.烤烟抗旱保苗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5) :25.

[4]王玉萍, 房军.烤烟栽培保水抗旱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09 (6) :1542-1545.

烤烟栽培技术 篇2

本村上年存在问题:

1、不注重农事操作卫生,没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2、大田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真菌分不清,乱用药、用错药、药害等现象时有发生。

3、违禁药品的使用造成农残超标现象。

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一、防治原则与主要技术

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突出农业防治措施,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改善烟田生态条件,创造有利于烟株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草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促进烟株健康生长。

2、技术路线

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病虫发生趋势,进行病情会商,明确防治措施,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落实统防统治,确保防治效果。

3、主要技术 ⑴落实农业防治

重点抓好烟田轮作,土壤改良,田间卫生,农事操作等栽培避病措施的落实。强化轮作、土壤改良、翻耕晒白、严禁施用含有烟株或其他茄科作物残体的农家肥或垃加强肥水管理:强化平衡施肥,改善烟株营养,圾土杂肥。规范农事操作:培土、打顶等农事操作遵循先健株后病株,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大田卫生管理:及时清沟除草,改善烟田通风透光条件。打下的黄烂脚叶、烟杈、烟花以及采烤结束后的田间烟株残体(尤其是烟株根系)应及时清理出烟田,在远离烟田处集中销毁处理。

⑵科学化学防治

一是在病虫害发生之前或发病初期及早进行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注意农药使用方法及安全性,必须严格使用国家局推荐目录上的安全低毒农药品种;三是保证施药安全间隔期,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

{3}有效采用物理防治

因地制宜推广使用诱虫灯、沾板等。

二、主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叶部病害 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病毒病)。

1、普通花叶病

症状:烟草植株染病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厚薄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之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出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并易脱落。高温强光下容易导致“花叶灼斑”。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选用净土灵400-600倍、病毒清500-700倍或东旺毒消600-900倍液等在移栽后10天左右用药1次,旺长前施用2-3次。

2、黄瓜花叶病(病毒病)

症状:烟草从苗期至旺长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表现“明脉”症状,后逐渐在新叶上表现花叶,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褪绿疱斑;病叶变窄,直伸僵硬,叶表面茸毛稀少,失去光泽;病叶粗糙如革质、发脆,叶基部常伸长,叶脉两侧叶肉组织变窄变薄,叶尖细长,有些病叶边缘向上翻卷。植株中下部叶常沿主侧脉产生褐色坏死斑或产生黄色闪电状斑纹,病株遇干旱或阳光曝晒,极易产生花叶状日灼斑,坏死组织崩溃脱落穿孔,叶片上仅存主脉和侧脉,叶片破烂不堪。

防治方法:①栽培避病: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移栽期,躲过蚜虫的迁飞高峰期;烟田附近尽可能不种植茄科和葫芦科蔬菜。②治蚜防病:烟草苗期至团棵期为感病期,在这个时期内要加强监测,一旦发生蚜虫要及时喷药治蚜,减少病毒的传播和蔓延,防治蚜虫可采用5%吡虫啉乳油1000-1200倍液或1.7%阿维吡虫啉微乳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③药剂防治与普通花叶病相同。根茎病害

1、烟草黑胫病

症状:首先在茎基部出现黑色凹陷的病斑,下部个别叶片凋萎,随着茎斑迅速向上和横向扩展,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凋萎,悬挂在茎上,形如“穿大褂”;茎部发病后期,刨开病茎,髓部干缩成“碟片状”;叶部症状为叶片形成圆形大病斑,形如“猪屎斑”或“黑膏药”;中部叶片发病后,病斑可通过主脉、叶基蔓延到茎部,造成茎中部出现黑褐色坏死,俗称“腰烂”。

防治方法:栽时可用敌克松拌细土将药土撒施于烟株基部周围,并用土封窝进行防治;发病初期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或灌根防治,或用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2、烟草青枯病

症状:发病中前期,烟株表现为一侧叶片枯萎,另一侧叶片比较正常,呈现“半边疯”症状,茎上的黑色条斑和叶片上黑黄色网状病斑是烟草青枯病最重的症状特征;将病株茎部横切,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挤压横切茎部有黄白色乳状粘液。

防治方法:在烤烟生长中后期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施用青枯灵400-6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8克/亩兑水150-200公斤灌根,7-10天一次,连续2-3次。往年重病田在团棵期开始预防,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烟草根黑腐病

症状:幼苗期至现蕾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根系;大田病株生长缓慢,小根尖端腐烂,大根表面呈粗糙的黑色凹陷病斑,呈特异的黑色,根系常常支离破碎,极易拔出;当天气转暖时,发病较轻的病株可以战胜病菌的侵袭,在茎基部长出许多白色不定根,并能恢复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每亩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5 kg与500 kg湿细土混合均匀,移栽时进行土壤处理,或用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0~500倍喷淋烟株茎基部,每亩50~75 kg,防治效果较好。

空腔病(细菌病害)

症状:烟草空腔病菌从茎上的伤口部位侵入,最常见的是打顶、抹杈、采收造成的伤口侵染髓部,经髓部向下或向上蔓延。髓部变褐色呈水渍状软腐,而后髓部组织完全崩解成黏滑状物,很快失水而干枯消失。病茎内部中空呈空茎症状。茎外部的一段或大部分变黑褐色。与此同时,中下部叶片凋萎,叶肉失绿,而后呈大片褐色斑,最后叶肉仅留叶脉。病株叶片陆续脱落,常常只留下烟株光杆。病株因髓部腐烂而常有臭味。

防治方法:①选择晴天农事操作,打顶、抹芽、摘除脚叶和烟叶采收工作要选择晴天露水干了以后进行,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减少病菌侵染机会。②在打顶抹芽或采收烟叶后,烟株伤口可用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90%三氯异氰尿酸500倍液涂抹消毒。③在打顶抹芽或采收烟叶后,用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对烟株进行喷雾,重点喷洒伤口。

黑胫病(真菌病害)

症状:①黑胫,大田成株发病一般在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黑斑,可扩张到地上十几厘米,纵剖病茎可见髓部显黑褐色,呈片层状。②穿大褂,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大雨过后遇烈日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调萎,然后枯死。③黑膏药,黑胫病的感染可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受到感染的叶上会形成绿褐至黄色的大病斑(达10厘米左右),状如“黑膏药”。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精细整地,高起垄,及时清沟排水。③适当早栽,避开发病的高温多雨季节。④及时揭膜培土,提高抗逆性。⑤使用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或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

三、大田期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1、烟蚜

防治方法:田间蚜虫密度达到100头/株时即应开始防治(一般在开盘前)。①用5%吡虫啉乳油1200倍喷施。②田间插黄板进行诱蚜。③释放烟蚜茧蜂进行生物防治。

2、稻绿蝽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②40%杨浩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3、烟青虫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幼虫。在幼虫盛发期,结合田间管理,捕捉幼虫。②生物防治:棉铃虫齿唇姬蜂对烟青虫的寄生率较高,应充分保护和利用。③化学防治:3龄幼虫以前为防治适期,选用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2.5%敌杀死乳油1000-2500倍、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600倍或90%万灵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地下害虫

主要种类:烟田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地小老虎、主要在土壤中生活,为害烟草地下部分的根、茎及靠近地面的嫩茎。地下害虫在一些旱地或烟-菜轮作区域,发生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

①合理轮作,实行水旱轮作,能够明显降低小地老虎的虫口密度。②植烟田块在越冬前深耕灌溉,剔除残留农膜,清除烟田周围杂草,通过机械杀伤、暴晒、霜冻、被天敌啄食、寄生等办法可杀死地老虎、斜纹夜蛾等越冬虫态。③适当调整移栽期,避免某些食烟地下害虫为害。④合理施肥,农家有机肥能改良

⑵化学防治 ①毒饵诱杀,②药剂防治

四、除草剂药害及残留

烟田除草剂虽然有规定使用种类,但并非烟草专用除草剂。除草剂药害有直接药害和间接药害,而在烟-稻轮作区域更主要的是间接药害,即稻田除草剂残留对烟草造成的危害。

1、苄·二氯和二氯喹啉酸药害,苄·乙药害

叶缘和叶尖朝叶背翻卷,有的叶尖拧卷成螺旋状;烟株下部叶片较正常,上部叶片发病严重。病株在田间均匀分布,无发病中心。

2、、草甘膦药害

五、农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必须按农药登记的防治对象和安全使用间隔选用农药。

2、选用烟草上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严禁选用国家和烟草行业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

3、根据农药产品使用说明推荐的用药浓度进行配制。

4、量器要专用,使用前后要清洗。

浅析烤烟分级关键技术 篇3

一、烤烟定级“5原则”

1. 定级原则。烤烟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且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为某级。这一原则表明,标准中对各级品质因素的规定都是“最低档次”要求,而控制因素规定的是“最大允许度”。也就是说,烟叶品质达到或超过某级的要求,控制因素不得超过该级允许度时,才可定为某级;或对于某一等级而言,允许一个或多个因素高于要求,但不允许任何一个品质因素低于要求。

2. 最终等级的确定原则。在烟叶收购、调拨过程中,当对某批次烟叶重新检验时,与原来确定之级不符合,则原定级无效。

3. 色界烟叶定级原则。对介于两种颜色界限上的烟叶,则视其他品质因素适当定色定级。这里所称的其他品质因素,主要指身份或油分。一般情况下,同部位烟叶,橘黄色烟叶要比柠檬黄色烟叶身份偏厚,油分偏多;橘黄色烟叶比红棕色烟叶身份偏薄,油分偏多。依据这些规律,可对颜色界限上的烟叶适当定色定级。

4. 烟叶界于两个等级界限上的定级原则。一片(或一批)烟叶在两个等级界限上,则定较低等级。烟叶分级因素,主要靠人的感官识别,各因素程度档次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烟叶品质的千变万化,必然会出现某些烟叶的品质因素介于两种程度档次的界限上,该条款做了如此规定,明确了对于处在两等级界限上的烟叶定较低等级。

5. B级烟叶的调整原则。一批烟叶等级为B级,其中一个因素低于B级规定,则定为C级;一个或多个因素高于B级,仍定为B级。

二、烤烟定级“6规定”

1. 不予收购的烟叶规定。青片、霜冻烟、火伤烟、火熏烟、异味烟、霉变烟、掺杂烟、水分超限烟等均不列级,这类烟叶一律不予收购。

2. 定级的限制性规定。

①中下部杂色一级(CX1K)限于腰叶、下二棚部位烟叶。

②光滑一级(S1)限于腰叶、上下二棚部位烟叶。

③青黄一级(GY1)限于含青二成以下的烟叶。

④完熟叶组中H1F为橘黄色、H2F包括橘黄色和红棕色。

⑤中部微带青质量低于C3V的烟叶应列入X2V定级。

⑥中部烟叶短于35厘米者在下部叶组定级。

⑦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允许在主组定级,但杂色和残伤相加之和不得超过相应等级的残伤百分数,超过者定为下一个等级;杂色和残伤之和超过该组最低等级的残伤允许度者,可在杂色组内适当定级。

⑧CX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否则为下一个等级;B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B2K杂色面积不超过40%,超过40%为下一个等级。

⑨褪色烟在光滑叶组定级。

⑩对基本色影响不明显的轻度烤红烟,在相应部位颜色组别二级以下定级。

叶片上同时存在光滑与杂色的烟叶,在杂色组定级。

青黄烟叶片存在杂色时,仍在青黄烟组按质定级。

3. 定级的破损率计算方法和规定。

破损是指烟叶因受到损伤而失去原有的完整度,且每片叶破损面积不超过50%。破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烤烟四十二级国家标准,规定破损率:上等烟10%以下,中等烟20%以下,下等烟30%以下。

4. 定级的纯度允差规定。

等级纯度允差是指混级的允许度,也指某一等级允许混有上下一级烟叶的幅度。计算公式如下:

纯度允差规定的范围指上、下邻级的总和,不得只低不高,也不得只高不低,更不能将不同组的烟叶当作纯度允差看待。

为了稳定各等级的烟叶质量,烤烟四十二级国家标准中对各大等级规定了纯度允差。即上等烟10%,中等烟15%,下等烟20%。

5. 对级外烟的收购规定。凡列不进标准级别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烟叶,可视作级外烟。收购部门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决定是否收购。该条款表明:对于尚有使用价值的级外烟,将由收购部门,根据用户的需求,以销定购,自行决定是否收购。

6. 自然碎片的规定。每包(件)内烟叶自然碎片不得超过3%。

三、分级操作“6注意”

烟叶分级是一项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分级因素多且抽象,依靠眼观、手摸等方式,在理解操作、准确把握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分级操作上应着重注意以下6点:

1. 在出炉下竿时,按烘烤的先后顺序分开堆放,每炕烟集中堆放在一起,以部位、颜色分组。

2. 烟叶有吸湿性。容易吸收外界水汽而造成过湿,也容易失去水分而风干。另外,烟叶还很容易吸收异味(如化肥、农药的气味)而降质,也很怕光。因此,应将烟叶存放在密闭、干爽、清洁、避风、避光的场所。

3. 在分级前先接受培训,然后找一套收购实物标样做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通过眼观、手摸来识别各级标准烟叶的特征,准确把握现行分级标准,以提高分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 选择光线较好的分级场地,不在烈日照射或阴暗的地方分级。分级的地面要保持干净卫生,以防受污染影响烟叶质量。

5. 分级方法。由一人操作分级,边分级边扎把或把不同等级的烟叶分别选出、单放,等选到一定数量时,再按等级扎把。此外,也可按分级技术高低,劳动力强弱合理分工,从第一人开始,烟叶依次往后推送,每人选一个固定的等级,直到把全部等级选完。选好烟叶由一人负责分级扎把,其余人员配合,以减小不同人员对分级标准掌握的差异性,确保所分级别的一致性,提高分级合格率。

烤烟田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篇4

1 大豆的植物生长特性

1.1 根系

大豆为直根系, 有侧根和主根。根系可入土1 m左右, 其中80%以上的根系分布在5~20 cm土层中, 仅少量根系在土层30 cm以下分布。大豆根系有很多根瘤, 其根瘤菌能够吸收空气中游离的氮素, 固定氮素, 为大豆提供其需氮量的1/3~1/2, 是大豆重要的肥料来源。

1.2 茎

大豆茎分为直立丛生型、半蔓生、蔓生型, 其生长特点因品种存在差异。

1.2.1 直立型。

直立型大豆植株矮, 茎杆直立, 节间短, 分枝短且少, 果荚着生的相对较密, 对肥、水耐性较好, 大部分为有限结荚习性, 一般产量高[1]。大豆幼茎有紫色、绿色, 分别开紫花、白花。

1.2.2 蔓生型。

蔓生型大豆多为无限结荚习性, 主茎长, 但比较细, 分枝多, 主茎、分枝区别不明显, 植株上部具有明显的缠绕性或匍匐性, 种子、叶片均较小。

1.2.3 半蔓生型。

半蔓生型大豆主茎较粗, 茎的上部细而有时缠绕, 在土壤肥、水条件较佳时, 表现出较强的缠绕性;在土壤瘠薄, 水、肥条件较差时, 直立不倒, 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属此类。

1.3 叶

大豆叶片出苗后的初生叶为单叶, 从第2节以上几乎全部是由3个小叶片组成的复叶。有的是5个或7个小叶片组成。

1.4 花

大豆为蝶形花, 花数量很少, 在茎的顶端、叶腋间的茎上生长, 花朵在花梗上聚生叫花簇。

1.5 荚

1.5.1 无限结荚习性。

主茎和分枝的顶芽不转变成顶花序, 常常开花结荚与茎叶生长同时进行, 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迭时间较长[2,3]。

1.5.2 亚有限结荚习性。

开花习性同无限开花结荚习性。也是由主茎基部先开花, 逐渐向上开放, 由内向外开花, 这类品种比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对肥、水条件要求高, 在生产水平较高时能发挥生产潜力。

1.5.3 有限结荚习性。

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在开花后不久, 主茎和分枝顶端即形成一个顶生花簇荚果。以后节数不再增加, 茎杆停止生长。主茎粗, 节间短, 叶柄长, 叶片肥大, 豆荚比较集中。一般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 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生长旺盛, 不易倒伏, 适于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栽培。多属早熟或中熟品种。

1.6 种子

大豆是双子叶植物, 种子组成包括胚、种皮。大豆的子叶有黄色、绿色, 其中绿色子叶大豆的种皮有青色、黑色, 黄色子叶大豆的种皮有黑、黄、褐、青、双色。随着大豆品种种皮颜色由黄、青、黑、褐、双色的变化, 含油量不断下降。

2 烤烟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2.1 大豆品种选择

选择植株矮小、直立、不披散、结荚部位紧凑均匀、品质好、适应性强、早熟、市场销售前景广阔的品种。

2.2 精心整地, 施足基肥

烤烟移植后烟苗生长到小团棵期时, 在烟沟中套种大豆, 种大豆前施复合肥150~225 kg/hm2。及时对烟沟进行松土, 去除田间杂草, 整地时耕层土壤达到深、平、碎、透、暄, 保证出苗齐、匀、壮。

2.3 大豆种子处理

一是播种前应晒种1~2 d,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二是种子消毒, 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2.4 套种时间

各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选用的品种确定适宜的大豆套种时间。海拔在1 800~2 000 m地区可于6月5—25日在种植烤烟田里套种大豆[4]。

2.5 套种方式和种植密植

采用单沟套种方式:在种植烤烟的烟沟中套种大豆, 隔1沟烟沟套种大豆一沟, 留出工作沟, 以便于烟叶采摘。行距2.4 m, 株距30 cm, 播种1.35万~1.50万塘/hm2左右。每塘点播3~4粒, 用种量根据种子的千粒重确定, 千粒重150~250g的种子用种量为15.0~22.5 kg/hm2。

2.6 中耕及施肥

中耕:开花前结合培土中耕除草1~2次, 这样既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 又能防止倒伏。施肥:大豆施肥以底肥为主, 提倡一次性施足底肥[5]。土壤肥力差和大豆生长势差的田地可以在大豆开花期以前, 追施复合肥150 kg/hm2。初花期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加钼肥150 g/hm2进行叶面喷施, 增加结荚和籽粒光泽度, 促进籽粒饱满, 对提高产量效果更佳。

2.7 病虫害防治

大豆病害主要是白粉病、锈病。可选用粉锈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在病害发生部位均匀喷施, 可连续使用2次, 间隔期7 d。虫害主要是豆荚螟, 用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喷雾, 或百事达乳油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2.8 适时收获

豆类的特点大多是成熟后易裂荚, 且籽粒吸水速度快, 如果收获不及时, 就会因为吸水而霉坏, 影响品质, 降低商品价值。在豆荚籽粒饱满、完全上色、茎叶正常逐渐枯黄时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汪铭.烤烟地套种秋大豆技术要点[N].云南科技报, 2005-07-14 (7) .

[2]大豆的植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EB/OL]. (2009-08-07) [2013-07-28].http://www.sdqszy.com/ArtPage.asp?ID=8&IDs=107.

[3]大豆植物学特征[EB/OL]. (2004-12-18) [2013-07-28].http://futures.cnfol.com/041218/133, 1375, 1128621, 00.shtml.

[4]刘牤, 钱国银, 包忠丽, 等.烤烟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 2012 (6) :32-34.

烤烟的烘烤技术 篇5

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河南、云南两省烟草种植区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室内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

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

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穿过上层、中层和下层烟叶的缝隙到达装烟室的底层,再经热风循环通道回到加热室进行新的加热循环。烟叶在热风从表面流过时被加热烘烤。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补风门开启,冷空气进入以调整室内温度。而当室内湿度过大时,可打开排湿门降低室内湿度。在烘烤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随时监测着装烟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并根据事先制订的烘烤工艺,控制循环风机、鼓风机和补风门的工作状态,从而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等多种方式完成整个的烘烤过程。

2、密集形卧式烤房的主要特点

① 采用强制热风循环和温湿度自动控制。实现了烘烤过程的数据化和科学化,控温、控湿准确性高。降低烟叶烘烤风险,有效改善了烟叶的烘烤品质。

② 降低了烤房高度,装烟卸烟方便,从而减轻了烘烤作业的劳动强度。

③ 装烟量大,每座烤房可装烟4500~5000公斤,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 燃烧和换热效率高,降低了耗煤量。每公斤干烟耗煤成本仅为普通烤房的50~70%左右。

⑤ 加热室与装烟室分离,可以保证烟叶和烤房的安全。

二、烟叶的成熟采收

因为烟叶的采收质量与最终的烘烤品质密切相关,所以要介绍烟叶的烘烤技术我们还要从烟叶采摘这一环节说起。

不成熟的烟叶和过熟的烟叶在烘烤中变黄和失水速度与正常成熟的烟叶差异较大,极易烤青、考黑或烤成杂色烟。给烟叶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准确的识别烟叶的成熟程度,适时采摘是烟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据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和成熟时间的差别,我们把一颗烟株上的烟叶分为:下部烟叶、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从下部烟叶开始成熟到上部烟叶全部成熟,整个采收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1、下部烟叶的成熟特征

在烟株封顶后的5~10天,就应注意采收下部烟叶了。除了从采收的时间上估算外,还要注意烟叶成熟时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叶片应出现绿中泛黄的现象。但下部叶片因通风差,采光不匀等因素的影响,叶面颜色往往分布不均匀,所以要先看叶耳和叶基是否为黄绿色,再看叶尖是否开始转黄或枯尖。二是烟叶主茎与烟株茎竿的夹角要比没成熟的烟叶明显增大。三看叶脉应该出现褪色或变白。四是采摘时应有清脆的断裂声,断面光滑,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下部烟叶就要及时采收了。

2、中部烟叶的成熟特征

中部烟叶一般是在封顶后的30~40天开始进入成熟期。通常是在下部叶采收完成后,停7~10天后再进行采收。成熟特征是:叶面落黄8成左右,主脉全白发亮,支脉变白,茸毛大部分脱落,叶尖叶缘下垂。

3、上部烟叶的成熟特征

上部烟叶要保证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一般是从封顶后50~60天开始。主要识别特征是:叶面落黄9成左右,主脉支脉变白发亮,茸毛脱落,叶面皱折明显,有时会出现明显的成熟斑块。为了防止烘烤后烟叶出现挂灰,顶部四到六片叶要待成熟后一次性采收。

4、采收注意事项

采摘烟叶时要掐住烟叶茎根部,上下稍用力,尽量减小采摘后留下的伤口,更不能随意扭折,造成烟株茎皮损坏。采下的烟叶在搬运、装车和堆放时要避免挤压、摩擦和日晒,要放置阴凉处。堆放时要尽量松散,不可太高,避免发热烫伤。

三、编烟和装烟

编烟和装烟是烘烤前的两个重要工序。合理地编烟和装烟能保证同类烟叶所需温度的均匀一致性。如果编烟和装烟的疏密和部位不合理,烘烤中易出现烤糟和烤青的问题。那么,对编烟和装烟的要求是什么呢?

1、编烟的技术要点

一 编烟要在编烟房或阴凉处进行,要搭架编烟不要拖地编烟,编好的烟叶要在遮荫处悬挂。

二 是编杆前要把烟叶正确分类:一类是成熟叶,另一类是欠熟叶,还有一类是过熟叶和可利用的病斑叶。编杆时要把三种类型烟叶分别编杆,保证同杆同类。编好的不同类别的烟叶要分隔清楚不能混淆。

三是每撮的烟叶要叶背靠叶背。叶基对齐并露出烟杆头4厘米左右,注意绑扎结实,防止脱落。烟杆两端各留出8厘米空头,以备搭挂用。

三是要疏密得当,要求大叶两片一撮,小叶三片一撮,撮与撮间均匀一致。通常一点五米长的烟杆,每杆编烟50~60撮,重量约8~10公斤。重量大含水多的叶片编烟宜稀,每杆可比常规少5~10撮。叶片较小时每杆要比常规多编5~10撮。撮与撮间疏密要均匀一致,严禁一半密一半稀。

2、分炕装烟的原则

根据装烟室内的温度差异我们把室内的空间划分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我们介绍的烤房采用的是下排湿方式,上棚为高温区,过熟的烟叶要装在上棚。中棚属中温区应装适熟的烟叶。下棚属低温区,欠熟的烟叶应放在下棚。这样利用温度的差异弥补成熟上的偏差,可使同炉的烟叶质量趋近一致。这就是我们前边讲的编烟时要分类编杆的道理所在。

装烟时要把握的是装烟密度要适宜,疏密一致。通常相邻两个烟竿的距离为8~12厘米,普通烤房改密集型烤房的装烟竿距为12~15厘米。要确保水平和垂直方向装烟密度均匀一致。烟竿两端的烟叶与墙体或邻杆烟叶要紧密接触,不留空间,否则热气流就会集中流向这些空间,造成同棚烟叶受热不均匀。原则上,上、中、下三棚都必须装满烟叶,才可烘烤。但若一次采烟量不足时,宁可只装上、中两棚,不可稀装下棚,如两棚装满有剩余,可在门口处搭挂,密度要疏松些,而且两路要对称。

3、装烟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 装烟前检查温度计水壶是否缺水或漏水,确认纱布头已深入水槽中,两个风机是否同向运转

② 装烟室过潮和过热时不要装烟,过潮时应先点火驱潮,过热时要开门降温,待温度和湿度正常后再装烟。

③ 当日采收、编杆的烟叶要当天烘烤。

④ 装满炕后要把室内杂物及散落的叶片清理干净,然后关闭装烟门并封严以防散热。

四、烘烤工艺

密集型烤房与普通标准化烤房的烘烤机理相通,其不同之处在于装烟密度大和实行了强制通风。密集型烤房的烘烤基本模式仍然是三段式烘烤工艺。对于不同素质的鲜烟,还可在基本模式基础上灵活调整,实施应变烘烤。这样就降低了传统烤房烘烤中对人为因素的依赖程度,使烤烟质量变得更加稳定可靠。下面我们按烘烤过程分段介绍烘烤方法。

1、变黄阶段

烟叶变黄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叶片塌架变软,变黄达到簧片青筋微带青。

① 基本工艺条件

干湿球温度

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至38℃,并保持稳定,误差不超过1℃。干湿球温度相差2℃~3℃,误差不超过0.5℃;稳温时间要视烟叶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30~72小时,当烟叶达到8成黄左右时,以平均4小时升温l℃速度,将温度升到42℃,干湿差由2℃升到4℃左右,并延长时间,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这段稳温时间约为8~12小时。

坚持通风

变黄阶段要持续强制通风,风机先高速运转2~4小时,然后低速连续运转。缩小棚间温、湿度差,促使各棚烟叶的变黄与干燥尽可能均匀一致。

② 灵活控制的因素

灵活控制升温速度

通常雨天烟、薄烟、过熟烟、贪青烟或处于海拔较低的烟区,升温宜快,适当缩短38℃前的低温阶段。而旱烟、厚烟、适熟烟、处于海拔较高烟区,升温宜慢、相应延长38℃前的低温阶段。

灵活控制干湿差

对素质不高、易于烤黑的鲜烟,应将干湿差扩大到3℃~5℃,这样可以预防“硬变黄”现象。对素质较高、有烤青倾向的鲜烟,应缩小干湿差,保持在1℃左右,这样可以杜绝烤青现象。

灵活控制变黄程度 对品质优良、易于烘烤的鲜烟,可提高变黄程度达9~10成黄。对素质较差、不好烘烤的鲜烟,应将变黄程度降低到7~8成黄,让没有变黄的青色部分留给以后定色阶段较高温度下再变黄,这样可以预防把烟烤黑。

2、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适时适速定色,提高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要做到42℃叶片全黄,48℃叶脉全黄。在干燥程度上要达到:50℃时叶片半干,54℃时叶片全干。

① 工艺条件

转火升温

烟叶在42℃稳温完成变黄要求之后,开始加大烧火,缓慢升温,转入定色阶段,这个过程的转换俗称“转火”。

不适时转火会出现烤黑或烤青烟现象,所以转火时间的早或晚,升温速度的快与慢,是定色阶段关键环节。为了做到适时转火升温,烟农常采取分时段升温方法,其操作要点是: 以平均3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12小时将温度由42℃升至46℃,湿球要稳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8小时左右时间将温度由46℃升至50℃,湿球仍保持在38℃~39℃。然后,以平均每小时1℃的速度升温到54℃,湿球要稳定在39℃~40℃间。最后,在54℃左右稳温12~20小时,确保全炕烟叶干片定色。

连续强制通风

定色阶段循环风机要持续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的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

② 灵活控制的因素

灵活控制升温速度

对于变黄快的烟叶,在转火后应快速升温定色。

对于变黄慢的烟叶要慢速升温定色,使残留较多的青色在转火后,靠更高的温度和较慢的升温速度完成变黄和定色。

灵活控制干湿差

对于素质高、烘烤潜质大的鲜烟叶,要采用相对较高的湿球温度,确保烟叶进行充分和完善变化,实现烤黄、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时,干湿差可以达到3℃;42℃~50℃时,湿球稳定在39℃;50℃~54℃期间,湿球稳定在40℃左右。

若鲜烟叶素质不高、不太好烤,则宜控制相对较低的湿球温度。

3、干筋阶段

干筋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全炕烟叶全部烤干烤透,不出湿筋、湿片,无洇筋现象。

① 工艺条件

温湿度控制

干球温度以每小时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温至68℃。其中当升温到60℃时,要适度顿火稳温,等全炕低温区的烟叶完全干片定色后再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68℃后,稳温12~20小时。在稳温过程中,当烟筋仅剩3厘米左右未彻底干燥、但已干缩呈紫色时,即可停止加煤,鼓风机仍需持续运转6小时左右才可停止工作。

湿球温度的调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温开始,逐渐关小进排湿口,使湿球温度迅速调整至41-42℃,最高不超过43℃,最低不低于41℃。直至干筋结束。

减小强制通风

干筋阶段初期循环风机要保持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直至炉火熄灭,烤房内温度低于50℃后,才能关机,以防止风机电机损坏和烤房内局部过热而损害顶棚烟叶。

4、特殊工艺措施

① 低温定色

在烘烤返青烟时,除早转火促残存青色在较高温度下完成变黄外,更应坚持在47℃时充分延长时间,并将湿球温度保持在34℃~36℃。以较低的温度和较强的通风使烟叶干燥达60%以上,确保烟叶安全定色。

② 湿球“前低后高”定色

烘烤身份较薄、颜色较淡的烟叶时,在干球温度达50℃之前,湿球温度应保持在35℃~38℃间,确保叶片干燥达小卷筒。在干球温度为50℃~54℃时,要采取较高的湿球温度,约39℃~41℃。这样不但可以顺利定色,还可增进烟叶品质。

五 常见的烤坏烟现象

1、青黄烟

青黄烟是指烘烤后黄多青少,浮青、黄片青筋,青黄烟的香气质差,刺激性和清杂气重。

青黄烟产生原因:叶片采青,成熟度不够。采收后烟叶没分类编杆,成熟程度差异过大。热炉装烟,烘烤起点温度过高。

烘烤中变黄不够,升温过早。转火升温过快,使定色前期烟叶干燥过快。在50度前烟叶未达黄片黄筋,升温后部分烟叶易青筋。

2、黑糟烟

烤后呈黑褐色,光泽暗淡,品质低劣的烟统称为黑糟烟。产生的原因常有:含水较多烟叶在定色期升温过急过猛。进风排湿面积偏小排湿不良。装烟过密,烤房升温性能跟不上。多数叶没能及时定色。编装杆时烟叶疏密不均匀。

3、挂灰

烘烤后叶面上有灰黑、灰褐、灰白、黑褐、红褐色等杂色斑块的烟叶都称挂灰烟。过熟叶、打顶过低的烟叶和留叶数少于三片的顶部烟叶容易挂灰。变黄期温度忽高忽低。变黄期温度过低,烟叶不失水。定色期45~46℃前升温速度过快,常伴随有糟烟。45~46度后升温过快,常伴随有蒸片。定色期至60℃前烤房温度降低较大且时间长。干筋期降温易形成基部挂灰,并常伴有洇茎。

烤烟栽培技术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篇6

关键词:烤烟;栽培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52-1

1 我国南方地区烤烟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烤烟栽培品种

当前,南方地区的烤烟栽培品种大多以K326为主,其次是CB-1和云烟85和87,云烟品种从云南引入我国南方地区的。CB-1品种有其独特的香味,倍受大型烟草企业的青睐,但是这个品种的抗病性和烘烤特性较差,容易影响烟叶的质量,所以难以进行大面积的种植生产。云烟品种在南方地区的种植时间较短,虽然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但是还不能被烟草企业所接收。因此,对烤烟品种的技术改进和优化是当前烤烟种植的首要任务。

1.2 烤烟栽培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由于我国南方烤烟栽培技术受土壤条件的约束非常大,致使我国南方地区烤烟栽培技术的改进难以有效实施,土壤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烤烟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在烤烟栽培过程中,因种植农户对栽培技术的了解不深入,导致农户在土壤中施加大量的石灰,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因此,在施加肥料过程中,如何控制使用量以及施加肥料次数上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1.3 烤烟栽培的施肥技术问题

在种植烤烟过程中,其土壤条件和施肥技术的好坏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和推广优质烟草专用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施肥量和肥料搭配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提高了烟叶的质量。但是,当前我国南方地区烤烟栽培的施肥技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今消费者对香烟的品质需求。因此,提高施肥技术是保证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不断优化和改良施肥技术。

2 我国南方地区烤烟栽培技术的改进

2.1 加快先进技术在烤烟栽培过程中的应用

在烤烟栽培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栽培技术出现失误,都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和最终产量。不同品种所需的肥料种类、施肥时间以及其他栽培技术都不相同,单从施肥这方面来说,以往的施肥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烟叶生产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烤烟栽培技术,生产出质量优、特性好、可用性高的烟叶,要建立烤烟栽培技术综合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2.2 精选优良品种

对烟叶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烤烟品种,不同品种所采用的栽培技术不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品种种植的优劣性。因此,在选择品种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当前烟草工厂受青睐、市场效益好的品种,而且选择的品种在栽培过程中要符合南方地区高温多雨的自然条件,还要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品种要具备一定的抗病性,这样能够增强烟叶的成活率,从而达到预期的产量和产值。在引进新品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不同品种的特性来选择,确保烟草工厂能够接受,避免大规模种植后,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保证施肥均匀平衡

在栽培烤烟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土壤条件来选择施肥种类和施肥方式,避免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烟叶的质量下降。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施肥是保证烟叶品质的关键,只有保证烤烟栽培具有良好的营养成分,才能提高烟叶的成活率和烘烤效果。在栽培过程中,不宜施加过多的若氮素,这样容易增加烟叶的盐碱度,致使烟叶的品质下降,烘烤出来的烟叶达不到相关标准品质的要求。因此,在施加肥料过程中,要将有机肥和化肥搭配施用,这样才能保证烤烟栽培所需养分,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

另外,要保证烟株所需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把握不同养分的配合比,合理施加肥料,避免烟株生长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还要灵活掌握施肥方式,根据烟株的生长情况来控制施肥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采用最佳的施工方式,这样才能满足烟株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烤烟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就当前而言,加快优质烤烟栽培技术体系的建设步伐是推动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烤烟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选择优良的品种,提高土壤条件和施肥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烟草企业对烟叶的需求,才能增加烤烟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提高我国烟草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烟草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福宏,詹莜国.不同综合抗旱技术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2(13).

[2] 熊茂荣,吴霞.黔南惠水山地烤烟栽培调控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

[3] 赵忠华,张晓海.综合抗旱栽培技术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值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12).

烤烟抗旱保苗栽培技术分析 篇7

1 抗旱保苗栽培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

1.1 抗旱保苗栽培同土壤温度关系

烤烟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7~43℃, 在25~30℃范围内烟株的根系生产最为迅速, 如果地温过低, 烟株根系增粗, 侧根减少, 影响烟株水分吸收;同时, 影响烟株对钙、氮、磷、钾等养分吸收, 影响烟株生长。而抗旱保苗栽培多数为覆盖栽培, 在这种覆盖栽培下, 能够将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让土体吸收, 阻挡长波辐射, 使土壤内水分蒸发及膜下的水珠所凝结放热间达到平衡, 增温、保温效果好[3]。贺升华[4]对于在不同生育期内烤烟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的温度及湿度进行了统计, 证实温湿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光照的强度、土壤的湿润度、地膜种类及烟田的隐蔽度。土壤潮湿土壤温度可提高2~3℃, 日照多升高温度可大于3℃。

1.2 抗旱保苗栽培同土壤水分关系

烤烟适宜生长的最适合土壤水分含量为60%~80%, 这些水分除灌溉之外多来源于降雨, 雨水如过少土地干旱, 烟株根系发育缓慢, 吸收养分少, 会严重影响烟叶的质量。而抗旱保苗栽培多数为覆盖栽培, 在这种覆盖栽培下, 不仅能够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 使土壤中的水分得以有效保持;同时, 在雨量大时还能够阻挡大量雨水流入垄体, 让烟株根际土壤中的含水量保持相对的稳定, 为烟株的生长创造适宜环境。唐经祥[5]经过实验证实在降雨量小的时候, 雨后烟垄中土壤的含水量会比没有覆盖土壤低, 这个结果对于灌溉条件差的干旱地区来讲会带来不利影响。姜茱[6]认为覆盖栽培能够减少地表蒸发, 使土壤水分得到充分利用, 对抗旱有力, 并认为盖膜技术是当前最基本的抗旱保苗栽培技术。

1.3 抗旱保苗栽培同土壤通透性关系

土壤的通透性指的是土壤内空气量多少集土壤内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比值。烟叶种植过程中, 土壤通透性好, 根系吸收功能强, 根系会更为发达, 吸收到更多水分及养分, 确保烟株的良好发育。抗旱保苗中的覆盖栽培阻断土壤同外界所进行的气体交换, 在降雨后, 地下水位高及土壤黏重地区土壤容易缺氧, 烟株根系活力会降低, 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渍害, 但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还很少。

1.4 抗旱保苗栽培同烟叶品质及经济效益关系

胡荣华[7]认为烤烟生产中, 抗旱移栽是确保烤烟质量的关键环节, 明水深栽盖膜栽培, 能够抗旱节水, 烟苗成活率高, 烤烟产量大, 产值高, 产量可高达2 524.5 kg/hm2, 产值能达到是烤烟生产抗旱保苗栽培中的基本实用技术。周忠文等在甘肃正宁干旱地区对烤烟垄39 176.25 kg/hm2, 间栽培及膜上栽培两种栽培方式进行了对比, 通过实验证实烤烟垄间栽培上中等烟的比例提高23.6%, 增产为921kg/hm2, 产值增加8 871 kg/hm2, 烟叶品质提高, 经济效益显著。

2 烤烟生产常见的抗旱保苗栽培技术

2.1 覆盖栽培技术

段卫东[9]等对丽江市永胜县的片角乡烤烟种植情况进行了考察, 针对此地区的干旱地情, 对干旱土地下抗旱保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经过试验证实覆盖处理能明显促进烟株的生长, 使烟株大田的生产期比常规种植提前, “覆膜+全表面秸秆覆盖”的处理, “覆膜+行间秸秆覆盖”, 隔垄秸秆全覆盖及“覆膜+全表面秸秆覆盖”比常规种植分别提前4 d, 4 d, 5 d, 且三种覆盖栽培技术下, 种植地土壤内的含水量分别提高2.44%, 2.99%, 4.58%。三种覆盖栽培技术下, 烟叶的均价、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均有明显提高。张晓海[10]等认为烤烟生产中覆盖栽培为当前最主要的抗旱保苗栽培技术, 能够增温保湿, 使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改善, 土壤肥力提高, 促进烟叶发育, 提高产量及烟叶品质。赵忠华[11]等对地膜覆盖栽培、秸秆覆盖栽培、地膜秸秆双覆盖栽培、前膜后秸秆覆盖栽培等几种栽培技术的抗旱保苗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 研究结果证实:地膜秸秆双覆盖栽培及地膜覆盖栽培能够使烟株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 保湿增温效果好, 可以缩短烟株生长期;而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在移栽时因使用保水剂, 抗旱效果好, 但随时间推移, 抗旱作用会逐渐减弱, 但是秸秆覆盖能够有效减少烟叶的底烘现象。

2.2 井窑式栽培技术

许灵杰[13]等在威宁县干旱地区对井窑式、双行凹形垄、膜下小苗移栽集中栽培技术的种植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研究证实:这三种栽培方式均能够促进烟株发育, 提高烟株产量, 特别是井窑式及膜下小苗移栽抗旱保湿效果更好, 能够显著缩短烟株生长期, 提高经济效益。

2.3 湿润育苗栽培技术

郑传刚[12]以四川攀枝花干旱地为研究基地, 对抗旱保苗栽培中的湿润育苗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证实, 草炭土基质同粘土按照7:3的比例混合配置成育苗的基质, 在2月中下旬-3月上中旬这段时间播种, 烟苗根系最为发达, 根系的活力最强, 综合素质好, 抗旱的能力最强。

2.4 明水深栽盖膜栽培技术

胡荣华[7]对于明水深栽盖膜及不盖膜、常规栽培盖膜及不盖膜种植几种栽培技术在干旱地区的种植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明, 水深栽盖膜栽培抗旱节水效果最好, 这种技术下烟苗成活率最高, 烤烟产量最大, 产值最高。

3 结语

正是因为抗旱保苗栽培对烤烟生产有重大意义, 各种植区才会依据自身特点展开了各种抗旱保苗栽培的实验, 综合比较, 湿润育苗配合明水深栽盖膜栽培是当前最值得推广的抗旱保苗栽培技术。

摘要:烤烟生产中, 抗旱移栽是确保烤烟质量的关键环节, 直接影响烟苗成活率及烟叶质量。本文主要对抗旱保苗栽培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通透性及烟叶质量影响进行总结, 并对当前常见的抗旱保苗栽培技术进行综述。

烤烟—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8

1 烤烟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丰产、抗逆性较强的烤烟品种“云烟87”。

1.2 培育壮苗

1.2.1 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不易积水的稻田。

1.2.2 苗床制作。

苗床要精细平整, 畦宽1.5 m, 畦高25~30cm, 四周开好排水沟, 1 hm2大田需105~150 m2育苗床。

1.2.3 适时播种。

苗床整平打实进行焚烧消毒后, 选在12月25日左右, 浇足水分, 均匀播种;播种后再浇水, 覆草保湿, 盖膜保温。出苗前要保持苗床水分充足, 烟苗长到小十字期开始间苗、除草, 去掉过大、过小、过密及病弱苗和杂草。

1.3 假植育苗

先做好假植床, 假植床规格与母床相同, 但四周需做宽10 cm、高15 cm的小埂再进行排袋。4~5片真叶时选择无病烟苗, 将烟根轻压入营养袋中, 边假植, 边浇定根水, 以利提高成活率。假植完搭架盖膜, 遇25℃以上高温时, 揭开两端及中间通风, 移栽前揭膜炼苗。苗期可用70%代森猛锌700倍液防治病虫。

1.4 整地移栽

1.4.1 烟田整地。

2月下旬育苗结束后, 基肥于起垄前开双沟条施, 沟深10 cm左右, 再起24~26 cm高的垄, 做到土碎、垄直, 同时做到烟田排水通畅。

1.4.2 烟苗移栽。

4月中旬, 揭膜炼苗5~7 d, 5~6片真叶时带营养土移栽, 栽植1.65万~1.95万株/hm2, 施复合肥75kg/hm2、腐熟饼肥150~225 kg/hm2, 边移栽边覆膜。

1.5 烟田管理

1.5.1 补足基本苗。

为防止缺苗要备足备用苗, 补栽烟苗要多浇水、追肥, 对虫害造成的缺苗, 要在补栽时施药物防治。

1.5.2 适时破膜、揭膜。

栽后20 d左右应视烟苗和天气情况及时破膜掏苗、封土。6月中旬烟叶进入旺长期, 揭膜培土, 并将地膜带出烟田。

1.5.3 适时打顶。

留叶数以21~23叶为宜, 采用一次性打顶, 将主茎顶叶和叶长小于15 cm的小叶一起摘去。打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打顶后使用抑芽敏滴到嫩芽上, 并将打下的茎顶部带出田块。

1.5.4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同时, 应加强中耕治理, 提高烟株抗逆能力。如:中耕培土时不要伤及根系, 搞好田间卫生, 清除烤烟病株残体, 减少病虫侵染, 进入雨季后注重开展防洪排涝工作等。

(1) 花叶病。注意田间操作及工具消毒, 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销毁, 注意均衡营养, 提高抗性, 氮、磷、钾肥合理施用, 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可用2%阿维菌素3 000倍液防治。

(2) 角斑、野火病。烟田要合理施肥灌水, 防止后期氮肥过量。发现田间点片发病时及时摘除病叶, 并用2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 间隔7~10 d喷洒1次, 连续用3次以上。

(3) 烟蚜。移栽后10~15 d开始发生, 进入旺长期发生量急剧上升, 直到封顶前达高峰。最佳防治时期为团棵旺长期, 此期可用2.5%溴氰菊脂乳油或5%来福灵乳油2 500~1 000倍液、2.5%功夫乳油或35%赛丹乳油2 0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尤其要注重对烟叶背面以及烟田四周其他作物及杂草上的蚜虫喷雾防治。

(4) 烟青虫。坚持“治早、治小”原则, 把害虫消灭在3龄以前 (暴食期) 。捕杀幼虫、虫卵, 检查底脚叶、叶背, 发现有紫褐色虫卵时喷药杀卵, 及时检查心叶、嫩叶, 进行人工捕杀;用25%西威因乳油、90%万灵可湿性粉剂、2.5%敌杀死乳油、50%辛硫磷防治效果都较理想, 但要交替用药, 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1.6 适时采收

在7月15日前采收完, 根据田间烟株长势长相, 下部叶应提早5~7 d采收, 中部叶适熟采收, 上部叶4~5片完全成熟时分株一次性采收。宜在早上露水干后采收, 以利对成熟度的识别。晴天应避开烈日采叶;阴天可全天采;雨天宜在雨后立即采收, 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长并出现返青烟, 应待其重新落黄后采收。

2 水稻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烟后稻的品种宜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一般以120 d左右较合适, 如“晚稻60”。

2.2 适时播种

水稻的移栽期和秧龄决定播种时期。烟—稻轮作是烟叶收获后, 再移栽水稻。水稻的移栽期决定于烟叶的成熟采收速度。因此, 要预计烟叶的成熟采收进度, 确定水稻的移栽期, 再按照秧龄推算播种时期。烟叶一般7月l5日前采收完, 水稻宜在6月15日前播种。

2.3 培育壮秧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力争早发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基础。烟—稻轮作水稻育秧期间温度高, 秧苗生长快, 株高叶大, 易造成田间荫蔽、秧苗徒长和苗期拨节等。因此, 要求稀播匀播, 并喷施多效唑等化学调控剂, 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

2.4 及时整地

为使轮作水稻能及时移栽, 在烟叶采收后, 使烟杆还田, 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又可利用烟杆中生物碱抑制土壤病虫, 灌水浸泡, 深翻耕于土壤中。烟—稻轮作田在烟草种植时, 施肥量充足, 土壤中有剩余肥料, 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较高, 因此轮作时水稻基肥可适当少施, 施肥以氮肥为主。

2.5 适时移栽

要提高栽秧质量, 不栽超龄秧。超龄秧往往移栽时幼穗已分化, 栽后易出现早穗, 且分蘖少, 抽穗不整齐, 严重影响产量。不插隔夜秧, 因秧期温度高, 易使秧苗体内养分消耗多, 根系活力减弱, 栽后返青慢。

2.6 水浆管理

(1) 移栽到返青期, 根系因拔秧受到损伤, 加之移栽期气温高, 叶面水分蒸发大, 易造成卷叶现象。因此, 应在浅水插秧的基础上, 做到深水返青, 插秧后保持5 cm的水层。

(2) 幼穗分化期, 植株生长旺盛, 耗水量大, 加上此期气温较高, 蒸腾量大, 是轮作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尤其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花粉形成期对水分最为敏感, 水层以3~5 cm为宜。

(3) 抽穗扬花期对水反应也较敏感, 若缺水受旱, 易造成抽穗困难, 形成“包颈”, 或者颖花不开, 不能正常授粉形成空壳, 所以一定要足水抽穗。抽穗期若遇到低温寒潮, 要加深水层, 以提高土壤温度。

(4) 灌浆期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 以利通气养根、以根保叶、延缓衰老, 不可断水过早, 否则会造成籽粒不充实、增加秕粒、千粒重下降。一般田块要等到谷粒黄熟以后才能排水落干, 在收割前5 d左右排水为好。

2.7 科学施肥

(1) 早施分蘖肥。轮作水稻有效分蘖期较短, 须促进分蘖早发。早发分蘖节位较低, 能尽早形成较大的绿叶面积, 提高光合效率, 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 形成大蘖、壮蘖, 易成穗。

(2) 巧施穗肥。穗肥有促花和保花的作用。穗肥一般在抽穗前15~30 d时施用。前期施肥不足、群体偏小、个体生长弱的田块, 应早施;若前期施肥重, 群体发展大的可不施穗肥。穗肥要配以磷、钾肥施用, 以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与运转, 培育壮秆大穗。

(3) 补施粒肥, 防止早衰。灌浆期施尿素30~45 kg/hm2 (注意施肥时避开花期) , 或尿素7.5kg/hm2+1.5 kg/hm2磷酸二氢钾对水750 kg/hm2叶面喷施, 让叶片直接吸收, 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 以加速灌浆, 提高结实率, 增加千粒重。

2.8 病虫害防治

轮作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蓟马、叶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在防治上要重防抓治, 把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防与治协调一致。首先, 选优良抗病虫组合, 做好种子消毒;其次, 抓好秧田预防, 带药下田;最后, 做好病虫害测报预报, 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祖朝龙, 徐经年, 季学军, 等.皖南烟区种烟模式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6) :1195-1196.

[2]何录秋, 王长新, 张延春, 等.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 2004 (4) :45-46.

[3]辜尊荣, 林永兰.赣南单季稻区烟稻轮作的生态环境及配套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 2000 (3) :33-36.

烤烟栽培技术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福泉市龙昌镇龙昌村进行, 试验地海拔高度1 167m, 土壤类型为黄壤土, 前作为玉米, 土壤肥力中等, 有机质27.5 g/kg, 水解氮165.0 mg/kg, 速效磷24.01 mg/kg, 速效钾212.3 mg/kg, 有效钼0.07 mg/kg。

1.2 供试材料

试验用肥为黔南金福有限公司生产的烤烟专用基肥 (N∶P∶K=10∶10∶25) 、追肥 (N∶P∶K=13∶0∶26) 、腐熟农家肥。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5。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 处理1:施氮量97.5 kg/hm2, 密度1.65万株/hm2;处理2:施肥量105.0 kg/hm2, 密度1.65万株/hm2;处理3:施氮量112.5 kg/hm2, 密度1.80万株/hm2。各处理留叶数均为20~22片/株。其中, 处理1为本地盖膜栽培推广的技术;处理2、3为2008年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筛选出的、盖膜栽培条件下较优的技术组合。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 不设重复, 各处理种植面积均为333.34 m2以上。5月12日移栽, 6月19日团棵, 7月1日现蕾, 7月7日打顶, 7月15日开始采收, 8月26日采收结束。

1.4 检测项目

各项检测项目在中国科技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进行。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检测取中部C3F和上部B2F烟叶, 采用近红外法分析;烟叶香气成分取中部C3F烟叶, 采用SDE (同时蒸馏萃取) 分离烟叶香味物质;采用GC法测定其酸性和碱性成分, 通过GC-MS测定中性成分。物理特性的测定采取闫克玉等的方法, 稍加改进[1,2,3,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各处理烟株叶片大小和株高无明显差异, 但处理2略优于处理1、3, 增加密度对烟株上部叶大小、株高和有效留叶数有一定影响。各处理平均留叶数均达到试验要求的留叶数, 且以处理2最好。

注:表中数据为各处理5株代表性烟株的平均值, 中部叶长宽系测量烟株中部3片叶, 上部叶长宽系测量顶部3片叶。

2.2 不同处理对烟株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 不同处理的产量、产值均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 不同处理的均价、上中等烟及桔色烟比例表现为处理2>处理1>处理3, 由此可见, 从外观质量来分析, 以处理2为最好, 3个处理的桔黄色烟比例都不高, 可能是与2008年7—8月的日照时数较常年少, 而降雨量较多有关。

2.3 不同处理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 各处理含糖量均较高, 且无论中部叶还是上部叶处理3的总糖和还原糖都明显低于处理2和处理1, 这是黔南福泉山地烤烟具有回甜风格特点的基础。烟碱含量以处理3最高, 但3个处理烟碱含量均不高, 表现较为适中, 而从糖碱比来看, 中部叶以处理1、2较为适中, 上部叶以处理3较合理。

2.4 不同处理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 叶质重中部叶处理2、3为最适宜, 处理1为适宜;上部叶处理1为适宜, 处理2次之, 处理3稍重。平衡含水率中部叶以处理3最适宜, 处理2次之;上部叶以处理2最适宜, 处理3次之。叶片厚度 (尤其上部叶) 均偏厚, 以处理2稍好。燃烧性均较好, 以处理2最好。从4项烟叶物理特性指标总体排名比较, 上部叶处理2>处理3>处理1, 中部叶处理2与处理3相当, 但均优于处理1。

2.5 不同处理对烟叶香气成分及特征的影响

李章海等研究烟叶香气成分并提出了评价烟叶香气成分的指标, 烟叶香型指数是反映烟叶香型风格的指标。由表5可知, 3个处理的香型指数非常接近, 在2.8~2.9之间, 介于清香型与中间香型之间, 说明3个处理对烟叶香型风格无显著影响。香气指数A值是反映烟叶香气透发性的指标, 3个处理的香气指数A值也非常接近, 在0.36~0.37之间, 说明3个处理烟叶香气的透发性相当。香气指数B值是反映烟叶香气底韵的指标, 与香气质关系密切, 处理1和处理3香气指数B值相当, 在0.74~0.75之间, 处理2稍差 (0.72) 。因此, 从烟叶香气品质来看, 处理1和处理3略好于处理2。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是根据均匀设计理论要求, 对2008年黔南山地烤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采用均匀设计研究提出的适宜栽培技术处理2、3的验证研究, 以当地推广栽培技术处理1为对照。结果表明, 处理2、3在产量和产值上好于处理1, 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物理特性和香气品质指标均不及处理3。而处理2除物理特性稍好于处理3外, 在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香气品质指标均不及处理3和处理1。在福泉土壤质地为黄壤土、土壤肥力中等的烟地, 采用施氮量112.5kg/hm2, 种植密度1.80万株/hm2, 留叶数20~22片的栽培技术, 在保证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参考文献

[1]赵铭钦, 王付锋, 张志逢, 等.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叶片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9, 24 (6) :149-152.

[2]刘朝科, 李明, 熊淑萍, 等.打顶后喷施叶面活性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2) :43-45.

[3]郝春玲, 艾复清, 舒中兵, 等.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烤后烟叶钾含量、氯含量及钾氯比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1) :44-46.

[4]艾复清, 樊宁.变黄环境对烤烟中部叶芸香甙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1) :165-167.

[5]朱晓伟, 钱晓刚.优质烤烟生产灌溉制度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 :56-58.

烤烟栽培技术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惠水县甲烈乡红星村秦家湾进行,试验地海拔高度1 070 m,前作为玉米,光照条件好,土壤类型为黄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其基本状况为:覆膜地有机质16.7g/kg、水解氮120.3 mg/kg、速效磷8.45 mg/kg、速效钾233.4mg/kg、有效钼0.17 mg/kg;露地有机质17.0 g/kg、水解氮116.9 mg/kg、速效磷6.50 mg/kg、速效钾229.9 mg/kg、有效钼0.15 mg/kg。

1.2 供试材料

试验用肥为黔南金福有限公司生产的烤烟专用基肥(10-10-25)、追肥(13-0-26),腐熟农家肥,参试烤烟品种为K326。

1.3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对比设计,设6个处理(表1),其中,GM1、GM2和GM33个处理为盖膜栽培;LD1、LD2和LD33个处理为露地栽培,不设重复,每个处理大区面积400 m2。在施肥时,根据基肥和追肥计算施肥量进行条施,基肥中的氮肥占70%,追肥中氮肥占30%,移栽时行距统一为110 cm,处理LD2株距为60 cm,处理GM1、处理GM2、处理LD1、处理LD3株距均为55 cm,处理GM3株距为50 cm。

1.4 试验实施

于2月12日播种,4月22日起垄,5月6日移栽,5月14日施追肥并进行第1次培土,6月5日上厢,6月13日团稞,7月1—2日进行打顶,7月6日进行化学抑芽,7月15日进行下部叶第1次采烤,8月21—22日顶叶成熟。

1.5 检测项目

各项检测项目在中国科技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进行。烟叶常规化学成分采取中部C3F和上部B2F烟叶,采用近红外法分析检测;烟叶香气成分采取中部C3F烟叶,采用SDE(同时蒸馏萃取)法分离烟叶香味物质;采用GC法测定其酸性和碱性成分,通过GC-MS测定中性成分。物理特性在闫克玉等[4,5,6]方法上稍加改进;单料烟评吸采取中部C3F烟叶,按《YC/T138-199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烟草行业标准执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盖膜情况下,处理GM3叶长明显大于处理GM2和处理GM1,但处理GM3的叶宽明显小于处理GM2,中部叶宽略小于处理GM1,上部叶宽略大于处理GM1,说明随施纯氮量增加,叶长明显增加,但随着密度的逐渐加大,叶片宽度并不随着施纯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露地情况下,处理LD3中部叶长度大于处理LD2和处理LD1,处理LD3上部叶叶长和叶宽都大于处理LD1、处理LD2,说明在相同移栽密度,随着施纯氮量的增加,叶长和叶宽逐步增加。

注:表中数据为各处理10株代表性烟株的平均值,中部叶长宽系测量代表性烟株中部3片叶,上部叶长宽系测量顶部3片叶。

2.2 不同处理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盖膜栽培的各处理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表现为处理GM3>处理GM2>处理GM1,均价处理GM2>处理GM3>处理GM1,需说明的是处理GM1、处理GM2最后留叶数为20片,处理GM3留叶22片,产量明显高于处理GM1、处理GM2。处理GM1、处理GM2、处理GM3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是97.8%、98.4%和98.4%,差异不明显,因此处理GM3在剔除多2片叶的前提下,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在露地栽培情况下,不同处理的产量和产值表现为处理LD1>处理LD3>处理LD2,处理LD1、处理LD2、处理LD3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是95.5%、91.7%和96.3%,均价是处理LD3>处理LD1>处理LD2,处理LD1、处理LD3移栽密度相同,由此可见,在相同移栽密度下,施氮量不同对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影响不大。

2.3 不同处理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盖膜栽培情况下,叶质重中部叶处理GM1好于处理GM3和处理GM2;上部叶处理GM1和处理GM2较处理GM3好;平衡含水率中部叶以处理GM3最好,处理GM2次之;上部叶以处理GM3最好,处理GM2次之。叶片厚度上部以处理GM3稍好,中部叶以处理GM1为好,处理GM3次之。燃烧性上部叶较好,中部叶以处理GM1较好。在露地栽培情况下,叶质重中部叶处理LD3好于处理LD1和处理LD2;上部叶处理LD2好于处理LD3和处理LD1;平衡含水率中部叶和上部叶都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中部叶以处理LD3最好,处理LD2次之,上部叶以LD2最好,LD3次之;叶片厚度上部以处理LD2稍好,中部叶以处理LD1为好,处理LD2次之。燃烧性上部叶较好,中部叶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2种栽培条件下,施肥和密度对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不大,叶质重、燃烧时间等无明显差异。

注:叶质重以10~11 mg/cm2最好,过大或过小依次下降;平衡含水率和自由燃烧时间以越大为好。身份:薄、稍薄、适中、稍厚、厚,相应叶厚分别表现为<78μm、78~85μm、85~100μm、100~130μm、>130μm。

2.4 不同处理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盖膜栽培条件下,上部叶3个处理总糖和还原糖差异不明显,含量比较高,总氮处理GM3高于处理GM2、处理GM1,烟碱都是处理GM3大于处理GM2、处理GM1,说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碱含量随之增加,但是烟碱都比较适宜,糖碱比处理GM1大于处理GM2、处理GM3。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各项常规指标类似于盖膜条件。在2种栽培条件下,总糖和还原糖的比例都比较合理,但是在盖膜条件下,糖碱比处理GM1>处理GM2>处理GM3,钾的含量要高于露地栽培,中部叶的含钾量大于上部叶,说明烟株中期吸钾量大于后期;而露地条件下上部叶的糖碱比处理LD1明显高于处理LD2和处理LD3。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与烤烟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在相同移栽密度的情况下,施氮量越多,烟株的叶片越宽大。在盖膜栽培条件下,上中等烟比例明显高于露地栽培。在盖膜栽培条件下,处理GM2和处理GM3在剔除多留2片叶的情况下,产值和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GM2产量、产值、上中等烟比例、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指标等最好;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处理LD3和处理LD1的产量和产值都高于处理LD2;在各项指标的平衡下,以处理LD3的表现最好。惠水县在盖膜条件下栽培,优质烟的施氮量以纯氮105.0 kg/hm2,密度1.65万株/hm2为宜;在露地条件下栽培,施氮量以纯氮127.5 kg/hm2,密度1.65万株/hm2为宜,根据不同土壤和不同年份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施氮量[6]。

注:一般烟叶含钾量大于2%为宜,以4%左右为佳。

参考文献

[1]李章海,丁伟.烟草生产理论与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章海,韩忠明,王能如,等.均匀设计在烤烟栽培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烟草科学,2008(6):49-53,48.

[3]宋泽民,李章海,王东胜,等.均匀设计在黔南烟区烤烟栽培技术中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47-50.

[4]阎克玉,李兴波,阎洪祥,等.烤烟(40级)烟叶焦油量与燃烧性的相关性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13(45):5-10.

[5]阎克玉,王海燕,李兴波,等.烤烟国家标准(40级)河南烟叶叶片厚度、叶质重及叶片密度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14(2):45-50.

烤烟栽培技术 篇11

关键词 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因素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膜下小苗栽培技术不仅降低了育苗的成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提高了烟苗质量,使烟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栽培技术受到了很多烟农的认可和接受,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如何在更多的地区推广该技术,让更多烟民认识到这种栽培技术的优势并享受到这种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下面将详细的阐述这种技术的优势,让更多烟民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同时,对使用这种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烤烟栽培水平。

1 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的优势分析

与常规的育苗方式相比,膜下小苗栽培技术具有“一低、两高、四省”特点。“一低”主要是指发病率较低,“二高”主要是指成活率较高和产质量较高,“四省”主要是指节省育苗的时间、节省育苗的场地面积、节省育苗的材料、节省栽后抗旱保苗用水量。下面主要针对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的优点进行阐述。

第一,小苗栽培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且还苗期比较短。小苗栽培时期正好是烟苗生根期,根系比较短,在起苗时不会对烟苗的根系造成严重的损伤,再加上烟苗在栽培之后就立刻覆盖了地膜,因此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并保持适应的温度,大大提高了烟苗的成活率。

第二,有利于促进烟苗根系生长和发育,提高烟苗生育期的生长质量。应用小苗膜下栽培技术的时间正处于烟苗根系生长最旺盛的阶段,在合适的环境下根系的吸收能力非常好,从而促使烟苗早日扎根,提高生长的质量[1]。

第三,病毒性病害的发生概率较小。烤烟小苗膜下栽培可以有效的减少育苗过程中人为操作的环节,从而阻断了病毒传播的途径,减少烟苗受病毒侵害的概率。另外,采用膜下栽培还可以使烟苗在一定时间内免受蚜虫的侵害,这样一来,烟苗就很好地避开了前期的易患病阶段,提高了烟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2]。

第四,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提高上部烟叶的利用价值。膜下栽培方式由于培土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烟苗不定根系的生长,提高对养分的吸收率;养分吸收情况好,有利于将成熟期延长,这样可以提高对上部烟叶的利用价值。另外,膜下育苗可以节省30 d左右的育苗时间,从而将生长期和成熟期提前,这样将就可以避开后期温度较低的时节,减少低温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五,育苗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错开农忙时节。利用膜下栽培的方式可以将栽培的时间提前,这样可以将整地等一系列工作提前到农闲时期,充分发挥农闲劳动力的作用,从而实现精耕细作,改变传统的粗放的耕作模式,以提高烟苗的栽培技术[3]。

第六,有利于降低育苗的成本,提高产值效益。与一般的育苗方式相比,膜下小苗栽培不需要再进行抛苗,且育苗的占地范围和材料都相对较少,大大节约了育苗费用。同时,膜下栽培方式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人工操作,如剪叶、刮根等,从而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值效益。

2 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 做好栽前的准备工作,培养质量较高的幼苗

首先,在年前就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操作,而年后需要根据烟苗移栽的时间进行整地、打塘、埋墒,对于每一个操作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格进行,打塘的直径为45~50 cm,深度分15~20 cm,注意墒面不能又杂物,田烟和地烟墒高分别为40 cm以上和35 cm以上,红大品种的行距为110 cm,株距为50 cm,其他品种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120 cm和50 cm,并且要保证烟苗顶部和地膜保持9 cm以上的距离,这样可以防止小苗由于距离地膜过近而被灼伤,同时还要保证小苗在膜下可以由15 d左右的生长期。其次,在2月10-25日分批进行播种,大约35 d以后,等到烟苗的高度为4~6 cm、长到4叶1芯时进行移栽。在移栽之前需要做好炼苗工作,以提高移栽之后的成活率。一方面,等到1/2以上的烟苗长到3叶1芯时,需要逐渐增加透光率,在1/2以上的烟苗长到4叶1芯时就可以将遮阳网完全除去,并且在移栽之前对小苗断水2~3 d[4]。

2.2 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移栽

烟苗移栽的时机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烤烟的生长质量,因而需要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移栽。一般来说,烟苗的移栽时节为4月1-10日,具体时间的确定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雨水情况来确定。在烟苗移栽之前,首先需要使用农药对土地进行系统的杀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烟苗移栽之前,每个烟塘需要浇2~3 kg以上的底墒水,需要看到明水为止,等到水分还没有被完全吸收时,明水深栽烟苗,移栽之后每塘还需要再浇1~2 kg水进行定根,然后每667 m2再用至少500 kg已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进行盖塘,或者是使用细干土进行覆盖也可以,直到看不见湿土为止。栽植并且水分完全下落之后,需要对每一株进行施肥,施肥时需要坚持轻基肥重追肥的原则,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为四六或者是三七,红大品种为五五,基肥选择复合肥,并将1/3的肥料以烟苗为中心进行环状施肥,半径控制在5~8 cm。在处理好之后需要对烤烟进行地膜覆盖,最后选择效果最佳的银色地膜,坚持边栽边覆膜的原则,在覆膜完成之后需要在两边用细土进行压实,保证达到保温和保湿的效果[5]。

2.3 栽后管理的要点分析

栽后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烟苗生长的质量,因此加强栽后管理至关重要。在烟苗栽植15~20 d时,地膜内会出现大量的水汽,并且温度升高,这时候需要破膜降温,破膜口以4~5层面为最佳,放出多余的水蒸气,以防烧死烟苗,在破膜1~2 d后可以进行掏苗,最佳时机为烟苗长到距离膜顶约1~2 cm处时,烟农掏苗之后要及时进行培土,在培土之前要注意补充水分。在掏苗时需要注意在温度较低的早上和晚间进行,切记不要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掏苗,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烟苗还比较嫩,抗性较弱,如果直接接受高温曝晒,容易导致烟苗萎蔫,甚至枯死,从而影响烟苗的生长质量。在掏苗之后,需要及时对“两黑病”、根结线虫病、花叶病和蝗虫等病虫害进行重点防治,之后转入大田正常管理。

3 结语

推广膜下小苗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烤烟种植和生产的科技水平,实现科技兴烟的目标。因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烟农的技术支持,提高膜下栽培技术水平,并建立健全推广体系,扩大该项技术的运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周黎,李宏光,付亚丽,等.烤烟膜下小苗栽培优势及主要技术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2(3):42-43,60.

[2]王跃金,布云虹,耿少武,等.楚雄州推广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592-10595.

[3]孔银亮.膜下小苗移栽对预防病毒病、烟草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1(9):75-80.

[4]宋国华,陈玉国,王海涛,等.烤烟膜下移栽避蚜防病保护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3(8):82-85.

[5]刘广玉,杨举田,田雷,等.小苗膜下移栽对烤烟生长及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2(6):27.

宜宾市烤烟焦甜香型烟叶栽培技术 篇12

1 区域和适宜的品种

宜宾市兴文县和珙县为焦甜香型特色烟叶生产的区域, 仙峰和王家为焦甜香型特色烟叶开发的重点区域。其中兴文县最适宜品种为云烟97, 珙县最适宜品种为云烟203。

2 育苗

2.1 消毒

用二氧化氯500倍液对基质材料、育苗盘、育苗池、育苗棚进行消毒处理。

2.2 装盘与播种

基质装盘, 待装满盘再轻压, 每穴播种1~2粒, 播种后覆盖0.5~1cm厚, 及时放入育苗池。

2.3 水分管理

烟苗在大十字期以前采用漂浮育苗, 充分发挥漂浮育苗水分充沛, 有利于烟苗早生快发和苗床集约化管理的特点;烟苗在大十字期以后采用湿润育苗, 保持育苗盘底有一层薄水即可, 以促进烟苗根系生长 (特别是气生根) , 达到培育烤烟健壮苗的目的。

2.4 温湿度与养分管理

2.4.1 温度

棚内温度最高不得超过35℃, 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2℃;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为宜, 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温度调控主要通过盖膜升温和揭膜降温来实现。通常情况下, 早晚温度较低时应压实拱棚两侧薄膜以保温, 如观察到棚内温度仍低于12℃, 应采取再盖一层棚膜或在棚膜上覆盖草席、稻草等方法来升温;当中午温度高时, 应卷起拱棚两侧薄膜以降温。

2.4.2 湿度

湿度在漂浮育苗中不是主要技术因素, 但由于漂浮育苗采用水面育苗, 加之早晚盖膜升温, 棚内湿度通常较大, 有时在棚膜上会形成大量雾滴, 滴落在育苗盘上会损伤幼苗, 此外, 湿度过大盘面容易滋生苔癣, 所以棚内湿度也不容忽视。一般每天中午棚外温度升起后可, 将两侧棚膜卷起通风排湿, 棚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

2.4.3 养分

从小十字期开始追肥, 追施3次。追肥浓度为大十字期前按氮素浓度为100mg/kg施入, 大十字期后按氮素浓度为250mg/kg施入。漂浮育苗施肥入池, 湿润育苗采取施肥入池或对烟苗喷施 (施后一定要用清水洗苗) 。

2.5 剪叶

2.5.1 剪叶的原则

剪大不剪小, 剪叶不伤芯。

2.5.1 操作

通过正确把握第一次剪叶时间, 促进烟苗茎杆生长。第一次剪叶的时机和程度对烟苗茎杆生长至关重要, 第一次剪叶必须在烟苗长至8~10cm, 有一定茎高时再适时剪叶。积温较高的地方苗高8cm时剪叶, 剪叶程度不超过最大苗最大叶面积的50%;积温较低的地方在苗高10cm时剪叶, 剪叶程度不超过叶面积的30%。

剪叶前一天适当揭去薄膜, 可避免烟苗由于剪叶导致茎杆倒伏和弯脚苗的情况。一般在移栽前剪叶应不少于1~2次。

2.6 炼苗

当第二次剪叶后应逐步对烟苗进行锻苗, 揭去拱棚的薄膜, 使烟苗完全接触外界环境, 炼苗天数应不少于10d。

2.7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消除病源, 尽量控制发病条件。重点防治猝倒病、炭疽病、根腐病, 选多菌灵[N- (2-苯骈咪唑基) -氨基甲酸甲酯]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3 科学移栽及合理施肥

3.1 整地

移栽前深耕22~25 cm, 细整, 使土壤疏松。单行起垄, 起垄高度为25~30cm, 拉线挖穴。

3.2 密度

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左右, 行距110cm, 株距55cm。

3.3 移栽

4月28日左右移栽, 同一片地块集中移栽。移栽时选均匀一致的壮苗移栽。移栽时施好肥, 带药移栽, 细土壅根, 浇足定根水。栽后3~5 d要查穴补缺。弱苗偏管, 保证全田烟株生长一致。

3.4 施肥

肥料种类包括烟草专用复合肥 (N∶P2O5∶K2O=10∶15∶25) 、烟草专用追肥 (N∶P2O5∶K2O=12.5∶0∶22.5) 、硝酸钾 (N∶P2O5∶K2O=13.5∶0∶44) 、过磷酸钙 (P2O5=12) 、硫酸钾 (K2O=50) 。1hm2施纯N96 kg, P2O5195 kg, K2O 270 kg, N∶P2O5∶K2O=1∶2∶2.8;底肥追肥比例为6∶4, 追肥分两次施用, 分别为移栽后15d和移栽后30d。

3.5 虫害防治

移栽时用敌杀死乳油 (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 600倍液防治小地老虎, 用四聚乙醛 (2, 4, 6, 8-四甲基-1, 3, 5, 7-四氧杂环辛烷) 防治蛞蝓。

4 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4.1 水分管理

要加强水分管理, 做到旱能浇, 涝能排, 以水调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如果表层土壤干旱程度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下, 早晨地面不回潮, 白天叶片萎蔫, 傍晚尚不能恢复, 表明需要灌溉。灌溉时间以傍晚或夜晚为宜。若时逢雨季, 要做好清沟排水工作, 防止田间积水, 以减少肥料流失, 防止垄体板结。

4.2 中耕培土

一般中耕2~3次, 结合除草, 最好在晴天进行。第一次在栽后7~10d, 浅锄, 不翻土, 不动根, 不盖苗。第二次在栽后15~20d, 窝内稍浅, 6~7cm深, 株间稍深, 10cm左右, 除去杂草。第三次中耕在栽后25~30d内, 结合最后一次追肥和培土, 此时根系已很发达, 中耕宜浅。

4.3 封顶打杈

采取现蕾打顶, 留足叶片数, 打去花杈部份。打去长5cm以上的腋芽, 采用人工抹芽和化学药剂相结合, 化学药剂涂抹或淋株至烟株1/3处。

4.4 田间卫生

保持田间卫生, 做到墒无杂草、沟无积水、无药袋药瓶, 无废膜, 无花无杈, 无废叶。

4.5 病虫害防治

病害方面重点防治病毒病、赤星病等。用宁南霉素[1- (4-肌氨酰胺-L-丝氨酰胺-4-脱氧-β-D-吡喃葡萄糖醛酰胺) 胞嘧啶]8%水剂喷雾防治病毒病;40%菌核净 (N-3, 5-二氯苯基丁二酰亚胺) 500倍液喷雾防治赤星病。虫害重点防治烟蚜和烟青虫。用啶虫脒乳油[N- (N-氰基-乙亚胺基) -N-甲基-2-氯吡啶-5-甲胺]2g/667m2, 1∶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烟蚜;利用性诱剂诱杀烟青虫成虫, 用敌杀死乳油 (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 6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

5 采收和烘烤

5.1 采收时期

一般应在早晨采收, 晴天必须避开烈日采收, 多云、阴天整天方可采收;若遇长时间降雨, 烟叶出现返青, 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采收。应根据不同部位烟叶不同成熟度分批采收, 即下部叶叶面黄绿色, 60%~70%变黄, 主脉变白1/2以上时采收;中部叶叶面浅黄色, 80%~90%变黄, 主脉变白3/4以上时采收;上部叶叶面全黄, 主脉全白, 有叶尖发白或焦尖现象时采收。

5.2 烘烤技术

上一篇:作物学研究生下一篇:区域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