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物

2024-11-23

主要作物(共12篇)

主要作物 篇1

种子贮藏是种子产业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 科学、安全贮藏种子, 能使种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力, 提高种子的播种质量, 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用种安全[1,2]。种子贮藏的任务就是采用合理的贮藏设备和科学的贮藏技术, 人为地控制贮藏条件, 使种子劣变降低到最低限度, 最有效地保持较高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 从而确保种子的播种价值。

种子中的贮藏物质是其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在种子的干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关系到来年种子是否能够正常出苗[3]。因此, 做好种子的贮藏工作至关重要。现将种子贮藏技术总结如下。

1 种子入库前的准备

1.1 种子入库的标准

种子的贮藏工作, 从收获环节开始, 一定要适时收获、及时干燥。种子贮藏期间的稳定性因作物的种类、成熟度及收获季节等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例如, 在相同水分条件下, 一般油料作物种子比含淀粉或蛋白质较多的种子难贮藏。对贮藏种子水分的要求也不相同, 如禾谷类作物种子水分在13%以下 (GB4404.1—2008) , 豆类在12%以下 (GB4404.2—2010) 。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以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4项指标进行分级, 检验合格后入仓, 种子在进仓前不仅要按不同种类严格分开, 还应根据成熟度、水分及纯净度等情况分别堆放和处理, 同时对种子进行分批划分, 每批种子不论数量多少都应具有均匀性, 总之做到“五分开”, 即新、陈种子, 干、湿种子, 有虫、无虫种子及不同种类和不同纯净度的种子分开贮藏, 以提高贮藏的稳定性。

1.2 仓库的准备

贮藏种子要使用专用仓库, 达到既能通风, 又能密封的目的, 以调节仓库内的温湿度, 使用前要进行全面检查, 以确保仓库无渗漏, 门窗安全, 关闭灵活, 防鼠设备完好, 消防设备齐全[4,5]。

做好仓库的清仓和消毒工作, 是防止品种混杂和病虫滋生的基础。全部清理仓库内的异物及仓具;要及时地将仓外杂草铲除, 并将污水排除, 保证仓外环境的清洁。之后对已整理的空仓要进行消毒处理, 使仓虫、微生物无法生存、繁殖而死亡, 通常采用喷洒和熏蒸2种消毒方法, 一般用敌百虫、敌敌畏及磷化铝等药剂, 施药后要关闭门窗72 h, 后必须通风24 h种子才能进仓。

2 种子入库

种子入库是在精选和干燥的基础上进行的, 种子质量指标达到《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规定的标准。对精选加工后的种子, 根据自身特性、贮藏时间、包装方法、贮藏方式选择包装材料的种类进行合理包装并附有标签, 确保种子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不变质, 保持原有的质量和活力[6]。种子入库后要进行合理堆放, 堆垛之间应留有适当的空间, 便于通风、检查及管理。

3 种子入库后管理

3.1 化学药剂熏蒸处理

仓库经过消毒后虽然清洁, 但新入库的种子往往带有为害种子、影响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害虫和微生物。种子入库后, 根据种子的类别及贮藏季节的不同, 及时进行化学药剂处理, 使害虫和微生物停止活动或致死, 同时还可以起到抑菌防霉的作用, 常用磷化铝熏蒸剂熏蒸, 投药后密封仓库3~5 d, 然后通风5~7 d排出毒气, 但施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仓库周边要设警示标志。

3.2 适时通风

种子入库后都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通风, 种子是活的有机体, 生命活动一直在进行着, 环境可对种子体内的代谢起作用, 逐渐地使仓库内的温湿度状况发生改变, 引起种子的吸湿回潮、虫霉、发热等。根据贮藏种子的特性及季节, 进行通风处理, 以有效地达到降低温度和水分的目的。在通风前应测定仓库内外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大小, 以决定能否通风。

3.3 种子的检查

种子在贮藏期间, 会因外界气候、贮藏期长短, 自身发生变化, 一些生理特性会发生改变。因此, 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种子的温度、水分、害虫、发芽率、活力等, 并做好记录, 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贮藏条件, 确保种子的安全。检查位置要设计合理, 取样均匀。检查种温, 根据种子的堆放方式划区定点, 在9:00—10:00用温度计测量种子堆上、中、下层的温度;检查水分, 根据季节不同选择测量点, 一般是“春查面、夏查底”, 按照按照国家标准 (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进行分析;检查害虫, 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及害虫的生活习性设点取样, 采用筛检法进行检查;检查种子的发芽率及活力, 定点取样, 按照国家标准 (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进行分析, 重点在高温或低温之后、药剂熏蒸前后及出仓前检查[7]。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543.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S].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5.

[2]种子贮藏原理与技术[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404.1—2008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2008.

[4]严水美.种子储藏保管工作的实践经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0) :35.

[5]代丽丽.论种子的储藏与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8) :162.

[6]于英杰, 刘玉平, 辛学敏, 等.农作物种子的有效储藏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2) :214.

[7]卢敏.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主要作物 篇2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

重大研究计划2015项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玉米、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控制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综合应用生物学、农学及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集中深入地探讨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这两个密切相关并影响作物产量性状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机理,进一步通过分析籽粒形成和株型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生物学过程之间的互作关系,阐明影响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展高产育种的分子设计理论研究,为我国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一、科学目标

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解析玉米、水稻株型发育(分蘖、株高、茎叶夹角、穗型等)和籽粒形成(花/穗建成、籽粒发育等)这两个影响作物产量性状且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分子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网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高产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二、核心科学问题

解析玉米、水稻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的多基因遗传调控网络,分析并阐明影响产量性状的主要基因和基因之间的互作调控规律,为作物高产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河南主要农作物育种发展方向 篇3

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对河南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单产已成为育种单位今后工作的重点。

小麦 在河南生态条件下,小麦推广品种产量水平之所以不断提高,主要是通过稳定单位面积穗数,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实现的。

小麦育种今后着重注意三点:一要适度增加小麦生物产量而提高经济产量,即株高在现在基础上适度增加至80~85厘米较适宜。二要适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单产,即在提高茎秆弹性和改善株型结构的基础上,略有增加为宜,但不能增加太多。在河南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中后期病害较多,由风雨造成的倒伏威胁较大。如果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的幅度过大,势必造成倒伏及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籽粒灌浆,最终导致产量降低。三要增加穗层,由单层穗变成多层穗,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郁闭造成的倒伏和病害。四要籽粒脱水快,适合机械化作业,防止收获前后因雨水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玉米 玉米育种向密度、广适性、抗逆性、丰产性方向发展,随着农民种植习惯的改变,稀植大穗品种已逐渐退出市场。高密度品种的试验和审定,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目前河南玉米品种分四种类型,一是郑单958改良型,二是浚单系列改良型,三是先玉335改良型,四是中外混合型。瑞德与黄改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仍是河南玉米杂交种利用的主流。随着先玉系列在河南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来源于先玉系列的亚热带血缘做亲本的品种逐渐增多,同国内的品种相比,利用亚热带血缘育成品种的抗倒性、抗病性大有提高。国外育种资源的引进,丰富了河南玉米育种资源库,培育的新品种很快会在生产上应用。针对河南遗传基础狭窄突出、品种的同质性高,遗传多样性差的现状,各育种单位和个人应充分挖掘各种野生资源,利用各种外来资源,改良老的种质资源,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挖掘优异基因,导入过去和现在正被广泛利用的育种材料,不断创造新种质,培育品种新类型。加快培育高产稳产、抗旱耐涝、抗病抗虫的新型玉米育种材料,选育玉米品种新类型,丰富玉米品种利用的遗传多样性。

棉花 近两年棉花形势持续低迷,杂交棉成本高、价位高,企业操作空间降低,而与常规棉相比,杂交棉在生产上的优势又不突出,故企业从前几年热衷于杂交棉到现在倾向于常规棉。未来几年,杂交棉参试品种会越来越少,而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棉品种会越来越受到关注。杂交棉参试品种在逐年减少,而常规棉则正趋于稳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不是机械化管理与收获,种植棉花与玉米比较效益低,河南棉花种植面积近几年呈下滑趋势,棉花品种的商业化价值低,预计未来几年棉花参试品种将逐年减少。由于棉花的表现受土壤、气候和各种管理因素影响较大,棉花田间表型鉴定困难,造成棉花试验管理难度大,试验品种存在同质、雷同现象。另外,与玉米、小麦一样,亲本过分集中在几个核心种质上,类鲁棉研28等的品种较多;参试品种大都为普通类型,优质抗病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相对较少。

大豆 由于产量低、效益低,种植面积小,加之商业化程度低,河南育种单位比较单一,大多为科研单位,且主要为周口、濮阳、许昌、驻马店、安阳等市农科所,参试品种多为普通型,产量没有大的突破。大豆适宜机械化作业,所以,结荚集中、枝叶紧凑、耐密丰产,适合机械化种植的大豆品种是发展趋势。

水稻 河南水稻的育种单位少,科研单位主要为信阳农科所、河南农科院、新乡农科院、原阳农科所等几个单位。沿黄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均为新乡农科院、原阳农科所、河南农科院自育品种,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极大满足了生产和市场的需求。豫粳6号、新丰2号推广多年,为沿黄粳稻丰产丰收作出巨大贡献。目前新乡农科院选育的新稻18、新稻19,河南农科院选育的郑稻18、郑稻19丰产、优质,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逐步取代了豫粳6号、新丰2号等老品种。信阳700多万亩的杂交籼稻区,品种除一小部分为当地自育外,多以引进江苏、四川、湖南等外省的品种为主。经营水稻的当地企业多为门市,规模小,销量小,全国经营水稻的大公司大都在信阳有试验站、分销公司。参试品种也多为这些公司在外省育成的或引进的为主。在国家籼改粳政策的推动下,信阳的粳稻有了一定种植面积。去年,在信阳启动了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目的是在豫南稻区进一步扩大粳稻生产规模,年推广面积达到300万亩,平均每亩比籼稻增产稻谷50公斤。目前在豫南种植的粳稻品种,多为北方品种,北方品种南移后,生育期普遍大大缩短,不适应豫南新的生态环境,植株营养体生长不足,抗性减弱,病虫害显著加重,导致稻米品质变差,产量锐减。根据生产的需求,我们今年开设了豫南粳稻组试验,目的是尽快推动育种单位培育出适合信阳种植的抗病性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的粳稻品种。

育种基础基因狭窄是现实育种优良特性大突破的瓶颈。各作物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过度集中在几个骨干种质上,导致品种的同质化严重。国家重点科研单位应设立主要粮食作物育种创新资源专项,拓宽种质资源,使育种有新资源可用,进一步改善品种的抗病性、品质、适应性和稳产性,培育出突破性的大品种。

主要旱地作物化学除草新技术 篇4

一、大春类作物化学除草

1. 玉米地化学除草

(1) 选用“耙锄”56%二甲四氯 (SP) 25g+4%烟嘧磺隆 (SC) 25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 灭除马唐、狗毛草、稗草 (禾本科类杂草) 和水花生 (革命草、虾子草) 、铁苋菜、问荆 (双子杂草) 、笔筒草等杂草。这种新配方品种除草剂完全能将玉米地当年单双子叶杂草除控好, 达到除草目的。在喷药时不喷向玉米心叶即可。因此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 所以在喷药后5~7天杂草开始死亡。

(2) 选用禾阔双除型除草剂“玉鑫山”即氯氟吡氧乙酸 (EC) 200g/L15m L+专用展着剂10m L+4%烟嘧磺隆 (SC) 25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 灭除马唐、狗毛草、稗草等禾本科类杂草和水花生 (革命草、虾子草) 、铁苋菜、问荆等双子杂草。这种除草剂品种基本能将玉米地当年单双子叶杂草除控好, 达到除草效果。因此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 在喷药后5~7天杂草开始死亡。在喷药时不喷向玉米心叶即可。

2. 大豆地化学除草

(1) 用250g/L氟磺胺草醚 (SL) 18m L+10.8%精喹禾灵 (EC) 25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 灭除马唐、狗毛草、稗草等禾本科类杂草和水花生 (革命草、虾子草) 、铁苋菜、问荆等双子叶杂草。

(2) 如果以灭除马唐、狗毛草、稗草等禾本科类杂草为主, 可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 (EC) 20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在杂草3~5叶施药灭除效果很好, 也可灭控大龄杂草生长。此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在施药后7天左右死亡。

3. 红苕地化学除草

红苕地多以马唐、狗毛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 可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 (EC) 20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在杂草3~5叶施药灭除效果很好, 也可灭控大龄禾本科类杂草的生长。此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在施药后7天返黄死亡。

4. 花生地化学除草

(1) 如果以灭除马唐、狗毛草、稗草等禾本科类杂草为主, 可选用10.8%的高效氟吡甲禾灵 (EC) 20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在杂草3~5叶施药灭除效果很好, 也可灭除大龄杂草生长。此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在施药后7天左右死亡。

(2) 用250g/L氟磺胺草醚 (SL) 18m L+10.8%精喹禾灵 (EC) 25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灭除马唐、狗毛草、稗草等禾本科类杂草和水花生 (革命草、虾子草) 、铁苋菜、问荆等双子杂草。在施药后花生有短期烧叶缘现象, 但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与产量。

二、小春类作物化学除草

1. 小麦地化学除草

(1) 在小麦3叶期后可选用禾阔双除型除草剂“玉鑫山”一套, 即氯氟吡氧乙酸200g/L (EC) 15m L+专用展着剂10m L+4%烟嘧磺隆25m L) (SC) 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 灭除马唐、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类杂草和繁缕、猪殃殃、野油菜等双子叶杂草。

(2) 在小麦地单双子叶杂草长到3~5叶时用“麦恋”一套, 即10%精噁唑禾草灵 (其它名:骠马, 威霸, 维利) (EC) 32m L+10%苄嘧磺隆 (WP) 15g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 灭除马唐、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类杂草和繁缕、猪殃殃、荠菜、野油菜等双子叶杂草。

(3) 小麦地防除双子叶杂草可选用10%苄嘧磺隆 (WP) 15g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 可灭除繁缕、猪殃殃、野油菜等双子叶杂草。

2. 油菜地化学除草

(1) 如果以灭除马唐、狗毛草、稗草等禾本科类杂草为主, 可选用10.8%的高效氟吡甲禾灵 (EC) 20m L对水15kg均匀叶面喷雾。在杂草3~5叶施药灭除效果很好, 也可灭控大龄杂草生长。此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在施药后7天左右开始死亡。

(2) 甘蓝型油菜 (芥菜型油菜不用)

主要作物 篇5

1.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表(原件一式3份);

2.验资报告或者申请之日前1年内的会计报表及中介机构审计报告等注册资本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验原件);种子检验等设备清单和购置发票复印件1份(验原件);在生产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种子检验室、仓库的产权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在生产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晒场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复印件1份(验原件),或者种子干燥设施设备的产权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涉及计量的检验设备检定证书复印件1份(验原件);相关设施设备的情况说明及实景照片;

3.种子生产、贮藏、检验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和劳动合同复印件1份(验原件); 4.种子生产地点检疫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 5.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1份(验原件);

6.生产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提交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证明1份(验原件); 7.种子生产安全隔离和生产条件说明原件1份; 8.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者已取得相应作物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免于提交第二点规定的材料和种子贮藏、检验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及劳动合同复印件,但应当提交种子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二)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

1.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表(原件一式3份);

2.验资报告或者申请之日前1年内的会计报表及中介机构审计报告等注册资本和固定资产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验原件);申请单位性质、资本构成等基本情况证明材料原件1份; 3.种子检验、加工等设施设备清单和购置发票复印件1份(验原件);种子检验室、加工厂房、仓库的产权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晒场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复印件1份(验原件),或者种子干燥设施设备的产权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涉及计量的检验、包装设备检定证书复印件1份(验原件);相关设施设备的情况说明及实景照片; 4.种子检验、加工、贮藏等有关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和劳动合同复印件1份(验原件)。

主要作物 篇6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问题;原则;建议;宽甸地区

中图分类号:S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03-03

宽甸地处辽东山区,全县耕地面积3.8万hm2,种植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来,农民的种田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施肥不均衡、肥料选择不恰当、施肥方式方法不合理等现象,造成投入不少、产出不高,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严重问题。为使宽甸农民走出当前施肥方面存在的误区,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对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种主要作物的配方施肥指导意见,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土肥技术保障。

1 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肥不均衡

1) 重化肥,轻有机肥。据调查,目前有的农民仍然存在着重施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思想,甚至种白茬地,造成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使得地力逐年下降。有机肥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而土壤有机质是构成土壤的重要物质,也是判定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因此,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

2) 重氮肥、磷肥,轻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每种营养元素的作用又各不相同,不可替代,缺一不可。由于施肥习惯及“随大流”等原因,许多农民种地时几乎不用钾肥及微肥,造成作物营养缺乏或失调。必须在施用氮、磷肥的同时,搭配施用钾肥及微肥,保证营养齐全。

3) 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最小因子定律”指出:作物生长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但限制作物产量的却是养分含量相对最低的那种元素。若元素配比不合理,会造成化肥残留及污染环境。因此,在施肥时要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比,以发挥肥料的最大效能。

1.2 肥料选择不当

1) 忌氯作物用肥不当。忌氯作物包括西甜瓜、葡萄、草莓、蓝莓、烟草、果树等。这些作物在施肥时,禁止施用含有氯基的肥料,如NH4Cl,KCl及氯基复合肥等,否则会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

2) 口肥、追肥用肥品种不当。复合肥(复混肥)不宜用作口肥和追肥,而宜用作基肥,复混肥用作口肥容易造成烧苗烧根。磷酸二铵宜用作口肥(种肥),不宜用作基肥、追肥。春天播种时,氮肥最好用NH4HCO3;夏季追肥时,最好用尿素。

3) 冲施肥施用不当。冲施肥具有使用方便、省工、安全、效果快、养分全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溶性氮肥和钾肥可用于冲施,但全溶性磷肥不能用于冲施,因为磷素施入土壤后不易移动、易被固定;二是冲施氮、钾化肥,每公顷纯量应控制在30~60 kg;三是要控制灌水量,保证灌水均匀,不要大水漫灌,应采取喷灌、滴灌等。

1.3 施肥方式不合理

1) 一次性施肥面积较大。一次性施肥要求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上进行,不宜用于山坡地、沙漏地、岗地。施肥品种应选择有效养分含量高(≥50%)的缓控释肥。

2) NH4Cl表施普遍。目前,很多农民为了省事,在夏季玉米追肥时,随意将NH4Cl撒施在玉米根旁,不进行覆土,易形成毒害,造成叶片黄化、死亡。

2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

2.1 玉米施肥存在的问题

1) 一次性施肥面积较大,雨量大的年份易造成后期脱肥。2) 有机肥(农家肥)施用量减少,秸秆还田比例较低。3) 底肥作种(口)肥施用,造成烧种烧苗现象;还有部分地区一直惯用二铵作种肥、尿素作追肥的施肥模式。4) 大部分地区只注重氮肥、磷肥的施用,忽视钾肥的施用。5) 氯化铵追肥损失严重。6) 相比其他地区,种植密度低,产量较低。

2.2 玉米施肥原则

1) 尽量不要一次性施肥,提倡肥料分层分期施用。采用当地推荐的配方肥作基肥,少量磷酸二铵作种(口)肥,氮肥分次追施。2) 土壤有效钾含量在80 mg/kg以上的,施用有机肥。采用根茬还田的,可以不施钾肥,否则应增施单质氯化钾肥或施用含钾复合肥。3) 不施有机肥的地块要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用农用硫酸锌15~30 kg。4) 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加大秸秆还田或根茬还田力度。5) 推广应用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充分发挥肥效。

2.3 玉米施肥建议

2.3.1 种基追肥结合施肥方案 推荐配方:15-18-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 产量水平

7 500~9 000 kg/hm2,种肥施用二铵75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300~375 kg/hm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5 kg/hm2;2) 产量水平9 000~10 500 kg/hm2,种肥施用二铵75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375~525 kg/hm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70 kg/hm2;3) 产量水平10 500~12 000 kg/hm2,种肥施用二铵75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525~675 kg/hm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hm2。各产量水平均每公顷底施农家肥30 000 kg左右。

2.3.2 基追肥结合施肥方案 推荐配方:15-20-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 产量水平

7 500~9 00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375~450 kg/hm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5 kg/hm2;2) 产量水平9 000~10 50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450~525 kg/hm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70 kg/hm2;3) 产量水平10 500~12 00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525~600 kg/hm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hm2。各产量水平均每公顷底施农家肥30 000 kg左右。

nlc202309020444

2.3.3 一次性施肥方案 推荐配方:30-12-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 产量水平7 500~

9 000 kg/hm2,一次性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525~600 kg/hm2;2) 产量水平9 000~10 500 kg/hm2,一次性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600~675 kg/hm2;3) 产量水平

10 500~12 000 kg/hm2,一次性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675~750 kg/hm2。一次性配方肥要求含有30%以上释放期为50~60 d的缓控释氮素,配合深施(15 cm以上),可根据情况加施种肥或生长后期(抽雄吐丝期)追氮肥。各产量水平均每公顷底施农家肥30 000 kg左右。

3 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3.1 水稻施肥存在的问题

1) 氮肥、磷肥用量过多,钾肥施用量偏低,造成水稻所需养分比例失调。2) 氮肥追施比例不合理,蘖肥比例偏大,造成无效分蘖较多,后期氮肥供应不足。3) 近几年一次性施肥面积较大,造成前期长势过旺,加重水稻病害发生。4) 重化肥轻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投入及秸秆还田面积不大,土壤有机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土壤肥力降低。5) 品种单一,种植时间较长,抗病性降低,水稻病害加重。

3.2 水稻施肥原则

1)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合理分配氮肥追施比例。2) 调整底追肥方法和时期,采取全层施肥,调整追肥时期。3) 增施硅钙肥和锌肥。4) 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5) 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3.3 水稻施肥建议

推荐配方:底肥配方13-17-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 产量水平6 750~8 250 kg/hm2,推荐基施配方肥用量300~375 kg/hm2,返青—分蘖期追施尿素150 kg/hm2,孕穗(前)期追施尿素150 kg/hm2;2) 产量水平8 250~9 750 kg/hm2,推荐基施配方肥用量375~450 kg/hm2,返青—分蘖期追施尿素188 kg/hm2,孕穗(前)期追施尿素188 kg/hm2。各产量水平均每公顷底施硅钙肥300~375 kg。

4 大豆科学施肥技术

4.1 大豆施肥存在的问题

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而且种植大豆的土壤较瘠薄,产量较低。

4.2 大豆施肥原则

1) 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2) 提倡分层施肥,复混肥作底肥,磷酸二铵作种肥,以充分发挥肥效。3) 有机肥施用量少或不施的地块,应补充锌、硼等微量元素。

4.3 大豆施肥建议

推荐配方:底肥配方13-17-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 产量水平1 500~2 25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300~375 kg/hm2;2) 产量水平2 250~3 00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375~450 kg/hm2。

5 花生科学施肥技术

5.1 花生施肥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的干旱天气,导致花生的肥效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不施有机肥或施用较少,土壤肥力较低。

5.2 花生施肥原则

1) 采用覆膜栽培,避免过旱影响肥效。2) 化肥分层施用,复混肥作底肥,磷酸二铵作种肥。3) 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为荚果生长创造有利条件。4) 有机肥施用量少或不施的地块,应补充硼、锌等微量元素。

5.3 花生施肥建议

推荐配方:底肥配方13-17-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 产量水平2 250~3 00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450~525 kg/hm2;2) 产量水平3 000~4 50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525~600 kg/hm2;3) 产量水平4 500~6 000 kg/hm2,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600~675 kg/hm2。可根据情况在开花下针期追施尿素。

参考文献

[1] 李金先,童文君,施渭尧,等.鲜食花生施肥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2(3):120-121.

[2] 王培顺.玉米施肥技术探讨[J].玉米科学,1995(1):79-80.

[3] 张瑞雪.花生施肥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16):37-38.

[4] 韩晓增.大豆高产施肥技术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3):239-240.

[5] 黄云彭,曹若梅.水稻施肥技术的研究[J].土壤肥料,1990(2):42-45.

今年印度主要农作物可能大幅减产 篇7

据印度政府官员表示, 印度农户通常在六七月份季风降雨出现时种植夏粮, 10月份开始收获。但是今年季风降雨迟迟不出现, 许多农作物播种一直耽搁, 稻米、豌豆和甘蔗等夏粮面积已经低于上年同期。6月1日至7月16日期间, 豌豆种植面积只有380万ha, 低于上年同期的400万ha。甘蔗种植面积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万ha, 低于上年的420万ha。

由于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西南部降雨匮乏。阿萨姆邦和加尔克汉德邦部分地区干旱, 曼尼普尔邦全邦干旱。所以今年稻米、甘蔗、小麦和油籽等主要农作物可能大幅减产。全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前主席表示, 2009/10年度稻米产量可能减少约200万t, 为9700万t, 低于上年的9937万t。印度每年7~9月期间的季风降雨对于夏粮作物非常重要, 因为全国约60%的耕地依赖雨水灌溉。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介绍 篇8

甘肃省2015年主要推广春小麦品种有:酒春3号 (2014年面积9.66万亩) 、宁春39号 (2014年面积7.8万亩) 、陇春26号 (2014年面积7.5万亩) 、陇春23号 (2014年面积6.55万亩) 、陇辐2号 (2014年面积5.25万亩) 等。

2015年主要推广玉米品种有豫玉22号 (2014年面积225.97万亩) 、先玉335 (2014年面积148.52万亩) 、沈单16号 (2014年面积60.58万亩) 、长城706 (2014年面积50.78万亩) 、金凯3号 (2014年面积44.34万亩) 等。

2015年主要推广马铃薯品种有:陇薯3号 (2014年面积338.63万亩) 、陇薯6号 (2014年面积128.93万亩) 、庄薯3号 (2014年面积118.88万亩) 、新大坪 (2014年面积67.05万亩) 、陇薯7号 (2014年面积52.92万亩) 、克新1号 (2014年面积29.7万亩) 、青薯9号 (2014年面积27.1万亩) 等。

春小麦品种

酒春3号:酒泉市农科院选育, 春性, 生育期100~105天, 株高90厘米, 长芒, 纺锤穗, 穗粒数32.7粒, 白粒, 半角质, 千粒重45克, 容重770克/升, 蛋白质含量13%。株型紧凑, 分蘖成穗率高, 叶功能期长, 抗病性强, 熟相好, 落粒性适中, 属中晚熟多穗型品种。大田示范亩产量500~600公斤, 高产可达710公斤/亩。适应性强, 稳产、丰产性好。适宜酒泉市种植。

宁春39号: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繁所以永833 (T2739/农院G89) 做母本, 宁春4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春性, 全生育期105天左右, 成熟期与对照宁春4号相当。幼苗直立, 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 株型紧凑。穗纺锤形, 长芒, 白壳, 红粒, 硬质, 籽粒较饱满, 落粒性中等, 黑胚率较低。平均亩穗数37.7万穗, 穗粒数35.8粒, 千粒重46.1克。抗寒性、抗青干能力较好, 抗倒性较差, 成熟落黄好。高抗条锈病, 高感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属强筋品种。适宜在宁夏、甘肃、内蒙古中西部、青海东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库尔勒、伊犁和乌市的水浇地种植。

陇春26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矮秆丰产品系永3263为母本, 高抗条锈病品种高原448为父本, 通过杂交和有限回交隔代异地穿梭鉴定选育而成。春性, 生育期92~99天, 株高66~90厘米, 幼苗直立, 株型紧凑, 抗倒伏能力强, 长芒白穗, 穗纺锤形, 白粒角质。穗粒数35~51粒, 大粒型品种, 千粒重41.7~54克, 容重771~836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 (干基) 13.1%, 湿面筋26.4%, 沉降值35.0毫升, 面团吸水量63.5%, 面团形成时间4.7分, 稳定时间7.9分, 弱化度73F.U。适宜在酒泉、张掖、民乐、武威和沿黄灌区的白银等地种植。

陇春23号:原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1998年从CIMMYT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引进。原代号:CM4860。春性, 幼苗半直立, 叶色深绿, 株型紧凑, 株高65~88厘米。分蘖成穗率高 (79%~88%) , 成穗数38.3万/亩。长芒白穗, 穗纺锤形, 穗长8~10厘米。小穗数15~16个, 穗粒数28~44个。白粒角质, 护颖白色无茸毛。春性, 生育期92~116天。千粒重30.7~44.0克, 容重803克/升。含粗蛋白质15.0%, 赖氨酸0.58%, 湿面筋28.9%, 沉降值34.6毫升。抗倒伏性好, 抗条锈病, 中抗白粉病, 慢叶锈病, 感黄矮病。适宜在临夏、临洮、兰州、定西以及沿黄灌区等生态条件相似、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区种植。

陇辐2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张掖市农科院经三代选育而成, 原代号:920。春性, 生育期98~103天。幼苗直立, 芽鞘绿色, 叶耳浅绿, 叶相半下披, 株型紧凑。株高72~85.6厘米左右。穗圆锥形, 芒长6.8~10.1厘米, 颖壳白色、无茸毛。护颖卵形, 斜肩, 颖嘴锐形。穗长7.1~9.5厘米, 小穗数15.3~18.2个, 穗粒数38~47.2粒。籽粒白色、卵圆形, 腹沟浅。千粒重46~54克, 容重778.3~816.5克/升。含粗蛋白质13.0~13.9%, 湿面筋28.3~31.1%。单株分蘖1.1~1.8个, 分蘖成穗率70%;抗倒伏性强, 中感条锈病。适宜在酒泉、武威、白银等地灌区种植。

玉米品种

豫玉22号:河南农业大学以综3为母本, 87-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幼苗顶土力强, 叶色浓绿, 叶鞘紫红色, 全株18~19片叶, 穗上叶5~6片、上冲, 穗位及以下叶较平展。株高268.2厘米, 穗位高114.2厘米, 茎粗2.5厘米。雄穗分枝多, 花粉量中等。雌穗花丝粉红色, 果穗圆柱型, 顶部略有弯曲, 穗长20.8厘米, 穗粗5.3厘米, 穗行数16.4行, 行粒数40.6粒。籽粒马齿型, 桔黄色, 千粒重380.4克。籽粒含粗蛋白质9.39%, 赖氨酸0.32%, 粗脂肪4.66%。生育期135天, 属晚熟种。抗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红叶病, 中感大斑病。绿叶成熟, 抗倒性中等。该品种适宜甘肃省晚熟玉米区种植。

沈单16号: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育成。幼苗叶片深绿, 叶鞘紫红。株高280厘米左右, 穗位高120~130厘米, 穗长20~25厘米, 穗行数16行, 行粒数40粒左右, 穗轴红色, 果穗筒形, 苞叶上长小叶。籽粒橙黄色, 半硬粒型, 百粒重34.9~37.7克。在西北春播生育期133天, 抗倒伏, 高抗小斑病、矮花叶病和茎腐病, 抗大斑病, 中抗玉米螟, 感丝黑穗病。适宜在辽宁、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西部春播区和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夏播区种植。

先玉335:由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育成。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 叶缘绿色;单株叶片数19~21片, 株型半紧凑, 株高313厘米, 穗位高131厘米;花药粉红色, 花丝紫色, 颖壳绿色。果穗筒形, 穗轴红色, 穗长19.5厘米, 穗粗5.2厘米, 轴粗2.7厘米, 穗行数16.9行, 行粒数39.8粒;籽粒马齿型, 黄色;出籽率86.1%, 千粒重346.3克。含粗蛋白10.94%, 粗淀粉74.91%, 粗脂肪4.11%, 赖氨酸0.331%。生育期139天。高抗红叶病, 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瘤黑粉病, 抗茎腐病、矮花叶病。适宜在酒泉、武威、白银、临夏、临洮、清水等地种植。

长城706: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K12为母本, F758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原代号:CN8706。幼苗叶鞘浅紫色, 叶片浓绿色, 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 株高289.5厘米, 穗位高117.5厘米, 成株叶片数19~20片。茎基浅紫色, 花药黄色, 颖壳绿色。花丝绿色, 果穗长筒型, 穗长20.7厘米, 穗行数18行左右, 行粒数38.2粒, 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 百粒重35.5克, 容重770克/升, 含粗蛋白10.65%, 粗脂肪3.06%, 粗淀粉76.09%, 赖氨酸0.14%。生育期135天。中抗大斑病, 中抗茎腐病, 中抗矮花叶病, 抗红叶病。感丝黑穗病。抗倒性强。适宜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及陇东玉米丝黑穗病不发生地区种植。

金凯3号: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浚9058为母本, Z7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原代号:金源5398。幼苗叶鞘绿色, 叶姿平展。生育期137天。株型半紧凑, 雄穗分枝数13~15个, 花药黄色, 花丝黄绿色。单株叶片20~21片, 株高266厘米。果穗筒型, 穗长21.1厘米, 穗粗5.85厘米, 穗行数18.1行, 穗粒数37.2行, 穗轴白色。籽粒马齿型, 黄色, 出籽率82.5%, 千粒重440克。籽粒水分11.7%, 含粗蛋白10.17%, 粗脂肪4.4%, 粗淀粉74.32%, 赖氨酸0.18%基, 灰分1.39%, 容重715.8克/升。高抗茎腐病, 抗红叶病, 中抗瘤黑粉病, 感大斑病、丝黑穗病, 高感矮花叶病。适宜甘肃积温在2800℃以上的地区种植。

马铃薯品种

陇薯6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以武薯85-6-14为母本, 陇薯4号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属中晚熟鲜食品种, 株高70~80厘米, 株型半直立, 茎绿色, 叶深绿色, 花冠乳白色, 雄蕊黄色, 无天然结实。块茎扁圆形, 淡黄皮白肉, 芽眼较浅, 单株结薯5~8个, 商品薯率73.1%。幼苗生长势强, 成株繁茂, 主茎分枝较多, 块茎休眠期中长, 较耐贮藏。田间表现抗退化能力强, 抗晚疫病。室内接种鉴定:中抗轻花叶病毒病, 感重花叶病毒病, 中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23.3%, 粗淀粉含量16.1%, 粗蛋白含量2.16%, 维生素C含量11.2毫克/100克鲜薯, 还原糖含量0.36%。适宜在甘肃高寒阴湿及二阴地区, 宁夏南部、青海东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郎溪县主要农作物施肥技术 篇9

1 水稻施肥推荐用量

一般水稻计划产量>9 0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255~300kg/hm2、纯磷75~90kg/hm2、纯钾135~165kg/hm2;计划产量7 500~9 0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210~255kg/hm2、纯磷60~75kg/hm2、纯钾120~135kg/hm2;计划产量6 000~7 500kg/hm2, 肥料用量为:纯氮105~210kg/hm2、纯磷45~60kg/hm2、纯钾90~120kg/hm2;计划产量<6 0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75~105kg/hm2、纯磷45~60kg/hm2、纯钾60~105kg/hm2。对土壤全氮含量在0.15%、碱解氮含量120~130mg/kg、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00mg/kg以上及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 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对于前期作物为油菜、小麦, 且磷肥施用量较大的地块, 应酌情减少磷肥施用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在5mg/kg、速效钾含量为50~60mg/kg以下及有机肥施用很少的地区, 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增加化肥用量, 尤其是磷、钾肥的施用量。土壤有石灰反应的应施用硫酸锌和硫酸锰各15kg/hm2左右, 杂交稻酌施硅肥300~450kg/hm2。氮、钾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作基肥、追肥分2~3次施用, 磷肥一次性基施。水稻氮肥的基蘖肥和穗粒肥以6∶4或5∶5比例为宜, 钾肥以基肥与拔节肥 (分蘖末) 为5∶5较好。对于土壤pH值在5.0以下的水稻土, 应酌情施用石灰。

2 小麦施肥推荐用量

一般小麦目标产量>7 500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210~300kg/hm2、纯磷120~135kg/hm2、纯钾120~135kg/hm2;目标产量6 000~7 5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80~210kg/hm2、纯磷90~120kg/hm2、纯钾90~120kg/hm2;目标产量4 500~6 000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50~195kg/hm2、纯磷60~90kg/hm2、纯钾45~90kg/hm2;目标产量3 750~4 5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35~150kg/hm2、纯磷60~75kg/hm2、纯钾45~60kg/hm2;目标产量<3 750kg/hm2, 肥料用量为:纯氮120~135kg/hm2、纯磷60~75kg/hm2、纯钾45~60kg/hm2。对土壤全氮含量0.12%, 碱解氮含量90~100mg/kg、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00mg/kg以上及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 应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土壤有石灰反应的应施用硫酸锌和硫酸锰各15kg/hm2,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 用0.4%~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叶面。一般情况下, 磷、钾化肥全部用作基肥。在速效磷含量小于5mg/kg的低产缺磷地块, 用磷肥总量的20%作种肥, 80%作基肥。在砂性土壤上, 用钾肥总量的50%作基肥, 其余与氮肥配合作追肥施用。在高产地块, 用氮肥总量的60%作基肥, 40%作追肥;中、低产地块, 用氮肥总量的50%作基肥, 10%作种肥, 其余40%作追肥[1]。

3 (夏) 玉米施肥推荐用量

一般玉米计划产量>9 0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300~330kg/hm2、纯磷90~150kg/hm2、纯钾75~120kg/hm2;计划产量7 500~9 0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225~300kg/hm2、纯磷60~90kg/hm2、纯钾75~120kg/hm2;计划产量6 000~7 5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65~225kg/hm2、纯磷45~75kg/hm2、纯钾60~90kg/hm2;计划产量<6 0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35~165kg/hm2、纯磷45~75kg/hm2、纯钾60~90kg/hm2。对土壤全氮含量0.12%、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00mg/kg以上及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 应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对土壤全氮含量0.08%、速效磷含量5mg/kg、速效钾含量50~60mg/kg以下及有机肥施用量较少的地区, 应根据目前产量酌情增加化肥施用量。土壤有石灰反应的应施用硫酸锌15kg/hm2左右。玉米磷、钾、锌肥以一次基施, 氮肥40%作基肥, 40%大喇叭口期追施, 20%叶丝期追施效果较好[2]。

4 油菜施肥用量推荐

一般油菜目标产量>3 75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345~375kg/hm2、纯磷105~150kg/hm2、纯钾240~270kg/hm2;目标产量3 000~3 75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330~375kg/hm2、纯磷105~150kg/hm2、纯钾180~270kg/hm2;目标产量2 250~3 0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210~300kg/hm2、纯磷75~120kg/hm2、纯钾120~180kg/hm2;目标产量1 500~2 25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80~225kg/hm2、纯磷60~75kg/hm2、纯钾90~120kg/hm2;目标产量<1 500kg/hm2, 肥料用量为:纯氮150~180kg/hm2、纯磷60~75kg/hm2、纯钾60~90kg/hm2。对土壤全氮含量0.12%、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00mg/kg以上及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 应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对土壤全氮含量在0.08%~0.10%、速效磷含量5mg/kg、速效钾含量60~70mg/kg以下及有机肥施用量很少的地区, 应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增加化肥施用量。高产油菜基肥与薹肥的比例氮肥为6∶4, 磷肥一次性基施较好。油菜硼肥施用一般基施硼砂7.5~15.0kg/hm2为宜, 如基肥未施用硼肥或施用量不够, 在苗期、薹期或初花期喷施0.1%~0.3%浓度的硼砂水溶液或增效硼肥水溶液。pH值小于5.5, 酸性较强的棕红壤、黄红壤旱地种植油菜, 应酌施石灰[3]。

5 棉花施肥推荐用量

一般棉花目标产量 (皮棉) >2 25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375~450kg/hm2、纯磷90~120kg/hm2、纯钾270~300kg/hm2;目标产量 (皮棉) 1 875~2 25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300~375kg/hm2、纯磷90~120kg/hm2、纯钾240~270kg/hm2;目标产量 (皮棉) 1 500~1 875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225~300kg/hm2、纯磷75~90kg/hm2、纯钾180~240kg/hm2;目标产量 (皮棉) 1 200~1 5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50~225kg/hm2、纯磷60~75kg/hm2、纯钾120~180kg/hm2;目标产量 (皮棉) <1 200kg/hm2时, 肥料用量为:纯氮150~225kg/hm2、纯磷45~60kg/hm2、纯钾90~120kg/hm2。对土壤全氮含量0.12%、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00mg/kg以上及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 应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对土壤全氮含量在0.08%~0.10%、速效磷含量5mg/kg、速效钾含量60~70mg/kg以下及有机肥施用量很少的地区, 应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增加化肥施用量。中上等地力壤质土壤, 保肥、供肥能力较强的棉田, 氮肥分2次施为好, 一次作基肥施45%左右, 另一次以在花铃期施55%左右为宜。对壤肥力较差、质地偏砂、保肥能力较差的棉田, 氮肥可分3次施用, 即基肥30%, 蕾期追肥20%, 花铃期追肥50%。磷肥以作基肥全层施用为好, 即在播种前或移栽前将磷肥均匀地撒施在地面, 翻耕耙耱, 可使磷肥均匀地分布于全耕作层土壤中。为了减少土壤对磷肥的固定, 磷肥最好与农家肥堆沤或混合后全层施用。钾肥以基肥、追肥各50%施用效果较好。硼肥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锌肥以作基肥为好[4]。

摘要:根据郎溪县土壤肥力状况与农作物种植水平, 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及棉花等作物的施肥技术, 并对不同地块施肥量、基肥与追肥比例等进行了说明, 以期指导该县主要农作物的施肥。

关键词:农作物,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用量标准,安徽郎溪

参考文献

[1]腊金学.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 2009 (5) :32-33.

[2]杨玲英.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18) :285.

[3]郑丽真.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农技服务, 2009 (7) :34-35.

秋季主要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篇10

关键词:大田管理,红薯,大豆,芝麻,花生

1 玉米大田管理技术要点

(1) 中耕培土。中耕不仅可以疏松土壤, 消灭杂草, 还能起到保墒的作用, 自出苗至封行前中耕2~3遍, 中耕深度以2~3 cm为宜, 以免伤根。结合中耕适时培土, 可以促进气生根生长, 方便灌溉和排水, 同时可防止倒伏, 培土高度一般不超过10 cm。培土时间最好在大喇叭口期, 可结合追肥进行。

(2) 追肥。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 要在穗期及时追肥, 一般追尿素450 kg/hm2。追施氮肥应深施盖严, 减少养分损失。

(3) 及时防旱排涝。玉米植株高大, 生育期蓄水量多, 尤其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对水分非常敏感, 若干旱要及时浇水;若田间积水, 特别是低洼地, 遇涝应及时排水[1]。

(4) 防治病虫害。玉米穗期主要病害有大、小叶斑病和青枯病等。一旦发生要及时喷洒多菌灵等防治。虫害主要是玉米螟, 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颗粒剂丢心或药剂灌心防治。

(5) 适时收获。当玉米籽粒黑色层出现, 果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 籽粒变硬, 角质明显而有光泽, 硬粒种子手掐时无凹痕;或苞叶发黄10 d后收获。

2 红薯大田管理技术要点

(1) 及时中耕锄草。若红薯已过返苗期, 进入分枝期, 中耕增强土墒的通透性, 有利于地上、地下部的协调生长。中耕原则:先浅后深, 垄沟深锄, 垄面浅除, 除去围根草和卡脖泥。

(2) 水肥管理及早追肥防弱苗。一般于栽后20~30 d, 追施碳铵225~300 kg/hm2。若栽后40~70 d, 红薯叶片中午出现叶片凋萎, 且16:00~17:00后不能恢复者, 此现象持续7 d以上, 可小浇水;若雨水较多, 需排涝除渍。

(3) 控制旺长。当叶柄长达20 cm以上时, 用5%多效唑1 125 g/hm2对水1 500 kg/hm2喷打。

(4) 生育期不翻薯蔓, 长期阴雨可提蔓。

(5) 防虫。中、后期发现红薯天蛾、斜纹夜蛾、红薯麦娥等幼虫, 3龄前用90%晶百虫威, 或50%磷酸乳油1 000倍液喷雾灭杀[2]。

(6) 适时收获。掌握在“霜降节”前后收获, 以防冻害。

3 大豆大田管理技术

(1) 间苗、合理密植。大豆2片真叶展开、1片复叶刚出现的时期是最好的间苗时期。根据品种不同, 早熟品种留30万株/hm2左右, 中晚熟品种15万株/hm2。仍没有间苗的地块, 如果密度较大, 要加紧疏苗, 以免中后期引起倒伏。

(2) 灭茬除草。大豆田的田间除草主要是使用化学除草剂, 其次是人工除草, 从高产角度来看, 应提倡人工铲除。人工除草的优点是: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提高地温, 有利于小苗的根系发育;而化学除草虽省工省力, 但对大豆苗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3) 追肥。夏播大豆生育期短, 苗期对磷元素的缺乏最为敏感, 管理上以促为主, 施肥应提前。因此, 对未施足底肥的地块, 在大豆3叶时追施二铵150~225 kg/hm2或三元素复合肥300~375 kg/hm2或大豆专用肥300~375 kg/hm2。苗期没有施肥的, 要在开花期追施75~112.5 kg/hm2尿素。钼、锌、硼等要根据苗情追施或叶面喷施。

(4) 虫害的防治。大豆虫害主要是蚜虫、造桥虫、豆杆蝇、棉铃虫等, 一般可采用乐果乳油或者菊酯类农药防治。

4 芝麻大田管理技术

(1) 及时排水。芝麻根系浅, 不耐湿, 雨水较多时, 应及时排水, 做到“雨来随流, 雨停水泄”。

(2) 适时施肥。芝麻播种时一般未施底肥, 应提早追肥。可于现蕾期施尿素225 kg/hm2。在芝麻生长后期, 用1%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2次, 用量750 kg/hm2。

(3) 中耕除草。芝麻开花前, 一般应中耕3~4次。幼苗长出第2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中耕, 中耕宜浅不宜深, 以除草保墒为主。第2次中耕, 是在芝麻长出3~4对真叶时进行, 深度5~6 cm为宜。第3次中耕在5对真叶时进行。芝麻开始开花时, 结合培土进行第4次中耕, 有利于保墒、防倒。

(4) 预防病害。于芝麻开花初期, 每隔7~10 d喷施1次多菌灵乳剂, 可预防芝麻茎点枯病、枯萎病[3]。

(5) 及时打顶, 严禁掐叶。摘顶心的时间, 单杆型品种应在茎杆顶端刚冒尖时进行。严禁后期打叶, 减产。

(6) 适期收获。芝麻蒴果成熟期不一致, 一般以基部叶片脱落、蒴果由青变黄, 下部2~3个蒴果开裂时为适收期, 收后小捆晾晒, 以防霉变。

5 花生大田管理技术

(1) 中耕除草。夏播花生要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 促进根系发育。

(2) 培土施肥。花生是豆科作物, 具有固氮能力, 但夏花生根瘤菌数量少, 固氮能力差, 一般夏播花生施复合肥225~300 kg/hm2, 春播花生结合培土施复合肥150 kg/hm2。

(3) 及时治虫。若发生蛴螬、蝼蛄、金针虫等, 可用毒土、毒谷等防治, 也可用50%辛硫磷1 500倍溶液进行灌根。

参考文献

[1]康忠华, 辛佰超, 张青梅.玉米栽培技术规程[J].种子世界, 2010 (4) :47.

[2]苟开礼.脱毒红薯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07, 24 (11) :7.

[3]吴娟, 吴彦玲.大豆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64.

主要作物 篇11

一、病虫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1. 同种或同类农药的连续使用 长期、多次、连续、重复使用一种或一类农药,药效就会减弱或丧失,这就使病虫产生了抗药性。在农药浓度有效和合适的情况下防治某种病虫害,大部分个体对药物很敏感,不久就被杀灭;还有部分个体对药物不敏感或几乎无反应,它们继续存活下来并繁殖生长,最后形成不敏感优势种群。日本和美国用氰戊菊酯防治小菜蛾,1~2年内就产生了抗药性,其抗药性分别高达12000倍和82425倍。小菜蛾已对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灭幼脲等五十余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介壳虫类、螨类、粉虱、蚜虫等抗药性要经一至数年才会产生。高浓度和低浓度用药都会诱导病虫产生抗药性,不过抗药性是逐渐产生的,其过程的长短因病虫和药剂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无先兆,水果的青霉菌、绿霉菌等对多菌灵等产生抗药性要历时2~3年。作物上的螨类、介壳虫类、鳞翅目害虫、青枯病菌、白粉病菌、青(绿)霉病菌等,已对乐果、杀螟松、百菌清、三氯杀螨醇、对硫磷等几十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用内吸磷等防治棉花红蜘蛛、棉铃虫、棉蚜,最初的使用浓度是8000~10000倍,随着病虫抗药性的慢慢产生,用药浓度不断提高,最后提高到1000倍以下,还是无法将害虫杀死。

2. 田间用药不均匀 作物生长至中后期多枝繁叶茂,喷洒药液很难均匀到达上、中、下各部位和叶子的正、反面,往往是植株表面部位接受药液多,荫蔽部位接受药液少或无,如此以来植株表面的病虫多被杀灭,而荫蔽部位的病虫被杀死的就很少,耐药性强的个体逐步生存了下来。

3. 某些农药剂型容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 农药剂型对病虫产生抗药性也有很大影响。液剂农药如湿润性不好,喷雾时药液很难黏附在病虫体上形成有效接触,导致药效难以完全发挥,抗(耐)药性的个体就会生存下来并繁殖出更多抗药性更强的后代。病虫一旦产生抗药性,往往是使用农药后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其回升速度比过去加快明显。从未使用过的一种或一类农药,第一次或头几次防治对路的病虫效果就不理想或无,不能判定为病虫已产生抗药性,问题可能出在用药浓度、剂型、喷洒均匀度、防治时期、农药质量等上面。柑橘锈壁虱等病虫体内存有解毒酶类物质,如长期、多次、连续使用某种或某类农药,害虫体内的解毒酶活性就会被激活,降解体内外的药毒,使之低毒或无毒,从而不断增强其抗药性。病虫对不同类型农药的抗药性明显不同,对乐果、倍硫磷等内吸性有机农药和溴氰菊酯(敌杀死)、速杀等拟除虫菊酯类广谱杀虫农药,以及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等内吸性防治病农药,比其他农药更易产生抗药性。由于长期使用一种或一类农药,有的害虫体表产生抗药物质,使农药难以或极少渗透入体内,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形成表皮抗药性。

二、病虫抗药性的综合防控

1. 交替使用农药 防治作物病虫时,不要长期使用一种或一类农药,以防病虫产生抗药性并形成抗药种群;而是要交替轮换选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实际用药时可根据病虫、作物等交替轮换使用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生物农药,内吸性杀菌剂和非内吸性杀菌制剂等农药,以避免或减轻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同一制剂的不同农药品种也可据情轮换使用。病虫害对同一类制剂农药如已产生交叉抗性,就不可轮换交替使用,如棉蚜对敌敌畏产生了抗药性,就不可再用乐果防治,但可选用无交叉抗性的杀螟松等防治。已产生抗药性的病虫,如改用专性强的真菌、细菌、病毒、植物等生物或植物农药,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且不会或很少产生抗药性问题。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和蛴螬等以及用杀螟杆菌防治菜青虫等,可收到与使用农药相当或更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期更长,又不会产生抗药性,更不会污染环境。硫菌灵、三唑酮等内吸性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农用抗生素等接触性杀菌剂不易产生抗药性,它们之间可轮换使用。

2. 合理混用农药 防治病虫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方式或机理不同的农药按适宜的比例混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实践经验表明,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混用、代森锌与甲霜灵(瑞毒霉)混用等,都可延缓、减轻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并提高防治效果。混配的农药组合也不可长期使用,不然同样会出现抗药性问题。

不同种类、类型的农药不可乱配、滥用,一定要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科学选配混用。农药混用应遵循以下几点:混用后增效作用显著;对作物不会产生药害;对人、畜、蚕、鱼等毒性不超过单剂;可防治更多的病虫;能降低用药成本。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等杀虫剂与三唑酮杀菌剂混用,可兼治螟虫、蚜虫和小麦白粉病等;马拉硫磷和氰戊菊酯混用,具有内吸、胃毒、触杀3种作用,可兼治螨类、蚜虫和鳞翅目等害虫。

3. 停用或间歇使用农药 防治作物病虫时,如发现某种或某类病虫已对某种或某类农药产生抗药性,应果断停用或过段时间后再使用这些农药,换用其他品种或类型的农药,这样病虫的抗药性会慢慢削减或消失。棉蚜一旦对内吸磷等产生抗药性,停用3~5年后,抗药性就会基本消失。如今,不少病虫已对许多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农户不妨将已用多年的农药停用几年,改用其他农药,这样大多会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 科学用药 一是防治病虫应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准确预报出病虫的始发、盛发和终发期,以利于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和统一防治。二是不同的病虫应选用不同的对应农药,不可用杀虫剂防治病害,也不能用杀菌剂防治虫害,亦不能用一般的农药防治病毒病。三是农作物发生轻微的病虫害,如达不到经济危害水平,可以不用药防治。四是病虫发生初期,为害是个别和零星的,可进行挑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全面用药。五是用药浓度不可随意降低或提高,一定要按产品说明的要求使用。六是施药一定要细心、周到,均匀喷洒至植株的所有部位和叶片正反面,不留空白和死角。七是大面积防治同一作物的相同病虫害时,最好用大型喷药机械或遥控喷药飞机喷洒,这样可成倍提高工效和防治效果。八是对害虫的成虫用农药防治多效果较差或无效果,利用成虫大部分有趋光性的特点,用黑光灯等诱杀,能大大降低产卵量,防效高且环保。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

主要作物 篇12

阿克苏地区地形复杂, 气候多变,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象灾害频发[1,2,3], 制约了林果业的产量和品质, 做好林果业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成为地区农业气象人员的重要职责和义务[4,5,6]。本文从调整地区农业结构, 满足地区林果业发展的需求出发, 系统地研究红枣、核桃、苹果、香梨、杏生产中的气象条件与相关指标, 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7,8,9], 促进阿克苏地区林果业气象服务水平上新台阶, 提高林果综合生产能力, 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1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1995—2010年阿克苏地区主要林果的面积和产量资料来自于《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 阿克苏市、库车、阿拉尔3个气象站1990—2010年21年逐日气温、≥10℃稳定积温等气象资料和21年来阿克苏市、库车、阿拉尔3站红枣、核桃、苹果、香梨、杏5类果品发育期资料来自于阿克苏地区气象局。

2 5类果品面积和产量变化

从阿克苏地区 (阿拉尔除外) 1995—2010年16年红枣、核桃、苹果、香梨、杏5类果品面积和产量变化图 (图1) 可知:16年来全区5类果品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 1998年种植面积较小, 仅有1.81万hm2, 2006年起面积明显增加, 较2005年增加了近1倍, 2006—2010年林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多, 到2010年已达24.99万hm2, 是1995年面积的近14倍;阿克苏地区5类果品单产总体呈上升趋势, 1995年产量157.65 t/hm2, 2007年5类果品产量持续增产, 2010年产量达最高值, 为670.30 t/hm2 (图1) 。

值得关注的是, 1997年 (种植面积1.67万hm2, 产量205.38 t/hm2) 与1996年 (面积1.78万hm2、产量164.66 t/hm2) 相比, 面积减少了, 但产量增加, 2006年与2005年相比, 面积增加了, 但产量减少了, 其原因与当时的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初步分析得出, 1996年持续低温, 热量条件和温度条件较差, 1997年4—8月气温持续偏高, 气象灾害少, 利于林果生长;而2006年与1997年相反, 气温波动大, 气象灾害相对多, 林果减产。因此, 不同的气象条件对林果年景影响较大, 需系统地分析气象指标和气象灾害的影响, 结合天气预报, 提早防范林果气象灾害。

3 主要林果作物气象指标分析

3.1 红枣

3.1.1 主要生育期的温度和热量条件。

阿拉尔垦区是阿克苏地区重要的红枣种植基地, 对阿拉尔垦区红枣的林果气象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由2010—2011年阿拉尔红枣发育期及对应的日平均气温、≥10℃稳定积温、适宜的温度和气象灾害 (表1) 分析可知, 红枣4月中旬芽膨大, 9月上旬果实成熟, 生长期约150 d左右, 各生育期中, 芽膨大至开花约60 d, 坐果至着色成熟历时100 d左右, 芽膨大至成熟期≥10℃稳定积温3 365℃, 能满足红枣生长的需要。

3.1.2 适宜的气象条件。

春季4月中旬平均气温≥14℃开始萌芽, 嫩枝很快抽出, 叶片展开;5月上旬气温18~20℃时, 叶片达生长高峰;5月下旬平均气温达20℃左右为始花期, 6月上旬气温22~23℃时进入盛花期, 枣花授粉受精最好;6月花期阴天, 有一定湿度, 温度为22~24℃时, 适宜坐果;6—9月平均气温在19~25℃, 昼夜温差大时, 有助于枣果糖分的积累。枣树坐果主要以第1~2批开的花为主。

3.1.3 气象灾害。

阿克苏地区林果生长期间气象灾害较多 (表1) , 红枣主要的气象灾害如下:一是风沙、降温、冰雹天气。芽膨大至开花期 (4月中旬至6月中旬) , 易出现大风、沙尘和降温天气, 当出现5级以上风力、能见度明显变差、降温幅度在5℃以上对芽膨大、展叶、开花影响较大, 导致发育期滞后。二是冰雹。5—9月出现冰雹天气概率较大, 出现冰雹天气后, 砸伤花芽、损坏果实, 造成减产。三是花期高温。5月20日至6月15日高温影响授粉、坐果。一般日最高气温≥35℃以上持续3~5 d, 影响坐果, 花期怕太阳晒, 易焦花。6月初盛花期温度超过30℃以上会出现大量焦花影响坐果, 空气干燥, 相对湿度低于65%时花粉难以萌发, 不利于受精。2004年、2006年、2009年6月上中旬日最高气温≥37℃, 枣花第1茬花未坐果, 应采取果园灌水增加湿度降温的办法加以防御应对。四是秋季雨害。秋季雨害对红枣不利, 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出现持续性降水, 将会造成红枣裂果, 此期遇降水, 湿度大易造成大量裂果、落果和烂果。如2010年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出现大降水天气, 该地区红枣大面积裂果, 灾情较重, 但砂性土壤渗水快, 影响相对较小。五是冬季低温冻害。冬季-15℃以下低温持续7d以上, 或-20℃以下低温持续24 h以上, 阿克苏地区成龄枣树就有可能遭受冻害。定植1年的幼树在-20℃以下并持续2~3 d以上的条件下, 可能会出现冻伤。六是夏秋季大风。7—10月, 遇4级以上风时易造成落果。如2009年9月9日出现5级左右阵风造成红枣落果, 少则损失5%~6%, 高达30%, 损失4.5~6.0 t/hm2。

3.2 核桃

3.2.1 主要生育期的温度和热量条件。

阿克苏市和温宿一带是种植核桃的重点区域, 3月下旬芽膨大, 8月底果实成熟, 生育期长达160 d左右, 芽膨大至坐果一般出现在3—4月, 经历6个生育期, 各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在8.7~24.9℃, 自芽膨大至果实成熟期的8月下旬≥10℃稳定积温3 255.4℃ (表2) 。

3.2.2 适宜的气象条件。

核桃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9~12℃, 极端气温≤-25℃, 7月平均气温不宜低于20℃。阿克苏、温宿的年平均温度为10.3~10.4℃, 极端气温达到-22.9℃和-24.7℃, 7月平均气温均为23.8℃, 气候条件完全满足核桃生长的需求。

3.2.3 气象灾害。

核桃生长期间主要的气象灾害有:一是春季灾害。 (1) 浮尘天气。4月中下旬花期出现浮尘, 对其授粉造成影响, 无防御措施。 (2) 高温造成抽条。春季气温高, 地温低, 蒸发大, 易抽条。每年均有发生, 2006年和2007年最为严重, 均因受冻产生抽条。预防措施采取提早灌春水或铺黑色膜, 提高地温, 让根系早日活动。 (3) 春季低温。核桃展叶后, 温度降到-3~-1℃, 新梢即被冻死, 花期温度降到-2~-1℃时, 则受冻减产。二是大风。核桃大树对风沙的适应能力较强, 在生长季对生长结果影响较小;幼树对风沙的适应能力较差, 遇风沙天气, 常常出现焦叶现象。核桃在花期至果实成熟期间怕风沙和浮尘, 花期风沙和浮尘能严重影响授粉, 导致落花落果。三是冰雹。5—9月出现冰雹, 造成落果。四是盛夏高温。7月高温, ≥35℃持续3 d左右, 果实停止生长, 不发育, 造成瘪核。此期处于果实硬核期, 一般为7月上旬, 可采取灌水降温的方法。在温度过高的地区, 气温超过38℃时, 果实容易灼伤, 核仁不能发育或变黑。五是冬季冻害。冬季休眠期最低气温不能≤-18℃, 一般气温在≤-15℃时持续7 d左右幼树即受冻, 大树虽能耐-20℃的低温, 但在≤-15℃持续低温时即有部分叶芽和花芽受冻, 在气温≤-20℃时, 一年生枝受冻。

3.3 苹果

3.3.1 主要生育期的温度和热量条件。

阿克苏市1990—2011年苹果发育期及对应的日平均气温、≥10℃稳定积温、适宜的温度和气象灾害见表3, 自芽膨大至果实成熟期生育期152 d左右, 对应的历年平均气温12.0~24.9℃, ≥10℃稳定积温为3 198.3℃ (表3) 。

3.3.2 适宜的气象条件。

早春的温度及夏季温度的变化, 对苹果萌芽、开花和坐果都有明显影响。苹果树开花要求的温度为17~18℃;夏季温度对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等也有重要影响。生产高质量果实的夏季适宜平均温度, 一般为16~18℃;果实成熟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利于果实糖分积累。

3.3.3 气象灾害。

苹果生长期间主要的气象灾害有:一是春季灾害。 (1) 风沙和浮尘。4月中下旬花期出现浮尘, 不能顺利授粉。 (2) 高温。高温致使五年生以下幼树抽条。春季升温快, 空气干燥, 地温低, 幼树易抽条。每年均有发生, 重的年份有2009年和2010年。采取提早灌春水或铺反光膜等农业措施, 提高地温, 促根系生长;4月中下旬花期高温, 严重影响授粉和坐果, 如2011年。 (3) 春季低温。苹果展叶后, 温度降到-2~-1℃, 新梢即受冻, 花期温度降到-2~-1℃时, 则花器受冻减产。二是大风和冰雹。苹果花期至果实成熟期若遇风沙和浮尘天气, 严重影响授粉和导致落花落果;冰雹砸伤果实并造成严重落果。三是高温。6月≥35℃以上的高温抑制花芽分化, 影响次年花量和产量。四是冻害。4月上旬花蕾现色期温度若为-1.0℃, 则花蕾受冻害, 花期若遇-0.5℃低温, 则花受冻害;幼果期遇-1.0℃低温, 幼果受冻害;花粉在5℃左右时受冻害;秋季气温偏高, 树体旺长, 进入休眠期较晚或树体缺乏抗寒锻炼, 11月中下旬突遇5~8℃以上的气温骤降并维持3 d左右, 会出现冻害。

3.4 香梨

3.4.1 主要生育期的温度和热量条件。

阿克苏地区是全疆著名的香梨产地, 以阿克苏市的观测为代表 (表4) , 1990—2011年22年来阿克苏市香梨生育期167 d, ≥10℃稳定积温为3 385.2℃, 历年平均气温7.5~24.9℃。

3.4.2 适宜的气象条件。

香梨开花较早, 花芽发育的临界温度为5~7℃。开花始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 正常花期气温一般在15~18℃, 可持续7~10 d, 集中开放2~3 d。花期对低温不敏感, 高温影响授粉, 易受害。香梨能忍耐40℃的高温和-18℃的低温。

3.4.3 气象灾害。

一是大风、浮尘。花期遇到大风、浮尘, 影响昆虫传粉, 空气湿度低, 柱头变干或落有尘土, 影响授粉。幼果膨大期遇大风, 在迎风面果实果皮表面分生组织就会被破坏, 产生褐斑, 严重影响果品品质;在果实成熟前的8—9月有大风, 会造成大量落果。二是冷害。香梨花期气温低于12℃则花期延长, 授粉不良。三是高温。香梨花期4月中旬遇到日平均气温25℃以上高温天气, 则花期缩短, 易焦花, 影响授粉和座果率。可在花期喷水进行预防, 2004—2007年春季气温高, 香梨授粉不良, 影响坐果, 甚至不坐果, 尤其是2004年较严重。目前, 采取人工授粉方式进行防御。四是冰雹。5—9月的冰雹砸伤果实并造成严重落果, 造成减产。五是冻害。香梨能耐-15℃的低温, 低于-20℃时, 部分花芽受冻。香梨地上部遇冬季-23℃以下的低温超过5 d以上, 树体遭受冻害, 而-10℃时根系即受冻。

3.5 杏

3.5.1 主要生育期的温度和热量条件。

库车县杏树种植面积达9 800 hm2, 挂果面积6 466.67 hm2, 年产量逾8万t, 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白杏之乡”。1994—2011年库车白杏各生育期及气象条件 (表5) 分析可知, 库车白杏生育期约90 d, 历年日平均气温7.1~24.2℃, ≥10℃稳定积温1 515.6℃。

3.5.2 适宜的气象条件。

杏树喜温、耐寒。杏树适宜年平均温度6~12℃, 树体在冬季休眠期能抗低温, 在-25℃条件下能安全越冬;也能耐较高的温度, 最高温度40℃时仍能正常生长。杏花芽分化与年周期气温变化密切相关。从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到雄蕊出现, 主要是高温季节 (6月下旬至8月下旬) 进行, 平均气温为22.5~25.0℃;雄蕊出现在9月, 平均气温为16.0~22.5℃。开花期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 适宜的温度为11~13℃。

3.5.3 气象灾害。

一是大风和浮尘。4月芽膨大至坐果期出现大风、浮尘天气, 影响授粉和坐果;5—6月大风会造成伤果、落果, 影响产量。二是春季低温阴雨。杏树树体虽耐严寒, 但花器和幼果对低温很敏感, 杏花受冻的临界温度为初花期-2.0℃, 盛花期-1.0℃, 坐果期-0.5℃。低于临界温度, 易遭受冻害。开花期低温造成冻花冻果, 延长开花天数。阴雨天气还影响授粉受精, 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三是冰雹。5—9月的冰雹使杏减产。四是越冬期间, 花芽各部分仍在生长, 但对气温的变化较敏感, 最低气温≤-22℃会导致花芽冻害。

4 结语

阿克苏地区的红枣、核桃、苹果、香梨、杏5类果品的生长过程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下进行的, 当地一般年份的气象和热量条件能够满足林果作物的生长需求, 但气象条件直接影响林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研究了5类果品生育期间的温度指标、热量条件和气象灾害对其生长的影响, 今后应在林果气象业务和服务中进一步优化气象指标。气象灾害造成了气温、光照、热量条件等气象条件的优劣好坏, 因此在林果气象服务中, 要重点做好林果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工作, 整理分析主栽林果作物主要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隆永兰, 夏新宇.2006—2007年冬季轮台县杏树冻害[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 5 (1) :58-60.

[2]冯明, 胡幼林, 马晓群, 等.湖北省粮食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分析[J].暴雨灾害, 2007, 26 (3) :265-270.

[3]孙智辉, 刘志超, 曹雪梅, 等.延安北部苹果生产主要气象限制因子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 2009, 37 (1) :52-56.

[4]丁锡强, 宫国钦, 高峰, 等.2008年招远市苹果果锈病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J].山东气象, 2010, 121 (30) :24-27.

[5]王记芳, 朱业玉, 刘和平.近28a河南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30 (S1) :9-11.

[6]冯明, 陈正洪, 刘可群, 等.湖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 2006, 27 (4) :343-348.

[7]赵学东, 陈海成, 王建新, 等.安阳市种植林州核桃气象条件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 (3) :50-51.

[8]许彦平, 姚晓红, 袁雅萍.农业气象灾害对甘肃天水苹果生产的影响[J].果树学报, 2009, 26 (5) :597-602.

上一篇:科研专项资金管理下一篇:经皮胸膜活检术