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研究生

2024-10-20

作物学研究生(共10篇)

作物学研究生 篇1

摘要:党的十八大关于新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从作物学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的实施与引导元素设置现状出发,阐述了作物学研究生生态伦理观念的培育路径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作物学研究生,绿野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念培育,路径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将不断促进中华文明格局向高层次阶段的演进。

作物科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作物学研究生的伦理思想和价值取向将决定“绿野生态”文明程度, 直接关系到未来种植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研究生生态伦理观念的教化和培育,对于培养未来作物学科建设性人才和维护种植业生产的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科学的认知活动是指向自然的,但活动的目的是以人为落脚点的。科学究其实质是人本的科学。因此关于科学的社会性只有将科学方法、社会学规范和心理学认知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1]。东北农业大学自2010年起,率先在作物学研究生中开展生态伦理课程教学与研讨尝试,通过设置教师引导元素,研究生专题研讨,辅以教师诱导和教化,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研究生中出现了诸如“一粒一天地、一种一乾坤”;“ 学参天地、德和自然”的大智慧。

一、作物学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的实施和引导元素设置现状

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以研究生专题研讨为主体,设置教师引导元素,辅以教师引导和教化。开课之初,由教师破题,概述设置生态伦理课程的必要性、 意义,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设置、研讨和学习的内容,将引导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一)生态伦理课程引导元素设置

1.作物资源的固有生态性。作物资源是一种生态性存在,生态性是作物资源的存在本性。任何作物生产都是通过利用自然能量来实现的,作物种质必须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才能有效获取能量进行物质合成;期间,作物种质接受自然环境约束的同时对其生存其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势必产生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物种间不仅存在生存竞争,还彼此依赖、相互作用,因此,作物种质资源改造不能违反生态学的互利共生规律,应当符合生态伦理的规约,这是种质资源接受自然法则的基本要求[2]。

2.作物种质资源的稀缺性及代际财富转移。作物种质资源为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展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基因来源,稀缺是作物资源的一种经济特性,是伴随着资源的自然有限而提出来的[3]。资源最本质的属性之一是有限性,作物资源的有限性是自然界赋予资源要素在数量上与质量上的自然属性。

作物资源属于一种财富,会在代际间实施财富转移。所谓财富的代际转移,就是上一代人将其所拥有和代管的财富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给下一代。财富的转移方式有两种:实物量方式和价值量方式。财富的转移方式可能会出现失衡转移现象。

3.作物资源的代际公平。所谓作物资源的代际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公平性原则: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作物资源具有稀缺属性,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久远的未来人的利益,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作物资源的权利。

4.作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是作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它所追求的目标是,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作物遗传资源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作物资源遗传多样性、环境生态和谐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抛弃。

5.传统农业哲学范式的缺失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自然万物永恒地遵循着周而复始的规律做循环往复运动,在此环周运动中进行着所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消亡。“圜道观”是中国古代实行轮作、轮耕、用养循环、物能循环等制度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受到现今农业承载力的限制,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技术异化[4]、掠夺性开发现象相当普遍,代际间能量流动不均衡、资源环境被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下降。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是传统哲学中“尚中观”思想最典型的表达[5]。坚持这一农业哲学范式,我国古代农家首先考虑的就是给农作物的耕作成长创造最佳天时地利条件,寻求最佳生态关系。在选择最佳农时方面,《吕氏春秋·审时》既反对“先时”,又反对“后时”,要求做到得时而事[6]。而今,从我国对外来农业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轨迹中,不难发现,违背传统农业哲学尚中观的行为屡见不鲜,例如,无节制地施用化肥,正使我国本富饶的东北黑土地不再黑油肥沃,越发变黄贫瘠,而东北黑土地为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二)生态伦理课程启发研讨的实施

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生态伦理课是研二下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经近3年来的打造,被称为“绿野生态文明”讲堂。拥有较好的出勤率和良好的口碑。

教师首先会调查选课研究生的家庭情况,经过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种植业生产有多少的了解。然后进行塔式的教学开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

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设教师引导课和学生研讨课, 设若干专题,教师会在引导课上讲解设置每个专题的目的,每个热点专题当前的焦点、问题,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朴素的认识,收集素材,发现问题,修正认识,形成研讨材料。每次专题研讨,学生纷纷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主陈述时间其他有异议的学生不可以打断;辩论时间大家可以自由辩论。教师只作为论辩的主持人,由助教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辩论发言次数,作为学习活跃度指数,计入成绩权重。最后由教师点评发言,就主要的、 具有代表性的观念进行概述和评价,肯定积极的观点, 鼓励萌芽的观念,以发展的眼界和和谐的理念引导和修正与科学发展观念不相协调的消极理念。

二、研究生绿野生态文明培育路径与实践

2010年以来,研究生绿野生态文明讨论班分别就 “农作物转基因专题”、“作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专题”、“生产的功利性之殇”、“农业传统智能文化的缺失”等问题进行过启发研讨,通过不断地添加新鲜选题,注入哲学思想元素,基本达到了启发心智、放飞思维、共同畅享绿野生态文明的目的和效果。尽管一些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还处于萌芽阶段,不乏稚嫩和天真,但已经表现出对绿野生态文明憧憬的智慧。现梳理研究生的一些观点进行展示。

主题:维护转基因作物资源生态安全性原则的澄清与论辩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CGE)被认为是继工业革命和计算机革命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如何明确和制定办法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学生辩论得非常精彩。

(一)基因资源利用遵循先近后远、从初级到高级、 从库内到库外的原则

有的学生提出,从育种学角度,Harlan曾将作物资源分成三个级别的基因库:初级、次级和三级。依据该规律,在研究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的某一个特殊基因的时候,就应当遵守先近后远、首先从初级库开始挖掘的基本原则。若某些基因是在该作物种内或近缘种中获得的,原则上采用种内或近缘种的同类基因。当在该作物种内不够应用或者不存在时,才应当在次级库中开拓, 然后才是三级基因库。

如由于化学药剂所造成的病原物的抗性问题和环保问题,使转基因抗病育种日益兴盛,但应大力主张开发和利用寄主本身的抗病性,即将抗病大豆的抗性基因转到作为目的的非抗病大豆中来,则会极大地降低生态风险并降低成本。

(二)转基因技术保守利用原则

有的学生问,中国是否应进行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国家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的科学家以及农业部官员们,就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这一问题,曾进行讨论。据在英国的两位绿色组织的科学顾问苏·迈耶博士和珍妮·考特博士完成的《中国转基因水稻对健康和环境的风险》报告显示,在转基因水稻食品安全评估中, 有待解决的问题有:第一,转基因水稻会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第二,转基因是否会致使基因产物中产生致敏或有毒物质?第三,能否避免转基因对杂草稻、野生稻遗传资源的污染。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有些水稻科学家曾经提出:“传统育种技术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水稻抗白叶枯病问题,没有必要再用未可知风险的转基因技术。”

(三)转基因作物的材料属性终止原则

有的学生认为,人类应严格遵守转基因作物及其变异体不再作为作物育种材料进行品种选育的原则,即 “转基因作物的材料属性终止原则”。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应的生态系统是在开放的不平衡的条件下不断地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转移能量,在熵被不断耗散的前提条件与进程中形成有序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在相对的临界平衡状态或混沌状态下不断推陈出新。由此可见,人类应在认识和理解自然法则的条件下,遵循自然规律,诱导生物资源向不断更新增殖的方向发展,要努力防止生物资源的减退、萎缩、退化,甚至消失。

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中,植物基因工程采取定向重组遗传物质对生产对象进行改造,已经产生了较大的非生态性偏差,如果再以具有非生态性偏差的创造性作物资源作为遗传材料,则会产生更大的偏差,自然固有的生态性会遭到进一步破坏,生物多样性资源则会退化甚至消失,则自然无所谓自然,生态已无生态。因此,植物基因工程中必须主动遵守转基因作物的材料属性终止原则。

(四)转基因作物的“跨代受益”原则

有的学生借用了科学研究的迟滞承认现象[7],当前, 受功利性的黑手趋势,科学家们的“成就”已经难耐迟滞承认了。

鉴于转基因作物的可能生态危害和潜在的风险,应重视转基因作物的毒性和过敏性分析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建立农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数据库;开展转基因的组成、结构、图谱与安全性相关的研究;加强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一个转基因作物的诞生到商品化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储备并进行健康检验、生态安全性试验,此时期为转基因作物的试验储备期,储备期间须进行风险评估、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试验、潜在生态风险试验、健康安全性试验和不可预测效应论证。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不同层面认知的深入,这些评价项目和指标也在不断完善,要完成试验储备期的所有评价,更相对安全地进入商品化阶段则需要至少30年的时间,这就出现了科研成果的世代转移和科技经济效益的跨时代实现。

三、研究生生态伦理课程实施与实践的启示

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认为,“自然生态”和劳动一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果[8]。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科学与哲学的演绎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选择[9]。未来的农业发展,科学技术是客观载体,将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而人则是实施的主体,在研究生中开展绿野生态文明研讨课程,培育他们德性化的生态意识、人文化的伦理思维、统筹兼顾的处事作风。通过科学认知、哲学反思和审美体验使他们获得善待自然、绑缚刻意的睿智,树立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观。

科学具有生命力,其生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并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顽强地体现,同时会给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今的科学已经发展到需要对科学的社会功能、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伦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审视与反思阶段[10]。伦理学可以帮助破解生命科学的迷途,生命科学可以为伦理学提供生命元素。通过“生态伦理课程”的实施与实践发现,哲学对科学不仅是指导、引导的关系,而且是协助、理解,还有反思和关照。理解、协助是指导的前提,指导是理解、协助的升华,理解是社会的要求,关照是人本的必然。

作物学研究生 篇2

教 案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草业教研室

伍莲

二00八年2月25日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牧草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就饲草生产本学科的性质而言,属于植物性生产的范畴,在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应用而言,饲草生产直接服务于畜牧业,是畜牧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课程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深刻揭示牧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丰产潜力,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高产、高效的饲料,并通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提高饲草的利用率。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牧草的起源、分布和分类;

2、牧草的特征特性;

3、牧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4、主要牧草的生产性能和栽培技术;

5、牧草的利用途径和加工原理(青贮)。

(二)能力技能方面

1、掌握主要牧草栽培的全程技术;

2、掌握青贮的一般技术和操作方法;

3、掌握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一)使用教材:本课程选用《饲草生产学》(董宽虎主编,第一版)为教材。实验指导书采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草业教研室编写的《牧草栽培及草地学实习指导》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9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讲授纲要

第一章 绪 论(6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基本概念(1学时)

2、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学时)

3、国内外牧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1学时)

4、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1学时)

5、前景展望(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饲草的概念

2、了解饲草生产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概念

难点: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1、饲草的概念

2、饲草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饲草地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4、饲草生产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5、前景展望

第二章 农学基础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牧草的生长发育(2学时)

6学时)(第二节 牧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2学时)第三节 牧草生长发育与土壤的关系(1学时)第四节 牧草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牧草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

2、理解牧草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

3、掌握牧草生长发育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牧草生长发育的规律

难点:牧草生长发育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第一节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第二节 牧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一、光照

二、温度

三、水分

四、空气

五、矿质营养元素

第三节 牧草生长发育与土壤的关系

一、土壤组成

二、土壤的主要性状 第四节 牧草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

一、肥料的种类及特性

二、施肥的原则及方法

第三章 种子与播种(6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牧草种子的特点(2学时)

2、牧草种子的贮藏方法(2学时)

3、牧草种子的播种技术(2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种子的概念和牧草种子的特点

2、种子的品质要求

3、了解一般种子处理方法

4、掌握牧草播种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种子的品质要求 难点:牧草播种技术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一)牧草种子的特点

1、种子的涵义

2、种子的特点

(二)牧草种子的贮藏方法

1、普通贮藏法

2、密封贮藏法

3、低温除湿贮藏法

(三)牧草种子的播种技术

1、种子的品质要求

2、种子的处理

3、播种

第四章 牧草品种选择及繁殖方式(4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种与品种的区别(0.5学时)

2、牧草品种的选择(0.5学时)

3、品种的繁殖方式(0.5学时)

4、牧草引种(1学时)

5、杂种优势(0.5学时)

6、田间试验(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牧草品种选择的方法

2、熟悉牧草繁殖技术

3、田间试验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牧草品种选择的方法 难点:田间试验技术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一)种与品种的区别

(二)牧草品种选择方法: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改良混合选择法

(三)品种的繁殖方式

1、原种生产

2、原种的繁殖

3、加速繁殖的方法

四、牧草引种

(一)引种的概念

(二)引种的原理

(三)引种的程序

五、杂种优势

六、田间试验(一)田间试验的任务

(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三)田间试验遵循的三个原则

(四)试验地的选择

(五)试验设计

第五章 主要牧草栽培及利用(10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黑麦草(1学时)

2、苇状羊茅、玉米(1学时)

3、鸭茅(1学时)

4、狼尾草(1学时)

5、牛鞭草(1学时)

6、苏丹草(1学时)

7、三叶草属牧草(1学时)

8、毛苕子(1学时)

9、紫云英(1学时)

10、紫花苜蓿(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主要牧草的的植物学特征

2、了解主要牧草生物学特性

3、掌握主要牧草栽培技术

4、掌握主要牧草利用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花黑麦草、狼尾草、牛鞭草、三叶草属牧草、紫云英的生物学特性

难点:多花黑麦草、狼尾草、牛鞭草、三叶草属牧草、紫云英的栽培技术、利用方式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第一节 黑麦草属牧草

多花黑麦草 第二节 苇状羊茅、玉米 第三节 鸭茅 第四节 狼尾草 第五节 牛鞭草 第六节 苏丹草 第七节 三叶草属牧草 白三叶、红三叶 第八节 毛苕子 第九节 紫云英 第十节 紫花苜蓿

第六章 牧草混播技术(4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混播的优越性:(0.5学时)

2、牧草混播的原理(1学时)

3、混播牧草的原则(1学时)

4、混播牧草播种量的确定(1学时)

5、混播牧草的方法(0.5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牧草混播的优越性及其原理

2、掌握混播牧草组合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混播牧草播种量的确定 重点:混播牧草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一)牧草混播的优越性

1、产量高而稳定

2、改善牧草品质

3、便于收获和调制

4、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5、减轻杂草的危害

(二)牧草混播的原理

1、形态学互补原理

2、生长发育特性

3、营养互补原理

4、生态学原理

(三)混播牧草的原则

1、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2、混播牧草组合比例

(四)混播牧草播种量的确定

1、按单播量计算混播牧草播种量

2、根据利用年限确定播种量

(五)混播牧草的方法

第七章间作、套作、复种和休闲(4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复种(1学时)

2、轮作(1学时)

3、间作(0.5学时)

4、套作(0.5学时)

5、连作(0.5学时)

6、休闲(0.5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南方牧草的套作以及粮草间作、轮作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牧草的间作、套作、轮作方式 难点:掌握南方农区粮草间作、套作、轮作技术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1、复种

2、间作

3、套作

4、轮作

5、连作

6、休闲

第八章 青贮饲料及其调制(5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青贮的意义(0.5学时)

第二节 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0.5学时)第三节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1学时)第四节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1学时)第五节 添加剂青贮(1学时)

第六节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0.5学时)第七节 干草及其调制(0.5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牧草青贮原理

2、掌握牧草青贮的一般方法

3、掌握青贮品质鉴定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青贮的一般方法 难点:青贮品质鉴定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第一节 青贮的意义

(一)青贮饲料和青贮的目的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第二节 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一)青贮发酵过程

(二)青贮发酵和微生物 第三节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

(一)青贮原料

(二)调制技术方面的因素

(三)影响发酵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一)常规青贮

(二)半干青贮技术

(三)草捆青贮 第五节 添加剂青贮(一)发酵促进剂)(二)发酵抑制剂

(三)好气性变质抑制剂(四)营养性添加剂

第六节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一)青贮饲料品质鉴定法

(二)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技术 第七节 干草及其调制

(一)干草的优点

(二)干制的原理

(三)干制方法 主要参考书:

1.陈宝书主编.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高洪汶,马明荣.菊苣开花及种子形成规律的研究.草业科学,1993(3):62~64 3.高野信雄.青贮饲料大全.酪农事情社,1970 4.韩建国主编.牧草种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5.洪绂曾,任继周主编.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洪绂曾,任继周主编.现代草业科学进展.中国国际草业发展大会论文集.草业科学编辑部出版,2002.5增刊

作物学研究生 篇3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 科研项目 实践教学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140-02

《作物栽培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作为一门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实践教学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在传授已有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开拓新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推进其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当前本科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如何更好地促进科研活动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该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与科研体会,现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意见。

1 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物栽培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源于农业生产,并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教学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地位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近年来,我国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增加实验教学时间等,也都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和体系。但从总体上看,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最终导致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或者难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究其原因,一是我们授课的对象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农业生产实践知识,即使出生在农村,也较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对作物生产缺少感性认识。二是实践教学不应该是简单、重复的验证操作,也不应该局限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集中进行,而当前的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大多以实验为载体,实验的内容和分析方法都是先由教师讲授,后由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实质上这种实践能力还是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2 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

2.1 重视早期实践教学

大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这些都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课程设计中应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并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让学生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物栽培学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所研究的对象具有较长的自然生育周期,而现在农业院校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学生仅仅通过一个生产季节无法充分认识和掌握各主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规律。为了增加对作物的感性认识,在课程开设之前,即大学一、二年级期间,就应安排田间的启蒙教学,让学生提前对所学专业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在大三阶段再结合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再实践、再认识,使实践教学过程体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初级到高级的实践教学特点。重视早期实践教学有利于衔接和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切实提高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本科生在毕业实习(设计)的方向或兴趣选择,消除盲目性。此外,在没有理论知识禁锢的环境下,尽早开展实践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创造能力。

2.2 科研项目来源

目前我国大学都会有较多的科研团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中,一类是与企业联系的主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横向课题,另一类是由国家或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拨款的纵向课题,多数是一些基金项目如国家、省(市)自然科学,还有攻关项目等。这些项目都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研究背景和推广应用价值,经过主持人(教师)申报、专家评审、立项公示等环节,都确保了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这些科研项目通过再设计,经简化转变为适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驱动课题,这样的课题与已立项课题紧密相连,目标明确,可行性和操作性强,既保证了立项课题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2.3 开展基于科研立项的实践教学

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各大研究型大学相继制定本科生科研计划。国内在1996年由清华大学首次提出类似的计划,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开展相关的本科生科研计划,科研立项的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在项目主持人(教师)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资助的前提下,学校或学院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引导一、二年级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这不仅支持和促进了教师自身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驱动项目开展之初,主持教师应先详细介绍科研立项的背景以及目的要求,学生围绕课题要求开展针对性的资料收集、文献查阅、田间调研,之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再经与主持教师充分讨论,完善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本科学生与团队教师、研究生一起参与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对于同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共同探讨和研究,在这样的大课堂里,遇到问题会及时得到分析解答,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永远获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和成长体验;在项目实施周期的尾声,组织学生进行认真总结讨论,学生们可以从这些紧跟作物栽培学发展的前沿课题中,以点带面地了解到我国作物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科研素养和探索创新精神。在基于科研立项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拓宽知识面,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有利于本科生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3 结语

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重要性在于打破了传统固定学期内的教学规定,拓宽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驱动项目来源,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大学生汲取专业知识的环境,进一步高效利用了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实践操作、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培养了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农业急需的高素质农业研究、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成勇,周慧杰,朱晓勇.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J]. 高教论坛,2011(10):23-25.

[2]李伶俐,朱伟,李文,等.《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87-188.

[3]胡立勇,瞿波,原保忠,等.改革作物学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6-89.

[4]易镇邪,王峰,张海清,等.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改革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6):51-54.

作物学研究生 篇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资源共享,要素,博士论坛

一、长三角作物学博士论坛

长三角作物学博士论坛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共同发起, 整合三校作物学科的相关专业、研究室所的资源构建的长三角地区作物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合作共享平台。笔者作为扬大农学院具体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 有幸参与其中, 并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优质资源共享的内容产生了兴趣, 进行了一些探究。

二、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之间的相互共享, 实现优秀导师资源、优质课程资源、优良科研设备资源等在不同研究生培养机构之间的共享;二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与科研单位 (包括研发企业) 之间相互共享, 研究生培养机构与科研单位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三是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机构及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共享, 即研究生联合培养, 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 也是当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举措。

三、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要素探究

(一) 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对象探究

按共享内容的不同, 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对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综合资源、无形资源等。

人力资源是从事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管理、 服务的相关人员;物质资源是用于研究生教育教学、 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等活动的物化载体。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实现人员的互聘交流, 是实现研究生教育人力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 而其中研究生培养单位与科研机构、科研型企业之间人力资源共享对于提高研究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适应性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物质资源的共享不仅是对各类图书信息资源、实验室所、实践基地、试验基地的交互使用, 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如精品课程、示范专业、联合培养基地等示范性、实践性、应用的平台建设。综合资源共享的典型应用即是各地广泛实现的大学城的建设实践。大学城建设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 促进经济发展, 推进城市化进程, 提高办学质量”, 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带来了蓬勃生机。

除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有形资源外, 校风校训、办学经验、教育传统、校友网络等无形资源也是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资源。

(二) 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类型探究

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可分为“开放、合作、共建”三种主要类型, 而每一类型又包括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

1.优质资源的开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开放。主要包括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优质课程、 特色课程、特需课程的相互开放;同时任课教师进行校际交流, 开放至外校授课。二是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开放。根据统一的规划,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可以开放共享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开放计划, 供有需要的学校和学生自行选择。三是图书资料的开放, 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开放、互动、共享、传播速度快、存储方便和内容丰富等特性,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将本单位的网络资源开放共享, 同时对纸质图书资料提供通借通还服务。

2.优质资源的合作。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合作可从人才培养的合作和科学研究的合作两个方面展开。 各校利用自己的优质资源联合培养人才, 可以通过访学、联合制订培养方案、互相开设课程、互相聘任教师、共同组织创新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同时通过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实现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实现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目标, 同时通过科研成果的获得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 增强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适切性和契合度。

3.优质资源的共建。优质资源的共建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共同建设优质资源, 建设的成果归共建方共同拥有和使用。课程与教材, 公共课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型实验室、学位点等, 都可以纳入共建的范围, 以整体观的视角推动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保障共建共享的质量, 提升共建优质资源的应用效益, 最终形成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的良好生态系统。

如上图所示, 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开发、合作、 共建是由低到高的三个逻辑层次。开放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将自身资源提供给其他培养机构应用, 此时是各自利用;合作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利用各自的资源共同完成某些任务、项目, 此时是共同应用;共建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共同建设资源, 此时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四、启示

长三角作物学博士论坛是跨地域进行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一种努力, 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距全方位高效度的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还有不小的距离。建立一个有效合作共享机制, 搭建一个实质性运转的平台, 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学术资料、学术交流等各环节各方面根据具体的情况, 设定具体的共享方案并有效执行,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效果, 进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成辉, 李靖, 宋秋蓉.香港高校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计划述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12) :68-70.

[2]刘晓.欧洲博士研究生及青年研究人员理事会[EB/OL].http://www.gisti-thinkbank.ac.cn

[3]李翠.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 2011, (1) :225-226.

[4]罗尧成, 姚俭.优质资源共享与研究生教育强国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5) :62-66.

[5]黄琼珍, 黄颖.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究[J].高教探索, 2010, (3) :60-63.

[6]皮国萃, 孙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生合作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4) :64-68.

作物学研究生 篇5

2004年(6选5,每题20分):

1.从作物栽培的角度,讨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途径与方法。

2.根据冬小麦的分蘖成穗规律,论述利用栽培技术调控的基本原理。

3.从源-库关系与物质生产角度分析我国玉米优势区域(选一熟悉地区)玉米的高产优质途径。

4.试论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并据此提出高产优质的主要技术途径。

5.经济作物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在种植业结构上的特点又是什么?你所熟悉的地区在上述两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6.棉花存在哪些生产问题,试论述这些生产问题与棉花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2005年(6选5,每题20分):

1.从作物栽培角度,论述小麦与水肥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途径与机理。

2.以一个玉米产区为例,试分析我国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并提出增产对策和措施。

3.论是调控棉花蕾铃脱落的关键措施及其机制。

4.试论述水稻高产与品质同步提高的施肥技术与机理。

5.根据油菜的特点,试分析其高产优质栽培原理和关键技术措施。

6.试述提升我国粮食生产力的技术和途径。

2006年(7选5,每题20分):

1.从提高作物生产力的角度,试论设计栽培的可能性和技术思路。

2.分别论述在不同温度、光照、降水条件下选择冬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措施的基本原理。

3.试论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过程,并据此提出产量与效益同步提高的主要技术途径.4.从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角度,分析大豆提高产量的关键和措施。

5.分析我国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优势所在,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该区玉米产量和效益的主要技术途径。

6.试从棉花的形态和生育特点,讨论棉花存在的主要生产问题及解决途径.7.根据烟草的特点试论述在生产中如何处理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这是2006年中国农科院博士入学作物栽培学考题,今年农科院和中农的专业课分开出题,往年都是用同一考题。(6选5,每题20分)

1.论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3.简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大豆,油菜,花生,苎麻,甘薯的产量构成因素。

4.以一生态区为例,论述一作物产量限制因素,及其优化调控途径先后顺序。

5.小麦,棉花品质限制因素及调控途径。

作物学研究生 篇6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在高等农业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多年来已发展成为种植类专业的主干课, 是一门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探索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科学。通过作物栽培学的学习, 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1,2]。河西学院作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唯一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 开设农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已有较长历史, 作物栽培学作为专业方向必修课, 在培养高等农学专业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社会对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化, 作物栽培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技能,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 脱离生产实际封闭式搞教学的弊端暴露无遗,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致使培养的学生只具有刻板的理论知识, 而缺乏知识的应用能力, 影响了人才与市场的对接。为此, 我们尝试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通过分析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探索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为新时期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参考。

1 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 脱离生产实际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许多技术来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目前教学内容还是传统知识多、前沿知识少, 理论知识多、应用技术少, 书本知识多、生产一线的实用技术少, 教材内容改革滞后, 本土、乡土教材较少, 没有及时把一些新成果、新技术渗透到教学中, 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脱节, 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方法单一,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机,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被动、消极的学习局面[3,4]。目前作物栽培学主要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以黑板为中心的“满堂灌”, 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互动教学方法应用较少, 且应用水平不高,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和发展, 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2012年课题组针对2009级近7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有62.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一般, 学习兴趣不高;普遍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枯燥乏味, 教学方法单一。

1.3 重理论轻实践的矛盾突出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加强不够, 表现在实验时数较少, 农学专业26学时, 且77%的实验为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较少。课程实习一周, 由于受实验田面积限制及时间较短等因素影响, 学生只能开展2~3种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环节, 不能进行全生育期的观察、测试, 实习效果不尽人意。

2 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2.1 改革思路

紧紧围绕种植类本科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的教学实践开展研究。采用综合分析法, 教学模拟法, 方案优选法, 通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改革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2.2 改革的具体措施

2.2.1 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内容

通过改革, 实行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与田间 (试验田和大田) 教学三结合, 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体现素质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对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专业课实验内容融合重组, 单独设立作物学实验课, 这将有利于减少或避免不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开设, 优化学时、学分和教学资源配置, 使学生达到将各门课程实践内容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减少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比例,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比例。

在教学内容优化中, 要处理好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处理好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矛盾。传统教学中, 总论与各论分开讲, 总论主要讲授作物的“共性”知识, 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等内容, 各论则分别讲解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等地方主体作物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导致讲授内容重复, 与生产实践脱节, 空洞乏味。实践表明, 将总论与各论内容有机融合进行讲授, 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如将“作物的源、库、流”理论, 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形成及品质指标,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融入到具体作物中讲授, 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应用。二是处理好理论教学时数较少与内容较多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师认真提炼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技术, 精讲细讲。实践性强的内容安排在实验、实习中讲授, 如小麦分蘖成穗规律和幼穗分化, 根、茎、叶、花、果实等植物学特性等内容安排在实验中结合实物讲解, 既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三是在授课中立足区域农业特点, 瞄准学科前沿发展, 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 及时捕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新技术, 结合不同的章节内容, 把最新成果和当地的新经验及时补充到课堂中来, 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 浅显易懂, 贴近生产, 做到教师常讲常新, 学生常学常新,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6,7]。

2.2.2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拓宽实践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是作为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巩固和记忆, 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通过改革重点抓好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田管理、田间观察和诊断、田间技术操作、农村基点考察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把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培养学生5个能力的教学改革目标。即:1) 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训练:通过观察和比较农田生物典型时期的形态特征, 训练学生的鉴 (识) 别农田生物种类的能力;2) 农艺操作技术训练:结合农作物主要生育期开展播种、种子处理、灌水、施肥、整枝等相关的农事操作技能的训练;3) 田间诊断训练:以1~2种农作物为主, 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训练学生看苗诊断能力;4) 科研素质训练: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强化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等途径, 让学生掌握多种先进仪器的使用方法, 提高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5) 延伸知识应用:通过拓宽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 指导区域性作物生产、种子生产, 培养综合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加强教学模型、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实验材料的收集保存。如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 幼穗分化挂图, 河西乃至甘肃等地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标本。使实验室真正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平台。

2.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1) 理论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变灌输式为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淡化教师的“管理控制者”角色, 突出“指导、服务和启发”的角色, 通过教学过程的互动, 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要素, 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变“我要学生学”为“学生我要学、我想学”。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减少课堂讲授时数, 每门课程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 供学生自学,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原有的“一人制”讲授为“多人制”讲授, 整个作物栽培学课程确定总负责人, 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确定授课内容, 不同作物类型可有不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

2)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分组, 按讲解———示范———操作———考核———报告的程序进行, 独立完成;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由学生组成实验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并付诸实施, 最后由学生完成试验小结, 并讨论通过。课程实习以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为依托, 以“教研室+任课教师+课程+学生”的运行模式开展教学实习, 通过实习, 实现从试验田种植计划拟定、田间区划播种、田间管理、观察记载、测试分析全过程学生参与的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技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计划和课程大纲, 根据实习内容分成实习小组, 种好新品种展示田、丰产栽培田, 良种繁育田, 让学生完成主要农作物从种到收的栽培环节, 并参与田间管理, 人手一个记载本, 规范记载内容和标准, 实习结束上交, 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一部分。每年的3~10月集中专业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 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过程。近年来, 我们还将学生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实习基地参与实习单位科研项目, 由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总之, 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就是要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 把以教师为主体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进一步修订课程大纲, 优化教学内容, 强化实践教学, 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增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参考文献

作物学研究生 篇7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改革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中国农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教学与改革问题历来受到重视。作物栽培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域性、系统性和学科交叉性, 使各农业院校的作物栽培学课程在理论课与实践课设置、总论与各论的内容衔接、学时安排、开课时间安排以及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具有一些差异。同时, 作物栽培学本身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在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 本文试图在对国内同类院校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找出宜宾学院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的问题, 并对此进行改革, 切实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

通过调查我国普通农业院校以及开设有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院校中发现在课程性质上, 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等课程多为必修课, 但各校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与开课学期上有较大差别。一是在课程设置上, 多数学校栽培学与耕作学分置, 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将两者合为一门课;二是在栽培学的开设上, 有的学校仅一门作物栽培学, 但多数学校例如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在两门或两门以上。三是在学时分配上, 各校也存在较大差异, 耕作学学时在32~72之间, 其中最少的是华南农业大学, 最多的是贵州大学。四是在课程的开设学期上, 各校也存在较大差别:耕作学多在第5或第6学期, 但也有早的在第3学期, 迟的在第7学期;栽培学多在第5~7学期, 而华南农业大学整体较早, 其农学概论安排在第2学期。

二、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内容的比较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为适应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要求, 优化了作物栽培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开设了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各论 (一) 和作物栽培学各论 (二) 以及作物栽培学实验等相对独立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统筹, 总论, 讲述各种作物共同的生育规律和总体生产发展概况, 各论, 突出不同作物独特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在所有作物中突出主要作物, 在栽培技术上突出高产和优质栽培技术。其中, 作物栽培学各论 (一) 介绍河北三大主栽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 的栽培, 而其它作物的栽培归入作物栽培学各论 (二) 。

四川农业大学对作物栽培学的讲授内容进行了重大变更。课堂讲授紧紧围绕作物环境措施这个整体和高产、优质、高效目标进行, 讲授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注重传授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一般不详细讲授, 要求学生围绕讲授内容, 广泛查阅文献资料, 培养自学能力, 扩大知识面。概论:讲授共同理论和技术。各论:水稻讲授起源和分类、温光反应特性及应用、产量形成及其调节和水稻栽培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四个专题;玉米讲授形态、生理及栽培特点、产量形成及其调节和玉米节水栽培技术等三个专题;小麦讲授起源及分类、阶段发育理论及应用、产量形成及其调控和抗逆生理与抗逆栽培等四个专题。

山东农业大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 对作物栽培学进行了教学改革, 全面贯彻实行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与田间教学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中心, 有机结合实验室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田管理、田间现场诊断、农村基点考察和课程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变灌输式为启发式,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观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想、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长江大学针对教学当中存在的片面强调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与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总结归纳出了“1234”结构教学模式, 即1个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种科研 (教学研究和本学科前沿科研) 、3种教学形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 和4个教学阵地 (课堂、实验室、试验示范田、信息场) , 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自学、动手与动脑的有机融合, 达到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步提高的目的。

三、对宜宾学院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建设的启迪

在课程设置上, 把作物栽培学各论、总论和作物耕作学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 促进了农学专业栽培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协调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避免重复现象;在课程内容上, 体现地区性, 突出地区特色。即全面介绍全国情况, 深入论述共性理论 (作物形态、生态、生理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机理) 与通用栽培技术 (土壤耕作、播种育苗、密度与株行配置、灌水与施肥、作物保护与化控、地膜覆盖、收获、灾后应变) , 在此基础上结合川南地区特点, 反映作物的最新生产经验和先进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为了体现内容的先进性, 增加了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新技术, 如绿色、无公害及有机作物栽培技术规程, 小麦精量播种技术, 水稻轻简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化栽培技术, 米、麦间、套、复种实现纯粮田技术等。

四、结语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 在西南地区区域农业资源高效、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课程设置上, 把作物栽培学各论、总论和作物耕作学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课程内容上, 体现地区性, 突出地区特色。同时把以教师为主体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增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崔来成.国家重点学科点—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J].高等农业教育, 1993

[2] .马平.改革作物栽培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1987

[3] .刘艳侠.高职院校《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模式创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7

[4] .李伶俐, 朱伟, 李文等.《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5] .李雁呜, 李存东, 崔彦宏等.《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 2007

作物学研究生 篇8

关键词:经济作物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经济作物学》是面向农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依据学生已学过的《作物育种学》和《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主要介绍经济作物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生物学特性、主要的栽培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环节。以课堂讲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讲授介绍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情况、经济意义, 各作物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主要栽培技术; 实践教学则适应经济作物生产的需要, 掌握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在学生掌握经济作物的一些基础知识和生产技术后, 使学生对经济作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经济作物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经济作物学》原是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学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优化, 专业课的比例和学时逐渐减少, 其中主干专业课《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的学时不断减少[1], 在此情况下, 《经济作物学》就由专业必修课变为了专业选修课, 并且授课学时也进行了相应的缩减。但同时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农业生产中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种植作物的种类和结构不断变化, 涉农有关用人的单位和学生都希望对种植的作物有更广泛、更全面的学习掌握。因此, 提高《经济作物学》课程质量,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经济作物学》课程改革依托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 教育理念直接决定教学模式的选择, 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经济作物学》课程的改革首先应更新教学理念, 充分重视学生需求, 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多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任课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树立了“重视基础、强化能力、拓展思维、鼓励创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实践教学,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深化实验项目的改革与创新。同时, 加强科研与教学的整合, 把国内外主要经济作物的研究动态及最新成果带入到教学课堂, 让学生在传统知识传承的过程中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发展趋势, 在教学与科研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 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让学习的过程真正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过程

( 一) 加强教材建设

《经济作物学》目前还没有全国统编的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 涵盖面系统且精要完整的教材少, 特别是南北方由于地理、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种植的经济作物种类不尽相同, 而关于南北方经济作物的生物特性和种植技术没有统一的概括与梳理, 不同院校一般采用自编教材。自编教材的内容差别较大, 教材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 没有统一标准评价教材; 教材里部分理论滞后于实践, 教材内容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实验教材缺少等均已成为《经济作物学》教材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二)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济作物学》教学内容应当体现社会的需要, 以主体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实用为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修订完善教学大纲, 使教学大纲直接反映教学目标、知识点、技能点。《经济作物学》以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重点加强实践教学, 主要介绍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情况、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以及栽培技术, 并包含品质概念的介绍, 品质形成过程、品质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内容。

( 三)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经济作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是突出动手操作和应用能力, 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采用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教师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模式[3]。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 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缺少农事生产的经验, 对作物、作物生产缺少感性认识, 动手能力差[4]。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 互问互答, 即时回答, 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同时课堂讨论和教学展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录像、实物投影、电子照片、实物标本、挂图、计算机网络等手段, 加强课堂上讲授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可视性, 克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直观认识的缺点。

( 四) 加强实践教学

《经济作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现今实践教学已成为《经济作物学》这门课程的薄弱环节, 为了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农业生产状况, 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运用, 特别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即实验与课程实习环节。根据生产实际, 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 增加甜菜、亚麻、向日葵等主要经济作物品质指标检测的实验项目, 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 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 并且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选择典型的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公司、良种繁育基地等作为实习基地,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组织学生到这些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调查研究,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经济作物的感性认识, 同时提升理论水平, 为今后的毕业择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五)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 抑制了不重视平时学习, 考前突击硬背的不良风气。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综合测评体系, 即课程理论笔试、课程论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四部分组成, 分值按5∶2∶2∶1的方式计算。课程笔试试题的内容本着全面、灵活的原则, 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判断、简答、论述等各种题型, 综合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努力做到不枯燥、不唯本。课程论文的撰写,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过程中感兴趣的方向或题目, 通过查找资料获取信息、论文撰写、课堂讨论四个阶段完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其积极性。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完成情况。通过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增强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 改变了学生“死背书”、“硬背书”的习惯。

( 六) 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

《经济作物学》课程由教育和科研一线的专家任教, 教学水平较高, 在课堂上能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讲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担任主讲的教师是美国进修归国的教授, 将美国的先进经验技术和见闻融合到课程教学中, 使学生们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同时, 注重培养年轻教师, 鼓励年轻教师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 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各种教学会议, 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建立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经济作物学》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结束语

近几年来,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通过以上措施, 对《经济作物学》进行了课程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些经验对全国同类院校《经济作物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淑萍.农业高等院校《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8) :197-199.

[2]陆大雷.作物栽培学研究性教学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 :134.

[3]徐振江.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17) :9551-9552.

[4]刘桃菊.作物栽培学实践性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5) :110-113.

[5]顾万荣.《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农业教育研究, 2011, (3) :35-37.

作物学研究生 篇9

1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法图文声像并茂, 能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 使抽象内容表现具体化、直观化, 能刺激学生感观,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能随时增补学科前沿知识, 科学、准确地传递大量信息,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6,7]。笔者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中, 坚持多媒体课件的“新、简、形象直观”。“新”是于每一届教学班上课前, 针对前届教学存在的不足修改课件, 增补学科新知识;“简”是指幻灯片要简洁化、提纲化, 以突出教学重点为核心;“形象直观”则是在幻灯片中尽可能多使用图片, 尤其是注意使用来自于农业生产的田间实拍图片辅佐教学内容, 如水稻抛秧技术、花生双行单粒植种植技术等实拍图片, 这些图片形象直观、针对性强, 再经过教师的讲解, 使复杂的理论和技术变得简单明了, 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作物栽培技术是连续过程的特点, 在教学中还安排一些重点教学内容的视频教学, 如播放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栽培的“作物‘三免’栽培技术”和“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烤烟优质适产栽培技术”等影像资料, 使课堂逐一讲授的各项栽培技术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静态栽培技术变为动态, 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 既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归纳掌握,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很好。

2 运用实景图片直观式教学

作物栽培技术是形象的, 实践性很强。针对现在的农科大学生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 对授课内容觉得抽象、难理解和难记忆的特点, 笔者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 运用大量的实景图片直观教学。如在介绍“水稻晒田技术”教学内容时, 先演示水稻晒田前、后两张实景图片, 比较稻苗形态特征和田间长相, 再解析水稻晒田的作用和原理, 然后通过轻度晒田、中度晒田、重度晒田的一组实景图片, 讲授具体的晒田技术。在讲授“烟草底烘及其防救”时, 先演示比较已发生底烘生长不正常和未发生底烘生长正常的实景图片, 描述烟草底烘的形态特征, 导出烟草底烘的概念, 再通过由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渍水、土壤干旱、病虫害为害严重等原因引起底烘的图片展示, 解析引起烟草底烘的原因, 阐述烟草合理密植作用和适宜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原则及其技术。运用实景图片直观式教学法, 使无形、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和生动, 更使复杂的栽培理论和技术变得简单化, 学生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 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3 运用实例启发式教学

兴趣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被动、消极的学习局面。实例启发式教学法是预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科学研究试验或生产实例, 授课时先对实例设置疑问, 再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通过学生答疑和教师解疑等教学过程, 使学生获取知识, 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如在讲授“水稻的发育特性理论”这一“水稻栽培”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时, 就先列举“当早造栽培误用晚稻品种时, 其生育期必须延长至晚造才能开花结实, 而在早稻品种快繁或晚造秧龄不足时, 又常用早稻品种在晚造短秧龄翻秋栽培”这一水稻生产实践中的实际例子, 然后设疑“为什么早稻品种可以在晚造栽培, 而晚稻品种不能用作早造种子”?再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晚稻和早稻的演变与分类”知识去思考、解疑, 在学生自由发言答疑后, 通过教师讲授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性“三性”理论, 点评、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答疑, 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这种实例启发式教学, 是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同时, 启发、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思考,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记忆雍长的概念及其复杂的理论,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抽象, 学生听得空洞泛味的教学现象, 既提高了教学效果, 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组织课堂讨论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法中“满堂灌”、“说教式”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以由4-5个学生自由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 教师结合重点章节的重点、疑点内容, 以及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 预先布置课后讨论题, 各小组长于课后及时组织本组同学讨论, 写好发言提纲或答案。下一次课组织课堂讨论时先以小组抢答形式发言, 其后组外学生自由发言, 对前面的小组发言提出质疑和答辩, 然后是教师对学生讨论中的一些误点、疑点和难点作相应的解释和补充, 最后由全班集体评定该小组及作自由发言的学生的本次课堂讨论成绩。在讨论发言中, 教师以身作则并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耐心倾听、不随便打断发言者的发言, 做好必要的记录, 使学生在倾听中学会归纳发言者的主要观点, 善于吸取与自己有差异的独到见解。

5 加大平时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

作物栽培学为考试课程, 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其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考成绩组成。传统的评定方法是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包括实验课成绩及课堂考勤, 前者占平时成绩的90%, 后者占10%) , 期考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显然, 这种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已经适应不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尝试加大平时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 课程考核仍然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大部分, 两者各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 分别由实验课、课堂讨论、作业和考勤的考核成绩组成, 各占平时成绩的60%、10%、20%和10%。课堂讨论成绩由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评定, 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注意保证各学习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的机会均等, 使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成绩的差异主要由各小组的课后讨论质量和是否积极参与自由发言形成。平时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期末笔试, 但对不及格者要根据其不及格的成因给予一次相应的补考机会。期考成绩仍由期末考试所得, 考核内容和标准不变, 但其占总评成绩的比重由原来的70%降至50%。实践证明, 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成功的, 它保证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 实现了理论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及以素质为根本、以能力为中心的创新人才培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6 教学法改革实践的几点体会

6.1 关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根据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地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充分体现学生在认知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可使这种“双主”作用得以更好发挥。比如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主要以教师为主导, 通过多媒体反复演示, 并利用实景图片直观式和实例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对于归纳性强、难度较大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及前沿知识的热点问题, 则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深入讨论。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既使教师传授了知识, 又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

6.2 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

因教学节奏快, 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记忆和做课堂笔记, 容易使学生产生思考不足、理解不透、学习兴趣下降和视觉疲劳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现象, 是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之一。为此,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以“简”为原则, 除必要的名词概念外, 尽量使每张幻灯片的内容提纲化, 以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 同时要控制好幻灯片的翻页速度,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安排适当的黑板板书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学进度。多媒体教学的另一明显不足是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多媒体教学是以课件为媒体, 通过计算机与人之间的交互工作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过于依赖计算机, 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通过课件直接展现在大屏幕上, 教师只是坐在计算机前对显示器上的内容照本宣科, 没有师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 教师就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和学习状态, 及时把握好教与学的同步。为了克服这一不足, 教师必须明确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 多媒体永远代替不了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教师一是要做到上课前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熟悉教学课件, 娴熟讲课内容, 达到讲课时不依赖显示器或屏幕即能有条不紊、发挥自如;二是上课时保持站姿, 必要时稍加走动, 以便通过与学生的眼神和心灵上的交流, 及时顾及学生的反映与反馈,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也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因此, 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的教学不是变得轻松了, 而是难度和压力均更大了, 围绕教学所做的工作更多了。

6.3 关于组织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确立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 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和表达的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讨论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包括讨论内容、讨论时间、讨论方式及如何引导讨论的深入等。对刚开始组织课堂讨论时可能出现的学生不积极发言、甚至无人发言的尴尬局面, 教师可先强调自己也有很多不足,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需要在讨论中提高和充实, 同时强调教材上的知识也有它的局限性和时效性等, 通过这些方法激励学生发言, 克服他们胆怯的心理,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讨论中教师认

(上接第212页)

[5]苏艳.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方法探讨[J].SCIENCE&

[6]左韬.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方法研究[J].高校理科研究.

[7]吴明赞.“工程电磁场”课程的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J].电

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8]薛建平.关于电磁场教学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

[9]方进.建设有特色的工程电磁场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创新

能力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1.

[10]刘业扬.在电磁场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3.

[11]杨德强, 潘锦, 陈波.电磁波教学创新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

探索, 2009.4.

[12]杨德强, 潘锦, 王志敏, 杨峰.电磁波极化教学实验设计与实

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4.

[13]张惠娟, 王艳廷.电磁场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J].理工

教学.

[14]李军, 陈颖.电磁场实验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J].实验科学

与技术.2011.2.

[15]钟福如, 李栓明, 张卫东, 刘巧.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方法的

探索[J].科教平台, 2008.No.14.

[16]蒋云晨, 袁立和.计算机辅助电磁波实验系统的研制与应

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1999.

[17]陈金佳.PC机与MCS-51系列单片机多机通讯在语言学真倾听学生发言、做笔记等行为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发言的有效方法。

6.4 关于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只有不断优化、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而教师是实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的关键。因此, 教师必须非常娴熟掌握教材内容, 精通有关学科的相关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才能不断优化、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才能在授课时做到融会贯通;同时教师还必须积极参加科学研究, 经常进行生产调研, 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 才能更好地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才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和新技术, 了解科技发展新动态。

参考文献

[1]董钻, 沈秀瑛.作物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2.

[2]肖关丽, 郭华春, 李富生.作物栽培学“教—学”互动模式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 2008, 56 (3) :30-31.

[3]朱新开, 郭文善, 李春燕.作物栽培学课程组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5) :227, 230.

[4]刘艳阳.关于多媒体教学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6) :145.

[5]郭伟, 孙海燕, 于立河.案例教学法在经济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08 (16) :10, 87.

[6]黄宁宁.理论国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3) :84-86.

作物学研究生 篇10

《作物栽培学》是“村村大学生”农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作物栽培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作物的栽培环境以及农业措施三方面的内容, 其核心内容是作物, 其主要任务是阐述作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产量构成与栽培环境的关系, 以及栽培管理措施、发育调控原理和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它的研究和应用, 对于提高作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自开始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以来, 笔者一直担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知识水平差异较大, 但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劲头十足, 生产实践经验丰富, 掌握和领悟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较强。针对“村村大学生”的组成特点, 在对其授课过程中, 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注重多媒体软件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丰富讲课内容, 以生动具体的感官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笔者通过几轮的“村村大学生”《作物栽培学》讲授工作, 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 同时吸取同行的先进教学经验, 认为可通过以下几项措施, 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村村大学生”毕业后, 多数学生将在生产一线工作, 因此要求专业知识系统扎实。因学生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 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 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准备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 认真备课。任课教师除熟读课本并提炼其中知识以外, 还应该参阅大量的文献书籍, 以补充因教材的更新不及时而造成的知识点的落后。现在学生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生活条件优越, 接触的信息多而复杂, 常有课堂上摆弄手机, 看课外书等现象发生, 将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上来, 是任课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一味的枯燥讲解常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可在课堂上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日常实际生活相结合, 同时可在课堂上加以幽默因素, 通过这种方法使生涩的原理变得浅显易懂, 生动形象, 进一步缓解了学生的疲劳, 增进了师生间的友情。

二、积极发问,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针对生产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发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然后再引出要讲解的授课主题, 常会起到惊人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解大豆种植密度时, 问学生认为合理的种植密度应该是多少?很多人认为密度应大一些, 认为株数多会高产, 这时可以引导大家, 大豆植株密度过大时会怎样啊?大家会争先恐后说出很多答案, 如争夺养分, 通风透光不好导致落花落荚, 生育后期倒伏严重, 前期长势好、后期产量低等等回答。此刻适时提出合理密植的概念, 并告诉同学们一个适宜的密度是相对的, 绝不能武断地说“肥地宜稀, 瘦地宜密”, 此外还应考虑种植作物的品种及其类型、肥水条件和播种季节等各种因素, 当然这仅仅是确定播种密度的一般原则。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 栽培制度各异, 管理水平和种植的品种不一, 不可能统一种植密度。在大家讨论完后, 老师对其进行及时总结, 通过这种讨论和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每讲完一个作物, 还可以针对授课内容中的难点和疑点, 给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和探讨性的思考题, 让学生自主选择, 凭借查阅文献和切身经验展开讨论, 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鼓励大家提出不同的见解, 尤其是针对书本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大胆讨论。鼓励相互议论, 启发学生思考, 各抒已见, 活跃学术气氛。最后教师进行归纳, 总结出讨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的知识。

三、深入生产实际, 增加学习兴趣

“村村大学生”学生因来自农村, 而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但多数学生对表面现象背后的原理却知之甚少。而作物栽培学正是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讲解之余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 如对作物的不同种植模式、不同的肥料水平, 不同的试验设计等进行实地观察,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而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然后再把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和升华, 达到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目的。通过作物物候期和种植密度的调查, 以及光合能力和简单生理指标的测定, 既可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又能帮助学生消化书本上的知识, 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进一步达到“村村大学生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另外, “村村大学生”在春秋农忙季节安排了两个半个月的假期, 这不仅可解决家里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同时又可将理论联系实际, 进行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师在假期前布置安排好学生的假期实践任务, 使他们的假期活动既丰富多彩又和书本知识紧密结合, 融会贯通。

四、注重知识点间的横向关联

作物栽培学上各作物间在知识点上既存在个性的东西, 又存在共性的东西, 讲解某一作物时, 不能孤立的讲述。共性的东西要总结清晰, 个性的东西要重点突出。如讲解小麦幼穗分化发生时, 要突出讲解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与叶片数目的对应关系, 以及与越冬性的关系。而针对小麦、水稻、玉米等的幼穗分化等共性的东西归纳在一起讲授, 如影响幼穗分化的因素, 可列表进行比较讲解。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针对难点问题要着重讲述, 深入浅出, 且要生动形象, 这样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教学方法与内容

在课堂上不断地改进授课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可充分利用各种电子素材, 以照片、动画、图表、框图等多种方式讲解教学内容, 将理论变成直观的演示, 提高学习兴趣, 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启发式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老师少讲、精讲, 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的乐趣和兴趣。

摘要:对“村村大学生”《作物栽培学》授课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提出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 使教与学有机结合, 遵循从感性到理性, 从动态到静态的授课原则, 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组织好生产实践参观, 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理论到实践的引导, 通过在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和记录分析, 使学生得到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进而进行理论升华,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村村大学生,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雪龙, 齐艳萍.村村大学生《畜禽解剖生理学》教学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2 (6) :109-110.

[2]李高贵.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 有效服务“三农”[J].教坛纵横, 2004, (15) :55-56.

上一篇:变形率测试下一篇:烤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